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生态安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正是这些因素加剧着青年人的痛苦、延缓其发展的步伐,并削弱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力。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都有义务开发并利用青年人的创新精神。青年人充满活力和创造性,但需要体制支持以帮助他们发挥才能。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一些不公平现象正在剥夺着青年人的机会,这需要我们投入大量资源来解决。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联合国人类居住规划署和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城市青年赋权和生态安全项目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培训和社区活动,这些项目可以激励青年人发挥积极和富有建设性的作用。我们应该给青年人提供充足的机会,以增加其力量,使其努力获得生存技巧和一技之长。青年人应得到工作、有所可居,并以健康和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为创建可持续的、安全的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年赋权与城市生态安全项目将持续四年,旨在改善青年人的生活水平,向其提供经济机会,包括通过研究培训、指导和企业发展绿色工作。这个耗资两百万美元的项目由联合国人类居住规划署和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共同签署,意在提供培训,提高企业精神和生态安全意识,并为提高世界青年人的生活水平献计献策。
此项目由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实施,以正在进行的联合国人类居住规划署青年项目为基础。联合国人类居住规划署自1996年第二届联合国人类住区大会首次被人们关注以来,一直不断加大对城市青年的关注力度。住区大会之后,各国政府意识到青年人的需求,并通过了多个管理委员会决议,旨在加强青年人在联合国居住工作中的参与度,提高城市青年的生活水平。通过贯彻实施一站式青年中心、城市青年基金会、更安全城市项目、青年企业家精神培训活动等以及城市青年状态报告的,青年项目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联合国人类居住规划署,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以及各目标城市政府通力合作,贯彻实施青年赋权与城市生态安全项目。此项目的四个目标是:
一、提高青年男女的能力和技术,以在目标城市中创造绿色工作。
二、通过与目标国家之一的中国进行战略合作,加强生态安全研究和培训。
三、提高目标城市运用工具的能力,进行项目实施,增加青年人获取参与生态安全和绿色工作的机会。
四、增强国家和地区层面上对于城市青年和生态问题的认识。
在此项目的第一阶段期间,我们希望能够惠及来自柬埔寨、中国、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和泰国特定城市中的超过6000位青年男女,此后,帮助面还会扩展到其它国家。我们将通过以下措施达到此目的:
1、年度中国城市青年调查报告;
2、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态技能培训和青年就业培训;
3、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城市生态安全指数排行;
星云大师“欢喜与融和、同体与共生、尊重与包容、平等与和平、自然与生命、圆满与自在、公是与公非、发心与发展、自觉与行佛、化世与益人、菩萨与义工、环保与心保”的提法,以及‘同一个地球’的宣导成为当代人心思潮所向及普世共同追求的人生价值,对解决当今世界生态与环境危机,唤醒人们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产生了重大影响。”
――2013年10月4日,“世界生态安全奖”颁奖仪式在台湾佛光山传灯楼集会堂举行,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主席团在介绍“世界生态安全奖”获得者星云大师时如是说。
面对成就,心量宽厚的星云大师一如既往的谦虚与从容。他直言,“假如今日的获奖是代表一种荣誉,那么这并非由于我个人的功劳或贡献,而是佛光人乃至于所有爱护地球的台湾同胞、各地人等,在这方面所共同做出的努力。”
这位谦和、淡泊的大师穷其一生都在教人发大心、顺大势、善待万物、与自然为友。虽然如今的星云大师已逾耄耋之年,然而他心系大自然与芸芸众生的情愫却丝毫未减。
出家人,也可是环保专家
释今觉,俗名李国深,出生于1927年,祖籍江苏扬州。因喜欢天空的浩渺宏达,故为自己取名“星云”。12岁时,在南京栖霞山礼宜兴大觉寺志开上人出家。1949年,跟随僧侣救护队来到台湾。自此,开始了他在台湾长达60余年的弘法生涯。现年87岁的星云大师依然精神矍铄,言辞之间流露着对世间万物的感悟以及“为生民立道”的责任感。
佛教传到中国后,百丈大师创丛林,垦山辟田。在胼手胝足开山建寺同时,不忘于荒山秃岭间种植各种树木。这些举动对水土保持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星云大师的眼里,僧人在整治河川、修桥铺路之时保护了自然资源,在讲经说法之时,劝导了大众护生、放生,提倡素食则培养了大众惜福的观念,因此可以说他们既是出家人也是环保专家。
其实,星云大师本人便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环保倡导者。他曾以“抢救地球”为主题,在众多场合阐释宇宙与人类的关系,更从环保与心保的角度,为大众讲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即“有了心保,环保就不远了。只要人们重视环保,爱护大地,也就能爱社会,爱国家和普世大众。”
为了“抗暖救地球”,他和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全面推动节能减碳、绿化造林、使用环保碗筷、资源回收、垃圾分类等行动,共同维护地球。他倡导全球各佛光协会在各地植树,以“植树救水源”响应环保,并在当地不定期进行清洁河畔、沙滩、海边的垃圾,以及整理公园环境等,从而使环境获得洁净与绿化。他创办的人间福报社,每年举办素食博览会,推动素食文化,共同响应资源保护……种种行动,无不彰显了星云大师积极致力于环境维护与生态平衡的决心和坚持。
佛光山,一砖一瓦尽是功德
“如果再不关注环保问题,五十年后,子孙后代的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在星云大师看来,这个说法并非危言耸听。几十年来,在星云大师的领导下,国际佛光会和佛光山积极参与全世界植树、净滩、扫街等活动,这正是在遵循古圣先贤的脚步,提倡及落实环保运动。
1967年5月,星云大师将一个被旁人视为“鬼都不来”的地方购下,并带领僧徒开始了艰辛的勘察开发。在历经了16年的苦心建造后,曾经的荒郊野岭如今已成为了台湾最负盛名、信众最多的佛教圣地――佛光山寺。
坐落于高雄市大树区的佛光山寺,满是参天大树,一座座寺院建筑鳞次栉比,雕塑群体错落有致,好不壮观。然而,风景秀美的佛光山也曾遭“毒手”――大量游客的到来给其留下很多垃圾和废物,只处理费一项一个月就得支出一百多万台币。对此,星云大师便开始请人做垃圾分类,然后再卖给有关机构做废物再利用。这样一来,不但不需支付处理费,而且“资源回收”还能得到一笔不小的收入。
大师告诉记者,佛光山之所以能建成,寺中的一砖一瓦都充满了大众的功德,是无数信徒不辞劳苦,从事资源回收的结果。其中,隶属佛光会台北道场的金刚分会,是“资源回收”的重要成员之一。在会员口耳相传下,经过数年回收工作后已是成果累累。如今,“佛光大学资源回收队”已然正式成立,更令越来越多的佛光山人投入到了回收工作中。
生态环保,关键在“心灵环保”
其实,佛教是一个重视自然生态的宗教。自古以来,寺院建筑不破坏森林环境,僧人修行不侵犯自然资源,皆是与万物同体共生的表现。为了将生态环保事业进行到底,无论是媒体的专访还是各种论坛、讲座上,星云大师都乐此不疲地传递着他的环保经。
面对当前生态安全与环境问题的窘境,星云大师更是语重心长:“什么是环保?像环境的维护、生态的平衡、社会的净化、身心的健全,都需要环保。尤其现今的社会,大自然不仅需要大家共同保护,而且更重要的是全人类应当进一步共同发起‘心灵环保’。环保问题有赖于自我觉醒、开源节流、爱护地球。唯有心里的怨消除了,世界才会太平;唯有每个人都有生态保护观念,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我们的地球才能获得长久,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安居乐业”。
在他看来,“天地虽大,但人心包藏天地,与天地共存;天地人紧密相连,是自然的一切。”唤起每个人的环保意识,共同承担保护地球的责任,是星云大师最乐意做的事情。如同“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的道理一样,要抢救地球最重要的是依赖那份心力,并要将此心化为具体行动。
曾有人问,地球面临全球暖化、臭氧层破洞、核废料处理不当、水资源缺乏等种种问题,以我们小小的力量,能帮得上多少忙呢?我如何解救这个地球?对于诸如此类的疑问,星云大师给了直达人们内心的回答,“其实,这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心?世界需要的是有心人,对于抢救地球,如果人人有心、有愿,都想:‘地球有病了,我要帮助他,不让他恶化下去。’人人力行环保,就像佛经里‘鹦鹉救火’的故事,虽然自己力量微弱,但团结起来力量就不可思议,那么地球的灾难也就不是问题了。”
对于如何解决当前的环保问题,星云大师自有高见:除了靠大众的力量,共同维护做好外在的生态环保外,更有赖个人重视内在的心灵环保,能够净化自己的思想、观念、语言、心意等。首先,环保观念要从教育着手。大人要以身作则,做儿童的示范,如父母要教导子女尊重生命、惜福爱物;老师要教导学生尊敬长者、待人有礼等。尤其道德观念的提升,公共环境的维护,都需要从教育上加强倡导。拒绝垃圾知识、思想不被污染,就是思想的环保;观念正确,凡事正面思考,就是观念的环保;口业清净,不讲脏话,不两舌、不恶口,就是语言的环保;心中无烦恼、嫉妒、不平、愤恨等情绪,就是心意的环保。
爱护地球,以身作则
今年三月,星云大师应邀回到家乡扬州,参加2013中国・扬州“两岸素食文化暨绿色生活名品博览会”。在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时,星云大师表示,素食可以增加人的耐力,引起人们对生态和环保的关注,当然,这并不是要劝大家都吃素,但是少吃一点肉食,对一个人的品德、人格都有好处,有助于人们爱护地球,爱护环境,享受绿色的生活。
在星云大师践行的环保行动中,提倡素食是重要组成部分。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生命,人不能只爱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爱惜他人的生命,甚至一切众生的生命都要给予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灵、资源,都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存在,不能恣意的消耗、浪费、掠夺和破坏。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182-02
一、研究背景
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重点要求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需要强化案例教学,而且规定案例教学模式实施效果作为专业学位点建设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达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共同提高的目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方式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和实验室,必须在生产实践中提升学习效果,解决本专业领域范围内生产实际问题,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环境生态学就是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对于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该门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环境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学案例设置过程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环境问题案例,尤其是本土环境案例,如2011年绵阳涪江水污染事故、5・12地震后期龙门山生态环境监测及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和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保持与面源污染防治工程规划设计等教学案例,对激发研究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师生互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步骤
1.师资培训。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还处于启动阶段,《环境生态学》的任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和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课程案例教学法能否够达到期望的效果,显然《环境生态学》师资力量是不足的,因此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师资培训。师资培训方面需要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培训任课教师撰写《环境生态学》课堂教案和组织实施案例教学。
一份优秀的《环境生态学》课堂教案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教案的框架内容来源于教材,但教学案例可以来源于实践基地和合作企业成功案例。同时,基于教师个人经历可以引进国内外其他高校的成功教学案例来使用,甚至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环境事件编写虚构的教学案例。如“受损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案例编写可以模拟川西地区草原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修复措施。撰写了优秀的教案,还必须有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有效的组织开展案例教学。而大多数从事传统理论教学《环境生态学》教师没有从事过生产实践锻炼,因此,案例教学实施需要具有生产实践经历的教师才能发挥教学效果。所以师资培训过程中需要遴选一批优秀年青教师到实践基地和相关企业单位去锻炼,积累丰富的教学案例,尤其是本土教学案例,将这些教学案例进行整理和汇总,归纳到《环境生态学》教材相对应的章节,充实到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有效组织实施案例教学。
2.调整教学内容。大多数《环境生态学》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偏多,实用性内容偏少,尤其是结合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章节明显不足,这对案例教学实施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对现行的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如现行教材中生态因子、种群生态学分别为独立章节,虽然这些内容对后面学习群落生态学奠定了基础,但这样章节划分太细,许多内容可以进行整合和压缩,需要精简和压缩。把生态因子、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三部分内容合并为生态学基本原理,理论内容可以减少10课时。同时,环境工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联系紧密的应用技术需要加强讲授。
从2000年到2050年我国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战略需要,《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教材需要增加“生态环境建设与调控”内容。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西北地区荒漠化与防治、华北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东北地区湿地保护和西南地区土地退化及石漠化防治等,都是国家需要长期治理才能得到控制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知识、措施和技术,培养应用型人才投入到环境建设工程中。
3.案例库建设。虽然早在2015年6月,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案例教学中心网络平台建设就已完成并开始运行,教学单位可以共享优秀的《环境生态学》教学资源,但培养单位仍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设《环境生态学》案例库。由于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基础水平有一定差距,全国教学案例库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自身的教学培养需求。而且,培养单位的《环境生态学》案例库建设应该依托地方发展需要,教学案例应该具有地方特色,特别是本土生态环境建设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得到突出体现,才能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合格研究生。
4.组织实施。(1)课前准备:教学案例开课前一周教师告知学生们案例内容及教材内容对应的相关章节,以便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和教学案例材料预习与分析。如果教学内容来自于本土案例而且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可以个人准备,包括基础资料的收集、相关职能部门沟通等,这样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能力;如果教学内容来自于陌生案例而且内容相对复杂,由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小组规模,任课教师组建兴趣小组,团队合作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总之,做到每位同学都能参与教学案例实施过程中,都有机会进行个人能力展示和知识水平表现。(2)课堂开展:教师把教学案例讲述结束之后,如果需要把问题列出,尽量详细地列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开展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和措施。讨论的形式可以采取灵活方式,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辩论,也可以通过技术模拟。对于具备野外教学条件的案例,安排在校外实际场景中进行案例教学,学生们更能掌握教学案例内容和精髓。工作之后遇到类似的案例就可以仿照课堂教学中的技术方法进行解决。(3)课后总结: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要对教学案例进行总结,简要撰写教学案例报告(如污染场地修复调查报告、修复技术方法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撰写完成后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尽快评阅并对学生撰写的教学案例报告开展讨论、点评报告撰写过程中优缺点,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案例。至此,一次成功的案例教学才算完成。
5.教学评价。制定评价案例教学效果的依据非常重要,评价体系包括:一是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二是对学生表现情况的评价。任课教师的评价方法由二级学院研究生教育考核领导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主要来自环境工程专业教授、校外导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但真正做到客观评价确实不容易,由于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晚,大家对研究生案例教学方法也不熟悉,导致教学案例与课堂理论知识割裂,所以任课教师就需要向有经验的研究生教学案例教育的学校学习交流。对研究生的评价主要分为课堂表现和分析报告的评分。每当案例教学结束时,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报告的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给出相应的分值,综合成绩=课堂表现×30%+分析报告×50%+团队协作×20%;根据公式得出综合成绩既可以表示公平,也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
三、结语
近年来,国家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环境生态学》案例教学实施,既突破了理论教学壁垒,又创新了案例教学新模式,顺应了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趋势,因此,《环境生态学》案例教学需要在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大力推广。同时,《环境生态学》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各高校的成功经验,继续整理补充教学案例库,探索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邀请校外专家合作,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敏慧,叶长兵.环境生态学本土环境案例教学模式探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29(8):52-55.
[2]王应密,张乐平.全日制工程硕士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66-171.
Explore of Curriculum Case Teaching Mode on in Environmental Ecology for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
LIU Quan,HUANG Wen-jun,HUANG Tian-zhi,DONG Ting-xu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Mianyang Teachers' College,Mianyang,Sichuan 621000,China)
【摘要】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建设生态文明”的发战略目标被明确提出,而我国未来发展中“生态文明”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则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态化的发展目标下,城市建设强调在减速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还必须着力于生态文明的建设、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及和谐社会的全民构建,以期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城市的生态化发展。但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前提,城市生态的合理规划同时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种内在的要求。而要做好城市生态规划,首先我们应理清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并在明确城市生态规划注意事项、把握城市生态规划要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动生态城市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城市
1 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
要对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首先我们应当对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进行简单的了解。
1.1 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涵
现代城市是一个多介质、多层次且多元化的人工性的复合生态系统,不同层析、各个子系统以及不同的生态要素之间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而城市生态规划则始终坚持以整体优化、趋适开拓、协调共生、区域分异以及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的原理指导,将城市的环境容量、生态适宜度以及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等作为基本依据,在对城市生态功能进行合理分区的基础上对生态工程进行相应的创新,以期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的生态及环境质量,找到最佳的城市生态位,进而在不断的探索中开拓并占领出空余的生态位,使生态系统的整体潜力得到有效且充分的发挥,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维持一种良性的循环状态,进而维持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环境之间在关系上的协调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1.2 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
基于以上对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分析来看,在高度的社会文明与生态环境意识下,城市生态规划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内容:
1.2.1 高品质的环保系统
高品质的环保系统应该能够对城市中存在的包括大气污染、废渣、废水以及餐饮、屠宰、大众娱乐场所等不同系统所排除的各种城市废弃物进行及时的处置和处理,而这种处置与处理行为需要按照不同废物的特点进行开展;同时,该系统能够加强对噪音的管理,可以保证不同环境质量质量都满足先进城市的最高标准,进而保证生态环境的洁净与舒适。
1.2.2 高效能的运行系统
高效能的运行系统包括充足的能源、通常的交通系统、有序的物流及客流系运输系统等。该系统中需要快速且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并配有保障性的物资供应系统与城郊的生态支持圈,需要具备完善且专业化的服务系统与污水的排放和处理系统等。
1.2.3 高水平的管理系统
高水平的管理系统需要资源利用、人口控制、社会服务、劳动就业、医疗保险、城市建设、治安防火以及环境治理等够做都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以保证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方面的合理性和适度性,并对人口的规模加以控制,促进人与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1.2.4 较完善的生态系统
较完善的生态系统不仅需要城市拥有较高的绿地指标,使绿地的覆盖率、城市人均绿地面积以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达到标准的数值,同时还必须保证绿地在分布和布局上的合理性,使绿地规划实现在点、线、面上的有机融合,在生物多样性水平全面提升的前提下构建起完善、全面的复层的绿地系统。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生态规划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规划和环境规划,这种在生态概念下的城市规划是联系城市整体规划、经济规划和环境规划的桥梁,其强调的是一种协调性、能动性、整体性与层次性,其要追求的社会文明、经济效率以及生态环境的统一与协调。因此,在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处理要对以上分析中提及的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进行把握之外,我们还必须对城市生态规划的要点进行全面的了解。
2 城市生态规划的要点分析
城市生态规划所要实现的是社会、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协调和统一,要在实践中做好城市的生态规划工作,我们还必须对以下几点问题进行考虑和把握,在解决以下几点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容积极推进生态城市的全面建设。
2.1 城市生态规划要考虑城市经营成本
城市经营成本的整体水平可以说是社会经济发展效率、生态保护现状、资源里利用和节约情况以及城市内在发展的一种重要性的表征。若城市的经营成本相对交稿,说明其经济的发展具备一定内在的不协调性。尽管我国多数城市目前都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但其经营成本实质上依然交稿,所以在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对城市的历史经营成本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对经营成本的分析发现成本居高不下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城市生态规划的着力点进行研究。
2.2 城市生态规划要研究人力资源转化
如何将数量众多的人口资源转化成为有效的人力资本是目前城市生态规划中的重要任务,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本质性要务,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成功推进的重大保障。在人力资源转化问题中涉及到就业、生活质量提高、共同富余、二元结构消除、中产阶级发展以及我国国际竞争水平提高等众多问题。要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充分认识城市当中人力资源在三大产业当中的历史分配变化情况,在全面研究人力资源转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升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规划。
2.3 城市生态规划要顾及区域生态安全
从本质上来看,要通过生态规划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所要构建的生态城市本就不是封闭性的系统。只有通过城市与其他区域之间在物质方面的有效流转,才能充分体现城市的发展活力。与此同时,区域内部的环境安全状态决定了其在发展方面的健康性和持续性,因此在推动城市自身生态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重不同区域之内城市之间的协调性发展,实现区域内的优化与整合。因此在城市生态化规划时,既要考虑区域承载能力对城市需求的制约,同时还需要对腕部环境的带动力、影响力和扩散力进行重视,保证城市运营的健康性、合理性和稳定性。
2.4 城市生态规划要把握增长空间控制
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之间存在着彼此制约的关系,实践表明,摊大饼模式下的盲目扩展会使城市的发展承受巨大的压力。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面临着绿地建设、基础瘦身素建设以及人口增长对空间需求的增长等问题,如果不以科学的发展观念对城市生态进行规划,未来城市的发展将因城市容载能力及生存安全能力的局限而受到限制。因此,城市生态规划还必须对增长空间的控制问题进行关注。
结论: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整体状况决定其未来的发展必须坚持人口、社会、资源、经济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只有通过这种城市的生态化规划和建设,才能够保证我国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实现社会文明公正、经济领域高效繁荣、生态良性循环和环境优美整洁的目标下,完成新世纪城市发展的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1]曾丽芳.浅谈城市生态规划内容及注意事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
[2]孙玉艳.浅谈城市生态环境规划[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
[3]李杰.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及城市规划应对[J].山西林业科技,2011,(04).
[4]朱小林.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研究[J].河南建材,2011,(01).
[5]周岚,于春.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J].国际城市规划,2011,(01).
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注意要点案例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态城市作为未来的人类聚居地,它的实现有个发展建设的过程,也就离不开规划的指导。以切实可行的规划指导当今城市的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基础。城市生态规划就是以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思想为基础,对城市的结构功能、资源利用、生态关系进行社会经济和自然的整体协调发展的调控,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容
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是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和智力条件。城市生态规划大体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1高质量的环保系统
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饮食业、屠宰业、农副市场、大众娱乐场所等系统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的管理,各项环境质量指标均应达到国家先进城市的最高标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1.2高效能的运转系统
高效能的运转系统包括通畅的道路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运输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有保障的物资供应系统(主副食品、蔬菜、材料、水电、燃料等)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和污水废物的排放、处理系统等。
1.3高水平的管理系统
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都应有高水平的管理,以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1.4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
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指标,如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而且还应合理布局,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保护组织规定,城市绿地覆盖率应达到50%,城市居民人均绿地应达60%时, 我国要求本世纪末人均公共绿地达到7㎡~11㎡。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城市离上述要求差距较大,在城市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应努力向着高标准的绿化方向发展。
2 城市生态规划应注意要点
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起点,通常要回答为什么要建设生态城市以及生态城市规划要解决哪些问题,这是多数城市管理者关心的问题,只有明确地给出问题的科学解释才能确定一个城市是否有必要建设生态城市,因此,生态城市规划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2.1城市经营成本
城市经营成本的高低是社会经济发展效率,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以及城市内在可持续性的重要表征。如果城市经营成本过大,说明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内在的不协调性。我国多数城市目前经济发展处于快速发展期,但经营成本亦相对较高,因此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首先应该对城市历史的经营成本做出理性的分析,从中分析经营成本高出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研究城市生态规划的着眼点。
2.2人力资源转化
将庞大的人口资源迅速转变为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本,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本质要务。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根本的任务是必须将人力资本的培育,作为城市化成功的最大保证。其中所涉及的充分就业问题、共同富裕问题、生活质量普遍提高问题、现行二元结构的消除问题、中产阶级的形成问题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问题,均可以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本培育中,获得满意的解决。因此生态城市规划也要充分认识城市人力资源在一、二、三产业中分配的历史变化,在经济生态系统上要重点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2.3区域生态安全
生态城市本身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要实现与其他区域的物质流转才能真正体现其发展活力,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安全状态是决定区域内城市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在推进自身生态化建设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区域内城市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内的优化整合。因此在城市系统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规划中,既要考虑区域承载能力对于城市需求的制约,又要考虑城市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力和扩散力。只有当一个城市向外部的索取被该城市对外部的回馈所平衡时,城市运行才是健康的、合理的。
2.4增长空间控制
城市发展潜力与增长空间应是相互制约的,实践证明“摊大饼”式地盲目扩张会对城市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许多城市面临着城市绿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满足人口增长需求空间等问题,如果不从科学规划的角度从长计议,未来城市发展的空间将会受到城市环境容载能力和城市生存安全能力的限制。可以根据城市具体的生态问题规划建设“生态安全带”、“生态警戒带”和“城乡交错带”等控制线。以此界定生态城市的增长空间幅度,为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潜力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
3 城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
3.1项目概述
某市体育公园项目,建设规划目标主要综合了文化、体育、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公园。通过改造垃圾堆积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体育休闲共赢等措施进行规划,不仅能够满足市民与游客的基本需求,同时还很好的发挥起营造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功能。
3.2 公园生态规划要点
3.2.1公园规模合理,选址普惠全民
体育公园的选址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对其选址时一定要从公园定位、现有生态环境状况来考虑,并使其积极融入城市生态环境体系之中。首先,应遵循上位规划,如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应与城市绿地互动,共同构建城市生态体系。其次,应当考虑结合当地已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做到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在规模方面,体育公园应当考虑服务城市人口、兼顾旅游人群,以适度超前为原则。对于大型体育公园的规模,应当按照国家相关的体育公园建设标准建设,充分考虑未来可承办的赛事等级和服务的人群。
3.2.2增添绿色项目,突出生态主题
体育公园应以体育健身活动为主要功能,因此在设计上要合理地安排设置体育项目。如针对竞技体育可设置体育场馆,而针对老年人、儿童则应设置草坪、步道、健身器材等。另外,一些体育项目设置时要考虑与公园自身环境的结合,如滨水公园可设置水上项目、地形起伏的公园可设置户外体育项目,从而实现体育运动与生态结合,使得参与者能够在环境优美的绿色环境中达到锻炼身体和愉悦心情的双重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于身体和心理健康愈加重视,对体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快速的生活节奏之后,人们希望在大自然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因此体育公园应当设置更多的户外体育健身项目,倡导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体育观念。
3.2.3人文与生态结合,文化与体育共生
俗话说文体不分家,文化与体育历来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体育公园在规划建设时,应当注重开发与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许多城市一直延续着诸如舞龙、舞狮、秧歌等喜闻乐见的群众体育运动,同时这些体育运动背后都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因此,规划设计体育公园时,可将诸如此类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入到体育公园的设计当中。在具体实践中,可为独特的文化体育活动开辟场地和公园空间,或在景观和小品规划设计中加入文化元素,再者可将当地原有的人文资源与现代运动和景观相结合。广义的生态不仅只是自然环境,人文历史也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体育公园不仅要发挥绿色生态的价值,更要弘扬人文和社会价值。
3.2.4 均衡绿色空间,营造生态格局
体育公园的规划布局往往受其功能的影响,而当前的规划设计中通常突出其体育场馆并将其作为公园中心。这样的布局方式对自然生态影响较大,不利于公园生态格局的营建。因此,公园总体布局应当从生态角度出发,规划者首先要考虑游客的行为活动方式对体育设施与生态景观的不同影响。其次必须合理的划分公园用地,使得游客的使用需求得到满足又不至伤害到周围的生态环境。最后通过对这些生态空间的布局规划,使绿色空间、运动空间得以协调布局,以更好的营造可持续的体育公园环境。
4 结束语
总之,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必须走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的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之路,这也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通过公园案例分析,必须坚持高标准的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管理、高起点的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社会文明公正、经济高效繁荣、环境优美洁净、生态良性循环的新世纪城市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叶建华,邓逢明.论城市生态体育公园的开发与建设[J].安徽体育科技 2005(26).
关键词:生态公园,生态建设,生态,城市生态
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公园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生态公园的概念特征
1.生态公园的概念
“生态”思维代表一种新型的自然观。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要更好的生存下去,就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形成“天人共生”的自然观【1】。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出现了生态公园。
生态公园是将城市市区的荒地或废弃地及城郊地区,以保留或模仿地域性自然生境来建构主要环境,以保护或营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借鉴自然植被的结构和过程进行公园绿地设计、建设和管理,促使公园形成,以潜在植被为基础,保护生物野生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满足公众游览、观光、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服务功能【2】。
生态公园纳入城市绿地系统的范畴。生态的属性决定了这类公园应是在城市或郊区里的自然保留地,和城市与自然最接近的地域【3】。
2.生态公园的特征
城市生态公园并不是一种全新创造的公园类型,而是面对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型园林形式,是人们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既具有“生态性”,又具有“城市性”,从而使它有别于普通的城市景观公园和自然生态公园或自然保护区【4】。
(1)具有一般公园的特性
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延伸。所以,所有的生态公园都具有一般公园所具有的性质。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憩,游览的场所。
(2)生态性
生态公园的特点就是他的生态性。城市生态公园由于引进了景观生态学的设计理念,更充分的利用了城市物种多样性和公园空间资源,让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机的组成了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5】。
生态公园的绿地大多是利用市或建筑物稠密地区的荒地或废弃地,公园绿地的建设大多保留自然落及原有植被【2,6】。
生态公园能为动、植物安全生存和繁衍提健全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生境条件。
设计的方法是符合生态原则的,从构思到具体的构造作法都应该体现设计者对自然生态过程的尊重。
在养护管理上,强调动态目标,尊重并保护自然演替。尊重植物的循环再生。正是由于城市生态公园的管理依椟乎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故投入要比传统景观公圈低得多【5】。
在功能目的上。除了具有一般公园的作用和功能外,更让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功能的组成是符合生态系统要求的,没有破坏自然生态过程的相关活动。
(3)城市性
城市生态公园是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无论从地理位置、空间格局、生态系统和规模级别上,都是城市的一个有机部分。城市生态公园的“城市”属性使其有别于位于近郊和林区的自然生态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国家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空间格局使它和城市的功能的联系更为紧密,直接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居住生活环境产生影响【3】。
二、生态公园建设及改造的原则和途径
我国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应不同城市和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城市生态关键地点作为考虑重点,结合城市生态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决定城市生态公园的位置和布局,即它的生态过程、能源和物质的使用应有利于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的;它的环境建构应符合生态原则,它的具体空间和实体形象应能充分考虑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个体的互动关系,唤起人对于生态意象的文化体验和美学感受。
1.生态公园建设的原则
根据城市生态公园的基本内涵与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现状,结合国外的相关经验,我国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生态优先原则: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通过生态修复,使城市生态公园发展有别于其他开发与发展模式。合理安排各功能区的开发强度。
(2)整体发展原则:从区域生态环境优先的角度,统筹城市生态公园内用地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交通和基础设施等建设【7】。
(3)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城市生态公园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内的各项资源配置。
(4)以人为本原则:公园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市民提供良好、高品质的绿色人居、生态教育和度假休闲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5)城乡统筹原则:使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成为带动和引导乡村地区发展的良好契机,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绿色产业的引进等措施促进地区城乡统筹发展【7】。
(6)保护、展示与经营统筹协调原则:合理引入生态绿色产业,实现城市生态公园的持续与健康发展,使其成为城市的生态核心区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展示窗口【8】。
2.生态公园建设的途径
现在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生态公园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还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规划中,要总结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经验,以生态学为基础,结合景观设计,环境设计方式,探索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优美景观,提供适宜活动场所,三者结合的途径,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根据我国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现状,总结了以下几点生态公园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生态规划;生态系统
Abstract: this paper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 urb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key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and puts forward personal opinions.
Keywords: ecological city;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 Ecological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建设
1.1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其科学内涵就是倡导社会的文明安全、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城市的生态建设
城市的生态建设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其最终目标是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城市。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体现在城市生态规划上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原则和整体原则。
2生态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
2.1生态规划
我国学者曲格平在《环境科学词典》中对生态规划作了如下定义:“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下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生态规划体现的是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它把城与乡、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天,综合空间、时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之间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规划的目的就是要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2.2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是遵循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也就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的信息与规律,来规划、调节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现有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而进行的规划。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其目标是:
(1)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
人口的数量与结构,要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抑制过猛的人口再生产,以减轻环境负荷;土地利用类型与强度要与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生态法则;
(2)城市人工化环境结构内部比例要协调。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城市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结构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区域回旋空间。
(3)城市生态规划的目的。
它是在一定的可接受的人类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使城市的经济、社会系统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得到不断的发展。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应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结构;致力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化;致力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治理、污染控制和保护,而且把当地的地球物理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多功能、多层次、多目标控制的综合研究与规划,据此进行城市结构调整、规划设计、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规划建设。
3城市生态建设中城市生态规划的重点
3.1城市生态和谐度评价
任何城市都是在人工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城市在任何发展时段都存在着人类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生态”而各城市由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水平、生态意识等的差异,这种城市中“人类与其周围环境”关系质量的优劣程度可称为城市的“生态和谐度”这种城市生态和谐度应包括三层含义:(1)城市人类的健康;(2)城市环境的持续;(3)两者之间的和谐。
3.2创建城市生态管理系统
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饮食业、屠宰业、农副市场、大众娱乐场所等系统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能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系统,以及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的高水平管理系统,是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有力保证。
3.3做好生态功能分区规划
生态功能分区是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是在对城市生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进行生态敏感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功能区等的用地规划。
通过土地适宜性分析和生态敏感性分析,确定对城市生存、运行和发展具有关键制约作用的生态因子及其所在的空间区域;通过对城市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弹性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的用地性质、建设项目、建设强度等规定、管理和控制的区域;通过对人类聚居地生态健康分析,确定聚居地特殊的自然景观区域或人工建立的模拟自然景观区域"
3.4加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和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核心作用。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是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和福利水平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这些森林对于保证城市的发展及补充城市绿地的不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城市生态规划中的注意事项
4.1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这里所指的自然景观要素(或称原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仅仅是指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还应包括历史文物古迹经历了长期的环境演变,这些景观要素无论是对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还是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上,都已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了相对的平衡空间,具有很大的生态保留价值不仅如此,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把这些原生的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市现代的景观元素结合起来,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保持这些即使很细小但是非常有趣味的自然人文景观部分,可以丰富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同时为新城的居民提供异样的城市空间去休闲、休息或者仅仅就是观赏和回忆自己过去熟悉的文化和环境"
4.2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面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及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对改善和调节人居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其生态服务包括: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为公众环境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等,所以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3注意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可持续的城市,需要一系列自然开放的城市缓冲空间,来区别和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只注重对城市公共广场、城市公共绿地等进行了组织安排,而对城市边缘地带,特别是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的作用和布局缺乏深入研究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应对城市的边缘地带用自然的元素去创造一个清楚逻辑的城市系统,使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系统非常容易的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
突变诱导因素可分为行政、经济、交通和自然四大类。根据突变距离的大小,行政突变诱导因素可分建成区、市域、省域、国家和洲际五个层次;经济突变诱导因素可分服务业主导型经济、工业主导型经济和农业主导型经济三个层次;交通突变诱导因素可分为近程交通、中程交通和远程交通三个层次;自然突变诱导因素可分为地形、地带、流域和海个层次。由于城市所处区位不同,各种突变诱导因素对城市生态风险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各种突变诱导因素所对应的突变距离也存在差异。距离存在差异,对城市生态风险的影响也就存在差异,距离越远其生态风险越大,产生城市发展生态负外部性的概率也越大。城市生态版图空间变化与生态公平效应生态公平指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协调,即生态公平观念同时涉及经济领城、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城三个领城。本文中的生态公平特指所有城市都有平等地享受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的权利。从根本上说,生态公平就是不同城市在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承担着共同的责任。主体对自然的开发和补偿应是对等的,在资源上获益多就应对自然资源保护承担更大的责任。生态公平核心的目的在于有效保护平等的环境权利,并尽量减少城市之间因不平等关系而导致的不平等环境影响,倡议在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的过程中,取得权利与义务的对应、贡献与索取的对应、机会与风险的对应。城市生态版图空间变化的生态公平效应过程与生态风险效应过程一致,具有渐变与突变的特征。与生态风险效应不同的是,行政边界与经济边界对生态公平变化过程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生态公平具有社会性,即生态公平只有在两个不同社会属性空间单位之间才能产生。例如,生态公平主要在城市间、省域间、国家间等行政空间单元之间,以及城市与乡村、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等经济空间单元之间产生。特别指出的是,城市生态版图扩张或者收缩并不直接导致城市或区域间生态的不公平,而是增加了生态不公平出现的概率,也就是城市生态版图心距的提高,不一定直接导致城市间的生态公平失衡,但生态公平失衡的可能性一定会增大。城市生态版图理论视角下城市发展的基本观点城市发展影响到外部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版图用地由生物用地、建设用地、能源用地、水用地及氧用地等共同构成,这些生态版图用地不仅分布于城市行政区范围内,还大量分布在城市行政区外部。随着城市内外部条件的改变,城市生态版图用地的空间结构与边界也会随之变动,即城市发展所需要的生态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一方面城市发展所需的部分生态资源可能依靠城市外部城市输入,另一方面城市内部的生态资源可能并非全部为自己所消费。因此,城市通过生态版图与外界城市进行交流,并影响到外部生态系统。城市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有待建立城市生态版图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生态版图过度扩张或收缩,即生态版图空间面积超过或小于行政版图面积,造成生态外流与生态外侵的潜在危险,生态外流可能引起城市生态环境恶化,而生态外侵可能削弱城市生态安全。现实中有生态外侵城市,就必然会有生态外流城市,若不加以控制就可能出现城市生态灾难。发达城市具有较高的生态资源利用效率,而落后城市的生态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现实中生态资源从落后城市流向发达城市,市场配置体现了其对资源利用的高效性,但生态资源的刚性需求要求生态资源分配具有均匀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从制度和技术层面来解决此问题的途径会越来越多,但不能从根本上得到完全解决,意识层面的约束性准则或认识,如健康正确的城市发展生态伦理观则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
城市生态版图理论视角下的应对策略
城市跨区域生态占用的途径是通过贸易,而贸易总是存在生态不公平。贸易生态不公平是指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反映生态资源价值,这种不公平持续存在会造成城市局部生态严重外流,从而导致城市局部生态环境恶化,而城市间生态补偿就是贸易生态不公平补偿的一个有效措施[9]。因此,建立起能协调城市关系、体现社会公平及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城市间生态补偿制度势在必行。城市间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社会分工和利益共享,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间协调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具体要求。城市间生态补偿增加了城市跨区域生态占用的成本,从而达到增大城市生态版图收缩力、减少产生城市发展生态负外部性的目的。尾物外部性内部化策略尾物外部性内部化是指城市把其产生的尾物转移到其原生产地的过程。通过生态承载力分析,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尾物的空间错位,即城市只跨空间占用生态资源,而不把尾物放回生态资源生产点,从而造成城市发展的生态负外部性。目前解决此类生态负外部性比较成熟的方法是庇古税与排污权交易,而尾物外部性内部化策略就是在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把尾物空间错位回归的成本加入到排污成本中。虽然尾物空间错位造成生态问题的研究还处于空白,但尾物空间错位引发的生态问题却普遍存在。尾物外部性内部化策略只是把解决方案提出来,要在现实中实施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行政空间重构策略行政边界调整是一种有效解决因城市生态版图心距过大而造成的生态风险与生态公平失衡问题的策略,也是解决近距离城市间生态负外部性问题的途径。空间重构并没有改变城市生态版图心距,而是消除了城市间行政边界造成资源利用与管理的障碍,从而避免了生态公平失衡和生态风险随心距变化在行政边界区域出现的跳跃式变动。行政空间重构策略适用于城市区位、区域政策和重大项目等外部条件出现巨大变化及得到外部力量大力推动而快速发展的城市。这些城市的共同特点是空间资源、生态资源不能支撑城市发展,行政边界的存在已明显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与生态安全,需要通过行政空间重构获得更大的生态资源支持,以消除行政边界的负面制约,减少城市发展的生态负外部性。适度贸易机制策略区域和城市间的不合理生态资源贸易实质上是在改变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若这种改变超出生态系统自我调整和自我修复能力,那就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生物资源、水资源及其他资源,由于气候、地理、资源禀赋等自然原因,无论在全球范围还是在我国国内各区域和城市间的分布都不均衡,有时与城市、区域发展的消费需求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单靠本地资源通常无法完全满足本地的消费需求。贸易作为辅手段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资源空间流动,互通有无,促进城市生活水平提高。但无序的、单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贸易流动可能造成局部城市、区域的生态资源过度开发,削弱当地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本,使此城市、区域的生态系统走向不可逆转的衰退,造成城市发展生态负外部性。此问题的应对政策是制定促进生态资源合理流动的城市和区域间贸易政策,采取多样化的经济与行政调控手段,促进生态资源区域配置的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的不断提高,合理输出与输入,以及加强城市和区域间合作,推动生态资源的适度贸易机制。从大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城市、区域间应建立大生态系统生态资源适度贸易机制,从总量上控制对生态资源的利用程度,控制单个城市生态版图空间的过度扩张,重视城市和区域间贸易中不合理的生态输入、输出问题,减轻贸易对局部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终实现城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p#分页标题#e#
对城市发展责任的呼吁
摘要:本文在阐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影响因子、驱动力的基础上,构建了揭示城市生态化发展驱动机制的DPSIR模型,并据此进一步提出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解决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问题要运用系统的思想与方法,强调系统发展的整体最优化:依据环境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科学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过模拟仿真,优化城市系统结构:中闻生态城市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探索出非传统式又非西方化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关键词 :城市生态化:驱动机制:DPSIR模型:生态城市
城市是人口、产业高度集聚而自然组分稀缺的区域,城镇化率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与以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伴随而至的是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和“城市病”。这不仅威胁着城市和泛城市地区人居环境与安全、物种的多样性发展和生态空间的维系,也制约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使城市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危机。
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影响因子
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
自然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前提、基础和条件。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人类活动强度不同,城市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也不一样。自然环境状况的差异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资源的承载能力、环境容量和自然对污染的消纳能力、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以及城市经济发展与转型的难易。总之,城市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影响和决定着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能力和可能性。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惯性思维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往往都是以经济为重心,忽视了人的居住需求,更无法兼顾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人居环境的改善。这就导致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差、环境恶劣,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对自然生境随意切割、破坏,使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我恢复能力因人为破坏而减弱或丧失。尽管这些问题会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的严峻、居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而有所改观,但是这种思想观念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根除的,其惯性作用还将对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生态化产生不利影响。
所处的城市发展阶段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休戚相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状况呈现“倒U型”发展趋势。因此,在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产业类型/结构和土地的利用方式,以及空间格局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生态化发展速度和质量。
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的健康、生活、工作。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强弱,对城市生态化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对城市居住、休闲环境的关注,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推动着城市生态化发展。从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实践看,公众自发组织和民间环保组织对推动城市环境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
国内外宏观发展战略和政策环境
在全球性气候变化、产业转移以及资源环境问题严峻的形势下,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加大污染防治、利用清洁能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低碳/绿色城市等宏观战略和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生态化发展。在当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和国际大环境下,我国也加大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加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同时,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社会,这都对城市生态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城市生态化的驱动力分析
对优美环境的迫切需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城市是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的区域,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其生态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来自于两个方面:人的环境需求;产业发展对环境的需求或压力。
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人在城市中具有双重身份:居民、经济活动中的劳动者。城市是产业集聚地带、经济高地,产业的门类、规模、发展速度等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城市生态化的外部压力
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速度往往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城市不仅是人口、产业高度集聚地带,而且也是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最为集中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规模扩大、经济飞速增长,同时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滞后,给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城市病”,迫使人们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观念进行反思,并积极采取行动。
技术进步是助推剂
循环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先进的工艺、信息技术等的发明与应用,不但可以促进淘汰落后的产能、工艺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的排放,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也可促进资源的节约、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城市生态化发展。信息技术、高新技术、节能技术和新材料、新产品等不但可以促进产业发展与转型,而且有利于满足人们居住环境改善等多元化需求。技术更新在城市生态化发展中扮演着能量放大器作用,加速或延缓着城市生态化步伐。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革新与进步对城市生态化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新技术也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和新的污染,难以根治。
体制创新是调节阀
体制创新具有调节阀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调节和改变人们需求的数量与结构、方向以及技术更新等,从而改变城市生态化驱动力的作用力度与方向,形成合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政策体制的创新可以令那些已经陷入生态环境危机的城市焕发新的活动,实现生态化转型。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驱动机制——DPSIR模型
城市系统的应一压力机制
系统科学理论认为,系统的输入/输出时刻改变着其内部结构、功能并产生相应的响应或变化,而系统则通过自组织作用及时改变和调控自身结构,增强其自我适应能力,进行自我修复,保障系统的健康和功能的正常发挥。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同自然环境间的这种相依关系在城市表现得尤为集中和突出。自然环境系统不断地为城市提供资源,城市则通过生产和消费等社会经济活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从而改变着资源的存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后者又通过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反作用于城市系统,二者构成了压力一状态一响应关系。
影响其生态化发展的各种因素在内外动力的驱动下,作用于城市内部结构:城市系统的内部结构则发生应激响应,通过系统的生态选择和自组织机制,产生负熵流,反作用于外环境,从而形成应一压力响应机制,并在乘数和扩散回波效应的基础上,最终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见图1)。
DPSIR制下的城市生态化发展趋势
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正是人类与环境之间一系列矛盾运动在城市系统生态化机制作用下的过程与结果,它在现阶段表现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与资源环境有限性的矛盾。
人和产业的环境需求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与环境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复合系统,在生态系统选择和自组织机制下,形成多元双向互动关系,并通过技术、政策、规划、管理等手段不断地调适影响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演化动力,促使城市朝着生态化发展,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生态城市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使得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能够在其资源可供和环境可承载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振幅和频率围绕均衡发展轴进行日趋相对稳定的非线性螺旋式演化。
城市的这种非线性的螺旋式演化,实际上是城市复合系统不断发生类似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调节,最终促使其演变为人们期望的结构合理、功能和谐、动态平衡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这表明,城市生态化是指促使城市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稳定有序的演进过程和发展目标。它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上意义上的生态化,而是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
中国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子系统有着各自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相互制约,从观念和行动上要明确城市生态化发展目标不是追求单个子系统发展的最优化,而是强调各个目标之间协调平衡,追求在一定条件下的整体发展最优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要求明确城市生态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转变传统的割裂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简单的“修修补补”方式,树立系统的观念和系统的思维,综合运用包括规划、技术、经济、立法、教育、政策、制度、管理、区域合作与交流等多种手段进行城市生态化建设。
首先,依据环境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模。在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中,充分考虑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确定城市合理的人口容量、用地规模、资源供给结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空间格局,加强人口、土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等各种规划的衔接、耦合,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充分利用城市及周边的山体、河流、大气环流等自然条件,构筑包括生态斑块、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城市绿道、污染扩散走廊等在内的合理生态格局,从产业选择、先进技术的运用、产业空间布局、环保准入等方面加强污染的源头控制,增强城市生态自我修复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及对外界压力的抗御能力:加强高新技术、环保技术、信息技术、低碳技术、循环技术等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应用,降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放大技术的正效应。在注重硬技术应用的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政策制定和立法,创新机制体制,使城市生态化发展常态化、制度化,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变成居民的自觉行动,
其次,借助先进计算机技术进行综合模拟,进行城市系统结构优化。根据城市生态化发展驱动机制模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综合决策模型和系统生态学思想,对城市复杂系统进行情景模拟、仿真,科学、直观、动态地反映不同发展情景城市所面临的矛盾,科学规划符合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最优方案,促进城市发展的整体最优,增强城市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实现人与自然健康、和谐、持续发展的相处模式。
再次,改变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整合优化系统发展结构。依托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广泛吸纳包括政府、居民、企业、媒体、行业协会等各界人士的观点与建议,设立高级别、跨部门、多方参与的综合决策机构,加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战略研究、顶层设计和综合协调管理。包括研究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容量、生态化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等,制定城市生态化路线图、相关政策以及创新机制体制,科学指导和协调解决城市生态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生态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城市发展水平都远不及发达国家,城市生态化的关键是在充分考虑城市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增强自身应力和应对外界压力的能力,探索非传统式又非西方化的“中国特色”城市生态化发展道路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
主要
参考文献
[l]毛锋,郑洋,朱高洪.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6):12-17.
[2]毛志锋.人类文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