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成果奖励办法范文

创新成果奖励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成果奖励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成果奖励办法

第1篇:创新成果奖励办法范文

第一条为加快推进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农高区)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高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区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跨越,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是指通过国家或省级科技部门认定的农业科技型企业。精深农产品是指通过高新技术和现代工艺开发的高附加值农副产品。

第三条区政府每年统筹农业综合开发、水利、财政、科技、基地品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项目资金,集中安排用于农高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扶持产业发展。

第二章奖励标准

第四条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高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和品牌创建奖励补助。

第五条在农业生物技术、种子种苗、农产品保鲜和加工增值、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农业工程等技术方面,转化1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10万元,转化1项省级科技成果奖励5万元。

第六条对在农高区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按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予以奖励补助。

第七条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园区),达到国家级示范基地标准的,奖励50万元;达到省级示范基地标准的,奖励30万元;达到市级示范基地标准的,奖励10万元;达到市级生产基地标准的,奖励5万元。

第八条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每个给予奖励10万元;获得省著名商标或省名牌产品的,每个奖励5万元;获得“市十佳品牌”、“知名品牌”称号的优质农产品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

第九条对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年度换证的除外),每个分别奖励0.5万元、1万元、1.5万元;获得食品国际质量认证的优质农产品,每个奖励4万元。

第十条农产品基地土地流转面积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且经营年限5年以上的,每亩一次性补助300元。

第十一条对获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入园企业奖励5万元,对获得国家高新企业认证的入园企业奖励10万元。对批准建设国家级、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的,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

第十二条对农高区建设做出突出成绩的镇街,在年度考核时给予单项奖励:一等奖一个,奖励10万元;二等奖二个,各奖励5万元。对农业高新区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组织或个人,由区政府根据其纳税和带动农民增收等情况给予奖励。对在农业高新区引进项目和资金中发挥媒介作用、做出贡献的国内外社会团体、经济组织和个人,由区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十三条新建优质农产品基地,生产设施投入300万元以上、规模达到市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标准的,按照设施投入额3倍计算招商引资任务。

第十四条同一项目符合多个奖励标准的按最高标准执行,不重复奖励。

第三章奖励实施

第十五条农高区建设工作奖励补助实行集中报审办法,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

第十六条区农高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年终组织监察、审计、科技、财政、农业、水务、林业、畜牧兽医等有关部门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品牌创建等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根据奖励办法进行项目的评审、认定、奖励工作。

第十七条农高区建设奖励资金实行申报评比制度。区农高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各镇街上报的项目进行严格评审,确定入选奖励项目,并进行不少于7天的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八条对公示有异议的,由区农高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进行复审。经公示确定的拟奖项目,报区政府批准兑现奖励。

第四章附则

第2篇:创新成果奖励办法范文

健全组织 为科协工作增添活力

公司科协作为社会群团体组织,会员是其存在的基础。由于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行,各岗位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较为繁忙,发展公司科协会员存在一定的客观难度。2010年以来,杨华多次积极向公司董事会及各级领导汇报科协对公司创新发展的作用,取得了公司领导的支持。他又组织科协工作人员发展各部门科技人员加入公司科协,经近半年的努力,经注册登记的公司科协会员208人,其中新发展会员158人。同时会员基本信息全部纳入了新建立的会员信息数据库进行管理。新会员的加入,扩大了科协组织的队伍,为科协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保障,增添了活力。

讲理想 积极开展思想工作建设

为认真贯彻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和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技术创新的先锋和乐于奉献的楷模,营造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氛围,凝聚科技创新力量,展现科技工作者的“科技梦”,从而实现辉煌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公司科协把“讲理想、比贡献”宣传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活动的参与分享中激发对“中国梦”、“科技梦”的热情向往,通过小年“讲”、大年“比”,形成“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创新长效机制;把活动作为发掘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的良好契机,扩大“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在公司及广大科技工作者中的影响力。

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 强化“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成效

为增强公司整体创新氛围,在杨华的主持下,先后组织修订了汉森制药《科技成果奖励办法》、《优秀科技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表彰奖励办法》、《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有关科技工作奖励的规章制度,并经公司董事会通过。这些规章制度加大了对科技人员的奖励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钻研技术,积极参与以科技创新项目为重点的“讲理想、比贡献” 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近四年来公司“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立项项目累计达到65项,其中获得新药临床批件1件和生产批件1件;获得各级政府科研课题13项(其中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项目2项、国家发改委高技术示范项目1项、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1项、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发展基金项目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累计获政府科研经费资助1700万元;有关成果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技术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十佳惠民科技成果1项、益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专利申报数12项,专利授权数6项,2项获湖南省重点发明专利;技术革新16项,创造经济效益累计达到5000多万元;重大成果“自动化生产集成控制技术”已运用于口服液及胶囊新生产线建设,预计正式投产后年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通过“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为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效益。杨华被评为2014―2015年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优秀组织者。

着力搭建创新平台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汉森制药通过发展建设,先后获批“湖南省高校创新药物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湖南省消化道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中医药协调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公司还与中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高校和省内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伙伴关系,为企业科技人员学习高校和省内科研院所先进前沿技术提供了多渠道的平台。

汉森制药科协每年举办公司科技论文比赛活动,并对征集的科技论文,按公司《优秀科技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文件规定进行等级评定,年底进行表彰奖励。为了鼓励和帮助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杨华组织专业人员对征集到的论文逐篇进行认真审阅,对内容较好的论文,提出修改意见,主动联系作者进行修改,并积极向国家级学术刊物和学术团体召开的专业学术交流会推荐优秀论文。通过比赛活动,先后在《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Pharmaceutical biology》、《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华西药学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药业》、《中南药学》等国际、国内重点期刊20余篇,参加行业学术交流会50多人次,并获得湖南省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一项、益阳市第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益阳市优秀论文一项。

围绕提高科技人员素质 组织开展“传帮带”活动

第3篇:创新成果奖励办法范文

确立创新战略 形成创新路径

航宇董事长、总经理马永胜认为,创新驱动是一种内涵式、内生性的发展模式,就像一个人主要靠自身艰苦的体育锻炼和潜心修炼来强身健体。航宇对发展战略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即从粗放式的单纯规模性扩张的多元化向做好做强核心主业转型,实施核心主业相关多元化“2+6”战略。“2”指航宇的两个核心主业和技术,即航空防护救生、空降空投;“6”指与核心主业和技术具有一定相关度的产业,即与核心主业产业同根、技术同源,现有技术、人才、设备、市场等可以转换、通用或“借用”的产业,主要有被动救生、应急救援、特种装备、低空航空器(消雾平台、航空运动类、特种纺织等)、交通运输类(如民机座椅、中高级汽车零部件、高铁座椅)、环保类(石化环保设备)。非相关多元化产业已经或正在逐步退出的有矿业、管业、商贸等。这一战略创新,使公司业务逐步向核心能力靠拢,资源逐步向核心能力集中,不仅进一步加强了主营业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也强化了核心主业在技术、品牌、市场的“溢出”效应,提升了公司核心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也促成了航宇产业结构创新路径,即将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与核心主业关联度低、技术附加值低的“三低”逐步向位于产业价值链高端、与核心主业关联度高、进入门槛高的“三高”方向创新发展。

首先,在军用技术方面,持续强化公司作为航空防护救生和空降空投两个领域技术领先和标准制定者的优势和航空救生系统集成优势,不断推动公司由单一航空救生产品供应商向确保航空生命安全的系统级服务商的创新转变,不断提升核心主业系统化技术的附加值,以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系统综合集成能力和数字化研制生产能力推动军品全价值链能力提升。“十二五”期间,航宇共申报专利298项,其中发明专利112项;共获授权专利234项,其中发明专利73项。并获得科技成果进步奖15项,涉及航宇公司防护救生、空降空投领域各个专业,为推动我国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对促进国防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军事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其次,在民用技术方面,部分“三低”产品已逐步退出,相关资源逐步向其他产业转移,而高级轿车座椅调角器、民航飞机座椅产品,不仅利润高,而且门槛高,不易被模仿,已成为公司各种优势资源聚集地。中高级轿车座椅调角器的销售额已占据国内半壁江山,每年超10亿元销售收入,民机座椅已取得了FAA-TSOA认证证书,公司成为波音公司民用飞机BFE――买方提供设备类的座椅供应商。该类产品的年销售收入,2012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每年还在以较大幅度增长。今年4月,航宇研制的CRH380型556座高列座椅首次在中国南车E27型高速动车组上安装,打通了进军轨道交通产业的道路。7月,航宇研发的高列座椅中标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时速350公里统型动车组商务车VIP座椅采购项目,仅此一项就为公司形成销售收入912万元。航宇高列座椅小批量进入国内高速动车组客室座椅配套市场,拓宽了业务领域,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再次,在军民融合式发展方面,打破固有主业意识,不断强化核心主业在技术、品牌和市场的“溢出效应”。不断探索军品核心技术与资源反哺民品产业以获取超额效益的新途径,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公司转型发展的贡献度。公司各产业重点围绕“三高”做文章,走“专、新、精、特”之路。

专,即发挥航空防护救生的专业特长,打好“救生”牌:在我国首次研制出一项全新的以牵引方式实现救生的座椅,有效突破了弹射通道清理、生理指标控制、开伞程序控制等技术难点,具有装机重量轻,适应性强,救生包线宽等优点,适合于通用航空的乘员应急离机系统。研制的民航客机备用救生船,获得中国民用适航当局颁发的TSOA证书,打破了国外46人船在国内民航飞机市场的垄断局面。

新,即柔翼无人机,是我国第一种翼伞无人机,充分借鉴了公司伞类产品的成熟技术,已在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成功进行了首轮的消雾试验。该类型无人机还可以用于电力巡线、农业播撒、抢险救灾、航拍航测等领域。应急救援音视频通信系统是航宇借助航空机电和信息传输技术而研发成功的专利产品,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积累了一批客户资源。

精,即具有自主精确定位操纵技术和翼伞技术组成的救灾专用精确定位空投系统,可应用灾后救援物资的精确定点投放,也可用于其他军、民用物资的精确定点投放,具有定位准确、易于搜寻、快速部署、便捷使用等特点。

特,即以航空降落伞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航空运动型产品,已形成热气球、热气飞艇、滑翔伞、动力伞等航空运动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培训及飞行表演等完整的全产业链体系。航宇培养的滑翔伞运动员用公司自己研制的滑翔伞在第五届国际航联滑翔伞定点世界锦标赛上荣获亚军,航宇培养的热气球飞行员用公司自己研制的热气球在中国首届热气球俱乐部联赛首站比赛中获得冠军。

构建创新机制 形成创新保障

培育创新精神,营造创新环境,必须有机制和制度的保障。“十二五”以来,公司持续从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方面革故鼎新,努力营造“激励创新、尊重创造、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制度环境。

创新机构设置。以精化分立、分业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为方向,对优势产业进行重新规划和布局,继续完善事业部制和母子公司相结合的组织构架。按专业分工,对原有研发、生产、试制和试验体系打散重组,新组建了弹射救生等八个研发部门和制造一、二、三事业部和火工品事业部等四个制造部门。

创新考核体系。推进管理手段从经验化、粗放式逐步向科学化、精细化、集约式创新转变,注重公司内在发展质量的提升,促进内涵式增长。完善经济增加值EVA考核、平衡计分卡考核、精益6σ、6S管理、TPM管理、全面预算管理、项目管理、流程优化等各种先进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使航宇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推行科研项目管理制,实施项目总师负责制,推动科研项目的研制进度和质量。

创新管理思维。推进科研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弹射救生座椅的制造装配系统初步形成了信息化集成。推进“轻资产”运营策略,逐步将非核心能力外包。

创新对子公司管理。完善子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组成人员结构,尝试进行混合制改制。以后,相关多元发展部分都可以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凝聚创新队伍 形成创新活力

公司树立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的人才观,高度重视各类人才、尤其是“三高”等核心人才的培养、选拔和激励。

一是创新用人机制。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在进行岗位测评、定岗定编的基础上,在全公司内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员,实行不同的选人用人策略。对中层干部,用“赛马机制”进行全公司竞聘;对军品技术人员,根据军品研究、设计、试验和生产的特性,对军品各专业进行资源整合,对直接从事军品研制的人员按专业进行配置,对各项目总师等关键和重要岗位实行内部竞聘,增加研制人员的竞争压力;对民品业务人员,实行母公司和子公司人员剥离和工效挂钩的原则;对三产后勤人员,进行资源分类重新整合,建立相对独立的分公司和经济实体,不断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建立“三高”专业人才库、学科带头人制度、人才工作专项基金、航空奖学金、“引进外智”工程、干部岗位定期内部交流和外派交流等措施大力加强公司各类人才的培养。

三是创新成果奖励制度。制订完善自主创新管理办法、管理成果(论文)评审奖励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及管理办法、科技论文征集、评选、交流奖励管理办法、公司专利管理办法、技术改进奖励办法、政研成果评审奖励办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项目管理办法奖励制度,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

科学规范、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新机制,激发了各类人才尤其是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截止目前,公司拥有集团级技术专家19人,其中首席技术专家2人,特级技术专家6人,一级技术专家11人;公司级技术专家25人。科研项目制对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引进也带来了“溢出”效应,近年来招收的大学毕业生中985/211院校生比例不断提高,人才流失逐年减少。

树立创新理念 形成创新文化

马永胜认为,现代企业管理已进入“文化管理”时代,即强调对人的灵魂深处的理解与关注,管理触角要穿透人的经济和心理层面、文化价值层面,建设企业共同价值观,凝聚团队精神,让企业成为员工信仰的“道场”。航宇先后提出“四个更加关注”的管理理念、“航宇十观”执行理念,形成由“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员工收入水平”等十个指标组成的“幸福航宇”建设指标体系,确立“在防护救生/空降空投装备领域建立国际领先优势,在交通运输工具内饰领域成为国内一流供应商”的公司愿景和“保障安全,满足防务;服务民生,共同发展”的公司使命。

第4篇:创新成果奖励办法范文

作为地处西部的省属高校,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及学科优势,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科研基础薄弱和科研经费紧张的双重压力下,寻求科研工作的特色发展之路。

为此,西安科技大学在科研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积极吸纳企业资金和社会资源参与学校科研产业,以学校为主体,全面承担校企合作项目,组织联合攻关,有效推动了该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基地的建设步伐,带动了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值本刊记者深入陕西进行地方高校科研产业专题报道之机,西安科技大学主管科研产业工作的卢建军副校长,向记者娓娓道出了该校科研产业工作的创新做法及成功经验。

“双归属”与导向差异

当前,产学研一体化被视为高校科研产业发展的可行途径和基本方向,不断探索适合各高校科研产业发展的具体模式成为高校科研产业工作的关键所在。

卢建军认为,在高校、企业、社会间构建平滑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产业发展模式,必须明确高校科研工作与企业科研工作的导向差异。卢将这种差异归纳为高校与企业间泾渭分明的“双归属”差异。

在卢建军看来,高校与企业在科研工作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双归属”。所谓“双归属”,对高校而言,是指长期以来,高校科研工作主要以学术成果和科技奖励为导向,缺乏市场意识和效益观念;对企业而言,是指企业的科研需要主要以市场和成本为导向,着眼于生产效益与效率的提高。

以学术成果和科技奖励导向的高校科研“双归属”与以市场和成本为导向的企业科研“双归属”,使得企业与高校间的产学研衔接步履维艰。为此,欲消除企业与高校间的衔接障碍,必须改变当前高校科研工作的“双归属”导向。

据了解,为改变高校科研工作的传统导向,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出台了科研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和校内拔尖人才奖励办法,启动了博士科研启动金制度,修订完善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培育和重大项目策划基金管理办法、纵横项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和研究生导师遴选中建立了科研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一系列重要措施,逐步建立了符合学校实际,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管理体制,逐步将高校科研工作引向市场和效益导向的发展轨迹。

“双循环”与衔接失衡

为彻底转变科研工作的“双归属”现状,西安科技大学从实现内外产学研工作的良性循环着手,理顺内外部产学研循环机制。

卢建军指出,高校内部的产学研循环,主要是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科研与产业间的互动关系。

为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一直坚持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科学研究带动和推动教师队伍的成长,通过科研项目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改善人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通过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要求,推动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提高;通过吸引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加强了本科教学实践,推动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一大批中青年教师通过参与科学研究特别是参与重大项目研究,自身学术水平得到很快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

“学校逐步将科研产业培养人才功能纳入常规考核,将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的衔接制度化、常规化。”卢建军强调。

此外,为实现科研与产业间的平滑对接,西安科技大学大力强化科研、产业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意识,促进科研、产业间的良性循环。

卢建军表示,高校产学研的外部循环,不能局限于学校科研部门与产业集团之间,规模化做企业不是高校产业集团的目标。“通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经由产业部门孵化、培育成熟后成功转化,交由市场运作,是高校科研产业工作的根本出路,也是建设创新型高校的必然要求。”卢建军称。

大学研究院―产学研新模式的有益探索

“正处于筹建中、已初具雏形的大学研究院,是转变高校科研工作传统‘双归属’,理顺产学研工作‘双循环’的有益探索。”卢建军告诉记者。

发挥学科优势,结合学校现有科研条件和重点科研基地,是西安科技大学科研产业工作的着眼点。大学研究院拟以学校为主体,以人才为纽带,整合各学科科研实力,统一承接和组织科研项目攻关工作。

卢建军指出,大学研究院的主要职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和社会为目标,建立起市场化的科研管理平台和科研转化平台。

第5篇:创新成果奖励办法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 专业教学团队 实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教师是培养人才质量体系中的首要要素。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因此,教学团队的建设已经成为目前职业院校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现结合笔者学校在教学团队建设中采取的措施及成效,谈一些浅显的认识,与广大同行交流。

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内涵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指在教学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相关教师建立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即通过目标激励、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等多种途径,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团队的每个成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体系和教学水平都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以期加速专业发展、培养创新型、能力型、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全面提升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强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与成效

多年来,笔者学校始终把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作为增强学校师资队伍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并纳入到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实施多项举措,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聚合力、添动力、挖潜力、激活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发挥愿景目标的带动力

学校组织各专业教学部,根据提升教学质量的相关要素以及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升的需要,细化组建不同类型的教学团。如根据教学团队的工作内容可分为“技能竞赛指导”型教学团队、“教研教改”型教学团队、“科研”型教学团队等类型。根据各类型教学团队的工作内容,制定目标项目规划,并明确团队成员的目标工作任务,明确专业教学团队共同愿景目标。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模式,为教师搭建专业能力、潜力提升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从而达到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效果。

在愿景目标的带动下,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团队成员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教学团队建设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个人发展等紧密结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服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培育特色,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依托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教学团队的创造力

(1)实施“学做耦合,理实融通”的教学模式,注重加强产学合作。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质量效益型办学模式。我们采用四个“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是教师与企业生产“师傅”相结合。教师既是理论传授者又是操作技能的指导“师傅”,既上工艺理论课又上实习课;既是讲师,又是能够带领学生进行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中锤炼教师的操作技能水平。

二是教学课题与企业产品相结合。把学生在实习实训中按产品质量要求完成的课题作品推向市场,直接接受市场的检测。

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实训活动的同时学习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了理论和实践的超前和滞后。

四是育人与创收相结合。学生实习实训的过程,既是培养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逐步实现教学实训由“消耗型”向“自养型、创收型”模式的转变,做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师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产学合作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实施实训室建设任务项目化,教学设备研制自主化,注重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早在2004年,学校就将数控专业实训室、电气专业实训室,作为校本研究项目进行推进建设。项目建设实行教学团队负责制,要求专业教学团队完成从实训室建设方案制定、教学设备研制到实训项目开发的所有任务。

数控专业、电气专业分别成立了由1名技术组长、5名骨干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设备研制”项目专业教学团队。2004-2006年该项目教学团队教师指导一批优秀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成功研制出配有KND-1TB数控系统的CLK6130A型数控车床11台,配有KND-10M数控系统XKL7136型数控铣床1台,LJS-A型多功能电工实验台和多功能机床控制柜各1台。均通过有关专家组的测试,并投入教学使用,性能稳定、精度高、可靠性好。不仅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还为学校节约资金60余万元。专业教师在研制开发这些项目设备的过程中,极大地锻炼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科研开发能力和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综合能力,使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对接企业开展技术化服务,注重高新技能的推广与科研成果的转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始终坚持贴近企业,面向市场,注重高新技能的推广与科研成果的转化。

2009年10月通过与廊坊市百冠包装设备制造总公司、廊坊亨达包装机械厂等企业的合作,教学团队师生成功地进行了灌装设备的3D设计,为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2010年6月团队师生利用灌装压盖机的装配设计经验帮助青岛啤酒(廊坊)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灌装设备的维修,获得企业好评。2011年2月团队师生通过开展头脑风暴,利用3D设计软件帮助威意特汽车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完成全自动磁条压入机、全自动轴承压入机、自动升料架、搅拌机等10套自动化设备的设计与改造,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并获得了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2012年4月教学团队师生与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承担标准件图库的开发与制作。2012年10月与科技部国家信息化制造业培训中心开展合作,完成了《solidworks工程实例教程》《CAXA制造工程师工程应用教程》两门网络视频课程的制作。2013年与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开展合作,主编、参编共完成国家级职业规划教材8部。这些合作极大地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有效地激发了教师队伍能干事、干成事的活力与动力。

3.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彰显教学团队的影响力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注重与全国技能大赛相结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不断激发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发展的活力。2009年5月机械工程系成立了“技能竞赛项目”教学指导团队,负责指导训练学生参加科技部、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和六部委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两项赛事。团队教师通过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交流磋商,开展头脑风暴,仔细解读竞赛规则,制定了科学严谨的竞赛训练指导方案,充分发挥团队集体的智慧。

2009、2010、2011年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由科技部、教育部、团中央、常州市政府共同支持指导,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主办的第二、三、四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与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619所大专院校的近百万大学生激烈角逐,勇夺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河北省赛区夺得特等奖5项,一等奖1项。在全国创造了两个唯一:一是全国619所参赛院校中晋级总决赛唯一的技工院校;二是全国唯一有3支代表队同时入围全国总决赛的技工学校。

2010年在国家六部委主办的国家级一类竞赛、有“数控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笔者学院参赛学生荣获数控铣工项目技能竞赛河北赛区第一名,并代表河北省勇夺全国总决赛冠军,创河北省参加此项赛事历史最好成绩,充分彰显了笔者学校教学团队的水平。

4.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为专业教学团队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为了巩固各项目专业教学团队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激发团队教师参加竞赛指导、教研教改、“产学研”等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制定并出台了《专业教学团队组织管理制度》《教研成果奖励办法》《学科带头人评选及奖励办法》等系列激励制度。从制度上、政策导向上,向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团队教师倾斜。

第6篇:创新成果奖励办法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教学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的成效。2008年由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也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因此,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大力开展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医学院校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扬州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以机制为保障,以基金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以竞赛为导向,以普及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大大促进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医学院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我院围绕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主线,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四级联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及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等方面采取了全方位的建设措施。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逐步构建了适合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加强医学生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纲领性文件,是高校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打造具有扬州大学特色的本科教育,我校于2014年开始了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坚持教学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强化创新实践教学及设立创新学分等多种措施,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1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由多种课程构成的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我们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和优化。重点是将临床医学专业相关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三大课程群重新进行分类整合,新的课程模块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及专业特色课程。其中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由临床医学导论、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医学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七门课程组成[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课程的开设从第一学年开始,贯通于本科5年之间的10个学期。如临床医学导论和医学文献检索在课程群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可以在第1至第3学期基础医学阶段开课,其次是医学统计学、预防医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学,安排在第4至第5个学期开课,而医学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均需以医学专业知识和其他医学方法学知识为基础,所以在第6学期及以后开课。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的构建,使所有的学生在接受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医学专业课程培养的基础上,得到系统的医学方法学课程的培训,从而实现医学研究与临床工作中各种问题与医学科研方法和技术的对接,通过综合运用医学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多门课程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1.2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我校在2010年培养方案修订时即将各门课程内的实践内容单列为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在2014年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继续秉承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这一理念,适当压缩授课的总学时,特别是理论课学时,继续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用于开展课外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后,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近30%,大大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时间和机会。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在原有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的比例,并着重提高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加强过程考核,不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1.3实施创新学分制度,切实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

在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规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必须获得的总学分。除了在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外,学校还实施创新成果奖励学分制度。学生获得的创新奖励学分可作为任选课的学分,也可作为超修学分。创新成果的认定范围包括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市级以上学术会议获奖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得的奖励,发明创造获得的市级以上科技奖励或国家专利,研究成果或发明创造被社会有关部门采用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项创新成果可获得奖励1-3个学分,多项创新成果奖励的学分可以累加。学生根据教务处的要求填报奖励学分申请表并提供创新成果的证明材料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创新学分制度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高等医学教育并不仅局限于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也不受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限制,学生还具有发挥其创造力的发展空间,激发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要获得创新奖励学分,必须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相关的创新成果。

2依托“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体系,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为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从2007年起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随后,各地方及各高校也陆续推出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江苏省教育厅也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从2007年起每年在省属高校中遴选1000个大学生开展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扬州大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学校相继出台了《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关于“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规定》、《扬州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扬州大学关于实行学生创新成果奖励学分的暂行规定》、《扬州大学“挑战杯”竞赛奖励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等文件,构建起国家、省、校配套衔接的制度保障体系,使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章可循,有力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为了加大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扶持,学校从2004年起即开始设立了扬州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同时,学校还对获准立项的国家级、省级创新计划训练项目,按照1∶1配套经费资助,对获准立项不资助的国家级、省级项目亦参照同等级别项目进行配套资助。我院在国家、省及校级科技创新项目基础上颁布并实施了《扬州大学医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及《扬州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开展探索性实验的暂行规定》,以基础医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开设了院级大学生探索性实验训练项目[2]。探索性实验项目每学年开展一次,首先是面向学院教师征集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项目可以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是实验课程的改革项目。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相关的实验项目。学生的选拔和推荐由院学工处和指导老师共同进行。学生的选择主要考虑到项目的实施需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尽可能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故原则上选择二年级及以上、学有余力、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项目由3-4名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的实施周期一般为一年。项目实施结束后需要撰写结题报告,并由主持人进行结题汇报[2]。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的开展为校级、省级及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启动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将其中的优秀探索性实验项目优先推荐为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报送学校进行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遴选。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院逐步形成了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相结合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联动机制,成为我院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扎实载体。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是推动医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可以为医学生建立一个很好的平台,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有效地转化为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完成过程强调的是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创新性及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医学生自主地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

3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助力

本科生导师制是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一种教育制度,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聘请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指导[3]。近年来,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模式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为首的一些本科院校也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扬州大学早在2000年即开始在部分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我院也制定并颁布了《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率先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试点[4]。临床医学专业吴登云实验班是我院教学改革试点班级,该班级的学生是通过自愿报名,结合学业成绩、英文测试及综合素质考核等进行了层层选拔。根据导师制实施细则,在吴登云实验班中我们从入校第1学年起实施全程本科生导师制。首先在全院教师中进行本科生导师的遴选,要求导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师德高尚,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其次要求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具有中、高级职称,同时还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对科研业绩突出或具有科研项目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教师予以政策倾斜,优先担任本科生导师。师生之间采用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挑选自己敬佩的导师,导师再对入选的学生进行面试后决定是否接受。为了保证导师制的质量,规定一名导师只能带教2名学生。导师的职责主要内容有:思想引导、选课指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科研训练或临床技能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创新能力培养、论文报告会指导、就业指导等[4]。同时强调,本科生导师需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导师可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组织科研课题研讨会,吸收学生充当科研助手,促使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师制的实施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助力。在医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导师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新生入学后大一阶段,导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及对临床医学专业产生热爱和兴趣,同时用高年级本科生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来激发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进入导师所在的课题组观看其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到大二阶段,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导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科研课题的需要,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组进行基本实验技术方法的训练。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导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探索性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检索和文献查询,就某一方面的科研问题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设计及申报。到大三阶段,学生在科研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及技能的积累,可以结合申报的科技创新项目正式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导师制实施后,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有近50%的学生能够参与导师的课题组,获得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立项的课题组成员均有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资助中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占多数。导师制为学院扎实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有利于科技创新项目的选苗和培养,使学生在学术科技创新中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成效与思考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激发了医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大一第二学期就进入了导师的课题组进行见习,参与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并在学长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科研方法培训。到大二阶段,多数学生自发组成科研小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的检索和阅读,并开始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大三阶段已经能够独立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近5年来我院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数逐年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申报的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获得立项85项,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获立项153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获立项35项,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11项,600余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参与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并受益。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的增加,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数也逐年增多,近5年共计有30余篇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SCI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同时借助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平台,部分项目的成果被遴选为“挑战杯”大赛作品并入围,学院多次获得扬州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优胜杯,其中一项作品代表学院参加了全国“挑战杯”竞赛获得二等奖,实现了我院课外科技作品全国大赛奖项零的突破。近3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维持在45%左右,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有主持或参加了一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训练经历。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坚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相关保障制度做起,与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及导师制的实施相结合,将教学、科研及创新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锻炼其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为创新型社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医学人才。

作者:郑 英 史宏灿 陈轶群 王正兵 龚卫娟 单位:扬州大学医学院教学办公室

参考文献:

[1]安力彬,于双成,刘晓冬.基于培养医学创新能力的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构建[J].医学与哲学,2013,34(2A):47-49.

[2]傅奕,龚卫娟,季明春,等.开展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优化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61-62.

第7篇:创新成果奖励办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研 建设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187-02

科研建设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内涵建设,对推动高职院校科研事业发展作用巨大。近年来,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互动、参加学术会议等就高职院校科研建设进行了调研,并与相关高职院校、学术团体、学者专家等共同探讨高职院校科研建设问题,了解高职院校科研建设研究动态、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情况,基本掌握了高职院校科研建设现状,初步形成了高职院校科研建设思路,对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建设也有了初步的设想和实践。

1 高职院校科研建设现状调研分析

1.1 科研思想观念建设

调研、走访过的30余所高职院校,从管理者到教师都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科研思想观念,但不同的学校认识程度不同。

调研结果表明:新设置的高职院校不如老牌的高职院校科研意识强;地市级高职院校没有省部级和行业高职院校科研意识强;由中专学校改制建设的高职院校不如相关普通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院校科研意识强;国家级、省级示范建设高职院校的科研意识比一般高职院校强;高职院校整体不如普通本科院校的科研意识强。高职院校整体对科研的认识高度不够,不如象对教学那样认识明确,这在各个院校的科研建设中表现的非常明显,与教学建设相比差距较大。

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反映在实际工作中的科研机构不健全、岗位设置不规范、人员配置不足、设备设施配套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和落实不到位、激励机制建设无规划、院校以应付检查评估为目的、教师以应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为目标,出现了专业技术职务越高越不搞科研、教授甚至不搞科研现象,没有把科研看作是立校之本、生存之本。

当然,造成思想上对科研不够重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乏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政策引导方面的原因。

1.2 科研工作机构建设

调研结果表明,各个高职院校都建立了科研工作机构,但大多数院校的科研工作机构都还不够健全,尤其是新建院校、地市院校差距较大,国家级、省级示范建设院校较好。科研工作机构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第一,机构设置不规范。一般院校只设立了科研处或科技处,处内没有设置相关的科室,其他各个部门没有配套设置专门科研机构,个别院校只是在教务处设置了一个科研科;第二,岗位人员配备不足。一般高职院校的科研处只设处长1名,配备1~3名科员,没有相关的科室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其他各个部门没有配套(或没有明确)科研主管领导和科研干事岗位人员。由于科研工作机构不够健全,人员配置少,加之事务繁多(一般高职院校的科研处要做以下三类工作,即:科研管理、教研管理、学报编辑出版),造成科研处暨科研管理人员疲于应付一般的事务性工作,岗位人员难以明确分工和明确职责,无法静心研究管理和做管理,也不能按类分项管理,使得科研管理工作不够深入、细致,科研管理工作难以实现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

1.3 科研激励机制建设

调研结果表明,各个高职院校都建立了相应的科研激励机制,但大多数院校的科研激励机制都不够完善,在这方面新建院校与国家级、省级示范建设院校等老牌高职院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实际情况是:第一,各个高职院校都制订、颁布、实施了科研和科研激励的相关制度、办法,如:《科研工作管理办法》《科研管理工作程序》《科研基金管理实施细则》《科技成果奖评审奖励办法》《学术论文与科技著作奖励办法》等,但不同院校的科研和科研激励制度、办法的内涵有较大的区别,要求不一样,激励的强度不相同,相差甚远;第二,科研和科研激励机制建设规划性不强,目标不明确,与院校发展实际结合不紧密,很难形成科学的长效机制。如:没有宣传、动员、提倡等阶段而直接将科研要求纳入年度或聘期目标任务,相关科研管理办法、奖励办法等不能根据院校发展实际进行修订完善,科研要求或激励目标过高(或过低)让人难以达到(或轻易达到)而起不到激励作用,科研和科研激励目标与院校定位、院校发展目标不一致;第三,科研激励机制的形式、方法等较为单调;第四,评价机制不够健全,重形式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拥有成果轻成果转化应用等现象比较普遍。

1.4 设备设施建设

调研结果表明,高职院校的科研设备设施建设落后于教学设备设施建设,个别院校基本的科研办公设备都难以很好地保障,严重影响了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科研事业发展极为不利。

1.5 科研平台建设

调研结果表明,各个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地实施了科研平台建设,但由于理解和历史积淀的差异,其建设内涵和形式有较大的区别。

2 高职院校科研建设思路探讨

针对高职院校科研建设现状,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和综合办学实力,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科研建设。

2.1 加强科研思想观念建设

思想决定结果,思想决定成败。强化科研思想观念、树立科研立校思想是科研建设的关键所在。首先,院校领导的思想理念是问题的核心。领导应充分认识科研建设对院校发展的重要性,把科研建设作为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学院发展规划,融入学院机制体制建设中,确立科研建设的地位,保障科研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工作者应强化科研建设意识,积极投入到科研建设中,并通过科研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目标。

2.2 加强科研工作机构建设

科研工作机构是科研和科研建设的基础。建立健全科研工作机构,加强对科研和科研建设工作的领导与规范化管理是增强科研实力、提高科研水平的关键。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机构建设,结合院校发展实际,合理设置科研工作机构、岗位,足额配置科研工作人员。不仅要设置科研处以及处内相关科室,而且要配套设置各个部门的科研主管岗位和干事岗位,同时,要成立学术委员会,有条件的院校还要建立独立的高职教育研究所、学报编辑部、专业技术研究所等,加强对科研和科研建设的管理与指导,为发展院校科研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2.3 加强科研激励机制建设

系统、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对科研工作实施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科学的激励目标、内容、方法等是建立长效科研激励机制的根本保证。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以科研规章制度建设为基础的科研长效激励机制建设。制订合理的、与院校发展实际相符的科研事业目标,加强科研激励的目标规划性,与时俱进,与院校的发展时期同步,从数量目标到质量目标,从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渐提高要求,贯彻以质量内涵激励为主的激励方针;从引导、督导走向督促,从鼓励参与到与评优、晋职、晋级挂钩,促进个人事业发展;丰富科研激励的内涵、方法、手段,数量激励、质量激励、数量与质量激励相结合,非考核激励、考核激励、非考核激励与考核激励相结合;加强激励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效性,按需激励,树立有需、有用、有效才能持续发展思想。科研激励机制建设要循序渐进,从非考核激励走向考核激励,培育校园科研文化,最终走向以精神文化为第一要义的文化激励,努力使科研成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和生活习惯。

2.4 加强科研投入

加强科研的人力、财力、精力投入,特别是保证科研基本物质硬件条件,促进软件条件建设。

2.5 全方位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科研平台建设应该包含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要充分重视科研环境建设,努力促进校园科研文化的形成,促进科研事业持续发展。因此,要全方位实施科研平台建设,将思想观念、工作机构、规章制度、科研发展规划、科研工作目标、激励机制、工作资料、学术活动机制、科研氛围、科研团队、经费投入机制、设备设施、工作条件、成果总结与交流渠道、成果输出与推广机制等纳入高职院校科研平台建设。

3 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建设观点

高职院校在实施科研硬件建设的同时,必须结合院校发展实际进行科研体制机制等软件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科研激励机制建设是科研软件环境建设的核心之一。

第一,科研激励应循序渐进、逐步发展,从提倡、鼓励等非考核激励开始,逐步实施考核激励,积极培育、发展科研文化和校园文化,最终摒弃考核激励,实现以精神为第一要义的文化激励,使科研成为教职工的精神需要、自觉行为、生活习惯,以利真正达到激励的目的。

第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尤其是由中专学校升格建设的高职院校,要想提高科研能力水平,只有鼓励引导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督导、督促,要给教职工施加一定的压力,才能形成内在动力,督导、督促激励的效果会更好。

第三,科研激励机制建设应结合院校和社会发展实际,融入到院校体制机制建设中,并依托院校发展而发展,科研激励机制建设应和科研设备、设施硬件建设相结合,互相促进。

第四,科研激励机制建设应兼顾必需、可行、且留有发展空间。科研评价考核要充分重视对科研质量内涵的考评。制订科研工作绩效考核方案,必须突出高职特色,有效促进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产业化发展,有效提高院校的综合办学实力,有效服务于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

4 结语

高职院校实施科研建设是必须的,但只有硬件建设是不够的,还必须扎扎实实进行科研激励机制等软件建设。在科研激励机制建设中,只有鼓励、提倡、引导是不够的,督导、督促激励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EB/OL].http://.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0072200014&cata_id=N003.

第8篇:创新成果奖励办法范文

(一)实施多样化人才引进工程

一要大胆试用推行以研发项目为依托的“带土移植”型,以孵化器为依托的“筑巢引凤”型,以特殊人才为依托的“跨单位兼职”型和以知识技能互为补充依托的“顾问”型等人才共享方式。

二要对国外省外杰出的人才,采用合同聘用、高级访问学者、客座研究员等形式,实行保留身份,户口还迁,来去自由的候鸟式服务及采取兼职、承担委托项目、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实现人才集聚的新突破。

三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科技人才。可借鉴江苏省的“企业院士工作站”项目,通过“企业院士工作站”为研发平台,江苏省已引进院士154人,涉及电子信息、新能源、环保等诸多领域。为此,我省可以借鉴这一成功经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四要借鉴江苏“双千人才工程”引进人才计划,引进1000名包括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海外科学家和留学归国人员等在内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1000名科研创新学者、企业青年博士和科技型企业家等高素质科技人才。

(二)实施海外人才智力服务工程

我省应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引稳并重、来去自由”的原则,进一步做好海外人才智力服务工作。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求职信息公开制度,可通过“四川人事网”等省内主要媒体,加强引进海外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建立柔性的海外人才流动机制,引进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可不受编制限制,主要对象为公派或自费出国留学,学成后在海外从事科研、教学、工程技术等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各类急需高级人才及拥有较好产业化开发前景的专利、发明或专有技术等方面的人才。

(三)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工程

一是进一步实施“院士育人工程”,充分借助省内现有院士资源、吸引省外院士充分发挥他们的学术带头作用,以院士为核心,启动我省有关重点学科专业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二是启动人才“攀登计划”,充分借助“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与“四川省学术带头人才后备人选”制度和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促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

三是培养“国际化”、“领军”人才,选派学术骨干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开展合作研究;鼓励和支持培养科技人员通过竞争承担国家和省重要科研工作,参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讨。

(四)实施科技人才环境建设工程

1、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建全以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使用、人才辐射为主要内容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科技人才评价、选拔、激励等机制。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要把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计划立项、实施、监督等计划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将知识产权拥有量及其保护和管理制度建设状况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科技人员职称评定、科技奖励评审等工作的重要资格指标和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政策;严厉打击、惩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3、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应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使R&D经费投入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或超过2%,推动技术研发进入以技术创新为主的阶段。完善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外资和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R&D投入体系。

二、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积极性

(一)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

一要制定科学灵活的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二要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方法同行评议,建立并完善参与评议专家的专家库;三要减少行政干预,建立第三方评价制度。政府应当着眼宏观,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力量介入,使科技人才评价工作逐步转移到以行业性、权威性、独立性的社会中介机构上来。

(二)完善科技人才选拔机制

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聘任制度,强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推行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用人制度;重视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选拔与使用,高层次科技人才不仅包括科学家、工程师,也应包括高技能人才在内;加大选拔中青年科技人才力度,要放手把大批专业造诣较深又富有朝气的中青年充实到学术、技术工作的关键岗位上来;要充分发挥50多岁、40多岁中年科学技术人员承前启后的骨干作用。

(三)完善科技人才分配机制

我省应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积极探索实行按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和途径,建立健全重实绩、重贡献的科技人才分配制度。

1、实行以岗位工资制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工资制度

除了岗位工资制以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行项目工资制、协议工资制、年薪制等。

2、积极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

企业要不断健全现金、实物、股权、期权等多种奖励形式,提高科技人才收入中奖励所占比重,实行科技项目成果奖、科技产品新增税后利润提成、技术转让收入提成等奖励办法。

(四)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在物质激励方面,除了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分配机制以外,还要完善各项配套服务。切实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科研条件;落实科技人才安家、生活补贴、社会保险、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相关措施。

在精神激励方面,一是应做好优秀科技人才的推荐、评选、宣传、表彰工作;二是应建立人才专项奖励基金,如:“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基金”、“博士后研究人员资助基金”、“学术带头人培养基金”、“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基金”等。

(五)完善科技人才区域合作机制

我省应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强与其他省、市、县的区域合作关系。一是直接引进科技人才;二是通过地区间的科研院所合作引进科技人才;三是通过高校合作、企业合作引进科技人才;四是通过共建研究中心引进科技人才;五是通过共同研发促进区域间科技人才合作。

(六)完善中央与地方协作机制

第9篇:创新成果奖励办法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为宗旨,以创建和建设高职校为和人事制度改革契机,以加强常规管理、狠抓制度落实为主线,以深化教学改革和加强教科研工作为动力,以推行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为保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程度达到我市同类学校领先水平;

2、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省级汽车实训基地创建成功;

3、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学和教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健全;

4、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效果,“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创新,项目教学全面推行,学生学业成绩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创新,学生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切实提高;

5、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学历结构、双师结构更加合理;

6、校内实训中心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满足教学要求。

三、主要工作

1、教学常规管理。

(1)修订和制定《学籍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等,使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2)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评估和监控体系,实行学校、专业部、督导室三线监控和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互评、社会评价四评监控;

(3)进一步完善教学例会制度;

(4)实行教师《教学日志》制度;

(5)建立现代化教务管理和学籍管理系统。

2、教科研工作。

(1)成立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机构,各专业部建立专业研究所,形成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网络和机制;

(2)制定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和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3)加强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工作;

(4)确定一批校级科研课题,组织教师开展研究。

3、教学改革工作。

(1)各专业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基本形成,制定、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制定项目课程的课程表准;

(2)项目教学进一步推广;

(3)部分(50%)专业课实现考教分离;

(4)全面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都要建立一批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校级领导分别负责一个专业部,帮助推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工作。

(5)争取1-2个专业成为省级课改实验专业。做好省级课改实验点的申报工作。

4、教师队伍建设。

(1)制定并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对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技能培训、企业实践、业务比赛获奖作出明确规定。

(2)完成首批青年教师业务达标考核工作;

(3)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活动,评选教师技能标兵,实行技能标兵津贴制,并给于表彰;

(4)积极引进并通过校企合作聘请高水平专业教师。

5、专业建设。

(1)根据地方经济结构变化,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使主干专业、支撑专业、特色专业结构合理,长线专业、短线专业、高职专业和中职专业层次分明;

(2)制定各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

(3)学校成立学校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各专业部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4)根据实际情况,条件成熟的专业申请设立技能鉴定考核站点;

(5)各专业充分利用师资和设备优势,积极开展社会短期培训,学校将规定培训任务。

(6)汽车专业建成省级示范专业。加大对汽车专业的设备投入,积极准备迎接验收。

6、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1)举办学生技能大赛,评选学生技能标兵,优先推荐学生技能标兵就业;

(2)制定计划,搞好“校园大讲堂活动”。

7、加强对口单招班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考试工作,加强研究。

(1)从组织管理形式和运行机制上加强对对口单招班的管理;

(2)加强教学研究,加强集体备课,同一年级要统一进度,学内容,学目标,统一作业,统一考核;

(3)坚持月考制度,做好成绩分析工作。

8、加强实践教学。

(1)按照与生产现场同步的要求,制定校内各实训中心的建设规划和投入计划,力争实训中心逐步满足专业技能训练、技能鉴定与考核及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形成具有鲜明专业和企业特点的氛围;

(2)加强对实训中心的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形成符合上级要求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3)结合项目教学的实施,各专业均要制定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训大纲,明确实践课的达标要求和考核办法。

9、招生工作,确保完成1600人招生计划。

(1)确定招生专业;

(2)制定招生简章和各种宣传材料;

(3)制定招生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