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职业道德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图书馆职工存在的问题
1.目标定位偏低。部分图书馆员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认识不清,认为图书馆的活儿很轻松,闭着眼睛也能胜任。因此,他们不能认清图书馆职业的价值取向。
2.职业素质不高。部分图书馆员文化水平不高,学历较低,有的理想信念不坚定,认为工作稳定了就万事大吉,消磨了斗志,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
3.管理体制粗放。图书馆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改革落后,图书馆长期作为“安置人员”的去向,在他们心目中图书馆实际上就是“图舒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根本谈不上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献计献策,谈不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二、培养图书馆职业精神,规范图书馆职业道德
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症结是图书馆精神缺失,面对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首要举措是图书馆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状态如何,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图书馆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图书馆精神主要包括对图书馆人对图书馆职业的清醒认识和浓厚兴趣,包括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勇于探索的创新观念、敢为人先的竞争意识和具有凝聚力的团队精神等。
首先,在体制上要激活图书馆员的生存意识,进行适合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环境下的改革。其次,在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具体工作中要有效激发图书馆员的职业价值意识,树立职业精神追求。最后,要在图书情报专业教育和图书馆员的后续培训中注入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内容。
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健全明确的职业道德规范。这些规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发展到现在应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道德规范体系,总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敬业乐业,爱书、爱读者、爱图书馆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既然从事了这种职业,就要干一行,爱一行,有一种责任感和职业良心,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努力把对文献的珍惜视为自己的天职,这不仅仅表现在保护文献的完好,更是贯穿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图书馆的价值是通过读者获得和利用文献来体现的。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强化“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意识,满腔热情、千方百计地为读者服务。
2.求实进取,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图书馆事业是平凡的事业,也是艰难的事业,在曲折中求发展,在困难中求生存。图书馆工作者应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专深的专业本领,只有这样,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要树立以人为本、民主管理、主动服务的新观念,创造性地贯彻落实馆领导的各项决定,从大局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探索图书馆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强化科技意识,树立效益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图书馆事业是发展中的事业,现代图书馆事业更需要现代化图书馆人员队伍,每一个图书馆员都应永不懈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3.团结协作,严于律己,顾全大局。在图书馆,同事之间、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十分重要。互谅互让、互相帮助和互相理解是首要问题。人是需要感情和友谊的,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的群体中。而情谊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逐渐积累的。同事之间有平等相待,互相关心,才能心情舒畅地工作。但是由于各人性格、能力、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会引发冲突。每一个人都应该坦诚相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做到与同事和睦相处,形成一种融洽、和谐、宽松的环境气氛。同时,图书馆是一个整体,各个部门好似环环相扣的流水线,只有各部门协调发展才能发挥整体功能。但是,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本位思想、小团体意识等原因,会引起一些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顾全大局,保证协调发展。有了全局观念,就能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就能处理好各种关系,提高办公效率,使馆内各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形成一个衔接严密的系统,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有效地防止和改变1+1<2的现象。
4.精诚合作,公平竞争。图书馆之间需要加强合作,通过合作可以更合理地使用资源,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佳的效益,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现代技术的应用,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为合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加强图书馆间的协调与合作,是衡量图书馆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也是图书馆行业应有的职业道德表现。合作并不排斥竞争。竞争能力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凝聚力,有利于精益求精地搞好工作,有利于创造超过他人优异的成绩,有利于共同进步。
三、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社会各行各业良好道德环境的支持,更需要图书馆人员的自身努力。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必须首先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要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宣传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建立合理的、科学的、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
2.加强职业道德管理,制定和完善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图书馆要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图书馆服务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一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分明。二要制定完善的职业道德规范,为使职业道德规范有效实施,还必须制定有关规章制度,采取相应的经济、行政等措施和手段来加以保证。三要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依托增强馆员的职业责任感。如大力表彰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和思想,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风气;在图书馆内开展互帮互学争当“业务能手”“技术标兵”,开展“假如我是一个读者”的讨论。认识读者,了解读者,做读者的朋友,力争成为读者的益友良师。四要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加大技术职称考核中职业道德的分量,激励广大馆员在本职岗位上讲职业道德,尽职业责任,精职业技能,守职业纪律。
关键词:新闻腐败; 职业道德
2012年7月19日,全国首个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在湖北省成立,此举引起整个新闻界的震动。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各领域或深或浅的矛盾不断涌现,新闻战线亦如此。一些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事件禁而不绝,时有发生,给整个新闻战线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新闻腐败现象,亦有人称为新闻道德沦丧或传媒操守问题。全国首个新闻单位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的成立,又一次引发了新闻人的思考: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严防新闻腐败,刻不容缓。
1 现状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传媒业经历了从传统媒体-新媒体-社会化媒体的巨大变革,传播方式从单向传播发展到多向传播,由此引发的媒体间的竞争也更趋激烈。或受利益驱使、或因蓄意炒作,使得“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有偿不闻”、“低俗新闻”以及“虚假、违法和不良广告”问题屡禁不止,成为新闻界备受社会苛责的“绵绵心痛”。这几大害,在新闻实践中,通常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受利益驱使,新闻从业人员甚至某些新闻媒体拿新闻做“买卖”。一个典型案例是在2002年山西繁峙“6.22”金矿矿难中,11名新闻记者在采访事故过程中收受当地贿送的现金、金元宝“闭口费”,结果这起轰动全国的特大矿难,因新闻腐败致使数家主流媒体集体“失言”。一年后,受赌记者被通报并受到法律制裁。这是编辑记者利用发稿权、采写权与被曝光单位进行权钱交易造成的。从媒体报道中,这些编辑记者大部分是“被受贿”的,但从中反映出职业道德方面的缺失。新闻单位的腐败,则多把新闻当广告,或以批评报道、曝光稿件为筹码,向被报道单位收取费用。
猎新猎奇猎趣,蓄意炒作,从而出现“传奇”报道,或为虚假“传奇”报道推波助澜。2011年1月19日,重庆某媒体刊发消息《母亲千里走单骑》,写“一位在浙江打工的年轻母亲,半夜梦见6岁儿子全身是血,与老鼠争食……第二天便独自骑摩托车,从浙江温州赶回重庆黔江,行程2000多公里,耗时6昼夜。一路上,她把自己装扮成男人,只喝了半瓶矿泉水、住了4小时旅馆……” 后经调查为虚假报道。
还有2011年6月7日高考,语文科目尚在考试时,网上疯传上海的高考作文题目是《与大自然的悄悄话》,甚至到语文科目考试结束,这个作文题目还被个别媒体报道。
以上“传奇”报道片面“求新、求奇、求趣”,而背离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这种做法不但使新闻宣传走入误区,而且使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极大损害。
2 成因
老一代新闻工作者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优良传统,可是时至今日,是什么原因导致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失守,防线突破呢?究其原因,有来自外部思潮的侵蚀,也有内在道德的迷失;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
西方道德观念和伦理思潮的侵蚀。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带来较大影响的西方道德观念是利已主义与个人主义。这些思想与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取向中许多核心要素相背离,与我国的国情很不相容,导致人们职业道德的失守和社会伦理的混乱。
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价值观的冲突。主要表现在:重物质利益而轻精神激励;重目的而不择手段、重社会权利而轻道德义务、重自我而轻他人。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在新闻职业道德中主要表现为只讲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搞金钱新闻、有偿新闻和以职谋私。
舆论教育工作相对薄弱。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舆论教育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影响着我国现行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也被卷进了市场竞争的浪潮中。为了生存、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不惜丢掉道德原则,也严重地影响着新闻职业道德价值导向。
法律监督与自律约束不够。对于新闻工作,我国在一些法律条文中都有多处规范,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对新闻工作进行规范的规定、条例、制度就更多。但我国对新闻业的专门立法工作相当滞后,这对正确有效的新闻职业道德价值导向的形成是有一定影响的。
3 对策
新闻职业道德是调节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行为准则的总和。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较,新闻道德又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强烈的政治色彩。因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所涉方面甚多,所以多管齐下,“众人划桨”,才能开动这艘恪守职业道德的大船。
倡导和培育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其所从事的职业是紧密相连的,离开了新闻工作者所从事的具体新闻报道工作,空泛地谈职业道德修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必须切实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因此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就包含了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四个方面,这种精神的本质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受众负责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加强新闻工作者个人操守修养。艾丰是一位德高望重,深受大家敬仰的新闻老前辈,他曾说过:“一个优秀的记者,第一位是他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才是他的才华。”这句话揭示了职业道德对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性。所以说,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必须从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入手,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个人操守修养。既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要倡导优良作风,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地为人民服务,为受众服务。
建立有效的职业道德监督制约机制。近年来,新闻界对虚假新闻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中央多部门重拳出击,一方面强化新闻宣传纪律,制订与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相配套的纪律,制订符合各新闻媒体实际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同时,还开展了“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等专项教育活动等,大力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除了以行政手段推动外,希望能建立一些职业道德自律组织,通过职业道德监督岗、职业道德评议等途径及方式,推动形成行业自律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税务职业道德建设;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D648.1
文献标识码:A
税务干部有责任心,具体体现就是爱岗敬业。爱岗敬业作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个最普遍、最重要的要求,是地税人员必须遵循的首要规范。爱岗,就是地税人员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社会主义税收事业。爱岗作为一项道德原则,不仅是一种道德认识方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一种道德情感方面的要求。这种道德情感源于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价值的认同。没有这种情感,就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只有当地税人员在情感上发生深刻的变化,达到视税收职业如生命的思想境界,才会有热爱税收事业的道德实践。敬业是爱岗的升华,表现为对本职工作的一种职业态度。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里所说的敬业。是把个人的追求和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相统一,为着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无私奉献,尽职尽责,无论遇到什么艰难曲折,敬业精神都永远不丢。
我们应大力提倡这种高尚的敬业精神。地税人员以税收工作为本职,既然选择了税收职业,就应该忠实地履行职业责任或岗位职责,专心本职工作,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地税人员要把献身税收事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孜孜不倦,孜孜以求,似春蚕吐丝到死,像蜡炬泪干成灰。要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雇佣式地对待工作,而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即不否定个人的正当利益,也要坚决反对极端的利己主义,反对的渎职行为。爱岗敬业对地税人员的要求体现在:保持勤奋优良品质、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切实负起工作责任、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等四个方面。
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深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普及职业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建立健全有关制度,把职业道德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管理之中,逐步完善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税务人员的思想,规范税务人员的职业行为,增强税务干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税务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在职业活动中通过长期的自我锻炼、自我改进、自我陶冶、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才逐步培养起来的。税务职业道德修养包括思想修养、文化修养、专业修养、作风修养和品格修养等内容。税务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一是提高税务人员职业道德认识,任何一位税务人员如果缺乏职业认同感,对税务职业道德缺乏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更谈不上忠于职守,努力工作。二是培养税务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税务人员对税务职业道德认识和理解得越深刻,道德情感就越深厚。职业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就越强烈,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憎恨和厌恶也就越强烈,而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会积极地影响和调节职业行为,表现为热爱税收、奉献社会的职业行动。三是锻炼税务人员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在履行税收职责的过程中,每一位税务人员都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而顽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是克服困难和障碍,坚守职业道德情操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四是确立规范的职业道德行为,职业道德意识只有通过反复的税收实践,变成实际道德行为,成为职业行为习惯,职业道德意识才算得到了巩固,才能表现为某种稳定的特征和一贯的倾向,才算在实质上具有了某种职业道德品质。要通过自身修养,努力践行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的税务职业道德规范,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税务工作者。
学习是税务人员进行积极而有效的职业道德修养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税收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特别是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更要把学习放在首位。如果一位税务人员仅有做好工作的美好愿望,而不具备必要的税收知识和职业技能,就难以承担和履行好工作职责,就有可能给税收事业带来损失,就算不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要注重积累,从眼前的点滴小事和本职岗位做起,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二、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有组织、有计划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特别是思想教育活动,是税务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形成和发展符合时代要求的税务职业道德,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税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很多,主要有职业理想信念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和廉政勤政教育等。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税务人员的长期教育,把符合时代要求、符合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理论、职业道德意识、职业价值观念落实到具体的税收工作中,并靠长期的职业磨炼养成特别的职业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敬业、乐业和创业意识。保证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必须围绕税收中心工作,用好载体,而且要紧扣税收工作实际,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倡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紧跟时代、终身学习的工作作风,以及规范执法、改革创新、团结奋进、廉政为民的行业风气。
三、完善职业道德制度建设
关键词:职业伦理 职业道德 本质
一、高校图书馆员职业伦理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体制的不断健全,市场经济优势的不断凸显,相对于人们之前对职业道德的高度重视,现如今职业伦理的恪守也成为从业人员必须要有的职业素养。无论是做什么工作的个人或者群体,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要遵守其职业特有的一些要求,这些要求具有系统、全方位的特点,对从业者的社会行为以及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而人们在长期的工作时间中形成的主观意识上的、自主形成的职业道德则不具备这样的总体性。
一直以来,人们一直在尝试总结一个能够高度准确概括图书馆职业伦理的定义,沈光亮对这一概念的解读却有着独到之处,他认为,图书馆员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职业伦理的形成方向。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社会知识以及信息服务是其价值核心所在,其职业伦理则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要求从业人员在管理图书馆相关事宜的同时处理好各同事、部门、领导之间的关系所要遵循的原则。
当代的大学生越来越来重视对自身文化修养,除了上自己必修的专业课,图书馆则是学生们增长课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首选之地。在那里,学生可以自学到在课堂上收获不到的知识,为教学带来方便,也使科研能够顺利进行,使教育职能以及情报职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丰富的藏书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经由图书馆这一载体传播给莘莘学子,高素质、高水平的大学生对构建更美好的未来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由此可见,对图书馆员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道德建设层面,树立正确的职业伦理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职业伦理是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
从表面上看,图书馆员只要工作态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究其根本,图书馆员以一种什么的心态,秉着什么原则,具有什么职业操守,对职业具有多大的热情,拥有什么技能才是最需要加以重视的。总的来说,就是持有什么样的职业观念。其他国家在这一方面做的十分突出。美国于1909年就针对图书馆员的职业伦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并于1939年将这些准则向所有图书馆员颁布。此外,国际上许多教科文组织也通过书籍刊物强调图书馆对学校乃至国家的重要作用。
其实,2002年之前,国内都没有现行的准则对图书馆员进行要求,《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的颁布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无论是在空间上,图书馆的类别上,还是内部的系统上,该文件都有着前所未有的突破,它打破了空间以及内部的框架,将全国从事该类职业的人员联系在一起,进而树立一个正确科学的职业道德。该文件针对之前从业人员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行全面深刻的总结。2008年又颁布了里程碑式的《图书馆服务宣言》,该文件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深刻指出了要建设服务型的图书馆,面向广大的社会大众,要有积极热情的服务态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这些要求建立在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无论是对图书馆的本质,还是工作的实施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其实,图书馆职业伦理本质上就是对馆员全方位系统的要求,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工作或难或易,都是对所有馆员工作的价值理念的评定。图书馆没有馆员无法运行,可以说具有好的素质的馆员是图书馆的强大能量。那么培养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职业道德建设,本质上是在发扬一种美德,这种美德随时提醒着要有使命感,要有创新意识。
三、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专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参差不齐
在扩充图书馆的同时,一些高校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学校的整合,体制的翻新,不同岗位职员的调动,使一些专业技术并不过关的人员进入了图书馆,招聘到够资格的人员又不是很容易,队伍人员水平的层次不一,无论是对管理还是对整体运行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服务育人”意识淡薄
一些图书馆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就是并没有认清自己工作的本质,认为自己单纯的就是一个辅助教学的一个并不重要的部门。而且在工作实践过程中,虽然认识到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是为广大师生服务,但是就把自己圈定在服务这一个范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有一个神圣的身份就是“教师”。在为人们服务的同时还有育人的职责。对于图书馆里的各种设备和资源,了如指掌的莫过于馆员。因此,馆员应该正视自己的工作职责。
3、职业感情淡漠
现在,有一小部分的馆员被社会上某种不正确的思想所误导,对自己的职业道德产生了质疑,从而形成了很大的偏差,在工作过程中,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心态,认为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从而出现了懈怠的情绪。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对工作失去工作热情,在解释别人的问答时态度冷淡,将自己的不满情绪都表现在脸上,对图书馆的设备资源一无所知,即使了解也不做深入的解说。
三、图书馆加强职业道德的措施和途径
1、吸引人才,注重人才培养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树立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国家栋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如今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的图书馆所需要的是全方位复合型的专业人员,要求馆员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思维能力较强,做事耐心有条不紊,信息处理能力和计算机使用灵活程度。这就要求馆员要具备一下几个素质。一是要精通各种图书的相关专业知识。只有精通这一类的专业知识,才能独立完成很多馆内的工作,使工作顺利进行。二是要熟练掌握图书馆内藏书情况。要知道什么书在什么方位,该如何分类,这样才能在有读者特出问题时应答自如。三是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各项功能以及网络平台服务技术。各类检索以及数据库的建立都要会操作。所以,图书馆员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要想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图书馆要加大对馆员各方面的培训,多多进修实践,并且关注馆员自身的需求,做到人性化管理。
2、确立职业观念,履行社会职责
图书馆要想更好更远的走下去,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文化的传播者,不追求名利,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创新是必须具有的品格。不以牟利为目的,单纯的为读者、为社会服务,热衷于图书馆事业,对读者有足够的尊重和爱护,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长足发展。
图书馆与学校的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在服务读者的同时,图书馆还要认真配合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并且在整理、编排文献资料的同时,还要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以及思想觉悟,在工作的同时是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3、适应时代需求,勇于开拓创新
有创新才会有进步,对于图书馆来说也是如此,有了好的创新点,图书馆才能由内向外的更好的为读者服务。无论是在藏书的丰富程度上,还是在馆员的服务态度方式上,每一点都有可以创新的空间。图书馆的内在核心就是服务,那么在理念创新上,服务就是招牌,就是其内在的灵魂,通过丰富藏书,提供有新意的服务,筹划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美化图书馆周边环境等方式打造自己特有的品牌。同时加大与读者之间的沟通,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就是他们的家,能够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调查师生平时的生活习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使读者可以足不出户也可以了解更多馆里的情况,并且加强与其他高校图书馆的长期合作,做到资源共享。
4、真诚服务读者,文明热情便捷
图书馆员的存在价值就是为读者服务,答疑解惑,这也是树立图书馆道德的核心所在。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并不单纯是一个口号,而是要切实的落实在行动中。所谓爱岗敬业,就是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对来询问的读者要热情相对,积极回答,不能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岗位上,要有耐心回答每一个问题,说话要有礼貌,用普通话,不能嘲笑读者;读者的要求是最重要的,要积极主动,事事要从方便读者出发,贴近读者的想法,不能因为麻烦就推脱;如果读者实在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资源,可以推荐其他途径,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将读者的需求当成自己的需求一样争取。让每一个读者的最大需要的实现都成为自己工作的最大的动力。
5、爱护文献资源,规范职业传播
图书馆最大的价值就体现在了大量丰富的文献资源,要将这些书籍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就必须定期进行宣传,吸引读者前来借阅。在图书馆里要有提示爱护用书的标识,而且馆员要从自己做起,对书籍的整理和保存都要加倍小心。对于学校新引进的资源要认真整理,方便学生借阅过程的流畅。在整理文献资料的过程中,要根据资料材质类别的不同进行分类,建立系统化,数字化的模式,严格按照图书馆的相关规定整理编排。
6、充分利用馆设,创造良好阅读环境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呈现专业化、职业化的趋势,学者们主要从职业技能、专业知识、政治素质、人格特征、辅导员职业的终身性等方面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但是,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中面临着的困境是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问题。如何消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成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首要问题。
一、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困境
当前对于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研究,我们多采用的是学者马勒诗(Maslach)的划分方式,他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个性化(Deperonal lineation)和个人成就感低落(Dim in 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而高校中,辅导员队伍建设也面临着职业倦怠的困境。
1.工资待遇偏低,上升空间受限
以浙江某高校为例,工作两年以内的辅导员工资水平在2800元-3200元/月之间,与杭州市市属高校基本工资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元代学者许衡也说过:“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苟生理不足,则于为学之道有妨。”[1]待遇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辅导员的工作最主要是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过程中占用了大量业余时间,无暇进行教学和科研,因此在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方面与同期的专业教师相比较低,进而导致辅导员在科研立项、评优选先等方面更是处于劣势,这直接影响到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此外,辅导员的职业期相对较短,很多辅导员仅将这项工作作为一种过渡性质的临时性工作对待,换岗意愿相对比较强烈,工作几年后往往被分流到高校中其他行政管理部门,与辅导员职业的相关度不高,也是影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面临较高的职业风险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的安全稳定是高校中最基础的工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突发性危机事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校园现象。学校、院(系)领导是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而辅导员则是最直接责任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批1990年左右的独生子女成了高校学生主体,这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脆弱、自理能力差、自律意识弱以及易冲动等特点,因情感问题、就业压力问题、贫困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会随时引发校园危机。而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但是很多辅导员师生比远不止于此。因此,辅导员心理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应急状态中,并且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辅导员必须要全程参与,往往导致身心的疲惫、心理疾病的产生,从而产生了职业倦怠。
3.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清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备教师与党政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辅导员长期接受学校各级部门的多头管理,虽顶着“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的光环,却实为“学生生活中的高级保姆”。与此同时,高校中普遍存在重视教学科研人员的现象,而辅导员的工作主要包括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党建等工作,普遍处于“样样都懂、样样不精”的尴尬境地,长期扮演着“边缘人”的角色,导致了一种强烈的角色冲突,引发失落感,产生职业倦怠。即使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但是此种指令性的管理模式容易忽视教师的主体性以及在其生命实践中的自然本能与需求,教师长期处于被控制、被管理的境地。因此,“面对上级部门的各种教师发展的培训,有些教师虽然迫于各种压力认可并勉强接受,但敷衍了事。”[2]
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不仅阻碍了自身职业化的发展,同时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还会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将从生命观教育的维度审视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为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提供源理论支撑。
二、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生命维度解读
当前许多高校都通过各种方式来开展生命观的教育,但基本上是在学生层面上展开的。让学生学会呵护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价值。但是,在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问题方面,生命观教育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并未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从生命观教育论域中审视辅导员的职业化建设,将有效地辨析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症结所在。
1.用物质财富来衡量生命的价值
幸福是生命的重要价值旨趣,一些辅导员过分抬高物质财富对于生命的意义,将其与幸福等同来看待。跟其他职业甚至跟同期的专业教师相比辅导员的工资等待遇确实存在相对偏低的现象。与此同时,社会的期望值往往偏高,辅导员在对于生命价值的认同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种矛盾,即个体的自我认同与他人、社会对他的认同之间会产生一种差距甚至背离。因此,心理方面的落差,产生一种生命价值追求的困惑,严重挫伤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也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生命过程的无限可能性
生命是一个生、死相继的过程,当生命并未完结时,就存在着无限的发展可能性,面对着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辅导员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从概率学上来讲,高校中发生突发性事件是客观存在的,部分辅导员长期处在应急状态,当身边出现突发事件时,情绪更会因此受到影响,压力骤增。并且辅导员要全程参与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往往造成身心俱疲,同时突发性事件的后续影响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等特点。辅导员可以依靠自身以及组织的力量妥善处理突发性事件,但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前后,很难保持一种豁达的心境,对于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久久不能释怀,导致心理压力堆积,引发职业倦怠。
3.误读“活在当下”的生命观,对生命缺乏明晰的规划
面对着渺茫的上升空间以及并不太清晰的发展方向,“活在当下”这句时髦的话语有时成为辅导员对工作无奈的叹息,只能寄希望于走一步看一步。生命是一个自我意识慢慢获得与展现的过程,一些辅导员面临着角色冲突的难题,对自己的工作范围以及发展路径没有清晰的定位,陷入烦琐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当中,以一种消极、麻木、否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同事和学生,忽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沟通,逐渐对辅导员这项职业失去激情与动力,产生了职业倦怠。
三、树立科学生命观升华生命境界
教师是一个生命的存在。这种生命是一个以内在冲动为核心的、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经验的、具有时间延续性与空间广延性的整体的存在[3]。从生命观教育视域中审视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是一种对“源”问题的探索。只有坚持科学的生命观、不断升华生命的境界,才能更为有效地消解职业倦怠,积极推动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首先,从生命观教育的内容来看,积极拓展生命的内涵与意义。生命不仅具有生理性的向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生理生命的超越。人的生理生命只是一个单向发展的过程,“活着”就是生理生命最重要的特点。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社会性的生命才是人生的真正内涵和本质所在,其具体表现为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交往的现实过程,而生命所追求的幸福也就存在于生命之间的交互。因此,辅导员应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注重对生理生命的超越。即使身处繁杂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中,也可以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因为这种交流不单单是辅导员个体生命的运行,也是与学生之间的生命交互,在此过程中,生命得以升华。
其次,生命价值的传递是追求幸福的重要途径。生物性的生命传递是由家庭来完成的,文化性的传递大部分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的。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在日常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与学生有着比较多的交流、沟通,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大。辅导员自身的价值,往往通过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表征。思想政治教育要的需要的是教练型的教师,关键看他是否具有帮助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自我转化的能力[5]。因此,辅导员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奉献自己的青春,努力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
再次,树立积极的、建设性的“向死而生”生命观。这是从生命的另一向度来观照生命,以生之努力换取死之时安心的生命观,通过对死亡的思考,激发我们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生成人的生命价值。在调查中发现,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除工资待遇偏低之外,对于职业发展的定位以及方向也存在一定的迷茫,从而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产生怀疑。因此,辅导员要转变“活在当下”的生命观,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清晰的规划,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工作理念,以应对新媒体环境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增多的挑战,并且进一步明确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发展路径。
最后,应追求一种豁达的生命境界。当前辅导员出现的工作压力过大、心理疾病都是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遇到突发性事件时,辅导员的心理压力在不断增强。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从有限的个体中超,以高蹈之姿态去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追求一种对困惑的“觉解”(冯友兰语)。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意识到突发性事件是客观存在着的;其次要用心、尽责地处置好突发事件。豁达的心态可以让辅导员冷静思考,有助于突发事件的妥善解决,对于辅导员自身的身心健康也是起着积极的作用。
四、启示
培养学生成材是技工院校全部工作的最终目标,而检验学生成材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就业。目前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一般稳定在95%左右,与高校毕业生愈来愈艰难的就业状况,形成鲜明对照。但是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初次就业稳定率较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仍然较突出,成为制约技工院校发展的瓶颈,进而导致出现技工院校“就业热招生冷”等一系列后续问题。国家主管部门早就认识到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人社部2010年《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明确将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并列、共同作为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而要提升就业质量、提高初步就业稳定率、增加学生发展后劲,就必须要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职业道德建设是促进校园和谐、学校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构建和谐校园应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使师生员工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以学生为本,是指学校要始终围绕育人目标,积极营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身心素质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以教师为本,就是坚持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可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形成良好师德师风,使师生员工关系不断协调、不断优化。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依靠力量,是学校育人的决定因素。西汉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精神境界不同,教书育人的效果大不一样。一个好教师可以带出一批好学生。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不断提高师德水平,能够大大促进教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进而有力推动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强技工院校职业道德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Abstract: It is a imperative task that ho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thics, establish and improve professional ethics system of accounting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socialist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accounting work in the new period, and conduct extensive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n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thics,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ism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constrc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detail.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Key words: accounting;professional ethics;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106-01
1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1 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从上述定义中看山会计职业道德包含从业人员个人品德及业务能力、行业规范等。会计人员作为特殊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较强的原则性、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的原则性、责任感对搞好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实际情况,结合国际上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如下:①爱岗敬业。②诚实守信。③廉洁自律。④客观公正。⑤坚持准则。⑥提高技能。⑦强化服务。
1.2 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①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辅助和补充。②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③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④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
2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原因
2.1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分析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广大会计人员职业态度端正,能够客观公正、坚持原则的工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社会分配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趋复杂的外界环境以及企业内部各种利益诱惑因素增多,会计职业道德受到严重挑战。有些会计从业人员由于职业技能不太完善造成会计工作的失误;但有些由于会计从业人员在企业内部或外部压力被个人或小团体利益驱动,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伙同他人作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发生欺骗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行为。这种情况如果长此以往,会造成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将会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2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现状的原因分析
2.2.1 会计人员对道德观与价值观的挑战会计人员的利益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利益,当个人利益、经济主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山现矛盾时,如果会计人员与经济主体利益协调一致,忽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时,便产生会会计职业道德危机。会计职业是社会公众事业,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正,在会计职业过程中,发生道德冲突时要坚持原则,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正确的道德观和以广大群众利益为上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2.2.2 会计从业环境影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工作与社会各行业的工作密切相关。会计人员作为受雇于其工作单位的职员,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物质与精神之需,都要依靠所在单位。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面临着坚持原则、坚守职业道德就可能被辞退下岗的痛苦选择。
2.2.3 会计从业道德教育薄弱受社会风气影响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这与教育不够极有关系。在学校教育工作中,长期重视智育教育,忽视德育。
2.2.4 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会计职业道德是旨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职业规范,而不是仅仅去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高尚和完善。我国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标准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力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同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需要的会计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
3关于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体系的几点思考
3.1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学校要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内容中,增加学分比重,通过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加强引导、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强化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诫信观念。另外,在职从业人员应当加强自我修养,可以通过定期培训与测试进行职业道德考核。
3.2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监督、建立会计从业人员诚信档案政府部门利用行政管理上的优势,对会计职业道德情况实施必要的行政监管,如将会计职业道德监督同司执法检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会计职称评定等结台起来。
3.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结台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对现有法律法规中一些责任和处罚不明确的条款加以修改,并增加对那些在现实中出现而法律法规中没有涉及的情况的规定。
3.4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道德素质会计人员要培养高尚的品德,不仅需要努力认真地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对现代会计的认识,而且要自觉反省自己,以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战胜错误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将会计职业道德转变为会计职业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会计行业发展,只有做好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才能减少或根除会计行业的一些恶劣情况的发生,如避免弄虚作假、夸大其词的粉饰经营业绩等,保证我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能占有一席之地。会计人员能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不存私心,不怕打击报复,能大胆地同各种造规违纪行为作斗争;单位领导把好财务收支关,公正明确地反映各方面利益关系,不偏私、不袒护、不;各级职能部门坚持原则、认真执法加强监督作用;政府部门加强法制及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保护,各方共同努力不断追求崇高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朱秀华.浅谈会计人员基本道德,2003.
[2]杨智.论会计职业道德建数,2003.
关键词:消防部队;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坚持的职业道德,应该是工作人员自觉接受的行为准则,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就是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关系,维护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会计职业道德是在长期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以基本法律制度为基础和依据,是协调会计工作人员与外界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
对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来说,履行会计职业道德是其基本要求,也就是会计工作人员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虽然很多部分内容并不具备法律效益,但其是财会政策制度所不可取代的,可以说是衡量会计工作人员品质的重要标准。
二、消防部队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随着社会的进步,消防部队高学历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层出不穷,部分单位还聘请地方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文员充实财务岗位,以满足消防部队各项后勤保障和财务需求。但消防部队会计人员整体职业道德素养水平还有待于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人员创新能力不强,在日常工作中墨守成规,不愿意接受新方法、新理念;二是会计人员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对待工作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做着单一的重复性的工作。三是工作中不能坚持原则,有时迫于各种压力,不能很好的履行各项规章制度,甚至违反财经纪律。四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不能与消防部队同步发展,与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形势严重脱节,观念还比较陈旧,无法较快较好的适应会计工作的发展。
(二)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够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利益诱惑随处可见,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增强消防部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但往往部分单位忽视了这一点。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往往多以业务培训为主,只注重业务水平的提升,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对会计人员关于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很多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建设这方面的认识很模糊,造成职业道德缺陷的加大。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作用发挥受限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消防部队面临的经济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消防部队的会计人员不太适应这种变化,导致在工作中不能对会计核算的新原则进行很好的理解。因此,有时会计工作无所作椋仍停留在被动记账,被动报表的工作中,而上级领导下达的命令需要绝对的、无条件的服从,致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四)职业道德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规章制度方面,部队财务人员主要按照《财务基础工作规范》等来进行工作,但当前,部队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而财务管理却比较繁琐复杂,一些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的会计人员容易走漏洞,出现违法行为。
三、加强消防部队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措施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是对财务工作人员的要求,这就需要财务工作人员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消防部队的领导应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保证他们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日常事务,同时还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严格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保证自己的工作按照相关财务制度办事,自觉抵制外界的不良之风。
(二)消防部队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会计人员是消防部队从事会计工作的主体,他们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对自己消防部队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很大的决定作用。消防部队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影响会计工作人员道德观念和个人行为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可以通过完善消防部队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
(三)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奖惩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一是要完善消防部队内部对会计人员的监督,通过财务检查来发现会计人员在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违规操作,要及时的处理;二是通过发票比对系统、支出查询等网络媒介对会计人员实施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监督,使会计人员保持自律;三是要完善奖惩措施,定期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考核,进行奖励和惩罚,从而促进会计人员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职业素质。
(四)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素质
会计信息由会计人员直接创造,其真实性由会计人员的素质优劣决定。但是目前消防部队内部还有很多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是很高,专业知识不是很深,无法胜任当前繁杂的会计工作。所以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更好地胜任当前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1]石教飞,刘传有.部队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 (13):256.
[2]孙亚楠.刍议部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2014 (04):197.
【关键词】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会计政策法规
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从业人员职业活动中应严格遵循的、充分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它体现了经济利益对会计从业人员工作的基本要求,与其他行业职业道德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更加关注社会公众利益,从而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制度的日益完善,会计信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参考作用变得越来越大,而作为会计信息的制作者———会计从业人员,提升其职业道德修养是树立企业形象、体现服务质量、维护行业道德信誉、促进企业蓬勃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不良的职业道德行为,其危害性和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误导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同时会孳生一系列的违法违纪行为,对企业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随着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各种各样腐朽思想的诱惑使得会计从业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弱化了会计职业道德的约束力,为经济犯罪和腐败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加强会计职业人员的个人职业道德建设是使会计从业人员不做假账、根除假账的重要保障。
一、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会计体系的建设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尚不能达到我国会计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信息是否失真,有部分原因是由于企业会计内部控制薄弱造成,但主要原因是由于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企业为了美化自身的业绩或者偷税漏税,指使会计从业人员篡改会计数据、造假凭证、虚增企业利润、设置账外账等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在审计方面,由于企业自主选择会计事务所进行内部审计,在“粥少僧多”的环境中和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状况下,存在部分会计事务所为了招揽业务,亦不顾职业道德,提供虚假的审计结果。同时,注册会计师在利益的诱导下丢失了客观、独立、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例如,明知委托方所做的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的造假行为,却不予以指正,甚至还有的注册会计师同谋会计造假。
(二)会计从业人员监守自盗。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同时丰富分化呈加速趋势,人民的思想价值观会发生变化,对物质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的思想有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已主义等方面演变的趋势,会计从业人员在面对大额金钱等利益诱惑时,往往不能独善其身,部分会计从业人员为了达到自身利益,故意捏造、变造或藏匿会计资料,采取收入不入账、虚报冒领、伪造、变造支出等违法手段,监守自盗,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
二、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职业道德缺失特别是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并不能单单从会计从业人员身上找原因,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从主观、客观环境上寻找原因,疏堵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一)会计学法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唯一一部会计道德法制仅是适用于注册会计师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但作为会计主体的其他会计从业人员,还未颁布适用于其他会计从业人员的具体的职业道德准则。同时,目前关于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基本上只能起到指导性的作用,而在实际的操作中,会让会计从业人员感觉到很难进行实际操作,特别是面对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等复杂的经济现象时,这些指导性的意见更加难以落实到实处。“以诚信为本,推崇操守为重,坚持遵循准则,杜绝制作假账”的职业行为准则,尚未真正落入会计从业人员的意识思想深处。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严重滞后。现阶段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着严重滞后的现象,教育成效不够明显。在学校中,主要是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对于职业道德教育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系统的学习,更没有针对现实情况,进行警示教育。教材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有的教材还是五六年前编的。会计从业人员忙于业务处理,无暇进行再教育,就是有的会计从业人员有再教育的机会,也主要是对业务知识的再教育,而不是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再教育。
(三)会计从业人员业务不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不断深入及发展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部分会计从业人员默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对专业知识刻苦钻研的精神,而一旦专业知识日渐匮乏或是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则无法遵从各项规定从事相关的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账、漏账或假账等现象。还有的会计从业人员参与会计“造假”活动、放任会计信息失真等消极现象的产生。有的会计从业人员甚至认为,只要做好了“技术处理”,所在单位的领导意见得以“巧妙”实施,就可以瞒天过海。面对上级部门的督查时,做好各项“协调和配合”工作,从而使监督弱化以至流于形式。
三、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我国目前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缺失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因此,着眼于提升实际效果,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会计道德法制体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依法可以是法制经济的基本条件之一,只有完善我国的会计道德法律体系,方可从本质上减少直至消除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而完善及健全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法律体系,首先要制定一部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准则法规,这部法规适用于所有的会计从业人员,使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章可循。此外,要进一步发挥会计行业协会的纽带桥梁作用,加强会计行业的行业自律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与时俱进地制定和完善会计行业的自律规章制度,促使广大会计从业人员真正将遵守职业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良好的日常工作习惯。
(二)改进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是改进在读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院校的会计专业教材中,要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其中包括:会计职业纪律教育、道德教育以及能力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教材要将现实中发生的案例融入进来,并通过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学习讨论和总结或开座谈会等形式,对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进行专题讨论,对会计从业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舆论谴责。让学生在学校里就塑造起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理想,将来在自己所从事的会计职业时,会有更良好的认知,能做到敬业、爱业、乐业、勤业、精业,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打好基础。二是改进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应当组织会计从业人员每年学习《会计法》、《合同法》、《金融法》、《税法》、《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相关法律教程,使其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每年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并对自己如何做好恪守职业道德准则发表自我观点,以此来推动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不能单单注重业务技能的提升,而忽略其职业道德的建设,要将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并重,使会计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三)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诚信建设。建立全国共享的会计从业人员诚信档案,会计诚信档案主要记录会计从业人员的从业情况、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规范、受到各类处置处罚等行为。一旦列入到会计诚信档案的不良记录,在其会计从业期间,不得对其进行删除或更改,会计诚信档案记录保留至个人不再从事会计相关工作为止。由单位负责归集、汇总本单位会计诚信档案的相关信息,会计学会负责会计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制定、政策解释、信息整理、更新和维护等内容。会计从业人员只要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会计诚信档案就将记录在案。建立会计诚信档案是加强会计从业人员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从而推崇诚信的价值理念,惩戒失信者的行为。
(四)健全国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委派制。会计工作的委派制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以所有者身份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进行委派的一种制度安排。会计委派制最大的特点是从制度层面隔断了会计与所派单位利益上的联系,会计及从业人员不会完全依赖于所属单位的直接领导,也就杜绝了会计从业人员为了饭碗而对单位领导授意做假惟命是从。建议会计委派制要不断地健全并加快推广,同时向更多的民营企业和私营范围延伸,以便更好地杜绝会计人员造假等违法现象的发生。
四、结语
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应循序渐进、统筹推进,只有在找到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真正原因,并从会计职业的道德法制体系、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和诚信建设体系等方面入手,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协同推进,才能从本质上解决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同时,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在简单的探讨下,能够解决,但相信在全体会计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将取得更大成绩,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也将最终得以完善解决。
【参考文献】
[1]黄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J].职业与教育,2009,5
[2]付立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
[3]布日格勒.管理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
[4]崔艳平.完善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