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文化的基本内涵范文

劳动文化的基本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文化的基本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文化的基本内涵

第1篇:劳动文化的基本内涵范文

摘要: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与积业道德问题是教育理论与实践需要解决的现实向题。职业道德蕴涵了信仰、价值、态度和人性等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内涵,是高素质劳动者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面向职业道德的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以培育主体性为核心,在理念和实践层面上开展创新。

关键词:高职学生 传统文化教育 职业道德 主体性

职业道德,作为高素质劳动者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蕴涌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内涵,为高职教育如何从传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中转变出来,提供了新的视野。

一、高职传统文化教育面向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一)传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冲突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社会文明水准的不断提高,使得职业岗位和物质精神产品的文化内涵不断加深。社会和企业单位倡导的文化观念、道德思想、法律和制度要求等内容所构成的思想和制度文化体系,与具体的职业岗位结合,形成了具体的职业要求,成为职业岗位所要反映的社会文化内容。

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现代经济的开展,现代生产技术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却缺乏深刻反思,以至干传统文化教育缺乏足够的创新,对人文科学的应用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由于传统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直到现在高职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抽象理论多、学科知识多,贴近职业道德的内容和课程少的现象,缺乏职业教育的特点。

(二)职业化内涵的启示

在发达国家,企业及员工的职业化意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基本意识,职业化已成为劳动者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基本途径。以国际通行的概念分析,职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人们的职业资质。二是以“创造绩效”为主导开发人们的职业意识、三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点修养人们的职业道德。对于职业资质来说,包括职业岗位需要的和任职者供给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二者的相宜是职业化的基本准则,以面向职业道德为基本态度,体现了对技术与人文素质的整体要求。

(三)职业道德是高职传统文化教育的本源和载体

职业道德状态与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事业成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个体社会生存能力的基本标志。现实情况也是如此,人们往往把职业目标的选择与社会生存状态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如,高职生在知识型、管理型“白领”和体力型“蓝领”之间选择技术技能型的“灰领”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是高职生综合理想追求和现实可能后对生存状态的一种定位。

二、高职传统文化教育面向职业道德的主要涵义

(一)以适应职业道德为目标.提高高职学生的主体性水平

职业道德蕴涵了社会经济、自我实现等多方面的价值,对这些价值的体验形成了高职学生意义学习的基本动力,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罗杰斯认为“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涉及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因此,高职传统文化教育如果离开了职业意义,或者只涉及理智的方式选择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教学,是难以促进学生自觉地发展的。另外,学生对职业意义的理解伴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加深。实施高职传统文化教育要以职业意义为基础,要把职业的审美性、伦理性,艺术性和社会经济意义等情感与价值的理解和内化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根据理解力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意义学习。

(二)从职业道德的整体要求出发.加强人文知识的应用教育

从职业道德对技术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要求出发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都要承担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更何况它的教学过程是在人与人、人与组织及制度的关系中展开的,所以,任何一门课程和它的教学都普遍地存在着传统文化教育的涵义。当然,就一门课程及其教学而言,有其自身的核心任务,或侧重于技术或侧重于人文或人文与技术的结合。第二,当前大众对物质精神产品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高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只承担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还要承担人文知识应用教育的重任。第三,要充分发挥学生对职业价值体验的积极作用,把“包括与创造性或系统改进有关,维持整个组织工作效率的人文要素”,纳入教学目标和过程之中,使得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三)创建民主的教学制度文化.以提高学生

对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适应性开放、民主、公平是现代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普追趋势。建立以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制度文化熏陶学生,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有效途径。这种熏陶可以从学生在教学中的权利运用和责任落实中展开。从权利运用的角度看,要使学生具有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参与、建议权,教师的选择权,教育教学过程的监督权,教育教学的评价权,从学生的责任来看,要使学生落实好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责任、执行教学制度的责任。以适应和超越于当下社会企业制度文化发展状态的学校教学制度及其良好的运行,将为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企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提供范式、积累经验。因此,要把面向职业道德的高职院校教学制度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资源,进行教育意义上的创造性建构。

第2篇:劳动文化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做法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

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4.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5.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1.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3.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

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4.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1.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

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2.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以及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

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

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1.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2.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

第3篇:劳动文化的基本内涵范文

民间美术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它往往是学生比较耳濡目染的内容,是人与物、用与美、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的有机统一,具有较强的手工性、原真性,极大地区别于机器重复制作的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喜爱和探究。它率直、不拘一格的质朴特性与初中生在艺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有相通之处,因此,也更容易走进初中生的生活和创作。民间美术创作美的过程也是创造欢乐的过程,学生在赏析和参与民间美术的过程中也会因此而体验并感受美术的欢乐,实现身心的更加和谐发展。通过民间艺术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制作过程中,体会到创造性地、富有成效地使用手和大脑的乐趣,是深受欢迎的在“玩”中学的教学方式。

将民间美术引进初中课堂,是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完善,也是初中美术教学内容的升华。初中生处于比较叛逆好玩的阶段,传统的美术教学有太多理论知识,课堂教学比较枯燥沉闷。让民间美术进课程,鼓励学生从最熟悉的东西入手,甚至是自己动手学习并完成美术作品,会使学生充满成就感,充分激发出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在学习民间美术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因此而得到提高,学习压力会得到一定的缓解,有利于他们放松心情,热爱生活。民间美术还具有很强的乡土特色。让学生在初中课堂上感知民间美术,可以很好地促进他们感受本土文化,领略民族、民间特色的艺术风格,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与深刻内涵,启发他们珍惜家乡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加关注自己的家乡文化,增强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和乡土情怀。

二、初中课堂民间美术教学的重点

民间美术内容繁多,难易不同。有的技术难度大、制作工艺复杂、工具材料要求高,如蜡染、织锦等,仅能给学生以欣赏为主,了解其基本特点。有的制作工艺相对容易、工具材料要求简单,但花时间较多,如陶艺、编织等,可以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教学,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艺和方法。也有的工具材料简单、制作工艺不太复杂,而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如剪纸、染纸等,可大量进课堂,让学生参与学习。因此,初中课堂上的民间美术教学,应该依次递进,实现三重目的。

(一)普及鉴赏知识民间美术是一种文化,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要引导学生首先在知识层面上掌握民间美术,学会如何去发现民间美术的审美趣味、造型、色彩、材料,在通晓其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体会和鉴赏民间美术。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首先要引导他们分清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种类,了解每种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民间美术作品大多是人民日常生活、节日活动或祭祀活动中的实用物品,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质朴率真、随意大方。要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寓义、基本表达方式。

(二)掌握基本理论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种类和特色,知道民间美术的创作题材源于生活,其作品大多是与生活有关的实用物品,多采用常见的材料,制作的技术相对简单,但实用性很强。要告诉学生,民间美术作品的作者大多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们在劳动之余,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一件件工艺品或者其他作品表现出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劳动人民的生活是热烈而丰富的,反映在作品上是一种热烈的色调,夸张的造型。

第4篇:劳动文化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生

素质教育是90年代提出来的教育概念,它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过去的“应试教育”抹煞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影响了身心的健康发育。素质教育则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发展,自从这个教育概念提出后,现在已成为时代的口号,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其内涵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因此,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基本内涵

1.1基础素质

基础素质是所有学生共同具有的,其内容构成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在程度上会存在些许差别,具体而言,大学生的基础素质包括品德、文化、体质和能力等方面。第一,思想品德方面的。首先是思想政治品德,它是学生素质结构的主导因素,因为它决定着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方向性、目的性和社会行为的自觉性。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社会、民族的中流砥柱,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大学生必须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心;其次是道德素质,要具备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民族的素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政治观和人生观,全心全意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尽自己的努力。第二,文化科学方面的。这是作为文化人的大学生所共同具有的,首先是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包括科学、文化、自然、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其次是个人在社会生存交往的工具知识,比如语言知识、理工科知识及计算机等科技知识。第三,体质方面的。大学生需要具备身体健康、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要具备体育锻炼方面的基本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第四,能力方面的。这是人的最基本的能力,比如自我生活能力、社交能力、从事非复杂性劳动的能力,以及吸收选择与生活有关的信息方面的能力等等。

1.2专业素质

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主要表现在知识、能力和方法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生需具备本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交叉学科知识三大领域知识,对本学科的知识要深入掌握,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要求涉猎面广。除了本学科专业基础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可选择文化艺术类课程或是对日后踏上社会岗位有帮助的的课程。第二,专业能力方面。大学生的专业能力由三个层次组成:首先,是一般能力,包括阅读、信息资料的搜集查阅、书写、社会观察、运算等能力,这是所有大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其次,是运用专业学科知识解释或解决一般性问题的能力,比如理工科学生的实验能力、科研能力,文科生的社会调查能力、管理能力、设计能力等;最后,是创造能力。也即是学生在整合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创造性加工的能力,创造能力是较高层次的能力,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三,方法方面的。方法是连接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方法决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多与少及获取的程度,工作成效及科研成果如何都跟方法有一定的联系,通过采取正确高效的方法,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的提高又能帮助获取正确的方法。作为大学专业素质组成部分的方法,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基本方法,也即是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二是科研方法,三是思维方法和方法理论基础,方法作为创造欲发展的中介和手段,大学生必须得具备。

1.3心理素质

大学阶段是人的思想、创造力上升的阶段,也是品德、信念、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首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超强的记忆力、较强的创造思维和逻辑思维。其次,要具备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社会情感;再者,要具备抗挫折能力,坚强的意志,客观理性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正确看待成长路上的成功与失败;最后,遇事要学会沉着冷静思考,切忌冲动、情绪化,采用极端方式解决矛盾。以上这些都是良好心理素质结构所该具备的,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要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自我培养。

2.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方法途径

2.1将素质培养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将素质培养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融合进去,改变过去教学活动只重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做法,构建起以素质为核心的教学目标体系,并围绕素质培养来制定培养的规格要求和模式,以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认知发展和身体发展,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2.2改革教学内容结构体系

素质培养不能独立出来成为一门课程,而是要渗透到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改革教学内容结构体系。教学课程的设计要以素质培养为目标,要能够有助于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基础素质的形成,因此,需要设计出综合性强的体现现代科技、人文发展的新型课程,以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除了基础专业课程外,可以重点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语言、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课程,以强化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此外,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开设逻辑推理、写作、公共关系、领导科学、组织行为等类别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统计分析、人际关系处理及组织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3.结束语

素质教育本质上发展教育,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培养是一项多方位、多层次、开放性的工作,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理念,以社会的发展要求及学生个体的发展要求来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要将素质教育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并通过改革教学内容结构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等途径来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涌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8):16

第5篇:劳动文化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就业质量;体面劳动;工作场所

一、关于就业质量的涵义和内容

(一)就业质量是一个主客观相结合的范畴

在就业质量的基本概念上,国内学者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普遍认可的就业质量概念是: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刘素华,2005)。剖析该概念表述可以发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显然是一个客观存在,而“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则难以排除主观判断的成分。因此就业质量是一个主客观相结合的综合性范畴,劳动者个体对就业状况的主观满意程度在就业质量内涵中不可或缺。

(二)就业质量是一个涵盖宏微观层次的范畴

在就业质量内容的层次界定上,多数学者是在纯微观层面上使用就业质量这一范畴的,即重点关注与劳动者个体就业状况相关的内容要素。如张桂宁f2007)认为就业质量包括了一切与就业者个人工作状况相关的要素,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8个方面:工作性质、工作条件、工作安全、尊严、福利、培训可能性、平等参与、晋升机会等。魏明凯、房保安(2006)则将就业质量的内容划分为4个方面:工作质量(包括工资水平,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劳动安全等)、就业稳定性、劳资关系、福利和社会保障状况:李军峰(2006)指出就业质量的内涵分为工作性质、工作条件、稳定与安全、个人尊重、健康与福利、社会保障、职业发展、劳资关系、机会平等9个层次。可以说,以上学者对就业质量具体内容的划分虽然大同小异,但一个基本的关注点却是相同的,他们都是在微观层面上关注与劳动者个体工作状况相关的内容要素。

除此以外,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就业质量不仅可以从微观角度理解,而且可以从宏观角度探讨。刘素华(2005)指出,当谈到某个范围如国家、地区或行业的就业质量时,就业质量指的就是该范围内劳动者整体的工作状况的优劣程度,一般用反映该范围内劳动者工作状况的各要素的统计数据,如社会保险参保率、劳动合同签约率、平均工资等来表示。周平(2005)也指出就业质量一方面反映在政府促进和市场引导下社会充分或较充分就业的水平,另一方面反映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其宏观涵义不可忽视。程蹊(2003)指出就业质量的层次可从就业环境、生产效率、经济生活3方面来界定,着眼点是劳动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就将就业质量的微观表现与宏观表现有机结合起来了,突出了就业质量的宏观层面内涵。因此,就业质量是一个涵盖宏微观层次的范畴。

(三)收入或报酬是就业质量的内容核心

首先,在就业质量的概念描述中,劳动者所获得的收入或报酬状况作为就业状况多因素中的一个构成方面被突出显示和强调;其次,在就业质量的内容维度划分中,各研究者不约而同地将工资水平列为第1位因素:再次,在众多研究者构建的就业质量衡量指标和评价体系中,工资水平作为劳动者个体就业质量的一个衡量指标被赋予了相对较大的权重。因此,在就业状况之优劣程度的众多因素中,收入或报酬绝对是一个核心的、起决定作用的构成要素。但是,收入或报酬水平的高低与就业质量的高低并不一定成正比,两者的对应关系可以这样描述:收入或报酬水平高,就业质量不一定高:收入或报酬水平低,则就业质量一定低。

(四)就业质量不等同于体面劳动

体面劳动(decentwork)是为了应对全球化给劳动领域带来的挑战而提出的,ILO把它定义为:“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工作机会。”体面劳动被普遍认为是就业质量概念的基础。刘素华(2005)探讨了就业质量与体面劳动的联系与区别,她认为:从广义上说,“体面劳动”涵盖了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方面的内容,在“体面劳动”的11项指标中,除第1项“就业机会”和第11项“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外,其余9项内容都是反映就业质量的。从狭义上说,“体面劳动”主要反映的是就业质量的状况,“体面劳动”的程度就是就业质量的水平,体面的劳动就是高质量的就业。对于这两者的关系,本文认为就业质量是一个中性词,既可以有低质量的就业,也可以有高质量的就业;而体面劳动则是一个反映较高质量就业状态的褒义词,是就业质量调控所要追求和实现的政策目标。

二、关于就业质量的衡量指标和评价体系

(一)关于构建我国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角度与方法

在如何评价就业质量问题上,李全林(2005)指出就业质量应包括就业层次(客观性指标)和毕业生的主体指标(如满意程度等)两大方面的内容;周平(2005)指出就业质量应从3个方面的指标加以体现,即就业人员的质量、就业岗位的质量和就业工作的质量。秦建国(2007)提出就业质量指标体系的建构应当从4个角度人手:就业前的主客观前提指标:就业岗位质量指标:就业满意度指标;就业宏观表现指标。刘素华(2005)提出了建立我国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步骤与方法,并给出了企业层面的就业质量评价标准。柯羽(2007)详细阐述了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层次分析法。

(二)关于我国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

徐清(2005)、张桂宁(2007)等设计了对各个劳动者群体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他们在评价要素的选择和各指标的权重分配上大同小异,共同的特点是涵盖了影响劳动者个体就业状况的主要要素,同时给予劳动报酬以相对较大权重。杨何清(2007)、程惠娜(2007)、史淑姚(2006)、于任财(2007)等则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衡量指标和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刘素华(2005)提出了衡量企业整体就业质量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评价要素(聘用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关系和社

会保障)和17个二级评价要素。其中,聘用条件可以分为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工作稳定性、职工培训4个二级评价要素;工作环境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安全环境、心理环境3个二级评价要素;劳动关系可以分为劳动合同、民主管理、工会组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社会对话5个二级评价要素:社会保障可以分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5个二级评价要素。这一指标体系是相对比较全面的,尤其是将工作的心理环境纳入其中,这一点在劳动者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设计中基本没有涉及。

(三)就业质量量化评价指标选择的缺陷

在分析就业质量基本内涵时我们曾经指出:就业质量是主客观相结合、涵盖宏微观的理论范畴。这一基本内涵决定了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也应当是主客观指标相结合、宏微观指标相结合。然而,大多数研究者设计的指标体系显示,在主客观指标之中他们更倾向于以客观指标为主,在宏微观指标之中更倾向于以微观指标为主,以至于对就业质量的评价一方面缺乏劳动者的主观感受,另一方面无法体现就业质量的宏观表现。这种倾向可能是出于量化评价要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指标值数据获取要具有最佳的可行性的考虑。

三、关于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

就业质量是一个相对独立同时又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的变量。哪些因素影响着就业质量的水平,它们对就业质量产生影响的机理如何,是就业质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有文献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化、劳动关系、劳动者个体因素、毕业生所在学校的特征等方面。

(一)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全球化

刘素华(2007)探讨了全球化对我国就业质量的影响机理,指出全球化通过强化资本、弱化劳动,使传统的劳资力量对比的平衡格局被打破,导致劳动者的就业质量下降。

(二)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劳动关系、学校特征

张桂宁(2007)从劳动者、资方以及政府的协调作用方面论证了劳资关系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实际上,劳资关系到底是就业质量的一个影响因素,还是就业质量内容的一个构成要素,仍然有待商榷。

周少斌(2008)从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专业设置状况、专业人才培养特色、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工学结合紧密程度、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有效性等方面对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校方因素进行了分析。

(三)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社会资本、性别、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就业能力

叶金珠(2006)探讨了劳动者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基本是正向相关的。李军峰(2003)利用相关的调查数据,从多个维度对我国男女职工的就业质量作了定量比较,得出了女性职工的就业质量低于男性的结论,并指出这种差别是由男女教育程度的差别、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李颖(2005)探讨了大学生本身的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第6篇:劳动文化的基本内涵范文

体育这一学科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体育教育功能的正确发挥可以全面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几个方面。

关键词:体育;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审美艺术;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3

一、 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

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

(一)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二)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德。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关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四)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教育学生对应估物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的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通过体育教学提高文化科学素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习会学习、创造、求真。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老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老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三)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通过体育教学提高身心素质。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一)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三)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审美水平和文艺素养

(一)培养学生审判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形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等候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劳动能力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赵我,到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劳动素质。

第7篇:劳动文化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内涵;外延

中图分类号:F01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16-02

马克思在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中,不仅将扩大再生产划分为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还将扩大再生产划分为内涵与外延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并对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对于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两种扩大再生产类型的划分思想

马克思指出:“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按其实际内容来说,就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过程,而不论这种扩大是从外延方面表现为在旧工厂外添设新工厂,还是从内涵方面表现为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1]所谓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是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活劳动、生产资料要素)质量,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取得的,它是一种向生产的深度进军、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的扩大再生产[2],人们也将它称之为“集约的”扩大再生产。而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和扩大生产场所来实现的(即不靠技术进步),这是生产向广度的发展,也可以称之为“粗放的”扩大再生产。

其实关于生产规模的扩大是外延的还是内涵的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但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使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区别开来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方法有无改进和有无技术进步,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否提高,则是区别扩大再生产的外延性和内含性的基本标志”[3],这一点不明确,很多问题将无从谈起。有无积累和折旧基金都不能成为区别外延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标准,资本的积累只有用于“从内涵方面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才是内涵扩大,用于“在旧工厂外添设新工厂”则是外延扩大。而且发挥原有生产资本的潜能,即强调一定量的资本既可通过外延又可通过内涵的途径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个资本作为价值形成要素和产品形成要素的作用大小是有弹性的,可以变化的。”[1]

二、马克思关于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要素分析

在早期,社会生产以手工劳动为主的阶段和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当时经济的主要增长方式为外延扩大再生产。而当社会生产逐渐过渡到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都高度发展的全面机械化、自动化阶段后,对于两大部类的生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使得社会再生产须过渡到以内涵为主的方式来进行,这是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篇的“货币资本的作用”一节里,分析不增加货币资本,也可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时,就详细分析了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有关途径,归纳整理为:(1)劳动工具方面:对于同一固定资本,通过增加使用强度的方法加速其周转。(2)劳动对象方面:对于生产上使用的自然资源(土地、海洋、矿山、森林等)和自然力,既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又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来提高其使用率,“它们发挥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不花费资本家分文的各种方法和科学进步。”[1](3)劳动力方面:在同样的劳动力报酬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强度、改进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提高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4)劳动生产率方面: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形成新的资本材料,从而形成资本积累扩大的基础。”[1](5)资本集中度方面: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本的集中;生产资本的集中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6)资本周转方面:资本周转得越快,就越能实现较少的货币资本推动同一的生产资本,实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以上六个方面,去掉其中包含的资本主义剥削的内容,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的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是适用的,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

三、实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思想对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言,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而且包括把单纯追求 GDP 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4]。这与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根本目的是相一致的,马克思关于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思想对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有:

1.技术政策方面。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必然要求。首先应注重技术创新,通过加强独立自主地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充分挖掘并有机结合原有企业的技术潜力进行集成创新,引进别国先进技术的同时更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才能从源头提高社会生产的水平。其次,技术改造应全面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5]。对于部门而言,第Ⅰ部类中的能源和交通部门应成为技术改造的重点,因为能源的质与量保障,交通运输力量的薄弱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同时重工业中的加工制造部门的技术改善问题也丞待解决,尽早改善中国“低端制造业”的处境。再者,注重对技术研发的资金和体制支持,增强技术产权意识;注重对科研基金的管理监督,优化科学研发的奖励机制。在这一点我们可以学习日本,有人形象地比喻:日本每引进 100 美元的技术,会用 200 美元来进行学习、消化和创新,并且用自行研发的专利赚回 300 美元。

2.投资管理方面。内涵扩大再生产是以提高投资经济效益为前提的,首先,投资新项目时,要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积极运用科学技术成果,改善劳动对象的质量及性能,节约生产原料,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等,取代过去一味地依靠增加人力、财力、物力来实现生产规模扩大的粗放型方式。其次,应注重对原有生产企业进行挖潜、革新、改造。从经济效果上看,通过现有企业挖潜、革新、改造来增加生产能力,比通过新建企业来增加生产能力,具有明显的优点[6],这通过充分利用原有企业在技术力量、经营管理、物资供应、协作关系等方面的基础,较快地达到经济产量和技术指标,从而实现利用较少投资额,就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这一点往往被我们所忽视,造成了大量社会生产资源的浪费。再者,重视投资生产的集中化和联合化即提高生产资本的集中度,这对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把握投资机遇、应对经济风险、获取投资收益起着关键性作用。最后,在生产组织管理方面,通过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化技术发展的企业管理体制以及生产责任制,充分调动管理者、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是提高劳动效率的有效途径。

3.产业政策方面。内涵扩大再生产对产业结构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强调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更注重产业结构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首先,需考虑产业的生产周转速度,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有些事业在较长时间内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在这个时间内不提供任何有效用的产品;而另一些生产部门不仅在一年间不断地或多次地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且也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的生产的基础上,必须确定前者按什么规模进行,才不至有损于后者。”[7]因此,对于那些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产品有竞争能力的行业要引起高度重视。其次,我们既应建设一批水平先进、装备精良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也要结合中国的人口资源优势,发展相应的外延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另外也应充分发挥服务行业在解决就业问题、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积极作用。再者,对于一直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部门应给予整治与淘汰,从而提高中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劳动就业方面。首先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解决就业问题的长久之计在于广开生产门路,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向生产深度和广度进军的集约型生产。其次,从劳动者自身角度看,由于先进技术是依靠人来发明创造,先进机器设备也是依靠人来使用,离开了劳动者的劳动,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都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8],因此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增强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技术工人匮乏的现象十分严重。在 7000 万产业工人中,高级技工只占 3.5%。与发达国家 40%的比例相比,相去甚远。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加大国家教育投入,提高科学文化教育质量,是发展生产的长久之计;既要大力发展正规文化教育,也要重视专业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其组织协作能力以及技术熟练程度,是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5-396.

[2] 刘国光.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99.

[3] 刘国光.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17.

[4] 唐龙.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思考.[J].当代财经,2007,(12).

[5] 刘国光.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中的两个关系[J].财贸经济,1982,(1).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4.

[7] 张淑智.关于社会主义内含型扩大再生产的几个问题[J].财经研究,1981,(4).

[8] 卫兴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理论参考,2006,(4).

第8篇:劳动文化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物流文化重要作用建设

中国分类号:F324.2 文献标识码:A

The thing flows cultural the function and its the construction mentality

Ji Rongchen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bstract: In under the steep competition situation, strengthensour country to flow the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to be extremely essential. Therefore, the thing flows the enterprise to have accurately to grasp the thing to flow the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the basic goal, the strengthening flows the culture to mold the process, positively studies new knowledge, is unceasingly rich flow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Key words: The thing flows the cultural; vital role; construction

物流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赖于以物流技术、物流资源、物流信用为支点的经济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加强物流文化的建设,意义重大。

一、加强我国物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物流文化建设是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当前,物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产业部门,它既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也是拉动我国GDP增长的推动器。许多生产、仓储、运输、货代和信息企业都在积极努力,为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服务;相关部门也比较重视物流发展,出台了不少有利于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强物流文化建设是进行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间的交流是全方位的,既有经济、政治方面,也有文化方面,而物流文化,它触及到经济与文化的边缘。我国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需要进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跨越。我们一方面要向国外物流企业宜传中国物流市场与物流环境,吸引他们在中国投资,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与外国同行进行现代物流文化的交流,只有创新我国的物流文化,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

加强物流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现代企业的竞争,在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方面的潜力已很有限,只有物流领域是能够挖掘的第三利润源。同时,为了提高市场反应能力,企业必须具备快速高效的销售渠道和采购方式,而物流具有集成性与敏捷性,所以现代物流对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要长足发展,必须优先发展物流产业。在发展物流的过程中,物流文化的先导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加强物流文化建设是促进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物流文化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还应包含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的基础上。

二、物流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1、 准确把握物流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加强物流文化建设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物流企业整体素质保持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应从导向性、规范性、约束性、凝聚性融合性来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所谓导向性,就是把物流企业员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方向上来。企业提倡什么,崇尚什么,员工注意力就转向什么,这比强迫命令更有效。所谓规范性,就是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对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起着规范作用。

2、强化物流文化的塑造过程

物流企业成员在个性、气质、文化修养和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要在如此复杂多样的个体中形成一个共同价值观念,需要较长的时间和积极创造条件,需要强化物流企业文化的塑造过程,主要包括:

分析内外因素,选择价值标准。一个物流企业选择什么样的价值标准作为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这是塑造物流文化的首要问题。价值标准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物流企业本身的性质。不同类型的人以及他们的组合方式都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进行思想教育,增强物流企业意识。物流文化的形成,要求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员工树立符合共同价值标准的价值观念,抛弃一切不符合价值标准的信念和看法。思想政治工作还必须同改善经营管理相结合,首先是合理确定物流企业目标,其次,要推行参与管理,再次,物流企业应重视内部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善于协调群体与正式组织的关系。

领导以身作则,信守价值标准。企业领导以身作则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对下属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必须通过自身的行动向全体员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在每一项工作中体现这种观念,并注意感情沟通,以平等的、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取得他们的信任。感情上的默契会使领导者准确地预见周围世界对自己的言行的反应,大大增强自己的言行对员工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积极强化行为,形成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积累过程,这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给予不断的强化。人的合理行为只有经过强化予以肯定,才能重复出现,成为习惯稳定下来,才能使行为的价值标准转化为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因此,对符合企业价值标准的行为要不断强化,使之为全体员工所接受,逐渐形成企业文化。适应形势变化,发展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应随着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领导者要积极推动变革,这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推行参与管理,加强信息沟通等方式来加速企业员工观念的转变过程。

3、积极学习新知识,不断丰富物流文化内涵

物流企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环境,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积极学习和引进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来丰富和发展物流企业文化内涵,促进物流企业现代化的发展。如:树立合理物流理念――合理物流是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和有效的管理,以达到对物流投人与产出的合理化;树立规模物流理念――在一定范围内,伴随物流企业生产、储存、运输能力的扩大而出现的各项批量的扩大,从而使单位成本降低、收益相应增加的现象;树立高级物流理念――物流发展的集约化阶段,是内涵型物流,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物流。是我国物流的发展方向;树立诚信物流理念――诚信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准则,诚信是物流企业的“无形资产”和“稀缺资源”,诚信也是物流企业经营的“立足之本、兴业之道”。只有以新理念武装头脑的物流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挺立于潮头。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晓龙等.现代物流企业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8-92.

[2]骆温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03-110.

第9篇:劳动文化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民族器乐;传统;文化;艺术指导

一、民族乐器艺术指导的重要性

我国的民族器乐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世界上较早的发展音乐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音乐代表着民族的文化与传统,这些音乐大多来自于人民的生活以及劳动,每样民族器乐都具有自己典型的曲目,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也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热情以及生活特点。因此,学习民族器乐可以在掌握基本音乐知识的同时,了解当时民族文化的特点,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1]。在进行民族乐器教学指导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精神和内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民族乐器的艺术指导,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来培养自身的音乐内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不断地拓宽学生的事业,让学生了解我国多种民族乐器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此同时,在学习民族乐器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通过民族乐器的曲目来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了解音乐魅力。

二、当前我国民族器乐艺术指导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习的功利性太强。学习民族器乐的主要目的是陶冶情操,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趣味。但是,当前民族器乐的学习都是在应试教育的情况下开展的,多数家长强制学生学习器乐,从而能够为自己加大竞争的砝码。但是,学生都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功利的目的,对民族器乐缺乏兴趣,缺乏学习的动力,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民族器乐的过程中被生活所束缚,无法真正地融入到民族器乐的学习当中。在学习民族器乐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对民族器乐感兴趣,深入到民族器乐的学习当中,感受名族器乐的魅力,从而能够在民族器乐领域中学习知识,并且不断地陶冶自身的情操。(二)教学者不负责。正是由于学生功利性学习的目的,教学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处于功利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对民族乐器进行专业的指导[2],其教学课程主要集中在考试技巧方面,忽视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教学。有些指导教师的指导方法过于简单,缺乏专业的教师精神,其指导的范围集中在考试方面,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并且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优化民族乐器艺术指导的方法

(一)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教师是影响教学水平的直接人员,其自身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从事民族乐器指导时,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对民族器乐进行熟练的掌握,并且不断的优化自身的民族器乐水平。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民族乐器在不断地发展,并与现代化科技进行融合,从而产生了更加先进的理论知识以及音乐技巧。因此,教师需要了解这些先进的音乐知识以及创新的方式,从而能够将自身的专业素质传递给学生,让其掌握民族乐器的最基本的内涵。为了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且领悟到民族乐器的内涵以及精神,从而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培养艺术家。(二)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不同的民族器乐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不同的学员音乐能力不同,对音乐的感知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导。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要了解教学生的基本能力,从而能够对其基础知识进行教育,并且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技巧和专业能力。(三)借助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教师能够更加灵活地展现艺术教学的方式。科学技术与民族器乐之间的结合,可以体现现代的特点,也可以将民族器乐的传统特征全面展现出来。教师在进行器乐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并且通过最新的3D立体音效,将传统的民族期曲目转换成现代化的音乐。因此,为了展现民族器乐的艺术特征,教师需要通过现代化的科技将民族器乐的特征更加立体地展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提供帮助,同时学生在欣赏民族器乐的同时可以感受民族器乐与现代化结合的特征,对民族传统的乐器进行传承和创新。

四、结语

传统民族器乐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民族器乐的过程当中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对文化进行传承发扬,从而能够使得民族器乐与时代进行相结合,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因此,教师作为民族器乐的教学者,应该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巧,提升学生的音乐内涵和精神。

作者:孙 晶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