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优秀文章摘抄范文

优秀文章摘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优秀文章摘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优秀文章摘抄

第1篇:优秀文章摘抄范文

一、活动目的

丰富小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2015年3月2日――2015年3月5日

活动地点:九龙湖中心学校学校

活动形式:围绕元宵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的主题,遵循简洁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开展活动.

(一)学唱一首有关元宵节的歌

(二)动手做一件跟元宵节有关的事物

(三)猜一猜跟元宵有关的灯谜

(四)动手跟父母包一包元宵

(五)开展一次元宵节主题中队活动

(六)举行一次包元宵比赛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我校2015年元宵节文化活动圆满成功,特成立“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金美丽

副组长:洪波 李晴 成 员:全体师生

五、活动阶段安排

(一)部署动员阶段(2015年3月)

各年级班主任利用晨间教育课,根据学校活动实施方案作出全面部署,组织指导学生全面开展活动.

(二)普及推进阶段(2015年3月)

开展“我们的节日”专题交流活动.各班要在元宵节,精心收集的春联和风俗典故,开学第一周进行交流学习.

(三)成果展示阶段(2015年3月),具体活动安排:

1.一二年级:学唱有关元宵的歌曲,讲关于元宵节的故事.

2.三四年级:制作彩灯,举行灯谜游戏.

3.五六年级:包元宵,煮元宵,吃元宵.

4.包元宵比赛:

时间:3月5日下午社团课

地点:生活教室

对象:五六年级每班三名学生

指导老师:胡波老师

六、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推动全校“我们的节日”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班要建立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加强宣传教育.

2.营造氛围.各年段要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中队活动课、学习园地,朗读、摘抄中华经典篇目,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讲求实效.各班要结合实际把各项活动落到实处.要把组织参加“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重要契机.

九龙湖中心学校

第2篇:优秀文章摘抄范文

一、让日记走进学生的生活

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快乐地写作,写快乐的作文。也就是说,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快乐或悲伤,甚至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的体验,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写出感情丰富,有血有肉的优秀文章。写日记,不像其他文章有很多方面的限制,没有文体和内容的限制,可以畅所欲言,只是把一天中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并写出对此的感受就可以了。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地作文,写出精彩的文章。在开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流水账”的形式,不要考虑太多,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心里话就可以,想到什么写什么,看到什么写什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坚持一天一记。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每天记日记的好习惯,写作能力提高,同时养成了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习惯,塑造了他们良好的性格。教师也可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可以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到郊外看看清澈的河水,绿绿的草地,缤纷的花朵。这些,都是写作的素材,学生在感悟大自然美丽的同时,激发了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积极性。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鼓励他们自由说,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感受经历,鼓励积极投稿,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这样,学生的能力得到施展,才华得到展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欲望自然强烈。

二、帮学生消除对写作的畏惧心理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首先应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树立他们的写作自信心。信心是一个人战胜困难的动力,是成功的前提。教师要树立学生的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留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看到他们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一个好的句子,一个精彩的词语,都应给予鼓励和赞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自信心自然树立起来了。作为语文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多鼓励学生自由说,自由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作文并不可怕,只要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经历的事情,哪怕微不足道的小事,通过文字表达出真情实感,写出优秀的文章。此外,应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不要用过多的限制去束缚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保持自由的状态,把内心话自然表达出来,帮助学生消除对写作的恐惧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写作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应注重生活化。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多方面人才。作为新时期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跳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生活,把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中培养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生硬的传授知识和知识的讲解抛开,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体验观察生活中开始,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把自己观察到的事情用真情实感表现出来。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观察,小学生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教师和同学是最熟悉的人。可引导学生通过对周围熟悉人的了解,练习写人的文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更加真实,读起来耐人寻味,不再空洞无趣,没有感情。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同时提高了写作水平,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热情高涨。

四、引导学生多阅读有益的书籍

作文教学中,教师感到难教,学生觉得索然无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作文素材,阅读量不多,脑子里没有东西,自然不知从何说起。作为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可精选一些优秀的文章,感染学生。新课程改革的提出,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性格。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大道理,学生很难接受。因此,教师应选择一些富有哲理的优秀文章,引导学生去阅读。优美的文字,真挚的感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通过阅读精美文章,学生塑造了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了更深刻的认识,给生活增添了乐趣,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拉近了与作文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写作热情高涨,调动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提高作文质量,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摘抄优美词句,借鉴他人的优点,优秀的文章离不开华丽的语言。在阅读过程中,多积累好词好句,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体会到文章的美,用心感受,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充实自己的词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养成阅读时摘抄优美语句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感。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越来越优美,文章越来越优秀。学生在欣赏优美文章的同时,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学习热情高涨,在不断的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增强写作自信心,提高作文水平。

第3篇:优秀文章摘抄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67-01

语文学科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强化在语文教学中对素质教育的渗透,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更多的可能。小学作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项目,是学生的感知、思维、语言等能力的综合展现,因此,教师要注重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内容。笔者依据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学进行简略探究。

1.写作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写作前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教师不仅要注重方法的教学,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的学习都是从兴趣出发,只有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学科,才能使W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自主进行作文的学习与写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常以赞赏的语气与学生对话,选择优秀作文进行朗读,逐句逐段的分析与欣赏,从而提升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再者,教师可以经常与学生一同欣赏美文,引导学生享受优秀文章中的独特意境,使学生感受到优秀文章带给人的愉悦、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学生摘抄优美的语句,提升学生对于优美语句的喜爱,从而引导学生喜爱上写作,在纸张上表达自己对于身边人、事的所感所悟。

2.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要想使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有话可言、有情可抒,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事物,才能形成深刻的感触,在进行写作时,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再者,学生在进行写作时能否有正确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明确立意,都取决于学生在生活中能否正确认识事物,从中形成高尚的品德与情操。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1学会观察,认识新事物。在小学生作文中,很多学生的作文都像是流水账,什么时间做了什么,没有将自己的情感以及印象深刻的事情进行描述,缺乏观察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认识新事物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荷花》时,作者重点描述了荷花的形态,对于在公园中其他事物的观察则进行了忽略。作者运用形象的表达方式进行了表述,再者作者将自己观看荷花使得感受进行了表达,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自己看作是荷花,翩然起舞。从而形象地描述了自己观看荷花的过程以及感受,带给人真切的体验,使读者也有身临其境之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善于教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从而使学生正确观察,合理表述,在表述中分清主次,对作文中的重点进行描述,改善学生流水账的写作现状。

2.2让学生学会深刻认识事物。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学生思想的源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形成深刻的体验与感悟。例如,身边最美的人、大扫除的画面、班中人热情帮助他人的同学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感受身边的事物,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从而来记述身边的感动,使学生学会深刻的观察与思考,提升学生深刻认识事物的能力。

3.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作文的写作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在进行写作训练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时,要注重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小学生观察事物时,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 ,从而认识不到事物的本质,在进行写作时,立意不深,难以捕捉到文章的重点;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通过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全面,帮助学生写作出独特立意的文章;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新。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新,使学生逆向思考,推陈出新,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丰富自己的见解。

总之,在进行小学生作文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审美意识,从而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做好准备。

第4篇:优秀文章摘抄范文

关键词:炫示 炫思想 炫积淀 炫文采

俗话说:产品没有特性,就找不到卖点。作文没有亮点,也得不到高分。在高考作文中,内容、结构、情感和书写4项占作文总分的80%,体现考生个性的深刻、丰富、文采、创新则占20%。考场作文要想赢得高分,重点功夫在后20%之内。要想在短时间内以文章的辞采和内容的深刻打动阅卷老师,“炫示”就成为必要。文章要略到最简练,但是突出中心的焕彩章节必须写得流光溢彩。考场作文是“宁做流星,不做恒星”,刹那间爆发的光辉就足以撼人心魄了。

那么,什么是“炫示”?如何“炫示”?

所谓“炫示”,就是故意展示自己的才华,显露文章技巧以悦人。含蓄、暗示得好的诗文,未必是应试佳作,而炫才学显技巧的作文往往能获取高分。

“炫示”要把握住三个关键点:

1 炫思想,独树一帜

刘心武曾对文学青年说:“倘若仅仅是有生活,而不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形成对生活某一方面的独到的深刻的见解,那么写出的作品当然不可能有什么深度”。我认为,炫思想就是写含义深刻、立意新颖的作文。《考试说明》对“深刻”的解释为:“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可见要写出来好文章,必须通过“思维”完成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要使文章观点深刻一些,视野宽阔一些,见解新颖一些,富有启发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运用纵向思维,由表及里、由果及因想一想,凡事都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结果看到原因。最好的思想武器是哲学,哲学是聪明学、明白学,不可不用。为什么说近墨者未必黑?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为什么说评价玫瑰的好坏根据在花而不在刺?花是主流,刺是支流。为什么说不能让感情的亲疏远近影响认知的正误深浅?情与理,是与非,真理与谬误,感性与理性,涉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2 运用横向思维,由此及彼,由点到面想一想,就可以拓宽思路,从时间到空间,从古今到中外,再看看社会,看看自己,还愁找不到最佳的立意角度吗?03年高考作文,有人写韩信误信萧何,有人写诸葛亮误用马谡,而邹忌讽齐王更是现成的例子。

1.3 运用反向思维或另向思维。合理、新颖的求异思维是考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是获取“深刻”的发展等级分的重要因素。

2 炫积淀,厚积薄发

2.1 关注生活。社会热点,媒体焦点,国内外信息。生活是语言之泉,语言的活力在生活中张扬。无论是电视中的广告节目,还是报刊杂志上的各种文章;无论是人民大众的日常用语,还是名篇名著中的书面雅言,它们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沃土。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取之于民”,最终还是要“用之于社会”的,奔驰在广阔的生活原野中,语言之树将永远青翠。

2.2 搜集资料。我们所学的课文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素材源泉,各学科知识中均有大量写作素材,可以从科学、文学、哲学、美学四个方面多备点料,不求多,但求精。还可以指导学生建立摘抄本,摘抄古今中外的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名人轶事,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让同学们加强记忆,背诵、理解,这样才能有“背”无患。

2.3 交流运用。以交流为主要手段的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交流所达到的效率永远是优于个体行为的效率,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可采用课堂讨论、辩论会、积累成果展示等形式。

语言积累是为了运用,即最终形成读写技能。具体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使用生活语言,并在写作讲评中设立语言大众化、生活化的评价标准。学生诵读的优秀诗文也要运用到写作中去,主要做法一是让学生多做诗文改写、续写之类的练习,使学生充分理解优秀诗文的意趣和意境,并有所创新;二是在写作中准确引用、阐发诗文意蕴,在运用中加深对优秀诗文的品味。通过这些训练使文化沉淀的语言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荀况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平时多积淀,在考场上我们就可以随手拈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来。

3 炫文采,妙笔生花

别林斯基认为,文章内容再好,如果没有文采,“有如一个面貌丑陋而心灵却伟大的女人,可以对她敬仰,但要喜欢她是不可能的。” 优秀文章不仅以构思的机智被认定为好文章,同时也以典型精粹的语言作为文章的标志。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中“文”即指“文采”,这句话强调的就是“文采”之于文章内容的重要性。对于优秀的高考作文来说,它首先应该讲究语言的艺术,凭借“文采”去创造文章“亮点”,从而为获得高分打下良好的基础。考场作文由于篇幅所限,与其在不易打造“亮点”的内容上孤注一掷,不如在文章的“外衣”――语言上精心包装。

那么,高三学生在高考作文时如何才能做到“有文采”呢?

3.1 化虚为实。化虚为实的目的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性词语写得具体、形象,可知、可感。例如: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在初夏的早晨打开窗户时迎面吹来的那股清风。是你独坐一隅聆听歌曲时的那种心灵的静谧,是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时心存的那份感激。幸福无时无刻不在你身边。

“幸福”是抽象名词,如果单纯阐释概念,很难让读者产生共鸣,而作者信手采撷生活中具体事件来加以诠释,便轻而易举地唤起了读者的感性体验,并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运用此法来写时间、理想、信念、自尊、自强……不是都可以写得生动传神,形象感人吗?

3.2 巧于化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众多名言佳句。诗词歌赋、电影电视、歌曲广告,许多句子耳熟能详。对名句进行改造化用,旧瓶装新酒,作文中若能信手拈来,嵌入自己的文章中,往往会取得化腐朽为神奇的理想效果。

第5篇:优秀文章摘抄范文

高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努力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中突出“过程和方法”,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文化品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编排体系上,人教版《必修五》按照“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大板块安排相关内容。同时根据学校的安排,本期开始开设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教材,从高中生实际水平出发,对于诗歌,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境)“因声求气、涵咏诗韵”(体会声韵)三方面入手;对于散文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学生分析

本期本人担任高二理科6班和文科17班的语文教学。

本人面临的这两个班属于普通班,学生由高一升入高二,刚刚经历分班,情绪欠稳定,人数超多,中等生少,后进生多,学习兴趣欠佳,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文学习习惯较差,课堂沉闷,思维不活跃,思考问题不积极。

四、工作重点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发展学生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和整改措施。

3、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养成阅读经典和优秀作品的习惯,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

4、提升学生对阅读量,引发对中国文学的感性认识,培养文言语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引导自主写作,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五、具体措施

1、加强书本和海南远程教学资源的学习,提高教师自我素养。

2、提高备课质量,继续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

3、指导学生加强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准备摘抄本,每周布置阅读量,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的。

4、重视诵读,改进古诗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5、跟同事协作,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向同事们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听课评课活动。

6、作文训练以“表达交流”和《周计划》相结合,面批、互评、自批多种批改方式结合,切实提高效率。

7、加强电化教学,增加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度

1-3周 第一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4-6周 第二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7-8周 第三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8-9周 第四单元课文、表达交流

10-11 周 复习、期中考试

第6篇:优秀文章摘抄范文

一、 准确把握练的时机

1. 练前复习巧导入。一般来讲,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都是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称之为背景知识)通过从背景知识中提取相应部分来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使新旧知识和心智活动建立起有机联系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每节新课之前,需要有一个复习、再现已知的过程,可以采用默写词语、背诵课文精彩片段和相关优秀诗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或者其他可以动笔思考的作业等,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接,以便学生很快激活旧知、学习新知。

2. 读中讲练相穿插。语文课上,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朗读获得体验和感悟,在理解课文的时候,可通过穿插读段落前的自我思考练习,或穿插师生交流阅读所得再练习。以下是一位老师执教《沉香救母(二)》一课的第2自然段教学设计:

(1) 在奔赴华山的过程中,沉香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谁来把课文第2自然段读一读?(指名读)

(2) 是啊,沉香一点儿也不在乎。(出示“不在乎”。理解“在乎”,就是把一样东西、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放在心上。)

(3) 课文中沉香对什么不在乎呢?(生找出句子,逐一出示句子)

(4) 出示书面练习――

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他不在乎。

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 ),他不在乎。

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他不在乎。

学生反复读这三句话,分别得出“山高路远、饥饿、受伤”等答案,教师很自然地归纳出:是呀,沉香为了把母亲救出来,吃尽了千辛万苦,可他救母心切,一点儿也不在乎,这是个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在理解句子之前设计这样的练习,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深度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二、 精心设计练的内容

1. 咬文嚼字式的练习。在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中,适时地安排一些书面的练习,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写孔隙的一段,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堂练习:

这个语段写的是_____的孔隙,读完这个语段,感觉这个孔隙的特点是_____。在这个语段中,作者分别通过___、____、____和___四个方面来表现孔隙的_____的特点。

请从语段中选择四个词语,细细揣摩它们是怎样表现出孔隙的特点的。

词语1( )__________

词语2( )__________

词语3( )__________

词语4( )__________

课堂上,经常设计这样的书面练习,让学生动脑、动口又动笔,引导其与文本同呼吸,促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练笔式的练习。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将阅读与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或挖掘文本空白之处,发挥学生想象,设计小练笔;或学习课文表达的特点,仿照课文的写法,设计小练笔;或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启发他们的创造性,由课文拓展延伸,设计小练笔;或是课文的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编故事等。这类练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又达到了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

3. 积累式的练习。学习语文尤其需要积累。为了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好习惯,可以让学生准备摘抄本,根据当天所学内容,每天或多或少都要坚持摘抄一些好词佳句,也可让学生积累各类古诗句,如描写花、鸟、山、水、雨、雪、风、月、春夏秋冬四季和送别情、思乡情、亲情的诗句等,并做定期检查评比,从而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这类作业可以充实学生的语言素材,加厚文化底蕴。

4. 演说类作业。课文学完时,可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新颖有趣的形式,把语文课和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巧妙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活动中强化所学的知识,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比如,对于一些已编成歌词的文章,可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学唱,或边舞边唱;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可安排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将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形象进行演出;对于一些能用简笔画画一画的文章,可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当一次小画家。总之,这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积淀语感,锻炼能力,提高口语水平。

5. 补充阅读。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通过教材我们要让学生更多地接受优秀文化的熏染、更多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学了《寓言两则》,学生明白了农夫拔苗助长、鹬和蚌互不相让傻在哪,课堂上可进一步阅读《掩耳盗铃》,说说傻在哪。学生就能慢慢懂得其中所蕴含的哲理。课后再布置阅读《伊索寓言》及我国的优秀寓言故事,学生通过海量的阅读,语文素养就在其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了。

6. 查找资料。现代网络技术的发达和报章书刊的丰富,给我们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课文中出现的相关知识,网络中、报刊书本中几乎都能查到,布置这样的作业不难,但要注意实效性,要教会学生归纳、整合运用资料的本领,这样才能达到查阅资料的目的。

三、 适当注意练的质量

给学生没有任何价值的学习任务,是难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动机的。因此,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注意练习的质和量。

1. 紧扣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特点。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活动的要求越明确,他们投入学习活动的态度就越自觉。可见,只有当学生的阅读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时,他们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有效的唤醒,进而在课堂上自主地阅读、感悟和探究,使语文素养获得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那么,如何使学习目标有效呢?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题时,首先要围绕《课标》要求,深度解读教材,特别是围绕课后习题等,制定出适当而明确、具体、易操作、易检测的课时目标;之后,再深思熟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练习题,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逐步靠拢目标,最终达到目标。

2. 适当增加些练习的情趣。小学生天生好奇,新鲜的东西他们特别喜爱。所以,教师在作业的题型、格式等方面要注意推陈出新,尽量设计得有新奇感,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愿做、乐做。

第7篇:优秀文章摘抄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136-01

一、注重素材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也是如此,作文也像做饭一样需要基本的材料,所以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这些都是作文的素材。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

1、善于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课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优秀文章的仿写、摘抄能够让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善于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学生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学习体验与生活感悟,这些内容既是他们成长路上的重要财富,也是他们成长的标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日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柬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另外自己日常阅读看到的好词好句也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丰富记录的素材。

二、重视生活体验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是作文的基础,也是作文的素材库,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认识,以便能够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来拉近学生与作文之间的距离,提升他们对于作文学习的感知度。“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学生自身的自主“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文化视角,自然会写出不一样的作文,这也是学生自身个性的体现。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体验生活,要像“画杨桃”中的主人公一样用自己手中的笔来描绘我们自己看到的生活、我们亲身经历的事件。

三、培养写作认知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不如教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技巧、学习的方法。作文教学中也是如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积累、善于练笔的良好习惯,以便能够不断的提升学生的作文认知。

四、开展写作训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在培养学生作文认知之余也要关注学生自身的写作实践技能训练,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写作锻炼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好的制定教学规划。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也要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写作技能,例如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通过有效的写作训练能够引导学生将自身的知识及时的进行运用,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写作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反过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科学指导评价

第8篇:优秀文章摘抄范文

关键词:课内外活动;写作兴趣;方法

课内外活动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兴趣的重要途径。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开展课内外活动,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作文水平。

一、组织学生欣赏自然、名胜

正定是历史文化名城,既有美丽的自然风景,也有历史文化的积淀。我曾经组织学生到叉河景区,一起爬山,一起划船,还在沙滩上放风筝,野餐,回来之后学生写出很多有真情实感、文笔优美的文章。我还组织学生到大佛寺、开元寺、南城门参观,一起感受正定历史文化,结束后写了一组爱家乡的文章,效果非常好。

二、提倡饲养小狗、小猫、小蝌蚪,养蚕、养鸟

我们是农村中学,有足够的空间,也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我和学生一起饲养动物,一起观察,既增长知识,也激发了写作兴趣。因此每次写关于动物的作文,都能出现佳作。如曹雨露的《我的蚕宝宝》,李思蒙的《小狗欢欢》。

三、课内外阅读

大量的事实证明,阅读是增长知识的有效办法之一。要提高语文水平,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光靠教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我指导学生自由阅读和定向阅读相结合。自由阅读,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阅读作品,一般不加限制,但要讲清目的和要求,一个课时能认识一个事物便达到了目的。定向阅读,我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某一写作单元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阅读作品目录。如初中阶段每个年级课外阅读三五本书,先布置好,再通过检查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掌握或没有掌握的问题,以便在往后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我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摘抄妙文佳句,多作一些笔记和卡片,这对增强学生的词汇量、激发思维、丰富语言大有好处。

四、课外练笔

提倡写随意文,包括日记、周记、评论、读书笔记以及信函等等。这是学生写作上自由耕耘的园地,让他们见什么写什么,干什么写什么,读什么写什么,想什么写什么。我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每人每周写作的最低量度,没有最高限,及时督促检查,从而写出了更贴近生活的好文章。

五、办报

包括学生的手抄报、黑板报、墙报、优秀作文选编等等。这项活动的作用,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及其他学科基础知识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六、班会

叶圣陶先生认为“说话训练”是激励学生“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我除了重视课堂上学生“说”的能力培养以外,还利用班会进行说话训练。不但使学生主动“说”,还能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如“感恩父母”班会上,每个学生都讲述了父母关爱自己的生动事例,回忆了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王佳的《我的妈妈》,李旭的《父爱如山》获得了市作文比赛一等奖。

七、听报告,举办讲座,收看有意义的影视节目

我曾经组织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让生命充满爱》等演讲视频,学生不仅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还有感而发,写出了许多优秀文章。还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有益的影视节目,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让学生课堂内开展评论,发表看法,课后写相关文章,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八、竞赛

第9篇:优秀文章摘抄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获得审美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见,阅读对学生的成长是何等的重要。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以下一些基本的方法和途径。

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不多,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会失去读的兴趣,将读书看作一种负担,这样老师就要好好引导他们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做到心中有数,老师此时充当的角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以下的方法:

1.1 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魅力。

小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充分利用课外及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熏陶。

1.2 设疑激趣——激发读书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

1.3 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及品质。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表演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姿态。

2.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要爱读,而且要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2.1 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2 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3 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地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地信息处理和消化。

2.4 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

2.5 写心得体会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3.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地进行课外阅读。

3.1 开发图书馆(室)。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要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

3.2 建立班级图书库。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还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3.3 给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3.4 优化读书环境。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内,装点上几幅书画作品,增添文化气息。读书时,放上一盒优雅舒缓的钢琴曲,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进入情感交融的境界。

4.给学生提供自由阅读的空间

事实证明,优秀学生的语文能力大都得益于课外,许多专家学者,他们杰出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也主要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得的。教师必须大胆改革阅读教学的面貌,想方设法将学生领到快乐、自由的精神王国。因此,教师在原有阅读课的基础上,可以定期开设以下类型的阅读课:

4.1 阅读鉴赏课。课堂上,教师朗读一些文学名著的精彩部分、报刊杂志中搜集到的精彩文章、学生自主选择的阅读材料等,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染学生,用情节曲折的故事吸引学生,让学生领略到课外读物的乐趣,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愉悦。

4.2 读书交流课。学生是读书交流课的主角,教师是组织者。以对话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一周来的读书情况。学生可以朗读课外书中的精彩片段,可以谈自己读完某本书后的感受,也可以针对同一本书谈各自不同的见解,还可以向大家推荐好书。读书交流课就是让学生通过读书谈自己独特的见解,让思维的火花互相撞击,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