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1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商贸物流 主要问题 区域性 文登市

近年来,文登的商贸物流业作为新兴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一个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正在形成。当前,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转型,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形势下,如何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打造胶东半岛商贸物流基地,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市委党校组织力量对文登市商贸物流业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从中发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商贸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意见和建议。

一、文登市商贸流通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文登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迅猛,但由于诸多因素制约,在管理观念、规划建设、市场组织等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1.对商贸流通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部分干部受传统经济观念影响和自身认识能力局限,看不到商贸流通业对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商贸流通业视为一种“从属”产业;也有观点认为,商贸流通是国家放开的竞争性行业,政府不好管,也没有必要管,所以用不着像对直接创造财富的工农业那样去扶持;加上商贸流通业涵盖范围广,产业门类多,经营分散,客观上对制订政策和管理措施也带来了一些难度。因而,对商贸流通业管理抓而不紧,服务意识不强,缺乏重商、亲商、爱商的浓烈氛围,“三乱”现象在个别部门仍然存在。

2.缺乏科学系统全面的长期规划,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还有待加强

前几年,文登市在商贸流通业迅猛发展的同时,由于管理粗放,缺乏有效引导,规划相对滞后,导致部分市场布局不合理,市场配套设施不完善,存在盲目上马、重复建设、空壳市场等现象。因重设施建设,轻市场培育,职能缺位,多头管理,造成市场无序竞争,经营理念落后,消费品市场比例偏高,生产资料市场和要素市场明显不足。另外由于商业网点建设随意性大,各种不同类型组织和企业自发投资建设市场,城市建设与商贸市场建设常常不能协调一致,造成经营网点散乱,市场周边环境质量差和影响交通安全等问题。

3.市场商贸主体规模偏小,缺乏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不足

文登市商贸企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单体分散经营的流通主体所占比重高达80%以上,基本属于传统经营方式,只满足于初级商品交易。由于市场主体规模偏小,市场成交额不大,数量、功能、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严重不足。多数商贸企业经营内容相同,经营方式雷同,同质化竞争十分明显,缺少特色市场、特色商业街、特色专业店和特色经营模式。没有特色的市场则面临“立足难、发展难、取胜难”。文登市商贸流通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现代化总体水平不高,有品牌有影响力的大型商品零售企业还未形成,严重影响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贡献能力。

4.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市场建设发展失衡,不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

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放手发展多,引导发展少,很多职能缺少明确的管理部门。目前文登市除个别重点市场外,大部分综合市场监管乏力,管理滞后,经营行为和秩序缺乏相应的约束和规范,出现监管盲区和多头重复检查并存等现象。另外,农村本来是商贸流通业一个广阔而重要的市场,但与中心城区相比,乡镇商贸流通经营散、乱、小现象更为明显,存在设施简陋、档次偏低、服务功能差、假冒伪劣产品流入等问题。现有农村集贸市场普遍规划滞后、容量不足、设施老化、管理缺位、卫生条件差,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部分乡镇商业网点偏少、连锁超市、加盟店及不少工业品经销还没有完全延伸到村,难以满足逐步富裕的农民提高生活消费水平的迫切需求。

二、提升文登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文登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应从市情出发,结合工农业产业培育发展状况,立足于扩大内需和拉动城乡消费,进一步调整市场结构,以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现代批发市场为基础,以规划建设中的“五大专业市场”为重点,逐步建立起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现代商业网点体系,在加快建设胶东半岛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同时,把文登市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

1.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商贸流通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加强对商贸流通工作的领导,整合行政资源,充实专业人员,强化管理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同时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发展我市商贸流通领域的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发挥它们在参与政策制订、信息交流、专业培训、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和经营规范,以提升我市商贸流通业的整体实力,提高商贸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对外竞争力。

2.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合理引导产业发展

聘请行业专家对文登市《商业发展规划纲要》、《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进行科学论证、修订,进一步完善文登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若干意见》,尽快编制出文登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并纳入城市开发建设总体规划。今后城乡要严格执行《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对新建3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网点,须召开听证会进行科学论证,促进商业网点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同时要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企业的先导带动作用,加强与工业、农业、旅游、交通等行业的合作,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

3.加大商贸流通领域投入,努力创造宽松发展环境

可以安排专项资金,设立“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重点用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标准化批发市场等项目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我市颁布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策划、包装一批质量高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外招商,同时积极申请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应立足于长远,对商贸流通业实行“放水养鱼”政策,重点扶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专业市场建设、市场(大型超市)改造提升、星级以上宾馆、乡村便利店及其他商贸新型业态发展,逐步降低其物业、采暖、用电、用水等收费价格,努力创造促进商贸经济快速发展的优良环境。

4.积极培育大型商贸集团,引导鼓励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针对现有商贸流通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强等情况,通过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有形”和“无形”之手,积极推动现有较大规模的公司、企业通过购并、重组、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方式,以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服务为核心,加大相同产业、相近业态的整合力度,加快其资本集聚速度和扩大流通规模,建立一批以资本或商品为纽带、主业突出、管理现代、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同时集中力量重点培育本土商贸流通的龙头企业,抢占市场,增加税收,扩大影响,为建立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打下良好的基础。

5.围绕“五大市场”建设规划,整合、改造综合市场,提高专业市场特色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市场进行功能划分,明确定位,强调特色,以市场手段为主,政府引导为辅,进行整合和改造。市场建设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投资收益期长的建设项目,因此,要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境内外有实力的机构和个人参加投资,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推进生产资料和要素市场建设。要进一步调整市场结构,突出特色,扩大影响,并以特色产业为导向,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要加快商贸流通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电子商务、信用消费等现代交易方式,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以适应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需要。

第2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

Abstract: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is the fundamental way out for China's agriculture,and modern agriculture is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but to promot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velop modern agriculture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ims at promoting urban-rural integration of domestic experience and has put forward relevant measures go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strategy.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经验;措施

Key words:urban-rural integration;experience;measure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094-01

1 相关概念

1.1 城乡一体化的定义。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1.2 城乡一体化的特点。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广东佛山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做法和经验

在推进农村制度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具体方面,佛山提出了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二是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三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着力点,全力解决民生问题。同时配套了21条政策措施,其中有不少是对农村制度的创新发展。比如“鼓励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且符合规定的农村居民进入城镇购买自主用房,并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等等。

3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3.1 系统把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城乡统一规划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要求,做好总体规划,明确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城乡发展基础,有效整合城乡资源,加大投入,指导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综合协调发展;加快“城中村”改造,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推进农村融入城镇、城市的进程。二是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保证。认真研究各项政策,加大对农民生产、生活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一步投向小城镇建设,完善城镇社会功能,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向城镇集聚,增强现有城镇辐射带动功能,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一体化发展的局面。三是促进城乡自由流转是城乡一体化的主攻目标。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同时,健全劳动力转移服务网络,搞好培训、中介、跟踪管理、权益保护等一条龙服务,畅通劳动力转移渠道,鼓励、引导和扶持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3.2 掌握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路径。

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我国应该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逐步提高消费比重,降低投资的比重,使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逐步达到能够使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水平。二是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从体制上解决城乡居民机会不均等和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问题。我国需要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对农村居民的各种非国民待遇的政策规定,使得农民有与城镇居民均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律环境。三是依靠科技和制度创新繁荣农村经济。需要继续加强农业科技研究,通过引进良种,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等措施促进农业丰收,提高农民收入。还需要健全农业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工商企业与农户合作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3.3 建立健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合理机制。

一要建立健全“有进有退”的政府引导机制。在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的实践过程中,关键是在于政府正确定位、科学引导,树立政府在管理市场经济过程中“有进有退”的新理念。把支持农村、关心农民、调整农业摆到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以建立公共财政、满足人民公共需要为目标,加大政府对公共产品和农村、农业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从体制机制上发挥政府对农村、农业等基础设施投资的“引致效应”,形成政府启动与引导、市场(社会)公共参与,农民积极响应的运行机制,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和发展。二要建立健全按规律、规则调节资源配置的市场推进机制。市场机制是市场内在的主体机制。一方面,通过政府对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完善与严格执行,充分维护公平与公正,不断净化市场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建立健全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市场配制机制,进而形成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经济机制。三要建立健全分工协作的产业支持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经济是基础,工业是动力,三产是后续动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必须按照规模化、基地化、企业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设龙头企业带动型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培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挖掘本地有特色及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的整体实力,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四要建立健全涵盖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①统筹城乡教育事业发展。②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力度。③统筹社会保障,积极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胡同恭.论工业反哺农业[J].现代经济探讨,2005.

[2]周克任.“三农”问题的实质、特点及其解决途径[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

[3]赵学明.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初探[J].经济论坛,2006.

第3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土地整理;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土地整理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县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的关键时期。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下,用地矛盾日益突出。每年建设光靠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已满足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如何在保护耕地和加快建设用地供给的两难中求平衡求发展,我们通过土地整理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了积极的偿试。

一、土地用途管制与经济建设用地的矛盾转换

1.“吃饭”与“建设”矛盾是一对长期的矛盾,保护耕地与保证建设用地供应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后,我国土地管理进入用途管制制度时代。保护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大战略和艰巨任务。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个新的战略目标,事关子孙后代和长远利益。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必须要求我们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筹考虑“吃饭”与“建设”的需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的前提下,进行各项建设,发展各项事业。

2.开展土地整理是解决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保障经济建设用地这对矛盾的双刃剑。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通过开展土地整理新增有效耕地面积的72%可以用来换取建设用地折抵指标,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对用地的需求。这就在理论和政策上保证了土地整理一方面保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又解决了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所以,经济要发展,耕地要保护,土地整理是条出路。

二、土地整理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实作用

1.积极开展土地整理,为建设用地需求提供资源储备。

近年来,我们为保证建设用地供应,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开展土地整理工作中:一是实行土地置换政策,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允许工矿等建设用地复垦以后等面积置换到城郊周围,作为城市发展用地。二是实行基本农田异地代保。,一方面促进了土地整理工作,另一方面又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资金补充。三是继续加大土地整理力度,获取建设用地指标;并加大迁村并址和村庄整理的力度,引导自然村和区域规模小、群众有要求的行政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对旧村用地进行复垦,争取建设用地置换指标,支援城乡一体化建设。

2.土地整理工作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土地整理推进了县城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品位。土地整理推进了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小城镇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在空间上的综合体现,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坚持小城镇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制宜地、科学地选择区域小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横式,使全县小城镇建设迈开了脚步。土地整理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城市要拓展,拓展的基础是工业园区和旅游度假区。由于保障了建设用地需求,使工业园区得到了蓬勃发展。土地整理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对现有土地进行田、水、路、林综合整治,把土地建设成“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路相连”的标准化农田。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为效益农业的发展和实现规模经营成为现实。通过土地整理后,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经比例进一步提高,产业化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土地整理推动了基础设施现代化进程。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对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现实意义

1.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

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是保持武义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加快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所以,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推进城乡一体化。

2.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对中心镇、中心村进行规划建设,有利于合理配置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减少和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有利于打破城乡分割,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有利于加快农村人口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逐步树立现代市民意识。

3.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更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的三大战略。

第4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全域”理念,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城市重拓、产业重融、土地重整、村镇重建、要素重组”为基本路径,着力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城乡生态发展等六个方面统筹推进一体化,重点抓好事关城乡群众福祉的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积极稳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覆盖,城乡发展空间集约利用,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努力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路,积累经验。

二、目标要求

围绕“把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目标要求,力争到2017年,全市农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努力为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城乡空间布局更加优化。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建成,新型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城镇化率达到75%。美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中心村布点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资源节约利用水平大幅提升。“三个集中”集聚度进一步增强,土地规模经营比重超过60%,农民集中居住率达到50%。

城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县域新型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县域经济占全市的比重达40%。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基本形成,特色、高效农业面积突破300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增加到350个。村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城乡三次产业交融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减小。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2年基数上实现翻番,力争达到20000元,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

城乡生态环境同步改善。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城区人均绿化面积达到15平方米。新建一批万亩成片林、万亩苗木基地。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村庄环境管理实现常态化,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分类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城乡一体的就业社保机制基本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医疗、卫生、文体、生态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社会管理机制不断优化,基本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乐有所倚。

三、重点工作

(一)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和建设一体化

(二)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

(三)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四)统筹推进要素配置一体化

(五)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

(六)统筹推进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

四、2014年重点任务

(一)城乡规划统筹

(二)产业发展统筹

(三)城乡基础设施统筹

(四)要素配置统筹

(五)城乡社会事业统筹

(六)城乡生态发展统筹

五、保障措施

1、加强改革政策调研。

2、提高合力推进水平。

第5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现状;制约;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091 — 02

城市和农村的分离和对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聚集效应下,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本不断地向城市集聚,大部分的经济活动在城市空间内发生。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日益严重,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一体化的思想应运而生。

城乡一体化有两层不同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在城市和农村行政区域范围内,要求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利用城市先进的生产力带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工业化要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结合起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是二者承担不同的产业活动。第二层含义是指城市和农村的对立消失,城市和农村结为一体,城市边缘区消失,城市和农村的差别仅在于主体产业和景观上的差别。这两种含义都在于缓和城乡矛盾、协调城乡关系,第一种含义侧重于实践中的指导方针,而第二种含义侧重于发展的目标。总而言之,城乡一体化是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在政策、经济、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平等的待遇。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在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认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大强调要求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十再次明确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任务,同时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村发展改革、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农”问题,但是城乡矛盾和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和城市的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甚远,根据2012年的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09.8元,而农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977.3元,差距为14832.5元,比例为3.126:1,而2009年、2010年的差距分别为12021.5元、13190.4元,明显地说明了我国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呈扩大趋势。同时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相对于城市人来来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2012年的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表明,2011年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为40.4,而城市的恩格尔系数为36.3,这一数据明显表明了农村家庭收入的大部分支出用于基本生活必需品,生活水平较为低下。

(二)城乡之间社会发展水平相差甚远

在社会发展水平方面,农村在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水电、交通、通信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服务,和城市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例如,根据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2011年城市人口平均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为14.19人,而农村仅为5.50人,比例为2.58:1,说明在医疗方面城乡之间没有一体化,且差距过大。城市的教育以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几乎全部来自于国家,而国家对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医疗等公共事业的投入相较而言少之又少,同时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极为不健全。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良好的社会资源均向城市聚集,这是资源配置不公平的表现,会不断地拉大城乡之间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认为制度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代表人物诺斯“认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变迁,除非现行的经济组织或者制度安排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发生。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效的制度建设能够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激发城乡经济发展的活力,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然而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的制度因素方面的制约,进行制度机制的创新改革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和难题,也是有效开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基本前提。

影响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制度十分显著。其中,以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为最。现行的户籍制度造成二元结构的分割严重,限制了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不利于农村人口要素向城市转移。虽然现在国家准许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但是大多数是以进城务工的身份进入城市,“农民工”成了他们的代号,户籍制度以“货币”为他们筑起了一道城市人的高墙,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他们仅仅是一个“二等市民”,他们并没有享受到与城市人一样的均等的城市教育、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待遇。户籍制度的二元分割会产生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制度等的二元化,从而为城市和农村之间划上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严重制约城市和农村的一体化进程。而土地制度也制约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自由流动,把农村人口限制在农村土地上。由于农民不能从土地获取财产性收入,农民进城的物质基础十分的薄弱,更多的农民选择亦农亦工的状态,往返于农村和城市之间。同时土地流转机制也不健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缺乏有限的制度规范,使之不能以合法的途径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一定程度傻瓜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制约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双重制约下,加大了农民城镇化的成本,农民脱离土地在城市扎根的困难,使得农民不敢贸然地离开农村离开土地。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土地资源极大地浪费,严重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重点在于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而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是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推动和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首先要改革约束性的制度障碍,在此基础上推进各项措施的进行。

(一)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和创新户籍与土地制度

制度缺陷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最大的障碍,破解二元结构,改革和创新户籍与土地制度,消除城乡分割的根本性制度障碍,从而推动公共服务、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之间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创造制度条件。

首先,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对人口流动、尤其是对城市人口的流动有着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背景下的新要求。应该改革现有的划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标准,以居住地划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同时附加纳税时间条件,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

其次,创新土地制度。推动城乡一体化,要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土地制度。要明晰各类的土地的产权,构建土地流转市场,引入价格竞争机制确定土地流转的价格,并完善土地流转程序和土地征用补偿机制,提高土地资源价格,增加农村人口的经济收入,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成本。

(二)一体化城乡规划

我国的城乡规划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分割严重。城镇各项规划政出多门,大多数规划以各自行政区位空间为规划对象进行来编制,与农村的发展相分离,不能充分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要统筹规划城乡的发展,将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相联系,把二者看成一个总体进行发展规划,将城市和农村进行不同区位功能的划分,每个功能区承担不同的产业,是城市和农村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发展。

(三)加大农村公共品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

加大农村公共品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途径。加大农村公共品的投入力度关系到农村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性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首先要加快农村的交通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从而打破农村的封闭落后状态,加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练习。其次,加快农村的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和传统观念的更新。再次,加快农村医疗卫生实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加快农村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四)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不断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村人口纳入社会保障网中使农村人口无后顾之忧,从而拉动农村消费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不完善,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从而落入一个贫困的陷阱,不同于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由个人、单位和国家三方共同承担,社会保障的风险几乎全部转移到社会上,而农村人口的保障完全依赖于个人。这样的社会保障体制是有缺失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人口的转移,阻碍农业的发展,阻碍城市一体化的实现。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很深远的意义,是一项志在必行的大工程,必须从制度改革方面着手,同时结合国家宏观投入等政策实施,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开展改革,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参 考 文 献〕

〔1〕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张琳琳.城乡一体化构建的意义和措施分析〔J〕.世纪桥,2010,(10).

〔3〕杨荣南.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1997,(05).

〔4〕尹成杰.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一体化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0,(10).

〔5〕朱恒.我国城乡一体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05).

〔6〕吴敬琏.农村剩余劳动转移与“三农”问题〔J〕.农业经济2000,(09).

〔7〕冯常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11,(02).

第6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

一、加速城乡一体化的条件分析

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农村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实施,使广大农民实现了“分田到户、耕者有田”;乡镇企业的崛起,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洗脚上岸、开店进厂”;小城镇的发展,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离土经商、进城脱贫”。现阶段的农村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小城镇的聚集力量、带动功能和辐射效应,小城镇已经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融汇处、工业和农业的对接点、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助推器。但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目前约为37.6%,远远低于世界平均45%的水平,更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加速城乡一体化面临着良好形势和难得机遇。

1、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这项改革自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发展领域的放开、投资身份的打破,一些城镇居民陆续下乡开发资源、治山治水,许多农村群众纷纷进镇造城、务工经商,城乡联动、工农互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拆除了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围墙”,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置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为城乡经济的交流融合疏通了宽敞渠道。

2、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对接载体。公司制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这种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营运为纽带,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的实践,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加速城乡一体化。一是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使农民认识到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而且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农业公司成为企业股东,还可以通过务上或经商而成为农业工人。这就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分工重组。二是通过农业公司这个龙头,将生产、流通和市场紧密衔接为一个整体,引导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速了产品向城镇销售、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三是农业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城镇这个载体,它的创办和发展必然会扩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消费、繁荣城镇经济。可以预见,公司制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必将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打工经济”的兴起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人多地少、劳力过剩,是农村不容回避的现实。据测算,我国农村目前进入非农产业和流动就业的农民将近2亿,未来20年内每年将有1.2亿至1.8亿剩余劳力。为缓解就业压力,各地都把“打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制订有关政策,强化引导服务,组织农村剩余劳力有序向城镇流动。一方面,打工者离开土地进城务工,在获得收入、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加了城市容量,扩大了城市规模,促进了城镇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离土人员的增加,必然使守土人员减少,扩大人均拥有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农民增收。无论是离土农民创业,还是守土农民增收,都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

4、实现共同富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保障。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对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着力从政策等方面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扶持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比如,在投资方面,通过增发国债、提供信贷、安排项目等途径,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在扶贫方面,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领导包保、结对帮扶、整体搬迁等措施,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社会保障方面,通过提高下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同时,粮棉油等供应市场的放开、房地市场的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也为农民进城提供了衣食、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条件。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进城,加速城乡一体化。

综上所述,推进城乡一体化,条件基本具备,时机逐步成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实施。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障碍解剖

目前,推进城乡一体化还存在一些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落后,城乡之间的“鸿沟”需要逾越。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能够产生直接效益的工作上,而对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重视不够。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突出表现为四种心理:一是留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认为“种田是万本利、进城是找苦吃”,既不愿意离土、也不愿意进厂;二是怕离开土地失去生活依靠,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就业门路,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三是划地为牢,死守田园,欺生排外,不愿对外交流;四是等待观望,苦度穷熬,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制造了“鸿沟”,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二)政策环境不优,农民进城的“门槛”需要降低。在户籍管理方面,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没有彻底改变,农民进城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而且户口迁转手续繁杂,一些地方还要缴纳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高额费用,在计生管理、人口暂住等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在土地使用方面,由于存量土地的置换转让缺乏具体规定,加上国家对建没用地实行严格控制的统一政策,致使农民进城难度很大;在发展环境方面,少数地方对在城镇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屡禁不止,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有别”,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种种有形和无形的“门槛”,把大量想进城的农民拒之城外。

(三)城镇规模过小,城镇本身的“容量”需要扩大。目前,小城镇发展普遍存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口少、面积小、设施差。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建制镇已达到19216座,城镇人口16984万,平均每座城镇只有8千多人,若扣除1689座县级城镇,平均每座非县级城镇只有5千多人,不足5千人的城镇有1万多个;平均每个小城镇的建成区面积只有0.3平方公里。同时,由于遍地开花,乱铺摊子,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简陋,文化、娱乐、卫生等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市场功能残缺。加之城镇规模过小、功能不全、缺乏特色,必然导致对人口的吸纳力降低、对要素的聚合力减弱,制约了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四)建设投入短缺,城镇发展的“瓶颈”需要突破。目前,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引资方面,受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小城镇的发展环境无法与大中城市竞争,吸引外商进镇投资的规模有限;财政方面,由于县财政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由于“僧多粥少”而力不从心、鞭长莫及。由于银行投得少、向上争得少、市场筹得少,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而绝大多数农民刚刚跨越温饱,进镇建房后资金所剩无几。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出路探讨

第7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

    一、加速城乡一体化的条件分析 

    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农村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实施,使广大农民实现了“分田到户、耕者有田”;乡镇企业的崛起,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洗脚上岸、开店进厂”;小城镇的发展,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离土经商、进城脱贫”。现阶段的农村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小城镇的聚集力量、带动功能和辐射效应,小城镇已经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融汇处、工业和农业的对接点、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助推器。但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目前约为37.6%,远远低于世界平均45%的水平,更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加速城乡一体化面临着良好形势和难得机遇。 

    1、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这项改革自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发展领域的放开、投资身份的打破,一些城镇居民陆续下乡开发资源、治山治水,许多农村群众纷纷进镇造城、务工经商,城乡联动、工农互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拆除了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围墙”,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置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为城乡经济的交流融合疏通了宽敞渠道。 

    2、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对接载体。公司制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这种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营运为纽带,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的实践,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加速城乡一体化。一是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使农民认识到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而且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农业公司成为企业股东,还可以通过务上或经商而成为农业工人。这就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分工重组。二是通过农业公司这个龙头,将生产、流通和市场紧密衔接为一个整体,引导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速了产品向城镇销售、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三是农业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城镇这个载体,它的创办和发展必然会扩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消费、繁荣城镇经济。可以预见,公司制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必将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打工经济”的兴起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人多地少、劳力过剩,是农村不容回避的现实。据测算,我国农村目前进入非农产业和流动就业的农民将近2亿,未来20年内每年将有1.2亿至1.8亿剩余劳力。为缓解就业压力,各地都把“打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制订有关政策,强化引导服务,组织农村剩余劳力有序向城镇流动。一方面,打工者离开土地进城务工,在获得收入、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加了城市容量,扩大了城市规模,促进了城镇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离土人员的增加,必然使守土人员减少,扩大人均拥有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农民增收。无论是离土农民创业,还是守土农民增收,都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 

    4、实现共同富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保障。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对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着力从政策等方面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扶持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比如,在投资方面,通过增发国债、提供信贷、安排项目等途径,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在扶贫方面,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领导包保、结对帮扶、整体搬迁等措施,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社会保障方面,通过提高下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同时,粮棉油等供应市场的放开、房地市场的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也为农民进城提供了衣食、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条件。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进城,加速城乡一体化。 

    综上所述,推进城乡一体化,条件基本具备,时机逐步成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实施。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障碍解剖 

    目前,推进城乡一体化还存在一些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落后,城乡之间的“鸿沟”需要逾越。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能够产生直接效益的工作上,而对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重视不够。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突出表现为四种心理:一是留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认为“种田是万本利、进城是找苦吃”,既不愿意离土、也不愿意进厂;二是怕离开土地失去生活依靠,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就业门路,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三是划地为牢,死守田园,欺生排外,不愿对外交流;四是等待观望,苦度穷熬,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制造了“鸿沟”,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二)政策环境不优,农民进城的“门槛”需要降低。在户籍管理方面,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没有彻底改变,农民进城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而且户口迁转手续繁杂,一些地方还要缴纳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高额费用,在计生管理、人口暂住等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在土地使用方面,由于存量土地的置换转让缺乏具体规定,加上国家对建没用地实行严格控制的统一政策,致使农民进城难度很大;在发展环境方面,少数地方对在城镇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屡禁不止,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有别”,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种种有形和无形的“门槛”,把大量想进城的农民拒之城外。 

    (三)城镇规模过小,城镇本身的“容量”需要扩大。目前,小城镇发展普遍存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口少、面积小、设施差。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建制镇已达到19216座,城镇人口16984万,平均每座城镇只有8千多人,若扣除1689座县级城镇,平均每座非县级城镇只有5千多人,不足5千人的城镇有1万多个;平均每个小城镇的建成区面积只有0.3平方公里。同时,由于遍地开花,乱铺摊子,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简陋,文化、娱乐、卫生等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市场功能残缺。加之城镇规模过小、功能不全、缺乏特色,必然导致对人口的吸纳力降低、对要素的聚合力减弱,制约了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四)建设投入短缺,城镇发展的“瓶颈”需要突破。目前,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引资方面,受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小城镇的发展环境无法与大中城市竞争,吸引外商进镇投资的规模有限;财政方面,由于县财政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由于“僧多粥少”而力不从心、鞭长莫及。由于银行投得少、向上争得少、市场筹得少,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而绝大多数农民刚刚跨越温饱,进镇建房后资金所剩无几。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出路探讨 

    (一)以深化认识为突破点,理清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加快结构调整的“推进器”,是城镇辐射农村的“连接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总的思路是建设城镇、提升村庄、城乡互融、协调发展,最终消灭城乡差别。具体实施中,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繁荣农村与发展城镇相结合。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民才能进城,才能缩小城乡差别。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发展。要在有效利用现有城镇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已经形成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城镇优先发展,特别是加强中心镇、口子镇和边贸镇建设。三是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既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的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特色发展之路;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打破各种不利于城镇发展的体制束缚,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四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发展小城镇,不能以牺牲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代价,应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以创新机制为切入点,筹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投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离不开投入。要突破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就必须创新机制,建立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资体制。一是加强引导,政府筹资。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以政府的投入调动社会投资建设城镇的积极性。二是产权拍卖,社会聚资。对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城镇道路冠名权和广告经营权等实行转让拍卖,鼓励和吸引企业或个体私营参与投资建设城镇的公用设施。同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办项目、建设城镇,支持他们领办、创办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三是盘活存量,以地生资。由政府出面对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进行征用,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使其升值,然后面向市场竞价拍卖经营权,回收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四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把优化投资环境特别是加强软环境作为引资的基础工程,全方位开放、深层次引进、大范围联合、高起点嫁接,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开发和建设。五是申报项目,银行贷资。对收益可观、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优势项目,科学论证,积极申报,争取金融部门对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 

第8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

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农村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实施,使广大农民实现了“分田到户、耕者有田”;乡镇企业的崛起,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洗脚上岸、开店进厂”;小城镇的发展,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离土经商、进城脱贫”。现阶段的农村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小城镇的聚集力量、带动功能和辐射效应,小城镇已经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融汇处、工业和农业的对接点、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助推器。但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目前约为37.6%,远远低于世界平均45%的水平,更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加速城乡一体化面临着良好形势和难得机遇。

1、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这项改革自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发展领域的放开、投资身份的打破,一些城镇居民陆续下乡开发资源、治山治水,许多农村群众纷纷进镇造城、务工经商,城乡联动、工农互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拆除了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围墙”,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置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为城乡经济的交流融合疏通了宽敞渠道。

2、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对接载体。公司制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这种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营运为纽带,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的实践,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加速城乡一体化。一是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使农民认识到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而且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农业公司成为企业股东,还可以通过务上或经商而成为农业工人。这就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分工重组。二是通过农业公司这个龙头,将生产、流通和市场紧密衔接为一个整体,引导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速了产品向城镇销售、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三是农业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城镇这个载体,它的创办和发展必然会扩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消费、繁荣城镇经济。可以预见,公司制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必将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打工经济”的兴起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人多地少、劳力过剩,是农村不容回避的现实。据测算,我国农村目前进入非农产业和流动就业的农民将近2亿,未来20年内每年将有1.2亿至1.8亿剩余劳力。为缓解就业压力,各地都把“打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制订有关政策,强化引导服务,组织农村剩余劳力有序向城镇流动。一方面,打工者离开土地进城务工,在获得收入、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加了城市容量,扩大了城市规模,促进了城镇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离土人员的增加,必然使守土人员减少,扩大人均拥有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农民增收。无论是离土农民创业,还是守土农民增收,都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

4、实现共同富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保障。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对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着力从政策等方面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扶持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比如,在投资方面,通过增发国债、提供信贷、安排项目等途径,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在扶贫方面,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领导包保、结对帮扶、整体搬迁等措施,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社会保障方面,通过提高下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同时,粮棉油等供应市场的放开、房地市场的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也为农民进城提供了衣食、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条件。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进城,加速城乡一体化。

综上所述,推进城乡一体化,条件基本具备,时机逐步成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实施。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障碍解剖

目前,推进城乡一体化还存在一些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落后,城乡之间的“鸿沟”需要逾越。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能够产生直接效益的工作上,而对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重视不够。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突出表现为四种心理:一是留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认为“种田是万本利、进城是找苦吃”,既不愿意离土、也不愿意进厂;二是怕离开土地失去生活依靠,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就业门路,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三是划地为牢,死守田园,欺生排外,不愿对外交流;四是等待观望,苦度穷熬,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制造了“鸿沟”,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二)政策环境不优,农民进城的“门槛”需要降低。在户籍管理方面,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没有彻底改变,农民进城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而且户口迁转手续繁杂,一些地方还要缴纳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高额费用,在计生管理、人口暂住等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在土地使用方面,由于存量土地的置换转让缺乏具体规定,加上国家对建没用地实行严格控制的统一政策,致使农民进城难度很大;在发展环境方面,少数地方对在城镇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屡禁不止,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有别”,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种种有形和无形的“门槛”,把大量想进城的农民拒之城外。

(三)城镇规模过小,城镇本身的“容量”需要扩大。目前,小城镇发展普遍存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口少、面积小、设施差。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建制镇已达到19216座,城镇人口16984万,平均每座城镇只有8千多人,若扣除1689座县级城镇,平均每座非县级城镇只有5千多人,不足5千人的城镇有1万多个;平均每个小城镇的建成区面积只有0.3平方公里。同时,由于遍地开花,乱铺摊子,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简陋,文化、娱乐、卫生等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市场功能残缺。加之城镇规模过小、功能不全、缺乏特色,必然导致对人口的吸纳力降低、对要素的聚合力减弱,制约了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四)建设投入短缺,城镇发展的“瓶颈”需要突破。目前,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引资方面,受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小城镇的发展环境无法与大中城市竞争,吸引外商进镇投资的规模有限;财政方面,由于县财政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由于“僧多粥少”而力不从心、鞭长莫及。由于银行投得少、向上争得少、市场筹得少,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而绝大多数农民刚刚跨越温饱,进镇建房后资金所剩无几。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出路探讨

(一)以深化认识为突破点,理清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加快结构调整的“推进器”,是城镇辐射农村的“连接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总的思路是建设城镇、提升村庄、城乡互融、协调发展,最终消灭城乡差别。具体实施中,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繁荣农村与发展城镇相结合。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民才能进城,才能缩小城乡差别。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发展。要在有效利用现有城镇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已经形成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城镇优先发展,特别是加强中心镇、口子镇和边贸镇建设。三是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既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的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特色发展之路;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打破各种不利于城镇发展的体制束缚,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四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发展小城镇,不能以牺牲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代价,应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以创新机制为切入点,筹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投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离不开投入。要突破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就必须创新机制,建立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资体制。一是加强引导,政府筹资。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以政府的投入调动社会投资建设城镇的积极性。二是产权拍卖,社会聚资。对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城镇道路冠名权和广告经营权等实行转让拍卖,鼓励和吸引企业或个体私营参与投资建设城镇的公用设施。同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办项目、建设城镇,支持他们领办、创办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三是盘活存量,以地生资。由政府出面对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进行征用,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使其升值,然后面向市场竞价拍卖经营权,回收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四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把优化投资环境特别是加强软环境作为引资的基础工程,全方位开放、深层次引进、大范围联合、高起点嫁接,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开发和建设。五是申报项目,银行贷资。对收益可观、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优势项目,科学论证,积极申报,争取金融部门对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

第9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周村区;城乡一体化;实践启示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省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决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区(县)作为连接城乡的结合点,集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于一身,是城乡统筹最直接的操作平台,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突破口。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有百年商埠之称的周村区在这方面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近年来,周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谱写了一曲城乡共荣的新篇章。

    一、规划先导——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区域相对集中,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全区城镇化率达到65%,具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条件。近年来,周村区积极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 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周村区深刻认识到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是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先导、前提。为此他们坚持城乡规划一张图、发展一盘棋、区域全覆盖,城乡一体、科学构建城镇框架。按照“融合中心、一主两翼、三级联动、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主城区、中心镇、中心村(社区)”三个层级,将全区统一规划为1个主城区、2个中心镇、22个中心村和29个居民点,构筑紧密衔接、布局优化、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城镇体系。融合中心,是指主城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按照”东新、西古、南商、北工“的总体布局,完善设施、提升品位、做大规模、壮大实力,全面融合中心城区,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承载力。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特色突出的要求,以产业支撑推动建设发展,全面提升城镇综合实力和承载服务功能。

    以“两区三村”建设为载体,统筹规划城乡社区建设.把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农村社区建设、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等相结合,全区统一部署,加强规划引导,全面整体推进。计划3年时间,投资20.36亿元,完成全区2个棚户区、6个老旧工矿居住区、9个城中村和12个城郊村改造任务。目前“两区三村”改造建设全面推进,全区开工建设5个项目,完成拆迁面积72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房面积9万平方米。预计到2012年年底,全区城镇和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5平方米和38平方米,城乡居民生活居住条件将得到切实改善。周村区已被表彰为“全省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区”。

    周村区的实践探索启示我们,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是先导,是前提。工作中,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特别是要先构建起适合本地的城镇建设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搞好其他方面的衔接规划,才能增强规划的统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四两拨千斤”——“两区三基地”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架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桥梁

    产业聚集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近几年,周村区坚持“一二三四”总体发展思路目标,以“传承商埠文化、激活商埠经济、打造幸福周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总的指导思想下,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突破以往城乡行政界限和政策“垄沟”,勾画出了“两区两带两基地”的产业一体化发展成略,以“两区三基地”的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这个“四两”,巧拨城乡一体化这个“千斤”,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架起了一座金色的桥梁。

    “两区三基地”的构思主旨。周村区的“两区三基地”就是为了突破以往城乡分割的行政界限政策“鸿沟”,把过去以镇和办事处为“点”零散布局的相关联产业,统筹规划成片状和带状的产业聚集区,实现资本、人才、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城乡、高效配置、集约发展。

    “两区三基地”的实施。“两区”即西部老城区、东部新城区,唱好“双城戏”,深入推进以周村古商城为核心的西部老城区优化提升,改善周村人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充分发挥孝妇河滨河区域优势,加快推进东部新城区规划扩建。“三基地”即北部先进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南部现代物流基地、王村高档耐材基地,突出抓好309国道市场物流产业带发展,建设大市场、发展大物流、实现大增值;目前,309国道串接起的物流产业带上已崛起了全国最大工业用不锈钢市场,中国家具行业十大商品交易市场、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多功能机床销售维修服务中心、辐射华北地区的中国周村轻纺科技城等一大批市场,年交易额达100多亿元,从业人员近4万人。北部先进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南部高档耐火材料生产基地。两基地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00多家,垄断了周村企业的半壁江山,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对外出口耐火材料的主要基地和重要的精密机床制造基地。在“两区三基地”的发展战略实施的同时,周村区还注重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实施“优一壮二活三”方略。进一步调优调精农业、调高调强工业、调大调活服务业,推动产业加速向“集约化、集群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加快培植壮大丝绸纺织、机电设备、轻钢结构、精细化工、耐火材料、沙发家具6大特色产业集群,努力推动周村老工业区实现新的转型发展。着力构建以先进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为基本框架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带动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周村区的实践探索启示我们,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是动力和支撑。必须打破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界各自为战布局产业的做法,要立足城乡一体化全局,整合利用各类资源要素,优化产业布局,突破瓶颈制约,才能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新的发展空间。

    三、均衡“社会事业”——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一体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在农村,几年来,周村区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注重从农民最急需、受益面最广、与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人手,推动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向农村配置,收到了明显成效。

    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周村区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扶助贫困户倾斜。近三年累计完成投资达4.2亿元,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周村区通过深入实施“服务为农、产业兴农、项目强农”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得到进一步改善。

    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方面一是加快完善城乡交通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了干支相连、区域协调、镇镇通达、顺畅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二是按照“同源同网同质”的原则,建立城乡供水体制。三是加快完善城乡农用设施体系。公共服务方面,一是着力推动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调整优化城乡教育布局,率先在全市完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二是着力推动城乡卫生均等化。大力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全区90处中心村卫生室和镇卫生院全部完成规范化升级改造。三是着力推动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全区所有镇、街道都建立了综合文化站,50%以上的村居都建起了文化大院或文化中心,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周村区的实践探索启示我们,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依托和载体,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和重点难点。只有借新农村建设的契机,进一步均衡城乡事业,进一步改善民生,才能回归到城乡一体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四、不忘农本——突出“山、水、园、林”特色加快发展都市农业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近几年来,周村区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实现都市农业新突破”的要求,突出“山、水、园、林”特色,走出了一条从单一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步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学规划,着力搭建都市农业发展平台。周村区充分发挥毗邻市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注重特色、科学发展”的原则,突出“山、水、园、林”特色,注重于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土地利用、城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相结合,制定完善了周村区都市农业的发展意见和规划,把发展生态观光都市农业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切人点,确立到2012年基本完成由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型,着力发展张周路园林文化服务带、孝妇河生态景观带、凤凰山休闲观光区等大重点区域,作为发展平台。并在资金、政策、服务等方面提供切实的发展保障。

    都市农业初见成效。积极打造“生态、休闲”都市农业品牌,重点抓好了张周路苗木花卉基地和风凰山、葫芦山生态休闲农业等重点区域规划建设。加快推进第十二期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在确立了发展重点的基础上,近几年,周村区以都市文化为主线,重点规划了凤凰山、葫芦山,孝妇河生态观光带、张周路花卉苗木产业带等为重点的城郊乡生态观光农业区。预计到2013年,就能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效益突出、城乡互融的休闲产业格局,达到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的目标,实现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景观、生态建设的新亮点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周村区的实践探索启示我们,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不忘农本,立足各自资源优势,转方式、调结构,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让农民在发展中享受到城乡一体化带来的新成果,这样才能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