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面发展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哲学关于人的学说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离不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因此, 准确把握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对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蕴涵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
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没有体力和智力,人就没办法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在充分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过程中,马克思更加重视智力的作用。智力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和极大的能动性,以及历史继承性,能积累和传递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因而,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应该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 特别是人的智力的充分发展。
(二)人的才能的多方面自由发展
人的才能的多方面自由发展,就是指人的素质、个性等能力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当人的物质劳动能力和精神劳动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时,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个人独特性的增加和丰富,主体的才能便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发挥。马克思所讲的人的才能的多方面自由发展,其实质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又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归宿点。
(三)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发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任何现实的人,只有在他所处的特殊社会关系限定的范围内才能发展和表现自己。“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这句话也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其交往关系的发展,是对社会关系的一种不断的突破。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因而人无论是从事物质劳动还是精神劳动, 都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者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属。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从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还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培养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断得到提高。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
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自我价值中的高层次需要,只有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极大地激发人的创造力,才能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极大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制定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不仅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体现,而且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以这一理论为指导,造就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早日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可见,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的前提的重要性。
第二,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领域,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全面发展的人就是: 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发展;才能得到多方面发展;社会关系得到高度发展的人。在我们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不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从书本到网络,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第三,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采取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结合西方较好的教育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
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还直接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 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教育客体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黄蓉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民出版社,1962年.
关键词:全面发展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273-01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和作用分析
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包含着深厚的价值意蕴:第一,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就是不断地超越自己的现实本质而趋向人的理想本质;第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定位,就是以个人为本位,以社会为取向;第三,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基础,是人的普遍人性与个性特征的内在结合;第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基点,是超越单纯的自然主义和单纯的人道主义而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加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可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性和具体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本研究侧重点在于当代大学生,这就必须从大学生的个体活动、个性和心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更具体而现实,更加具有实践性。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全面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我国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党团建设和学生干部建设为基础;以开展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为载体;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托;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发展创新的机遇期,也面临迎接时代挑战的关键期。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加强教育的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倡导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营造全员育人的环境,形成全员育人机制,充分彰显大学生在学习提高中的主体地位,力求在自我接受自我传播中作用的发挥,遵循其规律,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全面发展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一)丰富大学课程和第二课堂资源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环节的重要部分。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因而,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挖掘大学课程和第二课堂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各类课程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二)开展党史、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继续向多极化发展,迫使我们加强对当今大学生党史、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教育部门要重视大学生的党史、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在大学里开展思想道德课程、理论课程和形势政策课程都应改进教学方式。再次,开展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可以通过开展热点、焦点问题的专题讨论,参观革命旧址、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大学生的党史、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打造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也给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因此,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扬长避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作用。第一,加强校园网络管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着更应加大对校园网络的管理力度,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第二,建立专题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在校园专题网站中增设对话窗口、论坛等子栏目,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避免以往的照本宣科、空喊口号的形式主义,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引导。
(四)加强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目前大学生群体普遍为90后,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追求个性,独立意识强,承受挫折能力差。面对当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加的情况,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既要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开展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和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不仅要在理论上深入,还需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大学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我爱我家演讲比赛、唱响青春歌手大赛、校园最佳辩手大赛等)和“三下乡”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真正的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学生的心里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更多的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接受锻炼、认同教育、提升自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我们要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们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关键词:教育理想教育目的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理想作为一种指向未来的观念,是指人们对未来教育状态的完美设想,它通常表现为教育目的和教育行为的应然状态,并和教育的实然状态相区分。
尽管客观现实对教育理想的产生和实现有着一定的制约,但教育主体对理想的教育形态的追求却是从没中止过的。所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充分发展以及个人能力和社会全体成员能力的统一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解放全人类,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充分、统一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教育组织对受教育者的价值期望,也是受教育者自我的价值追求,因而是教育目的的应然状态。而且,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理想的实现过程。因此,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关联、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
一、实现教育理想的两个基本条件: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
作为人们的理想追求,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也是实现教育理想的两个基本条件
教育平等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内在条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必须遵循的规律,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揭示的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以受教育者为主体来认识教育功能、教育过程、教育管理的相互关系。托尔斯顿·胡森(Husen·T)把教育平等分为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教育起点的平等体现为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教育过程的平等是指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以及其他教育影响因素(教材、教法等)在教育活动中所享受的平等,而教育结果的平等则是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中的主体的最终体现。综合教育平等这三方面的内涵,教育平等就是指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在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中的平等权利的实现。教育理想的实现,不能不以教育平等这一内在条件作为前提。
社会平等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外在条件。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必须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处理好与科学技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以及人口、资源、民族、地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并对这些方面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涉及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应当说,社会平等体现为在同一社会中任何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阶级和经济能力不平衡的存在,人要享受平等的社会权利只是一种理想追求。当教育理想适应社会关系发展规律时,它就会相应得到实现;可一旦教育理想与社会关系发展规律不相适应时,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就会成为教育理想实现的障碍。可以说,教育理想的方向性和可行性掌握在占社会统治地位的阶级所能实现的社会平等程度上。
教育理想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随着主体认识的改变与社会背景的变化,人们对教育理想的设想也会发生转变。但无论这种主观期望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教育理想的实现都不能超出其内部关系规律和外部关系规律。教育理想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应然形态,与教育平等、社会平等有着重要的联系。
二、教育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全面的,而且是自由的,因此被称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或“自由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如马克思所明确指出的,是指“社会全体成员”中的“每一个单个人”的发展。然而,没有教育平等,就不可能实现个体的整个身心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人的发展只能是全社会的每个人的发展,而不应是一部分人得到发展,另一部分人却得不到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教育就要通过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来促使个体整体素质的发展,而教育平等则是确保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人即目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个体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只有尊重每一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做到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教育起点的平等,是指教育组织为全社会的各个人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应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自由、和谐、全面、充分地发展。各个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接受教育的起点也应有不同。教育起点的平等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起点,个体如果享受不到受教育权利的平等,连最基本的发展机会都不存在,那么其全面的发展则无从谈起。
真正的教育平等不仅仅是教育起点的平等,而且是教育过程中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是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所应享受的受教育的平等,是指每个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都享受到的平等且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思想的本质并不在“全面”二字,而是表现在个性发展、自由发展以及自由个性(即独立个性)的发展。在每一个受教育者学习动机、兴趣爱好、“未特定化”都不同的情况下,却采用相同的教学规则、教学方式及教材等进行教育,是无法培养个体真、善、美统一和谐的理想个性的。在我国教育传统中,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学记》中提出的“豫时逊摩”的教育原则,都闪烁着“教育要尊重人的个性”之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是否具有平等的理念,与能否实现教育过程的平等有最直接的关系。教师面对在智力、个性、相貌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学生,都应给予尊重。“人格的尊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均等的,不管地位、才智、经济的差别多大,人本身作为应该被尊重的主体,而具有绝对的价值,尊重是对人格的承认,也是人格实现的基本条件”。根据教育平等的差异性对待原则,教育应使全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得到最大的利益,为有所差异的个体人的发展提供合理的、有所不同的机会。另外,应重视对从教人员平等意识的培养,要求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给予平等的对待;尤其是对于天赋较低的、个性素质不好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以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受教育的环境,使他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体验到机会的平等,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只有在教育的起点和过程实现平等,教育结果平等才会实现。个体在诸如禀赋、能力等生理心理条件方面以及生活环境、机遇等社会条件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差异,这也就导致个体在以后各自发展的结果产生差异。对于众多不一样的个体,却用统一的结果来规范,这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是不公平的。教育结果平等的具体体现,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评价的标准是否符合客观性和科学性,能否引导每一个体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结果,获得自由的发展。
三、社会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著名论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无不是一个历史范畴,受到他所在的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的制约,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人的发展也现实地体现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是人在自身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发展,是人在各种素质综合作用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从缔结社会的意义上说,每个个体人的基本贡献均是不可缺少的,是平等的。也正是由于得益于每个个体人的“前提性贡献”,人类社会才具有自身特有的种属尊严,个体人也才因之具有相应的作为人的尊严。
因此,作为社会中的人,都应是平等的。
对于教育来说,社会平等是指:不论人在种族、民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社会出身、家庭背景等存在任何差别,都不能限制、取消或减弱教育中的平等对待。它体现在:①某个体或某团体进入各级各类教育的机会的平等;②不使某个体或某团体限于接受低标准的教育;③不为某些人及团体的利益,坚持分流教育制度;④不使某些人及团体处于与人的尊严不相容的境地。体现社会平等的教育,才“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社会平等是保障教育平等的外在条件、导致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加剧,很大程度是源于社会的制度性和体制,如精英教育政策、重点学校制度、择校高价生规则、教育特权和教育腐败等等政府的教育公平政策是调节教育活动.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的根本。提高教育政策的平等程度,不仅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育活动本身的内在要求。政府作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通过完善政策、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确保教育活动公平运行,使社会各阶层的受教育群体和个体所享受的教育利益相对平等。
社会平等也是人的发展最为基本的外在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平等的发展:《联合国人权宣言》第26款宣称:“不论礼会阶层,不论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最早主张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他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广收门徒。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则最早提出通过法律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一夸美纽斯也在《大教学沦》中明确指出:“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社会平等足一个相对存在的范畴,社会平等的程度越高,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没有社会平等这一外在条件,人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人的身心就不能获得健全的发展,自然也不能做到与社会和谐发展了。
四、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应然互动
英文版《大不列颤百科全书》“教育哲学”条目称马克思是教育哲学领域最有影响的人,因为他关心的是中心问题,是医治人类的异化和非人化一在他看来,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段,作为解放手段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和喈的发展.规定一个教育目的,就要从理想本身和对教育者的应然要求这两个方面去考虑,教育目的的双重特征在于,它不仅必须被理解为各种“理想”.而且至少在机构化的教育中还必须被理解为各种规章据此,教育目的就是一种对教育者的应然要求“,教育理想也自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完美实现。
关键词:特色化城市建设发展
合作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北部,地处东经102°47'51″--103°22'00″,北纬34°35'27″--35°18'50″之间,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首府,距省会兰州市260公里,市域幅员面积2290平方公里。
合作市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和西蜀与安多藏区连接的重要枢纽,历史上是藏汉交流、东进西出、南来北住的著名商贸集散地。据史料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合作市是古羌首领无戈爱剑建立羌族政权的北塞重镇。中唐时期,西北游牧民族吐谷浑在北距合作80公里的桴罕地区建都立国,并开辟打通了历史上著名的西连西域上、和印度,南接中原和西蜀的“丝绸之路”。清代以后,合作一度被称为“黑措”,系藏语音译,又称“羚城”,意为羚羊出没的地方。清雍正朝时属兰州府循化厅管理下的南番二十一寨中的黑措寨。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始设黑措乡,系夏河县历史上的第一个乡级行政建置。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区(后改为州)成立时,就选定四周岗阜罗列,低山环抱,地势平坦宽阔的沉积盆地黑措为州府驻地。1955年6月21日,始置合作镇(镇名“合作”既取藏语谐音,又象征民族团结、和睦)。199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通知设立合作市,经过一年的筹备,合作市于1998年1月1日正式挂牌运作。随后撤销合作镇,于2000年1月18日设立4个街道办事处,全市现辖6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
建市初期,因受历史地理条件和限制,合作市“脏乱差”现象甚为严重,虽然已经加入小城市的行列,但是丝毫展显不出小城市的形象。建市后,合作市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大力气建设了一批基础工程和重点工程,使城市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城市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小城市雏形基本形成。但是由于处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起步阶段,规划建设与管理较为盲目,导致出现建筑式样多元化、城市民族特色不鲜明、地域风格不突出等一系列问题。
合作市的城市定位是甘南州首府,甘南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交通枢纽,以发展旅游服务、商业贸易和教育科研为主的高原生态旅游城市。如何才能便合作市在众多藏区城市中脱颖而出?我个人认为,应该将特色化建设作为打造高原生态旅游城市的重要手段,通过特色化建设打造高原生态旅游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进而推动合作市社会经济的全面高速发展。
城市形象是社会公众、各种群体对一个城市的整体认定和综合评价,也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实施城市民族特色化建设,打造特色城市,提升城市品位不仅是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市民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旅游产业的需要,而且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城市只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才会避免沦入“千城一面”的漩涡,而具备“万黑丛中一点红”的魅力。
本世纪的竞争是一种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综合平台的建设是综合经济发展的基础,政府的职能已从管理城市跳跃到经营城市。而如何才能很好地经营城市,就要不断发掘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独特的地域风格、地域文化、地域特色,博大精深的“安多”殿堂赐于了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艺术魂宝,这就是合作市的优势。对此,一定要用活、用好、用实,以已之长克已之短,以已之特色超越他人之优势。
一是灵活运用建筑色彩,突出藏区特色
传统藏区建筑在色彩上主要有:白色、绛红色、褐色、黄色、金色、蓝色、黑色。
合作市区处于合作盆地中央,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市区周边呈围合之势的起伏山峦是合作市的背景,夏绿冬雪秋黄,所以合作市的背景色应该是绿、白、黄外加天空的蓝色共四色,相对来说背景色较单纯。因合作属高寒气候,需要一种暖色调的色彩,让人们在漫长的冬季里备感温暖。所以比较适合选浅褐色系列作为合作市的主题色,白色、绛红色、黄色作为辅助色,蓝色、黑色、灰色、金色作为点缀色。浅褐色作为一种自然色系,其色彩表情,会让人感受到结实、稳固、厚重、温暖、温和、朴实。这样的色彩表情也是藏族建筑、藏族人民品质的真实描述。
在具体的色彩应用中,应用不同的色彩体现不同的建筑功能。一是居住建筑的主题色彩为浅褐色系列,用于墙面,白色作为居住建筑的辅助色,用于窗套、檐口、栏杆的着色;而蓝色、黄色、灰色作为居住建筑的点缀色,用于窗楣、窗套上的裙摆、遮阳蓬等部位或构件上。二是办公建筑的主体色定为白色,辅助色定为绛红色,点缀色定为黄色、黑色、灰色。因为办公建筑的量远没有居住建筑的量多,不易形成过多的反光,而在白色墙体上进行灰、黑、红色的搭配能让办公建筑显得朴素大方、爽朗清新。三是商业建筑的主体色定为米黄色,辅助色定为绛红色、白色、点缀色定为金色、蓝色、灰色、黑色。对于底层商业,都统一为绛红色,在柱头作以金黄色为主的藏族传统彩画装饰,以突出商业建筑热烈的消费氛围。四是应注重建筑屋顶的色彩设计。站在合作市的周围山体上,可以对城市进行俯瞰,屋顶色彩就成为俯瞰色彩的主要内容。将屋顶颜色定为橘红色,即使在山顶鸟瞰也能感受到合作市整体的色彩氛围――温暖祥和而热情。同时,对于低温的合作市,金黄色能较好地发挥其热吸收功能。
二是合理把握空间发展及建筑形态,突出藏区特色
沿城市中心道路向东西两侧山体递减的建筑高度控制原则,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形态,以形成层层叠叠的山地建筑景观。同时,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完善组团空间布局形式,以点状建设为主,点面结合,形成几个重要建设点和局部区域,打造城市开发建设的亮点工程。
三是注重单体建筑设计,突出藏区特色
将传统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和现化艺术有机结合起来,以简洁明快、色彩醒目的发族特色图案装饰改造建筑物,突出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格。
四是打造旅游资源,突出藏区特色
关键词 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理论依据;基本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9-0064-06
自我国推进素质教育以来,学术界、实践界都对素质教育问题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由于教育的层次不一,性质不同,各级各类教育实践的素质教育内涵也存在差异。职业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其专业性特点决定了其相对于普通教育素质教育而言,有其特定的内涵。在此,笔者就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提出的理论依据以及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特征和价值作一探讨。
一、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依据
可以说,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转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或者说这些方面所反映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都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推进的现实依据,而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行也有着许多的理论依据。
(一)“职业人”的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在依据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为社会培养技术型、实用型劳动力,过分强调社会需求,突出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这就导致了受教育者个体的单面性。职业教育强调培养职业人理所当然,但是如果培养单纯的职业人,则学生在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就难免会有缺陷,而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促进职业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推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倡导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吻合。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与要求包括德才兼备、手脑结合、身心和谐、注重发展能力、个体发展与集体发展统一等等[1]。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了“脑力与体力结合”以及由“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为主的全面发展教育。从实质来看,这种教育是着眼于人的体力和脑力,即社会成员的构成要素及其品质的发展。因此,这种教育与“素质教育”似乎是贴合、合理的。况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教育的不断完善,全面发展教育的因素还会进一步优化、丰富和发展,其时代性、全面性、整体性、发展性、能动性与素质教育是吻合的。其次,在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中,推崇全面发展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职业人的综合素质,促进职业人的全面发展,而不只是职业素质的提升。
第二,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首先,职业教育素质教育适应每个从业者现代化的要求,以职业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指向,其时代性和社会公益性均体现在对素质的要求中,这就使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指向与任务更加清晰、具体。此外,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是通向未来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是一种整体的、面向未来的、高度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而素质教育是其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力求教育目标、教育手段和教育成效的一致性,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本体功能,使全面发展教育落实到从业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上。如此,职业教育的功能才得以发挥,全面发展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所以,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职业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以人为本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依据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它通过倡导教育革新运动,冲击了美国的传统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人潜能的发展和自我实现,主张教育是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人本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是罗杰斯,他主张在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是注重人的终极成长,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培养“完整的人格”,因此,人本主义强调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层面的发展。人本主义认为,接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应该是已经“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适应和如何变化的人”。罗杰斯认为,这种“完整的人”是“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人,简单的说就是知情合一的人”。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职业人的教育,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如下一些特质:能自发组织活动并承担相应责任、能自主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能自主获取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变更适应性、善于处理所面临的新问题、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现在的职业教育要培养的不是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的人,而是能够适应不同职业的基本素质,不断关注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所以,以职业人为本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论文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实践。
目前,有相当多的人把在经济活动中奉行的追逐实利原则,推广到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中。这些人只注重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对人本身的精神世界的追求,其结果是对人生的意义产生困惑,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产生偏差,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丧失信心。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在于偏离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要求,忽视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培养人的基本道德观念出发,提升人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1.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要求个人必须不断地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一种全新的人,这种全新的人就是全部才能充分发挥的人。因此,越是到了高度发达的社会,就越需要个人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没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
21世纪生产力的发展是以知识作为关键要素,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而知识传承的载体是人,因此,知识经济的发展实际就是人类社会发展从求诉于外的农业、工业经济发展转向求诉于内的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人类社会走向知识经济的过程,就是走向解放的过程,就是真正从自在走向自为、由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作为知识经济原动力的人,如果没有人的个性解放、没有人的个性发展,就不会有知识的创新,如果没有人的发展,就不会有知识经济的发展。伴随互联网的出现,为人的个性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和发展的空间。
2.生活的多样性要求人必须全面地发展自己。马克思说过:“一个人,他的生活包括了一个广阔范围的多样性活动和对世界的实际关系,因此是过着一个多方面的生活,这样一个人的思想也像他的生活的任何其它表现一样具有全面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6页)人应该全面地发展自己,包括才能、个性、情感,需要等诸方面。
3.人们有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愿望和权利。向往美好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权利。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当上一个目标实现时,马上就会产生新的愿望,人类正是在这种不断探索和追求中一步步走向完善的。
关键字:马克思交往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刘刹(1978.9―) 男,黑龙江伊春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哲学专业。
周启杰(1964一),男,辽宁建平人,东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研究方向:文化哲学和社会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是“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而人的本质则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发展,以及人的主体性的不断提升和人的能力的全面提高。同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不断丰富和完善人的社会关系,全面优化人们的能力体系,使人人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和谐的程度越高,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趋于合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就体现得越充分。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契合
1、马克思交往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真正第一次明确对“交往”予以界定是在1846年12月28日写给巴瓦安年柯夫的一封信里。马克思指出:“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成果,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我在这里使用交往一词是就它的最广泛意义而言。” [1] 可见,马克思的“交往”涵盖了一切社会关系。
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系统而深入的论述,马克思认为,人自身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最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2]同时,人的发展这一历史过程也是人对人的本质的不断追求、不断创造、不断实现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无疑,只有通过交往,社会关系才能得到实现,社会关系的动态化就是交往,而交往的凝固化就是社会关系。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涵义就是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马克思把“交往发展看成是人创造自己真正全面性的物质过程”[4],他的“交往理论”就是人存在的理念,主旨在人的发展。
所以说,只有把交往看做是一种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具体性的实践出发,才能理解现实的人、现存世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实践构成了交往理论的基础,也作为实践的一种表现形式的交往能够最终实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作用。
交往在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马克思说:“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5]随着交往的不断扩大,社会对人的能力、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社会交往的发展使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不断张扬,人的个性才得以自由而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交往有效性实现的前提条件。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曾列举了当今时代存在的三种合法性危机:(1)当相互理解的需要无法从文化的知识储备中得到满足时,便会出现“合法性危机或信仰危机”,这时,“意义的储备”发生短缺,无法对一些新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2)当相互协调的需要无法从合法的制度中得到满足时,便会在社会一体化方面出现障碍,“社会同情”的资源将发生短缺。(3)当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障碍再也无法在传统的、被承认的行为环境中被排除,当心理病态和异化成为普遍现象时,便会发生“自我同一性”资源短缺。哈贝马斯认为要解决当今时代存在的这三种合法危机,就必须实现交往的三个有效性的要求,即判断、陈述的真实性,遵循规范的正当性和表达自我的真诚性。
然而,交往有效性要求能够在人们的交往行为中实现,其内在的根源就在于:行为者需要有能力基于他们的生活世界,反思性地面对作为整体出现的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在这种反思关系中,行为者不再与三个世界中出现的事物发生直接的关系,而是把上述三个世界作为整个世界来理解,并依据解释、商讨的方式和原则,对事态做出相应的表达。行为者所需要形成的这种能力就不能不以人实现全面发展为前提。
因此,交往在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为交往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更加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所谓“和谐’,就是协调[6],具体地说,就是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或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以协调调来推动发展就成为和谐社会的基本发展模式。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体现为人的各方面潜能不断得到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的潜能逐步得到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与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前发展相适应,社会和谐程度与人的全面发展也表现为一个分层次、逐步实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社会和谐程度的提升,人的各种素质将向着全面的方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造就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并以此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凸现人的社会主体地位。我们党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公民,看作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培养和依靠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在实践上把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作用问题融入到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之中。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双向互动。
在建党八十周年的“七一”讲话中,着重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既把它作为现实社会主义追求的人文价值取向,也把它作为孕育一个全新的执政理念和实践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
一方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社会将使人更充分地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7]。人自身的和谐就是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必然要求社会成员个性和谐、精神和谐,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态以及豁达的生命情怀,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这样,未来社会将把“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8]构建和谐社会是真正从作为现实生活的具体人出发,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
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主体保障。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驾驭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交往形式的巨大进步,“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9]。而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全面发展,正是推进社会趋于和谐的动力。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和双向互动的。这种一致性就要求我们要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协调起来,不能以牺牲人和社会的发展为代价而单纯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而是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使经济社会和人相互促进、和谐地发展。
三、交往理论与和谐社会的统一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尤其是以网络为特征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公共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交往。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了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问题。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交往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以交往促进和谐,以和谐规范交往。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人类交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而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人自身的发展和人的本质的生成过程,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实现是一个与社会交往相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三种不同关系之上,同样,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也统一于这三种关系之中。
第一,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中得以实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发展变化。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出惊人的物质财富,使人们在征服自然中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但人与自然的对立也隐含着巨大的危机,过度地开发征服自然、违背自然的规律,使当代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和人口膨胀等危机。如果人类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势必会造成社会发展失去平衡、动荡甚至灾难。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第二,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根本上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而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人,人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个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不成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民民主,强调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关心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关注全民素质的提高,以求促进社会和谐,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和谐发展是中国乃至人类的崇高向往和不懈追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交往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通过发挥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加速和谐社会的主体培育,形成融洽的人际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从而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1、39页)
[6]《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39页
【论文关键词】生命存在;理论教育;人的发展;关注生命;生命关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在物质文化以及生活水平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开始对“人”越来越关注,越来越注重人的感受,生命、人权、人性和自由也得到进一步的尊重和重视。理论教育应时而起,紧跟时代的步伐,把“以人为本”、“生命关怀”和“尊重生命”吸收进理论研究当中,并把理论研究成果积极的应用到实践中去,使之得到检验与发展。
一、生命存在是理论教育的起点
存在是发展的前提,雅斯贝尔斯认为,个人获得存在的途径是阐明存在、实现存在,因为只有明白存在的意义才能实现存在。人类从古至今对生命存在一直都非常重视,人类的发展是生命存在的最好体现,然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被标准化和规范化了,教育失去了其本身应具有的纯真本质。人的能力与个性被“标准化”,被死板的题型或几个简单的数字符号所束缚,人成为知识的储存设备和考试的机器,他们本身的自由、个性和创造精神都遭到了严重破,没有了生机与活力,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消失殆尽,唯一残留下来的是考试,是束缚,是制度化的样式。所谓的“人”这时只不过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中介,一个载体,一个工具,扭曲人性,把人变成单纯的手段,忽视了人作为人的价值。教育也失去原有的起点,原有的意义,成为机械的教育。“以人为本”马克思理论教育理念的及时提出,在充分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基础上,把人的自由、个性和创新精神从更深的层次挖掘出来,把人从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之中解脱出来,使人重新找到其生命活动的真正价值和归宿,理论教育对生命存在的珍视,使“人”充分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与此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对生命、人性、自由、创新十分崇尚的环境氛围,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时代潮流、时代主题。
西方有位哲人这样认识教育:教育就是你学过的知识在过了很多年淡忘之后所剩下的那个东西。因为知识可以遗忘,只有通过知识而融化在生命中之中的意义,才是永远的、终身的。所以,我国学者黄克剑先生把教育的使命归为“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理论教育亦是如此,只有把马克思义理论教育贯穿于生命的整体发展之中,而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忽视生命的存在,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理论教育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如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补给生命养料一样,是人的生命渐渐成长的过程,是使生命全面、均衡发展,人们不断追求其人生价值,成长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富含创造活力的新人的过程,是人为彻底摆脱制度化、标准化、符号化、工具化艰辛斗争的过程。这就决定了理论教育应当以生命存在为起点,以能够促进人的生命和谐发展为教育内容,以精神的养成和人格的塑造为宗旨,走向对生命更加深刻的理解,实现所有生命和谐地共同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理论教育的目标
中国的教育文化源远流长,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对的了解不够以及理论教育工作自身认识的局限性,我国的理论教育工作形成了固定的文本教育范式,理论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人本精神缺失现象。在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之间,一直以牺牲个人发展的价值为代价来迎合社会需要,培养出的只是缺乏独立人格,缺乏鲜明个性和创造活力的人,导致了马克思主 义理论 教 育“目中无人 ”现 象 的存 在 ,只 中书本,不重人本,严重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样发展下去不仅导致了教育目标的设定过于高远、单一,以及在教育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也难以摆脱实用主义和艰涩工具化的取向,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对个人独立价值的培养,要求我们必须从人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的需要,对理论教育的价值目标重新进行定位。即把“人”作为理论教育的出发点,把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理论教育的最高理想,也是理论教育的前提。
新时期,理论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日益呈现出人本价值取向的特征,以人为本更引人关注。主要表现为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社会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其目标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理论教育的对象是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理论教育改革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理论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目标。同志提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与个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是社会群体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更是如此,社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社会中“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因此,理论教育在注重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充分挖掘个体人的发展潜能,不是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而是作为发展对象来培养。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生命个体应该成为理论教育最根本目标。
三、关注生命是理论教育的精髓
现代社会,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生命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代人却面临着从未遇见过的生命存在与自身发展意义上的困境。精神上受到压抑、束缚的人们渴望从中解脱出来,人的问题也更加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以人为本”这个理念的提出也更加具有时代意义。理论教育向“以人为本”教育观念的转变不但顺应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在教育规范化的今天,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越发引人重视,应对教育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社会环境以及实践活动的影响给予极大的关注。人们发现目前教育中越来越缺乏尊重、关注个体生命的人道意识和人本理念,人成为存储知识的工具,一股力量正在慢慢吞噬着原本生机勃勃的个体生命。因此,我们应该从生命视角重新理解和审视理论教育,使理论教育更贴近现实的人、生动的人,提倡珍视生命,热爱生命,关注生命,使学习文化知识和人的自身发展和谐统一,把理论教育从被动接受过程转变为主动学习实践过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理论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目标,从而体现它的人性关怀。
理论教育应从关注人的生命出发,执著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以培养具有独立人格,鲜明个性和创造活力的新人为己任,通过生命整体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进步。理论教育应依据生命有限性、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独特性、和超越性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引导生命走向更加完善、和谐与发展的境界,引导生命从迷茫走向清晰。现如今,学生对自身成长,对生命价值的关注越发强烈。特别是在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人才素质的判断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对理论教育的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命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理论教育的目标由知识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这是一场深层次的观念变革。通过这样历史性的变革,促使我们的理论教育真正向生命敞开,促使我们的学校引入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切实把尊重人,发展人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成为真正“人”的学校,并让所有的生命在这里焕发出自己独特的光彩。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进步,这就要求理论教育在个体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充分尊重生命的发展需要和内在规律,充分发掘个体生命发展的无限潜能,鉴于此,理论教育应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生命理念。然而,以往的理论教育却淡漠了人的存在,忽略了让人实现自身的价值的需求,太注重生命以外的东西了,而没有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这是以往教育的弊端。
理论教育的过程是生命意义逐渐显现的过程,理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生命的不断成长,把人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人从模糊的生存状态走向清晰的存在发展状态。我们当代的理论教育是要为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服务的,理应对人的生命成长历程给予全方位的把握,既要关注人的过去、也要关注人的现在和未来,让他们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如何共同生活。
四、生命关怀是马克主义理论教育的坚定立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人的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对于理论教育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也更丰富、广泛和深刻。个体的人首先要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认识生命的意义,掌握生命发展的规律,协调自身的行为,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控制外部行为,使世界为人类造福。
理论教育对生命潜能和价值的开发、人的发展需要的满足和精神生命的人本关怀,成为理论教育的重要基础性价值。理论教育应成为创造幸福人生和人类社会进步、和谐的重要工具。
当代中国理论教育要面对生命存在的现实,主动承担起自身的时代赋予的责任;以培育具有积极、良好的生存方式,具有主体意识,自主、自立能力,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个体为己任;从整体出发,以更深层次的眼光进行自我改造,以长远的发展眼光促进生命的成长;尊重生命、发展生命、完善生命,关怀生命,把人的生命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理论的教育理想。这正如人类的生命存在需要理想,人生需要目标一样,理论教育也需要理想,也需要目标,更需要有坚定的生命立场。
生命关怀,这~人本理念的提法,是对以往理论教育的立场和思想的一种时代革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人们加快了为生命的全面发展而行动的步伐,以全新的生命观、教育观、价值观、人本观为基本的指导思想,以积极的生命关怀作为基本的行为方式,不断提高生命的质量和价值,从而也更加有力地表明理论教育坚定的生命关怀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