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安全的特点范文

生态安全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安全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安全的特点

第1篇:生态安全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林业;生态安全;生态安全评价;发展趋势

1 引言

生态安全对于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未来的资源合理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识和了解生态安全的状况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自生态安全的概念提出以来,已经被应用到区域土地、农业、湿地、自然保护区、城市等方面,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态安全的评述与生态安全的评价等方面。而生态安全评价是生态安全的核心,有效的生态安全评价能够及时提出减少不利影响或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措施,从而避免严重的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保护地球和区域环境。目前,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评价对象广泛,但涉及林业生态安全评价的学者不多,因此对生态安全评价及林业生态安全评价的文献进行归纳,以期对林业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理论方面起到借鉴作用。

2 林业生态安全相关定义

2.1 生态安全的内涵

生态安全是国家乃至人类安全的重要内容,它是支持社会、经济、自然发展的生态与环境的安全状态,包括土地、森林、湿地、水、大气和生物物种等方面的生态安全。但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自然生态坏境状况能够支撑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其生态就是安全的,反之,则是不安全的[1]。

生态安全概念最早由L.R.Brown于1977年提出[2]。对于生态安全的定义,大体可分为广义狭义两种:广义上,它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狭义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映[3]。

2.2 生态安全评价

生态安全评价(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ESA)是生态安全的核心,是对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各种风险下维持其健康的可持续能力的识别与判断研究[4]。不同学者开始将生态安全应用于某一领域或地区进行生态安全现状分析。生态安全评价开始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又一热点。

3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综述

3.1 主要研究对象

由于生态安全包含对象的层次广,范围大,包含旅游城市,湿地,城市,土地,草原,水环境等[4-9]。其中,对城市的生态安全评价最多,有从评价方法角度切入,比如赵维良等人[6]以上海为例,从一定时间尺度上评价了城市生态安全状况,探求了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关键要素。有从区域角度研究,比如王振祥等人对安徽秦淮地区经济、社会、坏境等特点,提出社会经济作为模型组成部分的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3.2 主要研究模型

3.2.1 P-S-R模型

P-S-R模型即“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该模型体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模型中,某一类问题可以由3个不同类型但又相互联系的指标来表达:P(Press)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给系统造成的负荷,S(State)状态指标表征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状况,R(Response)响应指标表示人类面临环境问题时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这种模型是目前国内外生态安全评价中最为常见的,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

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郭数红等人[10]通过P-S-R模型建立福建山仔水库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⑵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主要表现为构建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针对不同城市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或者根据压力态P-S-R模型选取指标,再进行指标维度的权重设定,得出城市的生态安全指数值。比如曾翠萍,邱慧珍[11]等人基于PSR模型建立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综合指数法对其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庆阳市的生态安全度处于危险,各县生态安全状况不平衡。

⑶生态环境评价:分析存在的生态问题,对其危险性,敏感性以及环境质量进行研究。如李春晖等人[12]对衡水湖流域生态安全系统健康评价,包括功能评价,稳定性和持续性评价。

3.2.2 D-P-S-I-R模型

D-P-S-I-R模型,在P-S-R模型中增添了D(Drive)人类的经济活动和自然灾变驱动力和I状态的改变对人类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Influence)。D-P-S-I-R模型能够弥补P-S-R模型的缺陷,表达清晰的逻辑关系,同时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因此DPSIR模型得到众多学者的偏爱。如今,D-P-S-I-R模型在水资源,城市生态安全,土地安全方面都有应用。如邵超峰,鞭美庭[13]选取能够反映区域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的3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安全状态进行了评估。

3.2.3 其他模型

除了上述模型,左伟[14]提出了D-PSR模型即驱动力(Driving Force)-PSR模型,该模型添设了生态环境驱动力,使压力类指标含义更广泛、中性化,而且首次引入了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取代了简单的生态支持作用。王耕[15]等提出的状态-隐患-响应(S-D-R)是生态机理框架,可以反应出生态安全的动态变化及Corvalan提出的D-P-S-E-E-A模型(驱动力-压力-状态-暴露-影响-响应)模型等。

3.3 主要评价方法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方面,代表性的的方法是基于P-S-R数学模型的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灰色关联法,主成分投影法。模糊综合法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运用。此外,生态足迹法和景观生态模型法以及数字地面模型也是学者偏爱的评价方法。国外学者用的颇多的是暴露-响应概念性框架模式。

3.3.1 基于P-S-R数学模型的代表性方法

⑴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⑵综合指数法:指在确定一套合理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出经济效益综合值,用以综合评价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如Peiliang[16]等人构建了基于P-S-R模型北京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北京的生态安全状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⑶灰色关联法: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通过一定的方法,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因此,灰色关联度分析为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非常适合动态历程分析。如张凤太等人[17]在重庆市的生态安全评价中应用指标值与理想值差值来计算关联度,使分散的信息综合,从而比较其生态安全状况。

⑷主成分投影法:该方法是在对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和适当加权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变换将原有的指标转换为彼此正交的综合指标,消除指标间的信息重叠问题,并利用各主成分设计一个理想决策变量,以各被评价对象相应的决策向量在该理想决策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作为一维的综合评价指标。

3.3.2 生态足迹模型

是近年评价生态系统持续性及安全性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但由于过于简单化与静态化的缺陷,在生态安全定量评估中还未得到广泛的运用。如XiaoBingli等人[18]针对内蒙古草原的生态安全,开发了一个于生态足迹的概念消费的足迹压力指数(CFPI)和生产足迹压力指数(PFPI),并制定了生态足迹贡献指数(EFCI),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自2005年处于严重危险。

3.3.3 景观生态模型

ZhaoLing[19]基于景观格局指数,通过破碎,隔离性和显性指标构造,土壤侵蚀指数,利用GIS和RS方法在沅水流域的生态安全特性进行了分析。张继权等人[20]对白山市土地覆被进行景观分类,借助Fragstats分析景观指数,提取重要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对白山市所辖各区县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3.3.4 其他方法

数字地面模型法,能将区域各因素系统化,构成完整的分析体系来进行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的综合评价。暴露-响应概念性框架模式,是国外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最为常用的方法,不仅可以直接获得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还可以输出相应的生态风险管理与安全维护策略。

3.4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设定,是要构建一套衡量生态环境质量的定量参考体系,它决定着人们对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和价值取向[21],体现生态建设与环境开发项目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和保护的要求程度[22]。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结合其他方法,采用等级划分[23]。颇为学者喜爱的是基于数学模型的方法,而确定等级最主要的就是确定权重,运用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来确定权重,即采用AHP法、结合专家咨询,确定项目层、因素层、指标层各指标的权重[24]。还有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8][10][19],复相关系数法对指标赋权[25]等方法。

4 林业与生态

4.1 林业生态内涵

林业生态安全的内涵应当包括以下3个方面:1、森林生态安全,是指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健康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2、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对林业产业系统的威胁或保障的安全程度的林业生态3、产业共生关系安全,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与林业产业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安全性。

4.2 林业生态的研究综述

对林业生态的研究,国内基本集中在:(1)针对林业的健康状况,对林业及相关领域发展提出对策,如陈继红[26]针对目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发挥林业主体作用的林业发展对策和建议。(2)探讨林业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及战略地位,指出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并且林业也是国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势在必行。(4)针对某一区域的林业特点进行研究。通常集中在林业相对发达的区域,如吉林、海南、陕西等地[27-31],因其林业对生态的作用举足轻重。外文文献研究主要从:(1)林业风险及管理方面研究,如Borys Tkacza[32]通过对北美榆树林的侵入性森林害虫和病原体的研究,长期监测北美森林的健康指标,促进其可持续发展。(2)林业危险预测方面,例如Anne Oxbrough[33]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确定森林生态变化的机制,以及使用指标来预测当前和未来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的模式。(3)林业生态的补偿机制,基于林业生态服务的重要性突出却因工业等原因污染,需要治理,主要方法有政府直接补偿,如造林基金,投资,税费减免等[34-35]。

5 林业生态安全评价

目前,林业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基本是指标体系法,生态安全测度的“指标体系法”通过多层次指标体系对林业生态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评价[1]。

如房用[36]从不同方面对山东省山地丘陵区、平原地区、盐碱地区以及沙区等生态系统进行了生态安全现状分析,对每个生态系统都设立二级指标,通过理论分析、资料调查和分级等方法制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分级标准,将分级标准和相应权重经过系统化处理即建立完整评价指标体系。罗露[37]用熵权法对舟山海岛林业的森林覆盖率,林地利用率水平,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生态公益林比例确定权重,用综合指数法对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出经济效益综合值。

由于其中各单项指标具有明确的生态经济意义,因此便于分析导致生态安全问题的原因。但为了得到综合评价值,该方法需要对各指标计算权重,因而可能导致其综合指标失去生态经济意义,且在确定指标权重时,通常主观性较大,不便于准确理解和运用。

张智光[1]针对林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提出FES-PSIR结构模型,在PSR的模型基础上引入了I(影响因素),并将该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分别是社会经济压力(FES-P)子系统,包含社会经济和林业产业发展对森林资源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等压力;资源与环境状态(FES-S)子系统,包含森林资源总量、质量、覆盖率、分布、类型结构以及温室气体浓度等状态;生态影响(FES-I)子系统,包含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生态系统生产力、森林调节力、森林灾害发生率、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空气质量、气候变暖等影响;人类响应(FES-R)子系统,包含人类改善生态状态的投入、人工造林、林工一体化、循环经济、科技支撑、法律政策保障、生态文明意识、应对危机机制等响应。

并根据FES-PSIR模型,建立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的结构方程模型(SEM)。最后还提出了构建整体的运作框架,包括该方法整体的目标-手段树和技术路线。但该方法虽然能客服特征指数法的一些缺点,但仍然存在理论不足,指标权重主观性大等问题。目前,针对林业生态安全评价,还没有一套可行系统的研究方法。

6 林业生态安全评价的发展趋势及建议

6.1 完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评价指标体系太过单一,缺乏统一的准则,由于林业生态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问,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并且设置指标体系时不能有失偏颇。根据不同的对象,有针对性的建立指标体系,当今的生态安全的广义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生态安全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还必须考虑经济、社会生态安全,建立林业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时,就必须设置经济社会类指标,再根据各个大类考虑相应因素制定小的指标,从而使林业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更加完整。

6.2 加强动态演变规律研究

现在的绝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静态因素的研究,没有考虑动态因素的影响。林业生态安全的预警能够有效的及时掌握生态安全的动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调整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政策,及时改善生态坏境结构等,使林业生态坏境能够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使林业生态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

6.3 与其他领域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目前大部分的林业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是都定性的,然而林业生态安全的动因大部分来自人的活动,很多定性方法也不成系统,所以定性研究并不一定适用。因此定量的研究是未来的趋势,加之影响林业生态安全的因素千变万化,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结合不同的领域知识制定指标体系、研究方法。例如已经有学者将GIS、RS及GPS技术使人们可以利用卫星的光谱资料信息和数字化的环境资料对广大地区自然社会经济要素进行识别,使得大范围长时间对生态系统进行检测成为可能。林业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也可以结合其他领域,比如结合科技对林业进行火灾报警,例如利用3S技术与评价模型结合,对林业生态进行动态分析和预警。因此,将其他领域与林业生态安全评价结合是今后的一个趋势。

7 结论

生态安全并不否认经济增长,但它更强调既要满足人类需要,又不损害生态环境系统健康及其可持续性。随着生态安全被普遍接受,生态安全评价也被广泛运用,而林业生态安全评价目前研究的学者不多,研究的程度也低。大部分研究都是以区域为评价对象,林业生态安全评价并未形成系统。而由于林业在生态中的重要性,加强林业生态安全评价是必然趋势,包括对林业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指标、标准等。另外,加强动态预警及动态监测研究,结合其他领域的知识都是林业生态安全评价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智光.基于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方法的构想[J].生态学报,2013,33(4):1326~1336.

[2]LeisterR.Brown. Building a socie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Beij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ture Press,1984.

[3]王振祥,朱晓东,石磊,李杨帆,汪家权,贾良清.安徽省沿淮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6,12:2431-2435.

[4]王洪翠,吴承祯,洪伟,何东进,林琴琴,王萍兰,陈灿.P-S-R指标体系模型在武夷山风景区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03:123-126.

[5]刘佳.草海高原湖泊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6]赵维良,纪晓岚,柳中权.主成分分析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以上海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05:135-137.

[7]杨赛明,徐跃通,张邦花.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S1:325-328.

[8]贾艳红,赵军,南忠仁,赵传燕,王胜利.基于熵权法的草原生态安全评价――以甘肃牧区为例[J].生态学杂志,2006,08:1003-1008.

[9]朱翔,朱云,翟云波,何江.长株潭地区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72-77.

[10]郭树宏,王菲凤,张江山,陈庆华.基于PSR模型的福建山仔水库生态安全评价[J].湖泊科学,2008,06:814-818.

[11]曾翠萍,邱慧珍,张文明,张军.基于PSR模型的庆阳市生态安全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12:67-72.

[12]李春晖,郑小康,崔嵬,等.衡水湖流域生态安全系统健康评价[J].地理研究,2008,27 (3):565―573.

[13]邵超峰,鞠美庭,张裕芬,等.基于DPSIR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研[J].2008,8(5):87-91.

[14]左伟.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2):67-71.

[15]王耕,吴伟.区域生态安全机理与扰动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05:11-15+148.

[16]Pei Liang,Du Liming,YueGuijie.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of Beijing Based on PSR Model[J].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2:832-841.

[17]张凤太,苏维词,周继霞.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分析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J].生态学杂志,2008,07:1249-1254.

[18]Xiaobing Li,Meirong Tian,HongWang, HanWang,Jingjing Yu.Development of an ecological security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lication to a typical steppe region in China[J].Ecological Indicators ,39(2014):153-159.

[19]Zhaoling Zhang,Shiliang Liu,Shikui Dong.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of Yuan River Watershed Based on Landscape Pattern and Soil Erosion[J].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2:613-618.

[20]张继权,伊坤朋,Hiroshi Tani,王秀峰,佟志军,刘兴朋.基于DPSIR的吉林省白山市生态安全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1,01:189-195.

[21]李佩武,李贵才,张金花,等.深圳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2):245-252.

[22]何焰,由文辉,吴健.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J].水资源保护,2006,22(6):18-26.

[23]谢花林,李波.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5:705-710.

[24]Xiaorui Bai,Jingchun Tang. 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of Tianjin by PSR Model[J].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2:881-887.

[25]荆立新.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

[26]陈继红.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林业发展的对策[J].中国林业企业,2004,06:26-27.

[27]吴师强,黄国宁.构建海南林业生态安全体系问题的思考[J].热带林业,2006,04:13-15+9.

[28]李雄飞,续继新.陕西林业的特点及生态环境建设[J].现代农村科技,2011,17:74-75.

[29]罗露,全永波.舟山海岛林业生态安全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12:14-16.

[30]Wang Xian-cheng.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forest ecological network in Jilin Province,China[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2,134:.323-326.

[31]Wang Xian-cheng,Xu Cheng-yang,Liu Fu-jin,Liang Wan-jun,Han Guo-hui,Zhang -hui.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restoration of fores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Jilin Province[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1,122:109-114.

[32]Borys Tkacz,Ben Moody,Jaime Villa Castillo,Mark E.Fenn. Forest health conditions in North America[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8,1553:.409-25.

[33]Anne Oxbrough,Sandra Irwin,Mark Wilson,John O’Halloran.Mechanisms and predictor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managed forests:A selection of papers from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diversity in forest ecosystems and landscapes[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14,321:1-4.

[34]Can Liu,Sen Wang,Wei Zhang,Dan pensation for forest ecological services in China[J].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2007,91:68-79.

[35]Jin-xing Zhou,Zhen-hua Pen,Shi-min Fei,Dong-xue Li,Qi-xiang Sun,Liang-hua Qi.A discussion on compensation of forest ecological engineering benefit[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7,182:157-164.

第2篇:生态安全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粮食生产安全;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7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安全现状

1.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数量安全现状

黑龙江省有自然肥力丰富的黑土层,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每年生产的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还能够向其它省份大量输送。近年来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作物总产量持续增加不断创历史新高。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更是喜获特大丰收,实现了“八连增”目标,总产达到创纪录的1114.1亿斤,成为全国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双第一的唯一省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2.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质量安全现状

粮食生产质量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黑龙江省拥有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有利的自然环境,是全国最大的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011年全省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农场)546个,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稳步提升,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安全、有机、健康的粮食产品。

二、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安全存在的问题

1.土地压力日益增加

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保持一定的耕地面积,提高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是维系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给土地带来的压力也是逐年上升。多年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黑土层逐年变薄,土壤质量也逐年下降,黑土耕地的肥力更是逐年流失,植被的大量砍伐和破坏使水土流失现象也是越来越严重,综合生产能力相比于黑土层开垦之初是逐年下降。

2.农业灾害频繁,投入保障措施不完善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障。黑龙江省农业灾害发生比较频繁,影响粮食生产的旱涝灾害和风雹灾害等,农业自然灾害发生具有随机性的特点,而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基础保障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不能完全抵御随时发生的早涝和风雹等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不够完善,对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预测不够精确,靠天吃饭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3.农田生态威胁加重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近年来黑龙江省调整粮食作物结构,水稻、小麦和大豆的种植面积增加,导致农田生态、生物多样性减少,种植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失衡。农田生态承载能力日益下降,生态系统中自然形成的生物链被打断,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导致粮食生产安全受到潜在的农业生产灾害威胁。

4.农业生产环境恶化

近些年来,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大量的工业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大量的工业废水排放到河流中,严重污染和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同时,化肥、农药和农膜的大量使用使耕地中残留的化肥、农药和农膜越来越多,耕地的质量严重下降,水污染也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三、保障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安全的建议

1.加大力度保护耕地,减轻土地压力

保护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减轻土地压力已成为黑龙江省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首要任务,黑龙江省应加大力度保护自然肥力丰富的黑土耕地,恢复和保持土壤肥力,建立土壤水库,增加土壤耕层蓄水能力。增加农田地表覆盖率和覆盖期,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流失,以逐步恢复土壤的生产质量。同时要加强开发与利用中低产田,综合开发与治理盐碱地,走边治理边保护的路子减轻土地压力确保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2.减灾防灾,加强投入保障措施

加强粮食生产投入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政府投入。

二是加强农民投入。

三是加强社会投入。

3.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黑龙江省应加强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生物的多样性,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的持续利用与经济的高效增长形成有机整体。恢复原植被、原生态环境,保证生物的多样性,让农田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的生物各类。

4.加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与治理

全面实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要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废水的任意排放,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合理施用化肥,提倡施用有机肥,大力推广秸杆还田,加快研制开发和推广生物肥与生物农药。

四、结论

综合以上观点可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在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黑龙江粮食生产无论是在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都在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黑龙江省在粮食生产安全方面也存着一定的问题,第一,土地压力日益增加;第二,农业灾害频繁,投入保障措施不完善;第三,农田生态威胁加重;第四,农业生产环境恶化。本文结合黑龙江省自身粮食生产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建议,有助于黑龙江省在原有的基础上能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粮食产品,为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解宗方,张伟.粮食稳定增产的政策保障――以河南省为例[J].农业经济,2011(11).

[2]闫雷,吴春丽,李国泰,秦智伟.中国粮食安全与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3]郭巍,宋戈.基于粮食安全的黑龙江省耕地压力动态变化定量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02).

第3篇:生态安全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环境法治 公共健康 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

公共健康安全法律问题意识当前法律研究的重要题,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小康目标融入并体现了公共健康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突出了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战略地位。

一、加强公共健康安全所面临的环境法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即实施“三步”发展战略以来,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1978年,环境保护首次被写入宪法,此后一直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与指导,纳入依法治国方略中。

(一)西部开发中的生态恶化影响了公共健康安全

由于西部地处内陆腹地、幅员辽阔,系我国主要江河、季风及沙尘发源地,也是重要的水资源涵养区,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及历史人文因素,对我国其他地区生态环境有跨域性的巨大影响,是维护我国整体生态安全的要害所在;加上西部本身生态基础脆弱、人口承载能力低,历来不合理的开发及人为破坏已经导致其生态系统趋于恶化,若再不给予特殊保护或补救改善,将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不仅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会落空,而且危及全国的生态安全即威胁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及发展。所以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恢复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其开发本身就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态安全保障工程。

(二)农村地区及城镇化过程中影响公共安全的环境法律问题

农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三农”问题关系到小康目标实现大局:“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不能偏离可持续性的城乡协调发展方向。但是,人口膨胀(包括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耕地等生存资源稀缺且单向递减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退化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现实危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粗放型、掠夺性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滥捕、滥伐、滥垦、滥牧,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源;乡镇企业的崛起,接受了不少城市转移的污染产业,而其自身又不具备整治能力,造成城乡污染转移蔓延;盲目城镇化带来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并引发耕地锐减、规划布局混乱,结果小城镇在建设之初极易成为新污染源。

解决上问题述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法治创新,努力协调好农村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关系。农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自然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人文科学问题,特别是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技术等运用面临诸多法律、经济、人文道德因素,其对环境法律综合调整创新的依赖性较强。这是由于传统环境法囿于自然科学格局,存在“法律役于技术”的偏向,关注的主要是工业污染防治与大中城市的环境利益,很少顾及农村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安全性,或至多注意到单项资源或农产品污染问题。

(三)市场化条件下环保行政主导传统模式的不适应性

环境问题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相互协调,环境保护当属国家的重要公共职能,各国大都注意发挥行政主导作用。我国环境保护亦从来就是强调政府起决定性作用,倚重于行政命令、政策协调及直接管制运行。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国情复杂,政府全面直控型管制因过分强调环境指标而忽视地区环境条件、经济基础的不同,易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平。

二、全面建设公共健康安全法律中环境法制创新的目标领域

在建设公共健康安全法律、目标指引下,我国环境法制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目标领域或基本内容包括环境立法指导思想、调整对象范围、立法体系、环保基本对策或制度、环境管理体制、生态系统及区域保护机制等。前文所述当前我国环境法调整的薄弱领域,既是新形势下环境法制建设的新挑战,也是将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导入新境界的主要路径。

(一)环境与公共健康安全法律指导思想与调整理念的创新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针对我国人口膨胀、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国情-即抓住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明确了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研究公共健康安全法律的根本。

(二)环境与公共健康安全法律问题立法体系的重构与立法空白的填补

梳理其中与环境基本法重复的条款、强化程序性与实施性的规定、吸收既定且已付诸贯彻的各类规章中的主要环境标准使之法律化、补充制定针对有毒废物、化学危险物品、核安全、放射性物质污染防治的法律规范。

加强人文生态环境资源的法律保护,建立健全我国人文生态环境法律体系。首先,在宪法中要有人文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原则,制定一部专门的《人文生态环境保护法》或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列专章规范调整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基本原则、制度及程序;其次,《文物保护法》、《文化遗产和自然遗迹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单行法律法规进行协调整合,并逐层次按区域特点完善有关人文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利用的地方性法规。

(三)在法治基础上构建政府主导、市场推进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环境与公共健康安全法律新机制

行政主导中引入环境法治原则,依靠政府制订政策,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综合决策与统一监管调控机制;转变政府环境管理职能,贯彻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综合决策与执法监管行为;加强政府环境管理中的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效能,开展政务公开,推进廉政建设。

重视环境民主与公众参与,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决策、环境执法监督活动,在环境立法、环境标准制订过程中要充分听取民众、社会团体的意见,对公众利益影响重大的环境措施出台前,还要举行听证会。

参考文献:

[1]陈威、郭新彪. 日本的环境健康安全体系[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6(04).

第4篇:生态安全的特点范文

论文关键词:生态安全,经济,协调发展

0 引言

阜新是一座依赖煤炭资源开发而形成的资源型城市,是国家50年代建设的重要能源生产基地之一,50多年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萎缩,城市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城市职工就业和再就业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同时由于煤炭的开采严重地破坏了阜新地区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问题对阜新经济的发展构成了广泛和严重的威胁,阜新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1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

生态安全是防止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主要指环境质量状况低劣和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削弱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生态安全性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生态安全问题是一个特殊问题,它不像教育、医疗卫生、营养和预期寿命,可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改善,它有时会因经济发展而遭到破坏,而受害者并不是享受发展结果的收益者,可能是继承遭到破坏了的生态的后代人。生态安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和约束的双重性。偏重于发展,采用不适宜生态系统要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就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干扰和压力;偏重于生态,就可能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所以理想的生态状态并不是原始的自然生态状态,而是一种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这种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可以通过弥补外部经济的缺陷,采取适应的技术、经济的措施,控制解决生态安全问题,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同样离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解决不了生态安全问题,不解决生态问题,就难以保持社会经济稳定、持久的发展。要达到既使经济发展又使生态安全的目的,只有选择生态安全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道路,即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我们达到理想目的的唯一选择。

2阜新市矿区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

2.1 矿区环境概况

经济转型区所在区域范围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200米之间,相对高差不大,地势平缓。以平原为主,间有部分低缓岗地和采煤排土场。总体气候条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集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为520毫米,年平均气温7.5℃,无霜期155天左右,≥0℃活动积温3800℃,≥10℃活动积温3400℃,属于总体环境条件较好的中温带气候,接近于暖温带气候。年日照时数2830小时,太阳辐射和光照条件是辽宁省最好的地区之一。从降水、积温、光照条件看,经济转型区适合发展高产、高效农牧业生产。

经济转型区为阜新市工农结合地带,既是阜新市城镇文化水平较高、矿工最为集中分布地区,也是阜新市最典型的城郊农业区和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重点区域,总人口91.12万人,非农业人口占76.5%,农业人口占23.5%。其中十二个乡镇总人口25.63万人,农业人口占83%,非农业人口占17%。

2.2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园区

“四位一体”生态指标无公害生产技术,是以土地为基础,太阳能为动力,沼气为纽带,该生态模式是采用种养一体化自我循环系统生物有机肥的再利用系统,达到综合平衡。每一户自成一体,形成“养猪粪尿-沼气-利用”的生物有机物循环。“四位一体”模式图见图1。

图1 “四位一体”模式图

⑴日光温室:日光温室是模式的基本框架和主体结构,沼气池、畜禽舍、厕所、蔬菜栽培室都统装入温室中,构成全封闭生态循环圈。日光温室的作用就是为沼气池、畜禽、蔬菜创造良好的温度、湿度条件。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塑料薄膜的透光和阻散性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同时保护和阻止热量及水分的散发,从而达到增温、保湿的目的。

⑵沼气池:沼气池是生态模式的核心部分,起着连结养殖与种植、生产与生活用能的纽带作用。池体处于日光温室一端地下2米,利用填充粪便及其他原料,经过厌氧发酵而产生沼气,为生活(照明、炊事)和生产提供能源,同时,沼气发酵的残余物可为蔬菜、农作物等生长发育提供优质有机肥,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能源供给、提高经济效益及改良土壤的目的。

⑶畜禽舍:将畜禽舍建在日光温室内,在饲养畜禽的同时也参与了系统生态循环。日光温室为饲养提供了良好的温度、湿度,与此相应,畜禽又能为温室提高温度。同时沼气发酵产生的气体为蔬菜提供二氧化碳气肥,可使蔬菜增产。

⑷厕所:在模式中建造厕所,既为沼气池提供原料,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卫生条件又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生,可谓一举两得。

2.3 经济发展对生态安全的要求

农业园区不仅要生产出绿色产品,还要确保生态安全,努力创建环境幽雅、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舒适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和生态园区。

要求园区周边全部进行绿化带建设,以现有建成区为基础,合理划分区域,以种植业为主的园区营造绿化带的目的是防风固沙,因此以乔木为主,疏透式结构。以养殖业为主的园区营造绿化带的主要目的是防风固沙和防疫隔离,因此要乔木、灌木相结合,外乔木,内灌木,紧密式结构。园区连接路两侧选择乔木类,园区内作业路两侧选择灌木类,以观赏树为主,辅助种草、种花和藤类植物,实现农业园区内外部环境达到绿化的要求,确保整个园区的生态安全。

2.4 农业园区生态安全措施

根据阜新市农业园区各功能区具体情况对其采取了相应的生态安全措施,农业园区生态安全绿化带植被配置模式见表1。

⑴园区周边绿化隔离带

以养殖业为主的园区除了要考虑到防风固沙外,还要考虑到防疫要求,因此树种选择乔灌混交,外乔内灌,采取紧密式结构,乔木品种以107、108等速生杨为主,宽度一般为20米,不能少于10米,乔木造林密度为2×3米,苗木采用二根一干或三根一干,

表1 农业园区生态安全绿化带植被配置模式

 

绿化区

植被种类

园区周边绿化隔离带

乔灌混交 107、108等速生杨为主

连接路两侧绿化带

乔木类树种 107、108等速生杨及柳树、刺槐为主

园区作业路两侧绿化带

灌木类树种 水腊、黄刺槐、毛樱桃、速翅、丁香、红瑞长等

园区畜舍周边绿化

猪舍前:葡萄或吊瓜、丝瓜、癞瓜等藤类植物;羊舍活动场周边:乔木和灌木

第5篇:生态安全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业果树;果树种植技术;果品质量安全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64-2

0 引言

林业果树的种植技术问题以及果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着绝大部分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影响着果农的生计。没有好的果树种植技术,会直接影响到果实的收成情况,也直接影响到果农们的收入水平。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题日益突出,“三聚氰胺”、“毒奶粉”等等,都时刻危害着国人的健康,导致国内人心惶惶。所以,果品质量安全是极为重要的。果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影响着国人的身心健康,同时对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林业果树概况

林业果树是成片种植某种或者多种果树的简称。林果业在农业产业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产业,少了它,整个农业产业将不在完善。中国地大物博,早年的中国,曾以农业为主,时至今日,农业仍然能够带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且成为国家富强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着工业与服务业。而农业也不甘落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林果业的迅猛发展。

1.1 富民强国的林业果树产业

林果业是农业的组成部分,中国是农业大国,很多人依靠农业发家致富。因为接触了林果业,很多果农们开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中国的致富无法脱离农业,农业产业给中国带来的经济发展是巨大的。所以说,林业果树产业,是富民强国的产业。

1.2 维护生态平衡的林业果树业

林业果树业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如今,生态系统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环。由于人们使用过量的农业,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在使用农药化肥方面,如果林业果树业使用不当,同样会加剧生态系统的负担。所以在林业果树种植技术方面,我们要科学应用种植技术,从而达到缓解生态系统压力的作用。

1.3 美化环境的林业果树业

林业果树业可以成为美化环境的观赏区。一大片的果树林以及满树的果树,既可以吸引到嘴馋的食客,又能够让前来旅游的游客目不暇接。还可以带动那一带地区的经济发展。

2 林业果树之种植技术

林业果树的种植技术是根据果树的生长特点,而进行的有针对性辅助或者填补。例如有些树苗特别怕冷,那么在种植时,可以在果树的外面裹一层茅草,或者给树苗建立一个大棚。技术都是需要去研究和学习的。林业果树的种植技术也是一样需要果农们去学习并且应用。

2.1 林业果树种植技术――不足

林业果树的种植,需要给果树合理的施肥、浇水,并且还要有合适的土壤。由于科学管理林业果树的成本过高,很多果农为了节约资源,往往采用比较低级的种植方式。他们认为,就算没有按照合理的林业果树种植技术去种植,依然可以有很大的收成。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确实在最大限度的浪费成本。例如,很多果农都不会给果树套袋,认为这样既费时又费力,浪费成本。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往往导致果品失水,或者被害虫入侵。

以下是一些关于林业果树种植的图片:

这是林业果树因各种原因受损的图片:

2.2 林业果树种植技术之种植问题

近年来,我国林业果树种植出来的果品都是略小的,并且其可口程度不如以前,果品的含糖量少。这都是因为林业果树种植技术出现了问题。同一时段内,大量地种植同一种果树。这是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果树种植的图片(图3)。

2.3 林业果树种植技术之选址

果树的良好成长需要依赖各种因素。其中种植果树的地址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良好的种植地址,土壤肥沃,有各种合适果树品种的元素等等。选择对的种植地址,是果树种植技术得以实施的基础。

3 林业果树之果品质量安全

果品质量是否安全,来源于各个方面的影响,也影响着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果品质量安全问题,来源于农药的用量。什么时候该用也是影响果品质量安全的一个原因。绿色的果实能够带给人健康。而使用过量农药的果树所长出来的果实,则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3.1 果品质量是否安全所产生的影响

果品质量安全,对于人的身体而言,是有极大的益处的。因为果实本身就具有补充人体机能的各种营养成分。有些果实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但是其他物种却没有办法代替的成分,这时就体现出了果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在林业果树种植技术方面,要注重合理使用农药,适量使用农药。这样才能够保证果树的果品质量安全。并且,还要坚持使用生态农药,才能保证绿色果品的输出。

3.2 造成果品质量不高的原因

造成果品质量安全受影响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人们的需求。市场上,人们购买果实,总是一味的苛求果实外表的光鲜亮丽,长得好看的果实总是受欢迎的。这就导致了果农为了防止果实遭遇虫害,而大量施放农药,这样得出来的果实,光有其表,但已经是农药遍布全身了。这时的果品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和价值,只剩下观赏这一个附加的价值了。其次,果品质量监管部门对于果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松懈,导致大量富含农药的果品流入市场。最后,人们对于果品质量安全的不重视,是导致果品质量不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3.3 培养质量安全的果品

要培养质量安全的果品,其中之一的条件就是选用优良的果树品种。优良的果树品种是果品质量安全的基础。

4 结论

林业果树种植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果品质量安全。所以,果品质量安全是林业果树种植技术被完美使用的结果。果品质量的安全需要依赖各种因素,但是,果树种植技术是果品质量安全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林业果树种植技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我们慢慢研究,慢慢完善。果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以及重视。

参 考 文 献

[1] 白金瑞.林业果树种植技术及果品的质量安全探讨[J]. 绿色科技,2015(02):247-248.

[2] 郭鲁雷,刘勇.探究林业果树种植技术的发展及果品的质量安全[J].农民致富之友,2016(12):119.

[3] 方盛强.林业果树种植技术及果品的质量安全探究[J]. 中国林业产业,2016(06):21.

第6篇:生态安全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植物保护;措施

植物保护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保障,在现代农业已离不开农药的情况下,科学、绿色的植保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要要求。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法律法规的目的一致,就是要减少不科学用药,从农业生产源头防止农用化学品及植物病源毒素对农产品的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1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1.1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偏低,偏爱高毒农药

虽然农业部在高毒农药的售卖、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上有严格限制,但有些生产者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违规使用高毒、高残甚至禁用农药,而且很多生产者多年只使用一种农药,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想要继续控制病虫害就只能不断加大用药量,加之现在农药品种繁多,一种药剂多种商品包装,生产者没有专业知识很难辨别,施药没效就又不断加大药量和施药次数,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

1.2现有种植模式导致污染恶循环

现代种植农药的使用贯穿于整个作物栽培的全过程,尤其是反季节蔬菜和设施蔬菜,其实就是由农药、化肥、农膜组合成的“有毒”微环境。大量的农膜、农药、化肥的使用不仅造成土壤、水体的污染,而且使得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蔓延更快、危害更重、从而又不得进一步加大农药的用量,形成“鸦片式治疗”的恶性循环。

1.3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

标准化生产要求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从种苗的选用、作物的栽培、田间的管理再到产品的收获、储藏、运输都有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生产出高标准、高质量的农产品。然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经营的土地规模小,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模式不仅很难满足农业生产标准化、科技化的要求,而且也在无形中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

1.4非化学防治,成本太高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等。农业防治利用栽培措施或选育抗病、抗虫作物品种防治有害生物,历史悠久,无需劳动力以外的其他投入,但单一使用效果不佳;物理防治利用电、光、辐射、力、温湿度等物理因子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安全无污染,但投入成本较高,见效慢,不易彻底;生物防治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优点是只对标靶生物有害,对环境、鱼类、蜜蜂及人类无害,但是防治过程见效慢,操作复杂,成本高;化学防治又叫农药防治,其见效快,成本低,操作简单,但高毒、高残农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威胁。成本高、操作复杂、见效慢等特点就使得许多生产者在种植过程中生产者就只采用见效快、成本低、操作简单的化学防治。

1.5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基层监测缺位

目前,我国市、县一级的监测设备存在运行成本高,检测时间长等特点,而基层农残监测机构存在缺位或职能职责分工不明确,执法力度不够等情况,由于基层监管机构缺乏监测人员和监测设备,不能及时监测出农产品农药残留情况或不能对生产者采取相应处罚,让生产者抱有侥幸心理,忽视农产品质量安全。

2绿色植保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

2.1绿色植保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是一个植物病虫灾害极易发生的国家,据统计在我国易发生且能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的病虫害多达1600多种,其中能造成大面积作物受损、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的病虫害有100多种。这些病虫害的发生使农作物大量受损,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而这些病虫害一旦爆发,可使我国每年损失粮食1000多亿kg,棉花作物损失2亿kg,水果蔬菜等更是不可计数,直接对经济损害高达5000亿元。因此有害生物的防控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对病虫害的防治应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采取行之有效的植保技术,便可以大大降低农作物的病虫害爆发,甚至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收益,减少损失。而绿色植保是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友好的植保方法,不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能有效保障农业生产及其产品质量安全。

2.2从源头禁止高毒、高残农药

用法律的手段从源头禁止高毒、高残农药的生产和经营,是控制高毒、高残农药流向市场、流向餐桌最有效的方式。

2.3预防为主,生态防治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品种,调整品种布局、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选留健康种苗、轮作、深耕灭茬、调节播种期、合理施肥、及时灌溉排水、适度整枝打杈、搞好田园卫生和安全运输贮藏等;物理防治,晒种、热水浸种,利用昆虫趋光、趋色性,悬挂杀虫灯,张贴有色板等;生物防治,推广百僵菌、苏云金杆菌,释放寄生蜂等,达到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的目的。

2.4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种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严格掌握最佳防治时间和农药用量。防治中做到交替用药,延缓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根据天气、设施合理选用喷雾法、烟雾法等施药方法,严格执行安全使用农药操作规程,禁止使用高毒、高残及禁用农药。

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其他措施

3.1推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统防统治

推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统防统治,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的关键抓手。采用金融机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方式,统一机具、统一农药、统一时间、统一人员,完全排除使用剧毒、高毒农药和盲目用药的可能性,提高作物的安全生产水平,节本增收。

3.2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行责任倒逼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产品产地、农产品生产、农业投入品使用及监督检查均有严格的规定,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保护农产品产地,规范农产品的生产和投入品的使用,严格执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利用“产地准出”制约农产品在生产、储藏、运输过程中的规范化管理,保障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利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约农产品经营者明确农产品市场销售相关主体义务,履行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建立入市销售档案、市场检查、信息报告等。农产品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的无缝连接,严把农产品生产、收获、储藏、运输、上市质量关,做好全过程记录,强化落实每个环节责任人责任,签订产品质量承诺书,实行责任倒逼,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严肃追究失职渎职人员责任。

3.3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并不仅限于农产品上市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具有一套科学完善的检测机制,也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条件。检测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对检测工作进行规划和部署,逐渐进行完善,建立一个从上至下的监测体系,严控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确保从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储备运输等环节都能实现有效检测,增强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同时检测部门还应采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和设备,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残检测仪器的监测的精度和范围,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整体加强检测队伍建设。

3.4全程监管,建立追溯系统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用一个云端数据中心将生产者、监管部门和消费者连接起来,制定追溯制度,实现全程监管。生产者制定标准化生产规程,建立投入品、农事生产档案,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理念贯穿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发现产品质量问题,质量追溯负责人从产品运输、贮藏、收获、农药使用、肥料使用、灌溉水源逐一排查,最终找到产品质量变化的原因,并进行及时整改。

4结语

综上所诉,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我国发展的方方面面,而植物保护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谨慎对待植保工作。不断开发新型植保技术与落实、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从根本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明立,任万明.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树立植物保护新理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06,(5):4-6.

第7篇:生态安全的特点范文

这类食品除了包装精致,另一个特点是在显著位置都有一个白色和绿色组成的圆形图案。乍看起来,大同小异;但若仔细查看,这些相似的“小圆圈”竞“三分天下”:分别标识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都是经过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一类安全食品,其安全性较普通食品要高。三者安全性从低到高依次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其中,无公害食品是国家政府部门强制执行的准入门槛。严格来说,市场上的普通食品都应该达到无公害食品的标准,这是保障广大消费者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无公害食品,指产地生态环境清洁,按照特定的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将有害物含量控制在规定标准内,并由授权部门审定批准,允许使用无公害标志的食品。该食品由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归口单位认证,通过认证后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为3年。

而绿色食品,则是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的自有标准。

这个概念由农业部农垦司在1989年提出。2010年,绿色食品完成了其最新的标准修订。

绿色食品又可细分为A级与AA级,我们常常提到的绿色食品多指A级食品。

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标准规定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定认证,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其有效期为3年。

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采用有机食品的标准进行认定。

有机食品一般是指根据有机农业体系和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而生产的、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认证并颁发证书的一切食品和农产品。

也就是说,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一切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可以施用生物有机肥,使用生物农药等非化学合成物质。

有机食品认证不同于上述两种食品,属于第三方机构认证。由于生产成本是其他食品的数倍甚至更高,有机食品售价不菲,一般定位于高端市场。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是安全食品,安全是它们的共性。其中,无公害食品满足公众食品安全的基本需求;有机食品则是行业的最高标准。

第8篇:生态安全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追责制度

随着城市污染开始向农村转移,农业生产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湖南大米重金属超标、广东海产品铜超标等频繁发生的农产品污染事件使农产品的安全问题正逐渐成为公众的焦点。我国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应走科学化、商品化和市场化发展路线,使农产品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因此,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困境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工业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是造成农产品遭受污染的原因之一,农业生产者是高能耗、高污染工业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受害者。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及城市日趋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得高污染企业开始向村镇地区转移,虽然这些迁移来的企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解决了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是也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工业废水、废气与固体废物的排放污染了农田和水源,残留在耕地的重金属污染则会长期影响农作物,造成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等问题。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其中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已超过200万亩。2010年,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科研团队对广州市内多个农贸市场的蔬菜样本进行采集,经检验表明除一个样本为轻度污染外,其余均达到重度污染水平。

农业生产者同时也是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施害者,农业生产者应当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及农业生产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负责。我国农业生产具有规模小而分散的特点,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稻田养鱼、桑基渔塘等生态的农业生产模式。随着时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受到了现代工业的影响,开始追求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然而,我国农业发展缺少法律制度的规范和保障,农业生产者缺少必要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约束,为了提高自身收入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激素等。一方面,滥用添加剂和农药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受到影响。近年来,添加膨大剂激素的水果、残留农药的蔬菜、含有避孕药的水产品时有曝光,加之时常爆发的禽流感、疯牛病事件,使民众开始对自家餐桌上的食品开始产生怀疑态度,影响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我国农业化肥利用效率低下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引起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表明,1980~2010年中国的化肥用量增长83%,而粮食产量只增加了31%。根据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太湖区域因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比重占到区域污染总量的59%。

二、农产品安全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缺乏制度规范

虽然我国已初步建成环境法律体系,但是现有的环境法律体系存在缺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缺乏法律依据。首先,我国现有的环境法律制度主要针对污染防治,缺乏针对农村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规范。生态环境是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的复杂系统,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对整个系统加以考虑。现有的法律体系中缺乏专门针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法典,对农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散布于《环境保护法》、《农业法》、《水污染防治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法律之中。其次,由于缺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规范,分散于各单行法律法规中的法律规定大多属于原则性、概括性的规定,导致现有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可操作性不强,法律制度难以得到贯彻执行。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例,第二十三条规定:“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必须经有关环保部门批准。” 虽然该条款对于省际之间的固体废物转移进行了规定,然而由于缺少对于省内的固体废物转移的规范,所以在法律实际运行中对于固体污染物在省内转移的管理缺少法律依据。此外,我国缺乏与上位法相配套的针对农田污染防治专门的地方立法,导致法律制度缺乏具体的执法方式和程序,造成农业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大而无用。我国地方立法崇尚法典化,追求形式上的完备与法规体制的大而全,忽视了地方立法的本意,立法技术粗糙,有的甚至直接照抄上位法的法律条文。地方立法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使上位法具体化,使之能够在本地区具备可操作性。重复上位法的内容、抄袭上位法规定,只会造成地方立法资源的浪费。

(二)缺少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

虽然我国颁布多部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特别是2006年出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作出了规定,界定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概念及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但是现有的法律制度还不足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要求。第一,现有立法对于农产品生产环节缺乏系统性立法,缺少针对农产品的全程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过低。第二,现有的农产品监管制度存在缺陷。我国采取“统一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农产品监管体系中农业部、卫生部、质检总局等部门都有职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管,存在部门职能交叉重叠、配合不协调的问题。农产品的监管采用分段监管的模式,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人为地进行划分,造成监管效率低下,缺少部门之间的协作。公共选择理论的著名经济学家尼斯坎南提出的官僚经济学理论认为,官僚及官僚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程度时,存在以个人的成本——收益计算为基础的效用函数,各监管部门对农产品监管时会对监管与官僚机构和官僚自我利益实现的关联程度加以考量。我国农产品生产活动规模小而分散,对农产品生产加以监管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因此监管部门作为政治上的“理性人”在缺乏激励和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怠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加以监管,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缺乏保障。

(三)农产品质量追责制度的缺失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不特定公众的安全,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环节,任意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业生产者、加工者与销售者作为农业生产中的利害关系人,应当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承担责任。然而,现有的法律制度缺少追责机制,虽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54条将农产品质量缺陷民事侵权责任改为无过错原则,但是农产品生产、加工者并非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因农产品质量缺陷,遭受损害的受害人仍然需要对人身及财产损害与农产品质量缺陷的因果关系进行举证。由于对农产品质量缺陷及其造成损害的因果关系涉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及信息不对称问题,实际上受害人要对农产品质量缺陷致害进行举证存在困难。此外,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而分散,由何种主体来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需要加以明晰,否则法律责任难以转化为实际的违法成本,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现阶段法律未能在农村地区树立权威,大部分农民都处于消极守法的状态,对于法律的认知限于义务,将自身定位成为“被管理者”。如果没有违法成本或违法成本低廉,法律缺乏威慑力,农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人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必然漠视法律的存在,甚至认为违法行为理所当然。

三、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的构建

(一)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要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首先,要鼓励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推动我国农业的清洁生产模式。现有法律法规针对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规定多为原则性规定,缺少可操作性。发达国家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都有配套齐全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鼓励法域内的生态农业发展。我国在立法上缺少对可循环发展的农业的关注,至今还未出台保障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制定专门的《农业清洁生产法》,对生态农业的发展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规范和指引,以促进我国环境友好型、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发展。其次,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是复杂而独立的生态系统。对农业环境污染进行规制,要结合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发挥地方立法的作用,结合上位法制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可具体操作的地方性法规以弥补法律体系的空白和缺失。

(二)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农产品质量监管具有公务服务的特点,政府在农产品质量监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我国社会存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更加需要政府在农产品监管方面提供公共产品。应当落实政府对农产品的监管职责,解决监管部门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问题,建立健全农产质量监管体系。首先,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管,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其他法律规定对农药、化肥及激素的使用加以控制,引导农业生产者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其次,要整合各监管部门的资源,在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建立市场准入机制,设立科学化、标准化的农产品检验标准,对于进入市场流通的农产品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质量检测,防止劣质农产品混入市场。最后,完善消费产品安全法律体系,对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加以整合,减少法律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弥补法律体系的空白,为质量检验提供法律依据。

(三)制定严格的责任追责制度

《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食品召回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能够有效避免存在质量问题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持续流通。然而迄今为止,由于缺少相关配套的法规和地方立法,食品召回制度还未能得到实际执行。应当尽快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召回制度不会成为一纸空文。其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制度,通过现代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使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每个环节都可以通过数据库进行追踪,形成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链条,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可以通过该系统迅速查明问题来源。最后,针对缺陷农产品致害举证困难的现状,应当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的形式对农产品缺陷的概念及如何承担农产品质量责任加以明确,使消费者的权益能得以保障,维护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四)鼓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我国传统农业具有规模小而分散的特点,在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应鼓励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规范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便于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规范,规范化的农业生产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循环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当从制度上保障集体土地的自由流转,建立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投融资金融制度,鼓励农业技术的创新及增强技术成果转换能力,多管齐下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确保百姓餐桌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尹昌斌,周颖.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第9篇:生态安全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 对策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降低,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威胁着人类生存。因此,生态安全研究已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是指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农业生态系统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处于无污染、未破坏的少受威胁的健康状态。只有在这种生态安全的状态下,农业才能实现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可以说,生态安全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一、概况

1、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是指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农业生态系统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处于无污染、未破坏的少受威胁的健康状态。只有在这种生态安全的状态下,农业才能实现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可以说,生态安全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我县生态系统结构相对不稳定,对干扰因素反应比较敏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在定量地评价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程度、分析其生态安全变化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对策,对指导该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由农业生产的特性所决定的。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是农业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的生产特性。也就是说,农业的再生产过程既是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动植物本身生产发育和繁殖后代的自然再生产过程。这是与工业生产过程的最大区别。农业自然再生产存在周期长、季节性、区域性,以及对自然环境要素依赖和受环境要素多变的影响,易影响产品的质量和造成产量的大起大落,所以,农业又被称为弱质性产业,其生产循环不仅需要外部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更需要有助于农作物生长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的生态环境是指影响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要素的总称。―般认为,农作物可以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太阳光和水制造碳水化合物并且能释放出氧气,对环境还有正外部性作用。但农业不合理生产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环境同样产生负外部性影响。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主要考察外部系统和农业生产内部系统对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二、我国农业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保护环境观念

从认识上,要提高认识,认识到农业环境问题不仅是农业的环境问题,鉴于农业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农业环境问题不仅要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生态意义;还具有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营养的生活意义;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做到既发展农业也对周围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2、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针对我县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加强领导,做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资源环境执法和监督。在该地区建立耕地、森林、水资源等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规划水平和管理水平。要在进一步完善《土地法》、《森林法》、《水法》、《环境保护法》等的基础上,实行资源环境一体化管理。以坡耕地整治、生态公益林建设、企业技术改造、水土流失治理、污染防治、生态农业建设为重点。提高施肥技术,科学施肥,提倡使用有机肥、绿肥和秸秆还田。利用当地独特的寒地黑土资源,鼓励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或有机食品。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再则,从政策上,围绕总体是建立国家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农业环境污染立体控制体系,建立系统的农村(户)环境管理计划,引入环境评价机制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方法。还要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种农民专业技术组织的建设,建立和大力推广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生产方式的试点示范,加大对农业污染防治科研的支持力度,促进各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发挥技术的优势

从技术上,结合监测和普查,完善农业环境安全的评估体系,加强有利于环境质量改善的各项技术标准的制定,大力推广成熟的生物技术和各项农业生产的高新技术,提高生产资料如化肥和农药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农业推广体系建设,改进对农民的技术服务支持;开展综合防治技术区域适应性研究,筛选出关键防治技术、示范推广节本增效、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

4、发挥市场的作用

发挥市场作用,建立长效机制。过去,我国环境制度过分强调行政机制的作用,忽视了市场及社会的力量,个体化责任突出,社会化责任强调不足,环境保护制度效率低下。解决的途径是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政府行政加市场作用的双轮驱动的长效机制。在农业环境综合治理上,要鼓励多元投入,强调社会责任,形成政府、社会和各市场主体的整体合力。对那些做得好的企业进行奖励和评奖,树立典型示范。

5、加强对农田和土地的综合治理

(1)严格保护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田生态条件,积极控制和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有效治理农业污染。大力推广实用农业高新技术,全面实施“肥土沃野工程”,积极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技术,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加大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措施,兴修水利、拦洪蓄水。在充分考虑到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前提下兴修水利,可变害为利,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合理使用。同时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采取旱改水等具体工程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改造中低产田也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改造低产田,主要通过引导农民采用先进合理的耕作方式,

努力培肥地力,控制耕地的盐化和碱化,并尽力改造现有盐碱化和沙化土地,促使农业生产向优质高效和生态农业上发展。

(3)治理盐碱化土地。针对我县盐碱化土地盐碱含量高(耕层0.3%-0.5%),质地粘重,低洼易涝等特点,对低洼易涝盐碱地可发展水田,有效抑制土壤返盐;利用轻度及中度盐碱化土地种植优质牧草,并与发展养殖业结合起来,不但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而且还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对于重盐碱地包括连片的大面积碱斑,选择耐盐碱性强的先锋植物,如黄花草木樨、碱茅等,建立人工草地,发挥其生物改良作用,是当前切实可行的方法。

6、维护生态环境的其他方法

(1)发展旅游产业,加强现有的资源观光景点,用有限的耕地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以“一线四带”为重点,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可以建设林果牧产业示范带;可以建设无公害高效种植业示范带;可以建设无公害水产养殖和水面种植示范带;也可以建设绿色奶业示范带。以自然风景区为核心,以度假村、省高新农业示范园的形式,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安全工作。

(2)加快培育新型农民。以培育新型农民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县业技术培训机构多、新人驻企业用工需求多的优势,抓好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就业技能和创业技能培训,解决农民工的转移就业问题和农民增收的问题。同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卫生、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让农民切实享受新农村的建设成果,从根本上做好维护生态环境的工作。

(3)完善有关立法,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当前,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立法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重污染防治,轻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法规相比,生态保护方面法规较少,工业、城市污染治理受到重视,而农业生态环境则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而长期被忽视。第二,重点源污染,轻区域治理。它忽视了自然界的物物相关性及环境要素的整体性,将各环境要素以及工业、农业环境看作是孤立的,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第三,重末(两)端控制,轻全过程控制。我国在环保法律上虽确立了预防为主原则,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估、“三同时”等预防性制度和“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养护、破坏者恢复”的制度,但缺少必要的支持系统。所以,应加强支持系统外,关键是不能把末(两)端控制与工业、农业生产及资源开放过程相割离,重视和加强工农业生产和资源开发的全过程控制,避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长期的积累性的不可逆的潜在危害。

三、结束语

农业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依赖最大的经济部门。农业作为与资源、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更是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就这个目前大家关注的课题做出了一些分析和探讨,重点探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农业环境治理的一些相关对策,以期给相关工作带来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晓辛: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5(1)

[2]张树彬等:发展农业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探讨[J],吉林地质,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