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区体育 影响因素 人群结构
1 前言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体育是人类发展的中要因素,是全面提高生活质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1995年6月20日颁布的《全名健身计划纲要》又是一项运用各种形式的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国民素质的跨世纪的群众发展战略规划。而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群众体育活动的最基本部分社区体育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群众体育的开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因此开展好群众体育运动必须从社区体育开始抓起。
本文由辽宁葫芦岛市三个不同发展水平的社区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采用典型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影响葫芦岛市社区体育的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便为葫芦岛社区体育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三个街道社区的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体育活动人群(300人)及部分社区体育指导人员(20人)
2.2研究方法
问卷点调查法和访问法:
本文与2008年9月~2008年11月在葫芦岛市以社区为单位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活动人群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面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我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社区作为调查范围,其中,一个是社区体育开展较好的渤海街道社区;另一个是处于城郊结合部的东城街道社区,社区体育的发展相对落后:第三个是龙港街道社区,社区体育的发展一般中等程度。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于意识
由调查结果表明,葫芦岛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年龄呈“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即老年人和儿童人数较多,中年人、年轻人的人数较少。经调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老年人大多闲赋再家,为了生活的乐趣和防治老年性疾病,参加社区体育活动是他们直接的选择,儿童则有老年人照看,因而也随一起参加体育活动。中年人和年轻人由于处于紧张的工作和学习状态,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机会不多,再加上有的人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于是造成了现在的现象。
3.2社区体育锻炼的设施和内容
由调查体育锻炼者的活动场地和活动项目的选择可以得出,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由于活动场所的限制,大多数的活动还在非规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体育锻炼设施严重不足,或者由于场馆的费用太高,锻炼者无法承受,从而无法满足居民的锻炼需求。
3.3社区体育经费
目前,葫芦岛市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街道辖区为单位和居委会为主要团体成员构成的行政主导型体育组织活动。而第二种活动形式由于活动的场地、设施是因陋就简,活动内容简单,所以基本上没有活动经费。
3.4技术指导力量
通过对经常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居民和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调查表明:一是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缺少工作目标定位,在实际中没有和好的发挥作用。二是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知识缺乏,在已经具有社会指导员称号的各级指导员中,有许多是体育行政部门、街道社区的干部,这些人中大部分并不能实际履行体育指导的工作,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指导需求。
4 结论
4.1从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年龄结构来看,呈现“马鞍型”的格局,中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低于老年人和青少年,从而使得社区体育锻炼的人口不稳定、不合理。
4.2社区体育场地与器材设施的严重不足导致体育锻炼场所大多为大面积的空地、公园、公路、河边等一些自然环境,进而也就限制了体育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4.3能进行社区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购买体育设施的经费较少,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和企业、个人的资助,这些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锻炼需求。
4.4所调查地区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力量相当薄弱,社会体育指导在数量和质量上与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得的差距。不能真正的进行社会指导,使居民的锻炼更加合理与科学。
综上所得,当前,葫芦岛市的社区体育的发展还存在许多制约的因素,有许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社区体育的开展只依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方面的协助,大到政府、企业单位、小到家庭和个人,都应该为社区体育的开展尽一份力,使社区体育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把社区体育建设的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姜丽.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3):27-29.
从上面新颁布的城乡规划法和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可以看出一是取代了原来的城市规划法和省城市规划条例,范围由城市拓展到城乡区域,实行了规划一体化与全覆盖,二是第一条都强调了规划的重点是协调城乡空间布局,也就是强调了城乡区域统筹各项资源、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的空间布局。这就体现了新型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与规划的法律法规是相符合的,现就本人对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从杭州市为例规划上进行探讨与建议。
一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的重要性
⑴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城市化应当与工业化共同成为相互促进、,不可缺少的两翼。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人们认识到城市化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已严重影响到内需市场潜力的发挥,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
⑵推进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是解决城市建设要素制约的重要途径。国家对土地管理政策严格化的施行,确保18亿亩耕地的保护,土地占补平衡的掌握,使城市建设用地逐年减少,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集聚,通过城乡区域统筹,加快土地流转,可以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的制约,推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⑶推进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是加快产业转型、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在我国解放初期,城市的发展依靠着农村的支持,城市化率相当底,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种资源向城市集中,以前是“农村包围城市”,现在是城市反噗农村,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使农村也能享受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与好处。浙江乡镇企业发达,但是产业的层次也相当低,有些甚至是牺牲环境在发展,如何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加强环境保护,是浙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⑷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农民收入过低和增长乏力的根本出路。浙江省农业人口过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三农”问题第一位我觉得应该是农民,“人”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二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的几点看法
⑴城市化发展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滞后也不超前。城市发展过于滞后会拖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过于超前,使房地产等行业过热,而出现泡沫经济的危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应以城市(镇)的二、三产业发展为基础,应因地制宜,不应有政府指令性指标的下达作为考核目标,而应发展二、三产业作为吸引农村人口集聚的条件。
⑵建立具有不同功能作用的城市、城镇、村庄的城镇体系,形成有密切内在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体系。引导各类城市、城镇、乡村按照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明确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要客观的评价和比较区域内各类不同城市的发展条件,包括交通与市场区位、城市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自然与人文环境、产业结构等,尤其是人员的素质。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合理的空间布局与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⑶城镇体系的发展及其空间布局应与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相互协调,以保证城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城乡区域统筹的几点建议
⑴建议编制杭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或杭州市域区域规划。在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杭州市主城区与五县市(属杭州地区的富阳市、临安市、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优化空间布局结构,避免彼此盲目攀比与不必要的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保护钱塘江的水资源与环境,杭州市要为五县市的发展创造条件,同时,明确近期应重点建设的中心镇,以增强这些镇吸纳周围镇、村的人口和企业前来集聚发展的引力。
⑵编制产业布局规划。按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建设,明确杭州市与五县市产业布局,加速杭州市产业转移,作为主城区应以三产为主,同时为五县市提业与技术支持、资金支持,避免不良竞争。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最近撰文解读党的十报告,诠释如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他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环境有密切联系,特定的发展环境必须要用相应的发展方式与之相对应,当发展环境发生变化时,发展方式就必须与时俱进。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具体体现在“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的要求上。
一个立足点——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发展方式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具体表现为:制造业产能过剩严重,重复建设问题没得到根本遏制,产业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城市化发展质量不高,等等。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就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如果不尽快改变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方式,即便国内生产总值上去了、甚至跃居世界前列,但中国也很难真正成为世界强国。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坚决克服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真正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去,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四个着力——要把推动发展的重点放到“四个着力”上
——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改革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过程。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等问题,仍然严重地制约着市场主体的活力。因此,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创造体制政策环境。
——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强化创新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我国如果不能快速提高创新能力,将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和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更加被动。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抓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依靠创新驱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形成新的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随着欧美等推进“再工业化”,我国一些领域现有的生产能力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我国目前这种高度依赖低端加工组装、缺乏技术创新和品牌的产业体系已经极不适应发展需要,迫切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变化,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着力构建与绿色发展、新能源、信息化相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我国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并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土地供应日趋紧张、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传统优势正在逐步削弱,迫切需要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进一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五个更多——加快形成“五个更多”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国内外经验表明,只有立足内需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我们必须尽快改变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增长格局,努力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需持续扩大、民生不断改善的基础之上。
——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既加大了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也制约着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要素数量投入,致使各项要素技术含量不高,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贡献有限。要改变拼资源、拼环境、拼劳动力赚取微利润的发展方式,促进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推动,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核心的新的增长动力。
——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我国经济粗放式增长,不仅单位产出资源、能源消耗居高不下,而且各种原因造成的浪费也相当严重。我国部分资源已高度依赖进口,能源资源供应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强化资源节约,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力争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更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的中国高铁正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革命性因素,正在重塑中国城市经济地理。
“八纵八横”促进城市均衡发展
根据2016年6月30日国务院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之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到2030年,将实现从“四纵四横”向“八纵八横”快速铁路网络的全面升级。
“八纵”包括沿江通道、北京经上海至福州通道、北京至深圳通道、哈尔滨至香港通道、呼和浩特至南宁通道、呼和浩特至三亚通道、银川至福州通道、西安至昆明通道。我国南北省区市在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社会文化等方面各有优势,纵向高铁贯通,将大幅提高南北城市资源配置的空间效率,增强核心区域的技术与经济扩散效应。
“八横”包括北京至兰州通道、青岛至银川通道、陇海通道、上海至成都(拉萨)通道、上海至昆明通道、重庆至厦门通道、广州至成都通道、广州至昆明通道。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横向高铁贯通,有利于中西部地区有效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东中西部城市的平衡发展。
城际客运系统优化城市群结构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围绕沿海沿江沿线纵横经济轴带,加快核心经济区城际客运系统建设,形成多个城市群集聚发展、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城际客运系统的建成,将促进城市群优化发展。随着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建成营运,城市群系统内1小时经济半径将延伸至200公里以外,加快形成0.5―1小r交通圈。广州至南宁、成都至兰州、成都至西安、成都至贵阳、太原至西安等重要省会之间或大城市之间,都将陆续修建高速客运铁路专线。这些连接线的畅通,必将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实现优化配置,增强省会城市、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在市场、产业、交通等方面形成整体联动的发展格局。
区域性快速专线将促进新兴城市群的均衡发展。目前,沈阳及周边城际圈、长春―吉林地区、郑州及周边城际圈、武汉及周边城际圈、长沙―株洲―湘潭地区、赣江经济区、皖江经济区和成都及周边城际圈等城市集中带,均将规划修建城际铁路。这有利于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加快形成和发展。
高铁体系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
城市地理体系演化是一个伴随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通过城市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区域范围的影响,促进城市化区域与组团式城市群之间、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
高铁体系推动城乡区域平衡发展。我国城市层级体系呈扁平化,缺乏功能强大的大都市和具有活力的中小城市。高铁体系连接大都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大大降低通程成本,促进分工,提高经济效率,逐步形成“资源要素集中市场规模放大创新驱动发展长效增长机制”的良性循环。在城市群内部,高铁加强各省域城市群之间、中心城市之间、省际双边接壤区域以及城乡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的合理布局。
关键词:城乡关系 城乡经济互动 发展模式
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重庆市和四川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市场联通为纽带、以公共服务为依托来带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乡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带动两地之间的经济互动,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
城市和农村作为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然而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形成对资源、资金和人才的争夺,从而表现出城乡之间的一种对立和对抗。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不论是偏重城市还是农村的发展战略,都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农村地区的问题表现为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农业社会效益高与经济效益低等一系列矛盾。城市地区的问题则表现为市场容量有限,资源匮乏,土地稀缺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解决,绝不仅仅是城市或农村某个区域的发展所能完成的。
城乡经济互动的内涵和研究现状
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其实质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动态过程。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实质是在明确城乡分工、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城乡经济之间一个双向发展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易斯提出了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经典模式,即城市—工业导向模式。弗里德曼和道格拉斯提出了农业城镇发展模式,通过合理的城乡联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新格局是其核心观点。麦吉等人提出了Desakota模式,Desakota是在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之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空间地域单元。道格拉斯通过对泰国东北部的研究,认为区域城乡经济的共同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城乡经济联系的区域建立的区域网络系统。国内学者认为,应根据资源优势互补原则在不同区域的城乡之间构造协作体系,并强调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曾菊新首次提出了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在实践领域,不同类型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存在着很大不同。
从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来看,更多是将重点集中于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空间模式与布局或者是宏观的政策规划上,而对于如何在实践中对城乡不同产业或者行业之间进行经济联系与互动则鲜有研究。
成都市新型城乡经济互动模式构建
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我国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国内外关于城乡经济互动的理论一致认为,要消除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乡区域不同行业间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因此,根据成都各行业的性质特点,并结合成都农村自身优势和劣势,可将各行业合理的引入到农村,从而城市的资金、技术、信息等通过产业引入途径向农村流动。一方面,城市产业的引入可带动乡镇企业集中发展,农村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也可充分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城市交通堵塞、城市用地紧张、城市污染等诸多问题。
依据城乡区域的行业差异,可以将城市的行业分为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混合型四大类,按照每类行业的特点,并与农村的优劣势结合考虑,设想按照中心发散型(见图1)、点轴联系型(见图2)、网络型(见图3)三种模式来规划各行业在城乡区域间的发展结构,为农村产业和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并以政府政策加以引导与推动,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城乡行业互动,最终达到城乡经济互动的目的。
技术密集型行业及农村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适用中心发散型。中心发散型是以技术密集型行业为领头羊,通过将复杂技术分解为多个部分,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产和制造工作分包给乡镇企业,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同时,在城区建立工业园,组装来自不同地方的部件,对分散开的技术加以集成和优化组合。通过这条路径将技术行业引入农村,使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农村产生辐射作用,盘活农村经济。这样,农村和城市各种资源能得到优化配置,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较低。而资源密集型行业,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较多的土地、原始森林生产资料、江河湖海和各种矿产等自然资源。二者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适用点轴联系型。点轴联系型有“一对一”的特点,是以各行业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在合适的乡镇地区建立加工制造分厂,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形成规模生产。农村所产原材料经过加工制造,其价值得以成倍提升,将显著提高农村的经济产出效益。这种将城市产业引进、产品输出的过程,将带动城乡经济的互动,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
混合型行业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金、技术,以及自然资源等多种投入要素,因此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可采用网络型。网络型发展模式具有“点与点之间交错互动”的特点,各行业可根据城乡各区域的资源优势,以及其自身对资源的需求偏好进行定位,定位后的各点生产的优势产品,再推销到需要此产品的其他点上,从而形成点与点之间的互动。进而以四通八达的交通和信息网络为支撑,使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一系列活动涉及网络轴线所贯穿的所有区域,在城乡区域内形成整个系统的经济互动。此过程既包括城乡之间的互动,也包括乡镇与乡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各区域间的经济将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互动。
通过对不同行业的投入与产出的特点和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三种模式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结论: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城乡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适用于中心发散型模式,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则适用于点轴联系型模式,而混合型行业适用于网络型发展模式。
城乡经济互动发展进一步深化的意义
城乡经济积极高效地互动联系与发展,将会促进城市土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二元市场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解决。从资料可以得出,城乡经济差距大,甚至逐渐拉大,原因在于没有很好地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城乡政策性收入不一样;同时,又不能使城乡要素真正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劳动力流动受到严重阻碍,致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缩小。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差距,而且要充分利用城乡要素资源,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因此,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应该从问题的根本入手,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允许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同时统筹城乡政策,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对四川省成都市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以最终实现城乡资源顺畅流动,共享一体化,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首先,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其次,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壁垒,促进城乡市场有机融合,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再次,以城乡经济的互式发展彻底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利于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现象,为我国经济发展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段娟,文余源,鲁奇.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发展, 2007(1)
2.张华瑛.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1)
“六个加快”将经济发展放在各项工作之首
“六个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六个切实”大力改善民生
“四个努力”部署民主法治和社会管理工作
“四个要点”部署文化建设
2012年6月18日,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在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上,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为题作党代会报告时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以“科学发展、富民兴渝”为总任务,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力争2017年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重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再经过10年左右的奋斗,到直辖三十周年前后,重庆现代化建设大步迈进,一个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新重庆一定会崛起在祖国的西部大地!
舆论认为,这是一个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的报告,这是一个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报告,这是一个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报告,这是一个目标明确、求真务实的报告,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催人奋进的报告。
张德江所作的报告从“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差异很大”的特殊市情出发,准确把握重庆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围绕报告主题,科学务实地确立了未来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指明了重庆前进的方向。
报告提出了重庆发展的战略思路,即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以“科学发展、富民兴渝”为总任务,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力争2017年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同时,报告明确了建成“三中心两集群一高地”、实现“三个领先”的目标任务。
“六个加快”将经济发展放在各项工作之首
张德江所作的党代会报告将经济发展放在各项任务之首,提出了“六个加快”的工作措施,特别将工业放在经济发展之首,还提出了农业、服务业、科技、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举措。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将改革开放和扩大内需作为“驱动力”,将构建产业集群作为“主攻方向”,将实体经济作为经济的“主体”。特别是从当今时展的大趋势和新要求出发,强调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高度重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报告还用较大篇幅阐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效益农业等新思路,根据区县发展需要,提出要“切实推进简政放权”。整个经济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和改革创新的味道很浓。
“六个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是中央赋予重庆的特殊重大使命。党代会报告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战略重点,明确提出统筹城乡改革、“一圈两翼”发展、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六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六个切实”大力改善民生
张德江在党代会报告中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报告从落实“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根本要求出发,围绕就业、教育、住房、医药卫生、社保、收入分配六个方面,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进行了部署。
“四个努力”部署民主法治和社会管理工作
当今时代,是法制不断健全、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新时代。报告首先明确,要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广泛调动全市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凝聚强大合力。报告对发展人民民主、坚持依法治市、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建设等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强调要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权威,坚决防止、徇私枉法、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坚决防止和反对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干预具体案件。
【关键词】区域统筹 数量模型 新格局
Abstract: This study is a depar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Liuzhou City, forexample, on the basis of the number of model analysis, toexplore the best path and manner of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co-ordinating new pattern, as well as the optimal strategy ofthe regional industry layout; seek to accelerate thedevelopment of mega-cities surrounding regional integration, strengthen the core position of the central cityarea, to optimize the strategic approach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structure.Key words: regional co-ordination, the number of models, a new pattern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背景
柳州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第二大城市,辖四区(柳北区、城中区、柳南区和鱼峰区)六县(三江、融水、融安、鹿寨、柳城、柳江),市域面积18707.25平方公里,市区面积658.31平方公里。目前看来,柳州市区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市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突出;而柳州市区发展空间受行政区划影响,城市向外拓展,特别是向南、向东延伸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强化柳州的区域中心地位,增强区域发展优势;同时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强城乡统筹发展,急需科学理性地研究如何运用行政手段构建区域统筹新格局。
本次研究范围为柳州市区以及柳州市域南部柳江、柳城、鹿寨三县辖区范围。 本次研究突出进行了如下四个方面的创新:
研究、总结市-县统筹发展模式,分析格局调整的战略意义,体现预警性
本次研究分析国内市-县统筹发展案例,总结模式,寻找适合于柳州市的发展策略。
撤县改区模式
部分大中城市的城区发展空间不足,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采用撤县改区模式可以带动周边县市发展,实现全市经济实力整体增强。
撤县改区模式包括“撤县改区,整体划入市 ”和“部分并入市辖区”两种形式。
政府驻地搬移模式
采用这一模式的主要原因是,旧城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交通闭塞,无区位优势,对全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不到“以城带乡”的辐射作用。
政府驻地搬移模式包括“整体搬迁,异地重建”和“经济先行,带动政治中心的转移”两种形式。
政府驻地搬迁最大困难来自于资金限制,资金困难解决不当会影响搬迁效果;同时“双中心”发展模式存在较大风险,在全域经济的集聚效应较弱的情况下,双中心建设可能造成双中心发展均不佳局面。
因此,柳州的城乡统筹格局调整应当结合实际选择适合市、县自身的发展模式。
综合应用地理数学模型,数量化研究城镇体系发展规律,体现整合性
为了更好地指导战略背景下的柳州城镇拓展和体系结构调整,本研究根据城镇体系理论和城镇规模分布理论,借助定量手法来分析柳州市域城镇体系的水平、层次及其行政建制的合理性;根据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来分析柳州市域城镇化的发展效率;运用城镇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来分析柳州市域各城镇的吸引范围。根据以上的综合分析,从城镇体系的宏观层面上为柳州市未来的城镇扩张和发展战略选择提供依据。
在柳州市城镇结构的合理性分析中,主要运用了:
1、“等级体系不平衡指数”模型
S为不平衡系数,n为城镇数量,yi是城镇人口S位于0-1之间:0.5以下为相对平衡,0.6以上为相对不平衡。
2、规模-位序分布”模型
P为城市规模,R 为位序,K为理想城市规模数,q 为集中指数常数。依据集中指数 q 的大小分类,可以分为 3 类:首位型 q ≥1.2;集中型0.85〈 q
分析结论:柳州市域城镇体系规模差异大且严重不均衡;中心城区首位度高,城镇体系发育尚处于初期阶段。
在城市发展效率分析中,运用了“城市-经济增长相关系数”模型:
Y= a+ blnX+ε
Y:人口城镇化水平;X人均GDP;a、 b是系数;ε统计误差。
分析结论:柳州地区b值小(国内总体b=4.6238 ),说明城市化的经济效率并不高。城镇人口增长和经济水平提升不完全协调,城镇化的效能有待提高。
在城市吸引和辐射范围分析中,运用了“聚集维数”模型:
各市镇之间的空间距离( 柳州中心区辐射平均半径Rs=23.86 公里 )
以最大城市(中心城市)作为重心,Rs为平均半径,S为点子(城市)个数,ri为某个城市到中心城市直线距离,〈〉表示平均。
分析结论:柳江县完全被纳入到了柳州市区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相互整合;柳城、鹿寨县相对较为遥远( Rs=23.86
构建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预测模型,从经济发展及人文社会各个方面进行前瞻性分析,体现系统性
本研究采用时间序列方法,构建趋势模拟模型,对柳江县不进行格局调整以及进行撤县设区的两种情况下的发展状况进行前瞻性预测,以确定格局调整的可行性。
由上表,预测结果:
(1)撤县设区将加速相关区域的城镇化进程。
(2)撤县设区后人均生产总值增速加大。
(3)撤县设区将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使用效率。
(4)撤县设区在提高工业化质量、加速城市化进程方面起积极作用。
运用城乡统筹规划的方法,研究县域、次区域以及集镇三个层面,多方案比选,得优化方案,体现可操作性
以区域分工、城乡空间功能联系为出发点,在综合考虑功能联系与相似特征两方面的基础上,根据经济活动指标、距离指标和集镇繁荣程度指标相叠加,提出对县域空间的次区域划分方法。
以次区域作为格局调整的基础单位,提出了柳城、柳江、鹿寨三县进行格局调整的各种可能方案,并对各方案的优劣进行详细的比较论证,最终得出优化方案。
结论
本研究以科学的数量化分析了柳州区域统筹发展格局调整的必要性;以多模型趋势模拟了其可行性;以多方案论证了其实施性。在本研究的指导下,柳江县土地与规划建设已纳入柳州市城市规划区统一管理;柳州中心城区重型产业加快向柳江县转移,由于政府指导方向明确,致使相关企业信心增强。同时柳城、鹿寨等地的相关协调也有序进行,构建柳州区域统筹发展新格局的工作正全面而深入的展开。
参考文献
1. 刘佳燕,王伊倜,苏航, 区域一体化趋势下新城发展战略的再思考——以广州大都市区为例. 北京规划建设, 2010年01期.
2. 朱菁,张沛,张中华, 国外区域一体化实践对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启示——以西咸一体化为例. 现代城市研究, 2010年10期.
3. 俞斯佳,韦冬,张娴,乐芸, 以区域统筹为核心,推进环淀山湖地区合作发展.上海城市规划, 2011年04期.
4. 杨介榜,基于城乡区域统筹的县域总体规划鉴析——以温州市苍南县为例. 规划师 , 2009年05期
5.刘玉, 基于三产互动与城乡统筹的区域经济空间分析. 城市发展研究, 2011年04期.
6. 张鹏,杨青山, 王晗, 基于城乡统筹的长吉一体化区域小城镇发展分化与模式研究. 经济地理, 2011年04期.
作者简介
王磊,男,1976年11月,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所长,注册城市规划师
从2011年10月至今,十前各省区市党代会均已召开。各地党代会报告勾勒出未来5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实现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等成为其中的关键词。
目标:实现城镇居民收入倍增
各地党代会报告都提出了今后5年的总体奋斗目标,其中对于增加居民收入的表述尤其吸引人们关注。
走在经济发展前列的江苏省提出,到2015年,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确保2017年全省居民收入比2010年实现倍增。
“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江苏省2003年提出的“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的第二步,届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0万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万元。而在2011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34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805元。
上海市提出,未来5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高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常住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左右,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上海市在2011年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560元(约12784美元)领先全国。
在西部,陕西省提出将在今后5年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全省生产总值比2011年翻一番,人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比2011年力争翻一番,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四川省表示,要努力实现全省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三个翻番”。贵州省提出,到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
在民族自治地区,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广西表示将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差距逐步缩小的目标,到2016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2%以上。
此外,辽宁、安徽、海南、福建等地也都提出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目标。
转型: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本次换届,各地党代会报告均用较大篇幅结合自身定位予以具体阐述。
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于这个中部大省发展而言无疑是针强心剂。中央将河南定位为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并希望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为此,河南省报告提出,要着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提升交通枢纽、商务、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着力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能力,把有条件的县(市)发展成中等城市,把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
未来5年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辽宁省报告提出,要以提高重大装备制造成套能力和关键部件配套能力为重点,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方向、突出特色,重点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抢占先机、率先突破,尽快成为支柱性产业。
本世纪以来,内蒙古的GDP增速曾连续8年位于全国第一,但由于内蒙古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就显得更为迫切。内蒙古报告提出,要努力实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推动形成一体化的循环产业链,同时建设好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建立重金属防治和事故应急体系。
正在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的浙江省提出,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举全省之力,稳步推进:要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要把舟山群岛新区打造为高端海洋产业和重大建设平台;在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要加快建设综合保税区等重大功能平台;努力把温州建设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高地。
发展:深化农村和户籍改革
当前,农民与城镇居民在教育、就业、社保等方面享受的待遇仍存在一定差距,而统筹城乡发展,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经之路。
四川省表示,要坚定不移地走统筹城乡的发展之路,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报告中说,要深入推进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逐步扩大省内改革试点范围,并探索建立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步变革推进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重庆市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战略重点,要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健全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体系,稳妥开展农房和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改革试点。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和“地票”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继续探索“三权”抵押贷款,扩大农业保险。
安徽省报告认为,城镇化的过程就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是推进城镇化的核心环节,要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下大力气解决进城农民就业、住房、社保、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要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着力提高发展协调性。”经济强省江苏省在报告中提出,支持苏北全面振兴,继续推进财政、产业、科技、人才“四项转移”和南北共建开发园区,实行“一市一策”,支持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确保2015年苏北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在湖南、内蒙古、江苏、海南、陕西、天津等地报告中,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表述均未“缺席”。
“十二五”时期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
体系健全、体制改革和产品创新是现阶段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几大任务。 “十二五”时期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应该着力推动“体系完善”。要在进一步完善微观体制、加快产品创新的基础上,推动金融发展转型、体系重构与功能完善。“十二五”时期要不失时机地将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工作的重心从微观层次的金融“改革”转向宏观层次的金融“发展”,即从健全国有金融机构的微观体制、创新金融产品等转移到健全国家整体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服务功能等方面来,要以金融发展为中心,统筹安排金融改革、发展、开放和监管等各项工作,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体系。
“十二五”时期推动金融体系转型重构的主要任务
一要加快发展地方性中小银行,推动从以大银行为主向大中小银行共生并存的多层次多元化银行体系转变,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多元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从传统金融体系向创新金融体系的转变,促进创新驱动机制的形成。“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减,对创新红利的需求将逐步得到重视,对创业投资等创新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创业投资发展将迎来真正的历史机遇。
三要探索发展地方公共机构债券,推动从工业化金融体系向工业化、城市化金融体系相结合的转变,为城市化进程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必将产生越来越多的融资需求。如果不能在地方公共机构债券融资方面有所突破,不仅将严重影响城市化进程和发展方式转变,也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各种难以监管的非规范融资,从而埋下各种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