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城市化管理范文

农村城市化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城市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城市化管理

第1篇:农村城市化管理范文

我国经济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就是20多年间有1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已占农村总从业人员的30%左右,使乡镇工业取代国有工业,成为我国工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则逐渐地减缓,并在近几年因市场变化而出现倒流趋势。仅1997、1998年两年统计,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就净增366万人,1999、2000、2001年每年至少也有净增100多万人。出现上述情况并不意味着资源配置效应的潜力告终。主要依据是:尽管已有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领域,但由于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迅速增长,留在农业领域的劳动力还有3亿多,同改革初期相比,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100多万。农业与非农业的边际生产率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我国国民经济经过20多年高速增长的量变积累,已经呈现质的变化,即绝大部分商品的供给已经满足或超过市场需求,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大多数乡镇企业在市场导向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饱和,不再有超常发展的空间;而高技术含量的生产领域虽然市场广阔,却需要乡镇企业进行重大结构调整,不可能再以低技术和粗放经营的方式跨进结构升级这道门坎。况且,80%以上分布在村落的乡镇企业,由于缺乏所必需的公共基础设施,缺乏技术和管理人才,远离城市集中地带,难以再走“离土不离乡”的道路。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正面临着一个调整期,这就不可能再以从前那样的超常速度增长着。与此相联系,乡镇企业可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趋于下降。从“七五”期间年均925万人,降到“八五”期间年均719万人,降到1996年674万人,再降到1997年的400万人。在今后的若干年中,如果不可能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前面所说的资源配置效应,将在很大程度上不复存在,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显著放慢。

我国经济改革以来的一、二十年间,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并因此带动了乡镇企业高速度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城市化的发展,但这种替代终究是有限度的。农村人口城市化规律是不可阻挡的,限制城市化是积累矛盾,加剧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与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现代化进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取得史无前例的进展,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进程仍然十分缓慢,这两者之间表现出极其明显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的后果,集中反映在最近几年前者速度大幅度回落,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及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趋缓。这就要求必须因势利导地解决这种不协调问题,并使之相互促进,以开创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

要有效地解决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就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关系。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现代化进程不可缺少的原动力,也是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可缺少的原动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这是产业结构变迁引起就业区域结构变迁的结果,也是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我国的工农业产值结构已由建国初期的3:7转移为7.5:2.5,而城乡人口结构乃为3.6:6.4,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城乡隔离的环境下并且独立于城市化进行的,使得迅速增长着的剩余农业劳动力无法被城市二、三产业所吸收。1952年至1978年,我国城市工业所能提供的新的就业岗位只有3723万个,而同一时期由于人口政策的失误,全国城乡劳动力共增加19127万人,大部分新增劳动力不得不被安置于农村,这就必然严重地制约着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市场取向改革以来,我国市场化程度有了显著的进展,并且与工业(尤其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基本上打通。这些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也正是市场化因素不断强化的结果。然而,在依靠市场机制和农村工业化力量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城市化滞后的矛盾又日益突出出来。

二、是进小城镇抑是进大中城市

关于我国城市化与城镇化问题,国内外学术界都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是,对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问题,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这就很难对我国农民进城的方式和条件作出正确的回答。我们认为,城镇化不等于城市化,甚至不是城市化的主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特定条件下城市化战略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发展小城镇是城乡二元体制下被迫作出的选择,而不是最佳的选择。确立这样的一种观点,才能正确认识我国农民进城的方式和条件。换句话说,我国农民进城的方式和条件的特殊性,在相当程度上是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与此相联系发展小城镇战略联系在一起。在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被破除的背景下,大中城市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同农村问题的解决无关。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提出发展小城镇战略时,又总是同解决农村问题联系在一起。我国现阶段农民进城方式和条件,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在城乡分离或城乡分割体制尚未消除的背景下,人们往往把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区分为两个不同类型的社区。与此相适应,在农民进城上,也可以划分为进大中城市和进小城镇这两种方式。当城市化还没有基本实现的情况下,必然是进大中城市和进小城镇并重(目前两者人口各占一半),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进小城镇的人数还会比进大中城市的人数多得多。当城市化演变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城镇化就会逐渐被城市化所代替。届时,农民进城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进入大中城市,或进入大中城市的人数远远超过小城镇。

我国小城镇的战略地位,是源于农村工业化是在城市化严重滞后的背景下运行的。农业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是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方式。剩余农业劳动力就地向乡镇企业转移,比起旧体制下农民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缺乏必要的劳动力流动机制,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这种初级形态的劳动力市场,毕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就业空间上的封闭性和分散性。封闭性指的是面向农村,就地转移。分散性指的是92%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分布在村落,向小城镇集中的不及8%。应当这样看,即小城镇建设对带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将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国目前仍然有大量分布过散、缺乏规模效益的乡镇企业,迫切需要改善布局和基础设施条件。但由于企业自身和外界条件的限制,它们大多数还很难向大中城市集中,而小城镇的进入门坎则要低得多。但是,和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的集聚效益差,二、三产业发展规模小、档次低,对投资的吸引力和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很有限,不应对它在城市化中的作用寄予过高的期望。我国小城镇的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总数已突破60000个,但每个城镇平均人口(指非农业人口)只有2000人左右,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载体的初衷始终未能达到。大中城市可以吸收大量的乡村劳动力和其他资源,可以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了扩大小城镇的规模,提升小城镇的档次,客观上要求小城镇建设必须同大中城市的布局和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与大中城市一定距离内和交通干线附近形成小城镇群带,可以有效利用大中城市对周围地区的扩散和带动效益,并减轻其膨胀压力。事实上,目前有些小城镇所表现出来的规模和效益,有相当部分来自邻近大中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应当认识到,农民进入小城镇,是在传统的城乡分割制度安排下的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今后我国新增就业岗位,将有很大一部分集中于第三产业,如果绝大部分人口集中于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严重受阻。我国城市化已经演变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小城镇数量扩张已经基本完成,今后发展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建设质量上。还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经济增长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往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发展起来的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市场已经相对饱和,在乡镇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升级、资产重组和产业转移,小城镇是无法满足这一结构重组要求的。大中城市不但比较容易提供乡镇企业进行调整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信息、人力资源、市场条件等,而且还将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统计资料表明,我国100万-200万人口的城市,劳动力在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高达45%,而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其比重仅占23%。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在继续为小城镇发展(扩大规模、提高档次)提供必要条件的同时,把城市化政策的重心,从消极限制向积极鼓励发展大中城市。与此相联系,农民进城的方式将越来越由集中小城镇转向集中大中城市。

与农民进城方式相联系,在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上,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二元市场,即进城农民的就业市场与城市居民的就业市场同时存在。从相对意义上,这两类市场是相互分割,相互独立的。由于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养老制度等方面的差别,转移到城市的农民还不可能享有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权利和就业条件,还无法同城市居民一样进入同等待遇的职业领域并获得制度性工资。在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上,进城农民所从事的多为城市劳动者不去竞争的岗位,并领取比城市居民相对低得多的劳动报酬,相对少得多的社会福利。这种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就业限制和歧视,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完全消除。至于城市中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产业领域,农民进入的机会也很少。这种制度上的市场结构差异,目前起着缓解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就业的冲击力的作用。与此相联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其就业性质一般是属于非正规就业。所谓非正规就业,指的是广泛存在于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有别于传统典型的就业形式。它包括非公有部门里的各种就业门类,和正规部门里的短期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包生产或服务项目的外部工人等。相对于传统的国有、集体单位的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稳定性较弱,流动性较强,加上非正规部门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要被城市居民所普遍接受,还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适应性过程,使得这种就业岗位大都留给进城的农民。

三、制约农民进城的制度性与结构

农民进城的条件,首先取决于城市门槛的高低。要形成有利于农民进城的条件,就必须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1980年国务院作出“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方针,其中的一个考虑,就是农民进入小城镇的门槛相对比较低。从理论上说,要把一个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大约需要三种基本投入:(1)生产资本投入,为创造一个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资本投入;(2)生活资本投入,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属在城市安家和生活所需要的资本投入;(3)基础设施投入,就是生产与生活所必需的水、电、路、汽等基础设施。这三种基本投入大中小城市的差别不是很大。但是,根据我国的国情,越是中心城市,政府的补贴越高,大中城市建设的制度性成本所占比重很大,而小城镇则近乎等于零。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城市居民所享受的而农民又享受不到的社会福利(或国家财政补贴),大城市最多,中等城市次之,小城镇最少。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创造有利于农民进城的条件,尤其是进大中城市的条件,就必须消除附着在城乡户籍上的各种待遇差别(包括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养老制度等),实现城乡一体化。由此可见,为了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就必须从根本上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是由政府负担的,城市居民的高福利、高保障是由政府负担的。受政府财政资金的限制,政府很难把对城镇居民的义务扩大到农民身上。因为农民的大规模进城,意味着政府财政支出的扩大。为了缓解这种矛盾,政府所作出的反应,自然是限制农民进城,即阻碍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因势利导地促进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逐步实现城镇建设市场化,使城镇化建设从以往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市场诱导型,即不依赖于国家投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诱导先富起来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多渠道筹措城镇建设资金,解决城镇发展中的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和建设资金三大问题,使城镇化步入快车道。

当前我国农村城市化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难点,就是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严重地滞后于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这就必须逐步改革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为统一的居民身份证一元户籍制度。其具体内容是: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如实地反映公民的职业和身份状况的本来面目,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只有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才有可能为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以往那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它从制度上堵塞了农村人口城市化途径,抑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自由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要使这种转移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政府一方面要为增强这部分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还要为这部分劳动者的生存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服务机制。这一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包括养老、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包括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在内的就业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和就业服务体系严重滞后的现象,已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发挥,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这是我国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现实的情况是,绝大部分农民尚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已经进城的农民享受不到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在住房、医疗、教育、劳动就业、养老等方面,身份没有变化的农民只能自己承担高额费用,导致在许多已经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出现进城农民又回到农村“人口回流”现象。

我国农民进城的条件,除了要受一系列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同时还要受其他非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约束。世界上那些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其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基本上都是发生在经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之前。也就是说,在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工业规模急剧扩大,需要劳动力大量增加,为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良好机遇。当经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之前,社会上大部分农村人口已经进入城市,大部分劳动力已经在工业中就业。此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主要不再依靠绝对规模的扩大,而是依靠效率或效益的提高。但是,与世界上那些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同,我国实行的是赶超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即不是发挥劳动力资源充裕的优势,反而选择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化为发展重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这一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外延型工业化阶段中,剩余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移,是与工业中技术、资本和对劳动力排挤同时发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遇到很大的障碍。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以来,宏观经济运行发生很大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趋向回落。这固然和改革进程的深化以及世界经济增长放慢有很大的关系,但就国内因素而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滞后和经济结构不合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国民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但是,与我国经济转型相联系,或由我国经济转型派生出来的,则是就业问题的尖锐性,以及为解决就业问题所必须应对的就业模式的转变。计划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短缺经济”。当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必定要经历一个长期被压抑的需要迅猛释放的阶段。但是,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结构也随之由以往的供给主导型转变为需求主导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的国有企业,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加上经营机制转换滞后,大量产品积压,生产能力严重闲置,致使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伴随着市场竞争力度的加大,这种结构性矛盾必将进一步加剧,进而由工业制造业本身结构调整所形成的结构性失业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化,使以往传统体制下,以低效率为代价的大量隐蔽性失业显性化,即转化为公开性失业。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角度,这种变化是积极的、必要的、进步的,从缓解由此带来的公开失业压力的角度,这又是改革所必须付出的机会成本。根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到各地城市打工的农民约有8800万人,而城市劳动力市场总体上是供大于求,不少城市下岗失业人数越来越多,不得不采取本地市民就业优先的原则,并采取各种强制性手段限制外来农民工就业。现在全国不少城市在招工程序、招工比例、务工的领域、行业工种等方面,采取各种行政、法律手段予以限制。从严格意义上说,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部分(目前全国城市约有8800万农民工)、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实际上是属于城市边缘群体。从行政管理上讲,他们被看作没有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从政治上讲,他们不被承认为工人;从经济上讲,他们没有城市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这种产业工人队伍隐性化,是不利于国家稳定的。应当认识到,尽管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受到歧视性待遇和不公平待遇,但他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实际失业率远远低于城市实际失业率,他们已成为全国各省区城镇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没有被确认为城市的正式户口,也没有得到基本公共服务,但其生产与生活方式和城镇劳动力大体相同。为了促进我国结构变革、城市化进程,政府应当制定公平的民工就业政策,保证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劳动安全和享受与当地城市居民相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为此必须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实行常住人口申报制和登记制,只要具有劳动岗位(正规就业或灵活就业)、合法收入和居住地就可以视为当地注册人口,并有获得公共服务的选择权和公共事务参与权。目前进城农民工的真正后顾之忧是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农民工没有享受到城市的各种保障制度,农民工一旦成为城里人,其原来拥有的土地如何处理,是今后制定农民工政策的一个难点。对此,胡鞍钢教授曾经提出“给户口置换土地”的设想。即如果农民工愿意选择留在城市工作和生活,那么,就应该给其城镇户口,让其享受与城里人同等的权益。即应该根据《劳动法》给其各种社会保障权力,包括失业、养老、医疗等各项保障都应该拥有。与此同时,由于居住地点的改变,农民工就会自动放弃其原来所拥有的土地。但是,受国家财力的限制,已有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远未到位,又要解决近亿个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实践操作中仍有许多待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①《了望》周刊记者:《中国城市化提速》,了望周刊,2002年(29)。

第2篇:农村城市化管理范文

同志们: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市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阳光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制定了实施方案。各市在认真贯彻执行省六部门下发的《关于组织实施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成立了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确定了任务目标,制定了保障措施和实施工作方案,为阳光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召开了启动仪式。省阳光工程启动仪式召开以后,秦皇岛、唐山、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十个市已召开了市级启动仪式,邢台所有的县也全部启动,有力地扩大了阳光工程的社会影响。三是确定了试点单位。各市按照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的要求,认定了一批符合条件的创业培训试点县、扶贫技能培训试点县。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坚持认定原则、严守认定条件、严格认定程序,确定了创业培训试点县个、扶贫技能培训试点县个,为搞好阳光工程试点工作创造了条件。四是筹措了资金。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为了确保阳光工程的顺利开展,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主动与财政部门协调,取得了较好成效。邯郸、唐山、衡水、邢台、廊坊、张家口等市已确定了用于培训补助的资金已落实,确保了阳光工程的组织实施。另外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根据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制定的专项培训补助资金补助标准,明确了引导性培训补助的标准。五是摸清了底数,建立了台帐。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按照《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意见》的要求,分别规范了引导性培训台账、技能性培训台账、创业培训台帐以及就业台帐,从而保障了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在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有章可循,使全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廊坊、邢台还对本市的劳动力资源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摸清了底数。我省阳光工程的启动和实施,受到了国家劳动保障部的肯定,部工作信息专题刊发了我省阳光工程的做法。在××年中国职协年会上,林永三副部长对我省阳光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会各省代表一致认为我省阳光工程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资金到位,值得借鉴和推广。该项工作也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务必抓紧抓好,抓出实效。版权所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全省各市“阳光工程”进展不平衡,个别市虽转发了号文件但没有制定实施细则。二是个别市存在等靠思想,工作主动性不高。三是部分市县缺乏工作经费,影响了工作进度。四是宣传工作不到位。

为使阳光工程更加扎实、有效、规范地运行,全面推动我省阳光工程的深入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注重落实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成员单位及各市务必提高认识,保证政策、资金、组织、措施“四落实”。一要保证政策落实。要将国家和省确定的一系列惠泽农民的培训政策落实到位。二要保证资金落实。目前,国家和省级资金已到位,省资金分配方案经省政府同意后很快下达各市。各市要积极主动地向当地政府争取工作经费尽快到位。三要保证组织落实。各市、县要配备专门工作人员抓好阳光工程工作,力争在年阳光工程实施期间将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四要保证措施落实。要使季报、督导、检查等措施扎扎实实落到实处,避免走过场。今年底,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将把各市目标完成情况通报各市政府。

二、抓好基地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各市要按照号文件要求,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基础性工作。各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要与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的基地签订任务责任书,并要求各基地设有专职工作人员和专项台账资料;要把基地的培训收费标准和国家补贴标准张贴上墙,确保国家财政补贴资金足额用到农民身上;及后培训要统一使用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确定或开发的教材,尤其是引导性教材,全省务必统一,要将各市使用引导性教材的数量作为对各市开展引导性培训的统计考核依据。要将国家印制的阳光工程宣传品在培训基地统一张贴,以扩大阳光工程的影响;各市要按照要求按季上报阳光工程进展情况。

三、公开公正,选好基地

筛选和认定培训基地,是关系到阳光工程能否完成、培训质量能否保证的关键环节。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公开、公正、公平地认定基地,要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建设等部门的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开展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目前还没有完成基地认定工作的市请务于月日前完成该项工作。已经完成认定工作的市尽快开展培训工作。

四、抓好典型,全面推进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新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因而,抓好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方法尤为显得重要。经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上报、省阳光工作办公室确认的培训示范县、创业培训试点县及扶贫技能培训试点县要严格按照阳光工程办公室的要求,建立规范的培训台账和就业台账。确保各级财政的培训补助落实到每个受训农民的身上,让广大农民切身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及时总结各试点县的经验,充分发挥示范性作用,从而全面推动我省阳光工程的全面、扎实、有效地开展。

五、加强督导,确保进度

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督导检查工作,确保该项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省阳光工程办公室要经常对各市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好的做法经验进行表扬推广。目前还没有开展启动仪式的市务必于近期开启动仪式。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拟在月份组织对各市阳光工程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年底国家阳光工程办公室将对我省的阳光工程工作进行抽查,希望各市要做好准备迎接检查。

六、搞好宣传,扩大影响

第3篇:农村城市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流动人口管理;人口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新型城市化的涵义

城市化,是人类现代化的标志。新型城市化是科学城市化。这一定义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新型城市化是体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城市化,集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城市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第二种观点认为新型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转移,使城市结构发生变化。“在继续推进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同时,大力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这样的城市化道路,可以称之为新型城市化道路”。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过去我们认为,城市化主要是建设城市和发展城市。但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与城镇化结合在一起,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提出建设新农村。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化的科学含义,一个层次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另一个层次是转入城市的那部分人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的城市化。前一层次的城市化含义是形式,后一层的城市化含义是内容。我们应当把评价城市化标准的重点放在后一层次上。由于农民和农村是城市化的重要对象,考察中国的城市化还应包括农村居民生存条件、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提升,即逐步向城市靠近”。可见,新型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相比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口城市化的概念,而是增添更多的现代意义。

二、人口管理学对新型城市化的意义

人口管理学作为研究人口管理的专门学科,正越来越受到广大人口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人口管理实践的发展,也要求这门学科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一)人口管理学对新型城市化的理论意义

新型城市化是伴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而出现的一种重要的人口迁移流动现象,在我们这样一个至今拥有8亿多农村人口的大国,人口由乡村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将对全国甚至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中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数量巨大的城市移民的管理,是纳入人口管理的首要问题。

人口管理学是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它推动了人口管理发展,同时也在理论上指导了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没有先进的人口管理理论的存在,新型城市化的进程就不会如此顺利,就如同没有了理论的指导,实践就不会顺利的道理是一样的。

(二)人口管理学对新型城市化的实践意义

科学发展观指出,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民群众是城市化的主体,他们既是城市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又是城市发展的受益者。建设发展城市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人口管理学在新型城市化的实践中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指导,而且各种理论可以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发挥实践性的作用,对城市化中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上的管理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并且成了新型城市化这个过程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三、新型城市化中的人口管理问题

(一)流动人口管理

人口流动是新型城市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哪里要城市化,哪里就有人口流动。对人口流动的管理,可以通过人口的空间分布,改变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城市化。

(二)人口质量管理

新型城市化的过程不仅是人口数量的城市化,更包括的是一种思想素质,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才是真正的城市化。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人口质量越来越成为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关键。1984年,吴忠观老师在《人口与经济》第5期《试论人口质量》一文中指出:“独立出‘质量人口学’,一方面是人口学内部各部分分工趋于精细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质量问题日益重要的必然结果”。人口质量管理,意味着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使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加强人口质量管理,对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城市化的意义更是举足轻重。可以说如果人口质量提高,城市化就无法继续进行。

(三)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通常是指对劳动力资源调配、使用、开发的管理。“宏观的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移动时期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供给与需求的调配,以及劳动制度和劳动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同时亦包括全社会人力资源的再生产。微观的人力资源管理,通常是指用人单位通过劳动计划、劳动定员、劳动定额、劳动组织等微观单位人力资源进行全过程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配置。在新型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就人力资源横向和纵向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合理的配置。

四、结束语

近十多年来,伴随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新一轮的城市化加速期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生成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进程中扩张的;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架下推进的;是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辅相成的。新型城市化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还要创新,直到城市化最终的实现我们都还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永昌.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合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J].中国发展.2007,(1).

[2]许经勇.新型城乡关系的基础[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

第4篇:农村城市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 新型城市化;空间功能;发展路径

快速城市化发展背后显现的“城市病”、“农村衰落”等诸多问题引发了学术界和政界对城市化的重新思考,认为:城市化不应该只注重城市规模无休止地扩充,而忽略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农村也不应该单方面向城市无休止地提供资源,而忽略自身的功能和发展。与此同时,作为空间概念的农村和乡村都简单表示为与城市相对应的“尚未城市化的地区”,经常被混用而不加以区别。正是如此,既相区别又相依存的孪生概念农村和乡村的界定含混不清,直接导致对城市和农(乡)村发展的定位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相互之间的关系没能明晰。基于此,本文从非城市地区的界定为出发点,重新定位城市化,并在新型城市化发展理念下确定非城市空间农村和乡村的定位和功能变迁,从而为新型城市化发展路径提供依据。

一、非城市地区界定

1、地区属性界定标志

目前,对于地区属性的界定主要是通过单一的行政区划标准明确的,然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一个地区的属性往往与最初的定位发生了严重的分离,主要表现在经济水平、人员结构、空间功能等方面。因此,本文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属性应该是围绕社会经济特征并通过空间大小、人口和社会结构、经济文化水平、空间联接能力和作用范围(资金流、商流、人流,信息流)等多个方面综合反映和区别的。基于此,城市空间与非城市空间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明确:一是法律地位。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定一个地区的司法权、中心职能以及在管理中的地位等因素,从而明确城市空间和非城市空间之间的界限,这是最传统也最公认的标准,但却不能作为唯一标准。二是居民区的大小和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量和面积区域的相对比值差异是突出城市空间与非城市空间的主要特点,可以通过人口总人口/总面积的算术密度、总人口/居住和生产面积的人口生理学密度、总人口/(农业用地面积×单位面积产值)的供养密度、总人口/总居住面积的居住密度、农业劳动力总数/农用地面积的农业密度、农业劳动力总数/(农用地面积×单位面积产值)的土地使用密度、农业经营者总数/农用地面积的人地比、住房总数/计划建筑用地面积的建筑密度来反映。三是就业密度。目前,我国城市化研究中尚不多见用就业密度反映城市空间和非城市空间的区别,但实际上这是区域发展研究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因此,就业密度可以通过每平方米的就业人数来表示。一般城市空间到非城市空间的就业密度会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规律。四是农业份额。农业份额是标注城市空间与非城市空间最传统和最基本的指标。高农业份额是农村经济结构最显著的特征,而高工业份额是城市经济结构最显著的特征。五是结构弱化。非城市空间也被称为结构弱化的地区。一般来说,结构弱化很难通过单一的指标来衡量,可以依照人口统计(人口密度、净迁移)与经济(地区产值、工农比例、税收)对比综合或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数量、距离)构建一个指数反映非城市空间的结构差异。

2、农村和乡村的特点与差异

基于以上对非城市空间地区属性的综合测定,农村和乡村在其发展定位和功能上其实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首先,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而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互交织的人类活动,这就决定了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农村对空间的依赖性要远远超过城市,具有鲜明的地域标签。其次,在一般解释中,乡村与农村概念没有本质差异,或和村落、乡村聚落等概念相联系。本文认为,乡村是指居住在城市以外的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与农业产业相联系的农村概念相比,乡村更强调从文学性的角度表达空间概念,更具有人文情怀。总之,农业这个生产活动或产业部门是农村所指向的空间所依托的基础,而脱离了不论工业还是农业的产业依赖性的纯粹意义上的居民区才是乡村的实质。基于工业化的城市快速发展,为城市营造了楼房林立、车流不息、人流如织的外在繁荣形象,但也引发了厂房和烟囱浓烟滚滚、交通拥挤、秩序混乱等的斑斑病症,这些无不唤醒了人们对风景宜人、空气清新、民风淳朴的乡村的思念之情,催生了农业和乡村浪漫主义。以地缘和血缘为基础,乡村的概念范畴创建的是一种与过度发展的城市景象完全不同的和谐理想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亲密而直接,山川田野、河流湖泊、飞禽走兽是乡村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人与人之间打破城市钢筋混凝土的冰冷,以非常熟络的情感进行“家长里短”式的密切交往。可见,农村是一种以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乡村所彰显的是与城市和传统农村都截然不同的理想生活方式。

二、新型城市化的定位

从城市空间和非城市空间地区属性的差别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新型城市化包含两个过程,即外在的以人口机械迁移为特征的物理过程,以及内在的以人口迁移为载体的城农(乡)文化经过矛盾碰撞而融合、升华最终统一为新型城市文明的化学反应过程。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和农(乡)村两个空间肩负着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功能:一方面,农村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送城市建设需要的物资和人员;另一方面,城市不断通过辐射带动作用将先进、文明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向农(乡)村渗透。伴随着物理迁移和化学融合,城市和农(乡)村矛盾不断得以调和,功能分工不断得以深化,从而逐渐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区域功能的不同需求,最终形成新的社会结构划分。可见,一般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指标单一衡量一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是存在问题的,城市化进程衡量的指标也不应该是人口从农(乡)村向城市迁移的简单等同,它涉及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和环境等的一系列紧密而复杂的关系变迁,甚至还会受到如自然灾害、历史变革等地方性和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城市体系的动态和特征在政府决策、法律法规、城市规划和管理作用下发生巨大变化。

三、新型城市化主导的非城市空间功能变迁

1、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农村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由于城市一直是政治中心,是权力者集中和政令形成的地方,城市和农村表现出明显的角色差异:城市是先进、文明的标志,城市人决定什么是社会发展应该提倡鼓励的文明趋势;农村则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是城市压制和征服的对象,农村人只能处于弱势被动接受城市的“游戏规则”。具体表现为:在城市生活的农村人被称为 “乡下人”,传达出城市人对农村人行为和生活习惯的轻蔑与偏见情绪;如果要肯定农村人的诚实、质朴、深明大义,则对其作出“做派不像乡下人”的肯定,而 “跟城市人一样”的评价则显现出农村人对城市人的极度羡慕。可见,城市人和农村人在相互评价和认同上存在巨大的差异。

然而随着“城市病”的爆发,农村人对城市人的羡慕在城市对农村的不断掠夺与歧视中逐渐被磨灭,农村人开始对城市人表示出排斥,甚至嘲讽和不满。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因素严重冲击了农村的传统等级观念、伦理价值,从而破坏了农村原有的秩序和农村人安然接受生活方式;并且,农村人积极向往先进文明城市的追求常常被城市人“不平常”或不对等的待遇而打破,而在农村和城市之间钟摆式颠沛生活的初期让农村人羡慕的“走出农村的优秀农村人”失去得到的落差更是让其充满不平衡感。即便是现在,城市居民对“城市病”表现出的不满,往往归罪于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太多,破坏了城市良好的“规矩”,却忽略了城市管理和资源的优化问题。显然,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从工业文明和社会及产业分工中生发而出的新型文明以扬弃的方式取代了源自传统农业的价值伦理观念和社会规范。

作为工业化派生物和经济发展集聚效应产物的城市化,决定了农业部门和农村对于工业和城市的意义。无论任何体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都带来了农业对工业无偿的资本积累贡献,而这种贡献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农村和农民的“牺牲”,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出路也根本在于工业化。

2、后工业化和现代社会的乡村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与乡村的概念已经在发达工业化国家发生了质的改变。乡村成为城市重要的附属功能区之一,即通过农业专业化和机械化,乡村与物质生产部门的农业逐渐脱离了依存关系。[3]在此阶段,一个国家或社会发展到城乡差别已经基本消除的现代社会,城市和乡村在社会有机整体中肩负着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功能。至此,乡村成为了基础设施、社会管理、生活方式城市化了的农村,是经过城市文化改造了的农村,即后工业化和现代社会的乡村。

3、农村到乡村的过渡

工业化进程呈现出的农村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城市快速发展与农村由于农业机械化将农业劳动力不断挤出农业和农村呈现出以人口密度和就业密度同时下降的“农村衰落”形成鲜明对比。在此阶段,与农村相对应的区域空间概念是工业城市,也就是说,城市工业发展所主导的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机械迁移的物理过程是该阶段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其次,城市优越外壳铸造的“城市梦”导致城市规模效益下降乃至出现负效益,呈现出工业和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的逆城市化发展。在此阶段,农村受到各种城市因素不断地渗透,并与当地因素实现融合升华;农业渐渐脱离对农村空间的依赖,成为现代农场,工业渐渐退出城市而迁入城市近郊的工业聚集区。[4]至此,城市与农村的功能发生重大转变,并逐渐形成差异化格局。上升为纯粹生活居住型社区的农村成为拥有与城市社区住房、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基本功能对等但拥有环境元素(山川田野、河流湖泊、飞禽走兽)不同的乡村;从工业生产功能中解放出来的城市空间则逐渐成为商业、金融、娱乐休闲等服务业的中心。

四、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从理论和国际发展经验上,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乡)村功能的不同要求造就了农村和乡村不同的特征。新型城市化打破了原有城市化的以造城运动、城市圈、城市带建设为典型特征的发展老路。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再是城市与农(乡)村的相互割裂,而是通过明晰农(乡)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内在关系和发展方式,以农(乡)村非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城市化、以居住地为身份标签的身份认证打破为基本表征,实现城市与农(乡)村居民无差异价值认同的城农(乡)一体化,即城市与农(乡)村发展的终极目标都是一致的。这也就决定了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和农(乡)村在不同阶段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保证了城市和农(乡)村同时具有充足的发展动力。

1、统筹城乡发展

无论何种体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都会对一国的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积累,呈现出农业要素向城市的净流出;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形成小农破产、农村凋敝的“农村衰落”,最终出现城农(乡)两极分化。但无成本“城市养料”的供给地和“泛城市化”的无序之基都不是农(乡)村的长期发展定位,农业和农(乡)村需要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与城市统筹发展,并在宏观战略层面上重构户籍制度、调整土地制度、完善保障制度,在中观管理层面实现教育资源和基础设施城农(乡)均等化、微观操作层面创建农村社区,最终实现城农(乡)一体化。

2、注重功能分工次序

通过非城市空间功能的变迁,城市和农(乡)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有一定的优先次序,才能保证城市和农(乡)村的发展不会或重复发展。作为对农(乡)村人口同化和空间扩张的城市化,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农(乡)村的渗透和功能演变有着不同的要求,即农(乡)村担负的功能应该由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确定,农(乡)村建设的目标应该由城市发展的能力来定位。

3、脱离模式固化

不论是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还是农(乡)村的建设发展,都不应该是政策性的固定模式。因为城市和非城市空间的发展都不是孤立事件,两个空间的发展在目标和任务方面的进程设计,在具体建设模式及其实现路径等方面,都需要与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相契合,即根据一个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的阶段性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为依据,针对性设计该地区城市和农(乡)村的适应性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 陈建娜.拉住即将消失的城市记忆[J].城市问题,2013(4)2-6.

[2] 王家庭,赵丽.快速城市化时期我国城市蔓延的动力[J].财经科学,2013(5)67-76.

第5篇:农村城市化管理范文

搞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是加快推进“三农裂变”,实现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区在近郊村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还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市城建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近郊村在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原有机制和体制已经明显地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需要了。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抓机遇、创大业、树形象、提素质,解决好我区近郊村的发展问题,加快推进近郊村的城市化建设进程,提高近郊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水平。最近到4个近郊村,针对城市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对调查掌握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近郊村在土地逐年减少后,如何解决自身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近郊村的现状

1.农村劳动力已从过去的单一的农业生产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4个近郊村共有农民2771户,农业人口约9900人;现有耕地509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51公顷。4个村有劳动力5230个,约占人口总数的53;其中以土地为生的有2606人,占劳动总数的49.8;而从事二、三产业、进城打工等方面的人员有2624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0.2。其中:进城打工的有92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7.6,发展种养殖业的有147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8.1,从事个体经营或自谋做生意的有47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1,在村办企业就业的有64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2.3。种点地半年闲的有1724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2.9。从调查情况上看,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供养人口与从事二、三产业人口基本持平。

2.二、三产业已经发展成为近郊村主要的经济支撑。从调查情况看,20__年这4个近郊村的农民人均收入总合为6930万元。其中:一产收入为713万元,约占10.3;二产收入为2638万元,约占的38.1;第三产业收入为3579万元,约占51.6。随着我区在近郊村大力推进“退一进二增三”步伐,二、三产业已发展成为构成近郊村经济的主导成份。

3.在城区购房或按规划自建农民规范小区已成为发展必然。4个近郊村有2771户农民,在城区购买住房的有260户。其中,一个自建了两个高标准的规范农民居住小区,全村212户农民有96户进楼;一个村有40余户农民在市内购房,有80余户农民居住在村自建的规范小区内。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近郊村的土地在逐年减少,农民在城区购房或村集体筹资规划自建高标准农民居住小区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4.建成了一批服务城市和与完善城市功能相配套的二、三产业项目。近3年来,有2个村,通过多方筹资93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兴隆和建华2个供热中心,并按市规划要求完成了与城市供热系统的扩网改造,按照设计能力总供热面积将达到700万平方米(兴隆400万平方米、建华300万平方米);还有一个村于20__年至20__年筹资近1200万元,建成了体育公园。此外,各村还根据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加大了投入,积极改善村屯道路交通环境,使城乡公路建设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实现了村村通高标准水泥公路。使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具有了一定的基础。

二、制约近郊村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因素

通过调查,目前影响和制约其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因素,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行管理体制落后。随着近郊村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目前,4个近郊村,一产业收入只占农民人均收入总合的10.3;而二、三产业收入却占农民人均收入总合的89.7。随着工业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面对农业萎缩、农民失业和农村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从事二、三产业人员的迅速增多,原有的农村管理模式和落后的管理机制,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城市化建设的需要了,亟需探索与农村城市化建设相适应的新的管理模式。

2.农民就业技能低、适应性差。主要表现为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低,缺少一技之长,就业本领不强,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郊村农业人口向城市转换速度。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市区的快速扩建,4个近郊村的土地大量被征用。由于在征地过程中对农民基本上是采取货币安置,不能使农民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再就业。目前,这4个村共有劳动力5230人,其中从事二、三产业的只有2624人,约占劳动力总数的50.2,有一半农民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就拿城市化、工业化条件最好的村来说,通过货币安置后,仍有60以上的农民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

3.相关的扶持政策不配套。一本稿版权属于青年秘书网是金融政策不够灵活。目前,银行对新办企业,尤其是农民办的企业原则上不予贷款,就是给予贷款,也需要多方协调,且审批手续十分复杂。二是税收政策扶持不到位。对刚刚失去土地的农民靠有限的资金筹建 起来的企业来说,都负担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国家应该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一定的照顾,减缓企业压力。尤其是对村办集体企业应积极扶持,促进其快速发展,让失去土地的农民看到生活的希望。

4.受市控制规划影响。由于这4个村地处近郊受市整体规划控制,使村里一些有潜力的计划项目得不到及时开发,影响了近郊村的城市化建设进程。4个近郊村共有农民2771户,在城区购买住房或居住在村自建规范小区的户数约占村民总数的10。

5.工业发展速度还不够快,缺少骨干项目。从调研情况分析来看,近年来虽然近郊村在工业项目建设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对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总体看,还存在质量不高、规模较小、增幅不快的问题。尤其是缺少具有形成支柱产业和拉动能力的骨干项目,缺乏过得硬、叫得响的拳头产品。

6.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眼界不宽。通过调查了解到,一部分农民过多地看重眼前利益,在土地征占问题上期望值过高,打走了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失去了发展机遇;再就是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缺乏重商意识和发展意识,想富不会富,热衷于小打小闹、小富即安。有的农民不愿离土离乡另某出路,老守田园,忙完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便无所事事,一年闲半年。调查数据显示,从事农业生产与从事二、三产业的从经济收益上相差7至8倍。如果能够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分离到二、三产业之中,近郊村的经济增长幅度和城市建设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三、加快推进近郊村城市化建设的建议

农村城市化建设,是指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过渡的过程。具体衡量标准为:农村人口城市化,居住环境社区化,生产方式工业(二、三产)化,农民职业非农化,经济收入多元化。

1.以创新村政管理体制为重点实现利转民。创新现行的村政管理体制,是实现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近郊村农业的逐年萎缩和二、三产业的逐年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原有的村政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了,要从过去以地管人向以钱管人的手段转变。4个村要通过村集体创办实业,建立独立法人,村集体控股、村民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把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紧紧地捆在一起,实行民主监督、集体管理、鱼水相依、互利互惠。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和农村向城市化过渡过程中实现充分再就业,也实现了对农民的有效管理。

2.以发展工业和与城市功能配套的三产项目为重点,实现农转非。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要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服务城市的三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形成规模化建设、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实现农工贸、产加销多位一体的集群化发展模式,为农民创造出更多、更广泛的就业空间,尽最大可能把农村富余劳动力都转移到工业和多种经营产业中去,实现农民身份真正意义上的非农化和农民收入的多元化。

3.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为重点,实现村转城。要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吸纳多种经济成份,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配套功能,使农村尽快变城市,在形象上实现城市化。但由于受市整体规划的限制,在村民居住小区建设上与城市化要求相差较远,还无法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与市民一样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在加大城市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彻底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出路问题。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加强与上级沟通和协调,积极争取政策,规划建设好相应的各种相配套的服务设施和高标准的农民新村,扩大农民的就业渠道,实现农村居住形式社区化、城市化,农民就业持久化、效益化,让农民真正融入城市。

第6篇:农村城市化管理范文

一、以人为本走城乡发展一体化之路

城市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城市化不是城市的形态建设,建造高楼大厦,绿化、美化、亮化等环境建设。城市化的基本内涵是非农化,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将农民转化为市民,既要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又要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这是一场伟大的变革。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最根本的任务是农民市民化。在城市化过程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不同步,土地城市化速度快,人口城市化速度慢,农民工进市而不进城,形成了“半城市化”格局。全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江苏城市化率已达到63%,但农民市民化进程还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全国2亿农民工包括其家属是有4亿农民尚未解决进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之路还很长,必须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路子。

从世界城市化发展经验来考察,各国城市化发展轨迹大致有两种演化指向:一种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统筹同发展,逐步走上现代化之路;一种是城乡分离发展,形成二元结构,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两种演化路径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实践证明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重大,这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路径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城乡互动发展,促进相互融合,其基本路径是“五个一体化”:即发展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就业保障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1.发展规划一体化

统筹城乡规划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前提。要统一编制城乡发展规划,把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总体发展规划。同时将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有机衔接起来,从而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园区更像园区,形成城乡发展的新格局。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一要集中建设中心城镇,扩大中心城镇对产业和人口的吸纳作用;二要有计划地将农村自然村落向中心村集中,逐步形成农民集中居住区。江苏原有21万个自然村,经规划集中建设4万个农民集中居住区,进而向新型农民社区发展。如此可节约3/4的建设用地和4/5的基础设施投资。

2.基础设施一体化

基础设施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要统筹建设城乡基础设施体系,优先建设城乡共享型基础设施。当前要将基础设施投资的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集中搞好农村的道路、桥梁、电力、通信、供水、供气、水利、生态、治污等项目建设,重点突出乡村的通达工程,切实解决农村对基础设施的基本需求,使城乡基础设施良性互动,保障城镇化的加快发展。

3.市场体系一体化

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加快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要充分发挥城镇集聚辐射功能,促进城市市场带动农村市场的发展,提高农业的商品化市场化水平。鼓励城市工商经济组织向农村延伸发展,组织工业品下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

在加快城乡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同时,着力推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组织资本、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特别要鼓励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农村,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4.就业保障一体化

就业保障一体化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要统筹协调解决城乡居民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实行统一的就业登记和就业政策,使城乡劳动者就业机会平等,就业服务共享,促进农村劳动方向二、三产业转移。

加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保障面,在农村建立广覆盖、低水平的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障应保尽保,使农民享有应有的福利保障。

5.公共服务一体化

加强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公共服务资源从人力到财力更多地向农村倾斜,使广大农民享受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对进城农民工要与城镇居民一样在子女就学、卫生医疗、文化培训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得以切实解决。

加快城乡社区建设步伐,使社区成为城乡社会管理的新型组织,积极建立居家养老,扶贫济困、综合治安、人口计生等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体系,将城乡新型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大大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

三、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依靠制度创新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最关键的是体制机制改革,要全方位进行制度创新,主要包括身份制度、土地制度、农民职业化制度、“反哺”制度以及行政管理制度等的全面创新。

1.身份制度创新

改变农民身份必须改革户籍制度,解决农民进城的户口登记,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和农民就地就近市民化进程。与此同时保障农民进城后,在就业服务、养老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和买房安家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具名同等的权利,真正成为新市民。

2.土地制度创新

农民进城首要问题是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此土地制度的改革已成为核心问题。一方面要大幅度提高农村土地开发后的增值收益对农民的补偿水平,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农民以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等,集中换股、换保、换房后进城进镇,通过提高土地收益和土地置换,使农民获得进城后生产和生活的资本。

3.农民职业化制度创新

农民进城基业的关键是提高就业能力,要大规模加强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在农村要通过培训,培训新一代职业化农民。政府要引导农名职业化培训的投资并给予政策鼓励。

4.“反哺”制度创新

长期以来,农村支援城市的发展,农业支援工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就要创新“反哺”制度,实施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要在“两个反哺”的机制体制上创新,使更多的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工农协调发展。

5.行政管理制度创新

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在引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协调管理。在社会管理方面,要将重心转向城乡社区,通过社区居民的民主管理,由社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建设新型的城乡社区制度。

第7篇:农村城市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哈尔滨;总体规划;人口

城市化和城镇化是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来完成的。中国传统社会的人口城乡结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环境从外到内的转变,我国自身的城市化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哈尔滨作为我国东北部重要的省会城市,其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既有我国其它城市的共性特征,也有自身的显著特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技术路线

主要以哈尔滨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哈尔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为素材,通过对哈尔滨城市化和城镇化微观(城区、乡镇、个体)机制的分析,认识全市(中观)的城市化和城镇化特征,并进一步形成关于东北地区城市化和城镇化(宏观研究)的认识和判断。

1.2 研究对象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我国东北部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在新一轮的哈尔滨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了要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加强对人口机械增长的管理和引导。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0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5%;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00万人,非农业人口为50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3.3%;主城区实际居住人口为46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387万人,暂住人口为73万人。

2 哈尔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研究思路

近年在我国一些城市因为只看重城市化指标,忽略了城市的本质和城市生活的品质,导致“过度城市化”甚至“被城市化”现象出现。简单地将农村人口改变为城镇人口,只是在城市化指标上的提升,不能宣告城市化的完成。

据统计,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6%,城镇人口达6.22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11亿人[1]。未来20-40年间,还将有3-4亿农村人口陆续迁入城市,转化为城镇人口。[2]高流动性使得中国的城镇化人口成为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群体,也给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带来了若干难题:一方面,城乡之间人口的持续流动和季节性迁移影响了我国历年人口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另一方面,流动人口未来的流向与定居地都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受到经济环境、区域发展、户籍制度、城乡统筹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2.1 哈尔滨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2.1.1 哈尔滨的城市化还属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

哈尔滨未来几年将进入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快车道已经不用质疑。但是另一方面,城市化也会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与其他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城市化进程不同,中国的城市化走的是快速的规模化发展的道路,这一增长方式很容易与不可持续的发展画上等号。

哈尔滨在总体规划中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专门进行了相关的策略规划,这些策略规划将有助于解决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危机,但对于其它的问题,如能源紧张、交通拥堵、住房短缺、就业不平衡等,已不仅仅能靠城市总体规划解决了。

2.1.2 哈尔滨的城市化有“过度城市化”的态势

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中,存在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情况,当国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时候,政策性牵引下的城市化发展,容易使局面失控,造成城镇人口增加与就业机会不足和农村人口减少与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下降之间的不协调,从而影响经济发展。这种被动消极的城市化就是“过度城市化”。哈尔滨近年的城市化进程很快,城市人口扩张过快,造成城市不能保证充足的就业和足够廉价的住房,如果找不到合理的解决途径,不仅无法解决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而且还会给城市发展带来负担和影响,也会带来“城市贫困”这个巨大的社会问题。

2.1.3 哈尔滨的城市化易发生“碎化”格局

在新城和居住区开发方面,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进的“造城运动”加大了城市的社会分化,甚至导致城市的异化,如城市的公司化,将大量可开发土地批租给资本雄厚的地产商,进行高档住宅区开发,造成社会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公共空间环境匮乏,城市整体景观破碎。哈尔滨的城市化进程很迅速,老城区遗留的问题很多,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要借助外力,暂时绕过老城区才能实习跨越式发展。随之而来的,未来城市格局的“碎化”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加大了。

2.2 哈尔滨城镇化的主要特点

2.2.1 哈尔滨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普遍

根据哈尔滨的乡镇调查,哈尔滨绝大部分的外出务工人员来自农村,包括集镇居住人口在内的城镇人口外出比例远低于农村,哈尔滨实际的城镇化水平可能并不低。一方面,哈尔滨农村地区农村留驻人口多是儿童和老人,农村进一步释放剩余劳动力的潜力已经不大,“空心化”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另一方面,土地的全面流传和集中经营尚没有大的突破,土地对农村人口的束缚还将长期存在。

2.2.2 哈尔滨乡镇发展缓慢,作为城镇化的载体作用有限

哈尔滨的乡镇经济活力不强,发展缓慢。究其原因,是由于哈尔滨地处东北,产业经济发展所需的市场、资金、开放度等条件都不优越;而大多数乡镇又缺乏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同位竞争尤为激烈;此外,比较中心城市,乡镇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土地指标无法落实、基础设施配套落后、融资困难、人才缺乏等许多问题。

2.2.3 哈尔滨乡镇人口逐步向城市集中

与乡镇相比,中心城区在哈尔滨的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分析2008年全市乡镇非农人口变化情况,农转非人口基本集中在市区和近郊。考虑到这些人口变动中的一部分与城镇化无关,因此排除这部分人口单独进行分析,发现中心市区比县级城市的优势变得更加明显了。

3 结论

从某种意义上看,城市规划是国家管理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城市规划既要顺应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与扩展城市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又要尽可能地化解城市发展中的弊病和负外部性,避免生态系统的崩溃。[3] 我们在编制城市规划过程中,既要考虑城市的快速发展,又要关注未来城市所要面临的问题。

哈尔滨的城镇化进程,要充分考虑人口流动因素,以“异地城镇化”和“就近集中城镇化”为基本形式,今后哈尔滨要继续鼓励劳务经济及完善异地城镇化政策,从而使得相当部分流出人口能够真正融入所在城镇;同时,随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未来哈尔滨在地区中承担的城市化和城镇化份额将日益扩大。

参考文献

[1]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

第8篇:农村城市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民工流动;城市化;原因;对策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出现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这个持续的人口流动大潮中,农民向城市的流动成为主力军,这就是所谓的民工流动。大规模的民工流动既是国家政策调整的结果,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工流动是我国城市化的产物,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浅谈民工流动对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影响社会法制社会法制浅谈民工流动对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影响 一、民工流动问题的产生

农村改革初始,体制对农民的控制被废止,农民自由流动和开辟就业新渠道的意识逐渐产生。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发展和深化,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同时农村也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于是,农民的流动意识得到鼓舞和刺激。他们最初选择进入本地的乡镇企业务工,但随着城乡分离的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以及城乡之间、产业之间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大,进城的诱惑再也无法抵挡。于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颇具特色的民工流动现象形成了。

二、民工流动对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影响

有人说,“民工潮”的形成引起一喜一忧。乐观的看法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有了新的渠道,悲观的看法则看到了城市由此而潜伏着的不稳定因素。民工流动究竟给我国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农村非农业部门,尤其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地区间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为民工流动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和广阔的就业市场。这不仅造就了一支力量强大的工业化产业大军,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也促进了农村社区的发展。

大量农民工进城以后,由于文化和技术水平偏低,一般都从事苦、脏、累、险的行业或成为工厂的廉价劳动力,而对于这些行业和工厂的发展来说,大量廉价劳动力又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另外,多数农民工服务于城市市民,比如城市的棒棒军、各类餐饮服务业等,刺激了城市商业活动,增加了城市收入,为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进而促进我国GDP的大量增长。

另一方面,民工进城务工,不仅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合理优化配置,而且大大减轻了农村就业压力,为农业规模经营的开展和机械化运作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在城乡之间往返的打工者们,作为经济、文化、技术、信息交流的中介,会不时地把城市人口的思想意识、生活爱好等等传播到农村,这有利于打破乡村的封闭局面和意识,加快农村旧思想观念的改革以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此外,打工成功者回乡创业的数量急剧增加,不仅能够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就业问题的缓解和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推动了整个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小康社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二)负面影响

但是,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确实也会为城市发展造成很多不稳定的影响。最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由于城乡之间教育机会和水平的不均等,导致多数农民工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匮乏,职业素质相对较低,自我保护意识较差,他们所从事的绝大部分工作仍是技能含量低的重体力劳动。由于普遍缺乏一技之长,他们很难进入文化层次要求高、技术含量高、报酬丰厚的行业,因此而造成的后果是收入偏低、劳酬不符,在务工过程中又普遍缺乏对自身权益的有效保护,因此才会有很多拖欠民工工资和农民工犯罪问题的出现。

此外,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严重加剧了城市基本设施如住房、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的压力。城市中心贫民区、春运民工返乡高峰期等现象的出现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事实。人口密度过大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以及城市生态不平衡,容易形成脏乱差的城市面貌。另外,人口流动也对城市管理体系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为税务、工商、就业和计划生育等多方面的管理造成了阻碍。

对于农村而言,人口外流不仅造成大量的劳动力流失,而且也对农村生产活动和机构管理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有些地区人们过于追求进城打工而造成了土地荒废的现象。与此同时,外来思想文化大量引入也会给原本朴实的农村带入很多攀比性、炫耀性的消费观念以及其他不良的社会风气。

综上所述,民工流动的确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拉动中国的城乡经济发展,又会对城市化建设形成某些阻碍因素。

三、 破解民工流动中问题的对策

近年来,农民工趋向于年轻化,文化程度也相对有所提高,留城意愿也越来越强烈。他们不像父辈那样依恋土地,而是更加向往城市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比父辈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更具好奇心和竞争力。这部分人比较容易融入城市社会,成为农村定居城市人口的后备军。但是,长期的农村生活环境又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以及生活方式上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与城市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有所区别。所以,农民工迁居到城市不仅是空间上的转移,更是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层面上适应城市系统的过程。而在这期间,政府的帮助和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虽不能保证种种城市排外现象的消除,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完善,民工进城定居将越来越容易。

就目前看来,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就业、子女教育、居住等方面仍存在很多歧视。为了进一步缓解民工流动过程中的消极影响,政府应该更多地建立和完善城镇农民工的住房、教育、就业、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提供合理有效的社会服务与社会保护,改善流动农民的生活状况。同时注重加强扶持成熟的中介组织机构,允许民间职业介绍组织的发展,加强民工技能培训管理,保证其顺利就业。另外,政府应多方面给农民提供帮助和支援,特别要注意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以保障其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张钟汝,章友德.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2]蔡昉.中国人口流动问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3]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4]吴春娜.对农民工流动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7).

第9篇:农村城市化管理范文

摘要: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被关注的问题。阐述了城市化概念,从什么是城市化出发,分析了城市化滞后是造成农民收入低的重要原因,并列举了城市化对农民增收的一系列利好因素,同时对加快城市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收入;农民增收

一、城市化概述

城市化的总体来讲,具备几个特征,首先,城市化必然伴随着工业的不断进步,其次,工业的进步必然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带来农业和农业相关的活动比重下降。第三,在适应非农业活动比重的上升中,带来的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之间的比重变化。这整个社会适应经济结构变动的系统过程,我们成为城市化进程。由此可见,城市化的发展必然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要快速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

二、城市化滞后是农民收入低的重要原因

1、城市化滞后,不利于农民就业

城市化滞后,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不利于农民到城镇就业。从而制约了农民来自城镇非农收入的增长。一般来说,第一产业主要在乡村聚集,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聚集。解决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关键是依靠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来促进我国剩余劳动力就业,从而完善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增加我国农民的收入。

2、城市化滞后,制约了农业收入的增长

截止到2012年,城镇人口目前已达到71182万人,乡村人口64222万人,虽然城市化带动了一定的农村就业,增加了就业机会。但农村

剩余劳动力还是很多,等待着就业。劳动力低效和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结合,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进而制约了农业收入的增长。

3、城市化滞后,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经营

我国现阶段的农产品供过于求,导致农产品价格低,农民收入不高。而优质的绿色农产品却需求量很大,需要从国外进口。要种根本上优化我们的农业产业化,最终走向真正的农业产业化以及规模经济道路,进而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那么就必须集中配置生产要素,规避过程中的剩余劳动力障碍,从而真正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4、城市化滞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城市化滞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业的威胁加大,农作物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没有得到很好的生长,从而造成农作物减产,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农民受益减小。同时破坏自然的垦荒,围海造田,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生态失衡,人类的家园受到严重摧毁。

城市化滞后,不利于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

我国现阶段的农产品,其中的一部分是自己消费,另一部分是销售出去。如果城市化滞后,农产品将会很难销售,自然经济特征明显。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往往需要人口的支撑,只有城市数量、城镇规模的增加和扩大,才能带来人口的增加,才能导产生较多的农业消费,从而避免农产品供给过多导致的市场价格下跌,从而实现农业商品化的改善。

三、城市化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1、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当前我国还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待着就业,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化可以有效的快速转移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而直接提高农民的收入。截止到2012年末,我国的城市化率已从2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47%左右,城镇人口目前已达到71182万人,占总人口52.57%,比上年末提高1.30个百分点,乡村人口64222万人,减少1434万人,令人欣慰的是,城镇人口再次超过农村人口。因此,促进城市化建设已迫在眉睫。城市化得到发展,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同时也成为推动城乡发展和解决大量农民工的就业的重要要素。

2、城市化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均地少的矛盾,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

我国目前人均可耕地面积只有1.38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导致了农民收入偏低,而如果要提供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有效的途径在于真正重视规模化经营,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进而改善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

3、城市化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根据恩格尔定律,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会下降。城市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时候,难以对农产品形成有效地消费需求,农产品销售难的情况也会因此而出现。因此,城市化不仅带来了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还能使城市的辐射效应得到更好的发挥。进而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针对加快城市化发展与农民增收所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决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各个地区要根据本地的优势发展,不可等、靠、要。农村可以办合作社,经营几千亩地,按照统一的标准打品牌,从生产到销售都在合作社内部进行,保证食品安全。农产品可以直接直接进入各个地方销售。

2、对新农村建设进行规划

如果能将一部分相对农村领先的城市资源,不管是能源、信息、交通,还是软实力的科技、文化、教育,或者服务领域的社会服务、市场建设成果,有效的分部分给农村,对农村的发展是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的,对农村的改革是有巨大的支持的,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先进文化的推动,这对农村思想观念、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改善,具备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城镇建设,应科学规划,注意指导,搞活流通,实现生态化。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目前,城乡社会保障发展还不平衡,农村地区明显滞后于城市;城乡间、不同群体间社会保障待遇差距仍然较大,矛盾比较突出。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需要接轨、整合。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的合作,激励劳动、合理分享、互助共济,使全民共同享受社会保障的成果。

4、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农业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以改革促发展,靠改革增活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努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实现十提出来的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结论:城市化的发展,不仅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还能增加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不仅成为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同时也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增长的问题与城市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要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必须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樊纲.城市化:一系列公共政策集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彭腾.城市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3]朱照阳.提高城市化水平是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J].安徽农学通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