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士职业道德的内涵范文

护士职业道德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士职业道德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士职业道德的内涵

第1篇:护士职业道德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工匠精神;护理专业;职业道德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时谈到,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护理专业作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在医疗卫生行业承担着呵护生命、救死扶伤的职责。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作为全国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单位,对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弘扬工匠精神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义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教育类型。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已成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主旋律。工匠精神,从狭义的方面来讲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是指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融入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职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工匠,从职业教育自身来讲,需要将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贯穿始终。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技艺精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能工巧匠。

2工匠精神与护理职业道德的联系

将工匠精神根植于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用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严谨认真、求真务实、追求卓越、慎独内省”的思想引导现代护理职业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护理职业道德观、职业伦理观,这是促进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3将工匠精神根植于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

3.1重视德育课教学

如今单位招聘都希望招到德才兼备的人才。在中职课程教学中,大致可分为专业课程和德育课程,如果说专业课培养的是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那么德育课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提高学生道德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开设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4门德育必修课和心理健康选修课是中等职业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重要途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作为德育课教师,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选取与专业相关、与将来工作紧密结合的案例。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第4课“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时,笔者选取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庄仕华院长为例。庄仕华扎根边疆43年,巡诊近百万人次,行程40多万公里,12万例手术无一失误,300多例疑难杂症手术全部成功,获得137个奖杯和勋章,庄仕华身上无不体现出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

3.2在技能大赛中融入工匠精神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被定位为引领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大赛将工匠精神融入赛程设置,侧重考核学生技能操作的精准度。“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成为大赛的主题,赛程设置也侧重于工匠精神的考量,从原来的“求会”到现在的“求精”。目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形成了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比赛层级,开展技能大赛是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是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的重要手段。我校每年开展护理技能大赛,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大练兵的热潮,让全体学生受益。

3.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见习、实习是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既离不开在校时的专业训练,更离不开实际工作岗位上的正规化操作。在医院优秀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在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去体会工匠精神。在护理实践和服务社会中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形成独具护理人文特色的教育模式[1-2]。

3.4坚持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的活动周主题已成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主旋律,我校在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精湛的专业技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活动周期间开放校园邀请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社区群众参观校园;邀请护理行业领域的专家开展义诊活动,传授护理知识和急救技能;选派具有专业知识和精湛操作技能的师生深入社区开展便民服务;邀请护理行业具有工匠精神的劳模与学生座谈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职业道德,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中职毕业生校园分享活动。我校优秀毕业生马文娟被团中央选为“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中职毕业生校园分享团成员之一。医院文化进校园活动是行业连接职业教育的桥梁和纽带,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培养人的过程和环境也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3]。我校有效发挥校企合作优势,聘请附院临床专家和岗位操作能手作为活动项目委员会顾问。毕业生以情景剧的形式,将临床实习心得和感受以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再现了护理工作的平凡与伟大,向师生传递了正能量。在医院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激励学生将“积学修德,精技善行”的校训转化为学习、工作中的实际行动。在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下,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

护理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疗卫生行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道德是工匠精神的基础,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的高层次表现。工匠精神作为护理职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将工匠精神根植于护理职业教育,坚持“积学、修德、精技、善行”的护理人文素养基本要求,为护理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杜陈晨 单位:石河子大学护士学校

参考文献:

[1]周建军,孙萍.“工匠精神”:厚植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0):42-44.

第2篇:护士职业道德的内涵范文

80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43-01

“一法二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颁布实施以来,这一法律制度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和执行,这对从事无偿献血工作的各级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对中心血站广大医务工作者如何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开拓新思路,全面提高血液质量,确保输血事业健康向上发展,除了大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提高输血技术外,加大对中心血站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职业道德的定义和内涵

“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作为各类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属于道德以内的范畴。

2职业道德修养在中心血站各方面的相关内容

中心血站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即为医德。医务人员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改造和锻炼自己的品质,提高医德境界的实践过程。其中包括在中心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所形成的情操、仪貌、举止、言谈、品德等。

3职业道德在中心血站工作各方面要求

3.1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中心血站医务人员不但要圆满完成采血、供血任务,而且要确保血液质量、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忠于输血事业。血液质量关系到医疗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它要求中心血站医务人员不仅要热爱本职工作,而且要对献血者和用血者高度负责,那种采其血液而不关心其健康的言行与医务人员应有的品德是格格不入的。这要求中心血站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决不能粗枝大叶、敷衍了事。

3.2平等相待,一视同仁无偿自愿献血者是中心血站的“上帝”。这就要求中心血站医务人员对献血者有高度的责任心。献血者是怀着一颗爱心来献血的,我们不能因其文化水平、社会地位高低而另眼相看,不能在献血时以貌取人、以地位取人、以职业取人,不能因其与医务人员的关系亲疏而有所差别,应平等相待,一视同仁。真正体现中心血站医务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观。献血者献血是真情奉献的体现,中心血站一线采血医务人员要千方百计地消除献血者的恐惧不安心理,确保无偿献血工作的正常开展。

3.3语言规范和行为规范亲切的语言是中心血站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表现。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亲切,态度和蔼,不仅是一般的服务态度问题,而且更是采供血工作的需要,也是献血者内心的需求。热情周到的服务就要给献血者提供一个如在家一样的便利条件,主动消除献血的顾虑,让献血者感到医务人员象自己的亲人一样。在采供血活动中,中心血站医务人员还须抑制自己的心理情绪,既不能因自己的情绪而影响业务操作,又不能把自己的情绪感染给献血者,影响献血者的身心健康。总之,中心血站医务人员必须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医务美感和医学理智感,把这些情感建立在献血者的需要上,全心全意地为献血者服务。

3.4廉洁正直,慎言守密廉洁正直,慎言守密是优秀的中心血站医务人员十分重视的道德要求,也是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是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献血者、医疗患者服务的重要标志。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提倡廉洁自律、作风正派、不谋私利的美德。中心血站医务人员为献血者服务是自己的本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正直无私的好作风,对自己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差错和事故,要如实报告,不要隐瞒,更不能诿过于人;一切采供血记录、检查数据必须如实记载,不可弄虚作假;对于体检不合格的献血者,相关医务人员要及时向其本人如实说明,防止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不良后果。中心血站医务人员在其工作中要尊重献血者的人格,保守其隐私和秘密,严守中心血站的有关管理和检测信息。不把献血者的隐私当饭后谈资,更不能把中心血站机密外泄。

3.5相互尊重,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团结协作是调整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无偿献血工作在采供血过程中是一个集体参与的公益活动,它要求献血者招募、体检、血液初筛、采血、成分制备、血液检验、贮存发血等相关科室人员共同参与,医生、护士、检验人员团结合作。要尊重他人劳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支持。切不可贬低他人劳动成绩来抬高自己,更不能推诿扯皮、推卸责任。

4提高血站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4.1提高职业道德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中心血站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血站作为社会的一个窗口,它面对的是社会各界的广大群众,中心血站医务人员肩负着传递爱心的责任,在传承精神文明的过程中起着纽带作用。其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对服务对象起着举足轻重的鼓舞和感染作用,能间接的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现在很多地方将无偿献血作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

4.2提高职业道德可以提高血液质量,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发展。血液质量主要取决于低危献血者、血液检测技术水平和中心血站医务人员的责任心等三个方面。而责任心的衡量标准主要取决于人的道德水平。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医务人员将会认真的检查和筛选每一位献血者,主动把良好的技术有效的运用到采集、检验、供应等各个环节,尽其所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力地推动无偿献血向纵深发展。

4.3提高中心血站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培养现代优秀医务工作者必要条件。“修养”的含义很广泛,它包含一个人的情操、仪表、技艺、举止、言语等多方面的陶冶和锻炼,既有“修身养性”、“反省体验”的意思,又包括待人处世的态度,以及政治思想、精神风貌、知识才能等方面的能力和品质。中心血站医务人员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就会树立全心全意为献血者和医疗用血者服务的信念,可以促进其充分发挥技术和服务水平,久而久之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技术水平,达到更高的职业道德境界,成为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5提高中心血站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方法

5.1努力在工作中提高自己中心血站职业道德管理的原则要坚持以血液质量为核心,以服务态度与血液采供血技术为重点,要把高质量的血液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献给医疗用血者,千方百计为医疗用血者着想,使广大用血患者满意和社会各界满意。要建立健全管理控制体系,在岗位责任制中增强职业道德比例,并与评聘挂钩,强化职业道德责任。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中,加大职业道德含量,强化职业道德评价。在质量管理中,增加职业道德内容,培养职业道德意识,实现职业道德建设与制度管理有机结合。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增强自我约束力,完善内外监督机制,不断提高血站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第3篇:护士职业道德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1-0069-01

一、目前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管理模式的目标导向不清;针对高等护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与社会对高级护理人才需求的矛盾;院校管理缺乏专业特色等是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发展所面临的瓶颈。

二、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市场导向性原则

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是高职教育产生发展的基础,更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不断扩大完善的客观要求。学生管理工作更要立足现实,服务于地方经济,这是实现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管理目的的关键。

2.系统性原则

不同年级的护生对专业认知、学习目标、心理需求各不相同,这决定了护生管理的阶段性、连续性和规律性。针对不同年级的目标群体制定管理方案,形成一个关联学生三年学习生活管理的系统,如:针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护理专业人文素养的通识教育;对二年级学生加强技能操作训练;对三年级学生进行深入、全面的就业指导,深入各实习医院,有针对性的进行帮助指导。

3.目标导向性原则

护理专业学生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和护理技能,顺利实现顶岗就业。学生管理工作应注重对护士技能操作的要求,对护士礼仪、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考取“双证书”或“多证书”,实现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同步提升。

三、针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特点和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

1.以市场为导向,明确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定位

围绕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高级护理技能型人才这一终极目标,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为切合点,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内涵,把学生工作做细、做深,实现专业学习、实习与就业零距离对接的。

2.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护理专业特色

针对护理专业女生人数多,思想状况隐蔽性较强,矛盾问题易于延后等特点。借助护士技能操作大赛,护士礼仪大赛,南丁格尔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的贯穿,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道德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观念和职业素养,把学生和其所关心的问题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中心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

3.拓宽学生管理思路、挖掘学生管理新方法,建设专兼结合的学生管理队伍

大力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交流学习,在传承和创新中寻找本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选择部分专业老师担任兼职辅导员,促使教学和管理的紧密结合,在学生管理中突出专业特色,在专业学习里融入政治思想理论。

4.丰富和完善“三三制”辅导员工作制模式内涵,实现学生管理的全院总动员

丰富和完善“三三制”辅导员管理模式,实现“人际、人事、人居”的和谐境界。继续在配足专兼职辅导员的基础上,吸纳相关人员充实辅导员队伍,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一是实施特聘辅导员制度,凡学院副处级以上干部都应到班级担任特聘辅导员,指导、协助专职辅导员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二是实行班级导师制度,选聘专业课教师担任班级导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课外辅导的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把教书育人有机结合;三是实行辅导员助理制度。

5.抓住新生入校和毕业实习的有利契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做好新生的护理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明确专业现状,增强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实习、毕业阶段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学生管理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时期。针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就业政策的宣讲和就业形势教育,引导学生及时了解现状,提前做好实习、就业心理准备。引导实习生、毕业生及时更新职业价值理念,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6.学校与社会联手,建立校医合作学生管理工作的双向互动机制

把医院文化和对护士职业道德要求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形成校医共同育人的有效机制。

参考文献

第4篇:护士职业道德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伦理教育;职业情感;强化

传统的护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已不能适应今天护理的现状,现代护理教育观念一方面要继承传统思想,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素质,另一方面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护理科研、护理管理、护理教育能力的创新和人文素质。而护理伦理教育就是通过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努力挖掘其内在的教育因素,做到寓德育于智育之中,这对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强化道德意识,形成一贯的道德行为有着深远的意义。

《护理伦理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护理学精神和护理道德规范,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护士的职业道德应由意(意志)、情(情感)、知(知识)、行(行为)四个要素组成。

怎样才能培养独立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具有这些良好的职业道德呢?

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态度问题的了解,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

1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增强对护理专业的认识

在新生入学后,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树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对护理这门职业的认识,让具有较强职业情感的教师进行护理专业相关职业的介绍,启发引导学生树立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

2丰富教学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在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实践中,优化显性课程,开发隐性课程,认知与情感的激发有效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以这一策略指导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情感教学和情感培养两个途径,唤起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情感与主动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1];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

3优化教学环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护理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的接受,其情感限定不能局限于对病人情感的满足,应重视学生自身情感的完善和发展 ,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对病人情感的理解和关注[2]。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注重加强师生的心灵沟通。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较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是一种隐性教育。教师应以爱和尊重为前提,创造美的交流氛围,优化教学环境,培养护理情感,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利用社会教育因素,引导学生合理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明确专业与实现自我需要的关系。

4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有道德情感就会有道德行为。当前社会上反映出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一切向钱看”的思潮对护理队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护生来说,激发和培养事业心、责任感特别重要。可请护理界的老前辈讲传统、请英雄模范人物作报告或定期召开座谈会等批评不道德的坏人坏事等方式,加深与病人之间的相互了解,进一步激发护生的道德情感。

5案例教学法纳入伦理教学

教师要通过生动的事例演绎护理精神的可贵。

以我校四年制本科护理专业502名学生为教学对象,教材采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护理伦理学》,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选择护理伦理学中适合的章节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教学课时为32学时。案例教学法:(1)课前选择案例设置问题。教师在讲授新课前选择典型案例,提出要讨论的问题及方向,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充分准备。(2)课堂讨论。每组5~10人先讨论,再推荐代表发言的方式,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争取做到一人发言。(3)讲评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给予总结,点评学生的发言质量,归纳学生的观点,指出在本次讨论运用的理论知识,指明正确的思路,引导学生对案例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课程结束后,调查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接受程度和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92%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85%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护理伦理活动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

6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讲课能力

实际教学显示现成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为讲好课要广泛的涉猎资料、通过网络、电视媒体、书刊杂志等获得最新知识,而且教师之间要经常在一起探讨、交流授课内容。教师要以协调员和参与者的角色和学生共同讨论问题,交流感情,这样把伦理课和思想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感知、领悟到伦理道德的内涵。

综上所述,护理教育要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创新能力的适应21世纪的适用型护理人才,只靠单方面,单一学科的努力是不够的,这需要所有学科的共同努力,学校要顺应现代护理教育要求,优化调整课程构成比,加大人文、心理学与社会学课程比重,对德育课内容进行调整与整合,凸显德育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的地位,并要求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知识的内容去渗透伦理道德的思想,使品德教育多样化。

参考文献

[1]姜安丽,石琴,金玲.护理学“情感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护理杂志,1996,13(3):38.

[2]吴雅文.护理情感教育现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5):210-211.

第5篇:护士职业道德的内涵范文

从督导的视角解析青年教师的人文素养现状及探索培养途径。

关键词:青年教师 ;人文素养; 现状; 培养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自身所拥有的教养、学养以及折射出的人性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有形的人文知识和无形的人文精神。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其职业道德的重要精髓,内涵深刻、外延丰富,是实现自我超越的基石,具体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以及教育思想生成的源泉。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人文素质的高低对教育的成败具有深远影响。特别是卫生院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具有久远的、直接的影响。

一、现状概述

当下教育的商业化以及社会功利思想,严重冲击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治学态度,教师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笔者通过对近几年招聘入校的青年教师的教学督导,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失落,得过且过

一些青年教师没有将教学当作终生奋斗的事业,而仅视为一项谋生的职业。缺乏教学责任心,机械教学,照本宣科,作为人类灵魂的设计者,却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对上课迟到的、说话的、睡觉的、玩手机的学生视而不见;

2.阅历较浅,知识单一

较少涉足本专业以外的知识领域,特别是忽视储备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对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化底蕴不足,知识结构单一,难以应对如今思想活跃、个性张扬的学生多方面知识需求,起不到学习引导者的作用。

3.科研过热,创新不足

学校规定职称晋升、聘用需达到相应的科研分,一些青年教师不能静下心来,刻苦钻研教材教法,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行家学习,而是寻找捷径,教学目标功利化,经济收益最大化,将有限的精力过多投入到科研中,热衷于论文课题,导致教学投入不足,无暇拓展课程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督导中发现,一位论文论著颇丰的青年教师,教学组织随心所欲,一节课复习时间就用了25分钟,学生答错也不予以纠正,余下时间用PPT完全代替新课讲授,没有一个字板书,没有授课重点、难点;还有一位读在职研二的年轻教师,上课从头到尾读一遍书,经指出后再次听课,依然如故,事后她很羞涩地解释说近段时间急着完成导师布置的课题,没有备课。

二、提升途径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建立在其职业素养上的文化修养。教师在教学中传播知识的过程,也是人文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培养出高品位、高素质的人才。如笔者所在的学院,培养出来的护士需具备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改善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

1.培养青年教师渊博的人文知识

博览群书可练就广阔的心胸与远大的理想信念,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想象力、启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鼓舞我们勇往直前、探索未知的世界。因此,青年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文化根基不仅“渊”而“深”,而且“博”而“广”,涉猎各个文化领域,在知识的海洋里,陶冶身心、怡情养性。青年教师除了人文经典的阅读,还可以读一些名人自传,史记等,学习他们如何在专业中修炼人文素养,提升自身的人文感悟。阅读形式有多样,诵读、速读、精读、泛读皆可。青年教师只有学会读书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才能挥洒自如的立足讲坛,自然流畅地、左右逢源地将丰富生动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贯穿、渗透到专业课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在当今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教师专业化发展已不是唯一,只有掌握了较多的综合性知识以及知识拓展的教师在授课中,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获得学生的欣赏、点赞。

2.提升青年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

青年教师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人文底蕴的影响。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须人文知识不断积累和内化。就个人层面来说,品味书香,“腹有诗书气自华”;见贤思齐,解读和品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育素养,特别是本校优秀教师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以他们的治学方法、学术水平、为人师表和治学态度、人格魅力为榜样,自觉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对教师职业的情感。从学校层面来讲,优化人文环境,营造学术自由、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也可精选古今中外传统文化和作品、教育理论、音乐欣赏等,将其上传到教师的个人图书馆里,资源共享。学校还可经常举行青年教师演讲比赛、讲课比赛、戏剧表演等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智慧和灵性,逐步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

3.促进青年教师美好的人生追求

第6篇:护士职业道德的内涵范文

1.借鉴他国理念

旭川医科大学以三点为学校的主要教育理念,一是,培养具有丰富人格、广阔的视野、对生命、尊严、伦理观有高度理解、拥有高度知识技术的医疗人员和医疗研究者;二是,培养对地区医疗、地区福祉有贡献的医疗人员;三是,为培养通过教育、研究、医疗活动对国际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医师或者看护师而努力。札幌医科大学以三点为学校的教育理念,一是,为培养拥有丰富人格的医疗人员而努力;二是,对每位北海道住民的医疗服务都要全身心的投入;三是,探索国际化、尖端化的医学研究。冈山县立大学福祉学部的教育理念,为地域社会人们的健康和福祉作出积极贡献,乐于助人,以培养健康福祉相关全能型人才为目标。对比三所学校,隶属日本政府的国立大学教育理念广泛,注重培养综合性全面性护理人员,并且注重整体的发展力量;公立大学的护理教育理念更注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以保证满足不同类型护理对象的需要;冈山县立大学福祉学部虽没有具体的教育理念,但是对护理人员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硬性要求。随着护理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培养综合性护理服务人才,注重护理服务人才的社会属性和集体意识”成为了日本护理服务行业的基本理念。“以日本全体国民均为被护理服务,在所有人拥有‘人的尊严’的情况下,按照其意志自由生活,对其自主行为进行援助”成为当今日本护理服务业的主题。

2.教育理念转化的创新(学生素质提升)

初次培训,培训地点的前辈们首先会为护理服务人员讲解“6K”的内容,即,累,脏,高危,没骨气,相貌丑陋,工资薪酬低,扩大了从事护理服务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不被善待,如:护理服务对象的不合作,护理家属纠纷,新人不被重视受欺负等,告知新入行的“护理菜鸟”们护理服务的艰辛的同时,为他们做好“告别昨天,思考明天”的思想、身体、心理准备。方便以后的培训中,通过宣传护理教育理念、护理服务的内容,让所谓的“护理菜鸟”领会护理理念从“身”到“心”的转化,达到从照顾护理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转化为慰藉护理服务对象的心理。

3.护理服务理念的特点(来自对象需求;来自队伍认同;来自沟通桥梁,“信念桥”;“信任纽带”)

对待护理服务对象,护理服务人员采用“面对面微笑”、“事事的人文关怀”、“鼓励式护理模式”的护理服务理念,如: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饮食习惯设置饭食;购买赠送服务对象喜欢的礼物;早晨主动问好;护理服务前细心讲解;特殊护理服务时耐心鼓励;定期检查后慰问身体;如:对完全可以自理的老人们,不拘束他们的活动,不限制他们的自由的“面对面微笑”的护理模式;对部分可以自理的老人们,鼓励他们自主自立生活,最大限制发挥他们的残存功能的“鼓励式护理模式”;对无法达到自理的老人们,不歧视不忽视,悉心照料,用微笑、语言、行动来抚慰他们的内心,使其拥有自信,真正达到“事事的人文关怀”的护理服务。从“满足其渴望”、“安慰其痛苦”、“保护其远离恐惧”、“维护其尊严”、“尊重其行为习惯”等方面让护理服务人员在日常的护理服务中深刻体会对象的需求,并使之时刻可以感受“人文关怀”以及“互信互爱”的护理服务理念。

二、日本护理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变革

日本的护理改革经历过诸多措施,日本护理服务始源于1885年,日本成立了第一所介护学校;1899年提出了助产士规范;1900年进行了第一次介护士资格考试;1915年规范了介护士招聘原则;1927年日本大学设立介护相关课程;1929年成立日本第一家介护士协会;1946年建立新的介护教育体系,并且成立了“助产士介护士公卫协会”;1948年首次确立“公共介护士助产士”职业名称;1950年在短期大学内开设介护课程;1965年立法规定介护士每月夜班数不得超过8天,强制要求两人或以上介护服务人员共同劳作;1979年日本大学设立介护相关硕士课程;1988年日本大学大学设立介护相关博士课程;1990年日本将5月12日规定为“护士节”;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成立“灾害护理”介护人员小组,从县府道都开始实施具体细则;2005年日本为了女性弱势群体,开设硕士级女性保健和助产专业的介护服务。

1.护理服务教育配套设置

(1)护理学校课程设置

2013年为止,日本已有专门的介护福祉士学校378所,大学有专业的介护课教授和材,介护课程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福祉、高龄者介护、福祉情报、生活支援、精神保健、人间关系与交流等专业性课程。此外还设有介护学习、介护演习、模拟等科目。学校介护相关课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设备,介护的练习用具种类很多,如模拟人形,注射器具,紧急抢救器具等护理相关仪器。另外还设有上机操作课程,电脑中不但有介护相关的选择题和判断题,还有模拟操作系统,让同学学会应对护理服务对象的紧急抢救、突发问题,更是为了培养全面化综合性的介护服务人才。

(2)护理服务人才培训设置

日本护理服务人员的培养主要来源于两种方式,一是护理学校的培养,二是护理服务机构或者医疗组织内的转化。初中毕业生考入县准介护学校学习2年到3年,毕业后可以称为准介护士、助理介护士;任职数年相关职业后,合格通过国家考试,则拥有“介护士”资格,可持证上岗。另外,高中毕业后考入介护学校,毕业后经国家考试,合格后可以聘用为介护士。保健护士或助产护士需修满国家级介护学校的学分且毕业考核合格后,经由1年的专门课程学习,参加国家考试合格,则可以成为“保健介护士”或“助产护士”。

2.职业道德的构成内容

(1)介护课程人性化改革中的道德规范教育

日本1886年于东京成立了第一所介护学校“有志公立东京病院看护养成学校”,从国外高价聘请留学生前往学校进行教学,同时派遣留学生和国外进行友好交流访问。以此为开端,日本介护学校通过从“以人为本”-“人文精神”、“临终关怀”-“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其间,历经三次“介护课程改革”,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护为本”、“建立互信”的人性化理念发展。1951年,日本文部省统一护理机构,护理学校的介护教学规定,同时以此作为介护资格考试的标准。1968年,日本开展了第一次介护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课程中添加了介护伦理课程和介护学总论,增加了伦理课程教学,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对护理服务的认识。1990年,日本文部省对护理课程进行了第二次改革,着重培养护理服务人才的专业护理知识,加强学生对高龄者介护中预防疾病,健康常识,日常保健的掌握,一方面将高龄者介护从成人介护中分离出来,另一方面提倡学生培养对“人文精神”的重视。1997年,日本文部省进行了第三次护理课程的改革以培养对护理服务对象“保证其权益和利益”、“维护其尊严”、“尊重其行为习惯”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职业装饰与护德融合

一是“帽子”仪式。在日本,准介护士通过考核,晋升介护士前,都要参加统一的“帽子”仪式。仪式通常在完成护理学校的课程后,即将前往护理机构、医疗机构前举行。护校学生身着白色裙装,白色围裙,手持白色蜡烛,在会议礼堂由护理机构、医疗机构、日本卫生部以及护理服务部的相关主要人员为其带上白色的“护士帽”。通过在南丁格尔肖像画前宣读誓言,表明今后作为一名护理服务人员在护理服务中的“思想道德准备”和“严守护理服务理念”的态度。二是职业着装等细节要求。在职业服装上,日本护理服务机构,医疗机构都是有统一着装的要求,如:机构内的护理人员和料理服务人员要求统一着浅色上衣和裤子,多为白色、有些为浅蓝色或浅绿色,统一规定的鞋子,无跟防滑防水,指甲长度不可以涂抹指甲油,不允许佩戴耳饰和项链,不可化浓妆,不可披头散发;料理服务人员则要求更加严格,如:佩戴统一头帽,系白色围裙,通勤前用专用洗手液、洗甲刷进行手部清洁后用酒精覆盖手掌,采用计时每20分钟用酒精对用具消毒,每30分钟再次清洁手部。在细节上保证护理服务对象的饮食卫生,同时用具体行为表示对护理服务对象的尊重和负责。三是胸口名牌的要求。护理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等都要求护理服务人员在胸口处别上名牌,颜色大多是白色的,上面标有名字的汉字,汉字上方用大黑体字标明名字读音的平假名,如果名牌出现破损,会被要求立即更换。另外,向初次见面的护理服务对象介绍自己时,护理服务人员会用手指着名字,慢慢的告诉护理服务对象自己的名字,有时还会编一些好记的顺口溜以方便对方对自己名字的记忆;后期的多次护理服务前,护理服务人员也会在护理服务前再次告知对方自己的名字,不会将护理服务对象置于尴尬或是觉得自己无用处的地位。

(3)岗前研修与护德教育融合

一是,学校组织的岗前研修指导。对于即将毕业参加就职的护理服务人员,正式上岗前学校会组织毕业生参加岗前指导的座谈会,在会上再次确认护理服务人员的心意,思想上是否已经完全做好为护理服务对象服务的准备,内心是否有如何成为一名称职的护理服务人员思想觉悟等岗前研修教育。二是,就职地开展的岗前研修教育。通常的护理服务机构或者医疗机构社区服务机构,会为即将上岗的护理服务人员准备好研修人员手册,手册的第一页通常会是机构的护理服务理念和行为守则。同时,在实习期间每天上岗前,都会一齐宣读所在机构的护理服务理念和行为守则,表明当天以手册上面注明的条例为标准实行所有的护理服务。

(4)社会公德教育向护德教育的“自然转型”

在日本,学校、医疗机构、企业中并没有设置相应的“责任”、“道德”、“善”等相关的教育,但是从幼稚园开始的义务教育中,学校的课程设置、组织的课外活动、教师家长的以身作则中,这些社会公德教育可以说处处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体现。护理服务职业道德的教育,也是同样是是对护理服务人员素质的培养。

三、护理服务职业道德教育的配套因素分析

1.义务教育的配套

(1)身体素质教育培训

在日本,学校很注重培养小孩子的身体素质,经常会看到小孩子们排成队,穿着运动裤在操场上跑步。日本每个孩子从小开始冬天就穿的很少,成长过程中被教育不怕冷,多运动,吃苦耐劳,而且无论季节,所有人都必须穿短T恤和运动裤上体育课。同时,学校还会在秋冬季节进行马拉松长跑,强制要求同学们参加,马拉松最后两名则负责清扫学校的游泳池以作为惩罚措施。

(2)心理承受力教育培训

除了身体素质锻炼,心理承受能力也是教育培训中的重点。日本早在幼稚园开始,定期保育员就会带着小孩子们乘大巴去游玩,过程中锻炼孩子们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的能力。不同于中国儿童被精心呵护的不同,在日本,小孩子普遍都是从小自己整理房间、打扫卫生、购物、做家务,上学的途中也很少见到家长背着书包接送,这样锻炼的背景下,日本儿童从小就独立性很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他们的生活费就不再依靠父母,通过打工或奖学金的方式来获取金钱,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能力来赚取日常的生活费用。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行为理念,无论对与错,行动中学会自己为自己的行动承担“责任”和“后果”。

(3)习惯教育理念培训

在日本从幼稚园开始,老师就开始向小朋友们灌输诸多的“习惯”的教育理念。一是垃圾分类教育。日本在垃圾回收上面十分仔细,如果不按类分好严重的会面临巨额罚款。垃圾按不同种类分为可燃垃圾,如:生垃圾、一次性垃圾、皮革制品等;不可燃垃圾,如:塑料、尼龙、泡沫、玻璃等;资源垃圾,如:衣服、家用电器、被子、家具等;粗大垃圾,如:体积在一立方米以上的床、沙发等。垃圾按不同日期分别进行回收,如:一星期两天固定回收可燃垃圾;一月两天回收不可燃垃圾;星期二回收资源垃圾;粗大垃圾的则要进行回收,事先电话预约,等待回收人员上门来取,同时也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这种做法一方面是让孩子们从小懂得爱惜物品、不随意浪费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增加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大人们以身作则,孩子们在大人们的榜样下规范行为。不同垃圾用不同的垃圾袋和不同的进行分装,如同时,垃圾分类方法也是不可忽略的,如:纸质的牛奶盒需要剪开洗净晒干后用塑料绳子系上整齐摆放;饮料瓶需要将瓶盖拧下单独放进垃圾袋里面,瓶身的包装纸则要撕下,并用水将瓶子冲洗干净,将瓶子踩扁后放入指定回收箱;玻璃等边缘锋利的物品,需要用牛皮纸包装用胶绳缠好好后放入相应分类的垃圾袋。老师经常会采用学生与家长参与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实际动手操作,严格按照规矩进行清理和分类,从细节上领会“不给他人添麻烦”、“为他人考虑”,行动中体现着人性化的理念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习惯教育理念。二是餐桌教育。在日本的学校里,老师会关于用餐进行分工,一部分同学一组穿着白色的料理服,带料理帽和口罩,负责领取牛奶;一部分同学一组帮助学生分饭,学生会自发排队,领取饭菜后,对分饭的同学点头表示感谢;一部分同学一组负责饭后清理餐桌、搬运料理器具、对垃圾进行分类统一收集在相应的回收箱里面。这种餐桌教育,不但增强了学生们对于环保的意识,树立了自信心,更是对独立意识的培养。

(4)素质教育的培训

在日本,特别是小学生的品德教育理念,最重要的是,感恩,尊敬,关爱,谦逊等美德从小伴随小孩子们的成长,如:吃饭前将筷子平放入拇指与食指间说“我要开动了”,饭后说“多谢款待”,这种举动主要是表达对神明的感谢,让自己可以有温暖的饭菜食用;经常对父母亲说“谢谢你”、“我爱你”,学会从内心自发懂得“感恩”。上学或通勤途中在十字路口会有指挥的志愿者在他们微笑的说“请走好”后,同样用微笑回答他们说“我走了”;遇到道路修理会向工作人员点头示意并且说“辛苦了”,这让他们懂得“尊敬”。路旁遇到行动不便或是身体不自由的人们时,会主动上前进行帮助;遇到他们困难的时候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这让他们懂得“关爱”。一条道路上两方都有人需要通过、双方需要开门时,都会点头示意主动让对方先行;不小心冲撞到后无论谁对谁错,双方都会说“对不起”、“没事吧”,这让他们懂得“谦逊”。在这些美德的熏陶以及父母亲人周围的自然和生活环境的作用下,从小孩子们会养成好习惯,这种社会公德的教育会伴随并在小孩子们长大后作用其一生。

2.立法支持的配套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日本先后出台了有关社区养老的法律与政策近十部,这些法律构成了日本社区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和立法保障系统。1959年日本出台《国民年金法》,明确所有老年人的养老金的法律保障途径;1963年《老人福利法》,明确了居家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的结合模式;1982年《老人保健法》,明确老年看护内涵、基本护理程序;1987年的《社会福利士及介护福利士法》;1989年《推进高龄者保健福利及其10年战略计划》再次明确了社区在养老服务中的主体地位;1992年《福利人才确保法》作为社区养老服务持续发展的保障,从法律上对福利人才的培养及其应有的经济、社会地位予以保障,保证了社区养老服务的人才供给;2000年出台《介护保险法》,强制要求40岁以上日本国民参加养老保险,并明确了老年福利性护理服务、全民保健服务、医疗护理服务的基本政策;2010年公布《21世纪复活日本的21个国家战略项目》,其中医疗和介护产业便是其中之一重要项目。

3.护理保险制度配套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是以老年人的自理援助为主,共同连带为理念,通过全民的相互援助,实行对老年人介护的强制性制度。2000年的《介护保险法》大大的解决了老年人们的后顾之忧,它规定年满40岁的日本公民都要交纳保险费以解决年老后的看护问题,所在的地方政府充当责任人的角色。其流程首先要到当地政府交申请,行政机关通过调查、确认需要介护的程度,按规定给予一定数额的保险赔偿费。老人们可以用这笔费用自由的选择养老机构。这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不但可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更减轻了财政负担,又引入了市场,极大程度的促进了工作效率和提高了服务的质量。

4.护校与养老机构的沟通配套

日本的介护学校重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全方面协调能力的培养,书本教育中强调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在实践中边讲解边示范。包括:不同介护程度的老人洗澡、移动老人、口腔的护理、臀部的清洁护理、项部按摩、切开颈部气管等的急救措施等。这种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脱离书本的知识,更容易迅速理解和掌握,同时缓解了老师们人手的不足,又减轻了当值介护士的工作量。

5.老年用品设计的熏陶教育的配套

高龄者的增加为老年商品市场带来了商机,更多的领域出现了专门为老年人生活增加便利的产品。介护学校首先以幻灯片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各种老年用品,其名称,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清理方法,维修方法等。其次,采用实物认知的方法,对比图片面对面教学,充分了解老年用品。最后,进入到与学校友好关联的护理服务设施中实际操作,进一步通过观察加深老年商品对学生们的认识及理解,并通过实感,以此加深学生们对于即将成为介护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以及责任感。

四、日本护理服务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岗位规范对我国护理产业的借鉴

1.日本借助法律保障护理产业的正确运行以及介护人员的权益

日本通过《社会福利士及看护福利士法》(1987年)、《福利人才确保法》(1992年)的法律规定,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保”、“立法可行”,对福利人才的培养及其应有的经济、社会地位予以保障,保证了护理服务产业的人才供给及其维权措施。

2.学校中设立专业,灵活性和统一受教的相互结合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全面型护理人才,技能型人才,课本与实习教育相结合,加深护理服务人才对护理教育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动手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对于短期的介护人员对其进行培训以降低人力资源,丰富的实践课程以培养介护人员素质及自身能力。从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以及思想道德品质修养,达到专业化和职业化。

3.明确护理服务奖惩措施及管理程序

一是明确奖励措施。对于从事老年护理服务工作5年、10年及其以上的诚信护工、保姆等灵活就业人员,每年给予公开的社会奖励,包括物质奖励等,引导和维护护理服务队伍的稳定;二是监督、检查护理机构内部的自律、他律、互律措施,以及运行机制、惩罚体系等是否违德、违规、违法;三是鉴于60岁以上老年护理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为保障其权益最大化,应规范我省老年护理服务中的社会监督程序,明确社会居民、各类社团等所有社会主体都有权利举报老年护理服务中的不法行为,对举报者要有物质奖励,对于欺诈、虐待行为要有严厉的制裁手段等。

4.推行护理服务个人信用档案管理

第7篇:护士职业道德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沟通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护理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不论是形式或内容上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前被认为是单纯的自然科学的护理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因素在护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现。“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正逐步被“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模式所取代。今天方兴未艾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做好人性化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以下就本人在急诊科临床实践中实行人性化护理的几点浅见总结如下。

1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

树立理念是服务实施的关键。无论是传统护理、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人性化护理等各种护理理念的演化,其最终目的,无不是为了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最佳护理效果而产生的。人性化护理起源于整体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在注重病人疾病的同时注重病人心理需求的满足和人格尊严的完善”[1]。讲究给予服务对象以人文关怀和照顾。通过护理人员,热情、关心、体贴的言行与病人进行开放式沟通,使病人在心理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而主动接受护理人员带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护理,从而达到最佳护理目的。

2换位思考,尊重第一

实施人性化护理要学会换位,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时时想想“我能为病人做什么呢?”,这正是人性化护理工作的重要思想内涵,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一群特殊群体,他们除了具有正常人的需求外,心理还有着特殊的需求,处于一个焦虑、紧张、恐惧、需要、被尊重、被关心、被同情、被支持的复杂心理状况。了解病人的需求,以尊重为原则是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前提。①我们不妨将自己试着处于病人的境地,看自己需要什么;②任何护理操作都应得到病人的同意,而不是强加,这是护理事业本质的回归。缘于职业道德的使命感,急诊护士应急病人之所急。用“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为病人服务。有些急诊病人有如心脏骤停,各种中毒,严重创伤等,情况紧急,不能提供详细病史,也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检查,需立刻投入抢救,赢得了时间就是获得了生命,拖延时间就可能致残或丧失生命,急诊护士必须突出一个“急”字,机敏镇静地运用自己的经验,严密监护,细心观察病情变化,为医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急诊病人不少是突发病,缺乏思想准备,心理紧张、恐惧,多数痛苦不堪,甚至濒临死亡,急诊护理人员面临这种病人,要有救死扶伤的深厚同情心,体贴病人和家属的焦急痛苦心理,给病人及家属以亲切的关怀和细心的照料。

护理是共性的,然而落实到每一个病人时,又具有个性。要做好人性化护理,要求在护理每一个病人时,都要换位思考,了解其需求,尊重其意愿,有针对性地解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使他们能在心理上、精神上处于满

足而舒适的状态,并主动配合护理工作。

3主动服务

人性化护理鼓励护理走出被动执行医嘱、被动等待病人求助、一切以方便操作为前提的误区。急诊护理工作不仅有技术性很强的治疗工作,而且有大量的服务性工作。如初诊患者来院就医,由于不熟悉医院的环境和看病流程,往往需要护理人员耐心地做好就诊导向服务工作;老年病人由于年老体弱加上疾病缠身,往往行走不便,需要护理人员搀扶及陪诊,耐心解答;对于抢救病人,护理人员更应做到争分夺秒地救治,决不能慢条斯理或不紧不慢地执行医嘱,更不能因怕担风险而利用任何借口推诿病人,延误抢救时间;对于那些心理上受到严重创伤的病人,护理人员更要耐心地做好心理安抚与指导,劝慰病人,使之能积极地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由此可见急诊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病人疾病的转归及康复,也影响到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和社会安定,护理人员良好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及职业道德素养比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更为人们所关注。

4加强沟通,融洽护患关系

人性化护理强调人文关怀服务。人文关怀离不开关怀和双方的交流沟通。沟通能增进护患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双方的信任感,能营造出护患间的和谐、友善的氛围。因此,护理人员应把与患者的沟通作为重要的工作时常做。一个人的感情和人性的释放,是需要听众的,护理人员不但是患者的忠实听众,而且要学会引导患者将其所有的喜、怒、哀、乐都释放出来。这不仅满足了患者交流层次的心理需求,有利于患者的心境平和,早日康复,而且有利于护患关系的融洽。甚至在关键时刻,能起到缓解医患矛盾,医患纠纷的剂、减压阀的作用。

急诊护理人员每天遇到病人情况各有不同,只有怀有崇高的道德情操,严谨的科学态度,就能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尽力为病人服务。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病人的心理效应,影响到护患之间的交流、信任与合作,进而影响患者的诊治与康复。良好的人性化护理工作可以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去接受诊治和护理,有助于病人尽早康复。同时患者和家属还可以从护理人员的高尚护德、精良的技术操作、优质的服务中得到启迪,受到感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并通过他们传递到家庭、单位和社会,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每个护理人员都应该学习和研究人性化护理,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

5强化职业形象,提高服务质量

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决定人性化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南丁格尔曾说过“护士其实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这不仅是对我们的赞美,同时是对我们职业素质的要求。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笔者认为“知不足,方能进”。只有时时反省,衣着是否整洁,仪表是否端庄,举止是否文雅,用语是否规范;对各种护理操作规范的掌握是否娴熟,对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是否做到训练有素,操作自如。这样通过不断的反省,不断学习、改进,其职业素质就会不断地得到提升,护理质量也将随着而提高。

总之,人性化护理服务,要求以人文关怀的方式去护理患者,而人文关怀的措施又是极普通,极细微的。因此要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事不在大小,而在于是否到位。到位的细节服务正是医院赢得病人的重要砝码。

参考文献

第8篇:护士职业道德的内涵范文

ICU收治危重症患者,实行24h特别护理制度,患者病情及护理等级都要求高标准,高质量的基础护理,不仅在治疗、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医疗安全、治疗效果和医护患间的和谐与融洽。因此ICU高质量基础护理在ICU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意义。

1 高质量基础护理是对护士道德水平的检修

基础护理质量体现护士职业责任心,护士的职业责任是“保留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康复”。在护理工作中需护士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解决患者的需要,护理人员提供的每一项技能操作都必须谨慎,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本着患者生命高于一切为目标进行的,充分体现了护士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护士才会无论有人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自觉自愿的为病人提供全心全意的护理,充分体现护士的“慎独”精神。在业余时间虚心好学、刻苦专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重视“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四新(新业务、新理论、新技能、新知识)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提供高质量护理,更好为患者服务。因此高质量的基础护理是对护士道德水平的检修,是对护士履行职业责任的客观评价。

2 高质量基础护理有利树立护士形象

护士在患者及家属心目中形象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完成基础护理的质量,尤其在ICU无陪护的情况下,当护士为患者剃胡须、剪趾甲、洗头、做口腔护理、会阴护理时,不但增加了护患感情交流,使患者觉的护士“不是亲人,胜是亲人”,做到患者“三短六洁”(头发短、胡须短、指(趾)甲短;头发、口腔、皮肤、指(趾)甲、会阴、床单位清洁),使家属安心、放心,同时树立了“白衣天使”的形象。因此护士形象的树立正是在优质的基础护理过程中自动体现。

3 高质量基础护理体现丰富科学内涵

基础护理有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内涵,涵盖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书写护理文书等护理工作,对病人康复、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率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是至关重要的。走向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的每位护士,不论学历、职称,基础护理技能为不可忽视的基本功。

3.1 基础护理存在技术操作个体化,在不影响病人的身心安全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如心理护理,因患者的文化层次、身份背景、宗教信仰不同而不同。

3.2 基础护理存在技术操作专职化,护理危重病人的护理责任重大,经过专业培训过护士才能胜任。在英国,政府拨出专款用于培训重症监护护士及其重症护理助手(CCAs),专门为后者建立了2年NVQ培训课程,由SouthBanK大学最终贯彻。

4 高质量基础护理能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4.1 高质量基础护理有利于创作良好医疗氛围,在ICU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患者及家属易出现恐惧、焦虑、易怒,通过高质量基础护理使患者身体清洁舒适,心情放松,对护理工作人员充满信赖,有利于增进情感交流,治疗工作开展。/

4.2 高质量基础护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在ICU不确定因素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千差万别,需要护理组织及时快速的做出反应,不断调整服务策略,改进护理质量,为患者提高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而这仅靠一、两个护士是远远不够的,需护理人员紧密合作,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发挥团队精神。有对ICU护理人员调查发现,85%护士希望与其他护士配合完成危重病人的护理。

5 高质量基础护理是患者基本需求

5.1 ICU的患者大多为生活无自理能力,需要帮助翻身扣背、做口腔护理、会阴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给予营养支持、肢体功能锻炼、生命体征的测量、静脉输液、中心静脉的维护等等,这些都是护理病人的根本,生活无自理能力的患者基本需求。

5.2 基础护理工作是连续性的,不间断的,随时存在的,无论医学科技如何高速发展,患者的低层次需求都永远存在的,需护理人员来帮助满足的。

6 治疗离不开高质量基础护理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体现了基础护理是治疗的根本,患者治疗过程中许多动态信息需要通过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细心观察、发现问题,结合扎实理论知识、丰富临床经验来提供的,如颅脑外伤患者的意识、瞳孔观察,注意“两慢一高”,术后患者24小时生命体征检测,引流液形状、量、颜色观察等等,为医生治疗、诊断、护理提供了依据。昏迷患者营养支持,需注意鼻饲液温度、速度、浓度,进食及营养支持效果观察,并发症防治;各种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都离不开基础护理,如果没有掌握熟练的基础护理,则无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会产生不利于患者的严重后果。【3】因此高质量的基础护理与治疗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基础护理质量不仅与患者康复息息相关,而且也体现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因此作为ICU护理人员应在护理学习园地中不断充实自己,在护理科研领域中不断创新技术,在护理工作中做到“真心、细心、爱心、用心、耐心”,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基础护理。

参考文献

[1]乔晖 王欣然 ICU基础护理重要性的研究进展 现代护理 2005,11(17):1397-1398

第9篇:护士职业道德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医护人员,职业规范,失范

一、社会角色与社会失范

社会角色被认为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规范和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也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郑航生,2003)规范则是社会角色所依从的指导体系,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一切成文或不成文的文化要素,如道德、法律、习俗等等。每个人都会承担多种社会角色,形成一个角色丛。如一个男人可能承担父亲、儿子、丈夫、老师等等各种角色,而每一个角色都会对他提出不同的规范要求和行为模式。

社会学中的“失范”(anomie)是由涂尔干最先提出并详尽论述,[1] 指社会缺乏约束人们行为的共同规则的状态,人们对什么是适当的社会规范的理解存在的本质上的分歧。换句话说,就是人们无法正确地履行相应的社会角色。关于失范的原因,涂尔干认为,失范是由规范缺失、模糊、冲突、失效等原因造成的。涂尔干经常使用的“无规范”、“价值观念混乱”和“失常”等概念就反映了其失范理论的实质。而更深层的原因,涂尔干(Durkheim,1951)指出,因为社会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改变尚未完成,“传统法规失去权威性的同时,为欲望所提供的丰厚奖励却在刺激着欲望的滋长,使其变得更加强烈,更难以忍受约束。那些在本该受到更多纪律约束的时候却更少受纪律约束的贪婪,使失范和失调状态进一步加剧”。失范的后果就是越轨行为,失范型自杀就是在对社会规范无所适从时,人们陷入矛盾状态之中而容易引起的一种越轨行为。

默顿(Merton,1968)首先肯定了社会失范状态的存在,社会中确实存在如涂尔干所描述的道德混乱状态。但对于失范的原因和后果做了修正和进一步分析,强调了失范概念中的规范冲突内涵。在对当时美国社会的分析中,他认为,社会价值结构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分离——文化所规定的过高目标和意欲达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制度化的合法手段之间的分离和断裂——是造成社会失范的原因。合法手段与合法目标相矛盾时,失范就产生了。在失范的状态下,人们拒绝使用合法的制度化手段而代之以非法的越轨手段去获取成功。人们抛弃遵从而选择革新、仪式主义、退却主义和造反等不同越轨方式去适应这种失范,以这些方式去抵制社会规定的目标或手段,抑或同时抵制它们两者。(张文宏,1990)

综合两位涂尔干和默顿的观点,概而言之,失范是社会的一种道德混乱状态,直接原因包括规范缺失(模糊、失效)和规范冲突,根本原因是社会变迁,后果则是社会成员的越轨行为。

就失范的原因而论,我们认为涂尔干的概括具有全面性,而默顿的分析则更具针对性,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结合二者关于失范原因的观点,概括出规范冲突型失范和规范缺失型失范两种模式。规范冲突型失范:默顿强调同一规范体系内合法目标与合法手段的冲突,涂尔干还指出不同规范之间的冲突,包括由社会变迁引起的新旧规范的冲突,职业规范间的冲突,职业规范与社会宏观规范的冲突;规范缺失型失范:我们坚持涂尔干的观点,认为是社会缺少对某类行为的规范性指引:既缺少制度性的强制,又缺少文化性的肯定或否定。我们同样认为,默顿关于目标与手段的矛盾同样会造成合理规范的缺失。

实际上,应该看到缺失型失范和冲突型失范之间的密切联系,或者说其界限并非显而易见的。规范的冲突性也表明缺少一种统一、合理的标准;而规范缺失状况除了包括缺少合理的奋斗目标之外,也包括合理目标的实现缺少相应的可行手段,这又是规范的冲突问题。可见要鲜明地区分哪些是规范冲突引起的失范,哪些是规范缺失引起的失范并非易事。但是我们可以把这样的理想类型式的概念作为理论工具,对具体的失范现象做具体分析。

二、医护人员的职业规范

医护人员在职业化的过程中逐渐成为独立的社会角色,也发展出一套职业规范。职业规范又称为职业道德,是指对某一职业或行业的规范性要求。涂尔干(Durkheim,1951)指出,虽然职业道德并不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但是它的作用却是现代社会才凸现出来并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分工导致的失范也将会被职业规范的建立和完善所解决。换言之,职业道德将成为现代社会的首要道德。“在向有机团结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当那些在劳动分工中发挥各种专门职能的社会成员彼此未能充分了解并按照共同的规则相互交往时,他们的行动就不能与其他职能部门中的人们的行动和期待协调一致。”“当新的社会结构和新的价值规范体系建立起来时,就会消失失范状态。因为在新的社会结构中,职业群体逐渐成为个人与社会相联系的主要纽带,从而补偿了由于家庭、邻里、社区的功能衰弱而产生的结构性失范问题。人们感到自己被融入了社会,同时也就减弱了人们的心理紧张和精神压力,避免了自杀、犯罪等越轨行为的发生。”

受涂尔干的影响,功能理论(Pasons,1951) 认为,医护人员作为社会结构整体的调节力量,应具有纠正病人偏离,使之恢复正常的功能。而病人群体由于不能履行正常的社会责任,无法担负起社会成员的角色要求,是处于偏离状态的人。即是说,医护人员的社会规范就是围绕其角色功能展开的。最基本的规范要求是:恢复病人的健康。

早在西方医学确立之初,古希腊著名的《希伯克拉底誓言》和18世纪胡弗兰德提出“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德十二箴,就成为医学主要道德规范。中国古代医生如张仲景、孙思邈在自己的著作中也提倡医德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精神延续下来,成为医护人员被普遍认可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无论是临床还是科研,都应以病人的健康为追求目标。偏离这一目标的医学行为和科研成果就偏离了医学道德,被认为是越轨。当然,医护人员的道德内涵本身也在发生着演变。在传统医学的义务概念中,医生是无条件地忠实于病人的利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做每一件事来增进病人的健康。在现代医学的义务概念中,内涵已经有所发展,在强调对病人尽义务的同时,也强调了医生对社会的责任。但是不管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均把有利于病人和不伤害病人作为医生的基本义务,即尽可能地对病人进行及时正确、全面的有效治疗,具体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诊断治疗的义务。尽最大努力为病人服务、任何理由都无法推托地为病人治病的义务。第二、解除痛苦的义务。包括解除病人躯体性的痛苦和精神性的痛苦。第三、解释说明的义务。义务人员有义务向病人说明病情、诊断、治疗等有关情况。第四、保密的义务。对某些心理承受力差的病人保守秘密也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美德。除了上述对病人的义务外,医生对于社会而言还要尽到相应的义务,具体体现在宣传教育,发展医学科学等方面。

三、医护人员的角色失范

2007年11月上旬,笔者和同事对山东省泰安市的两所三甲级医院的病人和医护人员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收回医护人员有效问卷108份,其中医生问卷57份,护士问卷51份。本文的数据来源于此。

前文我们已经依据原因对失范概念做了初步的梳理和划分。就医疗行业而言,医护人员所面临的失范也可以从规范冲突型失范和规范缺失型失范两个方面展开。下面我们将运用这些类型学概念对医护人员的失范展开讨论。

(一)治病救人与资源稀缺的矛盾。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疗职业规范所肯定的合法目标。在医疗实践中,医护人员可能同时遇见几个危重病人需要同样的人力、物力去抢救治疗的时候,如果资源短缺,就会出现“该救谁”这样一个很两难问题。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谁该获得生存的机会,医德是软弱无力的。医德原则要求救冶所有的病人,对谁都不应该放弃治疗。然而,现实中存在着卫生资源供不应求的客观矛盾,不可能做到这一步,这就存在着稀有卫生资源合理分配的问题,存在着如何选择病人的问题。显然在这个问题上,医护人员如何依照现行医德原则去选择医疗行为,往往陷入困境。出现了默顿所说的关于合法手段与合法目标断裂的状态。

调查发现,地位差别方面,11.1%的被调查医护人员认为应该优先照顾地位高的人,12.0%的被调查医护人员认为应该优先照顾地位低的人,76.9%的医护人员回答“不知如何选择”。 从结果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价值标准在此问题上的冲突,而且冲突是平衡的,地位高、低双方的坚持者数量相差无几,规范冲突双方势均力敌,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失范。但此问题上的失范更多是由规范缺失造成的,绝大多数人认为对此问题根本没有评判标准;

性别方面,选择优先照顾男人的占6.5%,选择优先照顾女人占24.1%,69.4%的被调查者回答“不知如何选择”。我们发现性别差异方面的价值冲突是不平衡的,认为女性应该优先获得稀缺资源的被调查者数量明显高于持相反看法的数量。我们看到,这一问题的规范冲突较弱。而规范缺失较为明显,仍旧有近7成的被调查者感到无所适从;

年龄差异方面,54.6%的医护人员选择小孩应该受到优先照顾,8.3%选择成年人,2.8%选择老年人,34.3%回答“不知如何选择”。我们发现医护人员在此问题上的失范与前两个问题相比,失范程度相对较小。多数人认为小孩更应该获得优先生存机会。这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下社会的一般看法,这从某个角度反映出社会不言而喻的道德取向。但仍然有超过1/3的被调查者对此问题不能确定,可见,规范缺失现象依然存在。

上述的调查结果表明,失范现象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于医护人员关于何种地位,性别,年龄的病人应该优先获得医疗资源的问题当中。这反映出社会规范的缺失和冲突共同造成了医护人员的失范。 (二)治病救人与制度结构的矛盾。

医护人员常常对被家属遗弃的危重病人选择医疗行为的困惑。自费医疗的家属遗弃病人在医院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将有严重先天性缺陷疾患的婴儿遗弃在某医院住院部小儿科。还有被家属遗弃而留在医院部的危重病人和临终病人,是收留继续治疗还是停止治疗令医护人员住往束手无策。如果不予收留或收留不予治疗或不进行积极治疗,这类病人必然较快死亡。这显然与医德原则相悖,违背了救死扶伤的精神。如果给予收留并进行积极治疗,那么谁来担负这类病人的一切医疗费用。这个矛盾实际上还是合法手段与合法目标之间的分离问题。

调查中,医护人员被问到:如果遇到遗弃病人的情况,您认为医院该怎么办?0.9%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置之不理,39.8%认为应该给予基本治疗,55.6%认为责无旁贷,3.7%回答“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我们发现,医护人员对于医院该怎么做基本上不存在明显分歧,规范冲突和规范不清的状况不明显。绝大多数人认为应该治疗,只是程度上稍显差别。

但当医护人员被问到“如果医院规定不准接受此类病人,您会怎么办?”3.7%的人选择置之不理,69.4%的人选择根据自己的能力给予治疗,26.9%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结果显示,感到无所适从的医护人员比重大幅上升。实际上说明了制度结构的压力所造成了医护人员的两难抉择。目前很多医院都存在拒收无家属签字病人的规定,没有人承担费用,病人就无法得到住院治疗。此制度结构之下,医生治病救人的医德目标自然很难实现。因而出现了医生收留了这类病人自掏腰包进行救助的感人故事,但更为普遍的做法是爱莫能助的袖手旁观。医疗卫生制度中医院已经变为市场化的经济部门,效益和利润是现代医院生存的前提,相关的规定亦围绕利润问题展开。医院利润中心化与医德体系存在深层的矛盾,表现在医护人员与被遗弃病人的关系上,就出现了上述的失范状态。

(三)治病救人与生命价值的矛盾。

医护人员也常常面临选择医疗行为的困惑。临床诊疗过程中,遵守“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原则,就应该对植物人,严重先天性缺陷的新生儿和婴儿,患有绝症且痛苦难以忍受的临终病人等,进行不惜一切代价的积极治疗和抢救,直到生命结束为止。但是,为了延长无价值生命而耗费大量医药资源是现代人难以承受和支持的,因为更应该注重有生命价值人的利益。可见,医护人员不能满足于对病人尽到了责任,还必须顾及自己行为的后果及其意义,不仅要对单个病人负责,而且要对整个社会负责。传统的职业规范面临生命价值、社会价值的两难抉择,在诊疗过程中面临着选择何种医疗行为的困惑。

调查中发现医护人员在遇到此问题时做法呈现明显的不一致性。56.5%的医护人员选择“建议病人积极治疗”,只有0.9%的医护人员“建议病人放弃治疗”,42.6%的医护人员“感到为难,让病人和家属决定”。从回答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范原则依然占优势,多数人把治病救人作为最高原则,生命价值的计算则在次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感到困惑,无法抉择。这说明,治病救人的道德原则与生命价值的理性计算之间明显存在冲突。这类可能是医护人员最常面临的问题,很多医生都会把选择权交给病人家属以减轻自己的道德责任。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能解决自己的价值困惑。

四、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