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打招呼的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打招呼的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打招呼的方式

第1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寒暄用语,中日,文化,差异

 

在初级日语的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学生问到的问题就是,现在的时刻进行打招呼是应该用“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还是“こんにちは(上午好)”。因为在日语中,上午,下午,晚上打招呼的用语差异很大。而且分的很细。用错了,会招致笑话。在有一次日语演讲比赛中,正好遇到阴天,报考厅里很暗,再加上主持报告的人比较紧张,主持人脱口而出“皆さん、こんばんは”。意思是“各位,晚上好”。上午九点钟开始的报告,再怎么说还差12个小时,结果当场弄了个笑话。在汉语中就简单得多,除了“你吃了吗?”之类的问候语之外,我们一天中用“你好”完全可以。而且也不显得失礼。下面我们从具体层面来分析两国打招呼的不同之处。

首先从打招呼的姿势来看,在日本,印象中最深的是日本人好鞠躬。即使是打电话,看不着对方,日本人也是毕恭毕敬。打招呼的时候,场合和表达的心情不同,弯腰的度数也不同。一般来说,弯腰的度数越大,表达的敬意越高。面试或者谢罪等重大场合,弯腰到45度的很正常。我们看到日本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在美国国会作报告时,就鞠躬45度表示歉意,可惜在日本社会行的通的礼节,美国人并不买账,逼得丰田章男落下了男儿泪。除了站着行礼之外,日本人经常下跪行礼。中国人讲“男人膝下有黄金”,可见不到迫不得已时,中国人是不下跪的。但是在日本亲朋互访时,互相下跪表示敬意。日本社会依然等级森严,长幼尊卑的用语分得清楚,打招呼折射出这种社会秩序。

在如今的中国,打招呼的姿势已经没有那么多讲究了,但是古代还是相当严格的,“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在古代不单单是抱拳,还要跑到长者跟前作揖。跑到长者面前是唯恐长者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或者是对自己有什么指教,无论那种情况,都必须尽快过去。可见古人对打招呼的重视。

如今的饭店花样百出,使出所有招数吸引顾客。包括在打招呼方面也很讲究。笔者前几日去一家饭店吃饭,被吓一跳。原因是吃完饭正要出门时,门卫突然一拱手,唱诺到“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客官,恕不远送。”这倒也罢了。最恐怖的是到日式拉面馆,嗓门大的服务员操着刚刚学会的半生不熟的日语,跟在你屁股后面喊:“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欢迎光临)。

其次,我们在看一下打招呼用语。日本非常重视打招呼用语,从早起到上午10点钟左右的这一段时间打招呼时用“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接近中午时用“こんにちは”;傍晚到晚上八九点左右时用“こんばんは”。即使是一天好几次遇到同一个人,那么也要一一进行打招呼。在中国,同样的情况,我们只要点点头就可以了。但在日本这是绝对不容许的。记得在学校的时候,上课途中正好遇到我导师,打了一个招呼。在中午的时候又遇到他,当时我正好牙疼,所以点了点头表示礼貌,结果,这一下却让他耿耿于怀。在我的评语中,明显地写着我的失礼。为此我在以后的邮件中还郑重地向他道歉。结果是越解释越觉得我在找借口。

日语中打招呼一词来源于禅宗,原本是僧人之间一问一答,互相参禅用的。日语中的“こんにちは”写成汉字便是“今日は”;“こんばんは”写成汉字是“今晩は”。在狭长的日本列岛上,有两千多年的以上的农耕历史。日本的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量颇多。所以天气和农作物的收成是古代日本人打招呼时常谈论的话题。“今日は”以及“今晩は”都省掉了后面的谓语。补充完整的话就是“今天天气不错呀”,“今晚恐怕要下雨”之类的问候语。但在后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将其简化,就形成了现在日本最常用的问候语。

在古代中国,打招呼问候是非常被看重的。《旧五代史》中有这样一个记载,“明宗即位之初,安重诲用事,镠尝与重诲书云:‘吴越国王致书于某官执事’,不叙凉,重诲怒其无礼。”吴越王镠尝在给明宗帝递奏折的时候,因其举止傲慢,没有先进行寒暄,被明宗帝安重诲削去官职。当然这些固然因打招呼的方式不对,但是更多地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但是我们也由此能看出古人对寒暄的重视。

古代最擅用寒暄的还数触龙。通过日常的寒暄步步为营,说服赵太后。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盛气而揖之(4)。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隙也(5),故愿望见。’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6)。’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7)。’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赵太后一开始还是有抵触情绪的,触龙一开始却并不说正事,而是从最普通的问候开始,说我来这里不是进谏的,而是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您了,来请安来了。您吃的怎么样呀?我建议你少食多动呀等等。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话,居然能让赵太后放下戒备,颜色缓和。也为以后引入正题设下了铺垫。这简单的几句话居然救了一个国家。

在中国,打招呼用语又称为“寒暄语”。寒暄从字面来看,多和天气有关。 “暄”既是“暖”的意思。成语中就有“嘘寒问暖”一词。也有“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寒暄语的起源和日本一样,都是农耕社会的产物。但是中国自然资源相对丰厚,中原土地肥沃,和日本相比,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相对自然资源匮乏,地理条件恶劣的日本来说,中国人对气候不似日本人那么敏感。。在问候语中与天气有关的寒暄也没有日本那么多。但是在生产的发展还是跟不上人口的增长的时代,解决温饱就成了头等大事。所以“你吃了吗?”自然就成了大家见面时的一种问候方式。所以请客吃饭也就顺利成章地变成了中国人之间交往的一种方式。。

如今人与人接触更为频繁,人们也比过去更为重视寒暄。寒暄语无疑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剂。所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都比较重视寒暄用语。日本是大和民族,非常注重“和”。况且在相当于中国二十五分之一的土地上,人口已经达到一亿二千七百多万。稍有不慎,即会引起摩擦。所以在日常交往中,“和”的思想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文化深受儒教的影响。是非常注重“和谐”以及社会的安定。但是我们在中日交流以及同其他外国进行交流时,必须得熟悉他国的交流方式。要熟悉他国的问候语,就要深入语言背后的文化,了解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不能生搬硬套。

第2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情景再现1:

妈妈带着3岁的铮铮去超市买东西。一进门,同事正好迎面走来……

坏妈妈的做法:

看到同事,妈妈抢先提醒铮铮:“快叫阿姨好!”铮铮则涨红了脸。妈妈生气地责怪道:“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呢!”铮铮撅着小嘴就是不说话。

好妈妈的做法:

看到同事从远处走过来,妈妈轻声告诉孩子:好多阿姨都夸我们铮铮有礼貌,前面的阿姨是妈妈的同事,如果你主动向阿姨打招呼的话,她一定非常喜欢你的!铮铮听了妈妈的赞扬,一见到阿姨就更加自信地主动问好。

专家点评:

2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开始萌芽,3岁时一些孩子就显示出自己的主见,因此在被父母命令着向他人问候时,自尊心强的孩子会产生逆反情绪,以沉默表示抗议。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先鼓励、肯定孩子,使孩子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会大大地激发孩子的自我表现欲。

情景再现2:

周末,妈妈带着2岁半的纯纯去理发。一位发型奇特,头发染成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服务员迎接出来,本来就胆小的纯纯马上就躲到了妈妈的身后……

坏妈妈的做法:

看到孩子见了叔叔不但不主动问候,还躲起来,好面子的妈妈一把将纯纯拉了过来,让他喊叔叔好。这时叔叔伸手要摸纯纯,纯纯吓得大哭着又躲到了妈妈的身后,说什么也不肯出来。妈妈非常生气地训斥道:“这个没出息的孩子。”

好妈妈的做法:

妈妈猜想躲在身后的纯纯可能是被叔叔的发型吓到了。于是妈妈一边点头与服务生打招呼,一边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孩子的视线,以免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妈妈看到店里有个大鱼缸,就对纯纯说:“这里面有个特别大的鱼缸,我们快进去看看都有什么可爱的小鱼吧。”听到有小鱼,纯纯高兴地向屋里跑去。

专家点评: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以及此时孩子内心的感受。如果孩子因为胆小等原因出现不愿与人打招呼的局面,以转移话题的方式代替指令性的语言,引导孩子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才是妈妈明智的做法。因为反复的提醒和批评可能使大家都面临更为严重的尴尬境地,还容易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以致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更多的伤害。

情景再现3:

周末,家里来了几位客人,妈妈带着5岁的赢赢一起出来迎接。看到来了这么多陌生人,赢赢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坏妈妈的做法:

看到赢赢见了客人不主动问好,妈妈尴尬地说:“这孩子平时挺开朗的呀,现在怎么害羞起来了?”赢赢听了妈妈的话委屈地撇撇嘴,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好妈妈的做法:

妈妈知道今天到家里来的客人赢赢都不认识,就提前告诉孩子:“赢赢,一会儿有几位叔叔阿姨会来咱家做客,妈妈会介绍他们跟你认识的。他们早就听说我们赢赢特别有礼貌,他们最喜欢有礼貌的孩子了。一会儿客人来了,你知道说什么吗?”“知道,向客人问好!”“真好,赢赢真有礼貌!”客人来了之后,妈妈逐一给赢赢介绍:“这是李姨。”“李姨好!”妈妈又指着一位叔叔对赢赢说:“这是张叔叔。”“张叔叔好!”……

专家点评:

如果需要打招呼的不止一两个人,孩子有可能一时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是常见的现象。其实孩子也想打招呼,只是不知道如何开口,这就需要父母慢慢引导、帮他们寻找方法,找到突破口。比如:见到同事, 妈妈可以引导孩子说出“阿姨好!”如果孩子说了,即便声音很小,也要及时表扬,并鼓励他:“孩子你真棒,能主动向阿姨问好,妈妈真没想到啊。妈妈相信你下次问阿姨好的时候声音一定会比这次大,好不好?”以此给孩子增强信心。

第3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互动;四度空间

在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普及的今天,单一追求学生成绩的教育方式的弊端日渐凸显。在这其中,不单要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更加入了对学生思考、合作、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能力训练。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馈,可以促进教与学的同步提高,这就是构建“四度空间”为课堂带来的新面貌。

一、正确认识学生思维的“四度空间”

今天我们常说素质教育,然而素质教育究竟指向何方呢?实践证明,学生身上有很多有待开发的创造性观点,当学生一旦对一种内容产生了疑问和思考,很有可能会给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观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度空间”。

1.独立探究

很多时候,学生并不缺乏对知识的渴求,而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比如,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最先讲解的总是英语中打招呼的内容:“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这时有些思维发散能力较强的学生就会好奇:英语打招呼就只有这一种方式吗?我们中文打招呼和回答的方式可是多种多样呢,为什么英语打招呼的方式只有一种?然而由于教学的要求和教纲的设置,教师必须叫停这样的疑问,久而久之,这样的行为就常常被认为是在扰乱课堂秩序,而有这样疑问的学生也就逐渐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了,一个独立探究和思考的过程就被教师阻断了。

2.互动探究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常常还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是学生对于所学的英语知识想要付诸实践,可是学生可以练习的也只有这么一句,练习的情境也只有这么一种,这样的练习怎么会对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作用呢?学生又怎么能通过这样的练习真正学会英语的应用呢?语言的价值就在于应用,而学生的学习环境却并未让学生可以将语言应用。

有时学生会在互动练习中多说一些,那也会被当作是在扰乱课堂秩序,因此这样的互动探究行为就被叫停了。

二、在课堂中扩散学生思维的“四度空间”

上文讲到,素质教育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今天,学生成长的环境中物质和信息都极大地丰富,再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试图将学生训练为整齐划一的思想已经是不可取的了。在这样的前提下,素质教育应该前进的方向就是注重每一个个体的特性,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

1.引导学生自主阐述观点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允许学生自由阐述观点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处于习惯和自信心养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学生自主阐述的观点得到允许甚至被认可,就可以为学生树立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

以上面的例子来说明,当一个学生问到:除了“fine,thank you.and you?”之外,有没有其他的回答方法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如果人们被问到“最近怎么样”时不回答这句话,还有什么回答可以说?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就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在这其中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对各种答案进行评价和指正,在这样的氛围下,课堂的气氛就会更加自由活跃。

2.在游戏中让学生感受学习快乐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无法做到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然而,如果教师忽略学生这些特点,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在课程上落后,如果教师强迫学生集中注意力,也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一些心理上的障碍。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常常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学生会乐于接受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剧表演,内容就是每一节课中课文的主要内容,如上面讲过的见面打招呼的情节。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用中文表演一次日常打招呼的情境,再让学生用学到的英文进行表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演英语内容,允许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语法和单词上的错误,在学生表演之后进行指正。

在这种形式中,学生会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同时也会记住自己所犯的错误和教师的改正。更重要的是,在游戏之中,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动,让所学知识得到真正应用。

只有这样,学生才算是真正地接受了学习,主动地学习。

综上,建学生思维的“四度空间”就是让学生接受学习、参与学习、乐于学习,在学习中,让学生展现出自己的思维和见解,让学生可以公开表达对知识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才能更好实现,课堂才会更精彩。

参考文献:

第4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 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学

一、何为语用失误?

语用学是语言学中新开拓的一个领域,是对语言的使用科学地进行研究的学科。它研究的不是语言的语法关系,而是言语的交际关系,即如何在特定的语境中正确、恰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在特定的语境中,如果语言运用得不合时宜或者没有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就会出现语用失误(pragmaticfailure)或者叫做语用误差(pragmaticerror),往往会引起种种不愉快或无解,甚至有可能导致交际的失败。语用错误,在英语学习者和母语使用者中都会出现,尤其常见于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是语法上正确而在特定的交际或语言使用环境中不得体的语言现象,即所使用的话语与话语情景不符。如在问候招呼方面,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和英美人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汉语中的问候经常以询问的方式,如“Where are you going?”或“Have you had your meal?”等,但如果用这种方式和英美人打招呼,就会被视为一种语用失误,因为“它虽没有语法错误,却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英美人打招呼多为礼貌性的问候,如“Good morning”或“hello”,“hi”,“how are you”等,有时候还可以用谈天气跟人打招呼。如果他们听到中国人见面时打招呼的方式,就会感到非常费解,在他们看来,汉语中询问方式的问候是在打听他人的私事,有干涉他人隐私之嫌,他们会感觉很尴尬。这种具体语境下误用语言的情况,就是典型的语用失误。

二、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

语用失误是原本并没有语法错误的话语用到了不恰当的话语环境而造成的,而且犯这种错误的人大多是英语学习者。在跨语言文化交际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语用失误呢?

(一)语言语用失误,即由于所学的英语水平有限出现的语言本身的语用错误。

这种错误的产生首先是由于语言能力不足,即语言使用者本身的英语语语言运用能力差而导致的。语用能力不仅指能够正确地使用语法规则组词造句的能力,而且包括在特定语境下正确使用语言形式的能力。语言能力是确保正确使用语言的基础,所学英语水平不过关,在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语言的使用,出现语用失误。例如,有一位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帮助外教圆满地完成了课程展示,他的外教感到很满意,对他说:Thanks a lot.That’s great help.学生立即回答:Never mind.他想表达的是不用谢,没关系之类的意思,但用了英语的Never mind.该句话的语言形式并没有错,但Never mind常用于对方表示歉意,而自己一方表示不介意的场合。例如:A:I am sorry for being late.B:Never mind.所以,上例准确回答应该是:It is my pleasure.

(二)母语的消极迁移或干扰是产生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

母语对于英语学习者影响非常大。我们在学习母语时,连同母语的习惯、风俗等也一并习得,而在学习第二语言(如英语)时情况则不同。第二语言的学都局限在课堂上,缺乏母语习得的语言和社会环境。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大都只学会了如何正确拼写、朗读、造句等,却不知如何在恰当的场合下使用。英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受母语影响,将汉语的语言习惯生搬硬套到英语中,先用汉语思维,再按母语的语义和结构转换成英语。这种汉语式英语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必然会造成语用失误。

比如,中国学生经常把“你有空吗?”机械地译为:Are you free?或Do you have time?其实,在英语本族人中问别人是否有空时很少用free或have time。正确的英语表达应为:Are you busy?Could you spare me a few minute?(Have you) Got a minute?When will it be convenient?因为free常表示“免费”或者“坐牢”。相对应地,当对方听到Are you free?时,可能会回答:I’m not free,but I’m not too expensive.或者I have been in prison for 1 year.

另外,在和外国人交谈时,中国学生常谦虚地说:My English is poor.来表示“我的英语很差”。其实,英美人很少说:My Chinese is poor.而常说:I can only speak a little Chinese./ I’m not good at speaking Chinese,I’m afraid.等。

(三)社交语用失误,即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对方的社会文化因素缺少了解而造成的语用失误。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交礼仪和不同的价值取向等。还是以打招呼为例,在中国,人们见面时常用的招呼语是:“你吃过饭了吗?”我们可以推测出对方的意思而回答“吃过了”或“还没有”。在英美文化中,人们见面打招呼时往往谈论天气。如果你对英美人套用此句(Have you had your meal?)向他们打招呼,他们就认为你打算邀请他们一起外出用餐,对年轻的英美女士来说,还有“约会”的含义。

第5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习语 翻译 差异

一、引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人类活动中的语言现象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和社会。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中最难掌握的不是语法,也不是词汇,而是习惯用法。有时一句话在语法上没有问题,逻辑上也讲得通,意思上也清楚,但却被认为是错句,究其原因是不符合习惯用法。只有符合惯用法的句子才是正确的句子,才是地道的英语。所有语法规则和条条框框都不得必须让位于习惯用法。

二 、习语概念的界定

所谓习语就是讲英语国家的人对语言的惯常使用方法。有些可以讲出道理,有些则是约定俗成。它所涉及的内容是庞杂而萦琐的,它与语言、词汇及结构等都有关。

三 、英、汉语言习惯用法对比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与其相应的文化。不同的民族语言受到本民族社会文化的制约,又反映各各自特定的文化内容。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即语言习惯差异。

1.称呼

英美称呼他人的一种方法是在被称呼者的前面加上称谓语(title)。如Mr.、Ms、Mrs.、Miss、sir、professor、doctor等。而中国人喜欢的姓前加上官职来称呼他人,表示对其尊重。如张经理、李处长、吴局长等。

2.打电话

英美人打电话时习惯用this 指自己,用that 指对方,如:Hello, this is John Smith speaking. Is that Mr. Green speaking? Who is calling [speaking], please? 而中国则习惯说:“我是赵明。你是谁?”(I am Zhao Ming. Who are you?)在与英语美人用英语通电话时,应避免用中国式的通话方式。

3.见面打招呼

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吃了吗?”(Have you had your meal?)而英美人则用 Hello 或Hi。如因不理解其涵义,英美人会认为这种打招呼是说:“如果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吃呢。” 总之,这样打招呼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

再如,汉语中的“上哪儿去啊?”或“刚才去哪儿了?”这样打招呼的话直译成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 Where have you been? 用这两句英语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

4.思维习惯不同

由于思维习惯上的不同,导致某些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如在地名排列顺序上,中国是由大到小,而英语是由小到大,“中国北京”译成英语是 Beijing China。 姓名的表达方式是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而英美国家则相反,如John Smith (约翰.史密斯), John 为名,Smith为姓。这反映了西方人喜欢把自己最关心的信息点放在前,以便于突出重点。

5.语言习惯不同

中国人学习英语不太注意中西语言习惯的差异,以至于词汇使用不当,诸如把“力大如牛”译成as strong as a cow.(正确译法是:as strong as a horse),把“凡人皆有得意日”译成Every person has a happy day.( 正确译法是:Every dog has its day.下面是一些英汉互译的句子对照:

汉语 英语

大吃一惊 Sit up and take notice

吹牛 Talk horse

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Live a dog’s life

像热锅上的蚂蚁 Like a cat on hot bricks

坦率地交谈 Talk turkey

当 Walk the streets

挥金如土 Spend money like water

雨后春笋般涌现 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6.对颜色词语的理解和表达不同

中国与英美国家语言习惯不同,风俗各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也不尽相同,就是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与使用也有差异。在英美语言中人们常用颜色指人的品德、情绪及对事物的看法。例如:Mr. Smith is a very white (忠实可靠) man. He has been looking rather green (脸色不好)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闷闷不乐) toda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mood (心事重重). I hope he’ll soon be in the pink (振作起来) again.

另外,在有些词组的翻译上英汉存在着很在的差异。如:红茶(black tea)、黄(blue films)、眼红(green-eyed)、黑白不分(confound right and wrong)、红白喜事(wedding and funeral)、不眠之夜(white night)、害群之马(black sheep)、老当益壮(a green old age)。

四、避免造成英语习语翻译错误应注意的的问题

1.在学习和运用英语过程中不但要注意语言的结构规则(即语音、语法和词汇等),而且要注意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如社交礼仪、生活习惯、价值观和文化等,使自己在日后的跨文化的交际中不出 “洋相”,讲出正确且得体的英语。比如,有些句子表面是肯定实际却表示否定,有些句子表面是否定实际却表示肯定,切不可“望文生义”(Taking the words too literally),难免会闹出笑话或差错。

例1.He is the last man I want to see.

误译:他是我想见的最后一个人。

正译:他是我最不愿见的人。

例2.I can do anything but tell lies.

误译:我能做任何事情但总撒谎。

正译:我决不会撒谎。

例3.He cannot choose but go there by himself.

误译:他没有选择,但独自去那儿了。

正译:他必须单独去那儿。

例4.Mrs Brown was not a little fat.

误译:布朗太太一点也不胖。

正译:布朗太太很胖。

2.注意习语表达的比喻义和引伸义

英语中有许多句子或短语的字面意思与实际意义相差甚远,也就是说英语习语真正表达的含义常是其比喻义和引伸义,如果照字面意思将其直译出来就会产生误解。

例1.He got into hot water.

误译:他进到热水中。

正译:他自找麻烦。

例2.The secretary talked nineteen to the dozen.

误译:秘书把十九说成十二。

正译:秘书滔滔不绝地讲话。

3.注意固定短语使用上的问题

在英语习语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固定短语。这些固定短语,往往不能随意更改其中的某些字眼,也不能生搬硬造。整个短语须一起记忆,且很多短语往往不容易“望文生义”。如wheels with in wheels(复杂的事态),in the wrong box(处于窘境),under the weather(不舒服),by the turn of a hair(千钧一发之际),one and for all(一劳永逸),down and out(贫困撩倒),a sugar report(情书)。

4.应注意英语习语的新变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英语习语有许多新的变化,许多过去的标准用法现在已经过时,有的甚至已成为禁忌,被其它的词语所取代,而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合语法和不可接受的用法,现在却符合标准,得到大众的接受。从词汇方面变化、语法和语音方面的变化等表明,习语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已从语法等转移到性别、个人和种族方面,反映了价值观念的改变,体现了人们对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如than:传统语法认为,than只能用作连词,所以像He is older than her这样的句子是不合语法的,宾格的代词her应作主格she才对。但现在的实际使用情况表明,than后面的独立代词通常都用宾格,尤其在口语中。而用主格的除有时见于正式文体外,已不多见。如He is older than she这种用法,现在已显得老式、过时,而He is older than her的用法则普遍得到接受了。这说明,在独立的代词和名词前的than已一般被看作介词,所以除了要避免歧义外,than后的代词用宾格。

五、结束语

总之,要想学好英语,说出地道的标准英语口语和写出符全英文文法的文章,就必须熟练掌握英语习语的用法,尤其是英语习语特殊性的运用,深切体会习语的各种语言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英语学习中少犯错误。

参考文献

[1]Idiom syntax: Idiosyncratic or principled? Tabossi, P. / Wolf, K. / Koterle, S. ,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61 (1), p.77-96, Jul 2009

[2]The time course of idiom processing.

Fogliata, A / Rizzo, S / Reati, F / Miniussi, C / Oliveri, M / Papagno, C , Neuropsychologia, 45 (14), p.3215-3222, Nov 2007

[3]Idiom comprehension: a prefrontal task? Lauro, Leonor J Romero / Tettamanti, Marco / Cappa, Stefano F / Papagno, Costanza , Cerebral cortex (New York, N.Y. : 1991), 18 (1), p.162-170, Jan 2008

[4]A longitudinal study of idiom and text comprehension. Levorato, M Chiara / Roch, Maja / Nesi, Barbara ,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34 (3), p.473-494, Aug 2007

[5]Testing idiom comprehension in aphasic patients: the effects of task and idiom type. Papagno, C / Caporali, A , Brain and language, 100 (2), p.208-220, Feb 2007

第6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 “5C”标准; 对外汉语; 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李莉(1978—),女,甘肃兰州人 。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E-mail:。

1996年,美国为了顺应世界外语教育的新形势,适应多元文化发展,加强国防安全,颁布了国家外语课程标准,即《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作准备》,并于1999年作了修订,更名为《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这一标准可以简单概括为5个以英语字母“C”开头的单词,即:Communication(沟通)、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贯连)、Comparisons(比较)和Communities(社区),因此简称“5C”标准。[1]

近年来,这一标准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一标准,经过第二语言教学(尤其是美国本土汉语教学)的检验,在培养具有实际沟通能力的外语人才方面,确实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因此,笔者认为在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可以借鉴5C标准,充分发挥其注重交流、沟通、触类旁通等特点,设计丰富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改变传统机械式操练的语言教学模式,发挥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的优势,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使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5C标准概述[2]

1. 沟通(Communication)。沟通被看作是5C的核心内容,其衡量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即语言沟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要求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能参与对话,提供并获得信息;理解诠释(Interpretive Communication),学生能够理解并阐释有关话题内容的口头或书面材料;表达演示(Presentational Communication),学习者能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将不同话题的信息、概念或观点等传达给听众或读者。

由此不难看出,5C标准充分考虑到了学习者外语学习过程中言语材料的“输入”、“输出”的双向作用,能够围绕话题展开活动,强调理解基础上的运用,比传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划分更能真实地体现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

2. 文化(Cultures)。体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其衡量标准包括:文化习俗(Practices of Culture),学习者能够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的习俗与他们所持观点的关系;文化产物(Products of Culture),学习者能够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产物和人们所持观点的关系。

这就要求外语学习者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了解,不能仅停留在学习文化知识层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主动学习,掌握该国文化习俗和文化产物所反映出的社会观念形态,进一步为语言学习服务。

3. 贯连(Connections)。语言学习要贯连其他学科。这一要求打破了我国传统的、严格的分科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要触类旁通(Making Connection),即通过外语学习,加强并扩展其他学科的知识;博闻广见(Acquiring New Information),即学生能够利用外语和目的语文化知识获取信息并认知不同的观点。触类旁通能使各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合,做到巩固所学,又可极大地丰富语言教学活动。博闻广见则可帮助学生利用所学外语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打开一扇信息和体验之门,消除文化障碍,建立跨文化交际意识。

4. 比较(Comparisons)。比较语言、文化的特性。也包括两项衡量标准:一是比较语言(Language Comparisons),即学生能够通过母语和目的语的比较理解语言的本质;二是比较文化(Culture Comparisons),能够通过目的语文化与自己国家文化的比较理解文化的本质。

从小处讲,两国语言和文化的比较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目的语;从长远而言,对语言和文化本质的认识,对于语言教学、语言、文化的深入研究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5. 社区(Communities)。将所学语言运用于国内与国际多元社区。包括“学以致用”(Language Beyond School)、“学无止境”(Life-long Learning)两项衡量标准。前者指学生能够在校内外环境中使用目的语;后者指学生能够将目的语融入平时的自学、娱乐等活动中,体现出终身学习者的特质。也就是说,5C标准最终关注的是语言的运用,希望学生由被迫运用转为自觉使用,将语言学习与个人发展联系起来。

综合以上内容不难发现,5C标准强调外语学习要以交际为中心,学习目的语语言及其文化,注重学科间的贯连,注重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语言、文化的比较,从而发现文化的不同导致认识的不同,建立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这几方面相互作用,外语学习者才能准确、得体地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5C标准中的5个“C”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

二、基于“5C”标准的对外汉语

初级综合课教学活动设计

对外汉语综合课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较为重要、强调“全面”的一个课型,既承担着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教学的任务,也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而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综合课则是重中之重。这一阶段,留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汉语,汉语中被公认的声调变化、汉字书写、认读等困难都是初级阶段的学生所要面对的问题,如果这时教师不能以生动、丰富又有效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初学阶段的困难,就会使学生很快丧失学习的兴趣,或者以消极的情绪对待汉语学习。

美国教育学家艾德格·戴尔(Edgar Dale)1969年在他的报告中提到了不同学习方式会得到不同的平均学习保持率(两周后还能记住多少),如图2所示。

图中很清楚地看到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收效是最差的,较好的方法是“小组讨论、实际演练和马上应用”。对照“5C”,可以看出其注重沟通、交流、语言运用的核心理念是符合学习规律的,科学可行的。因此可以,以“5C”为标准设计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教学活动。表1中是以《初级汉语课本》第十三课为例所描述的利用“5C”进行的教学活动设计。

这一案例的设计基本涵盖了“5C”中11项衡量标准的全部内容,注重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用”中学,并能通过贯连、比较等方法,使学生在较为紧张、有趣的活动中实现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双丰收,同时文化也为语言学习向更深、更远的方向迈进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5C标准中的5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其中每一个方面在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中都具有指导意义。

(一)注重沟通,“输入”与“输出”并重

从图2“学习金字塔”中可以看出,要想取得理想的语言学习效果必须要在“用”中学。而且语言即人类表情达意的工具,若只听不说,仅输入不输出,是达不到交流目的的。我国传统英语教学长期以来所造成的“哑巴英语”的局面,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为学生创造适宜的语境,自然地使用所学的语言点。对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而言,情景对话、采访、访谈等形式都是适合沟通的教学活动。

如初级班综合课教材《初级汉语课本》第一课的课文内容就是问候和自我介绍。教师可以在开学第一天引导学生们互相问好,并介绍自己的名字。如“你好!我叫××。”可以先逐个问候学生,直到每人都会说这个句子时,要求他们问候周围的同学,并告知对方自己的名字。

在学完第二、第三课的人称代词、有关家庭成员和职业的生词及句型后,可以安排三个同学一组,拿着自己家人、朋友的照片互相介绍,如:“这是我妈妈,她叫××,她是医生。”从语言习得角度来说,这是将所学内容内化、重组、进而输出的过程。之后,可以安排每个人在班里采访三位同学,看着对方的照片问“他(她)是谁?他(她)叫什名字?他(她)做什么工作?”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之间会有交流,既有语言的输入、输出,也能在互动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直到说出完整又准确的句子。在采访结束后,可以请几位同学将自己采访的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这一环节就是对学生表达演示能力的锻炼。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初到中国的留学生很愿意跟同学、老师交流,说说自己的国家、家人,尤其是用汉语介绍,会让他们很有成就感。不过教师在安排这一活动时,一定要提前让学生带自己家人或朋友的照片,不可贸然提问,以免出现询问单亲家庭孩子父母情况的尴尬局面。另外,有些职业名称,如司机、厨师、工程师等,是课本中尚未出现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准备相关的图片,在介绍时当然是用汉语,但配有图片,就不会出现听不懂的情况。虽然这些词汇是生词表中没有的,但在教学、生活中会经常出现,那么第一次的介绍就算是一次输入,如果在以后的学习中能重复听到几次,学生就应该能掌握并恰当地使用。

(二)发掘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现实意义

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中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5C标准突出了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只有熟悉目的语文化、目的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学习语言,恰当地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文化冲突比比皆是,造成的直接结果是:要么学生无法理解所接触到的语言的真正含义,产生交流障碍;要么对中国人、中国社会产生极深的误解。例如中国人打招呼、寒暄的方式,会让留学生认为中国人喜欢“探人隐私”;中国人所奉行的“中庸之道”,在他们看来则是做事不讲原则。

在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教学中,学生们汉语水平有限,不能太多地讲授中国文化,但是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文化内容。如《初级汉语课本》第四十一课的内容是“打招呼”。教师可以在一周前提醒留学生留意生活中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学习本课时首先向大家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中国人都怎么打招呼?跟外国人怎样打招呼?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展开讨论: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有什么规律?为什么这样打招呼?你习惯这种方式吗?如何去适应?在你的国家是如何打招呼的?这些问题的讨论,可以分次进行。讨论结束后,让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补充。最后,给学生布置新的任务:1.尝试用课堂上学过的方式与中国人打招呼;2.了解中国人寒暄的方式,并与自己国家的方式相比较。另外,教师如果有影视作品的资料,可以将其中打招呼的片段截取出来,让留学生尝试给人物配音。这种方式生动有趣,学生既能学习演员的语言表达,也能在配音中“学以致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可以看到,留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首先了解了中国文化——中国人没有太多的隐私观念,讲究待人热情、互相关心,所以打招呼时会问一些在外国人眼中较隐私和奇怪而在中国人看来却很生活化的问题,如:“上哪儿?”“吃了吗?”“忙什么呢?”等等,可以告诉学生这只是打招呼,表示对对方的关心,绝无干涉隐私之意。其次,在调查与讨论过程中,5C标准第一个“C”中所要求的“语言沟通”、“理解诠释”和“表达演示”的内容都得到了体现。之后的活动则包含了“贯连”(中国人寒暄方式的调查)、“比较”(与自己国家打招呼方式的比较)、“社区”(尝试用汉语和中国人打招呼、影视作品配音)等3C的内容。所以虽然本课重在学习文化,但实际上可将5C的要求贯穿其中,使教学活动的设计更加合理、有效。

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可以使留学生透过文化现象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原则,更加得体地运用汉语。同时,中国文化也是学习汉语的有效途径。博大精深、丰富有趣的中国文化是很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终极目标。因此,积极挖掘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现实意义,让它为语言学习服务,其教学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华东师范大学叶军老师在他的讲座中曾举例说明,文化常常可以作为课堂导入的方式。如初级班(教学对象为中小学生)讲有关动物的一课,可以先介绍中国文化中“孙悟空”这一知名形象,告诉学生孙悟空有72变,然后利用已准备好的图片,带着学生让孙悟空变各种动物,甚至可以在“变”的时候请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让其他同学猜是什么动物。这样反复“变”几次,学生能很快记住各种动物的汉语名称,而且学得兴趣盎然。

(三)触类旁通,开阔视野

5C标准中要求学生学会“贯连”。人的知识结构是系统的,各类知识不可能单独存储于大脑中。因此语言学习可以和数、理、化、音、体、美等多方面的知识相互贯连,充分利用其他各科的资源为语言学习服务,做到“触类旁通”,才能开阔视野。同时语言学习需建立在“有意义”的基础之上,才能学得轻松愉快,事半功倍。如:《初级汉语课本》第二十课的内容是去银行换钱。学完生词、基本句型之后,可以两人一组进行模拟练习,两位同学分别担任银行职员和顾客,练习人民币、日元、欧元、韩元等已学货币与美元兑换的对话。这一活动中,少不了“计算”的内容,学生还必须使用已学过的汉语数字,个、十、百、千等十进制单位,练习数字的表达。有时同学们会笑称汉语课成了数学课,但是换钱、数字的表达在留学生的日常交际中是必不可少的,语言学习就是要为交际服务,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善于比较,在“比”中学

对外汉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虽然留学生是来中国学习汉语,但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或轻或重地带有“民族优越感”,[5]对于中国文化不一定全都认同。这就要求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避免自己的民族中心主义,以平等的心态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关注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师要善于建立汉语与学生本国文化的联系,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都与自己有关,在“比”中学才会更有兴趣。

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初级班的留学生在综合课上已经学会介绍自己和自己国家的一些基本情况,对中国的风土人情也有了大致的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我眼中的中国”以及“我和我的祖国”为题制作墙报(这是书面形式的“表达诠释”)。要求每位同学将自己对中国的印象以文字或图片形式反映出来,再把全班同学的材料合在一起,做成一张有关中国的“大墙报”。另外由学生个人或同一国籍的学生完成若干张“小墙报”,内容是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国家。墙报做好后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比较中国和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化,包括国名、首都、国土面积、人口、服饰、饮食等方面,甚至可以讲讲汉语与母语的不同,但涉及内容不可过深。课后请其他班级的教师和同学参观,并向他们介绍自己设计的墙报的内容。这一活动,说是“比较”,其实包括了5C标准中的各个方面,学生会有很高的参与热情。但其中的关键是通过比较,使初来中国的留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文化,而且是用正在学习的汉语,这会让他们很有成就感,也能满足他们的民族优越感。最关键的是整个过程,是对他们汉语能力的极好的训练。

(五)学以致用,学无止境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交际。因此,5C标准中的“社区”目标强调语言学习要走出课堂,进入语言社区,与目的语使用者进行交流。语言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模拟语境远不比实际交流中来得真实,“学以致用”才是巩固和发展语言水平的最佳途径。对于来华留学生而言,生活大环境就是最好的语言社区,他们是在中国进行“沉浸式学习”,会被迫使用汉语进行交际,这对他们汉语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大的作用。然而,来华留学生中大多都是本科在读或具有更高学历的成年人,他们不仅要学习汉语,有的还要在中国攻读学位。他们有一定的学识、成熟的思维,对汉语的使用当然不能仅停留在与普通中国民众的交际上,还应该参与到大学中的社团活动、学术活动中去,这样他们的汉语水平才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综上所述,5C标准中的5个“C”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以5C为指导思想的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中,也应让5个“C”的内容相互关联,形成一股合力,落实于每项教学活动中,以综合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讲求外语学习的趣味性和外语综合技能的训练,符合当今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3] 张媛媛.美国AP中文教学模式探析[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2006.

[2] 罗青松.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评析——兼谈《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的作用与影响[J].世界汉语教学,2006,(1):

127~135.

第7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必要性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又是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因而,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要理解和接受另外一种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学英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缺乏语言环境以及面对考试的压力,传统的英语课堂主要侧重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的机械教授与练习,往往忽略了文化意识的渗透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这种重语言轻文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取得很高的分数,但是却导致他们不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语言,造成了一大批人学的是“哑巴英语”或是“chinglish”即“中国式英语”。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更不可能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跨文化交际的双方如果不能进入到同一文化背景中,往往会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虽然,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不可能了解太多英语国家的文化,并且他们在交际中所犯的错误是会被理解和原谅的。但是,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为他们创造语言的运用环境,从小就培养学生们的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一)充分利用教材,在课堂上随时进行文化渗透

我们现行的教材中有很多地方都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这些话题,就会让学生了解到很多相关的文化知识。三年级一开始接触英语,学生就要学习打招呼的方式。在上课前,我会让学生说说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会说些什么,学生都知道常用的打招呼的语言有“你吃了吗?”“你干吗去?”等等。当问一个西方人“你干吗去?”会被认为是侵犯了别人的隐私。西方人打招呼的时候会说“hello! /how are you?”等。再如: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要学习询问他人的年龄,在课上我们为了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知识,也会反复的询问“how old are you?”,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这很正常,然而这在西方人的眼里询问他人的年龄,尤其是女士的年龄却是很不礼貌的行为。通过这个话题,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西方,询问他人的年龄、体重或是工资等都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了解这些后,学生们今后在用英语交际的时候就会避免谈论涉及到他人的隐私或是容易引起误会的话题。我们所使用教材中会话的插图,也常常为我们提供了文化差异的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对中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敏感地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每单元都有culture部分,这一部分是绝对不能省略不讲的,也许文化部分的知识在考试中出现的比率比较小,但是,却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也对他们理解本国文化,拓展学生们的视野。

(二)巧借多媒体,传授文化背景知识

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介绍文化背景知识,能够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制作课件或flash动画时,充分利用音像结合的直观性,尽可能把文化背景放入各种情景中去,使语言与语境相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兴趣,在语境中感知所学语言。例如,在向学生介绍万圣节的时候,我会为学生先播放电影《加菲猫》中过万圣节的片段,加菲猫穿着自己制作的服装,游荡在大街上,向人们要糖果。学生看到这个场景,都被电影里搞笑的场景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个时候教师再告诉学生关于万圣节的知识,让学生自己组织一次庆祝万圣节的活动,学生会非常有兴趣,而且学习的效果也非常好。

(三)自实行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创新以来,我们不断地实践、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案,为了能够增强

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形成英语思维,我充分利用英语学案自主学习板块,开设“相关知识链接”或“背景知识”介绍专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5 what would you like? b let’s talk部分学案的设计中,我在相关知识链接部分向学生介绍了中西方餐桌文化的相关差异。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知识链接,了解了中国请客的相关礼仪知识以及西方人请客的戒条六则。在课堂上,小组展示——创设情境表演这一环节,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准备道具的时候,他们有意识地注意了餐桌文化的差异,他们在邀请英语国家的客人时,为他们准备了刀叉等餐具,而在邀请中国客人的时候,为客人准备了碗筷,并且提前安排好了座次等。虽然这仅仅是课堂上的展示,但也说明了学生在有意识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氛围

教育家们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深入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我也认为创设与生活贴近的实际情境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实践,学习和了解异国文化,从而加深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同样以pep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五单元b部分的会话为例,在这一课时的学习中,我创设了两个情境。情景一:mike和john来到中国,到好朋友吴一凡家做客,吴一凡的妈妈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期间,吴一凡和他妈妈该注意什么呢?情景二:陈洁去美国交流学习,她被安排到美国小女孩sarah的家里生活体验一段时间。sarah及其家人为陈洁准备了她到美国的第一顿晚餐,sarah和她的家人又会怎么做呢?通过这两个情境,让学生投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去,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从而强化他们的语言文化知识,避免“中文思维交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第8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中国式英语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习惯用汉语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并把汉语的应用规律也放到所学的目的语中,母语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干扰作用,从而产生了一种不标准的英文变体,这种变体可以表现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及语用的各个方面,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中国式英语。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式英语是由于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引起的,普遍认为中国式英语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类型(morbidlanguage)。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力自古就有。作为拥有人口数量位于世界第一的中国,语言的传播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文化影响语言,语一言反映文化。由于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也是不可分的。语言学习在文化学习中进行。没有语言作为正规非正规的学习手段,就决不可能学到任何文化。任何人习得一种语言的同时,也该学习该语言的文化,因为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所以我们说,学习英语就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式英语最早产生是在文化传输的输入中产生的,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西方文化知识引起的。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都是在汉语言文化这个环境下学习英语,中西方文化差异就成为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学生在说英语或在写英语作文的时候所犯的语言错误有不少其实是“文化错误”。所谓“文化错误”,是指学习者所使用的目的语不为口的语国家的人们所理解或接受。以两个最为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

首先是打招呼。用英语打招呼最常用的的是用“hello","goodmorning","howareyou”等用语,随便的一点可以用“Hi"。但是很多外国友人或者外籍教师都发现中国学生不太习惯使用这些打招呼的方式。当那些学生在校园里碰到的时候,更多的是会lb]诸如:"Haveyoueaten?,,或者“Whereareyougoingto?”一类的问题。这些问题让人很尴尬,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事实上这些就是中国式英语的表现,中国人见面了,都会用这样的问候语来互相打招呼。中国人无视国外保护隐私的习惯,也把这种打招呼的方法用到交流中,势必会造成误解。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面对别人的赞扬的反应。当英语国家的人们听到自己的赞扬的时候,多数是回答“thankyou"。但中国人听到赞扬的时候,如果回答谢谢,别人多会认为这个人不怎么谦虚,甚至觉得太自夸了,所以中国人一定会对别人的赞扬表现为自谦或者自我否定。如果不知道中西文化的差异,问题就来了。很多学生在听到别人的赞扬的时候,肯定就会说,"No,Iamnotgoodasyousay.”等等,初到中国的不了解文化的外教也会觉得不知所云。

因此,由于缺乏跨文化意识而导致的中国式英语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一方面说明了在外来语的学习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还相当欠缺。用汉语思维来进行英语交流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英语老师在讲解英语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的时候很熟练,但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候,就会出现文化知识不够丰富,语用能力随之较弱的情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尊重和接纳他国文化就成为交往中不可回避的内容。

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应强调英美文化的导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该逐步积累,意识到学习语言不应该只学习语法句法,更重要的是了解不同的文化,用所学语言传承文化和表达文化,让文化融解于语言之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开设《英美文化》等课程,对学生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帮助学生更有效的使用语言。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日益与世界接轨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与中国人的接触中开始慢慢的接触中国式英语,并且认可中国式英语的语法规则和意义的表达。

语言习得的完成,是某种思维方式形成的标志。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不仅有表达功能,而且还有认知功能,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因此当中国式英语在表达中国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候,不可避免的由操汉语的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影响,在英语中夹带中国特点,这也是中国式英语的一种特别的表现形式。

要使英语和中国特有的社会和文化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环境有的东西要想单纯通过语言让对这一环境一无所知得人了解,往往还是要费一番周折,人们只有通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的社会文化内涵之后,才能进行真正的沟通和相互了解。这也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在的社会文化介绍并传播的一个有效途径。

从词汇角度出发,中国式英语这时是一种输出性语台,但不可避免的将文化渗透其中,是英语带上明显的中国特色。诸如气功,地方戏曲,传统习俗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许多名称或术语,很多是通过音译在英语中使用。事实上,很多的汉语借词早已进入英语辞典中,如:wushu,kungfu,quyi,erhu,yamenmahjong等等。

我国还有丰富的成语,谚语,典故和警句等,怎么样将它们翻译成英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如果硬将"papertiger"翻译为“scarecrow"就失去了“纸老虎”这一词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底蕴。这种情况很多,汉语在外来语的吸入中也注意到了。比如“特洛伊木马”,“潘多拉盒子”,“鳄鱼眼泪”之类的。这样的互相渗透,不仅是思想的交流,也是语言的交流。

中式英语比较成熟,直接了当地说事,不拖泥带水,早就得到国际承认,最著名的当属longtimenosee。英国作家萧伯纳当年曾说过,中国的洋注洪英语nocan(不能)比正宗英语unable(不能)要清晰明了,值得仿效。类似的例子还有“你问我,我问谁”=Youaskme,measkwho?

还有些中式英语是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产生的。截取意义完整准确的两个英语词汇的一部分构成新词诊释中文时事词汇。

第9篇:打招呼的方式范文

一、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的、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有意识地挖掘英语课中的兴趣点,就能大面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讲课时运用适当的动作,给学生以亲切的微笑、和善的神情都可以摆脱和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开口模仿的欲望,直观生动的体态语能深深吸引学生的兴趣。如进行牛津小学英语3A教材 Unit3 Family Members 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来加上动作,双拳紧握(左大拇指代表father ,右大拇指代表mother),吟唱“father mother, I love you!”;依次伸出左右拇指并合并,吟唱“help each other”,依次伸出左右小指(左小指代表brother,右小指代表sister)两小指相互弯曲互动做玩耍状,吟唱“sister and brother,play together”。学生边听,边念歌谣,边做动作,动口动手动脑,兴趣盎然,效率空前。

二、创设愉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兴趣就越高。牛津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大多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教师应挖掘教材,通过设计真实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言。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小狗Bobby过生日的情境,紧贴学生的生活,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数蜡烛来了解Bobby的年龄,顺理成章地引出了句型How many? 再通过数餐桌上的水果,以及Bobby的好朋友们带来的生日礼物,引出句型Let’s count the…和这节课所学习的两个数词seven,eight,接着让学生帮助Bobby打开礼物盒,并数出盒中的礼物,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日party场景中,进行交际,充分激活了他们已有的知识,教会学生生活的语言,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取成功的喜悦。

三、创造说话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英语对小学生而言是一项新鲜事物。小学生都是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因而只要教师在起步阶段注意引导,努力创造说话氛围,保护好他们的说话欲望。有时教师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都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信心倍增。

我在教一年级新生的时候,我用英语和他们打招呼,也向学生提出了用英语同我打招呼的要求,并对用英语向我打招呼的学生给予表扬。很快,学生之间就形成了争着用英语和我打招呼的现象,校园中“ hello/Good morning, Miss Wang”的招呼声此起彼伏,用英语说话的氛围基本形成。这大大增加了他们说英语的机会。让他们感觉说英语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英语学习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从而增强了他们说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了他们说英语的兴趣。

四、创设多种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英语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语感的形成来源于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为提供大量的语言操练机会,在情境活动中感知,操练和巩固和运用语言。我们所用的教材中有许多贴近生活实际、符合交际原则的对话题材,如问候、购物、介绍、问路、看病等。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些题材,组织学生进行角角色诵读、分小组表演。有时还应鼓励学生不受教材了限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模仿课文的主要句型,自编自演小对话。通过这些对语言功能反复、多样地操练,使学生尽可能灵敏、准确地感知语言信息,并以此培养、增经学生语感的实践稳定性,使前期获得的语言知识升华成一种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较快的节奏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快速运用英语的能力。如“开火车”提问法,针对老师的问题,每个成员“one by one”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使每个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加快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加快了学生的思维速度,迫使他们及时听懂、及时思考、及时反馈、及时会话,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语言习惯。教材中有多种多样的活动项目,如游戏、调查、讲故事等。教师应充分利用,开展英语活动课,多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开阔视野,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促进语感的开成课外,老师则可创造条件让学生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语言操练,交际能力也不断提高。

五、进行愉悦评价,提高学习兴趣

整节课中,我对学生们的表现都给予了及时的发自内心的评价:Good./Wonderful./You are very clever./Excellent./Good job!等等,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后的愉悦,激发了他们的思维,保持了学生求知的内驱力。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下, 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逐渐增强。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满足学生鲜活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课堂教学评价应是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融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统一性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批评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单一性评价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以多样性评价为主;结论性评价与建议性评价相结合,以建议性评价为主;即时性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以延时评价为主。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