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决策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的概念目前还是比较抽象,在学术上仍然没有一个可以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按照研究机构的说法,就是大数据就是综合运用新的管理模式,从而影响决策、流程的大量而有效的信息资产。也就是说,大数据并不仅仅包含大量的信息,还要有专业的模式来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被企业管理者所运用。
1.2大数据的特点
第一,海量化。顾名思义,就是大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是大量的,而且这个量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有时用TB做计量单位,有时用PB做计量单位。第二,多样化。大数据所包含的信息是多样的,而不是仅仅针对一种或者一个方面的信息做分析。第三,高速性。大数据信息的变化是多样的,数据的产生和变化可能是瞬间的,所以对于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及时准确的把握这些信息,才能更好的运用。
2大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分析
2.1对管理决策环境的影响
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也非常快,大数据的内容升级也非常快速,在数据存储方面呈现上升趋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导致了企业的管理决策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仅需要对市场中出现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还要对运用更加先进的软件来分析数据的有效性,这些都是保证数据能够被企业应用。大数据信息收集的方式,数据处理的模式以及评估内容等都会对管理决策的判定产生不小的影响。所以,大数据中运用先进的方法,对于企业的各项要素具有较大的影响。另外,由于现在很多企业开始尝试采用大数据的分析方式,然而毕竟我国在大数据方面的实践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运用它来分析企业管理决策会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对管理决策数据的影响
在大数据的形势下,企业管理决策的内容和分析软件也都丰富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称为企业管理决策的关键点,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成为企业关心的重要内容。如果企业不注重对数据的存储和保密,那么数据流失和泄露便成为企业管理决策的最大的风险。一来是在大数据环境下对数据管理的方式要优化,因为数据的结构和种类是不同的,这样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所以需要对大数据的管理方式进行选取和优化,从而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另外,数据的处理方式要遵循处理的原则和基本的处理方式,要注重抓住数据的本质内容,从而发挥数据的重要作用。数据与数据之间不能割裂开来,他们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运用适当的方式将他们进行转化,从而发掘深层次的信息。二来是数据分析要根据知识管理的要求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保留数据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这也是影响管理决策的重要原因。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需要对数据包含的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处理,才能获得完善的信息体系。以上的分析表明数据和知识管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企业在运用这些理论时,需要结合它们各自的优势,促进和谐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3对管理决策参与者的影响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分析师在数据的储存与处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数据分析师需要运用数据以及相关的统计方法进行整合,通过更有效的方式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对决策者传达更有效的信息。但是,目前企业还缺乏对应的人才,所以在此方面资源比较缺乏。大数据下进行的管理决策仍然需要决策者来做最后的判定,大数据的运用改变了决策的方式,之前决策者仅仅凭经验就做出决策,现在不仅需要靠管理者的经验,同时也需要依靠准确的数据分析,因此也让他们的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数据需要管理者保持对数据的敏感性,除了在管理方面的知识外,还需要清楚提高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以提高决策的质量。
2.4对管理决策组织的影响
大数据导致了更多的人参与到决策中来,导致决策内容和权限的重新分配,这种配置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还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各个部门的协作性。企业管理决策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就是集中与分散决策的问题,一个是决策权的分配问题,只有协调解决好才能实现大数据的价值。
3结语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及软件的普遍应用,使得企业的管理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纸化的办公条件正在开展,这就给企业管理决策提出了挑战。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对企业管理决策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有效提高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大数据;企业管理;决策
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种程序有时替代了人工的操作,人类进入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网络新时代。大数据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远远超过典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内容,在储存及分析方面的优势也非常明显。如何将这些信息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去,有效的改变企业的管理决策环境,从而对企业的发展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1 大数据的内涵
1.1 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的概念目前还是比较抽象,在学术上仍然没有一个可以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按照研究机构的说法,就是大数据就是综合运用新的管理模式,从而影响决策、流程的大量而有效的信息资产。也就是说,大数据并不仅仅包含大量的信息,还要有专业的模式来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被企业管理者所运用。
1.2 大数据的特点
第一,海量化。顾名思义,就是大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是大量的,而且这个量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有时用TB 做计量单位,有时用PB 做计量单位。
第二,多样化。大数据所包含的信息是多样的,而不是仅仅针对一种或者一个方面的信息做分析。
第三,高速性。大数据信息的变化是多样的,数据的产生和变化可能是瞬间的,所以对于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及时准确的把握这些信息,才能更好的运用。
2 大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分析
2.1 对管理决策环境的影响
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也非常快,大数据的内容升级也非常快速,在数据存储方面呈现上升趋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导致了企业的管理决策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仅需要对市场中出现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还要对运用更加先进的软件来分析数据的有效性,这些都是保证数据能够被企业应用。大数据信息收集的方式,数据处理的模式以及评估内容等都会对管理决策的判定产生不小的影响。所以,大数据中运用先进的方法,对于企业的各项要素具有较大的影响。
另外,由于现在很多企业开始尝试采用大数据的分析方式,然而毕竟我国在大数据方面的实践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运用它来分析企业管理决策会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对管理决策数据的影响
在大数据的形势下,企业管理决策的内容和分析软件也都丰富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称为企业管理决策的关键点,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成为企业关心的重要内容。如果企业不注重对数据的存储和保密,那么数据流失和泄露便成为企业管理决策的最大的风险。
一来是在大数据环境下对数据管理的方式要优化,因为数据的结构和种类是不同的,这样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所以需要对大数据的管理方式进行选取和优化,从而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另外,数据的处理方式要遵循处理的原则和基本的处理方式,要注重抓住数据的本质内容,从而发挥数据的重要作用。数据与数据之间不能割裂开来,他们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运用适当的方式将他们进行转化,从而发掘深层次的信息。二来是数据分析要根据知识管理的要求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保留数据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这也是影响管理决策的重要原因。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需要对数据包含的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处理,才能获得完善的信息体系。
以上的分析表明数据和知识管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企业在运用这些理论时,需要结合它们各自的优势,促进和谐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3 对管理决策参与者的影响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分析师在数据的储存与处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数据分析师需要运用数据以及相关的统计方法进行整合,通过更有效的方式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对决策者传达更有效的信息。但是,目前企业还缺乏对应的人才,所以在此方面资源比较缺乏。
大数据下进行的管理决策仍然需要决策者来做最后的判定,大数据的运用改变了决策的方式,之前决策者仅仅凭经验就做出决策,现在不仅需要靠管理者的经验,同时也需要依靠准确的数据分析,因此也让他们的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数据需要管理者保持对数据的敏感性,除了在管理方面的知识外,还需要清楚提高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以提高决策的质量。
2.4 对管理决策组织的影响
大数据导致了更多的人参与到决策中来,导致决策内容和权限的重新分配,这种配置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还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各个部门的协作性。企业管理决策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就是集中与分散决策的问题,一个是决策权的分配问题,只有协调解决好才能实现大数据的价值。
总之,大数据的应用对企业管理决策来说,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还是一门技术手段,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创造了新的模式。因此,充分发挥数据的有效作用,让大量的数据信息被管理决策者所运用是企业未来努力的方向,也会极大的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张新帅,吕德宏,孙丽华.资本充足率对银行技术效率的DEA 分析[J].财会月刊,2012(5).
[2]张建设.大数据:战略论的终结与社会化决策的兴起[J].企业管理,2012(10):92-94
一、大数据的含义和特点
(一)大数据的含义
大数据的含义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两个方面,其中狭义的大数据指的就是大量的数据信息,实现了各种信息之间的整合。而广义上的大数据指的是一个综合的名词,不仅实现了大量数据的集合,并且还涉及到了一些大数据的技术,这些技术与以往的计算机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属于一种全新的处理模式,可以完成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以及处理等工作,并且还能实现对多种类型数据的有效处理,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决策力以及洞察力。在对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可以形成相应的信息资产体系,从而才能将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大数据的特点
结合实际情况可以了解到,大数据可以实现对相关信息的有效收集和整理,在现代的商业范围或者是科技范围中,大数据已经实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现代社会发展以及生活当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在其形式上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这也为大数据信息的全面数据以及未来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通常情况下,大数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容量。虽然还没有对大数据的具体规模进行严格的定义,但是大数据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了容量方面。通常情况下,在对大数据进行集合的过程中,TB为最小的储存单位,其中比TB大的储存单位为PB、EB等。比如沃尔玛的数据信息储存量就已经超出了3500TB。在大数据背景下,可以为相关数据的分析以及处理等工作提供非常重要的样本,并且样本的规模非常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实现合理的解决。第二,数据类型的多样性。在大数据当中不但涉及到了文本数据,另外还包括了图像以及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因为数据类型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所以使得数据的容量更大,这样就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信息,并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作难度。第三,处理效率快。大数据技术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其处理效率要明显高于以往数据处理技术。在大量的数据信息当中,信息资产具有非常明显的时效性,只有在大量的数据当中找出这些信息,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信息资产的作用,而大数据因为具有非常快的处理效率,所以充分体现出了企业的能力。
二、大数据对现代企业管理决策产生的影响
在一个企业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决策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在决策形成时,首先需要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在对计划进行有效的制定,只有经过多个呈现之后才能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针对于企业中的管理决策,其中涉及到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决策,并且还包括了战略性决策应该进行怎样实施。企业的管理决策不但在企业发展以及环境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预测作用,并且还能够实现对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决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属于一种管理行为,并且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定的动态性与复杂性,可以完成对信息的收集以及筛选等过程,从而对信息冲突等问题实现合理的解决。在大数据不断成熟的背景下,各种信息之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碰撞现象,从而对企业的决策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影响。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大数据对现代企业管理决策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数据对企业决策环境产生的影响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了解到,大数据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且数据储存一直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全球大概已经拥有了160亿台连接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相关设备,并且在互联网当中,数据库的访问量每年按照55%的增幅进行上升。企业在对管理决策内容进行制定的过程中,通常都是按照大数据下的市场数据来进行,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保证实现对市场信息数据的有效整理,同时还能实现对市场数据的合理使用,从而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在对云计算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大数据对企业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分析,对于决策方案的制定和修改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数据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在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在管理方法上具备一定的先进性,这些对于知识的储备以及相关指标的制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大数据对企业主体产生的影响
在企业管理决策形成的过程中,其形成过程经常会受到企业文化、组织以及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但决策的制定人员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核心作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决策主体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种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因为管理人员自身所具备的权限,所以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一种为普通员工,对于这些决策主体而言,因为自身不能发挥出一定的决策作用,所以,最终所制作出的产品更具备一定的基础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市场的相关需求。在员工对服务产品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对于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作,使客户可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保证产品可以满足客户的相关要求。另外,在产品上市的过程中,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于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作,根据客户所反映出的信息,可以对产品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从而促进企业可以实现非常快速的发展。在以往的企业决策权力中,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集中制的决策方式,这种方式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片面性,不能对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覆盖,所以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全方位的缺陷。在经济全球网络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相关产业之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交叉现象,并且之间存在的界限也呈现出了一定的模糊性。在大数据背景下,使企业传统的决策主体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由原本的高层管理开始面向基层管理的方向不断发展,这样平时表现比较优秀的工作人员就可以参与到相应的决策过程中,从而使企业决策可以具备一定的多样性。另外,如果是站在企业决策的信息来源角度上进行分析,在我国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时代也可以使普通的民众参与到企业决策过程中,从而在企业决策中发挥出一定的主体作用,从而可以体现出企业的决策主体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使企业的管理人员面向普通民众不断发展。
(三)大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数据的影响
在我国大数据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在对管理决策内容进行制定以及储备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现代企业管理决策当中,一定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数据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同时还应该对数据的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数据只有在具备一定质量的基础上,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企业没有认识到相关数据分析以及处理等工作的重要性,可能会对数据资源的完整性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到企业在目前市场环境中的数据处理能力。在大数据管理过程中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复杂性,需要落实对整体解决方案的检查工作,并从中获取到有用的数据,这样才能为相关数据分析工作的质量以及准确性提供良好的保障。在大数据分析决策当中,关于数据的处理和总结,主要是完成对各项信息数据的分析工作。通过加强对大数据内容管理以及知识储备等方面的探究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企业内部对大数据的使用情况充分的体现出来,从而实现企业与大数据的共同发展。另外,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目前企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实现明显的提升。
(四)大数据对决策文化产生的影响
任何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其自身特点都会受到地域以及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这样就会在情感方面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决策主体在对决策内容进行明确的过程中,目标的明确、设计方案的制定都会受到主体意识的影响。以往在对决策方案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其基础范围经常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是因为决策主体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测评以及市场评估等工作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整体上具有非常明显的主观性,所以在决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因素。在大数据背景下,为了对主观因素中经常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可以实现对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合理使用,这样可以保证数据体系具备一定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从而可以为企业决策人员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有相关的学者指出,企业的决策人员应该对相关关系引起足够的重视,实现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才能将数据资源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而不是在决策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企业发展的思维方向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在管理模式以及发展方向上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其中,大数据下的企业管理决策就属于一种新型的运行模式,对于企业相关的工作人员而言,在互联网基础上一定要对大数据中的相关数据资源实现合理的使用,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企业管理以及决策的重要作用。另外,在大数据下,还会对企业的知识储存、决策主体以及决策方案等多个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明确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县级;电网;需求侧;决策支持系统;机制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1-0100-02
0 引言
县级电网自身电源开发的能力不够,要供应所在县的电力需要从大电网中购电,但同时也受大电网供给的制约,县级电网建设也受资金限制。所以对县级电网实行需求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目前的一个比较好的出路,对县级供电企业也具有较大的意义。
1 需求侧管理
从电力公司的角度出发,使用电力需求侧来进行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节约电量,即使用电的用户在最大限度上节约用电,提高用电的效率,使用大量的节能设备来代替老旧的耗电设备,这样一来可以减少电力的发电量,进而减少发电燃料的消耗,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另外一个方面是可以节约电力,使用需求侧管理可以引导用户尽量在用电的低峰期用电,避免在用电的高峰期用电,尽量避免增加整个电网的负载量。
2 系统框架的设计
现在在电力行业中提出了一个智能电网的概念,用户可以根据用户对电力的需求来调整整个电力的消费量。为了提高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的水平,可以通过促进用户与供电企业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用电量和适当的政府价格引导机制来控制自己的用电时间和用电量。
面向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建立在数据库中基础数据的基础之上的,在系统中要用到数据仓储和数据挖掘技术,并可以通过专业的算法和成熟的流程来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可以对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详细而全面的分析。同时,需求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可以有针对性开发相应的组件,这些功能组件可以分析电力数据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数据可以为电力系统的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在面向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可以建立相应的定量数据模型,或者相应的业务评估模型。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可以实时的导入到数据模型中,通过模型的运算来给出相应的结果。
在需求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相关模型中,可根据需要进一步封装形成若干子模型,每个决策模型都能实现灵活的扩展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动态定制或增加子模型。
1)用户调查子系统
该功能模块是针对在电力系统中的不同用户来设计的,通过该功能模块调查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统计和分析,从而总结出各个不同类型的用户对目前实现的电力需求侧方案的响应程度,从而能够为进一步的改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负荷分析子系统
需求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的负荷分析子系统可以通过比较温度负荷的曲线来判断温度对当前电力符合峰谷分布的影响,其又可以用户用电的数据和行业的电力负荷量进行分析和统计,从而得出各个不同行业的用电特点,从而为需求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需求侧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3)DSM 方案子系统
需求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有序用电管理模块可以有效的根据当前的电力调度计划来划分各个地区的用电指标和目标,当某个地区的用电需求超出了当前电网的供应能力时,可以使用一些紧急的预案来使各个企业错开高峰期的用电情况。从而使整个电网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需求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的负荷控制方案模块可以一些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负荷控制,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这部分的用户用电的可靠性就不太高,目的是通过限制一些用户的用电来使得这些用电用户尽量避开用电的高峰期,同时也可以从政府部门获得一定的用电补偿。
需求侧竞价模块是本课题中的需求侧管理决策系统的一个亮点,其主要的功能是能够为每一个用户的用电量建立相应的价格和额度,并将该用户的电量竞价信息到一个公共的内部交易平台上,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用电方式和阶段来减少自己的支出,获得相应的利益。
4)效益后评估子系统
需求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效益后评估子系统是进行DSM方案效益分析后评估的功能子系统。根据用户的用电方式来使用需求侧管理进行引导,同时也可以对系统和用户的收益进行实时的计算,这从一个方面上可以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该功能模块的最终目的是使各个用户的效益能够达到一个平衡。
参考文献
[1]田粤.需求侧管理措施评估系统研究与开发[D].东南大学,2006.
[2]Albadi M H,El-Saadany E F.Demand Response in Electrici-ty Markets:An Overview.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General Meeting 2007.
【关键词】快递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精细化;决策
近几年,快递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随着淘宝、卓越、一号店以及其他B2C网络商城的成熟运作,行业竞争变得日益激烈。目前,全国已有超过6000家快递公司注册在案,而物流公司则更是远远超过这个数量,对快递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合理的、最优化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在巨大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独特优势的制胜法宝。而快递物流企业,大多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都有自己的财务系统和各种规章制度,但常常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关键原因之一是欠缺精细化理念――未能将精细化概念充分融入财务分析和管理决策中。在此形势下,向财务管理要效益,积极推行精细化财务管理,便成为快递物流企业改善经营现状、提升管理层次的有效之举。
1.更新传统思维定势束缚,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
1.1应形成消灭一切物流浪费的现代成本意识
现代成本意识,即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管理给予足够重视,不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充分认识到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不尽的。精细化并不需要推倒重来另起炉灶,而是把事情做得比别人更精细一些。从内部控制管理角度最大限度地需要全体从事快递物流工作的员工的参与,每个员工都要有精细化理念愿望和意识,并进行自我控制。另外,物流成本的发生不仅应由物流部门负责,也涉及到供应、生产、销售等部门,因此物流成本的降低还需要各部门能力合作,企业各部门管理者财务精细化意识的培养,并通过管理层的影响力影响企业人员日常行为,以确保从总成本角度来降低物流成本。通过精细化分析,广泛利用模型和最优化手段对财务与非财务数据做精细化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整个企业以支持各个层面的管理决策。
1.2加强对快递企业隐性成本核算
在我国,快递物流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物流成本管理和物流成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目前企业最多只是把运输成本核算、物料成本核算、人工成本核算、其他成本核算等对外支付费用进行核算,而占一定比重的隐性成本,如库存呆滞产品成本、回程空载成本、异地调货费用等成本基本不核算。有些企业即使核算隐性成本,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口径,企业间无法就物流成本进行分析比较,从而也就无法得出确切的产业平均物流成本值。
隐性物流成本具有机会成本特性,并且其分离核算方法十分复杂。物流企业核算每次启返程的空载隐性成本时可以根据运输的距离、工具、环节、费用和时间来确定。退货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这些原因:重复运输、偷盗、缺少产品部件、定单输入出错、运输短少、产品过期和产品质量未达标等。而退货损失成本通常包括产品正常销售利润损失、运输成本和货物在运输途中的损坏等。对于这类隐性成本可采用调查和估算结合的方法进行核算。
2.完善分析方法,开展财务精细化分析
精细化财务分析,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精益物流体现了现代成本意识。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尽善尽美,力图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设计和运作,不断地降低物流成本,追求零库存以及全面、高效、灵活、优质的服务。精细化管理物流的特点是对消灭物流浪费的无限追求。
2.1内部控制分析方法,从侧重技术方法到侧重行为动机着手
传统财务分析与管理决策侧重技术层面,很少涉及行为激励问题。技术方法固为重要,管理决策大多需要借助技术方法来实施。问题在于,管理实务上的大多难题不是产生于技术层面,而是产生于行为动机层面。企业管理者对物流管理精细化意识及执行力对企业员工会有一种牵引力,然而,如果高层领导者财务管理精细化意识不强,物流现场的作业人员就会缺乏增强改善财务管理精细化意识和决心。当事人一旦意识到行为动机和有效激励的重要性,传统财务管理与分析的弱点一下子就显现出来。
与技术导向的管理决策不同的是,行为导向管理决策并不关注技术层面上的择优,而是关注如何激励正确个体行为。激励管理者做出符合股东利益的决策最终目的是实现成本与融资成本之和的最小化,这一激励问题源于现代企业中最严重的一种冲突――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管理控制系统则被用来解决发生在企业内部的激励问题,这种激励问题源于业务单元与企业整体(高层管理者)之间,以及各业务单元之间的利益冲突。无论在公司治理还是组织架构层面,激励问题和利益冲突原因相当复杂,而财务原因通常在其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虽然这个问题至今仍未被人们广泛意识到,成本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薄弱领域。影响激励因素有很多,但决策权配置、业绩评价和奖酬体系是三个最基本因素。其中奖酬对于激励的作用来得更加直接和强烈。奖励的方式可以多样化:金钱、股票选择权方式、提拔、绩效股方式、晋升、表彰、带薪休假等等。对于企业管理层的符合性激励,目前主要是应提高企业高层管理者精细化管理意识的社会影响力和地位。每年在行业要举办十大财务精细化管理精英评选,但对于业绩排名较高的企业除了业绩排行榜外,对于由于精细化管理而取得成绩的,无论是媒体还是政府部门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奖励。可考虑通过设置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对企业管理层的符合性激励办法。
2.2加强网络结算中心管理,现实信息化的精细物流快递
利润左右现金流,现金流依托利润,利润既是企业现金流的补给源,也是隐瞒企业现金缺乏的罪魁祸首。所以,企业管理者在绩效财务分析评价时,应从以“利润”为中心转向以“现金流量”为中心。快递企业在扩张时一定要注意资金链的安全。快递企业扩张有自营网络模式、加盟网络模式、自营和加盟混合的网络模式三种。其中自营网络模式对资金链的稳健性要求很高。如果快递不考虑资金实际状况,盲目扩张自营网络,导致资金链断裂,对快递企业而言具有巨大的经营风险。
快递企业网络覆盖面广,针对自营网络模式,一般实行资金统一管理,集中使用;针对加盟网络模式,物料费、资费、中转费等费用结算要做到安全、快捷、方便。快递企业一般建立网络结算中心来完成内部结算和外部结算。
【参考文献】
[1]王雍君.财务精细化分析与公司管理决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
教育大数据的出现改变了学校内部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变革。通过对教育大数据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大数据是学校内部多种信息数据的集合,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实用性,能够以最快速度对各种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方便学校管理工作顺利推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绝大多数学校对教育大数据的了解较为肤浅,所以要想将教育大数据与学校教育管理有效融合在一起仍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现代学校在进行内部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大对教育大数据的研究,通过对教育大数据的运用来促进学校内部教育管理的优化。
关键词
教育大数据;教育管理;概述;运用
一、教育大数据概述
1.教育大数据的内涵
教育大数据是对传统教育数据的发展,其与传统教育数据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能够借助现代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信息技术等,对教育数据进行全面细致的采集,并且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和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对搜集的教育信息进行整合与管理。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往往能够反映出学校各项工作的进展状况,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监管作用。就传统教育数据而言,由于受到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教育相关数据在学校教育管理中能够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很难保障数据信息的全面准确。而教育大数据不仅缩短了学校教育数据信息的采集时间,同时也扩大了教育数据的应用范围,为学校内部的管理工作和决策工作都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2.教育大数据的具体内容
大数据在不同行业中应用所显示出的内容有所不同,就教育大数据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体基础信息。个体基础信息主要包括的是户籍信息、学习记录、健康情况等,所有信息都与个体本身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了解个体情况的关键信息。学校内部个体基础信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生个体基础信息,另一类则是教职工个体基础信息。第二,教育基础信息。教育基础信息涉及的内容以教育教学为主,其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考核、教师信息等。对这些信息进行搜集能够有效地了解学校的授课情况,并对学校教育给予全面把控。须注意的是,不同类型数据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因此在数据信息搜集过程中可以对交叉信息进行共享,提升数据信息整合的效率。第三,学校整体教育信息。学校整体教育信息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除了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外,还会涵盖学校建设、学校安全、设备管理等各项数据信息。第四,区域教育信息。该部分信息涵盖了校内校外两个方面,针对区域内的教育信息、竞赛信息、科研信息等进行整合,有利于学校增加与教育部门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联系,同时也可以促进教育数据信息的共享,推动线上教育的稳步发展。第五,整体教育信息。所谓整体教育信息就是站在教育发展全局上对教育数据进行搜集,着重了解各区域教育教学情况,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对教育教学的要求等等。
3.教育大数据的特点分析
教育大数据主要为学校教育服务,是学校教育在大数据时代的必然选择,能够进一步加速学校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进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校要对教育大数据进行有效应用,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把握教育大数据的特点。具体来说,教育大数据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信息化程度高。教育大数据存在的基础就是现代科技,通过对教育大数据进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与教育大数据相关的绝大多数工作都需要依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来完成,较为常用的技术包括:云计算技术、传感技术等。由此可见,教育大数据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第二,搜集信息全面。教育大数据信息容量较大,对学校教育的关注更加全面,除了搜集学校内部基本教育信息外,还会增加细节上的关注,对一些非常规信息进行挖掘,在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对学校内部教学情况、学生学习状态等信息都进行详细的搜集。第三,动态信息变化。教育大数据关注的是实时信息,会根据教育教学的发展不断对数据信息进行更新和补充,因此动态信息变化也是教育大数据最主要的特点之一。
二、教育管理中教育大数据的运用
1.丰富数据信息,完善参考资料
学校为了增加教育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往往会在决策之前搜集大量的资料信息作为参考,以避免学校教育管理决策出现问题。但是上文我们已经提到,传统教育数据在信息量以及准确度等方面都存在弊端,依靠传统教育数据做出的教育管理决策可靠性较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风险。因此,学校需要对数据搜集与分析工作进行调整,在保证教育数据信息准确、可靠的前提下进行教育管理决策,而教育大数据正符合学校对教育数据信息的要求。从内容上讲,教育大数据信息量丰富,涵盖面广,涉及了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大量教育数据。并且,依靠计算机设备进行数据整合与分析,较人力更加的便捷、迅速。由此可见,在学校中引入教育大数据能够丰富学校教育数据信息,为教育决策提供更多的参考,进而达到优化教育决策的目的。
2.革新管理系统,提升创新意识
教育大数据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传统教育数据有着本质的差异,因此为了顺应教育大数据的发展,学校内部的管理系统以及管理流程等也会产生一定的变革,进而将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带入一个新的阶段。首先,数据管理模式发生转变。在教育大数据出现之前,由于数据信息内容简单、涉及面狭窄,绝大多数学校并没有重视数据管理工作,因此之前的信息管理系统在作用、性能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已经难以对教育大数据进行支持。所以,在教育大数据的影响下,学校对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变革,不仅革新了应用技术,同时还强化了存储功能与分析功能,为教育大数据的应用与管理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其次,教育大数据的出现改变了问题解决的思路,增加了管理人员对学校工作的把控能力。从新旧对比的角度看,传统教育管理侧重的是事后管理,只有出现问题,才会考虑解决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流程复杂,问题处理效率偏低。而引入教育大数据后,教育信息数据实现了实时变更,因此管理人员可以对学校工作进行实时把控,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提前预防或及时解决,进而将学校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控制在最低,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平稳发展[2]。最后,教育大数据的出现推动了学校内部创新工作的发展,在教育大数据的引导下,学校教职工的创新意识都有所增加。
3.改变管理思路,变化决策方式
决策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绝大多数学校在进行管理决策的过程中都以管理层意见为主,将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决策直觉等放在首要位置。这种决策方式缺乏客观性,经常会因为决策者认识角度狭隘、个人经验落后等原因造成管理决策的失误。但是随着教育大数据在学校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影响教育管理决策的因素开始增多,管理者的直觉和经验成为影响管理决策的因素之一,不再对学校教育管理决策起到主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管理的思路开始转变,教育决策方式开始变得更加民主、科学。首先,领导在决策中所起到的作用开始下降,在决策过程中其主要的任务是找到问题,并将问题阐述出来,围绕问题进行相关数据的搜集与分析,通过对数据信息归纳、总结,找到其中存在的规律和经验,进而为教育管理决策指明方向,提供依据。其次,教育大数据依托于网络,而网络除了是信息传播平台也是信息交流平台,因此利用网络搜集教育信息的过程中,除了能够了解到更多、更新的教育资讯外还可以倾听到来自社会大众的声音,以丰富学校教育管理决策的视角,使得教育管理决策能够符合教育教学的实际要求。
三、优化教育大数据运用的有效路径
1.掌握应用技巧,注重微观探索
促进教育大数据与教育管理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学校主要工作任务之一。而要想在该方面有所突破,强化教育大数据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就一定要掌握教育大数据的应用技巧,将教育大数据的优势有效地展示出来。首先,学校要对教育大数据产生足够的了解,在对教育大数据进行应用之前,增加对教育大数据的分析和学习。其次,由于教育大数据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并且能够对学生个体的信息进行具体的搜集,因此学校应对教育大数据的这一优势进行发挥,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注重对微观层面的探索。除了对学校教育整体进行管理外,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变化,了解学生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让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更加的人性化、个性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加速教育大数据与学校教育管理的融合,使得学校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入手对学校教育管理进行完善和引导。
2.出台指导文件,提升应用水平
教育大数据是推动学校教育管理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但是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对教育大数据的应用并不到位,难以将教育大数据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真正结合到一起,进而拖慢了学校教育管理的发展速度。因此,我国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应对教育大数据在学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解,找出影响教育大数据应用的主要因素,并出台正式文件针对教育大数据进行阐述,并对各级学校实际应用工作进行指导。首先,教育部门应在文件中对教育大数据的作用进行肯定,这样做有利于增加各级学校对教育大数据的重视,为教育大数据的应用营造良好的氛围。其次,文件中应对教育大数据的具体应用给予阐述,其中包括教育大数据应用的目的、目标,应用流程、分析方法等,让学校在对教育大数据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有明确的认识,减少工作上的混乱与无序。最后,除了出台政策性指导文件外,还要从技术、资金上对教育大数据的应用进行支持。教育部门可以针对学校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之中进行辅导。而学校自身也应组织教职工进行学习,以弥补其能力上的不足,增加他们对教育大数据的驾驭能力。此外,政府要给予学校资金上的支持,鼓励学校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教育大数据的运用奠定硬件基础。
3.增加制度管理,强化应用规范
教育大数据本身信息量极为丰富,其中不仅涉及了大量常见信息,同时还包含一些隐秘性的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在应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泄漏就很容易造成权益损害。因此,相关部门在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应关注教育大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制定泄露、篡改、窃取隐私信息等行为的处理方案,借助制度的力量来对教育大数据中的隐私信息进行保护。基于教育大数据应用的实际需求,完善教育大数据管理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第一,强调教育大数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学校建立专门机构,从事专项管理;第二,对保密工作提出要求,并设立保密等级,根据数据信息泄露等级的不同采取差异性的处理办法;第三,关注教育大数据的整体应用,将数据搜集、数据分析再到数据储存都纳入法律法规的制定范围内,增加教育大数据保护的全面性;第四,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因管理人员工作失误而出现的问题应由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责任。此外,为了激发管理层对教育大数据安全管理的重视,在责任制度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引入连带责任制度,如果基层工作出现问题,管理层也要受到处理。
4.加大研究力度,实现产业发展
教育大数据现阶段在学校之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仅能对学校基础管理工作进行支持。但是站在长远角度进行分析,教育大数据将左右学校未来的发展,是保证学校与社会联通、与时代接轨的关键。因此,教育部门应针对教育大数据进行系统性研究,设置研究中心,对教育大数据的应用、教育大数据的发展等进行分析,为教育大数据提供现代技术支持和相应的配套设备,这样可以进一步挖掘教育大数据的作用,从而强化学校教育管理。同时,政府还应积极推进教育大数据的产业化发展,加强学校与科研单位、国家机关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提升教育大数据的实用价值,使其不仅可以对学校管理产生影响,并且能够逐步向社会范围进行辐射,增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融合和互动。
作者:郭春雷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后勤处
参考文献
[1]徐鹏.王以宁.刘艳华.张海.大数据视角分析学习变革———美国《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解读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6).
【关键词】:新建院校 科学决策 必要性 初探
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地,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摇篮。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服从和执行上级的决定,缺少办学自主权,对高校领导决策水平要求不高,对高校管理决策的研究也不多。在市场经济经济条件下,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学校机构复杂,办学层次增多,高校的办学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管理也由“执行型”向“决策执行型”变化。《高等教育法》颁布后,高校具有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当前的高等院校与商业机构一样也是一种组织,同样面临着各种风险的考验,这就对高校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决策,是衡量高校管理者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学校的兴衰存亡也将起着决定性作用。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找个管理过程都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而开展的。对高校的主管人员来说,决策是最重要、最困难的,最话费精力和最冒风险的事情。对于高校各级管理人员来说,研究决策科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决策问题的提出
在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等领域,如何提高管理者决策水平,实现科学管理、科学决策,降低决策风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对高校的管理决策研究较少,取得的成果不多。在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形成了两个职能迥异的部门:学术部门和管理部门。学术部门将大学的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其组织文化是专业文化,用专业手段进行教学,用专业标准组织知识和评价学生成就,而管理部门将专业世界和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其组织文化是管理文化,突出对工作业绩的追求。这两个部门形成高校“学术与事业单位相结合的矩阵”状态,使高校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结构特征。这种异质性结构特征决定了高校管理决策既不同企业决策,也不同于行政管理决策,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面临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可以更容易获得国外高校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信息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来自国外同行的压力。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打破,新的机制尚在建立之中的特殊时期,高等学校办学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体现,管理者作出决策时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限制。在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的大背景下,办学规模扩大、办学层次丰富、办学校区增多后,如何转变办学观念,控制办学成本,提高办学质量是大多数高校管理者以前从未涉及过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信息获取的同步性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高等院校面临的上述办学特点的变化,决定了高校领导不能再墨守成规,必须加强对高校管理决策的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和决策水平,才能降低决策风险。
二、科学决策在新建本科院校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领导决策是指党政领导者或领导机构为履行领导与管理职能而进行的一种制定政策、对策的活动与行为。整个领导与管理系统的作用与成效如何,关键在于领导决策的正确与否。
1.决策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能
科学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是领导工作的主要矛盾,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是全局工作成功的关键,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各个方面,关系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在领导活动中,由于领导具有“统领”、“引导”的整体管理功能,领导决策规定了组织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成为组织行为的指南和准则。
2、领导决策是领导与管理活动的基本要素
党政领导者处于管理的中枢地位,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决策并对执行决策的活动进行指挥。领导决策的科学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领导活动的进程,同时也是检验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和领导素质的重要标志。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在从事领导活动时,必须充分关注和投入于决策的准备行为、抉择行为、执行行为和修正行为之中,为优化自身的决策活动、提高决策水平而积极努力。
3.领导决策是保证管理高效化的重要前提
领导与管理活动的总体目标是提高管理效率与效能,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制定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科学的领导决策。领导活动的历史和现实告诫人们:一个正确的领导决策是将全部领导行为导向成功之途的重要前提。反之,则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倘若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整个领导与管理系统产生负功效,所谓提高管理效率与效能也就无从谈起。
4.领导决策普遍存在并作用于领导与管理的各方面、各环节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人员主要的研究结果产出方式、卫生技术管理决策人员对各种产出方式的偏好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对其差异进行分析。并描述不同职称、教育程度的研究人员所采用的研究成果产出方式以及不同机构、教育程度、行政级别的决策者对研究成果产出方式的偏好情况。采用预调查的方法对调查问卷进行完善;正式调查时,对每份回收的问卷进行复核;问卷录入时,采用双人背对背录入的方法以保证数据的质量。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卫生技术管理决策者调查问卷203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决策者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55.2%;发放卫生技术评估研究者调查问卷561份,回收有效问卷382份,研究者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68.1%。调查对象详细情况见表1。
2.2研究方和决策方对不同产出方式的偏好情况
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人员和卫生技术管理决策者对卫生技术评估结果产出方式的偏好情况见表2。约有2/3的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人员常用的产出方式是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其次是完整的调研报告和调研报告概述,而最不常用的产出方式为在网页上研究结果、通过报纸等媒体展示研究结果、在非科学杂志上刊登文章、通过广播电视展示研究结果。对于卫生技术管理决策者而言,约有60%的决策者希望卫生技术评估研究者通过完整调研报告展示其研究结果,其次分别是通过公文初稿和调研报告概述。而对于在网页上研究结果、通过报纸等媒体展示研究结果、在非科学杂志上刊登文章、通过广播电视展示研究结果,决策者的偏好程度也最低。
2.3不同职称、教育程度的卫生技术评估研究者内部比较
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下、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3类研究人员所采用的研究结果产出方式较为一致,最常用的3种产出方式依次是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完整的调研报告和调研报告概述。而对不同职称的研究人员,正教授与讲师及以下的研究人员采用的研究结果产出方式较为一致,最常用的3种产出方式依次是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完整的调研报告和调研报告概述。而职称为副教授的研究人员,其最常用的3种产出方式依次是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完整的调研报告和国内会议报告,见表3。
2.4不同隶属部门、行政级别、教育程度的卫生技术管理决策者内部比较
就不同隶属部门而言,完整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概述、公文初稿是卫生部门和医保部门的决策者最为偏好的3种研究结果产出方式;而药监部门的决策者在完整调研报告和调研报告概述两种研究结果产出方式之外,还偏好国外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就不同行政级别的决策者而言,他们均偏好完整调研报告和公文初稿两种研究结果产出方式。此外,处级以上的决策者还偏好调研报告概述,而科级以下的决策者则偏好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对不同教育程度的决策者而言,具有博士学位的决策者最为偏好通过调研报告概述展示的研究成果,其次是公文初稿、完整调研报告、国外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而具有硕士或学士学位的决策者则最为偏好通过完整调研报告展示的研究成果,其次是公文初稿和调研报告概述,见表4。
3讨论与建议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卫生技术评估研究结果产出方式的偏好程度的差异主要存在于研究方和决策方之间,不同行政单位、不同行政级别以及不同教育程度的决策者之间。为促进卫生技术评估在决策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并进一步推进科学决策、循证决策,特提出如下建议。
3.1加强与决策方的沟通交流
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人员应进一步加强与卫生技术管理决策者的沟通交流。一方面有利于传递自己的思想理念,增进研究方与决策方的合作与互信;另一方面有利于及时了解卫生决策者的工作进展及面临的问题、明确对方的决策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卫生技术评估研究,进一步促进评估证据的决策使用[9]。
3.2根据需求采取不同的产出方式
作为卫生技术评估结果的利用方,决策者对评估证据是否被最终采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不同职称、不同单位、不同教育程度的卫生技术管理决策人员对卫生技术结果的产出方式有不同的偏好,因此研究人员在向不同特征的决策者提交研究结果时,应尽量采用对方所偏好的产出方式,以便提高决策者对评估证据的认可度。
3.3完善激励机制
目前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人员较常采用的产出方式多为在国内期刊上发表文章,不同职称、不同教育程度的研究人员均体现了这一偏好。这可能与现行科研考核激励机制对发表学术论文的重视有关。为了提高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人员对评估证据使用情况的重视程度,建议逐步完善激励机制,适当强化对研究成果实际利用情况的考核和相应激励。
3.4提供相应的支持与指南
促进相关卫生技术评估研究结果的决策利用,还需要有所在研究机构提供人员、财力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如制订将卫生技术评估证据转化为决策的指南、对将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为决策的研究人员或研究团队给予一定奖励,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雇佣专门的人员负责开展卫生技术评估结果的传播和决策转化。
3.5强化对普通公众的传播
(1)用电客户需求①用电客户希望及时了解当月电量使用情况,开取传统的票据方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可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或上网查询的方式,简单及时的对电量使用情况进行查询;②用电客户希望能够任意选择缴纳电费的时间和地点,使缴纳电费时间灵活化,缴费地点方便化;③用电客户希望缴纳电费方式多样化,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方式,如:银行缴费、网上缴费、短信缴费等方式;④用电客户希望清楚了解当月电费的明细,并能够以按时间查询的方式查询以往用电量列表。(2)供电企业需求①供电企业希望对用电客户信息数据资料进行全面的了解,对电量使用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②供电企业希望尽量缩短用电客户电费的收缴时间,及时准确的完成电费收缴任务,用电客户可以一次缴纳几个月的电费、提供边用电、边缴费的方式和方便快捷的自动缴费方式;③供电企业希望及时了解用电客户的缴费情况,有针对性的完成电费的收缴工作,收缴工作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方式、系统信息提醒和电话提醒等方式完成,提高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效率;④供电企业希望系统第电费收缴信息进行统一整理,完成相应的报表工作。
2.系统功能层次划分
系统功能层次划分从营销管理业务整体的角度,参考国家电网公司《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系统的功能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1)客户服务层。通过营业厅、呼叫中心、因特网(Internet)和客户现场等多种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电力法规、用电政策、用电常识、用电技术,以及用电情况等信息查询和咨询服务。(2)营销业务层。处理新装、增容、用电变更、合同管理、电量电费、收费与账务管理、电能计量管理、负荷管理等业务。(3)营销工作质量管理层。主要包括工作流程优化与监督、营销业务稽查、合同执行情况管理,以及投诉举报管理等。(4)营销管理决策支持层。通过对营销业务层、客户服务层、营销工作质量管理层等信息流的应用分析,提供诸如市场运营与开发、客户需求信息、市场预测及动态研究等辅助决策信息。
3.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通过对电力企业的特点和电力营销业务流程分析,本系统从功能上主要由客户服务模块、营销业务模块、工作质量管理模块及决策支持模块组成。(1)客户服务模块是整个电力营销系统对外的“发言人”,对外所有的供电公司信息和提供各项供电服务。与客户进行沟通,收集客户所需要的电力信息并及时的反馈给客户。客服平台由呼叫中心、网上客服,营业厅,现场服务几部份组成。(2)营销业务模块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基础平台、基本资料、票据管理、用户新装、抄表管理、电费计算、业务变更、电能计量、核算管理、系统管理和封铅管理。它是建立在客户服务模块之后,对客户的需求的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再返回客户服务模块通过数据库,最终反馈给客户。(3)工作质量管理模块负责对前面两个模块,即营销业务模块及客户服务模块的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工作流程、工作效率作一个评估管理,将其结果通过数据反馈给营销管理决策支持模块。(4)营销管理决策支持模块负责对前面三个模块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得出决策信息,并将决策信息通过数据库下达传送给工作质量管理模块、营销业务模块、客户服务模块及广大的客户。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