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地生态安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X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4-3451-05
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资源作为其重要的支撑载体,其生态安全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以来,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和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自然土地覆被格局剧烈改变,对区域及全球生态环境都产生了重大影响[1-6]。中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普遍地面临着生态问题。土地生态安全已逐渐成为当前生态学、地理学以及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任务和重要课题,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并投入力量研究,已取得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2-4,7-10]。国内张军以等[3]探讨了PSR框架评价体系及权重的确定方法;李明月等[7]借鉴历史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评价城市土地生态安全;陈彩虹等[8]基于PSR模型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市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分析;蒙吉军等[9]以GIS和计量手段研究典型区域生态安全状况;杨志等[10]探讨基于PSR模型土地生态状况评价的问题及思路;许联芳[11]将3S和计量技术匹配,测算县域生态资产并分析了区域生态状况及其驱动因素。
上述研究者近年来的关注焦点主要在土地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构建和对生态安全阈值的确定上,这对于揭示土地生态环境演变及其内在影响机制作出了贡献。但结合LUCC来评价的研究还相对较少[12],且仅有的研究对象多集中在指定区域。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广袤,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迥异。在某一类型区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其他区域则不尽适合。如山东省栖霞市山区的生态安全整体变化幅度较小,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养分与水土流失等[13]。而在北京市近郊区生态安全变化加剧且与中心城区距离呈逆向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等人文社会因素则为生态安全构成的主要来源[14]。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地理环境因素、土地利用类型与结构在土地生态安全中发挥着较大作用[15,16]。因此,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视角研究特殊类型区域的土地生态环境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粮食优势突出(2011年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7%,仅次于黑龙江省的9.75%),生态保障功能全面,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15]。而新郑市是郑州市的远郊型县级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属粮食主产区,境内地貌类型多样,为豫西山区的向东过渡地带,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有,土地的利用形式多种多样,有“河南缩影”之称。近年来,新郑市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土地生态安全格局面临着较大挑战。发展中的经济增长阶段、快速城镇化背景、特殊的政策区域和有代表性的土地利用结构,使其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中具有典型意义。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采用的原始数据为2005年和2011年两个时段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实地调查与采样数据以及研究时段内各年度的统计年鉴报表等。遥感影像的行政界线、地貌资料和几何纠正参照2005年的新郑市1∶1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数据按照中国通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运用ERDAS IMAGE 9.2,进行人机交互影像解译,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在Arcmap中进行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关联,形成基础数据库。由于新郑市部分统计数据经数量检验后发现异常,经与相关部门协调并结合实地调查进行了核实修正。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2005~2011年,河南省新郑市土地利用变化规模整体较大、类型差异明显,基础设施用地扩张显著,功能性景观用地增减不均,其他类型用地略有增加。具体看,草地面积变化最大,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值,减少量均居第一,分别达4 091.98 hm2、87.46%,而同具景观功能的园地亦趋减,达2 268.77 hm2。随着退耕还林及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政策的实施,林地及耕地面积稳增,同样连续性的政策支持使得水域及水利设施的用地量攀升。随着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加快,建设用地渐增,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微增237.15 hm2,远小于交通运输用地增加的1 146.81 hm2,这也体现了新郑市作为河南航空港区的特殊地位和区位优势,见表1。
3.1.3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空间分析 2005~2011年新郑市土地利用结构温和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综合动态度年均为6.10%。从空间变化看,无论是总体或是局部差异均不明显,由快速城镇化区域引领结构演变,高通道、高增长区域相对剧烈,平均幅度超过5.56%,整体呈现点状引导、“Y”型支撑、交错散布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与全市的平均值相比,15个(乡镇街)道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高低参半。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大的为龙湖镇,达8.08%,主因为近年大学城在龙湖镇集聚发展,新村镇则因经济快速增长以7.54%的动态度紧随其后,二者以中心—特征点状散布。孟庄镇、薛店镇、和庄镇、新烟街道办事处属高通道、高增长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居第二梯队,以新郑市中心城区为支点呈现“Y”字型空间分布。动态度最小的是新建街道办事处为3.18%,主要因其是老城区,建设用地比重较大,逆转困难。
3.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3.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新郑市土地生态现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数据的可获取性,从生态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环境污染因素三个方面构建新郑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详见表2。为了消除评价指标量纲不同带来不可评价性[9],采用极差标准化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10]。
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将新郑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分为5个等级[3,14,18](表3),土地生态综合指数值的取值范围为[0,1],越接近于1,生态安全度越高。
3.2.2 新郑市生态安全演变 利用ArcGIS软件将新郑市经处理过的两期土地利用矢量图各自与当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图进行叠置分析,得出新郑市各地类在不同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分布情况。从整体上来看,新郑市土地生态状况较好,但2011年较2005年稍有减弱,不过没有处于不安全状态的区域,主要是安全状态和较安全状态区域。变化的区域是郭店镇、城关乡、观音寺镇、梨河镇和八千乡,由安全状态退化为较安全状态。
从土地安全等级类别演变看,2005年Ⅳ较安全状态的区域略大于安全状态的区域,2011年Ⅳ较安全状态明显高于其他各种状态。Ⅲ临界安全状态和Ⅱ较不安全状态的面积在这两年中大体不变,变化主要集中在Ⅴ安全状态向Ⅳ较安全状态的转变上,在这两种状态中,正向维持生态功能的地类中草地和园地均有所减少,耕地和林地均有所增加;负向维持生态功能的地类中,交通运输用地的增加较为明显。
3.3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的叠加分析
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空间分布与土地生态安全的拟合看出,新郑市位于交通要道沿线、毗邻郑州市区、经济高增长等特点使类型区土地利用调整显著影响着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相关分析表明,在α=0.05显著水平,土地利用结构综合变化动态度与生态安全变化率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7,表明土地利用幅度与生态安全呈反向关系,土地利用变化实质影响生态安全。
作为驱动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城镇化、工业化对新郑市而言,其对土地生态环境的作用有所不同。利用上述数据,对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城镇化水平、工业化率分别作相关分析检验得知,在α=0.01显著水平,Spearma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196,说明城镇化水平与土地生态安全呈强负相关关系,而工业化的负面影响远低于城镇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新郑市整体处于城镇化快速增长阶段(2006年以来年均城镇化速度高达1.72%),工业化率高达65.57%,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也就是说对于地区发展而言,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成熟的阶段,城镇化是驱动土地生态安全减弱的主因,工业化的负面作用则相对弱化。
4 结论和讨论
基于河南省新郑市土地利用及生态变化的数据分析表明,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水平密切相关,区域类型、经济发展阶段影响区域生态安全。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2005~2011年,新郑市土地利用变化规模整体较大、类型差异明显,各地类均出现增、减双向转移,基础设施用地扩张显著,高景观生态用地内部转移加剧,达82.89%,热点地类占流动主导地位;②远郊型县域与市辖区相比[14],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较为温和,仅为6.1%。快速城镇化区域引领着结构演变,高通道、高增长区域的变化相对剧烈,平均幅度超过5.56%,整体呈现点状引导、“Y”型支撑、交错散布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③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处于微弱退化中。临界安全状态和较不安全状态面积大体平衡,变化主要集中在安全状态向较安全状态的转变上。沿交通要道、“涓滴效应”显著、高增长等类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影响更显著;④土地利用变化实质影响着生态安全,土地利用的变化幅度与生态安全呈反向关系,相关系数达-0.37。且表现出各区域同向退化、整体均衡趋势;⑤发展中区域,城镇化、工业化主导土地利用变化,进而影响生态环境,城镇化水平与土地生态安全呈强负相关的关系,而工业化的负面影响远低于城镇化,二者与生态安全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196。
与现有的土地生态评价的相关讨论相联系,本研究结果有以下启迪:①保护性政策或制度因素,尽管短期会引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微弱;②区位条件中经济社会因素如经济增长阶段、城镇化背景、特殊区域政策,正缓步替代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力,城镇化与工业化对中部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状况差异正是例证之一;③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成熟阶段,城镇化是驱动土地生态安全减弱的主因,工业化对土地生态安全的负面作用已大大弱化;④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力度与研究尺度、研究对象相关联,如对大尺度区域的年际影响更为平稳,县域比市辖区更易保持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 杨京平,卢剑波.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 史培军,宫 鹏,李晓兵,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 张军以,苏维词,张凤太.基于PSR模型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6):1039-1044.
[4] 刘纪远,刘明亮,庄大方,等.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J].中国科学,2002,32(12):1031-1039.
[5] 程晋南,赵庚星,李 红,等. 基于RS和GIS的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及其动态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83-88.
[6] 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1):81-87.
[7] 李明月,赖笑娟.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广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2):289-293.
[8] 陈彩虹,齐旭明.基于PSR模型的长沙市生态安全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1):105-109.
[9] 蒙吉军,赵春红,刘明达.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以鄂尔多斯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4):578-590.
[10] 杨 志,赵冬至,林元烧.基于PSR模型的河口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1,30(1):139-142.
[11] 许联芳.喀斯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D].长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2007.
[12] 袁 磊,雷国平,张小虎.资源型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大庆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6):80-85.
[13] 曲衍波,齐 伟,商 冉,等.基于GIS的山区县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4):38-44.
[14] 类淑霞,郝晋珉,尚 韬.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1,7(241):38-42.
[15] 李小建,周雄飞,郑纯辉.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2):147-154.
[16] 韦仕川,吴次芳,杨 杨,等. 基于RS 和GIS 的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8,22(1):185-189.
关键词:土地区划;加权叠加;ARCGIS
引言
我国是一个山地较多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6.7%以上。山地特有的地质、地貌、水文条件等条件,限制了山区建设用地的选择,同时也提高了山区建设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成本[1]。严重影响山区建设长期可持续发展,文章中选取涪陵区义和镇为研究区域,以生态和发展的平衡协调为出发点,对山区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研究,该成果可以科学指导村镇建设用地选择、规划,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2]。
1 研究区概况
义和镇位于重庆市涪陵区西北部,居于长江上游北岸,界于北纬29°40′~29°48′、东经107°5′~107°13′之间,如图1所示。义和镇幅员面积104.3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8万人,耕地面积2169公顷,森林面积2000公顷,森林覆盖率18.57%。义和镇地处平行岭谷拆皱暖热半湿区的长江河谷浅丘地带,土壤主要为灰棕紫泥土属,部分为深丘低山暗紫泥土属,冷沙黄泥土属及黄草红春属。境内海拔分布在156m―787.8m,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100mm。义和镇境内主要水系除长江外,还有沙滩河、奚家河沟等河流。义和镇交通便捷,陆内有涪渝高速通过,距离“319”国道4.8km,南部有长江黄金水道,镇内有9条公路干线客车。义和镇矿产页岩和煤,主要分布在黄草山一带[1]。
2 研究模型
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常用的评价模型通常有模糊数学模型(其中包括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模糊贴近度模型等)、信息量法、综合指数模型、数理统计法、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3]。这里选用了较为简单、成熟的综合指数模型中的加权叠加法,如式1所示[4]。
Cij(k)表示第k个影响因子在第ij个网格的生态红线区划分值。
因子的权重采用以专家经验为判断基础的AHP法确定,也称作“专家-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具有人为判断的片面性,两两比较的结果不一定客观一致性,通常需要一致性检验[5]。本次土地适宜性评价采用一种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判断矩阵建立时用三标度法代替传统的九标度法,并通过最优传递矩阵把比较矩阵转化为一致性矩阵,快速得出权重排序[6]。
3 评价指标
等级区划是从工程建设活动对区域生态安全影响程度的角度出发,并基于生态红线的概念提出生态黄线,然后利用生态红线和生态黄线将研究区域分为两线三区:红色区(A级)、黄色区(B级)、绿色区(C、D级),如图2所示。红色区(A级),为重要的生态用地,属于禁止建设区域。黄色区(B级),处于重要的生态用地周边,应限制区域内的工程建设。绿色区(C级),工程建设对生态安全影响较小,工程建设时可以考虑此区域。绿色区(D级),工程建设对生态安全几乎无影响,工程建设应尽量选择此区域[1]。
选取30m×30m的正方形网格作为评价单元。确定水环境严格控制区(河流、水库、湖泊、湿地等)、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自然风景区、植被覆盖度4个指标作为以生态安全为基础的工程建设土地区划指标[7]。
在ARCGIS中对四个评价指标进行缓冲分级,分级标准如表1所示,再转化为栅格图层,如图3所示。
4 土地区划结果
应用综合指数模型中的加权叠加法,在ARCGIS中将各评价指标进行加权叠加,得到以生态安全为基础的工程建设土地区划初步结果,并根据综合模型计算出各评价单元的评分值,对评价单元按照等间距分级。在初步评价结果基础之上,进行基于生态红线基本规定的红色区修正,直接将生态红线规定的土地类型划为红色区,从而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如图4,各级百分比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5 结束语
(1)选取水环境严格控制区、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自然风景区、植被覆盖度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模型中的加权叠加法,以生态安全为基础进行工程建设土地区划研究,并将研究区划分为两线三区:红色区(A级)、黄色区(B级)、绿色区(C、D级)。为山地村镇建设用地提供依据和参考。
(2)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加权叠加法,因子的权重由专家-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并采用三标度法构建各指标之间的比较矩阵,运用最优传递矩阵将比较矩阵转化为一致性矩阵,得出权重排序,进一步得出各指标权重。该方法比较适合山区发展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永荐.基于生态安全的山地村镇区域发展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D].重庆大学,2014.
[2]鲜明睿,侍昊,徐雁南,等.基于AHP和FR模型的城市绿地适宜性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3-28.
[3]谢嗣频.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4]陈婧,史培军.土地利用功能分类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536-540.
[5]孙斌.山地村镇建设地质地貌适宜性评价[D].重庆大学,2013.
[6]麻永建,夏保林.基于GIS和RS的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南阳市西峡县为例[J].河南科学,2009(8):133-136.
[7]郑文发.基于GIS的城镇居住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建设用地扩张;多情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3-0069-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3011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快速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加大中国土地资源管理压力,通过国家和地方规划引导土地的部门间再配置(建设用地扩张)具有重要意义[1]。但已有方法主要是以单一目标为导向的模拟预测,主要适用于省以下地区。根据公共物品、搭便车等经济理论,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这类“产品”只可能在国家层面土地利用管理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级规划目标制定的复杂性与难度。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国家土地宏观调控的需要,从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3类基本的用地需求出发,构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多情景分析框架,整合土地需求预测方法,分析2020年可能出现的土地利用格局、冲突及影响,解析中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与相应的管理政策需求。
1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的多情景分析框架
科学制定国家建设用地总量目标,首先需要理清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3类基本需求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理论上,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之间既有矛盾冲突,也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但现实中,不同土地基本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更加显著,并集中体现在土地利用的变化过程中。建设用地对经济快速增长具有显著贡献[21],经济发展也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22],建设用地扩张成为快速工业化、城市化时期最显著的土地利用
王博等:基于多情景分析的中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选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3期现象。粮食安全的核心是保持适度的粮食自给率,而政策上可控的变量――粮食总产量长期内主要取决于本国的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由于建设用地增量来源于农用地占用和未利用地开发,其中农用地占用约70%,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面积和粮食安全产生显著影响。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情况,根据Costanza和冉圣宏等研究成果[23-24],建设用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小,生态安全主要涉及林地、草地等具有基础性生态服务功能土地的保护。建设用地扩张和粮食安全压力下耕地面积的变化(新垦耕地的增加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都会影响到生态安全的水平。可见,3类基本土地需求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可能的各种情形。
根据3类基本土地需求之间的主导关系,构建快速工业化、城市化阶段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多情景分析框架及思路(见表1):①依据经济发展(A)、粮食安全(B)、生态安全(C)土地需求的优先顺序,确定6个基本分析情景(表1);②结合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不同目标参数,扩展分析情景(假如3类基本需求分别对应j、m、r个不同的具体目标,扩展分析情景的个数为6・j・m・r);③应用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土地需求预测模型,依次分析不同情景下高优先级、中优先级需求的用地面积;④假设土地总面积不变,采用“剩余法”计算低优先级需求的“可用”土地面积,并与采用需求预测模型估算的“理想”用地面积进行比较;⑤如果低优先级需求的“可用”土地面积超过“理想”用地面积,表明该情景中3类基本需求得到有效协调,情景具有可行性,否则表明有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需重新调整需求优先顺序或具体的单项目标。在进行实际分析时,可对分析的内容进行简化调整。例如,由于未利用地中湿地、水体具有重要基础性生态功能,且建设开发难度大、成本高[25],借鉴已有研究[26],假设未利用地面积相对稳定,计算时剔除其生态效用,将分析的重点集中于包括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在内的“建设用地”和耕地、林地、园地、草地等构成的“生态用地”。2008年,中国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首要保证j目标下的建设用地面积;其次考虑粮食安全,主要满足m目标下的耕地面积;最后考虑生态安全r目标下的生态用地面积IIAjCrBm优先考虑经济发展,首要保证j目标下的建设用地面积;其次考虑生态安全,主要满足r目标下的生态用地面积;最后考虑粮食安全m目标下的耕地面积IIIBmAjCr优先考虑粮食安全,首要保证m目标下的耕地面积;其次考虑经济发展,主要满足j目标下的建设用地面积;最后考虑生态安全r目标下的生态用地面积IVBmCrAj优先考虑粮食安全,首要保证m目标下的耕地面积;其次考虑生态安全,主要满足r目标下的生态用地面积;最后考虑经济发展j目标下的建设用地面积VCrAjBm优先考虑生态安全,首要保证r目标下的生态用地面积;其次考虑经济发展,主要满足j目标下的建设用地面积;最后考虑粮食安全m目标下的耕地面积VICrBmAj优先考虑生态安全,首要保证r目标下的生态用地面积;其次考虑粮食安全,主要满足m目标下的耕地面积;最后考虑经济发展j目标下的建设用地面积2土地基本需求预测模型与参数设置
[3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R].2008.[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The Longterm Planning Framework for th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2008-2020)[R].2008.]
[37]王伟,陆健健.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与价值评估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5,24(11):1314-1316.[Wang Wei,Lu Jianjian.An Approach on Ecosystem Services Classification and Valu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05,24(11):1314-1316.]
[38]张颖,王群,李边疆,等.应用碳氧平衡法测算生态用地需求量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 2007,21(6):23-28.[Zhang Ying,Wang Qun,Li Bianjiang,et al.Study on Forecasting Ecological Land Demand with CarbonOxygen Balance Method[J].China Land Science,2007,21(6):23-28.]
[39]黄敏,廖为明,王立国,等.基于KAYA公式的低碳经济模型构建与运用:以江西省为例[J].生态经济,2010,(12):51-55.[Huang Min,Liao Weiming,Wang Liguo,et al.Construction and Use of the LowCarbon Economy Model Based on KAYA Model:a Case of Jiangxi Province[J].Ecological Economic, 2010,(12):51-55.]
[40]Fang J Y,Guo Z D,Piao S L,et al. Terrestrial Vegetation Carbon Sinks in China,1981-2000[J].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2007,50(9): 1341-1350.
[41]曲艺,舒帮荣,欧名豪,等.基于生态用地约束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155-161.[Qu Yi,Shu Bangrong,Ou Minghao,et al.Optimization of Land Use Quantity Structure Based on Ecological Land Constraints[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3,23(1): 155-161.]
[42]李边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Li Bianjiang.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and Ecoenvironment[D].Nanjing: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7.]
[43]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J].生态学报,1996,(5):497-508.[Fang Jingyun,Liu Guohua,Xu Songlin.Biomass and Net Production of Forest Veget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1996,(5):497-508.]
[44]朴世龙,方精云,贺金生,等.中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4):491-498.[Bu Shilong,Fang Jingyun,He Jinsheng,et 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rassland Biomass in China[J].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2004,28(4):491-498.]
[45]刘子刚,张坤民.湿地生态系统碳储存功能及其价值研究[J].环境保护,2002,(9):31-33.[Liu Zigang, Zhang Kunmin.Study on Carbon Stock Function and Its Value in Wetland Ecosystem[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2,(9):31-33.]
[46]IPCC.Climate Change 1995: The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Report of Working Group I)[R].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47]牛振国,张海英,王显威,等.1978-2008年中国湿地类型变化[J].科学通报, 2012,57(16):1400-1411. [Niu Zhenguo,Zhang Haiying,Wang Xianwei,et al.The changes of China Wetland type from 1978 to 2008[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2,57(16):1400-1411.]
关键词:生态安全评价;格网;时空变化;东营市
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004-04
1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生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生态安全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即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程度[2]。近年来,对区域性生态安全状态进行评价已成为研究的热点[3~7],其中格网GI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精度。
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将黄河三角洲生态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区,对其生态安全问题的研究更不容忽视。但目前对东营市生态安全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县级尺度[8~10],尚未突破行政区的限制。本文采用生态安全指数法,结合格网GI技术,基于200 m×200 m格网,对东营市200年、2009年和2013年生态安全状态进行评价,并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分析东营市生态安全状态变化特征,探索生态安全变化成因,旨在为东营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政府决策提供数据参考与理论支持。
2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6°′~38°10′,东经118°07′~119°10′(图1)。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相邻,南部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研究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9 mm,多集中在夏季。整体地势平坦,最高海拔与最低海拔相差27 m。全市土壤质量较差,以潮土与盐土为主,约占总体土壤面积的94%。东营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等。海岸线全长412.67 km,易发生风暴潮灾、土壤侵蚀和土壤盐渍化等自然灾害。
本文所涉及数据包括自然资源统计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等。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2006年、2010年和2014年出版的《东营市统计年鉴》[11~13],东营市县级市区统计年鉴与公报。遥感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共享平台。
3研究方法
3.1生态安全指标体系构建
东营市属石油工业型城市,通过调查东营市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合东营市自身发展特点和前人研究成果[3-7,14]选用PR(压力-状态-响应)系统框架概念模型[1,16]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遴选基于科学性、代表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具体指标详见表1。其中,系统压力指标6个,系统状态指标12个,系统响应指标6个。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但各有利弊[17]。为提高指标权重的准确性与可信度,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先分别求取指标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再加权求和得最终权重(表1)。
5结语
(1)200年、2009年和2013年中,东营市生态安全状态整体呈良性发展,生态安全状态优于临界安全土地面积不断提高,低于临界安全土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这主要得益于东营市政府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使得生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从空间上看,东营市生态安全状态由沿海向内陆安全性不断降低,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成陆时间较晚,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2)本文基于格网GI技术评价东营市生态安全情况,突破了行政区的界限限制,使研究尺度缩小到200m×200m网格,呈现了各行政区生态安全内部差异,可为东营市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支持与参考。另外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现状制定的生态安全指标仍不尽完全,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贾艳红.基于格网GI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
[2]肖笃宁,陈文波,郭福良.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3):34~38.
[3] 李佩武,李贵才,张金花,等.深圳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2):24~22.
[4]薛亮,任志远.基于格网GI的关中地区生态安全研究[J].地理科学,2011,31(1):123~128.
[5]段锦,康慕谊,戴诚,等.基于格网的东江流域生态安全空间综合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2,31(8):207~2081.
[6]朱卫红,苗承玉,郑小军,等.基于3技术的图们江流域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J].生态学报,2014,34(6):1379~1390.
[7]龚丽妍.基于格网GI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与时空演变趋势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8]韦仕川,吴次芳,杨杨,等.基于R和GI的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研究――以东营市为例[J].水土保持学报,2008,22(1):18~189.
[9]谢兴震.基于R与GI的东营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10]林珍铭,徐超平,夏斌,等.东营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19~11197,11212.
[11]东营市统计局.东营统计年鉴2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12]东营市统计局.东营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13]东营市统计局.东营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14]左伟,王桥,王文杰,等.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67~71.
[15]魏兴萍.基于PR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9):109~1099.
[16]李中才,刘林德,孙玉峰,等.基于PR方法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J].生态学报,2010,30(23):649~603.
[17]薛亮.基于格网GI的关中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变化分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18]叶靖,杨小唤,江东.乡镇级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的格网尺度效应分析――以义乌市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0,12(1):40~47.
[19]李军,周成虎.基于栅格GI滑坡风险评价方法中格网大小选取分析[J].遥感学报,2003,7(2):86~92,161.
1研究区概况
绥化市位于松嫩高平原中部,东经124°13′—128°30′,北纬45°03′—48°02′,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是松嫩高平原黑土区内具有很强代表性的区域,也是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区)之一,下辖1个区、3个县级市和6个县。2009年末,绥化市土地总面积34854km2,其中耕地面积165.7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7.55%,年末总人口58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比重达到73.2%;地区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339.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05.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由98.7亿元增加到208.7亿元。绥化市地势平坦,土质优良肥力较高,日照时间长且雨量充沛,适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是国家储备粮大区之一。2000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正式批准绥化市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绿色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正规化,2001—2009年,粮食商品率由60%提高到80%以上,粮食总产量由467.1万t增加到1119.43万t,占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的1/4。
2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国内外关于构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还没有共识。本文在选取评价指标时,从研究区人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出发,考虑了耕地资源承受的压力及其对耕地质量的影响,以及社会对这些变化的影响,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基础上[15-17],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准则层选取了20个评价指标构建研究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3研究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3.1数据来源
本文基础数据来源于2001—2009年绥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黑龙江统计年鉴》(2002—2010),部分指标数据由原始数据整理计算得到,限于篇幅原因不一一列出。
3.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生态安全评价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标间缺乏统一的度量标准[18]。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本文采用极差变换法对所选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便于进行指标值对比和综合测评分析。
3.3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综合考虑主观意向和客观数学理论,突破单一方法确定权重的局限,客观地反映各指标层对目标层的影响度(表2)。(1)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向量为W1=(W1W2…W20);熵值法确定的指标权重向量值为W2=(W*1W*2…W*20)T;(2)确定组合权重向量WC=(WC1WC2…WC20)T,令:WC=θ1W1+θ2W2,其中θ1、θ2为组合权系数向量的线性表出系数,θ1,θ2≥0,且满足单位化约束条件:θ21+θ22=1。对原始数据作无量纲化处理以及对θ1、θ2进行归一化处理,按照上述确定组合权重方法计算得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值。
3.4综合评价值的确定
根据标准化后数据和指标层的权重,计算指标层中各因素的综合评价值,通过指标层中各因素的评价值和对目标层的权重,计算得出2001—2009年绥化市耕地生态安全的最终评价值。Di(ω)=∑nj=1Xij×Wji=1,2,…,m;j=1,2,…,n式中:Di(ω)———综合评价值;Wj———第j个指标的权重;Xij———第i个指标的标准值;n———指标个数。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反映了各年份耕地生态安全的高低程度。评价值越大,安全性越高;评价值越小,安全性越低(表3)。
3.5评价标准的确定
目前,对于耕地生态安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文根据研究区耕地生态环境现状,参考有关文献[19-23],将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值划分为5个等级:恶劣级、风险级、敏感级、良好级和安全级(表4)。
3.6评价结果分析
评价结果表明(表3—4),2001年绥化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值为0.3859,生态安全等级为Ⅴ级,安全程度处于恶劣级,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生态功能低下,生态灾害严重;2002—2004年生态安全评价值由0.4703增长到0.5807,生态安全等级为Ⅳ级,安全程度处于风险级,随着政府对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是生态问题仍然突出,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灾害较多;2005—2009年生态安全评价值均处于0.6~0.8,生态安全等级有所提高,处于评价等级中Ⅲ级,安全程度为敏感级,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但可以维持基本功能。由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虽然2001—2009年以来,绥化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值呈总体上升趋势,但绥化市耕地生态安全问题仍然突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所退化,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但尚可维持基本功能,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恶化,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自然灾害严重,2001—2009年间,绥化市耕地受灾面积累积达到1005万hm2,洪涝灾害、龙卷风侵袭都给绥化市耕地生态安全带来很大威胁;(2)工业废水过量排放,2003年绥化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71.24%,达9a间最低点,工业废水的过量排放,使得绥化市本来就少的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地表水质不断恶化,耕地生态环境恶化;(3)2001—2009年间,绥化市固体废物排放量增长1.45倍,空气质量恶化,但2003年后,由于洪涝灾害成灾率及其直接经济损失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质量又有所改善;(4)人口不断增长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虽然绥化市的人口控制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人口增长的趋势仍未得到控制,绥化市现仍然是黑龙江省的人口大市,2001—2009年间,绥化市人口平均增长7.11‰,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呈上升态势;(5)农药化肥大量施用,根据统计资料可知,2001—2009年绥化市的化肥、农药使用强度逐年都在增加,农业生产中滥施化肥和农药,在很大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4耕地生态安全驱动力分析
因耕地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主要取决于耕地利用的压力因素、状态因素和响应因素的综合变化情况,而各因素又最终受到指标层各因子的影响。要对耕地生态安全情况进行把握,对耕地生态安全影响因子(驱动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因子错综复杂,相互之间耦合关联,给研究带来困难。因此,本文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区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若干个自变量压缩成几个独立成分,以此来减弱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干扰,并以上文指标体系中2001—2009年各指标序列资料作为基础数据,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样本进行计算,分析对绥化市耕地生态安全产生影响的驱动力。
4.1结果总体分析
通过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发现耕地生态安全与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垦殖率、人均耕地面积、人口密度、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第一产业比重、耕地用电量以及废水排放达标率有较大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26,0.920,0.920,0.871,0.813,0.800,0.748,0.754,0.708;耕地生态安全压力与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和单位耕地用电量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32,0.904,0.843;与耕地生态安全状态相关性较高的指标有废水排放达标率、单位耕地面积建设机械动力以及耕地垦殖率,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00,0.720,0.644;另外,农作物播种面积、人均粮食产量、人均GDP以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与耕地生态安全响应相关性较高,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54,0.919,0.846,0.794。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协调
1 土地生态协调建设的原则
1.1 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原则
生态建设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出发点,以人为本,使人与人、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资源供求等各方面协调一致。
1.2 土地生态适宜性原则
生态建设中,应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充分考虑土地生态系统固有的生态条件对各类土地利用的适宜性。
1.3 可持续原则
生态建设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立足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协调生态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兼顾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力争使综合效益最大化。
1.4 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原则
土地生态系统中。农田生态系、林灌草生态系和城镇村生态系等子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总是不均匀分布的,我们称之为土地生态系统的异质性。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异质性,有利于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促使处于平衡的群落容量增加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
1.5 因地制宜原则
土地生态系统不同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要素(如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等)存在一定差异性,土地生态系统在空间上有严格的地域分异性,因此,生态建设应立足差异,因地制宜,确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建设方向。
2 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1 小流域建设中土地利用模式优势分析
第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随着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逐年实施,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相应提高,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变过去单一的农业生产形式,形成了科学合理又符合当地实际的土地利用结构。
第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通过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的比例有所协调;形成了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第三,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对大于25。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荒沟整地造林,合理实施治理水土流失工程,增加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提高林草覆盖率,起到了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地表植被的增加,对改善流域小气候,维持生态平衡起到显著的作用,充分显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的作用。
第四,建设生态经济。在生产过程和经济活动中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下的经济发展。合理布局生产力,处理好治理、开发、保护之间的关系,发展生态型的产业化、商品化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以生态综合治理开发为基础,生态的综合治理开发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目标,既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又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几种经营。
第五,加大科技投入。在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同时,提高了科技普及率,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建立科技示范点、示范户,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和推广各类高科技农业实用技术,形成一种养加结合、产供销配套的路子。
2.2 创建文明生态村中土地利用模式优势分析
“文明生态村”在农业生产上,既能形成大规模生产,又能延长二、三产业链;既能创出名牌产品,又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既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又能使光热水土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创建文明生态村既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又调整了农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和生态农业;既解决农村道路硬化和“五乱”陋习,又实现农村美化、绿化、净化和沼气化的生态环境;既体现了与城市园林型、生态型、现代化的定位衔接;也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又使农业生产得到可持续发展。
2.3 庭院生态农业模式
庭院经济除了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如:灵活多变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投资小、风险低、收益可观,为农村提供新能源,改善农民居住生态环境等特点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优势。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以庭院为基础,进行集约化商品生产,充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发展。高效利用劳动力及时空资源,以庭院为基地建温室。冬季增加一季生产,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及家庭劳动力。高效的资源利用产生可观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养殖因条件适宜,从而周期缩短,饲料利用率提高。沼气发酵产生优质能源,同时节电、节煤,降低生产成本,气体效应及沼渣、沼液、禽畜粪便提供的优质肥料,可减少化肥的使用,在改良土壤结构的同时降低农作物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庭院经济可因地制宜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的利用生物资源,组织有效的循环系统,使通过绿色植物的初级生产所获得的生物能得到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农业生态经济效益。
3 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措施
3.1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施生态规划
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的原则,集约化利用和经营各类用地,着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力求土地利用的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应大力开展以林草植被的保护、恢复和重建工作,采取小流域人工植树、种草和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的方法,提高区域地表植被盖度。建设以小流域为单位的生态环境治理示范区,局部辅以部分工程措施,包括拦河坝、防洪堤等,充分发挥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协调
1土地生态协调建设的原则
1.1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原则
生态建设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出发点,以人为本,使人与人、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资源供求等各方面协调一致。
1.2土地生态适宜性原则
生态建设中,应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充分考虑土地生态系统固有的生态条件对各类土地利用的适宜性。
1.3可持续原则
生态建设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立足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协调生态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兼顾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力争使综合效益最大化。
1.4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原则
土地生态系统中。农田生态系、林灌草生态系和城镇村生态系等子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总是不均匀分布的,我们称之为土地生态系统的异质性。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异质性,有利于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促使处于平衡的群落容量增加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
1.5因地制宜原则
土地生态系统不同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要素(如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等)存在一定差异性,土地生态系统在空间上有严格的地域分异性,因此,生态建设应立足差异,因地制宜,确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建设方向。
2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1小流域建设中土地利用模式优势分析
第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随着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逐年实施,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相应提高,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变过去单一的农业生产形式,形成了科学合理又符合当地实际的土地利用结构。
第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通过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的比例有所协调;形成了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第三,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对大于25。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荒沟整地造林,合理实施治理水土流失工程,增加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提高林草覆盖率,起到了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地表植被的增加,对改善流域小气候,维持生态平衡起到显著的作用,充分显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的作用。
第四,建设生态经济。在生产过程和经济活动中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下的经济发展。合理布局生产力,处理好治理、开发、保护之间的关系,发展生态型的产业化、商品化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以生态综合治理开发为基础,生态的综合治理开发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目标,既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又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几种经营。
第五,加大科技投入。在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同时,提高了科技普及率,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建立科技示范点、示范户,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和推广各类高科技农业实用技术,形成一种养加结合、产供销配套的路子。
2.2创建文明生态村中土地利用模式优势分析
“文明生态村”在农业生产上,既能形成大规模生产,又能延长二、三产业链;既能创出名牌产品,又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既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又能使光热水土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创建文明生态村既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又调整了农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和生态农业;既解决农村道路硬化和“五乱”陋习,又实现农村美化、绿化、净化和沼气化的生态环境;既体现了与城市园林型、生态型、现代化的定位衔接;也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又使农业生产得到可持续发展。
2.3庭院生态农业模式
庭院经济除了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如:灵活多变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投资小、风险低、收益可观,为农村提供新能源,改善农民居住生态环境等特点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优势。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以庭院为基础,进行集约化商品生产,充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发展。高效利用劳动力及时空资源,以庭院为基地建温室。冬季增加一季生产,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及家庭劳动力。高效的资源利用产生可观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养殖因条件适宜,从而周期缩短,饲料利用率提高。沼气发酵产生优质能源,同时节电、节煤,降低生产成本,气体效应及沼渣、沼液、禽畜粪便提供的优质肥料,可减少化肥的使用,在改良土壤结构的同时降低农作物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庭院经济可因地制宜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的利用生物资源,组织有效的循环系统,使通过绿色植物的初级生产所获得的生物能得到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农业生态经济效益。
3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措施
3.1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施生态规划
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的原则,集约化利用和经营各类用地,着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力求土地利用的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应大力开展以林草植被的保护、恢复和重建工作,采取小流域人工植树、种草和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的方法,提高区域地表植被盖度。建设以小流域为单位的生态环境治理示范区,局部辅以部分工程措施,包括拦河坝、防洪堤等,充分发挥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的综合效益。
3.2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
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是维护生态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国情是耕地数量大,基本农田多,由于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均耕地少。但是,近几年,耕地被占用的数量也是相当之大的,应该引起领导高度重视。为此,首先,要实施耕地动态平衡战略;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措施,及时的补充耕地;其次,要加大物质投入,科学施肥,防止耕地退化,提高耕地生产力,提高农作物单位产量;再次。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兴修水利,排涝、防早、除渍,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质量。同时,要控制农田污染,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避免和禁止用污染水资源灌溉农田,尽量少用或不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杀虫剂和除草剂,开发利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生物农药和生物降解剂,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完善农田基本设施;大力推行节水栽培技术,减少肥、药流失量。提高肥药利用率。减少农业污染,提高农业土地生态环境质量。
3.3建立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综合决策的机制
在土地合理利用的决策中,既要保证经济的高速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尤其是重点项目的建设用地,又要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区域发展中建设项目的评价、生态安全的评价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这除了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外,还受到人类自身知识缺陷和认识边界的限制。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区域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因此,建立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可以有效的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
参考文献
[1]张凤荣,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协调
1土地生态协调建设的原则
1.1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原则
生态建设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出发点,以人为本,使人与人、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资源供求等各方面协调一致。
1.2土地生态适宜性原则
生态建设中,应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充分考虑土地生态系统固有的生态条件对各类土地利用的适宜性。
1.3可持续原则
生态建设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立足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协调生态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兼顾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力争使综合效益最大化。
1.4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原则
土地生态系统中。农田生态系、林灌草生态系和城镇村生态系等子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总是不均匀分布的,我们称之为土地生态系统的异质性。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异质性,有利于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促使处于平衡的群落容量增加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
1.5因地制宜原则
土地生态系统不同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要素(如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等)存在一定差异性,土地生态系统在空间上有严格的地域分异性,因此,生态建设应立足差异,因地制宜,确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建设方向。
2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1小流域建设中土地利用模式优势分析
第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随着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逐年实施,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相应提高,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变过去单一的农业生产形式,形成了科学合理又符合当地实际的土地利用结构。
第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通过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的比例有所协调;形成了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第三,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对大于25。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荒沟整地造林,合理实施治理水土流失工程,增加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提高林草覆盖率,起到了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地表植被的增加,对改善流域小气候,维持生态平衡起到显著的作用,充分显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的作用。
第四,建设生态经济。在生产过程和经济活动中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下的经济发展。合理布局生产力,处理好治理、开发、保护之间的关系,发展生态型的产业化、商品化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以生态综合治理开发为基础,生态的综合治理开发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目标,既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又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几种经营。
第五,加大科技投入。在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同时,提高了科技普及率,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建立科技示范点、示范户,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和推广各类高科技农业实用技术,形成一种养加结合、产供销配套的路子。
2.2创建文明生态村中土地利用模式优势分析
“文明生态村”在农业生产上,既能形成大规模生产,又能延长二、三产业链;既能创出名牌产品,又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既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又能使光热水土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创建文明生态村既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又调整了农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和生态农业;既解决农村道路硬化和“五乱”陋习,又实现农村美化、绿化、净化和沼气化的生态环境;既体现了与城市园林型、生态型、现代化的定位衔接;也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又使农业生产得到可持续发展。
2.3庭院生态农业模式
庭院经济除了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如:灵活多变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投资小、风险低、收益可观,为农村提供新能源,改善农民居住生态环境等特点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优势。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以庭院为基础,进行集约化商品生产,充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发展。高效利用劳动力及时空资源,以庭院为基地建温室。冬季增加一季生产,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及家庭劳动力。高效的资源利用产生可观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养殖因条件适宜,从而周期缩短,饲料利用率提高。沼气发酵产生优质能源,同时节电、节煤,降低生产成本,气体效应及沼渣、沼液、禽畜粪便提供的优质肥料,可减少化肥的使用,在改良土壤结构的同时降低农作物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庭院经济可因地制宜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的利用生物资源,组织有效的循环系统,使通过绿色植物的初级生产所获得的生物能得到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农业生态经济效益。
3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措施
3.1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施生态规划
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的原则,集约化利用和经营各类用地,着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力求土地利用的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应大力开展以林草植被的保护、恢复和重建工作,采取小流域人工植树、种草和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的方法,提高区域地表植被盖度。建设以小流域为单位的生态环境治理示范区,局部辅以部分工程措施,包括拦河坝、防洪堤等,充分发挥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的综合效益。
3.2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
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是维护生态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国情是耕地数量大,基本农田多,由于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均耕地少。但是,近几年,耕地被占用的数量也是相当之大的,应该引起领导高度重视。为此,首先,要实施耕地动态平衡战略;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措施,及时的补充耕地;其次,要加大物质投入,科学施肥,防止耕地退化,提高耕地生产力,提高农作物单位产量;再次。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兴修水利,排涝、防早、除渍,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质量。同时,要控制农田污染,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避免和禁止用污染水资源灌溉农田,尽量少用或不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杀虫剂和除草剂,开发利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生物农药和生物降解剂,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完善农田基本设施;大力推行节水栽培技术,减少肥、药流失量。提高肥药利用率。减少农业污染,提高农业土地生态环境质量。
3.3建立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综合决策的机制
在土地合理利用的决策中,既要保证经济的高速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尤其是重点项目的建设用地,又要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区域发展中建设项目的评价、生态安全的评价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这除了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外,还受到人类自身知识缺陷和认识边界的限制。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区域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因此,建立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可以有效的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
参考文献
[1]张凤荣,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十三五;广东省
土地整治规划是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目标的下层级规划,对科学指导和统筹安排土地整治各项活动,合理安排土地整治区域、项目和资金,确保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各级土地整治规划存在规划定位不清、任务不明等问题,直接给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以及实施带来重大影响。研究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重点问题,可为相广东省不同层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提供基础和参考。
一、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面临的形势
(一)转型升级背景下要求提升稳定、持续的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加快转变国土资源利用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土地制度作为后台支撑体系,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非常关键。制度导致的土地配置效率低下亟待破解,转型升级背景下需要大量建设用地,同时要求土地政策应具备支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土地制度来说,提升稳定、持续的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加快转变国土资源利用方式是保障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土地整治规划作为建设用地内涵挖潜的重要方式,其对新形势下保障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创新型、低成本、高收益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国土均衡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土地城镇化带来的城镇化结果不仅加剧了城乡利益矛盾,也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城镇化模式。土地的粗放、无序利用加剧了土地的供需矛盾,但也为节约集约用地提供巨大空间。随着国家综合实力提升、技术进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日益迫切,低效、闲置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急需通过包括土地整治在内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内涵挖潜,促进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
(三)农业现代化要求加大农村土地整理复垦,提高耕地质量建设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是长期发展战略。可见,土地整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保障粮食安全是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的核心,最根本的措施则是保护耕地。耕地的量与质是稳定粮食安全基础、提升粮食安全保障的根本和核心,而土地整治能够缓解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降低、生产力不断下降的现状,从而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同时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要素利用效率。排灌设施、沟渠道路等田间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功能退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因此农业现代化对耕地保护和土地整治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提升国土生态安全水平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需要通过土地整治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格局,需要通过实施差别化土地整治,明确不同地区土地整治工作定位、方向和措施,也要通过管控土地整治,促进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切实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此外,构建国土生态文明格局要求山水林田湖统一管护,土地整治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前提下,要降低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损害程度,要在沙漠化等生态破坏严重地区,实施以生态修复为主的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工程,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土地整治工作在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同时,应深入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土地整治等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根据实地情况实行差别化的土地整治战略,在农业生产区域持续推进田、水、路、林、村(镇)综合整治,在城镇化建设区域积极推进“三旧”用地改造,并按照城乡统筹理念综合整体推进集中连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城乡建设用地整治,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五)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需要通过土地整治稳定耕地面积、提升耕地生产力
土地整治活动可以不断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条件,稳定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维护粮食安全。土地整治工作要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力度,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要加大废弃地等的复垦利用,提高复垦耕地质量。土地整治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通过土地整治,可以实现保护耕地数量不减少、提高耕地质量等级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实施土壤改良和土壤污染防治,配套和改造现有灌排设施;通过土地整治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实施农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粮田,进一步提升耕地的产出能力;通过土地整治探索实施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不断建立和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管护措施和相关制度,提高耕地、基本农田的生产力。
(六)多规合一要求土地整治支撑各类功能区土地利用差别化,提高土地保障经济发展能力
土地整治应与各类规划相协调,并落实规划提出的各类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实现土地利用差别化管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根本方式就是土地整治,对各类发展区实行差别化土地整治战略和方案是土地利用科学合理的核心。如优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应把土地整治作为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对农村建设用地和城市低效用地进行综合整治和优化,加强低效用地复垦和腾退,为经济发展腾挪空间;而农业地区应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建设行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并统一集中、集约布局,并通过土地整治活动着力进行农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耕地数量和质量并增,同时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动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和有序退出,改善村庄环境;生态地区主要是通过土地整治修复生态,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差别化土地利用政策是优化各类功能区土地利用的关键,也是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土地整治工作是支撑各类不同功能区开发、保护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手段,也是“多规合一”背景下,实现土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关键。
二、广东省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任务和定位
(一)土地整治规划任务研究
不同层级的土地整治规划均有土地整治方向和目标、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和布局方案、土地整治项目和资金安排的任务。省级土地整治规划层级较高,土地整治调控较宏观,而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是最低层级,是指导区域土地整治各项活动的详细文件,因此县级规划应明确各类整治活动的分布以及整治项目的类型、时序、规模和范围,土地整治活动需分门别类确定,对应的土地整治布局应精确、清晰,其土地整治规划有针对性和控制性。因此,根据不同层级土地整治规划的性质和要求,其土地整治规划的任务应有所区别和侧重。
十三五期间土地整治规划应成为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等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省级土地整治规划应充分考虑省内区域差异,明确重点区域,注重土地整治差别化,以农用地整治为基础,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旱改水计划”, 保障粮食安全;以建设用地整治为重点,大力推进“三旧”改造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低效建设用地整治,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有效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以土壤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为途径,坚持绿色发展,加大污染土地、退化土地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废弃土地复垦,加强对生态文明的提倡与呼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数量、质量与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土地整治,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整体环境质量;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立足于田、水、路、林、村、城(镇)的综合整治,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间有序流转,统筹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土地利用,明确全省土地整治战略和目标,根据区域自然资源、基础条件和经济发展等,制定差别化的土地整治政策,科学指导不同功能区域和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
市级土地整治规划应承上启下,注重分解下达指标、衔接好省级土地整治规划内容、确定各县各类建设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等。县级土地整治规划则应注重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明确县域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合理安排各类土地整治活动活动和项目,包括农用地整治尤其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旱改水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建设用地整治的规模、布局和时序安排,确定各类土地整治项目的类型结构、规模时序和布局安排等。
(二)土地整治规划定位研究
土地整治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矛盾的重要手段,其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有所不同。但是,土地整治的根本目标都是通过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不断提高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资源条件。省级土地整治规划是对省级全域范围土地整治进行指导的规划,属政策性、引导性的宏观规划,主要是为省域范围内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等提供方向和引导,是确定全省规划期间土地整治战略、分解土地整治规划任务目标、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指导性文件,规划的科学合理实施能够使后备土地资源适度开发、废弃土地充分复垦、污染土地合理整治等,从而使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土地资源综合效应充分发挥,并稳固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市级规划属落实省级规划各项任务目标的中间层级,是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重要补充,是深化区域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指导市级土地整治活动的重要政策文件。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是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重点,属于具体落实性、实施性规划,是落实市级土地整治规划各项任务和目标、确定区域土地整治活动安排的实施性文件,也是深化实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补充,是各类土地整治活动开展和项目实施的依据。
三、广东省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现行土地整治规划指标体系存在规划指标单一、指标体系不完整,规划指标设置雷同,层次差异不强以及指标空间指导性不足、难以落地等问题,直接影响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
(一)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不同层级土地整治规划定位、目标和任务等是土地整治规划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之一。土地整治规划指标体系是土地整治目标和任务的定量、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层级土地整治规划的不同目标、任务,应构建不同的指标体系和约束条件。同时,土地整治规划指标体系因区域自然资源、基础地理和生态环境以及土地利用实际等影响,不同区域土地整治规划指标应有所差别,如沿海地区土地整治规划指标应有防止土壤盐碱化等指标体现。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省级土地整治规划以预期性指标为主,主要是确定省域范围土地整治战略和土地整治任务目标,为全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等整治活动提供方向;市级土地整治规划指标体系比省级土地整治规划多,包括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主要是确定不同县域的土地整治任务和目标,解决相对具体的土地整治问题;县级土地整治规划以约束性指标为主,主要是指导具体土地整治活动和行为。根据不同层级土地整治规划任务和定位,综合提出土地整治规划指标控制体系。
四、结论
本文基于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面临的形势,根据当前不同层级的土地整治规划情况分析不同层级规划任务差异,明确其不同的规划定位。在此基础上,基于不同土地整治规划任务和内容,提出省级、市级、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对不同层级土地整治规划设定不同的规划指标体系,可以进一步明确不同层级土地整治规划的任务,提高规划编制科学性,加大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可行性,也为全省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提供研究基础和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郧文聚,地方土地整治规划探索[M].地质出版社,2014.
[2]张勇,等. 土地整治研究进展综述与展望[J].上海国土资源,2014(03).
[3]潘凡,等.关于土地整治规划定位的思考[J].探索研究,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