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心理素养的认识和总结范文

大学生心理素养的认识和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心理素养的认识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心理素养的认识和总结

第1篇:大学生心理素养的认识和总结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42-01

1 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是由前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研究者赛里格曼在上世纪末所提出的,是一个相对较为新颖的心理学研究方向。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人的心理活动受两种力量的作用和影响,既积极的心理力量和消极的心理力量。积极方面的心理力量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驱动力,消极方面的力量则相反。哪种力量会在人的生活、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取决于人的主观偏好。积极心理学注重通过个体内在优良品质和积极力量的激发来发掘个体自身的强大潜能力量,并尽可能的为他人提供更多的帮助。

2 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提升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和自我调控能力,让他们具有更强的自我教育水平,进而实现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和心理障碍克服能力的提升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非常注重学生对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学习,而对学生实践、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则缺乏应用的重视水平,这使得他们很难将学习到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进行有效的应用。此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非常有限,这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能非常有限。

根据相关研究总结,常见性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社交问题、环境适应问题、两性心理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和神经症问题等。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大高校青年学生的生长和发展,需要引起高等教育教学的注意和重视,并根据实际问题和学生特点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引导。

3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论述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社会组织和积极的人格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目标存在着很强的一致性,是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理论基础。

3.1 能丰富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积极心理学提倡个体应在日常生活积中极的进行情绪管控和自我认知体验,以培养自身积极健康的生活品质,其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是非常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大学生教育教学过程和各教育领域中,积极心理学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应用,能有效激发广大高校学生的潜在能力,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多方面的驱动作用。

3.2 能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和影响下能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问题处理能力,用积极的心态引导学生正视自身的心理问题,让学生更偏向好于自身积极力量的发挥,并对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形成客观认识。

3.3 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需要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的问题,当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内容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会获得很大拓展,学生会对生活和社会中的积极问题产生更多的潜在关注,进而在问题面前具有更为积极的问题思考方式。

4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划

4.1 工作目标的完善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积极心理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创新手段,帮助广大高校青年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通过积极心理学方法的应用来干预和引导自身的心理问题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目标。而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定位自己,有效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进而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其重要工作目标,因而,两者之间的结合可以使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更加完善,更具可操作性。

4.2 工作方法的调整

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主客体关系。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育对象,是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客体,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者,被动的教育身份使得学生的自我情景规定状态非常不稳定,个体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很难获得有效发挥。而在心理学的实践教育活动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心态实现个人潜能的开发和自身人格的完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营造和谐的氛围,用积极的心态来引导学生吐露自己的心声,与学生建立和谐、稳定的伙伴关系,在问题面前,乐于换位思考,体验学生内心感受,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效能。

5 结语

总之,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具有很强的积极引导作用,因此,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切实可行的,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的,高校应不断探索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以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婧.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以《大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为例[J].社会心理科学,2014(5).

第2篇:大学生心理素养的认识和总结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 心理健康 大学生

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商学院首创的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它是指运用一定的教学案例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现代许多专业教学中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使用我国最早可在《史记》《春秋》等著作中发现,作者会借助一些经典的、生动的民间故事来阐述事理。我国《教育大辞典》中认为案例教学法是:“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在大中小学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课程教学计划,以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调节能力,促进人格的健全。贵州大学也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主要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知识性的课程教学有所不同,心理健康的教学包含了大量内隐性的知识和社会技能,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应该提倡的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中的优势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案例教学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优势,它弥补了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的不足。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内化

案例的呈现能够为大学生创建一种寓教于乐的真实情景,案例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大学生先看到教师设计好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问题情境,运用他们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去理解案例情境中的现象和问题,教师逐步引导大学生形成对一些心理健康相关概念的认知,然后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些问题,这对提高大学生探究自省能力的同时可加深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深层理解,达到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内化。

(二)促进大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由于具有课堂教学的观察者和旁观者的角色特点,善于及时捕捉学生需要解惑的情境,从多个角度引导大学生进行思考,使他们对心理问题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在大学生阐述某些心理学观点时,应尽可能留些思考问题的空间,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意见。如果发现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较大的观点时,师生可一起进行分析研究。由于调动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更有助于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融洽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允许展开热烈的课堂讨论,在讨论中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双向和多向的互动与交流。这种对话讨论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同时能增进师生的合作,协调师生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弱点,从大学生那里获得大量感性材料。师生之间的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也是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二、精选与慎选心理学案例

选择一个好案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案例时一定要精选和慎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学案例的典型与普遍性

教师所选的案例要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映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大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迁移到实际环境中。贵州大学地处西南,四季如春,但冬天阴冷潮湿,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的同学在生活方面很不能适应。其次,贫困生在贵大有一定的比例,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可小觑;最后,许多外省的高分同学调剂在贵州大学后心理落差很大,建议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前应该进行相关的心理案例调查,使课程中所列举的案例更接近贵州大学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案例具有典型性与普遍性。

(二)心理学案例的真实与时代性

案例应来自大学生真实的日常生活,不同时代和地域背景下的案例会反映出不同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所关注的社会热点等都会发生改变。以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为例,虽然失恋、暗恋、如何表达爱、性与爱等是大学生困惑的问题,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其内涵有很大的改变,同性恋、网恋、裸婚、婚前、闪婚已是当代大学生实际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案例不与时俱进,不能体现时代性与真实性,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好。

(三)心理学案例的丰富与多层次性

由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不同年级上存在一定差异。据对贵州大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表明:从大一到大四依次表现为:适应问题、人际交往与恋爱问题、学习问题、情绪调节问题、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等等。这表明大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心理需求既有共同的问题也有个体差异。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分配不平衡所产生的贫富问题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中也较突出,通过丰富的案例教学会大学生对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四)心理学案例的慎选性

大学生智力发达,思维敏捷,喜欢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心理变化,同时观察仔细、善于分析,但由于专业知识不足加上阅历还浅,往往对心理学中的某个概念误解,喜欢往自己或某个同学身上贴标签。例如在讲到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强迫症”或“抑郁症”时,许多同学会根据症状的描述往自己身上贴标签,班上一下子会涌出很多“抑郁症”和“强迫症”。所以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一定要讲清楚是“强迫症倾向”或“抑郁症倾向”,阐述清楚该症一定要通过专业机构的鉴定,要注意症状的程度、时间和对工作生活的影响程度等许多因素,否则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增加不必要的烦恼,没有心理问题上了心理学课以后反而有了心理问题。

三、多媒体在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无法完成的要求多媒体却可以,许多视频、音频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也需要电脑完成。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可以直观形象的展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便于大学生思考和感悟。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案例教学的课堂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多媒体案例的课前准备

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有关视频时可以包括情景剧、专家讲解,以及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和技能。有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类的多媒体案例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一般来说,一段视频在10-20分钟左右,学生讨论时间10-15分钟,教师总结时间大约在5分钟作用较为合适。例如,在“大学生心理挫折及应对”的案例教学时,首先

(二)课堂中多媒体案例呈现

在呈现多媒体案例之前,应该向学生简单介绍多媒体案例,要先对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有所了解,知道本次课的内容,也就是说不要马上呈现多媒体案例,而是教师还需要设定课程相关的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基本原理。例如,在“大学生心理挫折及应对”的案例教学时,首先教师对挫折、升华、退化、幻想等概念做专业的讲解后才呈现多媒体案例,否则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解读案例,起不到以新的思维来提升心理素质的目的。

(三)在案例学习中提升迁移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传授人的身心发展的常识、关于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心理健康的维护等专业知识,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一定要注意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样才有助于将课堂中案例中的技能广泛迁移到现实环境。以“大学生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可以图片或故事的形式,列举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2-3个不同处理方式呈现,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大学生由于对人际矛盾的认知不同,处理方式也会不同,从而造成了不同的人际关系结果。为达到此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要多样,教师可以同时穿插讲授、提问、讨论等多方式进行,在呈现多媒体案例采用幻灯、教学录像、图片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心理学案例的讨论与反思

大学生的分析讨论和教师的总结是案例教学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总结可以是讨论进行中进行阶段性小结,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结束时的总结小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一)学生的分析讨论

看完相关的心理学案例之后,教师应就案例并结合教学目标,给出题目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题目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能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脱节。在小组讨论中,要求每位同学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并通过讨论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集思广益,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教师的总结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尤为关键。

(二)教师的小结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将理论知识和案例联系起来,但由于学生的已有认知不同,导致学生会依据自身的主观经验来理解案例,如此每个学生的结论就会存在差异。教师在总结时应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对学生讨论观点的视角正确与否,对学生讨论之后所形成的共识进行的概括、理论知识的提升,归纳案例中获得的启示、方法和思路,以及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处理类似的问题等内容作为重心,这是对学生知识内化和提升的一个关键。

(三)教师总结能力的培养

整个课堂教学总结许多教师不做是一个失败点,但总结能力驾驭不好更会影响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教师要想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成效,就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丰富课堂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

综合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可以用下表表示:

当然,案例教学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主要是选出的案例只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个别不典型但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反映出来。其次是教师由于能力问题把握不住案例教学的时间。最后是在讨论阶段容易陷入个别同学参与而大多数同学无事可做的局面。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课,完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世纲,李枭鹰. 论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 教学与管理,2004(16).

[2]解春苓,金永涛;创新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探析[J]. 教育探索,2005(08).

[3]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4]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第3篇:大学生心理素养的认识和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072-02

全球一体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导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在面临各种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以往空洞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自我发展的需要。各高校在课程实施的内容、模式、评价等方面尚处于探索性实践研究阶段。行之有效、科学、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有关课程实施的效果的重要手段,是高校系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后需要重要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概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全日制在校学习学生,遵循大学生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和心理危机干预技巧培训为内容,由指定的教育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专门课程。它由有一定心理学专业背景和素养的教育工作者实施,通过课程与教学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动静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开展以必修课为主的普及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课程教育体系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存在,更是其他学科有效开展的必要基础。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大学生将面临不同的心理困惑,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以及学校教育培养任务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实现常规的、规模性的、基础性的教育普及,引导和帮助学生实现心理的健康良性发展。这种教育和普及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树立健康心理意识的重要性、学生共性心理问题的分析和疏导等等。开展以必修课为主的普及教育是最有效的课程教育手段,它为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奠定了基础。为此,高校应开设以必修课为基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开展以选修课为辅的系列教育

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实践培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然而,每个学生在接受学校传统教育的同时,又因为个人成长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而具备各自不同的特点。整齐划一的教育设计很难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作为各种学科的学习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注重教育对象的个体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既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高校非常有必要辅以开设心理健康通识教育以及基本技能培训的选修课,作为教育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的有效补充。

(三)开展以活动课程为补充的实际训练

活动课程形式活泼、内涵丰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健康心理意识,充分挖掘心理潜能,尤其侧重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终极目标。为了进一步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内容的延伸、扩展以及有效的补充,我们可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设计开展实际训练活动。活动课程具有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互动性强的特点,学生在活动组织中积极探索自我,自觉主动地挖掘自身的心理问题,这将很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与学生一起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及手段。教学方法是教师授课思想的体现,是教育内容有效传递给学生并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载体。它将教育内容进行技巧化的展现,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本研究归纳了几种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1.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通过戏剧角色演出的方

式,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导演在某种特定情境下模仿特定角色的语言、行为等,引导学生体会恐惧、欣喜、忧伤、愤怒等心理感受,分析和发现问题的成因,并自觉地调节不良的心理状态。这种方法不仅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还帮助学生宣泄不良情绪,协助学生积极进行心理调适,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角色扮演法通过激发学生的表演激情和创造欲望,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的力量;学生们在互动表演中学会了良性的沟通交流,在师生导与演的配合中建立起了和谐信任的关系。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目的,为学生提供具体而典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组织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和交流等形式,学习观察心理现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本质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案例的发生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另外,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做到“导”而不“演”,为学生展示和发现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作好铺垫和指导。

案例教学法具有开放性、互动性以及体验型的特点。这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发现心理问题、分析问题症结、解决心理困惑的能力。案例分析法的本质是教师引导学生按图索骥,进行指定事件的分析与讨论,在层层剥离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3.课堂讨论法。课堂讨论法与角色扮演法有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者都是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某个核心问题,加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都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然而课堂讨论法更强调单元课的教学目标,围绕此目标展开话题进行讨论;活动设计的核心是讨论,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讨论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容易产生多角度观点的碰撞,实现了各种心理信息的互动碰撞,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法在实际运用中,教师要做好话题的主持人,始终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讨论,目标明确,避免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讨论。教师在讨论结束后还要做好相关主题的归纳总结,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教师认识到讨论是手段,切勿拘泥于辩论技巧等问题上,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4.团体辅导训练法。“团体辅导训练法是指教师在团体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培训的教学活动形式,它是通过固定团体内人际关系的互动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体验、实现自我认识、完成探讨自我、接纳自我、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发展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实现助人与自助过程”。在团体辅导训练的参与人数不宜过多,同时要确保训练环境的封闭和安静,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安全的状态下进行训练更有效果。任课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纸板等辅导工具的准备,并能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估和指导;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合理把握课堂的教学进度,避免团体辅导重活动轻辅导,重开头轻结尾。

5.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就是穿插与课堂教学主题相匹配的专题心理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解释,帮助学生在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现自我认识,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在自我意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做“气质量表”或者“我是谁”心理测试,引导学生全面而又深刻地了解自己;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填写职业测评问卷,为学生做好就业指导等。

心理测验法是学生普遍喜欢和接受的教学方法,在心理测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自己进行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估,这不仅有利于建立起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信心,更为学生的心理内省与调适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任课教师一定要确保心理测验所用量表及问卷的科学严谨,不能简单编辑组合问卷对学生进行测量;另外,教师务必做好数据的分析与解释工作,对于在测量数据中显示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做好跟踪辅导。

参考文献:

[1]吴增强,沈之菲.班级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第4篇:大学生心理素养的认识和总结范文

“90后”大学生作为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如何把握“90后”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动态、行为特点,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90后”大学生在心理、行为、情感、思维、认知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以发展的眼光,不断更新固有的思维模式,积极探索发现符合时展规律的新型管理理念,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 “90后”大学生心理现状

1 心理健康不佳者呈上升趋势

据有关统计资料介绍,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近几年平均在20010左右。表现以焦虑不安、恐慌、神经衰弱、强迫症和抑郁情绪为主。

2 心理脆弱耐挫力差

大多数“90后”心理脆弱,耐搓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自己心理会留有阴影,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许多学生内心敏感脆弱,承受挫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缺乏、独立能力差,学习或生活中的一点挫折都难以承受。

3 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突出

现阶段高校的主体多为“90后”,其中独生子女数量大约占到大学生总数量的51%,近年来出现轻微和重度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因双方同是独生子女,皆以自我为中心,互不体谅对方,导致双方关系一度恶化,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

4 经济独立意识差对家庭依赖大

对新生每月生活费用额度的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间贫富差距较大,最低不足300元/月,最高超过2000元/月;但近半数新生的月生活费在501~ 1000元水平。有51.4qo的“90后”表示:若生活费透支,会向家人索要;只有18.1%的学生打算通过打工赚钱的方式来弥补。这份调查报告反映出“90后”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依旧很大,经济独立意识缺乏。

5 爱读书也爱奢侈消费

接受调查的“90后”新生中,有62.3%的学生保持着读书的良好习惯,91.9%的学生配有手机,近七成学生拥有电脑,有8.1%的学生拥有汽车等奢侈消费品。“90后”的大学生更加注重外在的物质,同时也反映出了家庭教育的缺陷,社会教育的弊端。

6 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在接受调查的“90后”新生中,有64.8%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态很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表明,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已经与国际接轨,在创新与探索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意愿。

7 人际交往靠网络

调查显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微博、QQ等成为“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同时,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一旦面临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多数“90后”会表现得慌乱和手足无措。

二 “90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 人际交往障碍

由于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关爱中长大,加之现在人们普遍的沟通减少,使他们缺乏与同龄人的直接接触和磨合经历。但他们从五湖四海聚到一起不免产生摩擦。而这些摩擦很有可能给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存在一定的社交恐惧,如害怕与人接触、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等。

2 孤独感和自卑感

由于从以往熟悉的环境转换到陌生的环境,远离了朝夕相处的亲人和朋友,新生们很容易产生孤独感。许多新生是各个学校的佼佼者,但在大学校园里发现自己原来很普通,这一落差使他们感到非常失落,进而产生强烈的自卑。

3 就业焦虑

人们认为“90后”似乎没有什么责任感,实际上他们的责任观念还是比较强的,在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能够比较好地理解“责任”的概念,敢于承担责任。但是许多新生的人生目标尚不明确,无形中增加了就业焦虑感。 4情感问题

“90后”一代对于早恋的问题更加开化,在调查中有50.6%的“90后”承认,自己在进人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一次“恋爱”。其中有接近10%的学生则谈过多次。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为情所困。情感是大学期间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旦出现波动很可能会对其造成不小的伤害。 三“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 思维独立,过于自信 “90后”大学生思维独立自信,自我意识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他们个性鲜明张扬,乐于表现自我,早熟老练而又叛逆,追求非主流的时尚生活;追捧火星语言,保护个人隐私;清醒认识现实,珍惜发展机遇。“90后”大学生获取渠道更加广泛,速度也更为快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套独立的思维模式,自信程度显著增强。

2 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带有功利色彩

学生中出现了对各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喜爱,“哈韩”“哈日”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的流行趋势。“90后”大学生对于综合素质测评、评优以及入党动机不纯,功利色彩浓厚,同学之间形成不良竞争。功利行为的增加和当代大学生所承受的就业压力是息息相关的,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喜欢挑战、思维活跃

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在历史使命的召唤和现实自我的冲突面前,“90后”大学生面临的矛盾更尖锐,内心的冲突更激烈,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90后”的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喜欢挑战、追求新鲜感,思维活跃、创造性强。

4 关注心理健康,但不能正视心理问题

我国“90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大多数学生能够关注心理健康,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却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比例颇高,而面对心理问题,多数“90后”选择逃避,不能正视心理问题。

5 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不当

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独生子女往往在父母及家人的溺爱中成长。在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常会养成诸多不良习性,如自私、任性、缺乏独立生活和不善交际等问题,而这些习性则会成为诱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如抗挫折能力低下、心理承受能力差。

6 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

不少大学生沉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被网络世界所吸引。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荒废学业、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从而产生交际障碍。

7压力增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增大,大学生就业愈发困难。这对即将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毕业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压力之下,内心焦虑、无助,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四 “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对策分析

1 针对环境适应能力差的对策

老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来。在学生遇到问题后积极引导,让学生在新的环境中更快地适应、感觉到爱并产生安全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业余生活。不仅可以缓解学习压力、丰富业余生活,也可以使之在各项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锻炼自身在各方面的能力,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2 针对父母教育问题的对策

加强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使之成为有责任心和敢于担当的人。敢于让孩子多吃苦,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鼓励孩子多动手,在实践中得到知识和快乐,而不是父母一味地为之安排好一切,坐享其成只会抹杀掉孩子的独立性。

3 降低对网络过度依赖的方法

及时疏导、积极引导。提高学生对网络的认知能力,使之认识到网络的利与弊,对网络客观的认识,充分发挥其长处,摒弃弊端。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知,深入分析对网络产生依赖的原因,从而消除对网络的依赖。对于过于依赖网络的学生,要多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同时要多培养一些其他的兴趣爱好,分散注意力。

4 轻松减压,缓解情绪的方法

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切勿轻易否定自己。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及时调整好心态,用积极的心态应对挫折,提高自身应对挫折的能力,制定出客观的、可行的,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发展规划。

5 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一定要重视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健全人格的塑造。要使所有学生懂得诚实、自强、责任心和尊重别人的价值观。在国际化、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是要使大学生具备优良的人格素质。

6 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

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在校系列活动,使学生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让他们在步人大学校门起就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一定的不同程度的转变。化解自己因对社会的片面认识而产生的诸多疑惑,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

总之,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90后”是时代造就出的彰显着鲜明时代特征的新一代宠儿。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与时俱进,每一个教育者都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思考,担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重视“90后”大学生的一系列问题,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理解、接纳和支持他们,用我们的爱心和责任心,将他们推向美好的未来。21世纪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当代“90后”大学生更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随时准备好迎接困难,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崔伊薇.高文华.王桂英.独生子女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1994(4).

[2]段元梅.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预防[D].湖南师范大学,2009.

[3]施福新.大学生四种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4]载长澜.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N].中国青年报,2018 -11-12.

第5篇:大学生心理素养的认识和总结范文

【关键词】朋辈辅导 心理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37-02

朋辈辅导(Peer Counseling),又被称为朋辈支持(Peer Support)、朋辈教育(Peer Education),是指自愿参与的同年龄者或年龄相当者,采用心理咨询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影响和帮助来访者,解决其心理困扰,并与其共同成长的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活动过程,它是非专业心理咨(Paraprofessional Counseling)或准心理咨询(Para-counseling)的一种形式[1]。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存在的集体感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越来越多,使得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目前,我国主要是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以及实施心理咨询等工作,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开展教育工作,但是这些工作、活动往往形式单一、专业化程度高,从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开展的实效性较低,基于此,朋辈辅导模式成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途径[2]。大学生朋辈辅导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是高校专业心理咨询的重要补充,它在高校的运用改变了过去那种学生只是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有少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才能开展心理援助的状况,让全体学生成为心理咨询工作的主体和原动力,是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3]。大学作为个体成长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面对学习、生活、工作的压力,个体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性问题。朋辈辅导作为一种偏重研究个体心理的辅导模式,被引入大学生成长教育中,它的及时性、情感倾向性、灵活性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并在他们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发挥良好的作用[4]。将朋辈辅导模式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仅能够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弥补,同时能够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更好地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更进一步地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以及和谐发展[2]。虽然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因其发展时间较短,也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总体而言,高校朋辈辅导在大陆地区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规范性和系统性不够、难以获得学校配套性跟进支持、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效果评价机制等问题[5]。因此,本文认为,要想充分利用朋辈辅导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朋辈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影响力,应充分认识朋辈辅导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具体的解决策略。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具体实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朋辈辅导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总结其解决的方案,希望能够为朋辈辅导更好地在重点关注学生教育中的应用起到指导作用。

一、朋辈辅导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朋辈辅导在美国产生,它的产生源于种族暴乱、校园骚乱等社会危机加剧而学校教育专业辅导人员和教师又很匮乏的背景;约在20世纪70年代,朋辈辅导开始在台湾地区兴起,一些机构开始实施朋辈辅导,如生命线、家扶中心等[5]。朋辈辅导在我国内陆地区发展较晚,最早是在2000年左右,在个别高校,如上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现了在朋辈辅导[5]。今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遍开展,各种形式的朋辈辅导工作应运而生。朋辈辅导以其独特的优势与魅力得到了高校的青睐。作为一种为专业性的心理辅导,在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不足的背景下,朋辈辅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实践表明,朋辈辅导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等特点与优势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以及大学生就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总体而言,我国大陆地区的朋辈辅导由于发展较晚,仍处于初步实施阶段,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5]。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得到了朋辈辅导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朋辈辅导在高校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朋辈辅导员的辅导技能不够专业化,自身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一)没有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

朋辈辅导在我国内陆地区正处于初步实施阶段,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实施体系的不完善等其他各方面的原因,朋辈辅导在我国内陆地区的高校的发展仍存在问题。朋辈辅导和专业的心理咨询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深入心理的层次也不一样,因此是否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有待考察。并且,现在的人都有一个固定的思考模式,那就是年轻人没有经验,无法将事情做好,这样的观念在前,学校对于朋辈辅导的重视自然不充分。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培训、督导、监督管理、激励、评估等一系列过程,不仅需要专门的专业心理辅导老师指导,也需要学校有关辅导部门如学生工作部门的支持和配合,需要有相关的制度保障。目前,有些高校由学生社团自发推进或者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推进,在经费、场地、激励政策等方面难以获得有效的配套支持[5]。

(二)朋辈辅导员的专业技能、情绪调节能力有待提高

朋辈辅导工作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较强,对朋辈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如朋辈互助员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阳光的心态、较强的同理心、亲和力及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疏导能力[6]。由于学校专业心理人员师资紧张,分散在各班级的心理委员任职期间缺乏系统指导与督导,使得朋辈互助员进行心理辅导时经常会感觉底气不足,大部分辅助员对于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筛查、监控等环节的工作还缺乏必要的能力,且学校没有意识到应该对朋辈辅导员进行一定的培训活动,如果某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过多或比较严重,他们就会应付不来,或者解决效果上不显著。这样力不从心的解决状态会使存在问题的学生逐渐失去对他们的信心和信赖,不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是一个较为敏感的时期,如果与之沟通不当,就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这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不好的现象。

朋辈辅导员在进行心理问题解决的时候,首先就是倾听学生们的诉说,这些诉说中普遍是悲伤、愤怒甚至是消极的内容。因为同处于一个年龄段,他们很容易被带进学生的情绪,再加上自我调节的能力差,容易陷在其中走不出去[7],不仅影响自己的生活,也为后续的心理指导教育工作制造了麻烦。

二、朋辈辅导在重点关注学生教育中的准确实施

(一)对朋辈辅导的价值意义加以重视

朋辈辅导在外国的实施有显著成效[8],成功事实放在眼前,我们更应重视起朋辈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中的本土化应用。首先,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讲课的形式向学生们普及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们对于心理问题有所了解。同时讲解面临心理障碍的时候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心理问题产生的时候都有哪些舒缓情绪的方式。通过具体的讲解,让同学们在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心理问题不害怕、不恐慌,正确面对心理上的差异。另外,在校园内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点,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朋辈辅导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一个新的方式[9],同龄人之间的兴趣爱好普遍差异不大,使交流更有话题,朋辈辅导员在与学生们的沟通当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那么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就能掌握学生的具体心理信息,心理咨询师也能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所以,朋辈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了基础性的作用,让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得以有效地进行。

学生们对于专业的心理咨询总是有一些抵触情绪,他们觉得这样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法就代表者自己与其他学生不一样,因而,他们不愿意找老师或者是心理咨询师,导致心理问题恶化。朋辈之间的辅导可以降低学生们的抵触心理,使其在同龄人之间畅所欲言,抒发心中的情绪。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基础,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学中的重点,因此,教师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更应重视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朋辈辅导在这一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只有将它重视起来,加以完善,才有利于未来朋辈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施。

(二)对朋辈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情绪调节能力重点培训

朋辈辅导员是朋辈辅导的中心力量,所以学校在对其的甄选过程要严格把关。面试的时候,具体考核应聘人员的知识积累、语言能力、性格特点等等,保证为学生选拔一批合格的、优秀的辅导者。学校务必要开展相关培训课程,在朋辈辅导员入职前进行具体、细致地培训。在培训中,讲解他们的具体负责事项以及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一些有效方法,并对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普及以及解决方式的传授。同时要培养辅导员自我情绪的调节能力,避免在辅导学生心理问题的时候将自己带入对方的情绪,导致辅导没有进展或失去辅导意义。辅导员入职之后,学校也不能放松对其的培训,要定期的组织学习活动,加深朋辈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理解与分析。将前期选拔和后期培训落实到位,对朋辈辅导员总体质量、综合素养严格要求,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执行的更彻底、更全面。

结束语

(一)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重中之重,心理上的偏差,很容易导致人生轨迹的偏差,学校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以重视。朋辈辅导在心理问题的疏导上有其优势以及意义,同龄人之间更易沟通,朋辈辅导员在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掌握上更能抓住重点,然后针对其情况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学校将朋辈辅导重视起来,为培养心理学生健康打好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具体实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了朋辈辅导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朋辈辅导在高校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朋辈辅导员的辅导技能不够专业化,自身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同时,本文提出了朋辈辅导在重点关注学生教育中实施的两点建议,一是提高学校对朋辈辅导的价值意义的重视程度,二是对朋辈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进行重点培训。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朋辈辅导在重点关注学生教育的具体实施中提供指导。同时,朋辈辅导并不是通过文字就能阐明清楚,还需要研究者、高校管理者、教师以及朋辈辅导员等在日常的实践中深入探究,不断总结,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余海涛.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赤峰学院学报,2015,31(3).

[3]高翔.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论坛,2012,4.

[4]丁兴旺.朋辈辅导模式对大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工作研究.

[5]刘取芝,闫明,赵东伟.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应用现状、问题及展望.教育教学论坛,2014,49.

[6]王萍,梁宇嫣.高校朋辈互助现状及其发展策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28).

[7]孙正辉.关于如何开展大学生朋辈辅导工作的路径探索[J].华章,2014,(20):142-142.

第6篇:大学生心理素养的认识和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 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 教学效果 评价

[论文摘要] 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从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旨在通过该课程教学的探讨,进一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2)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3)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4)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3.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转贴于

4.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4]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2)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3)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 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2.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3.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否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矫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落实。鉴于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学习内容,我们建立了如下的评价目标:(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2)能力方面:掌握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对自身状况和问题有所了解,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及负性情绪,维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3)心理素质方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观点,并能将其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进行评定,着重分析学生各章节知识的内化程度。终结性评价指期末测试,通常以案例分析、影评或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旨在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及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真正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2]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2005,1:37-39

第7篇:大学生心理素养的认识和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

一、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优势

      为了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国高校普遍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网络:一级网络由班级心理卫生委员等学生干部组成,二级网络则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和院系党总支书记,主要起着跟踪辅导、早期预防的作用;三级网络则由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专职教师及聘请的专家教授组成,其职能主要是制定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计划,并给予一、二级网络一定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给予咨询。辅导员是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光是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主力军之一,弥补现有心理辅导的师资不足,他们在大学生心理辅导方面还具备其他高校工作人员无法比拟的优势。

      1. 与学生联系紧密,便于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规定》要求,我国高校应按照1:200的师生比设置专职辅导员配备专职辅导员。辅导员对学生情况最熟悉,也更容易发现学生心理状况的异常,及时了解情况并给与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帮扶。学生们容易对辅导员产生信任感,遇到心理问题都喜欢向辅导员寻求帮助。心理问题通常都是越早干预效果越明显。许多因心理问题而发生极端行为的学生大多数是因为前期的征兆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干预而造成的。有了辅导员与学生的及时沟通和疏导,可以降低心理问题发生几率。对于长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辅导员可以通过谈话、组织活动等形式进行干预消除,或避免不健康的心态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个人交际等方面。

      2. 具备双重身份优势,有利于推进心理辅导工作。《规定》指出,高校辅导员具备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 这为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提供了便利。他们除了能够提供学生进行单独咨询外,还灵活利用不同场合开展心理辅导活动。部分高校辅导员有定期谈话机制,即辅导员定期约见学生个人或某一寝室的学生,了解学生实际学习生活的收获或其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利用这样的机会,能及时发现存在于学生中的心理隐患和心理问题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此外,辅导员利用周日例会、班会等场合传播心理健康的理念,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等。作为政工干部,辅导员还可以组织和开展系列活动,如心理健康月、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周、团队素拓日等活动来推动心理辅导工作的成效。

      3. 与学生心理距离较近,有利于提高心理辅导效果。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普遍比较年轻。大多为刚刚毕业不久的研究生,而且其中大部分人读书期间都担任过不同层次的学生干部,能够较快地接受新兴事物,比较容易理解在校大学生的想法、感受及需求。因此,师生间代沟较小,沟通更方便。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普遍对辅导员比较信任。遇到学习、生活、就业甚至是个人感情方面的困惑往往都比较愿意主动像辅导员寻求支持与帮助。辅导员队伍作为研究生毕业的高学历政工队伍,具备较深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心理辅导时也能给与学生较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 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的困境

      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高校辅导员履行心理辅导职能的情况并不理想。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足。《规定》所列出的辅导员工作范围涉及的都是很细致琐屑的工作。而且当前许多高校的辅导员职责不明确, 学校各部门将各种涉及学生的事务,事无巨细都交由辅导员去落实完成。从思政教育、安全维稳、学生宿舍的卫生检查、欠费催缴、奖助学贷等。这使高校辅导员每天忙于应付各种事务, 很难静下心来关注、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辅导员实际履行心理辅导的职能很不乐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遇到心理问题的几率增高,问题也趋多样,处理难度加大。疲于应付各种事物让辅导员难以深入研究学生心理问题的新特征,在处理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2. 辅导员缺乏开展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生心理辅导要求辅导员运用心理学理论、思想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各类心理发展问题的活动,不但要求辅导员有交叉、综合的学科知识, 还要具备相关的心理辅导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 甚至心理辅导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国内有研究发现,73. 5 %的辅导员认为自己缺乏心理辅导的知识技能 [2]。尽管辅导员入职前都接受过一些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 但培训多以介绍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主,并没有心理辅导技能的学习和实践。这使许多辅导员在进行心理辅导时, 将辅导变成了单纯的说教, 并不能向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不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3. 辅导员对开展心理辅导信心不足。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心理辅导是一项能够挽救心灵和完善学生心理发展的崇高事业, 但数据表明,大多数辅导员没有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的学业背景,而且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主要来自于上岗前的系统专业训练和上岗后的在职培训。这对于心理辅导这项不仅需要系统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扎实的技能训练,而且还需要辅导员有很高的个人综合素质的工作,大多数辅导员坦言自己难以胜任。 

三、 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

      心理辅导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她不同于专业教学、行政管理工作,一般性学生事务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同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活动。她带有强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管理的特征。这在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辅导的要求达到前所未有的强烈的背景下,对于辅导员而言,提高心理辅导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选聘机制。《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搞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不难看出,与专业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相比,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特征不明显,职业岗位定位不高,没有特殊任职资格要求及专门任职条件,招聘过程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而心理辅导作为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能之一,对工作者在心理学基础、工作技能以及个人基本素 质方面都有较高要求。通过完善辅导员选聘机制,把握人才引进关,是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重要途径。心理辅导能力的提升方面容易通过培训而实现和改进的,引进自我认识较高、心理素质较好、工作能力较强的辅导员尤为重要。

      2.加强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心理辅导实践。理论学习是开展实践工作的基础。能够成功开展心理辅导的辅导员在知识结构上,除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还要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知识等。同时,还应学习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如《心理咨询理论流派与操作方法》等。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基本心理测量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如《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量技能》等。此外就是了解心理治疗的相关理论,了解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区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正确对待不同心理辅导对象,工作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使心理辅导工作更有针对性。我们都知道,扎实的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不断深化的过程。高校辅导员必须克服短期速成的急躁心理,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分享和提高。除了由辅导员自行探索积累工作经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邀请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学专家或心理咨询师深入辅导员心理辅导一线,通过结对督导和案例探讨等途径提高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实践技能, 切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另外,学校可创建平台,组织辅导员群体或辅导员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探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或典型案例, 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 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提高工作成效。虽然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统一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培养,但是二者在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最应避免心理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心理化,应从思想教育的模式中走出来, 从以“教导”为主转变为以“引导”为主, 从单向劝说转变为双方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直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转变为帮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倾听,理解学生, 使他们抛开顾虑, 对辅导员产生信赖感,进而掌握学生提供的各种信息使他们的想法更加合理, 对自身问题的理解更加准确, 从而达到其自助的目的。

      4. 学会利用网络新媒体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主要通过语言交流、书本知识、网络传播等途径对受教育者的心理认知和个体行为施加影响,使其认识、情感、态度发生良性变化,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面的心里辅导工作对排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实际生活中许多学生喜欢将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惑写在QQ空间、博客或者微博上,而不是第一时间与辅导员沟通,这降低了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随着时代的进步,辅导员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平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抢占心理辅导的新阵地。辅导员可将自己的主页、空间地址、微博地址等信息公布给学生,学生可以自由与老师交流。避免办公室约谈等太正式的交谈途径,有利于学生将其心中所想真实地告知老师。此外,辅导员还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利用网络组织心理健康活动,如组织同学们在主页进行名为“班级记事簿”的公开日记,开展“成长的痛”等公开留言请求匿名支持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宣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另外,辅导员可以利用新媒体开展健康心理知识普及活动,如减压方法、正确婚恋观、人际关系调整,甚至个人使用这些方法的切身体会和感受等。利用网络新媒体,增加师生之间的心灵暴露程度,这对辅导员而言,是进行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的大好时机,可以将心理辅导及思想教育充分融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的同时向学生灌输在日常教育中学生听不进甚至抵触的教育内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第8篇:大学生心理素养的认识和总结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理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1茶文化理念对高校大学生的作用与意义

中华茶文化是整个世界文明体系中的重要成分。她是古代先人在从事茶的一切活动中体验与心灵的体会,属于华夏农耕文明发展历程的记录和文化前行中的脚印。茶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精华所系,是古代先进文明、先进文化的表征。茶文化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大学的领导与教育工作者要有敏锐洞察力,及时抓住茶文化理念对高校大学生的巨大动能,紧跟大学生心理疏导教育发展律动的脉搏与潮流。敢于创新心理教育中茶文化理念的素材与材料,心灵教学的渠道,仔细聆听茶文化理念中的茶道精神对大学生宁静心灵的呼唤。用茶道精神的精髓为大学生煮沸一锅心灵的茶汤去洗去孩子们心灵的污垢,唤起其心理的自觉和觉悟。用茶文化的社交方式、社交礼仪、社交艺术和茶文化元素中真善美等诸多优秀特质涵养天子娇子大学生们的品质与品格,把握茶文化理念中菁华给予延伸与扩大,去消弭大学生们由于就业、学业、经济拮据等诸多不良因子所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心理烦恼,用茶文化理念去疏导大学生们的心理,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灵健康教育,可以使其摒弃外在压力,聚精会神搞学业,一心一意作学问,为将来学有所成,为未来报效国家、造福桑梓奠定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祖国茶文化特征所在

2.1具有形成的多元化特质

茶叶的栽培种植历史悠久,在中国就有数千年的时光,茶作为古今中外最著名的饮品,在古代也同样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囿于中国的古代是政治制度、法制理念是由皇帝这一统治阶级的代表所把持,其特殊身份地位会影响到茶文化的发展甚至是发展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有许多古代的皇帝就是直接参与了茶文化的形成,茁壮了茶文明的生长。其次,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创造文明,他们才能是茶文化的直接缔造者。聪明的茶农们在从事茶事活动中总结、提存茶文化的精髓,古人不仅创造了各种茶文化物质的成果,而且还创造了内涵深邃的精神财富--茶文化。这对后世的茶文化探索研究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力。中国先民们在面对自然而进行的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他们共同创造可以约定成俗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都几乎被吸纳到茶文化的体系中。譬如,时下,我国社会上依然有很多领域留着传统的饮食与饮茶习俗,这便是茶文化在国人中的广泛社会基础,大家共同向往的和谐文化。其三,在文学和写作的人的眼中,茶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情愫,是一种品质的象征。利用茶的特质可以表达思想与感情,茶可以陶冶情操,升腾人的内在气质。这是茶的品格使然。故,基于茶具有形成的多元化特质,才养成了茶文化的深邃精神独特的内涵

2.2具有传承上的悠久上古传说

中华夏先祖神农氏为了采药治病救人亲自尝百草,曾经遇毒七十二次,最后发现使用茶叶才解除毒草的威胁。这是人们对茶最早的认识、记载和关注。历史发展的节点不同、时代变换的方式不同其对待茶的态度也不会一样。譬如,唐、宋、元、明、清时期不同朝代就有饮茶的不同特点,最显著的文学诗歌的对茶的解读其观点大有不同,但却有其自身的特点。然,其对茶文化的中心态度是不变的。祖国文明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特别是茶文化就是祖国文明的使者,是华夏文化的代表。故,其内涵是丰满的这是基于它的传承上的悠久,继承上的创新、发展上的广泛吸纳新的精神元素。

2.3涵盖形式上的多样化

基于我国属于人口众多、地区广袤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囿于其发展的客观、生产、生活环境不同其茶文化的内容以及茶元素的特质也不一样。每一种民族文化均是其民族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写照。其饮茶的风俗大不一样。例如,居住在我国西南之隅的四川省的许多少数民族最爱茶砖坨,而在居住我国西北之地的一些少数民族和地区的少数民族则最爱饮用紧压茶。云南边陲的少数民族如西双版纳区域的的傣族最爱饮用烤茶等等。不同区域的少数民族其饮茶差异很大,这与他们生存的区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生活习惯有很大关联。

2.4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中国茶文化的结构有四个方面:物质、制度、行为和心理的内容。其一它是主要的物质文化形成的基础与茶种的选育、栽培、加工、包装、运输等有关联。当然也涵盖与饮茶活动有关联的诸如茶桌饮茶用具等事物存在着密切联系。;其次,中国茶文化的制度文化涵盖古代关于茶的专营制度、以及部分茶马贸易情况等;其三,中国茶文化的行为元素是通过民风与和民俗显现的。是哪里的人们在长期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习惯与基本定势。中国茶文化心态文化元素主涵盖人的心理活动,经过岁月的打磨沉积在民族文化的最深处。其核心的精髓是基于历史因素养成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理念与生活观念。因此,中国茶文化的结构是完美的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独立的构成体系。具有真善美、和、清、静等优秀特质。

3茶文化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所在

3.1有助于大学生端正人生处世态度

茶文化是茶精神的精髓,用茶文化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可以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茶道精神和茶精神密切相关。茶精神是指茶叶的形象,也就是说,作为茶叶应该有质量,风格和外观的优美。它的品格是“无私奉献,造福人类”。对高校大学生来讲,要充分学习茶的精神,从茶文化中吸纳养分营养,在茶文化中品味人生,把握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的精准稳妥的处事风格、以和为贵的处事原则,帮助其了解茶文化理念的深层含义,从而自我反省,才能精准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

3.2有助于大学生修身养性

茶文化的本质是人们精神的追求,是人们长期积累的文明硕果。在很大程度上,它使人们对茶道有着潜移默化的探究意识、有一种锲而不舍的追求力量和追求精神,它讲究清净和美,这对于从促进大学生在自我认知要具有茶文化的追求理论敢于超越自我、觉醒自我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特别是茶文化的灵魂是茶道精神这是一种非攻与仁爱的理念和守时、诚信的、追求中庸的“和”的理念这些,优秀的茶文化特质对涵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护佑其心灵纯真、纯洁有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譬如。目前有很多学生在考试中作弊,任意折断诚信的翅膀,导致信用意识的严重的损失和守信意识的坍塌。而通过茶文化理念的熏染。可以让大学生取得茶文化精神滋养,从而修正思想道德的修养方向。改变自己的错误行为、重新塑造优秀的人格,无疑有助于大学生修身养性。

结语

在高校中开展以中华茶文化理念为指导原则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以“和”为核心的茶德精髓的营养。使茶文化“求和、求真、求美”的理念滋润大学生的心灵,将茶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引领大学生的生活走入静雅,使其保持心境的平和、情绪的放松,使浮躁的心态得以调整。为淡定其性情,消弭其浮躁的萌芽,将其因世俗所沾染的污垢,用飘着阵阵茶香的心灵茶汤洗去,使其在渗透着茶道理念的宁静、淡雅和洁净的生活环境中完成学业,为其构筑了一座宁静幽雅的心灵驿站,让他们“以茶养性”“求和悟美”,才能确保天子娇子们心灵康健、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杨韶辉.浅析茶文化教育与高校艺术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福建茶叶,2017(2):164-165.

[2]李慧惠.以茶文化理念引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福建茶叶,2016(11):226-227.

[3]王海滨,谢小英.茶文化对体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11):256-257

第9篇:大学生心理素养的认识和总结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观念 合力 特色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观念

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革,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转变观念,跟上形势,与时俱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指导,具体地说,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最新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意识不能改变,必须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意义。

坚持德育为先导,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高校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此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铸造精神支柱、把握正确人生方向的根本性作用。因此,要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与信心的过程中,密切联系专业实际,激励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帮助学生牢固树立专业思想,促进学生通过刻苦学习专业技术,立志服务社会和人民来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要密切联系专业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努力挖掘和发挥专业教育的德育功能,要求专业教育全面渗透德育教育,通过专业课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以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只有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才能自觉认识并树立起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对国家与民族的使命感,并且努力为此而奋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避免虚假和生硬,努力体现真诚和关爱;避免居高临下的训导,努力进行平等互动的交流;避免无的放矢的空谈,加强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少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多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少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把国家和民族利益与个人发展辩证地统一起来,立志在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实现全面发展。

树立一体化观念,整体筹划,系统协调,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最佳功能。一是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党委统一领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期分析研究学生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制定总体规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全面部署和安排,并及时检查落实情况,科学评价效果;三是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组成、职责和要求;四是探索总结专业课程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引导所有教职员工积极担负起育人职责,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

建立合理的制度保障机制

合理的机制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系统化地融于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系统协调一体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其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也比较明确,但是由哪个职能部门来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则不够明确。这就使组织实施教育活动的主体往往分属不同部门和小单位,各方面教育具体内容也缺少统筹协调、相互衔接和照应,容易出现各行其是、配合不好的情况。因此,需要真正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和资源,使其系统协调,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高校应建立主要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协调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每学期固定召开组织协调会,形成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统筹规划、系统协调、统一部署,明确不同部门和施教主体的分工,并统一检查落实。实践证明,这种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充分发挥了自上而下多方面、多层次的合力,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做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一盘棋。

教育力量多元化。针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要达到好的教育效果,高校要运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多方面力量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更加形象、生动、丰富多采。具体来说,包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委学生处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的主力军作用;发挥专业教师在专业课中渗透德育的作用;发挥在校及毕业的优秀学生和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发挥家长和亲友的家庭教育作用;发挥社会力量和德育教育基地的作用;发挥学生会、班级和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作用,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作用等等。通过合力育人,可以比较好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不足、内容单调,与社会实际、学生思想实际、专业学习实际结合不紧,呆板、生硬、效果不好等问题。

服务育人制度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相应的保障机制,高校在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方面都应积极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和提供条件,真正做到“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教学、后勤等服务保障人员要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观念,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满腔热忱地提供优质服务,创造和谐、健康的服务育人环境。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工作者要以自身优良的思想品德,谦虚谨慎、奋发向上、勇于开拓创新的人生理念,高度负责、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心爱护帮助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打动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注重实效、富于特色

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广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自己与社会、面对现实与未来。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予以有效的指导和关爱,真正做到“常把脉博,常用心药,防止思想感冒”。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通过网络以及校报等媒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定期组织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针对反映出来的问题,采取集体讲课、专家咨询、个别谈话等方式,为有着“学习苦恼”、“恋爱冲动”、“择业焦虑”、“贫困自卑”等多种类型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