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安全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态区 旅游管理 系统 构建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化管理的深入推进,未来为了实现长足的国家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安全的生产应急救援信息平台能够充分的支持国家实现发展生产的目标。在充分做到防范意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实现能够及时应对危机的措施体现,成为保障整体国家发展的有力途径和基础设施支持。
一、初探安全生产应急救援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节节攀升,国家中各行各业也迎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经济的强盛企业的发展并不能有效的减缓安全事故的发生,而我国在应对安全事故的长久工作中总结了较多的经验,但是在应急救援工作上却显得力不从心,而应急救援也成为现今我国在处理突发性安全事故中较为薄弱的一项环节,这对于国家的安全生产无疑是一种威胁。面对我国应急措施的不足,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国家建设需要。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平台,能够充分的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的发展需求,可以实现科技技术信息化的飞速进步。
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建设逐渐成熟,在各个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是在整体的数据收集上,呈现出非常强大的力量,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上的数据、信息支持力量都充分的实现了整合。针对不同的需求,可以满足影音的支持力量,充分的根据节令和时间的改变而进行自我调节,实现数据的归纳总结。在立体的方式下,进行数据的整理归纳和总结,能够充分的实现人们对生产的宏观调控,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二、探析信息平台的构成
(一)构建生态区工程体系设想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产技术的实施要求越来越高,能够充分完善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就能够提升生产力,为国家发展奠定有利基础。本着这样的发展需求和目标,构建生态区工程体系的设想才能成功的建立。完善和扩充有利的生产力以及生产力基础保证,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平台的构建是生态区工程体系实现的基础力量保证。完善的生产体系,需要完善的工程体系最为保障,以此来实现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保护。能够在关键的节点发现问题的时候进行充分的保护,才是进步科技的重要体现,才能够保证未来目标的实现,这是构建生态区工程的体系重要设想。
(二)构建生态区内外部体系设想
对于生产生态区的监管是安全生产应急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保证能够支援充足的生产物资,才能维持生产的继续,才能构建稳定的生态区内外部体系。将宏观的调动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工作重点,在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分析,解决,并且积极应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就能够有效的提升生产效率,为社会和国家服务。
内外体系的构建,要保证有良好的应急救援体系,有救援物资和人力的共同作用,这其中就包含就救援队伍、医疗设备、救援车辆等等。再者需要有良好的监管职能部门,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有健全的分析职能,并且解决问题。在进行指挥救援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相关的,需要建立完整的体系才能到达配合的目的。这是内外部门的职能配合,充分的进行一体化的构建,完善生态区的职能和生产规划。
(三)构建生态区产业价值体系的设想
构建健全、完善的生态区产业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重要的意义。生态区的构建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针对有效的收集能够正确的分析和处理相关的生产内容,确保了数据的良好应用。这一平台的建立,能够充分的实现人们对技术的要求,进一步的完善生产的安全指数。再这样的基础上,还能够实现平台的扩展能力,面向大众开放,实现先进的平台展示。这样的生态设施建立,是对生产科技化的确立,能够展现管理的个性化发展和进步。
三、探析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对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平台的建设,就是要求满足对搭建生态区信用管理以及个性化管理系统的完善,并且进一步加强并且完善旅游生态区的管理体系,在实现体系完善的前提下,加强风景生态区的地域合作关系。
信息平台建设的方案,主要是进行良好的产业服务体系,实现对于信息传递的效率,在流通的平台上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融入,主要是为了实现从前没有的技术交流,为的是展现出传递的作用。在强力有效的信息沟通界面实现信息的交流,要求在面临问题的时候可以透过准确的监管展开良好的应急救援。信息平台的构建方案,主要还是为了实现准确的交流,能够完成信息数据转化成影音数据传递的需求。
建立信息平台的构想具体的实施在数据的收集等环节上。首先是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要求信息平台能够掌握数据,通过有效的手段传递下去。进行数据收集的时候,严格的把握每个环节,不会错失节点的操作。为了实现安全的目标,要求管理数据的相关节点能够充分的进行数据的交流,实现数据的影音化要求,还能够充分的展现数据的服务特性。
综上分析可知,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对于生产的发展具有积极良好的意义。本文将数据收集到信息平台建立的过程进行分析,发现信息构平台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完善信息平台体系,从而提高我国生产力和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今天的会议对于确保我区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区建设局将认真贯彻会议精神,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为确保全区安全生产态势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建设局负责全区建筑安全和燃气安全的管理工作,(来自)任务繁重,责任重大。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管理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按照建设“平安岚山”、“平安建设”、“平安燃气”的目标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安全管理为核心,以抓隐患整改为重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了全区建筑、燃气行业平稳、健康、快速发展。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今后一个时期将是岚山建筑业大发展的黄金期,建筑规模不断膨胀,同时,随着岚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区燃气使用普及率和供气规模也将日趋扩大,建筑施工和燃气使用安全生产态势不容乐观。为此,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的思想,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绷紧质量安全生产这根弦,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要殚精竭虑,真抓实干,坚决遏制住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一、狠抓治理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建筑市场秩序的规范是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着力点。一是严格基本建设程序管理,进一步理顺关系,形成各部门联动。二是加强招标投标管理,切实发挥好招标投标作用。三是继续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今年要在治理规避招标和假招标;治理不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逃避政府监督管理;治理转包、挂靠和违法分包等三个方面继续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在抓好经常性检查、重点检查和拉网检查的同时,把工业园区、乡镇建筑市场及房地产开发市场作为检查的重点对象,发现问题,及时按有关规定处理,保障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对施工安全和燃气使用的监督管理。继续严格执行安全报监制度,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承诺制度等。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及文明工地创建活动,推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提高企业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控制能力。以建立规范有序的燃气市场秩序为目标,突出抓好岚山区燃气专业规划和管理体制创新这两个重点,强化监督检查、宣传教育和规范管理三条措施,进一步加强燃气监督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尽快形成责权明确、管理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监管体系。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强化教育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制度。从维护和保障每一个工人的合法权益着眼,高度重视建筑业及燃气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建立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进入新的施工现场和岗位,以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四、夯实企业基础工作,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在建筑业企业中广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来自)行业和地方有关管理规定和强制性技术标准及规范的同时,制定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规定,全面规范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和每个岗位。建立和落实质量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审查制度、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施工企业要按规定设置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积极采用安全生产评价等方法,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视察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卫生清洁、秩序规范、村容美观、环境优美为目标,全民动员,乡村联动,深入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切实解决脏、乱、差现象,改善全乡环境面貌,展现新时期发展形象。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改善人居;坚持党委领导,各级负责;坚持全民参与,村民主体;坚持整体统筹,全域推进;坚持标本兼治,长效管理。
(三)行动目标
1.村庄:村内无散放垃圾、无粪便、无残垣断壁;房前屋后无草(柴)堆、无玉米秸秆、无土堆、无粪堆、无散养畜禽;村容村貌整洁,墙体无乱写乱画、无乱设广告;农宅外墙、屋面整洁;庭院无流淌污水,畜禽圈养。
户有分类垃圾收集容器、组有垃圾收集箱,村有垃圾收集车辆,有柴草堆放场所,有村规民约,有村庄清洁制度和稳定的保洁人员。
2.农田:无废旧农膜、无秸秆、无垃圾;有机肥料堆放有序、覆盖整齐。设施农牧业生产区域无乱堆乱放;有垃圾、肥料、生产资料专门堆放场所,遮挡、覆盖整齐;生产区卫生整洁、棚面干净。
3.主干道路:路面整洁、无破损,周边无垃圾,林带无枯树;路边广告牌内容合规合法,路标牌设置安全美观;强弱电各类杆线设置整齐;道路有养护、保洁有制度、有人员。
4.乡属各单位:环境整洁优美,路面硬化平整,墙面屋面干净,排水设施通畅,物品堆放整齐,各种标志醒目规范,无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现象;卫生设施清洁完好,垃圾定点密闭管理,定时拉运,日产日清,无暴露垃圾和杂物,无蝇蛆和异味;室内窗明几净,楼梯、走廊及屋顶墙壁洁净,无墙皮破损脱落,无积尘吊灰、蛛网,灯具清洁,地面无痰迹、烟蒂和废弃物;楼道内整洁,无乱堆、乱贴、乱画现象,门窗无破损;厕所有专人管理,干净无异味且通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有禁烟标志;食堂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规定要求。
5.集镇:全面清理白色垃圾及各种生活垃圾,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车辆乱停、乱占道、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设摊点、乱涂乱画、乱设广告牌的行为,确保商铺周边干净整洁。
6.其他区域:水源地周边、沟渠河道、河滩荒地等无非正规垃圾堆积点、无垃圾,严格落实河长制相关规定,坚决禁止在河道两侧倾倒垃圾,禁止在河道两侧500米区域内修建厕所、养殖场。
二、重点任务
(一)长期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1.集镇环境卫生。严格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清理白色垃圾及各种生活垃圾,确保商铺周边干净整洁,全面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车辆乱停、乱占道、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设摊点、乱涂乱画、乱设广告牌的行为。辖区各单位要坚持每周星期五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与每日清洁相结合,彻底清理单位内部及周围环境卫生,努力创造整洁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村组环境卫生。(1)清理陈年垃圾。以G30、312线、韩古公路沿线、通村主干道路沿线、河渠沟道和村庄周边、房前屋后、集镇、田间地头为重点,全面开展垃圾清理活动,集中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2017年底前彻底清理陈年垃圾。(2)以村组为单元,以清理居民巷道、农户院落环境卫生为重点,广泛发动群众,清理“四堆”(土堆、粪堆、草堆、垃圾堆),消除房前屋后乱搭亭棚、乱堆柴草、木料的现象,消除白色垃圾,消除卫生死角,拆除残垣断壁,严厉制止乱倒垃圾、乱扔脏物的不卫生行为。(3)采取聘请卫生保洁员、农户轮流保洁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稳定的村庄保洁管理队伍。落实村庄日常保洁制度,动员全体村民参与,制定落实村规民约,划分环境卫生责任网格,签订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三包”责任书,推行垃圾日清日运,切实做到主体上全参与、空间上全覆盖、时间上全天候,以全民、全天、全村推动实现全村、全乡、全域无垃圾目标。(4)建立每周星期五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与日常保洁相结合的环境卫生维护机制和动员全体村民参与的环境卫生运行机制,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道路沿线环境卫生。(1)以G30、312线、韩古路、通村主干道路为重点,清理公路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四堆”、白色垃圾、杂草杂物等,铲除地表以上的杂草,确保道路沿线环境干净整洁,无暴露垃圾、无乱堆乱放现象。拆除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残垣断壁、破旧房屋和违法违章建筑,净化周边环境。彻底清理沿线玉米秸秆、麦草乱堆乱放现象,严禁焚烧秸秆、麦草,采取青(黄)贮、粉碎袋装、打捆压块等措施,合理解决柴草秸秆堆放问题,制止牲畜乱栓散养。(2)加强对乡村道路的养护和清洁,严禁在水泥路面上摊场晒谷,保证路面整洁、无破损。(3)全面整治道路标识牌、广告牌,有破损的维修,内容不合规、不合法的要及时移除,有安全隐患和过期不用的必须拆除,要保证标识牌、广告牌设置规范、内容合法、整洁美观。
4.河道沟渠卫生。整治清理河道、河塘及沟渠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河道、沟渠两侧乱堆乱放及飘散的杂物、白色垃圾等,坚决制止河塘内乱倒垃圾现象。
5.田园环境卫生。(1)主要清理滞留在农田的秸秆、废旧农膜、农药包装物和其它杂物,各村及早规划好玉米秸秆堆放点,大力推广秸秆青贮、黄贮、氨化、粉碎、压捆等技术,实现农作物秸秆全部回收和饲料化加工利用。到2010年农膜回收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2)切实落实好“五禁”决定。严禁在农田焚烧秸秆、杂草和其它杂物。(3)整治日光温室周边环境卫生,杜绝秧苗、残枝败叶乱堆乱放、占道堆放等脏乱差现象。(4)加大养殖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消除乱堆粪土、乱倒污物、污水横流等现象。
(二)加快基础设施能力建设
1.加快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村镇垃圾中转站、村密闭式垃圾收集点、自然村垃圾收集屋,配置转运、收集车辆、清扫工具等设施,建立“农户分类、村组收集、乡镇转运(处理)、区级集中处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垃圾及时清运处理。2018年村庄垃圾收集点、收集车辆覆盖率达到100%,90%的村庄垃圾得到全面治理。2019年实现全乡全域无垃圾目标,并达到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等农村垃圾治理标准。到2020年,100%的村庄垃圾得到全面治理。
2.大力推行“厕所革命”。加快乡机关、学校、村委会新建改建“生态厕所”工程,2017年内全面完成乡机关、学校、村委会水厕改造。加快农村改厕及厕所污水治理,推广厕所污水堆肥无害化处理,推动改厕及厕所污水治理专业化,改造农村旱厕。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宣传阶段(2017年8月底前)。广泛宣传发动、梳理问题、制定工作方案和整治任务清单。各党支部、村委会、各单位要结合整治任务,扎实开展摸底排查,列出整治问题清单,报乡政府备案,召开专题会议,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定责任人员,迅速开展整治工作。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各村、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根据各自实际和职能职责,紧盯重点区域和卫生死角,大力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加大农村卫生和村容村貌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底全面清理陈年垃圾。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查漏补缺、巩固提高。各村、各单位要对照《实施方案》整治内容,逐项自查自验。乡上对各村、各单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对检查存在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限期整改,防止反弹,对整改不力的村组、单位在全乡会议上进行通报。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
对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工作进行总结,形成长效机制。
(五)长效保障阶段(2019年12月至2020年)。
各项整治工作步入常态化,管理网格化,落实程序化,常抓不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乡上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各党支部、村委会、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的重要性,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总体安排部署上来,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扎实开展整治活动,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环境。
(二)明确职责,靠实责任。乡政府对全乡的环境卫生进行巡查,建立红黑板制度,每周星期一通报上一周对各村及驻乡单位、商业网点环境卫生的巡查情况,建立整改台账,跟踪督促落实。各村、驻乡单位及各商业网点对照存在的问题及时领取任务进行销号办结,同时积极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动员一切动员的力量,突破难点、彻底改善自身环境卫生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大投入,保障经费。乡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全面推进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要保障好2017年全面清理陈年垃圾的经费和村组环卫设施购置、禅树村垃圾转运站及保洁人员工资等经费。
关键词:河北草原;生态安全;草地农牧业;有效策略
河北省草地资源丰富,草原类型和植被类型众多,草原总面积较大、覆盖范围较广,各类草原总面积为5.01×106hm2,占到了全省总面积的26.7%,非常适合发展草地农牧业和畜牧业。但是在长期过度开发过程中,自然草原发生严重退化,打破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导致大风、沙尘暴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草地农牧业的良好发展,加强河北省草原生态安全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1 河北草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近些年,北方地区沙尘暴现象变得日益严重,尤其是北京、天津等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内蒙古、河北等地草原退化,很难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河北省作为京津地区的绿色屏障,加强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可以充分发挥草原的生态功能,有效减少京津地区的沙尘暴现象,提高环境质量,确保京津地区水源的充足与安全。同时,保证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可以减少草原鼠虫、火灾等灾害发生频率,提高草原生产能力,为当地草地农牧业的良好、稳定提供基础保障,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并且,还可以对草原的开发力度加以控制,加强草原管理,在充分发挥草原利用价值的同时,保证草原生态平衡,保证人与草原的和平共处,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关系[1]。
2 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现状
从当前的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大量自然草原经长期过度开发之后,物种类型及数量锐减,导致草原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恢复能力大大降低,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全省退化、碱化、沙化草原面积高达2.17×106hm2,占到了草原总面积的42%左右。另外,生物物种和数量的大量减少,破坏了草原物种生物链和生物网中的平衡关系,加剧了草原鼠虫病害现象,据统计,近些年河北省受鼠虫病害威胁的草原面积大约有9.93×106hm2[2]。这些都是当前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当前河北省草地生态农牧业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先进的技术保障,农民和牧民的的生态意识薄弱,人工草地植被品种以及家畜品种有待改良,草原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现象严重,畜群数量超出草原承载能力比较常见,河北草地农牧业发展水平落后。
3 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策略
为了改善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现状,就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草原管理,保证草原开发的合理性,实现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的协同性。
3.1 提高对草原生态安全的认识
提高思想认识和重视力度,是加强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促进草地农牧业良好发展的基础。河北省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民众了解草原生态稳定的重要性,提高民众的生态意识。同时,应该加大对河北省草原资源的调查力度,了解不同地区草原资源类型及草原分布特点,树立起发挥草原多项服务功能的科学发展观,推行休牧还草的生态保育工程[3]。
3.2 保证草原开发和管理的科学性
在开发利用草原资源的时候,应该控制好开发力度,避免出现过度开发现象,结合当地草原资源情况及农牧业发展特点,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方案,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指导,限制放牧数量和放牧频率,在维护牧户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避免因过度放牧对草原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同时,应该加强对退化草原的治理力度,针对退化现象严重的草原采取封育管理,丰富草原物种类型,提高草原自我恢复能力,实现草原的更新复壮。同时,还可以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对草原资源更新信息的动态监控。
3.3 构建新型草地农牧产业体系
要想提高草原资源的利用率,保证草原生态健康与安全,就需要对传统草地农牧业生产方式进行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首先,应该改良人工草地牧草品种以及家畜品种,建设农牧业生产示范基地,实现种养结合,实现利用当地龙头企业和农牧大户,带动农牧业良好发展。其次,应实现牧区与农牧交错区优势互补,实行系统耦合,构建集约化、产业化的新型农牧业生产体系。
4 结束语
加强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促进草地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针对当前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对草原生态安全的认识,保证草原开发和管理的科学性,构建新型草地农牧产业体系等策略加以改善,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实现草原与草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钟龄.北方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J].草原与草业,2014,(1):7-16.
[2]张彦虎.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
1.1资源、环境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农业是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和依赖最大的经济部门。农业作为与资源、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更是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中国21世纪议程》也指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和根本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关系问题,因此资源、生态环境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1.2生态安全问题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
1998年以来,国内许多学者相继提出了“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等概念和问题[2~5],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还把“人地系统动力学和生态安全建设”作为第33届活动的主题,认为:生态安全不仅是当前地学、资源与环境科学,而且也是生态学的前沿任务和主要的应用领域[3]。中国科学院还将“国家生态安全的监测、评价与预警系统”研究作为2000年的重大项目。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前沿课题,目前国外还主要集中在基因工程生物的生态(环境)风险与生态(环境)安全、化学物质的施用对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等方面的微观研究[6~15]。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研究还是空白。
1.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和特点
安全是主体存在的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状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是指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农业生态系统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处于无污染、未破坏的不受威胁的健康状态。只有在这种生态安全的状态下,农业才能实现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战略性,生态安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二是整体性,这是由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农业生态问题的普遍联系性所决定的;三是区域性,农业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有海洋、平原、山区等自然区域及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区域农业生态系统,这就决定了生态安全问题的强烈的区域性;四是层次性,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全球、国家、省(市)、县(市)、乡(镇)、村等不同层次,生态安全也同样具有层次性;五是动态性和阶段性,不同的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农业生产水平对资源、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对生态安全的需求程度、方式和内涵是不同的。因此,生态安全既是区域农业发展追求的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2.1研究区域的选择
嘉兴市是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较差,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特别是以水污染为主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具特色,而且其地貌类型较为单一,外部影响相对较小,是进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较为理想的区域。嘉兴地处太湖流域,南临钱塘江口,地势低平,河荡密布;农村工业,特别是乡镇工业较为发达;农业全面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水平较高;城镇、村落密集,人口众多,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生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表1)。
2.2评价指标的选择及其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和指标权重的确定
生态安全的评价,以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中心。考虑到生态安全的动态过程性特点,根据指标选择的科学性、系统全面性和相对独立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可比性和针对性等原则,我们从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资源生态环境质量、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整治能力等三方面来设定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查阅有关研究成果[16~19],征求省、市农业、环保、生态等领域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图1),并请上述专家对各层指标进行相对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判断,在汇总各专家评价结果后,得到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并按层次分析法原理,采用方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20]。
2.3评价指标的不安全指数值计算的数学模型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要立足于安全,从不安全的角度上进行,以“不安全指数”来表示。由于评价对象只有一个,因此,拟采用以下数学模型计算各评价指标的不安全指数。设Xi(i=1,2,3,……,n)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指标值,P(Ci)(Ci为指标号)为第i个指标的不安全指数,0≤P(Ci)≤1,XSi为评价指标的指标阈值,则:(1)对于越大越安全的指标:①若以安全值为指标阈值:如Xi≥XSi,则P(Ci)=0;如Xi<XSi,则P(Ci)=1-Xi/XSi×100%;②若以不安全值为指标阈值:如Xi≤XSi,则P(Ci)=1;如Xi>XSi,则P(Ci)=XSi/Xi×100%。(2)对于越小越安全的指标:①若以安全值为指标阈值:如Xi≤XSi,则P(Ci)=0;Xi>XSi,则P(Ci)=1-XSi/Xi×100%。②若以不安全值为指标阈值:如Xi≥XSi,则P(Ci)=1;Xi<XSi,则P(Ci)=Xi/XSi×100%。
2.4不安全指标阈值的确定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阈值的确定是一项非常具有探索性的工作。本项研究是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嘉兴市农业发展特点出发,根据各指标的特性和水平,确定其安全(最起码的水平)或不安全(现阶段勉强可以接受的水平)的指标阈值(表2)。
2.5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原因分析
本研究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嘉兴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分。我们用“生态不安全度”来表示生态不安全状况。不安全指数越大,区域的“生态不安全度”就越高,现拟分4个档次确定其“生态不安全度”。稍不安全:0.00≤P(O)<0.25;较不安全:0.25≤P(O)<0.50;很不安全:0.50≤P(O)<0.75;极不安全:0.75≤P(O)≤1.00。通过对嘉兴市1991年和1997年的生态安全状况的综合评价(表3),可以发现:1991年其总体生态不安全指数为0.6650,1997年为0.6375,均处于“很不安全”的状态,但1997年比1991年稍有改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6年来该市资源生态环境压力稍有降低,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稍有好转,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整治及建设能力稍有提高。主要是:①由于人口增长速度的降低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非农人口增加19.38%,人口集聚化程度提高,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有所减轻;②由于人口增加和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全市人口增长3.46%,耕地面积减少了6.98%,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继续上升;③由于人口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乡镇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工业三废排放量增加51.56%),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④虽然工业三废的污染有增无减,但由于化肥用量的较大幅度的减少(6年减少了34.72%),污染物的总体负荷有较大的下降;⑤由于工业废水的过量排放,使得区域内本来就少的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地面水质不断恶化,资源质量明显下降;⑥全市6年间废气排放量增加了4.22倍,空气质量继续恶化,但由于农田水利建设力度的加强,洪涝灾害成灾率及其直接经济损失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⑦尽管全市农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水利建设资金和治污投入成倍增长,但其比例增加不快,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相对投入能力并无增强;⑧近年来全市农业科技发展较快,农业科技人员增加了74.12%,R&D(研究与开发)投入增长了5.59倍,整体科技水平有所提高;但工业废水处理率还不到40%,R&D占GDP的比例还远远低于全国水平,农村劳动者素质还较低,科技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支撑能力并无明显的增强。
2004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海峡西岸”写进中央文件,充分肯定了福建省提出的新战略。
海峡西岸经济区指的是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省份部分地区的区域,大致上南边从广东汕头开始,经福建省,北边到浙江温州,同时包括江西靠近福建的地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依据主要有二:
一是以福建特殊的区位为依据。福建地区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联接点上,同时东面面对台湾。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概括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纵深推进、连片发展,扩大开放、服务大局。”
二是以福建特殊的对台优势为依据。福建对台优势可以概括为“五缘”:血缘相亲,地缘相近,文缘相承,商缘深广,法缘悠久。
发挥“五缘”优势,推进闽台合作可以概括为“六求”:①紧密经贸联系②两岸直接“三通”③农业全面合作④旅游双向对接⑤文化深入交流⑥载体平台建设。
二、安全生产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保证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同时也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在生活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生态等领域的安全。在确定海西区建设重点任务,即建设“九大支撑体系”中,提出了建设“防灾减灾支撑体系”、“生态支撑体系”和“和谐社会的管理协调服务支撑体系”,在这三个体系中都突出体现了保证安全的设想。从福建实际出发,安全建设的主要任务有:
1、生产安全。包括煤矿等矿山生产安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以及其他行业、企业的生产安全等等。
2、防止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海洋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与森林火灾等。
3、防止交通事故。包括公路交通事故、水上交通事故等。
4、食品卫生安全。我省已实行多年“防止餐桌污染”工程,成效较显著。
5、防止生态破坏带来的灾害。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滥采滥伐等带来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森林破坏、水源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资源枯竭等等。
三、加强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
2、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大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3、工会组织应在安全生产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真正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园林景观;施工建设;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123214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低碳的新城市建设理念越来越被重视。由此,园林景观施工建设逐渐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的新重点。然而,与越来越多的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相伴生的则是越来越需要迫切解决的安全管理问题。
1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特点
1.1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内容丰富,涉及的施工内容庞杂1.2园林景观施工建设工艺、工序情况复杂,涉及专业广泛1.3园林景观施工往往附在整体建设最后进行,施工时间紧迫,管理难度较高1.4工程资料繁复,由于往往存在交叉施工情况,所以结算难度较大1.5施工建设难度往往不高,但后期维护养护的难度很大,成本较高。
2当前园林景观施工建设中易发生的安全隐患
2.1许多园林景观建设工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管理漏洞
施工安全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基础性问题,施工安全问题处理不好,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不仅容易造成施工人员伤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当前,许多施工建设单位过分强调工程进度,追求工程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或是对应有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2.2园林景观建设工程的管理人员往往缺乏必要的安全
管理意识和安全管理理念作为施工一线的直接管理者,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是确保施工建设安全有序进行的直接责任人。但在当前的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中,很多施工管理人员过分关注于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的控制,过分强调了经济利益的同时忽视了应注重的施工安全问题。施工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和安全管理理念,就有可能造成安全管理的疏漏,从而直接导致管理中各种安全问题的出现,即使不出现安全问题,也容易导致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技术不到位,容易在工程完成后遗留下安全隐患。园林景观建设工程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和安全管理理念也是许多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制度得不到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重要原因。
3施工单位对一线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工作不足
有统计表明,在各类施工安全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原因中,施工单位缺少对于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导致的安全问题和安全事故占总数比例居于首位。许多工程施工单位出于节约成本的需要,较少或者根本不组织一线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大量施工单位所雇用的一线工程施工人员大多是从农村到城市来打工的、流动性很强的农民工,他们往往缺少甚至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技术培训,安全培训就更为匮乏。如何加强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
3.1提升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理念
要加强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需要提升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理念,使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活动有充足的重视。安全管理理念的提升,是保证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有效减少工程安全隐患,避免工程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工程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如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安全专题会议、安全管理台账等多种方式,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理念的培养和灌输,逐步提升施工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安全建设、安全管理的意识。
3.2加强对一线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和安全建设技术的培训
在园林景观施工建设过程中,具体的安全问题绝大多数都出现在施工的过程中。因此注重对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的培训,弥补一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短缺的现状,对安全有序进行园林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执行层面上,需要对一线施工人员大量进行日常的安全建设培训,在进场进行施工建设前,尤其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安全能力培训,针对工程本身进行专门的具体安全知识讲解。除了要培养一线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要提升他们在面对突发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反应、应急处理能力,以便于在面临紧急突发安全事件时,一线施工人员能够以安全、专业的角度进行有效应对。
3.3加强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体制的建设
推行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努力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高碳行业低碳发展生态矿山书写新篇——全国煤炭工业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现场会隆重举行
2011年前三季度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资讯
迈向绿色、安全、科学和可持续的未来
草原神骏驰风来——记快速发展的神华胜利能源有限公司
夯实国际竞争基础扎实推进跨国经营
以“转”立命百年老矿华丽转身
把握关键环节提升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坚持“四位一体”打造安全高效矿井
“21+1”安全培训模式在煤矿的应用
强化安全培训工作切实提升全员安全素养
构建“五型”安全文化保障矿井安全发展
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夯实矿井安全基石
对工作面上组煤老窑水害分析及探放水技术应用
“三软”煤层首采综放工作面煤层深孔高压注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生产矿井锚喷支护现状分析及对策
工作面下向钻孔瓦斯超限原因及应对措施
大坡度岩巷快速掘进技术探讨
刊首榜
搞好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切实维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第五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在京召开
“能出多少煤?该出多少煤?”——对煤炭产量过快增长的理性反思
解放思想积极作为全面有效开展煤炭行业青年工作——协会会长办公会研究煤炭行业青年工作组织筹备工作
汇聚煤炭青年力量建设行业青年组织
资讯
潜龙在渊蓄势腾飞——淮北矿业集团转型发展纪实
情系矿山写春秋——记全国劳动模范、北京京煤集团鄂尔多斯市昊华精煤公司总工程师张兴文
践行科学发展观创建精品“五优”矿井——义马煤业集团跃进煤矿跨越发展铸辉煌
保优创品牌提质增效益——神东煤炭产品质量控制实践探索
推行干部绩效考核提升干部履职能力
“四环五步”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与应用
科学履行监管责任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五部连环法”促安全管理上台阶
强基固本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实施“一知十盯”安全管理增强领导下井带班实效
构建四项安全文化确保矿井长治久安
隐患排查信息系统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探放上组煤采空积水技术在镇城底矿的应用
落实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实现矿井安全发展
强基固本引联外扩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
勇立潮头唱大风继往开来铸辉煌——临沂矿业集团挂牌成立四周年
向千万吨煤电一体化大型现代化企业迈进的霍州煤电集团庞庞塔矿
全球化视野国际化物流——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邯郸鼎峰物流有限公司
刊首榜
认清形势分析矛盾科学发展超前谋划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认真总结重点研究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全体干部大会
资讯
煤炭工业:管理体制困局亟需破解
老哈河畔奏响雄浑乐章——记跨越发展的平庄煤业集团元宝山露天煤矿
煤海放歌——记全国劳动模范、铁法能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韩有波
十年强企富工路——伊东改制创业发展纪实
小步快跑双轮驱动——冀中能源张矿集团发展模式素描
绽放在雪域高原的能源奇葩
实施“3513”人才建设工程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
走好“三步棋”老矿换新颜
以细节管理实现煤炭的大运销战略
“铺路搭桥”引领青工成长成才
1.套种香榧。起补面积100亩,栽植密度每亩25株,苗木标准用嫁接苗,补助金额每亩600元。
2.套种山核桃。起补面积100亩,栽植密度每亩20株,苗木标准用嫁接苗,补助金额每亩500元。3.套种阔叶林。起补面积100亩,栽植密度每亩20株,彩叶树种比例不低于20%,苗木标准用乔木容器苗以上,补助标准每亩200元。溪龙乡还将对规划500亩以上的茶园观光园区进行综合整治,集茶园风景树配置、茶园土壤改良、杀虫灯、诱虫板配置等于一体,做为观光核心。同时,还将在里黄杜自然村建设一处水土保持点,面积150亩。这里不仅要丰富植被,还将建积水沟、沉砂池等水土保持配套工程。溪龙乡做精安吉白茶观光园区、里黄杜水土保持点这两个示范项目,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引导全乡茶农提升茶园环境及安吉白茶的品质,以此增强安吉白茶的经济发展势头,确保农民凭借经济农业尽快致富。
二、溪龙乡安吉白茶产业发展对策
1.加快农业主体培育与提升。推进茶叶企业组建公司。对茶叶加工企业新注册公司的,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上并正常营业、管理规范的白茶业企业,政府给予一定奖励。规范农民合作社运行。对新获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合作社的;对新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政府给予一定奖励,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示范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2.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新开办的休闲农庄、茶楼等休闲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在100万元以上,并经工商登记、正常营业的,政府按投资额的5‰奖励休闲项目,最高不超过5万元。新开发的旅游休闲食品并通过绿色或有机认证的,每个产品政府分别给予一定奖励,以此激励旅游休闲食品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3.加强农产品品牌和质量安全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控体系,鼓励合作社或茶企开展安吉白茶统防统治等技术服务或新型生态防治,对成效明显、管理规范的茶业企业,政府对每家给予一定奖励。
三、溪龙乡安吉白茶产业发展规划
1、因地制宜,科学做好安吉白茶产业的科学布局。发展安吉白茶,必须根据有机农业的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规划。溪龙乡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具有发展安吉白茶的自然条件。但全县各地的土地、森林、气候、水等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丘陵和山区生态环境更好,更适合发展安吉白茶;而东北部的平原和低丘岗地区域是传统农业的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不如丘陵山区,不适合发展安吉白茶。因此,要根据安吉白茶产业对生态的要求、各区域的自然与经济特点,做好安吉白茶产业的科学布局,并突出丘陵山区的生态优势。
2、狠抓大工程,加快基地建设。根据安吉白茶产业的技术要求,选择适合安吉白茶发展的地区,建立安吉白茶标准化生产基地、安吉白茶产业示范工程、安吉白茶科技培训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产业组织工程,为安吉白茶产业的健康发展、规模发展奠定基础。
3、培育龙头企业,推进深度开发。企业是安吉白茶开发经营的市场主体,引进、扶持、依靠安吉白茶龙头企业,是发展安吉白茶的关键环节。通过深加工提高安吉白茶的品质和档次是提高安吉白茶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的根本出路,也是改善农业生产结构的根本措施。利用有限资源,大力发展精加工、深加工,才可能冲击安吉白茶的高端市场,才有可能将小产品做成大产业,才能使安吉白茶真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