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城市理论范文

生态城市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城市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城市理论

第1篇:生态城市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 指标体系 建设实践

1997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推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2002年推出生态省、生态市(县)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3年8月公布了生态省、生态市(县)建设指标(试行)文本。此后,全国各地开展了生态市建设活动。目前,全国已有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广西、四川、辽宁、天津、山西、河南等15个省份开展了生态省建设,超过100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的建设。全国生态市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对生态城市建设进程进行客观分析,综合评价生态城市的发展效率和实施效果,系统反映国内各城市间生态市发展的区域差距,具有深远的研究影响。

生态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一)国外生态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国外专家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探索并提出了具有不同价值的新论断。其中,较典型的有: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要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城市系统,将生态城市建设与研究推向世界;1984年,苏联生态学家亚尼科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速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王如松,1998),生态城市的建设开始从理论阶段跨越到现实阶段;美国生态学家雷基斯特(1987)认为: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即生态健全的城市, 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1990年,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伯克莱城召开。会议分析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途径,探讨了生态城市构建原则与方法;1992年, 第二届国际生态会议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召开。它包括了道德伦理和人们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一系列计划,远远超出了“可持续性”这个概念(冯端诩,2001);同年,日本专家学者探讨了生态型城市建设的理念及实施步骤,拉开了日本生态城市建设的帷幕;1996年,第三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在最需要环境保护的城市塞内加尔举办。这些国际会议均以生态城市为重要议题,推进了各国(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尤其是体现在各国(城市)对生态园林的建设。生态城市理论已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二)国内生态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国内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12月,在上海召开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提出了城市生态学的意义和方法;1986年6月,在天津召开第二届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主要讨论了实际应用问题,如生态城市的具体规划、筹建、管理等,以及开发难度等问题;首先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的是江西省宜春市,1988 年初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几年间,山东青岛、江苏南京、浙江杭州等城市纷纷开展生态城市试点建设;马世骏等(1984)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以人类与环境关系为主导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思想,在近 20 年来已经渗透到各种规划和决策程序中,对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黄光宇认为,生态城市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在创建生态城市时应结合生态学原理,用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创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梁鹤年从生态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角度定义生态城市,他提出生态主义城市是生态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的生态连接。

生态城市的评价模型及指标分析

(一)国外生态城市的评价模型及指标分析

国际上不同国家,城市生态系统评价研究方法名称各异、所用方法及模型也大不相同。拉丁美洲的IDRC项目“人类健康的生态系统方法”探讨了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并未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荷兰的三成分模型 (the three-Component or theme models)盛行于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运用该模型可以分析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Jeny等人采用DPSEEA模型研究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另外压力-响应模型(stress and stres-response models)在世界上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在生态系统指标的建立方面,各个国家也有较大的差异。1991年,在土耳其召开的联合国人居会议上,联合国人居组织(UNCHS)提出了一套城市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46个指标,其中,环境方面的指标有4个,如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日常废物收集、废水处理比例和人均固体废物产量。社会经济方面的指标有住房、城市基础设施等。该指标体系应用于100多个国家的236个城市,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1993年,欧洲委员会与城市环境国际研究所建立了由可进入性、资源的有效利用、良好的环境、绿地、人工环境质量、绿色经济、活力、社区参与、社会公正和健康组成的指标体系,然后合并成一个综合指数(王祥荣等,2006)。这套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包含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用于分析东欧、西欧的一些城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欧洲环境局采用了50多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主要是基于现有的信息和数据,来确定城市主要环境问题。该指标分为城市环境质量、城市模式等共16类。

(二)国内生态城市的评价模型及指标分析

唐永顺、张二勋(2004)运用协调度的方法对河南省17个地级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行测度;褚祝杰、陈伟(2008)运用可拓学模型对黑龙江哈尔滨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郑凤英(2008)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学、城市生态环境学原理为指导,提出生命周期评价清单分析方法,为具体评定城市的生态化程度提供技术依据及量化标准;王彦鑫、梁吉业(2010)以山西省11个地级城市生态建设为例,运用模糊数学的有关理论,建立生态城市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城市理论;和萍(2010)运用GM(1,1)预测模型和灰色神经网络CNNM(1,1)组合模型,对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分析评价。

国内关于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城市规划研究专家宋永昌为代表,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等方面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此后,很多学者纷纷效仿;另一类是将城市看作一个复合生态系统,通过对城市所涵盖的各个子系统的分析,将生态城市综合评价进行指标分解,最基础的分解方式是将指标体系分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自然指标三大指标,但多数研究者会在自己对生态城市复合系统的理解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划分(郭珉媛,2010)。

关于生态城市的实践研究

(一)国外生态城市实践研究

除了理论研究,国外在生态型城市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英国伦敦政府特别强调自然环境对城市居民的价值,在新的发展计划中规定伦敦人均绿地面积20平方米,400米之内应有一块绿地。目前,英国伦敦绿地面积超过4000平方千米,人均绿地面积超过30平方米;新加坡首都吉隆坡的公园及娱乐区采用了城市与乡村结合的思想,在城郊建设“原始公园”,将农田和森林及其它一些景观融入城市之中,通过这些措施,使之成为举世公认的花园城市,也是比较典型的生态型城市(Sau Kim Lum,Loo Lee Sim,Lai Choo Malone-Lee,2004);巴西的库里蒂巴,垃圾全部回收再利用,能源资源用于保护,公交系统全部带有导向。该市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典范闻名于全世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日本北九州市开展全市范围的节能减排,旨在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到2005年,该市废弃物排放明显下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如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新巴列卡斯城、伦敦、罗马、哥伦布、法兰克福、墨西哥、东京、汉城、莫斯科都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并且建设实践卓有成效(陈天鹏,2008)。

(二)国内生态城市实践研究

为了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1996-2050)以达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真正以人为本、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防止生态退化、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真正使广大人民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好处。这些文件得到了各个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并以此为指导制定了具体的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发展规划,准备建立生态型城市。

目前,我国不少城市已提出要建设生态城市的设想,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推动工作,并积极采取步骤加以实施。1997年有辽宁大连、广东深圳、福建厦门、山东威海、广东珠海、江苏张家港6个城市,1998 年有江苏昆山、山东烟台、山东莱州、山东荣城、广东中山5个城市被命名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随后,国家环保局又把海南、吉林、黑龙江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生态省。2001年黑龙江大庆被评为全国内陆首家环保模范城市,并于2005起实施了“东移北扩”的城市发展战略,采用了依托自然设计,依湖建城的规划思想,加紧了五湖生态城的建设,2006年已入选中国十大魅力城市。进入21世纪,北京也提出要建成国际一流的生态城市目标。上海市打算在2015年初步建成国际性生态城市。此外,还有三百多个县城已经开展生态县城的建设。

结论

综上所述,国外对生态城市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早,但国外学者和政府对于生态城市理论内涵的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对生态理论的界定都是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各有侧重。由于各国在城市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各有侧重。国内学者们对于生态城市理论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是一个不断加深、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全国生态市在如火如荼的建设阶段,但大多停留在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规划,实际的建设情况包括建设效率和实施效果无从考证。一些学者的实证分析仅是从理论角度理想化地构建评价指标和建模,但是缺少执行情况的反馈抑或是缺乏生态市建设实践与典型生态示范城市的比较研究,有些城市甚至没有严格按照论证通过后的生态发展规划执行。照此下去,生态市建设极容易出现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理论分析与实际建设相脱节的现象。因此,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现状,参考各生态省建设的目标指标,通过实证分析,测算各市生态化进程,探讨并建立生态市可持续发展基准及其指标体系,寻找一条适合各市发展的生态市建设之路,对我国早日实现生态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和方法[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Richard Register.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M].North Atlantic Books,1987

3.冯端诩.生态城市及其内涵[J].绿化与生活,2001(4)

4.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

5.王祥荣,雍怡,邵田,张湮帆.论上海郊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崇明岛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6.郑凤英,张灵,钱沙.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学在生态城市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

7.郭珉媛.1999年以来国内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前沿,2010(23)

第2篇:生态城市理论范文

关键词:步行系统;城市交通;景观生态学;“源、汇、流”理论;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6-0100-03

1 绪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中国的城市正在快步进入机动化时代,小汽车的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实践证明,这种基于单纯满足小汽车发展的理念和行动损害了城市的整体效率,在加重环境污染的同时,城市交通状况更加恶化,城市中心区的综合可达性和环境舒适度下降,丧失了应有的功能和活力。人们在获得城市集聚便利服务的同时,也越来越远离自然,依赖于汽车。在城市里急切需要创造接近自然,享受自然的空间,即步行空间。

而城市街道是城市的框架和肌理,是联系城市空间的纽带。步行系统的建设必然提高人的通行速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服务容量和服务水平,满足更多企业和企业雇员的交通需求。因此,构建生态的步行系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2.1城市步行系统的生态意义

城市步行系统是实现各种客运交通的基础条件,是城市中所有对公众免费开放的步行空间的总和。步行空间作为城市中心区最主要的廊道形式,具有屏障和通道双重生态功能。而步行廊道的宽度、曲度,以及断口同样也具有生态学意义。宽度与曲度的不同、廊道断口的多少可以改变步行廊道其通道或者屏障功能的强弱。另外,步行系统的密度反映了步行系统的连通性。密度越大,通达性越强,越利于流的运动;但密度过大,道路占地增多,景观破碎度就增加。

2.2 “源、汇”理论

“源”,是指一个过程的源头,“汇”是指一个过程消失的地方。在景观生态学中,“源”景观是指在格局与过程研究中,那些能促进生态过程发展的景观类型;“汇”景观是那些能阻止延缓生态过程发展的景观类型。

2.3 概念借引及延伸

为了能有效的对城市步行系统进行探讨,本文尝试借引景观生态学中的“源”、“汇”理论,同时引入“流”的概念。在步行系统的构建中,“源”指步行活动的发生点,包括进入步行区域的交通入口节点和人车活动转换的交通转换节点;“汇”指步行活动的吸引点,包括一些能够引起活动并获得关注以及人流聚集的区域;“流”是由多个“源”通向多个“汇”的廊道网络,也是人们在步行区域中的活动轨迹。步行系统构建的是在对已有“源”和“汇”的分析基础上,进行改造并考虑增加,重点在于合理组织“源”和“汇”之间的“流”。

3 步行系统实例研究与设计

我们将以“源汇流”理论为核心指导,通过介绍江岸区江汉路步行街及周边区域现状步行状况,整合步行现状中存在的断裂点,并根据现状问题,提出行步系统的改进意见。

3.1 研究范围及现状

汉口江岸区位于武汉核心位置,是武汉市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极具代表性,因此选取江岸区为步行系统研究区。

1)现状交通量调查

地块内的主要交通格局为“两步三横四纵”,“两步”为江汉路和沿江大道两条步行道;“三横”为三阳路、大智路和中山大道;“三纵”为京汉大道、中山大道和沿江大道。

我们选取地块内胜利街和中山大道两条道路做交通量调查,所有路段的车流量统计均以工作日高峰期测量为准,即对路段车流量取最大值。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不同交通工具的折算系数,将各种交通工具折算成小汽车,并计算车流量,来比较三条道路的交通量。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胜利街的车流量远小于中山大道和沿江大道。调查可知,中山大道和胜利街均为两车道,宽度都为8m左右,相比而言,中山大道承载的交通量较大,对步行干扰也较大,不适合开展步行道,而胜利街的车流量较小,对步行的干扰也较小,发展成步行体系中的“流”有明显优势。

2)公交站点与出租站点分布----“源”的分布

通过对市民到本研究区域的出行方式的选择进行统计,可以得出,有54%的人选择乘坐公交车到此,选择出租车和步行的也不在少数,由此可见,步行街与周边公交站点的组织十分重要,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联系。

如图1、2所示,地块内公交站点主要分布在沿江大道和中山大道上,江汉四路和大智路也分布较多,其服务半径都比较适合来此出行的人群乘坐,但有些公交站点集中分布在胜利街上,造成交通压力,给市民的步行出行带来干扰。

出租车站点则没有统一规划,基本处于招手即停的状态,出租车穿行于各条道路之间,给步行者带来不安全因素,亟需进一步解决。

3) 行为场所——“流”的节点

①街道尺度

对于道路尺度的调查,胜利街属于“一块板”两车道,大多路段宽度为8m,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两侧人行道有宽有窄,窄的1-2m,宽的达到4-5m,但大多路段过于狭窄,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即使如此,人行道被占用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更加加剧了出行难度。据我们调查统计,人行道被占用类型主要为商业门面侵占、机动车侵占和不合理的市政设施侵占(见表2)。

而对于江汉路步行街,街道宽度为10-12m,与两侧建筑高度比值约等于小于1,尺度适宜,能够观察建筑细部,既不会感觉压抑,又不会感到空旷,心理感觉较好,加上由于没有车辆干扰,大多市民对此反应较好。

②公共活动场所

调查统计中,市民一致反应较缺乏公共活动场所的,胜利街尤为明显,基本上没有驻足的地点。江汉路步行街相对较好,在购物的过程中会看到休息的座椅,活动的广场等,但相对于过大的人流量而言,稍显不足。

同时,市民对胜利街餐饮和休闲广场的需求比重较高;而对步行街,则集中反映需求茶室、咖啡厅、广场休闲等,对娱乐场所的需求相对都比较低。

4)街道家具——“流”的美化

①休憩设施

调查显示,整条胜利街属于严重匮乏路段,江汉路步行街由于步行街承载巨大的人流量,原有的休憩设施和休闲场地仍显不足。

②环卫设施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垃圾随处堆放的现象在胜利街到处可见,超过60%的市民对此不满意。

③景观绿化

据统计,胜利街大多路段两侧的行道树种植较好,44%的市民的对此反映较为满意,只是缺少层次性,也有部分路段的行道树不够完善,需要整治。而江汉路步行街中,市民认为景观绿化严重不足,不能够满足在购物中赏心悦目以及夏日遮阴功能,需要丰富。

④文化活动

胜利街一侧为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区——元片区,因此胜利街的文化价值大大提高,但目前的文化氛围远远不够。而步行街虽有一定的文化活动,但大多都带有浓重的商业色彩,不能体现江城特色。

调查反映出市民认为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是休憩设施、环卫设施和绿化设施,其次是文化氛围的营造和道路状况的改善。

3.2步行系统规划建议

1)制定保障步行街区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

对于各种非功能性、妨害空间环境与功能合理发挥、阻碍步行街发展的不良现象,要从政策层面制定专门的法规管理措施加以管理和规范。

2)交通量的改善

严禁在胜利街上停车,建议把临时车辆停在兰陵路、蔡锷路上,同时应该逐步完善公共停车场与大型公建附属停车场的建设。

对交通量进行分流,建议把公交站点外迁到沿江大道上,来降低交通量。

3)对步行系统内外交通进行合理的布局组织

如图3、4,建议公交站点与出租车停靠点即“源”的分布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各站点的具体布置应方便与步行街的步行系统相衔接以及考虑人流空间分布的均衡,同时基地内形成网状步行系统,如图4所示。

4) 空间构成要素的完善

如图5,建议步行街空间要素的完善,从分析人的心理“兴奋曲线”和“疲劳曲线”来进行配置。

建议在步行街道空间的适当位置设计一些有意思的节点空间,增长人们的兴奋度,诱导人们的活动行为。

同时,根据疲劳曲线进行有效的空间形态组织,在人们达到疲劳点的时候设置合理的休息空间从而燃起下一轮的“步行行为”。

4 结语

当代城市生活不可能倒退回传统步行时代,但是在不排除汽车的条件下,对城市空间步行化的研究是必要和客观的。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城市机动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城市步行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步行系统的的建立与完善,重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源”的合理分布,组织好人流的聚集于分散。

(2)“汇”的内容丰富,对人流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3)“流”的紧密衔接,使步行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文对步行系统的研究仅限于空间布局上,在人文关怀层面及气候层面上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达到真正完善的城市步行系统。

参考文献:

[1] 吕正华 等编著.街道环境景观设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 杨海鹰.城市步行环境设计研究.2002.

[3] 胡梅 樊娟 刘春光 根据“源-流-汇”逐级控制理念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2007.

[4] 张明如 温国胜 侯平 张建国 蔡碧凡 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2008.

[5] 陈利顶 傅伯杰 赵文武 ”源””汇” 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2006.

[6] 许申来 周昊 景观“源、 汇”的动态特性及其量化方法.2008.

第3篇:生态城市理论范文

关键词:建筑;风水;环境

《黄帝宅经》曰:“地善,苗旺盛;宅吉,人兴隆。”短短十个字就完全道出风水学的精髓。风水从字面上来理解,“风”是流动的空气;“水”是大地的血脉,万物生长的依靠。有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气,万物就能生长,人群就能生活。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正因为有了空气与水和适宜的温度,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所以,“风水”一说也有正确所在,正因如此,“风水”在现代建筑中仍然被人们重视。

1建筑风水之风

建筑风水之风是指空气的流动,古人看风水要看住宅周围是否有风吹过,眼前豁然开朗,并无高山阻隔,以断风脉,也不宜风力过猛。风宜徐来,最理想的居住环境应有柔和的轻风徐徐吹来,清风送爽,才符合居住之道。优化建筑布局,提高住区的风环境质量,达到夏季通风良好。而在冬季,住区局部最大风速不超过5m/s,建筑物前后压差不大于5Pa,减少冷风渗透。风应该在平流层范围内,而不宜有产生紊流或涡流的大风。应该确定一个风速对人体长期健康影响的标准,也是我们现代人为了自身的健康应该考虑的,因为强旺的风以及携带的灰尘等是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的。

一般来说,新风量越多,对健康越有利。国内外许多实验表明,产生“病态建筑物综合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风量不足。新鲜空气可以改善人体新陈代谢、调节室温、除去过量湿气,并可稀释室内污染物。室内新风量根据二氧化碳的含量来确定,这是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基本方法。二氧化碳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关,可以作为室内空气新鲜程度的指标。据统计,人每日吸入的空气量约为10m3。一般来说,保证每人每小时有30m3的新鲜空气,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可控制在0.1%(体积分数)左右。

躺在椅子上,沐浴着和煦的微风中,把所有的劳累和烦恼的抛开,随风而去,这样的生活应该很惬意了。

2建筑风水之水

水―宇宙万千生命因它孕育而来。人类因水而有了生命,城镇因水而繁荣。建筑活动中对自然水环境的研究和利用,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了。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经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1)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3)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在古典园林中水作为一种建筑要素被广泛的采用,并得到发长和传播,确立了建筑空间水要素的重要地位。

现代建筑中,由于寸土寸金,所以并不是每家都能有一大片水,更多的是在小区内有一池塘或喷泉。喷泉的活水发出的声音,亲切而自然,也能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润万物者莫润乎水”。流水至柔而善,可轻易流过路径上各处的障碍,而涓涓细流的汩汩之声很具抚慰性,有助于令住户度过漫长的人生路里的崎岖坎坷。还有不少住宅都配有游泳池,游泳是最好的健身运动之一。在风水上,常与水亲密接触,能为身心注入水的特质舒缓紧张的工作压力和疲惫的身心,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柔韧性。除了运动的功能外,一大池水可以给干燥的空气带来水分与湿润。国际上的豪宅无不择水而建,中国自古也有择水而居的传统,此外,水景还迎和了人们亲近自然和对健康的追求,水景的生态效益和给人心灵带来的共鸣与愉悦也是不言而喻的。

3建筑风水之阳

中国地处北半球,阳光终年由南照射,自古以来,人们都以坐北朝南之势建房造宅,以求能沐浴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之中。阳光、空气、水,生命组成重要元素,阳光在现代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以光为装饰。阳光感在小区环境景观中的体现则更为直接,环境作为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对自然、阳光的渴望都直接反映在对环境景观的要求上,小区中的环境景观有别于自然环境,它是一种抽象化的自然,阳光作为自然要素之一,在这样特定的场所中,与人、建筑发生着关系,通过小区内小环境,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让人能感受阳光,聆听风声、雨声的场所,满足现代人生理、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渴望,使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疲倦中解放出来。让人充分与阳光、自然相交流,达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和谐统一。

为了使阳光能够照射到家里。房屋日照间距的要求,是使后排房屋在底层窗台高度处,保证冬季能有一定的日照时间。房间日照的长短,是由房间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决定的,这个相对位置以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表示,它和建筑物所在地理纬度、建筑方位以及季节、时间有关。通常以当地冬至日正午十二时太阳的高度角,作为确定房屋日照间距的依据,日照间距的计算式为:式中L为房屋间距(日照间距),H是前排房屋檐口和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差,α为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当房屋正南向时)。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房屋的间距,通常是结合日照间距卫生要求和地区用地情况,做出对房屋间距L和前排房屋的高度H1比值的规定,如L/H1=0.8、1.2、1.5等等。在高纬度地区和农村,日照间距要求可大些,L/H1常取1.5~2.0,即房屋前后的间距是房屋高度的1.5~2倍。低纬度地区在1.2~1.5左右。城市用地很紧张,日照间距往往达不到日照卫生要求,但一般要求不小于1,但实际情况中,许多仅有0.8甚至更少,这种住宅状况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阳光中的可见光谱有各种颜色,在阳光下,能够让人感受到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黄一真.现代住宅风水[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

[2]王汉清.通风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4篇:生态城市理论范文

关键词:客运交通系统;生态型交通;规划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型交通系统内涵

生态型交通系统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保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一脉相承,它强调的是城市交通“环保性”与“节约性”的特点,即在保证正常交通需求的基础上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生态型交通系统是一个理念,也是一个实践目标,城市生态交通系统可以定义为: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考虑生态极限的约束条件和满通需求的前提下,在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中,最大程度地降低因交通系统正常运转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一种向生态化演化的城市交通系统,是能源资源友好交通模式,环境友好交通模式的有机结合。

二、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生态型的实质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生态型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两类因子在起主要作用:一类是利导因子,另一类是限制因子。其中利导因子是指交通政策、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及交通工具的发展等;限制因子则指城市规模、布局与土地利用。城市资源与环境条件等。当利导因子起作用时。发展速度加快。我国自20世纪9O年代以来,这样的现象较为明显。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社会、经济和资源等条件都有一个阈值,限制因子将逐渐突出。这时的发展过程表现为对限制因子的克服。所以,城市客运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对限制因子的不断克服过程。最终是寻求城市客运交通供求关系的最佳平衡点。

三、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的发展目标

1、城市生态系统受到生态极限的限制。城市交通必须依赖于自然环境的供给才能正常运转。城市交通会受到能源的消耗、土地的占用、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影响,同时还会对这些问题带来负面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极限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限制,也是城市交通的限制。所以交通环境的承载能力是制约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

2、以人为本。为人们服务是城市生态交通最为核心的内容。所以生态交通就必须要考虑人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不单单要考虑到司机与乘客,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交通使用者。并且还要监控交通周围居民将会受到的噪声、交通废气、震动等等危害与污染。以人为本是城市生态交通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最高的要求,这是生态城市的最终目标。

3、效率。城市生态交通核心的目标就是高效。在保证交通需求被满足的同时,还要极大的降低环境承载的负重,降低土地的占用、矿产资源的使用、能源资源的消耗。争取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最大化。

4、公平性。城市生态交通必须充分的考虑到服务功能的公平性,也就是说不论城市交通的使用者还是被者、也不论他们的收入、性别、年龄与身体状态,所有人都有享受高质量服务的权利和平等的权利。同时也能够平等的参与生态交通系统的建设、规划与运营等环节的设计与决策,并监督实施的过程。

四、生态城市交通规划理念

1、规划理念的转变

随着生态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传播,当今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面对新形势, 城市规划迫切需要一场观念和思想方法的变革, 以积极应对社会经济的变革。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的一种模式。在生态城市下, 城市环境和人们的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建设生态城市离不开创造性的交通规划设计, 创造性的规划设计需要前瞻性的思想做指导。生态城市在结构和功能及其他诸方面与传统城市均有质的不同。作为城市规划一部分的交通规划也必须转变传统规划观念, 摒弃传统的规划方法,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 创立着眼于生态城市下的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生态城市是在未来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全新的人类生存空间结构的重组, 这使得交通规划具有了未来学的意义, 也是对未来居住区的主动性、预测性的把握。

2、交通生态整体规划

城市生态交通规划并不是全盘的抛弃或者否定近现代的交通规划方法和理论,而是批判性的继承,然后通过借助新的手段与方法,注入新的内容与方法,进而形成基于整体规划与生态价值观的方法作为理论基础,成为遵循生态原理的一种新型的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的理论。城市生态交通的规划目标是实现三个层面的整合,通过整合让交通系统不单单满足居民的交通需求,还是生态型的整体。生态型的交通规划三个层面是:空间层次的整合、功能的整合与时间的整合。

①空间层次的整合。要求城市规划在空间外延上扩大, 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 城市交通规划要与国家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之间不同地域空间层次相结合。不同的规划部门要统一规划思想,在同样的规划指导思想下, 把不同的地域空间规划联系起来, 与地域的空间需求和发展联系起来。

②功能上的整合。生态城市是一个整体,是由组成生态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构成的。生态城市中包括经济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而交通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间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交通规划的几个层面上,交通规划必须同经济规划、物质规划、社会规划密切的结合,使这三者之间形成一个整体。并且要更改交通规划的理念,改变土地应用开发的方式,改变生活形态,实现能源清洁、经济发展、资源高效、提高精神文明、增加社会活力、美化城市的效果。

③时间上的整合。其实质是规划工作的时效性问题。从生态学角度来看, 交通规划也是对空间资源的配置, 在合理优化空间资源配置时, 使其在时效性上达到最大化。交通设施也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 总体考虑自然资源的时间效率, 以自然资源的时空效率最大化来优化交通设施, 实现整个自然资源配置在时间上的完美结合。对于交通规划的各个具体过程也要达到时间上的结合, 在统筹各地域规划和各资源配置的同时, 要解决交通规划的规划阶段划分、规划时间确定、规划工作时间和同步性等问题。

生态整体规划三维层面结合的目的是通过协调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 找到最佳的时空切入点,以达到整个生态系统的最优。这与传统的交通规划具有本质的区别, 传统的交通规划追求的只是交通系统本身的最优, 而无视交通与整个生态系统的联系, 最终必然导致系统的失衡, 导致交通问题以及各种城市病。

五、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越来越关注生活居住的环境。我国倡导的城市生态建设,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力求给全体局面创造优美、健康、舒适和方便的居住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城市客运系统的生态型交通就成了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生态型交通系统的研究对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裴玉龙,孔哲.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生态型交通需求预测方法[J].交通与计算机,2008(4)

[2]曹正万,程斌,吴苏琴.完善城市生态交通系统优化市民和谐出行环境——以南京生态城市建设为例[J].科技信息,2012(36)

[3]侯静珠,黄明华,王凯.苏州市城市交通系统生态化现状评价及对策建议[J]. 城市公用事业,2010(1)

第5篇:生态城市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学理论城市大园林城市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26-02

凡事有生物生存的地方就存在生态系统,就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生态系统的建设,主要是构建其完善的合理的结构与充分发挥它所具有的功能,让人类获得更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城市是一类生态系统,是较为特殊的一类生态系统,它与天然生态系统(如天然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或别的人工生态系统加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显著不同。由于构建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都是较特殊的,显然,要搞好现代化城市建设,必须着眼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也就是说,城市建设不仅是建筑(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等)与交通(如街道、公交车、地铁等)的建设,城市大园林的建设也十分重要,而且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人口越来越聚集,建筑越来越高大,交通越来越复杂,人流活动空间越来越小,污染越来越重,园林与绿地却在相对减少。因此,生态学家在呼吁:必须建设适于人类生活与生存的城市生态系统,否则人类将会最早从森林里走出来,最后可悲地毁灭于城市。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二十世纪以来,城市化发展很快,城市越来越多,城市越来越大,山区与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及城市人口聚集是必然的趋势。然而,城市污染,不仅是空气、水、土、噪声等的污染,而且存在越加严重的心理上(视觉的、神经系统的谙方面)的污染,为了挣钱和生活方便,大量的平民百姓迁入城内,而有钱人为了高质量的生活与长寿,却离开城市,住到郊外去。现在,不仅发达国家,尤其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重视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建设城市大园林。

要认识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与了解城市大园林对该系统的作用与贡献无疑应以生态系统的观点来审视,用生态学的思想来研究城市的生态学结构与功能,研究城市大园林在城市大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

1 城市生态系统(urban ecosystem)的特点

1.1首先是人口集中。该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主要是人,这一点是城市生态系统与任何其他生态系统的最大区别。

1.2城市排列着高楼大厦,街道纵横,水泥或沥青覆盖着地表,造成空气流通不畅,热岛效应显著,水的收支也无法平衡。

1.3城市盛行冷气、暖气,大量使用冰箱,街上汽车洪流排出大量尾气,工厂与居民烧煤大量排出烟尘。所有这些生产、生活中排出的废气,主要是C02、CO、No、NO2、SO2、H2S、NH3、03、HF、Ca2以及CH4、苯、乙烯、花和苯并花等,都是对人体有不同程度污染、毒害的物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即绿色植物十分缺乏,因此难以自行生产有机物质。该系统中的大量物资或能源是从市外即其他系统输入的。而该系统的消费者主要是人,无机环境是人工创造的,所有的物质与环境都是为人而创造的。

1.4该系统中科学技术高度集中,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并且有大量产品输出到其他生态系统。可是,在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废渣、废水、废气也带来很大的危害,既对城市生态系统自身又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种种危害。

城市生态系统的所有这些特点说明,系统中的要素都是人创造的,但以往在系统的建设中又以损害环境的质量为代价,因此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极为重要,而大园林建设则是改善环境的不可替代的途径。

2城市大园林建设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园林,在中国往往是指人文景观与绿地的统称。中国传统的造园往往很重视美景,其中有很多的花园建筑。但是,在现代新建的城市,尤其在现代重视回归自然的潮流中,园林的主要内涵之一就意味着城市植被。不过,城市植被已不同于天然植被,城市生态系统中早已看不到植被的自然演替,构成城市植被的树木与草本植物的关系也与自然植被的情况不同。一般说来,城市大园林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以下的作用:

2.1调节气象与气候。这种作用因城市公园、各类绿地、森林公园、街道树、防风林等树木群的种植规模、种类、结构与质量等的不同而异。这对缓冲城市“热岛效应”与人口过密带来的人为热污染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2.2净化空气的作用。由于植物的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污染物有一定数量进入植物体内,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又放出新鲜的02,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空气中污染气体的浓度。据日本测定,10年生左右的黑松林,每平方米的叶量约1.5kg,在夏天3个月中(6月上旬到8月下旬),1.5kg树叶吸硫量可达5g,平均lhm2的林子在一年生长期中(4-9个月)可吸收硫100kg。另外,树叶与树皮还可吸附大量的尘埃,并有杀菌作用,因此有着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

2.3

防减噪声的作用。枝叶繁茂的林木可以吸音和隔音。草坪也有这种消音的作用。据研究,30m宽的林带可以减低6分贝一8分贝的噪音。阔叶林比针叶林的吸百性能更好。这在大城市车水马龙、机器轰鸣的声浪中,降低音量,是一种重要消减污染的作用。

2.4防阻火灾的作用。枝叶茂密含水量高、着火点低的高大乔木和矮小灌木,具有很好的阻火的作用。如能在城市的居民点、工厂四周用耐火树种建造阻火带,则可有效阻隔火灾蔓延。

2.5市民休憩、锻炼的场所。城市公园;城区、郊区各类绿地与林地是市民在业余时间散步、游览的去处,是晨练、跳集体舞的好场所,也是人际交往与情感交流的地方。

2.6心理上的作用

第6篇:生态城市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建筑 设计方法 理念

一、现代化城市生态建筑的设计标准

1、绝对的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尽可能避免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和影响。

2、顺应和依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理念,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提高生态建筑的社会占有率。

3、城市的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相和谐,尽可能避免对现有自然环境的破坏,使用可回收、可重复利用和耐久的绿色生态建筑材料,合理充分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保持可持续发展。

4、建筑实体的空间以及本身的使用功能要顺应社会发展,也即是要有包容性的空间以及综合性的功能。同时加强建筑实体周围绿化建设,创造一个人工仿自然的生态环境,进而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

5、能够通过建筑本身传达出独特的建筑艺术以及现代化城市应有的生态美,给人健康、舒适、亲切的感觉。

二、现代化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及理念

1、设计原则

1.1优化整体与单体之间的环境组合

城市是由多个建筑群落组成,现代化城市的生态建筑应该能够作为一个比较开放的生态建筑体系,同时这种体系又要能够和周边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保证设计结果要具有最佳的环境效益。充分体现生态建筑对自然及现代化城市生态环境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建筑本身要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等人文因素,同时还要重视利用当地地形、地貌、水文、河流等自然因素,进行环境设计及建设,尽可能的从整体上体现时代与历史的蕴含和精神。

1.2强调设计发展的绿色、高效

现代化城市的生态建筑要充分体现对能源的节约,最大限度的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清洁能源,同时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寻求智能化的发展渠道,灵活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同时要有强烈的预见性以便于研究社会发展的动向,确保与建筑形成互动关系,这样能够为建筑以后的扩建以及改造留有更大的余地。

1.3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首先应该确保建筑实体的适用性,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沟通,达到为人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以及充满活力的工作、生活环境目的,从而能够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筑实体主要可以体现在通风及采光效果,同时要确保建筑室内温度和湿度的适宜性,还要保证良好的视听环境,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噪音污染,整体上提高人们对建筑实体的居住、工作、学习环境的满意度。

2、设计理念

2.1利用新技术节约能源和减少资源的利用。表现在要充分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例如利用太阳能,建筑体的维护结构采取节能措施,使用节能型空调,同时减少空调的使用。利用自然资源,例如可以根据通风设计原理对冷风系统进行相应设置,保证建筑实体能够尽可能的利用夏季的自然风。另一方面在节约资源上,就是要尽可能的考虑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具体的就是在建筑实体的的前期设计、中期建造的材料的使用选择中,要充分考虑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尽可能的保证资源的重复和再生利用,例如节约水资源,从分利用中水处理,使用中水浇灌、冲洗卫生间洁具等,促进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循环利用。

2.2顺应和回归自然

现代化城市生态建筑的外部应该强调和周围环境的最大限度的融合,建立一种和谐共存、动静互补的舒适环境,同时要注意做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是建筑实体中不能有对人体有危害的建筑原料或者装修材料的出现,保证使用清洁无害无污染的建筑材料。保持室内的空气顺畅清洁给人大自然的感觉。

三、现代化城市生态建筑设计方法

1、建筑周围整体环境的设计

建筑实体的整体环境不仅仅是针对建筑本身,而是以建筑实体为参照点,围绕建筑实体为中心的周边环境的整体设计。另一方面从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来看,分析的内容包括建筑所在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势、地质气候等条件。

1.1强调绿色生态建筑理论的深度融合。

首先城市的开发以及建设都应该顺应当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背景发展现状,强调建筑本身和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和谐共处和融合。在加速城市化绿色生态建设的步伐同时,也要充分的利用和保护现有的城市系统并能体现整体的创造性。在保证改变现有不合理的城市布局、地区划分、城区空间原有结构以及资源不合理配置的前提下,延续发展现有城市的历史文化,完善现有城市的生态系统的建设。

1.2加强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建设

社会发展的大步伐下人们开始感受到环境对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强调环境的绿化不仅仅是为人们创造简单的工作、居住的空间和环境,还应该为人们创造赖以生存的良好生活氛围。

例如城市小区周围的绿化工作要尽可能大的扩大小区内部以及周边的绿化草坪的面积,尽量的减少不必要的硬质的铺地,尽可能多的种植一些绿化效果比较好的树木。同时绿化的建设还要强调立体化的绿化理念,具体的包括墙面的绿化、屋顶的绿化以及阳台的简单且必要的绿化。墙面的绿化主要是为了避免阳光直射进墙体中,可以种植一些譬如爬山虎之类的可以爬满墙体的绿色植物,这样的话能够保证夏季在绿色植物的庇护下很大程度的降低建筑外墙的表面温度,进而确保室内稳定的舒适温度;屋顶的绿化作用和墙体的绿化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屋顶的绿化主要是使用蓄水然后覆土进行种植,然后种植一些花草等,这样能够增加视觉美,同时给人营造一种舒适的生活氛围;阳台的绿化较为简单,也就是在阳台上种植一些无害的花草等。从而形成立体化的生态城市。

绿化的合理的设置可以有效且节约的达到节能的效果,还能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一举多得。

2、建筑单体的设计

2.1节能设计

目前全世界将近33%的能源主要是消耗在建筑行业上,可见建筑行业对资源的消耗量是非常巨大的。建筑实体的耗热量主要的是由建筑本身的围护结构自身的好热传热量构成的,据相关统计,据说在这种传热耗热量中,建筑实体的屋顶所占的比重大约是8%,外墙所占的比例大约是25%—34%,建筑整体的门窗所占的份额是25%左右,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外墙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所以针对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引起重视,具体的就是使用高效的保温墙来降低墙体的耗热量,然后就是门窗,要进一步的对门窗的保温性能以及气密性进行改善。

2.2整体平面设计

应注意建筑本身合理的朝向,因为合理的朝向能够保证建筑内部的最大限度的采光以及良好的能量吸收效果,这就要求住宅保证平行设计,并且朝向应朝南,同时彼此之间要保持一定的科学距离。具体进行建筑实体设计时要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本身外墙的面积,同时控制建筑的高度,采用合理的布局,保证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减少资源能耗,同时还能改善室内的整体环境。

四、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前景

发展作为人类永恒的不变的主题,任何时期都有着不一样的理念,生态建筑应该强调人与自然、人文、科技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应该由传统的高耗能向着生态的、节约的、环保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这也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相信绿色生态的建筑理念必将被全人类所接受,同时也会使得全人类受益。

参考文献:

[1]曹丽新.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7).

[2]王建国.生态原则与绿色城市设计[J].建筑学报,2003, (07).

[3]姜,周庆华.在现实条件下如何体现绿色建筑设计原则[J].安徽建筑.2008,(01).

第7篇:生态城市理论范文

关键词:总部经济;生态位;生态位态势;生态位重叠

一、引言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大潮中,吸引世界上一大批知名的企业到我国来投资,国内也诞生了许多有竞争力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的总部也成为了我国各大城市积极争夺的资源。总部经济的概念最早由我国的赵弘在其《总部经济》中提出理论,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启迪作用。总部经济是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战略性资源(如人才、资金、信息等)的需求增加,因此将其总部设在战略性资源丰富的中心城市,将生产基地布局在常规性资源丰富的地区,从而实现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融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形态。企业总部的聚集能给城市带来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效应和社会资源效应。因此,近年来我国中心城市都纷纷提出发展总部经济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二、我国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生态位理论

不仅我国的中心城市,许多中小城市也纷纷提出发展总部经济。万容在其《论我国总部经济的发展》中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的三个条件,分别是:1、信息经济充分发展,企业能够将总部及生产基地分离。2、企业达到对战略性资源(人才、信息、资金)需求上升阶段。3、在不同的区域内,两类资源存在差异,中心城市战略性资源丰富,不发达地区常规性资源丰富。虽然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已经有多年历史。以北京上海为首的中心城市纷纷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战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发展总部经济,有些城市并不符合上述第三个条件假设。个别经济发展不够充分,城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的城市也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的口号,如南宁、秀山等城市。-以重庆市为例,其总部经济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仅重庆市内就有多个区。但各个区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总部经济。各个区域仅仅以吸引总部进驻为发展目标,导致了同质化竞争,使得产业结构失调,发展路线雷同。各自为战也难以实现区域之间优势资源整合,不利于重庆市长期可持续发展。即使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发展总部经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南京,武汉,天津等城市,其发展总部经济缺乏定位,同质化竞争十分严重。这些城市带都期望通过发展总部经济,来达到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效应等。但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南京靠近上海,天津靠近北京,分别受到北京、上海的制约,发展总部经济这两座城市并没有很大的优势。此时,光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给予跨国企业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总部进驻是不够的。即便增长了企业总部的数量,把也仅仅是增加了执政者的政绩,相反,其对外的优惠政策还将当地的企业置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不利于当地企业的发展。从国际上来看,即便是在中心城市,我国发展总部经济也不具有很大的优势,以北京市为例:

从表中可见北京与国际化大都市的总部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已初见成效,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特大城市,现阶段我国的总部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四大特点:

1、总部经济取得的成效主要集中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

2、吸引跨国公司的进驻成为各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主要动力。

3、呈现小城市的总部向大城市转移,大城市的生产基地向小城市转移的趋势。

4、朝着大城市与周边城市的“总部——生产基地”协调发展模式前进。

目前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可总结为:

1、由于总部经济主要聚集在我国的中心城市,对中心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于是一些不适合发展总部中小城市竞相模仿,导致资源的浪费,抑制本土企业的发是。

2、我国总部经济发展主要动力靠跨国企业的入驻,本土企业发展动力不足。

3、总体层次不高,区域影响力及辐射力较低。

4、战略定位不明确,缺乏区域性特色,同质性竞争严重,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模式尚不成熟。目前国内有许多城市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的发展战略,但是其发展战略停留在给予大公司总部优惠的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高层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完善制度法规、提升政府服务意识等口号上面。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引入了生态位的概念。grinnell(1917)首先提出生态位一词来表示物种的生存空间单位,他对生态位的定义为:“恰好被一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单位”。随着生态位理论的传播与发展,人们对生态位的定义也更加准确与完善。elton(1927)强调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他把生态位定义为“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odum(1952)认为,生态位不仅仅应该包括生物群及其生存的环境,还包括了群落中其它的有关的要素,生物在群落和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生态位理论不仅适用于自然生态系统,在社会、城市生态系统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将城市生态位定义为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经济、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区位优势、服务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城市生态环境空间的总和。

利用生态位理论分析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可以避免之前研究中对于城市定位不明确,发展模式雷同,一味使用政策倾斜方式吸引企业总部进驻的不足。

三、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的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定位

基于生态位理论,笔者建立了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的框架。根据生态位态、生态位势、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四个方面分析企业所处的城市生态环境,从而制定相应生态位的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该框架中分别从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两个对本城市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与周边城市资源的重叠度进行分析,生态位态和生态位势分别从城市现有资源及资源进一步丰富的潜力进行分析。内部环境上,该框架从城市各区域合作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总部经济发展战略上实现区域交错发展,达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

1、生态位宽度

1965年,van valen给生态位下的定义是在一定的空间内,某五种利用此空间内的资源占此空间所有资源的比例。应用在城市生态位理论中,即指城市利用一定区域内的人力、政府、社会资源的所占的比例。在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政府、社会资源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战略中要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城市环境、优良的政策环境的建设。以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总部的入驻。

 

     2、生态位重叠

hurlbert(1978)定义生态位重叠为两种生物在同一生态位上对消耗同种资源的概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定区域内的两座城市在同一资源位上的相遇频率很高,不论两座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如人力资源位,在以省级为单位的区域内,就业者并不介意城市所处的位置,其选择更看重的是城市的薪酬水平、生活环境等。而人力资源是影响总部经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没有充足优秀的人力资源保证,很难说服大公司将其总部设立在此城市。除了人力资源,其他的因素在生态位上也易形成生态位重叠。在此种情况下,中心城市在发展总部经济时要清楚认识到自己城市与一定区域内其他城市所重叠的资源,扬长避短,或者根据自己的生态位态势的优势制定合适的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3、态和势两种属性在生物界和社会组织结构中普遍存在

生物界中的态即指特定物种在特定时刻的状态。而生物界的势指的是此生物在一段时间内对其生态位空间内的资源运用能力及对环境的影响力。衡量一个城市的生态位态的标准有城市面积、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科技发展水平、环境状况以及在一定区域内的影响力及知名度等。衡量一个城市势的标准有人口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科技增长率等指标。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是其态和势综合作用的结果。公司在考虑总部的选址上,势必也会考虑基础设施、通信、人力资源、政策的现有水平及其发展的潜力。在生态位势层面有优势的城市对企业总部更有吸引力,也更能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流入。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建立的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的框架如下:

四、案例研究: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定位

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已经具有发展总部经济的基本条件。从生态位的态来分析,到2008年上半年,在南京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有37家,跨国公司在南京设立的具有总部功能的子公司超过了350家。这些总部产生的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带动效应、税收效应、社会资源效应已经对南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跨国公司总部的聚集,也进一步吸引着其他世界性大公司总部的进驻。

从生态位势层面来分析,南京是江苏省的政治文化中心,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具有深刻的人文底蕴,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在教育方面,南京拥有各类高等院校61所,在校大学生50万人,人口结构中大学生比例位列全国所有城市第一。南京还有众多各类研究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这些资源为南京的经济发展及科研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支持。从地理上来看,南京市具有比较显著的区位优势,南京是江苏省的政治文化中心,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沪宁高铁开通后,南京到上海最快只要73分钟,南京到杭州只需要30多分钟,便利的交通增加了长江三角洲的“同城效应”。因此,从生态位势方面分析,南京发展总部经济还有很大的潜力。

从生态位重叠角度分析,南京在吸引人力资源方面与上海、杭州有着不可避免的冲突。在吸引跨国公司总部方面,杭州有更强的竞争力。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让中国城市共赢》对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温州六个城市区域总部竞争力的综合排名中南京居于杭州之后位列第二。该分析中南京与杭州最大的差距在区位及当地需求指数。在区位上,吸引跨国企业南京并不及杭州占有优势,但是南京也可以避开杭州吸引跨国企业的锋芒,转而发展吸引其它类型的总部。㈣通过以上分析,作者得出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1、吸引国内大中型企业的总部

南京作为长三角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对于国内大中型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大,其对人才、信息、资本等战略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由于通信、交通日益发达,总部与生产部门的距离产生的管理费用也随之降低。因此,很多企业都倾向于把总部设立于战略性资源丰富的地区。虽然和北京上海相比,南京在战略性资源方面不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在南京获得战略性资源的成本相对低廉。所以,对于国内大中型企业来说,把总部设在南京的成本优势无疑会有利于企业的成长。

2、吸引国外非生产型企业总部或者职能型总部、区域总部

跨国企业总部的进驻不仅能给城市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也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南京在吸引跨国企业时有着区位、人才的多重优势,但是与生海、北京等国际化大都市相比,其城市功能、相关服务产业则显得略为不足。尤其是在吸引生产型企业总部时动力不足,但是总部的定义是广泛的,可以划分为一级总部、二级总部、三级总部等,也可以划分为销售总部、投资总部、采购中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因此,南京可以将政策倾斜导向吸引国外非生产型企业总部或者跨国企业的职能型总部、区域总部等。

3、交错整合,进行差异化总部经济发展

在发展总部经济的过程中,在南京市层面上要由南京政府统筹规划,南京各区之间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避免生态位重叠现象的发生,以减少同质化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在城市之间,要建立各城市横向联合战略,避免和上海、杭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的重叠。

第8篇:生态城市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基本理念;建设规划;模型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11-0024-02

1 引 言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城市化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大众健康状况的改善联系在一起的,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完善生态城市的概念内涵,探究规划编制的基本原理和适宜的模型方法,乃是当前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建设生态城市,让它以良好形象和功能带动辖域内外的可持续发展,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和目标要求:

(1)生态城市应是一个中心城区与周围城镇和乡村紧密联系的开放系统,与国内外都市相互竞争和补充。它既需以人口的适度聚集和持续宜居为基础,又要以较强的辐射力带动周边的协同发展。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要考虑到自然条件、经济区位和辖域内外物流、资金、人流的聚散。只有因地因时地全面协调发展,处理好均衡与非均衡关系,才能使城市辖域蓬勃、健康地持续发展。

(2)生态城市不仅仅涉及辖域内外自然生态系统,也与城市所处的人工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有关。它以人的发展需要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是具有复合机制的系统。应该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依关系,协同各行业和不同区位间的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能为未来人口留下较充裕的拓展空间和良好的生态本底。

(3)生态城市既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又要保障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生态城市建设要有超前而合理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生产力和人口结构,还要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和资源配置,要拥有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结构,便利的交通和通讯网络,同时应具备高效和谐的服务及完善的社会保障和调控体系,使城市经济、社会系统与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协同有序地发展。

3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方案探讨

3.1 指导思想

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张家界、桂林和贵阳的等腰三角形的中部。围绕生态立州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把握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重要机遇,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发展,发挥区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特色,基于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以及生态安全阈值,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新型工业,全面推动黔东南州资源开发、生态保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3.2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3.2.1 总体目标

实施生态立州战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生态旅游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形成具有黔东南特色的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立足于区域和流域一体化发展,通过系统地开展水源地保护、重点污染源治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大气污染防治、水土流失防治、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等,建立面向区域生态安全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确保区域建设和小康社会的顺利实施,实现和谐发展,保障长江及珠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

3.2.2 分阶段目标

(1)近期目标(2008~2010年)。到2010年为生态立州战略实施的重点攻坚阶段。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范围内,“两江一河”水质达到水功能区的要求,城区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的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初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重点区域的农村面源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旅游景区和重点民族村寨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为全州生态立州战略实施和生态旅游发展奠定基础。

(2)中远期目标(2010年~2020年)。到2020年为生态立州战略实施的巩固完善阶段。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活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两江一河”水系维持良好水平,酸雨发生频率大幅下降,环境质量达到国际水平,资源利用效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林种结构和林区布局进一步优化,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廊道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格局基本形成,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民族文化传承相互协调,初步建成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3 城市生态建设规划

3.3.1 维护城市生态安全

针对不同等级的生态功能区,明确各区的主导生态功能,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确立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建立以城市生态安全为核心的监管机制,建立与完善城市生态安全监控和预警系统。

3.3.2 优化城市绿化体系

建设城市环城林带,加大郊区和农村的绿化力度,引森林进城市,让园林下乡村,形成集城区和郊区绿化于一体、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城乡绿色生态圈,建设环城林带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景观多样的城市林业生态经济系统。

3.3.3 推进生态示范建设

加强生态示范区与生态县(市)建设,巩固和推进黎平、从江、榕江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凯里市三棵树镇省级生态示范乡镇试点的建设和实施,并按照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要求,在生态示范区建设基础上,推进上述三县的生态县建设,切实把区域生态建设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协调发展。

3.3.4 加强重点区域生态建设

加强城市重要地段、历史街区的生态设计,重视城市历史文化遗迹和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积极建设生态社区,优化生态人居环境,至2010年建成一批符合标准的生态住宅小区和绿色小区,小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4 结语

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处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初级阶段,具体而言,即是将城乡发展的价值取向、政策导向、建设行为等都要奠定在这一新的基础上,对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法律制度和道德培养进行调整。生态城市建设更重要的是创造新文化,并在新创文化中体现生态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Yanitsky O.The City and Ecology[J],Nauka,Mostkow,1987(1).167~174.

第9篇:生态城市理论范文

1.1资源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首先应以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绝不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资源承载力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指一定时间,特定区域范围内,在不超出生态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的各种自然资源的供给与维持能力。资源型城市资源承载力主要关注的是各种自然资源量所能支持的经济发展规模、可持续供养的具有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数量以及具有一定发展水平的工业企业数量。一般可将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作为资源型城市资源承载力考量因素。环境承载力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约束条件。环境承载力,意指环境对污染物的容纳值,即环境容量。广义环境承载力是一定时期,特定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支持能力的阈值。根据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意义,在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不能把资源从生态系统中割裂开来,避免为了追求资源的最大获利而降低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资源承载力。一般可将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作为资源型城市环境承载力考量因素。

1.2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弹性力

生态系统弹性力是的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支持条件,它是表征生态环境对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系统支持能量的量化指标。生态系统弹性力,意指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超过其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生态环境内部各分子间的互补作用使得生态环境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基本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能力。生态弹性力是生态环境所固有的一种内存性因子,其只有在生态环境承受超过自身容量的外来压力时才显现出来。生态弹性力可谓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系统。生态环境的受外压能力、自我恢复能力以及自我发展途径丰富等均是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弹性力考量因素。我国资源型城市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以采掘业为主的职能类型和以制造业为主的职能类型。煤炭型、石油型、森林型城市以直接输出资源初级产品为主,大多数城市都具有比较突出的采掘业职能;金属型城市的主导资源由于产地加工的程度比较高,所以大多数城市都表现出比较突出的制造业职能。无论是生态环境的受压能力、自我恢复、调节能力,还是转型发展的出路等,资源型城市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转型之路注定并不平坦和顺利。

1.3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压力度

准则层是工业企业压力度和社区人口压力度,重点考核城市、企业及人口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压力度。具体标构成如下:第一,水资源压力度:包括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耗水率、生产过程中跑、漏水比例、生活用水定额、生活耗水率;第二,土地资源压力度,即土地资源集约度;第三,水环境压力度:包括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污水厂直排量;第四,大气环境压力度:包括废气排放量,废气排放达标程度,废气处理率;第五,土壤环境压力度:包括工业垃圾污染程度,生活垃圾污染程度。

2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实证分析

2.1资源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放大效应及其规律

资源环境承载力要求城市群体的发展要素,如人口规模、企业规模及其产业规模等要与自然资源总量及生态环境容量成正比例,否则,生态灾难及资源危机在所难免。资源型城市依托自身资源环境优势量,无限放大资源环境容量与承纳度,迅速而大量集中资源型市场要素,盲目发展、过度开发,可能使资源型城市过早陷入了经济衰退和资源枯竭的泥潭。以大庆为例,大庆油田探明石油储量约占全国47.4%,居全国第一位,也是世界特大油田之一。天然气储量居全国第8位,已连续24年稳产在5000万吨以上,2003年占全国石油年产量50%的大庆油田,可采储量只剩下30%,仅为7.45亿吨,到2020年年产量只能维持在2000万吨左右,开采成本也将在目前已经很高的基础上大大提高。2009年,大庆油田原油产量为4000万吨,并且综合含水率已达90%以上。换句话说,从地下采出的每吨油水气混合物中,原油不到10%,90%以上都是水。伊春市,号称“祖国林都”,位于小兴安岭腹地,是我国最大的专业化林业资源型城市,森林面积395.4万公顷,16个林业局已有12个无木可采,其余4个也处于严重过度采伐之中,活立木总储积量由开发初期4.28亿立方米减到2.47亿立方米,公顷蓄积量由167立方米减少到87立方米,可采的成熟森林只剩下1.7%,可采木材不足500万立方米。值得注意的是,资源型产业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上端,产品附加值和资本利润率都偏低。故此,资源型城市资源环境利润型资本大量外流现象在所难免,这必然导致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承载力的持续恶化和下降。自然资源的逐步耗竭使地区生产成本呈上升趋势,这又会加剧资源型城市环境承载力的持续弱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持续下降,将使资源型城市在区域战略中所处的地位分化降低,市场创新能力不断减弱,从而在市场发展进程中只能从事初级资源产品的开发与加工,最终形成城市对自然资源的强烈依赖,造成产业结构不断低端化的恶性循环。

2.2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生命周期及其弹性力分析

由于资源型产业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柱产业,城市的兴衰受到资源型产业的牵制,资源型产业发展越快,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就越大,城市发展也越快,反之亦然。由于资源型产业有其开发期到达产期、再走向成熟期直至衰退期的演进规律,单纯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经济也会沿着相似的轨迹发展,呈出城市经济波动性生命周期轨迹,即兴起期→繁荣期→衰退期(城市经济尚未转型)或→新生期(城市经济成功转型)。由于对资源环境的持续开发利用以及人为因素的生态破坏未能得到及时的休养生息,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弹性力极其脆弱,并不能起到资源预警及生态侵害隔离效果。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环境的依存度高,生态自我恢复能力薄弱,自我拓展途径单一,固其自身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波动性大,持续生存力较差,惯性生态悲剧在所难免。此类实例国内外并无例外。根据中国矿业协会的统计,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390多座以采矿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其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全国约有400多座矿山已经或者将要闭坑,约有50多座矿城资源处于衰减状态,面临着严重资源枯竭的威胁。苏联巴库油田的开发始于19世纪下半叶,其累计原始探明储量为15亿吨。20世纪初,成为了外高加索地区最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苏的石油基地。1940年,巴库油田的产量占了全苏的71.5%。但是,巴库的在鼎盛时期仅仅建立了石油加工业,而不依赖石油资源的多元化产业并没有发展起来。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持续的开采,石油储量日益枯竭,产量迅速下降。随着石油开采业的不断萎缩,完全依赖其石油资源的石油加工业也开始衰退,城市的发展弹性力大大减弱。只是由于过去积累形成的包括炼油基础和百万人口的都市区在内的庞大经济基础,方便的水路运输和身为阿塞拜疆共和国首府的政治地位,才保持住了占全苏10%左右的原油加工能力和仅次于乌法和古比雪夫的全苏第三大炼油中心地位。巴库市处于“维持缓慢增长”的停滞状态,其失败经验及其惨痛教训值得总结和避免。

2.3资源型城市资源环境开发的负效应及其承载压力度

资源环境开发的负效应,即资源枯竭及环境破坏后的外溢结果,也是资源环境承载对象对其资源环境承载力造成过度压力的必然结果。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会引起一系列资源环境承压过度问题,而工矿业的发展和森林的砍伐会破坏城市的自然景观,对空气、水资源、各类自然生物及人类本身的生产和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效应。资源型城市生产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密集型商品,在直接或间接输出大量能源资源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据2007年由英国政府资助的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国2004年净出口产品排放的CO2约为11亿吨,约占总排放量的23%。EA则估计,2004年中国国内出口商品生产蕴含的与能源有关的CO2排放量为16亿吨,占中国排放总量的34%。据统计,全国每年因采矿损毁土地累计达40万公顷;因采空或超采引起地面沉降、塌陷、滑坡、裂缝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达千余处;全国每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中85%以上来自矿山开采,现有固体废矿渣积存量高达60亿~70亿吨,其中仅煤矸石就超过34亿吨,形成煤矸石山1500余座,占地5000公顷;矿山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和废气,仅煤矿排放的废水每年即达26亿吨,废气达1700亿立方米,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可见,资源环境开发的负效应必然会降低其生态系统的承载压力度,使得资源型城市极易陷入发展亦快,收益返小的恶性循环当中。

3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推进模式

3.1资源型城市资源环境的减量、循环利用及其方法论

可以说,资源型城市的传统发展模式实际上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线性资源流的叠加,由此造成出入系统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内部所能承受的资源容量与环境承载力,造成经济活动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特征;资源环境承载力则要求系统内部要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从而能够形成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城市资源环境的减量化、循环利用成为了必然趋势。减量应是对城市资源环境的循环开发与利用的量化结果,也是增强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的内动力。资源型城市应根据产业链关联程度,合理规划、开发建设综合服务区、拆解加工区、精深加工区、污染处理区、仓储物流区、科技研发区、生活服务区、居住社区等8大产业功能区,实现产业链条转化过程中再生资源的“零损耗”以及在整个产业循环过程中再生资源在区内的“自消化”。废旧物资将在产业区内得到充分循环,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最终以高附加值产品方式通过区内交易中心走向市场,进入到整个社会的大循环系统之中。号称“煤都”的榆林推行煤向电力转化、煤向载能工业转化、煤向油品转化产生了积极效果,值得借鉴。府谷县恒源煤焦电化公司实施的年产30万吨冶金型焦及其配套发电、水泥、甲醇、焦油深加工产业链循环项目,完全实现了“三废”零排放,其中废气、煤气净化后用于煤焦油深加工和甲醇生产,热电厂的粉煤灰通过凝石水泥车间变成了高质量的水泥,将上游废料变为下游原料,每年节约原煤18万吨以上,降低电耗逾4000万千瓦时,减排废水44万立方米。榆林初步形成了原煤—发电—粉煤灰—建材工业、原煤—兰炭—焦油—化工—煤气和焦粉回收利用、原煤—甲醇—下游产品—建材—食用级二氧化碳、盐—烧碱—聚氯乙烯等多个循环经济链条。应当说,资源型城市的减量化、循环利用战略可从自身实际出发,分步骤、举重点进行科学化、生态化进行。

3.2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估及其运作机理

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内生性的物流系统,有其自身发展、演进及消化的生命周期规律。要使理性认知并成功延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发展适合自身特质的新型清洁能源产业成为了必然趋势。根据可持续、能循环、再利用的科学发展理念,资源型城市可从以下方面积极推进产业的生态化转型与改造,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的合理更替:其一,着力建设节能环保燃煤电厂。要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要加强在运电厂节能环保技术改造,要进一步加大脱硫改造力度,同时积极推广应用脱硝、脱氮、二氧化碳捕捉封存技术,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集中利用综合节能技术,大幅提高发电系统运行效率。要大力发展新型清洁煤发电技术,加强能源行业的战略合作,推进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电站(IGCC)、大容量循环流化床电站(CFBC)等示范项目建设,掌握核心技术,加快推广应用进程。其二,着力建设大型低碳化煤炭综合利用基地。要优化发展煤炭资源,在加大煤炭开发力度,提高电煤保障能力的同时,积极推动矿区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开发,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煤炭回采率,有效节约水资源,推动褐煤提质加工技术研究,在煤炭开采、洗选、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不断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其三,着力发展以新能源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要实现新能源技术的不断突破,优先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在风电的叶片、轴承、控制系统、提高单机规模,太阳能的多晶硅制备提纯、薄膜电池,核电的大锻件、主泵、控制系统和特殊材料,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储能技术等方面加快技术创新,推进分布式供能系统、氢能和燃料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将新能源产业发展成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3.3资源型城市资源环境静脉产业的建设及其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