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光伏运营模式范文

光伏运营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光伏运营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光伏运营模式

第1篇:光伏运营模式范文

不仅如此,由于光伏电站在资产、现金流以及流通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中国的银行、现金流充裕的企业和稳定收益型基金也在紧跟这些光伏企业的步伐进军电站建设领域。另外一些光伏企业则在分布式光伏政策的支持下,开始进入小型并网/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项目中。

中国的主流光伏企业,如天合光能、英利、阿特斯等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光伏系统集成相关业务。本刊连续追踪了一年的光伏电站发展动态,试图向读者全景揭示光伏电站发展路途。

组件企业为何进入?

2012年,中国光伏组件企业可谓是遭遇到了行业的寒冬。欧债危机、政府补贴削减、产能过剩等因素让整个光伏产业陷入低迷状态。数据显示,到2011年,全球光伏产能过剩为10GW,其中8GW来自中国,到2012年产能过剩上升到22GW。

这一年组件企业的心情可以用一句宋词来表达:“月挂霜林寒欲坠。”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行业的洗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欧洲市场需求大幅消减,相关国家先后下调了补贴力度,而中国的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因此“欲住也,留无计,欲去也,来无计”成了行业真实的写照。

光伏电池板卖不出去,企业的库存压力快速增加。2012年66家已年中报的光伏上市公司数据统计显示,上半年存货共计达450.87亿元,比去年年底的409.89亿元增长41亿元。而这一数字在去年年中为374.71亿元,光伏主要企业存货在过去一年时间内增长了75.15亿元,同比增幅达20.32%。赛迪智库统计表明2012年全国156家电池组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能已超过40GW,而2012年全球电池产能仅为80GW,亟待消化的产能有一半是在中国。

于是,大量的一线光伏大厂都开始进入电站建设领域试图来去库存压力。相关企业都认为电池板销售不出去,做电站用上它总比放在库房里强。但行业内部人士则指出,这是从短期库存变成长期库存,由于现金流无法兑现,所以企业的风险实际是被转移到电站一端。

与此同时,中国的光伏系统集成商也在紧跟政策的风向标伺机而动(集成商的工作包括组件的采购或制造、电站的设计建造、并网发电、运营管理等)。受到国家“救市”的利好政策——敞开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强制光伏发电并网的影响,主流系统集成商,如中国电力投资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广核太阳能开发公司、中电电气、中盛光电等快速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等西部省份布局。

据本刊记者统计发现,2012年国家发改委加大了光伏项目审批速度,截至2012年底已有约60个光伏发电项目获批,涉及装机容量超100万千瓦。而在2011年国家发改委全年批复的光伏项目只有36个,装机容量为33 .5万千瓦,约为2012年的三分之一。

中国电站建设下游市场窗口被充分打开了,这已经成为现实。但一些专业技术背景较强的集成商则表示了忧虑。一位集成商说,“在目前汹涌的电站开发热潮中,电站开发的质量堪忧,豆腐渣工程隐现。”

由于电站开发需要具备一定技术能力,一个设计细节,可能会影响到整体运营成本。一个电站项目只有在真正运营起来之后,才能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而目前,在光伏制造商的围攻中,原来作为电站开发主角的系统集成商的利益受到严重挤压。原来依靠在电站开发中销售组件的差价而赚取的利润,如今也被制造商的直销而剥夺;而华能、大唐等国企与电力公司的背景关系,在协调电网的能力上显然也比集成商更具有优势;集成商的盈利空间逐渐被蚕食。

盈利模式在哪里?

光伏电站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单/多晶硅生产企业、组件制造企业、开发电站的系统集成商(包括开发商和 EPC/安装商)、运营电站的业主,以及购买电力的用户等。和其他环节相比,光伏电站开发由于在技术、市场、资金及产业链四大方面的竞争门槛较高,无疑是全产业链中综合竞争能力最强的一环。

目前,针对于光伏电站投资建设,市场上有三种比较常见的模式:一种是BOT,一种是BT,另外一种是EPC。光伏电站投资建设这三种模式,如图2所示。

其中BOT模式是指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是集建设和经营于一身,在合同规定的一定年限后,再转让出去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需要一定的资金实力,受投资商青睐。

在BOT模式下,当电站项目建成后,并且各方验收合格后,电站开发商通常会选择将电站售出给运营商(一般以电力集团为主),以达到资金快速回笼的目的,而双方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在短期内并不一定能够达成共识。此时,电站开发商会选择自己当运营商,同时再寻找适当的买家,伺机出售电站。BOT项目的特点是投资规模大、经营周期长、风险因素多。

BT模式是指Build-Transfer(建设-移交),即通过特许协议,引入国外资金或民间资金进行电站建设,电站建设完工后,该项目设施的有关权利按协议由运营商赎回。BT模式中影响企业利润率的,主要是电站的售出价格。国内光伏电站的收购方主要为国有电力公司、基金投资公司等。

就BT盈利模式自身而言,企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解决自身资金问题后,如果企业有一定的渠道,能够优先获得电站开发权,再利用银行贷款杠杆,公司就可以进入BT盈利模式。目前,该种盈利模式下,净利润率高达8%~10%左右,远高于传统光伏制造业务。

EPC模式是指Engineer-Procure-Construct,是对一个工程负责进行“设计、采购、施工”,即工程总承包。这种模式下,光伏电站的工程总包方,即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并且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而相应的工程承包商必须具有 EPC 资质。EPC则是集设计、采购和施工于一体,更多的是为其他人打工,对资金的要求也相对低一些。在国内,做系统工程的企业包括:正泰、阿特斯、保利协鑫等,且之间竞争相对比较激烈,毛利率水平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

目前,BT的盈利模式适用于技术标准明确、资金实力雄厚、尚没有工程建设管理经验或能力的开发商。目前有专家将光伏电站 BT盈利模式归结为“有钱人的游戏”,其主要原因是BT的盈利模式通常需要开发权、资金、销售渠道三个方面的布局。

BT盈利模式中,公司须有电站的开发权,也就是“路条”。其中“小路条”就是省级政府统一将该项目列入本省建设规划的批文。大路条是由省级政府及项目最终投资方共同向国家发改委提出项目申请,由国家发改委递交国务院会议通过后得到项目立项的批文。该过程比较漫长,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此外,BT 模式下,电站开发商需要有较强的融资能力,一般最低要求为 20%的自有资金+80%的银行贷款。目前A股市场上的光伏制造企业所涉猎的下游光伏电站业务,且基本上都采用BT模式作为其盈利模式。比如海润光伏、综艺股份、中利科技、向日葵等公司等。

而BOT模式和EPC模式则应用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拿到EPC资质非常困难,需要较长的时间。而项目开发商在选择工程建设队伍的时候更倾向选择具有一定电站建设经验的企业(集成商),光伏制造企业很难在该领域很快具备竞争优势。其二,绝大部分企业不想充当电站运营商。这一方面是由于光伏电站投资回收期一般长达8~15年,这些光伏制造企业在现金流压力下等不起,更倾向获得较快的收益;另一方面,我国电价补贴政策每年都有新的变化,光伏企业无法确认1元/kw.h的上网电价执行年限,且长期来看,上网电价补贴下降是必然趋势,民营企业不愿意冒这样的风险。因此,目前传统的中小光伏设备制造企业,一般更多的会选择BT盈利模式。

风险骤升

目前,全球新能源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新经济领域中耀眼的明星,从太阳能到氢能,从生物质能到页岩气。这种探索新的能量的供给方式会给目前的经济以何种冲击,我们相信是巨大的。但是新能源的发展也意味着原有利益格局的打破,而且由传统能源过渡到新能源的过程中,还涉及到经济背景和产业环境的支持。

以当前的太阳能的发展趋势来看,光伏组件在海外受到了相当大的销售阻力,只有光伏电站是其中收益率最稳定和可观的固定资产投资,且作为串联光伏产业上游制造和终端应用的核心环节,光伏电站的建设对推动整个新能源产业升级和应用普及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枢纽作用。

但目前各方专家都对过度开发的国内光伏电站建设提出了预警。

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本应是企业家的任务,但其愈来愈成为资本家的。目前大量电站建成却未运营,就像新建却空置的房屋,对整个产业来说,最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产业危机。以下是记者根据目前光伏产业的趋势总结做出的风险预估:

风险1:BT模式利润率快速下降

由于BT模式的进入门槛较低,以电站建设平均成本15元/瓦计算,建成电站能以高于16.5元/瓦的价格转售,其净利润率明显高于严重亏损的传统光伏制造业务。目前的电站转让市场已经成为买方市场,个中原因一是电站开发商快速增加,二是部分电力公司开始自己投资建设电站,而基金投资公司也日趋谨慎进行投资。BT模式的利润模型显示其核心在于把电站销售出去,但是如果电站开发过度,越来越多的电站建成后却会成为巨大的负担。一旦电站卖不出去,制造商不仅将面临资金占用压力,其自身运营电站还可能导致亏损。此外,目前已建成的光伏电站有相当一部分存在客户超期拖延货款的情况。据业内人士透露,光伏企业的这类债权已经达到“相当大的数字”,而一旦有光伏企业的资金链因此断裂,其引发的连锁效应很可能导致行业面临新的严重危机。

风险2:补贴政策风险

除了价格战和质量问题,电站开发盈利的最大问题——光伏并网、并网电价、补贴等方面政策,或不明朗,或仍待落地,都使企业面临多方面风险未消。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企业主都形成了这样的观点:没有补贴,光伏电站一定会死掉,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光伏补贴不能及时到位,会导致供应商、开发商、投资商之间的三角债,长此以往,企业就没钱去做研发和质量改进,零部件的质量也会下滑,最后必然导致整个行业设备质量下滑。“兵马未动,粮草需先行,补贴资金不解决,企业即便进行投资,补贴资金不到位也会成为产业链上游的噩梦。”

风险3:电站并网难

现在全国光伏电站遇到的问题都是电站好建、网难并。光伏电站多建在偏远地区,电网未覆盖到位,发出的电难以外输。中国西部地区有很好的太阳能资源,有大片的面积适合建大规模电站,大型电站可能是一个优势,但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西部是我国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工业偏少,用电量不多。其次是国家电网调度和接纳新能源电力的能力还存在很多问题。

风险4:电站的质量风险

目前由于光伏企业的竞相加入,光伏电站建设领域已出现了价格战的苗头。成熟的太阳能市场,投资者对于组件、逆变器、支架、变压器、电缆等最重要的产品的质量应该非常关注,作为电站这样的工业系统工程,其质保非常关键,所以目前在德国等太阳能建设的过程中,开发商都对EPC开发企业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组件安装过程中不会对其衰减、隐裂、功率等造成损失。但是如果大量的组件制造商进入电站建设领域,如果发生规模性的价格战,链条中的电站质量可能会出现问题。正常情况下,电站需要8年以上正常运营才可以收回成本。一旦某座电站的质量出现问题,影响的绝对不是一座电站,而是其所代表的光伏能源系统。

第2篇:光伏运营模式范文

自国内光伏电站开建以来,融资难题便如影随形,并逐渐成为光伏电站开发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目前,光伏企业建设光伏电站,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来进行融资。

“光伏电站资金占用比较大,且回收期长,目前中国只有少数几个银行能够提供十年甚至十五年以上长期贷款,民间资本不愿进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告诉《能源》记者,“贷款利率比较高,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再加上银行贷款门槛高,需要对贷款额提供等额担保,加大了融资的困难程度。”

而且,中国整体的融资环境不佳,融资结构也不合理。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主任红炜分析道:“在目前的产业环境以及现行的金融监管政策下,在银行贷款之外,多种融资形式如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都已不具备可操作的前提。”

相较于国有企业来说,民营企业融资的难度更大。“经过这几年的产业整合,民营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包括一些担保都已经用完了。”红炜解释说。

针对融资难题,今年3月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尤其是8月出台的《关于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融资服务的意见》,在贷款年限和利率上都给予了优惠措施。融资情况正在好转,但困境犹存。

新模式

据《能源》杂志记者了解,通常情况下,融资都是在电站建设完成之后才进行的,目前正在探索中的新融资模式也大多如此,如资产证券化和融资租赁模式。

红炜介绍道:“国内光伏电站的资产证券化融资就是把已建成的光伏电站作为基础资产(既有资产),把光伏电站的未来收益做成资产包,在融资市场上进行出售来获取资金,再进行下一个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这是一种滚动式发展方式。”红炜还补充说,做资产证券化的前提是必须有基础资产,即光伏电站,而且该光伏电站必须是没抵押的。目前这种模式正在探讨之中。

与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相似的还有融资租赁模式。这种模式将已建成电站的未来收益作为抵押,从银行或者投资公司获取电站建设所需的贷款。

国电光伏市场与规划发展中心项目经理朱亚楠说,国内的融资租赁模式是通过借鉴国外经验而产生的,但实际上它与国外融资租赁的方法、模式还不是完全统一,或者可以称之为中国式的融资租赁模式。

这种融资模式以前往往是针对金太阳工程项目来说的,在金太阳项目里用得比较多。当前阶段国内分布式发电项目还没有大面积展开,分布式电站将采用何种融资方式尚在摸索中。

目前,国电光伏正在尝试另外一种融资模式。“首先,光伏电站要具备建设施工条件,即拿到了路条,并且经过详细测算电站能够拥有的收益率,等待开工建设,企业就可以邀请第三方进行融资,或者第三方参与建设,等于是BT(建设-转让)或BOT(建设-运营-转让)模式的延续。”这种融资模式被称为第三方融资模式。

朱亚楠说,“如果投资方投资额度达到一定程度,将来电站可以直接由投资方持有,也可以建设企业代为运营。如果建设企业投资一部分,第三方投资一部分的话,就可以采取这种形式。例如,电站前几年的运营期归建设方所有,建设企业收回预期收益资金,再把电站转给第三方投资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第三方融资模式并非仅限于中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大型光伏地面电站也可以采用,只不过后者会要求投资商的背景实力雄厚一些。

有相关业内人士认为,其实光伏融资模式与商业模式之间并没有一条很清晰的界限,有些模式是商业模式,但细究里面资金融通情况的话,它又可以算是融资模式。

据本刊记者最新了解到的消息,目前已出现一种新型融资(合作)模式,它不需要去寻找融资渠道,而是通过光伏合作组织或联盟内部多家企业的合作,直接利用企业各自拥有的产品、技术,共同参与电站建设。

实际上,这种融资(合作)模式并没有真正进行资金融通,相当于光伏电站建设所需资金是由多家企业垫付的,各企业有产品的出产品,有技术的出技术,联合起来建设光伏电站。比如,有企业负责地勘及施工建设,有企业负责组件和EPC建设,也有企业负责逆变器、监控设备等电站的辅助耗材。几家企业联合把电站建设起来之后,由投资企业收购电站,把电站拿到交易平台上卖掉。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企业各自的优势,可以缩短电站建设及销售的周期,也减少了企业投资光伏电站的资金压力和风险成本。

规模化障碍

据《能源》杂志记者多方了解得知,尽管有多种新融资模式逐渐进入人们视线,但是,在国内创新发展新型融资模式面临的风险很多,难度较大。

目前光伏企业、投资者对光伏产业本身的认识便有所偏差。孟宪淦认为,国内光伏发电要先规模化,再市场化,最后达到商品化。“现在政府做光伏发电,第一考虑的是先规模化,只有规模化了才能让大家看到希望,觉得它还是有发展前景的。只有到了规模化,我们下一步才能做政策推动的市场化,在市场化过程中逐渐扩大应用范围,由现在集中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发展到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农村、家庭等等,然后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不断依靠科技进步来降低成本,直到平价了不要补贴了,这个时候才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就是商品化了。”

按照孟宪淦的三个阶段理论,国内光伏业刚刚起步,正处于初级规模化阶段,市场尚未成熟,规模小,价格高;且目前国内对光伏的定位还是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处于培育发展的阶段,还要靠政策来推动,所以,“各方是否看好光伏业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和争议。在投资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再深入加强调查研究,找到比较好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融资模式。”孟宪淦说。

而且,此前国内光伏业的负面报道较多,比如说恶性竞争、产品质量不好、龙头企业资金链断裂等等,尤其欧盟“双反”后关于光伏企业的负面新闻很多,致使一些没有涉足新能源行业、不了解新能源的投资方对光伏产业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产生了观望态度,对新能源的信心不是很足,投资热情不是很高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融资模式的创新。

另外,金融机构与投资方对国企与民企的态度区别,也是新融资模式难以推广的原因之一。以第三方融资模式为例,它对国企、央企十分友好,而民企则基本上不大可行。因为中国光伏企业的寿命大概在十年左右,投资方会对企业是否会倒闭,或者项目能否建成等问题存有顾虑。而国营性的企业即使倒闭,还有上家公司可以追究,投资方的顾虑会少很多。

第3篇:光伏运营模式范文

那么你有屋顶吗?他们想用屋顶帮你赚钱。不管你是工商业企业主还是家庭居民。就在几天前,平台公测版正式。这也是国内首个光伏资源撮合交易平台。

免费,赚钱,全民?或许在你看来,这实在是难以置信――分分钟传销即视感――你看,会现场,所有人统一T-shirt,Boss们频频站台“叫卖”,不时引得台下捧腹。

开个玩笑。很显然,事实绝非如此。

他们自诩光伏领域的“搜房网”,势要打造一个将光伏电站项目与互联网、投融资、保险风险、用电终端用户等各环节相结合的网络平台。

“往浅的说,是我们几个合伙人观察到了商机,做这个平台能挣到钱;往深里说,是我们发现了光伏电站行业的各种不成熟,各种痛点,各种劣币驱逐良币。我们觉得生态型平台的出现,可以大大促进光伏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就做了。”全民光伏联合创始人欧文凯解释。

牵绊的痛点是什么呢?在公司董事兼COO刘杨看来,一是优质的屋顶资源,二是融资问题。而PV Plus成立的初衷就是要提供一个线上线下信息平台,将优质的屋顶资源和投资商对接起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现状。

最重要的,平台向社会公众开放,无论你是工商业企业主还是居民。

互联网思维嘛,特点就是免费。如果你是业主,他们会免费帮你做这些:

免费提供技术勘查和评估,从技术和经济层面看是否合适安装光伏;

免费提供光伏电站设计方案服务,业主可以拿着方案招标安装服务商或投资商;

免费为业主对接优质可靠安装服务商;

免费为不愿意自己投资但想出租或享受优惠电价的业主对接优质可靠投资商。

当然,我知道,大家更感兴趣的是如何赚钱。

我们用具体案例来说。

以上海地区1MW工业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为例,占用屋顶面积1.5万平方米。白天(8:00-16:00)工业10KV用电加权平均电价为0.93元/kwh,自发自用比例70%(光伏电力70%自用,30%余电上网),年满发小时数为1150小时。

你有三种合作模式可选:

模式一:屋顶企业自投自建,独享光伏项目收益;

模式二,第三方投资公司投资建设,屋顶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EMC)方式购买优惠绿色电力,节省电费支出;

模式三,第三方投资公司投资建设,屋顶企业通过出租屋顶面积获得租金收入。

当然,如果你没有屋顶资源,但知道哪位熟人有合适的屋顶资源,可以通过全民光伏平台进行推荐,自己也就成为了中介,赚取中介费。

很多人说互联网平台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尤其在前期基本是亏钱的状态,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从“先驱”沦为“先烈”。那么对于全民光伏这样一个平台呢?他们怎么赚钱?

在刘杨看来,如果一个模式靠“烧钱”才能运营,就不能称之为商业模式,PV Plus不会靠“烧钱”生存下去。

他们认为分布式光伏是未来能源利用的方向,PV Plus的服务是业界所需要的。

第4篇:光伏运营模式范文

然而,在光伏产业陷入“寒冬”之际,光伏电站的融资项目也无奈“遇冷”。眼下,诸多商业银行对光伏电站望而却步。

受困“一刀切”

光伏电站的融资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首先,融资期限长。一般情况下,电站要经过八年左右的时间才可盈利,前期需要资本的不断投入;其次,我国光伏电站的技术门槛较低,加之分布式发电试点执行、推广,会导致投资者在规模和行业上出现多元化。那么,对于诸多试图进入光伏电站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缺乏相应的抵押担保物、弱化抵押担保需求的愈来愈明显。

但受累于光伏上游产业的产能过剩,商业银行对光伏电站纷纷关闭了大门。“总体来讲,整个银行系对光伏电站存在一定的偏见,没有区分光伏电站与组件生产体,而是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凡涉及太阳能的均避之不及,这是光伏电站融资的一大难点。”澜晶资本合伙人刘文平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道。

除此之外,刘文平介绍:“受限于电网结算不及时以及限发的问题,光伏电站并不能被当成固定收益产品,其资产流通性也很差。目前来说,银行不能仅仅以电站作为抵押,还需要第三方进行担保。”

对于银行融资渠道之外的融资方式,也多由于光伏产业深陷困境,而对光伏电站的融资暂收拳脚。

融资需求与融资环境如此不匹配的情况下,光伏电站融资之难可想而知。

稳定收益是关键

实际上,出于对资本的诉求,对投资者来说,只要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率明显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就会有大量资本进入光伏电站投资这一领域。据了解,如果其稳定收益率达到10%,至少有几百亿元资金会快速进入(不包括可获得的银行贷款部分),如果可以解决保险和贷款,总资金规模足以投资几十吉瓦的光伏电站。

刘文平说:“资金是有的,不怕收益率低,就怕回报不稳定。”获得资本,缓解融资难题的前提,关键是确保光伏电站收益的稳定性,这又取决于发电量和电费收益的稳定性。针对于此,光伏电站产业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在限发和结算方面获得政策支持。光伏电站的产品是电,只要政策得当,其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小,收益的稳定性就有保障。目前,光伏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不到百分之一,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刘文平介绍,确保光伏电站收益稳定的最根本的条件,就是政策的支持。第一,保证电量全额收购。在国外,比如德国,都采取这种方式支持光伏电站的发展。第二,保证电费及时结算。据了解,能源局和财政部已正在研究相关政策,电网公司直接和电站对接,按月结算。“如果这个政策可以通过研讨并推行,对光伏电站来说是很大的利好。当然,随着未来脱硫电价的上涨和电力交易市场的发展,收益率有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除却政策的支持外,刘文平强调,保证收益的稳定性还需要电站关注风险,并建立、完善风险防范和转嫁机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建设前期,要有体系化的方案。“很多企业在合同、并网方案等没有落手就开始投入建设电站,后期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果真想做可融资的电站,就需要把电站未来收益情况和整个融资方案先想清楚,有解决并网、发电、获取有合理收入的一揽子方案。”

第二,对电站的建设质量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借助EPC公司,在设计、采购、建设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如何布线、如何放置、逆变器房怎么建设、向谁购买关键设备等等,只有这些控制好了,才能保证发电性能,稳定收益。”

第三,梳理风险,实现风险转移。对于银行而言,发放贷款的前提,是项目的风险可控。对光伏电站来说,这就需要其项目投资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少。“光伏电站可能遇到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并网风险、付款风险、技术风险、气候风险、场地风险及投资人破产风险等。对于政策风险、付款风险、并网风险,在日后可以通过政策调整予以解决,这也是光伏电站目前最期望得到的支持。而对于技术风险和场地风险,需要在建设电站前期就做好充分的调研和思考。在投资人破产方面,则需要电站通过财务制度设计,将单独资产和母公司主业资产相隔离,进行资产独立核算。这样,即使母公司破产,电站也可以单独存在,继续产出。而在气候风险方面,比如自然灾害、光照少等,则需要保险去缓解。这需要由保险公司根据风险评估设计保险产品,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其他产品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和运维服务单位提供一定的产品质保或发电量担保。”

寻求模式创新

种种因素交错之下,基于公司信用和抵押担保物价值的融资模式,很难满足光伏电站的融资需求。因此,在保证电站收益稳定的条件下,还需要在光伏电站融资模式上有所创新。

“光伏电站融资不能只找国开行进行项目贷款,国开行是政策指导型银行,只对重点项目提供支持。如果商业银行也能支持的话,融资难题就会缓解很多。另外,在积极寻求商业银行融资方式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创新寻找非银行的机构支持。”刘文平说。

据悉,目前在光伏电站融资领域,有两种创新的做法。一个是融资租赁,另一个是资产证券化。

融资租赁(Financial Leasing) 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较强的融资方式。据业内人士分析,融资租赁将为光伏产品提供更具选择性的业务扩展模式,并充分发挥融资租赁公司特有的杠杆作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但融资租赁先天存在一些风险,如来自产品市场、金融、技术、贸易等方面的风险,其是否可以完全满足我国光伏电站的融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对于资产证券化,刘文平介绍说:“电站资产证券化融资中,电站估值与银行估值不同,定价现值的形式以未来现金流折现。银行一般以净资产估值项目,并以一定比例折价贷款,即资产负债率有一定比例。”

第5篇:光伏运营模式范文

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的80%以上出口海外市场,过度依赖出口的发展模式导致行业风险很大。如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因西方国家消减对光伏产品的补贴,直接导致国内许多光伏企业倒闭。德国、美国和日本是光伏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他们拥有很多知名的光伏电池生产商,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光伏产品终端消费市场。光伏发电作为绿色新能源,是解决全球性“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我国要实现光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

我国光伏产业的确是遭遇了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但是我们也看到,近几年来国内光伏企业快速发展,我国光伏企业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随着《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国内扶持光伏产业相关政策的相继颁布,以及国际光伏市场的逐渐复苏,目前正是国内光伏产业转变运营模式、提升技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走向健康、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一)推动市场重组,拯救光伏行业

据统计,2011年统计的光伏企业数为262家,2012年已经降至112家。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企业退出了光伏行业,一批技术水平低、转换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或者收购。2013年3月20日,经无锡市中院正式裁定,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尚德破产是中国光伏产业最具风向标作用的信号,意味着政府不再无限制给光伏企业输血,而是决定让市场优胜劣汰,中国光伏产业进入重新洗牌期。中国光伏整合未必是坏事,它将促使资金和技术向更加有实力的企业聚集,在适当时机进行洗牌,反而会使相关行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新能源行业的大洗牌之后,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脱颖而出,将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成功运作成为光伏领域的翘楚。危机过后,我国光伏企业去弱留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会更强。

(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避免恶性竞争

国外企业对我国太阳能电池反倾销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价格上。虽然大企业表示产品价格高于成本,但有些企业为了抢得市场,确实存在低价销售的行为,这也反映了长期依赖出口的光伏行业各自为战、组织松散的现状。我国光伏行业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如何“做大”,而是如何“做强”的问题。中国的光伏企业想要独霸江湖是不太现实的,而是需要和对手,甚至是欧美的企业合作,共同分享市场和技术的发展与繁荣。我们需要的是在国内光伏行业里培育一批优秀企业,进而带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的市场环境,制造最好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缔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品牌。

(三)加大技术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这次光伏产业危机中,受冲击最小的是上游掌握硅料提纯核心技术的大企业,受冲击最大的是中下游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商,作为世界第一太阳能电池生产大国,我国光伏企业损失最大。国内光伏电池生产九成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而且生产设备也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源头受制于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光伏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我国光伏行业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完善自主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只有国内光伏行业的技术提高了,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政府财政补贴更多的变成国内光伏企业和用户的实惠。

(四)转变经营模式,降低生产成本

经过竞争淘汰,资金和技术将进一步向大型企业聚集,促进这些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光伏产业链,进行垂直一体化经营。保定英利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拥有完整光伏产业链的企业,主要从事硅料、晶体硅硅锭、硅片、太阳电池、组件、控制一逆变器、光伏系统工程及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服务。通过建立完整产业链使光伏产品从各个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增厚企业利润,确保产品质量,提升抗风险能力,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发展光伏全产业链可以改善无序竞争和盲目扩张的状况,符合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择优扶优”政策,有助于整个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建立坚强智能电网,规范光伏应用系统平台

第6篇:光伏运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光伏扶贫;分布式光伏电源;规模化光伏电站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5

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决定用6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为7000万贫困人口提供绿能、阳光、可收益的精准扶贫方案。因偏远贫困地区电网条件较差,光伏电源投入运行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如何保障光伏电源和农村电网长期安全、稳定、可靠、低成本运行,已成为政府、研究机构和光伏企业等关注的热门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国内光伏扶贫的实施模式,分析其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收益;接下来讨论薄弱农网下光伏扶贫所面临的技术问题;最后以某特困地区为例,结合当地条件提出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和规模农业/渔业光伏电站两种实施方案。

1.实施模式

《光伏扶贫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原则上要求当地多年平均太阳能总辐射量≥4500MJ/m2,依据贫困地区产业经济、人口、能源、电力等发展现状以及特困户屋顶、荒山坡及土地资源利用条件,初步确定采取3种光伏扶贫实施模式。

(1)用户分布式光伏发电模式。分布式光伏发电单机容量≤5kW,对安装屋顶和可用面积有明确的下限值。建议钢筋混泥土现浇平屋面的活荷载≥2.0kN/m2,屋顶可利用面积≥8m2/kW。

其他屋面形式可参照以上数据进行折算。

(2)基于荒山坡的规模化光伏电站模式。建议10MW固定倾角光伏电站的占地面积≤30万m2,且考虑项目实施地的交通运输及施工条件,以及该区域内适应光伏电站建设运行的人才、装备等技术储备条件。

(3)基于农业设施的光伏发电模式。依托建筑物可承载的光伏建设类型,确定系统安装容量,并附典型系统的拟安装现场图。建议200kW固定倾角小型电站的占地面积≤12000m2。

3.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

兼顾国家、地方政府和贫困户等多方主体的投资和收益,考虑国内光伏发电的常见运营方式,对光伏扶贫项目进行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效益计算,其经济性评价流程如表1所示。

(1)在资金投入方面,贫困户可自筹1/3,若确有困难,可申请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其余资金由试点县负责筹 措;也可由建设企业投资,但投产6年内发电收入的1/3归建设企业。

(2)在运行维护方面,前8年运行维护由建设企业负责,8年后运行维护费用从发电收入中拿出0.02元/(kW・h),建立运行维护基金。

(3)在发电收益方面,电站建成20年内,户均每月发电收入200多元,全年累计收入将超过2500元。

4.技术风险分析

受光照时间分布不均衡和气象变化条件的影响,光伏电源输出具有间歇、波动、随机等特点,而扶贫光伏电源多集中在偏远薄弱的农网末端,对功率平衡、继电保护、供电可靠性、用电规划等会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光伏渗透率、谐波传输和放大特性、母线节点电压波动和闪变值等电能质量问题也已成为备受专家关注的技术要点。

5.光伏扶贫实施方案

湖南某少数民族特困地区某县的多年气象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当地年平均日照时数1758小时,无霜期308天,年平均气温18.5℃,平均风速1.4m/s。参照总辐射量与年均日照时间表,该地满足国家光伏扶贫在光照条件上的原则要求。

根据上述情况,优先支持用电量较大、电网接入和消纳条件较好的地区作为优先扶贫对象,结合投资规模、地域限制等因素确定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建议该县光伏扶贫工程的实施方案采用以下2种方案,效果见图2。

(1)实施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精准扶贫方案。支持已建档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增加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

(2)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渔业光伏扶贫。利用贫困地区的荒山荒坡和水塘,建设农业光伏大棚或渔业光伏电站等规模化光伏电站,发电收益按比例补贴当地贫困人口。

此外,为了促进当地落实上述实施方案,先对部分特困户开展屋顶的加固改造工作;提前对部分贫困村落进行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用以增加规模化光伏电站的可接入容量。

参考文献:

[1]王 雨.光伏发电在我国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推广与利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2012.

[2]苏 剑,周莉梅,李 蕊.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4):50-56.

第7篇:光伏运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并网发电系统;选型

Abstract:TianJin West Railway Station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 cooperates withthe Ministry of Railways and the construction unit leases rooms of TianJin West Railway Station for solar equipment room.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olar photovoltaic component selection, layout, power prediction and economic and technical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ject, so as to achieve the Ministry of Railways and the construction unit the win-win effect, achieve energy-saving green building concept of TianJin West Railway Station.

Keywords: solar photovoltaic component; Grid-connected generation system; Selection of

中图分类号:TM914.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项目概况

天津西站是京沪高速铁路五个大型节点车站之一,是连接东北、华东重要的交通枢纽。京沪、京津城际、津秦、津保引入天津西站,车场规模13台26线。站房南北全长382米,东西282米。

天津西站站区内建筑占地面积大,无高大建筑,是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场的理想场所,尤其是面积约7.5万平方米的两侧站台雨棚,周围没有任何遮挡,从建筑布局和结构形式上分析,无站台柱雨棚区屋顶平坦,无突出杂物,适合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电池组件和雨棚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辅楼区和裙房区太阳光照受到站房主体影响,太阳能设计采光条件较差,不适合敷设太阳电池板。

图1 天津西站雨棚太阳能电池板布置整体效果图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日照时数多,太阳辐射能富裕,光照条件优越。年平均日照时数 2699.11h, 历年各月日照时数最长月份出现在5月为10.1小时,最短月份在12月为5.6小时,十分利于发展太阳能新能源。

本项目的安装总容量为1883.84kWp,年发电量为233.47万kWh。

在主站楼两侧的雨棚顶上建设建筑一体化的光伏发电场,根据雨棚的面积大约可敷设2MW 左右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东西雨棚的电池组件布置轮廓呈蝴蝶翅膀的形状,与西站主体结合仿佛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指导意见》,并综合考虑西站周边地区电网结构以及电网内现有电压等级配置等因素综合确定,接入电网系统采用10kV高压并网。由于存在将来的售电许可以及产权划分等问题,本项目不接入铁路西站配电所,而是通过一回10kV电缆线路并入天津市城西供电分公司管辖范围内的西站35kV变电站114间隔。

为获得政府补贴,光伏设备的选型需满足《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技术要求。

天津西交通枢纽作为天津对外的一个重要的现代化门户,对维护天津的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更好地向世界宣传和展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绿色环保的理念。本项目不仅能为天津增姿添彩,还将成为我国城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领域的新标志和里程碑之一。

2 太阳能发电并网系统的建设

2.1 并网系统

本项目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包括太阳电池阵列、直流汇流盒、直流汇流箱、并网逆变器、交流配电、升压变压器、10kV高压柜等部分。

太阳能通过光伏组件转化为直流电力,再通过并网型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与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正弦波电流,并入电网。

2.2设备选型

2.2.1光伏电池的选型

众所周知,非晶硅组件电池透光度可从5%到75%,当然,随着透光性的增加,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会随着下降,运用到建筑上的最理想的透光度为25%。非晶硅组件电池在弱光响应、高温性能等方面有优势。非晶硅电池工作中受环境影响小,而晶体硅电池如果其中一小部分被遮挡,会产生热斑效应,这将极大的降低整个组件的功率输出。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选型根据以下几点确定:

1)雨棚屋面的建筑结构形式弧度较大,非晶硅组件尺寸小便于保持屋面建筑效果。

2)雨棚屋面为铝合金板材,组件通过铝合金锁夹及龙骨固定在雨棚屋面上,在阳光直接照射下雨棚屋面与组件温度同时升高,非晶硅薄膜电池发电效率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选用非晶硅薄膜电池与晶体硅电池相比可以增加单位功率发电量。

3)晶体硅电池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比非晶硅电池高,非晶硅电池能量回收周期短,更具绿色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和比较,本工程选用非晶硅薄膜电池组件。选型分为两种,一种为双层浮法夹胶玻璃封装方式非晶硅电池组件,一种为柔性非晶硅薄膜电池组件。两种电池组件基本参数如下:

刚性玻璃光伏组件主要参数见下表:

表1 刚性玻璃光伏组件主要性能指标

柔性薄膜光伏组件主要参数见下表:

表2 柔性薄膜光伏组件主要性能指标

2.2.2并网逆变器

根据不同的电池组件,以及电池组件的角度不同,采用逆变器250kVA四台、100kVA十台。目前国内大容量并网逆变器中,100kVA和250kVA 的并网逆变器的相对比较成熟,已经投运的数量较多,性能较好。

主要性能参数见下表:

表3并网逆变器主要性能参数

2.2.3就地升压设备

太阳能发电本身是绿色能源,本工程升压设备考虑采用节能环保的非晶合金变压器,两者相结合,能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节能环保效应。本期工程采用2 台1000kVA 容量的非晶合金升压变压器,由380直接升压到10kV,分成两路送至开关站,10kV 母线汇流后直接送至电网。

2.3系统安全和保护

2.3.1光伏电站侧主要保护

非晶合金升压变压器在升压变出口处配置带电显示器。电网侧配置避雷器。

逆变器具有防雷装置,具备雷击防护告警功能、安装有光伏系统专用的防雷装置。

逆变器具备极性反接保护、短路保护、孤岛效应保护、过热保护、过载保护、接地保护等,装置异常时自动脱离系统。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及可靠性。

2.3.2公用电网变电站系统保护

在公用电网变电站相应10kV 线路上配置一套三段式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

2.4投资运营模式

设备用房设置在西站主体内,土建费用不计入本项目,是以每年向铁路天津西站交付租赁费的形式租用设备用房。雨棚屋面的太阳能电池板冲洗系统承包给西站物业公司,按照次数付款。电站的运营、维修、监控由投资方委托其企业旗下某热电厂,项目试运营前期间电场派人在现场值守,监视电站运营情况,待光伏电站进入稳定运营期,在热电厂通过监视系统对光伏电站远程监视。

3 环境效益

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既不消耗资源,同时又不释放污染物、废料,也不产生温室气体破坏大气环境,也不会有废渣的堆放、废水排放等问题,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本项目新增装机容量为1883kWp,年平均上网电量约200万kWh,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相应地减少燃煤所造成的二氧化硫(SO2)14t,氮氧化合物(NOx)6t,烟尘114t,减轻排放温室效应性气体二氧化碳(CO2) 1830t。此外还可节约用水,减少相应的水力除灰废水和温排水等对水环境的污染。由此可见,光伏发电场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4 结论

本项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能源结构、促进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标志性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能源的要求。对促进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推进光伏产业发展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项目采用先进的建筑一体化设计理念,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现代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城市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

本项目与天津西站站房主体工程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与铁道部的这种合作模式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具有很好的示范实践作用,可以在今后的铁路、地铁及市政领域推广。

参考文献

[1]田瑞环等,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电力,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

[2]任元会等,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任慧等,京沪高速铁路天津西站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天津,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1.4

第8篇:光伏运营模式范文

2013年10月8日清晨6点20分,全球最大光伏企业英利集团的董事长苗连生身着藏青色工装来到保定英利集团(下称“英利”)厂区大门口,他面带笑意,向每一位进入厂区的员工问候 “早上好”。员工心里清楚,这不是在“问早”,而是在“督战”。

今年8月5日,苗连生决定带领企业从上游光伏组件制造进军下游光伏电站,他将此称为“大决战”。

3年内抢占全国5成光伏电站

英利显得很是激进。苗连生提出,英利未来的发展重点将向发电领域拓展,市场重心向国内转移。他要求,英利在两年内进入国内下游发电企业中的前两名,进入国际新兴市场综合指数前10。

今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光伏国八条”),要求未来3年,全国光伏发电(包括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发电)年均装机10吉瓦(1吉瓦等于1000兆瓦),到2015年总装机要达到35吉瓦。而英利的计划是,未来5年,英利地面电站装机达到13~15吉瓦,分布式发电装机为2吉瓦。从占总装机半数的地面电站来看,英利几乎占据全中国未来地面电站的一半规模。

2012年,英利虽然生产了全球最多光伏组件,但组件出货量也只有2.3吉瓦。苗连生13~15吉瓦地面电站的目标让英利管理层“压力山大”。

过去,大型电力企业在国内都曾有过光伏地面电站的宏伟蓝图,但最终未能实现。但此次,苗连生进军下游的态度非常坚决。

7月23日,誓师大会之前,在苗连生召开的管理层会议上,对于“大决战”的思路,有的与会副总和核心部门负责人脸露难色。苗连生当众表示,“这是英利的大战略,不能毁在几个人手里,不行就换人!”

苗连生对决战下游并非一时之兴。苗连生坚信,如今,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光伏行业的春天来了。

近段时间,国务院在之前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国六条”基础上再出台“国八条”,电网公司为上网提供支持、国开行等金融机构鼓励下游电站开发、光伏上网电价政策出台、光伏补贴落实……此时,光伏电站的投资开发已是一马平川。而且,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出台,新一轮的“煤改气”、“煤改电”政策开始实施,未来在中东部城市,火电站将越来越少,这正是光伏电站的机遇。

相比3%甚至更低的光伏组件利润率,下游电站投资回报要好得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透露,“目前,电站在投资运作的20年中,前8年就可以收回成本,投资回报可以达到7%~9%,而分布式(电站)能达到12%~17%”,但由于分布式电站规模小,又因屋顶资源分散,企业更愿意投资大型地面电站。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后, 7月21日,苗连生宣布,在英利销售总公司旗下成立云南、广东、广西、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山东、河北等10个省级公司,因地制宜在这些地区进行下游电站的开发。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苗连生亲自带队赴云南、广西等多个省份进行资源考察及电站选址,行程40000公里,英利的主要部门开始在全国各地“地毯”式地搜索可利用的项目地块。

“按照2017年之前的规划,直接投资超千亿元人民币,可能带动近万亿元的间接投资。”英利宣传部部长王志新告诉记者,英利有着13~15吉瓦的地面电站目标规划,按照1兆瓦需要1万平米的面积计算,未来5年英利需要的“圈地”面积将超过15万亩。英利集团副总经理王亦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英利目前已经初步锁定1吉瓦的地面电站项目,预计年底将有200~300兆瓦的项目开工。

一场不输的“局” ?

投资电站并非毫无风险,但即便失败,栽在电站建设上的第一人肯定不是苗连生。

GSF(尚德控股的一家海外股权私募投资基金“环球太阳能基金”)是尚德运作海外电站的抓手,今年3月,GSF为了获得国开行贷款用以开发欧洲电站,不惜伪造“反担保”凭证,最终让提供担保的尚德电力不得不偿付今年3月到期的5亿多美元可转换债,致使无锡尚德破产。今年9月19日, GSF又因电站项目违规,其建造的37个太阳能电站被意大利布林迪西法院查封。

“GSF是尚德破产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当时的尚德资金链本身已经出现问题。”苏州保利协鑫光伏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的一位高层对记者如此分析。而对于此次英利在下游电站领域的举措,他认为,这反而是一个不输的“局”。

据了解,目前,英利的电站投资运营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英利利用自有资金(主要为银行贷款)或引入资本共同投资电站,通过发电获得收益,或转售电站回收投资;第二,英利为电站投资商提供设计、产品、安装等工程总承包服务;第三,英利为电站投资建设方提供光伏组件。

在一位电力企业的电站负责人看来,英利志在必得:首先,按照英利每年开发3吉瓦地面电站的计划,英利的产能几乎能够全部消化在自营电站上,这几乎完全化解了英利产能过剩的危机;其次,英利自行完成电站的设计、组件供应、设备采购、建设、运营等,建设完成后,电站必将实现增值;最后,英利“大决战”的另一个潜在结果就是,以银行贷款换取持续的现金流。

电站作为可以获取银行贷款的有力资产,必将缓解英利下一步投资中的资金问题,如果电站投资建成后出现现金流问题,转售电站也能即时回收资金。

一位地面电站的行业人士如此比方:英利筹资10元人民币建设电站(其中可能8元来自银行,自有资金2元),每瓦电站需要8元建设成本,还有2元可以作为流动资金。在8元的电站成本中,4元为光伏组件成本,最终可形成英利组件业务的营收并实现2元的利润,这2元的组件利润加上电站上网售电收益,减去银行本金和利息,就形成了之后每年英利的盈利。而如此以来,英利不仅获得了现金流,解决了燃眉之急,而且可以通过售电赚钱,获得长久发展。

“缺钱”的尴尬

英利的“战役”并非是坐等收钱的游戏,其最大的考验就是资金。一般来讲,地面电站1瓦的投资成本为8元人民币,英利未来5年的15吉瓦将投资120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投资240亿元人民币。

苗连生对外坦言,目前中国光伏行业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问题。自2011年下半年欧美取消和减少光伏补贴以来,英利几乎亏了个底朝天,之后企业业绩逐步好转,才挺过寒冬。据英利绿色能源的财报显示,2012年,英利的净营收总额为113.919亿元人民币,但净亏损为30.644亿元人民币,今年一、二季度,英利的净亏损分别为6.118亿元和3.208亿元。

孟宪淦告诉《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光伏行业前10家企业的负债达1000多亿元人民币,这些债务可能还需要1~2年才能消化。

第9篇:光伏运营模式范文

2012年中报显示,346家有可比数据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的有134家,其中30家降幅超过50%。这当然与全球经济放缓等大背景有关。但在一个市场上,近四成公司业绩下滑,与其“高成长性”的美好设想已相去甚远。更何况,许多创业板公司上市时的发行市盈率高得令人咋舌。

更有甚者,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下滑至亏损。这样的创业板公司有9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家。情况最严重的是昔日明星股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向日葵),亏损近1.7亿元。

向日葵:行业低迷 遭遇寒冬

这家浙江绍兴的光伏制造商创立于2005年,由香港优创国际投资集团组建而成,其技术全套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引进。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68亿元,同比下滑227.47%,成为上半年亏损额最大的创业板公司。2010年8月上市时的发行市盈率近75倍。

点评:

今年上半年,随着欧债危机持续蔓延,国际经济形势整体下行,各国政府纷纷下调补贴政策,美国自去年10月份起发起对中国产晶硅光伏电池产品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在行业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大幅度下降。

全球光伏市场在萎缩,产能过剩让光伏行业陷入困局,处于该行业的公司无疑正遭遇漫长的“寒冬”。

国联水产:出口对虾受挫

该公司从事对虾、罗非鱼等水产种苗选种育种、饲料、养殖、加工及销售。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944.81万元,同比下降547.28%,是业绩降幅最大的创业板公司。

点评:

在主要对虾产国丰产的冲击下,公司出口对虾的销售价格大幅度下降。同时,库存原材料及库存产品的成本高企,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而募投项目大多未发挥经济效应,也使公司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自2009年以来,该公司收入逐年提高,毛利率却逐年下降,导致净利润不断下滑。2011年毛利率已降至10%以下,如此下去前景堪忧。

天龙光电:光伏委靡 订单下滑

该公司主要产品是单晶硅生长炉、单晶硅切断机等光伏设备,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近5266万元,同比下降185.87%。

点评:

作为光伏设备企业,该公司同样受到光伏行业不景气的影响。2009-2011年毛利率均在35%以上,而今年上半年只有不足10%。

恒信移动:上市后急速变脸

该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手机终端、运营商业务、手机软件和应用等。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近1441万元,同比下降186.49%。该公司去年上半年也呈亏损状态。

点评:

因寄生于中移动而备受诟病的恒信移动,其业绩自2010年上市起便急速变脸,过去两年净利润均同比大幅度下降三成以上。今年上半年,运营商销售结构性变化拉低了毛利率。

高新兴:投资趋缓 竞争激烈

该公司主营通信基站/机房运维综合管理服务系统,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近947万元,同比下降近192%。

点评:

该公司上市于2010年,募集金额达到5.81亿元,超募3.19亿元。对于亏损的原因,公司解释是通信运营商基站/机房运维综合管理投资趋缓,市场竞争激烈;同时,公司视频物联网产品投入较大,收入相对滞后。

坚瑞消防:价格下滑 成本上升

该公司主营消防产品,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23.8万元,同比下降了近248%。

点评:

目前国内自动灭火产品厂家不断涌现,市场上竞争日益恶化,价格战严重。公司主要产品S型气溶胶产品单价下降,与此同时公司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同比增长,人工成本亦上升较大。

菇木真:供应量大增致价格下滑

该公司主营业务为鲜品食用菌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674万元,大幅度下降123.92%。

点评:

随着社会投资大量涌进工厂化食用菌种植,2012年上半年工厂化产品市场供应量大幅度增加,市场需求并没有同步增长。

三五互联:控股子公司亏损

该公司通过SaaS模式,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软件产品及服务。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545万元,同比下降142.26%。

点评:

公司解释亏损称是由于人力成本、市场营销与推广费用的增长,以及控股子公司厦门三五互联移动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亿中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半年度亏损。

鼎汉技术:行业波动致项目执行少

该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轨道交通信号智能电源系统等。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154.79万元,同比下降104.13%。

点评:

行业大环境波动,上半年公司项目执行较少。一方面,受2011年动车事故等因素影响,国家铁路投资有所放缓;另一方面,地铁项目执行周期较长,大多尚未执行。

融资

瑞金麟:A轮拿到近千万美元

黑马大赛夏季赛企业:瑞金麟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创始人: 王戎、安士辉、洪斌、曲飞宇

尽管目前是电商的寒冬,但依然不乏拿到投资的幸运儿。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