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战略实施管理范文

战略实施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战略实施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战略实施管理

第1篇:战略实施管理范文

关键词:知识管理;战略意蕴;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182-02

收稿日期:2010-02-04

作者简介:孙永林(1983-),男,河北秦皇岛人,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从事经济管理、教育管理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管理概念的提出及其在企业生存发展实践中的作用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术界开始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到与企业知识、学习等相关的战略管理理论方面,并形成一道风格迥异、姿态万千的知识管理战略观。知识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成败兴衰、实力强弱,已经不再单单取决于它所拥有的物质和资本,而更多地取决于企业对知识的拥有程度和创新能力。以人本性、市场性和动变性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功能地位和适应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内涵及战略意蕴

知识管理源自于信息时代背景的知识经济体系研究,其核心是对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和知识消费如何有效链接起来,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知识管理强调知识在企业管理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企业对知识的开发、利用、研究和共享。知识管理不仅继承了人本管理的精髓与本质,而且也结合了知识经济形态的内容与特征,由于知识管理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彰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而也成为诸多学者竞相研究的理论焦点。目前,关于知识管理内涵的理解呈现多样化特点。卡尔・弗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是适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日本学者Hivoyuki认为,知识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如何使用不见的资产―知识。在Allee・Verna看来,知识管理是帮助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知识交流的技术和组织内部结构,并帮助人们获取知识来源,促进他们之间进行知识交流。尽管不同学者对知识管理内涵与本质的认识不完全相同,但都强调知识资源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知识管理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知识管理的内容体系,试图从影响知识管理过程的内外因素中概括出知识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及其实现技术。陈建军认为,知识管理的构架模式应该包括五个基础,即围绕系统管理目标而进行的企业价值观和环境因素分析、实现知识整合和扩散的知识管理理论、灵活的流程管理、支持人员关系和任务管理的组织管理、应用于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1] 。杨阳和张新民构建了知识管理的内容框架,提出知识管理行为、知识处理行为、知识资源和知识管理影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知识管理理论层面的结构平台与实践层面的评价框架[2]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知识管理既离不开企业员工对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研究共享,也离不开企业对开放信任的内外环境的合理建构,可以用“四个恰当”来概括知识管理的基本目标:在最恰当的时间,将最恰当的知识信息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使之做出最恰当的决策。不同行业、性质和类别的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环境条件相差有别,知识管理对象不尽一致,其实施者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也高低不一。所以,知识管理是企业以自身实际为出发点,以校容巨大、无限多变的外部环境为着眼点,以知识信息的敏锐捕捉、系统分析、准确把握、合理应用和高效创新为突破点,不断实现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关系的动态调整与整合优化,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演进。

企业生存环境的动变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促使企业为增强动态适应能力而进行战略管理转向。在战略转向过程中,人们逐渐将研究焦点锁定于能够有效支持组织战略体系、切实提高竞争优势的知识管理方面。知识管理由此也被上升到战略管理高度,成为决定组织战略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3] 。知识管理战略研究最早是基于资源观的框架展开的,突出强调新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对于组织创新的意义。在国外,有学者从动态过程角度提出知识管理战略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是企业内外知识管理战略、策略和管理方法形成的有机整体,其目标指向在于提高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也有学者从实现手段角度提出组织成员的知识储存、知识获取和知识创新是知识战略管理实现其内在价值的根源所在[4]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知识管理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文化构建、工作流程再造、管理制度完善以及员工素能训练等工作的合理规划。也有学者认为,知识管理战略是组织为了实现塑造核心竞争力和提升竞争优势的目标,而采取的知识管理规划与行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知识管理战略是企业通过对组织内外部知识及其相关管理活动的决策性规划,来实现知识的创造、扩散、应用和共享,最终达到竞争优势的塑造、获取和维持的目的。

二、知识管理实施的策略体系

知识管理基于知识、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通过内外环境要素的系统整合,旨在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与创造能力。提高竞争优势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根本出发点,知识管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保持、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要正确树立知识管理实施的价值性。知识管理不仅是知识收集和知识整理的过程,更是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的过程。充分挖掘知识潜能,有效利用知识资源,不断扩充知识库存,切实增加知识价值始终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对企业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的关注提高也应该是知识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竞争优势开启着企业在所依存环境中地位优势保持的可能性,为企业参与竞争、获得发展提供意义标示和动力源泉。然而,竞争优势的塑造与提高既不能忽略企业动态适应能力的养成,也不能缺少企业内外知识信息的积累。否则,就不可能实现企业竞争优势、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强化,竞争优势价值性的保持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企业从市场占有、产品性能、技术特色等方面来关注竞争优势的价值性无疑非常重要,但忽视源自竞争优势生命机体的内蕴性支撑――各种知识信息的积累,就极易导致竞争优势的丧失。因而在提高竞争优势价值性过程中融入知识管理就显得尤为突出与重要。

其次,要合理处理知识管理实施的层次性。知识管理是一项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要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提高知识管理实施的绩效水平,需要我们合理处理知识管理内容的层次性。提升内容的层次性与整体性并不是矛盾关系,二者实际上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忽视提升内容的层次性,就不能有效把握提升内容的整体性,进而影响知识管理实施的价值性。知识管理的实施内容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类型要素纵横交错形成的有机整体,要素之间彼此并不是简单叠加、机械联系,而是错落有致、联系紧密的整体。要促进知识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发展,需要在有机结合多种要素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管理实施内容的层次化处理。在知识管理实施内容体系中,实施主体对于知识管理内容层次性的把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实现实施主体与实施内容的有机结合。一般而言,实施主体主要指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和广大员工。对于多数企业而言,现在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尽快改变知识管理实施主体不明确的状态,给实施主体以必要的地位和空间,同时要注重在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调整知识管理的内容和层次。

再次,要准确把握知识管理实施的趋向性。准确把握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在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忽略对知识管理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知识管理的价值性就无从谈起,企业竞争力提高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管理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管理实践的深入发展,信息化、民主化、柔性化和细致化日渐成为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实施知识管理的模式。民主化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知识管理实施过程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其真正参与到提升实际过程。柔性化是传统物本管理向现代人本管理发展转变的能动反映,是一种基于理性管理和非理性管理相结合,具有智能化、人本化和虚拟化特征的知识管理特征。细致化是企业进行精确高效、持续有效和广泛深入的知识管理模式。在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只有准确把握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不同快速敏捷地完成不同提升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最后,要切实增强知识管理实施的系统性。在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与知识管理相联系的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对知识管理实施起着影响。知识管理实施及过程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一个复杂的、涉及许多环境因素的生态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及结果。作为一个复杂有序的有机系统,知识管理实施需要处理好“局部提升与整体提升”、“讲求速度与注重效度”、“快速递进与秩序稳定”之间的基本关系。(1)局部提升与整体提升的关系。知识管理内容的整体性要求必须注重知识管理实施的系统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体提升可以全部代替局部提升和部分提升。只有将局部提升和整体提升有机结合起来,以局部带整体,以整体促局部,才能真正实施好知识管理。(2)讲求速度与注重效度的关系。速度是衡量知识管理实施水平的重要标志,速度的提高能够加快知识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之间的催化互动态势,促进知识管理实施方式的转变,提高知识管理实施的绩效水平。效度是判断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标尺。(3)快速递进与秩序稳定的关系。秩序稳定是知识管理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实施过程越快,涉及的要素和层面越多,知识管理实施的稳定系数越低。要求把系统稳定提到整个提升知识管理实施战略高度来认识,以渐趋递进、科学发展来实施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建军.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架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3):128-132.

[2]杨阳,张新民.知识管理的四维分析框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22-25.

第2篇:战略实施管理范文

[中图分类号]R179.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096-01

人才是医院的战略资本,事关医院的水平、生存和发展。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谁拥有一支作风正、业务精的医疗技术骨干队伍,谁就能占领医疗市场[1],就能不断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就能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进入新世纪以来,医疗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跟上步伐、站稳脚跟”,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一是要从转变管理层的人才理念入手,牢固树立“人才是医院战略资本”的思想,把人才培养列入到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医院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人才。在制定培养规划时,既要有短线安排,又要有长远计划,要培养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有发展后劲的人才梯队;三是要依据自身医院的特点,如医院的规模、硬件设施、担负的任务、地理环境、驻地医疗市场情况等,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设置,要确保所学专业用得上、展地开、有市场。

2科学制定人才标准

医学人才,不同于其他人才,因其行业职能特殊,人才标准有明显的职业性、时间性、思想性等特点。医学人才标准更侧重于对医学理论学识、人文学识、实践技能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综合衡量与评价。因此,制定精确的人才标准,对于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周国田等[2]认为:医学人才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临床实践技能;应具备一定的医学理论研究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革新能力,对相关信息敏锐的感知、捕捉和使用等能力。即良好的道德水准,是医学人才的前提;扎实的专业理论,是医学人才的基础;精湛的专业技能,是医学人才的要求。我们必须依照这一标准,努力选拔、培养和造就合格的医学人才。

3创造条件,加速培养

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地理位置多位于中小城市,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实验设备较为简陋,收治病种单一,人才培养难度大。因此,要培养合格人才,就必须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借鸡下蛋”。即与有关厂商协商合作,厂家投入设备,我们提供人员、场地,利润双方分成。这样既解决了部分设备缺乏问题,又培养了技术人才,同时加了医疗收入。近年来我们先后合作的设备有全身CT、准分子激光等。二是“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就是对一些高难度手术或重大疾病的诊治,请大医院专家来院会诊、指导手术及治疗、进行床边教学;走出去就是选送医务人员到大医院进修学习、参加相关学习班及学术活动等。三是请本院在某些方面有特色专长的医务人员做专题讲座,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4搭建舞台,发挥专长

实施人才强院策略,关键是要为人才搭建一个能够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做到人适其事、人尽其才,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在工作中得到体现[3]。如1995年,我院有一名年轻医生在北京某院进修了腹腔镜技术,学习尚未结束时就电话向医院领导汇报,要求购进腹腔镜设备。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召开院办公会议,经研究决定,投资50万元购进进口电视腹腔镜成套设备。这位年轻医师进修回院后,立即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迅速发展到能利用腹腔镜技术行阑尾切除术,小肠、结肠穿孔修补术,腹腔肿瘤切除术,妇科疾病手术等。目前,我院已有4人熟练掌握了该技术,腹腔镜已成为我院拳头项目,在当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尊重知识,留住人才

研究表明,培养人才成本最高;引进人才成本居中;留住人才成本最低[4]。因此,留住人才是人才建设的最佳选择。而尊重知识、留住人才不只是口号,关键是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现代人不同于战争年代,无私奉献当然要讲,但凡涉及到大家的切身利益,比如晋级、升职、住房等,作为领导者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否则就会挫伤人才的积极性。近年来,我们参照上级有关规定,具体制定了一系列用人规章。比如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晋级、晋职方面,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考评标准,实行评分制,对其政治思想、能力素质、完成任务、科技成果等,由考评委员会集体逐项打分,当场公布分值、无记名投票评选。在住房待遇上,我们先后兴建了两栋新住宅楼,分配时按照工作资历、职级、学历等统一标准评分,并对贡献突出者、优秀医务工作者、特殊专家等予以倾斜,这些都为留住人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6任人唯贤,择优选拔

近年来,我们逐步完善了用人机制,建立了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用人制度。由于我们坚持了“不惟学历、不惟资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使大批高素质人次才脱颖而出,许多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纷纷走上重要岗位。现在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已经深入人心,全院上下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奉行“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医疗人才队伍才能稳定,医院长远建设才有保证。

[参考文献]

[1]王金环.医院生存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J].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21-22.

[2]周国田,李雪清,乐燕,等. 医院人才建设应把握的几个环节[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5):285-287.

[3]谢艳华.积极实施人才强院战略[J].中国卫生资源,2005,2:96.

[4]施梅,曹继晨,里玉文.我院人才战略初探[J].中国卫生经济,2002,4:42.

第3篇:战略实施管理范文

关键词:军队医院;财务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E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财务战略管理,并不是一个新课题,但是,由于军队医院医疗体制的特殊性,财务战略管理在军队医院中普遍未能得到良好的、充分的、系统的运用。随着军队医院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全新要求,军队医院的财务管理正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如何从战略管理角度控制资源的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军队医院发展的关键所在。军队医院实施财务战略管理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对医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军队医院财务战略管理的地位

财务战略属于军队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职能战略,涉及医院财务管理活动的所有领域,贯穿医院经济活动的始终,直接影响医院总体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与最终实现。作为总体战略的支持性战略,财务战略主要是对医院战略目标实现提供财务支持,为医院决策做出系统分析,为总体战略调整提供信息支持与资金保障[1]。在军队医院中,财务战略是围绕医院整体战略纲要但又相对独立于其他职能战略的战略管理体系,是一项影响全局的职能战略。

二、军队医院财务战略管理的目标和规划

战略的制定通常分为确定战略目标和编制战略规划两个层次[1]。战略目标是做好财务战略规划、制定财务战略并组织实施的前提;战略规划则是组织实施财务战略的重要基础。在军队医院中,财务战略管理的目标与规划应根据医院发展的不同阶段现状,结合医院面对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市场需求等,制定切实有效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战略规划。

三、军队医院财务战略管理中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1.战略思维定位要与军队医院特有体制相适应

战略思维不仅是对决策者的要求,同样也是对规划者和实施者的要求[2]。军队医院面对的市场具有军民结合的双重性,故军队医院的财务战略思维定位、模式应结合军队医院体制的特点,根据职能需要、医院发展规模以及总体战略目标来制定,而不能单纯效仿和拿来主义。

2.财务管理职能要与财务战略管理要求相适应

财务战略管理是企业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它运用理性战略思维,规划了企业未来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途径和策略[3]。目前大部分军队医院财务职能仍停留在会计核算和日常理财,主要依靠经验来实施财务管理,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科学性。如果只将精力集中在传统的日常财务管理上面,势必造成财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与财务战略管理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财务管理需要从核算型向战略管理型转变。

3.财务管理手段要与信息化管理的客观要求相适应

财务管理手段,从客观上讲,主要包括人才和软件两部分。目前,军队医院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运行的财务信息化软件等与信息化管理的客观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思维存在误区,误将会计电算化视同为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人员综合理财能力欠缺,既精通财务又熟悉医院信息管理的人才少;信息化管理手段功能较单一,不能很好满足医院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需要等[4]。而财务软件更是发展军队网络财务的基础和前提,是财务战略管理信息化的必需平台和手段。目前军队医院使用的“军卫一号”工程软件、军财系统等,整合了医院的财务资源,提升了财务管理效能,推动了财务管理从桌面财务管理走向网络财务管理[5],但这些软件在财务信息管理方面还远没有达到融合投资、趋势分析等财务战略管理技术的专业化水平。

总之,当代军队医院财务管理的重心,应由会计核算型向财务管理型转移。实行财务战略管理,是军队医院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加强财务战略管理决策和设计,将专业财务知识和战略经营理念融合在一起,才能适应新时期军队体制医院的发展,从而提高管理和效能,形成军队医院财务管理战略化的现代保障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利民.浅析财务战略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2,12(4):163-164.

[2]刘力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战略思维及方法应用[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10).

[3]陈亚民.战略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

[4]刘平,黄伟,等.军队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8,4(21):26-27.

第4篇:战略实施管理范文

[摘 要]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与多元化趋势,使战略管理成为高校长期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和现实需要,通过战略管理寻求高校的变革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的共识。基于此,本文对高校战略管理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校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校;战略管理;实施要素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13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及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多样化发展的时代,办学形式、办学理念、办学层次及教育投资也日趋多样化与多元化,竞争态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实施战略管理已成为高校长期发展的内在需求与现实需要。纵观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各国,无一不是通过引进战略管理技术,促进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发展。大学进行战略管理以寻求变革和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的共识。

1 战略的相关概念

1.1 关于战略的概念

战略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与指导,如大战略、国家战略、国防战略、经济发展战略等。《韦伯斯特大辞典》中对“战略”的定义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来说首要的、普遍性的、持久重要的计划或行动方向。”战略一词最早源于军事领域概念。军事理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思想不仅在战争中熠熠生辉,对人类政治、经济、社会的各种活动也发挥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被广泛应用到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管理等领域,并得到了充分运用。

1.2 关于战略管理的概念

1976年,美国学者安索夫、德克勒克与海斯在其共同编著的《从战略计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首次提出“战略管理”,由此,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由单纯的炔孔向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人们对战略管理的认识角度不尽相同,定义也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对战略管理的认识是从整体出发,认为战略管理主要是指为组织确定方向,促进组织的协调性,为组织提供一致性,使组织在复杂的环境中更好的生存的过程。战略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思想也是一种管理技术;战略管理注重组织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强调外部管理,强调长期、整体目标的实现,注重管理的整体性、全局性、全程性,追求组织整体最优态势,其在管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2 高校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2.1 高校战略管理是其提高教育服务质量的内在需要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而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日益完善和发展,解决了高校曾因象牙塔式的高雅自封而日趋社会边缘的危机,并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应用战略管理这种现代化管理技术,可以将高校的使命、目标和方法有效的连接起来,贯穿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中,优化配置资源,促进高校适应急剧变化的不确定环境,促使高校改进决策方法,优化组织结构,增强内部的协调、沟通与控制职能,达到提升教育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满足公众利益需求的终极目标。

2.2 高校战略管理是环境变化的响应,积极应对竞争与挑战的集中反映

一是高校的改革与发展进程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制约,并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起作用。在这些制约因素中,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作用是具有决定性的,因此,高校发展必须与国家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协调,通过战略管理恰当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战略与竞争、挑战往往是相伴相生的。目前,我国高校之间表现为人力资源竞争、优质生源竞争、办学资源竞争、无形资源(如大学声誉)竞争。大学之间的竞争虽不像企业间那样惨烈,但同样也经受着不进则退、缓进则退,甚至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战略管理能够保证组织与其环境之间有一个良好的战略配合,使组织的能力与环境要求相匹配,同时按照组织内部结构与运作机制,随着战略而变革,并发展新的足以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2.3 高校战略管理是其提升办学水平和地位,实现卓越发展的必由路径

高校要实现卓越发展、实现有限资源创造最大价值、拥有特色文化和机制驱动进取创新的能力,就要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突破,形成独特的大学治理之道,形成优势和特色专业。培养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才,就必须充分重视运用战略管理。战略管理集中关注组织本身的能力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高效的发展方向,指导其各项工作围绕实现战略目标而开展;战略管理能够通过对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与战略相匹配的有效的大学组织结构,进而稳步实现战略目标;战略管理不仅为组织设计了一套未来发展的愿景、为组织运作设计了追求卓越的标准,还十分强调对战略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监控与评价,以实际结果作为工作重点,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体制,保证战略实施与评估的科学、有效。

3 高校战略管理中的要素

3.1 使命与愿景

大学的使命是高校运行的哲学定位,承载着学校存在、存续、发展的根本意义和运行的基本指导思想原则。大学使命回答的是“大学的责任与任务什么”,回答这一问题是战略制定者的首要责任,制定使命是组织迈向有效管理的重要一步。愿景是高校成立与存续期间稳定的立场和理想,是师生对发展意愿达成的共同默契,是高校自觉承担使命趋向的未来图景和战略实现的最终成果,体现了组织的社会价值。

大学的使命与愿景向高校管理者指明了超越个人、局部和短期需求的统一方向;它们促进了组织内不同层级、不同年龄段,教师树立共同的未来的期望;它们整合了不同时期、不同个体和不同利益团体的价值观;它们将价值观明确化、具体化,以便外界易于识别和认同。

大学的使命和愿景是大学战略定位的陈述,大学使命是大学战略的纲领性指南,大学愿景以大学使命为基础。

3.2 理念与文化

文化是一组共享的能够描绘组织的价值观、信念、态度、习惯、规范的集合体,是一所高校从事教育活动的独特方式。高校进行战略变革时,文化能够赋予教育活动以价值和意义,能够增强师生的凝聚力,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从文化的角度考察战略管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成功的战略往往取决于战略是否从大学文化中获得支持。如果高校的战略能够得到诸如价值观、信念、礼仪、仪式、典礼以及象征等文化因素的支持,高校管理者便能顺畅的实施变革。

3.3 队伍与资源

队伍是指大学中的办学人员,包括教师和职员及其他技术与保障人员,他们是大学办学的主体,是战略的实施者与实践者,队伍的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大学的教育发展水平、质量和特征。

大学拥有资源的多少影响着战略选择的自由度,资源结构决定了大学校长的工作方向、重点,资源依赖性决定了大学组织的管理模式,战略重点需要依靠资源保证。

4 高校战略实施的着手点

4.1 战略发动

战略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战略的最终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中下层干部以及全体教职员工的理解、支持和全心全意的投入。因此,高校的领导者要做好宣传激励工作,要向学校全体成员明晰学校内外环境变化给学校Ю吹幕遇与挑战,使其认识战略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将战略目标与学校具体工作相联系,使大家意识到自身在战略中所担负的重大使命,激发大家的责任感;对学校的管理者、教职员工进行培训,使大家了解战略的内容、掌握战略实施所必需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

4.2 目标分解

斯坦纳提出:“所有的战略都必须分解成能够成功贯彻的亚战略。”战略组织总目标是组织长期的、总体的目标,因此,必须将其转化为更明确和更具时间性的分阶段目标。要制定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分规划;要将战略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年度、学期,制订年度目标和工作计划;绘制战略地图,明确战略实施的行动解析图示和宏观创新点。

4.3 制度保障

制度是思想转变为行为的中介,相应的制度是好的思想、规划实现的媒介。战略管理是高校发展的灵魂,制度建设是高校战略管理的具体载体。因此,实施战略管理要与各项具体管理制度紧密结合,将战略管理的目标和要求渗透到具体的制度规定中,将战略管理的目标制度化、具体化,确保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4.4 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包括资源获取、资源配置和资源转化,有效的资源管理是高校优势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要靠自己去积极争取资源。在进行资源配置时,要按照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整合优化现有资源,将经费、房屋、设备、招生、升职以及奖励等各种资源指标,按照一定的原则、方式、程序分配给各部分、各院系。在战略管理中,高校要注重资源的转化,主要从战略资源、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各类基金资源、校友资源出发,实现外部资源转化,使大学、政府、企业、社会通过资源转化进行有机联系,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献君,陈志忠.论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6(3).

第5篇:战略实施管理范文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为了衡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成本最初用于生产制造企业,成本作为消耗资源的货币表现,只是作为核算利润的工具。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企业主开始采用成本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传统成本管理的范围仅限于生产所消耗资源的成本内容,没有考虑诸如管理成本、付现成本、历史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等无形成本。所以传统成本管理所采用的成本信息不全面,管理者无法根据市场的变化选择最佳的应对策略,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传统成本管理理论对成本的管理只在乎成本数据的大小,并没有考虑成本信息对企业业务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经济全球化加剧,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对成本信息的要求,必须对成本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将竞争对手的成本状况纳入企业战略决策的内容,从而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战略成本管理正是在这种迫切的需求下发展出来的。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一种适应时代需求而产生的新型的成本管理模式,它结合了成本管理和战略管理的双重目标,是一种全面而先进的管理思想。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在成本管理的目标、对象、方法和指导中都有其优越性。

第一,成本管理的目标不同。传统成本管理是企业领导者基于核算资源耗费而进行的,所以是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实现成本改善的目标。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消耗,如加强工作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等。虽然有降低成本的空间,但是却没有考虑成本的降低对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的影响。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获取“竞争优势”,是将企业置身于国际市场中,将成本、竞争和发展全部纳入战略管理的体系当中,将所有影响战略的成本因素联系在一起,寻求可以使企业达到整体最优、长期发展和内外兼顾的最低成本。战略成本管理的执行使企业在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了长远的成本优势。

第二,成本管理的对象不同。传统成本管理的核算对象是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制造费用的标准定额,忽视了非生产环节的许多无形的成本动因,成本管理对象的单一性扭曲了产品成本信息,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得到正确的估价,会误导领导者决策和战略的制定。而战略成本管理的对象从最初的产品研发成本和设计成本开始,到生产过程中的机器设备成本、资源消耗成本以及产品市场后的销售折扣折让成本、降价销售成本、退货成本、售后服务成本和回收成本等,涵盖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战略成本管理突破了企业的边界,关注企业所处的价值链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积极控制所有面临和潜在的成本动因,多角度地分析和判断以控制和避免各种风险。

第三,成本管理的方法不同。传统成本管理按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为成本对象平均分配成本,这种财务会计核算方法简单便捷,却不能准确反映产品的成本信息。在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企业,制造费用低,人工成本相对较高,而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较低,而制造费用较高,单纯以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为分配对象,必然会带来成本分配的偏差。战略成本管理依托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和全面质量管理法等优秀的成本管理方法将成本范围扩展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从单纯的核算产品成本转移到为战略管理服务,并且也开始由财务会计的核算转向领导决策的管理会计。这种成本管理方法扩大了成本管理的范围也加强了成本控制的力度,使各个部门都关注与成本相关的因素。

第四,成本管理的指导思想不同。传统成本管理以已形成的成本为基础,事后进行成本核算,属于静态的成本管理。产品进入市场后按照预期的利润来进行产品定价,这样形成的产品价格可能与市场价格不一致,也不容易被顾客所接受。为了适应市场,企业根据前期的成本信息寻找降低成本的源泉的方法,来进行后期的成本规划,再按照成本利润率计算出价格。这种成本管理方法被动而且滞后。

战略成本管理除了强调成本节省外,还强调成本避免,从源头上控制成本的发生。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阶段,为避免成本的发生,运用成本估算法、价值工程法和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法尽力设计满足目标成本要求、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避免产品功能赘余而带来的资源浪费。它是成本降低的高级形式。战略成本管理将成本节省和成本避免的指导思想结合起来,超越会计期间的界限,寻求商品价值与成本管理的最佳组合,保持企业绝对成本的竞争优势。综上可以看出,战略成本管理在传统成本管理的基础上,以战略的高度来研究成本发生与成本管理的技术,其目标远远超出了获得短期利润的范围,而是保持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以获得长远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成本管理模式,它有着与时俱进的优越性,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加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百花齐放的今天,在中小企业中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方式使得市场调节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伴随着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社会资源日益减少,国际原材料成本上涨,成本作为企业优胜劣汰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企业获得市场份额、创建竞争优势的重要法宝。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企业经营多元化,成本管理越来越复杂,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成本管理改革的方向。其次,企业进行生产就是要将本求利,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有盈利,而要盈利就必须进行成本核算。企业能否以相同的成本支出为客户提供更优使用价值的产品或者以更低的成本支出提出相同使用价值的产品,决定了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胜。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非物质产品逐渐商品化,成本管理的内容也由客观的物质资料成本扩展到非物质资料成本,企业要在原有成本观念的基础上,科学预测和估计潜在的成本因素,才能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

三、总结

第6篇:战略实施管理范文

(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摘 要:当今社会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企业人才的竞争.企业主要依靠人力资源获得人才,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人力资源部门输送更多兼具挑战性和竞争力的人才,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所远不能及的,因此由人力资源管理过渡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历史发展必然的趋势.本文从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入手,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实施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085-02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393,SK2013A035);安徽省省级专业改革综合试点(2013zy095);安徽省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014sjjd032);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基金;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14xjjxtd01,2013xjsjjd01,2013xjzy02,2012xjrcpy01,2011jpkclx05)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得到了企业界的公认,但是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企业不善于挖掘员工的潜能,招聘方式不够科学,招聘标准不够合理等导致的“大材小用”和“小材大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所带来的弊病迫使一些企业开始寻求改变,采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正在探寻的改变方式.

1 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1.1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有助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与企业的经营战略是相契合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使企业达成目标所进行和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战略性人力资源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途径,它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有助于企业稳固根基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楼房建得高,打牢地基很关键,只有根深蒂固才能屹立不倒.企业这栋楼要想筑得高,就得根基稳,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让企业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使得企业获得科学的管理,并实现其主要的战略目标,为企业扎稳根基.

1.3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能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

要想在瞬息万变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企业就必须维持相对于其他竞争者的某种优势,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正是帮助企业发展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它主要是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制定战略和执行战略中的伙伴作用,为企业确立竞争战略,并采取与企业竞争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使企业有效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1.4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有助于企业发展壮大

企业就像一颗成长的大树,要想不断的壮大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除了需要牢固的根基,营养的供给,还需要一个良性的生产循环系统,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正好为企业制定了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招、育、用、留与企业成长相辅相成,让企业达到内外和谐,吸引人才兴旺发达,从而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2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困难

2.1 追求短期利益,无法可持续发展

虽然说不盈利的企业是不道德的,但是投资者太看重眼前利益也是无法走远的,人力资源获得的投资回报是滞后的,很多企业只专注于眼前的绩效,因此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不愿意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人事问题.

2.2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无法理解企业战略

由于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接受的是一般的管理培训,他们的理解能力还达不到理解整个企业战略的水平,同时这部分人并未进入企业的决策层,以致于他们没有较强的战略思考能力,更无法对其他的职能人员构成影响.

2.3 其他部门无法认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

事实上很多人都把人力资源部门看成是没有业务能力的官僚机构,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人对人力资源或其操作职能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认知上,毫无疑问这对人力资源部门的定位是存在偏差和不精准的,这种偏差的定位使得许多人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当做对手而非同盟,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增加了管理的负担.

2.4 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果无法量化

由于受到市场竞争压力的影响,企业常常把盈利放在首位,但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很难直接用数量来衡量,比如说企业的培训、团队建设等都很难量化,以至于企业看不到切实的利益,因此这些人力资源的计划很难受到重视而被实施.

2.5 传统会抵制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

传统跟变革总是相互矛盾的,因此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极有可能给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引发的变革带来不小的压力,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看重的是完成某件具体的事情,成本是企业所最主要考虑的因素,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将人看成企业的资源而并非一个工具,而这意味着企业对人的管理方法也将发生重大的转变,包括工作的组织方式,员工雇用、培训及开发方式,工作绩效测量方式,员工薪酬的给付方式等等.但是很多希望维持现状,因循守旧,年长或技能少的员工并不愿意发生这些改变.

3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策略

策略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思想,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就是视人为资源,把人当做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所以首先就得给管理者灌输“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指企业管理的一切活动,始终把人放在核心位置,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管理思想.能否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直接关系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能否被有效的实施.

策略二 将招聘工作做到位

选拔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一环,是企业获得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招聘工作的质量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企业把招聘工作做到位很重要.企业要想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把控.

(1)招聘前做好分析.没有合理的分析,只会像没头的苍蝇乱撞,俗话说“有备无患”,做好招聘分析工作直接关系到招聘是否顺利.招聘者可以以企业内部人才的需求为标准,从个人技能、个性、价值观等方面判断应聘者是否符合岗位的要求.

(2)避免主观臆断,树立正确的招聘理念.不少招聘者在招聘的过程中都会陷入这样的误区,就是认为招聘就是要招最好的,却忽视了应聘者是否与岗位是最适合的这一点.事实上有时候企业要招的并不是最好的而是最合适的.

(3)对企业人力资源未来的发展做好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应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目标性,它是一个根据企业内部需求的变化,预测企业未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满足这种需求所提供的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只有做好人力资源未来的规划,才能不断的构筑强大完善人力资源,保证人才源源不断的供给.

策略三 实施绩效考核

绩效考试是企业对员工完成目标情况的一个跟踪、记录考评,考核的内容是员工具体工作表现和业绩的体现,而考核得到的结果可以作为员工职务晋升和工资发放的参考标准,不仅如此考核结果还有助于企业建立合理的人事管理机制,同时考核结果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则是为了让员工有更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绩效考核机制要规范全面,同时绩效考核还要保证效率,提高员工绩效,因为组织效率的实现有赖于员工绩效的实现.

策略四 建设有效的激励机制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与留住人才是密切相关的,根据公司的战略需要和员工的绩效表现对员工进行激励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的核心任务,可以说企业的激励水平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生产效率是成正比的,因此要想通过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可以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对员工实行有效的激励,从物质方面最主要的是让员工建立起总体薪酬的概念,使得员工了解到总体薪酬除了基本工资和奖金外,还包括餐补、话补、股票期权、员工持股、退休金、保险等许多其他形式的薪酬,让员工从心理上对自己的工资感到满意.当然仅仅只靠物质激励是不够的,因为有时候重赏会带来副作用,我们还需要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是对物质激励的补充和强化,精神激励可以从树立目标、获得荣誉和尊重两方面入手对员工进行激励.目标激励可以让管理者知晓员工的目标,以便管理者将公司目标和员工目标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而荣誉激励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的热情.

策略五 对员工进行培训,开发挖掘员工潜力

这是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关键的一步,因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就是“育人”,企业除了给员工提供报酬以外,还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培训机制,通过培训和教育员工以使员工获得不断成长的动力和源泉.培育和扶植员工并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是企业资源的浪费,这反而是一种切实的需要,企业想要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不能鼠目寸光.

策略六 创建优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的过程中,各部门,员工经验积累得到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只有优秀的、好的、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体现和理念的传达,它不仅可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导向,还可以营造一个激励为主的用人氛围.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让企业保留持久的生命力,而拙劣的企业文化可能导致企业在竞争的洪流中覆没,因此在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很重要的.

4 结束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战略性人才资源管理已经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是一些传统的人才资源管理理念仍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让战略性人才资源管理的实施障碍重重,尽管如此,我们仍需要逾越障碍,打破传统的束缚,不断的推行战略性人才资源管理的实施策略,让企业在不断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滨成.关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认识[J].中国西部科技,2010(6):111.

(2)董萍.关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2012(11):92.

(3)张琪.企业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74.

(4)马耀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9):228.

(5)高坤静.浅谈中小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建议[J].现代商业,2015(2):82.

(6)张秋野.浅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J].北方经贸,2014(5):236.

第7篇:战略实施管理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战略管理;制定;实施

一、现代图书馆战略管理的制定

1. 现代图书馆在信息社会中的定位

要创建现代图书馆,必须认识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来源于自身的工作或自身向社会提供的服务以及社会对图书馆的需求程度。现代图书馆要想在信息社会中获得发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就必须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与传统的观念不同,现代图书馆需要强调的是,直接支持不等于以赢利为日的,而是要基于自己的使命,如撰写综述、提供情报检索等,最后,现代图书馆要为政府服务,保障政府决策的信息需求,吸引政府的目光,使之增加对图书馆的投资。

2. 现代图书馆的宏观发展方向

现代图书馆的宏观发展方向是图书馆联盟。图书馆联盟是以地域、图书馆类型、学科领域等为基础建立的,在一个中心机构的协调和管理下,协同性地执行一项或多项资源共享计划的正式图书馆合作组织。通过图书馆联盟,帮助各个成员馆更经济、更高效地实现各自的目标,使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使用户信息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实现整体效果大于部分效果之和。建立起层级性的信息资源管理协调系统,制订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重点、布局方式,按照地区和学科特点,规划不同级别信息节点的资源建设工作,以减少重复、提高效率。

3. 现代图书馆的微观发展方向

现代图书馆的微观发展方向是复合图书馆。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递变得越来越方便,有人提出未来的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的实体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但实际上,图书馆的发展不是单一的传统图书馆模式,既继承了传统图书馆的较为成熟的信息分类、信息检索技术,又发展了现代的计算机检索、超文本链横放多媒体检索等新兴信息技术:既开展基础的借阅服务,又拓展了网络导航等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

二、现代图书馆战略管理的实施

复合图书馆是图书馆的战略发展方向,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概念,它的实现需要各类图书馆在各方面的配合。

1. 复合图书馆的宏观管理

未来的图书馆将积极发展图书馆联盟,开展图书馆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各个图书馆之间需要加强协调,国家的宏观管理必不可少。但与以往的宏观管理不同,国家的宏观管理将重点落实在协调和支持上,以促进现代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国家可以成立专门的图书馆联盟建设管理委员会,一方面出台建设图书馆联盟的相关政策,给予政策上的保障和资金上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联盟将更加依托网络环境,建设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图书馆协作系统,所以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全面负责现代图书馆协作网络的规划、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加强政策导向,实施投资倾斜,积极开发网络应用软件,采用标准化技术,与国际信息网络接轨。另外,各行业系统要着手建立本系统内全国性的图书馆联盟,同时加强以地区中心为主导的省级或地区性的图书馆联盟。

2. 复合图书馆的业务流程

传统图书馆的业务流程是从图书馆自身工作出发的,按照分工理论,将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划分为不同的部门,一本书从入馆到与读者见面,要经过采购、登记、、分类、编目、上架等几十道工序,每道工序又划分到不同的部门,部门之间协调困难-工作效率低,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传统图书馆落后的业务流程降低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工作效率,计算机、网络往往只是一种摆设,或者只发挥了一小部分功能。因此,复合图书馆的建设需要对传统图书馆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将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重新组合在一起。如从原先按部门的组织形式变为以工作小组为基本单位,每一小组全权负责一个主题之下的文献采购、登记、分类、编目等工作,这样就可以减少部门之间的摩擦。通过利用信息网络传递信息,可以避免重复的信息生产,提高工作效率。

3. 复合图书馆的组织结构

传统图书馆的组织结构是按职能划分部门,分层分级,形成种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复合图书馆把用户放在第一位,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设计组织结构。经过业务流程再造之后,图书馆的结构层次减少,向扁平方向发展。组织层次减少与决策层次下移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决策层次下移,管理人员的传统职能削弱,管理人员数量也相应减少,最终管理层次也势必减少,这就赋予了图书馆员工更多的主动权,真正实现了集权与分权有机结合,使现代图书馆整体管理更合理、更有效率。

4. 复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在馆际互借与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利用有限的经费,购买重要和适用的印刷本图书、注重利用开放获取资源,如机构知识库、学科知识库和开放获取期刊,从多个角度丰富数字馆藏;加强网上电子期刊的订购、管理,注重新型媒体文献的入藏,如光盘文献、数据库、音像制品、教学软件、游戏软件等;加强各类型数据库建设,有选择地将传统馆藏文献转化为电子资源;大力加强馆际协作,加强全国性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由于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面对着庞大的、多类型、多传递渠道的信息资源集合,复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必须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在此基础上,复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还要突出本馆特色。

5. 复合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

复合图书馆对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图书馆馆员进行角色转变。他们不仅要有图书馆学、情报学及其他专业的知识,还要有数据库的管理能力、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信息检索工具的生成能力、网络信息的利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树立开放观念、服务观念、用户观念、经济观念、效益观念、资源共享等观念。同时,经过业务流程再造的复合图书馆,不再是个人只做一种工作,有可能一个馆员会参与整个业务流程,他将被赋予更大的工作自,可以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出与工作相关的各种决定。

第8篇:战略实施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经营 战略 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指通过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实施和控制等手段来实现企业使命。它具有长期性、指导性、激励性等特点,与其它管理的关系在于:企业战略管理偏重于规划长期的使命和目标,并需要其它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辅助实施。

一、实施战略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成功企业的标志之一

国内外成功的企业,由于制定和实施了正确有效的战略,能获得较快的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如米勒啤酒公司,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新产品开发战略,先后开发出不同档次,不同品牌,并且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产品,吸引了更多的顾客,在销量上7年增加7倍,市场占有率增长5倍。

有没有明确的战略已成为衡量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有的企业由于没有自身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一味逐潮流。在投资方面,看到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火热,即投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主业方面因投资不足,人力分散,目标分散而不能形成或保持优势,一旦房地产市场冷却或股市转为熊市,则大量资金被套牢,企业经营面临困境。在管理和运行机制方面,不考虑自身的基础,不着力于加强管理,追求“一股就灵”或某些管理热潮,费时费力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果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不理智的行为。因此,企业战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行动等。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可以确立企业行为规则,从而衡量哪些决策和措施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二、战略的出发点是企业的经营使命,在经营使命的指导下确定企业战略目标

企业的经营使命是企业为其经营活动所确立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无论有多大,无论以何种纽带连接一起,经营使命的一致性是他们连接在一起的基本要求。因此,明确企业的经营使命是进行战略管理的起点。

企业的经营使命要考虑自身的事业、面对的顾客、企业的职工和股东等方面的期望,并且通过经营使命使企业领导、职工、顾客和社会公众都能共享所带来的机会、方向、宗旨与成就感。因此,它需要明确:一是事业的范围是什么,在竞争性的市场中应达何种地位,在顾客、社会公众形成什么样的印象;二是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要求,提供给股东的信任,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企业特点、风格、产品和形象;三是组织内部树立的基本信念;四是组织应具有的敏锐性、责任感和实现事业的意志力、能力。

在实现经营使命过程中要排除无谓干扰,控制一切可以控制的因素。如海尔集团排除家电行业价格战等影响,坚持品牌战略,以高质量的产品、优质的服务作为占领市场的基本策略,以技术开发、管理创新、企业内部活力的创造作为维护产品形象的后盾,不仅赢得了顾客,而且确保了企业的盈利,进一步提高了竞争能力。

三、企业战略的制定着眼于调查与分析

企业能够利用的经营性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如果采用与竞争对手同样的方式经营企业,显然不会产生竞争优势。所以,企业经营者要通过调查和分析,剖析内在和外在的复杂因素,寻找盈利和亏损的关键因素,然后确定正确的战略。从事企业战略调查分析,包括行业结构分析、竞争者分析、内部资源、企业文化分析等,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一些基本观点,从而规划企业的发展远景。

1、行业结构分析

(1)产品结构。指行业市场上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产品及其组成。如建筑行业的房屋、公路、铁路、电力、水利等建筑,以及设计、施工、房地产开发等,其中房屋建筑的施工部分又包括土建、安装、装饰、基础工程施工等。进行产品结构分析,有利于企业集中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可以使企业进行明确的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制定产品战略,并在企业需要向新的领域开发时,能够针对具体的产品进行论证,对相应的资源进行重新评估和组合。

(2)顾客偏好和需求。企业只有集中注意力鉴别和满足现在与未来的顾客需求,才可能进一步思考将来市场的竞争。为识别顾客偏好和需求,企业必须识别顾客的群体及特征,通过市场调查、服务过程等手段,掌握、积累和分析顾客的信息,形成完备的顾客信息收集、分析、反馈、转化、测量和再反馈的系统,同时注意不同顾客群体的不同要求。如建筑市场的投资方有政府、外商、企业和个人等,投资各方除有质量、成本、进度等基本要求外,还存在需求的差异性,如政府投资的项目会考虑对政绩的影响,外商对合同的拟定履约更为重视,甚至引入FIDIC条款作为合同内容。

(3)市场进入壁垒。高壁垒行业是指那些社会虽有需求,但因为投入大、见效慢、难度高等让商家望而却步的行业,低壁垒的行业则相反。如纺织业进入壁垒低,所以不断有新的纺织企业加入竞争,以至于国家不得不通过压锭来进行行业结构调整。建筑业也是劳动密集、技术壁垒极低的行业,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时有近1/4的人员进入该行业。市场进入壁垒高低决定了竞争的程度,往往壁垒越低,竞争越激烈,但各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也不是一成不变,有作为的、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创新,不断地占领高壁垒领域,引领行业消费潮流。

(4)行业前景和盈利能力。企业除了使用各种竞争手段提高竞争能力及市场份额外,还必须考虑行业整体的发展前景及盈利能力。再好的企业都有可能因为行业的限制而难以获得高额利润。行业前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动态地变化着,现在赢利的行业将来不一定有利可图。行业前景分析有利于企业采取适当的投资与经营策略,从而规避风险。

(5)市场竞争程度。市场竞争的威胁对所有企业而言时刻存在,产业的竞争不断地将资本收益率压低到竞争平衡保底水平,即完全竞争状态所能获取的收益。在激烈竞争过程中,竞争的焦点如顾客、供应商、企业成本等不断变化,企业应不断转变观念,适应竞争的不同需要。

2、竞争者分析

对竞争者进行分析是为了制定自身的竞争策略,因为竞争总是在均衡与非均衡状态下不断变化,即使在垄断性市场条件下,竞争的威胁也时时存在。每一个竞争者的生存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自身特色,企业所要分析的是经营同类产品的主要竞争力量,他们可能与本企业在细分市场、经营区域有着共同之处,对本企业的经营规模、市场占有率和潜在市场的开发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1)企业应了解竞争者的经营规模、各细分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市场声誉、利润水平,以及组织构架、经营和服务方式、产品质量水准、技术开发能力等。前者显示了竞争者当前经营实力和盈利水平,后者决定企业的竞争潜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同样是售后服务,企业对其重视程度、售后服务人员所接受的训练与教育不同,给顾客的感受会有很大区别。在对竞争者进行分析时,要与本企业进行比较,还要进行趋势的描绘与分析。

(2)企业应充分利用收集信息的途径,进一步了解竞争者的竞争策略,做到知已知彼,形成自身的战略构想。大多数企业总是力图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从营销手段、组织重组、企业兼并、技术开发等各方面进行考虑,来制定自身的竞争战略,其中运用较多的有三种。①总成本领先战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以规模经济形成成本优势;或通过降低成本,实施成本和管理费用的控制,减少生产、服务、销售与广告的成本开支,使企业获得高于产业平均水平的收益,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②创新战略。在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上作出改进和创新,形成产业范围内所特有的东西。创新的内容可以有企业或品牌形象、生产或辅技术、产品外观、服务方式等。以建筑企业为例,在服务上除了严格按照法规和企业的规定开展工程回访外,还可进一步探索施工过程服务的改善,如企业不要完全被动地接受业主指令,要善于将自身更好的想法、更好的设计与业主进行沟通,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尽量为业主节省开支。③目标集聚战略。主攻特定的顾客群、细分市场或地区市场,集中资源做好一项产品,以达到更高的效率。如海尔集团在从事彩电、空调等产品经营之前,就做了十多年的冰箱生意,通过冰箱打出了海尔的信誉,积累了家电行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力量。

以上战略的运用要考虑具体的环境条件,成本领先战略更适合于产品成熟期;创新战略要考虑前期的投入和承受能力;目标集聚战略运用过度也会丧失市场机遇。

3、内部资源分析

企业集合了优良的资源并非等于拥有了资源优势,还要进一步看企业资源的组合方式和运用手段,企业经营的过程就是资源的运用和调配过程。企业虽然拥有了大批高学历人才,低技能要求的工作同样需要有人去做,所以人员的使用要因人而异。内部资源分析不仅要考虑企业有形的资源,还要考虑到无形的资源,包括市场声誉和企业核心的凝聚力等。

(1)人力资源。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实现需要由具体的人员来进行,经营层和职工能否接受战略方案中所提出的创新要求,是否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思维、素质与技能要求,都会影响到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在制定战略方案时,最好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人力资源的教育与培训,引入新鲜血液,以此激发企业员工实施战略的决心。

(2)技术。技术是对战略实施的强大支撑,企业现有技术还要进一步与战略的要求相对比,找出差距,制定出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计划。企业在拥有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在制定和实施战略时,应充分围绕它并将其有效发挥。

(3)市场声誉。这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市场声誉好的企业更能赢得顾客的信任,而声誉不高的企业应在战略的制定上考虑通过广告、公益活动等适当予以提高。对企业声誉的分析要根据所经营的区域市场分别进行,同时考虑其内在的关联性。

4、企业文化分析

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行为的共有价值体系,所要分析的是对战略的实施有着一定影响的文化特色。一是风险承受度,企业鼓励员工进取、革新和敢冒风险的程度。二是开放性,企业掌握外界环境变化并及时对这些变化作出反应的程度。三是协作性,员工与企业整体保持一致的程度,而不是只体现出他们的工作类型或专业领域的特殊性。四是对人的关注度,各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应考虑其结果对人的影响程度,如在多大程度上关心顾客决定着企业对顾客变化了的需求作出反应的速度。

四、对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管理,以使企业战略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1、要有观念的创新和超常的思维方式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市场适应能力不强,经营手段落后,企业领导没有真正站在全局、整体的高度作出战略筹划,不仅市场的机会把握不住,企业内部的问题也由于找不到突破口而长期得不到解决。因此,企业除要有掌握日常生产经营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经营者外,还应有一批知识广博、具有超常谋划能力的人员从事发展策划工作,从事内外环境的系统分析与研究,推进企业的战略管理。

2、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战略策划

对于重大而复杂的问题,系统分析方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它可以对根本性问题进行分析比较,提出解决的目标和方案,比较其结果,使系统整体的效果达到最优。运用系统分析时,要考虑内外条件的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并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手段。在目标和方案制定之后,企业有必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判断,以帮助企业决策者选择行动方案。

3、分解战略目标

要使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必须把战略方案分解,使每一个人员都明确自己在战略中的地位,明确自身的责任。在进行战略分解时,要考虑阶段性目标的确定,各项任务和措施的连贯性,当现有的组织机构不足以承担战略管理的任务时,还须对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进行适当调整。在目标确定以后,企业应利用一切条件,动员一切力量实现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对企业内部条件进行组织、协调、改造和提高。

4、进行目标诊断

将预定的目标同反馈回来的实施结果进行比较,检测偏差程度,看其是否符合原定目标和要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其中目标的偏差有可能是实施中的不理想,也可能是战略方案的预测或与变化了的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两方面的情况都应考虑,出现后者时则应检验、修订和优化原订方案。如果偏差较大,则需要对战略方案和总体发展规划进行重新评价。

经济发展的层次越高,企业对战略管理的需要也越强烈,实施战略管理成为企业的客观需要。在国内经济国际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企业面临着更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运用战略管理来发挥企业优势,以捕捉发展时机更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罗纪宁:企业战略转型中的领导与组织策略集团[J].经济研究,2007(2).

[2] 韦乐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支撑企业战略转型[J].电信科学,2007(1).

第9篇:战略实施管理范文

摘要: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可以为一国带来垄断利润,但是在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扭曲的规模经济风险、竞争模式风险、资源竞争风险、信息风险、国外报复风险、政府行为的非理性风险等。因此在中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一些具体问题,以克服因条件的不完备而带来实施效果的弱化。

关键词:中国;战略性贸易政策;风险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涵、

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研究中,Brander和Spen—cer(1981,1984,1985)描述了政府如何将外国生产者的垄断利润转移到国内生产者手中来,并得出结论:一国政府总存在出口补贴的单边干预动机。他们运用“第三国市场”模型,分析了一国政府通过对生产者干预如何提高本国生产者从双头垄断的共同出口市场中所获得利润的,在自由贸易和Coumot竞争的情况下,企业间会达成一个Coumot—Nash均衡,该产业最终趋于均衡状态。但当有一方政府进行干预时,竞争就会演变为Stackelberg竞争,有政府补贴的一方厂商就会处于Stackelberg领导者的地位,而外国竞争企业则处于跟随者的地位,外国企业会做出向本国企业让渡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反应,此时,即产生利润转移效应。也就是说,政府已经承诺对行业的干预行为,并且外国企业也会认为,即使其拒绝退却而使得转移利润失败,补贴也会持续下去,此时的政府补贴成为可以置信的威胁。因此,政府最佳反应是给予一定的出口补贴。

Krugman(1984,1987,1992)设计了一个模型从保护幼稚产业的角度进行了战略方面的分析。他通过一个含有一种机会的非正统假定,从根本上改变了分析的焦点,该假定使一个国家通过限制进口的战略部署来实现另外一种福利。其分析依赖于两个基本要素:卖方的国际垄断和规模经济。对于卖方的国际垄断,类似Brander和Speneer的分析,他假定有两个企业,一个国内企业和一个外国企业,每个企业只生产单一产品,企业之间进行Coumot竞争,但有一点的差别是,Brander和Spencer仅分析第三国市场,而Krugman的模型允许产品向多个市场销售,这样,国内和国外市场由于政府的政策就有可能被分割开来。其结果是获得了一个多元市场的Cournot模型。对于规模经济,他通过给予本国生产者在本国市场上拥有特权的地位,这样,本国生产者可以获得一种较外国生产者在生产规模上的优势,这种规模上的优势即使在没有保护的市场上也将转化为较低的边际成本和较高的市场份额。规模经济的获得有静态的规模经济、动态规模经济以及干中学。而当一国政府把外国生产者从开放的市场中挤出的时候,干预行为会在竞争双方的边际成本上引起相反的变化,结果是国内生产者产量扩大,边际成本继续降低,而外国生产者产量减少,边际成本增加,这样就形成了从产量到边际成本再到产量的循环的因果关系链条,而这一循环过程就形成了进口保护和出口促进的机制。

二、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风险分析

1、扭曲的规模经济风险。规模经济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存在的理论假定,但在一些国家和一些行业却存在很大的扭曲。在相当多的国家和行业,规模经济的存在实际上并不是该行业存在着高效率与低成本,而有可能是政府垄断的结果,在中国就存在这种大量的情况。尽管目前我国国内市场巨大,规模经济明显,但是全国并没有形成统一有序的国内大市场,这种分割的国内市场严重阻碍着一些行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所需要的规模经济。另外,Markusen和Ven—ables(1988)以及Horstmann和Markusen(1986)认为,如果该行业是自由进入的,出口补贴给本国企业带来的利润会诱使新的企业加入,这将会造成行业集中度的降低,提高行业的平均成本,从而降低利润转移效应。对于中国来讲,如何设定行业准入机制,既保证行业的一定寡头垄断来保证规模经济的存在,又要保持企业的竞争能力,也是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否获益的重要因素。

2、微观基础的缺乏风险。在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中需要通过一定的市场途径来进行。如果一国不存在微观基础,或者国内市场处于分割的状态,就会影响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缺乏国内市场运行传导机制,政策就缺乏实施的渠道。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中,市场主体、市场机制及市场体系等因素发育不全,创新机制还没有有效建立,在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缺乏企业和企业家的推动。

3、竞争模式风险。Eaton和Grossman(1986)指出,根据战略贸易模型的Cournot竞争假定,每一厂商的最佳产出是假定对手的产量给定而推测出来的,但是,如果厂商进行的是Bertrrad竞争而非Coumot竞争,那么最佳政策应该是出口税而非补贴,因为出口税可以使得本国厂商做出不与外国厂商打价格战的承诺,这样,两家厂商可以维持较高程度的合谋;另外,他们认为,在Brander和Spencer模型中只有一个本国企业,如果本国企业的数目大于1,在确定政府干预政策时会出现相互矛盾的倾向,这种矛盾会存在于以出口补贴来转移利润的动机和传统的为改善贸易条件而施加出口税的动机之间,所以,只有当本国的企业数目不太大,出口补贴才是合理的。如果寡头双方致力于不变的推测变量,而且每一厂商的推测变量与其竞争对手的实际政策的反应是一致的,那么,租金转移到国内公司或利润转移是不可能的而自由贸易政策成了一种最优政策。

4、资源竞争风险。Dixit和Grossman(1986)放松了经济中只有一个寡头行业的假定,考虑了存在多个寡占行业的情况。他们研究了与一种固定供给资源相关的几个垄断性行业的情况,称之为“科学家”,其研究表明,当国内出口行业面临共同的外部环境,具有相同的生产能力时,被补贴厂商大量使用国内竞争性稀缺资源“科学家”,对其中一两个行业进行补贴,会把国内竞争性稀缺资源“科学家”从其他行业转移到被补贴的行业,从而使得被补贴行业的出口增加是以其他行业的规模缩小和出口萎缩为代价的,其代价往往要高于利润转移效应,因此自由贸易仍然是最佳选择。在中国很多行业都存在类似的资源竞争状况,如何化解不同行业对于同一资源竞争的状况将是中国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及实施能否获益的关键。

5、政府行为的非理性风险。政府干预论也忽略了特殊利益集团采用某些政策的可能性。当进行微观经济干预时,政府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这些集团随时准备获取更大的利益,而成本却由大的分散的集团承担,他们不能获得有关政策的所有信息。结果,政策的干预经常被误导。因此,进行经济决策时依靠政治和官僚的强制命令,而不是依靠经济手段,必然会降低国家福利。政府为了履行政策的承诺对厂商提供补贴时还存在着一个固有的道德公害问题。国内厂商会发现追求补贴比追求生产行为有更高的收益,这样只能增加依赖性。这种追求补贴的做法属于扭曲引起的直接的寻求非生产性利润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寻租行为。

6、收入分配风险。Gruenspecht(1988)和Neary(1991,1994)认为在Brander和Spencer模型中,隐含了出口补贴和企业利润被同等对待的假定,政府并不关心国内收入的转移支付,但在实际生活中,筹集补贴资金会给经济带来扭曲的成本,这意味着1美元公共基金的机会成本大于1,另外两国企业的成本也被认为是一致的。Gruenspeeht和Neary分析了这种情况后得出结论,只有当公共基金的机会成本不太高时,出口补贴才是合理的。另外,政府的有效干预不可避免会产生有害的再分配效应。出口补贴将有助于把收入从社会其它方向转移给被保护行业的所有者和雇员。因为,受补贴的行业一般是高科技行业,这种收入的转移将或是表现在已被雇用的高薪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增长或是股东超乎寻常利润的增加。21写作秘书网

7、信息风险。Qiu(1994)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他首先假定外国企业的成本是公共知识,而本国企业有可能是高成本也有可能是低成本,本国企业完全了解自己,但外国企业和本国政府不了解。得出结论,在信息不对称时,如果企业进行的是Coumot竞争,那么政府倾向于设计分离政策,分离政策具有信号作用和信息甄别作用,提高社会福利。但如果企业进行的是Bet-trand竞争,政府将选择一个统一的政策,允许本国公司隐藏其信息,这样,利润转移效应较大。Wong(1991)、Brainard和Martimort(1992)以及Collie和Hviid(1993)也对不完全信息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共同的结论,其中之一就是政府政策对于信息依赖的重要性。而政府要获得这些信息却是几乎不可能的。

8、国外报复风险。Collie(1991)指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很容易引起对方国家的报复,尤其是在知识密集性行业。这样,即使政策是有效的,也只是一方受益另外一方受损,世界总体福利水平并没有上升,而只是全球福利的再调整。这种报复更可能发生于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中,那里与世界市场相关的规模经济被这些新理论的支持者假定为更具意义,因为,这些产业被普遍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三、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总体上看,中国存在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条件和可能。具体说,市场化的总体推进程度已达到60%以上,市场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有独立的决策能力,信息完备性比较差,但有改进的可能,并且在中国有一些特定的寡占行业,如汽车等行业(胡昭玲,2002)。但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因条件的不完备而带来实施效果的弱化。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已经加入WTO的背景之下,必须正确处理好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与贸易自由化及遵守WTO规则的关系。中国在加入WTO后,在适应WTO规则的同时,受到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不可能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应根据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要求,对某些不完全竞争和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行业实行一定的关税保护或其他产业政策进行支持,但也必须确定适度的保护时间和保护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