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资源实践报告范文

水资源实践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资源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资源实践报告

第1篇:水资源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建议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是基础工作,是节约用水、可续额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建设项目水资源科学论证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一项措施,对保证建设项目合理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方面意义重大。

一、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现状及意义

(一)论证工作存在的问题

1、项目业主和论证单位对论证工作的认识有待深化。现阶段很多业主对水资源论证没有深刻的认识,常常将论证当成水行政主管部门刁难建设单位的借口或者仅仅是立项过程中的一个步骤,所以论证单位常会在论证和编写报告书时遇到经费较少、时间较短的问题,使论证工作应有的深度难以达到。得到论证合同后,论证专业技术人员和论证单位不仅要对业主负责,更要以国家公共利益为重,负责水的科学管理、有效保护以及高效利用,服务于生态环境和公的水资源。现阶段,由于有论证资格的单位相互竞争日益激烈,论证单位往往存在“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思想,常常在论证工作中避重就轻,使公共资源受到不必要的损失,致使论证报告书中提出的建设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被淡化,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操作性不强。

2、许多地区论证工作开展阻力较大。一些地方政府偏重GDP增长,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往往把水、电、路三通作为招商条件,一些用水多、污染重的项目被冠以“市长工程”“县长工程”,阻止进行水资源论证工作。水利部门作为政府属下的职能部门,有法不敢依,执法不敢严,许多县市多年来没有一个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在经济发展与水资源论证工作发生矛盾时,地方政府只考虑经济发展因素,或把水资源论证当作争取项目立项的手段之一,部分领导干部水资源保护意识低,论证工作开展阻力大。

3、进行总结时未留余地、结论过满。现阶段很多项目论证工作不够深度,没有充分的论据,但报告书论证的结论却很满,用得较多如“影响很小”“没有影响”等结论型词语,余地没有留足。除此之外,对项目或项目业主实质性建议在很多论证报告书中很少提到,这样的论证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不利于项目的科学实施、高效利用水资源和保护作用不大,仅仅为了项目能够立项是不够的。

(二)项目建设水资源论证的意义

通过开展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可强化企业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意识,全面落实水资源论证制度,查找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审查、审批及取水许可审批、发证和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水资源论证对建设项目取水、用水、退水的各项要求。完善水资源论证审查制度与实践的统一,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做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质量标准

要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除了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的要求开展工作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论证要全面。对于建设项目而言,取水水源不仅要论证好,项目自身的用水论证也很重要,更要将项目退水以、退水后对水环境的影响论证工作做到位。此外,项目开发水资源利用对水资源状况和其它用水户的影响也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证,如果有影响还要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以及具体的补偿方案,不能“绕弯路”避重就轻。

(2)突出重点强化论证深度。结合项目特点展开综合论证,如对于采煤&洗煤排水要突出河流生态保护的论证,对于工业项目要突出项目用水和退水的论证,对于城市生活用水,要突出水的质量和用水保证率的论证。

(3)科学严谨,客观公正。尊重科学,坚持原则,尊重实践;要不得一点偏见,减少业主主观意见的影响;工程项目了解充分,事物本质进行把握,论证成果要体现客观公正,用全面的、发展的、科学的观点指导和探索论证工作新途径。(二)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只是项目“点”上的论证,缺乏对重要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面”上的论证。单纯的建设项目是从单个项目角度出发,无法论证区域多个建设项目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累积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将水资源论证工作上升到规划水资源论证上来,避免造成微观合理可行,宏观规划控制失衡的局面,也可以通过规划水资源论证明确各项目取水后的累积效应,从理论上讲规划水资源论证对建设项目项目水资源论证提供宏观指导。

(三) 确定三层次评价区间或范围

评价范围要依据论证内容的要求统一制定,水文评价区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状态评价区间和建设项目即是三个层次评价范围,三个层次评价区间如下:

水文评价区间。河段的上游评价,从具有较长系列水文资料(建议最少25年以上)的水文站到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区间。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态评价区间。对项目所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区域用水累积影响进行分析。如果项目所在流域或区域水量统一调度或分配方案已经形成,取水评价则要按统一分水方案进行。如果流域或区域水量统一分配方案尚没有建立起来,那么最好以建设项目为中心,上下游各取一个水资源三级分区或上下游各100km左右范围作为用水参考评价区间。

建设项目与其他用户相互影响区。建设项目水功能二级区可作为中心,上下游各取一个二级区或上下游取10km范围作为水环境和退水影响评价区间。

(四)严格管理论证单位、评审专家

做好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须加大水资源论证评审专家的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质量。评审委员会的组成是保障评审水平和公正性的关键,评审委员会一般建议由评审专家,项目影响范围大区水行政管理单位的代表和项目受影响的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特别应要求可能有争议的地区代表或者敢于发表意见的专家参加,这样可以保证各方,特别是反对方的意见能够在评审会上得到充分发表。逐步建立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等不同专业领域、不同行业的专家群,细化专家业务范围,提高水资源论证评审的专业性,不同专业的专家对特定的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评审,有助于论证单位拓宽论证的专业面,逐步提高论证水平。而且评审会对参会人员起到教育和培训作用,使业主认识到水资源论证不仅对项目的申请是必要的,而且对项目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也有重要保护作用,有助于建立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预防水事纠纷和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使水资源论证制度逐渐成为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抓手。

(五)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宣传力度、落实领导责任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依照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的理念,适度确定建设项目发展速度;同时,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耗水少、污染小的工业,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的发展,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对现有耗水大的行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不以当前经济发展影响以后发展的持续性。充分认识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增强水资源、水环境忧患意、责任意识,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既要以流域为单元,实施统一调度、统一规划,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要体现权威、高效、协调等方面,区域水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要大力推广,真正解决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多头管水等管理上问题,实际问题和制度如果不适应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要统筹协调、逐步解决和完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取水许可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还要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管理工作和取水许可审批中的失误要尽量避免,依法保护公共利益,取水户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六)多单位联合进行论证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是多专业交叉的复杂工作,它涉及面广,比如水资源、水文、水利工程等相关专业都有所涉及,论证的方法更是广泛,涉及到规划、管理、设计、经济以及法律等方面。一家论证单位论证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很难将上述各方面都顾及到,因此,现阶段导致论证报告书的论证内容深度达不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涉及到自己不熟悉的专业或者没有相对齐全的资料。因此,要对不同专业类型单位进行鼓励,促成联合论证。

(七)编写水资源论证报告要严格、严格监管市场和审查工作

在审查时,定额管理要和水资源总量控制相配合,注重统筹拟建、在建以及已建项目注重开发,节约保护和利用相配合,平衡区域和流域、节水和用水、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水之间的关系。对建设项目的现场勘察要重点加强,保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结果的合理性、科学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工作的市场要加强监管,竞争市场体现公平原则,将项目管理加以规范,将报告书编制的质量提高。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找出问题、分析对策,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具有可操作性。

三、结束语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具有其深刻而重大的意义,在今后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要遵循论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进行合理的论证,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方法,达到真正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目的。

参考文献:

第2篇:水资源实践报告范文

作者:王新才 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局

由于受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整个社会层面对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法律法规层次上,也缺少与《水法》配套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因此,2002~2007年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和概念化层面。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扎实有效推进,全社会和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到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长江流域的部分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总结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试探性、开创性地开展了化工园区规划水资源论证。2008~2010年,恰逢国家“十一五”期间的产业结构大调整时期,率先开展的园区类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是在化工、石化产业沿长江从下游向中上游转移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长江下游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关停并转了一些化工石化产业,并对这些产业的发展规模予以限制。与此同时,长江中上游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纷纷规划不同级别的化工园区以引进和承接化工石化产业转移。为了加快招商步伐,同时也为规避化工石化产业的环境污染风险,化工园区大多采取了集中建设供水工程、废污水统一处理排放的模式。因此,早期的园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对象(表略)仅是园区供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的论证,本质上是建设项目论证。虽囿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但这些试探性的工作对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为后继深入推进规划类水资源论证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深入推进阶段。以水利部《关于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试点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10]483号)为标志,长江流域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进入深入推进阶段。2011年是规划水资源论工作全面和深入推进的关键性一年。四川南充经济开发区(化学工业园)规划水资源论证[3]是依照水利部水资源[2010]483号文的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编制的第一份园区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此后,结合中央水资源费项目,开展了汉江干流、乌江干流梯级水电开发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4-5]。2012年是在2011年深入推进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全面推进和逐步规范化的一年,着重深入推进和规范工业园区类、河流规划类水资源论证,并积极推进其他类型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近两年来,随着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已建梯级水电站的逐步投入运行,使蓄泄矛盾日益凸显,不合理调度加剧了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单一水利水电项目水资源论证都是针对单一工程开展论证的,未从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或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各工程的整体协调关系考虑,无法从流域全局协调各种矛盾,也无法整体考虑工程对流域性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累积影响。鉴于此,长江委在总结工业园区规划水资源论证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探索河流类和水电梯级开发的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4-6]。部分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等逐渐认识到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动开展有关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6-7]。至此,长江流域开展的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主要涵括了工业园区、城市发展、重大项目布局、河流规划4类。

规划水资源论证体系对于规划水资源论证体系的划分,笔者认为总体上应划分为河流和区域两大类,包括:城市规划、园区规划、建设项目布局、河流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五大类型。(1)水资源是支持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城市总体规划伴生着重大项目布局或调整、城市人口增长、取用水增长、排污量增加等,城市发展必须依靠水资源的有效支撑,同时城市发展又对区域甚至流域水资源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城市总体规划应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2)园区主要包括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城市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此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相似,也应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3)建设项目布局规划水资源论证主要是指,以水资源作为直接、必备、基础支撑性条件的行业性规划。这类规划的建设项目布局对流域或者区域水资源配置、水文情势、水环境的影响较大,主要是指水利(如灌区规划等)、水电、火电、核电、化工、石化、煤化工、造纸(纸浆)、钢铁、冶金、航运等行业规划,对此应进行规划水资源论证。而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关系不紧密的行业规划,如机械、电子、交通运输(公路、铁路等)、民航等行业规划可不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4)河流规划主要包括,江河湖泊流域综合规划、干支流综合规划、河段综合规划等。由于这类规划中,对水资源的供用耗排分析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统一调度、水资源监测、水资源管理等因素考虑不够,应进行规划水资源论证。(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国家和各省(市、区)、各地市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或规划纲要等。因其需与水资源条件相协调,其实施将对水资源产生影响,故需要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规划水资源论证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2010年11月29日,水利部的《关于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试点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10]483号)提出了规划水资源论证的技术要求。该技术要求的及时推出,对于指导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从近年来的实践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以完善和调整。笔者认为,规划水资源论证的目的主要有3个方面:①从流域或区域层面检视和协调规划布局和水资源条件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规划方案的确立提供水资源条件支撑;②从流域或区域层面协调水资源技术和行政管理等,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③指导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规划水资源论证的分析基础主要是各项规划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规划总体布局,所在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条件等。规划水资源论证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规划概况,水资源条件分析,水资源配置,水资源调度,规划对水资源的影响分析,水资源监测,水资源管理等。以下分河流类和区域类规划水资源论证做简要阐述。河流规划类河流规划类主要包括上述体系划分中的河流规划以及以江河湖泊为主要对象的专业规划,如水电、水利、航运等。规划水资源论证是以流域或河流、河段的综合规划或者专业规划确定的规划方案为对象,在系统分析流域内现状年、规划水平年河道内外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充分协调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关系,合理配置水资源,统一调度水资源,使之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分析规划的影响及提出对策措施、监测方案及管理要求。河流类规划水资源论证有其特殊性,目前的技术要求尚不能完全涵盖河流类规划水资源论证的实际工作要求。笔者认为,河流类规划水资源论证应涵盖以下内容:①流域基本情况。包括流域的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水系、社会经济概况;流域内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水资源综合或者专业规划情况、流域规划的实施情况、各规划间的协调性分析等。②分析论证范围与水平年选择。流域规划应以整个流域为分析论证范围,河段规划或湖泊规划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现状水平年一般选择为编制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时的前1~2a,规划水平年应根据规划确定的项目实施顺序、规划水平年,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水平年综合确定。③流域水资源状况与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根据分析论证范围及水资源分区分别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供、用、耗、排分析)及潜力分析;按照水功能区评价水资源质量。④流域水资源配置。提出流域和分区现状水平年和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配置方案,成果主要包括分区供、用、耗、排分析,红黄蓝分区,基本断面控制指标等;拟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和水资源管理要求,选取重要水工程控制断面、省界控制断面、水系重要节点控制断面和重要城市控制断面作为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控制断面;基本断面控制指标主要包括下泄流量、最小下泄流量、最低水位、COD、氨氮等。⑤统一调度方案与应急预案。针对流域内各蓄水工程的任务、水资源条件、各取用水户的情况以及断面控制指标,从流域或河流层面提出统一调度方案,实施统一调度,检验水资源配置方案是否落实到位,进而提出水量应急调度预案。⑥流域水资源监测方案。提出满足流域水资源统一配置调度管理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的水资源监测总体方案,以检验调度是否落实到位。⑦规划实施影响分析与减缓措施。⑧流域水资源管理。⑨结论和建议。

区域规划类从区域类规划水资源论证的工作实际来看,《关于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的规划水资源论证的技术要求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论证工作中应重视以下问题:①区域规划往往深度不够,给论证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如部分园区的近期、远期发展目标不明确,园区产业发展规模和定位不具体,需水、退水情况不清,大多停留在规划的宏观分析等;②把园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当成了供排水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往往忽略园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等内容,对园区的用水效率指标、节约用水指标、应急措施等分析不够,对园区水资源条件和取用水的联合运用,供水、中水回用、退水等分析不够;③保障措施不明确,如对水源保障措施、取退水影响监测措施、事故污染应急措施、园区用水指标控制措施等的论证较空泛,没有具体落实责任主体和控制手段。因此,区域规划水资源论证的内容,仍需参照河流规划类水资源论证进一步规范。主要内容应包括:基本情况,分析范围与水平年,区域水资源状况与开发利用分析,区域水资源配置,水资源调度,水资源监测,规划实施影响与减缓对策,区域水资源管理,结论与建议等。只是内容的侧重点与河流规划类不同,更加注重区域内及其分区的供、用、耗、排分析,统筹区域内水资源条件、取用的区域外水资源和中水回用合理配置水资源,统一调度水资源以及用水效率和废污水处理措施等。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和审查关于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和审查,根据以上五大类型,笔者认为应作如下规定。(1)城市、园区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拟由城市政府和园区主管部门组织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由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如存在需国家核准、审批的建设项目或超过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取用水管理限额的,应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初审,由流域机构审查。(2)建设项目布局,如水电、火电、核电、化工、石化、煤化工、造纸(纸浆)、钢铁、冶金、航运等行业规划,应由行业主管部门或相应企业组织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本行业规划的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规划布局在一省(市、区)范围内的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初审,由流域机构审查;规划布局跨省级行政区的,由流域机构组织审查;国家级行业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由流域机构初审,水利部组织审查。(3)河流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由相应区域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由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其中布局的建设项目涉及国家核准、审批或取用水量超过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权限的,应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流域机构组织审查;跨省级行政区的河流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由流域机构组织审查;七大江河流域或干流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由流域机构初审,水利部组织审查。(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由相应区域政府组织编制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由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其中项目布局涉及国家核准、审批或取用水量超过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权限的,应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流域机构组织审查。规划水资源论证的审查是技术审查,是指导规划实施的重要依据。审查机关出具的审查意见,不同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查意见,不应属于行政许可的范围。良好的技术支撑对深入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至关重要,建议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明确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的资质条件,建立健全规划水资源论证资质管理体系,开展与规划水资源论证相关的培训,提高已有相应资质单位的技术能力。规划水资源论证监督管理与后评估在规划的编制阶段,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是为了明晰水资源条件对规划的保障能力与约束因素,论证规划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的适应性,提高规划科学决策水平。在规划的实施阶段,开展具体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时,首先必须检查其是否符合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要求。其次,在整个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检查各项目和区域的实施是否符合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提出的取水用途、用水总量、用水水平和效率指标、退水量、退水水质、入河排污总量等要求,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提出的削减不利影响、事故应急处理等工程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因此,有必要依据规划水资源论证的成果,对规划的实施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对具体项目落实规划提出的用水水平和效率、退水水质目标、水资源保护措施情况等实施监督管理。在规划实施5a或实施完成后,有必要对规划水资源论证进行后评估,以检查落实情况,进一步提高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质量。对于没有落实的措施,要督促落实;对于落实措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督促其予以改进和调整;对于超出预期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协调各方认真研究,寻求解决方法和途径。实施规划水资源论证监督管理与后评估是必要的,但规划水资源论证管理和建设项目水资源管理工作可能涉及到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机构,如何落实规划水资源论证的监督管理和后评估,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作深入探索和研究。

目前,虽然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得到社会高度重视,但有效推进该项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长江流域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不仅需要得到各级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还要切实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长江委将以具体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为抓手,努力推进与其相关的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着眼于区域大局、流域大局、国家发展战略大局,通过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充分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和各方用水权益,建立水资源监控体系,为区域、流域和国家制定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与考核实施情况提供可操作的途径。

第3篇:水资源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城市 水资源 再生循环利用

中图分类号: B834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非常巨大,如何有效的满足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将城市的污水废水看成是一种资源,将这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回收处理利用,达到区域内本流域水环境平衡,保持社会经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构筑资源节约型城市。

二、目前的城市水资源现状

在流域的城市群中,大多数城市都是临水而建,通过若干年的建设与发展,从城市功能上基本连成一体,一个城市的下游同时是另一个下游城市的上游。作为良好的水环境并不是局部地域而是整个流域。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我国目前却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不仅使得农作物灌溉、工业生产、甚至连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水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200立方米,占有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日本的1/2,美国的1/4,俄罗斯的1/12,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水资源还存在时空分布明显不均的情况,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而在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就有400多座城市存在缺水问题,其中100多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就有9个严重缺水。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缺水都比较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正常年份缺水量约在400亿立方米,日缺水量为1600万吨。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

三、目前国内外在水资源再循环利用方面的情况

水循环经济国内外研究进展 在水循环的研究与实践应用方面,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结合自己的实际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纳米比亚、日本、欧盟成员国以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Asano等认为水资源需求的数量和调配的范围随着人类生活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大,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扩展水资源的调配范围;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提高了调水的经济和技术实力。Metcalf从污水再生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污水处理、处置和回用的基本原理。Beekman从节水减污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水体保护、循环利用的基本原理。Lund对调水的成本与风险交易以及对自然、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Glenn-Marie建立了国家层面水资源循环体系和水实物量核算投入产出表,并用于南部非洲国家(如纳米比亚)的水资源核算,进而分析水资源对各部门经济的影响,提出产业发展政策。其中,澳大利亚无论在水循环研究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颇为成功。

从1977年开始,澳大利亚有关部门便开始着手再生水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为了成功举办2000年悉尼奥运会,澳大利亚政府相继出台了《国家水资源管理战略框架》和《NSW城市和社区循环水利用导则》,并建立了相应的循环水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标准;目前,在澳大利亚大约有500个污水处理厂,其中有一半从事循环水的开发,每年大约有150 GL到200 GL的废水被循环利用。2004年,在澳大利亚国会资助下,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出版了《澳大利亚的水循环研究》报告。这份研究报告介绍了澳大利亚当前水循环利用情况,主要强调生活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程度和循环利用问题。报告讨论了一系列问题,既有国际的,又有国内的经验,并提出了未来水循环利用和管理的24条建议。

四、再生水的利用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紧缺显得日益突出,在城市尤为严峻。水资源短缺致使城市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可开采空间越来越小,水位逐年下降,某些大城市甚至出现了地面下沉的严重后果,然而,水资源的供求矛盾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并且有加剧的趋势。许多发达国家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已发生重大变化,即从控制水、开发水、利用水转变为以水资源再生为核心的水的循环再用和水生态的修复和恢复,从根本上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解决城市缺水,要节流先行,充分利用再生水。鉴于再生水具有诸多优点,对其充分利用变得尤为迫切和必要,这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的。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即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污水再生回用既可有效节约清洁水资源,又可减轻水污染。

据统计,城市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的再生水可循环使用,这就意味着,通过对再生水的充分利用,可使城市供水量增加56左右。对再生水的利用不仅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随着城市自来水价格的提高,再生水运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以及回用水量的增大,经济效益将会越来越突出。合理利用再生水能维持生态平衡,有效地保护水资源,改变传统的开采―利用―排放的用水模式,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再生水使用方式很多,按与用户的关系可分为直接使用与间接使用,直接使用又可以分为就地使用与集中使用。多数国家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以间接使用为主;日本等少数国家的再生水则主要用于城市非饮用水,以就地使用为主;新趋势是用于城市环境水景观的环境用水。

五、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具体措施

1.安全供水是促进污水再生利用产业化进程的保障

严格再生水水质管理,市水务局委托市排水监测站定期对正常运行的再生水设施化验,水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对再生水的卫生指标进行监督检测,确保安全供水开发和推广应用。

2.公共财政资金注入是加快再生水输送管网的建设进度保障

要高度重视再生水回用管网建设滞后的问题,管网系统建设的难度和所需资金远远大于再生水处理厂建设本身,因此必须建立稳定规范的财政资金注入渠道,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配套管网建设确保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发挥效益。

3.合理的价格激励机制是污水再生利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

目前北京市为鼓励使用再生水定价只能弥补中水厂运营成本,还不能使再生水厂形成良性的可赢利的运营机制,再生水水价根本没有考虑管网的建设和维护费用目前还未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再生水收费与实际成本价格相比相差较大,不能涵盖企业维护运行投资回收及利润回报制约了污水再生利用市场的发展目前再生水的应用处于推广阶段还需政府的相应补贴。

4.加强政府协调力度是落实污水再生利用规划的保证

再生水主要用于园林绿化河道、景观补水、道路冲刷、工业用水、冲厕、洗车施工等方面主要用户是政府和工业用户。由于园林绿化河道景观补水道路冲刷都是政府埋单具体使用单位没有使用再生水的积极性,站在各自企业的利益上,寻找各种理由抵制使用再生水。所以政府的主导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应成立相应机构承担推动和监督工作,出台节水的强制性法律法规,逐步落实再生水回用规划。

5.提高宣传力度是公众克服污水再利用心理障碍的保证

要大力宣传发达国家和我们已有的使用中水的实例,在广大群众中普及中水回用知识,大力开展利用再生水会产生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效益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使本市全体公民掌握科学的水资源知识,树立污水可再生利用成为城市重要水源的正确观念。

六、结束语:

进一步扩展再生水的利用渠道,因地制宜,根据需要确定利用途径,促进对再生水的利用。如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水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其重要性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日益明显。应牢固树立节约用水,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科学理念,政府及相关部门更要重视对再生水的利用,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经济繁荣、生态优良的宜居环境。

参考文献:

[1]彭澄瑶.城市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与水生态环境修复[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1期 第11页

[2]张惠源,李健,陈双星,关代宇.城市水资源的再生循环与综合利用――以TEDA水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系统为例[J].中华建设-2012年8期 第99页

第4篇:水资源实践报告范文

题目: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资源监测系统的设计上位机

1.毕业设计(论文)综述(题目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及研究意义)

1.1 题目背景

水资源监测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手段,我国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如何高效、实时地获取水环境参数、研究开发水环境监测新方法,已成为水环境管理与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是将有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微小传感器节点采用规则或随机方式部署在监控区域,通过无线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分布式网络。它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现代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以数据处理为中心,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目标区域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它具有可快速部署、无人值守、功耗低和成本低等优点。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在世界上我国属于水资源贫乏国家, 对水资源的优化使用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强化对水资源环境的监控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常规水资源环境监测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利用便携式水质监测仪人工采样、实验室分析的方式。该方式仅限于对河流、湖泊的几个断面采样,采样频率从每月数次到每日数次。(2)采用由一个中央控制室和若干个监测子站组成的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对水环境参数进行自动连续监测, 数据远程自动传输, 可以实时查询所设站点的水环境参数[1]。前者由于无法对水环境参数进行远程实时监测, 存在水质监测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数据采集速度慢等问题, 不能很好地反映水环境的连续动态变化, 不易及早发现污染源并预警。后者能很好地解决水质监测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数据采集和传输速度慢等问题, 但由于有铺设电缆和建立监测子站的施工要求, 因而存在对监测地点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大、系统投资成本高、监测水域范围有限的缺点, 同时无法进行大面积布设监测子站、对每个小水域实施多点远程实时监测。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资源实时监测系统, 比较典型的国外代表有美国Heliosware公司的EMNET系统和澳大利亚CSIRO 的Fleck系统[2、3]。上述两种系统可采集参数种类较少、不提供对水资源的视频监测功能且通信速率低、产品体积较大、功耗较高, 目前仅适合用作研究, 尚不能作为实用系统在现场使用。国内已对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资源实时监测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4]。与传统的监测法相比,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系统成本低等优点。

近些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国际上非常关注的、涉及到多个学科高度交叉、知识高度集中的热点研究领域。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采用MEMS技术设计微型节点,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智能埃及SmartDus无线集成网络传感器WINS。第二阶段是研究网络问题。国外设计了很多套演示系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国外,Intel公司于2002年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新型计算机发展战略,主要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医学、森林防火、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在国内,很多科研机构和大学队无线传感器网络都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有业内专家指出,中国掌握了物联网(WSN的实际应用)的世界话语权,不仅表明我国在该领域上的技术领先,同时也在于中国式世界上少数能将WSN实现产业化的国家之一。

1.3 研究意义

水资源是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生命支持系统之一,也是重要的环境要素。楼兰古城的兴起是由于丰富的罗布泊湖水的滋润,富庶的楼兰11万平方米,人口达万人,是楼兰国的首邑,是我国古代一重镇,也是丝绸之路南线必经之地。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水资源衰竭,繁华的古城衰落,直至湮没在茫茫的荒漠之下。

水资源危机究竟始于何时,目前学术界尚无公论。但是水资源危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与不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水资源绝对数量较高而相对数量较低的缺水国家。1988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正式实施后,确立了每年水法宣传周(简称为水周),其目的就是通过这一活动,向公众集中灌输有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政策法规,以增强公众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我国的水资源价值理论受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价值观念影响,造成了水资源长期被无偿地开发利用,不仅造成了巨大的宝贵水资源浪费和对水资源非持续开发利用,同时对人类的生存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尽管近几年来对此有所认识,采取了相应的行政或法律手段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但是,由于对水资源价值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致使所采取的措施缺乏广泛的经济社会基础,最终结果是政府干预行为过于集中和强硬,市场行为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又过于薄弱,导致期望与现实相差甚远。因此,水资源价值研究在持续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实现持续发展战略一个组成部分,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水资源监测的实际需求,设计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资源实时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在线实时测量温度、PH 值、电导率、浊度等参数的水资源监测系统,此系统在监测区域内采集相关数据,利用监测区域协调器节点和远程监测中心(PC 机)之间的通信,把经过处理的测量结果动态地显示出来。本课题完成系统上位机的软件设计,由串口接收协调器节点送来的水资源监测数据,进行数据解析,提取出各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通过界面动态的显示出来。

2.2 研究方案

关于本次研究的课题,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水资源监测系统的设计,主要可分为三个部分,由于本次课题的研究只涉及上位机部分,即图一中的虚线部分,主要设计上位机的软件界面的设计部分,其中包括有串口接收数据,解包数据,以及显示部分,其中的解包部分包括,将PH值,浊度,在线实时温度,电导率和它们各自对应的数值一一对应起来,这部分主要涉及用Visual C++语言将其用软件编程,并实现功能,其流程图为图2:

实现过程为:先初始化软件,再设置软件编辑界面,设置好界面后,开始接收由协调器经串口发送过来的数据,进而解包数据,接着处理数据,将PH值、实时测量温度、浊度以及电导率的各组数据按照一定的要求计算好,显示各组数据,最后结束程序。

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串口接收数据,解包数据,处理数据以及最后将数据动态的显示出来,完成了本次研究的要求。

3.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

要完成这次课题,即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资源监测系统的设计上位机,需要完成的内容有:系统上位机的软件设计、接收由串口协调器节点发送过来的水资源监测数据、进行接收数据的解析、提取出各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且通过界面动态的显示出来。其中重点以及难点有:系统上位机的软件设计,由于对上位机不是很了解,以前也没有接触过上位机,对它的功能,使用不了解,也没有接触过Visual C++语言,属于初学者,会有一定的难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把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要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数据分析,是一个关乎本次课题成败的重点;将提取出的数据通过界面动态的显示出来,要通过一定的平台来显示,即要通过一定的硬件设施显示,这就需要能够正确的,有效的连接到所用的平台,是研究的最后一道门槛,也是重点。

目前为止,已经开展的工作有,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以及通过互联网了解到上位机的功能,以及它所需要的编辑工具-----Visual C++,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新的语言,现在已经开始看有关C++方面的书,开始学习使用它一些简单的使用方法。

4.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

第1-3周:查找借阅相关书籍资料,确定系统的总体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4-9周:进行上位机软件编程学习,软件界面设计

第10-11周:进行软件设计、进行数据解析;

第12-15周:系统调试,验证系统功能;

第16-17周:完成毕业论文,准备答辩

注:

1、正文: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2磅。

2、开题报告装订入毕业设计(论文)附件册。

参考文献

1、任丰原,黄海宁,林闯.无线传感器网络.软件学报,2003,14(7) 1282--1291

2、于海滨,曾鹏.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研究.通信学报,2004,25(10).

3、Jesse Liberty Pogers Cadenhead 著,袁国忠,朱永正译,C++入门经典(第五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年10月

4、武万峰, 徐立中, 徐鸿. 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综述[ J]. 水利水文自动化, 2004, 22( 1) : 14-18.

5、吴金平 等编著 Visual C++编程与实践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6、龚道礼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研制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2011

7、赵丽花、樊俊青 计算机与现代化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资源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010年第八期

8、高峰,俞丽,张文安等 农业工程学报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作物水分状况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2009年2月第25卷第2期

9、高峰,俞丽,王涌等 农业工程学报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物水分状况监测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开发 2010年5月第26卷第6期

10、武万峰,徐立中,徐鸿 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综述[ J]. 水利水文自动化, 2004, 22( 1) : 14--18.

11、但德忠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测试技术 2005 31(5):157--161

12、孙利民,李建中,陈瑜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15--16

13、康绍忠,蔡焕杰,冯绍元.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技术创新与未来研究重点阴.农业工程学报,2004,20(1):l一6.

软件技术毕业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工资管理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在中原大化仪表公司是一家省属大型企业分支单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公司下在发生着日益的变化,职工流动速度在加快,工资增减幅度在加大,员工,职称,绩效评定等信息也随之越来越多 ,作为工资管理和发放单靠传统的手工处理已显得力不从心,手工发放需要反复进行抄写,计算,不仅浪费时间,还常因抄写不慎出现张冠李戴,或者由于计算疏忽,出现工资发放错误的现象.同时工资的发放具有较强的时间限制,必须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正是这种重复性,规律性,时间性,使得工资管理的计算机化成为可能.

使用计算机进行工资发放,不仅能够保障工资核算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工资数据库对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服务于上级财务部门的核算与账务处理.从而提高工资管理发放的效率,实现企业员工工资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计所达到的要求,技术指标,预计的技术关键,技术方案和主要实验研究情况

预计达到的要求:

技术指标

(1)开发环境:visual foxpro6.0

(2)运行环境:windows9x/windowsXX

技术关键:

采用foxpro编程思想,利用其强大而完整的功能开发这样一套职工工资管理软件,其主要技术有:foxpro数据库技术,新类的设计与应用,系统容错性的处理,组合查询技术的实现等.

技术方案和主要实验研究情况:

(1)开发职工工资管理系统

(2)职工工资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设计与实现

(3)职工工资管理系统的具体实现

课题研究进展计划:

月28号:毕业设计选题

月10号:开题报告撰写

月19号:对开题报告进行改进

月29号:对系统整体设计

月15号:中期报告

月21号:论文撰写

月28号:系统检查

月4号: 论文答辩

现有在条件,人员(姓名,职称)及主要设备情况

已有软件: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winXX平台

设计人员:樊利清

主要设备:计算机(intel pentium 4)一台,激光打印机 一台

参考文献

(1)开发使用手册 人民邮电出版社

(2)数据库系统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个人电脑实用基础教程 宁杭出版社

(4)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基础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5)数据结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6)操作系统工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第5篇:水资源实践报告范文

1.探究性活动是新课标提倡的一种开放性学习方式。它能较好的融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为一体,对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很有益处。因本次探究性活动在低年级教学班中开展,所以事先教师需进行必要的指导:在活动的“启动”课上,教师重点针对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研究的进程、科学小论文的撰写三方面进行了指导,并建议学生把研究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上、合理地进行小组分工。

2.活动将采用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课下的研究活动中,我把自己定位成“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启发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指导他们分析调查结果、提示他们补充必要的数据、帮助他们优化课题;在汇报课上,我通过设计问题主线,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认识问题,把课下各小组的独立活动融为一体,使学生能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这次活动的意义。

3.在课堂小结中教师以点评学生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切入点,总结本次研究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可以借鉴的经验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教案

课题

爱护水资源

授课人

陆旻

学校

北京理工大学附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现状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3.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4.初步学会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5.初步学习书写规范的调查报告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实验、观测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

2.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归纳;书写调查报告及研究小论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

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难点

学生汇报:语言准确性的把握、节奏的控制

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投影)请问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图标?

我们为什么要节水、爱水?

[过渡]一切生命活动都起源于水。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连坚硬的骨骼里也含水22%。(展示ppt图片)

在地球上,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水资源储备情况怎样呢?北京水资源总量又是多少呢?请阅读书P58~59

补充资料:北京水资源

(见ppt板书1)

[设问]这有限的水资源是否都能用来孕育生命呢?请听刘卓周小组的研究汇报。

[设问]看来水质直接影响到生命质量,那么我们周边的水质情况怎么样呢?陈子悦小组对此进行了调查,下面请听他们的汇报:

[设问]面对岌岌可危的水资源、不容乐观的水质,政府企业、普通居民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林亦清、苏亦煌小组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和分析,下面请听他们的汇报:

[小结]本次研究性学结,详见ppt板书2

中国节水标志

生命离不开水。

感受:失去了水,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

通过看书、阅读补充资料分析水资源现状

学生汇报

ppt展示研究论文《几种化学日用品对小麦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对比了清水、盐水、洗衣粉液、电池液对小麦萌发和生长的影响,通过持续一周的细心观察得出结论:水质直接影响生命质量。

学生汇报

ppt展示研究论文《昆玉河的水污染调查报告》。重点调查了昆玉河水质,分析了与此相关的垃圾问题、生态环境问题

学生汇报

ppt展示研究论文《水价上涨后,服务行业用水情况调查》。该小组在分析了北京市近十年水价的变化趋势后,提出了他们对水价上涨原因的思考,并对游泳馆、美发店、洗车行、居民社区等地进行了实地采访。

学生汇报

ppt展示研究论文《家庭用水调查与探究》。针对居民用水情况精心设计问卷,并在分析中发现问题,又进行了再调查。

学生认真倾听,从老师的总结和其他小组的特色中吸取精华

让学生体会水的重大意义

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惊人的数据,强烈地感受到水资源的匮乏。

该小组采用的是——实验观测法

突出特点是:实验中采取了控温、控湿等严谨的对比实验法,且实验数据详实、效果显着。该小组前期曾将‘不当’课题(‘水与生命’)进行了转化,汇报时没能全程完成实验,但表示仍将继续完成实验。我希望他们不仅要展示出严谨的研究方法、出色的实验成果,还要展现出契而不舍的研究精神。

该小组采用的是——实地取证法

突出特点是:照片资料丰富,说服力较强,问题思考较深刻。

我希望他们不仅要展示出丰富照片,还希望他们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收获传递给大家。

该小组采用的是——采访调查法

突出特点是:在上网查阅大量资料后,采用DV实录,记录了实地调查的收获。

我希望他们展示出他们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增长才干的收获。

该小组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

突出特点是:分析方法独到、采用数据推理,具有说服力。

我希望他们展示出设计问卷、分析结果中的收获。

总结本次研究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可以借鉴的经验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板书设计】

一.水是生命之源

二.水资源现状——匮乏

三.水质现状——污染

四.节水、爱水人人有责

【ppt板书1】

按照节水型城市的标准,北京只能支持1700万人口。据2003年底的统计,北京常住人口已突破1400万,但每天滞留在北京的人口已达到1700万。

【ppt板书2】

本次研究性学结

1.同学们对爱护水资源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意识到了节水要从我做起。

2.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是我们做好节水宣传员工作的好帮手。

3.活动中同学们运用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

文献法付姗姗、高恩继等小组

问卷调查法范嘉炜、林雨清、赵亦群、于天一等小组

实地采访勒雅、张袆洁、林亦清、李锴小组

照片取证张袆洁、李锴、陈子悦小组

录音访谈张袆洁小组

DV实录汪敬吾、勒雅小组

4.活动中锻炼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小组协作能力…

第6篇:水资源实践报告范文

胡鞍钢教授是现代中国研究领域学术领军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学术界思想活跃,成果显著的经济学家之一,对中国学术界和公共政策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力。他前瞻性地提出的若干重大发展与改革建议,先后被政府所采纳。

2000年创办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出版国情报告,提供及时和高质量的决策知识和资讯,参与多项国家重大决策的咨询。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河道断流频繁,生态环境恶化加剧。造成这一现象的成因,除了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用水需求迅速增加之外,究其社会管理层面原因,还在于:一是流域统一管理尚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保障机制仍很脆弱,水资源总量控制难以有效落实;二是流域各地用水效率低下,地区之间用水效益很不平衡:三是流域水资源分配与管理矛盾日趋激烈,仅靠国家所有制的资源管理体制,虽然在实践中有它的有效性,但很不完整,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效益成本加大。而在这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现行流域管理体制存在盲区。在这种主要靠行政手段的指令性配水模式运作下,用户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既无参与权又无表决权,实际上还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此以往,不适应维系相关利益集团的矛盾协调。

鉴于此,我认为,治理水问题的最终途径在于,从以“控制”为核心的传统治理模式,转向以“良治”为目标的现代治理模式。具体说来,主要包括:流域治理应从单一的工程治理走向包括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的综合治理:转变流域治理模式,从主要兴建运营工程转向为公共服务;改革传统的公共水利投资机制;设立由沿河省区平等参与的全流域水资源协调委员会,形成民主协商机制,逐步实现广泛参与,提高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开放度;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综合利用水权和水市场,优化水资源配置:大力推进流域用水结构调整,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

第7篇:水资源实践报告范文

*6年,水资源管理工作加强制度创新,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落实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管理的各项措施,认真贯彻取水许可条例,水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工作得到了全面提升,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

一是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取得新进展。法规建设方面起草了《*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见》中明确了节约用水要求;会同省发改委下发了《*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制定出台了贯彻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中规定的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监督管理、水资源费征收等一系列文件;下发了《*省水资源管理考核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的通知》;起草了《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管理办法》。

二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启动徐州、张家港两个全国试点工作,南京市列为第二批全国试点单位。确定*、南通、淮安等12个市县为第一批省级试点单位;完成了237个节水技改示范项目(其中省级80个),创建节水型企业38家,通过了15家“节水型高校”验收,联合省妇联在全省开展“节水型家庭”创建;初步编制完成了《*省“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三是强化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工作。会同省物价局、财政厅出台了南水北调基金调价文件;全面贯彻落实《*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年内开展了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方面的专题调研,采取多项措施强化水资源费征收;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6年全省征收水资源费3.5亿,比*5年增加75%。

四是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生态系统修复工作。《全省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已形成初稿。制定了《*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水利系统应急预案》。*市编制了《*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报告》和三年实施方案,经水利部批准,列入全国首批水生态修复与保护试点市。全面开展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工作,完成了入河排污口调查和监测。

五是巩固苏锡常地下水禁采成果,全面提升地下水管理水平。省政府年初召开了禁采总结表彰会议,全面总结苏锡常五年地下水禁采经验,表彰了禁采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今年省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地下水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地下水管理。苏中、苏北地区地下水继续加强计划管理和总量控制,按省厅下达的取水计划和压采目标。实际取水量7.3亿立方米,总量控制在计划之内;压采0.34亿立方米,超额完成任务。组织对全省地下水管理工作开展了互查,进行全面考核和评比。

六是认真贯彻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强化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全面启动了取水许可换证工作,规范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明晰了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年内全省共审批取水许可申请105份,新审批地表水取水量95亿立方米、地下水860万立方米。同时,各地加强了排污口设置的论证和审批管理,从排污源头控制排污总量。

尽管*6年水资源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全省水资源费征管工作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基金政策落实情况还不尽如人意,地区间工作不平衡,调价政策落实情况不理想。到目前为止仍然还有南通、南京等地级市以及近半数的县市未出台南水北调基金调价文件。部分市、县(市、区)自来水的水资源费和南水北调基金的合并价格没有达到0.20元/立方米的规定标准。

二是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增强。根据“四个总量”控制的要求,市际、县际还没有总量控制和计量设施,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功能区管理要求,水源地保护的应急监测以及快速反应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管理的需求。

三是社会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展,水资源社会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而国家对依法行政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水资源管理系统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但是,各地水资源管理人员力量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对资源水利的宣传不够,公众对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意识还不强,政策措施研究还不到位。

二、二七年水资源管理工作重点

*7年,水资源管理要围绕全省水利中心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资源水利,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按照资源节约的要求,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按照环境友好的要求,抓好水功能区管理;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抓好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贯彻《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新的一年水资源管理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水资源费征收和管理

一是要落实调价文件。各地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落实水资源费调价文件。*6年省物价、财政、水利三部门关于调整水资源费的通知中明确“各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尚未调整到位的部分,连同南水北调基金一并调整到位”,各地要根据通知要求,强化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凡是南水北调基金文件没有出台的,或者基金和水资源费合并标准没有到位的必须在今年六月底前全部到位,同时全面清理越权减免文件。

二是要提高征收到位率。各市要加大征收力度,及时分解下达县级征缴任务,并落实到各征收单位。今年省厅将对各市下达征收指标,按征收到位率和征收额度双重考核。各地要加强与用水户的沟通交流,在节水技术、取用水管理等方面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要强化用水计量,全面实行计量收费,杜绝协议收费和人情收费,继续大力推广ic卡等先进的用水计量设施,省厅今年将实施取水大户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各市、县已建和在建的系统一并纳入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三是要规范管理与使用。各地要严格执行《*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统一使用“*省水资源费专用票据”,并按规定设立水资源费缴入专户,按月按比例分别缴入同级金库和省库,并将征收情况逐月上报省厅;水资源费要按照有关规定合理使用、规范管理。*7年,省级水资源费重点支持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各地的水资源费使用要与省级相配套,要分级建立项目库,按项目化管理要求用好、用足水资源费。

四是要强化考核奖惩。今年省里将组织相关部门对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对各地随意减免水资源费的政策文件进行清理;同时全省建立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管理的考核机制,将水资源费征收作为水资源管理工作重要考核内容。各市也要加强对县级水资源费征收和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考核,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

(二)加强水功能区管理,突出保护饮用水源地

一是要进一步推进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工作,完成全省1315个重点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今年上半年省厅将完成省政府批准的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核定工作,并向环保部门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各地要配合省厅,在此框架下对其辖区内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进行全面核定,向同级环保部门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二是加强水质监测和预测,建立应急预案。目前各地已经按月组织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并通报,今年在此基础上要定期公布行政区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开展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旬报工作。目前各地普遍存在水质监测设备和能力相对较差的问题,要特别重视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水利系统应急预案》,各地要建立健全重大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继续开展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月报制度。

三是强化入河排污口的审批和管理。在入河排污口普查的基础上,今年要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规划,划定禁止和限制排污水域范围,提出相应的排污口整合方案。各地要加强重要供水水源地、骨干清水河道沿线排污口整治。加强和规范排污口设置论证,规范新设排污口的审批和管理。从今年起各市审批的排污口要实行省级备案制度。

四是全面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各地要编制完成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开展清水通道建设,突出抓好南水北调东线干线、泰东河、通榆河、望虞河等主要供水河道的水源保护工作。继续开展宜兴横山水库水源地保护试点,探索饮用水源地保护的经验。

同时抓好*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编制完成三年实施方案,报水利部、省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是继续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规划工作。完成《*省“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提请省政府出台《*省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若干意见》。

二是继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三个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要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徐州市要组织实施水资源监控系统,制定行政区域用水总量节约奖励和超额加价办法,为建设区域用水总量控制体系积累经验;张家港市要开展循环型工业、农业、生活用水体系和城乡水循环体系的建设;南京市要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起步实施。*、南通、淮安3个地级市和大丰、泗洪、江宁、姜堰、句容、东海、淮阴、武进、高邮9个县(市、区)作为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单位今年要编制完成试点工作规划,并完成规划审查和报批工作,年内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三是抓好节水型社会载体建设。今年省厅要对节水型社会载体建设制定统一的标准,各地继续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型高校、节水型??工作,推进节水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同时,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配合载体建设,开展相关的节水宣传,及时推广先进的节水经验。

四是实施“行业节水行动”工程。年内在火电、化工、纺织、冶金、建材、食品、造纸、机械行业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力争主要产品用水水平5年内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带动行业节水水平大幅度提高。各地要结合地方实际,重点抓好行业的节水工作,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用水,开发利用非传统水源。鼓励企业废污水“零排放”,建设一批“零排放”示范企业,积极开展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试点。

五是建立社会用水总量考核指标体系。今年,全省单位gdp水耗要确保下降4%,一般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下降6%。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细化、分解总量指标,分行业、地区建立用水总量考核指标体系。对取水、用水实行按月统计并上报省厅。

(四)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水利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是各地要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稳步地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充分发挥体制优势。要全面做好水资源综合规划、城乡供水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等各项规划;加快人员培训和水务人才的引进,为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人才保障;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城乡供水保证率;结合城市防洪建设,做好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同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多元化拓宽投融资渠道和改革运营机制,继续推进水务一体化工作。

二是继续加强全省地下水管理,逐步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强地下水的计划管理和开采总量控制,规范地下水审批程序。首先要按照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成果强化地下水禁采区、严重超采区、控制开采区的各项管理工作。各地要按照省厅下达的年度开采计划,逐级考核到每眼深井。苏中、苏北各市要按照五年压采方案,落实水源调整、地下水开采量压缩等措施。其次要进一步健全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强监测站网建设,密切关注沿海超采区的地下水位变化和苏锡常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和动态监测,及时评估苏锡常地下水禁采成效。再次是要严格控制新凿深井,凡地表自来水管网到达地区,严禁增凿取水深井。

三是要继续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460号令),规范取水许可程序。今年省厅将组织专题培训,各地要通过培训班、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学习《条例》,使各级水利系统的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各项程序和要求。各地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厂矿企业和广大取水户广泛宣传《条例》,提高全社会执行《条例》的自觉性。同时,各地要对现行的取水许可审批、发证、监督管理以及水资源费征收等规定进行整理、核查,做好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工作。各地要进一步规范取水许可程序,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杜绝发生违规审批行为。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各地要规范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和审查,加强对水资源论证单位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对水资源论证从业单位资质管理和人员培训,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水资源论证工作。关于换发新的取水许可证工作,在*6年完成普查登记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主要先换发有效期在*7年底前到期的取水许可证。

(五)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

*6年省厅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的通知》,各地要按照通知要求,做到管理机构明晰、人员结构合理、技术设备先进、规章制度健全、档案管理规范、基础工作扎实。各级水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节水办、水资源费征收部门要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水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必备的专业知识;各单位要保证工作所需的车辆、计算机、办公设备以及现场踏勘和调查所需的设备和工具;要建立健全行政许可、水资源费征收、岗位责任等规章制度;要重视水资源档案管理和基础工作。

今年,省厅已经组织编制了“*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省取水远程信息实时监控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将于近期启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同时还将制定有关的指导意见和技术标准规范,各地在系统开发建设中,要以此作为建设依据,以利整合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已有的各类资源。

第8篇:水资源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工程实践能力体系;高水平实验平台;实验管理模式;改革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35-03

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素质的重要环节。国家明确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任务,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高等工程人才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是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和经济建设的基础。为适应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工程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目前也进行了“卓越工程师”和“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实践教学环节作为高素质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和学科优势,将优秀科研成果应用于本科生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的课题之一。西安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有着较强的师资队伍和科研条件,多年来利用科研和学科优势在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在工程实践能力体系建设、实践课程内容改革、高水平实验平台建设和科研实验仪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一、转变思想,构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高等学校也需要转变思想,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满足新形势下不同程度学生需求,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为国家水利基础性行业培养人才,其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在水利、水务、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地质矿产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和管理等工作及相应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水文学原理》、《水环境化学》、《水文气象学》、《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地下水水文学》、《地下水利用》及院级任选修课《水情测报系统》等,这些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将实验教学环节与理论知识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更牢靠更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也才能顺利达成专业的培养目标。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开始了“完全学分制”改革试点工作,水文与水资源专业根据学分制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优化模式,提高质量和效率,重新制定培养计划,构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学生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如图1所示。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将校内实验室参观和校外工程参观相结合,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基本认识;第二层次通过实验课程、专业课程实习及课程设计等校内外实践环节,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专业基本知识和工程实践基本技能培养;第三层次通过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初步应用能力,使学生基本理论与工程实际进一步融合;第四层次通过毕业设计,通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四个层次的训练,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相结合,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二、发挥学科优势,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管理模式

实践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学科和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优势,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管理模式,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1.建立专业教学实验平台,开设重点实验。根据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指委的基本要求,建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平台,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观测、统计、考察、判断、设计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生产和科研的需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结合学科优势,开设重点实验,加强学生知识理解和工程实践能力。以《水文学原理》为例,作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水文循环基本规律及降雨径流关系等。如果能将径流的形成过程和下渗的物理过程及水循环各子要素降水、下渗、径流、蒸发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实验的形式直接展示给学生,同时以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坡面降水量、径流量、下渗量的测定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水循环各子要素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有利于对天然条件下的下渗空间分布及与充分供水条件的下渗区别的理解,而且对于产汇流的分析与计算和整个课程核心内容的掌握均有重要作用。此外,对于水循环要素中的关键环节――下渗的不同阶段(渗润、渗漏、渗透阶段)能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自观测和验证,使学生理解下渗的不同阶段;掌握下渗率和下渗能力的测定方法;了解下渗的空间变异性及天然下渗与充分供水下渗的区别。因此根据该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教师科研成果,我校自行研制实验仪器,开设了“下渗实验”和“水文循环规律实验”。通过这两个实验,不仅让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现场监测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样,针对《地下水水文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开设了“地下水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测定”、“多孔介质渗流特性实验”、“潜水模拟实验”、“承压水演示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认识承压水和潜水的补给、赋存、消耗和转化特征。了解地下水的形成、储存、运动、补给、消耗等特征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地下水的基本原理,为今后从事相关学科的实际工作或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根据社会需求,及时更新实验仪器设备。《水情测报系统》课程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相关的实验基础是水资源与环境实验室在学科建设中已建成的GIS实验室,内有一台服务器及10个终端,为满足学生工作需求,在GIS实验室的基础上配备了中心站接收电台一套、终端站设备(自记雨量计、自记水位计、前置数采器及数传电台)六套、水情测报与洪水调度软件一套。为本科生开设了“水情自动测报与洪水调度系统软件操作实验”及“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结构认识、采集和信息传输”两个实验。在2012年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认证过程中,这套实验系统受到了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水情测报系统与生产应用基本一致且系统完整,学生在学校就提前掌握了这套操作规程,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避免了用人单位的再次培训。这也改变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以及毕业学校的看法,使得我校本科生成为用人单位最愿意接收学生。

3.结合重点学科和实验室优势,将大型学科仪器用于教学。我校的水文及水资源学科具有20多台较先进的大型仪器,包括通量塔、质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这些大型仪器,特别是一些进口仪器的维修费用比较昂贵,如果仪器被损坏,不仅影响实验室承担的国家项目研究,也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平时由专人管理,只对教师、研究生开放,主要用于科研工作,有些仪器存在着利用率低等问题。这些年,我校充分发挥学科和实验室优势,积极探索大型仪器管理模式,努力尝试对本科生开放。实验过程中,由实验教师和仪器管理教师共同指导,讲解仪器的操作规范,实验教师结合新仪器修订实验讲义,下发给学生,严把实验预习关;操作过程中,双人指导,严格要求,尽量避免仪器误操作。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大型仪器设备的潜能,提高和改善本科生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此外,根据仪器的功能,相应拓宽实验内容,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增多后,老师只给要领,很多具体的细节要学生自己琢磨,不仅改变了以往抄抄实验原理、写写实验结果的实验报告模式,而且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我校通过四层次实践环节培养体系,发挥国家重点学科和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优势,改革实验内容和管理模式,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接触到本学科的一些先进的仪器,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建设与改革,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定思路。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联合会.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2]林家栋.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3]朱汉春,王永才,赵子华等.创新现代畜牧业人才培养理念,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高等农业教育,2011,(9):43-45.

[4]肖红,邹赐岚.卓越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2012,(4):50-51.

[5]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社会科学,2004,(10):180-187.

[6]祖波,王维,李颖,等.关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6):190-192.

[7]施菊华.构建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442-444.

[8]屈树新,沈如.探索大型分析设备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O):30-33.

[9]赖芸.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优势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134-135.

第9篇:水资源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 流域;二维水权;初始配置;双层优化模型;交互式迭代

中图分类号 TV 2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0—0026—09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0.005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基本要素和战略控制性资源。伴随中国的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的约束与环境压力日益凸显,水资源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最为稀缺的自然资源之一。明晰水权①已成为中国深化水利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前提。水权管理的关键和难点是水权的初始配置。流域初始水权配置属于多地区政治协商、多部门共同参与、工程技术支撑、经济—社会—生态多目标集成的复杂系统决策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流域初始水权配置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首先,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与水资源情况,提出初步的技术分配方案。其次,各地区、各用水部门对初步分配方案进行政治民主协商,并将协商结果反馈给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最终,由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仲裁确定最终的分配方案。本文尝试研究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双层优化模型,为相关决策者提供理论支持。

1 文献回顾

目前,针对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理论与实践工作,国内外学者们已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国外学者主要根据具体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制度、水资源情况、文化传统,沿袭了占用优先[1] 、河岸优先[2] 、条件优先[3] 和惯例[4] 等具有各自历史合理性的分配方法,通过立法和过程模拟进行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研究。Howe C.W.[5] 提出遵循灵活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可预见性原则、政治的和公众的接受性原则,进行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方法。Tracy[6] 建立了干旱期地表水与地下水水权管理模型,认为当地表水和地下水有水力联系时,通过地表地下水流模型可以确定流域中每一个井的有效引水量;Thurin和Steven[7] 建立了PROSIM模型,利用相关气象、水温、土地应用和系统数据来描述和模拟韦伯流域。模型可以连续地计算整个河系的可利用水量和基于优先顺序的水分配量。Jerson Kelman[8] 讨论了弱肉强食法则、线性配给制、时间法则和经济效益等几种分配机制,提出了基于不同用水户的机会成本的分配模型。Lizhong Wang,Keith W.Hipel等[9—12] 提出基于均衡水权的合作式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分析了三种水权分配模型,即优先占用权配置模型、河岸水权配置模型以及字典式极小极大需求短缺比率模型。基于我国的国情水情,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公平与效率焦点问题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学者主要是通过系统地设计一套水权分配指标体系,确定不同用水部门的用水优先序位规则与发展目标,建立综合指标评价模型[13—16] 、多目标优化模型[17—22] ,对流域内各地区、各用水部门决策实体之间的水权进行分配,并在黄河、塔里木河、大凌河、抚河流域实践应用。2000年,胡鞍钢等[23] 首次提出中国水利改革发展转型期“准市场”水资源配置模式,在水资源配置过程引入政治民主协商机制,加强各用水决策实体之间的民主协商。基于此,吴丹等[24—29] 首次提出初始水权配置的主从递阶思想,并将民主协商过程用理论模型概化,建立了不同地区、不同用水部门之间的协商判别准则与双层优化模型,正确处理水权分配过程的公平与效率,从而保障获得的分配方案易被各用水决策实体接受。此外,王宗志[30] 首次提出将水量权与排放权有机结合,建立了二维水权理论分配模型,但分配实践过程缺乏政治民主协商,无法体现满意的分配方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