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红袖添香夜读书范文

红袖添香夜读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红袖添香夜读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红袖添香夜读书

第1篇:红袖添香夜读书范文

焚香的作用与乐趣,明代有一位名为屠隆的骚客文人描述最为贴切:“香之为用,其利最溥。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晴窗塌帖,挥尘闲吟,篝灯夜读,焚以远辟睡魔,谓古伴月可也。红袖在侧,秘语谈私,执手拥护,焚以熏心热意,谓古助情可也。坐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霭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戛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热,香雾隐隐绕帘,又可祛邪辟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轻读这一段文字,细品之是如何的诗情画意,舒心惬人。

千古文人佳客梦,红袖添香夜读书。“红袖添香”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隽永而美丽的意象。美人纤纤,素手点香,那一缕暗香直入秉烛夜读书生之情怀,是何等的温馨,何等的风雅,何等的浪漫?又是古代多少寒窗之士的情爱梦寐?

无论琴茶诗书,焚香以伴,其实都是古代文人雅士收敛心情的一道程序。所谓“浮暴粗厉之气不除,则不得平和淡静之性”也。因香有醒脑提神,去浊存清之效,故焚香古来又有养生益寿之说。坡就曾建“息轩”,常在轩中焚香静坐,并题诗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品味中国香文化,单从古代文人墨客的书案上或诗词中仅可窥见一斑,香,既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空里安神开窍,又可实处化病疗疾;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又是一种大众文化。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香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对香文化的研究也应从多方入手,涉及一系列课题,如香文化的历史;香料的生产、炮制与配伍;香品的开发;香器(制香用的器物)与香具(用香时的工具)的制作与使用;香与宗教;香与各类文化艺术作品等等。

我国的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相传孔子在从卫国返回鲁国的途中,于幽谷之中见香兰独茂,不禁喟叹:“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遂停车抚琴,成《漪兰》之曲。孟子曾言:“香为性之所欲,不可得而长寿”。他不仅喜香,而且阐述了香的道理,认为人们对香的喜爱是形而上的,是人本性的需求。从魏晋时期流行熏衣开始,上流社会就将焚香视为雅事,把爱香当作美名,相沿成习。唐宋以后风潮更胜,不仅是民间,官衙府第也处处用香,甚至接传圣旨和科举考试之时也要专设香案。如果说香品和香具的发展与运用是香文化的外形身躯,那么,儒释道传统文化以及人们对香的心灵感受、认识与鉴赏,则是我国香文化的精神内核。

中国早在秦汉时期,王公贵族已使用沉香熏衣上朝,选吉庆之日用沉香沐体迎神。北宋时期贵族士大夫追求精神生活的极致,倡导了四大闲事,即品香、斗茶、侍花和挂画,是文人雅士培养上流社会文化气质的重要方式。宋人玩味沉香,能用上一生大半的精力去陪伴香烟,把品香上升到哲学层面,用香的品位如何甚至影响到文士圈子对人物品位高低的评价。

第2篇:红袖添香夜读书范文

我非常的爱读书。因为书中有知识,有精彩的故事,有大自然的奥秘,有生活中的趣事,有幽默、笑话、漫画、脑筋急转弯,还有做人的道理。每当我有了一本新书时,我会抱着新书,爱不释手,然后就看得废寝忘食。吃饭时,妈妈喊七、八遍,我还舍不得放下自己心爱的书。因此,我三天就能看完一本书,有的书半天就看完了。

正因为我喜欢读书,爸爸妈妈就不停地给我买书。有《十万个为什么》、《环游世界八十天》、《青少年百科知识大全》、《史记故事》等等。现在,我的书装了满满几柜子。爸爸妈妈为了让我读更多的书,就在新华书店读者俱乐部给我办了一张会员卡,我随时都可以去那里借书看。每次我去借书,就觉得自己像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太好看了,我拿了这本,又想拿另一本。为了尽快看另一本书,我就把看书的速度放快。

我爱读书,我从书中学到许多知识,不仅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且文章也越写越好,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全国“百年树人”杯生态道德征文比赛,获了三等奖;上三年级的时候,又获得了全省“楚天杯”作文比赛三等奖。近几年,《襄樊日报》和《襄樊晚报》也刊登了我的一些文章。同学们都很羡慕我。妈妈让我一年读100本书,可我想一年读800本书。

读书是我最高兴的一件事,我读书,我快乐。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过得充实富有、多姿多彩,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飘溢着浓郁的清香,闪耀出无限的光辉,怎样才能提高生命的质量,让生命增值呢?那就是读书。

在喧嚣的都市中,人们往往忘记了许多原始的生命的本能与需求。汽车代替了行走,电视代替了观察,网络代替了交流。我们不否认进步,但我们知道有的东西是永远不能代替的,如一片纯净的自然,如一本翻黄的旧书,如一首经典老歌。即使我们已经有着e时代的时尚外形,在内心的最深处,也许我们还执着于那种红袖添香的雅致、青梅煮酒的风趣,还有雨夜读书的清幽。

每一个人,也许都会有类似的梦,在遥远的异地,一次次的起程,一次次的出发。渴望走在不同的风景里,而现实中,也许我们只能在办公室里风云叠涌、菜市场内劳碌奔波。

可是,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启程,在一本又一本的书里,从一个地方走向另一个地方。人生的积淀,可行万里路,亦可读万卷书。

我们无法丈量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一本让人受益的好书,也许就是一次生命的拓展。总希望在浮生半日的悠闲里,陪伴我们的,是一杯清茶,一卷好书;总希望喧嚣繁复之后,留一隅书香,让好友相聚往来吟唱……

书,让世界简单的人变得丰富;书,让世界喧嚣的人返璞归真。在匆匆的旅途中,在沉沉的行囊里,在紫檀木的小几上……别忘了,留一个位置,给自己最爱的那本书!

喜欢读书,喜欢夜读书。虽无红袖添香,清茶一盏亦足矣!静夜在窗外,古书在几上,灯下的人与影成双。轻轻涌来的历史使近在咫尺的我,就像一场久违的夜雨,随风而来,入心而化,来去之间,将蒙尘的心灵清洗得纤尘不染,沏一壶绿茶,在满室的清馨中,就着窗外的夜色,细细品酌昨日的剪影,灯下的孤独及古今一同的情思。

从来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寂静这样无所欲求的心情。古书翻开在几上,微微发黄的书页上清晰地镌刻着淡远的记忆,轻轻将一种心境,一种绵延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境,穿越岁月的烟尘后,合订为线装的珍本,留传至今。从流走的岁月里,翻开的书页中漫生着洁静的灯光,精致的词汇是一些精致而又自足的灵魂。

我们在夜里独自思索,我们在书页里苦苦寻觅,思索那命运的永不可解。寻觅那初始的真挚悸动,其实人生也是一本书,都市生活的人更需要一些古典的心情,温柔的心情和一颗经过污染还能沉静的心去品读回味,桌上摊开的是人生,窗外流逝的是岁月,灯下独坐的,不是过客,是归人。

时光如流,夜色如墨,周围的呼吸,渐渐睡去。而我总是倚着床,点着灯,仍痴痴的读着文字,就似读春季的鸟语花香。读夏季的雷鸣雨飘。读秋季的梧桐落叶。

第3篇:红袖添香夜读书范文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过得充实富有、多姿多彩,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飘溢着浓郁的清香,闪耀出无限的光辉,怎样才能提高生命的质量,让生命增值呢?那就是读书。

在喧嚣的都市中,人们往往忘记了许多原始的生命的本能与需求。汽车代替了行走,电视代替了观察,网络代替了交流。我们不否认进步,但我们知道有的东西是永远不能代替的,如一片纯净的自然,如一本翻黄的旧书,如一首经典老歌。即使我们已经有着e时代的时尚外形,在内心的最深处,也许我们还执着于那种红袖添香的雅致、青梅煮酒的风趣,还有雨夜读书的清幽。

每一个人,也许都会有类似的梦,在遥远的异地,一次次的起程,一次次的出发。渴望走在不同的风景里,而现实中,也许我们只能在办公室里风云叠涌、菜市场内劳碌奔波。

可是,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启程,在一本又一本的书里,从一个地方走向另一个地方。人生的积淀,可行万里路,亦可读万卷书。

我们无法丈量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一本让人受益的好书,也许就是一次生命的拓展。总希望在浮生半日的悠闲里,陪伴我们的,是一杯清茶,一卷好书;总希望喧嚣繁复之后,留一隅书香,让好友相聚往来吟唱……

第4篇:红袖添香夜读书范文

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须遵循儒家的“六艺”教化而能在人生道路上平稳迈进,而回到家中,琴、棋、书、画之雅兴也必然要得到抒怀,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四件事情能够全方位衡量一名雅士的品位―焚香、烹茶、插花及挂画。古代没有抽雪茄喝红酒,人类视野并非如今这般广阔,养只小鸟、抽抽大烟、逛下窑子并非闲情逸趣的象征,一家之主如果这四件事情做到位,那么他一定是官运亨通,门庭食客络绎不绝,并能广交天下客。这些事情不仅涵盖了古代文人的气质,更能显现出一名男子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还体现了淡然坦荡的释怀情结。

从红袖添香到帝王静心

焚香是古代家家户户必须要做的事情,普通人家需要对衣物熏香,以达到去除秽味的效果;如果家里出现了读书人,那么焚香的频率就会增加,香薰可以定神,去除人心烦躁及杂念,闻着气息静心研读,所谓“红袖添香夜读书”;而最重要的用途应该就是祭祀用了,由于佛教的引入以及历朝历代政权对宗教的利用,香炉的功能变得更为简洁单一,庙堂之上,焚香是位列十种供品之首,所以香炉的规格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当然,还有一些高士隐居田野山间,点上香炉,以静养身心,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描绘的是庐山香炉峰,而其中包含的便是古代高士对焚香的钟爱。

既然香炉的普及程度如此之大,那么也会因为使用人的社会阶层不同而有贵贱之分,与其他古董门类判定价值一样,宫廷器物必然从质地及珍稀度上远超民间制作,不过现在散落在民间的宫廷香炉已不多见,每次在拍卖会上一经出现必然是被超高价格拿下,几百上千万的成交价已不足为奇,甚至还有上亿的拍品。2007年5月,香港佳士得以超过3300万港币的高价拍出清乾隆粉彩松绿地镂空山水四方螭耳香熏(一对);同月,清雍正年间的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也以2643.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成交。

佳士得在2010年拍出过多件香炉器物,12月1日举行的香港佳士得秋拍“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上,一件清乾隆白玉羊首奁以902万港币成交,这件拍品曾在2006年11月28日也在香港佳士得上拍,当时价格是236万港币。四年间,价格上涨四倍。在2010年5月31日举行的“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拍上,一件清雍正炉钧孔雀毛釉双耳香炉(六字篆书印款)拍得194万港币。令人惊叹的纪录同样出现在香炉拍卖上,12月1日,香港富商刘銮雄拍下了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一对),成交价高达1.29亿港币,创下了掐丝珐琅艺术品世界拍卖纪录。

创纪录的这套香炉器物,大鹤直立昂首,口衔桃枝,高约1.4米;子鹤则作步行状,回首相望,栩栩如生。此外,双鹤的鹤身中空,镶白色釉,翅可开合为盖,当香炉点起,烟会从鹤口缓缓飘出,令观赏者恍如置身仙境一般。相传双鹤香炉是乾隆还未登极前,献予父亲雍正帝的贺寿礼物,由一名英国收藏家在19世纪拥有,一百多年后终现市场。这种动物造型的香炉在香炉收藏领域不多见,被行内人称为“香兽”,燃香取味,是薰香的本意,但古人重观赏,所以香炉可以用金属或陶瓷等做成各种动物造型,使香燃于鸟兽腹内,香烟从鸟兽口中缕缕而出,情趣盎然。鸟兽造型多为麒麟、狻猊、狮子、凫鸭、仙鹤等。

用各种材质寄托信念与情怀

香炉材质上的区分,代表了拥有者的身份,不过从历史角度来看,材质的使用是跟随文明发展而进步的。商代之前,香炉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实用器主要是用青铜和陶制成,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到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各地名窑辈出,各种仿铜式瓷香炉纷纷问世。而到了明代,宣德皇帝提出用泰国进口红铜制成香炉,即宣德炉,带动了铜质香炉的发展。清代的香炉品类繁多,除器形仿古之外,在材质上更是门类众多,瓷质、铜质、玉质、法华彩、景泰蓝或掐丝珐琅等工艺的综合使用,使得香炉的制造又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此外还有紫砂、竹质香炉。

第5篇:红袖添香夜读书范文

初进书的世界,我还是客人,一切都是陌生的。读不懂《论语》,只好去看看“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聊斋;读不懂托尔斯泰。只好去跟踪福尔摩斯怎样进行血字的研究;读不懂鲁迅,只好去当小二黑的证婚人。

事过境迁,我成了书世界的一员,感受到了书的乐趣。

古人说:读书好,书中自有黄金屋,千钟粟;有钱有势,更是“红袖添香夜读书”。

我以为,书趣怎在那里!?

随心所欲,是书的一大乐趣。什么时候读?如日中天,月黑风高。在哪里读?天涯海角,龙潭虎穴。读什么?古今中外,经史子集。怎样读?卧薪尝胆,走马观花。那究竟谁读?当然是我。在书的世界,我或乐,或悲;或爱,或恨,随心所欲!

书趣之二,在于咬文嚼字。凡名家名篇,全都经过大浪淘沙,篇篇是金子。一时与它较起劲来,若是发现了作者的痛处,那可大发议论,大有与作者并驾齐驱之感。若不幸被旁观者反咬一口,也不必在意,逆用阿Q精神定理,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嘛!

书趣之三……是什么说不清,类似鸦片的作用。在和朋友侃侃而谈时,不自觉地,书中内容一句句顽皮地往外跳,有着李白的豪放,或雪莱的浪漫,再配上欧·亨利式的结尾。把朋友吓得像见了外星人——这小子,士别一日可得刮目相看。我却仙乐飘飘。

第6篇:红袖添香夜读书范文

1931年,他在36岁时终于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红颜知己——周南。

这年秋天,北京新闻界和教育界在春明女子中学联合举办了一次赈灾游园会,组织者安排了一场京剧演出,演出的剧目是传统名剧《玉堂春》中的《女起解》,曾经演过戏剧的张恨水被邀请出演押差崇公道这一角色。

扮演苏三的是春明女中的学生周淑云,当时只有16岁,是学校里有名的甜嗓子。周淑云还是张恨水小说的忠实读者,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在上海《新闻报》连载其间,她必买每天的报纸。周淑云的美丽和灵性让张恨水目不转睛,他看着这个花季少女都走了神。下台后,周淑云带着羞涩和喜悦说:“张老师,我很喜欢你的小说,很想得到你的书。”

从游园会回来后,张恨水一直坐立不安,他后来写诗回忆当时的心情:“手扶案头痴久立,墙间新挂美人图。”

几番思量后,张恨水决定给周淑云写一封信,并把这封信夹在自己的小说《春明外史》里邮寄到春明女中。信上写道:“(书)上面题的字,就是送给周淑云小姐,下面还写一个很想听到你的高见,如果有什么看法,请你于周末到北海公园那个茶肆里面来,我们面谈。”

周淑云收到信件和小说后,心中如小鹿乱撞,可出于少女的羞涩,她并没有给张恨水回音。不甘心的张恨水还是按照约定的时间提前来到了北海公园,他惊喜地发现了她的身影。

两人一起泛舟北海,越谈越投机,周淑云不禁表示了对张恨水的爱慕,张恨水兴奋之后,又惆怅地如实相告了自己的婚姻现实,他已有两房妻室,不能委屈了周淑云。周淑云却坦诚地回答:“我不在乎这一些。我只要我们互相相爱,别的我就不在乎了。”

两人取得了周淑云家人的同意,举行了婚礼。婚后,联想到《诗经·国风》第一章“周南”二字,张恨水让她易名为周南。周南身材娇小,张恨水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写爱妻的形象:“向人纤斗小腰枝,杨枝瘦弱任风吹。”

红袖添香夜读书,有了聪慧的周南相伴,张恨水更是“下笔如有神”,在重庆写下了《牛马走》、《八十一梦》、《水浒新传》、《傲霜花》等鸿篇巨制。耳濡目染间,周南也写下多首诗,以“南女士”为笔名,刊载在重庆《新民报》上。

第7篇:红袖添香夜读书范文

我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读书。

我非常的爱读书。因为书中有知识,有精彩的故事,有大自然的奥秘,有生活中的趣事,有幽默、笑话、漫画、脑筋急转弯,还有做人的道理。每当我有了一本新书时,我会抱着新书,爱不释手,然后就看得废寝忘食。吃饭时,妈妈喊七、八遍,我还舍不得放下自己心爱的书。因此,我三天就能看完一本书,有的书半天就看完了。

正因为我喜欢读书,爸爸妈妈就不停地给我买书。有《十万个为什么》、《环游世界八十天》、《青少年百科知识大全》、《史记故事》等等。现在,我的书装了满满几柜子。爸爸妈妈为了让我读更多的书,就在新华书店读者俱乐部给我办了一张会员卡,我随时都可以去那里借书看。每次我去借书,就觉得自己像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太好看了,我拿了这本,又想拿另一本。为了尽快看另一本书,我就把看书的速度放快。

我爱读书,我从书中学到许多知识,不仅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且文章也越写越好,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全国“百年树人”杯生态道德征文比赛,获了三等奖;上三年级的时候,又获得了全省“楚天杯”作文比赛三等奖。近几年,《襄樊日报》和《襄樊晚报》也刊登了我的一些文章。同学们都很羡慕我。妈妈让我一年读100本书,可我想一年读800本书。

读书是我最高兴的一件事,我读书,我快乐。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过得充实富有、多姿多彩,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飘溢着浓郁的清香,闪耀出无限的光辉,怎样才能提高生命的质量,让生命增值呢?那就是读书。

在喧嚣的都市中,人们往往忘记了许多原始的生命的本能与需求。汽车代替了行走,电视代替了观察,网络代替了交流。我们不否认进步,但我们知道有的东西是永远不能代替的,如一片纯净的自然,如一本翻黄的旧书,如一首经典老歌。即使我们已经有着e时代的时尚外形,在内心的最深处,也许我们还执着于那种红袖添香的雅致、青梅煮酒的风趣,还有雨夜读书的清幽。

【我读书我快乐的演讲稿范文】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我读书,我快乐”。

我很爱读书,读书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快乐。记得有一天我丢了一枝钢笔,很不高兴,回到家里,依然气呼呼的,这时妈妈递给我一本书——《睡前故事》,这是我早就盼望得到的,我立刻把不开心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看到有趣处还“咯咯咯”开心地笑了。

世上的书浩如烟海,我们一辈子也读不完,所以,我们要有选择的读书。那么,我们该看哪些书呢?我们就要看对自己有帮助的,适合自己看的。发明电灯的爱迪生大家都应该知道吧,以前他在图书馆看书时,曾发誓一定要把图书馆的书全部看完。一位年迈的图书管理员知道了,对爱迪生说:“图书馆里有许多书,有些书对你毫无用处,你不必费力把它们全部看完,要看一些对你有用的书。这样,说不定还能达到出奇不意的效果哩!”就这样,爱迪生听从了图书管理员的意见,选择了自然科学类的书,最终成为了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

哥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的确是这样。小时候,我们可以和安徒生、格林兄弟交谈,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时而品尝到辛酸的泪水,时而绽开甜美的笑容;上学了,我们可以与杨红樱、汤素兰等儿童作家交谈,与作家笔下的小主人公一起体会学习与生活的丰富多彩;等到上了中、高年级时,我们就可以与司马迁、高尔基等着名作家交谈,这样,我们就可以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阅历人情世故,懂得社会的冷暖。

第8篇:红袖添香夜读书范文

甲:我是主持人XXX

乙:我是主持人XXX

甲: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过得充实富有、多姿多彩?

乙: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飘溢着浓郁的清香,闪耀出无限的光辉?

甲:怎样才能提高生命的质量,让生命增值呢?

乙:那就是读书,读书给了我知识,读书给了我乐趣,读书更给了我力量。

合:本期希望之声广播的主题是《我读书,我快乐》。

甲:我读书!读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辣?读书让我知道了怎么为人处事?读书给我的最大东西是:知识。它丰富了我的大脑,增长了我的见识。

你能说读书不快乐吗?

乙:在喧嚣的都市中,人们往往忘记了许多原始的生命的本能与需求。汽车代替了行走,电视代替了观察,网络代替了交流。我们不否认进步,但我们知道有的东西是永远不能代替的,如一片纯净的自然,如一本翻黄的旧书,如一首经典老歌。即使我们已经有着时代的时尚外形,在内心的最深处,也许我们还执着于那种红袖添香的雅致、青梅煮酒的风趣,还有雨夜读书的清幽。

甲:每一个人,也许都会有类似的梦,在遥远的异地,一次次的起程,一次次的出发。渴望走在不同的风景里,而现实中,也许我们只能在办公室里风云叠涌、菜市场内劳碌奔波。可是,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启程,在一本又一本的书里,从一个地方走向另一个地方。人生的积淀,可行万里路,亦可读万卷书。

乙:我们无法丈量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一本让人受益的好书,也许就是一次生命的拓展。总希望在浮生半日的悠闲里,陪伴我们的,是一杯清茶,一卷好书;总希望喧嚣繁复之后,留一隅书香,让好友相聚往来吟唱......

甲:书,让世界简单的人变得丰富;书,让世界喧嚣的人返璞归真。在匆匆的旅途中,在沉沉的行囊里,在紫檀木的小几上......别忘了,留一个位置,给自己最爱的那本书!

下面请听诗朗诵《我读书,我快乐》

乙:书,是什么?它是人类精神的粮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什么?它是黄河母亲,哺育着千千万万个孩子

书,是什么?它是人类灵魂的钥匙,开启着智慧之门。

书,是什么?它是蓝湛湛的天空,让我们这些小鸟自由飞翔。

书,是什么?它是神秘的太空,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

因为我读书,所以我快乐!

甲:听完了诗歌朗诵,下面请听读书的成语典故

我给大家说说"韦编三绝"的出处

孔子非常喜爱钻研《易》经,每读一次,都觉得能悟出一些新的东西来,所以他一遍一遍地反复研读。读得次数太多,竟把竹简串在一起的牛皮绳都磨断了多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韦编三绝。

乙:"乐此不疲"也有它的出处

东汉光武帝刘秀每天临朝处理政务,从早忙到晚,还经常将文武大臣们召来讲论经书义理,直到半夜才休息。皇太子劝他说: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精神,优游自宁。光武帝说: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甲:"开卷有益"也是一个例子

宋太宗赵胤义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召集文人学者编写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太平御览》。该书编成后,尽管国事繁忙,宋太宗还是坚持每天阅览三卷。有时因事耽误了,他还要在闲暇时再补上。有人认为他实在太辛苦了,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后来,开卷有益就成为鼓励人们刻苦读书的至理名言。

乙:接下来,我就大家说个事例吧!名叫"王安石的指点"

北宋时,有位读书人很喜爱杜甫的诗,自己专门模仿杜诗写了不少习作,但都感到不能令人满意。他向当时的著名文学家王安石请教说:杜甫的诗为什么那样精深神妙呢?使后世之人难以超越他。王安石答:杜甫写诗的决窍不是已经在他的诗中说出来了吗?那人问:是什么呢?我怎么不知道?王安石说:杜诗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吗?那人恍然大悟。此后他刻苦读书,在写诗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合:古人好读书的事例很多,可是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可也绝不会少,下面让我们给大家说说:

甲:1、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

2、循序而渐近,熟读而精思。--宋代朱熹

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代程端礼

5、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明代冯梦龙

乙:让我也来说几句吧

6、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法罗曼·罗兰

7、好书如挚友,终身不相忘。--英国谚语

8、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美凯勒

甲: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还真不少啊。记得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砺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知道怎样交友,怎样识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活着才身心健康,读书能明白什么样地人生称得上完美无憾。是啊!读书得好处无穷无尽。读《三国演义》、《水浒传》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名著有所了解;看《十万个为什么》可以使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读《作文大全》可以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就是看一些漫画、搞笑之类的,也可以让我们更加幽默,更加富有想象力。

乙:我爱读书。书是知识的宝库,是她,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生活;书,是人类的阶梯,是她,帮助我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书,是快乐的源泉,是她,带给我幸福,带给我满足。读书,真好!

合:同学们,让我们爱读书吧!拥有书,我们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拥有书,我们就拥有了美好的明天!

第9篇:红袖添香夜读书范文

在绍兴,有不少酒店因酒联而闻名,一副韵味隽永的酒联往往被广为传颂,使酒店名气大增,效应比在电视台投放广告还好。衡量一个酒店的好差,甚至有三分酒菜、七分酒联之说。因此,在这里,任何酒店开张,撰写一副好的酒联成了第一要务,成为一种传统。稍有点规模的酒店都不惜重金,请有名气的文人、书家撰写酒联,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酒店也要请民间的“秀才”、“老夫子”拟一副联挂在门口。有些酒联,撰写后就用硬木或红木等雕刻挂于店门店堂,长期固定不变,延续着酒店的历史传统和风格;有的酒联是随节令、情景经常更新的,反映出酒乡的发展变化和酿酒人及酒家的欢欣和希冀;有的酒联讲究文采,妙趣横生,雅俗共赏;有的酒联用典、即景,古今结合。总之,这里的酒联把中华民族的酒文化和绍兴的地域文化结合在一起;把绍兴的历史和现代风情结合在一起;把人文、地理、环境、气候、民俗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酒文化氛围。

在绍兴最知名的咸亨酒店,有这样两副酒联。一副是正门上的“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通俗易懂,有一种民间意味的亲和力。而店内的另一联则让很多来这里的天南地北的酒客充满好奇,往往多是捧着一碗黄酒研究品味。这联是“上大人,孔乙己,高朋满座;化三千,七十二,玉壶生香”。上联好懂,鲁迅笔下的常常光顾咸亨酒店的孔乙己是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的。要弄懂下联就有点费神了,人们给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三千”,是佛教用语,佛教中有“三千世界”(也叫“三千大千世界”)之说,是古印度传说的一个广大范围的世界的名称,也是释迦牟尼教化的范围。又有人有“三千烦恼丝(头发)”、胸中“三千块垒”之说,人有七情六欲,必然生出无数烦恼,有如头上的头发之多,胸中总也有一些疙疙瘩瘩的,即“块垒”。联中的一个“化”字,恰到好处地让你想到“一醉解千愁”。而“七十二”三字,有多种解释,一说为“七十二候”,即古代人们对气候的理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分二十四气,共七十二候,寓意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都是吃酒的好日子。有人认为与“七十子”之说有关。“七十子”,指孔子门下“精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大概是指酒与六艺相通,又显示酒与文人的关联。也有一说为“七十二行”,任何人都可以在酒中找到自己的乐趣,玉壶生香。这与民间酒店广泛使用的“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对这副联还有不少不同的解释,见仁见智。在绍兴,有这样意境的酒联还有很多,如“一醉解千愁,三杯万事和”,“四座了无尘事在,八窗都为酒人开”,其中一家比较古老的酒店的一联,更是对咸亨酒联很好的注脚:“正逢柳梢青,应三迭(《阳关三迭》)歌来,劝君更尽一杯酒;恰逢李太白,使三篇和去,与尔同销万古愁。”

绍兴的酒联,不少与绍兴的古越文化和民俗风情、物产节气以及人文名胜联系在一起。如一家名为兰香馆的酒家的酒联:“兰亭共流觞,香肴集斯厨”,借用古代“曲水流觞”的典故。还有一些小酒店有联云:“鉴湖醇酒名扬四海,山阴烹调誉满万家”;“越酒娱醉客,清汤暖嘉宾”;“黄菊倚风春酒熟,柴门临水稻花香”;“山径摘花春酿酒,竹窗留月夜品香”;“芙蓉镜映花含笑,玳瑁筵开酒合欢”;“花开连理掬新样,酒饮交杯醉太平”。读着这些酒联,古越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历历在目。

楹联,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当然要求对仗工整,富有文采。绍兴的酒联中相当一部分有着一种翰墨雅韵。如:“糟醯好劝灵均醉,曲蘖争传傅说才”,“竹叶盈樽,梨花入瓮;白衣相送,红友常邀”。“润诗润画犹润颜,醉笔醉情亦醉心”。“共对一樽酒,相看万里人”。“倚阁云霞满,清樽日月长”。“宝瓮初开,浇肠欲借莲花酿;丰穰足庆,拂面先迎酒旗风”。“庆此良辰,任玉漏催更,还须彻夜;躬逢美景,不金钿换酒,尚待何时?”把酒品嚼这些酒联,有“红袖添香夜读书”之雅,也有“举杯邀明月”之趣。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