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资源利用范文

农业资源利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资源利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资源利用

第1篇:农业资源利用范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043-03

近年来,生态农业这一现代农业新模式受到广泛关注,生态农业的实践和研究逐渐增多。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0余个,带动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00多个,建成生态农业示范点2000多处。虽然我国生态农业试点不断增加,但生态农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尚不成熟,对生态农业资源利用的评价还不完善。

学术界对生态农业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偏重于对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如刘刚等以区域研究为基础提出不同功能区发展不同模式的生态农业;[1]二是关于生态农业效率的研究。如吴小庆等将农业生态效率指标分为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两个子系统,对无锡市农业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2]潘丹等将农业污染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测算中国 30 个省份的农业生态效率;[3]三是对生态农业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程翠云等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2003―2010年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4]高亮等运用DEA 方法对安塞县商品性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效率进行了评价。[5]这些研究无疑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一、生态农业和资源利用效率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和本质

生态农业的内涵是构建其评价体系的基础,对生态农业的准确把握直接影响评价体系的构建。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6]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生态农业是依靠农业内部来维持土壤肥力,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它既能带来生态的良性循环,稳定地、持续地提供农产品,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7]综合以上观点生态农业的内涵可概括为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综合农业体系。生态农业本质上更关注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其中土地、水、劳动力、机械、肥料、农药、农膜等应受到重视,这为构建生态农业条件下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提供了思路。

(二)资源利用效率的诠释

经济学认为物质的稀缺和人类需要的无限必定带来资源配置的问题――即如何配置资源才能达到两者的平衡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生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是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单位产出消耗的投入来衡量资源的利用效率,它体现了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合理性,包括研究单要素的利用效率和多要素配合时的综合利用效率。二是资源的配置效率,[8]农业生产的投入多种多样,一方面需要考虑各要素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实现了技术的最优化,即考察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存在规模报酬递减情况,所以还需考虑要素投入的整体规模是否合理,即决策单元的规模效率。

二、生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农业的投入主要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其中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气候、土壤微生物、土壤自然肥力等;社会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力、财政投入、技术、管理、农用物资、能源等。其中农业自然资源中的气候、土壤微生物、土地自然肥力倾向于农业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社会经济资源中的能源更倾向于对农业技术的研究。

生态农业的产出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既包含其为社会产生的经济总贡献,也包含对农户带来的微观收益;生态效益既包括其正面效益如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也包含负面效益如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和空气污染等,而这些污染可以从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量侧面反映出来。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其食物保障功能、农产品的质量方面。

生态农业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体现生态农业的总体目标即资源投入的减少和产出效益的增加;准则层则是目标的细化,其中资源投入分为农业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层是将准则层的具体化,其中的分项有的属于农业经济研究方向,有的更偏重于农业自然科学研究或农业技术研究,如表1所示。这里主要从农业经济方面研究生态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三、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和指标选择

研究资源利用效率既可以对生态农业生产中的单个要素进行分项衡量,也可以对若干重要要素进行综合衡量。

(一)分项要素资源利用效率

1.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可通过土地产出率来表示。土地产出率=,体现了土地资源集约、合理利用的综合水平,是反应农业生产力的综合指标。[9]其中使用产量指标时可体现土地作为粮食基本保障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使用产量时侧重土地投入产生的经济效益。

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体现了单位农业用水获得的农业产量或产值,可选用农业用水效率系数=,这一数据体现了农业用水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为了体现节水灌溉等技术的应用程度也可使用节水灌溉面积比重= 来表示,这一点体现了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程度。

2.社会经济资源

劳动力的利用率可通过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利用效率体现,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可以用同一劳动力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农产品的数量来表示,[9]劳动生产率=,这一指标倾向于对微观农户的研究。宏观来看,当研究对象为某一区域或地区时可运用劳动力利用效率来计算,劳动力利用效率=。

农用物资主要包括机械、化肥、农药和农膜。农用物资利用效率=,其中的物资投入量可以是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折纯量、农药施用量、农膜使用量等。这些指标中化肥、农药、农膜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污染物,所以,这些指标对应的利用效率可体现农业污染程度,可表征农业的生态效益。机械总动力则可表征农业的经济效益。

财政投入主要指用于农业生产的政府财政投入,在统计数据上主要体现为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财政利用效率=,用来衡量农业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益,体现农业财政投入的高效利用情况。

农业技术投入方面,受限于直接农业技术投入数值较难统计,可以根据历年统计数据中的农业技术成交额或动植物新品种技术成交额等数据从侧面反映农业技术的投入情况;也可以选择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数量、农业科学研究人数等从技术研究平台方面反应农业技术的投入情况,其利用效率的计算使用公式为:技术利用效率=。也可使用农业科技贡献率体现农业科技的使用效果,农业科技贡献率=。

(二)多要素资源利用效率

单要素利用效率分析侧重对农业要素的分项对比,在考察多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是会显示出不足,所以,应使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综合考查资源利用效率。在研究方法上可选用多因素综合评级模型,其公式表达为P=Wi×(Wij×x'ij)。其中,P 为综合农业资源利用生产率评价分值;Wi为各类型要素 i 的权重,Wij为要素 i的指标 j的权重(权重可根据专家咨询法或主成分分析法确定);x′ij为要素i 的指标 j的标准化数值。由于农业资源利用的指标存在量纲不同的情况,所以,需要在研究时换算为标准数值。[8]

式中:yij为指标标准化数值;xij为指标原始数值。

在指标的选择上可选用资源耗用的绝对数来表示,其中土地资源可选择农用地面积、耕地面积表示;水资源可以用农业灌溉供水量表示;劳动力可选用农业从业人数或农业劳动时间来确定;农用物资可选择农用物资的耗用量,如农用化肥折纯量、农膜使用量、农药施用量表示;财政投入可使用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技术可选用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数量、农业科学研究人数、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经费支出等指标表示。在具体运用是可根据研究侧重点或回归分析找出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四、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方法和指标选择

资源配置效率旨在研究各类资源的投入比例和投入规模的合理性,其中投入的最小化或产出的最大化是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标志,它是一个相对值,是几个决策单元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对比,取值在0和1之间,越靠近1的决策单元资源配置越有效,反之越无效。同时资源配置效率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现有资源是否都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即技术是否有效;二是现有的资源投入规模是否合理,即规模是否有效。

测量资源配置效率可使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它不受量纲的限制,可测量不同决策单元在多投入多产出的情况下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其具体表达公式为。

(DC2R)minθ

xjλj-θx0+s-=0,

yjλj-y0-s+=0,

λj,s-,s+≥0,j=1,2…,n,θ∈E1

其中n为被评价对象的数量( 即 n 个决策单元);

每个 决策单元中分别有 m 种投入( 输入) 与 s 种产出( 输出);

xrj为第j个决策单元所使用的第i种投入的数值;

yij为第j个决策单元所创造的第r种产出的数值;

xj =(x1j x2j… xNj )T ,j=1,2,……,n;

yj =(y1j y2j… yNj )T ,j=1,2,……,n;

θ 为决策单元的效率值;

λ 为评估该决策单元的效率时参考的其他决策单元的比例;

s- 为松弛变量,表示该决策单元应减少的投入量;s+为超额变量,表示该决策单元应增加的产出量。

在指标的选择上,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侧重点选择不同的指标,如若研究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可重点选择土地面积、耕地面积等;研究农用物资的配置效率可选择机械、化肥、农药等指标。产出方面可根据研究的侧重点选择农业产值、农业增加值、农户经营性收入、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等指标。

第2篇:农业资源利用范文

关键词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困境;技术;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283-02

Study on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e Resources Efficient Utiliz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YAN Xuan-mei 1 ZHANG Xiao-ling 2 LEI Jin-xia 1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s,SAAS,Taiyuan Shanxi 030006; 2 Shanxi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

Abstract Agriculture resources utilization way decides the metho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some exten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heat,water and soil,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ilemma fu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agriculture resources utilization,furthermore it build a technology system of agriculture resources efficient utilization which taking efficient farming,reduction and resource technology as the core.It established technology pattern of agriculture resources efficient utilization in local condition to achieve efficiency.

Key words agriculture resources;efficient utilization;dilemma;technology;Shanxi Province

1 山西省农业资源基础特征

1.1 气候资源

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介于4~14 ℃之间,呈由北向南升高,由盆地向高山降低的分布趋势。年日照时数在2 200~3 000 h之间,作物生长期间(日温≥0 ℃)的光合有效辐射为1 840~2 200 MJ/m2・年;作物活跃生长期(日温≥10 ℃)的光合有效辐射为1 300~l 800 MJ/m2・年。全省各地太阳年总辐射量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最高地区年辐射总量达605.1 kJ/cm2。

1.2 土地资源

山西地貌复杂,土地类型多样。2012年全省耕地面积为405.094万hm2,人均占有耕地0.11 hm2,其中坡度在15°以上的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17.6%,宜开耕的荒地很少,耕地后备资源缺乏。全省耕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南部人均耕地较少,而北部朔州市、大同市、忻州市人均耕地较多。

1.3 水资源

据《山西省统计年鉴2013》,2011年山西省水资源总量只有124.3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76.65亿m3,地下水资源量94.95亿m3。全省地区水资源总量分布不均,水资源总量最多的地区是运城市,最少的地区是朔州市;人均水资源最多的地区是晋城市,为600.74 m3,最少的地区是太原市,为130.33 m3。

1.4 农业废弃物资源

农业废弃物资源具有显著的资源化特征和污染物特征。据调查,2012年山西省农作物秸秆生产量达1 680.89万t。全省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9.30万、0.93万t,占全国畜禽养殖业排放总量的1.68%、1.43%,环境保护部和农业部印发的《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将山西省确定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

2 山西省农业资源利用的多维困境分析

2.1 光能利用率较低,种植结构单一

据资料分析,光能利用率的理论值为5%~6%,我国北方高产区的光能利用率已达2.5%。山西省与全国各地太阳辐射总量相比,仅次于青海、自治区、宁夏、甘肃、新疆,属我国光能资源高值区范围。但种植结构单一,耕作制度简单,设施栽培较少,光能利用率较低。仅以种植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来论,山西省南部作物光能利用率为1.07%,北部光能利用率为0.31%~0.43%,光能利用提升的潜力巨大(图1)。

2.2 耕地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承载量加重

从图2可知,1980―2012年山西省耕地面积整体呈锐减趋势,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致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越来越少,耕地承载量不断加重。全省人均占有耕地由1980年的0.16 hm2减少到2012年的0.11 hm2,而1 hm2耕地承载人口由6人增加到9人(山西统计年鉴1980―2013)。北部朔州市、大同市、忻州市人均占有耕地较多,但质量差,耕地生产能力低,粮食单产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0%;东西部干旱、侵蚀严重,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60%左右。

2.3 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山西省水资源总量不足,是我国水资源最为贫乏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346.03 m3,低于国际500 m3的缺水标准(图3);1979―2012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基本呈平缓下降趋势。区域工农业用水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据计算,山西省农业灌溉水利用率目前仅为45%左右,按正常要求75%计,约浪费水量30%。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

2.4 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

山西省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率总体不超过50%,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全省农作物秸秆中,作为生活能源利用的有684.81万t,作为生产用能的有111.98万t,二者占秸秆资源总量的47.4%。畜禽粪便利用率低,畜禽粪便的无序排放以及畜禽饲料添加剂中的抗生素、激素、铜、铁、铬等物质长期过量累积,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全省畜禽养殖污染约占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50%以上[1-2]。

3 山西省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3.1 高效种养技术

3.1.1 立体种植技术。山西省地处暖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性气候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步,有效积温与无霜期对大多数作物相对有余,发展立体种植可充分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自然资源。全省适宜推广以粮食作物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菜、牧草、绿肥、果树、中药材等作物之间的间作套种为主的立体高效种植技术,重点发展以麦为主的棉、油、菜、瓜、豆、薯等复合群体组合,以玉米为主的麦、菜、豆、薯、食用菌等间套组合。如:春小麦复播大白菜、萝卜等;玉米套马铃薯、甜瓜、红芸豆,水果玉米回茬秋菜、玉米间作南瓜;西瓜套甘蓝,核桃套谷子、大豆等;果园套种麦、药、豆、薯、花生、瓜、绿肥、牧草等。

3.1.2 立体种养技术。山西省平川、丘陵、山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9.7%、40.3%、40%,根据不同地域特征,发展农牧结合的生态农业,形成林、果、草、粮、畜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循环利用的多元结构。立体种养重点推广“畜禽养殖+农产品种植”“林草+生态养殖”“农作物+水产养殖”等生态农业技术。如山西阳城一带发展桑叶养蚕和桑园养鸡循环立体养殖项目,形成“桑―蚕―鸡”循环立体养殖生态农业;山西左权麻田镇西安村在莲菜地中养殖鸭、鱼类,形成菜―鸭―鱼农基鱼塘生态模式等[3-4]。

3.1.3 庭院立体种养技术。庭院立体种养是以农户庭院为基础单元,实施立体种养。山西农户庭院面积较大,适宜发展农村庭院立体农业,重点发展以蔬菜、果树、食用菌、养殖为主的庭院立体种养农业。随着农家乐、观光农业的发展,种、养、加立体配置与休闲观光相结合,形成“庭院休闲观光+庭院立体种养”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型产业。

3.2 减量化技术

3.2.1 节水技术。山西省主要采用以下旱作节水技术: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主的旱作农田土壤水库建设技术,以秸秆、地膜覆盖为重点的覆盖保墒培肥技术,以机械化旱作和保护性耕作为主的耕作保墒技术,以集雨补灌为重点的高效种植技术,以平衡施肥和抗旱保水剂应用为主的化学调控节水技术,以抗旱品种繁育推广为重点的生物节水技术,以农田整治、输水节水和田间节水为重点的节水灌溉技术。

3.2.2 节农资技术。通过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其他农用生产资料或者用新型生产资料、技术来代替常规生产资料和技术,以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使用数量和次数,达到提高利用率,减少排放的目的。如测土配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测土配方技术重点搞好氮、磷、钾肥的合理匹配,防止盲目增加化肥投入量,提高有限肥料的利用率等。

3.3 资源化技术

3.3.1 畜禽粪便利用技术。一是畜禽粪便能源化技术。山西重点发展“畜禽养殖-沼气-绿色果菜”的能源生态工程,典型技术模式有:“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五个一”工程能源生态模式、“五配套”能源生态模式。二是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分为堆肥化技术和复合肥技术,使用最多的是堆肥法。山西受水热条件的限制,不适宜沤肥还田,用畜禽粪便制成有机肥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三是畜禽粪便饲料化技术。山西畜禽粪便饲料化技术主要运用于鸡粪和猪粪的加工。鸡粪经干燥后可适量代替部分精饲料饲喂畜禽。猪粪使用氧化池处理,混合液喂猪,解决粪污环境问题,提高畜禽粪便作为肥料的利用率,增加养殖业收入。

3.3.2 农林枝条秸秆再利用技术。一是农林枝条秸秆肥料化技术。山西水肥条件差,应重点推广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小麦秸秆覆盖可采取休闲麦田旋耕覆盖、休闲麦田粉碎覆盖、人工播种旋耕覆盖、旋耕播种机旋耕复播覆盖、播种搂播种旋耕复播覆盖和复播田硬茬播种粉碎覆盖等模式;玉米秸秆覆盖可采取半耕整杆半覆盖、全耕整杆半覆盖、免耕整杆半覆盖、秸秆地膜二元单覆盖、秸秆地膜二元双覆盖等模式,秸秆翻压还田可因地制宜地采取整杆翻压、秸杆粉碎翻压等模式。二是农林枝条秸秆饲料化技术。枝条秸秆饲料化技术主要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复合处理法。枝条秸秆通过粉碎、压块、膨化等处理的物理法和通过氨化、酸化、氧化剂等处理的化学法,大大改善了秸秆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是秸秆饲料化利用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三是农林枝条秸秆能源化、原料化技术。山西省重点发展以小麦秸秆、棉花杆等农作物秸秆和果树枝条、固体废弃物为原料,代替木柴、液化气的“秸秆煤炭”加工技术,以解决做饭、取暖、洗澡等生活用能的问题。同时发展秸秆深加工技术,使其进一步转化为建材、人造丝、糠醛、木糖醇和生物油等,提高农林枝条秸秆的附加值。

4 参考文献

[1] 李彦,贾曦,孙明,等.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10455-10456.

[2] 徐春燕,周光玉,丁丽,等.农作物秸秆的饲料化技术[J].饲料与饲养,2008(12):14-15.

第3篇:农业资源利用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

中图分类号: S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003-1

1 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现状

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会被利用的水源,可以用的水源必须具有足够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并且必须是可以定期更新补充、可持续利用的。但是事实上,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短缺、旱灾频繁的国家,如果按人均水资源量来计算,我国人均占有量仅仅有2500m3,大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建国以来,我国虽然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

2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比较低,并且浪费严重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的情况并存,同时由于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属于粗放低效利用,所以这就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

2.2 农业资源管理体制的滞后

目前我国现有的农业资源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要求,这是造成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以及低效利用、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3 解决农业水资源问题的建议

3.1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资源管理要想实现一体化,就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作为前提,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非常不合理,这就造成了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许多问题。概括来说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明显;(2)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对于形成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机制比较难,同时水资源管理也缺乏一定的积极性,这样显然是不利于节水的;首先,必须将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得每个公民有节约用水的理念。另外无论产业结构布局或是结构调整,还是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政府都必须考虑到有关水资源的制约因素,从而建立节水型社会。在管理方面,改变原有的管理方法,由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而逐步实现需求管理。

3.2 面向国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向国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是解决21世纪水资源的重大方略之一。对于开拓国内市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建立节水型经济激励机制,包括:补偿奖励机制,即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惩罚奖励机制,即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相结合。(2)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科学的水价体系是水资源相关经济运行正常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保证。

3.3 加强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必须形成城乡水资源统筹管理的制度。水资源管理是一个涉及人与自然关系、产业关系、生产生活关系、政府市场关系等在内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进行管理,从而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配置、调度,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必须改变城乡分而治之、部门“多龙治水”的局面,努力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进行转变。 加强水资源管理,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所以应该积极探索水权流转,不断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同时鼓励民间投资办水、兴水、护水,保护投资者合法收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时,充分运用价格杠杆,完善水资源价格机制使得水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科学用水。

4 结束语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物质,但水资源的状态和使用方式是可以替代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要考虑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不可能像能源等通过寻找替代来解决其贫乏危机,水资源的可持续道路有其自身特点。水资源的高效与可持续利用是包括水工程安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水资源利用与合理配置、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必须时时刻刻地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王乐财.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

[2] 何俊仕,曹丽娜,逢立辉.现代农业节水技术[J].节水灌溉,

2005,(4).

第4篇:农业资源利用范文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S1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161-02

以生态学理论和生态规律为基础的农业循环经济,是在农业发展领域借用其他领域的循环经济理论来指导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大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与危害最小化,达到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想状态。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有效进行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对降低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增加农民的整体收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农业循环经济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农业废弃物是指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丢弃的有机类物质。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中对水资源的利用仅仅为35%,秸秆、粪便等再循环为40%,每年有大量可回收再利用资源因被丢弃而浪费掉[1]。而通过大力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可以对农业生产中的农业废弃物进行再循环利用,进而减少大量相关农用物资、劳动力的投入,达到缓解资源不足、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目的。

2 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途径

2.1 能源化利用

近年来,广大农村地区能源消费数量、种类和结构发生变化,人们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更加重视。其主要是利用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通过发酵和热解产生能源,例如建立沼气池。

2.2 肥料化利用

通过利用农业废弃物肥料化技术,将废弃物处理后制成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形成有机肥还田,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保证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矿物质,改善了土壤结构,减少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施用量,减少了开支,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使其发展为有机绿色食品。

2.3 饲料化利用

农业废弃物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和纤维类物质,经过适当的技术处理,便可作为饲料用[2]。其中,主要是将秸秆、玉米秆等农产品废料通过微生物处理转变成适宜饲料,以满足家禽等饲养需求。

2.4 材料化利用

可以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高蛋白资源和纤维性材料生产多种物质材料和生活资料,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又一个拓展领域。秸秆是高效、长远的轻工、纺织和建材原料,其表面安度小、韧性大、抗冲击能力强,是很好的工业材料。

3 农业废弃物循环经济利用形式

3.1 以沼气为纽带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以沼气生产为纽带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是循环经济在农业生产方面应用最广泛的形式之一。通过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生产沼气,将作物种植、动物养殖、微生物发酵和农村环境建设等合理结合起来,解决了现代农业及农村环境所面临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生态破坏等问题,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和农业生产的高效经济利益,达到家居环境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的。

3.2 以绿色农业为基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通过发展以绿色农业为基础的农业循环经济,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的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最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3 以有机农业为抓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施用大量有机肥料,对种植业、养殖业的废弃物进行发酵,将其作为有机肥料施入农田,不但可以解决农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变废为宝。因此,有机农业可以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发展成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3.4 以休闲农业为依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休闲农业是目前农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通过整合农业生产和景观资源,吸引游客来体验农业生产过程和进行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使农业资源可以在不同时间段内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使农民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从事以种、养、加工为主的商品经营活动获得收益,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4 存在的问题

4.1 废弃物总量不清

据文献资料[3]指出,目前我国没有全面和详细地统计农业废弃物年生产量,农业废弃物经过何种方式进行利用处理缺乏明确数据。即使有一些大数据可以粗略估算,但与相关农业部门登记在案的信息不符。

4.2 宣传力度不够

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意识较差,相应的技术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及社会价值,绝大多数农业废弃物未被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利用,导致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4.3 技术转化落后

我国一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已经较为成熟,但目前与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关研究相比,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如知识产权方面、创新性方面等比较落后,同时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宣传不够,相关技术推广和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阻力,导致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化程度不足,发展缓慢。

5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5.1 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政府必须建立长期的工作保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发动,使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政府应制定能适应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农业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调动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利用农业废弃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对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确保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向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高效化、洁净化方向发展[4]。

5.2 制订农业循环经济长远发展规划

政府部门应从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思路、途径、目标、模式及相关工作措施等方面制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重点打造粮食和农产品加工型循环经济产业链、畜牧和水产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及秸秆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农业循环经济的长效发展建立长远目标。

5.3 推进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针对目前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不足,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休闲农业的推广和研究方面,加大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解决我国在相关方面研究的薄弱点;要注意引导市场,鼓励企业自发介入,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经验和技术的消化吸收,最终建立以相关龙头企业为发展主体,通过市场经济引导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创新体系。

6 结语

在农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和相关研究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论还处于探索阶段,农业废弃物所带来的污染状况仍然不能忽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潜力还有待开发。因此,应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的意识,制订相应的法规政策,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提供技术支持,最大程度地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快制订有利于促进废弃物资源化的相应政策,明确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向是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的根本。积极鼓励创新技术的发展,增加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使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农业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农业循环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7 参考文献

[1] 张宝悦,王新钢,王激清.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视角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5):5-6.

[2] 陶思源.基于农业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J].农业经济,2013,4(4):22-23.

第5篇:农业资源利用范文

关键词:农业 水资源利用 节水 农业发展 对策研究

第一章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与节水农业现状

1、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

水资源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种水源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且必须具备可以更新补充、可供永续利用的特点。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如果按水资源总量考虑,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水资源量计算,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我国年降水总量为61 88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为127 11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8 288亿立方米,全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 124亿立方米。1998年我国总用水量5435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64.3%,林牧渔用水占5.0%,农村生活用水占5.3%。各流域片用水情况是:松辽河片用水量624亿立方米,农业占72.4%;海河片用水量424亿立方米,农业占72.5%;黄河片用水量395亿立方米,农业占77.9%;淮河片用水量567亿立方米,农业占72.2%;长江片用水量1663亿立方米,农业占58.5%;珠江片用水量837亿立方米,农业占65.0%;东南诸河片用水量308亿立方米,农业占65.3%;西南诸河片用水量82亿立方米,农业占78.9%;内陆河片用水量536亿立方米,农业占94.6%。 1998年,各流域片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地表水供水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用水消耗量占水资源总量的百分比)是:海河片和黄河片的利用程度最高,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61.8%和73.7%,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分别为70.2%和44.5%;其次是内陆河片、淮河片和松辽河片,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34.2%、34.9%和16.6%,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分别为26.9%、24.7%和15.4%;珠江片、长江片、东南诸河片和西南诸河片的利用程度低,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14.0%、12.1%、9.9%和1.3%,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分别为6.6%、6.3%、5.6%和0.9%。松辽河片中的辽河流域利用程度较高,地表水控制利用率为39.8%,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为33.5%。

2.2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据初步分析,全国平均渠系利用系数0.4—0.6,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0.6—0.7,灌溉水利用用系数0.5左右。从表1-2-1可以看出,全国水资源利用情况是:渠系综合水利用系数为0.40-0.6,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60-0.7,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3-0.5。华北地区是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较高的地区,其各灌区利用系数存在较大差异。衡量水资源高效利用指标,不能仅仅考虑水资源利用率,更重要的是看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

我国地表水灌区每公顷次灌水量1200-1500 m3,最高达2258,地下水灌区达900-1050 m3,高出适宜水量的1-2倍,西北地区每年灌水定额可达16537 m3/hm2,是全国的1.4倍。

另外,我国农业水资源污染也非常严重。椐统计, 1998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共593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9%,生活污水占31%。这些污水排放污染了水质。椐1998年水质监测资料,对全国109700公里河长进行评价的结果,Ⅰ类水河长占5.4%,Ⅱ类水河长占24.4%,Ⅲ类水河长占33.0%,Ⅳ类水河长占13.7%,Ⅴ类水河长占6.6%,超Ⅴ类水河长占16.9%。

(5)水资源“农转非”现象严重

尽管农业水资源“农转非”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农民的水权如何得到保证,节水农业投资如何合理分配等。

3、节水农业现状

3.1 节水农业发展概况

节水农业是充分利用降水和可利用的水资源,采用水利与农业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的农业,即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节水农业的核心是节水灌溉。

由于我国水资源及其有限,扩大灌溉面积的水量必须立足于现有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农业用水量始终保持在3500~3900亿m3,我国水的利用率和效率均有提高。

3.2 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节水农业认识上存有误区,认为节水农业就是节水灌溉农业,节水技术是灌区的专利。

3.3.2 节水技术总体水平低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农业节水技术水平尚处于较低层次。以节水灌溉为例,全国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1/3,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灌溉等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喷灌和微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仅占有效面积灌溉面积的4.3%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节水灌溉设备品种和质量还不能满足节水灌溉的发展需要。3.3.3没有形成高效的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的机制。

(3)管理。现行水管机构节水功能缺损,不适应市场经济和节水农业发展的需要,灌溉管理系统缺乏效率。我们从仅从重水利轻灌溉,水利与灌溉分家现实就可以窥视一二。其原因出现在管理归属上,兴修各种水利工程归水利部管,农田水利归水利部管,水利部与农业部又分属不同的部,而灌溉技术与农业密不可分,部门分割影响了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

3.3 节水农业发展态势

尤其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水工作放在突出位置。

3.3.2 投资力度加大,为节水农业发展增添的活力

3.3.3 适宜国情的节水技术,为节水农业的发展扫平了道路

多年来,随着节水农业的发展,各地广大科技工作者研制出适合中国国情节水技术,并对节水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认真总结和推广,效益显著。3.3.4 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极大地推动了节水农业的发展

到2015年,使全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亿亩,灌溉水的利用率达到的60%以上,年节水700亿立方米,以满足扩大灌溉面积和提高保证率对水量的需求。到2030年,井灌区80%以上实现喷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自流灌区60%以上的骨干渠道实现防渗、水稻全部采用控制灌溉,通过采用节水灌溉制度和管理措施,使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65%,每年可节水1000多亿立方米。

第二章 农业水资源供求预测

西北地区目前耕地灌溉率为39.1%,从土地资源看扩大灌溉面积的潜力比较大,但该地区水资源相对短缺,而且水土资源部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但如果解决水资源问题,或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尚可扩大部分灌溉面积。华北地区耕灌溉率较高,1997年全区平均为44.6%,通过节水及调水,具有进一步发的耕地条件。在我国现有灌溉耕地中,水田占31.7%。水田灌溉用水量较大,但亩产量较高,且我国粮食需求中稻米需求较大,因此水田需水较多,但其种植面积应保持一定比例。

3、农业需水预测

水资源需求受人口增长有与经济发展驱动,同时还受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市场、水工程条件和水管理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市场条件下需水增长将受到水价的抑制。

3.1、农业水资源的历史变动趋势

农业用水比例下降,总量趋稳。农业用水比重,1949年为97.1%,1980年为88.2%,19993年为78.0%,到1997年下降到75.3%。农业用水增长地区差异大。北方农业用水的增幅大于南方。

1980年北方地区农业用水占全国农业用水总量的51.3%,1997年上升到52.5%,这与北方土地资源丰富及灌溉面积扩展规模大于南方有关。

3.2、2005-2030农业需水

农业需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和林牧渔业用水。农田灌溉需水又包括水浇地和水田,灌溉需水预测采用灌溉定额预测方法,灌溉定额预测要考虑灌溉保证率水平,本次预测采用中等干旱年份灌溉定额。灌溉需水预测见表2-3-1。南方地区虽然水资源相对充足,但灌溉供水需要资金投入,且在局部地区灌溉供水的水源也受城市和工业的挤占,因而其灌溉需水增长受到抑制。1997年全国林牧渔业用水量为321亿立方米。考虑林牧渔业用水后,我国农业总需水量,1997年全国为4300亿立方米,农业需水高峰预计在2010年出现,其需水量约4350亿立方米。 表2-3-1 2005?2030年农业灌溉定额与需水量

4、农业水资源供需态势

农业水资源的供给能力主要取决于水资源总量的增长和其它竞争性用途(如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等)的增长状况。表2-4-1 2005?2030年农业水资源供需态势

5、农业节水潜力

它主要包括节水的轮作制度、节水灌溉制度与管理制度、节水高产品种、耕作栽培、培肥施肥和化控技术等。

第三章 农业水资源高效持续利用

水资源高效利用是世界性课题,无论是富水国家还是缺水国家,都十分重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下面从开源、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化学节水和管理节水等方面综合介绍国际经验,以利于我们借鉴,提国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跨流域调水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管道输水,大大地减少了水资源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并有效地避免水质恶化。

劣质水利用 劣质水包括工业、生活废污水、地下咸水等。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加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水资源危机逐渐显露,为了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各国均把利用劣质水开发利用作为弥补淡水资源短缺一个途径。美国目前已建成3400余处污水再利用工程,全国50个州中有45个采用了污水灌溉。印度自80年代开始,每年用于农田灌溉污水占城市污水量的50%以上。以色列污水利用率已达70%,其中1/3用于灌溉,约占总灌溉水量的1/5。ARO的水土研究所的资料表明,目前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微咸水用于农业灌溉的分别为2亿m3和1亿m3,计划到2010年,工业废水利用量将达到5.4亿m3,60%生活污水也将用于灌溉,而淡水用于灌溉的量从11亿m3下降到5.0亿m3,即农业灌溉用水的一半左右将由经处理工业废水和其他劣质水来满足。

如以色列采取各种方法综合利用水资源,包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污水利用和微咸水利用。1.2 工程节水

改进地面灌水 在发展喷、微灌同时,各国重视对常规灌水方法的改进与发展,并研制出绳索控制灌溉、波涌灌、地面浸润灌溉、负压差灌溉、土壤网溉、集水灌溉、皿灌、水平地灌、膜上灌、抗旱坐水种、水稻浅湿赶循环交替间断灌水方法和水稻节水控制灌溉等许多新方法、新技术。

1.3 农艺节水

二是利用田内集水,即通过收集周围平地或集水区的水分来稳定作物产量。

1.4 化学节水

制订合理的节水农业发展政策,是节水的关键。

1节水农业投资政策

1.1 节水农业投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对农业水利投资非常重视。3年来,全国共投入节水灌溉资金250亿元,其中,利用节水灌溉的贴息贷款53亿元,各级财政投入73亿元,群众自筹124亿元,大大地促进了节水农业推广,新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8450万亩。截止到1998年底,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1533万公顷,其中喷灌、滴灌和微喷灌面积146.7万公顷,管道输水灌溉面积520万公顷,渠道防渗面积866.7万公顷,推广水稻节水灌溉和坐水种等非工程节水面积1333万公顷。

(4)忽视节水农业效益的外部性。

2、节水科技政策

2.1 节水农业技术系统

节水农业的概念有多种说法,但我们认为节水农业最基本的内涵是应用节水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水资源包括灌溉水和降水,高效指提高水资源的“有效性”和“转化效率”。节水农业技术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工程节水、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四个子系统组成。

1)工程节水子系统。包括:(1)输水工程--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2)集水工程--梯田、水窖、坑塘、水库等;(3)灌水工程--常规节灌(如小畦灌、细流沟灌、隔沟灌、膜上灌、间隙灌、浅湿晒等)和现代喷微灌等措施。

2)生物节水子系统。理论上讲,生物节水技术的“水分转化效率”功能具有无限性,对节水农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农艺节水子系统。4)管理节水子系统。包括水资源优化调度、灌溉自动化控制、节水灌溉制度、节水种植制度、价格杠杆、农户参与等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应以上述四个子系统为基础进行优化集成,节水灌溉农业和节水旱作农业并举。消除“节水农业=节水灌溉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喷滴灌”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应全面推进节水农业。节水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农业同属节水农业范畴,二者不可偏废,节水灌溉农业不应排斥农艺、生物和管理节水措施,节水旱作农业也不应排斥工程节水措施。

2.2 节水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

节水技术水平尚处于低层次水平

节水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节水技术选择缺乏科学性

节水技术与增效相脱离

用水效率低下

用水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两个不同的概念,它偏重于单位水资源所获得的效益。我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但是水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下,导致宝贵的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如我国的农业长期以来采用粗放型灌溉方式,水的利用效率很低,水的有效利用率仅在40%左右,现有灌溉用水量超过作物合理灌溉用水0.5至1.5倍以上,椐有关资料分析,美国1990年用水效率为10.3美元/m3,1989年日本为32.4美元/m3,我国1995年用水效率为10.7元/m3,我国1995年的用水效率只有美国的1990年1/8,日本1989年的1/25(汇率按1995年1.32美元计算),说明我国节水潜力很大。

2.3 节水农业科技政策

(2)建立节水技术选择论证制度。(3)科学地制定节水高效农业标准。

3节水农业水价政策

3.1 农业水资源市场特征及交易原则

3.1.1、农业水资源市场

建立和完善农业水资源市场是非常必要的。3.1.2 农业水资源市场特征

主要表现在:首先,农业水资源市场的垄断性与广阔性,这就决定了农业水资源市场不可能放开,不完全的市场,培育水资源市场只能是在政府调节下的有步骤地进行;其次,农业水资源市场的双重性,水资源具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双重性,因而农业水资源市场也具有双重性;第三,农业水资源市场失效性,主要表现在节水效益的外部性及其农业水资源的保护方面;第四,农业水资源市场交易所有权恒定性,农业水资源市场中水资源所有权是不变的。

3.1.3 农业水资源市场交易原则

由于农业水资源市场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水资源市场交易原则具有特殊性。3.2 农业水资源市场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水资源国内水资源市场发挥作用,对水资源市场进行培育是十分必要的。农业水资源市场的培育,其关键是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科学的水价体系是水利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调解器。 3.3 农业水价政策

(4)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确保地表水、地下水及降水联调机制顺利实施。如对于河水灌区,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充分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适当提高地表水资源价格,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比价足以刺激地下水资源开发为限,对于地下水资源溃乏而地表水资源丰富地区,可以适当提高地下水资源价格,确保地表水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

4、21世纪节水农业管理战略

4.1、水资源管理一体化

如区域水量与水质管理的协调统一,流域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协调统一、水资源管、供、用和治理协调、水资源利用和湿地保护统一,水资源地表与地下水— 降雨联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森林保护相统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充分考虑水资源承受能力等等。

流域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包括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和开发利用,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具体而言,流域水管理机构给各地区和各部门分配地表水,要以这些地区和部门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当地地下水资源为前提。地区和部门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包括利用当地地表径流人工补给地下水的各种措施。

4.2 面向国内国际市场,适当开展水资源贸易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向国际、国内市场要水资源,并且适当开展水资源贸易,是解决21世纪水资源的重大方略之一。

对于国内市场,主要是通过水资源的市场调解实现水资源的合理的调配。研究结果表明,水价与水资源量之间存在如下关系:Q=Q(P/P),式中,Q2为调整后的用水量;Q1为调整前的用水量;P1为原水价;P2调整后的水资源价格;E水资源价格弹性系数。由此可见,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是水资源合理调配的关键。

4.3、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1)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 .4 以水权为中心,建立节水交换激励机制

所谓的水权,指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水资源配置过程,实质上就是水资源“水权”的重新分配过程。水权在调节水资源供需和水资源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水权是水资源管理的中心,研究建立水权的理论和可操作性的交换机制,通过市场的交换,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分配,是21世纪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重要趋势和方向。

水资源只是农业持续发展众多因素中重要因素之一,农业用水向城市生活和工业转移没有根本影响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优质种子、化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其中农业节水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水资源“农转非”挤占了农业生产所必须的农业水资源资产,他迫使农业生产走高效用水之路,因而促进了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其最终结果是水资源资产增殖。

针对水资源“农转非”问题,必须采取“以益补农”的战略,即,水资源“农转非”受益者采取经济补偿的政策,补偿农业水资源水权转移额外投入或经济损失,如根据水资源“农转非”实际情况,可以适当提高工业用水或生活用水等价格,所积累的资金用来投资节水农业或对水资源转移者给予补偿。

对于水资源流域管理,采用以水权为中心的管理,建立流域级水权交换机制。特别针对大江大河,水权在科学调配水资源方面更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水价是否合理,节水对供水单位的收入带来一定冲击,为了鼓励供水单位节水,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补偿奖励的数额足以调动节水的积极性;

4.5 制定《节水法》,促进节水农业发展和水管理机制的转变。

第6篇:农业资源利用范文

关键词:农业;水资源;新技术

一、前言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维持的基础是农业。而水资源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一种在一定限度和时空范围内可更新、可循环利用的重要农业自然资源,区域农业发展也被水资源的供给能力所制约。水资源对维系农业生态系统及粮食安全生产,作物产量起着关键作用。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是农业水资源,而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用水总量有限的条件下,在农业用水量方面将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建国以来,我国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随着迅速发展的工业和城市,不断增加的需水量,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某些地区经济开发已经被水资源的保证程度所制约。

二、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

(一)农业水资源概况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内陆面积巨大,大陆性季风气候导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形成了年内明显的干湿季节,在经过山地、丘陵、高原、台地等地形的再分配,使降水在空间分布上也极不平衡。根据文献报告,如果全世界粮食生产中灌溉水能减少10%,就可以满足其他所有的人类用水。整个水资源研究领域的重点是农业水资源安全和高效利用。

从区域分布格局来看,农业用水所占比例下降并不均衡。急剧下降的地下水位、不断萎缩的流量,都昭示着日趋紧张的中国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用水。

(二)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水资源浪费严重

现阶段中,无论是灌溉农业,还是节水农业,在输水过程中或者在田间灌水时造成严重浪费。由于灌溉技术落后,大部分浪费是由大水漫灌方式和输水管道渗漏引起的。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利用一直属于粗放低效的范畴,更加加剧了水资源的缺乏程度。

2、田间蒸发强烈

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均要转为土壤水才能被作物利用。有限的水大都没能转化为可被农作物利用的土壤水,而在最后阶段消耗于毫无效益的蒸发。

3、水污染严重

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使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下降。严重的水污染,不但影响地方的农业发展,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导致水资源紧缺。

三、农业水资源利用新技术

1、“U”形渠槽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是发展高效用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使用混凝土“U”形渠槽防渗可以提高渠道流速和输沙能力。渠道防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衬砌材料,目前,衬砌材料逐步由单一材料向更高端的复合材料发展。

2、喷灌技术。

它是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在田间进行灌溉的灌溉方式。早在1970年,国家重点研究喷灌及微灌技术项目,组织水利农机农业等部门联合攻关。国家又将其列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有力地促进了喷灌技术快速发展。

3、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是为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利用低压输水管道代替输水土渠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作物的技术措施。低压输水管道埋于地下,便于机耕和养护。另外,管道输水流速比土渠大,所以灌溉速度提高,省工省时,可显著提高灌水效率。

4、微灌技术

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是一种新型的最省水的节水灌溉技术。它是根据作物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和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层。微灌基本没有沿程渗漏和蒸发损失,并且不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水的利用率较高。

5、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滴灌在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

第7篇:农业资源利用范文

我国民族地区已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民族地区研究的热点,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物质保证。以我国八个民族地区省份为研究对象,在阐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耦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复合指标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耦合体系,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耦合

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间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尤其是内陆民族地区,无论是城镇化质量,还是数量都远低于东部地区。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要注重民族特色,在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差别化支持。研究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问题,一直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研究的民族地区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五个民族自治区和青海、云南、贵州三个多民族省份。从“十一五”起,这八个民族省区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35%以上、农业产值降到15%以下,这标志着八个民族省区已逐步过渡到工业化中期阶段[1],协调城市与农村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城市反哺农村应成为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普通性趋同政策。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土地集约利用[2],因此,新型城镇化应秉承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本着集约、节约用地原则,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圈地式”城镇化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对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研究,其研究内容更为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或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对农业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研究较少,对于民族地区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研究则更少,至于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耦合关系研究还未见报道。然而,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密切相关,定量揭示二者耦合关系,能更深入和有针对性地提出协调二者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耦合机理

耦合源自物理学概念,是指两个或多个系统由于相互作用而彼此联系的物理现象,由于自然界物体间普遍具有耦合关联属性,对于耦合的研究已渗透到经济和社会诸多学科中。耦合常用耦合协调度予以表示。本文所指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的耦合关系就是要揭示二者内部关联关系,通过选取合理指标,分析、判断二者关系是一种正向的推动力还是反向的互斥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是改“化地”为“化人”,因此,增加城镇人口,促进人口自愿合理聚集城镇是建设新型城镇化基本路径。为达到“化人”目的,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就需要通过产业调整与升级,推动一大批特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向园区和各级中心城镇聚集。而所谓产业调整与升级,必须通过现代科技来引领,以现代技术为依托,最终完成新型城镇化经济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就是要透过科技引领和经济发展,实现人口和产业共聚集。单卓然等(2013)在深刻剖析新型城镇化三大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集约城镇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其关键在于通过集约和高效解决城乡土地集约使用和城乡各类设施高效利用的问题[3]。因此,集约化的农业土地资源是新型城镇化的物质保障和建设依托,只有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才能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和可供持续开发的土地资源。当前,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颇多,大致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4]。胡卫星(2014)基于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进一步将城市建设用地评价指标分为土地投入与土地产出、土地利用状况与土地利用结构四类。而当前被多数人普遍接受的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仍然是指通过对土地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并采取现代农业管理方法,获取更高收益的行为,即表现为一种投入与产出关系。基于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并考虑新型城镇化绿色利用土地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本文建立包括土地投入水平、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持续状况等四大指标的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指标。基于以上分析,建立了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耦合机理图,如图1所示。

二、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间的相互耦合发展,是一个极为复杂、渐进和长期的过程,此过程中,纵向的时空特征和横向的差异性相互交织。为定量揭示二者的耦合关系,并进行更好地测度,遵循科学性、整体性、动态性和可量化原则,参考已有研究成果[5],同时为避免单一指标的偏向性,构建了基于复合指标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耦合体系,如表1。由此可见,该耦合体系包括目标层、因素层、指标层三个层次,每个因素层均选取了1个核心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下面将实证研究和观测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度(被解释变量)。

(二)研究方法鉴于所选指标的正负属性、量纲不一致以及量级差异,首先采用极差标准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见式(1)。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后,为获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还须对二者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基于以往理论,综合测度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其中,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主要借助专家过往经验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而基于多元数据处理的因子分析法,更为客观,因此,本文选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需要首先进行KMO检验和Barlett检验。其中:α和β为待定系数,对于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同等重要,故取值为α=β=0.5,k为调节系数,k=2。然而,耦合度N仅仅描述了两个系统间联系的紧密,并无法解释二者耦合发展的水平,因此,本文进一步引入耦合协调度CP来反映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度,见式(4),0≤CP≤1,并且CP越大,表示所研究的两个系统间耦合发展越佳,反之则越逊,具体的分类见表2所示。

三、实证研究及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综合水平分析基于上述八省、自治区2004年至2013年的统计数据,首先,运用极差标准法式(1)对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KMO检验和Barlett检验;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综合水平。KMO检验和Barlett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八个省、自治区的KMO检验值均大于0.65,Bartlett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小于0.05,其中,内蒙古、云南两个省区的KMO值达到了0.8。这表明本文选取的8个指标适合作因子分析。八个民族省区2004年至2013年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综合水平见表3所示。表3说明,对八个民族省区而言,从2004年至2013年十年间,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综合水平总体均呈现出了不断增长的态势,尤其是2010年之后增长最为迅速,这表明最近几年在国家城乡统筹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等战略支撑下,民族地区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特别是2012年党的十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思路,使得2013年数据比2012年均有大幅度提升。此外,各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集约利用之间未表现出明显的主导关系,二者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了交替重合增长的趋势。

(二)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基于上面得到的八个民族省区2004年至2013年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综合水平数据,根据公式(2)至(4),计算得到八个民族省区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如表4所示。表4表明,八个民族省区耦合度呈现出了振荡变化的趋势,并且大约在2008年或2009年左右出现耦合度最小值;而它们的耦合协调度大都呈现出了U型变化趋势,并且U型的低点也大约出现在2008年或2009年左右,之后,各省区大都经历了濒临失调、初级协调,最终达到良好协调、优质协调的发展过程。

四、结论

(1)民族地区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趋势总体良好。基于对近十年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综合发展水平的定量分析,发现民族地区近十年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态势良好,数据由负转正,且后劲较足。(2)民族地区两系统耦合协调关系日趋强烈。基于近十年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虽然个别年份两系统处于中度失调,除此外,大多在初级协调以上,且所有省区最终均发展为了优质协调,说明两系统间相互作用明显。但需看到,大多数省区的耦合协调度高于耦合度,说明两系统耦合状态还有发展空间。(3)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两系统协调发展。2008年以来,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获得了大幅度增长,这与政府注重新型城镇化建设,又强调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密不可分。西方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长期来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是正相关的,因此,采取长期策略,而不是权宜之计,以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基础上的土地综合利用、集约开发规划是十分重要旳。

参考文献:

[1]黄群慧.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阶段、特征与前景[J].经济与管理,2013,(7):5-11.

[2]王春敏.土地集约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关键[J].中国房地产,2013,(3):11.

[3]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4]王梅,曲福田.昆山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构建与运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4,(6):22-27.

第8篇:农业资源利用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水资源;高效用水;实现途径

我国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越来越严重了,作为占用水量80%的农业用水必须提高水的利用率,以让有限的农业水资源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发展高效用水的现代化农业是长期的战略任务。

1、现代化农业高效用水的概念

农业水资源是一个相互配合、彼此依存的耦合系统,只有调节好农业水资源系统内部的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作物生长之间的关系,使之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系统内在的潜力,充分发挥农业水资源的效益,减少外部资源的投入,获得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最终实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的目标。

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相对而言是指在同等条件下少投入水资源获得同样的产出(节约),或同样投入水资源获得更多的产出(高效)。衡量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标准是:节约利用水资源,水资源利用率高;有效利用水资源,水资源产出率高;投入少产出多,经济效益高;不造成资源退化、枯竭,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不污染环境,保持高质量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高的资源效益(I)、经济效益(II)和生态环境效益(III)三者的统一。从水资源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农业水资源有限的基本国情,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第一含义应该是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亦即水资源效益高),其次才是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2、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内涵

效率是一个应用的概念,广义理解,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一般是指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程度和有效性,至少包含两层含义,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与水资源产出率。从一定意义上讲,前者反映资源利用的广度,后者反映资源利用的深度。围绕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高低,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可通过一些意义明确、层次清晰,易于操作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来表达。

3、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3.1人口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年均降水总量61889亿m3,其中约有45%转化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55%消耗于蒸散。平均年河川径流总量27115.2亿m3,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全国土地资源详查资料,按耕地面积算,1995年每公顷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0336m3,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国总用水量5548亿m3,其中农业用水占64.6%,据2004年水资源分析,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预测到2030年,人均水资源量将下降25%~30%,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3.2水土资源分布不均衡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其总体特点南方多,北方少。南方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6.596%,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0.996%,而占全国土地近2/3的北方地区,水资源拥有量却不足全国水资源量的20%。从单位面积土地水资源拥有量来看,全国平均2947m3/hm2,南方地区平均为6542m3/hm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倍多,而北方地区平均为883m3/hm2,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

我国水资源的地域分布与耕地资源的地域分布差异较大,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配合较差。南方地区耕地总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5,水资源量占全国的4/5,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5,而水资源量却只占全国的1/5。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占有量最高的西南地区达到92832m3/hm2,而耕地水资源占有量最少的华北地区只有5621m3/hm2,仅相当于西南区的6%。水资源不足是此类地区耕地资源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

3.3水资源紧缺与用水浪费并存

农业用水虽为大户,但农业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一方面,我国输水方式仍以渠道为主,输水过程由于蒸发、渗漏等原因,水分损失较多,并且灌溉方式落后,灌溉水量往往超出作物实际需水量的1/3,甚至1倍以上,北方地区95%以上的耕地仍采用地面灌溉,灌溉水利用率渠灌区一般只在30%~40%,井灌区也只有40%~50%,比发达国家低20%~50%。另一方面水的利用效率低,我国粮食作物的水分利用率在1kg/m3,仅为发达国家的1/2。

3.4生态环境状况恶化

在我国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耕地水土流失面积为6818.3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4.26%,耕地表土流失量每年约为33亿t,占世界每年耕地表土流失总量的14.35%,是世界上耕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流失量看,全国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0%左右,而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1/3。随着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2004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693亿t,其中工业污水占2/3,第三产业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占1/3。2005年监测显示,全国有80%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七大江河遭受污染的河段已达53.3%,其中劣V类水占到28.4%,特别是北方黄、淮、海三大流域既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已经严重影响到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即使是在水资源相对丰沛的南方地区,季节性水质型缺水也时有发生。

另外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并且随水土流失进入水体,成为地表污染的来源,从而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导致生态系统失调。

3.5工业及城乡发展发展迅速,与农业争水矛盾加剧

1972~1993年,我国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量从19.1亿m3增加到1403亿m3,2004年达到1779亿m3。近30年来,工业和生活用水基本引自农林或灌溉水源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农业节水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出现干早,农业用水在大量支持工业和城市建设的条件下,2000后全国粮食总产量逐年增加,2006年达4900亿kg,充分地说明了我国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长。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水资源紧缺、浪费严重和利用效率低下。为了解决或缓解农业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不可再继续沿用传统的高耗水种植模式和扩大灌溉面积的外延型增长方式,必须走依靠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走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内涵增长道路。

4、现代化农业高效用水的条件和实现途径

农业高效用水是以最少的水量获取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量和创造最高的经济价值。通过工程、农业、管理等技术措施,使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在于减少灌溉水从水源进入农田直至被作物吸收利用这一过程中的无效损失。从水资源到作物产量形成,满足作物用水需要,可以划分为三个环节:

5.1通过灌溉输配水系统,将水自水源引至田间,该部分的水资源损失主要包括渗漏和蒸发,这一环节是提高输配水的有效利用,其主要措施是节水工程技术;

5.2在田间灌溉水转化为土壤水为作物所吸收,该部分的水资源损失为田间储水损失,主要包括深层渗漏和田面蒸发,这一环节是合理地调控农田水分状况,使引至田间的水最大限度地为作物所利用,提高水资源在田间的有效利用,其应用基础是田间水转化关系,主要指标是采用先进灌溉技术、田间覆盖保墒技术和改进灌水方法等。这是当前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科研领域的热点和前沿;

5.3土壤与大气环境条件下作物本身的生长生理机制,该部分的水资源损失主要作物的无效蒸腾,其主要措施是选用耐早作物品种,采用节水灌溉制度和抑制作物无效蒸腾的化学及生物机制,这是目前研究最为薄弱的环节。

以上三个环节中,第二、三两个环节是在田间发生的过程,是以内涵为主挖掘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潜力的研究。这三个环节中都应采用管理技术,使先进的管理技术贯穿于整个农业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为解决农业缺水问题,我国农业继续沿用传统的高耗水种植模式和扩大灌溉面积的外延型增长方式是根本行不通的,对于有限的资源而言,只能提高其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走农业水资源节约、高效、可持续利用的道路。若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全面推进农业水资源高效节水技术、配套和完善灌溉供水工程设施等一系列措施,将我国灌溉水利用率和作物水分生产率分别提高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则可节水约900亿m3,这不仅可满足未来农业用水需求,而且还能向国民经济其他行业转移约300亿m3的水量。

5、结束语

总之,在水资源本身不足的情况下,由于农业用水存在很大浪费,水资源就更为短缺了,所以发展高效用水的农业尤为重要。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未来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第9篇:农业资源利用范文

关键词 农牧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前景;新疆托里

中图分类号 S1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238-01托里县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塔额盆地南缘,准葛尔盆地西侧,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温带气候,具有丰富的光能和风能,资源丰富,但是同时也具有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欠缺的特点。

1 光能资源

光能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能源,植株中90%~95%的干物质都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托里县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光能利用的潜力很大。

1.1 太阳辐射

托里县地处中纬度地区,属大陆性干旱气候,水汽含量少,太阳辐射量大,光资源丰富。经计算,托里县年总辐射量达567.35 kJ/(cm2·a),在农作物生长盛期的5—8月最为丰富,占全年总辐射量的50%以上,对农作物生长和促进籽粒形成有利。

1.2 日照时数

托里县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839.7 h,其中日照百分率 ≥60 % 的日数为237.2 d,5月下旬至7月下旬日照时数较长,对长日照作物的生长有利。

总之,托里县太阳的总辐射量大,日照时间长,光质较为优越,但是光热条件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农作物所需求的水、肥条件不足以及农业技术措施不当等造成。因此,需要不断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选择高光效品种,增加光合效能,达到高产的目的[1-2]。

2 热量条件

热量条件是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必须在一定的热量条件下进行,热量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品种的选择、种植方式的确定以及产量的高低。热量条件还制约着畜牧业的生产、畜群种类的布局、畜种改良以及草场质量、牧草种类、数量等。此外,热量条件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林业的发展。

2.1 托里县热量条件概况

托里县地处中纬度地区,气候凉爽,地势南高北低,三面环山,易受偏西冷空气入侵影响,气温分布悬殊,南北四季温差较大,北部平原寒暑分明,山区夏季凉爽,冬季有一逆温层,使托里县的气候具有“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县城年平均气温为5.3 ℃。

2.2 极端气温的分布

根据托里县气象局30年气象资料显示,托里县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2 ℃,出现在1979年8月3日,极端最低气温为-36.6 ℃,出现在1974年2月21日。

2.3 积温

2.3.1 ≥0 ℃的积温。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 ℃,土壤开始解冻,田间活动开始,秋季气温<0 ℃,土壤开始冻结,是冬小麦的利用下限。托里县气温≥0 ℃的日数为206 d,积温为2 906.0 ℃。

2.3.2 ≥5 ℃的积温。≥5 ℃的积温日是越冬作物越冬后的积极生长期,也是喜凉作物的始播期,春小麦、油菜等作物开始播种[3]。托里县气温≥5 ℃的日数为169 d,积温为2 710.4 ℃。

2.3.3 ≥10 ℃的积温。气温稳定通过10 ℃以后,喜温作物开始播种,喜凉作物进入生长盛期,小麦开始拔节,油菜开始抽薹、开花等,期间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干物质形成的基本因素。托里县≥10 ℃的日数为132 d,积温为2 345.9 ℃。

2.4 农作物对热量条件的要求

综上所述,托里县≥10 ℃的积温,北部平原地区有2 513.1 ℃,可满足除喜凉作物外的部分喜温作物的生长要求,如早熟和中早熟玉米、喜温油料及瓜菜类等。县城附近积温为2 000 ℃左右,不能满足喜温作物成熟,一般只以喜凉作物品种为主[4]。沿山农区积温范围为1 500~2 000 ℃,只限于喜凉作物生长。

3 水分条件

在农牧业生产过程中,牲畜、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水,水分资源的状况对干旱区的农牧业生产尤为重要。托里县属于灌溉农业,农业用水除了自然降水外,主要靠发源于各山系的河水供给。

3.1 托里县降水分布特点

托里县历年平均降水量为242.1 mm,山区降水量大于北部平原地区,降水量分布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6—7月最多,冬季1—2月最少。可见托里县降水多在暖季且分布在山区,为牧草、林木的生长及农业用水提供了有效保证。

3.2 降水对农牧业生产的作用

农牧业生产和发展除了与温度、光热条件有直接关系外,自然降水也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在农作物生长的4—9月,托里县平原地区降水量约占年总降水量的56%,其中5—7月最多,此间正是小麦拔节和小穗分化期,降水量多,能补充田间土壤水分消耗,减少蒸发,有利于小麦增加小穗、粒数、粒重,使之丰产。山区4—9月有丰沛的降水,有利于牧草的商场和林木的生长。

4 风能资源

托里县风速分布以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山区大于县城(下转第246页)

(上接第238页)

附近并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一般风的日变化以中午到傍晚或云生云消是较大,其他时间较小,四季变化不明显,≥8级的大风多出现在4—8月。托里县的风向分布以南风最多,可占全年各风向的24%,静风次之,为15%,最少是东风和西风。县城各季节都以南风最大,并以冬季最多,静风次之。风作为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不仅对农牧业生产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风还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为人类所利用[5]。托里县受山区地形影响,各月平均风速都在3 m/s左右,且风速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加强。

5 参考文献

[1] 黄文.在保持生态平衡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地区农业优势[J].江西社会科学,1982(5):42-45.

[2] 张龙生,矫凤健,刘宗婉.县农业自然资源地图的编制[J].资源科学,1982(4):49-55.

[3] 顾庭敏.华北平原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