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路运输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基本情
二、存在的问题
市作为煤炭、钢铁、电力、建材为主的工业城市,厂矿企业、建设项目多,给货运车辆提供了饱和的运输条件和良好的发展空间,各大型企业和电厂及煤气用煤,煤焦外运和新建项目的建设,使得我市的治超工作任务艰巨。交通路政部门目前已在主要国道、省道开展依法整治超限运输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由于超限检查工作大多数是定点、定线管理,大量超限车辆绕道支线公路行驶,逃避检查,造成支线公路急剧损坏,不少路段面临断车危险,部分地区公路养护进度跟不上损坏速度。
2、电煤、煤气用煤、大型企业如水钢等用煤的汽车运输,在全国统一认定的限载标准基础上放宽5吨(全国统一限载标准:二轴车20吨、三轴车30吨、四轴车40吨、五轴车50吨、六轴以上55吨)。放宽部分按省物价、财政规定标准收取公路赔(补)偿费,不予罚款、不予卸载、不予滞留。对此,其他货运车辆驾驶员反映不公平,增大了治超难度。
3、对鲜活农产品运输,实行绿色通道,不收费、不罚款、不卸载、不滞留,缺乏有效的鲜活农产品超载运输车辆制约机制。
4、未设治超检测点的线路,尤其是治超死角、盲点区域的短途驳载运输,超限超载现象十分严重。
5、地方保护主义、部门利益增大了治超困难。如有的地方引进投资后,对投资方超限运输车辆要求放宽治超标准;有的部门不计公路损失,为本部门利益要求放宽治超标准,甚至要求减免公路损害赔(补)偿费。
6、按国家八部委的要求,交警和路政应当统一在经批准的治超检测点按照各自分工进行治超。但事实上,在治超检测点执法的只有交通部门,有的地方交警对超限车辆罚款了事,既不进行检测,也不实施卸载,给治超工作增加困难。
7、地方公路管理里程长,专职路政人员少。全市县乡公路2000公里左右,专职路政人员只有15人(每县、区3人),工作量太大。
三、建议
1、提高对治理超限运输重要性的认识。治理超限运输对我市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增加公路的使用年限,使全社会用路的同时爱路、护路;二是确保运输安全;三是为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输秩序。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治超工作抓好,管好。
2、采取强有力手段,统一政策标准,使治超工作有法可依。
3、补充人员,明确职责,保障有足够人员开展工作。
4、保障必要的经费投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该收的收足,该拨的拨够。
5、路政部门日夜上路,四处阻击,但公路点多线长,一时难以控制。因此,治理车辆超载必须采取“立体式”的全社会行动,多方配合。
6、地方政府应根据公路法和交通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加强超限运输源头管理,并强化路政、运政、交警、农机、安监等部门的综合执法,加强当地超限运输车辆和配载中心的源头管理,实行联合执法,归口管理。
7、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随时掌握当地超限运输动态,对屡教不改的司机要吊扣驾照,依法重处;同时在公路进出口处按照公路技术标准和实际承载能力设置明显的限载标志。
8、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乡道公路的保护意识,对辖区内货源企业要制订车辆限量装载规定,并动员沿线村委会积极开展本村运输车辆的禁超安全教育,及时向路政部门举报绕道的超限车辆或本地超限运输情况,协助路政部门举证当事人超限运输违法行为,使超限运输车辆寸步难行。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内容复杂多样,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管理难度较大。信息化管理体系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智能化装置和设备实现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新时期公路运输体系构建的关键。但当前我国并未对基于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进行重视,结合该内容形成相应的管理结构,在今后工作中需要结合上述状况进行调整和改善,从而达到管理效益的全面提升。
1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的作用
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公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益,降低公路运输经济风险,对我国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该管理体系还能够借助智能化装置提升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服务效益,借助互联网实现实时交互,已经成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
(1)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能够借助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实施把握公路运输企业的经济运营状况,对企业运输效益进行评估。这种基于信息数据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不仅能够对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把握,还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工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结合数据反映企业发展是否规范、环保、高效,在当前公路运输企业工作中不刻不容缓。与此同时,上述数据还能够为公路运输企业提供良好的参考信息,尤其是在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可以结合上述大数据形成科学的战略规划,对企业战略发展内容进行完善,从而保证公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于数据信息的公路运输管理经济体系不仅能够确保企业准确地对自身现状进行总结,把握发展中的各项问题,还能够为企业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过程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能够消除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过程中的运营风险,保证公路运输经济效益。常规公路运输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运输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严重时甚至造成运输事故,对运输企业人员安全及货物安全具有非常严重的威胁。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能够借助信息技术获取实时数据,如天气数据、道路数据、行车数据等,最大限度降低由天气、道路、行车等对公路运输的影响,从而保证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效益。与此同时,基于信息化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还能够借助上述数据形成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对公路运输过程中的各项注意事项进行细化,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降低上述因素可能造成的公路运输事故,保证了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高效运营。
(3)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能够全面提升公路运输企业服务效益,通过信息数据完善各项服务内容,形成针对化服务体系,真正达到了服务至上、服务至优的要求。传统公路运输过程中,公路运输企业之间的运输服务内容竞争非常激烈,但由于形成面向客户的实时服务体系,很容易出现服务与客户的“断层”,造成服务效益受到严重影响,在服务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及时了解客户的各项需求,在上述数据基础上提供与客户服务相协调的服务内容,从而获取客户的信任,使自身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此外,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还能够在客户出现紧急安全问题后及时提供帮助,最短时间内找出导致该问题的诱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大大提升了客户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为我国公路运输经济工作的智能化及信息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2基于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的构建
基于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人员要结合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需求对其进行合理设置,依照系统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原则严格控制该体系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各个内容,从而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任务。
1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求把握好系统性内容,做好整体设计,严格依照各项工作内容进行排序和整理,从而形成完善的系统。常规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客户需求分析、基本信息管理、客户订单信息、客户服务信息等设置,在明确了上述信息且确定交易无误后方可开始运输货物过程中的各项操作,依照运输货物要求对货物进行信息分析、路线选择、装车运输等,从而形成系统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与此同时,上述运输的过程中还要把握好实时信息化跟踪,将货物状况及时报告给客户,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2)经济性原则。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是需要将经济性原则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在上述基础上形成相应的经济性管理体系,对各项工作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保证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效益。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分析各项管理内容,利用信息数据完善各项运输经济管理内容,做好资源的配置,达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上述原则还要求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管理过程中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管理工作,借助其先进经验对自身内容进行完善,紧跟时代步伐,从而实现管理体系的全面完善,保证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质量。
(3)可持续发展原则。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围绕绿色环保原则合理开展各项社会工作内容。为了与国家发展相协调,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握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细节进行全面把握,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合理调配各项资源,做好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要尽量选取绿色环保型技术对管理环节进行优化,如选取太阳能智能化监督装置完成车辆的实时监控,借助生态环保型汽车进行货物运输等。
2构建措施
2 1构建信息化管理网络
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好信息化管理网络,将各项管理环节纳入到管理网络中,形成较为全面的管理结构,这样才能够保证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顺利完成,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一,运用大数据平台做好战略设计,通过大数据内容对公路运输企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确定企业运输状况,对其进行针对性调整。与此同时,通过互联网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对上述内容进行调整和融入,从而形成合理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规划。
第二,通过信息技术落实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内容,形成扁平化管理机制,对各环节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做好信息交互,从而保证各机构能够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任务,全面提升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效益。此外,还要通过信息技术对各项资源进行调配,做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的智能化调整,如借助自动化报警调整装置、物联网智能调整设备等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紧急事故进行处理,最大限度降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风险。
第三,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过程中的追踪环节、控制环节进行把握,通过物联网实时把握运输环节中车辆状况、货物状况等。与此同时,运输追踪的过程中还要做好信息交流,通过互联网、智能交流平台等对运输过程中的各个信息及时反馈和交流,从而保证公路运输企业能够全面把握运输状况,掌握运输过程中的各项信息,依照上述内容及时调整,从而保证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经济性。
22形成信息化服务平台
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的过程中要先把握好信息化服务内容,如客户需求信息采集、客户信息记录、客户信息分析、客户信息反馈、客户问题服务等,在该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完善服务体系,达到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要在服务平台上建立上述服务板块,通过专业服务人员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满足客户需求。除此之外,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还要构建相应的评价板块,由客户提出对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借助反馈数据不断完善自身工作。
3完善信息化评估机制
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对信息化管理评估机制进行完善,依照市场需求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相应的信息化评估体系,对信息化管理环节、管理效益等进行针对性分析,不断调整和优化,从而保证信息化管理的经济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该过程中企业可以建立人员评价体系和效益评价体系,通过人员评价和实际管理效果来分析实际公路运输经济指标,在该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全面提升公路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还要做好人员技能的提升,依照我国最新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内容对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素质培训,确保人员能够高质量完成各项信息化管理任务,这样才能够保证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顺利落实。
运输统计机构是实施运输统计工作的职能单位,是运输统计工作的承担组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统计工作量非常巨大,发挥统计职能的专职人员很少,基层统计人员基本是兼职,统计力量的薄弱与工作量的繁重产生很大矛盾。因此参照美国和欧盟的运输统计经验,在各级运输管理机关建立专职的运输统计机构,充实统计力量,才能完成繁重的运输统计工作。
1.1国外运输统计机构的现状
美国运输统计局(BureauofTransportationStatistics,BTS)的职责,是努力获取数据并客观地分析解释数据,这些数据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运输的深入理解,将用来帮助政府决策和管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BTS致力于3项中心活动:创造、管理和共享运输统计知识[5]。(1)创造运输统计知识。运输统计局设计和管理运输调查,收集、解释来自于私人组织和政府部门组织的运输数据。(2)管理运输统计知识。运输统计局提取和编辑的数据来自于许多资料源,以提供专业、最新的运输信息。(3)共享运输统计知识。每个年度出版运输统计报告和有关分析报告,使得BTS的合作者以及私人和政府组织能够共享这些运输统计知识。欧盟统计局(Eurostat)是欧洲联盟的一个统计机构,它的任务是提供给欧盟高质量的统计信息。它收集和分析来自欧盟国家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并且在欧盟内进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更为明确地实施和分析欧盟的政策。欧盟统计局主要统计的内容为:常规和地区统计;经济与财政金融;人口和社会发展;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农业和渔业;对外贸易;交通运输;环境和能源;科学和技术。欧盟统计局的框架为:法律;欧洲统计系统(ESS);统计委员会;在线共享数据系统(RSS)。欧盟统计局将交通运输统计和环境报告统计编撰在一个年度统计报告中。而且利用RSS系统及时更新每个成员国的运输统计信息。同时也不断出版新的有关运输统计数据分析,运输统计方法探索的出版物。
1.2我国运输统计职能部门的现状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下设统计处。运输统计机构的级别较低,人员配备极少,难以应付全国繁重复杂的运输统计任务。主要是从各司局那里直接获取数据信息,加工整理的力量薄弱。各司局则从各省厅的对口部门内获得数据信息。基层的运输统计人员力量就更为薄弱。省级运输管理局综合规划处其中的一项职责是负责全省道路运输行业统计报表及抽样调查报表的下达、汇报及上报,统计工作很多是单人负责,最多配备一个帮手。各地市(县)的运输管理处(所)中的运输统计人员基本就是单人,而且多数是兼职,人员更换频繁。基层单位统计是统计数据的源头,基层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统计数据的质量。总之,承担公路运输统计具体工作的运输管理部门,从人员配置上很难满足运输统计工作的要求。
1.3建立各级公路运输统计机构
要建立运输统计工作的长效机制,必须对现有的统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交通运输部应整合综合规划司统计处的职责范围,将水运局的统计职能纳入统计处。建议在统计处内部成立道路运输统计中心、水路运输统计中心,分别负责全国道路、城市道路和城市公共运输以及内河、港口、远洋运输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管理、。省、市两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口成立运输统计处、统计科,分别负责本省、地市的道路、水路、港口运输统计工作,进行运输统计数据的逐级收集、处理、管理、上报工作。根据目前基层运输管理现状,县级运输管理部门负责协助统计工作,而运输统计主要由交通运输部和省厅、地市负责完成,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建议将交通运输部统计处的工作职责定为:①负责调大运输统计项目。如全国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6]。②运输统计信息的收集。收集交通运输部各职能司局的运输业务数据;开展与交通运输部之外统计机构的合作,获得相关统计数据。③运输调查的组织。将涉及行业外的运输调查项目外包给社会调查机构,不亲自调查,而主要负责检查、监督调查工作,回收、处理、分析数据,调查结果。省级运输统计处和地市级运输统计科的工作职责是配合部里的运输统计工作,完成本省、市的重大运输统计项目;收集省运输管理局、地市运输管理处职能处室的业务数据;监督检查本省外包给社会调查机构的统计项目。这种统计管理模式除了尽可能保证运输统计工作的成效外,也可减轻基层统计人员因工作经验、兼职繁忙、工作调动等因素造成的基层统计工作薄弱的问题。
2完善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的运输统计指标分布于各统计报表制度中,随着社会和运输业的发展,指标体系需要完善和整合。发达国家运输统计指标完整而成熟,其中一些指标完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每年出版年度运输统计报告,统计指标和图表完整,数据挖掘分析充分,统计信息得到了充分的共享。国内运输统计机关也应借鉴国外经验,出版中国的运输统计报告,真正发挥统计数据的价值。
2.1美国交通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BTS每年出版的年度《国家交通运输统计》,依照该交通运输统计报告,获得美国交通运输统计指标体系。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列出几级指标层。第一章交通运输系统:①交通基础设施;②汽车、飞机、船舶数量清单;③交通运输设施使用状况;④出行和货物运输;E.交通运输运行管理状况。第二章交通运输安全:①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安全状况;②航空运输安全;③高速公路运输安全;④货物转运安全;⑤铁路运输安全;⑥水路运输安全;⑦管道运输安全。第三章交通运输与经济:①交通运输与宏观经济;②交通运输与消费者支出;③交通运输业的营业收入、就业和生产率;④政府有关交通运输方面的财政收入。第四章交通运输、能源与环境;①美国和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耗;②不同运输方式的能源消耗;③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强度和使用效率;④空气污染;⑤水污染、噪音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7]。
2.2欧盟能源与交通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欧盟运输统计局每年出版年度《欧盟能源与运输的统计数字》,这里也只列出几级指标层,总体可以看出欧盟和美国的运输统计内容基本相同,不同点只是分类和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第一部分:常规统计数据。①常规统计数据;②GDP;③就业\失业率;④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⑤人口数;⑥欧盟成员国对外贸易:进口\出口;⑦欧盟与世界其他国家统计数据的比较。第二部分:能源。①总体信息;②能源概括性信息和供应安全;③能源产品税收;④电力;⑤能源产品价格;⑥成员国能源统计;⑦候补国家和其他欧洲国家能源统计;⑧世界能源消费统计。第三部分:交通运输。①总体信息;②货物运输周转量(欧盟27国以及不同运输方式);③旅客运输周转量(欧盟27国以及不同运输方式);④货物和旅客运输(非周转量统计方式:航空、水路);⑤交通基础设施;⑥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工具数量;⑦运输安全[8]。
2.3我国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的完善
截止2004年,经原交通部审批正式生效的公路交通统计调查项目一共10项,都是以报表制度的形式,由综合规划司等4个司局负责填报。现行的交通行业统计报表制度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不同报表的一些统计指标有重叠,容易出现数据“打架”现象;第二,部分指标内容陈旧,需要更新;第三,统计报表只有表,没有图,缺乏直观性;第四,不同统计报表数据的信息是分割的,没有一个平台将报表数据放在一起,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挖掘,数据的利用率低。发达国家运输统计主要集中在运输生产指标、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运输安全、运输与能源环境保护等若干方面。根据国情和数据可得性,借鉴性国外经验,完善丰富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应从5个方面建立。我国运输指标体系涵盖以上5大类统计指标。通过这些基本指标还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扩展指标。建议对现行的10项公路统计报表进行整合,将报表制度中的指标归类到5大类指标中,同时更新指标和添加部分新指标,形成更加完善系统的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围绕指标体系由综合规划司统计处负责统计数据的分析、挖掘。定期月(季)度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分析报告,年度交通运输统计报告,难度高的报告可委托行业专家撰写。
3落实运输统计信息联系制度
运输统计所需要的数据涉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单靠运输统计部门实地采集数据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内外都建立了运输信息联系制度。发达国家普及的计算机技术和完善的法律规章,保证了制度的实施。我国的运输统计报表制度并没有完全落实,尤其是与企业的信息联系制度。所以,落实运输信息联系制度是实施运输统计的保障。
3.1美国的运输统计信息联系
美国运输统计局通常数据收集的类型包括:需要调整的数据资料的收集,与行政部门合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调查[9]。美国运输统计局已经与美国国家普查局、能源部、环保署、劳工部、商务部、联邦公路局、国土安全部等都建立了信息交换和联系制度。另外美国典型的运输信息报告制度如:国家运输数据库(NTD),公路死亡事故分析报告系统(FARS)等。这些系统都是通过互联网和数据库技术收集运输数据和信息。
3.2加拿大运输数据库
加拿大运输部所属的运输数据处负责数据收集、维护和传播与运输系统相关的数据。为了有效地履行收集这些数据的职责,开发了数据即时通讯应用程序。运输数据处选定实施的数据库项目包括:航空运输数据电子收集系统(E-CATS),运输项目字典(TOD),国家路边调查(NRS)[10]。其中连接重要航空公司和机场的ECATS系统的数据已经作为国家管理航空运输和安全的重要参考,NRS的数据是加拿大货物运输量和货物流向的主要数据来源。
3.3我国运输统计信息联系报表制度
首先,应建立重点运输企业的信息联系制度。公路运输统计如果掌握了重点企业的运输情况,就等于获得运输市场的概括情况[11]。2009年交通运输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的《交通运输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公布了交通运输部部级重点联系运输企业名录。但是,部级重点联系公路运输企业有152家,样本数量远远不够推断全国的公路运输情况。因此,借鉴国家综合统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增加面向基层运输统计机关的重点联系运输企业,通过建立连接各级基层运输管理机关的企业网上直报系统,集成报表的下发、数据审核、报表上报等功能。其次,应建立与政府部门的信息联系制度。运输行业涉及面广,单靠运输管理部门一家无法获得更为广泛全面的信息。所以,需要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进行信息交换。可以通过政府内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电子数据交换,也可签立合作协议,定期交换纸质文件。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统一数据口径,提高数据信度,节约时间和成本。技术上建议使用专用网络信息平台,能够降低数据报送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运输统计信息联系传送路线如图2所示。基层重点联系运输企业、政府信息合作部门通过专用信息平台将数据传送到市级运输统计科,统计科对数据汇总、审核将地市数据呈送到省级运输统计处,统计处再经过整理、汇总、审核将省级数据呈送到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统计处。最后,报表的设计应尽量考虑企业能够直接使用现成业务数据,这样可以降低企业填写报表的难度和提高报表的填写质量。企业需要专人负责数据的采集和上报工作,将数据报送质量和企业年审挂钩,保证数据的质量和效率。
4试行运输统计项目外包
涉及到社会、家庭、个人的运输统计项目,由于统计过程复杂,工作量巨大,国外开展这类项目主要外包给专业统计机构。我国运输统计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为了满足社会对运输统计的要求,应积极探索与社会统计机构合作,试点开展社会运输调查。4.1美国运输统计项目的外包美国运输统计局根据运输统计项目的特点,对一些涉及社会、家庭、个人的运输统计项目进行了外包。由于这些调查带有明显的社会性质,而且调查工作量大,需
要人员多,后期
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美国官方的统计机构将这些调查项目外包给知名的社会调查机构或公司,例如:美国的GENESYS公司、M.Davis公司、MDAC公司、Westat公司、Morpace公司等。这些调查机构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先进的调查技术进行社会调查。政府统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调查数据的质量。总体上,这些社会调查支持与运输相关的广泛的主题信息的收集。
4.2我国运输统计项目应面向社会
从美国一些涉及全社会的运输统计项目看出,这些项目能够广泛收集社会公众的出行状态信息,获得居民的出行数据,以及公众对交通运输的意见和满意度。对合理规划运输发展、规范运输市场管理、提高运输服务质量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获得民意信息恰是我国运输行业急需重视的方面。因此,我们也应开展有关交通运输的社会调查,获取全社会的意见信息和数据。交通运输部负责试点开展交通运输社会调查项目,例如:公务出行调查、家庭出行调查、交通运输安全调查、运输与能源环境调查等。政府对这些调查项目主要提出指导原则和方针,具体的实施、调查程序的细节,数据采集方法等,可以外包给社会调查机构完成。政府运输管理部门负责对社会调查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调查的质量。政府部门同时也应该为机构顺利完成调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综合运用多种调查统计技术
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先进的统计技术,提高了统计效率,降低了统计成本,保证了统计质量。我国的运输统计工作主要是人工操作,辅助以计算机处理。随着我国运输管理部门经济条件的改善,应逐渐采用先进技术,根据调查项目的特点综合使用多种技术手段。
5.1美国的运输统计调查技术
国外数据采集技术非常发达且方法多样。根据调查需要和成本约束,可以使用不同的调查方法,甚至一个调查项目同时使用多种调查方法,以达到高效、低成本、减少非抽样误差的目的。信件调查技术:通过邮寄信件的方式进行调查,信件内容包含调查的意义和目的、调查表、填写说明、回执信封等。信件调查一般用在行业内针对商业机构具有强制性的调查项目中,而且调查已经在行业内较为成熟,被调查者很容易接受调查并按照要求填写和回寄调查表[12]。例如:美国商品流动调查(CFS)、运输者财务和运营信息调查等。电话访谈调查技术:电话调查目前在美国使用的是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CATI)技术。在社会调查中,常利用该方法进行个人、家庭的民意调查,在美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样本利用电话号码清单或者计算机随机拨号技术进行抽样调查获得[13]。例如:美国家庭出行调查(NHTS)、运输统计的综合调查(OmnibusSurvey)调查主要利用CATI技术[14]。电脑自填式数据库调查技术:美国国家运输数据库(NTD)由660个运输服务提供者通过基于互联网的报告系统给NTD提供数据报告。美国公路死亡事故分析报告系统(FARS),将警方交通事故报告的信息按照规定的标准编码,录入FARS系统的专用软件中。计算机统计软件:在运输调查中还使用了先进的计算技术,在样本分层、样本抽样、样本权重的调整、数据误差的计算和控制、数据的汇总等,都使用专门的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大幅度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准确性。运输地理空间信息系统技术:专用软件GeoMiler,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多式联运网络数据库来计算运输英里数。它集成了解决运输路线问题的地图可视化功能,以处理多种运输方式综合运输的选择问题。该工具的运算法则建立在美国高速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网络多种运输方式的“最优路径”选择上。该软件技术已应用CFS中,自动规划商品流动需要的最优路径,形成可视化的商品运输流量和流向图。
5.2根据国情借鉴国外调查统计技术
我国目前交通运输统计调查技术总体落后且方法单一,主要采用现场人工调查的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运输统计数据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不完善、不成熟。致使我国运输统计调查成本高、效率低。受制于调查技术的落后,导致很多调查项目无法开展。信件调查在我国交通运输统计调查中应用较少。采用邮寄信件调查的方法,必须事前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宣传,甚至培训;被调查对象能够理解调查和接受调查,这样的调查一般在行业内进行,被调查者熟悉调查内容,能够很快掌握调查表的填写方法。例如:运输行业的财务运营调查。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调查技术在我国市场调查中已有应用,但在交通运输统计调查领域还没有先例。交通运输社会调查项目,适宜采用电话访谈调查技术。社会调查机构可采用这种方式,在一定区域内做有益的尝试,积累经验。电脑自填式技术在我国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已有广泛应用,许多部门的数据都是通过专门的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传输和管理。运输统计中,可以通过开发专门的信息平台软件,由专职的统计员或信息收集员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数据录入、审核、提交,上级运输统计管理部门对提交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审核和管理、。上文所述落实交通运输统计报表制度的技术手段就是应用专门的网络信息平台,技术原理。信息发送方主要包括:重点联系运输企业,运输统计项目有关的政府合作部门,运输管理机关内的职能部门,下级运输统计部门。信息接收方指(上级)运输管理机关的统计部门。使用专用软件和数据库系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数据传输使用标准报文,满足不同统计项目数据的交换和使用。基于因特网可以连接更多的信息发送方和信息接收方,扩大信息联系的范围。
__年,市交通运输局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局党组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目标任务,结合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特点,继续以“重调研、定规划”的指导思想,稳步推进__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一期)项目建设,加快交通科技推广应用,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较好地推动了市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的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行业信息化现状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行业对加快信息化发展,以信息化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理念已取得共识。市交通运输局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强信息化项目的开发和应用,积极推进系统整合,采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我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进一步加快,为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虽然我市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公众出行的要求和信息化发展需要相比还存在差距。一是信息资源缺乏有效共享,二是综合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应急指挥和决策支持有待加强,四是保障体系建设滞后。
二、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__年,市交通运输局的信息化建设在统一网络、整合资源、构建平台、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政务信息数据库强力推进,应用系统的开发与推广成效明显,管理效能普遍提升。
(一)我市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一期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__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一期工程项目是市交通运输局__年重点建设项目,也是今年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__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一期工程项目的信息化单项投资__万元。目前,项目已完成招投标程序,全面进入建设阶段,项目预计__年初竣工。
(二)市民卡工程(交通一卡通系统)前期工作开局良好
为了有效开展市“交通一卡通”项目的建设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和实施。我市交通运输局邀请市相关单位组成“__市交通一卡通系统”联合开展调研工作,已完成了高质量、可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为“__市交通一卡通”项目的建设夯实基础。
(三)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申报筹备工作有条不紊
__年__月,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第二批试点申请城市之后,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全力做好南宁市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申请。目前,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已基本通过交通运输部审核。项目初步设计方案预计于年底上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审核。
(四)政府信息公开与联络沟通能力有效提升
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增进南宁市交通运输局与各级部门和公众的联络与沟通,一是继续加强与市城乡数字化建设办公室的沟通,积极配合上级和业务指导部门开/!/展各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二是积极做好政务信息网的政务公开与信息服务,按时完成网站的信息录入和更新等日常工作。三是认真做好政务共享信息的采集、编辑和工作。截至__年,在三个平台上传稿件:局政务门户网站432篇、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__篇、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158篇,圆满完成了自治区政府与市政府下达的共享政务信息任务。
(五)行业监管系统逐步深入
在行业监控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我市交通运输局重点着手交通运输视频远程监控平台与市运营车辆安全监控与调度系统的建设、及智能交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以上系统均已启动运行,成效明显。
1.视频远程监控平台的建设是南宁市交通运输局今年的亮点工程之一。除了继续完善为民办事实项目:“在公交车上安装车载监控系统”接入平台的同时,更是充分利用客运站场站内的监控视频资源,设计整合已构建完成的五大客运站与检测站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数据,为整个南宁市城市客运视频远程监控大平台的建设夯实基础。
2.客运车辆安全监控与调度系统总平台构建完成。此平台可实现公交车、出租车辆、危险品车辆、客运车辆、旅游客运车辆及货运车辆安全的监控与调度,可实现从源头上和动态中对南宁市入网机动车辆进行全天候、连续、实时的定位及联动应急处置。截止20__年10月,南宁市已有2770台公交车、5680台出租车、120__多台货车,4000多台客车,1000多台危险品货车安装了GPS终端。目前,整个交通营运车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基础框架已构建完毕,运行效果显著。
(六)交通运输科研力度进一步加大
市交通运输局结合行业特点,积极尝试和推广应用智能交通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交通运输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对网络、网络互联、互联网络环境下 的信息、查询、监控及调度等信息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全市交通运输信息化的管理和信息资源的开发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今年,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先后完成《__城市客运发展年度报告》、《市城市客运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等课题报告的编制与调研工作,圆满完成广西交通科技重点课题《__市交通一卡通系统的应用研究》的申报与技术答辩工作。
(七)信息化人才保障进一步加强
今年,__市交通运输局在加强信息化人才保障工作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是通过公开考试新招聘了六名本科以上学历的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有效地补充了南宁市交通运输局信息化建设力量;二是对现有交通运输行业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组建一支技术水平高,业务素质好,能承担本行业信息化科研和建设的专业技术队伍。
三、主要信息化项目建设与应用情况
__年,我市交通运输局主要的信息化项目建设是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一期工程项目。
(一)项目规模
根据市发改委批复,市交通运输局安排建设资金1639.54万元,其中土建和装修300万元,信息化单项__万元,其他费用__万元,预备费40万元。
(二)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1个__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指挥控制中心平台,处置6个业务系统;改造南宁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网络平台;升级改造南宁市电子政务内网接入网络平台、南宁市交通运输局业务内网平台及新建南宁市交通运输局业务外网平台;建设南宁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南宁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办公楼出入口管理系统;建设南宁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安防监控系统;建设南宁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周界防范系统;对南宁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综合布线、机房、空调系统进行改造。建设满足4个网段需求的办公楼综合布线系统;在新附属用房新建数据中心主机房、网络交换机房、电力机房共3间机房;为新建指挥控制中心、附属用房配置空调系统;建设南宁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数据分中心,包括南宁市公路管理处数据分中心、南宁市交通运输管理处数据分中心、南宁市港航管理处数据分中心共3个数据分中心。
(三)项目建设情况:
目前,项目已完成招投标程序,全面进入建设阶段,项目预计__年初竣工。
四、信息安全建设情况
__年,我市交通运输局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进一步得到健全,日常信息安全管理情况和信息安全防护管理情况良好,并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定期进行信息安全应急演练,不定期派专人参加了市政府组织的网络系统安全知识培训。至今,南宁市交通运输局未发生一起信息安全事故,信息安全状况良好。
(一)组织保障方面
在组织保障方面,市交通运输局指定了分管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并且明确了信息安全管理机构与信息安全专职工作机构。由__市交通运输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单位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和信息安全专职工作,共任命了3名专职信息安全员,并与重要岗位人员签订了信息安全和保密协议。
(二)资金保障方面
针对__年我市交通运输局自查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信息技术飞快发展的特点,市交通运输局今年进一步加大网络与信息安全设备及软件投入及更新力度。__年,市交通运输局在网络平台改造方面投入了__万元,在数据安全方面投入了__万元,全面提升网络边界防护、安全审计、入侵防范、数据灾备等能力。
(三)人员保障方面
在人员保障方面,市交通运输局继续增加专职信息安全员数量,着重信息安全员素质与能力的培养。__年,市交通运输局不定期地指派专职技术人员参与市政府组织的网络系统安全知识培训,以及行业信息安全技术认证的培训,定期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与信息安全技术培训。目前,市交通运输局有高级网络工程师一名,网络安全工程师一名。
(四)制度保障方面
目前,市交通运输局针对信息安全工作,制定了岗位信息安全责任制度、人员离岗离职安全管理规定及外部人员访问审批制度、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设备维修维护和报废管理制度、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的维修、更换与报废保密管理制度以及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确保各项信息安全正常进行。
(五)等级保护方面
为了做好等级保护工作,确保市交通运输局__年重点项目“__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一期工程”的顺利实施,市交通运输局根据相关政策法规要求编制了“__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一期工程项目信息安全等级设计方案”,并邀请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市城乡数字化建设办公室、南宁市保密局、南宁市密码管理局及广西网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有限公司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对“__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一期工程”数据信息,以及存储、传输、处理这些数据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
(六)技术保障方面
市交通运输局目前的网络分为内外网,内网主要上联市政务内网(20网段),外网主要上联市政务外网(172网段),内外网均划分了不同的VLAN。针对 内网,市交通运输局各接入端及网络平台均与互联网逻辑隔离,内网的重要网络设备及安全设备采用市城乡数字办配置设备防护策略,没有开放多余端口及多余服务。针对外网,应用系统及门户网站(市交通运输局的门户网站为政务信息网的二级网站)所在网络具有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边界完整性检查、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等安全措施。系统与互联网逻辑隔离,服务器区与用户区之间通过安全策略实现网络内部不同重要区域之间的逻辑隔离。系统内重要数据在数据库中采用加密存储,对系统内的重要数据进行了灾难备份。
(七)应急保障方面
在应急保障方面,市交通运输局制定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和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及事故管理制度、技术预案,并对预案进行了评估,本年度对预案开展应急演练2次。单位内的信息系统均对数据采用了灾难备份机制;应急支援队伍由南宁市交通运输局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网络内配备了设备备机备件,单位网络内重要资产采用双机热备机制。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及贸易量在全球的比重逐渐上升。如今,不管是粮食、经济作物还是畜牧产品,都大量转化为商品,商品率很高,它们不仅直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而且还向食品工业、轻纺工业、化工工业提供原料。因此,农产品的需求量大、物流量大、范围广。农产品自身的生化特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基础设施、存储条件、运输工具、技术手段等方面具有相对独立的特性。农产品物流经常使用专用、配套的硬件设施,如专用仓库、输送设备、专用码头、专用运输工具、装卸设备等。从国际发展规律来看,物流规模的发展与能耗的增加并不呈现出正比例关系,到一定时期以后能耗的增加必然快于物流规模的增长[2]。农产品物流以其物流量大、品种繁多、物流时间与空间要求高的特点决定其在运输、储存、商品加工以及配送环节伴有大量的能源消耗。农产品物流离不开交通运输,而交通运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国际气候组织报告显示,2005年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占全球能源消耗的比例高达26%[3],因此,有效降低交通运输业对能源的消耗,则会大大减少碳排放。我国流通业存在严重的浪费,有40%的运力处于空载状态[4]。因此,实现农产品现代物流,合理进行统筹规划,合理运输,避免运输中的空载现象,则会大大降低在运输过程中的能源耗费,减少碳排放。不仅如此,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严重浪费,如新鲜蔬菜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达30%~50%[5],制约着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发展。为了提高农产品的服务质量而大量使用冷藏、冷冻和保险车辆,无疑会增加物流过程中的能耗。因此,大力倡导、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加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意识,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2农产品货运低碳分析
2.1农产品货运概况根据我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可知,2007—2011年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不断增加,2011年达到26312亿元,同比增长4.5%(图1),但相比其他行业物流的增长速度,仍属于较慢发展。以北京市农产品物流总额为例,结果见表1。表2显示,2011年北京市农产品物流总额310.2亿元,仅占北京市全社会物流总额的0.52%,全国农产品物流总额25000亿元,占全社会物流总额的1.7%。长途大宗农产品(粮食、盐、棉花)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和水路。表2还显示,农产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整体比重较小,说明农产品运输不是中国货运业的主体。但是,由于农产品运输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们的健康,因此农产品运输是物流业、农业乃至国家极为重视的研究领域和发展领域。作为物流的重要节点之一,交通运输是主要的能源消耗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大量的碳排放。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2013年)可知,交通运输、仓储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占据了全国各行业能源消费总量一定的比例(表3)。2.2农产品的运输方式2.2.1铁路运输我国铁路运输市场快速发展,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铁路运营网络。2011年,铁路营运里程达9.3万km,货运量为39.19亿t,货物周转量为19130.30亿t·km,能源消耗折标煤为1772.5万t,排碳量约2199.91万t。2.2.2水路运输水路货运总量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内河航道里程达12.46万km,内河运输完成货运量21.03亿t、货物周转量6564.88亿t·km,全国完成水路货运量为42.60亿t,货物周转量为75423.84亿t·km,水路运输燃油消耗量为1356万t,排碳量约4196.8万t。2.2.3公路运输我国公路交通发展迅速,公路通车里程有较大增长,公路运输量快速增长。2011年,公路里程410.64万km,货运量282.01亿t,货物周转量51374.74亿t·km,公路运输燃油消耗量为713.81亿L,排碳量约15450.9万t。2.2.4航空运输航空运输属于周期性行业,其发展趋势与GDP发展呈正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航空运输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11年,定期航班航线里程达3490571万km,国际航线线路长度为149438万km,货运量为557万t,货物周转量为173.91亿t·km,航空运输能源消耗折标煤为1000.5万t,排碳量约为1901.3万t(表4)。由表4可知,货物周转量/碳排放量的值由大到小的运输方式为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即水路运输碳排放量最小,航空运输碳排放量最大。因此,单纯从低碳减排节能的方式考虑,能使用水路运输时首选水路运输,尽少选择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里程相对较长,适合门到门的服务,是支持多式联运的基础,相较其他运输方式更为便捷,应用更广泛。不同的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因此,在支持加强水路运输方式使用的同时,应突出多式联运的协调运作特点。
3我国低碳农产品运输存在问题
3.1过多依靠公路运输与铁路相比,公路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低。我国地域广阔,地质、地貌、地形特点复杂,汽车运输方便灵活,尤其适合特殊路段。不仅如此,在使用铁路、航空、水路运输的同时,需要公路运输进行前后衔接。2011年,我国公路运输里程数达到410.64万km,货运量为282.01亿t[7],是水路、铁路货运量的6.62、7.19倍,然而公路运输方式运送每亿吨千米货物的碳排放量是铁路、水路运输的3.98、5.41倍(表4)。因此,公路运输不是最有效的节能减排地毯的运输方式。3.2城市交通压力,配送问题凸显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消费习惯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充斥在城市交通中,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保证人们正常的行车需求,多个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均有限制货车、卡车白天通行的禁令。因此,零售超市的日常配送由货车、卡车改为小型面包车,而原本一次可以进行的整担配送模式改为多次往返配送,这无疑增加了小型车辆配送的路径、次数和碳排放量。3.3货运调度能力差,闲置情况严重整担运输远比零担运输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增加运力、运量,更能节约能源,加快农产品流转,缩短运输时间,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然而,由于我国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粗放式管理导致管理的方式、方法主要以管理者的经验为主,缺乏有效的数据、技术层面的引导。在货运调度方面,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办公软件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因此造成车辆需求大、装车不满、运力闲置的问题。3.4多式联运发展水平较低多式联合运输是国际上提倡的现代物流运输的方式之一。多式联运将集装箱作为运输单元,能够提供门到门的运输及配送服务。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不需要重复进行拆封和装箱,并能够充分考虑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适用条件,在运输过程中合理安排运力,是现代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然而,我国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的占比仅为15%~20%,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仅占2%左右。而且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主要形态是海路和公路的联运,约占港口集装箱集疏运量的84%;其次是水水联运,约占14%;最为低碳的海铁联运仅占2%左右[9]。
4我国低碳农产品运输与配送减排发展建议
4.1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作为经济的支撑和服务的物流行业,要从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督管理入手,按照企业生产、服务效益和碳排放量的高低来合理制定我国的排碳标准,做到分层管理、分级管理、分阶段实现目标。同时,加强在企业中宣传,普及低碳观念,深入低碳与环境、生活、健康的关系的认识,强调低碳在生活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宣传和正确引导,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自觉、自愿低碳生产、经营的观念,实现企业健康发展。4.2提高交通运输工具利用率农产品由于具有生鲜性、易腐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其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比其他行业的运输配送频繁,对运输过程中要求的特殊处理及冷链技术要求高,增加了交通工具的使用率和技术复杂性。因此,可通过提高车辆运力利用降低运力闲置,解决和改善运输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运输时效性差等问题。合理优化运输体系,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是物流、运输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多式联运及其采取的运输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实现有效衔接与协调发展,降低整个物流运输系统的碳排放量,从而提高交通运输工具的利用率。4.3提高货运业务的能源效率通过使用新型交通工具和对工具的良好运转和维护,提高农产品货运业务的能源效率,将低碳技术在多种技术途径中得以应用和发展。同时,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现代化农产品生产企业等购买高效率车辆,增加燃料的燃烧效率,通过充分燃烧,降低废气排放。通过定期对驾驶员的培训,提高驾驶员对车辆的操作、机器的养护技术,改善驾驶效率和工作效率。4.4加强物流合理化运输通过运输联盟、第三方物流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加强物流合理化运输。在公路货运方面,减少零担运输,强化运输的组织和协调,化零为整,增加整车货运;在水运方面,通过加船减速,减少燃油成本;在航运方面,进行有效的航空联合,共享航空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减排;铁路运输是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最低碳、最绿色的的运输方式,因此,可适当加大使用铁路运输的频率,进行运输合理化规划,真正实现低碳运输。加强运输集约化效果,从而有效降低货运强度。采用集约化经营模式可以提高道路运输户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道路运输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增强运输企业的经营实力,加强地域间道路运输业的联系,扩大企业的组织规模,促使实力雄厚的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运输业务,提高运输市场的集中程度。4.5加强能源低碳化建设在运输过程中,运输成本即由运输设备折旧、人力成本及大量的能源消耗成本构成,而能源大量消耗势必造成碳排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运输中的能源消耗,才是减排的根本性解决办法。因此,加大对铁路运输、海运基础设施以及管理运输的投资,提供充足的装备及财政支持,有利于企业更多地采用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的运输方式,从而降低整个物流系统的碳排放量。加强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如加强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的能源来源和应用;在石化能源的使用上,也要衡量各种能源的利弊,加强相对污染较少的能源的使用。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新能源、新动力运输设备,如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双燃料船舶的使用等。
5结束语
关键词:绿色物流;运输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F5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绿色物流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实质就是追求环境与人类和谐生存和发展。在物流运作过程中,运输成本所占比重最大,运输成本占了物流总成本中的40%~50%,也是碳排放量最大的作业过程。从世界范围看,交通运输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我国是当今世界第一交通增长国,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费用占GDP的比重高于发达国家,运输是影响环境的最重要因素,树立绿色物流思想,优化运输体系刻不容缓,关系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生存与发展。
二、现代物流运输体系的构成及特点
按照运输设备、运输工具及线路的不同,物流运输方式主要分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其特点如下:
1、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陆地长距离运输的方式,其优点主要是稳定、安全、节能,对环境污染小。据测量,铁路运输中二氧化碳每公里排放量是公路运输的一半、是短途航空的四分之一,可以说铁路是运输方式中当之无愧的低碳绿色交通;其缺点是不能进行门到门服务,货物滞留时间长,不适宜紧急运输。
2、公路运输。公路运输一般使用汽车,目前我国货运汽车仍然保持大型货车和小型货车相结合的汽车运输体系。其优点是灵活、便捷,已成为物流运输中不可缺少、且越来越重要的运输方式,公路货运越来越成为现代物流系统中的支柱性运输方式;其缺点是能量消耗高、废气排放高、运输利用率低,是各种运输方式中最不环保的一种运输方式。
3、水路运输。航运被认为是最具低碳效率的一种运输方式,其优点是水运能耗少,污染小。据国际油轮独立船东协会的研究报告,航运业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6%,并且在大批量和长距离的运输中价格便宜,可以运送大型超重对象;但缺点是航行速度比较慢,货物装卸搬运费用比较高,无法实现“门到门”运输。
4、航空运输。航空运输的货物多为高价、急需物资,其优点主要是速度快、时间短;但缺点是运输费用高,运输重量小,而且航空运输消耗大量的石油,造成的巨大噪音困扰着机场附近的居民,同时其排出的大量废气直接对大气造成很大的污染。
三、绿色物流思想下运输体系优化的措施
为降低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后果,涉及交通运输的各方均应积极地寻找对策。在我国,运输成本占物流成本的50%以上,因此寻求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效益(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物流运输体系,对物流活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建立和规划高效低碳交通系统。为了减少因交通造成的碳排放,建立和规划高效低碳交通系统,加强物流园区的开发,公路、铁路、民航、港务等各部门都要统一协调规划,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通过高层次的物流园区统筹规划,实现区域内物流园区的协调发展。
2、物流运作与节能管理相结合。实现低碳物流策略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而且需要管理创新,尽量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必须对运输方式所具有的特性进行综合评价。通常是在保持运输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尽量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包括转向铁路、海上和航空运输。联合一贯制运输是物流现代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3、开发高级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高级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将通信、计算机、物流技术融为一体,网上车、货的动态信息,使货主通过因特网方便地查询拖运货物的动态信息,还能够与企业现有的调度、财务和仓储等系统集成,实现物流管理一体化。
4、加大对绿色运输工具的开发与生产,重视物流装备的低碳化。绿色运输工具是绿色物流的基础,运输业使用燃料所释放的气体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交通运输领域应大力发展电力机车,研发利用太阳能和电力相结合的混合动力机车等;在物流设备方面,设备的省力化、清洁化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的处理上,要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
毫无疑问,绝对的绿色运输是不可能实现的,偏爱公路运输和空运的运输产业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然而,在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压力下,发展绿色运输也是大势所趋,可以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绿色运输的前景依旧光明。
(作者单位:江西蓝天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夏春玉,李健生.绿色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8.
近两年来,全国空气质量最差排名中,廊坊始终位于前十之列,廊坊市的雾霾天气已经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雾霾天气的治理需要众多行业的全面配合协作。为此,从货物运输业入手,首先分析了其对雾霾天气控制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廊坊市货物运输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几点应对雾霾天气的具体低碳对策,希望能为廊坊市的空气治理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廊坊;货物运输业;低碳
中图分类号:
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057-02
1 廊坊市货物运输业应对雾霾天气的重要意义
2013年来,多次大规模的雾霾共涉及1/4国土面积,影响约6亿人。据2014年3月环保部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空气质量最差的前10位城市中,廊坊排第9名;据PM2.5监测网显示:2014年上半年空气质量检测中,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前10位城市中,廊坊排第8名;2014年8月1日PM2.5监测网显示实时数据:该日全国空气质量最差城市排名,廊坊排第9名。一系列的数据背后显示出廊坊市的雾霾天气异常严峻,空气质量改善迫在眉睫。廊坊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2013年廊坊市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廊坊市城区大气污染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4年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生态建设摆上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上,通过多种手段,多种途径,加强治理大气污染,综合施策治理雾霾,从而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过硬的措施,重拳治理污染。
今年已公布的北京、上海、广东等城市的雾霾源清单中都提到了交通业,可见交通业是雾霾天气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货物运输业是交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货物运输业的有效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雾霾天气;同时,雾霾天气也对货物运输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是雾霾天气加重货物运输业的不安全系数,二是雾霾天气减慢货物运输业的运输速度,三是雾霾天气还会控制或限制运输车辆出行。
2 廊坊市货物运输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廊坊市由于是个内地中小城市,其货物运输业主要是由公路运输业组成,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廊坊市的货物运输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统计局在2010年至2013年的廊坊市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公路货运量几乎是逐年提高,见图1所示,从2010年度的9162万吨提高到2013年度12067万吨;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持续增加,见图2所示,从2010年度的150.2亿吨公里提高到2013年度202.2亿吨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连年上升,如图3所示,从2010年度的9005.3公里提高到2013年度10052.2公里。
以上数据显示,廊坊市的货物运输业有了较大较快的发展,但是,面对雾霾天气,针对低碳发展,廊坊市的货物运输业的主体-货物运输企业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货物运输企业低碳意识薄弱
先有意识,再有行动,目前,廊坊市的大部分运输企业在低碳意识方面还很欠缺,过多的精力放在挣利润和压缩成本上面。如果出现成本与低碳的矛盾,很多企业都选择了前者而放弃了后者,因此运输企业没有主动形成低碳的意识;另外,运输企业的客户货运需求者对于低碳方面的要求也很少涉及,政府相关部门在低碳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也不健全,比如低碳的政府奖励与补助、不低碳的监管与惩罚这方面还是近乎空白,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运输企业的低碳意识。总之,货物运输企业的低碳意识较差是由货运供应方、需求方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影响的结果,低碳意识的薄弱致使现在的货物运输企业的低碳行为的缺失。
2.2 货物运输企业规模偏小
在廊坊市中心、郊区,尤其是开发区,随处可见众多的货物运输企业,这部分企业大都是租个门帘、雇几辆车、雇几个人,就组成了货运企业,规模很小。由于规模很小,资金筹集能力很差,货源搜寻能力很弱,这些企业只能不定期的接一些主动送上门的散货。散货到来的时间不固定,货物量也不稳定,这些因素一方面会造成货物运输企业运输成本很高,另外一方面也很难实现车辆满载,达到低碳运输。
2.3 货物运输企业设备较落后、管理水平低下
众多的货物运输企业的硬件和软件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下,主要表现为:第一,货物运输企业多数都没有运输软件,少数中大型企业使用了GPS和GIS系统,软件设备落后,很难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调度和满载设计;第二,货物运输企业的大部分车辆比较陈旧,排放污染较难控制;第三,货物运输企业管理者专业能力较差,管理水平较低,无法对于货源进行集中管理,直接导致车辆的空载率很高,实载率很低,难以做到绿色运输。
3 廊坊市货物运输业应对雾霾天气的具体低碳对策
针对廊坊市货物运输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本文提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加强。
3.1 加强低碳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要想加强货物运输业的低碳绿色运输,首先要加强其低碳绿色运输意识:一是货运企业主动加强低碳意识,这方面主要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和培训,让货运企业意识到低碳对于企业本身、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低碳运输发展的必然性,从而使其主动尽早转向低碳运输;二是货运企业被动加强低碳意识,这方面主要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和货运需求者的要求来实现,比如,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低碳运输的监管,对于达不到要求的进行惩罚和制裁,从而强迫货运企业向低碳运输转型,其次货运需求者在消费时可以将低碳环保运输方式作为考核服务商的一个重要指标,因而货运企业为了获得订单,也会被迫的加强低碳意识。
3.2 货运企业建立虚拟联盟企业
由于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下,货运企业的空载率很高,实载率很低,严重违背低碳运输的要求。本文提出结合廊坊市现实情况,众多微小的货运企业可以建立虚拟联盟企业,从而是企业规模变大。规模变大的虚拟企业就可以有能力来实现多式联运和共同配送等低碳运输方式。在众多的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的污染物排放量是最多的,而廊坊市的主要运输方式就是公路运输,采用虚拟联盟企业就可以使货源增加,货量加大,从而达到铁路运输的规模,最终实现铁路和公路的联合运输。面对各种微小货运企业订单很小且不稳定,因此在城市配送这环节空载率很高,实载率很低,采用虚拟联盟形式,就可以将众多的小订单进行合并,采用共同配送,提高货运企业的实载率,最终实现低碳运输。
3.3 改进货运企业的运输设备
目前,货运车辆大多是都是采用汽油和柴油发动机,这些发动机油耗大、碳等污染物排放量很高,因此,低碳绿色运输可以从货运车辆的动力角度进行改善。目前污染物排放量比较小的、噪音比较低的发动机主要由电动发动机和绿色能源发动机,并且成本也比较低,货运企业可以投资改进自己的运输设备,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物的排放问题。
参考文献
>> 中石油公司石油运输路线优化研究 国内石油公司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探讨 石油公司成品油损耗控制研究 中外石油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比较研究 新型石油公司后勤服务外包模式研究 中国石油公司与跨国石油公司国际化比较研究 开自己的“石油公司” 私营石油公司为何梦破? 中石化135亿购加石油公司 中国石油公司的中东尴尬 跨国石油公司并购的发展历程 国内外大石油公司投资分析 三大石油公司获暴利之后 中国石油公司海外受挫 索恩顿石油公司的战略地图 1870—1937年外国石油公司开拓中国 国际石油公司甲方物资 美石油公司加速渗入中国市场 国际石油公司:上游投资变局 跨国石油公司投资战略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关键词】石油运输;运输路线选择 ;路线优化; 运输系统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面对高油价时代的到来,成本剧增的物流运输企业如何应对挑战?运输公司的做法是:发挥专业化管理优势,优化运输路线。全面开展运输效率提速工作;强化经营管理,在降本减耗上下功夫,抵御高物流成本经营风险。
一、运输路线规划
(一)运输车辆路线安排问题
运输车辆路线安排问题(VehicleRoutingProblemsVRP)是指运输车辆从一个或者多个设施到多个地理上分散的客户点,优化设计一套货物流动的运输路线,同时要满足一些列的约束条件。该问题的前提条件是设施位置、客户点位置和道路情况已知,由此确定一套车辆运输路线,以满足目标函数(通常,VRP的目标函数是总费用最少)。实际上,VRP是按如下假设定义最少费用问题的:
(1)所有车辆路线均起始并终止于设施点。
(2)每个客户只能接受一个设施的货物。
(3)满足其他一些约束条件。
(二)定位―配给问题
定位-配给 问题可解释为:依据客户点的地理分布与货物分配关系,确定出某一地理范围内设施的数量和位置。
二、石油配送路线优化
(一)运输车辆安排
城市间石油运输主要是靠油罐车来运输,属于危险品运输,一般是在半夜凌晨车辆较少的时候进行运输的,因此一般可以不用考虑交通堵塞的情况,可以用最短路径发来进行运输路线地安排车辆运输。
(二)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的措施
1.加强市场监管
良好的时常运营需要一个规范化的市场监制,才能创造一个有序的运输市场氛围。(1)严格的市场管理机制能加速市场的运作,整体清算以及规范运输业的收费制度和内容,加强实施运输专项治理。(2)根据“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基准,有计划地处理运力超过运量的主要因素。(3)实施多元经营管理机制,开展运输市场多种准入操作模式,研究科学的热线、主干线和客运线路经营权招投标,经过市场运作构建公开、良好的市场运输环境。
2.提升运输行业的生产力
实施多元化筹资的经营模式,积极鼓励各种结构组织以及个体经营商户投资建设客货运场地,完善运输场地的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做出合理的客货运场地规划,明确选址以及建设工作,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促进运输市场生产力的进步。
3.调整运输市场构架
加强运输市场结构调整,扩大公路运输市场规模。于单位结构组织按照治理机制着手,将“精、专、新、特”作为全新的规划趋势,积极鼓励社会群体投身于运输行业,提高我们就业率。于运输结构组织需加大开展超长线路、高速快客推行集团化。危险货物、跨区线路、站场经营、现代物流实现公司化,而维修、检测、驾校、线路等管理经营鼓励其呈多元化发展。于运力结构中,国道主干线客运、高速公路需以高级客车为主要发展点;城乡客运以普通客车或者中级客车为主。
4.加强队伍建设
根据“设权应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的基准,健全行政执法检查制,保证执法人员于开展行政处罚、行政许可以及监督监测时,根据法定范围、权限、程序处理,建立良好的执法榜样。
三、公路运输的发展方向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成功举办世贸组织后,社会经济不断向前,物流行业也随之发展,公路于运输行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更需要方便、快捷、安全的运输目标,同时其有着较好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1.与物流结合更加紧密
物流行业属于现代化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其经济运营模式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公路运输与物流相结合,不但满足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更加适应了现代化发展进程,同时也给予了我国运输行业更大的市场机遇以及挑战。因此,公路交通运输单位需加强物流水平服务,不断提升自我竞争力。
2.科学化和规模化发展
由于市场格局的不断变化,同时公路交通运输行业也出现了更为科学和良性的转变,由过往的运输模式“走得了”转变为“走得好”。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不断增加,公路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较大的投资,高速公路的发展以及管理的完善,有利于客运和货运的发展。科学化和规模化的管理,将之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大环境,提高公路的通达作用以及改善运输条件,因此,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已为当今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的重要发展方向。
3.运输系统智能化
我国许多行业应该实现信息技术管理,而智能化运输管理系统将成为今后公路运输的发展趋势。智能化公路运输系统不但能提升公路交通运输安全服务,而且能降低交通堵塞。同时,提升公路交通网的通行作用,能减少汽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而提升汽车运输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加快物流运输发展的对策
1、发展现代物流业并不仅是提高道路水路运输企业组织化、信息化程度,改变经营主题多、小、散、弱现状的直接途径,也是加强行业监督、营造统一规范、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运输市场最有效的抓手。
2、打破传统的运输管理体系,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打破现行条块分割的运输管理体制,统一协调各种运输方式,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实施高质量、全方位、一体化的综合物流运输体系。综合运输体系具有发展运输的大生产规模效益优势,具有运输竞争力价格优势、广泛的物流服务能力和专业经验,既能提供批量货物的一体化服务方案,又能提供特殊货物的个性化服务方案。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各种联运体系是其中水平较高的方式,联运方式充分利用面向社会的各种运输系统,通过协议完成一票到底的运输。
3.运输决策不当。现在很多企业对运输作为“第三方利润源”的错误认识和受“大而全,小而全”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生产和商业企业备有自己的车队,不愿将采购、销售、运输交由外部处理,自己承担物流运输,运输的不合理现象经常发生。运输工具、运输线路选择不当,运力不高等,导致运输成本增加。
4、要提高道路运输企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提高运输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运输效率,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来优化运输资源的配置,利用高速公路的潜能发挥道路运输的经营优势。实践表明,推广节点运输方式是有效途径。通过组织节点运输,促进企业间联合,实行集约化经营。构筑节点运输网络,重新确定大、中、小型运输工具在起点、讫点、中间点的配置比例,提升运输工具在起点、讫点、中间点结合的档次,促进运输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运力结构调整、经营结构调整和运输组织结构调整,让节点运输成为牵一发动全身的推进器。
结束语
中石油的配送运输系统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网络,需要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其中物流运输路线的优化选择极为重要,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成本尽量压缩,获得生存,提高经济效益。要坚持科学的物流管理原则,优化选择物流运输路线,抓住物流运输路线与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有效的管理及优化选择。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我国现代物流业 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现代物流业也得到迅猛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十二五”期间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中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上升4个百分点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力量。政府从产业发展高度将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支持经济持续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降低社会成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重要策略,生产企业把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机会。在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仓储经营网络化、规模化
仓储主要是对流通中的商品进行检验、保管、加工、集散和转换运输方式,并为解决供需之间和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矛盾提供场所价值和时间效益,使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价值得到保护,加快商品流转,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面对工商企业供应链的一体化物流需求,仓储企业与货运、快递、货代企业之间以及各类仓储企业之间将会加快推进资源整合、兼并重组、连锁经营与经营联盟。有条件的仓储企业将会依托自身优势,以城市共同配送为基础,通过转变经营方式与资源整合,发展区域配送网络甚至全国范围内的仓储配送网络。仓库租赁企业将会更加贴近现代物流需求,仓库设施的建设将向网络化与定制化方向发展,仓库开发方式将会更加灵活。私人自助仓储将会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期,更多投资人将会进入这个领域,现有自助仓储企业将会不断扩建经营网点,并逐步走进大型高端社区。处于阵痛期的金融仓储业将随着三年左右的调整与规范期后在探索中前进仍将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二、物流配送信息化
现代物流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物流的发展。在我国大力发展信息化的新形势下,物流的信息化应该走在其他行业前面。物流配送作为政府高度重视的热点,为了适应连锁经营的发展等商业发展,物流配送信息技术也将有新的发展和变化。国外和国内的一些大型物流企业,都在规划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改善物流配送信息服务技术,以提高企业的物流配送能力。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对物流资源进行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信息化的调度以及更加有效的资源配置,从而降低配送的成本,另一方面,配送过程中通过加强管理和提高配送效率,也可以M一步提升配送服务质量,优化用户订单配送服务体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优化了供应链的业务流程,还降低了运行成本和费用。在物流配送中主要使用的现代信息技术除了普及性比较广泛的ERP系统、DRP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外,还包括条形码技术、EDI技术、射频技术、GPS技术、互联网技术等。
三、运输综合化
当下,我国的物流行业大量依靠铁路运输,辅之公路运输,并没有将运输综合化,我国拥有国际上最大的几个集装箱港口却没有与之相连的铁路,这些问题暴露出我国运输也面临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总量明显不足,结构仍需优化通道资源配置不合理,综合运输枢纽建设滞后。而是运输服务特别是道路运输服务效率和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国家对此也提出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来改进我国的交通现状。由此可以推断,我国的综合运输将会有很大的进步,对于企业来讲,合理利用综合运输,多种运输方式进行联合,是提高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运输过程效率的有效途径,季候,水运资源,空运资源,公路和铁路资源将作为一个统一的相互连接的整体,为企业供应链管理提供全面持续的有效支持。在不同运输方式的联合运作中,鸟背运输、鱼背运输、驼背运输都在进行广泛的运用,在这几种联合方式中,都涉及到了公路运输,因为只有公路运输能够提供门到门的服务,所以国家和政府对公路运输也进行了大力的支持,比如高速公路网的形成,新型与特殊货车的出现,而这也为实现运输综合化提供了条件。
四、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所连成的整体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质量和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这一过程所耗费的总成本最小。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改变了供应链上原材料、产品制造、分销到交付给顾客的全过程,也必将改变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运作模式。因此高水平的电子商务的应用,必将带来供应链管理的变革,能够小促整个供应链网络上不必要的运作和消耗,促进供应链向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这样也能克服我国企业现在对顾客需求的相应速度慢这一缺点,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大量定制化也必将在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的融合中得以实现,因此,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五、小结
物流业的形成,是现代产业演化、升级的产物,作为一个将生产与销售连接起来的中间部门,为企业更快的将商品和服务传送到消费者手中,为消费者更便利的获得商品和服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广泛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将专业化分工推进到更高的层次,引起了流通领域的一场革命。在现代大生产的格局中,物流业的发展,与企业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以及获取利润的努力互动,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而产生的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将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更大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国物讯网,2012:《物流与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
[2]钱东人,初建环.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产业[J].商业研究,2003,2.
[3]蒋平,未来仓储行业发展将会呈现六大趋势.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11
[4]中国互联网即时配送专题研究报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