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环境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课题研究的宏观目标就是要制定出一个比较全面和科学的人文培养体系,通过树立培养目标,搭建培养平台,通过建立评价体系,为学员以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一、现有人文环境
1.学校人文资源现状
目前,生长干部学员营人文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人文课程严重不足。大学四年除了一学期的大学语文课和部分选修课,没有更多正式的人文课程。二是基层单位基础设施短缺。生长干部学员营没有全面普及建设阅览室或定期定量配发书籍,导致阅读书籍的不便,不利于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人文环境的构建也是不利的。三是现有资源利用不足。根据调查了解,对人文类书籍的借阅很少。以本科学员为例,所借阅的书籍大部分是学科辅导资料、个人兴趣爱好的内容,人文类书籍寥寥无几。校园网上相关内容的点击率也不是很高。
2.对于生长干部学员营现有人文环境的看法
教员认为,必要的人文知识是最基础的内容,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而现阶段学员学习人文知识主要是为了通过必要的课程考试,主动进行课外拓展的很少,开设人文课程没有达到激发学员兴趣潜能,主动培育提升人文素养的初衷。
营队干部对本单位人文环境现状非常清楚,但总体上,人文环境构建营造的工作是非常滞后的。一方面,营队干部接触的人文知识有限,工作后如果疏于学习提高,在这项工作上就基本无经验可谈、无路子可循。另一方面,营队干部在这方面力量较为薄弱,往往会力不从心。
生长干部学员作为营造人文环境最直接的参与者、受益者,这方面的矛盾更加突出。一是学习人文知识的时间难以保证。二是对人文资源的遴选利用盲目、不实际。三是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
3.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是对人文环境的传统定位尚未破除。学校设置的人文课程分量太轻,四年本科学期期间不能延续,导致大部分人产生惯性思维,认为这类课程不重要,大概学一下,通过考试就可以了;学员旅、营在培养学员的过程中很难下大力气营造人文环境;学员在四年军校期间任务日趋饱满,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更为轻视。
二是旅、营着力构建营造的力度不够。一方面,对学员的教育引导不够。对于学校人文资源的指导规划需要加强,发挥学校特色文化优势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基层开展文化活动的形式过于单一。在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学员一堂课等活动时,注重更多的是突出时事政治或比赛本身的操作技法,总体上看,文化气息不浓厚。
三是学员自学自修普遍缺乏科学规划。人文知识的学习是长期的,人文素养的积累也是缓慢的,需要一个符合个人实际设计规划并付诸实施,才有可能收到实效。在现有框架下,学员培养人文素养,在实施的过程由于缺乏规划,就会出现“吃快餐”的不良现象,想到什么“吃”什么,往往营养价值不高,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二、人文环境在军内的成功先例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西点军校采用双轨制,加强对学员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美国三军军官校都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量改革,大量增设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2009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美国大学年度排行榜,根据教育品质、学生经验和学生成就三方面的评定,首度将美国西点军校列在榜首,而哈佛大学则仅仅排名第五。西点的毕业生之所以能够在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如此广泛而重大的影响,和它教育体制中对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是密不可分的。
而我军院校特别是几所综合大学,都是从原来的理工科院校发展起来的,人文学科基础较弱,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相对不够。因此,我们要发挥后发优势,努力适应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充分发挥自己的传统优势,在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应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
三、学员营人文环境的具体内涵
1.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
一要着眼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文化素养的提高。首先,优化学习方法,掌握基础知识。将学习更加合理化,克服死记硬背。其次,进一步提高对学员人文知识的要求。更多地深入思考体会、对比总结。最后,文化素养的提高是最高目标。通过基础知识学习,更多的是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积累知识、提供素材。
二要满足学员学习人文知识方面的基本诉求。一方面,帮助学员解决现实困难。营队要确保学员有充足的时间空间和充分的资源可以利用,保护好学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利用。根据学员营现有实际,对图书角、阅览室、文化墙等基础设施加大投入。
三要抓住点滴时机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使学员置身于浓厚的人文文化中。与此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全员参与的健康的人文氛围,使学员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思想上得到启迪,情感上得到陶冶,精神上得到升华,素质上得到提高。
2.养成良好的人文思维
一是以点带面,促进全面发展进步。人文素质教育应当教育学员如何去做人,如何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培养学员基本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 、沟通能力、审美能力、学习能力、讨论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等。
二是启发提升个人文化素养的自觉。引导学员通过想象和联想,调动以往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即对学习的主人公进行“角色置换”和“情感迁移”,这样不仅能拉近不同生命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体验情感的丰富、生命的博大和崇高,体味人的尊严和神圣,还能受更高的精神境界的吸引和净化,从而实现学习者自身品格的提升。
3.培育崇高的人文品格
增强学员的人文素养,使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创设各种方式营造符合学员思想和生活实际的认知共鸣或心理认同的情境,使学员产生真正契合实际的“心灵”感悟和深刻的体验,并最终获得精神的开启,生命的升华。
四、建设学员营人文环境的具体方法
1.学员营与教员双向结合,丰富人文活动
学员队定期组织人文活动,教员参加并指导这些活动。如定期出黑板报、简报,有计划地开展专题读书、知识竞赛、音乐鉴赏、影视配音、书画欣赏、板报展览以及辩论赛等活动。将先进的军事文化理念融入到军人精神生活之中,形成具有军事创新的、与时俱进的先进军人精神文化生活,使之成为军校教育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源泉。
2.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
一是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多采用研讨式、问答式、辩论式等双向交流式教学方法,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二是积极为学员搭建平台。为学员提供发挥聪明才智、提升个人素质的机会,让学员在文化实践中修心养性,培养加深对军队的感情,全面提升素质。
3.参加社会实践,提升人文素质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育人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可以使校园生活得到丰富,使每个校园人的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很好地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很好地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很好地促进师生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很好地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一、校园文化的认识和定位
什么样的文化才是校园文化,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是不是校园文化,墙壁上的校训、名言警句是不是校园文化,校长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是不是校园文化。所有文字、规章制度、条文、思想、图腾,只有转化为学校全体师生的内在需求和相同值取向,外显为共同的处世原则和行为方式,这样的文化才可以称之为校园文化,才是真正意义的校园文化,不然,它最多只是一种文字,或文化的符合,不能构成影响人、教育人、激励人、规范人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一旦形成,它象物理学上的“场”具有巨大的能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置身其中的每位成员都施加着一定的制约力和影响力,规范着每个人的思想、言论和行为,这就是校园文化的威力和魅力,也是我们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根本原因。
二、创建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及科学内涵
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可以让学生在心情愉快的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滋生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还可以让学生在爱美、审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达到精神世界的升华。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主要指学校所处的人文环境、地理位置、教学设施、活动场所以及校园里草地、花坛、道路等硬件工程的合理布置等,由于其隐含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等文化因素,所以它可以影响学校成员心理、价值观念与态度,也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保留与传递学校的某些传统。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形外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其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显而易见。物质文化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日积月累中形成观念,化为行动。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健康向上,整洁优美,和谐统一”为理想形象。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主要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学校紧密结合时代精神,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文化。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是学校培养目标的规范化的标本,它既能使管理步入法制化的轨道,又能营造一种促进学生自然成长的理想化氛围。既有一定意义的强制性与约束力,又有强大的号召性和感召力。它以文字条约的形式出现在师生面前,就形成了人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的检验评判的标准,它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塑造和正确习惯的养成无时不起着导向作用。
4、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既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想、陶冶情操、加深和拓宽课堂知识、开发潜能,也能够促进校园文化整体水准的提升。
三、确立核心价值,丰富校园文化,促进“人・教育・自然”和谐发展
校园环境、教育氛围,是一所学校的脸面和眉目,是一所学校的品位;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品质,也是一所学校的气质;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精髓,更是一所学校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如何为全校师生创造一个风光旖旎、赏心悦目、情趣高雅、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如何创造一个教师勤教、学生乐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面对问题乐此不疲不懈探索的教育氛围,如何营造一个尊重、信任、理解、宽容、欣赏、激励、支持、诚信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文空间,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师生员工既感受到工作、学习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又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些都是构筑校园新文化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对教育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入手,对丰富学校文化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1、确立核心价值,创新规章制度,形成了人本和科学相融的管理机制。核心价值是学校在追求教育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是全体或多数教职工一致赞同的关于学校意义的终极判断,在内表现为相同的价值取向,在外体现为共同的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2、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使校园充满诗情画意的人文空间。
注重校训、名言警句的生成过程。物化形态的名言警句只是一种文字符号,只有当它被师生认同并转化为内在需求体现为外在行为的时候,才能成为本校的校园文化,才能成为陶冶人、激励人、提升人的精神食粮。
(1)开展向全体师生征集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名言警句,征集的过程其实就是比较、选择、认同并遵循的过程,同时把大家讨论定稿的内容再次返给全体师生并组织教育学习,进一步内化其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楼梯走廊上的艺术化的名言警句,已成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2)开展以人文为主题的激励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创设各种情景,激发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教育是一种管理手段,将这种手段应用于学校的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及其它日常管理工作中,就会大大提高师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使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德性品位,使学生呈现崭新的思想风貌,精神风貌。
文化是人类文明与科学的象征和代表,是人类美德和智慧的表现。学校是传承文明和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人类文化的神圣殿堂,学校文化是各类优秀文化、先进文化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学校生命和灵魂的集中体现,继承文化、整理文化、创新文化、培育文化、传播文化是学校的职责和使命,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教育品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和成就教师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傅冬梅;;浅谈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王晓蕾;;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吴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河教育;2010年01期
[4]钱涛;张亚林;;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须彰显职业特色[J];职教论坛;2010年05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25-02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小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社会上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如没有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学生易误入歧途。学校是育人的阵地,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我们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优化校园文化,努力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一、遵循教育规律
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确定下来。组织师生学习学校制定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安全工作等工作制度,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二、充分利用校园空间
提高墙报、橱窗、标牌的利用率。如:办公室外墙张贴“八荣八耻”,设置“敬廉崇洁,遵纪守法”警示牌;操场围墙上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学校多处设置“清洁校园,不乱扔纸屑”、“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爱护花草,美化环境”标牌。把思想教育延伸到课外。学校到处充满着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三、开展课外活动
1.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面向全体师生举办专题讲座,宣传大公无私、廉洁自律、尊重、礼让等美德及人物事迹,明确教育意义。各村小学悬挂横幅,制作“敬廉崇洁、遵纪守法”警示牌,张帖宣传标语,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向师生征集警示教育歌谣、诗词、漫画、书法作品。师生上交的作品能准确地诠释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抨击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浩然正气。
2.开展“校园文化早餐”活动。单周晨会十分钟,由学生自主确定主题,选择内容开展活动。活动内容涉及到课外阅读、词语积累、古诗文背诵、讲故事、猜谜语、歌舞,小品表演等。学生的学习技能、表演才能、爱好特长得以充分展示。
3.开展“道德早餐”活动。双周晨会,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政策、法规宣传,时事政治教育。师生共同参与,选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名言、警句,模范人物事迹进行自主教育。每年度“文明学生”评比活动中都涌现出大批文明礼仪、奉献爱心、敬老爱老、遵章守纪的学生典范。组织“文明学生”报告会,宣传他们的事迹。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宣传,扩大影响,形成感召力。
4.开展“道德共餐”教育实践活动。在学生及家长中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标语征集”活动,以文明礼仪、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社会公德进万家”、“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监督家长的不文明行为,大力营造人人争做文明市民的氛围,先进人物事迹予以大力宣传。
5.开展“露一手”素质教育系列活动。六月份开展文艺特长露一手活动。组织文艺汇演,初选优胜者由专业教师组织培训,参加市级竞赛。征集书画作品,指导优胜者参加市级竞赛,我校连续多年在市级竞赛中获团体一、二等奖。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科技制作小发明露一手活动相继开展,优秀作品予以展示,促进此项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6.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建立的“环保卫士宣传队”。成员在校园内监督学生,对破坏校园环境的行为说“不”,对不文明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在校外,他们监督群众,宣传环保的现实意义,他们是环保的忠实倡导者。这已融入了社会文化。
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守则》、《规范》、《细则》,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文明班级”标准人人皆知,师生共同努力创建“文明班级”,年末评选对象在全校范围内交流先进经验。
五、注重办公室文化建设
办公室的走廊里,室内的墙壁上张贴的是教师的书画作品,警示语从教师中征集,内容代表全体教师的心声。书画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人文氛围。学校组织开展文明办公室评比活动,确定环境卫生、文化氛围、工作态度、团结合作等方面为评比重点。全体教师更加和谐相处、勤学上进、求真务实。
六、开展师德教育活动
关键词:校园环境;人文关怀;校园文化
一、校园环境建设中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
校园环境是指在校园内影响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本文所指的环境是特指学校的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建筑群、运动场地、校园绿化、道路以及人文景观等校园文化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
人文关怀是指以关怀人、尊重人为主旨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表现出对人的生存现状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校园环境建设中的人文关怀,就是指在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理顺人与环境的关系,确立人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关心、理解,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体现人们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
二、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随着教育的发展,对校园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理念的以及和谐校园的提出,大学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朝着“综合素质型”转变,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使校园环境德育和美育的职能进一步强化,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提倡人文关怀,对于校园环境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校园环境是人化的环境,校园环境的职能,就要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以人为主体,关心人,以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目前校园环境建设中,对人文关怀的体现,与我们的理想状态还有较大的距离,存在种种弊端。校园规划设计沿用旧标准模式,设计方法存在局限,对现代大学的新变化缺乏敏感和预见,忽视了校园环境的具体的人类行为特征,过分追求宏伟、高大的景观形象,却因此忽视了人对环境的多层次需求。广场以大为好,往往大而不当;车道以宽为好,行人的空间越来越小;绿化急功近利,多以草坪为主,绿而无荫;建筑物的造型以新异奇特为美,破坏了环境的整体和谐协调。凡此种种,与人文关的精神怀背道而驰。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人方关怀是校园环境职能的必然要求。
(一)满足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是校园环境最基本的职能
校园环境是师生从事教学、科研、生活的物质载体。满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相互交流、师生生活等物质需要是校园环境的基本职能。校园环境是师生参与、交流和聚会的场所,是每个人获得认同并以之为归属的场所。校园环境是因人的需要而建设,是为人服务。因此校园环境建设理所当然要体现人文关怀,以方便、舒适、安全为最基本的要求。结构、功能合理的物质空间环境有利于激发人们学习和交流的愿望。
(二)环境育人是校园环境的又一职能
环境的育人性,是校园环境的又一职能。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显而易见,人格的升华、自我的完善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好的环境就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有利于学生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学校环境对人的影响在本质上是一种细语润无声的“无声教育”、是一种“隐形教育”。环境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要尊重师生在环境中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在环境中充分体会到环境对人的关怀,使人对环境产生依恋和认同,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进而影响和改变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立场。在校园环境中注重人文关怀,才发挥环境寓教于景、润物无声的作用,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三)校园环境是师生休闲娱乐的憩息地
校园环境是一个高雅的文化场所,也是师生休闲娱乐的憩息地,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十分重要。在紧张的教学之余,人们回归自然,“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优美的环境中享受美好生活,接受美的熏陶,净化心灵,融洽人际关系。校园环境要满足师生休闲娱乐的需要,就要以人对美的理解和享受生活的要求,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环境对人的包容和理解。营造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自然环境和充满人文精神的世界,离不开人文关怀。
三、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人文关怀的着力点
把校园建筑的作用由注重满足人的生活、生存等基本需要,提高到满足人的情感寄托和追求生活的诗情画意的更高层次上来。校园环境规划和建设要一方面体现传承历史,体现学校特色,反映时代风貌,表现学校的文化特点。另一方面更要注重人文关怀,大学是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场所,其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师生的需要来设计安排,维护师生的利益,塑造与人亲和的环境。以满足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舒适、安全、健康、文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准绳,以达到审美、益智、修身、养性为目的,并要注重彰显学生的个性,平衡学生个体间需要。
校园建设要靠全体师生共同建立和推动,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来进一步促进校园建设迈上新的层次。校园的建设,千万不能靠“长官意志”和凭主观想象。基建和管理部门要尊重师生的意愿,提高师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师生的民主公平地共同参与学校环境教育建设,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良性互动。重要的决策活动,要充分征求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可以找到师生满意的方案,还可以通过参与校园环境建设,学习环境和社会的知识,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环境素养。
人文关怀体现在师生学习、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校园环境中的人文关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需要。校园中常常见到的一些绿色植物上悬挂的标识牌,牌面用各种文字标注植物特征,使学子们能经常认识植物,了解植物,研究植物。
2.满足学生学习生活方便的需要。在中心地带设置校园分布图,在建筑物上标注其名称、在交叉路口设置路牌等标识,方便来访者找寻。在机动车不能通过的路段,预先设立指示牌。种植耐践踏的草种,把绿化带拐角改成弧形,将踏出的小路变成真正的小路,方便行人。校园的车行道和步行道系统,既是校园各区域的交通联系纽带,也是人员疏散流动的重要场所。要坚持步行为主,人车分流的原则,满通便捷的要求,保护步行者的安全。应采取限制车速,禁止某些车辆通过等交通措施。
3.满足学生追求美的需要,发挥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营造一些具有艺术价值或象征意义的经典景观。布置的景点、植物造型、小品,力求精美,以形悦心,以文悦目;校园建筑要与校园环境相融合,体现美观与实用的有机统一。追求陶冶师生情操的建筑美;植物分布、绿地要讲求自然美、协调美。
4.满足学生自我教育的需要。校园的建筑、雕塑艺术、园林绿化景点是一个个文化符号,它传达着教育者的理念,蕴涵着大学的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理性的启迪。精心打造人文景观,名人警句、名人雕塑等不仅是对校园的美化,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美观、优雅和文化内涵丰富的环境中生活,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个体思想品质、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达到“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教育效果。
5.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要。人们对环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空间设置上,应满足师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的需要。人们既需要有高大宏伟的景观展示人类的伟大的力量和理想,满足“瞭望”的要。也需要有婉转私密的空间,给浪漫的情人一个含蓄追逐的场所,或是给思考者一个回忆和想象的空间,以满足受到“庇护”的愿望。人们既需要有宽阔的场所表现自我,满足当“演员”的要求。也需要在林荫边缘地的“歇脚”,以满足成为一名观众的愿望。人们既需要有方便快捷人流通道,以满足快节奏学习生活的需要,也需要曲折迂回的小径,以满足课余散步休闲的要求。“应具有一定的供师生交往、聚会、健身等活动的公共场所;具备一定的供个人学习、休息、观赏等不受外人干扰的安静角落;具备供三五成群的小团体集聚高谈之地。”
当然,我们在强调校园建设要注重人文关怀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自身内在的规律,在对客观物质环境的理解和改造上还应依据系统内在的运行机制,而不能盲目地强调“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环境文化建设;IT人才培养;学科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8-0132-0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独立学院作为本科教育的扩展,在社会各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誉。独立学院凭借其灵活的机制与科学的管理,已经初具规模,并开始向创特色、上水平转变。然而,在学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办学时间较短、文化积淀薄弱等因素所引致的学生培养问题也开始显现。同时,社会注视独立学院的目光也逐步从对品牌效应、办学规模转向对教学质量、人才素质的评价。因此,育人环境、尤其是环境文化建设已经提上了独立学院管理者的议事日程。
1环境文化建设的背景
本科教育,是创造学习价值、开发学生潜力的一个渐进过程。四年中,学生可以是浑噩茫然、无所事事,也可以是奋发进取、一鸣惊人,这固然取决于学生的自我意愿,但是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校整体的环境文化对人的熏陶。
学校环境文化是指学校硬件设施、网络环境等所包含的文化形态。环境能够通过文化,对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产生凝聚整合促进导向的作用。因此,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
与一般高校学生相比,独立学院学生有着80后一代普遍的冲劲和激情,也有着年轻不谙世事的桀骜和脆弱,他们追逐计算机前沿领域的新产品,却又不愿刻苦深入学习IT技术,表现为“学习目标高,学习自觉性低”、“自我中心意识高,自律意识低”、“家庭收入高,责任意识低”。在对独立学院大一新生以及大四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在进校之初,大半的学生对于学习目的有着明确的认识,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表明毕业后要考研究生,而在毕业生群体中,只有不足二成的学生选择考研,许多学生还表示了对大学时日虚度的后悔。由此可以得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专业观,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院氛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环境文化建设正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 (简称“计算学院”) 是隶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二级学院,现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四个专业。学院明确准确定位、愉快工作、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一直致力于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IT人才 (即“三型人才”) 的培养。计算学院成立于2003年。雄厚的师资,崭新的教学大楼、一流的实验中心和实训基地等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课内教学条件,但是相应的环境文化建设有些滞后。
2环境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学院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学科,校园文化中最本质、最核心的文化也应是学科文化。学科文化是指在学科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特有的语言、学科理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等。因此,环境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以学科文化为核心。计算学院的环境文化应当始终以计算学科的文化为核心。
2.1从学科文化的三大功用出发,促进学科建设和育人间的互动
学科文化具有三大功用。
首先,学科文化是连接客观现实和学科成员行为之间的中介,不同的学科文化对同一种客观事实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其次,学科文化将年龄、性格、风格、能力各异的教师和学生集结在了学科周围,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模式、学科传统、语言和符号系统使其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也是其它文化所难以实现的。
再者,学科文化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在育人和学科发展间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不仅能够培育学科新人,而且能够促使学科向纵深和横向发展,使得本学科涌现出更多得优秀人才。
2.2把握多学科间的本质特点,找准环境文化建设的切入口
现今高校的专业设置呈现出日益细化的趋势,交叉学科增多。计算学科所在的学院通常都开设了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多个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三个学科。从学科的表象来看,工学偏重技能应用;理学注重理性思考、在精密计算中构建数学模型;管理学核心为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事实上,信息管理专业是应用定量管理思想实现计算机对信息的管理,统计与信计专业则借助计算机工具实现海量信息的统计处理,由此不难看出,这三个专业学科汇集在了信息技术这一点上。这就是三个学科方向的交叉点,也是环境文化建设的本质核心。把握住多学科间的本质特点,也就找准了环境文化建设的切入口和落脚点。
2.3加强学科交融,营造多元的文化空间
IT人才就业市场上的严峻形势表明,社会更倾向于招募知识面宽、实践动手和活动能力强,有艰苦创业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对学院的学科交融提出了要求,也为学院的多元环境文化构建提供了依据。在计算学院的环境建设过程中,应当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依据学科的发展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整合计算机、信计、统计以及信管的专业思想和资源,以一个全新多角度的视角帮助同学们实现全面发展。
3关于环境文化形式创新的思考
学校的基本职能是教育,环境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其影响力不可小视。随着人们对于环境文化育人意识的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已经不单是美化和培养学生美感的问题。建设环境文化,就是要与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以学科为核心,在空间上、时间上着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促使其全面发展。
3.1建设愿景型环境文化的尝试
心理学家认为,内在需求、外在刺激、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之间存在一个有序的循环。如图1所示,对学生个体而言,个人目标的确立,是个人动机和组织目标共同的结果。而对学校组织而言,组织所制定的目标能够增强个体的外部刺激和动机,并有效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共同愿景”一词最早源自《第五项修炼》1一书,书中对于学习型组织和共同愿景建设提出了精辟的见解。笔者认为,在高校中,共同愿景不应单单存在于教师与学校之间,应该是学院全体师生共同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建设属于师生的共同愿景,是学校育人职能的体现。
建设愿景型的环境文化,可以从计算学院理念上引导,并结合具体典型事例的宣传。宣传学院的育人目标,让所有学生都明确和接受,营造师生的共荣感。计算学院在环境文化建设中已经尝试对于一系列师生联谊活动进行宣传,从而增强师生的信赖感和认同感。此外,还举办了计算学院办学成果展览、优秀学生的经验宣传等,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共同愿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2建立UIS形象识别系统的设想
现今社会,企业把自身形象视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因为它代表着企业的信誉、产品质量、人员素质等。CIS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50年代中期由美国IBM公司首先推行,它包括三部分,即MI (理念识别) 、BI (行为识别) 和VI (视觉识别) ,其中核心是MI,它是整个CIS的最高决策层,给整个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并通过BI、VI表达出来。
自从CIS引入中国以来,不仅受到了企业的关注,高校也对此侧目。只是相对企业而言,高校一直对VI更为偏重。VI是视觉识别系统,通过具体符号的视觉传达设计,直接进入人脑,留下对组织的视觉印象。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就有专门的VI设计,各二级分院也有各自的标准色以及由此制作的院旗、院标等。那么,MI和BI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通过上文的分析,学院师生的理念和行为都根植于学科文化,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于理念和行为的强化识别达到统一认识、规范行为的效果,不仅仅能够增强凝聚力,更能够让我们培育的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最有代表性的识别标志。因此,建立一套具有高校特色的UIS形象识别系统对于环境文化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
4环境文化建设载体的新思考
提到环境文化,总让人联想起宣传栏中层叠的海报,校园广播中传出的悠扬乐曲。尽管时代变迁,报纸、广播、电视依然是文化传播的三大主流媒介,而告示牌、宣传栏、大楼的墙边也仍然担负着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责,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我们的教育源和教师就无形中增加了若干倍。在上文中提到的各类宣传方式也大多是指墙面文化。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以及手机的日益普及,第四、第五媒体也在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计算学院的学生总是走在信息领域的前沿,追求IT行业的新鲜事物是他们最大的兴趣。因此,网络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QQ、论坛等新形式的出现,更是改变了原有网站单一信息传递的职能。而现在博客 (Blog) 、威客 (Witkey)的出现,以一种更为人性化、更贴近的方式被学生、教师群体广为接受。试想,如果我们的教师通过Blog与学生沟通、交流信息和人生感悟,是否更有助于师生间的沟通?或者,如果学院推出“育人日记”,能否将学院的育人理念深入到学生的心中?
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也早已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目前师生课后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校讯通群发功能的开通,更是解决了教师学生间信息及时传递的大问题。手机短信除了简单的通知传递外,还可以通过手机报纸向学生讲解学校的办学理念、传递问候祝福、发送励志名言等。计算学院的环境文化建设理应追赶学生的风潮,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信息观念灌输给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将手机变为环境文化建设的一个新载体。
计算学院的环境文化建设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侧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学科间文化的相互渗透和深入不断增强,新技术新观念不断涌现,环境文化建设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计算学院环境文化建设,应当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目标,走在IT时代的前沿,把握多学科间的联系和本质特征,在形式上创新,在技术上革新,使得优质的环境文化真正成为联系历史和现在,联系科技与文化,联系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纽带。
参考文献
[1] 韩明涛. 大学文化建设[M].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 连伟. 论大学校园环境美化与建设的文化素质教育价值[N] .山东大学报,2007,(4) .
[3] 庞青山,廖俊. 论大学学科文化的功能与作用[J].宜春学院学报.2006,(2) .
[4] 周苏. 大学IT新生对学风认识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 . 计算机教育,2007,(5).
[5] 张兰欣,王柳映. 独立学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 2007,(10).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文化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24-02
创新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方面,它既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或制约创新过程,又作为一种渗透到创新主体的潜在因素,影响创新者的行为和表达。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是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建设的内涵
创新文化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1]。包括人才意识、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风尚、规章制度、精神面貌等,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价值观念、道德风气等。
1.树立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的人才价值观。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性资源。高校要树立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的人才价值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彻底转变以往“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从人出发,以人为目的,尽最大可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牢固树立重实际,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理念。在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既要重视高、精、尖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也要兼顾一般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通过发现与培养创新人才,实现人才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和稀缺人才资源的重点培养。防止高、精、尖稀缺专业人才及技术骨干的流失,将其流失量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对可发展人才要加速培养以及保护,确保人才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2.营造讲诚信守道德的良好学术氛围。科学道德、学术风气是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激励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影响。高尚的学术道德和优良的学风传统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他们无怨无悔献身科学、发展自己学术事业的精神力量,也是科研工作者学术生命的根本保障。在实践中,不乏捷径型人才。他们以追求个人名利为根本宗旨,把、出成果作为衡量自己成功的标准,其结果是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侵占他人的科研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重复,扰乱了科研秩序。有调查显示,77.39%的院士对我国学术界目前的科研道德状况给予了“非常严峻”和“比较严峻”的评价。[2]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有目的地进行学术道德建设并设立监督机制,在学术活动中将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化为学术主体的自觉行为,借助外部力量有针对性地的介入,促使学术活动者在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的作用下行为变得规范。
二、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文化环境建设的着重点
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鉴于目前高校仍大范围存在科研考核重量不重质,学术道德时有失范,宽容、开明、平等交流的制度、机制尚未完善等负面因素,建设高校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文化环境的着重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更新高校顶层的思想观念。科技创新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组织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领导者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起着导向性和决定性作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关键取决于高校顶层对创新文化是否能够积极倡导、着力培育和身体力行。只有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将人才意识和创新价值观贯彻到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认清人才培养发展与国家创新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自觉地将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关键的意识与思想反映在各项决策之中,才能积极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校顶层要以人才为本,转变人才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切实保障。
2.不断完善和健全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技评价机制。科学技术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它对科技活动有导向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科技评价标准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各高校要针对自身不同学科的特点来完善和健全科技评价体系。要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解决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保证评价工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对于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项目和创新性强的“非共识”项目要通过合理的遴选机制来保障,使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处于创新思维最活跃时期的年轻人能脱颖而出。科技评价机制的完善与健全特别需要有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思维,需要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谋划,需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批评的精神。
3.大力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规范,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而且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对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各高校在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中,针对当前科研工作中的失范现象,必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把遏制学风不正、学术不端的风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好。要对科研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有较好的自律和道德养成,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加强制度约束,加强规范管理。通过不断地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以及系列规章制度,使科学工作者的行为有章可循。另外要通过社会监督增加对科研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评审、成果鉴定程序,强化申报信息公开制、异议材料复核制、网上公示制和接受投诉制等制度,形成良好社会氛围,使人人自觉争当崇尚道德的模范。推进科学诚信,实现科技公平竞争,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关乎我国学术界的风气,绝非危言耸听,其任重道远,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余三定.三个“过分”破坏了学术生态平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1-19.
[2]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一、高校人文环境与物业管理的关系
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古人又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的人文环境是学校内各种文化现象的条件、设施、布置、氛围等的总称,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所谓“硬”环境,主要是指硬件设施的配置和建设,包括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舒适的住宿环境等,即学校的物态环境;所谓“软”环境,包括丰富的校园历史文化积淀、健康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等。每一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人文环境。高校物业管理必须融入和服务于特定的高校人文环境。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校园物态环境建设不是无规划、无目标、无标准地乱投资乱建设。校园物态环境建设应是学校精神文化包括思想意识、情感方式、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等的反映…,是学校的本质和个性的体现。人文环境是物态环境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校园文化是多年历史人文积淀而成的,是历届高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一所高校也可谓一所大熔炉,她要求每一位生活、工作在其中的人都遵循她的校园文化。一个尊师重教、文明礼貌的高校是绝不容许邋遢冷漠的物业服务员工的。物业管理的形象也会影响到高校的形象。物业服务人员的失误,可能会给到访者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物业服务客观要求具有校园文化特性。人文环境与物业管理可以互为所用、互补所长、互相促进。高校的物业管理很大一部分体现了该校的人文环境内涵。物业管理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会对学生产生强有力的持续影响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J。人文环境是物业管理服务理念、文化内涵长期积聚形成的,又能表现出物业管理服务的种种特点,形成“品牌服务”,从而提升和促进物业管理服务。同时,人文环境也是物业管理服务的有效载体,校园的整洁和绿化,公寓楼内的文化气息都可成为物业管理服务的内容。人文环境也可以表达出物业管理的服务理念,传输优质服务、人的感性认识,从而得到学校的认可。
二、人文环境在高校物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人文环境在高校物业管理中的“人本作用”
学生是校园的主人,校园物业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本,以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人文环境在管理中的作用首先体现的是“人本作用”或人性化管理理念。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不仅仅对全校师生乃至对学校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物业管理者本身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高等院校里,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都渴望交流,渴望了解。这一现象在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另外,对于一部分远离亲人的学生而言,更需要一种雪中送炭式的关爱。因此,物业管理者所提供的“人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服务对象的需要,从而在高校内形成一种校园情结或者说校园精神,使得全校学生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可以从相互倾诉、相互理解、相互鼓励中获得慰籍,这远比物质的东西重要得多。有了这样的一种感觉和认同之后,全校学生就会自然地生出一种责任感和建设美好校园的强烈愿望,形成在高层次上对校园生活的呵护,从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有句教育名言:“亲其师,信其道”,它很好地向我们揭示了一条教育的规律,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有利于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效果。这正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情感的“晕轮效应”。对于物业管理者而言,一方面实施良好的“人文关怀”所产生的“晕轮效应”使得全校师生能理解其工作,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协助其工作,从而大大降低其管理与服务的难度;另一方面,良好的管理绩效也可以为物业管理者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给其带来良好的市场信誉,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其竞争和生存的能力。
(二)人文环境在物业服务中的“育人作用”
人文环境在物业管理中具有先天性的育人作用。在整个校园建筑设计中,突出校园文化的人文特色,体现均质、优美、共享、有序的建筑特点。人文环境建设强调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以方便、实用、育人为原则,包括生活上、思想上、心理上的需求。生活上的人文环境布置是让学生能够不断增长生活知识,帮助学生更加方便地享受管理部门提供的优质服务。如在各个学生公寓布置温馨提示标语和寝室文明用语,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让学生心系公寓的发展,使学生养成团结友爱、热爱集体、爱护公物的好习惯,另外,还应在教学楼、学生公寓设置信息栏,信息栏的内容包括“天气预报”、“时事新闻”,“天气预报”方便学生掌握每天的天气情况,以决定是否增减衣服或根据天气情况安排自己的活动;从“时事新闻”栏中能够及时简要了解国际、国内大事,既节约了时间又增长了见识,并从中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时事判断能力。在教学楼设立失物招领点,员工所有拾到的物品放在此处使学生感受拾金不昧的精神。诚信教育的形式和途径,还应在教学楼中开展教师文化建设,名人名言、名人名画布置其中突出文化的熏陶。校园的净化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手段之一。
让学生置身于整洁高雅、美观文明的校园里,可以让他们在审美感受中形成一种热爱学校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在此基础上,学生将会产生维护和创造美的环境的责任感,自觉地投身于环境美的创造中。高校物业管理过程中的人文环境建设,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置身其中的每一位学生。物业管理人员通过开展有意义的学生“社区”文化活动,有利于创设学校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环境影响下,发展能力,培养素质,同时将物业管理的服务理念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让其产生共鸣。在一系列有意义的精心设计的活动中会使学生感受到诚信为本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和培养节能的意识、使一些学生可以获得展示才能的机会和舞台,更重要的是加强了联系和交流,不仅使学生对物业管理产生了认可度和亲和力,而且还增强学生间的凝聚力及对校园生活的归属感。高校学生是一个十分情绪化的群体,在情感上要给予积极的辅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尊重学生的人格,加强与学生的心理交流和情感沟通,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所有上述物业管理的活动,均围绕人本管理、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物业工作的满意度,为后勤赢得信誉。
三、在高校物业管理中如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近年来,如何在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与如何树立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各高校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重要课题之一。物业管理工作如何促进人文环境的营造和学校物业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的提高,结合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设备设施上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校园是我家”,这种情感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校园物态环境建设,应该为教育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从而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没有良好的物质基础、配套设施,教育的硬件水平跟不上,就难以发挥育人功能。
(一)校园物态环境建设应该以学生为本,以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校园物态环境建设大体包括校园规划和建筑布局、校园设施布置、校园的净化、绿化、香化、美化、亮化、艺术化、数字化、便捷化等方面内容]。要坚持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活动性原则,建好绿色校园、书香校园、特色校园。
(二)要坚持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不仅应当有风光秀丽的自然风景,更应当有人文景观和历史风物,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起着思想教育作用。要坚持艺术性原则,讲究高低有别、错落有致、协调典雅。
关键词:宜居城市;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建筑设施环境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64-01
随着社会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一个城市的定位也越来越明确。工业型城市、旅游型城市等城市定位也不断出现。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这个概念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受到这个概念的影响,2005年在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首次出现“宜居城市”概念。宜居城市建设不仅是为本市的任命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场所,也是中国城市面向世界的脸面,更是是为其他城市建设树立一个典范。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
生态环境建设是指把城市建设成为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和谐的生态景观,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建设中把城市绿化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宜居城市的环境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这座城市中的市民,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近十年的城市建设发展中我们不难看到经常有这样的数据出现,那就是某某城市的绿化面积达到多少,是过去十年的多少倍。可见城市绿化已经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于是人们已经开始培养绿植或者把绿植从乡下或种植园中移植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环境中。在这个背景下可以看到人们已经意识到良好的环境对城市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市民的心情,良好的环境会让人们放松的工作和学习从而提高效率,间接加速了城市的发展速度,良好的城市环境也是吸引商机的不可或缺的根本。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不仅关系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更加关系到国家的声誉和民族的形象。所以提前几年北京就对本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大力度改建。汽车尾气排量不达标不允许上路,对工厂污水、废弃等问题也都统一整治。市区人均绿植覆盖面积达到50平方米,绿化率达到45%。
生态环境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一个人必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共同建设生态环境。使我们生活的家园得以持续发展。
二、人文环境建设的意义
宜居城市不仅要环境优美在其他的条件比如文化建设、居住、交通等还有城市硬件设施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如果把生态环境建设当成宜居城市建设的全部那只是狭义的理解宜居城市这个概念,也是欠缺思想和考量的。因为宜居城市光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不够得,人是一种复杂的感情动物。在人类的这种感情中有一些不是人们需要的,是有违人类发展的。所以对人类的感情的正确培养和建设也就是人文环境的建设也是不可缺少的。
人文环境是专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周围环境,是人为的、社会的,非自然的.这其中包括历史文化体系、人们的信仰、观念和认知。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一种好的人文氛围是人自发散出的,并默默的影响着周边的人和事。比如在中国的很多地方有着这样的称呼如山东曲阜是孔子的家乡,同时也被称为礼仪之乡。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小孩一出生就经受着这样的文化熏陶,那将来也会称为一个懂礼仪知廉耻之人。那么这样一个城市的道德水平肯定在逐渐变高。我认为人文环境的建设也就是文化的建设,这其中包括语言、历史、道德、艺术等可以使人们的自我修养和知识得到提高的一些东西。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地域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人类如果没有文化的话那与普通动物有多大的区别?在第一节中说到的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如果没有人文环境的支持是不行的,因为在生态环境建设上需要有市民的支持和保护,如果“前人种树后人砍树”那么再好的生态环境也无法保持。这就需要培养市民的良好道德观和保护本市环境的使命感,努力实现人和自然相互协调与和谐。
在中学的政治课本里我们都学过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就是对中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解决,是对国策的大力支持。
三、建筑设施环境建设的意义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了的思维。作为综合性文化的代表,建筑可称得上是造型的艺术,宏大的建筑大多有或悠久或伟大的历史,是人类发展的见证,杰出的建筑又是先进科学技术的结晶,因此,建筑设施的含义可谓深邃久远。建筑设施环境是指由人类主观的利用土、木、石、塑料、玻璃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比如学校、医院、广场等一系列人为的造就的环境。在一个宜居城市中他的建筑设施环境必须能达到自我的良好循环和统一。就拿一个独立的小区来说必须具有的有医院、商场、健身场地、学校等。那么一个城市的建筑设施环境除了这些以外也必须有商业、文化等大的建筑环境划分。就像在一所学校中的住宿区、教学区和操场的划分是同等道理。当然城市的划分要更为复杂,因为由于人群的不同地域的不同造成的环境划分也就不同。宜居城市的环境的建设必须能使市民的生活工作达到良好的运转,在这个条件下最主要的就是区域划分和交通的建设。
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中留下的历史见证。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的出现,人们对建筑不仅仅要求遮风挡雨,更要求环保和美观。这些建筑对当代人来说实用价值居第一位,但是当千百年后一些建筑物被保存下来供后人参观。这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保护,使民族文化得以流传。
关键词:人居环境;宜居度;昆明市
中图分类号:K9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022-03
1引言
人居环境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居住、支撑5大系统和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5大层次[1]。城市人居环境是人们赖以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和场所,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一个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该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而且还影响该城市人才与资本、旅游、商贸等的发展,从而,对提升该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具有重要作用。拙文尝试用宜居度来测度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3]。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研究编制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的则表明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已初步建立[4]。
从国内研究来看,多已对人居环境的内涵、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对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以及对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人居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评价,把人居环境的自然因素和其他因素分开进行讨论,本文尝试把自然因素作为一个子系统进行分析。
自然环境作为城市人居环境的前提,由大尺度的地理因素决定,由人工环境进行小尺度局部化的改善,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前提,是城市人居环境的基础。经济环境是城市人居环境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一个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命脉,为城市人居环境提供支撑和保障。人文环境为人居环境中最为核心的“人”提供至高无上的人文关怀,是提高人居环境的目的,是城市人居环境的宗旨的实现目标。
本文在对宜居城市理解的基础上,构建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昆明市为例,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三个层面;经济环境系统与人居环境系统、人文环境系统与人居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度进行分析,探讨三个层面、两大系统之间的联系,从纵向上反映一个城市近十年来人居环境适宜度的变化。
2研究区概况
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东经 102°10′~103°40′,北纬 24°23′~26°33′。南北长 237.5km,东西宽152km,总面积约 21011km2,是云南省的省会,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昆明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东、南欧、非洲的前沿和门户,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
3研究方法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评价结果精度,减小误差,本文综合运用熵值法、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构建城市人居环境的定量化评价框架。
3.1建立宜居度评价指标体系
3.1.1指标的筛选
本文在参考国内关于城市人居环境测度,结合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从人居环境宜居度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人居环境的自然、经济、人文三大系统[5],构建昆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的二级分级指标体系(表1)。该体系包括自然环境宜居度、经济环境宜居度、人文环境宜居度3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进行测度。
3.1.2步骤
(1)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对原始数据采用极差无量纲化处理,当指标数值越大越利于系统发展时用式(1),当指标数值越小越利于系统发展时用式(2)。
3.2建立评价模型
3.2.1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土地利用效率综
协调度分析,公式如下
3.3计算结果及分析
昆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权重和宜居度逐年比较见表2和表3。为进一步探讨人居环境与经济、人居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拙文尝试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度(表4)。
4结论与讨论
4.1宜居度总体分析
自2001~2010年昆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最低(0.2766),2011年最高(0.7321)。在众多指标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最高(0.0509),说明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的人文环境关联紧密,一个城市的市容市貌对该城市的形象具有较大的竞争力。
4.2自然宜居度分析
昆明地处北纬东经,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四季不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气候温和。近年来,由于加大了城市绿化覆盖率的建设,绿色城市的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4.3经济宜居度分析
经济环境是人居环境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也一个城市的命脉,良好的经济环境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居环境水平的客观条件,为人文环境提供资金支持,为人居环境提供前提和保障。经济宜居度自2001年的0.0084提高到2010年的0.2606,十年的时间增长超过300%,是最活跃、增长最快的因素。
4.4人文宜居度分析
人文环境是人居环境的“软环境”,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为人们提供尽可能完善的人性化服务,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便利,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境界,是人居环境中最为核心的因素,也是人居环境贡献最大的因素,近十年的时间增长了30%。昆明市积极加快市政建设,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优化城市“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
探讨人居环境与经济、人居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分析得出:人居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人居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趋于平和,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李雪铭,李婉娜.1990年代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3):383~390.
[3]李丽萍,郭宝华.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J].社会问题,2006,2(5):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