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安全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陈勇 谢俊琴 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试采二厂黄珏运输队
摘要:交通安全管理的三要素是人、车、路,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在企业交通安全管理中,发挥好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为企业建设服好务,在企业交通安全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
用就显的尤为重要。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企业交通安全管理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用车的不断增加,每年发生
的交通事故不仅让企业管理者感到头疼,而且给企业生产经营成
本带来巨大影响,交通安全问题就成了企业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
重要的部分。如何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防范和减少交通事故
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交通安全管理人员关心和探讨的重
要话题。“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的方针,交通安全
管理重在预防和教育,找出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研究
对策,结合油田企业用车的实际,拿出具体措施,才能有效的发
挥管理作用。
一、影响石油企业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在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现场施工、公务用车、日常
生产等等都离不开交通工具,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每年发生一
些交通事故就不可避免。对企业来说,管理最终目标是追求利益
最大化,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可有效降低企业额外成本的支出。
在交通安全三要素人、车、路中,人是第一位的。对石油企
业来讲,交通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也是人,多年的交通安全管理
实践告诉我们,人是企业交通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
从国外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统计数据来看,80%-85%的事故
都是由人造成的,驾驶员的操作失误、行人安全意识的淡薄等都
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但从交通行为来看,机
动车是强者,行人是弱者。有资料显示,因驾驶员操作失误而导
致的交通事故占发生事故的70%,因此说人(驾驶员)是道路交
通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石油企业交通安全管理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
交通安全生产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
我们石油企业中的运输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交通安全的
中心工作去做,这不仅仅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也是企业思想
政治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正
常的安全生产次序,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工作保驾护航的作
用。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大交通”战略的实施,路越修越好,
私家车辆的大幅度增加,各种道路交通工具的多元化,给道路交
通事故的预防带来诸多困难。石油企业的道路交通状况比较复
杂,交通行为融入各种道路状况,安全生产的风险系数较大。从
近几年来油田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来看,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不断变化的道路交通情况,给我们石油企业交通安全管理者带来
新的课题,如何建立规范的石油企业交通管理,构建和谐的石油
交通运输,对石油企业运输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
求。
三、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优势,筑牢交通安全管理的思想
防线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是人,两者互
促互补,以人为本,启发、引导、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体现人
的安全价值,实现安全生产这是我们管理者追求的目标。
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之一是教育人、引导人,企业交通安全
管理的核心是以预防为主,抓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就成为交通安全
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我们石油企业交通管理部门在多年
的实践中逐步提高和认识到的,加强教育,对于提高企业员工安
全预防意识,有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一是把握员工思想脉搏,提高责任意识,培育优良的职业习
惯。随着石油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新的形势和任务给企业交通
运输带来一系列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格局必须围绕这些变化来
开展。
二是规范日常安全教育,强化预防功效,营造良好的安全文
化。规范的企业管理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的形成就
要靠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是注重安全教育形式,增强防范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
安全。企业员工观念和习惯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员
工思想上的不断提高和认识要靠我们长期的教育才能形成,这就
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抓住教育的着重点,找准切入点,把思想政治
工作融入到交通安全教育管理中,使教育起到入耳、入脑、入心
的作用。
四、在石油企业交通安全管理中不断规范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当前,社会处于经济发展的变革期,职工的思想认识空前活
跃,思想认识的升华是思想政治工作得以加强和改进的前提。在
石油企业交通安全管理中,员工的安全教育离不开强有力的思想
政治工作,如何培养好职工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
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是前提条件,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是关键环节,只有不断的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从工作的实际出发,
注重创新,才能寻求工作的突破。
一是提高管理者素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提高本
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除了要不断加强党的政策理论的
学习,还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理论的水平,这样,才能把思想政
治工作融入到安全管理的全过程中去。
二是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向心力。笔者
认为,在我们石油企业交通安全管理中要创新,首先,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坚持在实践中体现出先进性,其次,要坚
持以人为本,体现创新的人文关怀,第三,要坚持不拘一格,大
胆尝试和勇于探索新方法。
在交通安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是几句简单的口号和唱
高调,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去做工作,达到实际效果。
三是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实践
告诉我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来
做,为大多数员工办好事,解难事,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最具有
说服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要把解决好员工生产生活中
的日常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有机的结合,及时了解员工生产生活
中的各种困难,用苦心去管理、用耐心去教育、用真心承担责任、
用诚心去感化员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提出的“亲情管理”法,
让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家庭,让每个员工放下包袱,
轻轻松松走向工作岗位,有力的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
为油田运输行业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服务于民、取信于
关键词:高校;治安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引言
一直以来,由于受到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高校普遍存在重视学生的学科知识教育而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是全国范围内高知人才集中的地方,在治安管理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管理难度。在高校治安管理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对高校的正常体制运作起到积极作用,对学生此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有重要的社会效益性,从而使高校为我国的社会建设和发展输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一、高校治安环境的现状
1、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这对高校的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长期以来的重教学而轻安全的治理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高校治安管理在理念、资源配置、现代管理方式上都应与时俱进,才能发挥出应有的社会价值性,从而更好的适应现代国际形势的变化。
2、大学生普遍缺乏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
大学生对个人财产的保护意识性不高,导致来自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偷盗、诈骗案件频发,再加上高校的开放式办学管理方式更是平添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学生内部的犯罪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一些社会上的诈骗或偷盗组织利用大学生的单纯心理进行犯罪活动。由此可见,在完善高校治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同时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尽可能的避免犯罪事件在高校内部泛滥。
3、外来人员的增多给高校治安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高校现代运行模式的产业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外来组织或个人融进高校内部,高校治安管理对象不再是单纯面对教师和学生。一、学校的扩建或整修导致学校内部大批的涌进建筑民工,导致高校中出现的民工偷盗或者骚扰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二、高校内部超市和网吧以及各种服务机构的出现也使得各类不法组织有机可乘;三、学生勤工俭学促使学生的社会化形态的发展进程,高校治安管理体制的不成熟缺乏对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有效保障。
4、学生的自我独立素养偏低。
现代的高校学生基本上为80年末和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使得学生的自我独立和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步入高校的大部分学生远离家庭,全新的学生环境以及社会就业形势的压力导致学生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这些学生心理层面上的转变,如果缺少系统的思想引导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也引发了高校治安管理的又一新课题。
二、在治安管理中开展思想政治政教育具有独特的效能
高校治安保卫组织是学校内部的执法部分,其所履行的职责既包括学校内部的治安管理,也包括执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其中在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的效能如下:
(1)高校治安保卫组织是与学生“打交道”最为频繁的部分,包括学生的宿舍管理、进出校园管理、安全工作宣传、校内组织活动等多个层面。其与学生的校内外活动具有经常性和直接接触性的特点。在各类安全问题处理上,能及时的予以正面指导和直接惩罚,能够有效防止安全事件的扩大,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告诫。
(2)治安管理管理工作涉及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在治安管理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普遍性。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各类活动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3)在治安管理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对人或对事的集中针对性。治安管理工作的事前预防和事后及时处理性,可以结合事件的具体特点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导,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同时可以举一反三的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4)在治安管理中开展思政教育具有严肃性。治安工作中,特别是在处理违法违纪人员时,都是结合他们个人的违法违纪的实际进行教育。犯错误的人,从自己的经历中受到的教育必然深刻。这种教育是严肃认真的,比一般的说服教育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三、在高校治安管理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1、在安全防范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保卫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通过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自觉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方法。促使其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抵御歪风邪气和不健康行为的侵蚀,自觉地远离不健康的环境和不正当的行为,增强明辨是非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在案件侦破、事件处理中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高校保卫部门在协助公安机关或单独查处各类案件和灾害事故中,要接触肇事者,也要接触受害者,还要接触到他们的同学。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打击惩处不是主要目的,治病救人才是职责所在。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违法犯错的同学,可以启发他们的良知,鼓励他们痛改前非;对于其他相关同学,可以作为反面教材引以为戒、吸取教训。
3、在日常管理、矛盾化解和纠纷调解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保卫部门在门卫管理、户籍管理、大型活动管理、公共场所管理等方方面面,要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过程。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养成集体生活习惯,懂得协调各类关系,有利于形成集体主义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弘扬正气, 批判制止不道德行为
高校保卫部门在工作中的立场、思维方式的准确意向就是提倡什么、打击限制什么, 一定要旗帜鲜明.在学生中, 对那些不道德、不文明及违法、违纪的人和事, 一旦发现, 要坚决地给予纠正, 一抓到底,不见教育帮助效果不放手, 避免个别不良的行为造成由个人到群体、由局部到全局的不良影响。对那些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行为, 一定给予支持, 有典型意义的, 还要给予大力表扬和奖励, 形成一个遵从美德、弘扬正气的育人环境。
5、主动与各部门协调联系, 创造育人工作合力
大学生违纪现象和错误行为时有发生, 个别的还较为严重, 这给培养与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高校保卫部门单一的职能是有限的, 只能是充当消防队的作用, 只治标不治本. 高校保卫部门要主动承担起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的责任, 在日常工作中, 应把这方面的工作做为重点. 因为是涉及到人的工作, 工作对象又是大学生, 在层次上和内容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为了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做扎实, 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 高校保卫部门除主动工作外, 还要与有关部门主动沟通与联手, 尤其要取得学校党委的支持. 要想防患于未然, 就必须充分发挥各学院、宣传部, 学生处在学生教育中的中坚作用, 由分管校领导协调, 定期召集各职能部门领导, 就近期学生中发生的违纪行为进行探讨, 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6、将规范教育与自我建构相结合
在治安工作中,不仅要进行思想规范和法纪规范的正面宣传,更要引导同学们根据主流意识形态,结合自身知识背景,建构自我道德价值体系。使他们能够在各种不同的情景中实践,增强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遵纪守法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7、高校保卫部门人员的素质提高与道德修养
高校的治安保卫工作, 是高等教育系统工作中的一部分。为了承担起这个神圣的责任, 提高保卫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保卫人员道德素质的高低、好坏, 决定着在工作中用什么样的举止行为和思想境界去影响他人。高校保卫人员, 在道德修养上要为人师表, 塑造良好的形象, 同时还要注意职业道德的培养。在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 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洞察能力, 平时要注意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 要学习和掌握理论, 懂政治, 有政策水平, 会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犯错误的学生, 要指明一个大学生所应确立的政治方向, 应该追求什么, 接受什么, 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给予正确的指导, 使其在接受教育后, 能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 逐步进入正确的人生轨迹。
结语
新时期高校治安保卫工作,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的同时,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健康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对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做到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时代特征,符合教育规律,真正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治安管理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 钟罗军,朱永海.高校治安环境面临的问题与对策[C].2008年第二届海峡两岸高等学校安全管理论坛文集.
论文关键词:安全;国家安全;韩非子;法治
先秦时期我国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景象,这一时期也逐渐形成和沉淀出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精华,其中尤以儒墨道法四大流派影响甚大。在诸子百家中的法家学派的韩非子又因为博采众长,成为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的思想托起了一个强大的封建帝国,并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封建政治。在前人研究韩非子的一些文献中,多是从法学的视角和层面来研究韩非子的思想的,比如对韩非子的“法”、“术”、“势”的思想体系,韩非子法学思想的研究等等,少有从政治学角度对其国家安全观进行研究的。鉴于此,笔者通过对韩非子文章的研读,试图从政治学的角度从不同层面对其政治思想特别是国家安全方面的思想进行研究,从中对我国当下的国内国际安全方面也有一定的启发和意义。
一、安全的涵义及对文中“国家安全”的界定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探讨安全问题首先应当弄清楚安全概念及在文章中的界定,这样我们才有了研究安全问题的基点和出发点。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安全一词,但安字却在许多场合下表达着现代汉语中安全的意义,表达了人们通常理解的安全这一概念。安全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基本词语,在各种现代汉语辞书有着基本相同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对安字的第四个释义是:“平安、安全”。《辞海》对安字的第一个释义就是“安全”,并在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含义上举了《国策·齐策六》的一句话作为例证:“今国已定,而社稷已安矣。”
我们知道国家安全一词属于现代汉语的范畴,先秦并无此说法,但是国家安全的思想却是由来已久。其实,中国古代的王朝安危问题,亦涉及国家间的问题。虽然先秦国家的概念与现代国家的概念有一定的差别,但古今国际政治具有共通性。由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共主国、诸侯国和少数民族政权构成的国家行为体,它们已经具备了领土、人口、军队等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及拥有部分的对内与对外权限,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家的本质属性。在春秋战国这一四分五裂的动荡时期,各国所要解决的就是王朝存亡,国家安危的重大政治问题。当然,这里所讲的安全,与现代国家安全是有很大差异的,在此就不比较古今国家安全的异同。总之,先秦文化区域下的国家安全观指的就是先秦国际政治行为体之间为了弥补自身实力的不足,通过结盟获得更多的国家权力,实现该时期国际体系中力量结构的重新分化组合,以有效维护自身国家安全的一种国际政治理念。
二、从政治、法律、文化、军事和社稷安全方面分析韩非子的国家安全思想
(一)韩非子的政治安全思想
在政治主权极不稳定的先秦,韩非子极为敏锐地观察到了一个事实: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矛盾、斗争促使君主更加集权、专制,因此,极力鼓吹君主专制主义理论,促进了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发展。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韩非子极力推崇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整个封建王朝有着深远的影响。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心理也有利于统治阶层的统治。这一制度措施对政治稳定起到了巨大作用,适合当时的动荡局势,有利的保障了国家的政治安全。在权术方面,熔法、术、势三者于一炉,权势不可借人,君主恃势不恃信,主有术而御臣,使术走向智谋状态。韩非的这些政治权术思想,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二)韩非子的法制安全思想
韩非子的法制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最突出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他认为国家安全和强大的出路就在于法制。他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所以他不断强化法的公开性、公正性、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走法治之道。韩非子的法制思想对当时的秦国安内有很大的帮助,从制度层面上使国家机器具备了法律依据,更为重要的是给世人及早的灌输了法制理念,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深远。他不但强调国家实力是根本,甚至认为外交无助于国家强大。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以法律统一社会,强调法律的规范性。法可以作为规范社会的统一标准。韩非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2、用法律强制社会,维护法律的权威性。法家以赏刑为推行法治的二柄,主张刑多赏少,轻罪重罚。韩非说:“夫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国之所以治也。”韩非的“法”在名义上是赏罚并举,实际在运用过程中就是刑,即“杀戮禁诛谓之法”,“刑”成了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它只能由君主垄断。
(三)韩非子的文化安全思想
韩非子在文化方面强调“以法为教,以吏为师”。韩非子反对和批判“私学成群”的儒家教育,主张和提倡“听吏从教”的法家教育,“废先生之教”,培养智法之士和耿介之士。“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生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提出了著名的法家教育纲领。所谓“无书简之文”、“无先王之语”,实质就是要废除、清算古代奴隶制的文化典籍和道德说教,特别是儒家所尊崇的礼、乐、诗、书和仁、义、孝、悌这一套东西,并从而实现韩非子的以法为教”的主张,其核心主张为“以法治国”。韩非子认为文化教育对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和君主的统治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对国民进行教化,最终都是为统治阶级更好的统治服务的,也是为君主统治的国家稳定发展服务的。
(四)韩非子的军事社稷安全思想
韩非子在国家社稷军事安全方面的思想表现为“重农固本,强兵备战”。韩非子说“富国以农,距敌恃卒”,争于气力之世,明君必“务力”,“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养成“耕战有益之民”,以利驱人:耕者富,战者贵。韩非子非常重视人为在农业中的作用。韩非是一个“务力”的政治思想家,他反复奉劝君主要“明君务力”。韩非认为,致力于土地的人就富有,致力于战场的人就强盛,不堵塞富强之道就可以称王。富靠农耕,强靠战事,只有耕战才能使国家富强,富强既是国家务力的结果又是国家务力的表现。无疑韩非子在社稷和军事安全方面的认识和思想对其国家的发展稳定有极大的力促作用。同时,韩非子是现实的物质决定论者,他认为人是自私的,因此争夺是不可避免的,国家只有强大才能保住自己的利益,所以,相对实力是国家兴衰和国家间关系的决定性因素。韩非子对于社会冲突起因和国家间关系的认识都是物质主义的。对于事关国家安危的战争问题,韩非子则不问战争的目的是否正义,而只关心战争胜负。他说:“战而胜,则国安而身定,兵强而威立,虽有后复,莫大于此,万世之利奚患不至?战而不胜,则国亡兵弱,身死名息,拔拂今日之死不及,安暇待万世之利?”韩非子是那个时期最为独特和坚定的物质决定论者,从近代的国际关系学理层面来定位,韩非子堪称是先秦时期的现实主义大师了。
通过对《韩非子》五十五篇的研读,其中涉及国家安危存亡的句子繁多,并且已形成系统性的认识,从前文中韩非子在政治、法制、文化、社稷和军事安全方面的思想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在当时特定的时期和历史环境下,韩非子所服务的秦国的国家安全思想就是在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下,对内安内,发展经济军事达到富国强兵,对外兼并其他诸侯国,以实现统一六国。其实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就是如何把一个国家治理好。这些都是相辅相成,一脉相通的。可以简单的认为治理好了国家就能实现国家安全了。当然治理国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在研读韩非子的思想时,总结出了其关于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治国方略。治国方略是治理国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治理国家中的具有战略性的指导原则和全盘性的计划、方针、政策和策略。韩非的治国方略主要可以概括为:“循天守道、因情而治、赏罚依法、治吏引纲、务力耕战”。治国方略体现的不仅仅是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其实更映射出了其在国家安全维护方面的认识和措施方法。
[关键词] 新闻单位;治安保卫工作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227-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影响,加之执法环境的变化,新闻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例如近期发生的“06超女十强之一”的唐笑在广电大楼门口与当值门卫纠纷事件等。本人试就如何贯彻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切实加强新闻单位安全保卫工作,消除安全隐患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新闻单位保卫的特点
(一)新闻单位的特点
1.知识分子高度集中,文化名人众多。如今新闻单位人才荟萃,高级知识分子集中,有许多颇有声望专家、学者,他们有丰富的知识,在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2.出入人员复杂。新闻单位承担着“世界看中国的”使命,承担着引导、宣传、参与、监督四个方面的责任。为此,社会上大量人员经常来新闻单位提供社会信息及进行意见反馈,使得新闻办公场所不分昼夜地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3.工作量大,白天夜晚都有人员在工作。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白天要进行正常工作及接待外来人员的信息传递与上访,晚上还要对一整天收集到的稿件进行编辑、印刷、出版等。
(二)新闻单位保卫的特点
1.新闻单位保卫的重点是政治保卫。我国历史的、现实的经验都证明,新闻单位的政治稳定,在相当程度上关系到国家政局的稳定。
2.新闻单位保卫的政策性特别强。实践证明,新闻单位的知识分子和社会名人集中,敏感性强,保卫部门开展工作、处理问题必须注重政策策略,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斗争艺术既要打击各种破坏活动,又要注意严格的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二、新闻单位保卫工作的重要性
说的现实一点安全就像人们需要空气一样,一刻不能或缺。没有安全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没有办法进行。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很多单位嘴上承认安全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最关心的还是效益,他们认为没有效益就没有一切。其实这是对安全的漠视和对效益的曲解。试想没有了安全,效益又从何而来呢?即便是有了可观的效益,人已经不安全了,再多的效益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听到、看到或者亲身经历过很多的例子,安全事故、交通故、火灾、贪污受贿、失职渎职等造成家破人亡的典型案例,在我们集团也曾不止一次的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安全事故,有违章操作不当造成的工作事故、有自然雷电引起的火灾、还有玩闹的孩子擅自爬上纸库房顶摔落引起重大后果的,不管何种原因都造成了单位和事故本人不可挽回的损失,有的更是物质、身体两败俱伤,伤残、死亡,大多都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即便是在集团中发生的偷盗案件,都会或多或少的给我们这个文化单位造成一定的损失,同时带来更大的名誉、信誉上的损失。所以任何一个不安全隐患都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安全保卫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新闻单位保卫工作的具体办法
1.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法制教育,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员工的遵纪守法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的意识。要认真落实国家的普法计划,普及法律常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的法律意识,增强民主法制观念,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建立以党政领导为首,各有关部门同志共同参加的综合治理委员会,定期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议。
3.加强消防检查监督工作,维护人身、设备安全。消防工作历来是保卫工作的重点,过去经过大量的工作,未发生过大的火险隐患,要切实加强消防检查和宣传工作,其中将集中开展一到两次消防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防范能力。要搞好消防器材的检查、保养、维护工作,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测,对不符合条件的设备及时予以整改,以保证足够的灭火器材,应付突发事件。
4.切实搞好劳动纪律检查,消除惰性,强化动态管理,?实现良好的工作秩序。安全保卫工作从事的时间长了,容易产生惰性。但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我们要加强学习掌握先进的技术,对安保工作实行动态管理。要改变以往的传统安全保卫工作方式,由传统的坐等式办公、静态管理为主,向主动深入生产第一线,实行动态管理转变。要密切注意和及时掌握集团可能影响稳定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经常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围绕焦点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及时疏导、化解不安定因素,以预防为主,落实防范措施。抓住重点和薄弱环节,准确划定要害部位,大力发挥科技在集团内部安全保卫工作中的作用,加大防范工作的科技含量,消除各种隐患和漏洞,采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加大考核力度,防范和化解集团风险,确保集团的安全。
一、本研究对“社会公共安全”的概念界定
按照对社会安全事件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对公共安全的四个方面的分类,围绕社会治安与犯罪预防等相关事务,应对社会公共安全作相对狭义的理解。本研究认为,社会公共安全是与国家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等相并列的公共安全的一种。社会公共安全是指在一定社会共同体内,基于对犯罪活动的有效预防控制及实现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使社会公众免于遭受生命、健康、人格尊严或财产方面的侵害,并能获得较高程度的安全感和可靠的安全保障。社会公共安全涉及在一定社会共同体内,是与公众的生命、健康、人格尊严、财产等与社会治安秩序相关的安全,其实质是对法定的以生命和公私财产为核心的安全利益的维护和保障。
二、西方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研究路径
国外对于社会公共安全的研究总体分布于多个学科领域,且多自成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视角的研究。
(一)基于宏观社会冲突与社会秩序的安全研究社会秩序理论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西方社会秩序理论中的基本线索之一是:构成社会秩序的各个结构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冲突为主还是一致为主?冲突范式是西方社会秩序理论的研究范式之一,主要注重社会结构内部的冲突性,强调社会异质性对于社会秩序的自我调节、整合或者社会秩序的变迁所起的作用。如刘易斯•科塞(LewisCoser)将社会冲突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亲密关系的冲突、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意识形态的冲突等,他指出,“许多通常被看作是对社会有破坏作用的过程,如暴力、抗争、越轨和冲突等在特定条件下,同样也可以看作是在加强着社会体系的整合基础,同时也在加强着社会体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①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在其著作《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认为,西方社会在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的第三次浪潮中经历了大分裂,这期间西方世界的犯罪率在升高,作为社会合作最基本单位的家庭出现了破裂,而人们对他人、对公共机构、对政府的信任在下降,这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②社会冲突与社会秩序的研究不直接涉及安全问题,却为安全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宏观背景和思维基础,是对安全研究的思想基础。
(二)国际关系领域的安全研究国际关系领域对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安全观的研究上,安全观研究分为以下几种视角:一是以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Wilson)为代表的理想主义安全观,主张以集体安全模式取代以往的均势模式来寻求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强调规范主义和律法主义。二是以汉斯•摩根索(HansMorgenthau)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安全观,认为保持权力均衡是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基本因素。三是新自由主义安全观,特别是近年来以基欧汉(Keohane,R.O.)和奈(Nye,J.S.)为代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安全观提出“复合相互依赖”的安全理论,主张影响国际安全的因素不仅是政治因素,还有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国际安全只有通过制度下的安全合作才能够得以实现。四是建构主义安全观,把认同作为安全的一个重要变量进行考察,如哥本哈根学派的“语言——行为”(speechact)安全分析认为,如果人们知道谁能够、在涉及什么问题和条件下“制造”安全,就可能调整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并抑制“安全困境”;同样,一个行为主体适应其他行为主体对一种“真正”威胁内容构成的认知,也塑造着国际体系内的安全互动。新自由主义安全观和建构主义安全观都强调了安全领域的互动与合作的重要性,是安全协同研究的思想源泉之一。
(三)基于犯罪预防的社会公共安全研究国外学者基于犯罪预防的社会公共安全研究,其代表性的研究路径有零容忍警务政策、安全节点治理模式、多中心治理与第三方警务等。第一种路径:纽约警察通过处理轻违法行为来应对和控制犯罪的零容忍警务政策。这一政策以破窗理论(BrokenWindowTheory)为基础。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JamesQ.Wilson)和犯罪学家凯林(GeorgeL.Kelling)于1982年提出,它主要表达这样一个思想:即一栋建筑物的一扇窗户玻璃破烂后,没有及时维修,就会暗示,这栋建筑物没人关心,与这栋建筑物一起的街道也无人管理,从而纵容更多的人去砸烂这栋建筑物更多的窗户玻璃。破窗理论生动地揭示了社会失序与犯罪行为之间的一种潜在相联关系。这一理论引用到犯罪学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某一社会失序的蔓延必然会导致犯罪的滋生和猖獗。根据这一推理,人们又得出这样一个理论:维护社会秩序与解决犯罪问题同样重要,严肃处理小偷小摸等轻微犯罪行为能够预防更多的严重犯罪。从这一理论出发,针对纽约市严重的社会失序与犯罪活动猖獗的现象,美国纽约警察局提出了零容忍警务政策。它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对各种轻微犯罪(特别是公共秩序犯罪)和违法犯罪活动决不容忍,坚决打击,即通过在警务工作中加强对日常侵犯行为的控制和管理,有效防范更为严重的犯罪类型的产生。在策略层面上,对轻微犯罪和社会失序行为方面,要有更加灵活的执法手段。英国学者诺曼•丹尼斯(NormanDennis)认为,实践零容忍政策的指导性原则是“防患于未然”,确保这种控制不要有任何程度的侵犯性;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减少轻微犯罪,将有助于预防更严重的犯罪。①第二种路径:英国学者约翰斯通(Johnston,L.)和希林(Shearing,C.)提出了安全节点治理理论。他们认为“社会”的一般性概念,从理性治理(即作为政府干预的对象和机制)的角度看,将逐渐被更为中心消解的概念“社区”所取代。作为这种发展模型的一部分,他们认为政府提供安全的权力减少了,在很多情况下,政府现在只是诸多提供安全角色中的一个。节点治理的核心思想认为,国家在安全治理上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公共警察机构的功能正逐渐变成收集和分析从其他机构得来的信息并把这种信息到警务网络系统的其他节点上。②这一路径重新审视了国家与社会在安全供给领域的角色和关系,提出了新的安全治理模式。第三种路径:多中心治理与第三方警务研究。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基于都市警察服务的多中心治理研究。奥斯特罗姆(Ostrom)等将警察服务当作公共经济的产业,从多中心治理的框架对警察绩效进行评估,认为制度安排会对警察服务绩效产生影响,与较大规模的生产者相比,小规模、直接服务的警察服务生产者效率往往更高。③洛林•梅热罗尔(LorraineMazerolle)、珍妮特•兰斯莉(JanetRansley)提出通过改变第三方日常行为的活动方式实现犯罪控制的第三方警务,并认为,“在第三方警务中,许多合作伙伴是人为锻造出来的且主要是用于犯罪控制的目的,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在本质特征上是松散的、偶然性的,紧紧围绕遵守规则和解决当前面临的犯罪问题这个中心展开活动。”④上述主张为社会公共安全协同供给提供了基础性理论设想。以上三种路径都主张,伴随风险社会的出现,基于犯罪控制与预防社会公共安全供给的责任不仅归国家一方,而要由社会多方共同承担,而在社会公共安全供给中的发起者、多方协作的方式、进程、焦点等方面有所差异。
三、中国学者对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的不同视角
国外对于社会公共安全的研究路径对我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由于政治制度、行政体制和警察职能的差异,我国的安全研究还要结合自身的体制和环境特点加以分析,相关理论的运用要注意本土化的适应性问题。我国学者对公共安全及社会公共安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五种视角:
(一)对维护社会稳定的研究维护社会稳定是社会公共安全供给的重要方面,我国学者对维护社会稳定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政治学视角对社会稳定的类型及地方政府维稳困境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当前中国压力维稳的模式存在成本扩大化、价值预设与行为结果的背离等困境,需要改革当前的维稳方式,“国家的政策取向应当从压力维稳型向改革维稳型解决模式转变,维稳成本向改革成本转移,变被动改革为主动改革。”⑤二是从管理学视角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的研究。学者们认为,当前中国需要加强对于重大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制度建设。虽然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起相关制度,但主要是围绕项目或决策的合法性、可行性、合理性、安全性等内容实施评估,这种做法不够科学严谨。应以风险为核心设置评估指标,将风险与政府风险控制能力分别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实际风险值。①当前从量化视角考虑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是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风险社会下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或应对研究风险社会下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或的应对研究近年来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近年来,对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或的研究总体呈现高涨趋势,且对公共安全的关注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于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或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主要从内涵、特点、原因、对策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对策措施的研究中包括许多对农村、城市或某一类型的具体对策研究,宏观对策分析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有学者认为首先要以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为主要手段,加强地方政府的责任性和回应性;其次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换,调整政府与市场、社会及政府与企业、公民的关系;再次要建立利益表达和协商机制。②此外,还有学者从当代的后果出发,对后果性质评估的“肯定论”与“否定论”分别进行综述,认为我国目前后果研究相对稀薄,国内研究迫切需要注重界定抗议行动的后果、拓展抗议行动结果的研究方法、探寻抗议后果的因果机制等问题。③近几年对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或的研究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对网络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学者们分别从公共管理、公安工作、传媒、信息技术、传播学等不同视角进行研究。二是研究的视角呈现多学科趋势,学者们从风险社会下政策冲突、社会资本、群体行为模式、协商民主等众多领域研究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或问题。三是对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或的性质评价研究出现了争论,出现了“肯定”与“否定”两种不同立场,特别是将与社会抗争、民主转型、政府政策、社会变迁等问题联系起来,这无疑扩展了对分析的视野。四是出现对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量化模型研究。以往或社会公共安全事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近两年有学者尝试进行了实证研究或模型研究。如有学者提出在对社会公共安全事件进行概念界定和突变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尖点突变模型,指出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发生过程是连续性和突发性的统一,突跳值大小决定了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危害程度,政府应针对控制变量进行政策研究。④
(三)城市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研究近年来,对于公共危机管理综合性研究呈上升趋势,学者们纷纷对危机及与危机管理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公共危机类型划分、公共危机的诱因、研究领域和范围以及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机制)的构建等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制度论”、“公共关系论”、“经验论”和“全面整合论”等不同分析视角。但从公共安全的角度出发的危机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范畴,主要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视角,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城市安全管理现状加以评价,并提出城市公共安全资源的整合及公共安全管理机制的完善路径,并尝试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相关模型。如有学者运用可靠度理论,探讨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的量化及其模型建立;以Logistic修正模型为例,提出了系统评价预测研究的方法论,共同构建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框。⑤
(四)社区安全问题研究社区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社区安全的治理机制、评估体系和安全建设等领域。中国80年代开始社区警务改革,并于2004年在全国大中城市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我国学者借鉴西方社区警务的理论与实践,就社区警务的合作、预防、服务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就社区治理与社区警务、社区警务的模式与工作机制、社区警务与犯罪控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学者认为,我国社区安全建设中存在政府唱独角戏的弊端,需要调整府民关系,具体来说,要促使政府从社区安全建设主导者逐步变成引导者,最后成为监督者和评估者;同时整合各类社区安全建设方案,从而减少基层管理者承担的“运动式”的工作任务。①有学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索城市社区安全评估模型的建立。通过采用在指标权重赋值基础上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遵循科学性、标准化、实践性、发展性、可行性原则构建城市社区安全评估模型,对制约社区安全状态负面指标决定的静态安全状况与促进社区安全正面指标决定的动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估模型指标(因子)权重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因子)水平采用标准化方法确定,并可在定量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定性等级评估。②有学者以治理机制为分析视角,对台北市内湖社区安全促(协)进组织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描述,着重对其在社区安全治理机制建设上的表现及作为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以内湖社区为代表的台湾社区安全治理机制重视横向维度的建设,这值得大陆地区在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活动中参考借鉴。③
(五)公共安全管理综合模式研究这类研究从总体上较少。有学者提出了进一步改进中国各级政府综合公共安全管理的对策应重点关注完善安全信息共享体系;公共安全管理的纵向、横向与综合协调机制;建立发展规划的风险评价制度;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建立社区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区域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等思路。④在社会治安供给领域近期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聚集于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保持社会稳定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重研究其组织网络,认为在充分吸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兴社会和市场组织资源的基础上,建构起比较有效的组织化调控体系,是中国社会实现平衡转型的关键所在。此外,有学者借鉴西方的相关评价体系,从“脆弱性——能力”的视角构建公共安全评价框架,提出区域公共安全综合评价核心指标体系应包括:脆弱性指标(包含暴露性和敏感性指标、易损性指标)和应对能力指标(包含基础设施、管制能力、社会防御和经济能力四个方面的二级指标)。⑤这些研究对于我国公共安全服务供给模式、社会治安的供给现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发展等进行了较好的梳理,关注社会公共安全供给的协同机制,则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
四、当前公共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的主要进展与不足
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涉及面广,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以下进展:一是公共安全及社会公共安全领域在近年来受到多学科的普遍关注。近年来,以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公安学为代表等,许多学科为与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如风险社会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危机管理理论、社会冲突理论、治理理论等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这些为社会公共安全研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二是基于犯罪控制与预防的社会公共安全研究出现多元化视角。基于犯罪控制与预防,社会公共安全理论研究出现了零容忍警务、安全节点治理模式、情报主导警务、多中心治理与第三方警务、问题导向警务、社区警务等多元化研究视角或实践战略,为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研究向纵深扩展奠定了基础。三是出现了对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量化研究。在社会公共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开始运用数学分析模型,尝试设计社会公共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进行定量评估基础上的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系统研究。这些量化研究成果为寻找中国社会公共安全供给之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加强学校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工作计划为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切实解决我校当前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积极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保证我校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2005年**市**中心小学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计划综合治理与平安创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上级部门学校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意见的精神,以保一方平安为目的,以创建“平安学校”为载体,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责任制,积极开展普法教育,着力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守法观念,加强治安管理和防范,预防为主、打防结合,搞好安全文明活动,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为学校创造安定的环境,巩固我校综治稳定成果。
二、工作目标:实现“五无”工作目标,即:无校园内刑事案件,无造成严重影响或严重后果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造成严重影响国家安全或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无引发系统恐慌的重特大恶性案件或社会治安案件,无造成严重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师生伤害事故,努力探索学校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的新路子、新经验,逐步实现学校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着力构筑矛盾化解、治安防控、综治责任三大体系,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三、主要工作2、强化社会治安防控机制,落实各项治安防范措施要加强校园治安防范工作,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坚持“预防为主,整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严格管理措施。(1)、增强治安保卫力量。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成立了由邵祖祥任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建立相应保障制度,切实增强学校的门卫力量。(2)、提高技防水平。各校、各处室要切实将人防、物防和技防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将高档物品存放好,特别要加强对计算机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偷盗事件的发生,要加强对财务室、微机房等重要部位的安全管理,适时安装好报警系统,确保学校安全。(3)、整治校园及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要加强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依靠公安、文化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防止网吧和书刊对少年儿童的侵害,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努力形成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要发挥好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和队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要认真总结校园和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的经验,积极探索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法,建立保持学校校园和周边良好治安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为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4)、采取有力措施,为师生和学校财产安全提供保障。要强化学生管理工作,要加强师生食品卫生的检查和管理,加强门卫工作,严格登记制度,落实防盗措施,贵重物品落实专人保管。要经常检查、维护、维修校内的设施、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校内建筑物、围墙、门窗、防护设施、消防设施、交通工具等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午餐、师生饮水、水源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和规范,报警求助、应急处置设备必须齐备,确保安全有效。学校要在节假日建立值班制度,同时向家长发出有关安全的公开信,学校的值班安排及时上报教育局办公室。(5)、加大创建力度,争创“平安校园”。进一步提高“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要根据上级部门的精神,组织师生参与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形成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相关处室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大力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提高预防、发现、控制和处置能力,切实加大“平安校园”的创建力度。
摘 要 本文站在提高治安保卫队伍建设水平的角度,对治安保卫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治安保卫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和基础的论断。
关键词 治安保卫队伍 正规化 思想政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安保工作在促进企业和谐建设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扎实推进治安保卫队伍建设,推动单位和谐建设,是每个单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治安保卫干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是建设正规化治安保卫队伍的重要因素
治安保卫干部是治安保卫队伍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组织是否到位,管理是否适当,思想工作是否扎实,直接关系着治安保卫队伍建设的成效。治安保卫干部以身作则,在队伍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治安保卫干部的表率作用,是最有说服力的管理;治安保卫干部的模范行动,就是安保人员效仿的对象。另外,治安保卫干部在思想上对建设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治安保卫队伍建设全面协调地开展,并具有推动作用。治安保卫干部不但要敢于管理,敢于抓制度落实,还应该加强安保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正确的理论武装安保人员,组织安保人员认真学习,使每个安保人员从思想观念上重视自己的岗位。在工作中紧紧以内部安保工作为核心,结合单位实际情况,针对安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经常性、多样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安保人员的思想认识是治安保卫队伍建设的基础
怎样引导安保人员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治安保卫队伍建设,加强安保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下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建设的实质就是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科学管理,以制度管队伍,提高工作效率。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安保人员的思想认识,使治安保卫队伍实现统一、规范、严格的管理,确保其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文明执勤,把安保人员的思想统一到预期的要求上来。因此,从根本上重视安保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有效地把安保人员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是治安保卫队伍建设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三、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是目前不利于治安保卫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
安保工作中常常发生的“生、冷、硬”,这与单位特殊人员充斥到治安保卫队伍有一定关系,归根到底还是缺乏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原因,是缺少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表现。抓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时紧时松,就把握不住安保人的思想脉搏,对安保人员知其表不知其里,起不到预防为主、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作用。
也有一些治安保卫干部把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利益至上”的思想观念泛化到安保思想政治领域,用解决实际问题完全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认为讲千遍道理,不如给一点“实惠”,多次谈心,不如办一件“好事”,过多地强调安保工作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忽视了“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以鼓励为主”的思想工作原则,把思想工作庸俗化,影响了安保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
四、创新保卫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明确职责、统一认识
保卫队伍担负着维护企业内部治安,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和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随着企业改制的逐步深入,企业不再具备政府职能,在这种机构转型中,保卫人员出现了多种价值道德观念的碰撞,少数人出现了思想的困惑和混乱,从而导致在具体的工作中出现了大局意识不强、服务质量差的问题;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化的问题;工作作风不实、效率不高的问题;内部管理不严、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保卫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整体形象,阻碍了保卫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从保卫队伍肩负重要任务的实际要求,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创新保卫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到实处。
五、创新保卫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团结一致,齐抓共管。
(一)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全力以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党支部的主要任务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起保证作用。定期分析队伍思想状况,研究措施,开展谈心活动,及时解决思想问题;加强党员队伍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去影响人、教育人。
(二)配备综合素质高的企业保卫干部。保卫干部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做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员配备上要选派那些有威信、热爱思想政治工作,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
(三)发挥班组长的管理优势。班组长在保卫队伍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与基层保卫人员接触最多,了解最清楚,感情最深,保卫人员对他们有着一种本能的信任和崇敬,所以说班组长做思想工作应该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保卫人员良好的思想素质不仅是班组长的崇高使命,也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他们理应负起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
(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可以采取家访、谈心,在保卫队伍中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活动,以及帮助保卫人员解决实际问题时做思想工作,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践证明,这种齐抓共管的格局,产生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形成了良好的政治氛围,抵制了错误思想和不良倾向,促进了保卫任务的完成。
六、创新保卫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因人施教,以人为本
(一)坚持正面引导。人的正确思想从实践中来,从接受正确的教育中来。所以,在做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要坚持用科学理论灌输和先进思想渗透的方法,教育广大保卫人员用党的先进理论为指导,树立企业主人翁的责任意识,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企业员工。当前少数同志有模糊认识: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过时了,讲道理不如讲制度,卡比说灵;讲理想不如讲实惠,金钱比道理灵;讲大道理不如讲小道理,小道理比大道理灵等。这些观念必须纠正,否则会把思想政治工作引向死胡同,就会丧失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就会失去我们的政治优势。
(二)坚持因地制宜。由于保卫人员的年龄构成、思想觉悟、生活经历、接受能力、性格特点、身体状况、心理素养、个人爱好不同,其关心的问题也不同。作为领导者就要去调查、去分析,找准症结再下药,否则说理再多,也是无济于事。动之以情是交流思想的桥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是思想教育的感情基础。交流思想、谈心交心、以情感人也是激励保卫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方法。领导者要自觉地有意识培养与保卫人员的深厚感情,增加“感情投资”,用真挚的感情和保卫人员交知心朋友,关心他们的进步和疾苦,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以取得他们信赖。在此基础上再去做思想工作,人们就容易愉快地接受,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收到预期效果。在进行感情交流的实践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不让老实人吃亏。决不能以提要求次数、强弱为标准,搞“爱哭的孩子多给奶”。特别要关心那些爱岗敬业、努力工作、不好意思向组织张口提要求的同志。二是要一视同仁,关心人不讲亲疏,讲公道,思想工作才会收到好的效果。三是感情交流绝对不能搞庸俗关系学。用“礼尚往来”,以原则换感情,迁就不正当要求,这会造成工作被动。四是感情要真挚。要真心实意为保卫人员办实事,如果态度冷冰冰的,脸上阴森森的,嘴上硬梆梆的,是不会产生良好的同志之间感情。只有注意了以上几个问题,感情交流才会收到最佳效果。
Abstract:Natural gas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factory of Zhongyuan oil field branch office is a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Trouble-free service is the basic way to realize enterprise stability. Based on natural gas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factory of Zhongyuan oil field branch office, the paper talks on trouble-free service in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from the agencies system construction, education, team construction and publicity.
关键词:石化企业 安全
Keywords: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trouble-free service
作者简介:刘和文,男, 长期在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天然气产销厂从事治安保卫工作,现任该厂治保大队副大队长。
石化企业安全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不断解决企业安全需要与危害因素之间的矛盾,保障企业安全。石化企业的安全需要包括政治稳定、企业的财产安全、员工生命安全等一系列的合法权益及正常的生产秩序等逐个方面。由于能源安全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加上生产过程具有连续性强、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集输气站点地理位置又比较特殊,一般距离市区较远,有的在人烟稀少的荒野,一旦安全防范出现漏洞,受到攻击或破坏,会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造成重大影响。石化企业安全工作是实现石化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为此,石化企业要坚持把做好企业安全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通过严密制定安全方案,强化安全措施,大力整顿不安全因素,确保公司重点要害部位、重要守卫目标的安全,并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本文以中原油田分公司天然气产销厂为例,谈谈石化企业的保卫工作。
一、积极完善机构,建章立制
中原油田分公司天然气产销厂党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综治领导小组》机构成员,由厂主要领导任组长,与各基层单位各签订综治责任书,签订率达100%,进一步明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而且该厂先后建立了《生产、工作、经营、等场所的安全管理制度》、《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治安案件、刑事犯罪案件的报告制度》、《治安防范教育培训制度》、《治安保卫工作检查、考核及奖惩制度》、《门卫考评奖惩细则》等十多项安全管理制度,并层层贯彻落实。各职能部门还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安全职责,实行“一岗双责”、“一票否决”制度。
二、强化宣传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理念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人是决定性因素。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行为决定了企业安全文化的水平和发展方向。中原油田分公司天然气产销厂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岗位,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使员工从更深层次理解各自岗位安全的内涵。中原油田分公司天然气产销厂所有新员工,都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所有特殊工种和管理人员,都必须取得岗位资格证书,员工安全受训率达100%。
三、强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治保人员作用
治保大队和巡线支队是该厂治安保卫工作的“主力军”,是创造良好治安环境、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力量。抓好治保人员理论学习和军政业务训练,是保证其执勤质量的基础。“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开展以来,治保系统相继开展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狠抓上岗执勤,提高执勤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军事训练月”活动,为治保人员搭建一个学习业务、强化素质、提高技能的平台,以过硬的素质完成好企业所面临的治安保卫任务。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狠抓管线、气区和重点地区的巡逻力度及巡逻质量,加大对施工现场、作业现场的上岗执勤力度,加强夜间的巡查密度,确保天然气产销厂有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
四、采用信息化手段,实行封闭化管理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中国政治发展;政治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08-02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当今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早已渗入到政治生活中,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对于中国政治发展来说,网络政治参与突破了种种局限,使得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扩大,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得到改变,更使公民政治参与的效能与水平得到提升,这给中国政治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同时也让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着挑战。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
政府和公众之间一直都需要一个沟通的平台,而网络恰好就成为这个良好互动的平台,让双方互相了解和沟通的机会多了,网络在中间起到了积极的连接作用。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第一,直接性。网络成为政府和公众之间互通的桥梁,而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提高,公众的民主意识也得到加强,他们不希望再由别人代替自己表达意愿,想要亲自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利益诉求,而且网络无地域限制,政府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民众的意愿,过滤掉了不真实的信息,也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第二,平等性。在这个网络时代,网民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所拥有的权利也是平等的,每个网民都可以将这个赋予自己的权利好好发挥利用,借此机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对政策的态度,而这些诉求和意见都会汇总起来一起反馈给政府。在这里,没有贫富差距之说,没有社会地位的划分体现了平等自由的思想网络没有层次之分。第三,高效化。互联网缩小了时空和地域,把国家变成了小家,最新的信息将以光速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某项重大国策的产生,也不需要政治家们没完没了的辩论和失真的民意检测,互联网的高效率为公民的政治参与作了不小的贡献。第四,便捷性。随着互联网进入每家每户,人们在家点着鼠标就可以看到当下最新的信息,这节省了财力、时间,也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讨论中,不再抱着旁观的态度,而是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使得民众和政府之间有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
二、网络对政治参与的推进作用
(一)网络技术提高了政治参与的兴趣和能力
网络是一个平等独立的空间,它使得政治参与的途径拓宽了。网络上的信息不受时空和地域的局限,使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活感知,更是提高了人们政治参与的兴趣和热情。由于信息在网络上传播的成本比较低,使得政治参与的主体大大增加,也正是网络本身所具有的技术和结构特征,使网民在网络中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时,能够切身感受到平等的权利和地位,也摒弃了现实中的一些约束,在不断的参与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兴趣,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得大众不再对政治抱着冷漠的态度。
(二)网络政治参与可推动政治社会化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最普通最有效的政治社会化方式。通过网络政治参与,公民可以对社会上发生的时间或者任何信息,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个过程中,将现实生活中的约束降到了最低,人们依靠自己的能力做出决定,不再靠他人去替自己判断。公民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到政治参与,体会到政治生活的真实意义,获取了很多政治知识,就更加明确自己公民身上的责任和义务。网络的便捷性和廉价性,这使得每个公民都与政治生活更近了一步,从而激发了公民对于政治参与的热情,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促进了政治社会化的发展。
(三)网络政治参与促使政府管理发生变化
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第一,网络政治参与可以有效地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传统获取信息的方法太过于复杂,又要经过层层传递,人员也很庞杂,而且会有信息阻塞失真,导致决策延误或者失误。网络在政府和民众之间起到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的作用,人们利用网络表达民意,使得政府机构能够及时了解民意,发现问题,这既节省了信息中间传播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帮助政府及时准确的接收到来自民众的意见和利益诉求,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更加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第二,网络政治参与可以促进政府工作的廉洁性。网络政治参与形成了网络监督的新形式,在网络上,信息都是公开化的透明的,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参与,表达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形成了一种监督的模式,对政府施加了压力,同时也实现了对政府的有效监督。在监督与被监督的过程中,公民和政府之间省去了中间的繁琐环节,公民的意见和诉求直接传达给了政府,政府接受意见在短时间内做出回复,这使得社会对政府的监督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更进了一步,让政府的工作更加有效,也变得更加廉洁。
第三,网络政治参与也深化了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政治参与的扩大,让政府的管理机构精简,有效的促进了政府的转型,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使得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在工作更加有效,更多的从公众的利益出发,这样良好的服务让民众对政府给予了更多的支持。
总之,网络政治参与使得公民对政治参与的的热性和兴趣提高了,政治参与的能力也不同以往,对政治不再是冷漠的态度,而是积极参与到其中,这些网络政治参与的优势显而易见,网络政治参与提高了公民对政治参与的热情,在参与的过程中也提高了政治参与的能力,网络政治参与积极推动了政治社会化,调动起每个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这是不可忽略的优势,而且,网络的便捷性让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他们之间的沟通更加快速和便捷,他们之间形成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也使得政府职能更加完善。
三、网络政治参与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弊端
网络政治的兴起对提升政治参与的效果、促进政治参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网络政治参与的弊端也会随之而来,所以,要清楚认识到它带来的不利因素,才能更好地完善网络政治参与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规范性问题
网络政治参与应该是公民以合法的手段进行政治生活的行为,但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经常会出现非常规的参与,甚至有扩大的趋势。在网络中,没有一个固定的中心点,没有终极的管理者,这可能导致网络上会传播一些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政府控制和管理的信息,因为网络是虚拟的,掩盖了每个人的真实身份,每个人的身份都是被虚拟化过的,过于自由的传播信息,就会给网络政治参与带来一个不安全的环境和空间,有些人甚至故意散播谣言,表示对现实的不满,制造混乱,恶言恶语攻击政府等等,这都是网络立法的滞后性带来的弊端,也严重影响着网络政治参与的规范性。
(二)网络政治参与的控制问题
网络政治参与的控制和调试对于任何一个政治系统都是必需的,现实社会是如此,网络也是如此。互联网没有边界,超越时空的限制,公民在网络上享受信息和言论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的权利如果不能被有效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极有可能导致“自由过度”,影响国家的某些决定决策,而且由于网络上的信息也有利弊,它可以使一个民族团结在一起,也会分化一个国家,网络会影响国家内部秩序,再加上网上难以控制的跨国信息流动正成为西方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以及敌对分子进行政治颠覆的新工具,这些都不利于21世纪中国政治的发展,所以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四、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
(一)制定完善的网络立法体系,规范公民的网络参与秩序
要保证网络政治参与在一个安全干净的环境下进行,就要改变它的无序性和不规范性,那么,制定网络法律是至关重要的。从1996年开始,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网络的法规和条例,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发展迅速,很多法规条例显得相对落后了,而且有些条例在目前情况下执行起来不方便,可操作的空间也不大,所以,我们更要制定出符合现代条件的网络法规和条例,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法律体系,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更要实施网络法制,依法打击网络犯罪,维持一个正常的网络秩序。有了一个正常干净的网络环境,对公民的政治参与才是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二)提高网民政治素质,培育网络公民意识
因为网民是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提高网民的素质对于维持网络安全秩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通过在生活中、工作单位、学校或者政府加强提高网民素质管理的力度。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要尽可能地对公众进行网络公共安全知识的教育,让每一个公民都明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明白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性,也要秉持公正的原则去面对网络传达的信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在合法的前提下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树立政治安全意识,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网络时代的政治安全更多的表现为防止西方文化的渗透、某些国际敌对势力通过网络进行颠覆国家政权的政治活动和防止一些民族分裂分子趁机出现分裂国家的举动,因为是互联网时代,这些危害会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我们要掌握主动权,要时刻树立政治安全的意识。我国在网络技术方面相对落后,导致我国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比较弱,所以,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加强科学技术的研发,运用到网络中去,更需要法律来规范、限制和预防。要通过互联网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加大对中国的宣传力度,让世界认识中国,促进文化正常交流,这个同时也不忘时刻抵制外来势力对我国的政治企图。
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突破了传统政治参与的种种限制,使得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拓宽了,政治参与的方式也改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效能与水平得到提升,这给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网络政治参与要接受严峻的挑战,国家对网络政治的监督机制和网民的道德意识都比较薄弱,容易导致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针对中国网络政治存在的问题,也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虽然中国网络政治参与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但是相信政府和公民会一起接受挑战,使得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各个机制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殷安阳.论网络政治时代[J].中州学刊,2002(3).
[2]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魏群.东方《人文备忘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4]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