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面发展的含义范文

全面发展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全面发展的含义

第1篇:全面发展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化 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

Marx and Engels' Theory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People

TANG Yingyi[1], XU Zhengwei[1], CHEN Yumei[2]

([1]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1;

[2]Guangxi Beiliu No. 6 Middle School, Beiliu, Guangxi 537423)

AbstractThere is intrinsically linked between the theo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people. In today's pluralistic values, we can use the theo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rx and Engels to guid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we can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all-round development; modernization; modernity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当代社会实践发展的结果,是人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和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即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根据我国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始人之一郑永廷教授主编《中国化教育概论》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1.1 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人作为全面发展的主体,那么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根据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有关论述,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有三方面含义

(1)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社会属性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质,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因此,人的本质全面发展主要在于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

(2)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社会关系是指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他人之间的相互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他们这里所说的共同体是指消灭了等级、消灭了剥削的社会。在人们只有摆脱了阶级的、国家的、分工的界限,主动地参与社会交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使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3)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实践是人类的一种客观对象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它表现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生产劳动与管理劳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统一。以实践观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观,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创立的基础。

1.2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一种体现,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实践活动是按照人的需要、利益进行,打上人的价值烙印的活动,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而为了满足需要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又不断产生出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反过来引起新的实践,在这种循环中,促进了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

(1)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发展。首先,从需要的起源看,有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从存在形态的角度,可以把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从需要的对象看,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需要主体的角度看,有个人需要、集体或社会需要。由此可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应该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2)人的需要的层次性发展。人的需要总是从低层次逐渐向高层次发展。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或动机可以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恩格斯则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创造的需要三个层次。尽管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人的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群体需要能够反映人的本质。因此,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群体需要的全面发展。

1.3 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素质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以生理和心理为基础,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则是人的本质体现。郑永廷教授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能力素质等内容,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系统。”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体力与脑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归根到底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的本质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2 人的现代化理论

2.1 人的现代化的内涵

第2篇:全面发展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评价 教师评价 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改的浪潮正在不断地冲击着陈旧的教育教学理论,此时的新观念、新思想正在不断地涌现,教育领域正以崭新的面目迎接新的挑战。同时,新课改也赋予了语文教学中评价方法的新含义、新范畴,再次阐明了评价的目的是要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联系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对新《课标》的理解,我有以下三点感触:

一、认真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语文教育正在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造就这一代的新人呢?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务必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新《课标》还指明了评价方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的地位。在编定了新教材、实施了新的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之后,评价方式也就有了不同的含义。仅凭学生的学习成绩或某方面的特长来评价学生,这种做法很不可取,有违新课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差异、个体差异,培育学生的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口语交际好,有的写作、阅读能力强,怎么确定谁的语文成绩好,谁的不好呢?要培育人才,就要认真评价,明确评价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而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巧设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正确、有效的语文课程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检验和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这是教师教学中采用的有利手段。一次考试可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适当的鼓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查漏补缺,可以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改进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思路。教师的记录记载了学生的点点滴滴,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再因材施教,对个别学生进行巧妙的、适当的评价,可以让学生重拾自我,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发挥自己的优势,能更加健康地成长。在教学中,教师一些表扬性的语言,如“你的作文写得真好,要是你的朗读能力也能像作文一样流畅就好了”,“你的回答很好,如果声音再响亮些就更好了”,“你有进步了要坚持哟”等等,看似微不足道的话语却能激励一位正在上进的学生,甚至能改变他的一生。所以,我们提倡的正确、有效的评价方法在教学中是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

三、科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3篇:全面发展的含义范文

一、全面性原则

社会的发展都是公平的、普遍的,它不是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是给每个人提供充分体现价值的机会,尽量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是提供了一个促进学生平等发展、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它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和谐的发展,并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全面发展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中包含的全面性原则有以下几个含义:一是从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一角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例如: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二是从每个学生角度考虑,新课程标准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课程体系的全面性。虽然,旧的课程标准很注意全面性的,但由于人为的把课程分为主副之别,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新的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作了重大变革,不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强调了评价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

二、整体性原则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这里体现了一个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新的课程标准具有整体性。课程是学习目标落实到学生身上的中介。通过课程的实施,我们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实施这一标准应当是完整的、全面的。二是新课程标准改革本身具有整体性。中学课程是一个有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新课程标准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协调了课程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要素互相配合,有机协调,使教育具有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努力探索课程标准的整体结构极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合理的组织教育内容,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教育任务得到全面落实并取得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对我们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使学生的发展是个整体。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受到身体、认知、行为、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制约的,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应该具有培育学生整体发展的观念。二是使学生的认知也是一个整体过程。知识的互相联系使它变成了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只有用整体的构思才能实现整体性的教育效果。三是要求我们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课程是有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我们不能只注重课程各部分的教育作用而忽视了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等的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

三、发展性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各方面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因此以发展性为原则,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实现课程本身的发展。新标准的发展性原则体现在:首先课程注意了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质是使学生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因此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普遍适应的、有无限张力和发展可能性的、可以持续地创造新知识的技能。其次,新课程本身具有发展性。课程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要求的必然反映,而社会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课程只有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课程。也就是说,课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再次,学生本身具有发展性。不管是从生理方面还是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本身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新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对课程内容计划的调整,通过对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发展性还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发展性

另外,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显著特点,其目的是让学生“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求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的发展。

第4篇:全面发展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国梦”;全面发展

前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和宏伟奋斗目标。当代中学生将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挖掘“中国梦”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价值,给予中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

1中国梦的内涵

1.1国家富强

“中国梦”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国家的强大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上升到世界前三,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发展,但由于我国人口很多,出现地区发展差异性的情况,粗放类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依然存在,小康社会的建设还处在低水平,经济发展不平衡且不全面。目前实现“中国梦”的目的在于建设小康社会,主要目的是促进经济的持续性发展,提升人民的收入,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认知水平,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实现国家富强。

1.2民族振兴

中华文明是当前世界唯一一个持续了几千年的文明,为了体现现代的文明,需要不断创新和超远原先的农耕文明状态。我党十中将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布局开始从政治角度、经济角度和文化角度等建设起“四位一体”的模式,并不断将其升华成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格局,显示出我国的文明格局已经开启了全面发展的进程,其中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五个方面,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坚定不移,我国民族文化在不断的发射光芒。

1.3社会和谐

“中国梦”的根本性目的是为了维护并发展好人们的利益,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整体幸福指数,当前人们主要关心的问题包含教育问题、就业问题、收入问题、医疗问题、养老问题等,也是人们的现实利益。解决好以上问题十分有助于人们提升自身的实际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我党十十分关注人们幸福指数提升的问题,规定了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迹象新要求,即“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主义进行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问题,以上内容都为我国的“中国梦”增加了很多幸福的元素,“中国梦”也是人们的期望之梦,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社会和谐。

1.4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梦”的发展是个多维度的问题,其主要的价值维度在于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个体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即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共同提升,提升个体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全能型人才,其主要目的在于希望每一个人都能高效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使其在个人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和目标,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党十将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且不断强调,在发展中实现发展成果和人民分享,促进人们全面发展。

2中国梦在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2.1提升中国梦和文化教育的贴合程度

提升“中国梦”生活化的程度需要将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看做中心,将“中国梦”的精神深入到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由此来接近学生、贴近其生活实际,实现“中国梦”的教育生活化特点。“中国梦”属于一种思想意识和不断奋斗的目标,其需要利用自身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来和中学生的思想产生共鸣,将“中国梦”的精神不断深入到中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中,提升学生努力奋斗的决心。“中国梦”促进学生精神世界建立的时候,不能脱离具体的生活环境,一旦脱离实际将会成为一种虚拟和空想,提升“中国梦”和学生生活的贴合程度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人价值,致力于实现中学生的个人价值,提升中学生对于“中国梦”的认可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激情。

2.2坚持中国梦的主体认知教育

主体性认知教育主要指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教师只是辅的作用,需要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中国梦”的学习需要针对性实施主体性的认知教育,坚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去探究和分析“中国梦”的含义和价值,促进学生个体价值和“中国梦”实现价值的融合,帮助学生理解自身进步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促进作用,更深入的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当中。学校的教师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帮助和指导,例如,学校可以利用不同渠道和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或者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充实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需要起到自身的激励和监督作用,监督学生的学习,给予有些学生奖励,帮助并促进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目标。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利用主体认知教育的形式来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在学习过程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避免被传统思维模式禁锢,需要用于挑战。

2.3将中国梦融入到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中学生是当前校园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校园文化的使用者,当前校园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承载者,将我国的“中国梦”建设融入到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当中,能够深入的提升和宣扬“中国梦”的精神和影响力,因此学校需要利用不同的渠道来强化对“中国梦”的宣传,可以采取的形式包含校园广播、海报宣传等形式,还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形式来宣传“中国梦”的精神和作用。当前很多中学生十分热衷于网络信息的获取和知识的学习,喜欢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抒感,表达感情,学校需要按照中学生身心成长的主要特征和喜好,利用“中国梦”的主题力量建设专门的网站,在网站建设中强化对成功人士和爱国人们光辉事迹的宣扬,利用校园论坛的传播优势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本质含义和价值,设置话题讨论“中国梦”的实现之路,不断提升学生对于“中国梦”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蔡东国,钟道义.浅谈中学思想品德教育――阳新县兴国镇白杨中学[J].咸宁学院学报,2012,05:163-164.

[2]熊廷全.浅谈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渗透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135-136.

第5篇:全面发展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以人为本

自《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颁布以来,核心素养迅速受到学界的追捧,几乎人人言之、言必称之。似乎不提核心素养,我们就与时代落伍,就不懂什么是教育。纵观已有研究,多数学者对核心素养抱着“核心素养是好的”这一态度,有学者称核心素养的出现使得教学从知识转向人,有的学者称课改从“学科时代”步入“素养时代”,还有学者甚至以“颂核心素养”为题表明立场,核心素养研究由此走向“膨胀化”的局面。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反思。所谓理性,即批判性地看待事物,而非人云亦云,对待一事物,既能看到其价值,又能认清其限度。无疑,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时代的需求,提出新的教育改革的思路是必要的,但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更好的发展,决非为了改革而改革。因此,当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核心素养改革?基于什么立场进行改革?这场改革与以往的改革相比,有什么不同?核心素养会不会成为喧嚣一阵的教育口号,随后就烟消云散?本文在肯定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核心素养改革做如下思考,以期能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基于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而催生的核心素养改革

但凡是一项改革,总是基于一定的动力而产生,也总是围绕着一定的目的而进行。围绕着核心素养改革,我们需要思考如下问题,即为什么要进行本次改革?改革基于什么样的动力而催生?要改哪些方面?哪些方面又是不用改的?关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回到原点,从改革发起的背景去思考。OECD是最早开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组织,我们可以试着从发起者的意图中寻找答案。众所周知,OECD是由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其宗旨在于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从而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其目的在于促进其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升各成员国的生活水准,既然这一经济组合体存在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经济,那么它为什么会去关注教育事业?原因在于教育具有人力资本的意义,尤其是在以知识经济为表征的21世纪,教育被誉为先导产业,已经上升至战略高度的地位。在DeSeCo项目介绍里,明确指出了核心素养(keycompetence)研究的主要驱动力在于商业因素和雇主需要。OECD之所以强调培养个体的关键能力,主要是因为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其一,从经济角度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促进作用:(1)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及市场竞争力;(2)通过提升劳动者的适应性和胜任力来减少失业现象;(3)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中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其二,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角度来看:(1)有助于提升个体在民主机构中的个体参与;(2)增进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正义;(3)加强人权和自主性以平衡全球机会不平等及个体边缘化现象。[1]此外,从《素养的界定和遴选:实施框架》(DefinitionandSelectionofCompetencies:Execu-tiveSummary)文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核心素养研究的逻辑起点。在此文件中,有专门一部分介绍为什么能力(或称胜任力)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全球化和现代化创造了日益多样化和紧密联结的世界,为了更好地理解并生存于这个世界,个体需要掌握不断变化的技能,并且理解可供利用的大量的信息。

其次,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如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繁荣与社会公正等。在这些背景之下,个体所需要的不再仅仅是掌握狭窄范围的特定技能,而是复杂的综合能力。该文中还有很多处类似的说明,文中有一部分专门介绍了界定和遴选关键能力的基础:胜任力和现代生活的需要。这些反复出现的相似字眼均是为了强调当今社会充满复杂性、多样化及紧密结合性,故此,关键能力显得紧迫和重要。[2]核心素养的提出主要回答的是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人们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需要哪些能力?当人们寻找并胜任一份工作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为应对不断变化的科技,人们需要提升哪些品质以保持与之相适应?基于现代生活的需要,OECD与科学界相联合,将关键能力分为三大类别:首先,个体需要能够运用一系列工具与环境有效地互动;其次,在异质文化中进行互动;第三,自主行动。三者内在关联,以反思为核心,反思不仅仅是运用一个程式或方法处理一个情境的能力,而且是处理变化的能力,从批判的立场思考和行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核心素养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发展的角度,基于社会本位立场进行的教育变革。教育目的在确立和制定的过程中,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因素———社会、个体和学科,对不同因素的偏向形成相应的立场。社会本位立场的教育目的有助于发挥教育对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社会功能,然而其弊端在于把教育的对象视为抽象的人,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爱好,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这也是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教育的本体功能。通过教育培养的人参与社会活动是教育的间接目的,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严格来讲,这并不是教育自身的功能。“人”是教育的目的和对象,也是教育活动开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二、基于语境分析的核心素养本真释义

就我们的用语习惯和一般思维而言,与素养直接相对的外文单词是literacy,但从国外的有关核心素养研究报告来看,其文件标题中并没有采纳这一词汇,如OECD使用的是competence一词,欧盟最初采用skill一词,后来改用competence一词,美国是采纳skill一词,新加坡使用的是compe-tence。这看起来似乎不合常理,为什么要放弃liter-acy,而采用指称“胜任力”的competence一词?二者有什么样的用语差异?从词源来看,维基百科将competence解释为“能够胜任某一特殊任务的品质或状态”,从其含义来看,主要是强调胜任某一任务或工作的能力,一般译为胜任力,与competency(指完成某些任务的能力)含义相近。literacy,英汉双解大词典将其解释为“有文化;读或者写的能力”[3],而维基百科则将其解释为“传统意义上阅读、写作、算术方面的能力”。现代意义上的理解赋予了广泛的含义,包括运用语言、数字、图像、知识、文化符号等方面的能力。从词义解释来看,competence一词侧重于社会视角,而literacy一词偏向于个人视角。语言的含义不仅要从字面进行分析,而且要从使用的语境当中结合上下文进行解释。在《素养的界定和遴选:实施框架》文件中,competence一词所使用的语境主要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并不将其作为一个教育概念来使用,想要借此词汇表达的是:“为使个体过上成功生活并融入健全社会,为胜任所要从事的工作,所应该具有的品格和能力”。

从这一定义的类属来看,competence归属于能力范畴。接下来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既然compe-tence归属于能力范畴,为什么学者们不把compe-tence翻译为能力,而是将其称呼为素养?是哪位学者首次对其译介并阐释的呢?这样翻译的依据何在?通过查考已有文献,没有关于将competence翻译成素养的专门介绍,似乎大家直接把它作为一个不言自明乃至普遍公认的术语来使用。最早官方提出的有关核心素养的概念出现在《意见》这一政策性文件中,文件指出,“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但这一政策文件并没有对keycom-petence翻译成核心素养的依据进行说明。在这一政策引领下,加之新闻媒体的宣传推动作用,核心素养迅速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以林崇德教授为首的团队专门对核心素养进行了研究。在已有研究中,有少数学者论述了将keycompetence称呼为核心素养的缘由,主要将其归因于前期素质教育的铺垫,认为素质教育推行了十多年,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作为与素质相近概念的素养更容易为大家所接受。这里,笔者不敢认同,素质和素养作为两个不同的词语,其含义和语境是不同的。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4]素养是指经常修习涵养,如艺术素养、文学素养。[5]汉典网将素养解释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强调后天的养成,且是长期又缓慢的过程。故此,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否则,如果以素养替代素质合理的话,那素质一词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概念体系的学理逻辑是不严谨的。

三、“技术理性”取向的核心素养框架构建

已构建的核心素养标准是否适合于所有个体?不同学生所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是否一样?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不妨从OECD和我国核心素养框架的构建逻辑进行分析。OECD在构建核心素养框架时采用的是如下思路:首先,基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制定出核心素养的理论要素;其次,征集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领域的专家对于核心素养的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概括;最后,修改并确定最终框架。我国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也是采取大致相同的方式,即从理论建构到实践推广的“自上而下理论假设的线性验证方法”。所谓“自上而下理论假设的线性验证方法”,是指在研究开展之初,研究者首先基于理论建构假设,通常情况下多是借鉴国外研究成果而非基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实地调查来验证假设,最后形成结论并进行推广。采用这种模式推行改革,其最大的好处在于推行面广,然而其最大的弊端是基于理论而非问题,在推行时容易遭受拦阻,成效也不显著。就核心素养而言,我们并没有论证其合理性的依据,即教育实践当中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恰是核心素养改革而非素质教育或三维目标所能解决的。

虽然教育部在印发的《意见》中指出,当前课改面临诸多挑战,比如重智轻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薄弱,评价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但这些问题是从倡导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等理论以来教育领域一直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并不明显。我国的课改之路,也渗透着这种倾向。新课改的理论基础融合了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等,我们在此基础上构建新课改的学习观、知识观、教师观、学生观,包括新课改倡导的三维目标,也是在借鉴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基础上提出的,通过构建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体系,自上而下地进行宣传、推广,最后检测课程目标是否得以实现。然而,改革在推行时,专家学者多是宣传宏观上的理论体系,对实践中的问题不甚关注。课改实施的关键因素———一线教师,多数并不明白改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他们对课改的理念了解不够甚至并不认同,在实施时往往敷衍了事。这个过程与20世纪课程领域的课程开发模式相类似。

20世纪80年代,课程专家拉尔夫•泰勒采用“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模式开发课程,并将这一科学化、理性化的课程开发模式作为一种普适性的程序进行推广,成为课程领域的经典的课程开发范式,在当时的课程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6]从本质来看,这类研究受“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支配。所谓技术理性,是指通过合规律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简言之,“不问目的,只问手段”。[7]技术理性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对科学、理性的倡导,20世纪以来,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生活,受到了人们的追捧。科技一经开发便能投入生产之中,产生超乎想象的效果。受此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精神状况产生了极大变化,技术理性思维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在自然和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之中。技术理性控制下的教育研究采用一种普适性的、划一性的模式,通过构建一种适合所有人的框架体系,以此来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在同一性要求之下,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泯灭了。教育不同于工厂加工,其对象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生动的、鲜活的个体,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个体,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中也会暴露出很多弊端。

四、在兼顾全面发展的基点上实现个性化发展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一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994年,国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提升国民素质,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改革,旨在“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8]。2001年新课改实施,为克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状,提倡在教学中制定三维目标,在借鉴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部分的目标体系,意在培养和谐发展的“全人”。自2013年以来,为顺应国际研究趋势,我国掀起了核心素养改革,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最终确定了包含人的自主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框架体系,其核心也是指向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改革在实质上都是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全面发展作为衡量学生成长的评价标准,落实在教学活动中,通常意味着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如果有人不擅长某些学科,即所谓的“偏科”,在升学考试中通过的概率就会很小,因为升学考试通常划定了分数线。按这样的评价标准,历史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或学者将没有发展的空间。例如,爱因斯坦在读中学期间,行为举止不同于常人,经常给老师惹麻烦,功课也常常不及格,被老师贴上了“智力迟钝、不守纪律、生性孤僻”等标签,最后不得已退学。用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衡量,爱因斯坦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学生,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被教育体制所接纳的学生,其自主探索和发现能力却超群。他在中学时就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并自学高等数学,在16岁的时候自学完微积分;26岁时发表了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获得博士学位。

之所以在教师眼中平庸,原因不在于爱因斯坦真的平庸,而是教师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不适合他。故此,爱因斯坦提出了这样的名言,“教育就是把在学校的东西忘完了以后还剩下的那些”。我国学者诸如钱钟书、、、朱自清、季羡林等人,也不是“全面发展”型人才,但在所感兴趣的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例如,钱钟书自小对国文和英文很感兴趣,但却不擅长数学,在1929年考清华大学时,国文和英文满分,数学却只考了15分,按当时录取的标准来讲,他是没有希望得以圆梦的。幸运的是,校长罗家伦有着超前的教育理念,最终破格录取了他。明史专家也是一样,在1931年报考清华时,文史科成绩优异,数学却只考了6分,但被校长翁文灏破格录取。假如按照语、数、外各科全面发展的标准,这类人是很难考入好的大学的,更不要说清华、北大这类国内名校,但因为超前的教育理念,宽松的教育环境,他们得以进入名校学习,有了个性发展的环境支撑,最终在擅长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由此可见,全面发展并不等同于所有学生在同一层面或水平上的均衡发展,也不等于为学生划定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在“适度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人作为教育的对象,充满着复杂性,生物学、遗传学、心理学、社会学都对其进行了基于不同视角的解释,脑认知科学等多学科研究都证明了个体发展的独特性这一命题。

第6篇:全面发展的含义范文

一、概念界定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1)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人的需要来作为动力和源泉的,马克思总结为:“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你自己的本质即你的需要”,这说明了人的需要最终得到满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

(2)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把认为人的能力看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即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有力结合和综合发展。当然,人的能力包括人的素质、潜力、现实能力等多种能力,它们在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3)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其存在着独有的社会性。”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之间能够在心理和情感方面以及对各种信息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启发,进而完善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由此,马克思讲:“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4)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指作为社会中的个人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性等方面表现得不同于他人的独一无二的主体性。在马克思的论著中讲到“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显然,他所讲的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而且,是个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2.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含义

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就是思想政治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有利于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达成的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思想政治课程承担着促进学生良好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

任务。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出发点和归宿

1.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论基础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有理论基础的,“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由于理论是思想政治课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所以,理论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依据。但是当前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课程资源特别是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内容和形式还存在许多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依靠理论渐渐转变人们的想法。因此,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论依据。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实出发点和根本目标

课程资源是为培养时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的。社会主义是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对于以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养的课程,更应该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

三、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途径

1.自主开发

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应成为教师胜任教学的必要技能和基本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

自主开发课程资源,要求学生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能力等是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

2.特色开发

增强课程特色。学校应该取长补短,开发适合学校自身的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又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域特性、民族特性和文化特性是特色开发中应予挖掘的主要内容,为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服务。

体现师生特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身就是一项极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其针对性,从而使其发挥特有的作用。特色开发,要展示教师的风格,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突出学生特长。

3.综合开发

创造性地利用和拓展思想政治课教材资源,要注重教材的拓展与延伸,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且还要加强政治教材知识之间以及政治教材和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下的新课程倡导学科知识的综合化,要求思想政治教学既要求学科内部间的综合,也要求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这样,有利于达到教材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

4.共同开发

合作探究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一定问题,指导学生观察、调查、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中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第7篇:全面发展的含义范文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必要性

美术鉴赏是鉴赏者通过运用视觉观察感知,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体验、判断的欣赏过程,能够使鉴赏者从中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能力。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师生通过共同的美术鉴赏活动,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新课标提出学生要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衡量学生的素质、修养,离不开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作为审美艺术的美术鉴赏教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学生,起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作用。然而,现阶段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不仅教学思想陈旧,而且缺乏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教学,使得学生无法理解艺术作品表现的精神和生命力,从而得不到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阶段需要实施美术鉴赏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探究。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积极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提高高中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兴趣,而且能够引导高中生主动地进行欣赏和探究,促使其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从而理解美术作品所表现的精神、内涵[1]。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欣赏艺术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手段,适时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通过这样主动思考的方式,挖掘自身潜能,从而有效提高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授《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一课时,为介绍这一时期的青铜作品,教师先用课件展示多幅商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在学生对这些古代中国的作品产生强烈兴趣后,适时提出问题:“青铜器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确定是以铜为主,加入锡铅合金,用蜡或泥模铸造的青铜器具。教师继续提问:“青铜器有什么功能?”学生结合作品欣赏,能够得出有礼器、乐器、兵器等不同功能。通过这样的鉴赏课,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青铜器的艺术内涵。

(二)实施多样教学,增强教学感染。

随着高中生个性的不断发展,其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将抽象的描述转变成形象的展示,突出美术艺术的感染力[2]。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及学生的需要,采用多样教学的方式,将艺术鉴赏课表现得更为生动、直观。为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教师在教学前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找到教学的关键性,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的内容,从而挖掘教材的独特点,提高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教授《传神写照――人物画》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人物在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的图像,使得人物图像更为鲜明,学生通过观察不同于书本上的动态图画,对人物画的了解更加深刻。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将单调的抽象教学变成生动形象的艺术感染,促使学生更愿意欣赏艺术作品,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三)建立和谐关系,营造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而且能够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促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师生在鉴赏艺术作品时共同探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融入作品意境,从而获得审美体验。通过这样的教学氛围,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悟会更加深刻。

例如,教师在教授《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一课时,首先以交谈的方式与学生谈论作品的产生背景及特殊含义,然后询问学生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学生在交谈当中欣赏徐悲鸿的作品《奔马》及其他作品。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在交谈中营造融洽的氛围,使学生在体会国家命运中感受到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精神。

第8篇:全面发展的含义范文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是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从上述可以看出,广义上的素质教育是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然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有其独特的含义,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目的是仍然是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作为大学生更是如此,始终不能忘记作为学生的使命,应懂得在专业课的学习和课外活动之间的轻重取舍。因此,全面发展是有侧重的全面发展,是保证专业知识深刻掌握的基础上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不是一味的盲目的追求均衡的发展,否则会偏离自己的价值取向。自由发展的含义,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体现在追求知识的自由境界和创新意识的大力发展,对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是自由发展的深刻体现,同时应注重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2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是联系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纽带和桥梁,其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班主任的工作又不同=F大学中其他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有别于其它工作岗位的,除负责组织和管理班级工作外,其教育工作主要的、内在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精神发展,所承担的教育责任更大。

2.1大学生独特的心理

大学生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后,来到充满梦想的大学校园,然而,现实与梦想的差距使他们产生了矛盾和冲突的心理,加之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缺乏,面对新的环境,出现了诸多不适应性,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部处于未发展成熟的阶段,具:一定的特殊性。随着心理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增强,面对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大学生活,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渐由“老师说了算”向“我说了算”过度,其内心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同。

2.2由管制变成引导

由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成熟性,大学阶段班主任的正确引导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教师与学生所处的特殊地位关系,班主任常常是实行强制性或命令式的管教方式,过分强调自己的地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设定了过多的,结果往往使学生感到自己无能而羞怯、退缩,形成过分服从与依赖等不良心理,长此以往扼杀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或者是形成叛逆、反抗、仇视、不信任以及不合作等不良行为表现,从而使学生失去健康成长的机会,失去学习的自主欲望l3]。所以大学生的班主任不是命令式的,而是建立在平等、互信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应该树立三种意识:平等意识、亲情意识和换位意识l4_。班主任要克服“单纯管制”的思维定势,树立“积极引导”的育人观点。调动学生的自我因素,促其自觉的接受教育,使学校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认知。不少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多半停留在对学生外在行为的约束上,常常认为只要管理得严、不出乱子就达到了目的。而学生一旦发生问题,又往往会走向另一极端,动辄点名批评、公开处分。当然行为规范教育也是是必须的,但把行为规范教育简单等同于外在行为的硬管理、硬控制,我认为至少是一种缺乏远见的管理思维模式。

3班主任的作用发挥

作为大学生的班主任不仅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奉献精神和亲和力,这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是否出色的基础,然而只具备了这三方面的素质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广泛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艺术修养。(11众所周知,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德育为先,它是其四育的基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行的培养无意识至关重要的,一个具有良好品德,高尚情操,健全人格和健康心态的班主任,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2)大学生班主任应该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这也是大学生班主任绝大部分是兼职的原因),只有具备相当丰厚的专业知识,才可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辅导和就业的指导。f3)大学生班主任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此艺术并非仅仅指琴、棋、书、画等狭义上艺术,更多的是指行为艺术、语言艺术等广义上的艺术,实践证明一个具有良好气质和语言艺术造诣高的班主任常常是学生效仿和学习榜样,在学生内心能够引起更多的共鸣,使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变得更加顺畅和自然,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德、智、体、美、劳的不均衡性

上述已叙述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德育为先的原则,然而大学生的本质是吸收更多的文化知识,要为自己将来的再教育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有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的理想。因此,在大学四年的学习必然是以文化课为中心的学习,而不是一味的去参加各种社团或纷繁的文艺体育类活动。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或无精打彩的现象,整个人看L去常的疲惫,州时对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究其原因,少是由lf之前参JJJ]了过多的体育或文艺类节日的活动,这样长此以什,必将会影响到学q三文化课程的学习(当然我们也不提倡什么课外活动也参加的学乍),因此,班主任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t1,,小仪要给学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而fj.要强峭德、智、体、美、劳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有侧重点的发展,应该足以专业课程学习为【I1心的发展。

3.2引导和就业拓展

班1l仃戍该很好的利用白刈业知识储备丰富的优势,对进行K期的专业引导,让学生多产加学术报告和专业座谈会,小定期的给学乍讲述围内外与奉专业相关的科学事件用以及研究进展,K此以件,/f仪会激发学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具何引导性作用。入学乍的就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也是大学生笔者和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之‘,因此,‘个好的大学一定是就业渠道来源非常一泛的人学,因此,班任要充分利用自身就业资源广泛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就业拓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就业疗向,给学乍介部分-J~qk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让学生去解和认识企业的文化和产过程,可以以课程实习或毕业实习的方式让学卞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做好就业规划。

第9篇:全面发展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初中生;音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281-01

一 音乐自主学习能力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一种推动人们终身学习、适应时展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主旋律。伴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及深入,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培养中学生音乐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论作为指导,首先分析了自主学习的含义,然后阐述了中学生音乐自主学习能力的含义及意义,并采用举例的方法对当前中学生音乐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培养中学生音乐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即增强音乐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元认知知识、实施合理的评价机制、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 实现音乐自主学习探究的措施

初中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并且发展他们的智力,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新的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倡导学生自主、合作以及探究式的学习,来做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潜在能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断促进每个初中学生的自身素质全面发展。我们所说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也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把学生作为主体,然后展开分组学习以及探究,借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笔者看来,要实现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外部环境。

学校的教育是以教学活动为主的,而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制定者、设计者以及组织者,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因而,应该转变教师的观念,给学生的音乐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如果音乐教师在教学改革当中仍然固守于本身的教学经验,不认同新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那么自主学习的实施就落到了空处;其次,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一定要正确定位。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音乐学习中的促进者,教师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音乐学习的促进者,重心也转化成了促进学生个性和谐、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最后,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校音乐环境,例如,布置优雅、艺术化的教室以及美丽的校园环境。

2.通过举办合唱、合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品格修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合唱或者合奏等艺术形式,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团队实践当中来,让学生经过训练形成统一的节奏,然后学生按照这个节奏自觉地去调整自己的发声速度以及发声力度等等,来维护以及保持所在团体的合唱、合奏在情绪、动作以及旋律上的统一性,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以及集体主义精神。

3.加强反馈和评价,体现合作探究。

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给学生做出正确的反馈评价,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这对于促进学生的音乐自主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索教学,既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人格品德、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创新意识等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在社会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走上岗位后的音乐学习是离不开音乐的自主性学习的,自主学习是一个人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并扩充自身的音乐素养以及音乐审美能力的可靠保证。

①培养音乐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音乐以及享受音乐坚实的基础。

②培养音乐自主学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