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家庭教育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充分利用班队会的时间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班级设立“小小监督员”,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在周末时间进行总结,通过监督员的汇报,评出“星级小标兵”。(工作计划)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2、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国庆节、教师节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学生的爱班意识为班牌争得荣誉。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3、可以利用校园故事会和班牌得星多少的评比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另外,对于学生的书写读的姿势,采用“谁的小树长得最直”的活动进行监督,并在课堂上随时提醒与帮助。
4、以行为规范教育主题活动为载体,结合学校行为规范示范班评比,开展“迈好成长第一步——以“礼仪教育”为重点”的特色班创建活动。
5、继续作好行为规范示范员、行规之星、行为规范示范班的申报、评审工作,以评比树榜样,促发展提高。
在整个实习期间,我都是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刻苦努力地钻研如何上好一节课,不管是上英语课还是上语文课都做到上课前一定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对学生负责,对老师负责,同时也对我自己负责。在批改他们的作业时也做到认真负责,认真对待,有不明白和不懂的地方都虚心地听取其他人的意见。
在实习期间的教学上,我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在上课前尽量做到试讲和给指导老师批改教案,虚心地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在教学上处处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努力做到转换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在课堂上多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来组织教学。在识字教学上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提供一个自主的平台,让学生采用自主的方式来研读课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指导学生朗读上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朗读形式。最主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明白课文,升华课文的中心。在课堂评价上多采用学生自主评价,全班评价相结合,突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在课堂的组织上多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增进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整个实习的教学上,我都认真落实了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技能不断地提高,每一节课后都让原来的班主任,同学评课和自己写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尽量做到同样的毛病不要再出现。结合自己当学生的心理,如何把课堂上得更有气氛,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不仅在实习教学上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班主任工作上也是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我都是跟他们一起早读,早操,还要等他们搞完卫生才离开学校,在期间尽力协作原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同时也自己单独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班级活动。如成语,知识和单词接龙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演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同时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在班主任工作上,我积极地跟学生交流,努力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同时也留意班级上比较特别的学生,有学生留下来罚做作业,我也陪他做完再走,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学生不做作业的原因,从而更容易在思想上扭转他们不完成作业的恶习,同时也增进了与他们之间的感情。在做班主任工作上,我是实际地落实我自己的工作的同时也是观察者,观察原来的班主任是怎样管理班级的。我老师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班主任,她处理班级事务上很多地方都把新课标的思想都落实了。如果做才能管好班级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处罚学生的时候也是让全班同学来举手决定的,这体现了老师的民主思想和学生的自主精神。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让学生写保证书和加家长签名。我觉得这样更好地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合起来,跟有效地教育现在的小孩子。
在教学工作上和班主任工作上都是认真负责,在实习期间我也结合自己的论文题目做了一份有关《家庭教育消费与学习成绩相关研究》的调查问卷,同时也跟那里的老师,家长做了个简单的访谈,做到从学生,家长和老师全面地了解家庭教育消费有关情况。
\[关键词\]军校活动;习惯养成;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5-0088-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华(1972―),男,江苏海安人,本科,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角斜镇角斜小学校长,小学高级。
一、现状
在与教师、家长的交流中,学生的习惯问题是经常被提及的话题。结合日常的观察,我们深深感到当前农村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当下留守儿童的数量日益增加,隔代教育造成的家庭教育缺失,给学生的习惯养成带来了诸多困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自理能力不强。近半数的小学生不会整理床铺,不会洗衣服、折叠衣服,不会烧煮简单的饭菜,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2.人际交往存在障碍。部分小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不愿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倾向,与人交往缺乏应有的礼貌。
3.膳食不合理。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不吃早餐,大多数小学生喜欢吃油炸类、高糖类、膨化类食品,钟情于甜味、碳酸饮料,有四成左右的学生存在挑食、偏食现象。
4.安全卫生意识淡薄。大部分男学生要在家长提醒下洗头、换衣服、剪指甲、理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纪律性差。
回头反思我们的习惯养成教育,虽然重视程度足够,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多说教批评,少引导践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实践
(一)建章立制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依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全校发起了“人人学做,个个争当小标兵”的号召。为了帮助学生明确行为规范,课题组分别从“文明礼仪、两课两操、守纪爱校、就餐卫生、安全守纪、勤学上进、活动特色”等七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角斜小学少年军校学员一日行为准则》。为了便于学生牢记,我们将规章编写成了歌谣,例如“行好礼,扫好地,走好路,做好操,唱好歌,读好书,听好课,发好言,写好字,上好网”“孝敬长辈,友爱同学,礼貌待人”“一切行动听指挥,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二)扎实训练
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入手,在准点到校、文明礼仪、集散路线、就餐常规、学具整理、坐姿站姿等方面推行少年军校的管理模式,以训练促养成、以管理促养成。以就餐为例,我们将整个流程细化为8个方面:(1)行进路线和次序;(2)队伍排列静快齐;(3)有序洗手;(4)协作分餐;(5)饭前一支歌;(6)文明就餐;(7)严禁浪费;(8)整理餐具。这样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守纪习惯和卫生习惯,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就餐效率,纠正了偏食和浪费的不良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了基础。
(三)活动巩固
组织各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撰写活动课教案,切实将习惯培养与军校活动紧密结合,例如在体育课上,开展军体拳训练、跑操练习等。开发的校本课程“国防和品德”课充分利用少年军校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每学期,学校都组织“生活技能大比拼”活动,通过劳动技术课、社会实践课,传授生活技艺并开展一系列的生活技能比赛,如“我是小小厨艺师”比赛、叠衣服比赛等,个人赛与小组赛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四)自主监督
学校设立了“军校文明哨”,由各班每周推选优秀学生督查学生日常行为,校园里随处可见身穿迷彩服的“小督察”,他们既是常规管理者,又是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现在,课间做操时,学生队伍整齐有序,动作干脆有力、整齐划一;食堂就餐时也看不到学生争抢座位和浪费粮食的现象;课堂上,学生的坐姿规范,听课专心,书写认真……
三、思考
(一)深化了养成教育的认识
通过对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探索,我们对养成教育的组织、实施、意义、价值、方法、途径等均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1)学校是实施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养成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2)建设一支热心养成教育、业务水平过硬、组织指导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养成教育成功实施的关键;(3)养成教育要紧密联系学校办学特色,探索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形式多样灵活的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双赢。
(二)丰富了养成教育的途径
有机整合少年军校、实践基地、班队活动资源,把习惯培养纳入少年军校训练之中,从行为训练入手,让学生改掉生活陋习,形成讲究卫生、美化环境、科学饮食、文明守纪、热爱劳动等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价值观。
(三)拓展了养成教育的思路
将良好习惯内化为学生的生活状态,不能仅仅停留在训练手段的创新上,更要研究小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家庭也是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构建系统的习惯培养体系是我们今后需要思考的。在教育中我们还应考虑习惯培养与个性发展的关系……这些思考都为今后的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一、指导思想
1、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使我校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色。
2、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使全体师生懂得珍惜生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使全体学生从小就掌握必要的生存知识,克服当代少年儿童那种娇宠依赖的不良品质,提高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3、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促进全体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从小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体会社会生活的幸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活动实施的背景条件
我校座落在翁源县县城中心,占地面积11142㎡,建筑面积10739㎡, 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和教学场室基本能够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我校拥有一支业务能力比较强的教师队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副高级)1人,小学高级教师85人,中学一级教师7人。本科学历53人,专科43人。持有心理健康教育B证的教师4人,C证的41人。
我校一向来重视开展安全教育,把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最重要位置。同时,近几年来通过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组建了一支教学能力比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这是我们开展“三生”教育的良好基础。另外这两年通过教育创强,学校的设施设备、功能场室有了明显的改观,能够满足开展一系列德育工作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按照我校的德育理念进行布局和更新。目前我校已经编印了3套德育校本课程:《安全教育读本》、《礼仪知识读本》、《生命教育读本》。为进一步开展“三生”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教材。
目前,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每个家庭孩子都比较少,导致小孩子被过分溺爱,孩子应该做的许多事情都由父母、爷爷奶奶代替了,造成大多数小学生动手能力差,生活能力也比较差。为此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在学校开展“三生”教育才能培养好现代化的接班人,才能真正让学生健康成长。
三、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学校德育育人的管理机构
1、健全领导机构,重视德育创新研究,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协调发展。
2、制定科学可行的“三生”教育计划(学校计划、德育计划、少先队计划、班级计划、活动计划、方案、活动小结)、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教育评价等,保证活动有序开展,突出以渗透教育功能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地引发受教育者参与活动的兴趣。
3、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研发,课题研究的指导,做到措施到位、经费保障、及时汇报、适时指导,不断将课题研究推向科学化的境界。
四、实施内容
(一)构建主题文化 打造善美校园
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教育环境,开展“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的教育,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校训摆放:在求真楼正面贴校训:全面、严格、勤奋、活泼
2、教学楼命名:原科学楼命名为求真楼,南楼命名为求知楼,北楼命名为求学楼
3、依据我县是兰花种植大县,在求学楼配以宣传兰花的文化板块,使学生能够识兰、赏兰、写兰、画兰、颂兰,从小感受兰花的高贵、温馨、香溢。在求知楼配以生命与水、生命与饮食、生命与运动、生命与挫折、生命与环境五大主题的宣传栏,使学生了解珍惜生命与保护环境、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积极参加运动等等的关系,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4、在求知楼和求学楼的适当位置张贴图文并茂的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和《三字经》,让学生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5、在求真楼的学校墙报栏设置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少先队知识教育、德育知识、社会与科学、创建和谐校园、卫生与健康等8块教育专栏。这些墙报由五、六年级的学生动手出版,要求每个学期出版三期。在求真楼下还设置学生作业展和学生作品展。
6、学校图书角:在求真楼下开设学校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图书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做到天天有桌椅、有书架、有图书。
7、班级文化建设: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让课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的氛围,营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结合学校的善美主题文化设立班级目标、班名、班徽、班级口号等。各班根据班级目标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
(二)以开展“三生”教育,推进 “政德”“师德”、“学德”建设
1、通过师德教育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求全校
老师认真学习安全知识、生命教育知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老师们言传身教,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2、以“幸福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立足点,在教师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教育活动,提高师德素质,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
3、落实韶关市中小学教师“十要十不准”。
4、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富有激励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对待挫折、珍惜生命、爱护生活环境,勤奋向上的品格。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为促进学生幸福生活,健康成长,我校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成立了以何新旺、赖丽萍、张海霞、曾庆成、黄清花、华琴花、陈启珍、邓丽丽、刘丽琴、张远红等十位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整理,作为向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依据。
2、全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更新观念,高度清醒地认识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工作中。围绕韶关市“厚德弘善感恩励志”的德育核心理念和我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问题学生的结对帮教制度,落实帮教措施,建立结对帮教档案。
3、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研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教育德育工作的年度考核之中,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观摩评比活动;设立网上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设立心理信箱;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集体辅导。班主任利用心理健康课,根据本班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地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另外,每月一次,利用国旗下讲话,对一些共性问题,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集体心理健康辅导。
(2)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环境布置考虑到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考虑到了儿童的审美特点,让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每周二~周五的最后一节课开放心理咨询室,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由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在心理咨询室内门外设有“心理咨询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3)个案教育。以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作为个案对象,以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两种方式研究。采用跟踪研究,合作的方式进行。
(4)博客互动。在我校网站上,心理辅导老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中另开心理专题,欢迎学生、老师、家长等的咨询,拓展心理咨询的对象、时间、空间,更为便捷、互动,有一定的实效性。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四)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礼仪教育,使学生掌握日常礼仪知识,养成文明礼貌的品格。
1、组织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各班每月一次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做到有内容、有教案、有效果。
2、组织礼仪知识竞赛:每学期组织一次礼仪知识竞赛,通过竞赛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日常的礼仪知识,提高礼仪知识教育的效果。
3、利用黑板报、校讯通、升旗讲话等渠道开展礼仪知识教育。
(五)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和生存能力。
1、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掌握消防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防溺水知识、防暴力伤害知识以及地质灾害的自救自护知识。
2、每学期进行一次安全知识检测考核。
3、每月举行一次安全应急逃生演练。
4、利用黑板报、校讯通等途径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六)开展生存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1、经常性开展生活常识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常识,提高 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提高。
五、活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实施方案(2015年2、3月)
(1)确定目标;(2)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4月)
(1) 通过贴宣传标语、教师大会、升旗仪式、家长会、校讯通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2)创建韶关市德育特色创新与发展活动启动仪式。
(3)创“十无”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和实施阶段。
(4)道德讲堂活动的启动及实施。
(5)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
第三阶段:学习、规划、启动阶段(2015年5月)
(1)组织学习,明确活动实施的意义和具体方案;
(2)开展生命教育、礼仪教育活动。
(3)德育校本课程的研讨。
(4)校园文化建设。
(5)道德讲堂活动的实施。
(6)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家长学校优秀教案的撰写评比。
第四阶段:活动具体实施阶段(2015年6月——2015年5月)
(1)进一步明确开展“三生”教育的方法、途径,形成我校的德育特色;
(2)少先队
环保教育活动的开展; (3)开展政德、师德、学德活动;
(4)请专家到校指导工作。
(5)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
(6)《道德讲堂》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五阶段:年度总结(2016年6月)
(1)对教育活动进行总结,撰写活动情况报告;
(2)进行经验交流。
(3)资料的归档整理。
一、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儿童实践、注重儿童自主参与,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务必力戒空洞说教和形式主义,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儿童在行动中明理,在实践中锻炼,学会自己教育自己。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校要求授课教师在备课中要把德育内容反映在教案当中,在课堂上,结合课文内容灵活多样进行德育渗透教学;同时利用每周一班会课组织学生开展“安全、环保、礼仪、诚信、自律”等方面的主题班会,在教育中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2、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我校通过活动,使各班学生出现你争我赶的局面,并从没个班中抽出部分优秀的学生对学校进行监督反馈,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每周一开展“国旗下讲话”的教育活动。
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教育学生热爱国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在学生中开展“国旗下讲话”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在老师各家长还有社会人士的真确指导下,引导学生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更为红旗高高飘扬而奋斗。
4、开展行为规范实践活动,进行礼仪教育。
每班每两周给学生上一节礼仪课,所讲的礼仪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排的,让学生模拟实践,表演怎样才能做到待人接物有礼貌。我们坚持抓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养成训练,学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变得文明礼貌多了。
5、开展“三个弯弯腰”活动,进行环保教育。
要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环保的意识是不能没有的。我校首先在学生当中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见到果皮弯弯腰;见到纸屑弯弯腰;见到塑料袋弯弯腰”成为自觉行动。
6、开展“孝心献父母”主题活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同时,我们还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不少孩子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孝敬父母就更无从谈起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组织了“孝心献父母”这一主题教育活动。
二、积极为学生创设道德建设的社会实践场所
学生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教师和全体社会成员的通力合作。
1、小公民道德建设走进家庭。
家庭是学生道德教育的摇篮,是学生道德教育最重要、最基础的阵地,对于学生道德习惯的形成着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广泛向家长宣传道德建设计划,积极求得家长对孩子参与活动,在家中给学生当好“小帮手”、“小主人”等提供机会和条件。
2、小公民道德建设主动与社会联网。
在对学生进行小公民道德建设中,我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来支持和参与,其中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邀请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老领导到校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利用社会活动场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我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参加读书征文竞赛活动。
三、存在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存在主要问题:其一,未成年人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方面观念淡薄,缺乏遵守公德的意识。其二,未成年人在物质追求方面上,表现出贪图安逸、相互攀比,精神世界空虚,无远大理想,上进心不足。其三,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比较难做到三位一体,互相渗透,出现学校教育和社会、家庭教育逆向异步的现象。
【关键词】 减负;素质教育;课程标准;教学活动
一、导论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顽症,已经给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2001年国务院就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与心理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明确指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与心理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现实情况是,沉重的课业负担、强大的升学压力仍然使很多中小学生失去了应有的自由空间,没有时间看自然界、看社会、看生活,没有时间思考、创造、实践。
二、学生负担过重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从社会角度来看,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人们争抢优质教育资源的势头愈演愈烈;学历因素在我国就业竞争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人们一味追求高学历;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质量评价主要看学校的升学率,不注重素质教育,综合来看社会因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
2、学校。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教学活动有误导作用,为应对考试,很多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逼迫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不能因材施教,依靠题海战术提高学生成绩,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自由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增加了学生的身心负担。
3、家庭。中国的很多家长不懂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成长规律,不会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导致对孩子认识不足、定位不准,对独生子女期望过高,盲目攀比,不重视孩子多元智能的开发和培养,只看重学业成绩,逼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和辅导班,给孩子增加了大量的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
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教学策略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实现新课程的价值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这种认知倾向,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对感兴趣的内容会兴致勃勃地学习,遇到困难时会主动的钻研和探求,而对那些不感兴趣的内容,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被动接受,稍有困难就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设法为学生创设各种愉快的情境,时时引起学生的好奇、新鲜、兴趣、疑问等情绪,让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感染力和吸引力,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会极大的减轻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心理负担。
2、转变教学观念,创设“参与式”教学环境,把课堂还给学生。《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质疑释疑、个体表现、体验成功、获得自信、收获快乐的地方,不是教师个人表演、完成“教案剧”的地方。试想,学生长期看教师在讲台上表演,而自己无法参与其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那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此,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把课堂能否真正还给学生的关键。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结合教材,精心构思,设计教学内容和环节,做到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愿意参与;提纲挈领,适时引导,使学生能参与;联想发散,促进知识内化和迁移,让学生会参与;树立榜样,体验成功,让学生乐与参与。
3、“先学后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有效减轻学生的负担。“先学后教”要求,上课伊始,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提出明确的问题让学生看书后解决,问题用课件展示或板书,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思考问题,此时,教师在黑板上准备板演的练习。阅读完毕,教师请学生解决刚才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请学生思考解决或讨论解决,最后,教师只讲解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预先设想、精心设计、有效组织,并且要坚定不移的坚持“自主、合作、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与自学能力,同时减轻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负担。
4、优化作业设计,注重“当堂训练”。过多的家庭作业是学生课业负担的罪魁祸首,但适当的作业是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运用能力不可替代的途径,尤其面对中、高考,实行“零作业”是不现实的。如果教师搞一刀切,一味减少作业、降低难度,势必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学不好”的现象,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作业,体现目的性、针对性和层次性;要有代表性,能以点带面、以少胜多,能举一反三;要有价值性,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获得成功的快乐。
课堂教学是减负的主阵地,构建高效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课程标准》落到实处,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让我们一起努力,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创造,让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自由飞翔。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
(一)加强学校教学管理,确保毕业班的工作顺利进行
首先,我校在每学年初针对学校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师资重组,要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调整;尤其对毕业班,做到一是教师的合理搭配;二是新老教师的传帮带;三是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长处,做到互补,扬长避短。这样就能营造出毕业年级教师的教学环境,让教师有一个坚实的学校重视、支持基础,让教师教学有激情!
其次,学校校长重视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导处具体抓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组织召开学校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会议,讨论教研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教研工作的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强化目标意识。要求年级组组织毕业班教师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和贯彻实施,切实把握《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要求上的新变化,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第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工作,了解和发现毕业班师生教学、生活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时加以推广或解决。
(二)抓好毕业班教师的管理和培养
1、为毕业班教师营造成长平台。每学年开学后由教务处组织,针对本届毕业班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本届毕业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召开本届毕业班与上届毕业班教师关于毕业班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会。在会上,由本届毕业班教师介绍学生的基本情况,提出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自己感到的困惑,大家进行分析讨论;由上届毕业班教师交流在毕业班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问题。在交流会上,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他们有的谈到:教育是良心工程,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中做到努力、认真、踏实……。这样的交流会,使我校的毕业班教学成了教师共同成长的平台,教师们的经验也是大家的共同资源,这也是我校毕业班教学成绩历年逐步提高的基础。
2、落实毕业班教师的管理过程。
首先学校要求毕业班教师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质量要“高”。促使毕业班教师尽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创新的机会,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充满平等、互爱、和谐、兴奋的氛围中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共同获得发展。二是坚持校内听课制度,这样为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平台。三是认识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三)以教研活动为合作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加强集体备课。我们把集体备课作为毕业班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为此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在集体备课中分两步,一是备课的讨论,每个年级组是一个备课组,要求每单元集中讨论一次,组长做好详细的讨论记录。讨论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难点,毕业总复习突出的重点;讨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讨论作业的布置,不断优化作业设计。二是教案的使用,集体备课教案是年级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案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知识的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注明批注。课后在教案中要写课后反思,写清楚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应该改进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四十分钟获得了最大的效益,迫使教师把握课标,吃透教材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开展年级组研讨活动。我校每学年开展青年教师的献课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学习,进行以备课、说课、上课、反思、点评、总评为形式的毕业班教研活动,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总结的基础上提高。
3、加强教学检查力度。学校领导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听取毕业班教学情况汇报、听课评课进行现场指导、检查备课前的讨论记录并参与备课前的讨论、检查教案的使用情况记录、检查课后反思、检查作业的批改情况,召开毕业班教师座谈会、年级组教研会、与毕业班教师交换意见,并形成视导意见,用以指导教学。
关键词:道德精神;反思;自私;任性;德育为先;公平正义;传统美德
一、背景
在解放初期,我国经过战争的洗礼,百废待兴,物质贫乏,但全国人民的道德精神极高。现代社会,物质极其丰富,道德却在滑坡,社会价值观扭曲,从小悦悦事件、扶老被讹诈,到“绿领巾”等教育领域的违反教育规律的行为,一系列事件都不得不让人反
思:为什么在我们从小就重视品学兼优的培养、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的情况下,社会道德却一再下滑,而且愈演愈烈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面临巨大挑战,如何走出困境是教育界必须面对的难题。
二、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这些年来,我国小学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效果并不明显。对学生开展有意识的道德教育方面确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社会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思想政治建设而忽略了传统道德建设,同时由于网络、社会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小学生缺乏起码的道德常识,成了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如,不会问候、不会谦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等;又如,有一些不良行为的学生把小偷小摸当作是好玩,是非不分,大至行为不羁,甚至触犯法律,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二)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中对道德教育方面相对薄弱。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同道德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在开展家庭教育中,家长普遍未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致使像“融四岁,能让梨”的经典成为历史美谈。更有甚者,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思想道德教育缺失,甚至有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还带头做出有违社会道德的行为。
(三)学校方面
教育过程中对于道德教育重视不够,素质教育虽然已提了多年,但是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不够,重智轻德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道德教育措施、对策
社会的实践经验告知我们:“一个人有德有才是优等品,有德无才是合格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阐明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营造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1.美化校园环境布置,印制各类道德教育的横幅,在学校教学楼的显著地方上墙。
2.设置“道德教育”橱窗。公布每周道德之星、每周道德教育内容和重点等。
3.定期出刊宣传栏,刊登传统道德格言、感人故事、学生体会、优秀感人事迹、教师文章等。
4.为每个教室以及走廊挂上道德格言,德育格言均为本校师生书法作品。
5.各班制作、粘贴统一的“道德之星”创建表,各班对每周德育教育的优秀学生予以公布。
6.成立红领巾监督岗,每天定时巡视校园,对于学生不良道德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7.设置校外礼仪监督员。由学生和家长共同组成,专门对学生在校外的礼仪行为进行监督。
8.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宣传阵地,宣讲道德知识,营造德育教育氛围。
(二)开展道德教育的做法
在小学生中进行道德教育,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
承优良传统美德,也是他们树立爱祖国、爱集体、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思想更加深入幼小心灵的体现。
1.认知明理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礼仪和行为习惯,首先是以“知”为开端,遵循知、情、意、行的内在规律,最后以形成自觉、自主、自动的行为习惯为归宿。
(1)抓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一主教材,加强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训练,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我们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依据。同时还编写了《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等,紧扣“文明礼貌――做人的基本素养,诚实守信――为人的基本准则,学会关心――让世界充满人情味,学会合作――发挥1+1>2效应,学会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上好品德课,畅通道德教育主渠道
我们要充分发挥品德这套教材的作用,根据小学生特点,突出了小、近、实、序、趣的原则,教育内容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螺旋式上升。我们为了充分运用这套教材,提高德育实效性,开展最佳教案设计,进行课堂教学竞赛,营造乐学氛围,落实礼仪规范训练,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新的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将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认知愿望和兴趣,使他们感到上课是一种乐趣,像做游戏一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2.强化训练
(1)制订阶段性的目标,促进良好道德的养成
各班在开学初,按照小学低、中、高年级的特点,制订阶段性的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教育,制订《学生成长记录卡》,定期进行反馈。
(2)树立典型示范,引导道德教育的方向
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他说:“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
(3)开展星级评比,激励竞争意识
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着重抓住“文明、健美、卫生、守纪、创新”五个项目,进行强化训练,开展“星级班级”和“星级队员”的评比活动。根据五项内容,值周师生天天评分,一周汇总分布成绩,每月评比、表扬,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文明道德习惯的养成。
(4)搞活班队活动阵地,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需要在活动中渗透
班队活动是学校对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使班队活动内容更充实,班队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活动时机,活动对小学生来说是自由的、
轻松的、愉快的。他们会大胆地、毫不顾虑地、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行为。
3.检查督导
良好的文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不稳固。特别是一些平时行为习惯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一旦遇到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不良行为就会重新萌发。为此,我们要注意加强检查督导,每周一个班为值勤中队,由值日领导和值日老师负责,设立了“教师”值日岗、红领巾监督岗、行为习惯检
查岗。
4.考核评比
在养成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考核,量化评分,班班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道德知识来评价自己,约束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在校内,要求学生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事事处处按良好的道德常规要求说话、办事。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管理;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106-01
现如今,人类社会已进入到了知识与经济的时代,知识与人才、民族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已变为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是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促进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加强对新时期小学学校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就新时期如何做好对小学学校管理做出探讨。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的小学生了,因此,为了做好小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现当代,教学活动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学生的服务者”以及“教育活动的调控者”。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建立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课堂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老师传统的教法都只是按照教程内容、备课方案进行教学,学生也就根据老师教授的被动接受,不做自主思考。因此,老师要改变旧的教学观念与老的教学方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暗示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教学评价的与时俱进。传统的教学评价都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基准,“一考定终身”的模式。这种方法使老师与学生都只注重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教学内容,而不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建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也要对其思想品德、社会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增强师资力量及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
(一)倡导终身学习,营造学习氛围。现代教育,随着九年义务制的普遍实行,高等院校招生的不断扩大,教师行业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因此,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等。学校也应为教师营造学习氛围,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具体可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⑴创建“促学”氛围,实行“校本培训”。学校可让教师进行相互之间的观摩上课、教师之间探讨课程,讨论做出更好的教案设计与教材分析。⑵鼓励教师进行“自学”,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号召老师进行全程学习。⑶学校要为老师尽可能多的提供走出去的机会,让老师开阔眼界,提升素质。
(二)增强教师团队意识,创造学校和谐环境。学校要将“以人为本”贯穿到每一项工作中,做到重“理”轻“管”。开展文体活动与交流意见,让老师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创造出和谐的教师关系、良好的学校环境,增强老师形成集体的观念,并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三)健全教育机制,加强教师的责任感。一个好的老师要做到爱岗敬业、爱教精业、爱生勤业,这些都需要有健全的教育机制。当今社会,教育改革发展缓慢,而家庭与学生对优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者之间的矛盾使老师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增强使命感、危机感及紧迫感。引导广大教师无私奉献,以学生发展为己任,以学校发展为大局,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
(四)进行岗位练兵机制,提高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可开展各类主题的竞争活动,加强教师的竞争意识;举办优秀教案、优秀论文、优质讲课的比赛活动,在教师之间掀起学、比、赶、超、帮的热潮;开展“带徒传艺”的活动,让学校的骨干、优秀教师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进行各方面的辅导、帮助,比如:对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技能、教育理论、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传、带、帮、导”,使青年教师对工作业务尽快熟悉并熟练掌握技巧,帮助他们尽早走向“成熟”;学校还要大力鼓励老师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努力探索更为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
三、建立健全的激励、约束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师对民主的要求也相应的越来越高。因此,学校的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建立各种约束制度的时候,也要建立各种奖励制度,激励老师更积极努力的工作。比如:对教师的内部分配制度进行合理安排,奖惩力度可适度加大,采取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优劳优酬的方式,激励老师努力工作,有效劳动。
教师的主体意识强烈,“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以情感和共识作为基础,在约束老师按照要求去工作的同时,也使他们能做到不放纵自己,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同时,从激励着手,对老师进行奖励,不仅使老师觉得自己的付出获得回报,成果得到肯定,还能使老师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尊重、理解与信任。这样,老师就会自觉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并更加努力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四、与外界建立联系
当今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学校也应该敞开大门,与外界联系。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首先,学校校长、主任等领导及广大老师,应随时关注外界有关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者新观念,并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与研究成果的共享。其次,学校要与上级的各部门、各领导积极联络,争取获得上级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的更多支持和配合。再次,学校可与外界的各行企业进行合作,经过校企合作,优化学校环境,增加学校设施设备,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最后,学校要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与家长的联系,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家庭教育情况,并使学生家长随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且漫长的工作,如果仅从一方面进行管理是不能达到管理目的的。因此,必须要多管齐下,对各方面进行管理,齐头并进,积极探索先进科学的管理新方法,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