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繁殖和繁衍的区别范文

繁殖和繁衍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繁殖和繁衍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繁殖和繁衍的区别

第1篇:繁殖和繁衍的区别范文

本课从观察宠物入手,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有关动物行为问题。通过图片分析、资料分析的设计,让学生弄清楚两种行为的概念和区别。以“动物的哪些行为是先天的,哪些行为是后天的”导入新课,进而过渡到对两种行为的分析,经过师生的充分讨论分析,初步得出两种行为的区别。讲清这两个概念,关键在于讲清楚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的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还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区别动物的先天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通过分析各种资料,使学生能够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和学习行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分析、比较,能够区别动物的先天和学习行为;

2.通过探究、合作、讨论,能够说明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学习行为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主动积极的学习对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其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区分动物的先天和学习行为以及对一些动物行为的判别。

2.探究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并认同人类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使学生能区分先天和学习行为。

2.使学生懂得学习行为的复杂性和遗传性。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启发式、举例式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动物的行为

教师利用谈话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养过什么宠物?你饲养的小动物每天都有哪些行为活动?

学生回忆饲养宠物的愉快经历,说出宠物的行为:小狗经过训练会叼来拖鞋,会和人“握手”……

教师适时点拨:像这些动物所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都是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的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动物的有些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有些行为是后天学的,怎样区分这些行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教师向学生展示图片,学生判断下列动物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后天学会的?

二、动物的先天和学习行为

1.小故事

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地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大小便,还学会了帮主人叼拖鞋!

请你分析毛毛的三种行为:会吃饭与睡觉,会到指定地点去大小便,会简单地加减法。

(1)以上这三种行为一样么?有哪两种行为是一样的?

(2)前一种和后两种为什么不一样?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达成一致。)

小结:前一种是动物一生下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这种行为叫先天。

后一种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从生活经验和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2.学生举出几个先天和学习行为的实例,教师适时点评。

三、区分先天和学习行为

多媒体展示“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小组讨论完成讨论题。

1.比较袋鼠和蚯蚓,先天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动物的先天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而学习行为则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

(教师引导: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都学会了什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现在应该做好哪些事情呢?)

2.美国红雀的这种哺育行为,对于本种族来说有没有意义?

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于本能,但这对于美国红雀来说,它喂养的金鱼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从金鱼的角度来说,任何动物都不可能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一生只具备先天,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等而被大自然淘汰。

3.不同的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课堂总结:

不同的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要抓住这两点去区分动物的行为:一是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二是动物的某种行为是否生来就有的行为。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先天和学习行为

一、先天

特点:生来就会,由遗传物质决定

例如:取食、防御、繁殖、攻击

二、学习行为

特点:由遗传物质决定,受环境因素影响

第2篇:繁殖和繁衍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文化哲学细胞分裂有性生殖

中国古老的文化哲学典籍《老子》中就有关于生命规律的论述,《老子》又名《道德经》、《德道经》,是讲述关于天道和人道的玄妙至理。《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讲的是天道至理,可以看做是万物生命演化繁衍的至理。

一、“道生一”的规律

何谓道?道在哲学上可看做是“无”和“规律”。宇宙间没有出现的事物是“无”,但在这无中蕴含着“有”的规律。《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在哲学中指的是那些无形或未成形的东西,形而下指的是有形或已经成形的东西,道是形而上的无形的规律,器是形而下的有形的事物。

“一”是事物的最初形式,是“有”,但其发展并没有固定的方向,只是在外界条件成熟下的一种“萌芽”,是一个开始。相当于《易经》中的“太极”,由无极而太极,是由无到有的过程。太极之理最为玄妙,最简单的一个初始本源却蕴含着整个宇宙苍生的诸多规律。北宋哲学家邵雍说:“一者,数之始而非数也。”(《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上》)“一”并不是一个数字,而是数字的开始,万物的开始。邵雍之子邵伯温解释“一”说:“天地万物莫不以一为本,原于一而衍之为万,穷天下之数复归于一。一者何也?天地之心也,造化之原也。”(《宋元学案・百源学案》)最稚嫩、最单纯、最简单的一个雏形,却拥有着巨大的能量,在生物中就相当于干细胞。

道生一的规律就可以看做是生命出现的最原始方式,当外界条件满足于生命形成的条件后,这一规律便呈现出来,进而出现了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地球之初,天地混沌,没有生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环境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符合生命形成的条件,特别是蛋白质形成之后,最原始的生命形成了,这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不管是厌氧型细菌,还是单细胞生物,不管是陆上的还是水中的,所有的生命的远祖都曾经历了一次从无到有的过程。原始大气中生命的最初原料,在太阳的紫外线、放射线、火山活动、陨石冲击、雷电等自然能源的长期作用下,大气中的甲烷、氨、二氧化碳、氢、水等生成了氨基酸、嘌呤、嘧啶、核糖等有机小分子。这些有机小分子是形成原始生命的基本粒子。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产生了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然后随着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演变,生物大分子进一步演变成能进行自我复制、可以新陈代谢的原始生命。

生物化学家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把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氨、氢和水蒸气混合并进行放电实验,结果产生了氨基酸、脂肪酸、糖、尿素、嘌呤、嘧啶等简单有机分子的生命物质。这是生命起源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通过实验证实地球生命起源的一个假说:在早期地球环境中,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

后来,科学家们仿效米勒的模拟实验,合成出大量与生命有关的有机分子。如嘌呤、嘧啶、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脂肪酸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支持化学进化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长期演化而来。

二、“一生二”的规律

《易经・系辞上》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2]太极在这里就相当于“一”的位置,而《易经》中的这种成卦规律,是一种二分方法,符合万事万物“一生二”的规律。

“一”在这里是初始的意思,是一个独立体,是一个最原始的生命,是万物的开端,没有数字意义。而“二”则是两个互为对应的本体,两者有着相对、相近、相同的特征,具备了数字的内涵。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就是说由无到有,有后成性,性动而变阴阳,阴阳是万事万物相对的两面,相互转化,由一而生。邵雍说: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二”由“一”而生,一中蕴含着二,经过外在环境的变化,适时蜕变为二。张载在《正蒙・参两》中说:“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自注:两在故不测)两故化,(自注: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这里的“两体”指阴阳两个对立面,前一个“一”是一个物体,后一个“一”指对立面的统一;“神”指气化运动的潜能,“两”指对立面,“化”指阴阳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化。“一故神”是说有对立面的统一,才有运动的性能;“两在故不测”是说,由于统一体中存在着对立面,所以其运动的性能神秘莫测。“两故化”是说有对立面才有运动变化的过程,其自注“推行于一”是说,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存在于统一体中。所以,因二存在于一中,而生出二。这一哲学,在生物学中更是随处可见。

首先,分裂生长。细胞学说的创立,打破了动植物之间的界限,植物和动物都拥有相同的基本组织结构细胞,而生命体的成长壮大也是因为细胞具有分裂功能,由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不断重复的细胞分裂,使生命体不断壮大,最后形成各式各样不同功能和性状的生命体征。细胞的分裂生长模式是一种最为典型的“一生二”的生长方式。

其次,分离再生。分离再生主要指一些动物和植物,生命体具有再生能力,即一部分从母体脱落后,母体与脱落体都能独自继续生长,最后成长为与母体一样的体征。在动物界,低等动物有些是靠无性生殖来繁殖的,还有些动物雌雄共体,也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蚯蚓、水螅或涡虫被横切为两段,可分别再生,成为两个独立个体。植物在繁殖中更鲜明地体现分离繁殖的特征,植物的枝条与母体分离后仍具有独立生长的能力,如:分离繁殖、压条繁殖、插杆繁殖、嫁接繁殖都可以看做是一种“一生二”的繁殖方式。

再次,分裂繁殖。指生物体在正常情况下,由生命本体分裂出来的个体,脱落于母体后形成的新生命。出芽生殖,酵母菌在母体的一个部位上长出芽体,芽体长大后从母体脱落,成为与母体一样的新个体。孢子生殖,真菌和一些植物,产生无性生殖的细胞――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孢子萌发长出新个体。如:青霉、曲霉、衣藻、苔藓。营养生殖,马铃薯的块茎、草莓的匍匐茎等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从母体脱落后,能够发育成为一个新的个体。

三、“二生三”的规律

“二”是一个数词,代表两个,是增多的含义,在量上有一个增进;同时也是一个代词,指相对的两个或两方面,两者相互运动、冲撞、相交、矛盾,而这种运动之后,就产生了“三”。张载说:“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任何事物都是“一”与“二”的矛盾统一体,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具有对立面,对立面又存在统一体之中。“三”不是数量三的本意,其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新生事物,由二而生成的不同于“一生二”的新个体。第二是多的意思,是万事万物的高级繁殖方式,含有发展的含义。如果说“一生二”是量变,那么“二生三”是质变。如果说“一生二”是无性生殖,那么“二生三”就是有性生殖。

“三”代表着一种新的子代,也代表着所有的各式各样的子代。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万物附阴而抱阳,即阐释“道生一,一生二”之理,任何一个事物或生命,都含有阴阳两个方面,也能分化出阴和阳两个个体。而“冲气以为和”则是阐释“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二生三之理便是冲气以为和,也就是阴阳相交,产生的平衡和发展。在生物学中可以理解为有性生殖,产生的子代就是“三”。

在动物界,高级动物几乎都是通过有性生殖来繁衍后代的,通过雄性和雌性的合体,来达到受精,产生下一代。有性生殖是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而产生新生命的生殖方式。通常生物的生长过程中包括二倍体时期与单倍体时期的交替。二倍体细胞通过减数分裂来产生单倍体细胞,可称为雌雄配子或卵细胞和;单倍体细胞通过受精形成新的二倍体细胞。

接合生殖是一种低级生物的有性生殖。多细胞生物及单细胞生物群体由特化的单倍体细胞“配子”进行融合生殖。细菌的接合生殖是两个菌体通过暂时形成的原生质桥单向地转移遗传信息:供体(雄体)部分染色体可以转移到受体(雌体)的细胞中并进行基因重组,这种连接是最原始的接合生殖。原生动物的接合生殖多见于纤毛虫类,按接合子的形态又分为两类:第一,同配接合,接合子的形态相同。接合时双方暂时融合,小核在减数分裂后进行交换,相互受精后分开,如尾草履虫。第二,异配接合,在进行接合生殖前,虫体先有一次不均等分裂,分成大接合子和小接合子,大接合子固着,小接合子自由游泳,小接合子找到大接合子后就牢固地附着在上面并开始接合,小接合子被大接合子吸收。异配生殖有两种类型:第一,生理异配生殖,参加结合的配子型不同,但形态上并无区别,相同型的配子间不发生结合,不同型的配子相互结合,如衣藻中的少数种类,这种异配生殖是最原始类型。第二,形态异配生殖,参加结合的配子大小和性表现不同。大的不活泼是雌配子,小的活泼是雄配子,有了性别在形态上的分化。在原生动物和单细胞植物等低级生物中,所有个体或营养细胞都可能直接转变为配子或产生配子,而在高等动物中,生殖细胞是由动物的性腺生长产生的。另外还存在一种特殊生物的配子可不经融合而单独发育为新个体,为单性生殖,如蜜蜂、蚂蚁的雄性是未经受精的卵细胞长成的,属于“一生二”的范畴了。

四、三生万物

“三”除了表示不同于“二”的量变特征外,另一层含义是“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所有结果都属于“三”的范畴。三是各类成熟的个体的总和,有这个“三”就可以产生万事万物了。三为简约稳固之数,冲气之后的状态,如生活中的三角形、三足鼎等。同时“三”又是一个简约变数,冲气之后形成的新的初始,也就是三,含有运化万物的道理,如生活中的口号:1、2、3开始。1和2是不动的,3则变动。“一”和“三”的区别是,“一”是一种抽象的万物初始,“三”是一种具象的万物综合。“一动一静,天地之妙欤?一动一静之间,天地之至妙欤?一动一静之间者,非动非静,而主乎动静,所谓太极也。”(《宋元学案・百源学案》)太极就是有极,就是“一”,这种动静之间而产生的至妙之理,由“一”而主,归于“三”终。“三生万物”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尤其高级动物的生命演化,即便是现在仍能找到进化的痕迹。

万物演化都属于三生万物的规律,其包罗万象,复杂而神秘,现仅以几种动物和人的生命从胚胎的形成过程为例,做一个管窥探讨。胎儿的形成与其他动物的形成区别不大,不管是鱼类、鸟类、爬行类,还是哺乳类,在胚胎形成发育过程中,都有相通之处,但有各自不同。18世纪晚期,欧洲政府和医学界将健康和数量众多的人口看做是一个社会井然有序、颇具竞争力的国度所必不可少的,于是,新建医院会向未婚先孕的女性提供各方面的照顾。这些机构增加了解剖学家接触胚胎和胎儿标本的机会,最终令他们制作出诸如此类的图像。来自于赫克尔后来编写的一本书,描写了从鱼到人的脊椎动物胚胎在三个发育阶段的进程,用以说明人和动物胚胎的相似之处。

――――――――

参考文献

[1] 邱进之.道法自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第3篇:繁殖和繁衍的区别范文

在密歇根州东部,有一片大约28公顷、长着茂密植物的区域,栖息着布兰丁海龟、普那海龟和中兰奇海龟,它们归属于密歇根大学E・S乔治海龟实验室。康顿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守在这里进行研究工作。他几乎整天都带着直肠温度计、尖嘴钳子和黑色记号笔,划着独木舟忙碌在自己的“科研领地”中。每隔一段时间,他便捉住一些带有明显标记的海龟,按住它挣扎的身体,把温度计插入它的直达泄殖腔。海龟体温即使微小的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数据。依此可以发现海龟如何利用自身体温的调节,维持它们非常顽强而又旺盛的繁殖力和生命力。

在掌握了海龟大量有关资料后,康顿惊奇地发现,雌性布兰丁海龟超过50岁后,产卵的数量竟然比年轻的海龟还要多,而且一次比一次多,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年轻的海龟。起初他不太相信这个结果,通过反复研究论证,他确信,这是不争的事实。

执著认真的康顿很快找到了初步答案,小海龟因为龟壳不够坚硬、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所以经常遭受意外伤害,而老海龟则相反。但让康顿迷惑不解的是,同为脊椎动物的海龟却不像人类和其他动物那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抵抗力逐渐降低,并出现生理功能衰退的迹象。

这项研究从生命的生存环境到基因密码的形成和变异,不断对衰老的原因有着新发现,当然不只是海龟,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视角从没有离开人类。

众所周知,人类在衰老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动脉硬化、免疫力降低、视力下降等各方面重要器官功能的衰退,尤其是性能力和生殖能力的每况愈下。这被人们认为是正常的生命过程。康顿却没有被这种固有的思想所束缚,他大胆地设想,这只是人类生命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进化的结果。如果能用当代的科学手段破解海龟的长寿之谜,那么,就有可能找到人类容易衰老的根本原因。

康顿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很多短寿动物,比如老鼠,它们抵御外界伤害的能力很差,多数尚未成年就夭折了。为了自己的种群可以延续下去,它们努力保持繁衍生命的生态平衡,慢慢地将繁殖后代的功能提前了,以便有效地传宗接代,这样便促使生命基因逐渐发生变异,结果,不幸变成了一种短命的物种。海龟因为有防卫伤害的坚硬外壳,它不用为繁殖后愁,也就是说它没有生育的紧迫感,因而久而久之就推迟了它们的性成熟期。这会使它旺盛的生殖期保持相对较长的时间,这也是它们越老生殖力越强的缘故。

康顿还有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发现,海龟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出现精神紧张的反应。不是它们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迟钝,对危险情况的出现它们也能及时察觉,并能有效躲避,关键是它们并不太在意这种情况的出现,因为无论如何也检测不出它们发生精神紧张的那些体表特征指标。而其他动物,包括人类在内,精神因素往往影响到他们的生殖能力的延长,从人到老鼠,概莫能外。

康顿提出的科学假设是:生态平衡是物种进化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生命基因不是生来怎样就永远怎样的,它会随着生态平衡的需要而发生改变。包括人类的衰老在内,同样要受外界生态环境影响,并且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果。

第4篇:繁殖和繁衍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中国湖南;红点齿蟾;洞穴环境

中图分类号:Q954.3;Q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47(2014)06-0494-06

红点齿蟾Oreolalax rhodostigmatus Hu et Fei, 1979 (无尾目,角蟾科)是中国的特有种,是珍稀洞穴蟾类之一:刘承钊等、胡淑琴、费梁等研究、报导了蝌蚪及其成体的形态特征,记载了蝌蚪习性等,并确立为新种。洞穴动物是指生活于洞穴或地下河环境的所有动物,洞穴环境的特点是没有阳光、湿度较大、温度较恒定。长期生活在洞穴中的动物,适应这种封闭的环境系统,它们的感光器官退化,触觉器官较发达;皮肤色素细胞退化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新陈代谢较缓慢等。一般认为洞穴动物是由地表动物转化而来,洞穴动物的发生和变化是长期过程,不同动物的变化不会完全一样,也不会完全同步,它们的特化程度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更多地了解洞穴动物退行演变和对特殊环境的适应。本研究以湘西北武陵山区沅陵县火场乡无缘洞、张家界市永定区岩排尖和桑植县天平山吊水眼的红点齿蟾为研究对象(图l),研究其形态结构差异、繁殖期,创建了年龄组测定年龄法,着重报道蝌蚪的牛长发育和洞穴生活的环境特点等,并讨论它们洞穴生活的适应意义。希望更多学者关注洞穴两柄动物,促进有关学科研究发展,使这些珍稀动物得到更好的保护。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08年7月谷祺在桑植县公山保护区吊水眼(N 29。48'45”,E 110。10 '30”)采到红点齿蟾青年个体1.HNUL 08071703(图2A),成体2,HNUL 08071901和HNUL 08071902 (图2B~D)。沈猷慧于1994年4月在张家界市永定区岩排尖(N 29。05'08",E 110。35'05")、2002年5月在龙由县飞虎洞、2006年11月在沅陵县火场乡下寨村无缘洞(N 28。58'45".E 110。30'56")等处共采集红点齿蟾蝌蚪29条;还采有尤山县犀牛洞的红点齿蟾蝌蚪标本l条。这些标本保存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标本馆和湖南省桑植县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本室。

1.2 研究方法

按常规采集、记录、拍照。依照《中国动物志两栖纲》标准对标本进行测量,测量工具为游标卡尺,精度为0.02mm,数据记录精确度为0.1 mm。采用奥林巴斯(Olympus)双简体视显微镜检测蝌蚪,解剖观察性腺发育、鉴别性别及推测繁殖期。

由于红点齿蟾特殊的繁殖习性以及产卵场的特定环境,要商接观察记录其蝌蚪的生长、发育到变态伞过程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们创立了“年龄组测算蝌蚪生长发育年龄方法”,其原理和方法如下。

1.2.1 原理

根据作者观察分析以及刘承钊等、胡淑琴等、费梁等报导的理论推断: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可以见到同一种群的小同发育阶段的红点齿蟾蝌蚪,说明它们有多个年龄组。成熟的两栖动物每年都可能繁殖,一般每年繁殖一次,同种群的蝌蚪发育大致是同步的。若蝌蚪发育到变态登陆需要多年,就可同时看到该种多个发育阶段的蝌蚪,同一时期有n个阶段,则可能需要n个年度才能完成变态。利用这一规律可以测算该种蝌蚪从受精卯到完成变态的时间和特点。

1.2.2 蝌蚪的生长发育的测算依椐

1)已在4、7、11月采集到3批不同季节、不同大小的蝌蚪,它们明显分为3个年龄组。但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只可见到2个年龄组,因繁殖期是在8月之后(包括8 月),变态是在7 月之前(包括7月)完成,两者不重叠;2)精确的记录和标准的测量;3)根据解剖观察雌体的性腺发育和历史记录,已取得较可靠的繁殖和变态的时期;4)无尾曰蝌蚪发育过程已很清楚,且已有分期标准;5)在湘西北红点齿蟾几个采集地(蝌蚪生活的阴河中),生存条件如气温、水温、水质和食物条件基本一致。这样就可以根椐身体全长、体长,发育阶段以及采集的日期等特点,推算出蝌蚪的大致月龄,用Excer (2003)文挡制定它们的生长发育曲线表,找出其生长发育的特点。

1.2.3 蝌蚪年龄组的划分方法

首先将繁殖期作为受精卵发育开始的日期,采集日期作为蝌蚪的特定月龄段终止时间;第二步以繁殖期为界初定年龄组:即在繁殖期后某地采到两个年龄组的蝌蚪,是当年和第2年的两组蝌蚪;若在繁殖期前采到两个印龄组的蝌蚪则址第2、3年的两组蝌蚪;第三步确定年龄纰:以Gosner的发育分期方法表达该年龄组蝌蚪的发育阶段,以及蝌蚪的全长、体长和完成变态登陆时期为标准,区分是当年还是第2年蝌蚪,或是第2年还是第3年蝌蚪;第四步将确定年龄用繁殖期、采集期折算,得出该组蝌蚪的月龄。

自然条件下红点齿蟾的生长发育:因个体、环境条件、食物以及地域的差异,它们的繁殖期、蝌蚪的生长发育时期等存在一定的变化幅度。 例如它们的变态登陆就可以在5、6月或7月。因此本文以”月龄”为单位来记载它们的生长发育时期,结果报导如下。

2 结果

2.1 湘西北红点齿蟾的形态结构

2.1.1 蝌蚪的形态描述

蝌蚪(图2E―H)的形态特点是皮肤透明、色素细胞不显、体型大而匀称(本文测量最大者全长可达116.5 mm);体高是头体长的31.9%―37.8%,体宽是头体长的41.2%~51.7%,尾长是头体长的117.9%~146.5%,尾高是头体长的35.0%~39.9%:吻端圆突,鼻问距小于眼间距,眼较小但明显、虹彩呈黑褐色;头后部略隆起,背脊中部凹入明显,其两侧有8~10对隆起的肌节;尾长、尾鳍起自第7―8对肌节间巾线,上尾鳍较平直,尾末端略向上翘:与其他地方产红点齿蟾蝌蚪相比:出水管短、稍膨大、孔口小,紧贴在体左侧中下部(图2G)。蝌蚪的唇齿结构以I:(1+1):I:(7+7)/(8+8):I形式为主;和其他地区同种蝌蚪一样角质颌缘有一列锯齿状突起,全为黑褐色(图2E、F)。

2.1.2 成体量度

红点齿蟾成体量度(mm):体长(SVL) 49、69.5、早71.5;头长(HL) 17.7、25.4、25.6;头宽(HW)16.8、25.9、26.0:吻长(SL) 7.3、10.6、10.7;鼻间距(IOS) 5.0、6.4、6.1;眼间距(IOS) 6.2、7.4、7.5;眼径(ED) 6.2、9.2、9.3;鼓膜(TD) 3.6、4.0、4.3;前臂及手长(LAHL) 26.7、39.6、40.2;后肢长(HLL) 62.9、96.5、96.4;胫长(TL) 20.4、29.6、30.0;足长(FL)20.7、32.3、32.2一与其他地区的红点齿蟾相比,成体头部稍高.不甚扁宽(图2A~D)。腋腺不在胸侧而接近腋窝,形状不是正圆形或椭圆形,有点像长方形,橘红色稍扁平,股腺椭圆形、较大,位于股后靠外端(图2C)。

2.2 生活的洞穴及繁殖资料

2.2.1 蝌蚪生活的洞穴环境

作者采集的所有红点齿蟾蝌蚪都是生活在溶洞中.不同溶洞大小和形状不一,距地面深度依山势而有区别。从洞口斜下入洞道,洞道一般是与地表河面平行;和一般溶洞相同洞口明亮,入洞后不远变暗,再深入是一片漆黑;通常冬暖夏凉,气温变化幅度不大。据在桑植县及相邻的石门县相似条件洞穴测量,深处常年保持在12―16 ℃左右.即使盛夏也不超过20 ℃。蝌蚪生活在流动的阴河中,但不是每个洞系都有分布,在溶洞群中,只有少数洞中存在;在有分布的洞中,也只是在该洞系的局部阴河中分布。它们栖息处距洞口远近不一,如在吊水眼距洞口 30~40 m,在黑暗地方有深潭;又如在无缘洞内蝌蚪栖息在近千米处甚致更远的地方,小溪为砾石底、水浅;在阴河中蝌蚪喜栖于溪水较深的水凼中,一般水深在20~30cm左右,水清澈,无色无味。溶洞通风良好,常不止一个洞口,有的还与天坑底相通(如无缘洞、犀牛洞)。洞中曾见到有蝙蝠、螃蟹、蜘蛛等动物。

2.2.2 红点齿蟾的繁殖资料

日前还没有见到直接观察的红点齿蟾繁殖记录。根据作者2008年7月19日在湖南省桑植县吊水眼采到2号雌体解剖观察:卵较大、卵巢内卵径为2.3、2.5 mm,呈淡黄色,卵巢内卵发育一致,均未产卵;可以认为在年繁殖期内是一次性产卵类型;左侧卵巢内约有卵40多枚。同时还有2只雄体(其中1只逃脱1和雌体们呆在一起,解剖观察该雄性为青年个体(性腺尚未充分发育)。依据以上青况推测桑植县红点齿蟾的繁殖期在7月底到8月。

2.3 红点齿蟾蝌蚪的生长发育及和年龄组的划分

2.3.1 沅陵县无缘洞蝌蚪标本的年龄组特点及划分

2006年11月初采集红点齿蟾蝌蚪11条,明显可分为2个年龄组:第1年龄组5条(小的),全开(55.5±8.9) mm (48.6~67.7 mm)、体长(19.6±2.8)mm(18~23.8mm):它们鳃盖褶封闭,出水管在左方侧已形成,属25期蝌蚪(以下蝌蚪分期均依此法划分),是当年的蝌蝌,若8月繁殖则为3月龄左右。按常理,在繁殖期加上受精卵的孵化期后见到的小蝌蚪,才可能是当年的蝌蚪。第2年龄组6条(大的),全长(98.1±18.4) mm (71.5~116.5mm)、体长(36.7±7.1) mm (27.5~43.7 mm)。其中有2条后肢芽未出现,还应属25期蝌蚪;另外4条均出现了后肢,在这4条当中:37期蝌蚪l条,后肢达12mm,5趾明显分离;35、36期蝌蚪各1条;还有1条后肢芽长(L)大于或等于后肢芽直径(D)的一倍半(L≥1.5D),属29期蝌蚪,约15个月龄。由于采集时间是11月,不可能见到即将完成变态期蝌蚪,预计要在第3年5~7月才能完成变态。据费梁等2009年记载.在5~7月多次见到将完成变态个体。

2.3.2 张家界永定区岩排尖蝌蚪标本的年龄组特点及划分

1994年4 月 22日夏初采集红点齿蟾蝌蚪10条(包括l条残体),明显可分为2个年龄段。其中属第2年龄组8条:全长(77.6±7.7) mm (67.1~85.1 mm)、体长(29.5±3.2)mm (23.9~31.4tnm),外鳃被鳃盖膜掩盖,出水管形成,尚未出现后肢芽,属25期蝌蚪(当时繁殖期未到,只可能是去年8月繁殖的蝌蚪。不可能是当年繁殖的蝌蚪),约8月龄:第3年龄纰个体1条,全长111.6 mm、体长41.4 mm、后肢全长4.8 mm.股、胫、跗趾分化,后足出现3趾,属32期,约20月龄期。未采到即将完成变态蝌蚪,估计这批蝌蚪需在6~7月才能长出前肢完成变态为幼蟾。费梁等(2009)报道:一个前肢已伸出的变态者(42期蝌蚪)全长100.5mm、体长40 mm;一个已具四肢的变态蝌蚪,室内j养15 d后,体长34.7 mm,尾仅残留4 mm(应为45或46期即将完成变态蝌蚪)

2.3.3 桑植县天平山吊水眼蝌蚪标本的年龄组特点及划分

2008年7 月 19日采集红点齿蟾蝌蚪6条,属第2年龄组,全长(93.4±14.9) mm (67.5~110mm),体长(35.6+4.2) mm (29.5~42 mm),均未出现后肢芽。尽管个体很大,根据参考文献的标准判断,还是属于25期蝌蚪,约11个月龄。采集时间在7月19日,没有见到即将登陆的个体;因繁殖期尚未到,也不可能见到当年孵化的蝌蚪。

2.4 湘西北红点齿蟾蝌蚪月龄组的综合、生长曲线和蝌蚪发育生长特点

2.4.1 蝌蚪的月龄组综合

将上述不同年度、月份、地点采集的红点齿蟾蝌蚪,以繁殖期为受精卵发育开始日期,以采集日期为月龄点;根据全长、体长和发育期,按月龄多少组合成一个梯队,这就像是对该蝌蚪生长发育的系列观察,从而得出湘西北红点齿蟾蝌蚪的生长发育简要历程表(表1)。

2.4.2 蝌蚪生长曲线

综合三地红点齿蟾蝌蚪各月龄组的全长、体长,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以全长、体长的平均值为纵坐标,以推算月龄为横坐标,用Excet 2003文挡制成牛长曲线表(图3)虽然是三地标本,但总体上协调同步,以月龄组来推测红点齿蟾蝌蚪的发育,从受精卵到蝌蚪完成变态历时22个月龄左右(即从第1 年 8 月繁殖开始,依次为第1年11月、第2年的4、7月3次采集,代表第1年有1个月龄组、第2年有3个月龄组、第3年有2个月龄组,在第3年6月前后完成变态登陆)。从图中可以看出“全长曲线“波动较大,“体长曲线”则较平稳。主要是蝌蚪尾长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而且在变态时尾部还作为营养供动物体生长所需,变态完成时尾就全萎缩;体长的增长相对稳定,全长和体长的生长曲线符合无尾两柄动物蝌蚪的生长规律。在研究中深知,洞穴两栖动物蝌蚪生长研究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注意,虽然是随机取样,但一定要在各代表时期,采到各个年龄段的标本。作者没采到即将完成变态期登陆的蝌蚪,费梁等多次观察到即将完成变态个体并作了记录,作者引用这个记录,取得完整的结沦

2.4.3 红点齿蟾蝌蚪的生长发育特点

综上所述可知,红点齿蟾的蝌蚪有下列明显特点:1)个体特大:a.全长绝对值大,测量29~37期蝌蚪5条,全长(TOL)达(109.4±8.3) mm (95.6~116.5 mm):h.蝌蚪全长(TOL)与成体长(SVL)比值大,与采到的成熟雌体体长(SVL)之比为1.52倍,蝌蚪全长明显大于成体长,而一般蛙和蟾蜍蝌蚪伞长均小于成体长:2)蝌蚪生长发育期长,受精卯需近2年即在第3年5~7月才能完成变态、登陆成为小红点齿蟾;3)第25期蝌蚪发育期长:据观察红点齿蟾的受精卵在3个月之内已发育到25期蝌蚪,但25期蝌蚪发育到26期需经过近1年的时间。因在第2年7月19日吊水眼采到11月龄蝌蚪6条,全长均值93.4 mm,体长均值35.6mm,尚未出现后肢芽.还是属25期蝌蚪。要到第2年l1月约15个月龄时,身体大小从全长49mm左右长到全长(108.8±9.5) mm (95.6~116.5mm),体长从18 mm左右长到(40.6+4.7) mm(33.8~42.7 mm)才出现后肢芽或小后肢(已超过26期.达29、35、36、37期)。可称之为大生长期,这是红点齿蟾蝌蚪生长发育的另一明显特点。

3 讨论

3.1 红点齿蟾是一种特殊的洞穴动物

依据洞穴动物与洞穴的关系和它们的特化程度的差异,法国学者Schiner(1854)把洞穴动物分为三类:真洞穴动物(Troglobites)、半洞穴动物(Troglophiles)和客居动物(Trogloxenes);大多数学者沿用这一分法,但也有学者分为两类:即真洞穴动物和洞栖动物。红点齿蟾蝌蚪生活在黑暗洞穴的阴河中,皮肤透明无色,眼退化较小,生长发育迟缓,应该是真洞穴动物;但成体仅繁殖期来到洞口弱光区,其他时间在洞外活动,身体受涮穴黑暗生活影响很少,仅是客居动物或洞柄动物,无尾两栖动物发育过程具变态,有独立的幼体生活期,幼体向完伞穴居生活方式发展;而成体在保留洞栖繁殖的特点下,更多地向地表生活方式发展。这样可以获得较丰富的食物和活动空间,有利于物种的生存竞争。无尾两柄动物的变态发育,才使它们有可能获得此成体和幼体皆相宜的适应特点,是一种特殊的洞穴动物。

3.2 红点齿蟾的蝌蚪适应洞穴生活

两栖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常将自己的受精卵置于环境优良、食物丰富的适宜地方,为后代的成长、繁衍提供良好的条件。但洞穴深处没有阳光也没有绿色植物,有机物虽可以通过裂隙渗透但量少;在红点齿蟾蝌蚪栖息的阴河虽有与地表相联系的通道,但是洞深、水清、食物贫乏。为什么大自然给红点齿蟾选择洞穴这样的环境?在深入调研中发现洞穴中食物虽贫乏,但竞争对手少、敌害也很少,是个安伞的、安静的环境。洞穴深处冬暖夏凉,代谢消耗更低,食物虽贫乏,但可以有较长的时间(蝌蚪生长发育到完成变态需近2 年时间)安全地生长发育。它们的蝌蚪可以长得相对较大,在变态时及变态后有较强的生存竞争力、获取更多的生存机会。据报导红点齿蟾在武陵山区多处洞穴中有分布,与地表其他齿蟾相比它们数量较少、分布较广,这也是生物适者生存的道理。

3.3 红点齿蟾蝌蚪从25期发育到26期需要的时间较长

根据2008年7月19日采到的6条,全长(93.4±l 4.9) mm(67.5~110 mm)、体长(35.6±4.2)mm(29.5~42 mm)的蝌蚪(约11月龄),均未出现后肢芽,确实还是25期蝌蚪。到11月(15月龄)才采到具后肢芽或己发展成具后肢的蝌蚪(己超过26期)。这是事实,不是推测。我们常见的两柄动物如黑斑侧褶蛙(P .nigromaculatus)和中华蟾蜍(B. gar-garizams)从受精卵发育到变态成小蚌或小蟾蜍只需约2个月就能完成。为什么红点齿蟾的蝌蚪发育变化需这么长时间?据研究其繁殖期、蝌蚪生长和变态记录等推算:红点齿蟾从第1年8月份繁殖,受精卵发育到蝌蚪,生长发育要在第3年的5到7月(约22个月左右)才能完成变态发育成小红点齿蟾,可见蝌蚪整体发育时间很长。同时,时问并不是平均分配。在鳃盖褶闭合前和后肢芽出现后,蜊蚪各个发育期较快的完成,只有25到26期需时特长、这是红点齿蟾蝌蚪发育生长的特点,与该物种的遗传特性有关,也与洞穴牛活的适应特性有关。更透彻的解释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找出这个物种蝌蚪发育的特殊规律的原理才能解决。

3.4 需要很好地研究和保护珍稀洞穴动物红点齿蟾

第5篇:繁殖和繁衍的区别范文

脑科学以及心理学研究发现,浪漫的、轰轰烈烈的爱情是一种生物程序。生物学对爱情的解释是通过进化的力量主导,通过激素起作用,所有疯狂的行为只是为了把基因传递给后代,其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激素则是多巴胺。虽然文人穷尽了美好的辞藻来形容爱情,但对科学家来讲,那些长久的、忠贞的爱情不过是多种激素刺激下,在大脑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而已。 爱情的吸引是无法控制的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不仅能左右人们的行为,还参与情爱过程,促进人对异性(也包括同性)情感的产生。但是促使多巴胺等大量爱情激素的分泌则来源于基因。大脑中心――丘脑是人的情爱中心,其间贮藏着丘比特之箭――多种神经递质,也称为恋爱兴奋剂,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平时,多巴胺的释放是受抑制的,只有遇到大脑皮层“认可”的异性时,多巴胺才会大量分泌,使人产生“爱”的感觉,多巴胺也被称为“恋爱分子”。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们感觉爱的幸福。人们在品尝巧克力或瘾君子们在“腾云驾雾”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满足感,都是同样的机制在发生作用。幸好,我们的大脑能够区别彼此之间的不同。多巴胺好像一把能打开许多锁的万能钥匙,根据所处情景不同,在体内产生不同的反应。巧克力的气味、口味告诉大脑,我们正在吃东西;情侣的体味和香味提醒大脑,我们正身陷爱中,并促使我们进行,以此繁衍后代。科学家揭示出了爱情在大脑中的位置,以及组成爱情的独特化学成分――多巴胺。研究同时表明,爱情带来的迷狂,在化学组成上,与人发疯的时候几乎完全一样。所以,那些表白“亲爱的,我爱你爱得发疯”的男女们,其实并没有夸张,他们在无意中说出了一个伟大的科学预言。 爱情为什么排他?

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曾经提出一个观点:基因是自私的,基因的唯一目的是存在下去。他在这个基础上总结了一个社会学假说“基因的自私性”――基因总是倾向于把自己传播得最广。基因的自私性解释了生物界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律:通过斗争夺取更多的空间,食物是为了能够养育更多的后代。基因的自私性还能解释雌、雄动物在性问题上的本能差异:雄性动物不直接生育,无法知道下一代是否亲生,倾向采取数量策略,跟更多的雌性生育更多的后代,从而直接保证基因最大限度地传播;雌性动物能够确认后代是亲生的,并且生育数量有限,倾向采取质量策略,跟最强壮(最聪明)的雄性生育有生存能力的后代,间接保证基因最大限度地传播。生育繁殖为什么会具有排他性呢?出于基因的自私性,虽然自己劈腿有利于基因的传播,但对方劈腿会分走共同后代的生存资源,不利于基因传播。低等生物通过严防死守的办法来实现劈腿、不劈腿之间的平衡,争

斗、争夺随时都可能发生。人类是具有理性思维的高等生物,能够有更好的办法:防止对方劈腿的砝码是自己先承诺不劈腿。为什么要与前女友划清界限,对配偶表忠心?基因的自私性或许能给出答案。 婚外情是怎么发生的?

多巴胺带来的“激情”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爱可以永久狂热。不幸的是,我们的身体无法一直承受这种像古柯碱的成分刺激,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心跳过速的巅狂状态。如此美妙的热恋不会持续太长,这是一个生物学的陷阱,它能确保人类有时间繁殖后代。因为那些激素不可能永远处于高水平上,你的身体也承受不了成天处于心跳加速中。平均30个月之后――最长不会超过4年,这些爱情激素的浓度高峰开始消退,你也就从热恋中清醒过来。通常依恋的稳定时间只有4年,因为4年之后,我们很可能又在街上、办公室等场所被另外的异性所吸引,被陌生人所打动。如果你不能把持道德上的标准,忘记了婚姻的义务和责任,就可能因为重新坠入情网而打乱正常的生活秩序,破坏原本美满的家庭。虽然情爱“依恋”通常的稳定时间是4年,但这并非是婚外情产生的正当理由,也不是人人都会由此发生“情变”,因为爱情毕竟还要受到道德伦理 、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第6篇:繁殖和繁衍的区别范文

你不了解的细菌

要想知道细菌是怎样帮助探员侦破案件的,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细菌是怎样的一种东西。

细菌是一种结构简单、体型微小的生物。作为一种原始的单细胞生物,细菌又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而且,毫不夸张地说,细菌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泛、数量也最多的一种生命体,我们生活的这个蔚蓝色的地球,几乎就是一个充满了细菌的星球!

更让人心里没底儿的是,迄今为止也不过有几千种细菌被人类所熟知。而且,细菌的个体非常小,最小的细菌只有0.2微米长,如果不用显微镜,根本没有人能够看到它们。

为什么是细菌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巨大的“细菌培养基地” 。一个健康成年人身上的细菌总数,比他身上所有的细胞总数还要多出近10倍!

随着微生物学和法医学的发展,这小小的细菌也能成为破案利器。在犯罪现场,探员会尽可能搜集那些我们平常人可能会忽略掉的细微证据,这被称为“痕迹证据”。传统的痕迹证据有时候不那么灵光,但细菌往往能给人以惊喜。这是因为,细菌有着一些奇妙的特性:

1.细菌与人体关系紧密,比指纹一类的东西更容易留下痕迹。

2.每个人身上携带的细菌都不相同,因此细菌具有准确的区别性。

3.细菌很难被彻底去除,要想像抹掉指纹那样消除细菌,犯罪分子是在白日做梦。

在真实的探案中,探员们该如何应对,充分利用细菌的这些优势,从而一举抓获罪犯呢?

惊人的数字

一根筷子上附着有超过700种细菌!

你那只还没洗过的手上携带着40万个细菌!

你刚洗过手了?很好,不过就在这只手上,每平方厘米还有3200个细菌!

细菌的繁殖能力超强,10个细菌在3小时内就能增加到5000~40000个!

细菌恒久远

任何犯罪分子在实行犯罪活动时,身上携带的细菌都会在犯罪现场留下痕迹。

是的,无一例外。

原因呢?很简单。因为罪犯作案时几乎都要用到手。是的,当罪犯的手接触到案发现场的任何物体,手上携带着的细菌就会在接触表面留下一些个体。法医学家发现,人类手上的细菌会留在其接触过的物体上,并存活相当长一段时间。更重要的是,这些细菌不会因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发生变化而受到影响。

也就是说,只要罪犯手上的细菌留在了犯罪现场,不出意外的话,这些细菌就永远以案发时的状态留在那里,形成一张清晰的“细菌分布图”,等待着法医来进行认证。

瞧瞧,就是这些被无意中留下的细菌,最终暴露了犯罪分子的身份信息。

细菌靠谱吗?

如果可以提取到罪犯沾染在现场的细菌,并对这些细菌进行DNA分析,把它们和嫌疑人手上细菌的DNA进行比对,就可以轻松地找出真正的罪犯。但是,这种识别方法真有那么准确吗?

法医学家发现,任意两个人伸出手来,他们手上的细菌只有十分之一多一点是相似的。由此可见,不同的人的手上所携带的细菌种类天差地别,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手部细菌完全相同。这不就和指纹的属性一模一样了吗?

当我们触摸物体后,留下的细菌痕迹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指纹一样可以用于身份识别。所以,通过残留在物体表面的细菌来对应寻找细菌的主人,绝对是一个可行度很高的刑侦手段。

细菌群落洗不净

罪犯在作案后,往往会选择拼命洗手,妄图洗掉手上、身上沾染的血迹之类的痕迹,这样会不会把手上的细菌给洗掉了?

法医学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就算犯罪分子把手掌洗破了,也休想将大多数细菌洗去。就算犯罪分子使用强力清洁剂来洗手,手上的细菌群落被暂时洗去,但用不了几个小时,这些细菌会卷土重来,而且与先前一模一样!

这就是细菌的可怕之处,它随时随地都在复制自己,繁衍再生,从整个群落的层面去看,这些家伙根本就没有被彻底清除的可能。

天哪,细菌简直是罪犯的噩梦啊!

厉害了“我的菌”

虽说利用细菌进行刑侦工作的v史并不长,但这种高科技探案手段已经显露出了优于传统的指纹、血液、DNA探案的很多优点。未来,细菌在刑侦领域的应用会带来越来越多的惊喜――优势太明显了嘛!

第7篇:繁殖和繁衍的区别范文

美、日两国的研究人员通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研究对象的脑部,结果发现人类脑部有一个区域处理关于社会地位的事情,反映人类是一种天生势利的动物,即使不求跻身上流社会,也会担心自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设计一种三个人玩的游戏,并事前告诉每个研究对象他的对手之中其中一人玩得较好,从而制造出地位差异。结果发现,研究对象光是瞧瞧“高手”,便足以启动大脑前部的一个区域。另一项研究中,研究对象在玩纸牌游戏中,如果在赢钱或自我感觉受到对手好评时,同一大脑区域也会变得活跃。由此可见,此区可能专门负责评价别人和处理关于社会地位的资讯。这项研究将会有助于发现社会地位对人类的行为和健康重要影响。

废弃手机是“金矿”

日本兴起一种新型“采矿业”――从废弃手机及其他电器中回收有用金属。日本横滨金属有限公司进行的研究显示,从金矿中采出的每吨矿石平均仅仅只能提取约5克黄金。而1吨废弃手机中,能提取至少150克黄金、100千克铜和3千克银。回收公司首先将各种残片手工拆卸并分类,然后浸入化学物品中以除去不需要的金属杂质,再将剩余金属提纯。从废弃手机中回收的金属有些被重新用于电子部件中,而像黄金以及其他一些贵重金属不但可以卖给集成电路制造商,还颇受珠宝商和投资商的青睐。

人体抗体:识别身份的“条形码”

美国研究人员新开发出一种利用人体抗体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与目前通用的DNA(脱氧核糖核酸)鉴定法相比,检测速度更快,成本也相对较低。抗体是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一类免疫球蛋白类物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抗体识别信息,就像区别商品的“条形码”一样。抗体“条形码”信息可以从人体血液、唾液或其他体液中获取。抗体识别技术并不会取代DNA鉴定法,而只是为身份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将来可应用于刑侦及军事等方面。

有助抵抗艾滋病病毒的蛋白质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人体中一种蛋白质失去活性后能够帮助人体抵抗艾滋病病毒。这一重要发现为防治艾滋病带来新希望。人体T细胞中一种称为ITK的蛋白质失去活性后,艾滋病病毒感染和侵入这些细胞的能力会减弱。T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艾滋病病毒正是通过攻击T细胞使患者丧失免疫力。研究人员说,抑制ITK蛋白质能造成多种使艾滋病病毒活性减弱的反应,进而延缓或抑制病毒在人体中的复制。

破解《蒙娜丽莎》着色之谜

人们在欣赏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时,会感到她的周围散发着柔和、朦胧的光线。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通过技术手段揭开了这幅名画的着色之谜并分辨出了达・芬奇所使用的多层颜料的成分。研究人员使用多光谱相机,它能“透视”肉眼无法察觉的层叠的颜料。画作表层的主要成分是含有少量锰的赭石颜料。对于下层底色的构成,研究人员通过数字虚拟技术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达・芬奇采取的是重叠着色的方法,以达到如同瓷器色釉一般的效果。这层色彩是用1%的朱砂和99%的铅白调配而成的。研究人员希望将这种研究方法推广到其他名画的鉴别中,使人们可以在不损坏原画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昆虫会用叶子“打电话”

荷兰的科学家发现,昆虫们会利用植物充当“电话”,通过释放独特的化学警告信号,了解它们所吃的植物是否已经被地下的其他同类所占领。这种绿色的“电话”有效避免了昆虫们竞相吞噬同一株植物。科学家表示,目前还不能确定这种现象的普遍程度。当地下的昆虫寄宿在一棵植物下开始蚕食植物的根时,为了警告食叶性昆虫“此处已被占领”,地下的昆虫会通过植物叶片发出一种化学警报信号,这样一来,食叶性昆虫就会得知这棵植物已被占据。而如果昆虫之间没有这样的“沟通”,地上和地下的昆虫争抢同一植物,那么它们的发育就会非常缓慢。

做个蚊虫找不到的“隐形人”

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驱虫剂,令人在蚊虫面前“隐形”,从而免受叮咬之苦。阿伯’丁大学珍妮・莫迪尤教授通过研究发现,蚊虫对某些气味较为偏爱,对某些气味则较为讨厌。她由此制造了一种驱虫剂,能够遮掩蚊虫喜欢的气味,使蚊虫不再把身处驱虫剂效力范围内的人视作“血液大餐”。莫迪尤教授使用一个类似空气净化器的装置,每隔几分钟释放出几滴驱虫剂,人们可以把这种装置挂在房中,也可以将驱虫剂滴在衣服上。

月球正背面重力有差别

日本研究人员利用绕月探测卫星“月亮女神”对月球进行观测研究后发现,月球正面和背面的重力分布存在差异。研究人员此前一直认为,在月球朝向地球的正面和背向地球的一面的环形山内,重力都均匀分布,月面之下存在类似地幔一样的高密度物质。但是最新的观测发现,环形山中心部位重力较强,而外侧重力较弱,表明这些区域下方的物质密度较低。研究人员由此确认,月球环形山内重力并非均匀分布,月球正面和背面的重力分布存在差异。他们推测,月球背面的外壳可能比正面坚硬。这一发现不仅将有助于提高卫星轨道的精确度,对于未来在月球表面建基地也将有参考价值。

超级电脑破解数学难题

西班牙研究人员利用一台名为“世界尽头”的超级电脑成功破解了一个困扰全世界数学家近1个世纪的古老而又重大的数学问题――“费克特问题”,目前正等待国际数学界的认可。“费克特问题”在专门罗列尚未破解的世界数学难题的“斯梅尔名单”上名列第七,是关于球体表面上的粒子应该如何分布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形状。当这些粒子的共同作用潜力越小,该形状的稳定性就越高。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方面的挑战,它与化学工业中稳定分子的研究也息息相关。在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强的电脑的帮助下,科学家已经成功计算出数万个“费克特粒子”,而此前的科学家一般只能计算出1000个,最多2000个粒子。

抑制乙肝病毒的纳米银

香港研究人员日前公布了他们的研究发现:纳米银颗粒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降低乙肝患者肝硬化的几率。专家预计未来3~5年这一成果就可进行临床实验。香港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3年前开始进行纳米银颗粒抑制乙肝病毒机理和复制活性的研究,结果证实纳米银颗粒可直接与乙肝病毒发生作用,抑制病毒的复制。纳米银颗粒的表面活性面积较大,容易和乙肝病毒结合,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数量,而乙肝病毒对这一连串机理产生抗药性的机会微乎其微。

鱼类无性繁殖之谜被揭开

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了无性繁殖的雌鱼亚马逊帆鳍鲈能延续数万年的秘密,原来它们是用从近似种类雄鱼处获取DNA的方式来使自身基因库得到更新,由此保持物种繁衍的。亚马逊帆鳍鲈等无性繁殖物种一般使用雌核发育生殖,后代全是其母的“克隆体”。为了胚胎的发育,雌性亚马逊帆鳍鲈会与种类相近的雄性,但并不利用雄性的,因此从理论上讲后代不会继承父亲的任何基因。而科学家认为,一般有性物种若以无性繁殖,过不了几代就会出现基因缺陷并导致最终绝种。

第8篇:繁殖和繁衍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设计方法

过去,城市河道治理往往偏重于水利灌溉、排水泄洪,护岸硬化、渠化现象严重,加上两岸居民生活污水、垃圾的排入,导致很多河道变成臭水沟,水生物无法生存,生态系统遭到极大破坏。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中,城市的建设者们开始寻找一条有效的生态化解决方案,以解决钢筋混凝土丛林中人与自然隔绝的现象,创造一个水清岸绿、虫叫蛙鸣、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水岸环境[1]。

生态恢复是一个系统工程,河道的生态化治理措施应该是多方面、全方位的,而这些措施围绕的核心就是如何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这就对设计者提出了新的挑战[2]。每一个设计元素都应该为生态恢复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形成生态化河道,即通过人工物化,使治理后的河道能够贴近自然原生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逐步形成草木丰茂、生物多样、自然野趣、水质改善、物种种群相互依存,并能达到有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的水利工程[3]。所以,设计者应该多利用自然的抗干扰、自我修复能力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大量采用人工结构和形式来取代自然,这是生态设计与传统设计方法的区别。

1河道线型设计

河道线型设计即河道总体平面的设计。由于城市用地紧缺,河道滨水地带不断被侵占,水面越来越少,河宽越修越窄,但是为了泄洪的需要,要保证过水断面,只好将河道取直、河床挖深,这样对驳坎的强度要求就逐步提高,建设费用逐渐加大,而生态功能逐渐衰退,河道基本成为泄洪渠道,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悖。而生态化治理需要退地还河,恢复滨水地带,拆除原先视觉单调、生硬、热岛效应明显的渠道护岸,尽量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宜弯则弯,宽窄结合,避免线型直线化。

自然蜿蜒的河道和滨水地带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是生命多样性的景观基础。河湾、凹岸处可以为生物提供繁殖的场所,洪峰来临时还可以将其作为避难场所,为生物的生命的繁衍增加湿地、河湾、浅滩、深潭、沙洲等半自然化的人工形态,既增添了自然美感,又可以利用河流形态的多样性来改善生境的多样性,从而改善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相对于直线化的渠道,自然曲折的河岸设计更能够提高水中含氧量,增加曝气量,因此也更有利于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

从工程的角度看,自然曲折的河道线型能够缓解洪峰,削减流水能量,控制流速,所以也减少了流水对下游护岸的冲刷,对沿线护岸起到保护作用。退地还河、滨水地带的恢复,使得城市建设设计人员在河道断面的设计上留有选择的余地,不需要采用高强度的结构形式对河滨建筑进行保护。顺应河势,因河制宜,无疑在工程经济性方面也是较为有利的。

2河道断面设计

河道断面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河道的主导功能、土地利用情况之外,还应结合河岸生态景观,体现亲水性,尽量为水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创造条件。

传统的矩形断面河道既要满足枯水期蓄水的要求,又要满足洪水期泄洪的要求,往往采用高驳坎的形式,这样就导致水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隔离,两栖动物无法跃上高驳坎,生物群落的繁殖受到人为的阻隔。梯形断面的河道在断面形式上解决了水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问题,但是亲水性较差,陡坡断面对于生物的生长仍有一定的阻碍,而且不利于景观的布置,而缓坡断面又受到建设用地的限制。复式断面在常水位以下部分可以采用矩形或者梯形断面,在常水位以上部分可以设置缓坡或者二级护岸,在枯水期流量小的时候,水流归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陡然变大,所以复式断面既解决了常水位时亲水性的要求,又满足了洪水位时泄洪的要求,为滨水区的景观设计提供了空间,而且由于降低了驳坎护岸高度,结构抗力减小,护岸结构不需要采用浆砌块石、混凝土等刚性结构,可以采取一些低强度的柔性护岸形式。人类活动较少的区域,在满足河道功能的前提下,应减少人工治理的痕迹,尽量保持天然河道面貌,使原有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所以在河道断面的选择上,应尽可能保持天然河道断面,在保持天然河道断面有困难时,按复式断面、梯形断面、矩形断面的顺序进行选择。

然而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也应该避免断面的单一化。不同的过水断面能使水流速度产生变化,增加曝气作用,从而加大水体中的含氧量。多样化的河道断面有利于产生多样化的生态景观,进而形成多样化的生物群落。例如在浅滩的生境中,光热条件优越,适于形成湿地,以供鸟类、两栖动物和昆虫栖息。积水洼地中,鱼类和各类软体动物丰富,它们是肉食性候鸟的食物来源,鸟粪和鱼类肥土又能促进水生植物生长,水生植物又是植食鸟类的食物,从而形成了有利于鸟类生长的食物链。深潭的生境中,由于水温、阳光辐射、食物和含氧量随水深变化,所以容易形成水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3河道护岸形式

传统的河道护岸在材质方面大多数采用混凝土及浆砌块石等硬质材料,整个护岸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犹如给河道穿上了一层盔甲,但只考虑了河道的安全性,却忽视了对河流环境和生态系统及其他动植物与微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不仅阻碍了水生态循环系统,连动植物、微生物的整体生物链都被阻断;地下水与河水也不能及时的沟通,水循环过程被隔断,河道变成了只进不出的封闭水体,从而有悖于城市的生态化建设。

在建设生态河道的过程中,河道护岸是否符合生态的要求,是否能够提供动植物生长繁殖的场所,是否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是设计者应该着重考虑的事情。生态护岸应该是通过使用植物或植物与土工材料的结合,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减轻坡面及坡脚的不稳定性和侵蚀,同时能够实现多种生物的共生与繁殖、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具有净化功能、可自由呼吸的水工结构。

目前很多设计者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护岸设计方法,如土工格栅边坡加固技术、干砌护坡技术、利用植物根系加固边坡的技术、渗水混凝土技术、石笼、生态袋、生态砌块等[4]。这些结构的共同点:一是具有较大的孔隙率,护岸上能够生长植物,可以为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并且可以借助植物的作用来增加堤岸结构的稳定性;二是地下水与河水能够自由沟通,能够实现物质、养分、能量的交流,促进水汽的循环;三是造价较低,不需要长期的维护管理,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四是护岸材料柔性化,适应曲折的河岸线型。但是生态护岸也有一些局限性,选用的材料及建造方法不同,堤岸的防护能力相差很大,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坡面形式,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坡面较缓的河段,可以选择生态砌块、土工格栅等柔性结构,而坡面较陡的河段,可以选择干砌块石、石笼、渗水混凝土等半柔性的结构;生态护岸建造初期强度普遍较低,需要有一定时间的养护,以便植物的生长,否则会影响到以后防护作用的发挥;施工有一定的季节限制,常限于植物休眠的季节。

俗话说“虾有虾径、蟹有蟹路”,各种生物都有自身独特的生活习性,而不同的生态护岸结构形式能够满足不同的生物生长繁殖需求,例如石材类护岸可以提供螺蛳、螃蟹等生物的寄居攀附,自然边坡及土工格栅护岸可以提供泥鳅等软体动物生长,浅滩地段适宜浮游生物的繁殖,深潭区域适宜鱼类活动,所以在驳岸形式上,要根据地形地貌、原始的植被绿化情况,选择多种护岸形式,为各种生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体现生命多样性的设计构思,这样既可以保持丰富多样的河岸形式,延续原始的水际边缘效应,又给各种生物提供了生长的环境、迁徙的走廊,容易形成完整的生物群落。

4植物配置设计

植物根系可固着土壤,提高土壤持水性,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既改善土壤的结构与性能,增加抗侵蚀能力和抗冲刷能力,起到固土护岸的作用,又能提高河岸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不断生长,这些作用将会不断加强。

植物枝叶可截留雨水,过滤地表径流,水边植物的枝叶能抵消波浪的能量,从而起到保护堤岸、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的作用。丰富的植物群落,也为动物、水生物提卵场与栖息地[5]。

植物还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污水中的氮磷等物质被植物吸收,能够转化为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变废为宝,从而实现“污”“水”分离,降低河道富营养化水平。研究人员对生态化治理的河道进行监测发现,NH4+、TP、CODMn和SD指标都明显降低,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高[6]。

根据生长条件的不同,河道植物分为常水位以下的水生植物、河坡植物、河滩植物和洪水位以上的河堤植物。在选择植物的时候,不仅要达到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层次感分明,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而且要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根据水位和功能的不同,选择适宜该水位生长的植物,并达到一定的功能。在常水位线以下且水流平缓的地方,应多种植生态美观的水生植物,其功能主要是净化水质,为水生动物提供栖食和活动场所,美化水面,根据河道特点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并按其生态习性科学地配置,实行混合种植和块状种植相结合;常水位至洪水位的区域是河道水土保持的重点,其上植物的功能有固堤、保土和美化河岸作用,河坡部分以湿生植物为主,河滩部分选择能耐短时间水淹的植物,河道植物的配置应考虑群落化,物种间应生态位互补,上下有层次,左右相连接,根系深浅相错落,以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为主体,在不影响行洪排涝的前提下,可种植少量乔木树种。洪水位以上是河道水土保持植物绿化的亮点,是河道景观营造的主要区段,群落的构建应选择以当地能自然形成片林景观的树种为主,物种应丰富多彩、类型多样,可适当增加常绿植物比例,以弥补洪水位以下植物群落景观在冬季萧条的缺陷。这样,水生植物与河边的灌乔木呼应配合,就形成了有层次的植物生态景观。

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适宜本地区气候环境的物种,同时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植物生长后构成的景观层要分明。水际边缘地带要选择抗逆性好、管理粗放、植物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的植物,比如香根草、百喜草等。人工污染较严重的河段或者郊区无污水管网的河段,要选择环保效果好,能有效地消除氮磷、油污、有毒化学物质的植物种类,以达到生态治河的目的,比如伊乐藻、苦草、狐尾藻、金鱼藻、浮萍、美人蕉等。有关研究表明,沉水植物比浮水、挺水植物更能有效去除污染物。有种植槽或湿地的地方,可以根据水生植物适应水深的情况,配置多种水生植物,重构水生植物、鱼类、鸟类、两栖类、昆虫类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比如芦苇、荷花等。

综上所述,生态河道的设计需要各方面因素的配合,设计者要拓宽思路,结合生态学、工程学、水利学的知识,相互补充,才能形成一套有效的设计方法。

河道的生态化治理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要通过设计、施工、养护等一系列措施模拟一个生物生长的适宜环境,为各类水生、陆生和两栖类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提供栖息、繁衍和避难的场所,并且,除采取工程和植被措施外,还必须有选择的放养水生动物及微生物,恢复生物的多样性,重建生物系统的生态链。

5参考文献

[1] 叶碎高,王帅,张锦娟.河道植物措施与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6(2):41-43.

[2] 韩玉玲,严齐斌,应聪慧,等.应用植物措施建设生态河道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06(20):9-12.

[3] 王建新,邱俊杰,孙逾越,等.河道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对水体总氮、总磷等指标的影响[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8,20(1):53-55.

[4] 朱永祥,彭月琴.太原市生态河道护岸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5):279-280.

第9篇:繁殖和繁衍的区别范文

《后汉书・南蛮传》写道苗人“好五色衣裳”。在五彩缤纷的苗族服饰中,蝴蝶是被运用最频繁的一个纹样。蝴蝶,在苗族中被称为蝴蝶妈妈。苗族与蝴蝶之间的感情,就像我们汉族人之于龙,埃及人之于太阳一样。当然,苗族也对其他别的事物有着崇拜,但不可否认,蝴蝶妈妈对于苗族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一、蝴蝶纹样在苗族服饰中的运用

蝴蝶纹样在苗族服饰中使用频繁,不论是在盛装、便装、百鸟衣、接龙衣中,还是在各种配饰中都会出现蝴蝶的图案。这些图案在服饰上有时以主体图案出现,有时搭配辅助其它的图案。苗族服饰中的蝴蝶与汉服或者汉族的画作织绣中出现的蝴蝶有很大的区别。汉族用来装饰的蝴蝶图案大都写实且颜色淡雅,而苗族服饰中所使用的蝴蝶图案多数用色大胆夸张,色彩对比强烈,有的在形态上还进行了夸张变形,装饰性极强。贵州丹寨雅灰苗族女装的头饰部分,在图案上运用了鸟、龙和蝴蝶的元素(如图1),都属于动物崇拜的一部分。在表现蝴蝶时运用了抽象变形的手法,蝴蝶的形态并不写实且进行了外形上的简化,加上色彩的搭配让人似乎看到了现代艺术的影子。 蝴蝶图案在苗族服饰中经常与花、鸟、枫树等图案相搭配,有时蝴蝶图案会大面积的作为主体图案出现。在苗族许多绣品和服饰中对于动物的表现都非常有特点,让人联想到现代的、抽象的艺术风格。这样的装饰风格迸发出了强烈的生命力,具有原始的美感,表现出了苗族独特的审美情趣。

二、“蝴蝶妈妈”与祖先崇拜

蝴蝶在苗族的古歌传说中像母亲一样的存在,所以苗族人叫她“蝴蝶妈妈”。在原始蒙昧的年代,他们经常把动物当做祖先崇拜。《诗经》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就是商朝人的祖先神。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创世纪神话,苗族也不例外。人类的诞生在苗族古歌中这样传唱:“风生雾、雾生云,云生雨。落到地上长出了枫树。枫树长大后,引来两只鸟雀在枝头鸣叫。鸟雀的鸣叫声惹怒了树下的女神。女神将枫树砍倒后,树心化作一只蝴蝶。蝴蝶妈妈生下12个申狃蛋,由脊宇鸟艰难孵了12年。最终孵化出姜央(人)、雷公、龙王、象、牛、羊、鸡、蛇、蜈蚣、山猫、虎、狗共12位兄弟。被苗家尊称为十二古祖神。”苗族古歌代代相传告诉后代是蝴蝶妈妈生下的十二个蛋中孵出了他们的祖先。苗族人每12年过的“牯藏节”就是为纪念他们的始祖蝴蝶妈妈的。蝴蝶妈妈的名字在苗语中叫做“妹榜妹略”,所以苗族女人多名为“榜”和“略”,作为始祖的蝴蝶妈妈的形象经常通过刺绣、蜡染的形式出现在苗族人的服装中。其实五彩缤纷的苗族服饰就是仿照彩蝶的色彩而来的。小女孩戴的“蝴蝶帽”是一个典型,这种织锦帽有着大小两排十多个蝴蝶,代表着祖先对后代的庇佑。

“蝴蝶妈妈”的崇拜必然是原始的母系社会的遗留。“上古之民,只知有其母,不知有其父”,由于女性在采集生产的重要地位,形成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形态。这样的社会形态,造就了蝴蝶这样的祖先神以母亲的形象出现,被子孙后代称作“蝴蝶妈妈”。从许多苗族古歌传说中我们可以知道苗族的祖先生活的并不安逸,苗族从东北到西南的迁徙过程也是一个逃离灾难的过程。苗族人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经常可以看到五彩斑斓翩翩起舞的蝴蝶,蝴蝶拥有翅膀,遇到危险可以拍动翅膀飞走躲避,把蝴蝶认作祖先寄托了苗人想要远离苦难的愿望。把祖先神的形象放在服饰里,祖祖辈辈传承下去,代表着对祖先的缅怀,更代表着祖先对苗族子子孙孙的庇佑。

三、蝴蝶与生殖崇拜

几乎每个民族的发展初期都会出现生殖崇拜的现象,苗族也不例外。从蝴蝶的崇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部分生殖崇拜的影子。苗族服饰中关于生殖崇拜的元素主要体现在“背儿带”的上面,“背儿带”是苗族母亲背孩子的工具,是抚养孩子必不可少的东西。“背儿带”不仅是一个工具,它还承载了母亲对孩子所有的爱和期望,期望孩子的茁壮成长、没有灾祸,期望以后的子孙满堂……。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 ,人口的数量和体质的强弱决定了部落的兴衰。蝴蝶是一种卵生的动物,繁殖能力强且速度异常的快,一只蝴蝶在一个夏季的产卵量是几百个。蝴蝶因其变态昆虫的本质,它们会经历一个蝶生卵――卵成虫――虫变蛹――蛹化蝶的过程,这样的过程类似于一种重生的过程。苗族先民必然是观察到了蝴蝶的繁殖过程和生命历程,便希望自己的部落可以像蝴蝶一样子子孙孙繁衍下去,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活得那么灿烂有生命力。在许多苗族服饰上都会出现与蝴蝶有关的具有生殖崇拜意义的图案。蝴蝶经常与花朵搭配(如图2),一阴一阳,蕴含了男性和女性的符号在内,是一种性的隐喻,是苗族生殖崇拜的可视化的展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蝴蝶不仅是祖先的符号,更寄托了他们对生命的延续的美好憧憬,体现出了苗人对生命的最原始的思考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