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建设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农村生产现代化、生活富裕化、环境生态化及个体文明化的转型过程。从农民安居及环境整治方面着手,全面改善农村环境,整合各类资源,形成特色乡村文化,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构建和谐乡村文化。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这需要政府出面,相关职能部门尽心尽力,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准则,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保障,真正为百姓谋福。
(一)改善基础设施
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对村庄的危房旧房进行重新修建。对整个村庄的住房进行统一规划布局。不断完善村中的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人能过上方便舒适的生活。通过统一的规划,打造一个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新农村,让农民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过上企盼已久的社会主义新生活。
(二)维护日常生活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使得基础设施得以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得以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后续问题需要跟进。从治脏、治差、治乱着手,重视村容村貌的改观,逐步改善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全面解决生活垃圾、废臁⑽廴镜任侍獾拇理,完善覆盖全村的卫生服务体系。生活垃圾需要有合理的处理回收,设置垃圾中转站,每家每户有固定的垃圾桶,村里有垃圾收集站,最后能将回收的垃圾送达固定的垃圾处理场,确保乡村环境卫生。对于生活污水有完善的排污系统,对农村的简易茅厕进行整改,修建配套的公共厕所。对于广告路牌实行统一管理,严禁乱涂乱画。
(三)培育乡村文化
为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乡村文明新风尚,在充分保护古村落、古建筑、古树民木和民俗文化的前提下,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定期开展群众生活访谈活动,了解大家对于新农村生活的评议与建议,引导农民改变旧观念,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的现代新生活。利用通俗易懂的绘画,简单的语言文字制作宣传口号、标语,让农民感受到新农村生活的新气象。
(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对农产品的最大热捧。各种采摘园、农家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因此,应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田园风光、乡村文化,发展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将传统的农耕生活逐渐引向具有较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创收就业、增加收入的乡村旅游业方向发展,打造新型的农家乐、渔家乐、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生态旅游业,欢迎四面八方游客,共同体验新农村生活。
二、美丽乡村建设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基础设施改善,为老年人强身健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新农村建设前,农村老年人的消遣方式则是做点农活、家务,聊聊家常等。新农村的建设,各项体育设施的安放,文化广场的建立,更多的老年人思想开始转变,一起聊天、结伴游玩,开始通过散步、打太极拳、广场舞等休闲方式锻炼身体,共享新的生活方式。
(二)农村自然环境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老年人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节奏、频率、紧张度、作息时间与活动空间,老年人越来越不适应污染的环境,在农村,乡村生活节奏慢,车少、人少、树多,空气质量好,噪音少,睡觉受外界干扰小,生活悠闲,睡眠质量高,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三)乡村文化传播,有利于增强老年人精神满足感
老年人平时在家干点农活,做做家务,闲时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聊家常。美丽乡村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了很多强身健体的设施设备,他们开始融入这种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鲜的信息和生活方式。他们每天早上起来,散散步,做做健身操,在体育健身器材的辅助下锻炼身体;中午晒晒太阳、在老年活动中心打打牌、下下棋;到了晚上一起跳广场舞。渐渐地带动身边绝大多数老年人愿意或主动加入其中,共享新的生活方式。美丽乡村建设关注老年人晚年生活,建有老人专有活动中心。老年文化中心开设各种老年特长班,让有特长的老年人发挥一技之长、继续发挥余热,将当地的一些民俗文化,传统技艺传授给年轻一辈,不仅可以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而且可以增强老年人的精神满足感,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充实。让其他老人也能在晚年充分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活得有滋味、活得有价值。
(四)原生态食品,增强老年人体制
在农村,吃的是原生态食品,喝的是纯天然泉水,吃得干净,喝得放心,不用担心食品污染问题;在农村,可以力所能及的自己种菜、养鸡、养鸭、种水果等,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亲近自然、节约生活成本,而且还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五)乡村旅游,为城市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休闲养老的场所
现代人非常注重养生保健,尤其是城市老年人,在养老保障体制的完善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逐步提升,自身知识和思想观念逐步改变。城市的喧嚣和环境的污染,让城市老年人想要寻找一处能休养生息的去处,近郊的乡村为其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场所。美丽乡村建设,使得农村已经拥有便利的生活设施,同时少去城市的嘈杂,拥有良好的环境,将休闲和养老相结合,为城市老人带来了较大的福利享受。城市老年人急需亲近大自然,回归田园,找一个环境优良、空气清新、生活舒适的地方养老,享受晚年生活。
三、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试点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会出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村民之间的沟通不到位,急功近利,重视眼前利益,缺少长远规划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一)政府监督,合理规划
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性较强,涉及到的工作面广,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明确工作职责,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相互监督,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应该提前做好规划,科学建设。针对农村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提出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为民造福。
(二)因地制宜,建设与保护并存
乡村的自然环境、植被作物、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民居建筑等均是乡村的传统资源。正是这些传统资源的存在,才使得乡村具备了区别于城市的形态和文化,拥有了自身独立的价值。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应该遵从保护传统资源,留存祖先的成果、服务于当下、造福于后代。因此,为了保护乡村传统资源,必须审慎、科学,根据农村地区所处地理位置、发展水平及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因地制宜,合理建设。对于富有传统文化的地区,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古朴的民风民俗本身极具特色,在建设中应做到保留其特色,综合考虑当地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在保护和传承文化的同时,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文化稳固而广泛的传播。
(三)循序渐进,整体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旨在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文化水平,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在发展传统农业生产的同时,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农村服务业,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在获得经济利益、改善民生的过程中,重视环境的保护,加强新农村管理,推进农村社会稳步、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的新业态,是推进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河南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着一些问题,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提出了发展河南乡村旅游的举措。
一、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它要求旅游基础设施全域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更加注重设施建设的系统性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以“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开展实践。而这种发展理念可以很好地促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乡村旅游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优化整合和合理配置农村资源,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及配套服务水平,营造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环境,很好地契合了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为全域旅游的实现发挥了一定作用。
二、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色
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大多集中在种植、采摘或收获农产品、农家乐、游览观光农村景观等项目上,很难突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和每个乡村当地的民族特色、乡村文化和乡土民俗等,浓浓的乡情或乡愁很容易被淹没。同时,旅游项目很容易被复制或模仿,旅游产品雷同现象尤为普遍,亟需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的特色,跳出传统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避免千村一面的局面,真正体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二)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可进入性差
乡村淳朴的民风、独特的自然风光及慢节奏的生活节奏,吸引着当下都市人群走进乡村,以一颗放松的心态去体验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如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备,可进入性差;住宿、餐饮和娱乐方面安全与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大多仍停留在家庭服务的水平上,很难吸引高端消费人群到乡村进行旅游体验。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旅游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极大地影响着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乡村旅游目的的形象。
(三)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经营管理不够规范
河南乡村旅游以农业和农村为基础,从业和经营管理人员主要为农户,大多采用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科学合理的经营方式以及专业化、高素质的综合服务能力去满足顾客的需求。同时,在“互联网+”和“旅游+”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的个体农户缺乏宣传营销意识,对外宣传较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旅游经营规模小,旅游产业链短
河南乡村旅游大部分地区缺少整体规划,大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规模小,较为分散,、与周围景点缺乏有机联系,这极大拉低了乡村旅游的层次。同时,乡村旅游是一个融合度极高的产业,它不仅涉及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更涉及第一产业的农、林、牧、副、渔,第二产业的加工业(农产品的加工和农村特色手工艺品的加工),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服务等。然而,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度并不高,旅游产业链短,需要延伸旅游产业链,提高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一)更新乡村旅游开发理念,丰富乡村旅游产品
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它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指引,打破地域界限和行政分割,注意发挥旅游产业的核心优势,培育区域旅游的增长极。全域旅游要求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将河南乡村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融合,规划、整合和合理利用区域旅游资源,丰富河南乡村旅游产品。
基于“创新”的发展理念,河南乡村旅游的发展要突破传统乡村旅游模式,创新乡村旅游形式,适时引入文化创意,因地制宜的发展民宿旅游,从而更好留住游客,让游客深入体验乡村旅游的乡土性和原真性。比如,开展农耕生活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经历小麦的播种、管理和收割,果蔬的种植和采摘的过程。
基于“协调”的发展理念,河南乡村旅游要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促进乡村旅游软硬件的协调;要不断培育乡村旅游地域特色,实现景区内外的协调。比如,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标准,推进农村的厕所革命,营造干净、舒适的卫生环境。
基于“绿色”的发展理念,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应注重保护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环境,积极开发绿色、有机、无污染的乡村美食,在游客体验种植、采摘食材乐趣的同时可以品尝到农家菜的别样味道。同时,以自然、优美、干净、清新的乡村环境为依托,积极开展养生康疗乡村旅游项目。
基于“开放”的发展理念,河南乡村旅游要打造大旅游的格局,实现乡村旅游区域化协调发展。基于“共享”的发展理念,河南乡村旅游要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实施乡村旅游发展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成果全民共享,全民共同⒂胂绱迓糜蔚娜过程。
(二)转变经营机制,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
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河南乡村旅游要融合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延伸和拓宽乡村旅游产业链。比如,跟第一产业农业深度融合,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农业劳动方式体验项目、农田风景游览观光项目、农产品采摘项目等);跟第二产业加工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乡村美食特色旅游纪念品、乡土风情手工艺品;跟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信息、金融、服务等相融合,以科技作为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动力和支撑,以信息推动乡村旅游智慧化旅游服务,以交通运输拉长乡村旅游产业链。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依托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河南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要优化道路交通线路,完善进入乡村旅游景区的道路交通标牌体系,提高河南乡村旅游的通达性;注重积极推进乡村的生态创建,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优美、乡土味浓郁;改善乡村街道的硬化、绿化和美化工作;改造农村水电、网络等设施,切实提高农村饮用水的质量;加强乡村厕所、餐厅、购物、娱乐等方面的配套设施建设。
借助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推进河南乡村旅游智能化。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公共信息共享及服务平台,引导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旅游+信息化”模式,让游客在乡村也能体验到旅游生活的便捷。
(四)加大人才培养,完善用人机制
乡村旅游由于本身的季节性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很难吸引高层次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乡村旅游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管理理念和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亟需加大对乡村旅游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此外,可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的模式,打造河南乡村旅游高素质管理和服务团队。
短短3天时间,参与此次全区领导干部学习会。先后系统学习了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服务业外包、环境维护与节能减排、领导艺术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创新举措。通过学习培训,感到获益匪浅,既让我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工作水平,也有利于在广大干部中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引领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任何实践活动离不开理论的引领,一是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同样需要科学理论知识的支撑。通过培训,不只系统学习了乡村管理的理论知识,解了当今世界乡村发展的最新动态,感悟了国内、国际乡村建设的胜利经验,也看到区、街道乡村化建设水平与国内领先乡村、国际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差异,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为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值得借鉴。学习培训是借鉴先进理论、胜利经验的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通过培训,二是拓宽了乡村发展的视野。国内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胜利的地方不胜枚举。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开阔了思路,开阔了胸襟,掌握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和创新的举措,提高了战略思维的水平,增强了同国内、国际领先水平接轨的信心。
只有不时加强学习,三是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是一门动态的科学。才干适应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的要求,才干在动态中体现与时俱进,才干在发展中真正步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性轨道。座各位带头学习,就会带动一大批,就会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就能达到不时学习、不时提高的目的
拓宽发展视野也好,四是提升了科学的工作水平。积累理论知识也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工作水平的提升,直接反映在工作的效果中。相信通过培训,对城市发展的思路将更清晰、决策将更科学、举措将更扎实,乡村化和乡村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将更高。
学习培训的落脚点在于运用。街道作为主城区和市城市规划的副中心,学以致用。理应成为我区乡村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成为全区乡村建设的表率。通过学习培训,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围绕如何进一步创新理念,加强和改进乡村规划、乡村管理工作,以下是初步的构想,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竞争力。古人说:法乎其上,城乡规划是乡村建设的龙头”提升乡村品位的有效途径。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只有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才干高水平、高品位。当前,正处于乡村化加速期,进入了以乡村现代化为主要驱动力的新阶段。要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高起点、高标准做好乡村规划,着力提升乡村发展模式,全面提升乡村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应该说,通过前两年的努力,主城区控制性详规已实现了全覆盖,为我做深做细规划、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步伐打下了基础,发明了条件。现在需要的就是高水平的前瞻性的科学规划,只有这样的科学规划才干有长久的生命力,才干确保乡村可持续性发展。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乡村规划中,要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筹划、高层次运作、高水平管理,坚持富规划、强建设,细规划、快建设,为加快区域发展提供了空间和环境保障。要在深入理解和消化好现有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更高层次水平上,进一步完善区域性产业规划、次分区专项规划,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先导性、全面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要按地块功能谋划高质量、高水平的项目,以具体项目对上争取,赢得支持,努力使隐性的发展资源变成显性的发展空间。
二、坚持功能性、服务性。
提升激进服务业发展水平,要全力发展第三产业。坚持把第三产业作为街道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主攻目标。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一是着力抓好重点片区的发展规划。继续完善以路、路、路所合围的主要商业圈为核心的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抓好社区地块的功能定位和前期规划。二是着力抓好重点平台载体建设。加快社区睦邻中心的开工建设,加紧实施社区商贸中心二期的建设,做好和社区睦邻中心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三是着力抓好环境建设。要一手抓硬件建设,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创设良好的地理优势、便当的交通优势、有利的商业优势等;一手抓软件建设,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质的服务咨询等,营造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美丽乡村;问题;措施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提出的重要观点,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很早就对此决策发表过论述,只有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生态农业建设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
1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1.1生态文明意识有限。从国家环保部调查研究全国生态文明意识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国内老百姓掌握的相关生态文明知识极为有限,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文明行为并不关注。政府行为是公众很大程度形成生态文明观念的实际决定因素,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较强的依赖政府行为。在大多数的地方,这种现象极为普遍,实际上,很多干部和群众还没有正确的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没有办法真正让他们在生活中做到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不能用实际行动对环境进行保护。
1.2规划水平不足。科学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活动的最重要工作,很多地方政府出台的小组规划与科学规律并不能吻合,规划内容还处于极为肤浅状态,对实际的发展需要不能达到满足,设计内容深度不足,此外整合不到位的状况在一些农村项目中也存在,对实际条件情况过分追求,把量力而为作为工作的唯一着重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在思考和改进农村发展建设上办法不多,在建设内容上不科学性极为严重,从而对建设美丽乡村水平造成极大的影响。
1.3资金整合力度有限。目前,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短缺,资金整合力度不够,仅靠上级资金支持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大,但是有些地方投入单纯依靠有限的地方财政,这导致项目资金整合难度增加,工作推进不力。同时,大多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加上农民本身并不具备很高的收入水平,自有资金有限,这也是农村建设项目资金难度增加的因素,从而限制了一些示范点建设水平的提升,距离建设美丽乡村目标很远,与具体的建设标准形成很大的差距。
2对策
2.1以生态文明引领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地方政府应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环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观念,贯穿于整个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容整洁是乡村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美丽乡村的主要标志。实现村容整洁,需要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这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要努力构建良好的村民居住环境,解决农村道路、污水治理、人畜饮水、信息、卫生等民生问题,真正的造福于村民。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应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寻找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地方政府应重视构建农村生态文化氛围,提升农民文化素养,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2.2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的导向性作用。首先,美丽乡村建设全局应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着眼点,把城乡一体化的实际需要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把绿色环保作为建设新型社会的重点内容,促进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次,地方政府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农村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做到统筹规划,要注意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发挥地方优势,要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符号和民俗气息,规划要因地制宜,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要把中长期的规划和近期的工作目标科学、有机结合,量力而行,不能顾此失彼,贪大求快,讲求实际成效。
2.3坚持以产业培育为支撑。美丽乡村需要有美丽产业,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否则村庄建得再美也会缺乏生机,甚至会成为新一轮“空心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才能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持久动力,引领美丽乡村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仅是刷刷墙,换一下屋顶,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提升乡村魅力,可以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地方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特点,引导农民大力开发特色农业产业,抓好地域农业品牌建设,为农业生产品牌建设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鼓励农民投身创业,增强农民群众良好的品牌意识,积极融入生态文明发展,彰显农业绿色环保理念。建设美丽乡村,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发展绿色经济,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各地实践证明,发展生态游、农家乐是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有效抓手。在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重视美丽乡村建设至关重要。兴文明本质上就是兴生态,而生态的衰亡实质就是文明走向衰亡。积极融入生态文明观念,这是建设美丽乡村充满良好性与积极向上性的前提条件,并有利于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推动中国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确立“强村富民”的理念,对于受中心城市辐射影响强的城市郊区农村,需在城市化进程中定位和引领乡村转型,强化城乡经济融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新农村建设要吸取“冒进式”城镇化发展带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教训,确立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理念,以土地整理与统筹城乡用地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村社区。(3)新农村建设应确立城乡整体规划和平等发展理念,把农村发展同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独特乡村文化的开发和保护相结合,重视建设多功能高效现代农业园区,壮大农村特色经济和生态文化产业。
2.适应乡村转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2.1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区域主导模式
首先,按照城镇化进程及效应,突出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性,如近郊区、远郊及城镇周边区、传统农区和山区农村等;其次,凸现农村生产发展的主导性,如都市型农村经济、生态循环经济、现代农业基地、企业群体集聚等;再次,明确农村发展的制约性,如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科教文化落后等条件。
2.2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操作主体模式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政府的作用是理念倡导、规划引导与示范引路。农民是建设的主体,但须有积极性和组织性。提高农民勤劳、自立与合作的精神伦理也十分重要。因此,在促进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进程中,要充分体现农民自主择业和创业的主体性,优先扶助农村创业性职业农民及其专业协作组织。
2.3推广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实践模式
新农村建设首要标准是生产发展。对区位与资源条件相似的农村,要实现农业资源由农户分散式利用转向股份合作制和产业化经营,促使“生计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型发展;对专业市场活跃的农村,需拓展与其他经济的联系,推进农村特色产业的规模化与社会化;对经济先发地区的农村,推行区域优化开发和城村“一元化”建设,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
3.适应乡村转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策略
3.1遵循城市化和农村发展阶段性与地区差异性,是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决策的科学基础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区域密集型的中心城区和分散化的农村城镇两极失衡的问题,发展壮大城镇化体系的中间层面。为此,应扎实推进以新城和中心城镇为核心、以新农村与新社区建设为支撑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策略。
3.2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与提升农村生产力相结合,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
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特点,新农村建设要创新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产业联动、经济互动的长效机制,推进“三整合一提升”的战略,即空间整合,逐步推行迁村并点;组织整合,建设中心村和农村社区;产业整合,发展现代农业与股份制企业,着力提升农村生产力及其创新发展能力。
3.3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文明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景观;特色营造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04103
1 引言
“美丽中国”的半壁江山在“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使乡土传统文化面临危机,许多有地域特色、民族特征、文化价值的乡村景观遭到破坏,“千村一面、模仿城市”的模式正取代乡村景观的旧有格局。美丽乡村建设理念,不应局限于传统新农村单独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模式,而应转变为对乡村景观环境的打造,营造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提升乡村文化品质和优良环境,以实现乡村的可持续性发展。
2 美丽乡村建设理念
美丽乡村的概念出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并在2008年正式实行“美丽乡村”计划,将大力发展经济和全力打造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用10年时间将所有行政村建设改造成为“村村优美、人人幸福、家家创业、处处和谐”的最美中国乡村。而美丽乡村包含乡村环境景观美和乡村社会美2个层面的内容。
2.1 乡村环境景观美
在乡村环境景观层面上,“美丽”指乡村物质空间的布局与设计美,乡村景观的营造应该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乡村景观的规划应该合理利用当地地形,发挥地域优势,营造出能够体现乡村特色和标志性的村貌景观。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合理布置绿地、休闲空间、文化及健身设施,创造优美的乡村公共活动空间,美化各家院落,营造处处相宜,家家美景的良好环境。
2.2 乡村社会景观美
在乡村社会层面,“美丽”指让人感觉和谐、美满,即乡村产业结构合理、规模适中、发展状况良好、村民富裕的美好生活。于此同时,在生产和生活中,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融洽,形成文明友好、和谐的乡村社会氛围。
3 乡村景观特色营造
3.1 具有生态价值的乡村景观营造
3.1.1 顺应自然地形
乡村景观设计应顺应自然地形,自然地形是维持土地安定性的大地形状。改建原则应避免造成土地不安定感。另外,农村经济不发达,大拆大建不仅造成土地不安定,而且会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浪费。尤其在云南,地理位置特殊、地貌复杂,乡村依山就势而建,不仅顺应自然地形,而且造就了独特的乡村地理景观。例如云南元阳县牛角寨乡小岭岗村的蘑菇房,参差错落依山就势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景观,这种环境自身可修复的建造方式不会割裂自然景色,并能融于自然之中,与大地环境成为一个整体。
3.1.2 运用地方材料与技术
地区原生材料是可直接利用的资源,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干阑式竹楼(图2)、城子古村的土掌房、大理白族以石头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等,把这些材料运用在设计中能够降低造价,还能使乡村景观更具地域特色。采用传统技术利用地方材料,将新技术与地方材料同时运用于乡村景观建设,可以在设计表达上更加适宜。
3.2 具有审美价值的乡村景观营造
3.2.1 乡村自然生态景观
乡村自然生态景观是由植被、水体、山林等组成,是不可建设用地,其以保护为主,规划为辅。绿化走廊、森林绿地、生态防护林、大面积的植被板块,乡村中原有的
池塘、河道及及其它水体,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应以保护为主,创造出合理宜人的开放空间、灵动的水体,与乡村生活环境相协调。
3.2.2 乡村聚落景观
乡村聚落景观是由乡村建筑和乡村生活环境组成,是乡村基础性的环境景观。乡村建筑记载着村庄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着村庄独特的审美倾向。著名的云南城子古村(图3),将土掌房很好地保留下来,给当代人展现了600多年前村庄的历史风貌,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乡村生活环境景观主要体现在庭院、街道、广场、公园、文化设施等场所。乡村聚落性景观规划设计要尊重村庄原有肌理,尽可能不破坏村庄原始形态,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张。
3.2.3 乡村生产性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主要指农业生产景象,包括农作物的生长景观。乡村的生产性景观是以乡村生产者为主导的生产过程的自然体现,它的生产性质和生产过程决定了乡村的生产性景观特色。从景观色生态学的角度看,农田可以看作是一种板块类型,它的设计内容有大小、类型、数目、格局等,农田的整体风貌和农作物的生长景观,使乡村生产性景观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3.3 具有文化价值的乡村景观营造
乡村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传承乡土历史文脉和再现地方精神上。乡村的历史文脉是一个地区遗留下来的精髓文化和历史渊源,使乡村具有文化底蕴和乡土特色。乡村的历史文化是最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见证了村庄的发展与演变。
地方精神是村民们长期养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精神财富。乡村中的石井、牌坊、水巷、小桥、古戏台、古庙等典型的村落小品都是村民对乡村的宝贵记忆,具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营造乡村景观特色要从地方的群体记忆、地方遗产出发凸显该地域的文化特征,寻求符合地方精神的象征。村民的活动影响着该地域空间的独特面貌,将村民印象深刻、具有重要价值的景观要素作为活化、保存和再创造的特色。以自然地景资源、娱乐休闲及具有人文特色的空间作为设计的素材,营造出能够唤起该地域村民深厚感情的景观构想。
4 昆明近郊美丽乡村景观特色营造
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各省市县相继掀起了。处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昆明市近郊区的乡村是一种特殊形态区域的生态系统,是产业、人口和空间结构逐步从城市向农村特征过渡的地带,具有强烈的异质性。乡村在与城市化同步的建设中,其小楼房、柏油路带来的强烈冲击,使得城市近郊区乡村景观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乡村特色逐渐丧失。在此情形下,建设美丽乡村就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特色,以美丽乡村理念为指导进行景观设计。
4.1 顺应自然地形、构建和谐人居
先民在村落选址过程中,特别注重择吉而居、为己所用、顺应自然、因地适宜,利用有利的自然要素创造更加适合生产生活的环境,并使整个村落、建筑与自然要素相融合。如昆明市近郊盘龙区阿子营乡铁冲村风景秀丽背山面水:背靠梁王山脉,水田靠河谷地带,村内水系为昆明主要水源地之一松华坝的支流,附近大小龙潭遍布,水源十分丰富,地势优越。可见,铁冲村的先民在村落选址中不仅重风水,更注重因地制宜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在顺应自然地形基础上营造乡村文化景观,将顺应自然的观念融入乡村保护与建筑中,因地制宜,结合村庄环境特色、建筑特征、水系及乡土植物等元素进行规划设计,使得乡村景观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更好地保护乡村的生态景观,营造地方景观特色。
4.2 保护乡村景观、延续地方特色
在乡村聚落形态上,通过调研可知,昆明近郊地区乡村以弧形聚居模式为主,体现出诗意田园的审美,拥有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在营造乡村聚落景观特色时,应该保持乡邻间友好互动的聚居模式,保持乡村自然基地,利用原有的池塘及林地造景,可依据山势地形用多户围合成院落式建筑群,其间点缀小片菜地与花草,再现传统乡村的用地划分、院落空间、建筑形态及生态环境等要素,形成美丽的田园风光景观。此外,在适当的地方建造公共基础实施,以满足乡村村民现代化的生活需求。
在乡村建筑形态上,昆明近郊的传统民居以土木结构合院建筑为主,在建筑围护及保暖防潮等方面有局限性。因此,要发掘出传统建造技术的宝贵经验加以优化改良,引入新的技术形成具有多种优势并保持乡村建筑特色的建造体系。例如在承重结构中加入新材料,提高建筑的耐磨性及安全性,既能达到现代建筑的建设标准,又能体现乡村自然的特色,进而营造出和谐优美的效果。
在农业景观形态上,昆明近郊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特色主要体现在农作物种类繁多、景观空间层次和色彩丰富等。乡村中四季花开,尤其是地域优势造就的梯田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利用这些特质,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可开拓休闲观光农业园以发展农村经济。
4.3 传承乡土历史、再现地方精神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盲目模仿城市景观使得乡村中许多重要的雷地域性建筑及生活场景遭到破坏,割裂了村民对于地方的情感依附,缺少了地域感。乡村景观应该留有一些最为原始的、当地村民能够认同的生活场域,成为一个能够容纳居民对地方特殊感情的熔炉。昆明近郊乡村中的村民非常注重精神寄托,对古神庙、教堂、祭天仪式等非常敬重。乡村里的古庙、古祠堂、古树名木数量众多,在营造景观特色时就要保留地方性,最大程度上修复其原貌,以保留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在美丽乡村营造时保持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村寨建筑特色及少数民族节日,如苗族花山节盛装表演等,由此产生的集体记忆能唤起独特的地方情感。
5 结语
昆明近郊区美丽乡村建设,应根据当地乡村特点、民族特色、建筑特征、风俗习惯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尊重村民生产、生活习惯,提取具有乡村景观的特质来进行乡村景观特色的营造,以展现乡村浓厚的乡土气息、独特的文化景观,尊重并融于自然之中,这种美才是城市无法涉及,乡村所独有的美。
参考文献:
[1]骆 敏,李伟娟,沈 琴.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太远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2(3):11~13.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3]徐 丽,宇.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及营造[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4]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邵剑杰,黄淑娟,李先富.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住宅科技,2013(11):42~43.
[6]刘滨谊,陈 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2005.
[7]贾保全,仇宽彪,成 军.北京市景观生态与绿色空间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关键词:“三区三州”;教师队伍建设;困境;对策
1“三区三州”
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建设现状在党和国家坚强领导下,“三区三州”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教育强国不能只是硬性指标数据的提升,更是要在教育内涵上体现教育的质量高、结构合理。目前,“三区三州”教师队伍硬件层面现代化速度较快,但在软件层面现代化难度较大,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1.1教师队伍建设高度依赖特殊政策支持
“三区三州”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非常有限,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高度依赖中央政府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据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19来看,“三区三州”地区教育支出90%以来来自中央转移支付,云南省怒江州全州各类学校拖欠教育工程款11.97亿元,其中福贡县拖欠2498元,州县财政存在的财政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和还贷压力问题,为当地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1.2教师队伍师德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极大的影响,师德建设是好老师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三区三州”地区出台的多个教育政策文件都强调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但却缺乏精细的可操作措施。从福贡县历年的教育建设文件来看,师德建设的措施都是十分模糊的,许多文件只强调师德的重要性和简单地提出加强师德建设,并无具体的师德建设方法,这既不利于当地加强师德建设,也会导致推动师德建设的内源性动力不足,使教师对师德的价值和功能认识不充分。
1.3教师队伍结构失衡
近年来,“三区三州”教师补充力度进一步加大,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然而由于缺乏精确的教师引进机制,“三区三州”教师结构性失衡问题仍然严重。首先是年龄结构不合理,据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19来看,“三区三州”地区30岁以下教师占比均未超过25%,低于教育部2019年公布的同类数据43.4%。福贡县无高速、无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自然条件艰苦,难以吸引优秀年轻教师长期从教,目前,福贡县多所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年龄老龄化趋势十分严重,45岁以上教师占比在27.8%左右,未能形成合理的“老中青”教师队伍结构.其次福贡县学科教学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缺编问题也比较严重,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专任老师数量不足。拉甲木底小学、架科底小学、腊竹底小学分别仅有6名、5名、3名音体美教师,有些小学甚至存在没有音体美专任教师的情况,数语老师几近包揽了所有科目课程。
1.4师资力量分布不合理
“三区三州”地区教师队伍除结构失衡外,还存在突出的师资力量分布不合理问题。一方面,“三区三州”城乡师资力量失衡问题明显。在“三区三州”,补充的优秀教师、教师职称评定、教师培训机会常常向城市学校教师倾斜,相比城市教师,乡村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更加狭隘,师资力量仍是乡村教育短板。另一方面,“三区三州”乡村中小学校与校间师资力量也不合理。以福贡县来看,拉甲木底完小现有学生730人,教师62人;马吉完小现有学生365人,教师30人;亚佐洛完小现有学生467名,教师28人;旺基独完小现有教师242人,教师18人;阿路底完小518人,教师30人。无论从我国师生比标准还是校间师生人数对比来看,福贡县校间师资力量失衡的问题都较为严重。
1.5教师队伍培训质量不高
“三区三州”地区缺乏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缺乏骨干教师队伍及学科带头人,缺少专家引领,教师培训面十分有限。截至2019年,福贡县教育局政府官网公布显示福贡县教职工共1095人,但2020年国家级专项培训时,福贡县仅有150名教师参与,仅占总数的13.6%,在当地开展的“一课一优”活动中,共有693名教师参与,还有36.7%的教师无法参加当地优质的基础教育培训与教育交流活动。在这些培训活动的背后,教师职业培训机会分配失衡、培训内容泛化,无法满足当地教师教育者的角色需求、缺乏完善的培训制度机制、培训手段单一的问题更加严重,深刻制约了当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1.6教师队伍教育理念落后
“三区三州”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教师培训机会失衡、社会教育理念淡薄等问题使当地乡村中小学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仍以“升学主义”为主,许多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考虑学生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常以分数作为教学内容衡量的主要标准,不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采用机械的应试化教育手段,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常常是一知半解,使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
2“三区三州”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路径
2.1多方争取,积极筹措项目资金
针对“三区三州”教师队伍建设中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薄弱的问题,“三区三州”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强请示汇报,积极争取中央、省、州教育发展项目和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均衡发展公共财政投入体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千方百计加大县级投入,切实落实教育经费,同时,政府应拓宽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多方位寻找、吸引非政府组织等第三方公益组织支持参与当地教育发展建设。
2.2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首先要从树立教师职业信念入手。师范院校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除开设“教师道德修养”“教师伦理学”等专门师德培养系统课程外,还可以将师德楷模请进课堂,借助网络平台力量做好宣传教育,加强职业教师的师德师风培养。当地政府和学校应深入调研,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制定合理的师德考核目标,明确师德考核具体内容,既要符合国家社会发展要求,又要内容简明,突出重点,使考核标准便于操作。把师德这一理念融入每一个教师心中,同时加大对师德评选结果的宣传,大力宣传当地优秀教师事迹并给予奖励。
2.3优化教师结构
我国要继续完善特岗计划、公费定向培养和免费师范生等政策,有针对性地为“三区三州”培养更多优秀本土教师,鼓励福贡县开展当地专项师范生定向公费培养并扩大规模,特别要加紧薄弱学科教师的培养力度。推进教师编制标准合理化改革,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为年轻教师和稀缺薄弱型教师预留更多编制,严禁占用、挪用、截留编制和有编不补,并逐步实行教师退出机制,让真正乐教、善教的教师得到更好的专业发展和系统内流动。切实加大当地乡村教师的待遇保障力度,统筹乡村教师的住房、医疗等长效保障机制,在制度设计上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此外,当地政府还应关注年轻教师特殊的心理需求,尤其关注年轻教师的感情问题,当地政府要采取多种措施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情感难题,为乡村青年教师营造舒心的从教环境。
2.4合理布局师资分布
要使师资力量分布合理化,就要进一步缩小“三区三州”城乡发展差距。“三区三州”地区要提高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乡村教师的合理需求,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为他们配备相应设施,积极统筹乡村教师医疗、子女教育问题,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同时,县政府应密切关注乡村学校教师与学生人数比例,合理分配教师,优先补充教师数量不足的乡村学校,建立长期追踪监测机制,有效对不同学校教师需求问题进行针对解决。
2.5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针对当地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要改革“国培”“省培”等各级培训项目,福贡县应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诊断,优化培训内容,合理安排培训时间,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行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方式,将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有机融合。扩大培训覆盖面的同时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集中培训,特别要将培训机会向乡村教师倾斜,使当地乡村教师都有获得高质量培训的机会。除了走出去外,还要推进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改革。当地政府可以建立教师专业培训发展中心,使该中心成为城乡教师和外来支援优秀教师、培训援助机构等与当地教师交流研讨的平台。同时,当地政府要发挥多元主体治理作用,鼓励多元社会治理主体参与教师专业培训中心管理和活动,完善教师专业培训中心长久投入保障机制。
2.6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三区三州”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一定要多方联动,积极沟通,破除“升学主义”影响,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借鉴其他地区优秀经验,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共同愿景,自上而下营造学习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展开针对性培训和教学交流活动,让乡村教师体会、领悟多元教育价值观,同时,增强乡村教师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和课堂教学适用能力,激励教师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培养真正的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3结语
“三区三州”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最短板,了解“三区三州”教师队伍建设整体形势,系统把握“三区三州”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难题,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布局提供清晰的引导。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三区三州”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延州,吴晶,郅庭瑾,等.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19[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2]宋旭东,宋萑.新时代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关键词:中国乡村景观;环境保护;园林建设;协调优化
1 乡村景观园林的概念及内涵
乡村景观园林是一个涵盖范围比较广泛的领域,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来概括它。从它的表面意思分析可知,它主要包括乡村与景观园林这两个部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当然在某种意义上,乡村与农村的涵义存在一定的区别,农村一般是指和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农业为核心的经济区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民已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的概念是比较模式的。我们用乡村这一定义作为阐述,探讨乡村景观园林的建设。景观园林可以简单的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景观与园林,景观是包含着地球表面自然的、人工的人类聚居环境,与社会、文化、习俗、人类精神、审美密不可分。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物质为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因此,广义的乡村景观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是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国际上,美国、日本及其德国等许多发达国家正在对该领域展开深入的研究,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比较早,也非常注重对乡村景观的系统研究,其关于乡村地区的园林规划建设的经验技术比较成熟。
2 乡村景观园林与环境保护体系的协调
2.1 在这些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经济可持续建设理念的兴起,乡村景观园林领域也在不断得到深化。但是演进过程中的乡村景观园林的建设研究还是空白,具体应用理论及其探究水平都处在成长阶段,非系统性是其主要特点。由于现实理论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不能将乡村景观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系统展开探求,也就是说,这需要现代社会的努力,从而确保其理论研究环节的进步,由于目前这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调查、分析论证。然后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角度,选取从古至今的村落实例,分析乡村景观的构成元素,对空间化、时间化等可以量化的元素予以量化,分析其演变发展。现代人类聚居环境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以生态意识、大地景观等现代思想为世界观,以设计结合自然、现代宏观区域景观规划等理论方法为导向,书中重点分析阐述了欧、美等国现代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在乡村景观园林研究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明确其是乡村的一个组成模式之一,但是它涉及的领域是比较广泛的,比如社会的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及社会应用领域等。通过对乡村景观园林内容的研究,可以确保其民俗方面、社会结构方面及其环境艺术应用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探究,实现乡村景观园林的深入分析,具体内容包括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乡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景观园林所造成的影响冲击,乡村景观园林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乡村景观园林与乡村经济的内在关系,乡村景观园林与乡土文化的内在关系,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乡村景观园林的空间格局特点,乡村景观园林的艺术处理等。
2.2 通过对乡村景观园林未来发展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展开乡村景观园林的未来应用模式的研究,实现城市变迁下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体系的优化。以利于日常的乡村景观园林规划的明确性,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有利于现实工作难题的解决。文献资料是了解乡村景观园林形态构成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包括地方史书、地方志、家谱等,这些文献资料对村落的选址、布局、发展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因此可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研究。
2.3 为了对乡村景观园林建设进行更细致的研究,我们需要做好相关的基础性的工作。比如在大量实证材料的应用上,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研究下,进行乡村景观园林建设规律的探讨,从而方便现实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在当下社会中,我们利用先进的理论体系展开乡村景观园林研究,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都是依照自然规律,进行日常的布局的。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乡村的景观园林应用条件,我们要展开当地居民的调查问卷研究,从而进行居住方式及其价值理念的分析,从而满足现阶段的乡村景观园林规划建设的需要。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对乡村景观园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实证对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内容和形式的演变;总结归纳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分析乡村景观园林的构园特色;找出乡村景观园林成园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乡村景观园林研究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它在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2.4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明确好乡村景观园林与城市景观园林之间的区别,所谓的城市景观园林就是通过人工手段的应用,确保自然环境的改造。乡村景观园林与之相比,多了一些自然的痕迹,无论是自然应用环节还是艺术追求环节都充分体现了这一应用特点。当然了这两种应用模式本身并没有什么艺术水平的高低。但是,倘若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乡村景观园林远比城市园林自然优美。“师法自然”只有从乡村景观园林中才能获取第一手的灵感源泉。
乡村园林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是由于理解及其认识环节的偏差,乡村园林的概念对于当代社会中的人是比较模糊的。主要是因为对其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研究,从而导致了社会一部分人的误解或者不理解。通过对乡村园林更为贴切、科学的理论研究,可以促进乡村园林研究领域体系的健全。目前来说,我国的一些园林遗址是比较多的,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外界干扰也比较少,非常有利于现实园林问题的研究。创造现代中国乡村景观园林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探讨乡村居民对园林的需求,以及乡村园林对大地景观环境和改善生态的重大作用。乡村园林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们的平凡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因此,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乡村园林艺术形象,这对于我国未来乡村规划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 结束语
在十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美丽乡村其内涵就是要确保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证乡村经济发展,同时要保证乡村的自身文化发展。众所周知,衰弱的文化无法凝聚人心,无法起到向心的建设作用,而这正是乡村景观存续的基本条件,所以让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正是我们景观工作者所需要思考的命题之一。
乡村景观的内涵
乡村景观是指以乡村自然景观为背景,由乡村地区的聚落为核心,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的景观环境综合体,反映着人对自然进行低烈度的改造后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作为乡村景观的美丽则反映在村落内部空间布局以及村落整体同自然环境的和谐之上,同时乡村景观还体现在着村落自身的历史文化的传承、民俗传承。乡村景观的建设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的建设对于乡村景观的要求就是创造一个生态适宜、经济合理、方便舒适的乡村生活体系。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对于村落的改造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的热潮,部分地区,对于乡村进行大拆大建,而乡村景观的建设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改善了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但是这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1.规划不合理,城郊乡村成为大城市附属。部分规划人员没有将城市中的规划与乡村规划区分开,在乡村中也按照这城市规划的方式来对乡村进行改造,使得乡村成为城市的附庸,而无法独立发展。殊不知乡村相对于城市是独立的个体,乡村自有其自己的经济文化特征,如果其经济文化都围绕城市进行,那么最终乡村将丧失其文化自信和自觉。美丽乡村背景下的乡村建设绝对不是城市化。
2.只重建设,忽视文化。乡村农业的发展无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那么“外出务工”“村办工厂”大行其道,一切为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而进行。而乡村这样被动致富的结果就是造成“空心村”,即人口流失和老龄化,认识乡村建设的主体,而这对乡村景观的伤害则是其乡村民俗、手工艺、乡村曲艺传人的丢失,而这样的乡村发展只满足了物质条件的提升,反而会对乡村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3.景观同质化。部分地区对于乡村的建设变得高度功利化,不尊重当地的景观元素特征,而只是简单地进行拿来主义,伪造民俗文化、媚俗城市游客等层出不穷,对于符合当地文脉特征的景观而没有进行仔细挖掘,这些对于社会形态、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最终将体现为乡村景观的特色丧失。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措施
为了深入推进美丽乡村的良性发展,在总结了其出现的诸多问题之后,笔者认为应当在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以下4点措施是必不可少:即合理规划理念,因地制;拓展乡村景观开发思路,在经济开发的同时,挖掘当地文化特征,开发乡村体验式文化,将村民文化传承人留驻乡村;发挥当地村民的主体意识,调动村民的主观能动性;风貌特征的保存与新技术融合。
1.合理规划。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建立在合理的规划基础上,地域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我们应当从生态功能入手,把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合理规划当地土地资源及水资源的的使用,确保乡村的饮水安全,污水处理方便,以生态适宜和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对能源、材料进行合理再利用,确保对村落环境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2.拓展乡村开发思路,在乡村景观的开发中,不仅仅只有农业生产景观以及简单的农家乐,应当挖掘当地文化传统,依据当地文化传统特色,打造个性乡土景观,开发体验式乡村旅游。将乡村的原生态生活展现给游客,并且能让游客不仅仅是游览过,更是将自身置于农业生活环境之中,这样不仅仅保存了当的文化生活习俗,并且还可带动了乡村经济的进步。
3.发挥村民主体意识。在乡村的建设中,农民是其主体,主体没有其能动性,而仅仅靠外部输血,对于乡村景观的层面来说,是远远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而村民对于传统文化的断裂和对物质生活的单向追求,导致其缺乏正确的景观观念,所以需要基层政府对村民进行宣传,努力提升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将村民从城市的漂泊中引流回乡,而在今后的产业营造中,村民也会成为乡村建设的干细胞,不仅是当地传统建筑景观施工工艺的传承者,同样也是当地文化风俗的传承者。在实际的景观营造重也起着重要的主体作用。
结语
在乡村的建设中,乡村的发展不仅仅只是经济的发展,而乡村的保护,也不仅仅是停滞不前。乡村的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其乡村的本质问题是目关短浅的拜金与自身文化不自信所造成的。我们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人,而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归结于一,都是为了培植出适合我国乡村发展的途径,发展和保护,对于乡村来讲是统一,本质是一体的,其目的都是为了乡村的独特价值。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魏广龙(1970-),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居住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住宅户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