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清明节由来简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清明节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节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节。”清明节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节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节”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节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节》:“清明节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节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传统节日实施方案一一、主题产生的背景
我们国家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孕育着极为丰富多彩的节日时空。 面对外来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击,许多学生对外国的节日提起来滔滔不绝,津津乐道,而让他说起中国的传统节日时,一般只记得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至于为什么过这些节日、中国人怎么过节,则一问三不知,有的甚至觉得过这些节日又忙又累,实在没必要。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礼节习俗就要在我们下一代人这儿销声匿迹了吗?为什么西方的节日会对中国的青少年有这么大的影响呢?这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一种忧思与紧迫感。
在许多西方国家,他们更多的让孩子参与到节日的庆祝中来,甚至孩子是节日的主角。他们注重的是对孩子能力及性格的培养。一个不珍惜自己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们意识到,应该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承光大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教育应切实肩负的重任。 在
二、活动目的 知识技能: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一些重大节日的风俗文化,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法能力:
学会多种途径查找资料,通过网络论坛、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运用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加深对传统民族节日的了解。 情感态度:
通过开展包饺子、包粽子、放风筝等活动,感受传统节日的快乐,进而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的实施
本次活动的实施主要依托网络论坛,论坛中的版块划分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小组评价活动日记活动反思电子作业。各个阶段的资料成果都可以发表到论坛中来。充分发挥论坛的方便、快捷、高效、共享的优势。 第一阶段 明确主题 制定计划
1、激发兴趣,明确探究主题。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 当你穿上新衣服快乐地去逛花街,当你看到五彩缤纷的烟花空中飞舞时你们知道这是我们中国哪种传统节日吗?当一家人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
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时,这又是什么节日呢?你还知道我们中国的哪些节日?
此时的学生必然跃跃欲试。
引发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是良好的开端。 2、 自主选题,成立小组。
课题产生后,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节日里我们可以尽情地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你们想怎样去感受呢?将大家的想法合起来,这样的几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1、节日的简介;2、节日的由来与传说;3、节日的习俗;4、有关节日的诗歌。
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至今仍流传甚广的有8个。其中四个节日已经列入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研究。(为了避免多数人选择一个节日,有的节日没人去选择的情况,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固定节日和一个自选节日进行研究。)
各班选择分配表
3.制作小组合做计划
好的计划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前提
这次的主题活动将在论坛中开展,小组活动计划发表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版块中。
五五班第X小组活动计划样表
活动主题:中国的传统节日 指导老师:薛老师 子主题:春节、端午节 小组名单: 主要问题:
1、节日的简介
2、节日的由来与传说 3、节日的习俗
4、有关节日的诗歌
材料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分工
任 务 人 员
设计目的:综合性学习尤其要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导向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取舍、整合,形成学生可操作性的探索问题,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结成小组,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但这里教师要有整体的把握,要权衡好,不能多数人去研究一个问题,或每个问题都要研究,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协商,注意尺度,引发出学生的探究热情。
第二阶段 收集整理资料阶段
计划确定下来后,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他们有的访问亲朋好友,有的到图书馆摘抄资料,有的上网收集下载图片、信息。他们按照各自的分工忙碌着。
老师推荐大家几个网站,课后,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了解更多的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准备,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广泛地资料收集。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1、用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2、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
如果说自主研究为孩子们提供了独立思考和主观判断的空间,那么分组学习则让孩子们懂得和形成了交流合作的高效学习方法与互相协助的共同意识。
二、制作电子报、手抄报指导课
在课堂上,孩子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很多很长,指导他们提炼,筛选;再一次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摘抄重点的内容,设计制作手抄报。
三、制作调查问卷指导课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问卷设计的要求、掌握问卷设计的原则。掌握问卷设计方法,能设计一份良好的问卷。 在分解调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探究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重点: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和要求,调查问卷设计的步骤。 难点:围绕调查目的分解调查内容。
四、围绕传统节日的风俗文化,计划开展以下几个活动。
3月份 制作花灯、花球
4月份 放风筝活动(制作风筝) 5月份 包粽子活动 6月份 包饺子活动
注意做好活动记录:照片、活动日记、活动反思等。把相关的记录发表到论坛中。
第三阶段 成果展示、交流体验
学生的劳动终于有了成果。各小组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汇报。①讲一讲节日传说,自己过节经历;②演一演节日活动,展示过节物品;③用画板画一画节日景象;④唱一唱过节歌曲,背诵相关诗文;⑤演示制作的电子报 评价的主要方式
1、成长记录评价
(1)学生在记录中记下自己的作品,学生放的作品大多是活动计划、调查问卷、收集的资料、日记等。
(2)指导教师对学生作品提出一定的要求。如感受最深的一次采访,我的新发现等,引导学生开始审视自己的作品。
(4)教师设计一些小栏目。如收获园、新发现等,逐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独立性。
2、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指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自己在参与主题研究过程中的态度和成效做主观性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为学生加强实践活动体验,记录活动原始感受。
3、成果展示评价
在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将学生的成果公布于众,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安排展出,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喜悦、协作共勉。
传统节日实施方案二一、活动主题提出的背景:
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滋养我们中国人最初的天堂。在上学期节日文化主题研究活动开展之后,我们教师和学生都越发感到祖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文明博大精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由没意思,没什么认识,不如洋节日到从心底里流露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喜爱和为自己的祖国拥有灿烂的文明而自豪。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校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题仍然走探究传统、感受历史的路子《走进祖国传统节日》由此产生。我们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主题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重点是阴历节日,让学生感受中国特色节日的魅力,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情感。
2、将生动的课外采访与丰富的课内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悠久、灿烂文明的节日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3、学会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会收集与整理资料,会在研究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活动实施准备
1、课程资源导航:
(1)收集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杂志,询问父母、长辈和民俗机构等方式;
(2)与少先队辅导员联系开展主题活动,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是最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与计算机、语文、美术等学科教师联系,取得支持,多学科教师参与组织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全面考察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活动实施设计:
《走进祖国传统节日探寻节日文化》这个课题涉及的面非常广,从古到今,从老到少,从上到下,从社会到学校,都对本主题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它的主要内容涉及到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腊八节、冬至节等节日文化。这些传统节日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最接近,但由于社会、家庭的等情况庆祝方式又有很大不同。学生对各个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校以祖国传统节日为大主题,根据学生的知识和年龄特点,在各小组分设小的项目开展活动。
一组:以元宵节为活动主题,带领学生了解祖国各地民风民俗,做元宵,吃元宵,闹元宵;
二组:以中秋节为活动主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制作民俗物件,通过演讲、故事等形式汇报研究成果;
三组:以春节为活动主题,围绕最大的传统节日,探究它的历史,感受它的文化。 四组:以端午节活动为主题,了解它的由来,以及各地的风俗。
五、活动涉及的学科领域
节日文化
语 文 古诗词、石碑、对联、
散 文、写 作、表 达 数 学 统计、分析
计算机 网上浏览、搜索 人文风俗 民俗风情、地方特色
社 会 历史变迁、政治经济 艺 术 摄影、绘画、歌曲
六、总体活动过程:
1、由指导教师确定主题、设计制定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2、组织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发动工作,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
3、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让学生选出组长,负责领导组织实践活动。
4、活动指导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研究情况调整教学,负责组织活动,保证活动安全。
七、活动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发现问题、制定活动计划(3月5日3月31日)
组织学生学习课题,撰写出活动计划,计划力求涵盖主题、小组分工、研究阶段、探究方式等各项内容。主题确定后,活动就全面铺开。师生共同确定实施本课题的调查点:
1、了解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这些传统节日的各种风俗习惯。
2、向家长询问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典故。
3、去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古往今来的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它们的文化。
4、向家长询问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性,了解中国历史背景。
第二阶段:师生自主探究交流学习(4月1日5月18日)
1、认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1)以元宵节、中秋节、春节为主要研究对象查阅相关资料,认识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文化,以及它们的传统风俗习惯。
(2)依据它们的风俗习惯,全班交流各自的感想,写出有感日记或记录等。
(3)配合主题开一次专门的班会,针对主题节日,办一次小报,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4)了解学生对各种节日的需求,以及他们想对家长说些什么。
2、了解中国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性。
(1)向家长询问中国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
(2)学生全班开一次主题班会,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差异问题进行讨论,找出差异的主要原因。
(3)学生上网或有关图书资料查询,了解家长所不熟悉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
(4)全班交流自己所得。
(5)向家长汇报自己的所得。
3、调查各种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
(1)向家长询问民间常见节日文化的起源,以及它们的形式。
(2)上网或查阅图书了解节日文化的起源,师生共同研讨起源的原因。
4、畅想未来节日文化形式。
(1)小组讨论,你希望有什么样的节日,以及在这节日中形成怎样的文化。
(2)个人设计,用画画的形式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节日文化。
(3)交流,推选出优秀设计方案全班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5月18日6月30日) 指导学生写出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体会,整理实践报告资料。
传统节日实施方案三一、活动背景:
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要求,结合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这一有利契机,更好地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推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建设和谐文化。
为了使同学们更加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不使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文化付之东流,我们带领同学们好好了解并亲自体验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文化魅力。
二、主要内容:
1.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的形式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并搜集相关的诗文对联。增强对清明节文化的了解。
2.通过走访调查了解清明节有哪些风俗习惯,至今还有哪些是比较盛行的,哪些渐渐已被人遗忘。更深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习俗。
3.通过外出踏青,扫墓等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体验。去感受春光的明媚,同时也缅怀一些英雄烈士,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荣誉。
4. 以和家人一同祭祀的活动形式,通过观察了解解决自己心中对祭祀文化的疑惑,更加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5. 通过整个活动:交流,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励他们通过不同途径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新课程 文化知识
在新课程的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1]特别是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如果我们抽出一点精力,换一个角度,从西方文化入手,让学生感受英语的真正魅力所在。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一、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谚语。在课堂中,开展 Guess and Translation专栏,学生分组做竞猜,通过多媒体课件每显示一个英语谚语,各组内每个成员都可起立翻译,前提是用汉语的谚语的翻译。例如:Today is yesterday's pupil. (直译为:今天是昨天的教师)学生要译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为最佳,该组得分最高。再如,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直译:活着无目标,就如航海无指南针。)显示该谚语后,教师先向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What does the word “compass ”mean? 即compass一词词意是什么?根据sailing 航海一词, 学生都会根据这一词猜出compass是指南针之意,再翻译该谚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句中文谚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到英语中有关航海的众多词汇,最后引导学生想到这是由西方航海技术的兴起与迅速发展有关系的,航海技术的发展与西半球的海洋偏多的地理概况也密不可分,再深层次地思考一下:可以体会到为什么海盗(private)一词在西方盛行,而武术却在中国大陆上兴起。
二、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倍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霄节(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龙舟节又叫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 (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开展 “中西节日大PK”Festivals exchange专栏,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收集关于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可用所学的power point 做成展示课件,向“中国人”简介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另一组收集中国的节日,同样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其由来,习俗等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例如圣诞节(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Jesus Christ)诞生的日子,了解众多相关的词汇Christmas tide圣诞节期、Christmas Eve圣诞前夜Santa Claus/ 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Christmas carol在Christmas eve时唱得圣诞颂歌、Christmas dinner圣诞大餐中的火鸡(turkey)或烤鹅(roast goose)、布丁(puddings)以及各类小甜饼(如golden butter cookies,fruit cookies)等等。
三、玩味老美口中常用的酷句
众所周知,Language is from communication , is in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 语言来自交流,融于交流之中,最终是为了交流。而英语中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不多,因此课堂中开展“快人快语”quick-speaking 活动。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对话,其中使用老美口中的常用酷句。例如:A: I happened to know a secret.(我碰巧得知了一个秘密) B. What is it ? (什么秘密?)A. Between us,(你知,我知) I will tell you.(我就告诉你)B: Sure thin! (当然)A: Helen has affair with Sarah's husband.(H与S的老公私通)。学生通过这个很简短的对话,却学到了很多在生活对话中很实用的句子。
还可以采取教师给出一些酷句The line is engaged.(占线) Let's bag it .(先把它搁一边) How big of you .(你真棒)A thousand times no!(绝对办不到)It's up to you .(由你决定) Big mouth(多嘴驴)Get down to business(言归正传)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 I'll kick you ass(我要炒你的鱿鱼) I am all ears (我洗耳恭听)You piss me off. 你气死我了。Take a hike! 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吧You're a jerk! 你是个废物/混球!Are you insane/crazy/out of your mind? 你疯了吗?Knock it off. 少来这一套。 You stupid jerk! 你这蠢猪!. I'm fed up. 我厌倦了。 等,由学生创设语境,迅速说出来。此方法简单易行,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快人快语”的活动中来。
四、巧用动物渗透文化知识
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动物都有特殊的寓意,如:汉语说壮如牛,英语却说as strong as horse 壮如马;汉语说亡羊补牢,英语说c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亡马补牢”;从以上的关于动物的习语中可能联想到在语言形成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农耕民族,以牛为主要的劳动力故出现“壮如牛”一说,西方是以游牧为主的,所以西的马在他们的生活中格外重要,故出现“壮如马”“亡马补牢”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西方对狗是情有独衷的,所以英语中有大量的关于狗的习语,如lucky dog幸运的人,top dog优胜者,under dog 失败者,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 dogs seldom bite.会叫的狗不好人,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按功行赏等。在教学中渗透有关此类的文化知识,并鼓励学生收集相关动物的习语,开展“动物晚会”Animals' Party的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建平 聚焦新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8月版
关键词: 文化背景 英语习语 节日
人以文化来交流。由于文化的差异,生活习俗的差别,往往造成不同文化下的人在交际时的障碍和误解。在日常生活中,西方人往往会为自己或他人保留一定的个人时间和空间,而东方人则把周全、甚至无微不至视为热情好客。文化传播来源于时间、空间、语言、非语言、行为、背景的组合,人们时常把语言视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其实不然,非语言的传播和现象是最令人敏感的。这种非语言的传播包括最大成份的情感色彩很难被另一种文化下的人所理解和接受。文化犹如一台超级电脑,操纵着每个人的行为、情感和反应,紧紧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特别是在英语课堂中,如果我们抽出一点精力,换一个角度,从西方文化入手,让学生感受英语的真正魅力所在,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一、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西方背景文化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倍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霄节(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龙舟节又叫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中
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可以开展“中西节日大PK”Festivals exchange专栏。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收集关于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可用所学的Power point做成展示课件,向“中国人”简介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另一组收集中国的节日,同样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其由来、习俗,等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例如圣诞节(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Jesus Christ)诞生的日子,了解众多相关的词汇Christmas tide圣诞节期、Christmas Eve圣诞前夜、Santa Claus/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Christmas carol在Christmas eve时唱得圣诞颂歌、Christmas dinner圣诞大餐中的火鸡(turkey)或烤鹅(roast goose)、布丁(puddings)及各类小甜饼(如golden butter cookies,fruit cookies),等等。
二、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习语
让学生分组做竞猜,通过多媒体课件每显示一个英语习语时,各组内每个成员都可起立翻译,前提是用汉语的习语翻译。例如:Today is yesterday’s pupil.(直译:今天是昨天的学生。)学生要译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最佳,该组得分最高。再如,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直译:活着无目标,就如航海无指南针。)显示该谚语后,教师先向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What does the word “compass”mean?即compass一词词意是什么?根据sailing航海一词,学生都会根据这一词猜出compass是指南针之意,再翻译该谚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句中文谚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到英语中有关航海的众多词汇,最后引导学生想到这是和西方航海技术的兴起与迅速发展有关系的,航海技术的发展与西半球海洋偏多的地理概况的原因也密不可分,再深层次地思考一下:可以体会到为什么海盗
(private)一词在西方盛行,而武术却在中国大陆上兴起。
三、利用校园广播了解西方文化背景
英语中许多词汇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交际意义。缺少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势必受到很大限制。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又包罗万象,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介绍。因此,我们应尝试发挥校园广播的优势,利用第二课堂时间,精选内容,以多种多样的节目形式,进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以帮助学生增加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旅游英语 旅游文化 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134-02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为人们的旅行游览提供服务,从中取得经济效益的所有行业和部门,由旅游活动相关程度最为密切的三个部门,即旅行社、旅游交通和饭店业所组成的行业,这三个行业称为旅游业的3大支柱产业,又称无烟工业{1}。全球经济一体化化,促进出入境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据预测至202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和入境的国家。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表示,“十二五”期间,“建设全国重要的……生产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再造一个新山西。”强劲的行业发展需要众多复合型的涉外旅游应用人才。但是综观语言与文化研究领域以及旅游英语专业的外语教学,众多的外语教师关注西方的文化,西方的节日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万圣节、母亲节、情人节等,关注西方的传统、礼仪礼节礼貌,但忽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如清明节的由来、端午节的产生、七夕节的传说等以及其他相关旅游文化知识。所以涉外旅游从业人员存在知识的结构性问题。以导游队伍为例,外语导游明显不足,高素质导游稀缺。下面是来自山西省导游管理中心的统计数据及分析。截至2011年9月30日,山西省共有持证导游16303人,其中初级导游15674人,占96.14%;中级导游617人,占3.78%;高级导游11人,占0.07%;特级导游1人,占0.07%。加之持证导游中相当一部分为学院教师和行业管理人员,真正有丰富文化素养的在职导游为数很少,缺少对本土建筑、佛教、石窟、古代艺术、壁画等的深刻研究,只停留在对导游词肤浅层次上的背诵。加之旅行社改制,国旅解体,资深外语导游纷纷转行,或从事外贸行业。笔者曾在显通寺驻足,过往的10多个团队中的英文导游只用简单“This way please.”“Here we are.” “30 minutes later, we will get together.”接着导游帮助游客照相,游而不导或言之无物。这是旅游英语教育的问题,也是教学的问题。旅游英语教育忽视了母语及本土文化的渗透。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本土旅游文化,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传递旅游文化,将英语与旅游文化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从而提供合格的旅游从业人员。
一、旅游英语教学与文化
旅游英语作为专门用途的语言(ESP),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熟悉旅行社和酒店运营流程和基本原理,具备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等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身心健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旅游一线的从业人员。
旅游英语教学承担着向旅游业输送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理解、尊重不同的民族、风俗、宗教的旅游从业人员重任,同时要求学生熟悉本民族、本国家的文化知识。旅游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交流过程,不仅停留在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基本的旅游要素,而且要解决旅游过程中的文化冲突问题。旅游英语作为直接沟通这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媒介,对传承历史文化、消除文化差异、提升旅游活动的内在品位起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旅游文化,使旅游英语的教学活动与文化相对接,使学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充满自信地与不同的民族坦然相处并与之交流,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文化是一个涵义极广的概念。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 Tylor)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首次进行了经典的定义,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3}
胡文仲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文化教学”概念,指在外语教学中将目的语国的国情文化知识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融为一体的教学形式与方法。{4}“文化教学”的概念有效地促进了外语教学观念、方法、教学内容的改变,对语言的学习和研究有里程碑的影响。
二、三晋旅游文化概况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史前三大人类始祖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县)、禹都安邑(今夏县)。春秋时期为晋国,故简称晋。公元前453年发生了晋阳之战,韩、赵、魏三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所以山西又称“三晋”。隋末,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建立唐朝,把晋阳城定为北都。今天,太原、大同、晋城及永济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the Excellent city in China)称号。
山西是我国的文物大省,境内有大量的壁画、寺庙、石窟等,山西有4A级风景区七处。五岳之首恒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被评为世界物质文化双遗产,其中南禅寺、佛光寺、显通寺、塔院舍利塔最为有名;朝五台、登北岳、游云冈,平遥访古,大槐树寻根,雁门雄关口体味旌旗猎猎、体验边塞文化;绵山自古就是避暑胜地,晋国名臣介子推割股奉君、寒食节、重耳烧死绵山的故事发生在此;庞泉沟、芦芽山、历山、莽河等自然保护区,有各种古树名木,珍稀动物出没,褐马鸡是国家珍稀动物。
山西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0多处。北魏恒山悬空寺悬于悬崖峭壁之上,以惊险奇特著称;太原的晋祠圣母殿、鱼沼飞梁为国宝建筑;平遥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芮城永乐宫宫内壁画是我国元代绘画艺术的珍品;永济普救寺是《西厢记》、《莺莺传》故事发生地;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关庙建筑群;云岗石窟是全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应县木塔高67.31米,是我国最高的古木构建筑;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孔家大院,四合庭院、多进院落,布局结构,特色各异,共同组成山西晋中的大院民俗文化,代表晋商的兴起与衰落。
山西的土特产品种类繁多。杏花村汾酒借“天下第一诗村”;“十里烟村一色红,村酒村花两共幽”;“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千古佳句而香飘海内外。山西陈醋、沁州米、汾阳核桃、柳林枣、太原头脑、同川梨等土产名吃也是馈赠佳品。
2011年9月26日至28日,中部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综合性展会――第六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太原隆重举行。通过这些平台,外地游客会充分了解三晋的地方文化。
三、旅游英语教学渗透三晋旅游文化的途径
1.深入企业,开展岗位调研。瞄准行业开设课程,结合岗位确定内容,组织一线教师,分赴旅行社、景点、景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将学习内容按照工作接待过程进行序化和整理形成机场迎客(Meeting Guests at the Airport)――安排住宿(Helping with the lodging)――帮助预定(Helping with reservation)――沿途讲解(Service on the way to the Scenic Spots)――景点景区讲解(Sightseeing)――宗教文化(Religions Culture)――旅游购物(Shopping)――投诉处理(Complaints)――急救与应急处理(First-aid and Emergencies)――机场送客(Farewell)。
2.参照标准,编写校本教材。参照英语导游资格证考试的标准,外语口试总分100分,考评要点为景点讲解、专题讲解、语言表达、口译、仪表礼仪,分值比例为3∶2∶2∶2∶1。考试内容共涉及两条线路,考生可任选其中一条进行准备。讲解内容分为景点讲解、专题讲解和口译,共20分钟,其中景点讲解10分钟,专题讲解5分钟,口译5分钟。每条线路包括4个旅游景点,要求考生通过抽签决定所要讲解的内容。专题讲解的内容在考试范围内随机抽取其中一项进行考核。{5}第一条线路为古建宗教游包括4个景点云冈石窟、悬空寺、显通寺、佛光寺;第二条线路晋商文化游4个景点为晋祠、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双林寺;山西这方水土讲解要点包括文明摇篮、史前三圣、气候物产、民俗风情、风云人物、文人墨客、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编写教材涵盖这些要点。分三晋概况、景点简介、人类始祖与历代名人、风物特产的四大项。
3.联手企业,共建情景教室。旅游英语都是在特定的场所、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旅游接待任务下完成的,有很强的情景性,因此职场化的实训教室、三维导游电子模拟仿真系统、生产性旅行社以及运营性酒店,这些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有企业的行家里手参与设计、论证,其功能布局、装饰、布置经过精心设计,同时配有多媒体设备以及足够的学生座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听磁带、看录象进行多媒体教学,基础知识训练完成之后,直接进入工作台进行一对一接待,教师对学生的接待进行有效指导和点评。物化了的、微缩了的悬空寺、应县木塔、云冈第五窟、晋祠圣母殿、悬空寺、乔家大院等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文化广场上山西历代名人晋文公、武则天、罗贯中、傅山、根祖墙等与学生朝夕相处,潜移墨化中为学生创设了从接团到送走客人的全程实训情景。做好后续工作的131个旅游服务项目实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接待,直接运用外语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景教室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物质支撑。没有这些情景实训教室,教学改革只能是纸上谈兵。
4.学期变学段,穿插企业实践。针对山西地区旅游黄金季在5月1日到10月1日的特征,将学生安排在5月10日――来年的5月10日进行实习,同时充分利用假期、黄金周安排学生在晋祠、常家庄园进行节假日导游,以班级为单位轮流进行五台山、后沟景区、平遥古城的有组织实训。在实训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将带团须知、带团技巧、带团物品小到纸笔、帽子、小旗、扩音器,大到带团计划书,团队成员客源国知识以及英语景点景区介绍做细致的准备。物质的准备、心理的准备和精神的准备是顺利完成旅游接待任务的保证。
5.教师下企业,轮岗实践。教师的行业企业经历是高质量教学的保证,也是将旅游文化和旅游英语有效结合的桥梁。没有双师型教师,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会程式化、模式化。旅游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流畅的沟通能力,同时又必须具备在景点景区带团的能力,在酒店为宾客提供专业的前台预定(front office reservation)、入住登记(Check-in)结账收银(Check-out)、餐厅定餐(Restaurant reservation)、客房对客服务(Housekeeping service)、商品购物(Shopping)的标准示范服务。因此教师的行业企业经历是如此的珍贵,为了把握最前沿的信息,要定期下企业,和企业行家交朋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文化不仅带有本土气息,同时代表品位和素养。
6.邀请行家,改革评价方式。企业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都有良好的英语背景,同时对员工素质测试有独到的方法和见解,在平时的学期结束时邀请酒店、旅行社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做学生口试或技能大赛(以赛代考)的裁判,测评方式多元化。学生在考试中可以标注所使用的辅助设施如多媒体、导游电子模拟仿真系统等,也可选择考试的地点,如情景教室或酒店、职场教室等。分组、分场地进行测试。作考试题根据所学内容现场抽签而定,结束后专家进行针对性的点评,这对师生会有很大的触动,受益良多。旅游英语学业成绩分为三部分,口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作业、辩论背诵成绩占20%,期末卷面笔试成绩占40%。用过程性评价替代终结性评价。评价方式的改革会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结语
总之,旅游英语是一门具有特殊用途的专业英语,在旅游英语中渗透旅游文化,就是要将旅游和英语两个专业的知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要求教师必须从企业需求入手,结合实训场所建设,师资、考试方式、教学组织等做系统的改革,才能改变旅游英语学问化的教学模式,将学生融入到旅游业的大产业中汲取旅游文化的滋养,在山西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内涵、优质的外语讲解,为各方宾客提供优质的涉外旅游服务。
注释:
{1}刘伟.旅游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田慧丽.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旅游文化教学.科技创新导报,2011(18)
{3}蔡红生.文化概念的考证与辨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9(4)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山西省旅游局2011年导游资格证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