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离骚译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担心接种安全的消费者,仅需打开手机淘宝、天猫、支付宝、阿里健康App,扫描药盒上以数字8打头的20位数字身份证编码(追溯条形码),即可确认该疫苗是否是召回的问题疫苗。
怀疑疫苗问题 手机扫码可排查
长春长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爆发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第一时间采取责令厂家停止狂犬疫苗生产,厂家也已经发起就地封存、召回等紧急措施,但坊间对疫苗的担忧和疑虑情绪依然迅速蔓延,一时间社交网络上“谈苗色变”。
为纾解消费者紧张情绪,阿里健康“码上放心”在原有的药品扫码验真功能基础上,针对事件中全部问题批次的狂犬疫苗进行紧急标定,并在手机移动端上多个App开通查询入口,使得消费者能够通过简单的手机扫码动作,即可自行排查问题疫苗。
据了解,消费者在接种狂犬疫苗时如怀疑其可靠性,仅需使用手机淘宝、天猫、支付宝、阿里健康App,扫描药盒上以数字8打头的20位追溯条形码,便可获得包含药品名称、厂家、批号、效期等相应信息。如果该盒疫苗是被召回的问题批次疫苗,扫码页上将在显著位置、以红色字体警示药品异常,并提示该药品已被召回,请勿使用。
以技术手段维护用药安全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目前在市面流通的疫苗品种超过100种,其中又以狂犬、百白破、甲肝疫苗等品种消费量最大。问题疫苗事件爆发后,阿里健康产品、技术、运营团队第一时间投入到相关涉事疫苗的警示信息标定工作当中。”阿里健康副总裁王培宇表示,阿里健康将积极发挥自身在互联网追溯领域的经验与技术能力,在各环节作出自身的努力。
据王培宇介绍,疫苗客观存在一定的制备风险,在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问题疫苗”。阿里健康“码上放心”后续还将为消费者开通疫苗储运温度及流向扫码查询功能,消费者扫码后,除疫苗基本信息之外,还可以查看疫苗从疾控中心运输到接种点的储运温度等信息。一旦有环节出现问题,扫码结果将第一时间提示预警,保证居民的接种安全。
古人与草木为伴,人们相信草木具有祀神悦神、驱邪祛毒、治病健身的神奇功效。“浴兰汤兮沐芳”说的就是用兰、蕙、芷等草木洁身,而熏烧香草以示虔诚。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被称为“离骚体”。在《离骚》中,屈原哀婉缠绵、如泣如诉的情感跃然纸上,他引领世人来到一个香草美人的浪漫国度,司马迁赞屈原道:“其志洁,故其称物芳。”今日我们重读《离骚》悲歌,重读屈原笔下的香草美人,重读他的抱负、遭遇以及全部的喜怒哀乐,无不为屈原美丽而又纯粹的心灵而震撼。那么,《离骚》中这些被屈原深深喜爱着的香草你认识几种呢?
江离、辟芷和秋兰
江离亦作“江蓠”,又叫 “川芎”、“蘼芜”。据辞书解释,这种植物叶似当归,香气似白芷。“芷”的本义是说香味令人止步的草,辟芷即白芷,《朱熹集注》中又将辟芷解释为生长在幽僻处的芷草。秋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多在秋天开花,故而得名。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译文:我把江离和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在身上。光阴似箭我惟恐跟不上,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木兰和宿莽
木兰科植物大多花色鲜艳,香气浓郁,因其花香如兰似杜,也被称为“杜兰”、“林兰”。木兰的花蕾可入药,用作药材时称“辛夷”。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兰桂常常一起提到,象征君子志行。宿莽即紫苏,可入药,具有特异的芳香,原产于我国。
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译文: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迭,变化有常。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的身体也在逐渐衰老。
申椒、菌桂和蕙兰
申椒即花椒,全株均具香味,果实至今仍是重要的食品调味料。花椒种子在古代常用于泡酒,除具特殊香味外,也有辟邪驱毒的作用。花椒植株果实累累,子多而香,极易繁衍,古人多用于比喻子孙满堂。汉代称皇后的居所为“椒房”,亦取“蔓延盈升”的吉兆。用椒和泥涂墙,有满室温暖之意,长乐宫染陀薪贩康睿后来泛指后妃居住的宫室。
菌桂即香木,又名“肉桂”,也是我们常说的平安树。蕙兰别名“中国兰”、“九子兰”、“夏兰”等,在我国一花称“兰”,多花称“蕙”,古人称一茎九花为“蕙”,也称“蕙花”。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
译文:从前三后公正德行完美,所以群贤都在那里聚会。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岂止是优秀的蕙和。
留夷和杜衡
留夷即芍药,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古时男女惜别时常互赠此花,因此芍药又名“将离”、“离草”。芍药在《红楼梦》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花,史湘云醉眠芍药茵是《红楼梦》最美丽的情景之一。
杜衡又名“杜葵”、“马蹄香”、“土细辛”等,生于阴湿有腐植质的林下或草丛中。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译文:我已经栽培了很多春兰,又种植香草秋蕙一大片。分垄培植了留夷和揭车,还把杜衡芳芷套种其间。我希望它们都枝繁叶茂,等待着我收割的那一天。它们枯萎死绝有何伤害,使我痛心的是它们的质变。
秋菊
秋菊即,别名“九华”、“黄花”、“帝女花”,是名贵的观赏花卉,也称“艺菊”,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约在明末清初传入欧洲。国人极爱,在古代曾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以练要兮,长颔亦何伤?
楚辞, 是一种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文体。战国时期,士大夫屈原将楚国当地歌辞特色进行吸收提炼,形成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极具浪漫主义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歌非《离骚》莫属,由此楚辞也被谓为离骚体。《离骚》一诗中,前半部分为作者屈原对于自己一生的回望,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满是对于朝局与时世的无奈与无力之感;后半部分则表现屈原虽遭谗言迫害内心苦闷,但仍然心系国家百姓,不断探索国家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处逆境仍砥砺不懈、一往无前。辞中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法以及想象,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精神。
本文中选取《离骚》一诗的片段,体味屈原的内心纠葛。原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译文: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 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 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 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 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 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 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 雄鹰和凡鸟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方枘圆凿自然不能结合啊,道路不同哪能有相同的思想。 忍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又将耻辱品尝。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啊,古圣先贤都认为应该是这样。晚唐时期的陈康士以《离骚》原诗为题,创作琴曲。随时间不断推移陆续出现如《屈原问渡》《搔首问天》等有关屈原的作品。
琴曲《离骚》作为古琴名曲,不同时期的古琴琴谱中都有收录。此曲最早收录于明代朱权所编著的《神奇秘谱》中,之后的《风宣玄品》《西麓堂琴统》《杨抡伯牙心法》等琴谱中都收有此谱,数量多达三十几部。原曲共为九段,后被分为十八段,二十段。其中,川派著名琴家顾梅羹所编著的《琴学备要》中收录的版本是据《西麓堂琴统》弹出整理而成。全曲共分为二十段,小标题依次为:叙初、仕楚、被谗、忧愤、尽忠、冀伸、不悟、长叹、问天、远游、不容、独醒、问答、延伫、陈词、处分、犹豫、委命、自疏、级兰。
全曲以楚调泛音开头,曲目中情感变化与诗中相同。前半部分旋律深沉苍劲,体现出遭奸佞陷害,壮志难酬的沉痛与压抑内心活动;后半部曲风一转,退去之前的忧愁悲愤,逐渐变得洒脱旷达。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琴曲与诗歌中的情怀相融合,节奏,手法由弱到强,情感激荡,更加直观的表现屈原了被贬之后由苦闷到豁达的思想情感变化。
关键词:典籍英译 《楚辞》英译实践 翻译学 翻译实践
一、什么是典籍英译实践
典籍英译是指把中国典籍翻译成英语,用英语把中国的典籍准确而完整地再现出来的一种语言活动,是沟通中国人与说英语国家人类的思想感情,传播知识和悠久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
二、典籍英译在译学构建中的贡献
典籍英译实践是典籍英译研究的基础。首先,它主要包括对典籍英译原作、译作和译者的研究,如果中间涉及转译,还要包括对转译作品的研究。其次,它包括复译和译作对比等领域的研究。因为有译者对译作的不断改进和不同译者对原作的不同译本使典籍英译实践不断保持生命力,从而在研究过程中,典籍英译理论研究也不断发展和深入。在评价与赏析译作和不同译作间进行对比之中,典籍英译批评也因此不断改进与深化。
典籍英译研究内容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研究角度有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艺术的、哲学的、心理学的……以下从几方面谈谈典籍英译对译学构建的贡献。
1.文艺学方面
对于在典籍英译中是应当使作者靠近读者,还是使读者靠近作者?这要看实际需要了,具体可分为如下三类:
(1)尽可能使汉语的表达符合英语规范。这要求译者完全摆脱原文形式的束缚,把所有不符合英语读者口味的汉语表达法全部改变成地道的英语表达法,这就是学者们说的“归化”。
(2)尽可能在英译文中再现汉语的修辞手段。这要求译者完全不去考虑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法,为了使英语读者对原作的表达有最直接的认识,译者一般把原文中的结构和形象直接译为英语。让读者品尝到“洋味儿”,是学者们说的“异化”。
(3)综合前两种类型。这是一种折中的手段,译者需采用直译加注释,既令读者很容易接受,又不破坏原作的意象。
2.语言学方面
一门语言就是一个新的世界,英汉语言差别很大,各自的文化背景也不尽相同。典籍英译是跨语言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汉译英的语言转化,可在译作中令读者知晓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交际学方面
简言之,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从作者、读者、原作的内容、背景和表达手段等各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全面分析,然后转换出能起类似原作交际作用的译文。对典籍英译而言,它是一种令英语国家的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给东西方人民提供了思想交流的机会。
4.哲学方面
翻译是一种解释,它离不开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和译者的译法等因素,译作本身就是再创造。从哲学角度来说,译者要时刻留心辩证地处理翻译过程中种种矛盾对立的关系,避免‘过’和‘不及’。”因为好的译作正是黄金分割中那完美的契合点。
三、以《楚辞》为例,浅论其在典籍翻译发展中的趋势
1.英译现状
虽然在《楚辞》外译的历史中,英译起步较晚,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自从1879年派尔克在《中国评论杂志》发表了《离骚》英译以来,《楚辞》英译便层出不穷。1884年,翟理斯教授在上海出版了《中国文学精华》,其中有《卜居》《渔父》和《山鬼》的英译;1895年,理雅各布在《亚洲学刊》发表了《离骚》英译;1929年,林文庆在上海出版了英译《离骚》。1955年,韦利出版了《九歌》。1959年,霍克思在牛津大学出版《楚辞》全译本。近年国内出版的英译本则有许渊冲英译、杨逢彬编注的《楚辞》(湖南出版社,1994)、孙大雨的《屈原诗选英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和杨献益夫妇的《楚辞选》(外文出版社,2001)等。尽管以上译作瑕瑜互见,但是,这些走在前面的巨人们弘扬了华夏文化,探索了翻译的路径,为产生更好的译作准备了条件。
2.楚辞释译
楚辞是骚体诗,其译法有多种。非诗化译法舍弃这些要素,是一种减值翻译的方法,难以使原诗的美学价值得到较全面的再现;而诗化译法中的韵体译法比非韵体译法更进了一步,它追求的是更高的境界,遵循的是更高的标准,因而具有更为全面地再现原诗美学价值的潜在功能;从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按照这种以文艺美学、汉英比较诗学及翻译学等有关理论(如等效理论)为支撑的全值再现原则翻译出来的文本,作为媒介和审美客体,更加适合于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审美取向。
四、典籍英译实践在译学构建中的意义
几个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译学界引进和吸收了不少西方翻译理论,使得我国也相继进行了大量的散文、诗歌、小说等书籍的英译。现代典籍英译的主要特点是文学典籍英译系列化和系统化了;典籍英译的工程逐渐扩大;典籍英译论著层出不穷。这些论述,既指导了当时的翻译,也丰富了我国的译论思想。而且由于典籍英译的不断改进,在很大程度上还推动了翻译事业得不断进步。
1.具有时代必要性
中国典籍文化翻译是一个民族意欲开拓自己的文化前途、丰富自己的精神营养所不可缺少的。它强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促进我国文化走向世界,有益于解构当今西方某些发达国家霸权主义者试图借“全球化”推行文化殖民主义的策略,有益于真正实现多元共存互利的文化全球化目标。已英译的一些优秀而充满智慧与体现我国哲学思想的作品有:《诗经》、《老子》、《离骚》、《易经》、及四部明清时期著名的章回体小说等。但这与我国翻译国外的作品相比在数量上相距深远。对于翻译界学者来说,重要的任务是在多样化的世界文化中发展我们的中华文化,把更多的中国古代书籍译为英语,让外国人了解中国,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翻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有中国特色的典籍英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丰富翻译技巧
典籍英译属于汉译英的范畴,由于有中外译者从事中国典籍的翻译,从中积累了许多翻译技巧方面的经验。如翟理思在翻译《礼记》中的一段文字就运用了增饰、省略、曲译、并句和折句等五种技巧。王佐良的《文心雕龙》,从选词、造句、成章等诸方面都匠心独运,译文清晰流畅。这是译者对英译技巧准确运用的结果,也是他对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做出的富有成就的翻译探索。笔者在文化典籍翻译实践中对有文化色彩的词也总结出有七种方法,即移译、音译、替代、解释性译法、译出含义,兼用意译及注音和给原文汉字加注说明。
3.增益译学理论
从翻译理论建设的角度来看,翻译学这门学科要有所发展,其动力之一就是来自变化的实践。典籍英译实践的变化与丰富为典籍英译理论和译学理论提供了新的课题。在翻译界探讨较多、较引人关注的是中国诗歌英译。就汉诗而言,中国诗歌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并具有教育意义。有中外译者的诸多译诗实践,因而才使我国的译学理论不断丰富发展。现在中诗英译可分为散体派,诗体派,仿译派,意象派等派别,各派译者正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繁荣着我国的中诗英译。
五、结语
在翻译学的研究中,中国典籍英译实践可谓功不可没,正因为有了大量汉籍英译作品的出现,使得翻译作品不断丰富的同时,翻译理论界的讨论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既推动了翻译批评研究的发展,又促进翻译学理论的完善与进步。可见,典籍英译实践在中国翻译学的构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应作为我国翻译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加以研究。典籍英译实践研究需要广大翻译学者的不懈努力。典籍英译研究是翻译学研究中一门崭新的学科,是有待中外翻译理论工作者共同开发的一个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楚辞的文化破译[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2]马祖毅,任荣珍.汉籍外译史(修订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3]张学斌.穿越语言文化差异[A].许钧.翻译思考录[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4]许钧.思考应该是自由、闪光、多彩的――代前言[A].许钧.翻译思考录[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5]柯文礼.文学翻译与哲学[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6]李.中国文化典籍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关键词:高中生 文言文 学习方法
文言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应备的基本素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此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预习的基本要求,即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对于暂时无法理解的字、句,如有可能,应借助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结合语境,揣摩、判断,并注意课上老师的讲解、说明。“带着问题”上课,“有的放矢”学习,无疑事半功倍。而课后复习则应注意归纳、积累。同学可以侧重对文言现象,如通假字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进行整理,以期巩固学习成果,加深知识理解。
两点建议:1、必须依托相应例句,以免知识点成为无本之木;2、尽量自己动手整理(可以参考、对照,但非依赖、照抄教辅,尽管其可能一应俱全),避免放开教辅就寸步难行。同时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自觉检测、认真订正”,完成一定练习使知识点得以进一步落实。
二、强化熟读成诵
1、背诵时应遵循的原则
1)化“长”为“短”。
即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这样一来,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成功感”就来了,比一次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多了。当然,最后一定要把几个部分连起来背熟。
2)读懂文意。
很多做父母的喜欢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教他们背“唐诗”,但小孩子往往要经过大人的多次反复的强化才能记住。为什么?因为他们对诗的意义是浑然不知的。背文言文最重要的是要先深入把握文意。对文章中的每一字、词、句的用法、意义,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主旨等有了深入的了解,再背起来就能很快从大脑中“放”出来。
3)限时抢记,多次巩固。
人总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时。所以,明确背诵任务后,要限定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背出,不能拖拉,越拖就会越厌烦。一个段落要一次“搞定”,限时抢记,不妨试试“三分钟抢记”。当然,抢记的东西忘得快,过后要多次巩固,经常进行抢记训练,也是对记忆力的一种锻炼。
2、文言文背诵的方法
1)首字提示法。
学生背诵时常会碰到背到一个地方时突然“卡脖”,怎么想也想不出下一句。可是,只要提醒他下一句的第一个字,他就又能很快想起来,接着背下去。鉴于此,可用“首字提示法”来背诵,即:把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如果连续的短句较多,可以适当合并)写下来,用它们作背诵时的提醒之用。如《赤壁赋》的第一段,在背诵时把“壬、七、苏、清、水、举、诵、……”等字写在一张纸上以便在背诵“卡脖”时提醒自己。这样多反复几次,直到最后不看这些字也能背出。
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前提是:对所背的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处于“夹生”状态。还有“注释提示法”,即只看书下的注释,用它们来提醒自己背诵。它和上面的方法的作用是一样的。当然,像《离骚》这样的,每一句书下都有注释的,不能用此方法。
2)翻译还原法。
学文言文通常是先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文,落实字词的意义,这样才便于对文章的分析。而在背诵文言文时,可以“倒过来”,即看着译文,回忆还原原文。有了最开始的字词句的翻译、理解,再加上熟读,这时再根据译文去还原原文,就比较容易了。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背诵,还有利于对文章的字词句的翻译的深入掌握、巩固。
3)边读边译法。
很多学生在背诵时只是一味地读了一遍又一遍,想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强化记忆。这种方法虽有效果,但很不明显。这时可以边读边译,即读一句翻译一句,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这样边读边译,译,加深了文句的理解,理解又有助于记忆、背诵。这种方法从背诵的速度上看比较慢,但“一举两得”;而且背下来后不易忘记。
三、文言文翻译
1、文言文翻译要求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译文要做到“信”“达”“雅”。“信”,即准确无误,忠于原文,不随意增减内容和改变风格;“达”,即文字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三是要做到“雅”,指文句流畅,具有文采,准确、鲜明、生动。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2、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1.“若望仆不相师”之“若”作何解释
原文:“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若望仆不相师”句,教材释为“如果您责备我不听您的劝告。”显然,“若”释为“如果”,表示假设关系。
作为新课程标准的粤教版高中教材,释“若”为“如果”,这本来也无可厚非的。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与之相配套的,编者也完全是相同一套人马的《教师参考用书》,其译文中又将“若”译为“好像”了。作为教科书,如此作为,是有失慎重的。
此处的“若”,到底是“好像”还是“若果”呢?
参考其他教材可知,此处的“若”的确有多种解释。
其一:释“若”为“好像”,此句译为“好像是抱怨我没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
整段文字译为:像牛马一样替人奔走的仆役太史公司马迁再拜。奉告少卿足下:前不久蒙受屈辱写信给我,教导我谨慎地与人交往,并要着力利用自己的条件向皇帝举荐人才,这情意是十分诚恳的。您好像是在责备我没有采纳您的意见行事,而把它当作一般世俗庸人之言,其实我是不敢这样做的。请允许我大略地陈述一下我的鄙陋之见。久未复信,希望您不要责怪。
持这种观点的有: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5年3月第二版),朱东润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7月第一版),朱振家主编《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第一版)。阴法鲁主编《古文观止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一版)亦作“好像”。
王力等编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在解释“若”字时,也只有“好像,如”义项,却没有“如果”义项。
其二:释“若”为“如果”,此句译为“如果是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指教”。
整段文字译为:少卿足下:以前,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要顺应时世来处理事情,把推举贤人、引进才士当作责任。来信的辞意和语气诚恳而真挚,如果您抱怨我不听从您的指教,却随着一般人的意见而改变主张,我是不敢这样做的呀!
持这种观点的有:刘盼遂、郭预衡主编《中国历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1980年1月第一版),《古文观止》译文(岳麓书社1987年1月第二版),《高中语文 必修五》(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其三:释“若”为“但是”,此句译为“但是你抱怨我没有遵从你的意见去推荐贤才”。
整段文字译为:少卿足下:前不久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要谨慎地接人待物,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态度十分恳切诚挚,但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意见去推荐贤才,而去附和俗人的见解。其实,我并非敢这样做。
第四种:释“若”为“你”, 此句译为“你抱怨我没有遵从你的意见去推荐贤才”。
这种译法似乎也不很顺畅。
经综合分析,笔者比较认可第一种释义,即将“若”释为“好像”。因为它较符合原文意思,即是因为任安来信,其辞意和语气诚恳而真挚,司马迁从中推测出来的,是有任安文字作铺垫的基础上的推测,而不是随意性的假设。再则,从上下文的语义来看,释为“好像”也较为通畅,读起来不会别扭,其它几种译法似乎有些牵强。
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种文字有多种释义的现象,如果不加以甄别,就盲从一家之言,往往难以自圆其说。
2.“意气勤勤恳恳”释义该如何表述才完善
原文:“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意气勤勤恳恳”,教材释义为“情意诚挚恳切。”这样释义,就忽视了“气”之义了。其实,这里的“意气”是辞意和语气之意,因此,此句可以这样翻译:辞意和语气诚恳而真挚。
3.“丘失明,厥有《国语》”之“厥”那种释义更准确
原文:“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其中“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一句中的厥(jué),由于教材没有加注,其义如何理解,令人困惑。
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厥”有多种解释,取何种义,可谓莫衷一是。
其一,释为“句首语气词。”如《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古代汉语》,朱振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第一版)
其二,释为“连词,因而,于是。”如《高中新课标文言文全解》,张杭主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2版。
其三,释为“副词,乃,就。”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出版。
而作为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却干脆不加注(详见新课标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P140,2004年第一版,2011年7月第14次印刷)
“厥”,取哪一种义更为正确呢?先让我们分析一下。
首先,“厥”字作“句首语气词”解,似乎缺少典籍依据。再则,由“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可知,“厥”可与前句之“乃”构成对称义,是有一定意义的,作“句首语气词”解似乎不妥。
其次,“厥” 作“连词,因而,于是”解,不合语法规律。
可见,“厥”作“副词,乃,就”解较为准确。因为动词前一般为副词,“厥”放在动词“有”之前,作副词较合理。
作为语文教科书,我认为“厥”字很有必要加注,因为学生对其义不好理解。
4.“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注释令人费解
原文:“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一句,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将“左丘失明”注释为“左丘眼睛失明。其事未详。”
笔者认为,这种注释很值得商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其一,注释的词义不当,令人费解。将“左丘失明”注释为“左丘眼睛失明。”等于没有解释,因为“失明”二字不需解释,其意自明。或者解释为“眼睛失去视力。”或者“眼睛坏了。”且失明,自然是眼睛失明,不会是耳朵,也不是嘴巴的失明,注释为“眼睛失明”,实在没有必要,“眼睛”二字纯属多余。我们可以说“你吃饭了吗?”,完全没有必要说成“你嘴巴吃饭了吗?”作为教科书都可以这样累赘嗦地表述,我们就很难要求学生说话作文用语简洁。
其二,注释的内容不详,令人误解。“左丘失明”之“左丘”没有注明为“左丘明”,令人误解为“左丘”就是“左丘”。或者将之释为“称左丘为左丘等于后世称司马迁为马迁,诸葛亮为诸葛。”(上海古籍出版社,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篇第二册)。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司马迁在此这样表述,很可能是为句式整齐的需要,因为前后几句均为四字句。“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其三,注释的位置不当,避繁就简。“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一句,没有必要注释“左丘失明”,而应该注释“厥有《国语》”句。可以注释为“厥,副词,乃,就。”因为“厥”字的含义较为特殊,也较为陌生,不仅学生因为见得少而不好理解,就是老师也不一定拿得准,故而解释很有必要。
此外,也可以把“《国语》”注释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通过以上分析,“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可以这样注释:“左丘,即左丘明。厥,副词,乃,就。《国语》,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所作。”
这样的注释,用语简洁而其意明朗,不会令人费解了。
5.关于“乃有不得已也”中“乃”之释义
原文:“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教材将“乃有不得已也”译为“因为他们有不得不如此的缘故”。
我认为,教材这样的注解可能是没有直接解释“乃”的含义,也或许是将之译为“因为”了。总之,这样的注解就很容易被学生误解为:“乃”作“因为”解。其实“乃”并非解释为“因为”,而是作判断词,解释为“是,那是”。因此,教材这样注释更好:“那是因为他们有不得不如此的缘故”,或者译为“那是由不得已的形势造成的。”
6.关于“故述往事,思来者”之“思来者”如何解释
原文:“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思来者”句有多种译法,哪一种更符合原意呢?
其一,偏重于人,即强调的是将来理解他的人。如,粤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五注释为:“期望将来有理解他们的人。”这是对原文的直译,与前一句“述往事”译为“记述过去的事迹”句式一致。“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整句的意思是:“这些人都是心中有忧郁苦闷,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史实,期望将来有理解他们的人。”
其二,偏重于事,即强调的是将来有人理解自己的心意。译为:“希望将来的人了解他们的志向(抱负,思想)。”或者“想让后世之人看到并了解自己的心愿。”
“思”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认识、了解”,“来者”为“未来的人”或“后世的人”。
这种译法似乎更为普遍,如颜师古注:“令将来之人见己志也。”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注释“思来者”:“意思是想让将来的人知己之志。”吴楚材、吴调侯选《古文观止》注:“思来者以作戒也。”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关心未来的人,以书遗之,使见己志行。”
其三,译为:“想使将来的人作为鉴戒。”
上述三种译法,哪一种更加符合作者的原意呢?
通过分析可知,作者之所以列举的孔子、屈原等人,是为了证明一个实事,也就是司马迁的一个最大的心愿:人有磨难并不可怕,只要有理想和信念,就可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以至实现自己的夙愿,完成自己的大业。而并非证明将来有理解自己的人。
此外,有人将原文“此人皆意有所郁结”句译为“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之处。”笔者认为欠妥。“此人”应该是前文所列举出来的孔子、屈原、孙子等人,即这些人,且作句之的主语。这样理解才与后面的“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史实”语意连贯。如果将“此人”译为“这些都是人们……”,“这些”作主语,就不能与后文“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史实”这一陈述内容相连贯了,成了明显的病句。
7.关于“思垂空文以自见”句的解释
原文:“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思垂空文以自见”句,教材注解为:“意思是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现,通'见'。”
这样的注解由于太笼统,很令人费解。尤其是何谓“空文”,把握不住。不如这样注解更好:“想让文章流传后世以表现自己的志向(表露自己的本心)。垂:流传,使动用法。空文:即指文章著作。当时还不能以文章建立功业,故称空文。”
8.关于“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一句的两处困惑
原文:“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此句有两个问题引发出争议,令人困惑,难以定夺。
一是“仆诚已著此书”句中的“诚”怎样理解。由于教材没有注释,而其配套用书的注解又很不一致,令人莫衷一是。
如有释为“如果”的,有释为“副词,确实,的确,真的”的。
“诚”,《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及《现代汉语词典》都有三种义项:真心,不虚伪;确实,的确;如果。
“仆诚已著此书”之“诚”该取那种义项呢?
首先,我们还是要从上下文整体意义入手来考虑。
司马迁之所以不够忍辱负重,其目的是为了完成《史记》,其愿望是十分强烈的。而不是一般的假设,而是一种渴求,故将“诚”译为“确实,真的,的确”较好,这样更加符合司马迁当时的心情:之所以能够在"肠一日而九"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下来,是为了完成《史记》,作者意志坚定,非要现实夙愿,几乎没有什么假设的了。
二是此句的意思存在两种相左的译文。
其一是表已然状态,如译为“我现在真正的写完了这部书,打算把它藏进名山,传给可传的人,再让它流传进都市之中,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便是让我千次万次地被杀戮,又有什么后悔的呢!”
其二是表将来状态,如译为“我确实想(如果)写完了这部书……”
这两种译文哪一种更接近实事呢?
综合多种史料分析,《报任安书》应该写于征和二年。《汉书》的作者班固和《昭明文选》的编者肖统等,都主张司马迁作《报任安书》是在任安从益州刺史任上因罪下狱之后。隋、唐、宋、元各代学者均未对比说提出异议。而当时的《史记》尚未成书。
由此可知,《报任安书》是在《史记》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写的。即是说,此句的原意应该表示将来状态,译为:“我确实想写完这部书,把它藏进名山,传给可传的人,再让它流传到都市之中(社会上)……”
9.原文“通邑大都”如何翻译更好
原文:“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其一,教材注释“通邑”为“四通八达的大城市。”显然,此处之“通”,作名词,四通八达。
其二,“通邑”释为“流传与大小城市之间。”通,作动词,流传。
如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42页)注:“通,流布。通邑大都,意谓能使己书流传于邑与大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82页)“通”条目③注:“畅通,没有阻碍。司马迁《报任安书》:'通邑大都。'(邑:城镇。都:大都市。)”吴楚材、吴调侯选《古文观止》注:“广之邑都。”
以上都将“通”作动词解,理解为“畅通、流传”,“邑”与“大都”并列,意为“大小城市”。这种释义,我们可以找到依据,如苏洵《六国论》“小则获邑,大则得城”。“邑”有“小城市、小城镇”之义。再如《荀子•富国》“田畴秽,都邑露”。(邑,小城市;都,大城市)。“邑”常与“都”相对。
故而“通邑”如何翻译好,很值得商讨。
依据原文句子的结构特点,此种注释十分令人费解。因为原文“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其中“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三句均为四字句,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一气呵成。分析其句式特点,“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均为动词短语,其中的“藏”“传”是动词,据此“通邑大都”也应该是动词性短语,“通”作动词用。但依据教材的注释“通邑大都”却是并列结构的名词性短语,“通邑”与“大都”同义,均为“大的城市”,就缺少了支配它的动词。联系上下文似乎也补不出一个相应的动作性词语,这就造成了前后句式的断裂和理解上的含混。可见,为使这种解释使整个句子的结构前后一致,还是将“通邑”释为“ 流传与大小城市之间”更好。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理解。如王力先生将“传之其人”与“通邑大都”合为一句,并在“通邑大都”前补上介词“于”,使之成为介词短语置于“传之其人”之后。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即传之其人于通邑大都。通邑,大邑。”从文意上看,这种解释也是恰当的。教材的注释与王力先生的注释是一致的,只是教材的注释没有作相关的详细说明,太笼统,因而极易造成阅读者理解上的困惑。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的注解为“四通八达的大城市。”显然,此处之“通”,作名词,“四通八达”。然而,其配套教学参考书的译文为“流通到四通八达的大城市”,很是令人疑惑,“通”是动词“流通”还是作名词“四通八达”?
关键词:风雨兴焉;焉;兼词;树之以桑;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一、“风雨兴焉”的“焉”究竟是什么用法,又该怎么翻译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选文《劝学》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课文49页课下注释①[兴焉]注释为“在这里兴起。兴,起。焉,还有下面‘生焉’的‘焉’,都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或‘在这里’。”
这样的解释令人费解,“焉”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吗?即便是,又怎么相当于“于此”呢?因为“于此”的词性是“介词+代词”呀!“焉”可译为“从这里”或“在这里。”可是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又是怎样翻译的呢?且看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86页的翻译:“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显然,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却将“焉”翻译为“从那里、在那里”,这不与课后注释矛盾吗?
那么,这里的“焉”究竟是什么词性、用法呢?怎么翻译才最准确呢?
判断“焉”的词性、词义,关键要看“焉”所在句的句意。如果句意完整,“焉”无需表意,只起加强语气作用,那么“焉”为语气词,例如《列子・汤问》中的“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如果句意不完整,需将“焉”作相应翻译来补充句意,那么应将“焉”当作实词或兼词,例如《离骚》中有“驰椒丘且焉止息。”“焉”相当于“于此”,译为“在这里”或“在那里”。再看《劝学》的“风雨兴焉”,若把“焉”理解为语气词,那么“风雨兴起”在哪里呢?整个句子意思欠完整。若将“风雨兴起”补充完整的话,需加上补语“在这里”,而“在这里”相当于“于此”,而“于此”只好由“焉”来兼任,“焉”兼任“于此”,因此,“焉”应为兼词。那么课文49页课下注释①[兴焉]注释应改为“在这里兴起。兴,起。焉,还有下面‘生焉’的‘焉’,都是兼词(兼有介词和指示代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或‘在这里’。”虽说“焉”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在这里”或“在那里”;但“此”一般近指“这里”,而非远指“那里”。再加上教材注释为“从这里”或“在这里”,那么《教师教学用书》的翻译应与教材保持一致,也应译为“在这里”或“在那里”。
因此,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86页的翻译应改为:“堆土成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二、“树之以桑”是省略句,还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选文《寡人之于国也》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课文47页课下注释②对[树之以桑]注释为“(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这个注释欠妥。首先,句意的理解需结合上下文意。结合上句,“树之以桑”是对“五亩之宅”的陈述,意思已经很明确,无需加“在住宅场地上”,整个句子可以翻译为“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这是《教师教学用书》的译文,可见“树之以桑”翻译时无需加“在住宅场地上”。
其次,句意的理解还要注意句子的形式。课文47页课下注释②对[树之以桑]的注释表明是把这个句子当作省略句,若是省略句的话,那么原句中的“之”“以”又该作何种解释?其实该句中的“之”为代词,代“五亩之宅”,“以”为介词,相当于“把”。这样的话,这个句子应该理解为介词结构后置句,译文时应调整语序为“以桑树之”,翻译为“把桑树种植在五亩大小的宅院上”。因此,为了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建议应将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选文《寡人之于国也》课文47页课下注释②对[树之以桑]的注释改为“把桑树种植在五亩大小的宅院上。”
参考文献:
1.《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29页.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诗歌教学的意义
(一)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诗歌是华夏五千年以来民族文化的集合,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牧的《泊秦淮》,又或是再到的《沁园春·雪》,无不体现了当时当下的民族文化与精神——爱国主义。屈原作为楚国的贵族,因当时楚国贵族集团内部的腐朽作为而不为,写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勇于追求真理,为国献身;杜牧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中深刻揭示了当下统治阶级的昏庸与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一代伟人,他的丰功伟绩不计其数,在他的《沁园春·雪》中,他写下豪言壮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点缀中心,大肆赞美了当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革命情怀与爱国精神。正是由于这些诗歌中的精神极具感染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此类诗教内容,无疑是在无形中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场景,让其能够身处其中而潜移默化的形成鲜明的爱国主义情结。
(二)增强学生的文字审美能力
中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而在这最美的语言中,诗歌又正是这种美的核心体现。以目前网络上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句的其中一句翻译为例,我们就能深刻体现诗歌的美。其原文为“yousaythatyouloverain,butyouopenyourumbrellawhenitrains”,译文版本有近乎十个版本,在此略举几例:君乐雨兮启伞之(离骚版);恋雨却怕绣衣湿(七言绝句版);江南三月雨微茫,罗伞叠烟湿幽香(七律压轴版)。这三个版本皆是以古诗词的要求翻译的,每一个版本虽然大意与原文无异,但是在意境上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同时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画面感,在这样的诗歌感染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遐想,让自己身处在诗歌中所描绘的优美场景中,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同理而言,在教学革命诗歌时,学生同样也能感受到当下紧张的氛围,这就完全体现了中文的博大精深。
二、优化小学语文教育中诗教内容的策略
(一)教师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并高度重视古诗词的教学
小学的课程在很多人的认知中都是相对简单的,但是从实际上而言,首先身为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要有感染力,在教授诗歌的时候,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学生的激情;其次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要能够旁征博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最后,教师要高度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因为古诗词中蕴含了古往今来的传统文化,通过对诗歌的教学能让学生翱翔在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深受其影响。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诗教过程中,教师所追求的仅仅是将其译为白话文,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态度使诗歌的教学达不到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学生记住的只有诗歌本身,它所体现的深层次含义并不被其理解,也就更谈不上受其感染而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养分了。
(二)以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为基础,创设诗歌情境
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决定了小学语文教育要与初高中的语文教育不同,一味地强调学生去读、去背,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由于其理解能力有限,并不能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教师应尊重这一教育规律,在诗歌教学中呈现诗歌中所提供的场景,比如在革命诗词的教学时,可以通过话剧排演的形式展示当时的场景,这样学生就能够人人参与其中,也能够最大程度地感受当下的革命先驱的爱国主义精神。又或者是播放某首诗歌的历史纪念片进行直观教学,在片尾辅之以朗读音频,让学生不断地进行模仿、诵读,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情感,以这种直观的教学形式冲击学生的感官,引起他们身心的注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目的。
(三)让学生多了解诗歌作者的背景及诗歌的历史背景,从而增加其共鸣感
小学语文课标中所要求的诗歌教学量并不是很多,因此,在有限的诗歌欣赏中要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所传达的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在课后做很大的努力。一方面,教师要储备足够多的素材,比如作者的背景、诗歌的历史背景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为什么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够产生这些感受;另一方面,在某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们所要抒发的历史情感是相类似的。因此,学生只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收集资料,找到相类似的诗歌自己进行理解,同时找到规律。如此反复多次,学生不仅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多管齐下的效果。
三、结语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淘洗而流传下来,而被选为教材的文言文更是精华中的精华。但由于时代久远,文言文教学中受到文字、读音、文意(义)、句式、修辞、官名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言”,而忽视了“文”的解读,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高中文言文教学已经深深陷入文言文就是翻译的“泥潭”。从而,出现了“教师累”“学生苦”“效果差”的不正常现象,甚至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而语文老师在学生心目中也成了照本宣科的代名词,造成语文一直在各学科中处于尴尬地位。
作为青年教师,我一直想摆脱文言文教学不能进行改革的尴尬局面,为此,两年前,我默默开始了文言文教学改革的探索。下面,请允许我以《赤壁之战》为例,进行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关系处理的解读。
首先,导入学习,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文言文教学只有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备课时,我们为学生精心准备了视频资料《腾飞说三国》第23集。也就是说,在学生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我们利用一节课时间给学生播放视频,以更加直观的艺术让学生去感受文本情节,并在腾飞的讲解中对文本有了更深的了解。甚至有的老师给学生播放《刘备摔子》进行娱乐,吸引学生。在这一环节,重在“文”的感知,“披文入情”。
其次,自主学习,学生自行解决文本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据此,我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在能够熟练翻译文本的基础上,系统整理在文本中出现的基本文言知识,如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特殊句式等。在这一环节,学生侧重于完成“言”,而非“文”。
再次,应用学习,巩固落实上一环节“言”的学习内容。导入学习部分给学生补充有关《资治通鉴》内容和与本课有关的小故事,以及赤壁之战的背景介绍,开始接触“文”。自主学习部分重在文本基础知识的落实,将在上一环节中学习和整理的内容彻底落实到学案上,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另外,我还利用网络将历年来高考中出现的有关本课的考点一一列举出来,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最后,合作学习,探究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以及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原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会用历史观理解古诗文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科学的观点审视作品,准确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基于这一目标,我精心备课,悉心组织。一方面,要让学生有热情去投入学习;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文本中具鲜明个性的鲜活人物。于是,我让学生聆听杨洪基老师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感受三国时代的壮烈与豪迈!在此情景之下,让学生再次诵读文本,分角色朗读。由于前几节课的层层铺垫,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争先恐后进行阅读。不言而喻,学生在分析其形象时就比较到位,不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观点。
综合以上论述,我得出一个结论,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强大内心力量,就必须真正走近那个时代,走近作者,与作者、作品进行心灵沟通。所以我们要围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来努力探索和实践“新课标”。譬如学习《离骚》《屈原列传》,就要学习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伟大爱国精神和“宁赴长流而葬身鱼腹”也不“与世推移”的高洁品质;学习《游褒禅山记》,就要学习王安石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执着求真和“深思而慎取”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习《廉颇与蔺相如》,就要学习蔺相如的“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深明大义、“怒发上冲冠”的智勇兼备以及廉颇的“负荆请罪”的知错善改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