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专科师范范文

专科师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科师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专科师范

第1篇:专科师范范文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

扩展资料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专科师范范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以下师范类专科学校:

1、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 年,坐落在享有“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美誉、“中国西南工业重镇及商贸中心”之称的广西柳州市。学校目前有柳州、来宾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759亩,其中柳州校区607亩,校园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是陶冶情操和读书治学的好地方。

2、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校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3、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族大道77号,是一所独立建制的幼儿师范高等学校。它还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专科师范范文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apir曾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可见,文化背景知识对于整个师范专科英语教学而言是很重要的,而利用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来辅助师范专科英语教学的实施更是不容忽视。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此,我结合自己以往的体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文化背景知识在师专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1激发师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和工作,兴趣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动力,因为十分浓厚的兴趣,从而对某件事情特别热衷,并且有了持之以恒去完成的能量,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几乎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光线影业副总裁刘同曾经在参加求职节目《职来职往》的时候,对台上的一位求职者说过,“如果我对一份工作很感兴趣,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显而易见,兴趣对于一个人能否坚持去做一件事情是有多大的影响力。那么,同理,只有增加师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不再畏惧英语的学习,才能不让他们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动力,从而才能促进师专英语教学的有效进行。在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类学科的同时,师专英语教师适当地讲授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特别是一些古老的传说,或者一些经典的故事,尤其是那些有着神秘色彩的事例,更加能打动学生,能使得师专英语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师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2提高师专英语教学效率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无非就是两点,一是理解,二是记忆。有的学生经常被某个词汇,或者是某个语法给绊住,不能理解,不知道具体应该如何使用;而有的学生则是面对着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愁眉不展,不知道应该怎样将那么多的内容都记入脑中,这些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热情。在以往的师专英语教学中普遍以夯实英语基础为主要教学内容,传授的大部分都是单词、发音,以及语法等基础性、理论性较强的英语知识,学生主要通过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去应对师专英语教学,由于语言内容量大的原因,学生往往顾此失彼,疲于应对,这就大大降低了师专英语教学的效率。但是,如果在讲解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多传授一些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去理解,并且加深记忆,也才能更有利于语言的学习,从而提高师专英语教学效率。

1.3增加师专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口语是人类最初的沟通方式,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语也是语言的一种,同样具有着语言的共性,不但很重要,而且就目前世界使用语言的情况来看,英语具备很强大的实用性。通俗点来说,学习语言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与人沟通,为人际交往打好基础,可以让学生以后在寻求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的路途上避免语言上的障碍,与时代和世界接轨。所以,英语教学一定要注重实用性,最忌讳的应该就是“纸上谈兵”,如果不能正确地运用英语与别人沟通,那就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如果要做到正确使用英语,就必须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学习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才能避免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英语使用错误,才能让英语更加实用,而不会由于文化习惯的不一致造成尴尬局面,毕竟,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即便是那些英语知识基础掌握不错的人,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也出现类似的尴尬情况。

2. 如何促进师专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相辅相成

2.1从教学改革目标角度分析

一艘船,有了航向,才不会在大海上茫然地漂泊,要促进师专英语教学的完善,也必须有一个方向,才能遵循法度去实施,使其变为现实。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师专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传授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相关人士也逐渐认识到在师专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但是,要推行师专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传授,就必然要在教学改革的目标中明确规定出来,才不至于将其停滞在表层,而流于形式。有了统一的教学目标的号召,整个师专英语教学的提高才能有明确的方向,才能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更好地结合在师专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从大局把握,制定大的方针,改革才能成“大刀阔斧”之势,不受束缚,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背景知识在师专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2从教师角度分析

虽然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整个教学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教师的正面引导和知识的传授。故此,师专英语教学要达到与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完美结合,师专英语教师的责任重大,应当要做到这样几点:首先,要清晰地认识到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在师专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有着灵活教学的思维;其次,要真正掌握英语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尽可能通过国外旅游等方式亲身体验,才能更深入地体会诸多的文化背景知识的魅力;最后,要懂得如何将师专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巧妙结合,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如何将知识教给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2.3从学生角度分析

除了教学改革目标的明确,以及教师在师专英语教学方面的正确指导两个角度分析以外,师专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相辅相成的效果也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接受能力更是师专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所以绝对不能够忽视,而学生应该做到这样几点:第一,用心聆听课堂上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内容,学会借此理解英语的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对英语的领悟力;第二,课余时间可以自己去查阅资料,继续拓宽对于英语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在师专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和教师有良好的课堂互动;第三,要积极思考,学以致用,可以学生之间利用所学的文化背景知识设置语境,从而通过实际的英语口语练习达到一个英语实际运用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整个师专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有利于促进师范专科的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相辅相成。

3. 结语

总之,面对师范专科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一个教学模式转变方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或者是学校,都应该明确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在师范专科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但可以激发师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师专英语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增加师专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同时,对于师范专科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运用,从教学改革目标角度、师专教师的角度,以及师专学生的角度去进行分析和探讨,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趣味性强,理解性强的师专英语教学课堂,不仅能提高师专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改善学生对于英语基础内容难于理解和记忆的窘境。希望上述内容可以给师专英语教学中对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方式有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琼华,皮晓燕.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渗透[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5(03).

第4篇:专科师范范文

1、电子信息类:应用电子技术。培养掌握电子仪器测量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技术、微电子组装技术,具有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管理、质量检测及设备维护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财经类: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熟悉国家经济法律法规,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会计业务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商务管理、计算机及网络知识,能从事企事业单位网站建设及管理、网络维护、网络营销及调研的高级技术性应用性专门人才。

3、旅游类:旅游管理。培养掌握旅游企业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从事旅行社、旅游饭店等旅游行业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的管理和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4、文化教育类: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化学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专科师范范文

关键词:师范专科;德育;对策

作为培养小学、幼儿教师的摇篮,师范专科学校承载着更重要的使命,特别是在开展德育工作方面,应当根据学校的特点,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德育工作,结合理论和实践探索德育工作的成果。德育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和方法,把握好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独特性,从提高师范专科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做最终目的来开展工作。

一、师范专科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现实中,师范专科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且采取一系列活动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形式,使学生乐于接受德育教育,形成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但是肯定成绩的基础上,还应当现阶段师范专科学校的德育工作还属于不够成熟,还存在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德育工作形势严峻

作为示范专科学校,生源的素质远不及高等院校,尽管近几年素质已经有所好转,但总体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很多学生的基础良莠不齐。由于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很多心理需求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怀,提升教师工作质量和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二)德育教育要形成合力

一个学校的发展,德育工作是关键,它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是否全面,更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成长。对于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师应当深刻理解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时刻牢记专业课程和德育教育同等重要。一所学校也应当将各部门职能密切配合,共同育人。无论是政治课的教学还是其他学科,都应当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并通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

(三)德育工作的创新性有待提高

时代在不断进步,德育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师范专科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尽可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及主动性。

(四)德育工作要突出实效性

实效性要求师范专科学校应当将德育工作生动鲜活的一面展现出来,让学生学习德育教育内容入脑入心。

二、学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的普及是现在教育领域重点推崇的内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应当考虑应当培养怎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师范专科学校与普通中小学开展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显著的差别,这里的学生今后要步入学校培养学生,因此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牢记德育工作的使命,坚持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

(一)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德育工作在培养综合素质较高人才工作中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师范专科学校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职业教育类学校,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如果素质不佳,不注重德育工作,势必会影响他们未来教育小学及幼儿的成绩,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关系到国家的的未来。因此,在师范专科学校应当注重德育工作的开展,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民教师,让他们了解肩负的重担。

(二)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根据多年的德育工作经验显示,新生在入学教育中开展德育工作非常有必要。选择师范专科学校就读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并不是十分理想,或多或少都存在过学业方面的失败经历,我们应当抓住这个入学教育的机会,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工作。将身边较为成功的学生和相关事迹作为典型案例,以此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特别是让师范专科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或在读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鼓励新生热爱学业、团结进取,将更多成功的经历告诉新生,让他们通过实际案例塑造成功的信念,而不是一味的通过道理进行说教,这样的形式更容易被新生介绍。在入学教育中,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例如可以召开专门的讲座或参观访问,将入学教育工作系统化,不仅从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身心健康,还可以涉及到法制、纪律等方方面面,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与整个社会乃至国家息息相关,自己是祖国的未来,今后从事的小学或幼儿教育工作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三)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要想让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应当加强日常的教育工作,师范专科学校应当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手册,制定出一套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行为准则,按照符合学校发展规律的方式要求学生,对他们身心健康非常有益。从制度到行为规范,以制度管理学生。在德育工作方面,不仅要从大处教育学生,还通过细节影响学生,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还应当不断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指定校规校纪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提高他们参与度,调动主动性。

(四)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优势

外在环境的教育对学生固然重要,要想充分体现德育工作的呈现,估计学生自我管理,开展自我教育才是整个德育工作的关键,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校可以组织优秀学生干部管理学生工作,这样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和提升的机会,并且实行学生互相监管的方式,效果更好,对于提升学生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自我要求成效显著。师范专科学校还可以利用这样的管理方式,让优秀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做好宣传教育,德育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作者:班旭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

参考文献:

[1]刘均辉.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制作和运用教具的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0).

[2]许家成.自制教具学具开发利用资源[J].现代特殊教育,2005,(06).

[3]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自制教具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J].教育仪器设备,1999,(04).

第6篇:专科师范范文

【关键词】:语音 问题 方法 研究

一、英语语音和语音课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语音与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这些英语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词汇和语法要靠语音来体现。要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者要具备比较好的语音基础。语音不仅会影响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也会对阅读能力的发展产生作用。语音系统在英语语篇中有衔接功能,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需要掌握语音知识。英语语调掌握不好,学生就很难获得英语的真正语感,这也就很难使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语音课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大学生对语音学习认识不足。出现学生所学的英语被称为“聋子英语”、“哑巴英语”; 在交际中仍有障碍,甚至会有“听得懂外国人说的英语,听不懂中国人说的英语”的情况;其主要问题就出在语音上。

(二)课程枯燥。授课过程中老师大量使用有关术语,学生很可能无法及时反应。如果单个因素、常见单词、简单句子的反复操练又让学生觉得太容易,收获甚小。

(三)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或是重点中学的学生接受过比较系统的语音训练,发音错误少、语调自然、流畅性好;个别学生太紧张、太胆小或是太自卑,不愿开口;还有部分学生受方言影响严重,存在较严重的发音问题。

(四)教学资料与设备。相关教学资料,尤其是音像资料较少。很多语音方面的教材没有配套光盘或是磁带。

二、明确目标,在英语节奏、语调的教学方面要有针对性

很多英语教师不断地让学生模仿录音中的单词,在有限的语音课堂教学中过多的重视元音和辅音的发音准确性问题,不断地纠正单词的读音错误,而忽视了短语和句子在语音中的重要作用。练习语音的最主要的方法是模仿,其他都是辅助手段。模仿的第一步是注意听,听的准才能模仿的准。不要还没有听清就急于模仿。要让教师和其他同学听自己的发音,请他们评论和帮助纠正。英语语音与汉语语音分属不同的系统,要注意避免用汉语的语音替代英语的语音。以我所在的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为例,每个学生读单词时的语音语调都是可圈可点的,但是一旦把这些单词放入短语、句子和日常会话中时,语流不畅,语调不过关,使口语的发展大受影响。例如[p]和[b]:当我们发[p]音时,我们发出的气流要强,足能吹灭一根蜡烛。当我们发[b]音时,就没有这种现象。试比较There are pears in the garden(果园里有梨)和There are bears in the garden(动物园里有熊)。当我们念pears时,要能吹灭蜡烛,念bears时,就不能这样要求。同一句话,用升调和用降调就会表示不同的态度和情绪。例如,Please open the window(请打开窗子)。这句话若用升调就表示请求的口气,若用降调就表示一种不礼貌的下命令的口气。英语语调很复杂,值得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关于英语发音问题,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所需时间长短的问题。试比较下列三句话:I bought a car.(我买了一辆汽车。)It is a car I bought.(这是我买的汽车。)But it is a car that I bought. (但是这是我买的汽车。)这三句话,尽管字数多少不同,但每句话都只有两个词(也就是两个音节)是重读的,其余的词都是非重读的。英语发音所需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重读音节的多少,而非重读音节的数目却是无关紧要的。根据这个原则,读上面三句话中的每一句话所需的时间长短是相等的。因为第二句话里的非重读音节It's,和第三句话里的非重读音节But,it is和 that,都应以很快的速度轻轻带过,而着重突出两个重读音节car和bought.这样,上面三句话中的每一句话都只包含两个单位。读每一句话里的两个单位所需时间的长短是相等的。掌握了这个原则,我们就能学会英语的轻重分明的语调。因此,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单个音素和单词读音的纠正上,还应该在英语节奏和语调的教学方面下功夫。学习内容应包含英语句子重音、弱读、连读等技巧。其中,句子重音和弱读现象比较复杂,是英语节奏教学中的重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英语语篇能力,还掌握了英语交际策略,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当然,还要构建轻松地语音教学环境,鼓励和激发学生对语音学习兴趣和热情等许多其他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本人将在未来的时间内做更多的关于语音教学的研究。

三、语音研究启示

(一)不要机械地模仿因素和单词的发音,应在练习音素的同时结合语调和节奏的变化规律。并且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某个音素的发音以及和相近音素的单词的辨析能力。

(二)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语音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尽可能接触真实、自然的语言资料,尽量利用多媒体资料。

(三) 让学生在日常会话和情景对话中找到语感,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尽可能运用到在实践当中。

(四)适当的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应用。教师除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料以外,还应该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这样的方法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课程的特点,还提高学生的语音面貌。

(五)将母语与英语中相似发音重点区别对待。学生的母语会对外语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干扰作用。在教学生英语发音时,尽量采用对比分析法和强化练习法,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教学手段,比如视图,让学生能更形象地掌握发音的区别性特征。

参考文献:

[1] 李乃刚,大学英语教师应开展行动研究,黄山学院学报,2006,6

第7篇:专科师范范文

    近来年,因为高校扩招,特别是扩招比例成倍增长的专科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加之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对各类高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本科生就业尚且困难,对于很多地方连招考都没资格的专科生来说,其就业难度之大就不言而喻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专科生就业率不足40%。那么,在专科生就业如此困难的情况之下,师范专科生的就业情况又怎么样呢?就目前来看,师范专科生就业状况很不理想,和师范类一般本科生相比,相同专业存在极大差异,更不用说与211院校相比了。如学前教育专业,211院校就业率是85%—90%,一般本科院校的就业率是80%—85%,专科则是75%—80%。以下是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本专科就业状况汇总表,很能说明这一问题。(详见表1,表2)

    二、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培养方面的原因

    1、高校扩招,师范类专科生也不例外,使师范类专科生的人数不断增多,造成学校在教学上重数量轻质量。有学者研究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导致大学生供给数量的增加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形成总量过剩,导致了我国知识失业问题。

    2、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专科生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师范类专科学生也是如此,他们中大部分在中学时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使得他们的总体素质较以往有所下降。 如在我院的教学技基本功之一——写字方面,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3、专业设置问题,一些专业在招生时没有了解社会需求,盲目招生,结果使得毕业时这些专业人员过剩。如学前教育的社会需求就比语文教育要大。在我院,2011届学前教育专科的初次就业率已经95%以上,而其它专业则大大低于此就业率。

    4、课程设置的问题。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培养出什么规格要求的大学毕业生,有些学校课程设置按以前的要求,几年均无变化,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在变化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专业对口,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却无法胜任对口专业的工作。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1、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定位不准确,就业观念存在问题,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大部分学生在选择就业时,他们的首选是工作相对稳定、待遇较好、风险较小的公办学校或政府公务员。而不愿意到基层单位、私立学校就业,存在“有业不就”现象。大部分毕业生没有创业观念,只想着找工作,却不想自己创业。

    2、他们的综合素质总体有待偏低。由于师范类专科生进校时的基础比本科生要差,他们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弱,自己管理能力较低,理论知识基础较薄弱,这必然会对他们在大学阶段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有些学生由于以上原因,产生“混”的思想,不思进取,造成其毕业生素质偏低。

    (三)其它因素

    1、就业岗位的设置跟不上毕业生人数的增长。

    2、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不够,就业信息沟通不畅,造成毕业生找工作难,用人单位用工难的现象。

    3、家庭原因。有些家庭认为,读了大学,一定要有一个“正式”的工作,“非正式”工作单位不去,所以要求其子女在家复习,参加各种国家政府部门的招聘考试;部分毕业生及所在家庭仍存有“包分配”的观念,毕业生不积极了解就业政策,就业流程以及就业信息,很多毕业生不积极获取需求信息,错失很多工作机会;有些毕业生家庭条件较好,如果子女毕业找不到工作,其家长干脆就让子女在家待着,由父母继续养着,成为完全的“啃老族”。

    4、社会各单位的用人观念。当前,很多单位,尤其是国家拨款的单位,专科生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师范类专科生更是如此。如贵州省特岗教育招考,分为两批次进行,第一批是对本科毕业生的招考,对于本科毕业生,没有笔试,只有面试。第一批招考后剩下的名额才由众多的专科生角逐,有些地方还在限户口,只有本县户口的专科毕业生才能报考。

    三、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1、实施课程改革,培养应用型专科生。首先是使所开设的课程符合社会需求,要以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就业市场的需求为指导,充分调研当地师资需求及供给情况,合理制定各专业、各层次的培养计划。在专科师范生的培养上,要在“一专多能”上努力下功夫,注重专门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锻炼,不仅要以培养本地区需要的中小学、幼儿教育师资为目标,还要努力拓展、培养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开设非师范专业的课程,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同时狠抓教学质量,凭借质量来提高专科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

    2、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端正学习态度,不断提升能力,切实转变就业观念,使之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采用导师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更有针对性的教育,让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第8篇:专科师范范文

2、语文教育专业:学院在初等教育专业的基础上,于2005年开设的新专业,面向全省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 学制三年。该专业在治学上追求宏约深美,在教学上奉行教学相长;

3、数学教育专业:学院初等教育专业的基础上,于2005年开设的新专业,面向全省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 学制三年;

4、初等教育专业:学院在传承近百年的普师专业办学基础上,于1994年创办的。是学院龙头专业,采用五年一贯学制。注重与各小学的紧密联系,建有校外实践基地30余家,被社会誉为校长的摇篮、特级教师的摇篮;

第9篇:专科师范范文

关键词 师范专科 音乐教育 课程设置 原则

一、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规律的统一

音乐艺术本质就是一种实践,音乐的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实践的教学,所以音乐教育应重视实践性,以艺术实践为其主要教学形式和内容;音乐的实践又是一个塑造音乐形象的过程,音乐的艺术性只有在技巧与艺术修养(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理论涵养等)的有机统一下才能体现出来,故音乐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审美教育。单纯的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是不符合音乐专业师范教育原则的;音乐具有终生性和社会性,音乐是人的精神产物,无论人自觉或不自觉,音乐会自始至终的伴随着我们,她作用于人的听觉,潜移默化地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无限的潜能。人不能缺少音乐,故音乐教育是为人终生服务的,是具有普遍性和大众性的;音乐艺术又具有集体性,音乐善于以集体的形式进行教育,加强并提倡集体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也是师范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多元化音乐教育与中国音乐教育的统一

音乐教育要充分体现音乐多元化的特征,这是由师范生适应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而确定的,也是由师范生应具备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所应有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决定的。“如果在未来新世纪里中国人也将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的一切文化生活,那么,多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东西方音乐体系及文化价值是平等的,在平等对话的条件下,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认知,要破除以往以西方音乐为主、中国音乐为辅的音乐教育状况,要在多元化理念的指引下,“以中国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课程与教材的建设。所以,音乐学科的课程体系应大力强化中国音乐的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平衡课程内容,摈弃多年的重西轻中,即重视西方音乐,轻视中国传统音乐的现象和以西否中的错误观念。

三、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统一

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关系,音乐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对象是未来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理应密切关注研究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指导基础教育;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将关系到师范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音乐教学是一门学术性事业,音乐教师的教育活动应和其他职业科学家的活动一样去探索、创造,师范学术水平不仅包括音乐学术水平,更应包涵音乐教育教学的学术水平。所以,应师范性和学术性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与文化并重,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能全面发展,以便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基础音乐教学,为国家培养出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音乐教育的课程结构首先应优化核心课程,建立少而精,容纳量大,实用性强的主干课;其次应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增加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的灵活性,确立扩展课程;最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艺术和社会实践,形成隐性课程;三种课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新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1)强化教育类课程,一是增加教育课程门类时数,二是加强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可开设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如开设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研究等课程;(2)拓宽基础课程,其内容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应减少原公共基础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有利于学生的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3)调整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将音乐表演、音乐技术、音乐学内容结合起来,构建以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教育素质为宗旨的综合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育人环境。依据中小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四个教学领域,高师音乐教育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即音乐审美类课程,音乐表现类课程,音乐创造类课程,音乐与相关文化类课程,音乐教育类课程五大类课程。“以音乐审美为统领,音乐表现为载体,音乐创造、音乐文化为两翼,音乐教育为基础,形成各有侧重、互相关联、互相贯穿的课程体系。”调整必修课、选修课门类,精减课程内容,压缩课时,通过合并,新设,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增加选修课与自修课的比重,这样便会拓宽学生的理论思维,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加快音乐学科的教材建设,充实课程内容,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的最新成果。变粗放式教学为科研式教学,变讲授式教学为主体式教学,变注入内化式教学为生成建构式教学,改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专业水准,使之趋于合理化、科学化,这样不但不会降低专业水平,而且有利于形成高师学生合理的音乐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时期的需求。近年来,一些师范院校从实际需要出发,适当地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加强音乐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增设了中学所必需的选修课程,技巧课也从传统的一对一教学形式转为小组课或集体课,虽然这种课程教学模式还在探索阶段,但这些有益的尝试,必将有力地推动高师音乐教育的整体课程改革。

总之,对教育来说,21世纪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的世纪。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能力的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与国际的全面接轨,我们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重视教师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教育的“工作母机”的作用,坚持“三个面向”,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为培养能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晓宏.我国高师现行课程体系的缺陷[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2]刘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问题[J].中国音乐, 1997(1), 39-43.

[3]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8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