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班级管理奖励方法范文

班级管理奖励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班级管理奖励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班级管理奖励方法

第1篇:班级管理奖励方法范文

关键词: 采空区 集中拌和长距离输送 注浆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Railway goaf treatment becomes necessary, taking Dongping railway goaf treatment project as the background, using grouting centralized mixing and long distance pipeline construction, realize the large and rich water in goaf filling density, low effective settlement, safe and fast completion of reinforcement construction, is to carry out the effect is very successful typical case.

Key words : goaf concentration mixing of long distance transportation of grouting

中图分类号: U653.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新建东都至平邑铁路工程自磁东线东都站至兖石线平邑站,位于新泰市东南部和平邑县西北部,全长60.13公里。其中DK1+360-DK3+522经沈村煤矿矿区属于采空区处理整治范围全长2.162公里,地表辐射范围以既有线为界,左侧最远达100m,右侧最远达90m,地下空区整治处理平均深度为150m,最深处可达185m。本采空区主要针对第9、11、13、15煤空区进行处理,主要工程措施采用钻孔注浆充填加固,通过注浆充填土洞、采空区空洞和基岩裂隙,并截断地表水与地下水、注浆范围及非注浆范围之间的水力联系,防止采空区变形引起地面塌陷。

此采空区开采时间长,范围大,且伴随多层空区,其中参杂冒落带、断裂层,故设计浆液数量达23.8万方。

传统的注浆工艺设备采用人工分散搅拌注浆,虽然具备随机灵活性的特点,但却造成了诸如效率过低、不便管理、物资浪费、环境污染等特点,特别是针对此类大型采空区注浆处理时,若采用此工艺,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将耗费过长的施工工期同时产生巨大的施工投资。

2.工程措施

2.1建立大型拌和站及现场管道,实现生产自动化

新建大型水泥浆液搅拌站,利用散装水泥及粉煤灰,采用自行改进的搅拌设备进行浆液的集中拌合,供应整个采空区注浆处理。采用用于地质勘探的专用BW-600注浆泵,作为浆液输送的动力源,可较好的满足不同孔径,孔深或注浆工艺的需要。利用50mm钢管作为主干管道,50mm钢丝编织液压支架软管作为附属管道,作为浆液输送的主要途径。自行设计组装DJC-600型搅拌罐,配合BW-250型注浆泵,设立二级搅拌站,进行长距离浆液输送的中转站。将普通油压表改装,用于孔口加压,及时反映孔口实际压力,保障施工安全。

传统的注浆理念,进行浆液的集中搅拌,集中施工管理,实现整个注浆施工流程搅拌、泵送、输送、孔口加压程序化。

2.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2.1施工工艺流程

注浆生产及输送完全按照工厂化作业流程,尽可能避免人为作业在过程中的位置,流程之中,仅搅拌机操作,和操作注浆泵环节需要人为操作,5人即可实现搅拌站正常运转。

为满足采空区注浆处理要求,科学施工、同时缩减成本,完善注浆施工管理,在DK2+100处新建大型浆液搅拌站。该搅拌站全长28.5米,宽 41.5米,占地总面积达1182.75平方米。站内有效办公面积249平方米,施工面积412.6平方米。

2.2.2浆液集中搅拌

依照现场注浆施工各环节构成,将整个集中搅拌部分共分为储料区、搅拌区、控制计量区、主动输送区,四部分组成 。

a. 储料区

站内设水泥及粉煤灰储料罐5个,可储存水泥200吨,粉煤灰300吨,站外罐车作业面积285平方米,可同时满足4辆罐车同时输送物资材料,实现单日进场物资1800吨,满足施工用料。

b. 搅拌区

站内设 PLY1200 型搅拌机,水泥粉煤灰及水单秤最大秤量为4100kg,误差值±1%。搅拌机每盘最大拌合量5 m³/盘,用时平均120s,理论单日最大拌合量为3600m³。依照采空区处理注浆工艺,搅拌站主要以搅拌水泥粉煤灰浆液为主,配合比主要有2:8、3:7、4:6、6:4四种,该设备可依据施工需要,随时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为满足注浆要求,同时保证浆液搅拌时间,我项目部自主设计组装DJC-600型搅拌罐2台,该罐高2.2米,直径3.1米,倒置胎体,最大贮浆量为6m³,可在浆液出料仓后继续搅拌,防止浆液沉淀以及实现注浆泵不停顿注浆。

c.控制计量区

搅拌楼生产控制和管理系统软件采用BS-3000版本,可实现调整水灰比,自动送料生产以及生产量全过程实时记录及查询自动一体化。系统自动记录每盘搅拌时间及方量,配比用料等数据,待需要时,可将记录生成EXCEL文件,筛选查询,方便快捷,一目了然。

d.主动输送区

主动输送区:浆液采用泵送,为此我项目部引进了原本用于地质勘探的注浆设备BW-600R型注浆泵4台。该泵具有四种档位,可实现四种不同压力及流量,最大单位流量600L/min,注浆最大压力10Mpa,可较好的满足不同孔径,孔深或注浆工艺的需要。与小规格注浆泵相比,该泵的大输出流量可以提高搅拌机搅拌浆液能力,及时将浆液注入孔内,此外还具有运转平稳、流量变化范围广、输出压力较高、易损坏零件寿命长、性能稳定等特点。另外配合6台小型BW-250型注浆泵同时24小时不停作业理论可实现单日注浆量3456m。

2.2.3管道输送浆液

浆液输送采用50mm铁管作为主干管道,累计长度达3684米,50mm钢丝编织液压支架软管作为附属管道累计长度达963米,其中主管道自行设计喇叭形端口,采用扣件螺栓连接,方便装拆,具备稳固,防泄漏的功效,而附属管道采用可活动卡扣连接,单次拆卸及安装过程仅需12s即可完成,大大提高管道铺设速度和注浆效率。

当浆液输送距离大于500米时,站内注浆泵压力即达到1MPa,浆液流速减缓,注浆压力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时,杜绝该情况的发生,站外依照距离平均分设3个二级站,分站共包括DJC-600搅拌机3台以及BW-250型注浆泵6台,浆液在到达二级站后进行第三次搅拌随之泵送,保证在远距离输送到孔口后仍可满足流量及压力要求。

2.2.4孔口注浆及加压

按照采空区注浆工艺,孔口自流注浆注满后实施孔口加压注浆,而由于远距离输送,导致孔口压力较注浆泵上显示压力有所误差,故自行设计孔口压力表,可实现真实反映孔口压力并保障压力表不漏浆,实现压力表的重复使用。其中储气室下端依旧采用可活动式卡扣连接,方便拆卸,便于施工。待注满之后,在孔口焊接法兰盘,与压力表螺栓连接。

2.2.5操作注意事项

a.站内需配备50KW发电机一台,防止因突然停电造成搅拌出的浆液因无法泵送而发生凝结。

b.在搅拌站停止作业,或单个注浆泵需停止作业时,需用注浆泵泵送清水清理注浆管道,待管道至孔口排放清水,停止泵送。

c.孔口加压时,孔口及注浆泵必须有专人看守,且对讲机保持随时联系,达到设计压力时,及时停止注浆泵送浆,保障施工安全,防止孔口压力过高。

d.冬季施工根据现场气温情况,或深埋主干管道,或将注浆用水加温,待清洗管道时,需在水中加入适量浓度的工业盐水,防止水再管道内冻结。

第2篇:班级管理奖励方法范文

班级管理“愿望卡”学生人有被他人肯定的需要。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激励能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提高学习效果。老师的激励恰恰表现了对学生的肯定,它会使学生的渴求受到肯定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班级管理能否起到理想效果,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方法,特别是班主任的教育方法。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采用激励的教育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为重要。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愿望卡”是我在近两年的班级管理中经常用的一种激励方法,在我的班级管理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下面就来谈一谈我们班中的“愿望卡”。

经常会有同事问:“为什么你们班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高涨?”“为什么你们班的纪律那么好?”每次我都会说:“因为他们都有愿望。”听到回答,同事还是一头雾水,今天将揭开谜题。

一、愿望卡

在我班中,学生所有的活动都会用“A+”来衡量:每次作业、每天的课堂纪律、路队纪律等,5个“A+”换一个“大拇指”卡,十个“大拇指”可以换一个“愿望卡”,每周五会对学生一周的综合情况评估,发卡,换卡,签卡。

二、强化“愿望卡”概念,适当采取物质奖励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不仅能够激发学习动力,还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为了强化“愿望卡”的概念,在新生入学的家长会上,就跟家长介绍“愿望卡”,并请家长帮助实施,如家长在家中多和孩子交流“愿望卡”:今天得了多少个“A+”?再得多少个卡就可以签“愿望卡”?等,如果孩子要求家长买什么东西(不超过十元钱),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你得了“愿望卡”就可以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要努力去完成老师完成的任务。当然,一开始,老师会把任务设置得简单,只为让学生体验通过努力得来成功的快乐。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也是等待的过程,在此期间,很多规章制度、学习习惯已顺理成章地养成了。

三、捕捉学生的兴趣点,提升“愿望卡”价值

如果一味地通过物质奖励孩子的话,奖励的东西会越来越多,才能达到上进的效果。一旦孩子习惯了这种物质奖励,就会养成没有奖励就不做事的坏习惯,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班中的班干部都是在刚开学时老师指定的,虽偶有变动,但大部分还是那些人,时间一长,使班中有些班干部出现工作倦怠,对班中同学指手划脚,更有甚者,还有利用在班中的优势欺负别的同学的情况。对于这些情况,我也明白,但却也一时拿不出好的办法,只能是安抚,却治标不治本。某日,班中一位体育班长因事请假,整理路队时,我随手指了一名学生:“你来整队吧。”没想到,一向胆小的他在整队时却声音洪亮,小胸脯挺得高高的,在下午上课时,也把手举得高高的,起来回答问题时也非常有自信。对于他的变化,我在想:“会不会是当班干部给他带来的成就感,让他获得自信?”第二天,我让他继续当体育班长,并宣布周五签“愿望卡”时,可以签当班干部。周五签卡时,大部分学生签的是当班干部,为此老师新加了一些干部,如领操员、课代表、学习委员、纪律班长、小助手、小老师等,把原先的班干部都换下。自从引入竞争机制,班中学习氛围、纪律都比以往更好,因为新当上的班干部在管好别人的同时,自己也约束着自己,而原先的班干部因此也感到了危机,必会严格要求自己。

四、让“愿望”更贴近学生的需求

时间在变,学生的需求也会变,如果长时间一味地使用一种奖励,效果会大大下降,因此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及时发现学生的需求,并且也要正确引导学生的需求。

第3篇:班级管理奖励方法范文

关键词:强化;正强化;负强化;惩罚;班级管理

广义上的强化理论包括桑代克的效果律、斯金纳的操作强化理论和班杜拉的认知强化理论。当今的教育领域仍存在着把桑代克的效果律和斯金纳的操作强化在一个“有效”的基础上作为手段而简单、直接运用于实践的现象。斯金纳强化理论在班级管理中,有很多的应用,在实际中只有真正的理解了它,才能合理有效的运用它,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为此,有必要梳理一下斯金纳强化理论的要义。

1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斯金纳是美国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强化理论是他学习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实,强化一词是斯金纳从巴甫洛夫那里借用来的一个概念,但是其内涵却发生了变化。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是指伴随于条件刺激物之后无条件刺激的呈现;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且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的刺激。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理论主张,强化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关键变量。引起强化作用的物体或手段称为强化物。斯金纳在操作强化理论中,他根据不同的标准,把强化分为了不同的类型。

1.1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斯金纳和同事们根据强化的性质把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积极强化又称正强化,是指一种跟随在有机体行为之后,能够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频率的积极刺激,该刺激物称为积极强化物。消极强化又称负强化,是指在个体作出某种反应行为后而予以排除,从而增强了该行为发生的频率的刺激物,该刺激物称为消极强化物。

1.2一级强化与二级强化

一级强化是指满足人和动物生存、繁衍等基本生理需要的强化,如食物、安全、性等。二级强化指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物反复结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如金钱、学历、奖品等,这些二级强化物初时并不具有强化作用,但是由于它们和食物、安全、之类的一级强化物相结合而具有了强化的作用。所以,教育管理在一级强化物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运用适当的二级强化物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塑造行为。班级管理中,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强化系列。

1.3连续强化与间隔强化

斯金纳和同事们在研究强化在什么条件下能发挥最佳作用时,根据行为发生与强化物出现的间隔时间,把强化分为连续强化程式和间隔强化程式。连续强化程式是指对每一次或每一阶段的正确反应予以及时强化,就是说当个体作出一次或一段时间的正确反应后,强化物即时到来或撤去。反之,称为间隔强化程式。

总之,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再重复发生。正因为如此,强化理论成为班级管理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激励理论。

2如何运用斯金纳强化理论进行班级管理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对当今的学校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学校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各个方面的不断强化,修正学生的行为方式,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努力刻苦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2.1应用积极强化手段,增加良好行为的发生概率

强化理论认为,大多数行为是由于强化的作用而持续发生的,如果一种行为长期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消退。当人们的行为能得到令其感到愉快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反过来又会成为推进他们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

根据这个规律,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注意采用积极强化物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对同学的积极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使之保持这种行为并持续发生。积极强化物不仅包含奖品等物质奖励,还包含张榜公布、口头表扬等精神奖励。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正确行为获得奖励,这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去做正确的行为,以获取更多的奖励,这也会对周围的同学起着替代强化,产生示范激励和导向作用,使他们也能按符合班级管理要求的方式去行动,从而有效地鼓励和逐步巩固学生良好的行为,并抑制或终止其他问题行为。

2.2适当应用消极强化方式,消退不良行为

如果在班级管理中只单纯使用积极强化,容易使学生只看到优点而看不到缺点,从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因此适当采用消极强化,对某些不良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进行事前规避并使之消失,更能体现班级管理的艺术。例如,有一位叫张杨的同学,经常逃学,且作业拖拉,屡教不改。班主任在政教处给他申请了他一个警告处分,并警告他,如果这种恶劣情形持续下去,会加重对他的处分,但是他如果能改正缺点,就会考虑撤销对他的处分。一学期过去了,张杨同学确实痛改前非,不逃学了,作业也基本上能按时完成,成绩也大幅攀升,并考取了省重点高中。班主任按照约定,撤销了对他的处分。

2.3适度应用惩罚手段,塑造新行为

惩罚是指在消极发生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者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行为的过程。惩罚与负强化不同,负强化是消除厌恶刺激、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行为发生的频率;而惩罚是是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行为发生的频率,并使这种行为以后尽可能少地发生,具体措施有如:降低操行、批评、撤销班干部职务等。

然而,应用惩罚的前提是事先有不利的刺激存在。事实上,惩罚造成的效应往往是负面的,教师应谨慎选择采用。一方面,惩罚只告诉人们什么不该做、不能做,却没有告诉什么是该做的、能做的。人们为逃避惩罚,有时会造成新的不良行为。正如斯金纳所说的那样:“受过惩罚的人,并不会就此改弦更张,充其量只不过是学会了如何免于惩罚而已。”另一方面,过分的惩罚容易使人丧失自尊和自信,背上制度的枷锁。严重时还会使人丧失理性。正因为惩罚有以上几种消极作用,在运用惩罚管理班级时就必须慎之又慎。

3强化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强化现象是人类行为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斯金纳在对此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所揭示出的有关强化的规律,对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强化手段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方式,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我们还要注意科学、有效地运用。

3.1保持积极强化的间断性和消极强化的连续性

积极强化虽然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行为刺激方式,但应该注意与其他方式的配合使用,方能事半功倍。积极强化虽然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使用频率过高,会导致学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需要有更强的积极强化物才能维持积极强化的效果,一旦强化力度不够,就会出现行为刺激作用减弱的现象。同时,采用过多的积极强化会使学生认为这种积极强化是理所当然的,难以起到很大的、正面的积极刺激作用,一旦缺乏积极强化,就会有行为弱化倾向。所以,对每一次不符合班级管理的行为都应及时予以消极强化,消除同学们的侥幸心理,减少直至消除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因此,间断性积极强化和连续性消极强化结合使用更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3.2强化及时,奖惩有据

强化理论的研究表明,当人的行为结果使他的需要得到满足时,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会增强。根据这一规律,班级管理中可采取分步管理的方法,把一个复杂的班级管理过程,分解为许多小的阶段来完成,记录每一阶段的表现,利用每一步所取得的成功,有理有据的来强化学生实现总目标的积极性。这样每完成一步或取得成绩时及时给予强化,如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增强,可以起到最佳激励效果。否则目标太大,太遥远,学生不能经常得到成功结果的反馈和强化,积极性就会逐渐消退,强化的效果就会不明显甚至没有。

3.3以奖为主、以罚为辅,慎用惩罚

在班级管理中以奖为主、以罚为辅的原则,强调奖励与惩罚并用,并不等于奖励与惩罚并重。如有的教师通过体罚、恐吓、训斥等行为去强行改变学生迷恋游戏的不良习惯,而非采取积极的“正强化”,这只能产生“负性”效应,促使学生通过游戏中的成功体验或其他非道德行为的尝试去摆脱其学校生活中的懊恼、沮丧和痛苦,这种管理方式反而增加了错误行为的出现率,适得其反。

3.4应用自然消退,帮助学生改掉不良行为

自然消退,又称衰减,是指对于某种不希望发生的行为,除了直接惩罚外还可以“冷处理”或“无而治”,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让此行为的发生频率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当今社会庭下,有些同学来自单亲家庭,在家中缺乏父爱或母爱,往往有些自卑,脾气怪异,朋友很少;还有些学由于父母亲长时间工作、出差在外而得不到应有的关爱;有时他们会故意违纪律,以吸引老师或同学的注意。如果老师采用负强化的手段强行去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那就正好落入了他们的“圈套”,不仅难以制止不良行为,相反,可能还强化了这种行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通常可以灵活地应用自然消退的方法,采用“冷处理”的方式,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予理睬,使学生感觉无趣而改变其行为,最终让它自然消退。但是,要去悄悄关注他、和他多交往,让他感受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可以通过家访、电话、校信通等方式和家长取得联系,分析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3.5注意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实际应用中,有些学生稍加表扬就会加倍努力,而有些学生一经表扬就会骄傲自满;有些学生一被批评就会泄气,而有些同学被批评后反而会转好。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无论使用正强化、负强化还是惩罚都要不能一概而论,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作为班级管理着,需要通过细心的观察,综合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个性特长、学习习惯、行为特征,甚至家庭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强化,更好的管理班级。

总之,学校教育管理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强化理论只有和学校管理的其它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只有灵活学习教育理论,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数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谢应宽.B.F.斯金纳强化理论探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1).

[2]付瑜.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7).

[3]霍庆.强化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例谈[J].教学与管理,2002(14).

[4]谢建民.谈强化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教师,2012,(12).

[5]王统军,季红.论强化理论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6]张越,王杲哲.论强化理论在课堂行为管理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试,2007,(2).

[7]余江敏.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1).

第4篇:班级管理奖励方法范文

关键词: 班主任 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对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全面执行学校教育工作计划,推进素质教育起着保证作用。那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呢?

一、班级管理中的特点

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管理活动。具体地讲它有以下特点:

1、人本性

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在这种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班级管理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往往采用“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管理方式,与现代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自主意识的确立和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不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则体现了人本思想,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律及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

2、情感性

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中,把交往方式控制在成人状态,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交往者。美国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前苏联的“合作教育”、现代的“和谐教育”等都论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依靠浓厚的师生情感来维系。因此,重视“感情投资”,以情感人,使学生因感到温暖而把班级当做自己的“家”,从而形成一个温情脉脉,人人“爱家”、“报家”的“家庭式”的组织。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

3、创造性

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个性差异很大,这就要求班主任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沟通办法与教育方法。对变化着的班级软环境、管理措施、手段应作出相应的调整。整个管理活动既要考虑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变化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文化素质、道德水准的差异。因此,“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追求以新奇制胜,以巧妙攻心,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细枝末节,创造性地进行管理。

二、做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

1、充分了解学生,打好管理基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因而,在接到一个新班级时,适时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家访、谈心、询问学校原来老师以及适度的观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充分了解学生,你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才能谈论怎样地管理好班级。当一个新班级建立运作半学期左右,学生间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些“自然群体”,包括有些老师间谈虎色变的“小团体”。其实,如果你走到学生中去会不难发现,这些群体往往是根据一定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性格脾气,或社会关系等因素自然形成的。如果你能够加强对这些团体的引导,无疑是管理好班级的重要环节。了解学生的方法有调查表、家访、问卷、电话交流、师生交谈和询问上任班主任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来深入了解学生,使自己对班级成员做到心中有数。

2、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良好的形象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给学生的印象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后班级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所以,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的形象。

1)仪表形象。仪表是人的心灵的外在表现,是人的情感的外露。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生见面,必须衣着得体,举止大方、神情端庄、态度和善,使学生见了有亲近感。

2)语言形象。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活动的工具,语言的运用关系到交际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讲话,必须要有针对性,做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3)行为形象。我们一直提倡教师要教书育人,提倡言传身教。我们强调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性,但是作为学生的第二个生活的主阵地,我们的班主任也应该时时注重自身的行为表现,且不要光数落孩子,而忘记了自己的表率作用。

3、协调好与科任老师及家长的关系

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取得任课教师的支持,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班主任要赢得任课教师的支持,自己先要支持任课教师的工作。要尊重任课教师,积极协助任课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就班级学生的日常情况,经常主动沟通,既可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又可取得共识,统一对学生的要求,形成互相支持,密切配合的教师集体。

同时,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会上可以请优秀家长介绍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可以谈教改的方向,谈本期教学内容及要求,谈本期整体情况,进行作业展览或者谈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建议均可。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

班主任还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班干和同学之间互相监督、汇报以及听取校领导、其他老师、社会的意见等途径,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

第5篇:班级管理奖励方法范文

关健词:中职 班级管理 探析

1.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现状

1.1学生缺乏自我价值认同,管理不易。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大部分选择在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都有成绩方面的困扰,只有少部分学生是基于兴趣爱好而作选择的。因此,这些学生在常年的成绩困扰下,或多或少对学习产生倦怠甚至厌恶的心理也实属正常。由倦怠学习心理而引发的问题,是学生的自我价值认同问题。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我国的教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这一较长的转变过程中,学生大多由于应试教育而从小被灌输个人价值与学习成绩挂钩的错误思想。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差,所以很容易缺乏自我价值认同。在惯常情况下,他们为了吸引他人关注而故意做出种种阻碍班级管理的行为。这增加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难度。

1.2强制性为主的管理形式,容易激起学生逆反心理。大部分中职学校会制定强制性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依靠惩戒手段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学生的行为符合学校要求。这样的管理方法因为生硬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使得班级管理隐患丛生,同时也加大了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难度。也就是说,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问题,往大的方面讲,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产生于社会,也必须要依靠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根本解决。作为中职教育的从业人员,我们虽没有能力将这个社会问题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但是可以通过注重班级管理的方法,解决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中职学校班主任的职业素养

班主任是中职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所以,班主任必须具备超高的职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心理上对班主任产生敬佩感,进而服从你,依赖你。与普通中学相比,中职学校的班主任的职业素养别需要的是宽容、关心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2.1班主任职业素养。学生特别是中职学生是在错误和改正错误中蹒跚前行、成长的。面对学生不断甚至相同的错误,职校的班主任需要的是宽容理解,关心爱护,适度鼓励,而且得把这些素养最大化运用。

2.2过硬的专业能力。在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一般由专业课教师和文化课教师构成。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自不必说,他们担任班主任有专业天然优势;文化课教师可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培育新的技能,抑或在任教学科方面做出新的探索。这些都能成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必备要素,让学生跟着你走。

2.3师生平等共处。和谐的班集体氛围,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这就要求班主任把自己看作是学生中的一员,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领头羊”。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奖励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对班级管理的一切问题,多向学生征求意见。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用自己的实际工作表现,来打动学生,做到言传身教。

3.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技巧

3.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提高班级管理,做好学生工作,首先就必须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并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工作。中职学生年龄上处于叛逆期,受社会不正确的对成绩固有观念的影响,自信心不足。这些情况,都要求教师要花费更多的耐心,与他们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好的关系比起死板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管理更有效果。

3.2鼓励学生自我管理。班干部是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小助手,是保证班级活动顺利举行的护卫者,在班级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对班干部职位的管理,也需要技巧。比如,轮换班干部,让大部分学生都有过当班干部的体验,能够让这些学生有更好的集体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班主任通过对班干部的培训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培训后的班干部能自行处理一般性的问题,这就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传统的班级管理注重惩罚措施,对于中职学生,奖励机制比惩罚措施更为重要。通过奖励机制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更好的管理自己。

3.3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在一个新的班级建立之初,班主任可以抓住学生对于新班级的期待重点建设班级文化,这样可以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从而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使班级凝聚力得到提升。

文化是由集体创造的,而文化又能改变群体中的个体。学生参与文化的建设,在这过程中被班级文化不断影响,反过来改变自身。可以说,好的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一剂妙方。

⒖嘉南

[1]陈敏.浅谈如何做好中职班主任[J].中国新通信,2015,(12):15.

第6篇:班级管理奖励方法范文

综合以上特点,我们的小班化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领域小班化教育,也不同于传统职业学校的教育模式,我们在小班的教室设计上做了深入的研究,教室布局与传统的教室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在人数上以30人为基数进行编班;其次,学校为小班的学生每人配置一台电脑,供他们学习使用;另外在小班的教室里还安装了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

由于小班班级的教学设施、设备明显有别于传统的教室布置,因此给小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教室里的电脑如何使用,怎样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而不去玩游戏;教室里的数控设备又怎样使用才能达到最优,这些都需要班主任深入思考。

笔者作为小班的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采取思想教育与教学管理共同推进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下面从五个方面阐述“数控小班”教育与教学的管理。

一、建立一套完善的班级自我管理制度

1.建立班委值日制度

每天都有一名班委担任“值日导生”,全权负责班中的事务。每天检查班级的纪律、卫生、出勤并负责记载班级日志。每周五下午由班长统计一周的情况并报告班主任,对班主任负责。这样极大地激发了班委工作的主动性,也培养了班干部的整体工作能力,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2.改革班干部的任用方法

由于小班人数少的优势,完全可以形成“各有其官,各有其管,各司其职”的局面。除了常规班委成员外,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发挥他们的长处,笔者还特地设立了如寝室长、组长、课代表、校服校牌穿戴统计员、卫生监督员、纪律监督员、电脑游戏监督员、电脑维修联络员、工量具保管员、数控设备管理员等职务。使班级管理的每一个方面都有专人负责,从而形成全员管理局面。

3.建立一套完整的班级考核制度

开学初就拟定以《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核心,以学校《全员管理责任制》和《学生成长导师制》以及《红黄牌制度》为依据,并结合班级实际而制定考核细则,并将每周的考核分数在班级公布。对于排名在末位的学生,第二周找其谈话促其改正。遇到个别态度不端正的学生,一时难以做其工作,可找他的成长导师,甚至联系其家长一起做该学生的思想工作。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慢慢地改正了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养成的坏习惯。

二、因材施教的个性管理

班中的每位学生正如构成木桶的木板,决定这个班集体是否优秀,并不仅仅是班级中几个表现好的学生,更应该是每一位学生通过共同努力共同提高的结果,只有这样的班集体才是真正的优秀班级。而要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那就必须做到因材施教。

1.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位学生都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个体差异,作为班主任应该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转换角色看问题,在平时的教育活动或生活中,尊重学生的想法,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老师的关心,愿意吐露自己的心声,接受老师的建议和帮助。努力让每位学生都保持自信,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实现“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

2.以分层教育促个性管理

当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行为、表现都比较熟悉时,就可根据不同的教育活动,按照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进行分层教育。例如,在班级的主题班会教育活动中,可以安排组织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活动的策划,安排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强的学生负责会场的布置,安排多才多艺活泼好动的学生参加表演;让性格内向腼腆但做事细心的学生负责设施、设备和工量具的管理。对于后进学生要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到集体活动中,通过集体活动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诱导和鼓励,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并帮助他们改正缺点。这样,他们不仅愿意加入集体活动,也更加自觉遵守纪律主动改正缺点。

三、各显神通的特色管理

各方面表现规范的班级不一定就是一个优秀的班级,一个坚持规范与特色并重的班级才是一个好的班集体。作为班主任应该及时发现、挖掘出自己班级的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开展特色教育,从而使班级成为一个有特色的优秀集体。例如,结合该班实际情况,设立AutoCAD制图、数控车、铣操作等三个小组,专门设立组长负责传授该项目的技能,除每周周四下午放学后学校统一安排集体活动外,从周一到周三下午放学后都是自由活动,学生可以利用这一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进行小组学习和交流。这样既有效利用了该班现有的设备又体现了小班的特色、丰富了内涵。

四、教师包班教与学管理

自数控小班开班以来,我们在专业课任课教师的安排上采取教师包班制度,即由2~3名专业课教师担任小班的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这样避免了以往每门专业课的授课教师都不同,师生之间接触少交流少相互之间不了解,使各门专业课知识易脱节,理论课不能为技能操作服务。通过教师的包班制度,教师的责任感增强了,目的更加明确。在授课时更容易使各门专业课知识连贯,也便于教学改革。这样既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了解与交流,又能更好地进行分层分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教师包班的教与学管理,教风和学风明显好于其他班级,学生中级技能考证一次性通过率都在60%以上。

五、建立班级的奖励制度

根据“分层教学”的特点,笔者将学生分成六个“合作小组”,每个小组推举一名负责人,负责小组的学习督促和任务落实。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个人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小组之间的竞争。除了能拿到个人单项奖励外,还可以拿到团体奖。这样,不但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而且培养和提升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精神,也使得班级管理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中运行。而奖励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凡是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班级管理有所创新的,或者在技能操作方面进步突出的,给予重奖。在奖励的具体操作上,适当的物质奖励是必要的,但重点应该是精神奖励,如利用“光荣榜”“管理之星”“荣誉之星”“技术能手”等方式进行衡量,同时在年度奖学金、三好生、单项积极分子的评选作为依据之一。

第7篇:班级管理奖励方法范文

【关键词】班级管理 激励机制

小学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和主体部分。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要有效组织协调班级一切资源,构建并实施激励机制等班级制度,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较弱,挫折承受力小、感情变化多端,是学生整个人生教育中最需要激励来促进全面发展的阶段。因此,应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好班级管理目标。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原则

激励指的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机制依照一定规律作用于激励对象,促使激励发生、运作和有效运行所采取的制度、方式或措施。

1.内部与外部激励相结合原则

内部激励是任务本身的刺激,是活动进行过程中源自于组织成员内心所获得的满足感、成就感等,内部激励具有一种持久性的作用。外部激励是任务本身之外所获得的满足感,外在激励表现为目标激励、物质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关怀激励等。要积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唤醒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帮助学生从学习过程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热爱学习,自我完善,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要辅之以恰当的外部激励,通过两种激励相辅相成,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

2.正向与负向激励相结合原则

正向激励是对组织成员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的奖励,目的是让这种行为更多地出现。负向激励是对组织成员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以终止这种行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正向激励为主、正负向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符合班级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多进行奖励,以调动其积极性;同时对违背班级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达到奖罚分明。

3.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在班级管理中,应进行物质激励,如学生家庭困难,可给予物质的帮助;获得优异的成绩,可进行一些物质奖励;同时,对于德、智、体等有进步,或学习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应多进行精神激励,如口头表扬、颁发奖状证书、授予荣誉称号等。在激励中要让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同时要考虑精神激励是主导的、持久的激励形式;要合理有机结合两者,调整其比重,灵活运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适时与适度激励相结合原则

选择好激励时机会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要根据学生具体特性、具体情况在事前、事中、事后适时择机对学生进行激励,才能更好地发挥激励应有的作用。同时,激励强度要适中,强度过大或不足都起不到激励的真正作用,反而适得其反,造成消极影响,得不到激励应有的效果。

5.人本与公平激励相结合原则

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客观情况和自身主观愿望,重视、关心、理解、尊重、发展学生,赋予学生充分的参与权、话语权、表决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学生自主管理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审美,为其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学生的评价、奖励等又要体现公平原则,不可因人而异,尤其是应构建一种公平竞争的培养机制,让学生在公平、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

6.个体与集体激励相结合原则

个体激励就是针对学生个体行为进行有针对的激励,激励学生不断努力,获得进步,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每一个学生是班集体的个体,应有集体的荣誉感、团队意识。因此,还要重视集体激励,如在班级中评选先进团小组、先进学习小组、通过集体共同努力获得先进班集体等[1],让集体与个体两种激励相辅相成。集体激励针对整个班集体进行激励,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或让学生从集体中获得个体努力的积极因素,实现班集体和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要积极发现学生的需求,把握他们的心理动机,规范其行为,积极进行激励管理。在实施中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激励,要把握激励对象的特征、时间、环境,进行有选择的激励,只有这样,激励的作用才会得到充分释放,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实现班级管理目标。

1.目标激励

制定班级集体总体目标,可激发学生向该目标奋斗的动机,指引学生向该目标努力的行为。尤为重要的是在班主任和同学的帮助下,每位同学应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目标明确,就会激发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目标激励在具体班级管理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学生能否实现自己的目标,也比较容易进行评估。学生实现了一些目标,又可以确立新的目标,他们也会在自己实现前期目标的激励下积极去实现下一个目标。但在目标激励具体操作中,目标设立要切实可行,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目标实现过程和结果可通过成长树、成长路等图形放置在教室墙上,通过果实或征途上的小红旗等方式进行标注,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与努力的成效。

2.榜样激励

榜样有很大的激励力量,很多成功的人在成长中都有榜样的激励作用。小学生常会为自己寻找自己的榜样,但这些榜样对学生的正确发展不一定有正向功效。因此,班级管理中要向学生提供积极教育功效的榜样。如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诗人、民族英雄等,他们小时候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树立报国之志,形成良好的人文修养等都是很好的教育学生的榜样;有许多革命英雄,他们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可以让学生学习勇敢、拼搏、奉献、感恩等精神。在班级管理中,榜样也可以是班主任自己。班主任要全面打造自己,让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班级发展的要求,为学生作出好榜样。其实,最重要的是在学生中树立榜样。班上可设置“周星闪烁栏”,评“每周一星”,诸如“纪律之星”“卫生之星”“习惯之星”等,让学生去感受身边的表率,更具有真实性,影响更大。

3.感情激励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常常是指人们对自身及其行为和周围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情感激励就是班主任仔细观察学生的行为,探测学生的心理感受,对其进行合情合理的诱导激励,从而顺利推进教育管理,增强教育效果,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一种教育管理方法和措施。[2] 小学生在认知世界过程中会有很多迷惑不解的情况,很需要外力的一种支持和鼓励。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要对小学生予以积极的期待,一是要对学生投以期待的目光。目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学生努力的时候,在学生困难的时候,在学生获得成就的时候,投去鼓励、肯定的目光,会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感到鼓舞。二是要对学生给予积极的微笑。微笑是一种雨露和阳光,在学生困难、顺利的时候,对其给予鼓舞和赞许的微笑,会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激励,而不感到自己的孤独、无奈或狂傲,而是一种努力与坚持。三是要对学生报以温馨的语言鼓励。仔细观察学生,从学生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发现学生的问题,在恰当时候与其沟通,用正面、积极、温馨而富有道理的语言去与学生的感情共鸣,达到帮助学生解惑、奋进的功效。四是要为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帮助、打动学生,鼓励学生。如学生学习困难时,班主任主动联系科任教师,给予积极补课,让其能与其他同学的学习同步;有学生病了,帮助其看病,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如果学生家庭困难,可到该同学家去调查,为其家庭贫困发现原因,出主意帮助其自我发展,等等。在情感激励中,要突出对学生的信任。学生是年幼的,但学生也是智慧的,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对其充满信心,相信其能做好该做的事情,对其充满期待和信任,学生会在信任当中得到激励,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4.竞争激励

竞争是班级管理激励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在班级自主管理中,让学生承担一些事务去做,到一定阶段进行评比,学生为了获得较好的评价而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各种能力。如为了提高班级课堂纪律,可让每个小组形成一个竞争对象进行评比,看哪一组能更好地回答问题,更好地遵守纪律。这样可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自己的组织纪律观念,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班级也可举办形式多样的学习、体育、文娱活动竞赛来激发学生的拼搏、进取、创新能力。例如,我国各地都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如唱歌、舞蹈、手工艺等),可多举办相关文化的竞赛和表演,提高学生展示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素养。在竞争激励中,要注意公平,否则会对学生的教育发展不利;要鼓励学生全员参与,让学生有机会、有权利参与,在参与中去体验、发展自己,培养出奋斗的精神和能力;要注意合作,竞争是必要的,合作发展才是真正的目的。通过竞争与团队的合作,实现学生个体与集体的共同发展。

5.参与激励

参与激励是班级人本管理重要的管理方式。要让学生具有自尊、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就要对学生授权,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要让学生自己选出的班干部能在班主任的协助下较独立地进行自我管理,处理日常事务,驱动班级正常运行;同时要让班级的每位同学都参与到集体日常事务管理中,让其承担责任与义务,尽量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各种活动中,使其得到体验、感受、思考和提高。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让其切实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爆发出极强的积极性、创造性,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实现自我管理,提高其自身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形成自觉的人力资本积淀,形成内部效应;同时还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促进整个班级各个方面的进步,形成外部效应,推进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6.评价激励

正确评价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班主任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理念,让评价体现教育性、激励性、发展性。一是评价以素质为核心,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的综合化评价。二是要实行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平时成长可通过成长记录袋来展示,在成长袋中放入学生平时优秀的试卷、一些绘画、手工作品、有代表的奖励记录等各种成长进步的痕迹。同时,还可收入不同阶段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老师或家长写的评语等。每学期结束时班主任、老师和学生认真总结反思记录袋中的资料,给出对学生全面的客观评价。三是要以学生自主评价为重,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班主任、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评价中要突出学生自我评价的地位,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应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加评语”方式,等级可用“优秀、良好、你在进步、再努力”来评价。在评价中可用比较生动有趣的图形,如用不同颜色的“星星”等来动态展示评价情况。通过发展性评价有效地激励学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民族学院,四川 甘孜,626001)

参考文献:

第8篇:班级管理奖励方法范文

关键词:班级;民主管理;民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00-01

现今,在我国的初中班级管理中仍存在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班级管理的随意化,致使学生的思想素质下降,法制观念淡薄,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强对初中班级管理的力度,进而提高初中班级管理的效益,实现初中班级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兼顾,便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在眉睫了。笔者在深入学习相关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十多年来班主任管理的实践经验,对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树立现代教育民主观,实现班级管理思想的民主化

现代教育民主观认为,教师的教育民主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班级发展的方向和教学育人的实际水平,直接影响着班级民主管理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在班级各项事务的决策、执行和监督过程中要转变教育观念,落实现代教育民主观,用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要做到尊重、信任和关心学生,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担任主角、施展才华,努力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和活动中的真正主人。坚持以生为本的学生主体观,激发学生热爱班级、主动参与班级建设的热情和活力班主任要善于激发、诱导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主动能力和主体价值,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主观能动性,产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班级、主动参与班级建设的热情和活力。

2.优奖劣罚、赏罚有度

初中的孩子对于学生尚未有自主能力。想要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必不可少。孩子最喜欢的是表扬、是奖品。因此,班主任要适当的给予一些课堂上表现好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同时对于那些课堂之外表现好的,如遵守纪律的、乐于助人的学生以要给予一定的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此外,班主任应建立一些奖励政策,以鼓励学习进步的学生,如在期中或是期末考试后对学生成绩进行总结,评出一、二、三等奖,同时设有进步奖,只要是有进步,就会有奖励,以此告诉学生,奖品不仅仅是为了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设定的,只要你努力,人人都有机会获得。奖品是有限的,但是对学生的激励是无限的,孩子们都有股不认输的劲儿,我们以奖励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另外,对于那些思想落后,不遵守纪律的同学,应给以适当的处罚。例如,经常不参加值日以及学校组织的集体劳动的同学,可罚其连续值日一个礼拜,让其认识到自己不参加劳动给其他同学带来的困扰。但是奖有限,罚同样要有度,过分的惩罚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没有人情味,视班主任为洪水猛兽,从而产生叛逆思想,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我们惩罚学生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明辨是非,而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做到赏罚有度。

3.培养班干部的独立工作能力

由于小干部年龄小,在工作初期,放不开胆子工作,无论开展什么活动,我都亲自指导和督促,让班干部多锻炼,教给他们管理班级的方法,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由扶着班干部走路,到放手让他们自己走路。即使有时做得不够,我也不责备,只是细心地指导。

4.表扬班干部,帮助他们树立威信

小干部是班集体的骨干,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引起全班学生的注目,我让小干部在各个方面做表率,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能够采用适当时机,大力表扬小干部,使他们在班级中有很高的威信,这样学生才能信服,以便小干部更好地在班级中开展工作。

5.实行班干部的轮换制度,做到班级管理民主化

在班级管理上,我注重给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即班干部的轮换制度。在我班开展的就是"周干部轮换管理制度"。每周有十五,六人参与管理班级,他们被安排在各个岗位上:例如有周管理的班长,负责班级全面工作;周间操体委;周卫生干部;周路队体委;还有抓走廊纪律的,负责小组卫生和检查作业的;看眼操的,负责课前纪律的等等。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各负其责。我在每周五安排,下周一正式开始管理。一周结束了,到了周五参与的小干部都要进行总结,说出优点和不足。然后全班同学都要对周干部的表现进行评价。最后我要对他们这周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指出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避免下周的周干部出现类似问题。因为每周就有十多人参与管理,这个比例就占了班级总人数的百分之25以上,这就证明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一个月里都能有一周的时间参与管理的机会。

6.民主开展活动,实现班级活动的民主化

第9篇:班级管理奖励方法范文

一、制定奖罚分明的班级日常管理制度

有专家指出:一味赏识是“温柔杀手”。教育不能没有惩罚,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一样都不能少。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适当的惩罚有时候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从计划实施小组管理班级以来,如何奖罚就是最难设计的环节。最后我忽然想到,小组的位置是在大思想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的,那么这个奖罚让学生做不是更好吗?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他们心理最真实的表达,无论是奖还是罚都能直达他们的心里,取得最好的效果。班会课上我提出了奖罚的原则是一星期评一次周最好小组和表现欠佳小组,对表现最好的小组怎么奖励,表现欠佳的小组怎么进步?怎么帮助一周中扣分最多的同学?经过讨论最后形成定稿。

一种制度的实施,必须要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草稿中我参照了对我影响很大的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虽然里面很多内容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已经过时了,但是思想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特别是魏老师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在起草协议中,我把很多的工作全部都分摊到每个人身上,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在小组中让每个人都分担了不同的工作,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小组的一员,小组荣则己荣,小组损则己损。让每个人无论哪方面都在别人的监督之中。经过一周的设计完成了定稿,在跟学生共同讨论后形成了适合我们班级的定稿。

二、不折不扣地将制度落实到位

在进行小组合作管理的过程中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和调控,对于制定好的协议,如果不能执行到位,等于一张废纸。我们班第一学期刚开学时,各方面还尽如人意,随着同学们的互相熟悉和对老师的熟悉,一些同学的坏习惯开始慢慢显现,上课纪律开始不好、回答问题也不积极了、作业完成不及时等等,这时我就重点狠抓纪律评比,在班级加分中加大积极回答问题的分值,并配合召开了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自己来发表看法,找到解决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现在纪律好转了,课堂上同学也很积极回答问题,然后我再倡导积极学习、重视成绩的风气。

对于每周的加扣分情况,我都及时地在下周的班会课上进行总结分析,对表现好的小组和同学按照规定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表现不好的小组和个人给予批评和处罚,每周落实到位,强化行为规范在每个同学心中的分量,让同学引起重视,增强其集体意识。几个月下来,班上的纪律和学风都有了明显好转,下课同学们都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扣分;如果自己扣了分,就要想办法把分加回来,积极地要求表现。

三、小组合作管理优势体现

经过近一年的实验,小组合作管理的优势充分地体现了出来,首先是行为习惯方面,现在班上的同学都比较自觉,上课下课的纪律都做得较好,特别是老师不在的时候都能做到自觉。

其次是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当每个同学都很重视自己组的荣誉时,他就会自觉地去完成自己该做的作业,去背该背的书,那么时间一长,学习习惯自然就有较好的改善,现在每天到校交作业,除非有时会出现忘带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出现不做的情况。自从班级管理中加大成绩一项的比重,每个小组的竞争意识加强了,都想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这也加大了同学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