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结构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市场;经济结构;概念;特点;理论研究
一、建筑市场经济结构性理论基本分析
(一)建筑市场与经济结构的概念
1.建筑市场
建筑工程市场简称建筑市场,主要是用来进行建筑商品和建筑商品的相关要素交换的地方。建筑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上的两种定义。广义上的建筑市场,特指建筑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建筑商品在使用上的需求程度、建筑商品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甚至包括狭义上的建筑工程市场。
狭义上的建筑市场,特指建筑商品的交易过程。由于建筑商品本身条件的限制,比如体型过于庞大,易碎,隐形物品,或无法移动等,不存在固定的交易地点,也不可能集中在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易。有的是通过招标的方式完成的,有的需要特定的时间,所以完成的过程便可以成为狭义上的建筑市场。
2.经济结构
在现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是建筑市场商品的价值规律,它的经济结构组成是多样化的,在各项建筑市场经济活动中,有自然垄断的、提供公共品的、具有外部性的等等。建筑市场经济实则是建筑行业改革下催生的产物。
(二)建筑市场的特点
建筑市场的存在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处在一个过渡阶段,由完全的国家指令性计划向自由投标转变,这只是一个美好的蓝图,实施过程需要必要存在问题。
第一,建筑市场的施工厂家为了得到工程,超过其他厂商,在宣传过程中会夸大自己的施工实力,而真实情况未必如此。第二,在同一层次的建筑企业所获得的信息基本上是一致的,相差并不大,在招标的同时,各个单位的综合水平也是比较均衡的。第三,国家计划下的招标决定了在和交易过程中谁是受益最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一般市场不会出现商品过剩的现象。由于受到国家的控制,也更有利于买方市场,建筑市场的急速膨胀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二、建筑市场经济结构理论性深入探讨
建筑市场从交易开始到交易结束的时间是非常长的,建筑市场上的商品的供应量任何时候都是在过去决策出来的,从建筑市场经济理论性的特点和发展情况来看,上期的价格决定了商品的供给量,而本期商品的价格则决定了本期商品的需求量。比如,住房的供应量应该看长期的价格,时间延迟会造成价格的不灵敏,会使住房供应的曲线图的坡度发展较缓。建筑市场的经济结构是一个很复杂的理论关系,建筑市场价格的变动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只有深入研究才能把握发展的规律。
(一)建筑市场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第一,当建筑市场的需求弹性值绝对值大于供给弹性值的绝对值时,建筑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小,最后会获得平衡。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总的可以分四个阶段,(1)由于外在的一些其他原因可能会导致建筑市场的产量减少,实际产量小于均衡产量价格会上升。(2)在建筑商品价格过高时,厂家会把产量增加,当价格大于均衡产量时,价格会降低。(3)当建筑市场的价格过低时,厂家会把生产量减少,小于均衡产量时,价格会上升。(4)
当建筑市场的价格提高,产量上升高于均衡产量时,价格又会下降。
第二,当建筑市场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等于供给弹性的绝对值时,产量波动、价格波动会始终在同一幅度进行。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建筑市场上产量减少,价格又会上升。这是一个循环的阶段,不会逐步接近均衡点,也不会进一步偏离均衡点。
第三,当建筑市场的需求弹性值绝对值小于供给弹性值的绝对值时,建筑市场价格和建筑产量会离均衡点越来越远。由于外在原因减产,实际建筑市场产量会小于均衡产量,于是价格
就会上升。反之,则价格下降。
(二)建筑市场经济结构的理论研究
(1)建筑市场产品价格的竞争已进入惨烈化阶段。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建筑业 2008 年利率为2.3%,至2009年为2.2%,而2010年江苏省,作为建筑大省其产值利润率则不足2%。从这一组数据可看出建筑行业产值利润率呈逐年下降状态,各大厂家为了达到争夺建筑市场的施工经营承包权的目的,在产品承包价格上展上了恶性竞争。
(2)建筑市场经济结构机制比较自由,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所有厂家不能改变价格,部分垄断企业为了维护其完全的垄断地位,会放弃眼前利益,或者降低产品价格阻止其他企业进入建筑市场。单个厂商的需求价格线和水平线相同,同时需求价格线又是边际收益线和平均收益线。
(3)建筑市场经济结构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决定了建筑产品的投资方向,在国民经挤系统中效益较大,国家计划指导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相对重要的环节。
(三)建筑市场经济结构的发展
第一,我们应该调整基建施工的能力,改善施工企业的构成成分。国家有计划地指导企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支持。企业本身要提高员工素质,管理水平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这些都可以增加建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确定相匹配的投资计划。首先要保证建筑总投资的稳定性,施工能力的匹配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连续性,确定合理的投入时间,在引导购房时要注意平衡需求。
第三,着眼长久利益,放弃眼前利益。建筑单位利用建筑市场的有利条件为买方打造最好的环境,不可以无科学性的压低价格,或者故意缩短工期。
三、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企业也在不断的改革,建筑市场也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规律,建筑市场和经济已挂钩,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化,建筑市场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天地。同时,建筑市场也存在自己的弊端,许多建筑市场尚未开放,仍然还是以实行指令性计划的方式为主,有许多企业名义上实行招标,但依然是分配任务,在现有的国家指令性计划下,严格的说是不可能形成市场关系的。针对此种情况,应采取一定措施。建筑市场内部竞争要公平化,遵守交易双方平等互惠的原则。实行全面的招商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下的要求,更是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根据各方面的综合分析,建筑市场的运行还是良性的。
参考文献:
[1]杨季美;陈晓新,建筑市场经济结构分析,基建优化,1988年5月30日
[2]陈敏杰,基于建筑市场经济结构性理论的探讨,广东科技,2012年3月25日
[3]曾海新, 建筑市场经济结构性理论分析研究,中国外资,2011年6月25日
[4]孙进,从市场经济角度看有形建筑市场,中国建设报,2004年5月26日
关键词 高校 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结构
高校的科研活动是地区产业升级的助推器,科研经费是这个助推器得以运行的基础条件。科研经费的强度以及科研经费的结构不仅直接关系到高校科研活动的质量,还会对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吉林省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多年来,该省经济对汽车这一支柱产业的依存度较高,“汽车产业打个喷嚏,全省经济都要感冒”成为过去吉林省经济结构的真实写照。“十一五”期间,吉林省确立了以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为三大支柱产业,医药、光电子信息为优势产业的经济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试图改造汽车产业一业独大的局面。产业结构的升级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作为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主体,高校的科学研究活动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研经费是进行科研活动的基本保证,科研经费投入的结构是衡量科研投入科学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试图在对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对策。
1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分析
1.1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强度
1.1.1 吉林省科研经费投入强度
科研经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科学创造与创新能力给予的资金支持程度的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采用科研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计量科研经费强度。本文对吉林省2005-2009五年的科技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出该省这五年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1.08%、0.96%、0.96%、0.82和1.12%。
1.1.2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强度和高校科研经费占地区科研经费的比例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自2005以来呈逐年提升的态势,该省高校2005-2009五年科研经费投入分别为6.17亿元、7.84亿元、9.34亿元、11.42亿元和13.42亿元,分列全国的16、15、15、15和14位。
国际上对地区科研经费强度的衡量采用科研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指标,笔者认为地区高校的科研经费强度应采用地区高校科研经费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本文根据对2005-2009年数据的统计,计算出五年中吉林省高校的科研经费强度,其中2005年为0.17%;2006-2009年均在0.18%左右。
高校科研经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高校科研活动重视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笔者认为地区高校科研经费占地区科研经费的比例也是衡量该地区对高校科研活动支持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计算出吉林省高校2005-2009五年的科研经费占地区科研经费的比例为15.69%、19.17%、18.34%、21.63%和16.47%。
1.2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来源结构分析
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是多渠道的,其来源有政府部门的科研事业费和专项经费,有企事业单位的委托经费,还有来自金融机构的贷款以及其它资金。科研经费是高校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科研资源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2009年吉林省高校各项科研经费都是逐年提升的。其中政府投入高校的科研经费从2005年的3.26亿元攀升至2009年的7.50亿元,增加了130%;企事业单位投入的科研经费从2005年的2.47亿元提升至2009年的5.28亿元,增加了114%。
从上文数据中可以看出,政府投入一直是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主要来源。将2005-2009年五年数据加总可以看出,政府投入为25.24亿元,占总投入的53%;企事业单位投入为20.35亿元,占总投入的42%;其他投入为2.6亿元,占总投入的5%。
1.3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不同科研阶段的结构分析
作为科研活动基本的科研资源,科研经费在不同科研阶段的分布反应高校科研活动的实施情况。纵观吉林省高校2005-2009年科研经费的分布情况,不难看出,该省科研经费主要投入在应用研究,2007年和2008年两年占据科研经费总额的比例最高,将近70%,而在其他几年,也占据了科研经费总额的50%以上;基础研究投入占科研经费投入总额的第二位,在2005-2009年间,基础研究投入稳中有升,占科研经费投入总额的比例由2005年的30%提升到了2009年的38%;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根据科研发展的需要,占该年科研经费总额的10%~20%左右。
2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中的问题
2.1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强度存在的问题
科研经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具备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而地区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一方面与地区科研经费强度相关。张玲等(2010)对部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科研投入规模和科研投入强度进行的研究发现,科研投入强度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投入强度具有发展阶段性。科研投入强度发展阶段主要分为三个:缓慢增长阶段(科研经费强度<1.0%),快速增长阶段(1.0%<科研经费强度<2.5%)和基本稳定阶段(科研经费强度>2.5%)。(2)科研经费强度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关系紧密。工业化发展初期,科研经费强度一般不超过1.5%;工业化发展中期,科研经费强度一般在1.5%-2.5% ;到工业化的高级阶段,科研经费投入一般可达到2.5%以上。(3)科研经费强度与创新模式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科研经费强度在1.0%以下,技术创新处于于使用技术阶段,科研投入基本上以政府为主;科研经费强度在1.0%-2.0%之间,科技创新处于使用改进技术阶段,企业科研投入增加,与政府投入水平接近;超过2.0%以后处于创造技术阶段,科研投入以企业为主。科研投入强度达到1.0%是一个国家技术起飞的技术性标志之一,达到2.0%是一个国家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的标志。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科研费通常占到国家GDP的1.5%到3%。①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国逐年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科研投入强度也从2005年1.32%提升至2009年的1.70%。根据学者总结出的发展规律,可以确定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中国的科技创新属于使用改进技术阶段,这时也是科研投入快速增长的阶段。与全国科研投入强度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情况相比较,吉林省的科研投入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2005-2009年吉林省科研投入强度一直徘徊在1.0%附近,在2008年更达到了五年来最低水平,跌至0.8%,即使在科研投入强度最高的2009年,科研强度达到1.12%,与全国水平还相差0.58%。地区总体科研经费的强度不仅是关系到地区工业阶段的发展和地区创新模式的转变,更直接关系到地区高校科研资源的多寡,因此,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地区总体科研投入强度的问题。
另一方面,地区高校科研的创新能力与高校科研经费占地区总体科研经费的比例有关。本文2005-2009年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占地区科研经费比例与全国高校科研经费占科研经费比例的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比例高于全国高校的情况;全国高校科研经费占科研经费的比例在缓慢降低,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的比例在2005-2008年稳步提升,而在2009年却下降至接近2005年水平。如何在全国高校科研经费占科研经费比例降低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较高强度和保持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比例的增长是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优化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2.2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来源的问题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2005-2009年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中政府经费占53%,企事业科研投入占42%,其他经费占5%。同期,全国科研经费来源的分布为政府经费占53%,企事业科研经费占40%,其它经费占7%。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情况与全国分布基本一致,政府投入占高校科研投入的主导地位,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投入居辅助地位,二者差距在10%左右。
数据显示,2008年和2009年政府投入在吉林省高校的科研投入中的比例陡增。同时,2008年和2009年全国高校的科研投入中同样也出现了这样的趋势。为提高中国高校整体科研水平,提升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在近年来加大了对以高校为主的科研机构的经费投入。对于高校科研活动的进行发展来说,科研经费的大幅增加无疑会为科研条件的改善,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裕的资金,但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的角度来说,工业化发展由初期发展到工业化高级阶段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企业逐渐代替政府,成为科研投入的主体。因此,应在加大政府对高校科研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增加对高校科研活动的投入力度,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科研投入,使之逐渐成为高校科研活动的主要投资者,成为高校科研活动的发展主要动力。
3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向问题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博弈一直是科学界在探讨的问题。从前文中可以看出2005-2009年吉林省高校的科研投入中,基础研究经费比例为30%~40%,应用研究比例为50%~70%,试验发展经费的比例为10%~20%;纵观全国这五年的数据,基础研究经费比例为20%-30%,应用研究经费的比例为50%~60%,试验发展经费的比例为20%~30%。无论是吉林省的数据还是全国的数据,都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应用研究经费的比例最高,占据高校科研经费总额的1/2甚至2/3;基础研究经费占据比例较低,占高校经费总额的1/3左右;试验发展经费占科研经费总额的1/5左右。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实验发展是三个不同阶段的科研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像树根、树干和树枝的关系。基础研究是树根,应用研究是树干,实验发展是树枝。树根是树干得以生长的基础,只有根深才能柢固,只有根深才能枝茂。而人们观察一棵树的时候往往最直观的是树干的高度和树枝树叶的茂密程度。树长高很容易,一颗三五年的小树可以长成和百年老树齐高,也可以枝繁叶茂。可是它要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就要将根扎的越来越深,才能使其树干越长越壮,经历长年累月的风雨洗礼而屹立不倒。如何使吉林省甚至全国高校的科学研究能力成长世界科学之林中的参天大树,笔者认为目前的科研经费投入结构是不合理的,过度重视应用研究而忽视基础研究,会使得应用研究成为无本之木,虽然在短期中应用研究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是没有基础研究为本,没有基础研究为其提供动力,它永远不能长成一颗参天大树。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比例过低是吉林省乃至全国科研经费研究投入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4 优化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结构的对策分析
4.1 提高吉林省总体科研经费强度
高校的科研活动是地区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区科研经费的强度直接决定了该地区高校科研经费的强度,决定了高校科研活动的开展和实施。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占科研经费的比例高于全国水平,说明该省对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该省总体科研强度的低水平限制了该地区高校的科研投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充足的科研经费是科研活动顺利有序进行的基本保障。因此,优化吉林省高校科研投入结构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该省的总体科研经费强度。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要在政策上重视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加大科研活动的财政投入,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要提高对高校等科研单位的科研活动的认识,增进其与科研单位的合作;从高校等科研机构来说,要努力提高自身科研实力,积极争取各种社会资源投资其科研活动。
4.2 鼓励企业加大对高校科研投入
政府和企业是高校科研经费的两大重要来源。中国目前的情况是政府投入占高校科研投入的一半以上,企业的科研投入比例占高校科研投入的四成左右,吉林省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发达国家,企业已经慢慢替代政府成为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主力。在美、德等国,企业的科研投入已经达到了总体科研投入的60%-70%。相对于政府来说,企业占有更加丰富的科研资源,企业的科研投入方式更加灵活,同时,企业也可以是科研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因此,优化吉林省科研经费结构就要重视企业的力量,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高校的科研投入。同时,该地区高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结合地区产业结构布局,发展相关优势专业,积极与相关领域企业进行合作,争取有效的社会科研资源。
关键字:SSM分析;入境旅游;重庆
引言
入境旅游的发展是区域开放度和旅游产业水平的标志。如何有效拓展客源市场,是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参阅文献基础上,引入转移-份额分析法(SSM分析法)对重庆市入境客源市场结构进行分析,旨在利用分析结果,进行客源市场的目标定位选择。
1 转移-份额分析法(SSM)与产业经济结构分析
SSM的基本原理
SSM分析法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动态过程,以其所处上级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在某一时期经济总的增长量分解为3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转移分量和竞争力转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为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SSM方法用于旅游市场结构变化分析,主要是以某一地方(如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区域样本,以全国为大尺度参照体系,将地方旅游客源市场在一段时期总的增长量分解为份额分量、结构转移分量和竞争力转移分量来进行市场变动趋势分析。
2 重庆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变化的SSM分析
2.1数据选取及客源市场划分
以2003年、2010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重庆统计年鉴》和2010年重庆旅游信息网和国家旅游局公布按国籍统计的全国和重庆入境游客量为依据,选取全国和重庆共有的客源市场,包括日本、新加坡、美国等13个客源市场样本。以全国入境客源市场作为上一级大尺度区域样本,通过对2002—2009年数据比较,揭示重庆入境客源市场发展态势与各客源市场的结构地位状况。
2.2建造Shift-share分析表和结果分析
根据SSM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利用2002—2009年重庆市和全国13个客源市场样本数据(见表1),建造Shift—share分析表。
在2009年来渝的入境客源市场上,是美国、香港澳门地区、日本、台湾4个市场合计占到整个市场的52.4%,来自美国旅游人次数在重庆市场中占居第一的地位,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而中国台湾占比下降了10.25个百分点,日本市场下降了6.4个百分点,下滑幅度大;而新加坡市场从0.5%上,升到3.3%,其他市场中占比在大幅度提高,从2001年的9.2 %,上升到2009年的22.6%。从中可以看出,来渝的入境客源市场日益走向多元化,向世界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延伸。由表2中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分析:
(1)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增长性分析
2002-2009年间,重庆市的主要入境旅游市场游客增长量为 为734871人次,相对于全国的增长率L为1.04,尤其是其他地区、美国、意大利市场增长较快.
(2)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效果分析。
2002-2009年期间,总结构转移分量 为260229.42,结构效果指数W=0.98<1,说明重
庆入境旅游市场结构差,客源市场出现衰退或缺乏区域朝阳性市场,需要调整市场营销战略。
(3)入境客源市场竞争力分析
2002—2009年间,总的竞争力转移分量 为390847.48,竞争力效果指数u为1.06,自2002年以来重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总的竞争实力增强。重庆有较多客源市场发展迅速,目的
地地位有所上升。
3 基于SSM分析与重庆市入境旅游市场营销目标定位思考
重庆在入境市场营销目标定位要关注市场变化发展趋势,关注重点市场的变化。对于美国、香港澳门地区市场要继续稳定并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其份额,加大促销力度,提高在这些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应维护好相对成熟期的中国台湾、日本等市场,防止其进入衰退期。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其他地区等市场属于快速成长的市场,这些国家地区在重庆的游客量基数不是很高,但发展较快,这一类市场应当关注,通过一定的营销手段提高其在重庆的市场份额。对于韩国市场、东南亚国家等市场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开拓扭转这一局面。
参考文献:
[1]苏建军.青海入境旅游市场态势分析预测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06,17(1):118- 121.
[2]孙根年.新世纪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1):121-125.
关键词:结构调整;产业转移;路径;产业创意园
本文为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一般课题子项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6月15日
一、广东省实施产业转移的原因
(一)产业转移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从图1中可以看到对外的出口部分,以及对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均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进而能够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刺激增加消费,同时通过改善基础建设设施,拉动投资,推动一个地区的城市发展,使经济能够得到良性发展。(图1)
(二)珠三角产业、就业结构与部分世界发达国家地区存在一定差距。从表1、图2可以看到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以及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到整个地区产业的50%以上,而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第二产业以及就业人数均在12%~35%左右;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仅占到整个地区产业的37.4%,而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第二产业以及就业人数均在65%以上。整个图表可以清楚地说明珠三角地区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体之间有很大差距。这也是广东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发展改革的动因所在。(表1、图2)
(三)珠三角产业结构深层次矛盾和机遇。珠三角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土地开发强度过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较弱,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凸显,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城乡和区域发展仍不平衡,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空间利用效率不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文化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任务仍然繁重,改革攻坚难度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也面临着重大机遇: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不会改变,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方兴未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快;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粤港澳三地经济加快融合,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后劲;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这些都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二、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珠三角是指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
(一)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1、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总体规划。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建设自主创新新高地,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建设成为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龙头,成为带动全国发展更为强大的引擎。
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局面,形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
2、构建珠三角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1)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
(2)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港口条件,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在核电设备、风电设备、输变电重大装备、数控机床及系统、海洋工程设备5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世界级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3)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出自主创新和产业集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建成全球重要的高技术产业带。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加快提升高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集聚,促进形成产业特色鲜明、配套体系完备的高技术产业群。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环保、新能源、海洋等产业。到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
关键词:经济转型;转型问题;投资消费
一、引言
对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但30多年的时间过去,我国的经济转型的问题还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与出路究竟在哪里,本文对各理论观点加以综述分析,并对转型出路提出政策建议。
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基本理论问题
1.转型经济的内涵的研究
当前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内涵的界定主要有:第一种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即由经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增长模式,这也是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内涵的主流理解。早在1994年石磊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1991年以后投资需求的回升、加速扩张、膨胀和收缩,就集中暴露了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的弊端,发出了强烈的需求信号,要维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必须尽快实现经济增长型态由需求拉动型数量扩张向常规增长转换[1]。第二种是经济体制的转型,即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胡晓鹏和马蕾通过中国和俄罗斯经济转型的比较,认为改革首先是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具体地说是从至核心, 由易到难, 逐步推进[2]。第三种是指经济体制与社会形态转型的结合,即一方面是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同时,以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性质以及上层建筑性质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经济转型的特征研究
李桂花认为,经济结构特征可以反映经济体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而经济发展又时刻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并随之向前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应包括三个构成要素:目标模式,运行条件和过程方式,最终形成“大陆性经济”的模式。[3]洪银兴则认为我国的经济转型战略是渐进式的。其特征一是先推进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或者说是在经济改革中相应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二是先进行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后推进所有制改革,即使是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也是先进行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双轨制后并轨;三是对所有制改革,也是先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后推进公有制内部的改革。
三、经济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
1.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国际竞争中我国一直以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吸引国际投资,促进出口贸易,推动有效需求增加,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模式造成我国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且是依附于国外技术的生产,没有独立性,缺乏创新能力,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出于不利地位。
2.经济基础薄弱
纵观中国近代史,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进行的如火如荼时,我国却遭受了深重的侵略,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往往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而后经过资本的不断积累,生产技术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金的自由流动,逐步波及重工业。因此,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在薄弱的经济基础上进行是非常困难的。胡晓鹏和马蕾在中国与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比较中指出转轨前,俄罗斯已实现了工业化,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落后于苏联,俄罗斯的改革进程主要是改造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而中国的改革主要是在一个农业社会中进行的。因此加大了经济转轨的难度。
3.体制因素
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之前,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计划经济确实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后期,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至今各级政府依然掌握着一些重要资源配置的权力,特别是信贷、土地等重要资源,市场的力量受到很大的压制。张毓峰和胡雯认为,制度因素中的空间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行政区空间组织基础是中国二十多年来体制改革的逻辑结果,已经难再满足中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增长的需要,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组织基础从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转换, 必须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 建立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制度支持系统。
四、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
1.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阶段,应扎实打好工业化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促进信息化发展,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徐雪认为,中国在内外经济失衡与国际压力显著增大条件下,必须转变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重新建立国家竞争优势。其中培育创新体制,提高创新能力是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基础,因此一方面需要发展科技,另一方面通过协调国际关系克服能源约束和外部冲击。
2.转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最终要依靠国内需求去拉动,我国的投资已经达到一个顶峰,继续靠投资拉动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要靠需求拉动,就要增加人民收入,促进收入平衡,人们敢于消费,才能最终促进经济结构转型。[6]谢琦认为,持久性收入过低抑制了当前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持久性收入的不稳定性、预防性抑制居民消费需求,暂时性收入的不确定性降低居民消费需求,因此应着重建立合理的再分配机制,强化政府的再分配调节能力。
3.改革政府职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我国有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政府对于经济的干涉影响了市场的配置,因此,需要改革我国政府的职能,建立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秩序是一种合作效率的秩序,并具有一定规则约束,从而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8]钟清流认为中国当前经济转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发展效率问题,而市场主导的经济模式正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主张由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主导或政府指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的长处。
参考文献:
[1]石磊.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研究[J].1994(4)
[2]胡晓鹏,马 蕾. 中、俄两国经济转型的比较研究. 社会科学[J]. 2002(8)
[3]李桂花. 大陆型经济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经济问题探索[J].2011(8)
[4]洪银兴. 中国经济转型和转型经济学. 经济学动态[J].2006(9)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区域差异
问题提出
江苏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实力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然而,该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南北差异,严重制约了其总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文章利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存在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基于前人认为“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结论,从产业结构的视角来研究江苏省各县域在产业结构上的空间差异,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产业发展策略,以期对江苏省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文章以江苏省“十五”规划的起始年份2001和2005两个年份的截面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9.0软件,对其县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进行空间分析,将经济发展水平分为“极高”、“较高”、“一般”、“较低”和“极低”5个等级(见表1),并输出地图(见图1、图2)。
江苏省县域经济的区域差异
由图1、图2可以看出:“十五”计划的起始年份,江苏省县域经济均明显地表现为苏南、苏中、苏北的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南重北轻”格局明显。江苏省县域之间的等级扩散效用明显,苏中的多个县域逐渐从“极低”等级上升为“较低”等级。这验证了郭金海等(2009)关于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作用的结论。多数县域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其等级没有变化;只有宝应县、洪泽县、兴化市、如皋市、沛县由“极低”等级上升为“较低”等级,而赣榆、盱眙二县则相反。在等级内部,除去少数县域在经济水平排名上没有变化,多数县域的经济排名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动。这说明,江苏省各经济发展等级之间差距明显,但等级内部差距较微弱。
江苏省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江苏地域依次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为研究三大区域产业结构,计算“十五”计划起始年份的各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口比例(见表2、表3)。由表2、表3可以看出:无论从产业增加值,还是从业人员比重来看,苏南地区的产业结构要优于苏中和苏北,苏北的产业结构最不理想。经过5年的时间,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均呈逐渐优化的趋势。即使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最高的苏南地区,2005年其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仅为36.05%;而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1.10%,占据主导地位。据钱纳里的六阶段划分标准来判断,苏南地区仍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但仍未占主导地位。由表2可见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第一产业的比重均有较大程度的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增长明显;苏南和苏中第三产业的比重有所降低,而苏北略有增长。
江苏省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策
处在上述“极高”、“较高”等级的县域,其产业的优化首先,注重产业的融合。服务业应加速向工业的生产前期研究、中期设计和后期信息反馈过程展开渗透,电子网络技术向传统的商业、运输业渗透;第一产业内部应通过生物链将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融合形成新型生态农业。其次,注重技术创新和制度革新。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促使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教育、科学、技术和产品之间形成良性转化机制。第三,注重产业的关联效应,在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重视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关系。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时应综合考虑服务业的规模、层次和结构,当前除要大力发展生活业,更应重点发展生产业。最后,注重“溢出效应”。就这类发达县域而言,其经济的发展需要外部资源支持,也可以产生溢出效应。特别是将相关产业向毗邻的县域进行渗透,有助于拓展市场空间,舒缓资源压力。
处于“一般”和“较低”等级的县域多位于苏中地区,苏北少数地级市辖区及附近县域也处在该等级。这些县域工业经济起步较早,纺织、机电、医药、汽车、建筑等传统产业具有明显优势,土地、耕地面积数量充足,丰富的后备土地资源潜力巨大,对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苏中地区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对资源短缺的江苏和华东地区具有重要的开采价值。农副产品较为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能够提供一个低生产成本和低交易成本的发展条件。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已逐步形成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制造、电工电器、服装加工等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0%。由上文可知等级之间的扩散效应明显,因此,处于“一般”和“较低”等级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发挥与高等级县域毗邻的区位优势,吸引相关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的渗透。处于“极低”等级的县域多位于苏北地区,这类县域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禀赋,发展自身的特色产业。
参考文献:
1.姚丽虹,赵阳.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协整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9(20)
2.张辉,王晓霞.北京市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9(4)
关键词:剪力墙目录控制参数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经济分析
1、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住宅,特别是小高层及多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层住宅建筑大量采用了剪力墙结构。它相对于框架结构更为简洁、宽敞,使用功能更好,为住户的自行改造增大了灵活性,加大了使用面积,因此,在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中,既要发挥这种结构体系的优点,又要改进其工程费用较高的缺点,降低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的造价和材料消耗量,这是考核结构设计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程设计实践,探讨了使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更经济的措施。
2、高层建筑目标控制参数
高层设计的难点在于竖向承重构件(柱、剪力墙等)的合理布置,设计过程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如下七个 :
2.1 轴压比
主要为限制结构的轴压比,保证结构的延性要求,轴压比不满足
要求,结构的延性要求无法保证;轴压比过小,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相应墙、柱的截面面积。
2.2 剪重比
主要为限制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较长的结构的安全。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水平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2.3 刚度比
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结构刚度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
2.4 位移比
主要为限制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
2.5 周期比
主要为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使结构具有必要的抗扭刚度,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扭转效应过大,结构抗侧力构件布置不合理。
2.6 刚重比
主要是控制在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重力荷载产生的二阶效应不致过大,避免结构的失稳倒塌。刚重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重力荷载过小;但刚重比过分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2.7 层间受剪承载力比
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能力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
3、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分析
3.1高层剪力墙住宅的结构设计的经济分析
(1)剪力墙结构刚度大,整体性好,用钢量较省。在高层住宅中,开间均较小,分隔墙较多,采用现浇剪力墙,可将承重墙减少,比较经济。另外,剪力墙外观整齐,没有露梁、露柱现象,便于室内布置,因此在高层住宅中常采用现浇剪力墙结构。
(2)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剪力墙结构的坑侧刚度大,结构周期小,地震响应大;剪力墙结构墙体越多,建筑物的重量越大,地震反应也大,会造成浪费;另外,剪力墙结构墙体多为构造配筋,如果配筋太低,则结构延性差。
刚度较大的结构一般震害较轻,但是,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刚度越大,工程费用越高。因此,剪力墙结构应满足规范中的关于结构水平位移和地震力的要求,但如果要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就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判断,将结构水平位移和地震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然后检查结构的内力和配筋。
3.2剪力墙结构构件的合适含钢量
在以结构设计规范为依据的实际情况中对某高层剪力墙住宅楼的结构计算作整体分析,同时从结构含钢量的角度作具体分析,从而优化其结构设计。
3.2.1现行规范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给出了最小含钢量
(1)剪力墙端部加强区关于暗柱、端柱、翼柱的构造配筋要求;
(2)剪力墙分布钢筋的配筋要求;
(3)连梁的配筋要求;
3.2.2因混凝土为泵送商品混凝土,水灰比大,收缩率较大
为满足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高层建筑合适的含钢量见下表 1:
种类 受力纵钢筋
% 非受力纵筋% 箍筋
梁 0.6~1.5 0.3 0.25~0.4(1)
柱
(包括暗柱) 0.5~1.5 0.812(2)
墙 0.35~0.5 0.35~0.5
板 0.35~0.6 0.35~0.6
表1高层建筑合适的含钢量
3.3优化结构设计,降低工程造价
(1)优化结构设计,使结构受力均衡,技术应用得当,整体安全可靠度一致,任一结构都能同时发挥其最大作用,这样设计出的结构才能达到既经济,又合理的目的。
从结构设计整体布局来看,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的暗柱配筋往往是构造配筋,暗柱断面的确定与剪力墙的布置有密切的关系,而构造配筋与暗柱断面又有着一一对应关系。由于剪力墙布置的差异,一片剪力墙两端暗柱的断面可能差6倍~10倍。配筋也相应差6倍~l0倍。而剪力墙在不同方向的水平荷载作用下是具有对称性的。这样设计出的结构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首先调整剪力墙的布置,尽可能使之对称这样即节省了造价,又增加了结构安全性。
(2)造成结构浪费往往是由于设计人对某种结构概念理解不透而导致的。例如:某18层综合楼,由内简外框组成结构。外框柱距7.2m,外框与内简距离9 m设计人员将外框边梁做成lO00mm×750mm,目的是增加边梁的抗剪能力,引入剪力滞后的概念,加大外框结构的刚度。实际上,该工程由于外框柱距 7.2mm,很难产生剪力滞后效应,边梁采用lO00mm×750mm与采用350mm×750mm对外框的变形是相同的,不会增加结构的刚度,反而会因为增加重量,加大结构自身的负担,对结构不利。设计人员如果不能准确把握结构概念,就会造成浪费。
4、应用实例分析
4.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湖南常德市,所在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达50万M2,与本工程类似的住宅楼近二十多栋。如果通过对一栋楼进行结构设计分析,找到其中可优化改进的地方,就可使结构设计得到部分的优化、提高建筑产品的性价比、降低单价造价和整个小区的工程造价。
进行结构设计分析的住宅楼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十层的纯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约1.49万M2,地下一层为车库,层高均为4.6m,首层架空,层高5.0m;二层及以上层为住宅,层高为3.0m。建筑类别为丙类。II类场地。
4.2结构整体计算
4.2.1整体计算结构
结构自振周期(取前三个振型)见表2
振型号 周期(s) 平动系数 扭转系数
1 2.3912 0.96 0.04
2 2.2316 0.96 0.04
3 2.0412 0.08 0.92
表2结构自振周期参数
4.2.2结构整体合理性判断
(1)楼层最小剪重比大于规范容许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较多,结构整体布置还有可优化的空间。
(2)结构平均重量:13.6KN/M2,合理。
作用方向 X Y
楼层最小剪重比 2.46% 2.51%
有效质量系数 95.59% 94.49%
标准层面积 474 M2
总重标准值 42998
楼层最大层间位移与该楼层平均值的最大值 1.29 1.28
楼层最大水平位移与该楼层平均值的最大比值 1.22 1.26
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最大值 1/1206 1/1350
底部地震剪力(KN) 4384 4868
表3主要控制参数
(3)自振周期:参照(T1-(0.05~0.08)n=1.5~2.4S),周期在合理范围内。
(4)X方向楼层最大层间(水平)位移与该楼层平均值的最大比值为1.29,在规范许可范围内。
4.3剪力墙及连梁钢筋用量分析
墙厚根据规范及工程层数,层高情况取值如下:首层及地下层350mm,二~八层及以上墙250mm,其余墙200mm。
设计配筋采用的为包括配筋法。从节省造价角度考虑,可从以下方面适度调减钢筋:(1)暗柱、连梁等处构件根据计算结构按构造要求配筋(不包括局部按计算配筋的),其中,墙体分布筋基本与规范最小配筋及其它构造要求相吻合;(2)地下室外墙水平分布筋为φ14@200(二级)。
4.4楼板钢筋用量分析
考虑电气埋管要求楼板厚度最小取100 mm。大房间根据板跨,考虑轻质隔墙荷载分别取120 mm几种。
楼板采用弹性计算。采用的是普通的三级钢筋,楼板配筋大部分为φ8@200,配筋率0.025%;较合理。
5、结束语
高层建筑剪力墙的经济性设计受结构布置和剪力墙的形式、剪力墙的厚度、配筋率、结构自重及刚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时,高度重视影响结构技术经济的因素,考虑综合效益,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和材料消耗量的目的,取得更加科学、合理、经济的设计结果。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历来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课题。Goldsimth(1969)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表示在金融领域内,金融结构即便不是唯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由于金融的效率及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金融结构的优化水平,所以金融结构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经济增长实质上也就是经济结构优化的过程,其中包含了金融结构的优化,以及金融结构优化对经济结构优化的推动,进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可以说,金融结构的优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推动力。因而,探索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对一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在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上,历来有如下四种观点:支持中介的观点;支持市场的观点;金融服务观点及法和金融的观点。前两种观点认为,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是提供金融服务的互替的两种机制;后两种观点认为,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在提供金融服务上是互补的。
支持金融中介的观点认为,良好的金融中介能够提供促进增长的金融服务,基于以下三个原因。其一,通过储蓄动员,金融中介增加了资本的形成,反过来增加了国民储蓄率;利用规模经济,随着交易量的增加降低了交易的单位成本,从而改善了储蓄分配。其二,当市场中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时,金融中介提供的信息筛选、状态证实和监督人服务就尤为重要。由于私人筛选项目的成本高,所以将信息获取委托给中介以避免昂贵的重复成本就是一种优选(Boyd and Prescott,1986)。同时,因为状态证实的高成本,有一个人来为一组人实施状态证实效率就高(Towsend,1979;Diamond,1984;Williamson,1987;Bernanke and Gertler,1989;Thdder,1995)。正如Diamond(1984)在其原创性论文中证明的一样,监督的成本会随中介与贷款人的数量增加而减少。金融中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在信息私人生产上的所谓“搭便车”问题。由于减少了搭便车问题,金融中介还改善了投资机会的事前评估(筛选) 和一旦项目被融资后的事后公司控制的实施,这反过来改善了资本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其三,金融中介通过减少交易成本使得风险分担更容易,从而有利于风险管理。另外,金融中介还有利于风险的跨期平滑(Allen and Gale,1997;Levine,2000),也能减轻流动性风险(Diamond and Dybvig,1983;Bencivenga and Smith,1991;Holmstrom and Tirole,1998)。
支持金融市场的观点认为,功能良好的金融市场对有效的信息披露、合约制度、会计标准时必须的。同时,金融市场同样可以减少交易和信息的成本,从而有利于储蓄动员和配置。由于个人投资者在功能良好的市场上通过交易信息可以得到高回报,因而愿意付出更多的资源去搜寻创新项目。因此,良好的金融市场能鼓励信息收集和处理。金融市场减少流动性风险也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的影响( Levine, 1991、2000)。
金融中介支持方和金融市场支持方历来争议很多,而金融服务观点与法和金融观点则认为,在促进增长的金融服务提供方面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是互补的。如:通过鼓励对公司控制权的竞争和创造为投资机会的融资,金融市场减轻了强权中介的逆反效应。Rajan(1992)的研究证明: 公司贷款资源的选择和债权优先要求权的选择都企图绕开银行的势力。Besanko和Kanatas(1993)刻画的一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共存的经济,金融市场减轻了银行对企业的过度监督的激励。Demirguc-Kunt和Levine(1996)用企业层面的数据经验研究的结果显示:实际上证券市场的发展在发展中国家有助于增加银行融资的使用。因此,在两种金融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互补的作用。由Levine(2000)所做的经验研究——用各国家的大量数据集首次检验金融结构和增长的关系,结果强烈支持金融服务观点。
法和金融观点由Laporta (1997、1998、1999) 等人提出,可以认为是金融服务观点的扩展。他们反对集中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解释的讨论。Levine (2000)在Laporta 的基础上研究证实:创造有利于保护外部投资者权利的强有力的法律制度和有效实施这些法律是提供促进经济增长金融服务的关键。其结果,法和金融观点推测由法和监管治理体系定义的全面金融发展的度量指标,比任何所谓本质的金融结构的度量指标更能预示着未来的经济绩效。事实上,Chakraborty 和Ray (2001)在将金融结构内生化的模型中显示: 在两个具有不同金融体系的国家中,完全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产生相似的增长率。这支持了Levine (2000) 和Dem irguc-Kunt及Levine (2001)的经验研究结论: 金融体系的不同类型在解释国家间的增长率的差别上是不重要的。Demirguc-Kunt和Levine(1996) 的研究结论还显示证券市场发展良好的国家也有发展良好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中介,而证券市场弱的国家同时银行和金融中介也弱。
中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样本选定及数据说明
衡量金融深化的典型指标是美国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相关率(FIR)指标,金融相关率就是指某一时点上金融资产存量与实物资产存量的比例,即金融资产总量(FAT) 与国民生产总值(GNP)之比,反映金融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结构之间的关系。金融结构的第一个基本方面是一国金融上层结构与其经济基础结构的关系,体现在金融相关率中(Goldsmith,1969)。因此,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可以采用金融相关率这个变量,来衡量金融结构。由于资料所限分析时我们用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代替国民生产总值(GNP) ,综合非货币金融资产和广义货币(M2)之和来近似的表示社会金融资产总量(FAT)。经济增长水平我们用GDP总量值来衡量。样本区间为1990-2010年。因为时间序列取对数之后不会改变序列的性质和关系,且容易得到平稳性序列,所以本文对金融相关率(FIR)和GDP取对数。
实证检验及结果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在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要求所用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否则会产生“伪回归”现象。因此,在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之前,首先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只有变量在同阶平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协整分析。
金融资产总量(FAT)等于M2与非货币性金融资产之和。FIR为FAT与名义GDP之比。对lnFIR进行单位根检验,P值(接受假设的概率,下同)为0.9864,即lnFIR非平稳,有1个单位根;对lnFIR的一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P值为0.0021,即lnFIR平稳;对lnFIR的二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P值为0.0000,即D(lnFIR,2)平稳;对lnGDP进行单位根检验,P值为0.2497,即lnGDP属于非平稳过程;对lnGDP的一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P值为0.0784,即D(lnGDP)属于非平稳过程;对lnGDP的二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P值为0.0002,即D(lnGDP,2)平稳。由此可知,lnGDP与lnFIR的二阶差分都是平稳的,符合协整的条件。
2.协整检验
假设lnFIR与ln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进行协整回归可得(其中,括号内的为标准误差):
lnGDP=10.404+2.259*lnFIR
(0.122389) (0.203847)
R2=0.865975,Radj2=0.858921,F=122.7645,DW=1.177882,对残差项u进行单位根检验,计算P值为0.0093,残差序列通过平稳性检验,可以认为lnGDP与lnFIR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确定二者间的这种长期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 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判断。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在滞后一阶的情况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假设lnGDP不是lnFIR的格兰杰因,计算F统计量为6.93025,P值为0.0175;假设lnFIR不是lnGDP的格兰杰因,计算F统计量为0.00039,P值为0.9852,由此可知lnGDP是lnFIR的格兰杰因,而lnFIR不是lnGDP的格兰杰因。因此,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我们可以说经济增长是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因,但是金融结构的优化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两者的因果关系具有单向性。
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相关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稳定地协同互动的均衡增长趋势,金融体系的波动与经济增长的波动是高度相关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具有非常强大的带动作用。第二,中国的经济增长是金融结构优化的原因,但两者的关系具有单项性。中国的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必然也要求有相对日益完善的金融体系和不断优化的金融结构与之相适应。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金融结构优化的程度。政府只有从各地区实际的经济水平入手,理清相互作用的机理,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金融结构优化策略。第三,随着经济的增长,金融相关率有提高趋势。这说明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上层结构的增长比国内生产总值(戈德史密斯用国民生产总值表示)及国民财富所表示的经济基础结构的增长更加迅速,金融资产(金融工具)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并超过经济基础结构的规模。因此,为了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应该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及直接融资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优化金融宏观组织结构,同时在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时,要充分考虑金融市场对经济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
一、区域旅游景区空间结构
区域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是指旅游景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与聚集状态,它体现了旅游景区及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是旅游景区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反映了旅游景区的区位特点、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及质量、数量组合关系。区域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的发展与增长,因此,区域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极具研究价值。
(一)区域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模式
由于受旅游资源的分布与品质、经济发展水平、区位因素、集聚效益和旅游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区域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在不同区域、不同旅游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上诸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区域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总结各地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较为典型的模式。
1、点状模式
此种模式主要呈现与区域旅游发展的早期,个别旅游业发展条件较好的旅游景区优先发展,逐步成长为区域旅游景区发展的增长极。在极核的辐射下逐渐带动周边及其他地区旅游景区的发展。
2、点轴扩展模式
在增长极与周边旅游景区的交往中,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在继续向增长极及相关点集聚的同时,也逐步向沿线景区靠拢。沿交通干线等分布的景区也逐步成长为区域旅游活动的密集区,区域旅游发展的轴线日渐成型。伴随区域旅游景区的发展,增长极与轴线数量渐增,规模渐广,对经济和社会的扩散作用也渐强,在空间范围上表现为新点轴过程纷呈。这些点轴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
3、网络发展模式
在点轴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位于轴线上的不同等级的点之间的联系也会进一步加强,于是就需要在点与点之间建设多路径的联系通道,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网络上的各个点对周围落后的旅游景区和旅游业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并通过网络而构成区域旅游的增长中心体系。
(二)区域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评价指标
区域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可采用旅游景区数量、旅游景区密度、集聚效应和通达度等指标等来进行评价。
1、旅游景区的数量
旅游景区的数量即各地区不同等级旅游景区的总数,它是衡量区域内旅游景区空间规模的一个重要指标。
2、旅游景区密度
反映区域内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多度越大,区域内旅游景区的丰富度越高、异质性越强,计算公式:
(1-1)
式中,D为各区域的景区资源密度;N为区域内旅游景区的个体总数(个);SQ为区域总面积。
(3)集聚效应
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有集聚型、随机型和均匀型三种。集聚效应体现空间分布的集中尺度,具有尺度概念。小尺度集聚效应主要是指景点在景区内的集聚;大尺度集聚效应主要指景区在某区域内的富集[]。量化计算主要采用最近邻指数(最近邻比),其公式为:
(1-2)
式中R为最近邻比,反映点状事物的空间分布性质,R
二、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
(一)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发展概况
2006年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西安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市华清池景区、延安市黄帝陵景区晋升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截止2012年3月,陕西省共有163家A级景区,其中5A级5家,4A级34家,3A级及3A级以下124家。
(二)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
区域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是以旅游景区单体赋存地区域为结点,以连接个结点的交通线路为联系而形成的空间网络资源系统。旅游景区的密度、集聚效应构建了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基本骨架,而空间结构的优劣,则取决与旅游交通网的完善与否。基于此本文对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分析主要从旅游景区的分布状态和交通网络分析入手。
(1)陕西省5A级景区空间结构
陕西省共拥有5家5A级景区,分别是西安的兵马俑、华清池、延安的黄帝陵、渭南华山,整体呈现单点集聚三地的特点。
(2)陕西省4A级景区的空间结构
陕西省共拥有34家4A级景区,主要分布在渭南、咸阳、宝鸡、延安和西安。依据空间结构评价方法,利用公式1-1、1-2、1-3分别计算出拥有4A级景区的渭南、咸阳、宝鸡、延安、和西安的景区资源密度D、集聚效应R和通达度指数A。
从表2.1中可以看出4A级旅游景区资源密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延安。4A级景区集聚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渭南>延安>宝鸡>咸阳>西安。通达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列是:西安>咸阳>渭南>宝鸡>延安。
根据上述,由西安、咸阳、渭南、宝鸡和延安5大城市共同构成的陕西省4A级景区空间结构是以关中地区为中心,沿交通线路向北延伸至延安,其中西安为中心旅游地中心,咸阳、渭南、宝鸡为次级中心,结合4A级景区的地域分布形态,可以将其提炼为“一线单珠”状的空间结构(图2.1)。
(3)陕西省3A级景区空间结构
陕西省共拥有78家3A级旅游景区,占全省A级景区总量的47.9%,这些景区资源类型多样,能满足旅游者不同的旅游需求。本文采用相同的评价方法,分别计算出陕西省10市、1区的3A级景区的数量、景区资源密度、通达度指数,如表2.2。
将各地区的景区资源密度由大到小进行排列:杨凌>铜川>西安>咸阳>安康>汉中>宝鸡>渭南>延安>商洛>榆林。
将各地区旅游景区通达度由高到低排列:西安>咸阳>杨凌>渭南>铜川>商洛>宝鸡>安康>延安>汉中>榆林。
根据上述,由西安、咸阳、杨凌、宝鸡、渭南和铜川构成的关中地区处于3A级景区的核心位置,整体呈现放射型空间模式,向南延伸至汉中、安康和商洛,向北延伸至延安、榆林,其中陕北地区的空间网络化及资源丰度比陕南地区要更差一些。结合3A级景区的空间分布形态,将陕西省3A级景区的空间结构提炼为“一线三珠”状(图5.7)。
经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陕西省5A、4A、3A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模式与类型均与陕西省旅游业的发展阶段相一致,整体结构类型也处于点轴放射向网络化发展的阶段,关中旅游圈的产品类型互补、资源级别较高,是陕西目前最成熟的旅游产品区,陕北、陕南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交通体系不发达,这已明显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