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宏观环境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研究背景
对于盈余管理的解释,美国会计学家斯科特给出的定义为: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它是企业通过对一定的会计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有目的地去干预或影响财务报告,以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或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行为。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很多,各因素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盈余管理的解释也存在着分歧。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一)公司特征
公司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及其变动,而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公司经营业绩的描述性分析。公司特征又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绩效状况。一般的观点认为公司的经营绩效是与公司的盈余管理密切相关的,如多耶(2007)的研究就认为绩效状况较差的公司更加具有盈余管理的动机,他们通常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增加公司的收益或提高较低的盈余质量。然而,弗朗西斯(1996)的研究并没有发现绩效状况与盈余管理之间有关联,甚至有的学者认为持续糟糕的绩效状况很可能会减少操纵盈余的动机。
2.成长性。用来衡量公司成长性的指标是非常多的,所以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亦是错综复杂的,李(2006)的研究没有发现成长性与重述金额之间存在关系,也就是说不会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但是,彭曼和张(2002)用销售增长和净运营资产指标来衡量成长性时,得出的结论是高成长性与低收益的持续性之间的关系。
3.公司规模。公司规模的大小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所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早期的研究表明公司的规模与盈余之间呈负相关,瓦茨和兹盟(1986)的研究就认为这种负相关是由于规模大的公司可以通过下降收益的会计选择来应对更严厉的政治管制或审查。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公司规模与盈余质量呈正相关。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这种关系实际上是揭示了公司的特征与会计方法选择之间的关系,作为盈余管理以及盈余质量的衡量指标,会计选择包括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必须对公司特征的基本差异加以控制,而这种控制又是在推断机会主义之前做出的。此外,计量口径的不一致仍旧会导致同一影响因素的不同侧重点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所得出的结果是大相径庭的,有些因素是否以及如何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也是值得商榷的。
(二)监管与控制
一般认为对财务报告系统进行监管的内部控制机制限制了管理者操纵盈余的机会或能力,但并不是所有的内部控制机制在盈余质量的指标上都具有相同的作用。多耶(2007)的研究认为内部控制程序与盈余管理之间呈相反的关系,瓦佛(2005)也得出类似的观点。此外,管理报酬特征与盈余管理之间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从各个不同侧面加以分析,希勒(1993)以及基德瑞(1999)等人是将分红计划和管理报酬作为会计选择决定因素加以研究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研究中所使用的数据并不包括预测股票报酬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盈余质量后果的研究。考虑到股票期权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投资风险的变化,因而这种省略又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收益的持续性。此外,上述研究仍然没有解决一直存在的争论问题,即最优合同究竟是对公司有利还是人有利,或是对双方都有利。而且股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合理的推断盈余管理,并将其视为有效的会计选择从而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同样没有得到妥善合理的回答。
(三)审计人员
通常,可以将审计时间、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审计任期以及审计规模作为衡量审计人员努力程度与效率的直接经验衡量指标,而这些指标又是与应计利润相关联的。利农(2008)的审计时间研究以及司里南(2003)的审计人员专业技能研究都认为与应计利润呈负相关关系。陈(2008)的研究发现审计任期与异常应计项目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有些学者将这种复杂的关系解释为潜在的独立性问题可能使审计人员缺乏努力或效率所导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对审计规模还是审计收费的解释都必须是建立在充分的证据基础之上。尽管一般的观点认为审计收费和审计任期与审计人员的能力或识别能力呈正相关,但是仍然很难解释为什么审计人员会对盈余质量存在影响。此外,缺乏审计人员对影响盈余质量作用上的证据,考虑到许多相关的变量是审计人员无法控制和影响的而只能由他们进行评价,如审计人员只能去识别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环境以及所选择的会计信息系统,从而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也缺乏进一步的验证。
三、宏观环境作为影响因素的可行性分析
从以上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大多数影响因素是微观方面的,都是从公司的角度去解释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盈余管理。但是,宏观环境因素(如经济增长水平、经济发展周期等)是否同样会对盈余管理存在某种程度的影响,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宏观因素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一般很难将其加以具体化,但是对它的研究是值得探讨的。作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予以解释。
首先,宏观环境环境因素是不可替代变量。几乎现有的盈余管理文献都没有将宏观环境因素考虑进去,这可能表明确实是由于在研究和分析过程中难以着手,所以将其省略。但是,任何理论的研究都离不开宏观环境变量这样的大背景,企业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永远都是笼罩在整个宏观环境因素之下。
其次,宏观环境因素直接作用于微观因素。任何微观因素都是宏观环境因素的表现,公司的目标以及管理人员的动机和策略都是对宏观环境变量的反应。货币政策的变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除了自身的动机之外,公司和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实际上都是为应对整个宏观环境变量而采取的措施。
四、小结
考虑到盈余管理行为的客观存在性,有必要树立看待盈余管理的正确理念,并对其加以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对影响因素加以全面深入的分析,有助于规范企业和管理者的行为,从而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Lee,C.,Li,L.,Yue,H.,2006.Performance,growth and earnings management.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11,305-334.
关键词:宏观经济;上证指数;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183-02
一、引言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中极富争议的一个问题。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以及由此引申而出的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也是最近研究热点之一。我国股票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之下,研究股票市场表现和宏观经济变量的经验关系,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国外学者对股票市场表现和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数表明在宏观经济变量和股票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但结论并非是完全一致的。例如,Chen, Rol和Ros(1986)研究发现可以显著解释股票收益率的因子有风险溢价变化以及通货膨胀率等;但消费支出、原油价格和股票收益率之间却没有明显关系。Mukherjee和Naka(1995)用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东京股票交易所(TSE)和日本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他们研究发现,TSE股票价格指数和六个宏观经济因子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Binswanger (2000)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经济,用子样本滚动回归方法研究发现,股票收益率和实质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成立。
国内学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经验研究,谈儒勇(1999)研究了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中涉及了股市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股市发展的三个指标(市价总值/GDP、成交金额/GDP和成交金额/市价总值) 在回归模型中都不显著, 这意味着我国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极其有限。郑江淮、袁国良等(2000)的经验研究认为,虽然我国股市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但股市发展与储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存在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李广众(2002)的经验研究认为中国银行、股市发展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投资规模扩大,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
从上述国内研究文献可以看出,研究重点大多放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上,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仅仅是研究中的一部分,很少涉及关于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表现之间的经验检验。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大部分用的是比较简单的回归分析,很少考虑时间序列不平稳带来的谬回归问题。基于上述考虑, 研究将根据月度数据,在宏观经济变量与股市价格的理论关系和经验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对上海股票市场表现和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介绍模型形式、变量和数据选取, 第三部分给出实证结果, 第四部分是总结和结论。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选取
宏观经济对股指波动的影响主要体现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变化以及消费者行为方面,因此建立一个包含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情况、房屋价格变动、通货膨胀及消费者信心指数的VAR模型,模型形式如下:
Yt=C1Xt-1+……CnXt-n+ξt
其中,Yt=[AINDEXt]Xt=[AINDEXt,Rt,M2,GDPt,HGINDESt+HOUSEINDEXt,CPIt,CCIt],C表示常数项。其中AINDEX表示上证收盘综合指数;R分别表示利率水平和M2同比增长率,用以衡量货币政策;GDP分别表示GDP增长率和HGINDES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两者结合衡量宏观经济变动;HOUSEINDEX表示国房景气指数,CPI衡量通货膨胀,与宏观经济变量一起表示市场变化;CCT表示消费者信心指数。样本区间为2001年1月―2013年12月共计156个样本。
三、实证结果
建立VAR模型,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经过检验,所有的变量都可以通过平稳性检验,可以用来构建VAR模型,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模型的稳定性,进行AR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稳定性,如图1所示。
(一)滞后阶的确定
进行VAR模型检验的最后一步就是确认滞后阶,模型滞后阶的选择过程如表1所示(最大试算阶数为2)。
根据表中所示,LR、FPE、AIC准则都显示最优滞后阶数为2,SC、HQ准则显示最优滞后阶数为1,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我们选取最优滞后阶数为2。
(二)VAR模型和脉冲响应
我们得到VAR模型形式如下:
AINDEX=0.857088397461*AINDEX(-1)+
0.126504716401*AINDEX(-2)-0.00230273338677*CCI(-1)
-0.000963551505897*CCI(-2)+0.0093385588814*CPI(-1)
-0.0195604202722*CPI(-2)+0.00942041778789*HGINDEX(-1)-0.0140177132655*HGINDEX(-2)+0.0138781296713
*GDP(-1)+0.00954420314823*GDP(-2)-0.000221171008889
*HOUSEINDEX(-1)-0.00501632789264*HOUSEINDEX(-2)+
0.0043259281095*M2(-1)-0.00657125075722*M2(-2)+
0.00636285095489*R(-1)-0.00643171398778*R(-2)-
0.007661618
R2=0.96
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较能对被解释变量做出解释。从估计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上证指数具有较强的惯性特征,上一期对本期的解释高达0.857,再前一期对被本期的解释达到0.1265,二者结合就解释了全部的0.98,表明上证指数受自身影响最强,而其他变量对其解释力较弱,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经济连续增长多年而股票市场却熊冠全球。再看其他变量,其余变量中,消费者信心指数影响最弱且负相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前两期的CPI对本期上证股指影响较强,达到0.02,且呈负相关,表明上两期的CPI指数如果上升,则会一定程度上导致本期股票市场的下跌,而上一期的CPI指数则对本期股票市场呈微弱正相关;除此之外,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前一期和两期也表现出明显的分野现象,与CPI相同的是都是前两期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而前一期呈现微弱的正相关,表明宏观经济指数与CPI相关性较强;前一期的GDP对本期股指影响呈现正相关,而且相关指数达到0.014,前两期的相关就变得微弱,表明当期GDP的增加能明显增强下一期的股指,但之后影响就逐渐减小;货币政策在前一期对本期呈正相关,前两期对本期则呈负相关,也具有一定的分野现象。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利用VAR模型对宏观经济环境、政府调控政策、市场变化和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了如下的主要研究结果:宏观经济环境本身的发展状况将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股票市场价格变动对经济基本面变化的反映功能的缺失;货币供应量变化将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产生影响较为微弱,宏观经济环境不会对货币供应量调整政策调控中国股票市场的效果产生本质性的影响。这个结论既是中国股票市场资金拉动型特征的直接结果,同时也为中国股票市场具有的资金拉动型特征提供了实证证据;市场变化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产生的负向影响更大,而且不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国股票市场的弱市场有效性特征和噪音交易特征为这个结论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而且中国股票市场的政策调控实践也反复证明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利率调整政策对中国股票市场产生的调控效果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明显影响。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的存在使得利率调整政策调控股票市场的效果变得不确定和不可预测。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考虑宏观经济环境的理想情况下,投资者的入市决策和股票交易决策都会受到利率变化的显著影响,而在考虑宏观经济环境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状况对中国股票市场条件波动性产生的显著正向影响可能对利率调整政策调控股票市场的效果产生了替代作用,从而致使利率变化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产生的影响不显著。利率调整政策对中国股票市场影响的近似随机的现实现象也证明了该结论与中国股票市场现实情况的一致性。研究结论启示我们,加大理性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改革政策机制、降低政策信息的获取成本,建立和完善股票市场相关制度、特别是信用交易制度,加大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和上市力度,科学制定调控政策、提高政策调控能力、规范政府调控行为是提高政策调控效率、保障中国股票市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当然,研究工作仅仅是笔者有关宏观经济环境、政府调控政策与中国股票市场关系研究的一项阶段性实证研究成果,还有很多相关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陆 蓉,徐龙炳.“牛市”和“熊市”对信息的不平衡性反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4(3).
[2] 赵振全,张 宇.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
[3] 郭金龙,李文军.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6).
[4] 许均华,李启亚.宏观政策对我国股市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9).
[5] 谢 赤,吴 丹.论股票市场对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力的影响及相应对策[J]. 当代经济科学,2002(4).
关键词:宏观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战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69-03
前言
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还为中国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创新理念,同时对于生态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和谐发展的目标。宏观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是中国发展的创新模式也是世界人类经济发展的进步与发展。它开创了人类在未来发展中所要注重的生态意识的觉悟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发展宏观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节约型和环保型社会的建立。
一、循环经济概述
循环经济最早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波尔丁所提出的。宏观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也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论上的实践安和发展,资源有很多种类,有可生和不可生的资源。对于那些不可生的资源在使用之后就会产生资源短缺甚至匮乏的状态。这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威胁,因此要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充分的利用,实行宏观循环经济就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基于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这一必须的物质条件,所以对于资源的利用就成了非常必要的问题和现状。
目前,循环经济的模式主要有四个环节:资源的第一次利用—产品的生产—生活生产的废弃物—废物的再次循环。这四个环节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它将使用过的物质资源的能量进行了充分的释放,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挖掘资源的利用价值,将资源的利用变得更加合理和持久。使用有限的资源消耗和最低的环境成本,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例如社会效益等。循环经济不是单一的经济结构,它集合了多种元素,包括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等发展因素。它的本质就是这些因素的集合体,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生态经济的发展。
宏观循环经济它有自身遵循的原则和标准,主要是:量的控制(减量)、利用率的提高(再利用)、循环模式(再循环)、反思与总结(再思考)。循环经济适应了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中国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发展的同时引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不仅是一种制度的创新,也是发展的进步。中国的宏观循环经济理念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引进的。它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它不仅是一种经济管理方式还是一种对生产和消费的能量转化的一种创新模式。宏观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生态资源的利用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开发和获取,由最初的生产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经济发展追求的不只是单纯的经济效益还有与经济效益有密切关系的生态环境效益。由上可以看出宏观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理念的一种创新和发展。
二、宏观循环经济发展的效应特征
(一)宏观循环经济系统的多样性
循环经济系统论思想要求看待事物的角度不能只局限于单个方面,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生态发展都要全面地看问题,循环经济的理念就是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处理发展和生态的关系。循环经济的复杂多样性体现在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元素,首先宏观循环经济它不同于经济、社会、自然的发展,它是三者的有机结合体,是一个以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统一的整体。经济只是发展的一个方面,在循环经济中追求的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它还要兼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以及资源的利用开发。循环经济的多样性也就确定了它的目标不是单一的,在实现社会、经济进步发展的同时还要权衡与自然生态的发展,实现三方面的平衡发展与进步。发展循环经济还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以整体为出发点,权衡三者的轻重,再具体问题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充分考虑到它的多样复杂性才能更好地认识宏观循环经济,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和谐、资源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最终计划和目标。
(二)宏观循环经济系统的环境性
所谓的宏观循环经济的环境性就是指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这一主要的因素,它的本质就是一种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发展还要处理好与环境的友好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循环经济运用生态发展理论中的一些重要的发展规律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方案,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只有遵循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规律才能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的供应,如果违背了生态环境的规律那么社会经济发展就缺少发展的外在条件。环境性决定了宏观循环经济发展的好坏与顺利与否。宏观循环经济就是利用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地控制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容量的大小,从而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由单一的经济化向生态化转变。从而达到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循环。正是由于它具有一定的环境性,因此它比传统的循环经济更加全面与进步。传统的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物质财富的最大化,它的循环发展模式仅仅限于单方面的,由最初的资源利用到产品的生产再到废物的产生,只是单方位的发展,对于资源循环产生废弃物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仅影响经济还危害环境,资源也造成了浪费。单纯最求物质经济效益的循环经济是不科学的,它与循环理念相违背。而宏观循环经济则是从环境的角度出发,正视了环境在整个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废物产生后加入资源的再利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的链条。无论是在社会生产还是产品流通、销售等环节都要重视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将对环境的破坏尽可能降到最低。实现循环经济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合理发展模式。
(三)宏观循环经济系统的多元化
宏观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系统,从系统的构成来看,可以将循环经济可以分为四类:生产型循环经济、流通销售型循环经济、生态自然型循环经济以及社会性循环经济。首先是生产型循环经济,它参与的主体一般有企业、生产工业的主体等。它主要依据的就是生态发展中的链条式的发展模式,在生产过程中也有自身发展的一条工业发展链,在企业、产业和一些工业园区之间。他们之间从事着物质的交换和生产活动,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都必须遵循生态循环的目标,保证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其次是流通销售型循环经济,这类循环经济主要是从销售流通领域来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的。它主要是充分发挥市场流通的巨大影响力,限制不必要产品的流通和及时地回收废旧产品,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将循环经济的减量、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落实到流通服务的领域中。从而实现市场经济的宏观循环经济的发展。再次是生态自然型循环经济,生态自然型循环经济就是指充分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统一协调。在生产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效益。最后是社会性循环经济,社会型体现在许多方面,所谓社会型循环经济不光指经济活动,还包括政府行政活动、医疗活动、学校的建设等。这些社会生活方面都需要循环经济的理论来实施。例如在医院医疗的活动中要体现环保绿色的理念。医疗器械都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学校的建设也要注重环境的因素等。
(四)宏观循环经济的动态性
宏观循环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变化的,宏观循环经济在不同的阶段发展也存在着差异,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水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今一些循环经济的技术不仅可以推动产业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手段。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它处于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完善中。但是它的主要目标还是促进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也是对宏观循环经济的发展的深化。宏观循环经济主要追求的是资源的再利用和生态的协调统一,而可持续发展则是对循环经济更加深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它具有三个属性:社会性、经济性和自然性(生态性)。它所研究的对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位的,将社会、生态、环境、资源、经济、人口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在寻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体现生态的平衡和社会公平,把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另外还要注重规律的指导约束作用,不仅要遵守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还要注重人文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无论是经济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还是生态科学,都不可能全面科学地概括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也正是这种独特性才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区域复合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以协调系统的整体良性发展。无论是传统的经济发展还是资源利用等许多方面都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不完善的制度体系会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于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它不仅可以完善制度的协调度还能创新发展。另外还对区域化发展也起到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宏观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局限性及分析解决要点
(一)存在的局限性
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许多的不足与缺陷,这些因素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一,资源消耗与再生能力的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资源是人类生存必须的要件。然而资源的再生能力有限,对于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的利用要十分关注,资源的利用率也影响着资源的消耗,在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口的增加也无形中加重了资源利用的负担,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经济有效全面的发展,因此提出的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论,但是由于资源利用的严重现状,导致了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完善,仅仅只是流于形式,而非真正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时常出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
第二,推行宏观循环经济建设的力度不够。宏观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是20世纪90年代才引入中国的,其理论基础不是很完善,没有实践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推行宏观循环经济理念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困难,进度很慢,效果也不明显。由于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发展模式的更新,循环经济的建设就存在许多的现实问题。它的推动力度小,使得宏观循环经济的执行力度也不足,不能很好地实现既定目标,严重危害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三,经济成本与收益不协调,增加了循环经济的成本。如今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是市场经济,企业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在宏观循环经济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成本问题。作为新的发展模式,其实施的成本比普通的建设成本要昂贵,需要的技术含量较高,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宏观循环经济的实施压力。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因此现阶段宏观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的难度较大。成本与收益的不协调直接影响到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二)分析解决的要点
宏观循环经济就是要处理好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的协调统一。因此要从人的社会生产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出发,认真分析和研究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需求关系、自然生态的调节和供给能力、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另外还要遵守自然生态规律、人文规律、市场发展规律等。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宏观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能仅限于形式上而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资源利用率,用最小的消耗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总结
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都是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发展的规律,还体现了生态发展的规律,是两者协调发展的有机结合统一体。完善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环境的保护,是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多贵,牛文元.系统学开创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方向[J].系统辩证学学报,2011,(1):2-20.
[2] 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关键词:分业监管;统一监管;宏观审慎;信息协调机制;国际合作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evolution, integrating with 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 function of the present stage of supervise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ystem, and on this basis, combining with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situation in China is put forwar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the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supervised; Unified supervision; Macro cautiously; Informat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现阶段中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的合理性
目前,我国采取中央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分业监管的模式,结合我国客观环境,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业监管体制与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模式是相符合的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仍是以银行主导型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和健全程度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无论是从金融机构角度还是从金融业务角度来看,分业式的经营模式特征都是很明显的。
2.成本收益角度看,我国现阶段的分业监管体制是有经济效率的
体制变迁的成本是隐形的、巨大的。我国现阶段“三足鼎立”的分业监管格局是经过改革形成的,且比较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如果现阶段转变为统一监管体制,会造成监管与经营的脱节。
3.基本适应金融发展和监管目标的调整。
我国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特征明显,目前大环境下,世界经济前景黯淡,我国金融业要稳步向前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目标为促进金融机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也符合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基调。
二、根据新巴塞尔协议,在宏观审慎监管的前提下发展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是发展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核心环节。结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利改汇改以促进我国发展与国际接轨,发展市场主导型的完善金融市场,在宏观审慎的前提下促进金融创新,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趋势下,随着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特征不断凸显,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也需不断发展完善。
1.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将向着统一监管模式迈进,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首先,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发展,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混业经营趋势明显。受经济模式制约,金融监管体制将向着统一监管迈进,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
2.建立金融监管委员会
(1)建立金融监管委员会作为金融监管的最高权力机构,协调三会之间的监管工作,防止监管重复和监管疏漏,逐步建立起统一的监管标准,达到监管责任明确,低成本高效率的目标,
(2)与中央银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我国中央银行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实行宏观调控为主要职责,这需要金融市场的全面的及时的信息,同时金融监管机构也要和中央银行保持信息相同以正确把握我国国情与金融业发展方向,及时实时调整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以更好的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3)赋予金融监管委员会以系统性风险监管职能,弥补现阶段分业监管体制下系统性金融风险无人来管的缺陷和不足,使其在金融监管中发挥重要作用,防范系统性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3.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是一种新型的金融监管模式。它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在于将整个金融系统所面对的风险都纳入监管范畴,即把众多金融机构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制定全面的金融稳定政策,避免金融机构负面作用的冲击和蔓延带来整个金融系统的不稳定,维护金融和经济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强调了宏观审慎在各方面的重要性。由此,树立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加强逆周期监管政策体系建设,稳步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势在必行。
4.拓展监管视野,加强国际监管合作
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市场形成一个全球性的一体化市场,金融风险也突破国界,其全球性的系统性风险特征明显,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应加强国际监管合作与信息交流,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及时发现风险和隐患,稳定全球金融市场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丁建臣.金融监管教程[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施天涛.商法学(第三版)[M].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7.
关键词: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微观规制;结构调整;政府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规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的经济机制,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与控制,是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目标。除此之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落实国家规划提出的各项具体任务,调整经济结构和调节社会分配,还需要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保持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深入持久地做好各项微观规制的基础工作。
一、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
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是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其中,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是政府经济管理的两大基本方面。通常政府实施的宏观调控主要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总量调控,政府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的调整则属于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微观规制。保持国民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即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需要政府进行宏观总量调控。宏观总量调控又称价值调控或信贷调控,是对社会总供给价值层面的调控,是通过控制货币总量而实现的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控,其对宏观总量的调节是要达到对宏观供给总量控制的直接目的,并以此间接约束社会总需求。宏观总量调控的具体控制力表现在对货币发行总量、信贷供给总量、证券市场规模等方面价值总量的控制上及对银行储蓄和贷款的利率、银行法定准备金率的直接变动。宏观总量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表现,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方面。政府拥有宏观总量调控的职责,却并不需要天天运作这种对宏观经济干预的职能。只有在国民经济运行态势偏离正常状态和秩序时,即社会总供求出现明显失衡时,才需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必要的价值调控。宏观总量调控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是由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证实的。根据新古典理论,包括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责只在于维持市场秩序,让市场的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由市场利率和价格的升跌来调节投资、消费、信贷等等,政府不应为减少周期波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目的而对市场的价格信号和资源配置进行直接干预。尽管至今在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中,还有不少人传承新古典理论,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反对宏观调控,但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排斥政府作用,反对政府宏观调控的声音早已销声匿迹。
需要明确的是,宏观总量调控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而宏观总量调控的有效性是有局限的。这就是说,在政府发挥宏观经济管理作用中,总量调控的作用是显著的、必要的,但却不能解决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不能取代政府其他方面的宏观经济管理作用。就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基本面来说,总量调控只能解决总量问题,即解决经济的过热或过冷问题,解决投资总规模的过大或过小问题,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已经或可能偏离基本运行轨道的问题,等等,不能用于解决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因此,不能将经济结构调整混同于宏观总量调控,不能期望通过总量调控改变国民经济结构,总量调控肯定影响经济结构调整,但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区别于宏观总量调控,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可用总量调控替代且不同于总量调控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内容。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包括物质生产,也包括劳务生产。两大部类的平衡包括国民经济运行中所有产业供给与市场需求间的结构平衡。这种结构平衡不仅是在价值层面上探讨总量平衡关系,而是对实际生产能力的结构的适当要求,并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范围内要实现结构平衡。这其中,所有的供求结构平衡都源自生活消费品的供求结构平衡要求。正是从满足生活消费的需求出发,才产生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结构平衡要求。这就是说,为实现生活消费品的供求结构平衡,其他所有方面的产品供求结构都只是一种逻辑对应关系,即都是在生活消费品生产适当的基础上一层接一层展开的生产消费品的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间的结构对称要求。由于生产生活消费品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生活消费品的供求结构平衡是社会最基础的供求结构平衡,所以,在调整社会生活消费品需求方面,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结构平衡的影响最为基础和最有连锁反应效力。
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应从满足社会生活消费品需求出发,不断地对国民经济的结构进行调整。这种结构调整与总量调控有别,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微观规制的重要方面。
二、微观规制的基本特征
对国民经济进行结构调整属于微观规制。微观规制包含调整结构,却不只是表现在结构调整方面,还有更多内容。但表现在国民经济运行多层面上发挥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作用,微观规制不同于宏观总量调控的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长期性
宏观总量调控基本上是短期性的,而进行结构调整的微观规制具有长期性特征。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政府的微观规制表现在国民经济运行的哪个层面,都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须长抓不懈的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指出:“节能减排,以及把住土地闸门等,本属于政府的微观规制职能。我们常说把住两个闸门:一个是信贷闸门,一个是土地闸门。信贷闸门属政府的宏观调控问题,而土地闸门属政府的微观规制问题。但由于政府的微观规制是‘政府’的职能,很多人就将其视为‘宏观’问题而归入宏观调控职能中。这样一来,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把住土地闸门的贯彻执行。因为宏观调控是针对经济运行的短期波动和变化而采取的措施,根据经济形势的‘冷热’变化,其方向和力度可以时松时紧。但节能减排和把住土地闸门等这些属于微观规制方面的长期任务,却不能时松时紧,而必须‘长’抓不懈。现在,一些地方由于抓紧了节能减排和土地利用等审批工作,因此经常有人问,什么时候宏观调控可以转松。其意思是,什么时候节能减排的审批门槛和土地闸门可以放松。所以,要把节能减排和把住土地闸门等这些政府的微观规制从宏观调控中剥离出来,以利于‘长’抓不懈,下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针对性
宏观总量调控对微观经济实体的影响具有普遍性或共同性,而不具有局部的针对性;而微观规制在国民经济运行各层面的作用都具有约束被规制者的针对性,即其作用不是泛泛地铺天盖地,而是针对具体的局部解决具体的规制问题。如,结构调整要解决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就要有针对性地对钢铁产业进行有效规制,做出具体的减少产能的安排并落到实处,直至达到调整目的。
(三)绩效性
宏观总量调控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具有时效性,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宏观总量调控必须极为迅速地随之变化,而在此之前的调控即失去时效,不再有延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微观规制是长期性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内容,因此,微观规制具有政府实际工作成果的绩效性,是长期的工作积累,与宏观总量调控的时效性有所不同。如,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微观规制,是长年不断的工作内容,而控制好土地资源,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工作的重要绩效。
(四)法制性
宏观总量调控是对国民经济运行做出的价值调控,虽然是依法实施的经济调控,但这种调控并不体现具体的法律规制,而更多的是经济政策层面上的直接反映。因此,准确地讲,宏观总量调控表现出很强的政策性,是国家主要宏观经济政策走势的集中体现。但对微观规制来说,不论是哪一方面的工作,都要依据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款办事,不可能脱离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微观经济实体进行规制,因此,就这一点而言,与宏观总量调控具有的政策性表现不同,微观规制具有鲜明的法制性,表现为任何规制都要严格地按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如,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于是,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作为具体承办的政府部门就要依法接受有关经营者集中的申报,严格制止未经申报的经营者集中。
(五)基础性
宏观总量调控治标不治本,因此,具有时效性和热点性,而不能在对国民经济的调控中直接触及和解决运行基础的建设问题。凡进行宏观总量调控,都必定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成为一段时间内的经济热点问题。但与宏观总量调控的治标不治本不同,政府承担的各方面的微观规制任务,都是既治标也治本,而且重在治本。所以,严格的说,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实施微观规制是为解决国民经济运行中各方面的基础问题,具有基础性特征。如,政府对电力业务许可证的颁发,就是一种基础性的规制电力行业经营与发展的宏观管理手段,可以通过这一手段的运用达到有效约束电力行业的发电企业、输电企业和供电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进步、网点分布等直接的规制目的。
三、微观规制的多层面表现
政府微观规制负责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多层面进行调整。其职责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赋予,是国家法律的规定,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落实。
(一)调整经济结构
保持经济结构平衡是保持国民经济运行良好态势的基本面。微观规制的长期任务之一就是保持经济结构平衡,因此,政府微观规制的工作重点就是要不断地根据经济运行的情况变化调整经济结构,基本实现国民经济运行中经济结构的动态平衡。通过具体的协调工作,运用适当的产业政策,政府调整经济结构微观规制的成效表现为:一方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保持市场供求结构的基本平衡。
(二)配置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土地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除土地资源外,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还有:石油、煤炭、矿山、河流、风力、海洋、森林、野生动物,等等。耕地是最宝贵的土地资源,保护耕地是全国人民的神圣使命。按照宪法的规定,农村耕地是农民集体的生产资料,归农民集体支配。但各级政府对农村耕地的保护是义不容辞的,必须落实到实处。无论何时何地,保护耕地都是政府微观规制的重要任务,是政府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城市土地及其他非农民集体所属土地由各级政府负责支配。政府对土地资源的配置是重要的微观规制权力,是政府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干预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只要政府把好土地使用关,就是做好宏观经济管理中最基础的微观规制工作,就可基本保障国民经济运行在实体经济领域不发生大问题。至于其他自然资源的宏观配置,也是均由政府的各专职部门负责。肩负重任的政府职能部门必须依据国家法律,认真履行微观规制职责,按国家规划妥善配置各类自然资源,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创办政府企业
政府企业亦称公营企业、公共企业、公企业,是政府财政直接投资设立的企业。欧洲共同体在1980年的法规指南中明确地对各个国家都存在的公营企业,即政府企业,界定为:政府当局可以凭借它对企业的所有权、控股权或管理条例,对其施加直接或间接支配性影响的企业,而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创办政府企业可直接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稳定和维护市场秩序,满足居民对某些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所以,政府企业属于规制经济范畴,是政府实施微观规制的重要方面,是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表现。在世界各国,几乎无一例外,都存在由政府企业构成的规制经济,只是各国之间的规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有些差别。目前,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是,中央政府企业的数量相对减少,而地方政府企业的数量相对增多。只要直接为民众服务的责任在地方政府,那么地方政府就有责任设立企业以满足社会需求。有关国家安全的生产部门,自然垄断行业及提供重要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产业,应是政府设立企业的主要领域。
(四)实施行政管理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微观规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服务还表现在需要实施多方面的必要的行政管理。
1工商行政管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工商行政管理体现政府部门对微观经济实体进入市场经营的基础服务,为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及其他必须办理的手续。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服务是微观规制,也是对企业资格的确认。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政府要对微观经济实体的各方面服务做到周全而细致。
2就业资质管理。在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必定要突出表现政府的微观规制作用。这就是政府要对劳动力进行社会保障性质的就业培训,还要对各种就业的资质给予确认。政府的这方面工作亦属于微观规制的内容。这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对劳动力市场给予的规制,是政府引导劳动力市场走向规范的重要举措。
3行政许可证管理。建立行政许可证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微观规制内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建立的行政许可证制度是我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微观规制的重要内容。由中央政府授权的各专门机构实施的各类行政许可证管理对规范市场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4反垄断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建立的政府反垄断组织机构,负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反垄断管理。政府的此项工作属于微观规制,是市场走向成熟时产生的微观经济对政府行政管理的特定需求。
5文化市场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政府对文化市场的行政管理是一种特殊的市场管理。因此,政府对文化市场的行政管理也属于政府微观规制。在这一领域,政府的管理工作含有十分复杂的规制内容。做好文化市场的规制工作,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6价格管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要市场化,但还要保留一小部分政府管制价格。依据相关法律,政府对这方面管制价格的行政管理,也属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微观规制工作。
(五)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的微观规制职能必须体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工作中。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各地区要切实承担对所辖地区环境质量的责任,实行严格的环保绩效考核、环境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政府要将环保投入作为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并逐年增加。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环境认证制度,严格执行强制淘汰和限期治理制度,建立跨省界河流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和企业环保信息公开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并监督环保。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发展事务,认真履行环境国际公约。
(六)保护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极其重要的政府微观规制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各级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微观规制工作,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做到:加强公民知识产权意识,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强计量基础研究,完善国家标准体系,及时淘汰落后标准。优先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发展专利、商标、版权转让与、无形资产评估等知识产权服务。
四、微观规制的放松与改善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微观规制是重要的基础,也是政府工作职责的表现。根据国民经济运行不断变化的情况,政府的微观规制运作也要适应变化的情况及时做出放松规制或改善规制的相应安排。
(一)微观规制的放松
实施微观规制是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各层面不同程度的强化干预的表现。在国民经济运行较为顺畅的时期,政府微观规制的干预范围可以有所收缩,干预强度可以有所减弱,这就是所谓的微观规制的放松。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战争的需要,美国政府投资设立2000多家政府企业,专门生产军火和其他军用物资,待战争结束后,这些企业全部被政府卖掉,这就是微观规制放松的典型实例。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根据发展的需要,如果将一项原先政府严格规制的项目降低控制强度,那就是单一项目的微观规制的放松。如,在我国改革后,起初是政府管制全部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而现在只是对少数著名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进行管制,这就是比较明显的政府微观规制的放松。
摘要:随着国内外旅游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迫切需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和动态运行过程,分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内容和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职能、过程和特征,为加强我国宏观旅游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管理
随着我国国际国内旅游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管理。在实践中,旅游管理不仅涉及微观旅游活动主体,包括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而且涉及到宏观旅游经济管理主体,即国家旅游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与调控,而连接微观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就是旅游市场。因此,旅游管理既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微观旅游管理,对旅游市场活动的市场管理,也包括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宏观旅游管理,需要从理论上了解和掌握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职能、过程和特征,才能有效地加强和指导宏观旅游管理的实践。
一、宏观旅游经济的含义
现代旅游经济,是一个包括旅游者消费活动、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市场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经济子系统,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旅游经济系统,既体现了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组成要素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见图1),还从动态角度反映了整个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
(一)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活动,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和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第一个层面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通常包括旅游者从购买旅游产品并离开居住地开始,经过一定距离的空间移动而到达旅游目的地,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而满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选择、决定和购买旅游产品过程,只有当旅游者购买了旅游产品后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旅游者;二是旅游者往返于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旅行消费过程;三是在旅游目的地所有旅游活动的消费过程,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第二个层面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主要指旅游企业为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直接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由于旅游活动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必然涉及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许多企业。按照现代旅游经济系统模型分析,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可大致分为旅行商、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三部分。旅行商的经营服务活动包括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两部分,前者的主要职能是销售旅游产品,招徕和组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后者的主要职能是整合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要素,做好旅游者的接待组织活动等。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则按照旅行商安排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者空间运送及旅游活动的所有接待服务活动。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旅游规划设计和旅游行政管理。第三个层面是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组织和其它非政府旅游组织,通过旅游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行业自律和中介咨询等活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实现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目的和旅游组织的管理目标。
(二)宏观旅游经济内容和特点
在旅游经济系统中,宏观旅游经济体现了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体,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1.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纵横交错形成的综合体。从横向看,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同时并存的经济活动过程;从纵向看,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像一般社会再生产一样,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依次进行,并不断循环往复的经济运行过程。因此,这种纵横交错的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运行和化,就形成了旅游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2.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综合体。旅游产业是由多种旅游服务要素构成的经济产业,其既包括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旅游运输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等,也包括部分或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邮电通讯、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文化科学、教育培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工农业等众多行业。其从纵向上表现为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上下指导和执行的经济层次关系,从横向上表现为各产业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经济序列关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序列立体交叉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3.宏观旅游经济,是各区域旅游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任何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活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因此一定的区域旅游布局构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从纵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的上下联系的区域旅游的层次布局结构,如不同级别的风景区、度假区、森林公园和景区景点等;从横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跨省区、跨地市区、跨县区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空间布局结构,体的旅游景区等,从而构成多个旅游区域相结合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二、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是指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运用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职能,统筹协调旅游发展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宏观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旅游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所谓宏观旅游管理目标,是指国家促进旅游发展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由于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其涉及面广、环节多、层次多,因此宏观旅游管理目标也必然是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的。从总体上分析,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通常可以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发展目标四个方面。
1.政治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政治目标,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旅游的“民间外交”功能,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包括出入境旅游),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国家竞争力等。
2.经济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经济目标,是通过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提供质量高、数量多、类型全的旅游产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同时,在有效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为旅游经营者带来更多的收益,促进旅游目的地群众收入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国家增加更多的税收和外汇收入,推动旅游服务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3.社会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社会目标,是通过旅游活动和加强宏观旅游管理,在满足国内外旅游者跨文化交流、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友谊和理解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促进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和旅游行业职工素质提高,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就业,改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与促进旅游目的地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兴旺与发展等。
4.发展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加强旅游宏观管理,不断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实现旅游目的地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宏观旅游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看,一般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中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行业结构和旅游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地增长与发展;远期目标是实现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还必须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旅游管理组织,客体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运行和发展,简言之,宏观旅游管理就是国家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管理。正确理解宏观旅游管理的涵义,还必须注意宏观旅游管理与微观旅游管理、旅游市场管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正确把握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主要是管理的对象不同。微观旅游管理的对象,通常是指对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是以个体旅游活动为客体的管理;而宏观旅游管理则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是以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为客体的管理。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是互为前提的。微观旅游活动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细胞,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必须以微观旅游活动为基础,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建立在微观旅游管理基础之上的;同时,由于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直接影响着个体旅游活动的进行,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微观旅游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并对微观旅游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旅游市场是连接个体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和市场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旅游市场管理,不仅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对旅游市场的规制、监督和调控等,也包括在宏观旅游管理指导下,对旅游市场机制和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旅游市场管理是宏观旅游管理的对象。但是,在具体的旅游市场管理中,往往又包含了某些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和内容,如对微观旅游活动主体的监管,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控等,因此旅游市场管理与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密切联系的。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通常是通过各种管理职能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进行管理。从旅游管理的实践看,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方面。
1.旅游决策职能
是指政府对旅游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职能,其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完善过程中,因此政府决策职能在旅游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在旅游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促进旅游发展的各种措施方面,还发挥着重要的决策职能和主导作用。
2.旅游规划职能
是根据旅游决策职能确定的
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对旅游资源配置和生产力要素进行统筹安排的职能。如政府通过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统筹安排和配置旅游资源要素;通过确定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通过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地运行等。
3.旅游组织职能
是为了有效实现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要求,建立旅游组织体系、配备相应人员、明确职责权力、调配旅游要素的职能。其包括建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促进旅游中介组织和旅游企业发展;形成合理的旅游管理体制,明确政府旅游部门、行业中介组织、旅游企业之间的权责利;开发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等。
4.旅游调控职能
是对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内外关系、发展变化进行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顺利实现。如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调控生产要素价格,实施各种税收政策,实行转移支付制度,采用合理的经济杠杆等,调节旅游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以缩小地区差别和贫富差距,实现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地发展。
5.旅游监督职能
是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提供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规范旅游市场主体行为,保护各类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限范不正当的旅游竞争行为,创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旅游竞争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5.旅游服务职能
是政府通过提供各种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提供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供水供电等公共产品和安全救援、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
四、宏观旅游管理的过程
宏观旅游管理过程,是作为管理主体的国家旅游管理机构,运用宏观旅游管理职能作用于管理客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运转过程,是通过旅游的宏观决策系统、宏观执行系统、宏观调控系统和宏观信息系统,在时间上有序、在空间上并存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下,共同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
1.旅游宏观决策系统
是国家宏观层面的决策系统,其决策内容包括确定旅游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制定旅游法律法规、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调控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实现区域旅游布局合理化,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统筹协调旅游发展等。由于旅游宏观决策是一种高层次的决策,因此对旅游行业、旅游区域、旅游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为了保证旅游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必须根据有关的政策规定和各种信息,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宏观决策,以指导宏观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2.旅游宏观执行系统
是实现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系统,即完成旅游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再生产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宏观执行系统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计划机制,是通过国家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指导性计划,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方向和目标;而市场机制,则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活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有效地运行和发展。段综合形成的调控系统和监督机制,是正确执行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旅游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监督和调节旅游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调控机制,并及时发现宏观旅游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反馈旅游宏观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及时进行调控,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有效进行。
4.旅游宏观信息系统
是有关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旅游信息和信息工作系统,是旅游政策子系统、旅游统计子系统、旅游会计子系统、旅游市场情报子系统及相关信息子系统的综合体。旅游宏观信息既来自于旅游宏观调控系统的有关情况,又来自于宏观旅游经济系统运行的结果,不仅是旅游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旅游宏观信息工作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
五、宏观旅游管理的特征
宏观旅游管理,既是对旅游全行业的管理,也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具有不同于微观旅游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宏观旅游管理的权威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行政权威性。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促进和保障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旅游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又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旅游市场机制,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有序地进行,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如果宏观旅游管理没有权威性,则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将是盲目、混乱和低效率的,也就无法实现旅游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宏观旅游管理的政策性
宏观旅游管理是政府有效管理旅游活动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行为,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体现政府鲜明的政策倾向,即体现国家发展旅游的意志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旅游发展的总方针和总决策,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活动广泛性和旅游经济的综合性,要求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关系,而统筹这些关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即必须依法行政,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合理的协调和正确的处理,才能使旅游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宏观旅游管理的全局性
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为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然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不仅协调范围广泛,而且协调难度也比较大,使宏观旅游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管理,而是一种全局性、综合性较强的宏观管理活动。因此,在宏观旅游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方面必须遵循旅游活动规律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从全局上统筹安排和合理配置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素,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必须立足全局来协调处理好各局部的关系,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尽量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不断提高宏观旅游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4.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特点,强调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服务于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既要通过加强宏观旅游管理,为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旅游企经营的需要;又要通过科学地引导旅游者的消费活动,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旅游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创造一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条件,保障旅游活动有效地开展,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正常地运转,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宏观国家形象;微观国家形象;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潜在旅游者;旅游意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6)12-0062-14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6.12.013
引言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以往硬实力的竞争,发展到文化、外交、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1]。国家形象作为一种软实力资源,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更加直接有力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全面影响力的具体表现,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促进出口贸易,吸引海外投资、技术移民和国际旅游者[2]。
中国的旅游市场正在经历一个飞速发展并趋向于多元化的阶段[3]。中国出境旅游具有庞大的市场与巨大的消费能力,且中国出境市场仍处于与国情相适应的初步阶段[4]。2014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首次过亿,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17亿人次,同比增长8.96%;2014年韩国是中国旅游者出国旅游的第一大目的地国家,2015年韩国是中国旅游者出国旅游的第二大目的地国家[4-5]。由于潜在旅游者缺乏对旅游目的地的实际到访经历,对目的地的真实情况了解有限,在选择目的地的决策过程中,目的地形象便成为一个关键因素[6]。目的地形象影响着潜在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旅游地选择。潜在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呈现何种特征和规律,是旅游目的地营销者和研究者欲加辨识又极力优化的学理与实践命题[7]。那么,目的地国家形象的感知对潜在旅游者的旅游意向有何影响?本研究选取中国潜在旅游者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中国潜在旅游者对韩国国家形象的感知,检验国家形象构成维度及其与潜在旅游者旅游意向之间的关系。
1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1 国家形象的概念与结构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学术界对国家形象概念的研究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8]。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国家形象的研究主要来自国际贸易和营销学领域。在国际贸易和营销学领域,原产国形象是消费者对一个特定国家的产品所形成的整体感知[9]。原产国作为信息线索不仅影响消费者对该国的整体感知,还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购买意向,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去购买具有良好国家形象的产品[10]。国家形象是原产国形象概念的演 进[11]。Roth和Diamantopoulos在回顾原产国文献的基础上,将原产国形象(country-of-origin image)这一概念划分为3类:国家形象(country image)、产品-国家形象(product-country image)和产品形象(product image),其中,国家形象聚焦于国家的整体形象,产品-国家形象聚焦于国家及其产品的形象,产品形象聚焦于该国产品的形象[12]。Hsieh等认为国家形象的概念可分类为以下3组:整体国家形象(overall country image)、总产品国家形象(aggregate product country image)、特定产品国家形象(specific product country image)[13]。
国家形象是原产国效应的驱动力因素[10],当消费者购买一个特定国家的产品时,会将国家形象与该国的产品联系起来,便产生了原产国效应[9];原产国效应描述了国家形象对消费者决策的进一步影响[14],正面/负面的国家形象致使消费者对该国产品产生积极/消极的评价,进而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国产品的消费行为。国家形象是消费者对与原产国相关联的各种要素,即宏观层面上的政治、经济、技术等要素和微观层面上的具体产品品类,所选要素进行有效组合的创造性过程的结果[15-16]。
国家形象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3个成分,其中,认知成分是消费者对一个特定国家的信念,情感成分是消费者对一个特定国家的情感反应,意向成分是指消费者对所要购买产品的国家的行为倾向。Roth和Diamantopoulos分析并总结了具体测量国家形象的量表,指出国家形象量表缺乏信度和效度检验,且量表中的题项内容主要反映了国家形象的认知维度,而情感维度的测量较缺乏,也有相关研究将意向成分纳入国家形象量表之中[12]。国内学者李东进等研究了国家形象对中国消费者购买意向影响,构建了基于中国国情的兼具信度和效度的国家形象量表,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对国家形象感知的6个维度分别是与中国关系评价、国家发展程度、整体产品评价、整体人民评价、交互意向和文化相似性,而产品形象的维度包括功能性评价和象征性评价[17];但该研究的国家形象6个维度仍属于国家认知形象,缺少对国家情感形象的测量。
1.2 宏观国家形象与微观国家形象
在国际贸易和营销学领域,有些学者将国家形象划分为宏观国家形象和微观国家形象两个维度,并认为二者内部具有关联性[16,18],这样划分便于克服以往原产国研究中偏向于宏观或微观国家形象研究的缺陷。Pappu等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包括国家层面(宏观)和产品层面(微观)的构念[19]。宏观国家形象是指消费者对于一个国家所持有的描述性、推断性和信息性的信念的总和[20]。微观国家形象是指消费者对于一个国家的产品所拥有的声誉及印象[21]。如Pappu等从经济、政治、技术3个维度测量宏观国家形象,从创新、声望和设计3个维度测量微观国家形象[19];Pappu和Quester用工业化、经济发展、文化、自由市场体制、民主5个维度测量宏观国家形象,用信任、工作质量、创新、独立4个维度测量微观国家形象[16]。宏观国家形象量表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技术、教育、环境等方面的题项,而微观国家形象量表则包括创新、声望、设计、工作质量、信任等方面的题项。
旅游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关于目的地形象的研究,目的地形象是人们对一个特定目的地的知识、感情和整体印象的心理表征[22]。但以往研究对目的地形象概念化和操作化不统一,如不同研究分别用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总体形象,或者三者的不同组合来表征目的地形象[23]。目的地形象构成的区域可划分为国家、省域、城市/乡村和景区[11,24-26],但目的地形象研究很少专门针对以国家为尺度的目的地进行特别讨论。Zhang等对国家尺度上的目的地形象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国家为尺度的目的地形象结构主要是与旅游活动相关的方面(如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等),但具体的测量题项也包括政治、经济、环境、当地居民等,而这些内容也是国际贸易和营销领域国家形象概念中所包 含的[27]。
以往研究将旅游目的地对应于国家形象研究中的“产品”层面,国家形象研究中的产品主要为有形产品,而目的地是一种体验产品[11,24,28-29],这样,目的地形象就对应于国家形象研究中的产品形象[11,26]。由于以国家为尺度的目的地形象在内涵上与一般国际贸易和营销领域的国家形象有部分重叠(如政治、经济、环境、当地居民等),因此,以国家为尺度的目的地形象又不完全等同于产品形象或微观国家形象,在旅游领域需要重新整合国家形象和目的地形象两个概念,可以用国家形象表达国家尺度上的目的地形象[27]。而且,为了克服以往国际贸易和营销学领域国家形象研究偏向于宏观或微观国家形象研究的缺陷,可以采用宏观国家形象和微观国家形象相结合的视角进行旅游情境下的国家形象研究。本研究将旅游情境下的基于旅游者视角的国家尺度上的目的地形象即国家形象定义为国际旅游者对目的地国家的总体认知和情感的心理表征。
产品-国家形象聚焦于国家及其产品的形象,以一个国家的产品形象为基础,且衡量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维度是与该国的产品紧密相关的方面[24],如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工业化程度、劳动力状况等;而本研究的微观国家形象则是直接与核心旅游产品相关的形象,如旅游设施、自然与人文景观、整体氛围等,更强调核心旅游产品方面;本研究的微观国家形象与产品-国家形象的侧重点不同。本研究的宏观国家形象即国际贸易和营销学领域中的国家形象,是基于经济、技术、政治、两国关系、工业化程度、环境状况与管理、国民等因素而形成的形象。
1.3 国家认知形象与国家情感形象
国家形象包括国家认知形象和国家情感形 象[30-32],以往国家形象的研究缺少对国家认知形象与国家情感形象的区分,主要关注国家认知形象,但近年来,国家情感形象逐渐受到了一些学者的重视。Brijs等研究了比利时学生群体对西班牙和丹麦产品原产国的国家形象感知和态度,检验了国家形象的结构,结果发现国家认知形象正向影响国家情感形象[31]。
在旅游研究领域,Baloglu和McCleary研究表明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正向影响情感形象[22];张宏梅等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检验旅游目的地形象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认知形象对情感形象有显著正向影响[33];Elliot等运用地方形象的整合模型,研究分析韩国和加拿大的消费者对澳大利亚国家形象的评估,检验国家认知形象与国家情感形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国家认知形象显著直接影响国家情感形象[34]。本研究将旅游领域的国家形象划分为宏观国家形象和微观国家形象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均由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组成,即宏观国家形象分为宏观国家认知形象和宏观国家情感形象,微观国家形象分为微观国家认知形象和微观国家情感形象。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1:
假设1a:宏观国家认知形象对宏观国家情感形象有正向直接影响;
假设1b:宏观国家认知形象对微观国家情感形象有正向直接影响;
假设1c:微观国家认知形象对微观国家情感形象有正向直接影响;
假设1d:微观国家认知形象对宏观国家情感形象有正向直接影响。
1.4 国家形象与旅游意向
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是一个人主观判断其未来可能采取行动的倾向,也是消费者对于产品或企业可能采取的特定活动或行为倾向[35]。消费者行为意向可划分为购买意向、再购意向、采购意向、支出意向和消费意向,而购买意向指消费者对该产品是否有购买意愿及意愿程度的高低[7]。国家形象影响消费者对该国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因此,在销售产品和制定营销战略方面,应充分发挥国家形象的作用[2]。
在国际贸易和营销学领域,以往研究表明国 家形象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和购买意向存在显著影响[13,17,36],消费者对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评价越正面,就越有可能购买该国产品。李东进等研究国家形象对中国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形象对购买意向没有直接影响,但国家形象通过产品评价、品牌态度、主观规范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购买意向[17]。Lala等检验国家形象、感知质量与购买意向之间的关系,发现国家形象通过感知质量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购买意向[37]。Maher和Carter则指出国家形象中的认知和情感成分对购买意向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他们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国家认知形象而言,国家情感形象对消费者产品购买意向的影响更大[32]。Wang等将国家形象解构为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分析两者对购买意向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国家情感形象对购买意向有显著直接影响,国家认知形象通过产品形象间接影响购买 意向[30]。
在旅游研究领域,旅游意向(travel intention)是在指定时间内,旅游者认为将会去特定目的地旅游的可能性[38],旅游意向是购买意向的一种。由于旅游产品具有服务性、无形性和体验性等特点,潜在旅游者游前无法亲身体验当地的旅游产品,承担着较大的购买风险,目的地形象就会影响着潜在旅游者的出游意愿与目的地选择[39]。旅游意向作为一个重要的结果变量,旅游者的旅游意向与实际旅游行为明显相关[40]。
Chalip等以澳大利亚黄金海岸为例,研究发现目的地形象与旅游意向显著相关,且因国籍不同影响旅游意向的形象因子也不同,安全、发展、自然环境因子与美国人的旅游意向显著相关,而新奇、便捷因子则对新西兰人更为重要[41]。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者行为意向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42]。白凯等分析韩国潜在旅游者对中国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与行为意向,研究表明目的地形象认知与其行为意向呈正相关关系,形象中的平和、愉悦特征对韩国潜在旅游者的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7]。旅游者对目的地的认知可以很好地预测旅游者的行为意向[43]。也有研究发现目的地认知形象对旅游者行为意向的直接影响不明显,但可以通过情感形象对旅游者行为意向产生间接影响[33]。
目前,关于国家形象对旅游意向影响的研究还较少。Elliot等将产品-国家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到地方形象模型内,分析韩国首尔的消费者对美日两国国家形象评估,检验目的地、产品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国家情感形象直接影响产品和目的地的接受能力(目的地的接受能力是由愿意去旅游、理想的国家和目的地整体很好3个题项测量)[44]。Nadeau等以尼泊尔作为案例地,把目的地形象放置于一个更为广泛的国家形象情境之中,通过调查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检验国家形象、目的地形象与旅游意向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国家形象通过目的地形象对现实旅游者的未来旅游意向产生间接影响[28]。Zeugner-Roth和?abkar研究国家形象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国家个性维度分别对行为意向中的旅游意向、购买意向、投资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国家认知形象而言,国家情感形象更能够影响消费者去该国的旅游意向[45]。张宏梅和蔡利平在整合国家形象与目的地形象的基础上,提出国际旅游者旅游意向模型和国家形象对旅游意向有显著直接影响的命题[11]。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2和假设3:
假设2a:宏观国家认知形象对旅游意向有正向直接影响;
假设2b:微观国家认知形象对旅游意向有正向直接影响;
假设3a:宏观国家情感形象对旅游意向有正向直接影响;
假设3b:微观国家情感形象对旅游意向有正向直接影响。
1.5 关于韩国形象的研究
关于韩国形象研究的视角主要来自传播学和旅游学领域。在传播学领域,对韩国形象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韩国国家形象的变迁及原因[46-47],中国民间网络社区中的韩国国家形象[48]。在旅游研究领域,对韩国形象的研究多集中于“韩流”效应,韩国举办大型事件对韩国入境旅游者形象感知,潜在旅游者对韩国形象感知方面。韩剧可以影响观众对韩国旅游形象的感知,增加他们对韩国的熟悉 程度和到韩国旅游的兴趣,影响旅游者的旅游意 向[39,49-50]。Lee等研究发现,旅游者对韩国形象感知中吸引力、舒适度、物超所值和异国情调4个维度是最为重要的,并能够对旅游者的旅游决策、综合评价、现场体验以及行为意向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51];2002年韩国世界杯的举办提升了韩国国家形象[52]。郭英之等探讨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以及市场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者对韩国最具积极的感知形象为“旅游计划易于安排”和“购物的好去处”[53]。隋丽娜研究国内长三角居民对韩国旅游形象的感知,发现韩国干净整洁比较突出,对美食、完善的住宿和交通设施、自然景观、当地人民的亲切感的认同度较高,对语言障碍、旅行成本、节庆活动和陌生感的认同度较低[54]。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设计
现有的国家形象量表多是基于国家作为有形产品制造地和生产地的视角开发的,与旅游相关的内容较少。在分析已有的国家形象量表、目的地形象量表的基础上,参照Roth和Diamantopoulos[12]、Pappu等[19]、Nadeau等[28]、Knight等[55]、Martínez和Alvarez[56]等人的量表,把宏观国家认知形象分为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环境、国家关系和国民7个维度,宏观国家情感形象由“我喜欢韩国”和“我喜欢和韩国人在一起”这两个题项测量。参照Choi等[40]、Lee等[51]、Kim和Morrsion[52]、Beerli和Martín[57]、Lee等[58]等人的量表,把微观国家认知形象分为自然、历史文化、旅游环境、旅游设施和购物5个维度,微观国家情感形象则由3个题项来测量,分别为“去韩国旅游让我非常愉快”、“去韩国旅游感觉悠闲放松”和“去韩国旅游令人激动”。所有题项都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测量(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旅游意向用题项“在未来5年内,你愿不愿意去韩国旅游”来测量,分为“愿意”和“不愿意”两种情况。由于旅游者访问过旅游目的地后,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会被修正,从而形成更为“现实、客观、差异化和复杂化”的再评估形象[56,59-60],故本研究为了检验国家形象的感知与潜在旅游者旅游意向之间的关系,选取未访问过韩国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并设置“你有没有去过韩国”该题项进行筛选。
2.2 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于2015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在南京、合肥两地的机场、公园和大型购物中心进行。在发放问卷时,调查者简要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并询问一下被调查者“你有没有去过韩国”,若被调查者回答“没有”,则问卷现场发放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做完后立刻收回。共发放问卷326份,去除无效问卷44份,最终得到的有效问卷为282份,有效率87%。
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进行初步分析。在样本的婚姻状况中未婚比例最高(60.6%);性别分布较为均衡;年龄多集中于25~44岁之间(49.3%),次之为15~24岁之间(36.9%);在受教育程度上,大学本科所占比例最高(41.2%),其次为专科学历(30.9%);个人月收入在2000~4000元之间的最多(33.3%),其次为4000~6000元之间(24.6%);在职业上,有学生(23.6%)、公司职员(21.8%)、专业技术人员(12.9%)、其他(9.6%),分布较为分散;在获取有关韩国的信息来源中,韩剧/电影/音乐是最为主要的信息源(68.4%),该国产品(如三星/LG/现代)(41.1%)、网络(36.9%)、书籍/杂志/报刊(25.5%)、亲戚/朋友(23.4%)、旅行社(16.7%)、宣传册/旅游指南(12.8%);在地域分布上,安徽省居民(38.7%)、江苏省居民(34.4%)、其他省市居民(26.9%),调查样本涵盖了国内大多省市。
3 研究结果
3.1 国家认知形象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3.1.1 宏观国家认知形象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最初的宏观国家认知形象测量量表包括21个题项,首先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宏观国家认知形象进行因子分析,以特征根大于1、因子负荷大于0.5和共同度大于0.5,作为确定因子的条件。通过5次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得到包括5个因子的由16个题项构成的宏观国家认知形象量表,5个因子累计解释总方差为66.09%(表2)。
依据同一因子所包含题项的共同内涵,将宏观国家认知形象因子分别命名为国家特征、国家能力、国民特征、环境管理、国家关系。国家关系的信度值为0.47,因其信度值在0.5以下,信度偏低,故在后面的分析中将该因子删除。总体来看,受调查者对宏观国家认知形象的评价是积极正面的,其中,对国家能力和国家关系评价最高(均值为3.54),其次为环境管理(均值为3.40),而对国家特征和国民特征评价较低(均值分别为3.29和3.28)。
3.1.2 微观国家认知形象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微观国家认知形象测量量表包括17个题项,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微观国家认知形象进行因子分析,以特征根大于1、因子负荷大于0.5和共同度大于0.5,以及某题项负荷在某公因子下的内容效度等作为确定因子的条件。按照以上标准通过8次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得到包括3个因子的由7个题项构成的微观国家认知形象量表,3个因子累计解释总方差为66.29%(表3)。以往有些研究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时,采用的标准为因子负荷小于0.4、共同度小于0.4或者同时在两个因子上的负荷都大于0.4者删除[7,37,60]。由于本研究的题项剔除标准更为严格,即因子负荷小于0.5、共同度小于0.5以及题项的因子负荷同时在两个因子上均大于 0.4[42,56],可能使较多题项被删除,但得到的3个因子基本上反映了微观国家认知形象的主要方面[27,29,51]。
将微观国家认知形象的3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旅游环境、旅游设施、文化氛围。信度值大小与测项数的多少有关,当测项数少于6个,信度值有时可能会低于0.6[7,61]。微观国家认知形象的整体信度较低,可能是由于“旅游环境”、“旅游设施”和“文化氛围”因子的测项数均少于6个所致,除了文化氛围因子的信度值为0.57(在0.6以下),另外两个因子信度值均大于0.60,表明该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各指标能够较好地衡量相应因子。
调研发现,受调查者对微观国家认知形象中的旅游设施评价最高(均值为3.49),其次为旅游环境(均值为3.41),而对文化氛围评价最低(均值为3.26)。
3.2 国家情感形象
本研究将国家情感形象分为宏观国家情感形象和微观国家情感形象。宏观国家情感形象量表包括“我喜欢韩国”和“我喜欢和韩国人在一起”两个题项;微观国家情感形象量表包括“去韩国旅游让我非常愉快”、“去韩国旅游感觉悠闲放松”和“去韩国旅游令人激动”3个题项。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分别对宏观国家情感形象和微观国家情感形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观国家情感形象和宏观国家情感形象均为单维度变量。
潜在旅游者对宏观国家情感形象题项“我喜欢韩国”和“我喜欢和韩国人在一起”的感知均值分别为3.20和2.94;宏观国家情感形象的信度值为0.82。潜在旅游者对微观国家情感形题项“去韩国旅游让我非常愉快”、“去韩国旅游感觉悠闲放松”和“去韩国旅游令人激动”的感知均值分别为3.25,3.30和3.26;微观国家情感形象的信度值为0.81。总体来看,潜在旅游者对韩国有着积极正面的情感形象,且潜在旅游者对韩国的微观国家情感形象的评价要高于宏观国家情感形象。
3.3 国家形象对潜在旅游者旅游意向的影响
此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中,在未来5年内,愿意去韩国旅游的潜在旅游者为220人,占总人数的78%;选择不愿意去韩国旅游的人数为62人,占总人数的22%;这说明样本中选择愿意去韩国旅游的人数所占比例很高。
为了分析韩国国家形象对中国潜在旅游者去韩国旅游意向有何影响,本研究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把“在未来5年内,您是否愿意去韩国旅游”,即旅游意向作为被解释变量,分为“愿意”和“不愿意”两种情形,分别赋值为1和0;以宏观国家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微观国家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作为解释变量;将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教育、婚姻状况)作为控制变量。
3.3.1 交叉分析
本研究对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交叉表分析与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人口统计学特征中,仅性别通过卡方检验,卡方值为8.85,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进一步分析潜在旅游者旅游意向的性别差异发现女性中愿意去韩国旅游的比例为85.5%,男性中愿意去韩国旅游的比例为70.8%,女性比男性去韩国的旅游意向更强。在接下来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将性别变量纳入模型之中。
3.3.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本研究采用每个因子测量题项的均值进行回归分析,使用SPSS 17.0中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的最大似然估计法对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与旅游意向的关系进行检验,采用向前条件法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从第1个模型到第5个模型,每次均增加一个新变量进入模型。由于国家宏观认知形象维度中的国家特征和国家能力没有符合条件,均未进入模型之中。综上,用该方法得到的各模型的显著水平均较高,进入模型的各变量系数均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模型5的-2Log Likelihood=186.88,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模型5的HosmerCLemeshow检验结果为P=0.408>0.05,统计不显著,也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模型5中的宏观国家情感形象和微观国家情感形象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假设3a和假设3b被支持,故国家情感形象对潜在旅游者的旅游意向的影响显著,呈正相关关系。潜在旅游者对韩国国家情感形象的评价越高,他们就越有可能去韩国旅游。
3.4 国家认知形象对国家情感形象的影响
从表4中的回归分析模型2和模型3易知,在没有纳入国家情感形象变量之前,国家认知形象对潜在旅游者的旅游意向是有显著影响的;如模型2中宏观国家认知形象变量的影响显著,模型3中宏观国家认知形象变量影响不显著,而微观国家认知形象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随着国家情感形象的纳入(模型4和模型5),国家认知形象对旅游意向的影响就不显著了。以上分析表明国家情感形象在国家认知形象和旅游意向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假设2a和假设2b被拒绝。
为了分析国家认知形象对国家情感形象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对国家认知形象与国家情感形象进行检验。使用SPS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的选入方式采用Enter进入法,强制全部变量同时进入模型。检验国家认知形象各维度对宏观情感形象的影响,以及国家认知形象各维度对微观国家情感形象的影响,结果见表5。
从表5中可知,各模型F值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01,说明表中的各模型的拟合效果都很好。模型1是检验宏观国家认知形象和微观国家认知形象对宏观国家情感形象的影响,结果显示:宏观国家认知形象中的国民特征因子对宏观国家情感形象影响正向显著,假设1a被部分支持;微观国家认知形象中的旅游环境、旅游设施、文化氛围3个因子均显著正向影响宏观国家情感形象,假设1d被支持。模型2是检验宏观国家认知形象和微观国家认知形象对微观国家情感形象的影响,结果显示:宏观国家认知形象中的国民特征因子对微观国家情感形象影响正向显著,假设1b被部分支持;微观国家认知形象中的旅游环境、旅游设施、文化氛围3个因子对微观国家情感形象影响正向显著,假设1c被 支持。
4 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以中国潜在旅游者对韩国国家形象感知为例,检验国家形象构成维度及其与潜在旅游者旅游意向之间的关系。研究整合了国际贸易和营销领域的国家形象和旅游领域的目的地形象概念,在旅游领域重构国家形象概念,将国家形象划分为宏观国家形象和微观国家形象,把目的地形象与国家形象的部分重叠内容(如政治、经济、当地居民等)归到宏观国家形象概念中,可以避免目的地形象和国家形象研究中出现重叠这一问题,解决在国家形象研究语境下讨论目的地形象可能出现的概念化和操作化问题。本研究对韩国国家认知形象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宏观国家认知形象得到5个因子分别为国家特征、国家能力、国民特征、环境管理、国家关系,微观国家认知形象得到3个因子分别为旅游环境、旅游设施、文化氛围,该结果与Zhang等[27]、Nadeau等[28]的研究较为一致。由于宏观国家认知形象因子中的“国家关系”信度值较低,故未纳入后面的回归分析中。本研究区别了国家认知形象和国家情感形象,以往多数国家形象研究仅关注认知形象,缺少对情感形象的研究,即使有的研究者测量了情感形象,但其测量题项实质上仍是认知性质的[12]。在预测国际旅游者的行为意向上,对国家认知形象或国家情感形象任何一个方面的测量都不能忽略。
使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国家形象对潜在旅游者旅游意向的影响,得到以下结果:
(1)国家情感形象对潜在旅游者的旅游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往对潜在旅游者的目的地形象及其行为意向的研究表明目的地情感形象正向影响旅游者行为意向[7,33],本研究支持这一结果,并在旅游领域充实了国家形象与旅游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证明国家情感形象能够更好地预测国际旅游者的旅游意向。国家情感形象是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维度,但以往研究很少将国家情感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构成部分。国家情感形象是目的地国家给旅游者带来的情感收获,是影响旅游意向的最重要的成分,是旅游意向的重要预测变量。在两个类似的目的地国家之间,旅游者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更为喜欢的目的地国家[45]。因此,本研究成果为韩国国家形象管理部门进行高效率的旅游形象宣传提供理论依据,管理部门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要着重从国家情感形象方面进行,对目标市场潜在旅游者的情感形象进行培育、塑造和监测。
(2)微观国家认知形象显著影响国家情感形象,宏观国家认知形象中的国民特征因子显著影响国家情感形象。这一结果支持Brijs等[31]、Elliot等[34]的研究。国家认知形象通过国家情感形象的中介作用影响潜在旅游者的旅游意向。相对于国家认知形象而言,国家情感形象能够更好地预测潜在旅游者的旅游意向,这与Zeugner-Roth和?abkar[45]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仅用国家情感形象来解释潜在旅游者的旅游意向是不够的,需要结合国家认知形象来共同解释旅游意向,这样就形成了“国家认知形象-国家情感形象-旅游意向”的影响模式。如果潜在旅游者对目的地国家各属性的认知评价较高、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较为强烈,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去该国的旅游意向;反之,则不会产生去该国的旅游意向。而微观国家认知形象显著影响国家情感形象,因此让潜在旅游者了解韩国的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和整体氛围,并对其产生较高的认知评价,进而导致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显得特别重要。此外,韩剧/电影/音乐、该国产品(如三星/LG/现代)、网络等是潜在旅游者获取有关韩国信息的主要来源,韩国旅游营销组织可通过这些非商业沟通渠道,从韩国的国民特征、旅游设施、自然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宣传,增进受众对韩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以上这些研究结果也为中国旅游管理部门提升国家形象,应对旅游市场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参与国际旅游竞争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没有将熟悉度纳入研究框架内,以往研究表明熟悉度会影响旅游者的目的地形象感知[24,28,44],在以后的研究中可检验该变量对国家形象的影响。第二,潜在旅游者旅游意向与实际旅游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空 隙”[62]。对旅游者来说,影响其目的地选择的因素比一般产品的选择要复杂,许多旅游者对目的地印象很好,但由于时间、经济、同伴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或想游览更加偏好的目的地,而暂时没有游览或意向较弱[23]。第三,国内学术研究中一般采用方便抽样法[63],本研究采用该方法收集数据,所调查样本结构能够满足解决本研究问题的需要,即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本研究的结果需要进行更多的验证。由于在合肥、南京两地进行的取样,故安徽和江苏居民较多,致使本研究的样本不能够很好地代表中国的潜在赴韩旅游者;又由于本次问卷调查是在1月份进行的,该月份在寒假期间,且调研地点为城市的机场、公园和大型购物中心,可能使得学生样本所占比例较大;因此,以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大调查的地点和样本量,也需要注意收集数据的时间。第四,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因旅游者群体的不同而不同[64],后续研究还应进一步检验不同群体的国家形象感知与旅游意向之间的关系。
致谢:感谢匿名评审专家对本文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感谢纽约州立大学传播学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姜小云教授对本文英文摘要的修改润色。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Sang Ying. 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country image building[J]. Around Southeast Asia, 2009, (9): 101-105. [桑颖. 论国际旅游与国家形象的塑造[J]. 东南亚纵横, 2009, (9):101-105.]
[2] Kotler P, Gertner D. Country as brand, product, and beyond: A place marketing and br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2002, 9(4/5): 249-261.
[3] Mccabe S, Li Chunxiao. This “new” tourists nor that new tourists: Challenges facing meet the needs of China’s outbound tourists[J]. Tourism Tribune, 2015, 30(12): 5-8. [Mccabe S,李春晓. 此“新”游客非彼新游客: 满足中国出境游客需求所面临的挑战[J]. 旅游学刊, 2015, 30(12): 5-8.]
[4] China Tourism Academy. Annual Report of China Outbound Tourism Development 2015[M]. 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015: 2, 16. [中国旅游研究院.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5[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5: 2, 16.]
[5] China Tourism Academy. Annual Report of China Outbound Tourism Development 2016[M]. 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016: 2, 8, 156. [中国旅游研究院.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6[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6: 2, 8, 156.]
[6] Leisen B. Image segmentation: The case of a tourism destination[J].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2001, 15(1): 49-66.
[7] Bai Kai, Chen Nan, Zhao Anzhou. Potential Korean tourists’ cognition of Chinese destination image and their behavioral intentions[J]. Tourism Science, 2012, 26(1): 82-94. [白凯, 陈楠, 赵安周. 韩国潜在游客的中国旅游目的地意象认知与行为意图[J]. 旅游科学, 2012, 26(1): 82-94.]
[8] Jin Zhengkun, Xu Qingchao. National image building: The new task for China’s diplomacy[J]. 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0, (2): 119-127. [金正昆, 徐庆超. 国家形象的塑造: 中国外交新课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 (2): 119-127.]
[9] Roth M S, Romeo J B. Matching product category and country image perceptions: A framework for managing country-of-origin effect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2, 23(3): 477-497.
[10] Koschate-Fischer N, Diamantopoulos A, Oldenkotte K. Are consumers really willing to pay more for a favorable country image? A study of country-of-origin effects on willingness to pa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2012, 20(1): 19-41.
[11] Zhang Hongmei, Cai Liping. Country image and destination imag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of concepts and possibility of integration[J]. Tourism Tribune, 2011, 26(9): 12-18. [张宏梅, 蔡利平. 国家形象与目的地形象: 概念的异同和整合的可能[J]. 旅游学刊, 2011, 26(9): 12-18.]
[12] Roth K P, Diamantopoulos A. Advancing the country image construct[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9, 62(7): 726-740.
[13] Hsieh M H, Pan S L, Setiono R. Produc-, corporate-, and country-image dimensions and purchase behavior: A multicountry analysis[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4, 32(3): 251-170.
[14] Li Xiaohua. National marketing and the upgrading of “China Manufacturing”[J]. Econom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9(11): 36-39. [李晓华. 国家营销与“中国制造”升级[J]. 经济管理, 2007, 29(11): 36-39.]
[15] Keller K L.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3, 57(1): 1-22.
[16] Pappu R, Quester P. Country equity: Conceptualization and empirical evidence[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10, 19(3): 276-291.
[17] Li Dongjin, An Zhongshi, Zhou Ronghai, et al.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country image on purchase intention of customers based on Fishbein’s model of reasoned action: The country images of America, Germany, Japan and Korea[J]. 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08, 11(5): 40-49. [李东进, 安钟石, 周荣海, 等. 基于Fishbein合理行为模型的国家形象对中国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研究――以美、德、日、韩四国国家形象为例[J].南开管理评论, 2008, 11(5): 40-49.]
[18] Amonini C, Keogh J, Sweeney J C. The dual nature of country-of-origin effects--A study of Australian consumers’ evaluations[J]. Australasian Marketing Journal, 1998, 6(2): 13-27.
[19] Pappu R, Quester P G, Cooksey R W. Country image and consumer-based brand equity: Relationship and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ing[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7, 38(5): 726-745.
[20] Martin I M, Eroglu S. Measuring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 Country image[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3, 28(3): 191-210.
[21] Nagashima A. A comparison of Japanese and US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 products[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70, 34(1): 68-74.
[22] Baloglu S, McCleary K W. 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26(4): 868-897.
[23] Zhang H, Fu X, Cai L A, et al. Destination image and tourist loyalty: A meta-analysi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4, 40(1): 213-223.
[24] Zhang Jingru, Chen Yingzhen, Zeng Qi, et al.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in a country context:A case study based on international tourists in Beijing[J]. Tourism Tribune, 2015, 30(3): 13-22. [张静儒, 陈映臻, 曾祺, 等. 国家视角下的目的地形象模型――基于来华国际游客的实证研究[J]. 旅游学刊, 2015, 30(3): 13-22.]
[25] Bai Kai, Guo Shengwei.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symbiotic image in scenic areas on tourists’ willingness of revisit and their words of mouth effect: A case study on Qujiang scenic areas with the theme of Tang culture in Xi’an[J]. Tourism Tribune, 2010, 25(1): 53-28. [白凯, 郭生伟. 旅游景区共生形象对游客重游意愿及口碑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以西安曲江唐文化主题景区为[J]. 旅游学刊, 2010, 25(1): 53-58.]
[26] Mossberg L, Kleppe I A. Country and destination image:Different or similar image concepts?[J].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05, 25(4): 493-503.
[27] Zhang H, Xu F, Leung H H, et al. The influence of destination-country image on prospective tourists’ visit intention: Testing three competing models[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16, 21(7): 811-835.
[28] Nadeau J, Heslop L, O’Reilly N, et al. Destination in a country image contex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8, 35(1): 84-106.
[29] Lei Yu, Zhang Hongmei, Xu Feifei, et al.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Chinese country image perceptions: A case study of China, UK and USA university students[J]. Tourism Tribune, 2015, 30(3): 23-34. [雷宇, 张宏梅, 徐菲菲, 等. 中国国家形象感知的跨文化比较――以中国、英国、美国大学生为例[J]. 旅游学刊, 2015, 30(3): 23-34.]
[30] Wang C L, Li D J, Barnes B R, et al. Country image, product image and consumer purchase intention: Evidence from an emerging economy[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12, 21(6): 1041-1051.
[31] Brijs K, Bloemer J, Kasper H. Country-image discourse model: Unraveling meaning,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untry image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1, 64(12): 1259-1269.
[32] Maher A A, Carter L L. The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components of country image: Perceptions of American products in Kuwait[J].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2011, 28(6): 559-580.
[33] Zhang Hongmei, Lu Lin, Cai Liping, et al.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structural model and visitors’ behavioral intentions: Based on a confirmatory study of localization of potential consumers[J]. Tourism Science, 2011, 25(1): 35-45. [张宏梅, 陆林, 蔡利平, 等. 旅游目的地形象结构与游客行为意图――基于潜在消费者的本土化验证研究[J]. 旅游科学, 2011, 25(1): 35-45.]
[34] Elliot S, Papadopoulos N, Szamosi L. Studying place image: An interdisciplinary and holistic approach[J]. Anatolia, 2013, 24(1): 5-16.
[35] Folkes V S. Recent attribution research in consumer behavior: A review and new directions[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88, 14(4): 548-565.
[36] Yin Shenghuan. A Study on the Chinese Consumer’ Selection of Korean Products[D].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2005. [尹盛焕. 中国消费者对韩国产品选择的研究[D]. 北京: 清华大学, 2005.]
[37] Lala V, Allred A T, Chakraborty G. A multidimensional scale for measuring country imag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nsumer Marketing, 2009, 21(1): 51-66.
[38] Woodside A G, Lysonski S. A general model of traveler destination choic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89, 27(4): 8-14.
[39] Liu Li. Screen-induced tourism: Perceived destination image and intention to visit[J]. Tourism Tribune, 2013, 28(9): 61-72. [刘力.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游客旅游意向――基于影视旅游视角的综合研究[J]. 旅游学刊, 2013, 28(9): 61-72.]
[40] Choi J G, Tkachenko T, Sil S. On the destination image of Korea by Russian tourist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32(1): 193-194.
[41] Chalip L, Green B C, Hill B. Effects of sport event media on destination image and intention to visit[J].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2003, 17(3): 214-234
[42] Chen C F, Tsai D C. How destination image and evaluative factors affect behavioral intention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7, 28(4): 1115-1122
[43] Bai Kai, Ma Yaofeng, Li Tianshun, et al. An association study on tourists’ cognition, perceived value and behavior intention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 A case study of inbound tourists in Xi’an City[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2): 244-255. [白凯, 马耀峰, 李天顺, 等. 西安入境旅游者认知和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图[J]. 地理学报, 2010, 65(2): 244-255.]
[44] Elliot S, Papadopoulos N, Kim S S.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place image: Explor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destination, product, and country image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1, 50(5): 520-534.
[45] Zeugner-Roth K P, ?abkar V.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country and destination image: Assessing common facets and their predictive valid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5, 68(9):1844-1853.
[46] Tang Xiaojin. Changes and the reasons for South Korea’s country image in TV ads.[J]. Contemporary Manager, 2006, (8):192-193. [汤孝锦. 韩国旅游电视广告中国家形象的变迁及原因[J]. 当代经理人, 2006, (8): 192-193.]
[47] Wang Xiaoling, Dong Xiangrong. Changes and inspiration of South Korea’s country image[J]. Contemporary Korea, 2010, 2: 42-47. [王晓玲, 董向荣. 韩国国家形象的变迁及其启示[J]. 当代韩国, 2010, 2: 42-47.]
[48] Wen Chunying, Liu Xiaoye. Chinese folk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n South Korea’s country image[J].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2012, (8): 54-56. [文春英, 刘小晔. 中国民间网络舆论中的韩国国家形象[J]. 对外传播, 2012, (8): 54-56.]
[49] Wang Yan.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s of Teleplays and Films on Tourist Image of Their Locations: A Case of the Influences of South Korean Teleplays and Films on Korean Tourism Image[D]. Nanning: Guangxi University, 2007. [王艳. 影视剧对其外景地旅游形象的影响研究――以韩剧对韩国旅游形象的影响为例[D]. 南宁: 广西大学, 2007.]
[50] Tang Daijian, Park ChangKyu. A trial elaboration of the impact of Korean Wave on tourism image of Korea[J]. Tourism Science, 2007, 21(2): 17-22. [唐代剑, 朴昌奎. “韩流”对韩国旅游形象的影响[J]. 旅游科学, 2007, 21(2): 17-22.]
[51] Lee C K, Lee Y K, Lee B K. Korea’s destination image formed by the 2002 World Cup[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5, 32(4): 839-858.
[52] Kim S S, Morrsion A M. Change of images of South Korea among foreign tourists after the 2002 FIFA World Cup[J]. Tourism Management, 2005, 26(2): 233-247.
[53] Guo Yingzhi, Zhang Hong, Song Shuling, et al. A study of market positioning of China’s outbound travel destinations[J]. Tourism Tribune, 2004, 19(4): 27-32. [郭英之, 张红, 宋书玲, 等. 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定位研究[J]. 旅游学刊, 2004, 19(4): 27-32.]
[54] Sui Lina. An Apperceiving Model of Tourism Image and It’s Application[D]. Hangzhou: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2007. [隋丽娜. 旅游形象感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以长三角居民对韩国旅游形象感知为例[D]. 杭州: 浙江工商大学, 2007.]
[55] Knight G A, Spreng R A, Yaprak A. Cross-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easurement scale: The COISC[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3, 12(5): 581-599.
[56] Martínez S C, Alvarez M D. Country versus destination image in a developing country[J].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2010, 27(7): 748-764.
[57] Beerli A, Martín J D. Touris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erceived image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A case study of Lanzarote, Spain[J]. Tourism Management, 2004, 25(5): 623-636.
[58] Lee B K, Lee C K, Lee J. Dynamic nature of destination image and influence of tourist overall satisfaction on image modification[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4, 53(2): 239-251.
[59] Selby M, Morgan N J. Reconstruing place image: A case study of its role in destination market research[J]. Tourism Management, 1996, 17(4): 287-294.
[60] Kim S S, Mckercher B, Lee H. Tracking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perception[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9, 36(4): 715-718.
[61] Lu Wendai. SPSS Statistics Analysis (the 4th Edition)[M]. Beijing: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2010: 512. [卢纹岱. SPSS统计分析(第四版)[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512.]
[62] Kah J A, Lee C K, Lee S H. Spatial-temporal distances in travel intention-behavior[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6, 57: 160-175.
关键词: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管理
随着我国国际国内旅游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管理。在实践中,旅游管理不仅涉及微观旅游活动主体,包括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而且涉及到宏观旅游经济管理主体,即国家旅游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与调控,而连接微观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就是旅游市场。因此,旅游管理既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微观旅游管理,对旅游市场活动的市场管理,也包括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宏观旅游管理,需要从理论上了解和掌握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职能、过程和特征,才能有效地加强和指导宏观旅游管理的实践。
一、宏观旅游经济的含义
现代旅游经济,是一个包括旅游者消费活动、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市场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经济子系统,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旅游经济系统,既体现了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组成要素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见图1),还从动态角度反映了整个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
(一)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活动,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和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第一个层面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通常包括旅游者从购买旅游产品并离开居住地开始,经过一定距离的空间移动而到达旅游目的地,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而满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选择、决定和购买旅游产品过程,只有当旅游者购买了旅游产品后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旅游者;二是旅游者往返于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旅行消费过程;三是在旅游目的地所有旅游活动的消费过程,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第二个层面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主要指旅游企业为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直接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由于旅游活动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必然涉及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许多企业。按照现代旅游经济系统模型分析,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可大致分为旅行商、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三部分。旅行商的经营服务活动包括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两部分,前者的主要职能是销售旅游产品,招徕和组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后者的主要职能是整合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要素,做好旅游者的接待组织活动等。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则按照旅行商安排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者空间运送及旅游活动的所有接待服务活动。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旅游规划设计和旅游行政管理。第三个层面是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组织和其它非政府旅游组织,通过旅游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行业自律和中介咨询等活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实现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目的和旅游组织的管理目标。
(二)宏观旅游经济内容和特点
在旅游经济系统中,宏观旅游经济体现了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体,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1.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纵横交错形成的综合体。从横向看,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同时并存的经济活动过程;从纵向看,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像一般社会再生产一样,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依次进行,并不断循环往复的经济运行过程。因此,这种纵横交错的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运行和化,就形成了旅游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2.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综合体。旅游产业是由多种旅游服务要素构成的经济产业,其既包括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旅游运输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等,也包括部分或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邮电通讯、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文化科学、教育培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工农业等众多行业。其从纵向上表现为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上下指导和执行的经济层次关系,从横向上表现为各产业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经济序列关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序列立体交叉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3.宏观旅游经济,是各区域旅游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任何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活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因此一定的区域旅游布局构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从纵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的上下联系的区域旅游的层次布局结构,如不同级别的风景区、度假区、森林公园和景区景点等;从横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跨省区、跨地市区、跨县区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空间布局结构,体的旅游景区等,从而构成多个旅游区域相结合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二、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是指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运用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职能,统筹协调旅游发展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宏观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旅游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所谓宏观旅游管理目标,是指国家促进旅游发展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由于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其涉及面广、环节多、层次多,因此宏观旅游管理目标也必然是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的。从总体上分析,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通常可以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发展目标四个方面。
1.政治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政治目标,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旅游的“民间外交”功能,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包括出入境旅游),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国家竞争力等。
2.经济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经济目标,是通过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提供质量高、数量多、类型全的旅游产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同时,在有效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为旅游经营者带来更多的收益,促进旅游目的地群众收入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国家增加更多的税收和外汇收入,推动旅游服务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3.社会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社会目标,是通过旅游活动和加强宏观旅游管理,在满足国内外旅游者跨文化交流、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友谊和理解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促进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和旅游行业职工素质提高,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就业,改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与促进旅游目的地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兴旺与发展等。
4.发展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加强旅游宏观管理,不断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实现旅游目的地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宏观旅游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看,一般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中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行业结构和旅游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地增长与发展;远期目标是实现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还必须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旅游管理组织,客体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运行和发展,简言之,宏观旅游管理就是国家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管理。正确理解宏观旅游管理的涵义,还必须注意宏观旅游管理与微观旅游管理、旅游市场管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正确把握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主要是管理的对象不同。微观旅游管理的对象,通常是指对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是以个体旅游活动为客体的管理;而宏观旅游管理则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是以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为客体的管理。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是互为前提的。微观旅游活动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细胞,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必须以微观旅游活动为基础,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建立在微观旅游管理基础之上的;同时,由于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直接影响着个体旅游活动的进行,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微观旅游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并对微观旅游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旅游市场是连接个体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和市场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旅游市场管理,不仅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对旅游市场的规制、监督和调控等,也包括在宏观旅游管理指导下,对旅游市场机制和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旅游市场管理是宏观旅游管理的对象。但是,在具体的旅游市场管理中,往往又包含了某些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和内容,如对微观旅游活动主体的监管,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控等,因此旅游市场管理与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密切联系的。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通常是通过各种管理职能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进行管理。从旅游管理的实践看,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方面。
1.旅游决策职能
是指政府对旅游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职能,其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完善过程中,因此政府决策职能在旅游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在旅游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促进旅游发展的各种措施方面,还发挥着重要的决策职能和主导作用。
2.旅游规划职能
是根据旅游决策职能确定的
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对旅游资源配置和生产力要素进行统筹安排的职能。如政府通过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统筹安排和配置旅游资源要素;通过确定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通过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地运行等。
3.旅游组织职能
是为了有效实现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要求,建立旅游组织体系、配备相应人员、明确职责权力、调配旅游要素的职能。其包括建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促进旅游中介组织和旅游企业发展;形成合理的旅游管理体制,明确政府旅游部门、行业中介组织、旅游企业之间的权责利;开发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等。
4.旅游调控职能
是对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内外关系、发展变化进行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顺利实现。如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调控生产要素价格,实施各种税收政策,实行转移支付制度,采用合理的经济杠杆等,调节旅游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以缩小地区差别和贫富差距,实现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地发展。
5.旅游监督职能
是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提供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规范旅游市场主体行为,保护各类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限范不正当的旅游竞争行为,创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旅游竞争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5.旅游服务职能
是政府通过提供各种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提供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供水供电等公共产品和安全救援、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
四、宏观旅游管理的过程
宏观旅游管理过程,是作为管理主体的国家旅游管理机构,运用宏观旅游管理职能作用于管理客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运转过程,是通过旅游的宏观决策系统、宏观执行系统、宏观调控系统和宏观信息系统,在时间上有序、在空间上并存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下,共同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
1.旅游宏观决策系统
是国家宏观层面的决策系统,其决策内容包括确定旅游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制定旅游法律法规、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调控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实现区域旅游布局合理化,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统筹协调旅游发展等。由于旅游宏观决策是一种高层次的决策,因此对旅游行业、旅游区域、旅游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为了保证旅游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必须根据有关的政策规定和各种信息,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宏观决策,以指导宏观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2.旅游宏观执行系统
是实现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系统,即完成旅游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再生产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宏观执行系统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计划机制,是通过国家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指导性计划,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方向和目标;而市场机制,则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活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有效地运行和发展。段综合形成的调控系统和监督机制,是正确执行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旅游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监督和调节旅游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调控机制,并及时发现宏观旅游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反馈旅游宏观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及时进行调控,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有效进行。
4.旅游宏观信息系统
是有关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旅游信息和信息工作系统,是旅游政策子系统、旅游统计子系统、旅游会计子系统、旅游市场情报子系统及相关信息子系统的综合体。旅游宏观信息既来自于旅游宏观调控系统的有关情况,又来自于宏观旅游经济系统运行的结果,不仅是旅游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旅游宏观信息工作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
五、宏观旅游管理的特征
宏观旅游管理,既是对旅游全行业的管理,也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具有不同于微观旅游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宏观旅游管理的权威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行政权威性。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促进和保障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旅游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又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旅游市场机制,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有序地进行,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如果宏观旅游管理没有权威性,则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将是盲目、混乱和低效率的,也就无法实现旅游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宏观旅游管理的政策性
宏观旅游管理是政府有效管理旅游活动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行为,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体现政府鲜明的政策倾向,即体现国家发展旅游的意志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旅游发展的总方针和总决策,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活动广泛性和旅游经济的综合性,要求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关系,而统筹这些关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即必须依法行政,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合理的协调和正确的处理,才能使旅游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宏观旅游管理的全局性
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为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然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不仅协调范围广泛,而且协调难度也比较大,使宏观旅游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管理,而是一种全局性、综合性较强的宏观管理活动。因此,在宏观旅游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方面必须遵循旅游活动规律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从全局上统筹安排和合理配置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素,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必须立足全局来协调处理好各局部的关系,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尽量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不断提高宏观旅游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4.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特点,强调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服务于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既要通过加强宏观旅游管理,为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旅游企经营的需要;又要通过科学地引导旅游者的消费活动,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旅游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创造一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条件,保障旅游活动有效地开展,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正常地运转,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一:经济信息用于宏观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
一、宏观经济管理意义
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顺应时展规律。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样需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平衡市场的能力。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目标市场调控相关不足部分。由于市场调节的能力有限,又存在弱点,往往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实时性,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宏观调控。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政府对国有企业放权,不会过多干涉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决策问题,这样就十分有效的维护了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对市场经济的弊端进行规范,从根本上确保了国有资产以及相关问题的安全性。最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维持市场经济的环境良好与秩序健全。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更好的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国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监督力度与机制。不断促成良好经济竞争环境。
二、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重要性分析
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作用。同时,也是经济管理部门行为的重要数据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生产管理效率提升,拓展人类智力发展。因此,大量的收集和掌握经济信息对提升生产力以及提升实践效率意义重大。经济信息同样还能够具体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利用效率。是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信息在现代经济环境当中表现出多元化功能的特征,能够开发、增值、预测经济行为相关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信息、物质以及能源作为人类发展的不可或缺重要基础,其中信息的重要性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行为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包括计划、决策、监管以及服务等部分。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宏观经济管理实际效率,需要不断健全宏观建立机构机制。经济信息意义重大,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更加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和完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一)构建科学合理经济信息管理网络
在进行经济信息应用措施管理的过程中想要做好信息工作,必然需要具备如何掌握经济信息的能力,而经济信息掌握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收集原则和规范。经济信息的收集工作更加需要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不能贪多求全。盲目的经济信息收集会增加信息管理的负担,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信息管理。同时,经济信息收集还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要充分体现出信息的时间观念。除此之外,经济信息的掌握与收集更加要有针对性,只有有针对性的信息才具有使用价值。另外,经济信息的收集还应当从实际出发,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长期信息收集机制。
(二)建立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宏观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体现经济信息总体正常运行的内部联系和特征的信息。对于宏观经济的管理,要逐步建立一配套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应坚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的完整性,允许一定的独立性、保证一定的可靠性、讲究经济性的原则。体制改革是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能够实现的保证,所以要加大力度进行体制改革,首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加快国有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不断的改革国有企业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还要改进我国的金融体制,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更要实现财政体制变革,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良好财政体系,要建成现代国家体制,不断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廉洁性。
(三)加强经济信息导向作用
我国不断加大宏观经济管理力度,最终目的在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进步。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和控制中一直具有双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只有保证经济信息应用科学合理,才能促进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若应用不当,则会对宏观经济管理起到制约影响。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必须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以经济信息为重要的发展导向,实现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例如,在某地区内进行经济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出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依据相关部门采取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顺利,推动区域经济整体进步。同时,通过经济信息的引导,能够避免出现局部经济和整体经济冲突的问题。提升局部经济发展效益推动整体经济进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四)加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基于经济信息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在经济管理中相关部门要注重经济信息引导下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可以进行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有:
①在考虑到宏观经济长效发展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当前的体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②基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可大力倡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便能起到推动国有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作用。
③通过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加强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国内金融体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除此之外,更对经济信息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如何应用经济信息加以论述,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从桑弘羊的经济政策看中国古代的宏观管理吴娅茹华夏文化1995-08-15
2、宏观经济管理与中央权威胡影江淮论坛1996-04-15
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二: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
一、宏观经济管理意义
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顺应时展规律。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样需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平衡市场的能力。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目标市场调控相关不足部分。由于市场调节的能力有限,又存在弱点,往往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实时性,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宏观调控。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政府对国有企业放权,不会过多干涉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决策问题,这样就十分有效的维护了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对市场经济的弊端进行规范,从根本上确保了国有资产以及相关问题的安全性。最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维持市场经济的环境良好与秩序健全。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更好的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国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监督力度与机制。不断促成良好经济竞争环境。
二、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重要性分析
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作用。同时,也是经济管理部门行为的重要数据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生产管理效率提升,拓展人类智力发展。因此,大量的收集和掌握经济信息对提升生产力以及提升实践效率意义重大。经济信息同样还能够具体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利用效率。是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信息在现代经济环境当中表现出多元化功能的特征,能够开发、增值、预测经济行为相关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信息、物质以及能源作为人类发展的不可或缺重要基础,其中信息的重要性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行为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包括计划、决策、监管以及服务等部分。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宏观经济管理实际效率,需要不断健全宏观建立机构机制。经济信息意义重大,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更加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和完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一)构建科学合理经济信息管理网络
在进行经济信息应用措施管理的过程中想要做好信息工作,必然需要具备如何掌握经济信息的能力,而经济信息掌握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收集原则和规范。经济信息的收集工作更加需要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不能贪多求全。盲目的经济信息收集会增加信息管理的负担,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信息管理。同时,经济信息收集还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要充分体现出信息的时间观念。除此之外,经济信息的掌握与收集更加要有针对性,只有有针对性的信息才具有使用价值。另外,经济信息的收集还应当从实际出发,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长期信息收集机制。
(二)建立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宏观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体现经济信息总体正常运行的内部联系和特征的信息。对于宏观经济的管理,要逐步建立一配套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应坚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的完整性,允许一定的独立性、保证一定的可靠性、讲究经济性的原则。体制改革是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能够实现的保证,所以要加大力度进行体制改革,首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加快国有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不断的改革国有企业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还要改进我国的金融体制,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更要实现财政体制变革,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良好财政体系,要建成现代国家体制,不断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廉洁性。
(三)加强经济信息导向作用
我国不断加大宏观经济管理力度,最终目的在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进步。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和控制中一直具有双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只有保证经济信息应用科学合理,才能促进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若应用不当,则会对宏观经济管理起到制约影响。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必须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以经济信息为重要的发展导向,实现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例如,在某地区内进行经济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出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依据相关部门采取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顺利,推动区域经济整体进步。同时,通过经济信息的引导,能够避免出现局部经济和整体经济冲突的问题。提升局部经济发展效益推动整体经济进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四)加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基于经济信息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在经济管理中相关部门要注重经济信息引导下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可以进行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有:
①在考虑到宏观经济长效发展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当前的体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②基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可大力倡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便能起到推动国有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作用。
③通过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加强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国内金融体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除此之外,更对经济信息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如何应用经济信息加以论述,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