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小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确定本学期德育教育理念:引领幸福,奠定快乐人生;坚持规范,养成良好习惯。德育活动目标:坚守规范,实现自我管理(级部、班级、个人)。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结合我校《小树、小虫、小朋友》——《创新小学德育模式,引领学生幸福成长》国家立项课题、《一完小阳光成长指南》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校园各项常规制度,加强常规管理,狠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做精,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全面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水平而努力奋斗。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思路
1、建设一支队伍:加强师德教育,提高艺术管理实效,做到人人抓德育,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作为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全员德育,人人有责”这就是我们的理想状态。在大家的帮助下,上学期德育处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但是在纪律管理、校园卫生等常规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希望本学期大家能够进一步增强“全员德育”的意识,看到违纪行为都能马上去制止,在卫生保持等方面能做到率先垂范,坚持下去,相信我们的学生纪律会有很大好转,教学楼内会变得安静、井然有序,我们工作环境、学校面貌都会有一个新的局面。
2、贯穿一个主旋律:引领幸福与坚持规范有机结合,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成立我校德育课题组,全面实施我校的特色教育——树鹰教育。
3、强化一项工作:加强对学生日常规范教育,加强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4、重视一种教育: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儒雅、仁爱、正义、礼貌、聪慧、诚信的博大情怀。
5、重点开展一些活动:即班队活动,校园科技、文体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演讲会操健美操比赛活动等。
6、营造一个环境:继续加强班级、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7、树立一批典型:评选表彰阳光家长、阳光班级、阳光班主任、阳光少年。
三、 20xx年德育工作要点
二月份:常规教育月(坚守纪律 严格规范)
1、举行“引领幸福 坚持规范”开学典礼,进行纪律、礼仪、安全教育。
2、召开“坚守纪律 自我管理”主题班会,整顿校容校貌。
3、召开期初级部长会议,制订德育、少先队、班级等工作计划。
4、进行20xx年春季留守生和乘车学生摸底。
5、召开安全卫生执勤人员会议。
6、进行期初班容班貌、板报、小明星班级文化评比。
7、班内实行自我管理评比细则,评选第一批五星文明管理小队。
8、进行儒雅教育:雅标——路队整齐,路诵响亮,精神抖擞;动作协调,步调一致;班内没有违纪记录,卫生保持好,优胜者评选为儒雅文明中队。
1、举行三八节感恩教育活动,参加县妇联汇演。
2、大力开展“四静”、上课“四不准”活动,进行儒雅教育
育:雅标——学习习惯:教室桌凳,排列整齐;桌面桌内,摆放有序;认真作业,书写规范;上课听讲,专注用心;积极举手,声音洪亮。
3、组织学生上、下楼道及路队安全演练。
4、做好学校安全及春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5、鼓励家长参与“走近自然,相约春天”踏青活动。
6。积极训练广播操,为举行全校会操比赛做好准备。
四月份:传统教育、文化教育月
1、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活动。
2、举行小故事、演讲比赛。
3、聘请法制副校长上法制教育课。
五月份
1、召开庆“六一”艺术节筹备会。
2、配合学校举行第二届“感动校园十佳园丁”评选活动。
3、雅行教育:雅标——卫生习惯:公共卫生,主动打扫;地面纸屑,弯腰捡起;个人卫生,个个牢记;衣着整洁,勤梳勤洗。
4、调研各级部课题实施情况,举行树鹰教育小知识竞赛。
六月份:学习、评比活动月
1、举行各年级会操、健美操比赛。
2、进行阳光中队、家长、少年评选活动。
七月份:社会实践安排月
一、广开渠道,丰富实践活动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乐于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心理,针对不同课型特点,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把课堂向生活延伸,拓宽家庭作业渠道。
1.整理搜集信息。
语文学科重图文资料,课文提供的信息量,仅仅是冰山之一角。仅凭借课文,学生难以得到丰富的感性体验,形成清晰具体的认识。而当今信息社会,只要教给学生方法,学生所能搜集到的各种各样资料,将会大大出乎我们的想象。同时,相对于学生的生活环境而言,课本所展现、联系的信息量又是微乎其微的。
教学《郑成功》、《埃及的金字塔》、《莫高窟》这类涉及史地知识的文章后,一方面可以布置学生广泛收集图文资料,扩充认知范围,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书本到生活的延伸,即由这些课文,联想到我们周围环境中的相类似的名胜古迹。并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实地调查、听讲故事、长期观察、查询书本等方式,探寻我们身边“名胜古迹”的前世今生。
2.进行调查研究。
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家庭作业还可以结合课文设计专题,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自由组合,可以以同村学生为小组,可以以趣味相投的为小组,开展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活动。这样的组合,活动自由灵活,方便又有实际效果。
如学习《麋鹿》、《变色龙》等“人与动物”为主题的课文,可以设计“本地野生动物现状”、“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研究专题。学习《大自然的文字》、《推敲》等涉及文字的课文后,还可以开展“街头错别字知多少”、“方言和普通话的异同”、“广告用语大观”的调查。此类作业,立足点要小,可行性要强,离学生的生活要近,不苛求结果的完美,注重过程的尝试,让学生感到语文贴近生活。这样既能丰富知识、增长见闻,又能锻炼组织材料形成文字的能力。
二、打开课本,实现家校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强化了口语交际的内容,它不仅将听话、说话能力合并在一起,而且增加了口语交际的新理念:“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语言交际类作业,可以在家庭作业中大放异彩。
家庭作业,是学生校内学习效果的巩固过程和信息反馈,家长往往是作业的参与者、评价者。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更应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变“对不对”单纯评价目标模式为“好不好”复合尺度的衡量模式,实施双向交流,注重作业实效。
1.我来讲,家人听。
英国诗人海涅说:“语言可以把死人从墓中解放出来,也能把活人埋入地下;语言可以把侏儒变为巨人,也能把巨人彻底打倒。”概括了语言的巨大魅力。说话能力,并不是耍嘴皮子,说话能力其实是一种综合能力。“我来讲,家长听”可以极大弥补学生课内说话机会、水平的不足,锻炼学生说话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了写景、游记一类的文章,如《黄果树瀑布》、《黄山奇松》、《五彩池》后,家庭作业就是当个小导游,向家人介绍课文里的名胜景观。学习故事性强的文章,如《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后,要求给家长讲这些故事。学习一些文字优美、朗朗上口的好诗佳词、散文名篇,要求向家长汇报诵读。当然,以上这种类型的家庭作业,家长都必须给予文字评价,以便于检查反馈。
2.家人讲,我来记。
课标指出:“听话、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因此,听说听话、说话能力不但有利于促进学生读写,而且非常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和条理性,提高思维品质。
此类作业,教师可以统一要求学生记录或复述家人讲述的事情,可以是自己的成长经历,成长过程中的逸闻趣事,可以是自己工作中的事件、经过,也可以是自己所听到的有趣的故事或者当前的一些时事、热点新闻,等等,内容相当广泛。相对于学生的探究心理,这些讲述者,以及讲述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另外,由于有记的任务,学生又必须听得认真,问得清楚,考虑得周到,才能做到记得详细。同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写成家人故事日记,并以故事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讲述。
3.我来导,家人演。
根据小学生爱表现自己的特点,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家庭中开展实践活动。“我来导,家人演”就是让学生将书本中的内容,以及自己的学习收获,在家人面前的展示过程。家人演的怎样,和学生的理解水平、调度水平息息相关。
一是课本剧的导演。要求学生将课本上的课本剧,例如《负荆请罪》等一些剧本,自己充当导演,联合家人合作表演。二是课文改编,即将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改编,使之形成相类似于剧本的形式,适合于表演。三是互动式表演。如教完《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后,让学生和父母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共同演绎故事内容。
凡此种种,可以有效补充学生课内时间、机会的不足,同时,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张扬创新精神。
三、直面社会,彰显人文情怀
心理学告诉我们,高年级学生一般都能关心时事,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信息,讨论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成为大部分学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他们追踪社会热点,崇拜偶像,表现出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心和浪漫色彩。而语文学习在达到提高“知识与能力”、掌握“过程与方法”的同时,还应该体现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立体整合,关注生活的点点滴滴,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因此,家庭作业中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是非常必要和有价值的。
1.关注亲人。
学习了《姥姥的剪纸》、《月光启蒙》、《爱如茉莉》等一类课文,可以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如“我为爷爷、奶奶洗一次脚”、“我为父母烧一餐饭”、做一天的“模拟家长”等;又如引导观察“姥姥的手”、“爷爷的锄头”、“爸爸的自行车”等体验活动。同时,可拓展到周边的人和事,引导观察、感受身边的人和事,提高观察、分析能力,感悟生活真情。这些活动,引导学生由感动书本中的人物,到注意、感恩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情感体验中学习语文,在留心生活中感人的情感中学习语文。
2.关注自然。
学习《草原》、《望月》等文辞优美类的写景文章后,要求学生用已掌握的方法去观察身边的景观,观察农村四季变化,春种秋收、瓜秧蔬果等。同时,引导学生向生活做正向和反向拓展。例如,引导学生发现我身边的美景,发现我眼中的“家乡风景名胜”。又如,可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现实环境和课文中美好环境的差距,思考原因;针对本地的绿化、环保情况写建议书等活动。
3.关注时事。
生活是火热的,生活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有辛与辣,而当今社会,新鲜事件层出不穷,这些无一不是语文学习的材料。
学习《爱之链》、《梦圆飞天》、《大江保卫战》等类型文章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相类似的事件或相反事件,作业可以是剪贴新闻、写感受,发出自己的呼吁,提出自己的倡议。学习《白衣战士》一文后,布置学生编辑防“非典”的小知识剪贴报,讲述“非典”期间的其他感人事迹。学习《鞋匠的儿子》、《陶校长的演讲》等文后,引导班级竞选,写一份打动人心的竞选报告,同时引导关注自己身边的选举事件等。
丰富多彩的时事事件,总能让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思在其中。
四、有意为之凸显课改理念
有位哲学家说:“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课标“积极倡导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意在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因此,教师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可以把问题留给学生,促进探究性学习的形成。
1.生成问题的处理。
教学时,难免会生成很多有价值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知识告诉学生,赢得学生的由衷敬佩。但最合理的方法,是把问题的探究权利还给学生,使得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我发展,形成能力。
例如,教学十一册练习四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教师可以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2.文章留白的处理。
语文教材内容,由于课本的限制,很多地方应该交代却没有交代,教师是心中有数,但怎样处理,同样存在不同方式。
例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结束时,我问,为什么普罗米修斯会那么同情人类的不幸,仅仅是因为书上的一句“是一个极富同情心的神”吗?难道别的身就没有这种同情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最终不能有答案。我乘机要求学生去阅读更多的希腊神话故事,自己去寻求更深层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