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安全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1-0000-01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Yu Chao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266100)
Abstract:Globalization is 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fo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eld is also increasing discussion,so popular in the era of the network,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is very 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as well as to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Keywords:Network environment;Information security;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大,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但是病毒、网络黑客和远程监听等网络安全威胁也成为了一个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就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安全技术的相关问题做简要分析。
一、网络信息安全的意义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网络通信系统就是Internet,提供包括文字、图像、数据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它的应用范围也非常的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教育、科学、体育和军事等等领域。随着计算机和信息业的发展,特别是以Internet为平台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得网络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网络中的信息随时面临被篡改、阻截和破坏等的威胁而无法正确读取,给网络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的挑战,甚至可能面临瘫痪的问题。美国从九十年代起,网络信息被盗取、拦截的信息就屡屡见报,就银行密码被窃取的案件,每年美国银行界损失的金额就高达数十亿美元。在1996年有调查显示,美国的企业有53%曾受到过计算机病毒的侵害,42%曾受到非法黑客的侵入,而五角大楼更是称一年内受到的攻击就高达25万次之多。
中国的网络安全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黑客的等级却已经是国际级的了。公安部在1998年就破获了近百起黑客案件,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案件在近年来更是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计算机病毒种类的增加速度远远不及黑客的攻击方法的增加速度。我国针对银行等金融领域的黑客犯罪案件的涉案金额已经有数亿之巨,其他行业的黑客案件也不时的发生。对于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始于六十年代末期,但当时的计算机的性能和速度都处在相对落后的条件下,使用范围也并不广,所以对于此课题的研究也一直在小范围内进行。直到八十年代后,因为计算机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其应用范围更是已扩大到世界上的各个角落,进入九十年代后更是得到了爆炸式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已经将人们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时空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开始依赖上了网络。
二、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安全技术简介
(一)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是为通信信息流或数据提供机密性的保护。还为实现安全机制起主导或辅助的作用。加密的算法则是一种对于信息的编码规则,它也是编码与译码依赖于密钥的参数。用户使用该规则就可以在密钥的控制下将明文的消息改为密文,使用译码规则就可以将密文还原为明文。没有正确的密钥则无法实现加密或者解密的操作,非授权用户则无法还原加密的信息。密钥是有其特殊性的,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对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对称密码算法为DES和各种变形、IDEA以及AES、RC5算法等。非对称密码的算法较为著名的有RSA、圆曲线算法和背包密码等。
(二)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又名电子签名,包括在身份认证、数据的完整性以及不可否认性和匿名性等方面的应用。主要有两个过程,即签名者用给定的数据单元来签名,接收者验证此签名。这种技术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在电子印章和商务合同中经常采用,还有电子邮件安全协议族和安全电子支付协议等密钥分发都是采用的数字签名技术。
(三)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技术又被称为鉴别或者确认,是通过验证被认证的对象是一个或者多个参数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来证实该对象是否符合或有效的过程,用以保护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身份认证在金融、保险、电信和医疗、公安等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银行和电子商务等特别注重网络安全的领域都亟需该技术的支持。目前的身份认证技术主要有两类:传统身份认证技术和双因素身份认证技术。
除了以上三种,另外还有访问控制、通信量填充(信息隐藏)、路由控制、公证和安全标记等信息安全技术。
三、结语。
信息产业发展到今天,网络信息的安全对我们社会生活甚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随着通信技术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作为一种日常信息交换手段的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网络安全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当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入侵者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安全威胁的防范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才能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何凯霖,徐力.信息安全技术的综合利用浅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0,07
[2]王烨.浅谈企业的信息安全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09,24
[3]秦华,刘珍兴,周丽春.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32
【关键词】 煤矿开采 井下开采 安全隐患 对策
长期以来,人们在从事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安全意识比较缺乏,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煤矿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安全事故。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做好通风工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检查的力度逐渐加强,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对于煤矿生产过程中工人的生命安全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煤矿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
1 煤矿井下通风的安全隐患以及原因
1.1 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井下开采是最常见的内容,由于井下开采过程中通风系统建设不够完善,导致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一些严重的安全隐患,比如瓦斯保障进而导致煤矿坍塌、井下空气不足导致矿工呼吸困难等,这些都将对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死亡现象。因此煤矿井下工作成为当前煤矿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井下开采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的解决,是提高煤矿生产效率的关键。
1.2 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的原因
煤矿井下采矿过程中,通风安全管理对于井下的通风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的井下采矿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煤矿井下行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1)煤矿井下的通风安全基础本身比较薄弱。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通风安全基础薄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我国的煤矿资源比较丰富,在煤矿井下开采初期,各种技术以及设备能够满足开采所需,但是随着开采的范围逐渐扩大、开采的力度逐渐加强,在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对技术以及设备的要求更高,但是当前我国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的技术以及设备的更新跟不上煤矿行业的发展,在井下开采过程中不能对各种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导致煤矿井下开采出现了通风安全问题。
(2)当前煤矿井下的开采加剧,增加了通风安全隐患。煤炭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找到了获得经济利益的途径,当前很多出现的煤矿井下数量越来越多,一些小煤矿井下在开采的过程中,没有许可证,对于生产过程中的通风安全性很难保障。有的煤矿井下为了节约成本,开采的过程比较随意,通风安全系统的建设也存在很大缺陷,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通风安全事故。加上有的煤矿并没有获得井下安全生产的相关许可证件,对煤矿周围环境的监测力度不够,不能及时预测危险,在煤矿井下开采过程存在很大的通风安全隐患。
(3)煤矿井下采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水平较低。煤矿井下采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技术是影响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煤矿井下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较低。在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缺乏进行专业的通风安全管理的人员,当前很多煤矿井下中进行通风安全管理的人员大多没有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对各种通风安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一旦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则很容易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反而有可能会使得事故加剧。由于煤矿井下采矿通风安全管理涉及到多个行业,对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而当前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的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不能满足通风安全管理的需求,因此导致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频频出现通风安全事故。
2 加强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防范的策略
2.1 加强煤矿井下生产通风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
为了保障煤矿井下生产安全,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通风安全系统,从根本上消除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加强煤矿井下生产通风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首先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在生产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煤矿井下生产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加强安全意识的培训,不仅在管理者层面上,在一般的员工层面上也要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在工作中提高警惕,杜绝慵懒的情绪出现。其次,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章程和规范,便于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遵循相应的技术规范。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可以定期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得员工能够掌握更多的安全生产知识以及技术。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技术业务能力的培训,也要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员工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进行安全生产。比如云南某矿山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小煤矿逐渐发展壮大的历程,随着当前社会报道的各种安全事故越来越多,该煤矿负责人开始着手加强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通风安全管理,该煤矿负责人制定了从上至下的安全责任体系,由煤矿企业法人担任第一责任人,在生产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分别设定了相应的责任人,不同级别的责任人要定期对安全工作进行监管,如果由于责任人疏忽,对安全隐患的控制防范不到位,最终引起安全问题,则要严厉追究责任人的责任,重则会追究相关法律责任。该制度建立以来,由于定期考核,使得煤矿的管理人员都积极加强了安全监管,责任意识明显有所加强。
2.2 加强对煤矿管理人员和采矿人员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提高通风安全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做好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育,将一些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教学素材,在实际采矿过程中进行教育,可以获得更高的教育质量。在员工的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推行人本管理理念,以员工为核心,加强员工的劳动安全以及健康的保护,要推行相应的工作制度,确保员工在工作时能够具有饱满的精神。此外,要加强煤矿管理人员的能力的提升,加强管理人员对井下通风安全管理和控制,涉及到很多专业以及学科,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通风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要加强管理。为了给煤矿井下生产营造良好的通风安全环境,必须要按照各种技术以及安全规范进行生产施工,并且要建立动态的考核机制,对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增强员工之间的协调能力。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控制制度,比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等。促进煤矿井下生产规范化发展。
2.3 完善煤矿生产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完善
在煤矿井下生产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加强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通风安全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应该要加强对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各种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相应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对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通风安全事故的应对体系进行完善,确保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在煤矿井下生产通风安全事故的防范过程中,可以定期进行瓦斯评价,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事故的预测,在施工完成之后,要根据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验收评价,确保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留下什么安全隐患。
3 结语
煤矿井下采矿生产过程中的通风安全管理是煤矿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风安全管理是否到位对于煤矿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煤矿采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安全隐患,对此要积极加强通风安全管理,确保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苏杰.煤矿通风的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措施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4(07).
关键词:经济相互依赖;国际安全;自由主义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4-0054-02
“经济相互依赖对国际安全影响”研究的集大成者是新自由主义的领军人物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Keohane)和约瑟夫・奈(Joseph Nye)。在他们之前,则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各位奠基者,包括亚当・斯密(Adam Smith)、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约翰・密尔(John Mill)、理查德・科布登(Richard Cobden)等,他们从跨国贸易中看到了改善国家关系的可能性。哲学上的思考则来至孟德斯鸠(Charles Montesquieu)和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 Kant)等人。前者认为:商业可以治疗破坏性的偏见;贸易可以移风易俗[1]。后者认为,国际社会的“永久和平”将建立在全球公民社会之上,而其前提是“人民之间的经济交往”。除了古典自由主义者、相互依赖理论者之外,影响最大的或许是以新功能主义的一体化理论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者。他们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进程中寻找到了消除地区无政府状态进而实现彻底的国际和平的可能性。
一、贸易和平论
“贸易和平论”的核心观点是:跨国贸易将带来国家之间的和平。这种论调主要集中在早期的自由主义者口中,它是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体系在欧洲的巩固,跨国贸易的兴起而逐步形成的。首先是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他认为:贸易绝对不是零和游戏。在完全自由贸易的体制下,比较优势将充分发挥其作用。个别国家对利益的追求能够实现世界利益的普遍增长。这样,一国利益就与他国利益联系在了一起;通过这种利益的纽带,文明世界就可以被牢固地捆绑在一起,战争从而得以避免[2]。随后是理查德・科布登(Richard Cobden)。他是19世纪英国反《谷物法》联盟的领头人以及自由贸易的坚定推崇者。他认为:均势并不是和平的保障,自由贸易将通过利益联结与人民之间的交流而增进国家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在实践层面上,他认为英法完全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实现和平共处[3]。第三个是诺曼・安吉尔(Norman Angell),他还因为提出自由贸易和平论而获得193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他认为:自由贸易由于能够给所有参与贸易的国家带来切实的利益(也就是在实际上提高了贸易参与国的绝对收益),因此有理由相信国家之间将通过这种利益联系而增加彼此的了解与合作。同时,这种合作又会促使国际经济体系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并进而消除国家与国家之间发展的差异。没有差异的世界将走向共荣,世界和平将随之降临[4]。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贸易问题上,其结论和分析逻辑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功能主义的一体化理论
功能主义的一体化理论是随着跨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兴起的,它发源于战后的欧洲,并在欧洲一体化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该理论早期的代表人物是戴维・米特兰尼(David Mitrany)。他认为:民族国家的存在是导致国际冲突与战争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够将民族国家改造为一个以个人福利为基础的经济共同体的话,出于私利的需要,个人就会逐渐将自身对国家的忠诚逐步地转移到对经济共同体的忠诚上。这样,在经济共同体内部,就可能实现和平与安宁。而实现这个经济共同体的关键环节就是:职能部门的功能溢出。他认为,通过经济相互依赖发展起来的合作可以从一个功能领域拓展到另一个领域,并最终从低级功能领域拓展到国际安全等高级功能领域,从而实现国家间的和平。为此,各种类型的功能性国际组织,如邮政、运输、能源组织,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5]。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充分反应了米特兰尼思想的巨大影响力。另一个代表是厄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他一方面继承了米特兰尼理论的核心部分,如功能领域作用与外溢效应;另一方面,又引入了政治性变量,强调政治力量在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哈斯就将对功能外溢的研究从过去的技术和经济领域拓展到了政治领域。超国家机构的建立是新功能主义实现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核心手段。哈斯认为,建立一种超国家的机构并不是说要取消国家,而是实现的部分移交,特别是经济功能领域的移交;然后再继续推进功能溢出,最终实现一个欧洲联邦,从而彻底克服国际无政府状态,最终解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安全问题[6]。
三、相互依赖理论
二战以后,在美国的主导下,世界范围的自由经济体系重新建立起来,经济相互依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相互依赖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卡尔・多伊奇(Karl Deutsch)、理查德・库珀(Richard Cooper)、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Ke-
ohane)、约瑟夫・奈(Joseph Nye)、迈尔克・多伊尔(Michael Doyle)、安德鲁・莫劳夫齐克(Andrew Moravcsik)等。理查德・库珀是经济相互依赖概念的提出者,他认为经济相互依赖的形成使国家内外部经济连成了一体,因而增强了国家对外部世界的依赖程度,国家政策制定必须要考虑到这种新情况[7]。卡尔・多伊奇认为,跨国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增强人们之间的联系,身份认同与共识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意图,降低冲突的风险[8]。基欧汉认为,相互依赖产生了国家之间的脆弱性与敏感性,使国家关系呈现更加复杂的局面。但是,从长远来看,相互依赖确实有可能通过对国家的弱化过程,推动人类社会朝着真正的和平方向发展[9]。基欧汉还提出了机制问题,他认为:国际机制可以改善国家的行为,因为它具有汇集各国政府的行为预期、提供信息沟通渠道、减少交易成本、改变国家行为体的政策偏好等功能[10]。虽然这些机制可能都是霸权国建立起来的,但是它们却都有自己独特的运行逻辑,可以不依靠霸权而顺利运转。迈尔克・多伊尔是民主和平模式的倡导者。他认为:在经济交往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建立在民主制度基础上的国家,将建立起更加稳固的和平来[11]。安德鲁・莫劳夫齐克则认为:行为体的偏好与认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国家之间的偏好一致时,经济相互依赖更可能形成合作;反之,则可能形成冲突[12]。
四、结论
综上所述,自由主义认为经济相互依赖有助于改善国际安全,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机会成本”和“调整成本”问题。经济相互依赖产生了“机会成本”和“调整成本”,从而使得国家倾向于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13]。二是信息沟通问题。正如迈克尔・哈沃德(Machael Howard)编纂的论文集所言:“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战争,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是好斗好战的动物,而是因为他们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14]。经济相互依赖由于增加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使得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更为通畅,避免了相互的误解。因此,只要能够最大程度地消除误解,实现人与人之间意图的准确传达,就有可能使冲突得到避免。三是国内利益集团问题。经济相互依赖将改变国内的经济和政治生态,形成特定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集团,从而使国家行为受到制约。四是机制问题。由于国际机制所具有的特性,使得经济相互依赖的安全效应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保障国际安全。
参考文献: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4.
[2]David Ricardo.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M].New York:J.M.Dent &Sons,1911.
[3]Miles Taylor.The European Diaries of Richard Cobden(1846-1849)[M].Hants:Scolar Press,1994.
[4]Sir Norman Angell.The Great Illusion[M].New York:Putn-
am,1933.
[5]David Mitrany.A Working Peace System[M].London: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1943.
[6]Ernst B.Haas.The Uniting of Europe[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
[7]Richard Cooper.The Economics of Interdependence:Econ-
omic Policy in the Atlantic Community[M].New York:McG-
raw Hill,1968.
[8]Karl Deutsch.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7.
[9]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0]Robert Keohane.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M].Princeton:Princeton Un
iversity Press,2005.
[11]Michael Doyle.Kant,Liberal Leagcies and Foreign Affairs[J].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1983(12):205-235.
[12]安德鲁・莫劳夫齐克.欧洲的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3]Richard Rosecrance.The Rise of the Trading States:Commerce and Conquest in the Modern World[M].New York:Basic Books,1986:13-14,24-25.
[14]Machael Howard.The causes of Wars and Other Essays[M].London:Temple Smith,1983:15.
[论文摘要]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确保交易安全的要求不断增强,出现了保护商品经济关系交易安全的债的保全方法——代位权制度。债权代位权制度在实行效果上,出现了对“入库规则”的背离,形成了优先权规则。本文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法律对代位权制度的规定以及我国实际存在的“三角债”问题等角度,对保护交易安全的债的保全方法——代位权制度进行一定的评价。
在传统民法中,基于债的相对性,债权人的履行请求只能针对债务人,原则上是不及于第三人的。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民法中的债的担保制度已经不再能全面地满足确保交易稳定安全的要求。因此,债的保全制度产生了: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允许债权人对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所采取的保护合同债权的法律措施。其包括代位权制度,即当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以自己的名义向第三人行使债务人现有债权的权利。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大背景之下,个体经济的规模不断膨胀,个人自由的过少限制使其他个体遭到了损害,交易与流通秩序无法得到很好的确保。因此,有利于保护交易安全的债的保全方法——代位权制度找到了其存在的空间。代位权制度是在近现代民法中出现的,而其法律体系的最终形成是在最近的一百年间。
传统民法理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遵循“入库规则”。所谓“入库规则”,是指行使代位权取得的财产应先归入债务人的一般责任财产,然后依据债的清偿规则由债权人从债务人那里接受清偿。其效果,并不是为了满足债权的实现,而是准备债权的实现,其强调保全债务人的财产以期确保各个债权人能平等地受偿。当代位债权人在保持住债务人财产后,应把行使代位权诉讼所取得的财产先“入库”,先归属于债务人,然后由债务人向债权人进行平等清偿,此即“入库规则”的意旨。“入库规则”的内在涵义包括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并非是一种直接满足债权的制度,而只是一种保全债权的制度。因此,通过代位权所取得的财产只能作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担保,代位债权人与其它债权人平等受偿。同时,它也体现了债的平等性,债权人在收取自己债权时一律平等。
在代位权制度中,按照传统的保全机能,代位债权人无权直接请求次债务人向自己给付。可是,若债务人拒绝受领次债务人的给付,保全机能将无法实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财产流转速度的日渐加快,传统的保全机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当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时,有些国家的学者或法律允许债权人请求第三人直接向自己履行。有些学者称之为债权人代位权本来的趣旨与现实机能的悖离。
在我国,随着国家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交易中的纠纷不断增加,为了逃避债务,有些债务人故意不主张或者放弃自己的债权,使不少债务案件的判决难以得到执行。同时,存在很多企业体制僵硬,经营观念陈旧,长年亏损,企业间相互推诿债务,经济流转停滞,出现了难以解决的“三角债”问题,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国家为了提高司法效率,在立法时就采取了直接清偿原则。
关于代位权,我国《合同法》第73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合同法》解释)第20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过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履行清偿,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归于消灭。”从此条可以得出,《合同法》解释进一步地改变了债权代位权制度本来的功能,代权人代位权直接承担起了债权实现的机能,脱离了其传统意义上的保全功能,因为代位债权人可以直接受领次债务人的给付,使自己的债权得到清偿。
立法者对直接清偿原则的规定,可能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的考虑:担心债务人在次债务人清偿后由于种种原因不向债权人清偿债务;保障债权的实现,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直接向债权人清偿更有效率,可以大大简化诉讼程序,便于及时清结债权债务,符合诉讼法。
但是,《合同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导致我国的代位权制度与传统民法理论不一致,在实行中存在很多问题。代位权行使的目的是为了让债务人的一般担保财产恢复应有的状态,是对债务人故意违反诚信的补救。若代位权的目的由保全债权扩充为实现债权,将造成对债的相对性的严重破坏。
再者,《合同法》解释第20条的规定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代位权人优先受偿的权利,这点值得商榷。当债务人的财产存在无法履行债务的可能时,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也有保全债权的必要,但是并非每个债权人都能得知其债务人的债权情况。代位权人的债权与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的债权都是没有担保的一般债权,若使代位权人具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则将造成债的平等性的破坏与违背。
在我国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一方面,要切实保障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为妥善解决我国的“三角债”问题提供可行的途径;另一方面,对于实现代位权的立法初衷,对于债的相对性与平等性不可加以违背或破坏。立法者应将上述因素均纳入立法的考虑范围,从而使优质、善良的法律得以制定与贯彻,使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交易安全与良好秩序得到维持与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家福:《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M],法律出版社,1991版
一、正确认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对企业而言,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矛盾,又辨证统一,解决这对矛盾的关键是如何找出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作为一个企业,应该明确企业的责任和目的,不能忽视安全,这是任何一个企业的责任。1996年元月为福鼎桑园水库采石场发生一起崩塌事故,该采石场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违反《福建省露天矿,采石场安全生产管理整行办法》的第十一章技术规范要求,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水利部颁发的标准《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中有关石方明挖的技术规范要求。致使工人在装运土石余渣时,现场发生岩体崩塌事故,造成6死一伤的重大事故,经济损失上百万元。这就是因为一个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不到位,而给工人生命安全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十分激烈,企业必须争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才能生存和发展。但是这个效益是要在确保企业生产正常和员工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这既是责任的体现,也是每一个企业的根基所在。没有安全,企业很难维持正常运转。但是,世界上没有一个企业会不为提高经济效益而努力。实践中,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始终存在。合理的安全生产投入,既能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又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安全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理想状态是“双赢”,即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会随之增长。
二、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首先应当在思想认识上有足够的高度,应当时时刻刻把它和我们的生命,企业的效益和社会的责任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我们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为之努力奋斗的目的。省劳保所已为全省的许多企业做了建设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验收评价、企业现状评价等等的大量安全评价工作,为全省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为了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更到位,还通过各种安全培训,提高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文化水平,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安全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安全是不能用经济效益弥补的,它是我们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在生产建设中,它占据着“保障”地位。只有大家都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对人,对企业,对社会的极端重要性,才能通过社会全员的主动积极参与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负经济效益。
在现代企业中,要大力倡导和培养安全文化氛围,在员工思想上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创造安全生产的环境,才可以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间接地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其关键是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建立制度,开展活动,采取激励措施等来转变员工的安全价值观,使实现职业安全与健康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成为员工共同追求的目标;实现企业生产价值与实现员工自身价值的高度统一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在企业各个方面,所有活动,一切时空过程中营造出一个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在这个氛围中,其行为被潜移默化地规范在所崇尚的安全价值取向和安全行为准则之中,用安全文化造就具有健康完善的心理定势和正确的安全论理道德,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行为取向和文明生产秩序的现代企业员工队伍。
三、要从经济的角度看待安全投入
一谈到安全投入,就有很多人认为,只要增加安全投入就增加了企业成本,减少了收入和利润。这种看法是比较片面的。安全投入不应该是企业的负担,它所产生的也绝不是一种负效益。我们都知道安全投入的最直接表现就是成本的增加,但是,究其本质,安全投入应算是一种特殊的投入。对安全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并不像普通的投资那样直接反映在产品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改进上,而是体现在生产的全过程中,保证生产的正常和连续的进行。这种投入的直接结果是,企业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和职业病,而这个结果是企业持续生产,保证正常效益取得的必要条件。只是它的产出总是间接地反映出来。以工伤事故为例,按照目前全国各地的通行标准,发生死亡一人的事故,企业如果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至少要赔偿20万元。如果是发生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重伤事故,那么企业每一人要赔偿数十万元。企业损失之大可见一斑。如果发生象山西左云县那样特大矿难事故,不但矿主要负刑事责任,企业也将倒闭,还有什么经济效益可言。由此可见,企业的安全投入如果增加了,安全生产搞好了,不发生或者少发生事故,就是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合理控制安全投入
[关键词] 商品经济 代位权 债权人 清偿
在传统民法中,基于债的相对性,债权人的履行请求只能针对债务人,原则上是不及于第三人的。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民法中的债的担保制度已经不再能全面地满足确保交易稳定安全的要求。因此,债的保全制度产生了: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允许债权人对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所采取的保护合同债权的法律措施。其包括代位权制度,即当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以自己的名义向第三人行使债务人现有债权的权利。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大背景之下,个体经济的规模不断膨胀,个人自由的过少限制使其他个体遭到了损害,交易与流通秩序无法得到很好的确保。因此,有利于保护交易安全的债的保全方法――代位权制度找到了其存在的空间。代位权制度是在近现代民法中出现的,而其法律体系的最终形成是在最近的一百年间。
传统民法理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遵循“入库规则”。所谓“入库规则”,是指行使代位权取得的财产应先归入债务人的一般责任财产,然后依据债的清偿规则由债权人从债务人那里接受清偿。其效果,并不是为了满足债权的实现,而是准备债权的实现,其强调保全债务人的财产以期确保各个债权人能平等地受偿。当代位债权人在保持住债务人财产后,应把行使代位权诉讼所取得的财产先“入库”,先归属于债务人,然后由债务人向债权人进行平等清偿,此即“入库规则”的意旨。“入库规则”的内在涵义包括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并非是一种直接满足债权的制度,而只是一种保全债权的制度。因此,通过代位权所取得的财产只能作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担保,代位债权人与其它债权人平等受偿。同时,它也体现了债的平等性,债权人在收取自己债权时一律平等。
在代位权制度中,按照传统的保全机能,代位债权人无权直接请求次债务人向自己给付。可是,若债务人拒绝受领次债务人的给付,保全机能将无法实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财产流转速度的日渐加快,传统的保全机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当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时,有些国家的学者或法律允许债权人请求第三人直接向自己履行。有些学者称之为债权人代位权本来的趣旨与现实机能的悖离。
在我国,随着国家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交易中的纠纷不断增加,为了逃避债务,有些债务人故意不主张或者放弃自己的债权,使不少债务案件的判决难以得到执行。同时,存在很多企业体制僵硬,经营观念陈旧,长年亏损,企业间相互推诿债务,经济流转停滞,出现了难以解决的“三角债”问题,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国家为了提高司法效率,在立法时就采取了直接清偿原则。
关于代位权,我国《合同法》第73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合同法》解释)第20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过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履行清偿,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归于消灭。”从此条可以得出,《合同法》解释进一步地改变了债权代位权制度本来的功能,代权人代位权直接承担起了债权实现的机能,脱离了其传统意义上的保全功能,因为代位债权人可以直接受领次债务人的给付,使自己的债权得到清偿。
立法者对直接清偿原则的规定,可能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的考虑:担心债务人在次债务人清偿后由于种种原因不向债权人清偿债务;保障债权的实现,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直接向债权人清偿更有效率,可以大大简化诉讼程序,便于及时清结债权债务,符合诉讼法。
但是,《合同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导致我国的代位权制度与传统民法理论不一致,在实行中存在很多问题。代位权行使的目的是为了让债务人的一般担保财产恢复应有的状态,是对债务人故意违反诚信的补救。若代位权的目的由保全债权扩充为实现债权,将造成对债的相对性的严重破坏。
再者,《合同法》解释第20条的规定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代位权人优先受偿的权利,这点值得商榷。当债务人的财产存在无法履行债务的可能时,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也有保全债权的必要,但是并非每个债权人都能得知其债务人的债权情况。代位权人的债权与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的债权都是没有担保的一般债权,若使代位权人具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则将造成债的平等性的破坏与违背。
在我国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一方面,要切实保障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为妥善解决我国的“三角债”问题提供可行的途径;另一方面,对于实现代位权的立法初衷,对于债的相对性与平等性不可加以违背或破坏。立法者应将上述因素均纳入立法的考虑范围,从而使优质、善良的法律得以制定与贯彻,使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交易安全与良好秩序得到维持与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家福:《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M],法律出版社,1991版
一、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异化的内涵
我国学者欧文姬将学校安全教育概括为:学校管理者与教育者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文化程度、日常生活、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对其在安全意识、习惯、知识、技能等方面分阶段进行的培养和训练。就其内容而言大致包括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基本技能和安全管理的理论及方法的教育。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异化是指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脱离了安全教育本身的价值目标,成为教育者实现安全教育以外价值目标的工具,或者在教育内容和管理方法上发生变异而有违与安全教育本身的目的。如此,学校安全教育演变成非真正的安全教育,其“工具化”和“变异化”的异化甚至成了实现真正安全教育应有目的与功能的障碍。
二、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异化
安全教育的本身目的价值是服务学生,使学生具备自我安全的能力。然而,学校安全教育在轰轰烈烈的呼声中,其目的价值却在实际中渐行渐远,安全教育在执行过程中在有意或无意中被异化,其表现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学校安全教育目的价值的工具化、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的狭窄化与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僵死化。
(一)学校安全教育目的价值的工具化
学校安全教育的本身目的价值是服务学生,使学生具备自我安全的能力。然而,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我国中小学虽号称践行“素质教育”,但大多数学校仍然以考试为轴心。教授考试所考的知识,挤占非应试科目教学的时间,安全教育不是应试科目,就难以获得师生像对应试科目那样的厚爱。在应试教育依然强势的教育时空中,安全教育的有无和多少常常让位于应试教育科目的需要。可见,安全教育并非没有自身的目的,而是被应试教育排斥了,只具有实施应试教育的一种开放时空的工具价值。由于学校安全教育被动地具有了工具价值,它的工具性价值是可以“用”,也可以搁置一边“不用”。这直接导致安全教育“量”的不足。即使偶尔“用”,多数时候也只是为了应景、造势、做做花样文章,以逃避监督之眼,或获得检查评估通过之荣。据调查,目前浙江省中小学安全教育开展的现状不容乐观,开展过安全教育的中小学虽然达到100%,但安全教育流于表面形式,且仅限于交通规则、饮食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专门开设安全教育的学校只占10%,其中有些学校只有安全教育知识方面的介绍,而且每年仅开展l~2次活动,安全教育内容非常单调,往往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听了就忘。进行防灾自救等演习的学校只有20%,不过大多是在汶川大地震以后开展的。在目前的教育语境下,安全教育,这个应试教育内容之外的东西,实在难免于例行公事一般轻描淡写而过的下场,抑或昙花一现于纪念日或安全教育日。
(二)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的狭窄化
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六大模块: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每一个模块都需要多途径、多主题、全方位地展开活动,以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但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把安全教育等同于安全知识教育,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短视性强化了学校教育的统整性和去个性,应试教育讲究知识的灌输与片面强化,一味强调对安全知识的识记,恰恰忽视了学生安全技能的掌握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可见,安全知识的灌输式传授,无疑成为了应试教育模式在安全教育过程的脚注。对学生来说,接受安全教育,特别是仅仅限于安全知识的接受,不过是一种强制他们接受的自然成长过程的形式,并不能真正激发他们接受安全教育的兴趣,也很难真正提高学生自我安全的能力。
(三)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僵死化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僵死化主要指管理方法、措施上的僵死化。工具性使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在安全教育被工具性异化后,迫于家长和社会维权意识的高涨,加之问责机制重结果、轻过程的助力,一些学校便悖于教育本意,将安全教育诠释为“安全保证”“逃避危险”,采取一系列强制措施禁锢学生于一个给定的“安全”时空中。现实中,这种僵死化的管理愈来愈常见。例如,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和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关起门”办学成为很多学校规避责任和风险的一种方式。学生的活动范围严格限制,以“取消活动保安全、降低标准求安全、限制范围为安全”为由,禁止学生的春游、校外课外活动,甚至体育运动等。这种安全教育措施是以牺牲学生身心素质为代价的,追求可视的眼前安全效益。就其本质,还是应试教育的思维与逻辑。应试教育的逻辑是功利性与追求短期可视效益,并不在乎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及其自我安全能力的提高。
三、纠正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异化的对策
通过建立安全教育综合体系、健全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和构建安全管理立体化网络来纠正异化现象、改进校园的安全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立安全教育综合体系
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不仅要列入教育教学计划,而且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做到学期初有计划、学期中有检查落实、学期末有总结考核公布。坚决杜绝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贴在墙上的形式主义。要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中,使安全教育常态化、课程化。学校安全教育应既涵盖知识方面的了解、技能方面的演练,又应有安全学习活动过程和自护自救方法的引导,还要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生动形象地进行安全教育。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并善于利用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学生,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防患于未然。
(二)健全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健全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履行对生命负责的承诺,是避免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基本保障。
1 管理制度要渗透“柔性”
首先,制度的形成需要发扬民主。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正式出台前,要充分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这样才使得这一制度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才易于为广大师生所接受,使其按照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来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其次,制度的内容需要体现人文性。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都要与师生的尊严、自由、情感、发展联系起来,使其真正成为“人性化”的制度,而不仅仅是为了束缚师生的言行。再次,制度的操作需要彰显人性。制度管理不是僵化的,切不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操作。要运用人性化的操作策略,关注师生的情感需求,尽可能取得师生的理解。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要对学生进行紧急突发事件处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识等的教育。
2 制度管理要确保“刚性”
首先,要完善督促机制。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得再好,但如果执行过程无人监督,就必然会出现人为偏离制度的约束和要求,不能真正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如果出现工作落实不到位,责任追究不到人的情况,制度管理必然会流于形式。其次,要明确职责,细化分工。为了实现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目标,校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都应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只有明确了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才能使各项制度做到层层分解,细化分工,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实。再次,要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考核,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到公平、合理的执行,促进全体师生主动按要求执行,并能对现有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
一、再平衡对我国基础产业①安全的影响
失衡调整对我国基础产业安全带来了一些有利因素:受融资成本上升影响,外资扩张步伐暂且有所放缓,内资企业对产业控制力有所加强;产业竞争力在国际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等因素作用下持续提升;同时,外贸依存度不高、外需低迷冲击有限。但是,外资控制力整体水平已经偏高,且出现了战略性调整迹象,这是我国基础产业安全的主要隐患。
(一)外资控制力度减弱,但渗透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失衡调整初期跨国公司严重“贫血”,外资在我国基础产业的布局在短期内受到了一定程度抑制。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2008年9月以来,公司债券与国债之间的利差急剧扩大,企业融资成本急剧增加。2008年全球的FDI总量比2007年减少了20%,而跨国并购金额减少了23%,跨国并购受到的影响要大于绿地投资所受到的冲击。
这种情况也反映在我国基础产业上:危机前后,外资控制力变化趋势迥然不同。危机之前,“三资企业”在华全面高歌猛进:从通用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至化学纤维、金属冶炼及压延,他们在市场占有、资本控制(三资企业固定资产比重)、资产控制(三资企业总资产比重)、股权控制(三资企业股本比重)等控制力的四个维度都快速膨胀。2003―2006年,外资在化学纤维产业扩张得最为显著,上述四个方面的变化情况为9.4%、9.8%、9.9%、10.4%。危机以后,有所收敛,外资更青睐于医药、化学纤维产业、交通运输设备、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对其它基础产业有所放缓。同样是化学纤维产业,外资在2006―2009年的变化情况为0.5%、5.2%、5.4%、0.3%。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失衡调整在短期内削弱了外资控制能力,但其控制形式依然严峻。
综合近年来四方面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出外资在后危机时代产业格局的战略性调整:在交通运输设备、化学纤维、医药、化学原料制品、专用设备、金属冶炼压延等产业呈现出扩张态势,在橡胶、通用设备等产业呈现出等速扩张局面(因为产业整体规模仍在发展),在电气机械器材、塑料产业表现出收缩状况。
(二)分工模式继续深化,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再平衡调整过程中,产业链全球分工的既有模式将继续深化,新的主导产业将会涌现。全球生产体系重构使得外资有重点地对我国基础产业进行持续渗透,国外先进技术更多地被引入国内。同时,在一系列国家振兴规划指引下,内资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内外力联合作用下,我国基础产业竞争力将持续提升。
以总资本利润率考察这种趋势,可以发现危机前后各产业竞争力基本处于上升通道,不仅在绝对水平上持续上升(11个基础产业的平均值分别为2003年9.4%、2006年11.1%、2009年12.7%),而且产业整体水平与产业内“三资企业”的相对水平差距也在不断缩小(11个基础产业两者差距的平均值为2003―2006年2.1%,2006―2009年0.16%)。从产业整体看,橡胶、医药、电气机械、塑料、通用专用设备、化学原料、交通运输设备等产业竞争力提升明显(2003―2009年分别提高6.0、5.8、5.1、5.0、4.8、3.1、2.2个百分点),金属加工经历了大起大落(有色金属先在2003―2006年提高8.8个百分点,又在2006―2009年降低6.5个百分点)而化学纤维则是先降后升(先降1.6个百分点,后升2.6个百分点)。因此可以判断,除金属冶炼压延外,我国基础产业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三)产业外贸依存不深,外需低迷影响度不大
从中期时间窗口看,失衡调整决定了贸易很难出现2001―2007年的高速增长态势,而且全球贸易量/GDP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提高的空间也有限,在未来经济好转时,全球贸易量/GDP的最高水平也将在0.3左右浮动。
在外需低迷成为既定事实的条件下,我国基础产业将在出口方面受到一定影响。2003年以来,我国基础产业出口迅速增长,虽在2009年经历危机冲击但很快恢复。2010年,化工、电气设备、金属冶炼压延、运输设备产业的主要产品出口分别达到1317、777、1083、702亿美元,较之2003年增长255%、278%、437%、642%,年复合增长率为20%、21%、27%、33%。然而,延续这种高增长难度较大,受压制的产业出口将不利于产业发展。
不过,这种不利影响的冲击程度将是有限的,因为在出口体量快速膨胀的同时,基础产业外贸依存度尚在可接受范围。这主要取决于现阶段我国基础产业主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内向型特点。
(四)流动性和信贷充裕,然而融资情况不乐观
失衡调整过程中,世界主要货币发行国执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范围内“征收铸币税”,在现行汇率制度下将使我国国内流动性充裕。同时,为刺激经济发展我国信贷也保持充分投放。2010年我国贷款总额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9.7%。
但是在此背景下,我国基础产业融资情况却出现相对收紧的苗头。在我国资本市场不甚发达的情况下,银行贷款成为产业融资主渠道,因而以资产负债率考察产业融资环境。通过比较近年来各细分产业数据后发现:基础产业融资环境较宽松,资产负债率普遍处于50%左右水平;出现融资环境收紧的苗头,除化学纤维、黑色金属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外,各产业资产负债率都在持续小幅下降。
二、再平衡对我国出口产业安全的影响
失衡调整削弱了外资对我国出口产业的统治力度,却也固化了我国全球工序分工低端环节的位置,并冲击外部需求。
(一)外资控制力寒冰待化,调整于我有利
外资在我国出口产业已具备统治力,除个别产业外资控制力稍弱(外资比重在30%左右),其余产业内资控制力基本丧失(外资比重均在40―70%区间)。不过,审视外资控制力变化趋势后可以发现,外资对我国出口产业存在着控制力加强、控制力基本不变、控制力减弱的分化态势。外资调整控制力的方向不同反映了其在后危机时代对各出口产业的战略性布局演变,我国出口产业受制于人的局面寒冰待化。
属于控制力加强的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和造纸业,虽然外资在这些产业的市场占有率维持在80%和30%水平,但是在资本拥有率等方面却在不断加强;属于控制力基本不变的有纺织服装业,尽管外资市场控制力已在衰减,可是从固定资产投入、总资产拥有、股权占有方面看,外资并不打算减弱控制;属于控制力减弱的有仪器仪表、木材加工、家具、工艺品、印刷、文教体育用品等产业,外资在这些产业的市场占有已明显出现下滑,且在其它资金资本投入方面也显现减弱态势。
外资布局调整将在全球资金紧缺、融资成本上升条件下对我国有利,即加快控制力减弱类产业的外资趋势性衰退速度,并冲击性下挫了外资在控制力加强和基本不变类产业的控制强度。
(二)产业竞争力继续发展,分工仍处低端
工序分工已经令我国出口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而在失衡调整过程中及主流技术经济范式基本不变的中短期内,全球工序分工模式将延续并得到强化,因而后危机时代强化后的分工模式将进一步显现这种提升效应。在2003―2009年间,我国出口产业竞争力迅速提升。在总资本利润率方面,各细分产业增幅明显,2009年与2003年相比,木材加工提高了145.6%、纺织业提高了67.3%、仪器仪表31.5%、电子信息产品11.0%。
然而,在我国出口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商业成功背后,是无法回避的产业分工层次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商品售价低等问题,这些弊端也将保留到后危机时代。Edwards(爱德华兹)和Lawrence(劳伦斯)(2010)发现2006年中国产成品出口价格仅相当于美德日韩的34%、32%、31%、55%。Koopman et al.(库普曼等)(2010)发现中国广泛承接了日本、欧盟、中国台湾、韩国、美国等地的中间品投入,所获得附加值较低。
(三)产业外贸依存度过高,调整冲击严重
后危机时代,主要失衡端美国的调整方向是再储蓄、再投资、再制造、再出口,主攻方向是新能源,在新增产能部分设法更多地保留在美国本土,而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逐步弱化。受此影响,我国出口产业一方面吸纳的外商直接投资增幅会减弱,产能扩张遭到减缓,另一方面外需将长时间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供需双向作用将对产业发展的增量部分产生严重且深远的冲击效应。
遗憾的是,我国出口产业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生产体系。近年来我国出口量高速攀升,2009年小幅下挫后迅速恢复,2010年服装鞋帽和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分别达到4614和4259亿美元,较之2003年增长155%和279%。出口激增导致了出口产业对外依存度过高,致使由市场需求引致的产业发展受制于国际市场。
(四)产业融资环境较宽松,效果并不如意
如前所述,失衡调整过程中美元超发将引起我国流动性相对宽裕,加之危机爆发后我国信贷放量增长,产业融资环境貌似宽松。但是,以资产负债率考察出口产业融资效果却发现:数据普遍出现连年缓降现象。这表明产业融资环境虽然宽松,但融资效果却呈现持续收紧的发展趋势。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包含信贷渠道在内的投融资体制存在一定不足,信贷资金并未更好地流入实体经济。
三、对策建议
(一)转变发展思路,提高自主创新效能
进一步改进对自主创新的支持方式,尽快推行具有普惠性质且易于操作的企业研发抵税、加速折旧、出口退税等创新支持政策,建立鼓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逐步培养各类产业的研发习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重点支持内资企业和国内优势产业的维权申请,保护企业研发热情,促进勇于研发、善于研发、乐于研发的创新型市场经济及早在国内形成;支持由企业或企业联盟发起的国家级实验室和技术研究中心,切实提高科研成果产品化、科技新品商业化、高科技商品产业化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研发资金使用效率,政府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原创性技术、共性技术及战略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
(二)依托国内市场,增强价值链控制力
在外需低速增长条件下,大力支持国内各类产业开拓内需市场,以此为契机夯实科技实力和制造能力,并通过企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鼓励企业通过走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品牌经营、技术经营相结合的道路,提高对产业链的驾驭能力,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鼓励制造业与价值链上下端的生产企业合作,通过学习逐步积累在研发、营销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三)改善金融环境,解决投融资难问题
拓宽实体经济投融资渠道,重点加大对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政府资助、银行贷款、风险评估、创业投资、产权交易、企业上市等环节畅通的投融资机制,帮助创新型企业解决资金困难,促进其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商品化。鼓励各级别各方面国有资本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流入创新型中小企业。
(四)完善法制环境,加强监管制度建设
制定和完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倾销法》、《对外投资法》、《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体系,提供界定、评估、维护产业安全的法制环境。通过立法及执行,严格限制外资对基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渗透;通过鼓励、优惠等措施来引导外资的投向,使之服务于我国发展的薄弱环节,并依据国内外产业发展走势及时做出调整。
(五)强化组织建设,设置产业安全机构
探索通过定期召开部委联席会议的形式,设置产业安全监管的专职机构,统一负责我国各类产业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制定产业安全保障政策、协调处理产业安全事务。加快建立产业安全预警体系,及时准确把握外资控制趋势、产业竞争力变化、对外依存度、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会同相关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商定对策。
注:
关键词: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09
移动互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是一种技术融合的产物,也可以将其称为移动网络。而云计算技术则脱胎于互联网的一门方兴未艾的技术,被各个国际知名的IT企业所推崇。简单来说,云计算就是将本来由本地计算机所计算完成的任务,通过网络交由网络虚拟平台和计算机进行是实现,感觉上好像将计算过程从用户终端推到了“云端”,所以称为云计算。作为一种应用服务,利用互联网将计算过程交由多台网络计算机来实现,这样,多台网络计算机就构成了“云”的概念。
经过对比后可以发现,云计算模式更加适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主要是由于云计算可以将各种应用的计算过程从网络终端转移到服务器端,使得移动终端设备所应该具有的处理更能得到弱化;同时,云计算还有效降低了对移动网络的需求。
不过,云计算在广泛应用与移动网络的过程中,其安全性一直成为人们担心的问题。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化、多租户和动态性等特征,有可能会引发人们对移动网络安全性的广泛关注。对于移动网络中的云计算安全,主要涉及数据安全、隐私防护、内容安全、运行环境风险以及安全监管等多个方面。
1 移动网络环境中的云计算安全问题
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移动网络,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主要出现于云服务端。由于采用了全新的计算模式,给传统网络应用环境带来了技术和业务的创新,但是,在新型计算模式下,数据管理、应用程序的开发、服务模式的更新等等,都给应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所以说,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安全防范问题,应该着重从网路数据维护、内容安全、环境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安全监管等多个角度和层面入手,为云计算环境下的移动网络安全构建完善的体系和框架。
2 云计算模式下的安全问题分析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移动网络环境,不仅需要对传统的网络风险问题和移动通信技术中的风险威胁进行防范,同时,还应该针对云计算中的风险进行防范。由于在云计算环境中,不可避免的要采用各种虚拟化、多租户和动态性等技术,所以就会给移动网络带来各种安全隐患,已经成为云计算发展中的一大障碍。
2.1 所采用的数据管理方式存在的隐患
在云计算环境中,各种应用过程所涉及的数据资产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处于分离的状态,网络用户需要通过移动网络实现对数据的访问和调用,这样,用户就不可避免的会对数据的安全性产生担心。如果用户将自己的数据提供给云计算服务上使用,或者应用其他的应用服务,就会给数据的使用风险带来隐患。
不仅如此,移动网络终端一般都是用户贴身携带的设备,会给用户的隐私信息的泄露造成隐患。移动网络终端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一直在线,会给网络窃听和监视带来方便,还会给各种行业特别是金融行业的恶意攻击带来便利;对于计算机网络用户,人们已经认识到互联网所存在的安全风险,也意识到了病毒给计算机网络所造成的危害,但是移动网络用户对相关的安全风险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往往对针对移动终端的攻击没有充分的认识。
2.2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安全隐患
作为云计算环境中的一门基本技术,虚拟化技术能够将数据存储过程中的内部功能从程序、服务器和网络资源中进行抽象,实现跟应用程序和网络相独立的数据管理。虽然在云计算环境中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来防止多种非法访问过程的出现,但是,由于众多应用程序中所存在的漏洞,非法访问还是经常出现。在移动网络中的云计算过程,有些残留的数据还有可能造成各种敏感信息的泄露,所以,众多的云服务提供商,应该面向用户来保证数据存储空间的完全释放,后者在再次使用之前进行完全清楚。
2.3 从服务模式引发的安全隐患
云计算是IT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各个云服务提供不仅需要为用户提供服务,还会采用其他云服务商所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所以,用户在享用云服务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服务提供商。但是,这种多层的服务提供模式在增加网络复杂度的同时,还会给用户的服务安全造成隐患。所以,这就给云服务提供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应该针对不同的企业和应用进行差异化的服务,根据移动旺火的应用架构,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的动态差异化云计算环境和服务,确保用户得到不同级别的安全防护。
2.4 网络安全监管所面临的挑战
云计算虽然能够为网络用户提供便利,但是也存在潜在的破坏性危险。所以,应该针对云计算的发展阶段,完成对云计算监控体系的发展,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的组合,防止安全时间的出现。跟互联网中所采用的监控和管理体系相比,要实现对云计算环境的管理,就应该从如下几个问题来着手:
(1)针对存在于移动网络中的安全攻击进行识别和防护。如果云计算服务器的主机收到攻击,使其成为发从DDOS攻击的工具,这样,还根据云计算对资源进行收费的话,就会造成受控客户在不知不觉中为网络攻击行为承担高额费用。
(2)对云计算的具体内容进行监控。云计算由于具有高度的动态性,给移动网络的监管造成不小的难度。首先,由于具有高度的动态性,使得网站所提供的服务的关闭更加容易,成本也更低,所以,一些涉黄涉暴的非法网站就会通过这种模式在网络上迁移,增加了针对这些网站的监管难度;其次,云计算所提供的服务一般都超出了国界,各种网络上的数据存储平台也超越国界,所以,将各种数据存储于云端,就有可能超出政府的正常监管范围。
(3)对基于云计算的各种移动网络密码类犯罪行为进行识别和预防。采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对密码破译进行组织和实施,特别是在云计算环境下,普通用户都可以实现密码的破译工作,威胁到各种密码类产品的安全。因此,云计算网络环境中,如何防止个人或者组织通过足够规模的计算能力来破解各种安全算法,也就成为当前安全监管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3 结束语
在对现有网络安全技术进行结合应用的基础上,构建出真正安全的基于云计算模式的移动网络安全保护体系,针对其中的关键性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多层次构架下的云计算移动网络的安全保障问题,指出了威胁移动网络安全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些问题和层面,为基于云计算的移动网络安全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房秉毅,张云勇,徐雷,蓝天.云计算应用模式下移动互联网安全分析[J].电信技术,2011(10).
[2]房秉毅,张云勇,徐雷.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云计算安全浅析[J].移动通信,2011(09).
[3]何永江.基于云计算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模式[J].邮电设计技术,2011(10).
[4]杨斌,刘海涛.云计算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助推作用[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0(12).
[5]陈鹏宇.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J].科技资讯,2011(29).
[6]高晓辉.移动互联网概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6).
[7]骆祖莹.云计算安全性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1(06).
[8]姚雪玲.部署服务器虚拟化的安全风险[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06).
[9]柳青.云计算服务安全问题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1(06).
[10]杜华.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性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