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结构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育;人力资本;需求结构;供给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1)04-0005-07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代价。为此,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并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这是一个意向鲜明的信号,在今后一段时期,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的步伐将不断提速,并迈向更广更深的领域。而2l世纪初的20年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全面提高中国人力资本的重要机遇期(胡鞍钢,2002)。在此背景下,探讨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结构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理论上讲,人力资本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z,1960)首先提出来的。喈尔茨通过对农业生产率问题的研究,发现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进而把这一概念应用到发展经济学领域。后经贝克尔(Becheru,1964)等人不断完善,尤其是卢卡斯(Lucus,1988)和罗默(Romer,1990)等将人力资本纳入新增长理论框架内,强调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及其边际生产率递增的特征,从而理论上完美地证明了“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源泉”的命题,由此人力资本理论也被视为新增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文献也大多基于新增长理论视角构建生产函数,将人力资本视同物质资本,论证人力资本对人均产出、部门经济、区域经济、收入差距等有关经济增长及福利的长期影响(Barro,1991;Mankiw,1992)。而对人力资本的形成机理,大多数文献都因循舒尔茨(Schuhz,1960,1961)范式,从教育、健康保健、培训及迁移等宏微观多层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其中,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甚至把教育视为人力资本形成的唯一因素),从而形成教育投资一人力资本形成一经济增长正循环机理。结构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在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而在上述有关人力资本的研究文献中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从国内相关文献看,大多数研究主要是就教育和经济增长、教育和人力资本以及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进行探讨(张锦华等,2006;魏下海,李树培,2009)。也有部分文献就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或收入差距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陈斌开等,2010;廖楚晖,段吟颖,2011)。基本的结论是,教育投资带来的人力资本质量提高正日益取代简单劳动扩张的作用,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之一;政府投入型教育和非政府投入型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旨在增加人力资本的各种教育投资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据笔者陋见,现有研究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以及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意义给予的关注较多,相对忽视人力资本对经济结构优化以及相应教育投资等方面的研究,而直接研究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结构三者间的正、逆向关系的文献尚不多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探讨旨在优化经济结构的人力资本形成机理及教育投资途径,分析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结构优化之间的正向与逆向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无论是对长期的经济发展,还是对相关研究的丰富都有一定的意义。
二、理论依据:结构变化与人力资本
结构方面的急剧变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之一,即不同产业、地区以及经济单位相对重要性的改变。无论从人均GDP,还是二元经济结构角度,中国目前正处在结构变化的重要时期。这意味着人们更需要针对客观结构条件的变化及时做出有效率的反应,即不断调整和合理分配自己的各种资源,包括财产、劳动和时间等。舒尔茨称这种“分配能力”为处理非均衡能力。这种能力的取得与提高,主要是由于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的作用。这种“分配能力”可以带来“分配效益”,从而促进个人资源的最佳配置与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并增加个人收入、创造社会财富。这是教育形成人力资本并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理论依据。
一般认为,人力资本概念首先由舒尔茨提出。针对二战后许多国家出现经济增长速度远大于传统要素的消耗速度,舒尔茨提出影响经济增长的诸要素中,人的因素最为重要的观点,并以此来解释上述现象,并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该观点后经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理解结构优化和现代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本理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人力资本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源泉。主要原因有二:(1)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高收益率将引致人力资本投资,并促进经济增长。(2)人力资本具有知识效应和溢出效应。人力资本的知识效应包括知识进步的需求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张贞齐,孙林岩,2002)。溢出效应侧重指人力资本的正外部性,它有利于形成要素的收益递增。内含于人力资本的知识效应和溢出效应之间彼此印证加强,共同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人力资本需要投资才能形成。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不仅包括劳动者数量,更侧重劳动者质量,是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技能、健康状况及其他各种潜在能力等方面价值的总和。在人力资本的形成中,投资是关键。根据舒尔茨的观点,人力资本投资的渠道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在职人员培训、营养、医疗保健以及个人和家庭为适应就业机会的变化而进行的迁移活动等五种主要形式。其中,教育是关键。包括公立学校教育在内的各级正规教育被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培训劳动力的机构。
最后,旨在增加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本身符合市场供求规律。从微观角度看,教育投资是一种理性的个体选择行为,在根本上取决于教育投资的收益或人力资本的价格。教育投资收益或人力资本价格越高,人们越有激励进行教育投资;反之,就没有积极性进行教育投资。同时,教育投资具有正的外部性,这意味着教育投资市场存在着市场失灵的可能性。因此,政府有必要对教育投资行为进行引导甚至干预。舒尔茨根据对美国1929-1957年资料研究得出,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收益占劳动者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为33%。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贡献如此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加大教育投资,注重
人力资本开发和形成。
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教育与人力资本之间的正向关系。但结合中国目前存在的“教育深化”现象,即受过更多教育的劳动者似乎找工作更难、而工资相对不高,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力似乎要打折扣。教育并不必然与高收益的人力资本积累成正比。对此,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一方面,人口迁移流动及营养健康等非教育投资在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展祥,2008)。在中国有一个相当于俄罗斯人口规模的庞大农民工群体在全国范围内流动,这是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所没有的现象,人口流动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无疑被低估了。同时,营养健康水平(可由婴儿死亡率指标度量)不断提高。通过这两种渠道形成的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也得到了高收益率回报。这使得教育投资的相对收益率下降了。
另外一方面,中国经济结构不能构筑教育与高收益率人力资本之间的正向关系。为什么受过更多教育、拥有更高人力资本的大学生找工作困难,且工资不高?归根到底在于经济结构出现了问题。那就是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我们只处在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低端产业及生产过程的低端环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路径依赖和低端锁定;而忽视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高端产业和高端环节的发展,而正是这些高端产业和生产的高端环节,例如设计、营销策划等,才是吸纳大量高素质劳动力、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领域。
此外,有着更高人力资本的劳动者会更理性地判断评价教育投资的收益,从而做出更为理性的教育投资决策。简言之,教育有助于增加人力资本,并通过人力资本的高收益率回报诱导更多的教育投资,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循环,促进经济增长,但这要以经济结构优化为前提;在良好的经济结构中,人力资本的不断提高有利于人们更加客观评价各种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及其比较收益,从而做出更理性的教育投资决策,而等边际决策又将最大化人力资本的回报率,不断促进经济增长。这里,经济结构是理解教育与人力资本正向关系的关键。
三、教育、人力资本影响经济结构优化的机理
目前学界对经济结构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钱纳里和库兹涅茨的经典范式,即人均GDP水平与三次产业比重相对应,然后以此参照,比较各国人均GDP及三次产业比重的关系,得出结构变化滞后或超前的结论(王展祥,2010)。经济结构的外延除三次产业结构外,还包括农业内部结构、工业结构、服务业结构、分配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方面。结合研究需要,这里从经济增长角度把经济结构分为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两方面,其中需求结构侧重宏观,供给结构侧重微观,探讨教育、人力资本对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影响机理。具体见图1。
具体来说,教育包括很多形式,主要有初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在职教育四大块,也有分为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校教育与在职教育、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等类型。相比较而言,前者外部性更大,而后者外部性更小。对于前者,政府需要充当投资主体的角色;而后者因为教育收益更多为受教育个人所有,因此个人需要承担更多的成本。表述方便计,前者简称为基础教育,后者简称为高等教育。因为有着更大的外部性,所以基础教育它可能更多作用于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这可称之为通用人力资本。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往往更大,且多为个人获得,它更多利于培养技术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管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这可称之为专用人力资本。要说明的是,基础教育对专用人力资本也有积极影响,而高等教育对通用人力资本也会产生积极作用。
而经济结构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则主要基于宏微观角度进行划分。需求结构主要指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和出口,这是理论界和决策部门讨论最多的。供给结构主要基于经济增长方式视角。数量型、粗放型增长方式强调经济增长中资源的大量投入,片面追求数量、产值和速度,容易导致经济增长质量低、效益差和结构失衡;质量型、集约型增长方式则改变这些弊端,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结构的协调。
首先,整体上看教育(包括非教育方式)有助力形成人力资本,进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而经济结构的优化反过来激励人们不断进行人力资本积累,从而诱导更多的教育与非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是连接教育投资与经济结构优化的中介。这是图1中的上半部分。
其次,从图1下半部分来看,基础教育主要利于通用人力资本的形成。对于存在无限劳动力供给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个通用人力资本都缺乏的经济体意味着其劳动力价格的低廉及人均低收入。此时,吸引外资以弥补国内的资本不足成为政策首选。而外资往往会立足全球视角进行资源配置,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或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密集型环节首先转移至该地,并尽可能降低其劳动成本,从而易于形成内需不足、外需主导型需求结构。基于廉价劳动力而形成的外需主导型需求结构,将会诱导依靠大量资源投人拉动的粗放型、数量型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扭曲专用人力资本的价格,倒逼挤压高等教育投资。反之,当无限劳动力供给不断趋近于零时,通用人力资本价格将会不断提高,消费与投资能力持续增强,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协调。供给结构因需求结构的优化而相应调整,科技创新将逐步取代资源投入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将体现在专用人力资本的高价格上,这将不断激励人们进行高等教育投资。
最后,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的不协调反过来也会通过扭曲人力资本价格,倒逼挤压教育投资。当投资和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时,二者互为依存、相互加强,压缩消费保投资,投资生产供出口,为保出口并不断降低劳动力成本,甚至扭曲人力资本价格,在弱化教育投资的同时使得内需进一步萎缩。供给结构的矛盾通过专用人力资本的低价格反映出来。集约型、质量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人力资本需求、高就业带动效应的高端产业及生产的高端环节日益成为主流,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专用人力资本的价格会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整体人力资本价格的不断提高,从而激励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投资。
可见,教育投资会通过影响人力资本形成影响经济结构。具体而言,与基础教育对应的通用人力资本会经由要素价格、外资渠道而影响需求结构,与高等教育对应的专用人力资本会经由要素价格、投入模式而影响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反过来会通过影响人力资本价格,激励或倒逼挤压各种教育投资。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之间也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结构是一个共同有机体,且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密不可分。
四、影响教育、人力资本作用于经济结构优化的因素
要说明的是,经济结构是理解上述有关教育一人力资本一经济结构双向良性(或恶性)互动机理的关键。只有在与一国资源禀赋条件相适应的良性运作的经济结构中,教育投资才会促进人力资本形成。进而不断改善优化经济结构;在经济结构扭曲的条件下,教育投资并不一定能促进人力资本形
成,其优化经济结构的能力要大为削弱。这也是本文所强调的一个观点。此外,在适宜的经济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的良性(或恶性)互动关系还会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条件、经济体制与政府产业政策等。
经济发展阶段是理解许多经济问题的关键。在一国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往往也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低下,资本稀缺。此时,对农民进行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人力资本投资无疑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这一点已为舒尔茨的早期研究所证实。要强调的是,此时的经验代际积累传递、农业科技推广等非教育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或许更为重要。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农产品供给,为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奠定基础,有利于经济结构的高级化。到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工业取代农业居于主导地位,此时各种正规教育将有可能取代传统的非正规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中发挥主要作用,并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资源禀赋条件主要包括各种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在土地过剩、劳动稀缺的国家,人力资本的价格将会反映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上,进而凸显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在土地稀缺、劳动力过剩的国家,劳动力供给方相对处于弱势地位,人力资本的价格可能在不健全的劳动力市场中被低估,使得实际的教育投资水平低于均衡水平。也不排除实际教育投资水平高于均衡水平,如此更是人为降低了人力资本价格,不利于激励进一步的教育投资。应有的经济结构优化动力被闲置。这在无限供给劳动力条件下表现得更为明显。
长期以来,中国劳动力价格处于低水平均衡状况,农民工工资十多年来基本不变就是很好的说明。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压低人力资本的价格,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低人力资本水平与出口、投资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资源投入型、数量型经济增长方式互为促进,使得中国经济结构一直位于低端锁定状况,并日益形成路径依赖。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尤其是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长期压抑的教育渴望得到空前的发挥,使得实际的人力资本水平高于均衡水平,即所谓的教育深化,这更降低了人力资本的价格,直接表现就是当前大学生找工作难、且工资不高。低人力资本价格,一方面不利于持续的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本形成,另一方面在现有经济结构约束条件下难以发挥其对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的优化调整能力。
经济体制核心意义在于价格机制对要素的转移与调整是否具有充分弹性。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的本质就是产品或要素在不同部门、地区的再配置。资源配置主体如何在动态过程中保证资源配置的微观有效性与宏观有效性的相对一致性是经济结构优化的应有之意。在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反映因教育而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从而将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结构优化的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有效协调起来,供给是需求的函数,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具有决定意义。在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中,价格完全失去弹性,资源配置由指令性调配和直接干预完成,人力资本价格不反映教育投资的价值,需求是供给的函数,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结构的内在有机联系被人为切断。当前发展中国家普遍借鉴工业化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结构转换模式,重视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以推动本国经济结构优化。
政府产业政策是影响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结构优化的又一重要因素。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通过影响产业环境、协调产业结构、规范企业经营等多层面而实施的干预性和指导性措施。产业政策的途径有财政和信贷两种方式。重工业化优先发展的产业政策导向下,资本密集型产业被扶持发展,劳动力价格尤其是人力资本价值被人为低估,教育投资减少,供给结构失衡不断强化了投资与出口主导的需求结构。当前实施的旨在符合比较利益优势的结构调整政策,重在发挥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转变的优势,并基于价格充分弹性的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因教育而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的稀缺性,一定会通过价格反映在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的优化调整中,并不断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主要结论与对策
本文主要结论有:因教育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结构具有优化作用;教育投资形成人力资本需要良好的经济结构作为前提,在经济结构扭曲的条件下,教育投资不一定能有效形成人力资本,其相应的结构优化能力也要大为削弱;基础(高等)教育能有效形成通用(专用)人力资本,主要影响需求(供给)结构,经济结构的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相互作用,通过人力资本价格激励或倒逼挤压各种形式的教育投资;影响教育一人力资本一经济结构双向良性互动关系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条件、与价格弹性有关的经济体制以及产业政策等。
结合本文研究结论,“十二五”规划中,我们要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完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市场不能完全解决现有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政府具有重要作用。考虑到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口将可能长期受阻的现实,政府需要通过财政和信贷等方式,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将需求结构从注重投资、出口发展向消费、投资和出口三者协同发展转变,将供给结构从注重资源大量投入的粗放型、数量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创新的集约型、质量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二,鼓励各种形式的教育与非教育投资,促进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有效执行义务教育政策,尤其是农村教育。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教育事业,加强私立教育、职业教育,鼓励成人的在职培训。在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的同时,不断提高专用人力资本的数量和比例,巩固供给潜力。
第三,完善劳动力市场,使得劳动力价格能充分反映人力资本投资及其稀缺性。构建全国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保体系、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法、鼓励劳动力跨区域跨国境流动,逐步将中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以反映中国劳动力及人力资本的真实国际市场价格。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实现路径;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常态下河南省产业集聚优化调整保障机制研究,编号:2016-GH-101;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河南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问题研究,编号:SKL-2015-3294;许昌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基金项目。
在河南省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在此背景下,就要认真梳理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适应新常态发展的新道路。区域产业结构能够有效反映该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形式和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来源,如果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势必严重影响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涉及到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制定有效的优化实施方案必须结合实情,否则有可能打破区域产业结构平衡,反而对区域经济造成不良影响。
一、产业结构发展的研究概述
产业结构调整是伴随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目的就是让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和不断升级进步,国家的不同经济阶段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区域产业结构在区域经济产业形成时就会自然地出现。最初对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来自于西方的一些学者,其发现了不同产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例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某种联系。国际上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研究很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赫希曼提出的主导产业概念、罗斯托的六阶段论、筱原三代平的两个基准、霍夫曼定律、列昂惕夫的产业结构投入表等。上世纪三十年代,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一次分析工业结构和发展阶段的演变趋势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特征,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的持续下降,暨“霍夫曼定理”,这也是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研究中的开创性成果,并从此使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成为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随后有更多的经济学家投入到对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中,科林・克拉克、库兹涅茨、列昂惕夫、霍利斯・钱纳里等学者进一步进行了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
我国学者也有一定建树。候剑(1998)结合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做到动态超前性、全球性、竞争性,应具有外向化和国际化特点。周冯琦(2001)研究了我国经济改革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发现在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大环境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手段趋于多样化、产业结构调整的组织方式发生转变的特点。管清友(2014)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新常态”形成的重要根基,要把握关键性行业,形成产业优势。
产业结构自提出后,就经过了不断地发展研究,但是由于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因此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具体的产业产值应该是哪些范围内的产业产值,总产值又应该是哪个范围内的。在初期的一些研究学者的工作中,这个范围往往是以国家为单位,例如科林・克拉克就是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角度发现了产业结构的规律,此后的一些研究学者也有许多都是基于一个国家内的产业发展进行产业结构的研究的。但是,这种大范围的研究虽然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却难以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近现代逐渐发展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之后,对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分析变得复杂而且不准确,因此对产业结构的分析逐渐趋向于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这不仅便于研究分析,也能够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参考价值。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探讨
1、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和内涵
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发展演变形成的,尽管短期内结构内部的比值可能会有变动,但是总体结构形式是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种产业结构已经出现了一些影响经济发展的趋势或者造成了经济退步的事实,就十分有必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来达到保持产业结构平衡,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产业结构优化的本质是通过产业扶植来调整现有的一种产业结构,以达到一种更加理想的平衡结构状态,但学者们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还有着一些不同的理解,学者周振华在其专著《产业结构优化论》中提出的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结合”,而另一位学者水则是从过程的角度来强调产业结构的优化本身应该是一种合理化与高度化的动态过程。总而言之,其内涵可以归结为一种促使产业结构达到合理化与高度化的方式。
2、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标准
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是为了达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那么也就有必要明确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标准,才能够制定一个明确的优化目标。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来,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多种基准,例如需求结构基准、国际基准等,目前被广泛认可的主要是国际基准,这种基准来自于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历史产业结构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得到的一种标准,这种基准也常被用于判断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发展状态是否是合理的。但是事实上每个国家或者地区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适合于根据自己国家的历史数据发展来衡量国家现在的发展情况,因此这种国际基准实际上也只能是作为一种参考方式,并不是一个真正标准,事实上对于合理化的判断也可以根据其他基准进行。
对于产业结构优化高度的判断同样没有完全正确的一种方式,目前主要运用两种方法进行衡量。第一是标准结构法,顾名思义,这种方法是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数据中总结出的一套参考标准,将自己国家或者区域的产业结构与标准结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本国或本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第二种方法是相似性系数法,这种方法是对第一种方法的改良,因为单纯的使用发达国家的数据作为参照很容易造成一些适应性问题,因此提出借助相似性系数的计算来进行比较,从而能更合理地得到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
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模型概述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是指通过调整区域内各产业之间的生产关系,在满足国家经济结构政策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资源特点,合理地对区域内的产业比例和结构进行调整。当然,进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不能盲目地直接执行,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经济模型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根据本区域的特点改善模型,才能够在实际的政策执行时获得预定的优化效果。目前较长参考使用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主要有:基于投入产出法的计量模型、基于博弈论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多目标规划计量模型以及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计量模型。
1、基于投入产出法的计量模型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计量模型是指通过数学方法研究区域内经济联系和平衡,这种模型的建立主要是通过数据统计编制出棋盘式的投入产出表并据此建立相应的数学线性代数方程体系,通过数学方式形成一种对实际区域经济结构和社会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的一种模拟,从中分析各种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以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作用,从而建立一种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这种模型是一种非常具体的量化模型,对于产业结构关系可以由清楚的数据联系进行分析,但是这种模型也有一定的缺陷,即敏感性较强,在国家或区域政策变动时,都需要重新进行统计建模,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因受到一些意外因素的影响而达不到预期的优化效果。
2、基于博弈论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基于博弈论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其着眼点是研究产业间相互竞争合作与产业结构平衡之间的关联性。基于博弈论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同一产业不同企业之间的结构优化,在同样的产业内容中,有不同的企业参与竞争,研究这些企业的特点能够发现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对整个产业的影响力也有所区别,一些企业走科学创新道路,加大工业改革力度,采用合理的企业结构,于是这些企业在竞争中具有了更强的优势,并在发展中逐渐奠定了企业在整个结构中的地位;二是指基于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合作结构的研究,现代经济在某些时候需要不同产业之间进行合作,但同时也会加强与别的产业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合作之间的平衡状态就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所追求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多目标规划计量模型
多目标规划计量模型是指在一组约束条件下,极大化或者极小化某一目标函数,通过对极限问题的研究选择更有利的一种答案,在实际运用中,这种模型通常就被用于涉及多个目标的决策问题分析中。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正是一种一定程度上的目标选择和规划问题,因此也适合于用这种模型进行分析解决。例如,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加大产业发展贡献的两个目标规划问题,我国就有学者如康凯、崔凤花、吴军年、王宁等就这两个问题建立多目标规划计量模型进行解决,通过该计量模型分析了区域产业发展与环境协调问题等目标之间的矛盾与联系问题。多目标规划计量模型在通过给出极限化目标情况后,还涉及到合理的目标选择方式的问题,主要的模型求解方法有评价函数法、交互规划法和分层求解法等,这几种方法都是基于将多目标优化函数中的子目标函数通过转换或计算处理得到一个单目标函数,但是这几种方式最终都有可能得到区域最优解,难以得出完全正确的满意解。
4、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计量模型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计量模型最早是由白玫将其运用于建立省级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过程中。这种模型研究重点在于借助系统动力学理论探究整个区域产业结构中众多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与作用机理,分析产业结构之间的推动因素,以及对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情况做深入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计量模型不需要非常详细的数据统计就可以对区域产业结构中的内在影响和联系以及对外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变化规律,有助于进行长期的、动态的研究分析。但是缺少数据也是这种模型的一个缺点,通过该计量模型得出的分析结果由于缺少数据支持也难以得到验证。
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实现路径
1、选择和测评区域内主导产业
区域产业结构虽然是众多产业形成的一种综合结构,但是由于具有区域性特点,必然存在一个或多个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和评测关系着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平衡,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必须进行慎重的决策。一般这种主导产业是在区域内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主要受到区域内的环境气候和资源影响,但是也有一些现代工业产业结构是根据政府的扶植开发政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并不是说这个区域过去的主导产业是什么,今后就不能改变,而是应该根据区域内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这种改变是否有必要,就需要进行主导产业的评测。评测工作主要是针对区域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是否能够支撑整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平衡、能否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主要方面进行的,要综合考虑到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就业增长、环境污染控制等多方面的影响。有效选择和评测当前的区域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是进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事项之一,合理改变主导产业也是一种有效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2、建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针对某一主导产业进行优化从而达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并不具备可行性,更加有效的方式一般是构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根据实际逐步推进产业调整。构建过程需要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实验,不能单凭主观臆测决定区域合适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在上文中介绍的基于投入产出法的计量模型、基于博弈论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多目标规划计量模型以及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计量模型这四种模型运用比较广泛,也是适合于大多数区域产业结构的四种模型,在实际选择的过程中,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实际情况来预测模型效果,然后通过模型实验进行决策选择。确定好优化模型之后,需要按照模型内容和方法进行模型的构建,该过程要涉及到区域产业结构的各种数据分析和关系分析,是一个长期的建立过程,实际运用中也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以达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
3、融入创新产业结构
当传统的产业结构已经难以为区域产业经济带来新的活力的时候,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在现有产业结构中扶植一些创新产业,让创新产业逐渐融入到原有的产业结构中,这可以有效打破传统的区域产业结构模式,让区域经济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当然,这种融入并不是盲目的,不是说哪一种产业更赚钱就要发展哪一种产业,而应该更多地结合区域自身的环境和资源特点打造自己的创新产业,这样才能够让区域产业结构实现真正的优化,并且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强的生命力,促进区域经济改革发展。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形成的产业结构就是了过去的传统产业结构,融入现代化的创新产业,从而成为目前我国的主要工业生产地区之一,区域产业结构得到了完善和优化,区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五、结语
区域产业结构是一个区域内的产业生产情况的综合表现,是在区域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保持区域产业结构的平衡有利于维护产业平衡、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但是如果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或者存在问题,就有可能影响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甚至对国家的决策和发展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优化路径可以通过选择改变一些主导产业进行替展,或者是建立合理的优化模型进行逐步调整等。当然不管何种路径在实施过程中,都必须综合考虑区域产业结构现状和外部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国家和地区政策进行科学的优化,从而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小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13(3).
[2] 侯剑:产业结构:现存问题与战略调整[J].中国集体经济,1998(3).
[3] 殷琪、张金玲: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15(11).
[4] 管清友:常态:未来10年中经济大趋势[J].上海经济,2014(6).
[5] 郑扬扬、吴迪:新常态下河南省经济发展动力探讨及对策建议[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1.1采取收缩性人力资源政策可在企业内部建立人力资源市场,要立足于“分流与安置并重”、“提高员工素质和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并重”,做好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人员的转岗培训和调剂。
1.1.1根据进入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人员情况建立分类管理制度①对精简富余人员、待分配人员等实行集中管理。②对经考核不能胜任岗位人员、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人员、违反劳动纪律人员等,要按转岗或入职要求进行针对性技能培训,做好转岗或入职工作。③对伤病人员要按规定提供相应服务、做好劳动能力鉴定,并按规定做好返岗、转岗培训及退休、退职或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工作。④对其他不在岗人员,要以加强劳动合同梳理与管理为主,逐步按规定程序解除劳动关系。⑤积极鼓励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人员面向社会,拓宽就业渠道,实现自主择业就业。
1.1.2做好培训工作要将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人员培训纳入各单位整体培训计划,特别是对富余分流人员可分批选拔安排到各培训中心或技校分专业进行集中培训,做好转岗再就业准备。
1.1.3加强就业指导①全面了解和掌握进入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人员基本情况,并对其基本素质和工作技能进行考评。②结合员工专业特长和各单位岗位需求情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针对性培训,指导员工重新上岗就业。
1.2畅通安置和分流渠道,促进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人员的有序退出,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所面临的的问题,为员工及时提供支持,对员工的状态要保持高度的重视,特别是要对员工的情绪给予关心,以减少员工对经济危机的恐惧。要做好员工关系管理。要关心弱势群体,对家庭无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未成年人的人员,以及低保和困难家庭人员应优先安置,应保证其生活收入。
1.2.1内部推荐就业。对专业相近、需求量大的岗位和工种,或专业相差较远但适应能力强、接受能力较快且愿意转岗的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
1.2.2自主择业。鼓励员工根据自身能力和特长,向社会其他企业应聘,实现自主择业。提供适当支持,帮助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人员自谋职业。
1.2.3内部退养。对已进入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人员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或工龄已满30年、重新上岗有困难的,可实行内部退养,达到退休年龄时正式办理退休手续。
1.2.4解除劳动合同。对自愿离开企业辞职的人员,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对各级组织两次安排工作岗位、拒绝上岗的人员,依法依规解除劳动合同。采取收缩性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劳资纠纷的处理工作。企业通过裁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程序,做好员工离职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用工纠纷而引发劳动诉讼。
2制定关键人才保留计划实行发展性人力资源策略
经济的变化是周期性的,发展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企业在困境中不仅要保证自己能够走出困境,还要为经济复苏做好准备。在企业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不能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水和福利的情况下,留住企业核心员工,加强企业人才建设的重要性显得愈加重要。
2.1通过沟通提升士气,提升员工忠诚度领导层可以采取举措改善员工忠诚度、营造良好氛围,避免主动流失率。关注高绩效员工、展现领导层的热情和承诺度;通过开放、诚恳的沟通,理解员工对于减薪的承受度、激励经理层改善和优化人员管理,确保现有员工能够胜任新的角色,重点关注核心员工的保留和传承,并关注提升士气和降低不安全感。
2.2重新思考和定义企业的关键人才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是能够快速学习,具备前瞻性和洞察力、扎实的专业能力、全面的知识结构,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的人才,是具备战略执行能力、战略性计划能力、洞察力与判断力、处理冲突的能力、热情与信念、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人才。关键人才掌握着企业发展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而且替代成本非常高,在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始终是公司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领导者和创始者。高绩效员工、具备关键能力的高潜力员工,是真正帮助企业顺利渡过困难期的员工,在经济好转时,他们也将成为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有效动力。能否有效地保留他们,直接影响到企业战略能否实现,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3提高员工满意度,保留关键人才企业管理层和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以此认真思考制定发展战略,也要明白发展需要人才,因此就要改善沟通消除员工焦虑和降低离职倾向,还要运用领导力保留人才,也可以通过岗位轮换、半脱产学习、岗位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这既提高了员工工作能力,也为企业储备了人才,还实现了员工的自我发展,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根据企业的业务和战略,对关键人才有清晰的界定标准,并且时刻留意关键人才库的人员进出变化。让关键人才有机会从事重大的有影响力的工作。这对保留关键员工的意义在于,企业提供想要的机会,从而保持成就感;要根据关键人才的意愿和能力,为他们设定适合的发展方向。
3结束语
关键词: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复杂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2-0113-05
在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中,竞技能力问题一直是运动训练的核心问题和热点问题,训练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以形成更高水平的竞技状态。竞技能力是竞技状态形成、发展的基础,没有竞技能力作保障,不可能有良好竞技状态的形成,也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比赛成绩。李少丹教授研究发现竞技状态不断涌现出非线性、不确定性、无序、多样性、动态性和不稳定性等复杂性。然而,竞技状态是竞技能力的功能表现形式,竞技状态的不同是由于竞技能力功能的表现形式的不同。竞技状态的复杂性就是竞技能力功能表现形式的复杂性。但竞技能力功能与竞技能力的结构密切相关。功能与结构是事物的两个方面,结构是事物的内在构造,是横向的,相对静止的方面;功能是系统的外在行为,是纵向的,动态的方面。结构作为内在根据决定着事物的行为,在要素既定的条件下,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既然结构决定功能,那么竞技能力的功能复杂性即竞技状态复杂性就是由竞技能力结构复杂性决定的。本文试从复杂性系统结构的复杂性理论出发拟对竞技能力系统的结构特征进行剖析,诠释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具有的复杂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研究竟技能力性态复杂性和更好理解竞技状态的复杂性做准备。
1 系统结构和结构的复杂性理论
无结构的系统和无系统的结构都是不存在的。结构问题是系统科学的基本问题,也是近代科学中议论较多的问题。各种对系统结构的研究都从各个不同方面揭示了系统结构的基本特征,有的从系统的目的性,有的从系统要素关联性,也有的从系统的整体角度。可见,结构是主要指事物(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相互关联的方式,归纳起来它总是离不开三个基本问题:1)系统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2)这些元素关联有哪些?3)元素和它们间的关联对系统整体性有什么影响?因此,想要理解系统的结构就要从以上三个基本问题出发,深刻了解系统元素种类、理清元素之间的关联和关联的关联即整体性关联。
复杂性科学是一门研究系统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学科。许多研究复杂系统的学者都非常关注系统结构的复杂性特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是复杂性系统具有重要特征之一。吴丹教授研究指出,结构复杂性指系统内部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构成的排列组合的复杂性。结构复杂性可分为分形结构复杂性和非稳定结构复杂性。结构的复杂性既包括组分的复杂性、构成复杂性,又可包括层级的复杂性和结构的稳定性。从各种关于系统的结构和结构复杂性研究可知,要考察一个系统的结构和系统的结构的复杂性至少应从四个方面关注:1)系统元素和要素的多元性;2)系统内部层次的多重性;3)系统要素间关联的非线性;4)系统整体构型的多样性。
2 竞技能力和竞技能力系统语义界说
2.1竞技能力语义界说1984年,田麦久博士在《试论竞技能力决定因素之分析》一文中首次系统而完善地阐明了竞技能力的含义及其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重要性,即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技能、体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1986年,“竞技能力”一词明确写入是由过家兴教授等人编著的《运动训练学教材》。所谓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这一概念的使用标志着“竞技能力”的概念得到了认可,并开始为广大体育界人士接受和采用。1990年,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中指出,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有机结合。2000年,由田麦久博士主编的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一书中,更加明确地阐述了竞技能力的含义,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是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张洪潭(2004)认为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训练而积聚的参赛夺标的主观条件。杜海波等(2007)在分析前人关于竞技能力定义的基础上,把竞技能力重新界定为“运动员在先天因素基础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训练而积聚的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的各主观因素及其相互联系的有机体”。综合以上研究主要从解释学角度认识竞技能力的意指对象,明晰界定了竞技能力是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必需能力,并首先提出竞技能力各个要素的基本观点,但仅止于此,并未明细揭示其结构和组合的规律特性。
2.2竞技能力系统语义界说世界物质皆系统,无系统的物质是不存在的。竞技能力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相关理论向运动训练学理论的渗入,学者们从系统的观念对竞技能力系统进行了探讨。从更为宽泛的论域尝试对竞技能力展开解析。主要代表有代中善的模糊性大系统观,即“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个体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运动场上体现的综合素养”。钟秉枢、韩丹的主客体二重性系统观,钟秉枢认为,竞技实力是指与夺取比赛胜利直接相关的客观力量(主要由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水平、身体素质、形态、机能水平,以及心理、智力水平来体现)、主观力量(主要由运动员的精神状态、意志品质来体现)而形成的综合力量。按存在状态可分为现实实力、可能实力和潜力(潜在实力)韩丹认为,运动竞技能力是指参赛者争夺运动项目竞赛目标的主观与客观因素的总和。郑念军、宋会君的客体单一小系统观,即“竞技能力是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等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实现竞技状态转移而表现出一定训练和参赛能力的有机体”。宋会君界定,竞技能力系统是由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形态、技能、素质、技术、战术、智力水平等要素构成的,为实现竞技能力状态转移而表现出具有一定训练水平和参赛能力的有机整体。
以上的研究已经具有系统的理念,但具体从系统角度定义还不完全。关于系统的定义很多,著名系统学家A.拉波波特认为,系统的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一是数学的分析的定义;二是直觉的整体的定义。麦萨维奇把系统定义为:“关系的集合”,这是一种数学定义;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给系统的定义:“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复合体,即相互联系的诸元素的复合体”;钱学森对系统的定义是:“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为系统。”《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系统定义
是:“按一定的秩序或因果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着的一组事物所构成的体系”。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比较并根据具有系统本身的特征出发,即:系统应具有组分的多元性;组合方式的特定性;系统在环境中表示的特殊性;系统变化的不可逆性;整体的价值性与目的性。把系统定义为“系统是由多个部分、按特定方式结合起来、不断演化发展的整体,它在与其他事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体现自己的属性、功能和价值。根据系统定义,竞技能力系统定义为由身体形态、技能、素质、技术、战术、智力水平等多个要素按特定方式结合起来、不断演化发展的整体,并在训练和参赛中体现竞技需要的属性、功能和价值。
3 竞技能力系统结构的复杂性
从系统结构和结构的复杂性理论与竞技能力和竞技能力系统语义来看,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就是竞技能力系统整体构架,是身体形态、技能、素质、技术、战术、智力水平等要素特殊关联。要考察竞技能力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必须从竞技能力系统要素的多元性;竞技能力系统内部层次的多重性;竞技能力系统要素间关联的非线性和竞技能力系统构型的多样性等四个方面。
3.1竞技能力系统要素的多元性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所组成,要素是组成系统的实体和单元。单个元素是不能称为系统的,只有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元素才能构成一个系统,实际上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包含多个元素。竞技能力系统也包括多个元素。对竞技能力系统元素和要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有不同研究,1986年,过家兴等人编写的《运动训练学》指出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是“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四要素说。同时按竞技能力获得途径的不同,分为先天性竞技能力和后天性竞技能力,后来也有人称之为遗传性竞技能力和训练性竞技能力。1988年,周西宽在《体育学》提出了竞技能力构成的“七要素说”,即机能、形态、素质、战术、技术、心理能力和智能。1990年,徐本力在《运动训练学》中提出竞技能力的构成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六个要素,这一界说将思想作风纳入到竞技能力系统,战术从技能中脱离出来,成为与技能并列的战术能力。1995年,田麦久博士提出了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三要素说”,并且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表现及决定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基础条件,清晰勾画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的系统框架。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作了更为详细的分层,将各要素的下级指标更加细化、具体化。2000年田麦久主编的《运动训练学》中指出竞技能力构成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五要素,至今五要素说依然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很多专项竞技能力研究中均引用了“五要素说”。代中善在其硕士论文中在定性基础上做出了定量描述,揭示出竞技能力内涵特征为健康体能、竞技体能、动作能力、技术能力、技巧能力、表现能力、对抗能力、应变能力、协同能力、控制能力、承受能力等11个要素。
国外训练学专家关于竞技能力系统要素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前民主德国运动训练学专家哈雷博士等在《训练学――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学导论》一书中指出:“竞技能力有赖于运动员的身体能力、技术和战术的熟练性、智力以及知识和经验”;联邦德国运动训练学专家葛欧瑟博士提出运动员运动水平的现实状态包括素质、技术、心理三个方面的因素;综上所述,无论早期还是后期的国内外训练学专家,关于竞技能力要素分类比较模糊、组分混杂多元,从3要素至11要素不等。这些研究都体现了竞技能力系统组成要素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包含多个元素。从不同角度和层次看,复杂事物包含的元素也有不同。竞技能力要素的多元性与复杂性(无论3要素至11要素)是从竞技能力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析和观察的。要理清竞技能力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就应当分清层次、分清角度,理清哪些是基本要素,哪些是关键要素。而有时系统的要素的地位往往依据问题的性质不同而异,要素与要素相互转化。因此竞技能力系统要素的多元性与复杂性是竞技能力系统本身要素的所具有的复杂性决定的。
3.2竞技能力系统层次的多重性系统的要素具有以下特点,可分为不同的层次;越复杂的系统,其组成单元划分的层次越多,分层性是复杂系统的重要特性。H.A.西蒙曾提出分层复杂性的概念。所谓分层复杂性就是指系统的层次结构复杂,复杂系统由各个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又有它们的子系统,如此一层一层地组成复杂系统,形成层次结构。竞技能力系统的结构也具有复杂的分层性,而且具有层次结构的多重性特点。郑念军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进行了分类研究,研究发现竞技能力系统要素具有明显的从属关系和等级层次关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认识。从最高层次讲,可认为是由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组成;从第二个层次讲,是由形态、机能、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心理、智能组成;从第三个层次讲,可认为是由身高、体重、胸围等诸多要素组成;依据不同层次,我们可以将竞技能力组成要素向下进一步细分下去。程勇民在研究中发现,竞技能力结构子成分间的关系不明确,竞技能力主导因素的项群分类标准不完善,进而提出了竞技能力的三层次结构,即竞技能力是由竞技实力和发挥能力构成,竞技实力包括体能、技能和战术能力,发挥能力包括认识能力、调节能力和意志力。代中善揭示出竞技能力内涵特征为11个要素,并构建了竞技能力系统结构,该结构将三个层次、三个形态、十一个要素有机地组合成一体。然而竞技能力系统分层远不止三层,如根据竞技能力系统五要素,竞技能力系统可分五个层次,从而形成竞技能力系统的金字塔层次结构的如(图1)。最底层是身体形态层;第二层是身体机能层(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素质);第三层是技能层;第四层是战术层;最上一层是心理层。而各个层次又可以分成各自的子层次如身体机能层可分为力量层一速度层一耐力层一柔韧一层灵敏层,各自的子层次又可以再分下去如力量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和反应力量。各自的子层次也可以再分下去如Ehlenz力量耐力可分为最大力量耐力(>75%)、次大力量耐力(50%~75%)和有氧力量耐力(30%~50%)。因而可见竞技能力系统层次是逐次分层的,是一层套着一层、层层镶嵌,具有多重性。分层性是复杂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任何一个复杂系都具有分层性,越复杂的系统它的层次结构越具有多重性。层次的增加一方面使系统结构日趋复杂,但每一层次的划分又会使系统在属上得到一次简化,从而提高效率,趋向优化。效率和发展是导致系统出现层次与层次多重性的根本原因。竞技能力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从复杂性来看,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分层性与分层的多重性正是竞技能力系统复杂性的体现,也系统功能优化、提高效率和发展的需要。
3.3竞技能力系统元素间关联的非线性系统结构不仅要研究系统由哪些元素所构成,而且要研究它是怎样构成的。
系统构成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元素间的关系;二是元素与整体的关系。系统的元素之间可以有各式各样的联系,但并不是所有的联系都对系统整体发生影响,把其中直接关系整体属性的那一部分称为元素间关联。关联是系统结构的基础,系统的整体构架就是由各种关联按特定的方式组成的。关联通常从它的数量、性质、强度三方面来研究。一般地讲,只有一定数量的同类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无意义的、无效的,拉兹洛(E.Laszlo)把这种局域化的加和性复合体称为“堆”,即非系统;只有异质性间的关联才可能产生新的特性,因而只有系统要素之间的关联才可能产生非加和性或非线性。因此,一个事物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并不在于其构成要素的多少,而在于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如果是线性相互作用,那么不论其构成要素的数量多么庞大,其行为也是简单的;如果构成要素之间是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所具有的非独立的相干性,使得要素之间彼此影响,相互耦合,出现协同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输入的微细差异可能很快成为输出的巨大差别――这种现象被称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因此,在非线性系统中,只要有三个以上要素,其行为就会相当复杂,系统的长期行为就难以预测。这说明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存在的确使非线性系统复杂难解,但这也是线性系统不可媲美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作为系统复杂性的根源。
竞技能力系统元素多,元素间关联数量多,最重要的是关联的性质具有非线性相干特征。如运动员生长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系统以及适合于某专项的各种形态、机能的发展具有非线性。儿少时期的形态、机能、生长发育的敏感期从骨骼、肌肉和形态特征上看,先后顺序为:先远端后近端,先四肢后躯干,先下肢后上肢,亦即由足一小腿一下肢一手一上肢一躯干。青少年运动员运动素质发展具有非线性,不同素质在发展速度不同,有时增长很快,又是增长缓慢;既有阶段性的突增,又有较长时间连续的增长趋势。在运动训练理论中,我们把某种素质发展较快的年龄阶段称为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运动员技能学习也具有非线性特征,运动技能的形成的分为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从整个运动技能形成过程来看就是一个非线性过程,其中从练习曲线来看技能的形成有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和高原现象。同时运动技能之间还存在着正迁移和负迁移的非线性作用。运动战术更是变化多多,不同项目战术不同,同一种项目不同阶段战术不同,同一阶段不同情况战术不同。同一情况战术也可以不同等等。总之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战术具有非常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同样运动员的心理也具有非线性,如Yeres&Dodson的到u型理论;Hardy&Fazey的突变模型和汉宁的最佳功能区理论等都表明运动员的心理与竞技能力的发挥具有非线性特征。非线性是竞技能力元素间关联的本质属性,线性关系则是非线性关系的特例。竞技能力元素间关联的非线性决定了竞技能力的复杂性,使得竞技能力结构具有多样性、可变性和特异性。同时使得竞技能力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和对竞技状态的不可预测性,也使得竞技能力具有层层涌现性特点。因此竞技能力的一切复杂性即不稳性、随机性、多样性、特异性、不确定性都与竞技能力系统元素间关联的非线性有关。竞技能力系统元素问关联的非线性是竞技能力复杂性根源。
3.4竞技能力系统构型的多样性系统构型的研究是主要研究元素与整体的关系,研究关联之上还有关联的关联,以及更高层次的整体关联,整体关联也就是系统整体布局、秩序、构形与构架。对竞技能力系统构型研究,国内外许多训练学学者通过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进行了探讨,从不同角度对竞技能力的构型进行剖析,对竞技能力组成要素之间、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不同侧面的研究。提出了各种独立或者互为补充的竞技能力系统结构模型。1985年,日本训练学专家根本勇首次将经济学中的“木桶理论”引入运动训练领域。“木桶模型”认为: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围成,而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来表示,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用各木片的长度来表示。各种子能力的程度有所差异,故木片的长度也不尽相同。用这些木片组成一个圆水桶,水桶中水平面的高低代表了竞技能力的动态发展水平,而竞技能力水平的高低并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木片所决定,相反,是由最短的木片所决定。2000年,李凯从运动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角度,尝试性地提出了“合金理论”,即人的运动能力的构成,不仅仅是其各项运动素质的简单叠加,而是类似于合金的构成,其总体性能由其各组成单质的特性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共同形成。在不同类型的竞技运动中,五大运动素质对于形成综合运动能力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并且在各运动素质最大程度地转化为运动员的综合运动能力的过程中,的确存在不可控因素,如人的智力水平、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等。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应力求减少、降低这些不可控因素的不可控性,使之转化为可控性因素。2002年,吴耀宇以运动生理学中的快、慢肌纤维的分类机制为其理论依据,借鉴“合金理论”中关于金属单质构成合金时的启示,以教练员在运动实践过程中对素质训练的“试误”经验积累为基础,尝试性地提出了解释构成人体运动能力的结构时,素质问互相“复合”,形成“单元”复合结构的理论。“复合”结构分二个层次,一是素质间复合,二是素质与技术、智力、心理等素质的“复合”。2006年,张建华借鉴复合系统及其协调理论,尝试性地提出了竞技能力结构的复合系统理论以及竞技能力的协调模型的设想,即在竞技能力结构中,5个子系统Si(i=1,2,3,4,5或i=体,技,战,智,心)的发展状况取决于其原有发展水平、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及外部的影响。2007年,田麦久博士在体育科学发表的《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双子模型”的建立》利用“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的分野与互补,建构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征的“双子模型”,“双子模型”形象地展示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多向的视角去解读运动员竞技能力各个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从而为我们准确地把握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科学地诊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现实状态,合理地选择运动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恰当地确定不同竞技能力训练安排的比例,准确地制定和实施参赛战术,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2010年,李岩以系统理论和混沌理论为理论依据建立的“皮球”理论模型,表现出竞技能力系统的整体性、直观性、动态性和混沌性的特点。然而本人认为李岩的“皮球”理论模型主要缺点缺乏要素之间与层次性关联性。本文中竞技能力系统的金字塔结构模型如(图1)却较为充分体现了竞技能力子系统间的要素之间与层次性关联性,能较好理解竞技能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与并在运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但也缺乏整体性与动态性等。总之,从以上竞技能力系统构型研究发现,竞技能力系统构型具有复杂性,目前还没有一个模型能够完全反应竞技能力系统所有特点。
复杂的系统构型具有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构型的元素动态性、元素之间关联的非线性等。模型只是对构型某些特征的模拟。人们之所以用模型来模仿原系统,是因为各种系统有一定具有相似性、同型性。模型是对现实系统有关结构信息和行为的某种形式的描述。它是对真实对象关系中那些有用的和令人感兴趣的特性抽象化与简化。因而具有客观性,是客观对象的反映,但反映客观事物的某个侧面,因而也具有相对性。同时,模型也具有主观性,是主观选取的。不同的人由于研究的目标不同,就会对某些方面做出不同的简化。随着认识和实践的发展,模型也在发展,因而模型也具有渐进性。同时模型具有以上的属性,因而同一事物的模型可能是多样的。因而,无论什么模型也只能反映竞技能力系统的复杂性的某个方面。加之复杂的系统构型本身具有复杂性。决定了竞技能力系统模型的多样性。但也同时体现了竞技能力系统构型的多样性。
1.1知识维所谓知识维,即是一系列用于矿山环境管理工作的知识技能和工具方法的总和。矿山环境污染与防治也是一项动态的工作。在矿山环境管理过程中,主要运用有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运筹学、控制论等项目管理知识。具体的工具和方法主要有:效益费用比较法、环境调查法、环境教育法、技术修复法和法律行政干预等。
1.2时间维矿山的开发需要经过项目立项、规划与设计、基础建设、投产运营和停产后的矿区处理阶段。矿山项目有一个从产生到发展,再到繁荣,最后衰退的过程,因此,矿山环境的管理和保护应始终贯穿于矿山的整个矿山生产发展过程,并且应灵活变化以适应矿山项目的各个不同阶段。
2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矿山环境问题分析
以矿山开发项目的生命周期(时间维)为主线,在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结合矿山实际的环境问题(逻辑维),采用相应的方法和工具(知识维)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为矿山的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打好基础。
2.1矿山开发立项阶段的环境问题项目的开发立项阶段是整个项目的开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项目的策划—可行性研究—评估与决策—立项—融资和选址等。通过此阶段分析矿山资料可以了解矿山的地理地质和自然环境情况。对于矿山环境而言,此阶段并没有人为因素的参与,处于未开发阶段,但此阶段应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2.2矿山规划与设计阶段的环境问题规划与设计阶段的标志是施工组织计划和方案的形成。在这一阶段,虽然人为因素未参与影响矿山环境,但是这一阶段中制定的规划范围和所采用的施工组织计划对以后的矿山生产有较大的影响,矿山环境问题来源于矿山生产过程,不同的矿山规划范围有不同的地质特征,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矿山生产所采用的设备和方法也有所不同,相应的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有差异。另外,这一阶段所形成的施工组织计划和方案对整个项目的后续阶段有直接影响,如工艺方案、技术、设备以及原材料等,这一系列因素与矿山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3矿山基础建设阶段的环境问题基础建设阶段是整个矿山开发项目的重要阶段,其建设依据是矿山规划与设计阶段形成的施工组织计划与方案。随着一系列矿山工程的形成和设备设施的进入,经过基础建设阶段的矿山进入待产阶段,矿山的环境从这一阶段开始有了人为因素的参与。
2.4矿山投产运营阶段的环境问题矿山进入了正式的生产阶段,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采矿、矿物加工和尾矿处理。采矿过程包含了大量的施工工程和机械设备的引入,并且随着矿石的采出,矿床的完整性受到了破坏,矿床开采的一系列工程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例如:爆破过程产生的炮烟,矿山机械运行产生的烟尘和噪声等。在矿物加工过程中,矿物的提炼和洗矿产生的污水,直接影响了矿区的水质。矿石经过矿物加工过程所产生的尾矿被排到尾矿库。随着矿山开采的继续,尾矿库也随之扩建,规模越来越大,占地面积越来越广,尾矿中含有金属矿物质,对尾矿库周围的植物和水源造成重金属污染,给生活在尾矿库周围居民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2.5矿山停产后矿区处理阶段的环境问题矿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的进行,矿物资源越来越少,最终开采完毕,矿山也随之停产,但是矿山开采项目并没有因此终止,矿石采出后的采空区和尾矿库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然而,矿山停产后便没有经济来源,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一般矿山企业不会对停产的矿山做任何处理,任由其自然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的变化,未经处理的采空区可能发生塌陷等地质灾害,再加之自然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严重的地质灾害,这是矿山环境管理不可忽视的问题,但也是最容易被轻视的问题。
3矿山环境管理措施
矿山环境管理的目的在于防止和控制矿山环境污染和恶化,重在防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先污染,后治理”的企业理念根深蒂固,肆无忌惮地对环境进行破坏。最后付出的代价都远大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此,对于矿山环境问题,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最好的管理方法。
3.1完善矿山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基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大多数矿山企业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不愿意投入过多精力和资金治理和恢复矿山环境。为此,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应进一步完善矿山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的高度和严肃性来明确矿山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要求矿山企业必须对矿山环境负责,树立“谁开发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3.2提高技术水平矿石的大面积开采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技术和方法来治理和恢复矿山环境。近年来,我国在矿山土地复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从专业的角度看,这些恢复治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专门的规划与设计,治理工作不到位,所涉及的治理技术只是针对局部特点,未得到推广。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普遍适用的矿山环境治理操作规范,研究推广实用先进的技术工艺,以指导矿山环境的治理恢复工作。
3.3加强现场检查和监督在矿山开发的每个阶段都会对矿山环境造成或大或小的危害,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工作既是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又是对矿山工作人员环保意识的检查。对矿山企业进行环境检查监督方法是设立环境监测站,监测内容包括矿区和矿区影响范内的环境质量状况,矿区各个生产环节执行有关规定和标准的情况等。矿区绿化还原情况;废水、废渣、废气和尾矿的排放情况等,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3.4全面调查分析矿区环境矿山开发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环境调查作为这个复杂大系统中的一个步骤应做到全面有序。首先分析矿山环境的污染源,矿山生产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地形地貌破坏、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其次调查并明确污染源的来源。例如:地形地貌的破坏主要由地下矿床的采出引起;水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废水的排放以及堆积物;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机械设备的运行和废气的排放。最后还应调查净化设备运转情况以及植被种植情况和规模等。此外,还需调查访问矿区影响范围内居民区,了解矿区污染物的性质以及污染范围,根据所存在的问题和要求研究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3.5科学化矿山环境管理矿山出现环境问题,将会对矿山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矿山经营管理必须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做到降低生产能耗的同时消除环境污染,从而达到科学经济的治理效果。环境管理工作应从基层展开,建立环保岗位责任制和监督考核制度,确保基层环保工作的落实,将零污染生产的效果体现在基层。
3.6智能化、数字化矿山,将科技融入管理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智能化、数字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数字化矿山不仅是当前时代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智能化的生产设备不仅节约能源、效率高而且污染小;数字化的操作和管理模式安全性高、效果好。将科技融入生产和管理,是建立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矿山的根本保障。
4结论
记者:产业结构的含义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一些学者认为产业结构理论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产业结构理论是指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的理论,其中包括以研究产业之间比例关系及其变化为宗旨的“产业发展形态理论”和以研究产业之间产业联系为宗旨的“产业联系理论”;而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中还包括研究产业内的企业间关系的“产业组织理论”。到20世纪60年代产业结构的含义仍未达成共识,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某个产业内部企业间关系,也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还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产业的地区分布状况。胡教授,您的观点是什么呢?
胡立君:我认为产业结构有三种含义:第一。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主要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二,指国民经济中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如工业内部原料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问的比例关系。第三,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主要指第一、第 二、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记者:一切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知识与技术创新、人口规模与结构、经济体制、自然资源禀赋、资本规模、需求结构、国际贸易等是一国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的基本制约因素。您能具体介绍几个重要的因素吗?
胡立君:好吧。我具体介绍几个对产业结构重大影响的因素。
第一是知识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技术革命、技术创新和扩散都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影响,特别是技术革命,往往导致一些新的产业部门的诞生。第一次技术革命中的纺织工业基本上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汽车、化工、钢铁等产业群则具有资本密集的特征,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技术革命中诞生的新产业,如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等属于知识技术密集或资本一技术密集型产业。新技术革命不仅促成了各个时期主导产业的变化,也使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发生变动。同时,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发展。科学技术创新要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必须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这一转化正是在技术创新这一环节实现的。技术创新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从动态角度看,技术创新过程是同科学研究形成新的发明,新产品开发、试制和生产,市场营销等环节构成的。技术创新是产业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量。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就农业而言,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其科技含量不可同日而语。现代农业科技拓宽了农业生产领域,推动现代农业持续发展。例如,温室栽培技术、滴水灌溉技术、品种改良技术等都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计算机工业的发展,不论是硬件技术还是软件技术创新,近二三十年来,都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促进作用日益加大。
第二是自然资源禀赋。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过程所依赖的外界自然条件。一国自然资源的桌赋状况(包括地理位置、土地状况、矿藏总量及分布、水资源、气候等)对一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经济最早在寒带地区和沿海地区得到发展,当今许多发达国家的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印证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农业的发展。而地下资源状况,直接影响采掘工业、燃料动力工业以及重工业的结构。自然资源状况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相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使许多原来难以采掘的资源得到开发,并能开展综合利用和节约代用天然原料;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短缺,缓解自然资源对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制约。从纵向发展过程看,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作为工业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或先决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在一国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其作用与影响是不同的。越是在初、中期阶段,其影响与作用可能越大。当初级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被制造业所取代,从而完成了起飞与初期阶段过渡时,它的作用与影响会趋于减小。
第三是需求结构。由于需要具有引导生产的作用,因而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大量的统计分析表明,需求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相对应的。在低收入阶段,恩格尔系数较大,人们的生活处于温饱水平,对吃、穿等产品的需求占主导地位,同时居民储蓄较少,无力发展资本集约型产业。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需求结构的重点从必需品转向非必需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这种变化拉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本物品的生产也迅速增加。因而,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中心的生产转向使用工业原料的以设备、耐用消费品制造为中心的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的生产。同时,在这一阶段农业、轻工业的充分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了超过它们自身需要的过剩资金和劳动力、使资源向非必需品生产的转移成为可能。在人均收入高水平阶段,物质产品已相当丰富,人们消费选择的余地大为扩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大大提高,需求趋向多样化,个性化。为了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日渐由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取代。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过程中原来的单品种、大批量的硬性生产流水线向多品种、小批量、大规模的柔性生产线的转变成为现实。目前出现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完全可以使同一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在样式、颜色、品种等方面有所区别,从而使得企业的产品能够适应与满足市场上不断变化的多样的需求。同时售前、售后服务空前发展,促使以信息咨询业等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迅速走向服务化。
第四是人口规模与结构。人口规模具有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的规定。人口数量是指一国某一时点上人口总置,质量指的是在既定的人口总量中不同的构成。在自然资源、资本数量与可利用技术既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的速度或一定时期国民产出的增加取决于可资利用的劳动力数量。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推动其产业结构转换的起始阶段,曾经受到了劳动力不足的制约。例如美国曾依靠大量的外国移民来缓解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不足所产生的严重制约。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劳动
力质量(劳动者身体与文化素质)起主要作用。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主要源于人力资本投资。正因如此,现代教育发展成为实现一国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基础性产业。因教育的发展所形成的对一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了科学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的普遍提高,从而为现代产业乃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急需的最稀缺的资源――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熟练工人。能否向新的或发展扩大中的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的劳动力,是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重要条件,劳动力中缺乏这种可移性将阻碍产业结构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第五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在开放条件下来自外部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比较利益机制实现的。一般来说。各国间产品生产的相对优势的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进出口结构的变动。进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促进了产业的国际转移。目前。各种迹象表明世界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变时期,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对于普通制造业、家用电子产业,则保留研究开发部分,将生产装配部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国际转移的范围也随之扩大,产业转移呈现多层次性特征。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将对国际分工格局、世界经济格局和主要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除上述因素外,一国资本的积累程度、国际投资规模、经济机制、产业政策、历史条件、战争与和平环境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一国的产业结构。总之,上述种种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因素可能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以至互相抵触,综合地影响和决定着现有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讲了。
记者:我国要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必须进行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特定的含义和丰富的内容。它是政府制定产业蛄构政策的目标导向。胡教授。请惩谈谈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和内容。
胡立君: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是一相对的概念,它不是指产业结构水平的绝对高低,而是在国民经济效益最优的目标下,根据本国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科学技术水平、人口规模、国际经济关系等特点,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达到与上述条件相适应的各产业协调发展的状况。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点上有不同的优化内容。
一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即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产业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协调,结构的整体运行质量越高,产业结构就越合理;反之,产业结构就越不合理。
二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资源利用水平应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其标志是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提供了基础,而高度化则推动产业结构在高层次上实现合理化。结构的合理化首先着眼于经济发展的近期利益,而高度化则更多地关注结构成长的未来,着眼于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因此,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全过程,应把合理化与高度化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带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中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在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中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三是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一方面是产业部门间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是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即从时间序列的产业波动性评价产业的均衡。产业的协调发展,是指产业部门、产业要素在产业发展中要协调一致。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一种比例协调的结构,意味着不存在明显的短缺、剩余产业,也不存在着瓶颈产业,各产业均能合理、有序地发展。
四是产业发展的效率。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产业发展,即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通过优化相互之间的关系,实现各产业的高效发展。可以从速度、质量和效率三个维度来考察产业发展的状况。产业发展速度表示某一产业总体规模扩张快慢,一般用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就业人数增长率等指标来衡量;产业发展的质量从更长远和更深层次来揭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内核动力,常用技术进步率、产品的技术层次分布、单位资产的产出额等指标来衡量;产业发展的效率是表征某一产业的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可以从资源配置效率、资源利用率、技术进步与扩散度及其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来考察。国内外的实践表明,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与处于结构之中的各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都是息息相关的。是提高产业发展效率的基本保证。
记者:对于提升我国农业、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您有那些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呢?
胡立君:今天我只能从宏观上简要地谈几点对策。我认为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主要是3点。
一是适应新形势,始终重视农业发展。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农业生产上去很难。掉下来容易,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经济的活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教兴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农户经营规模小,主要带来三个问题:一是不利于采用先进技术;二是不利于进入市场;三是效益较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解决这三个问题开辟了现实的途径。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用经济手段引导农民生产。为使农民生产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企业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不仅使小规模生产的农业解决了进入市场和采用先进技术的问题,而且使一家一户经营的农业走上了分工协作的社会化生产道路,使农民有可能分享工业和商业的利润。提高了农业的效益。
三是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激发和维持农民积极性。为了使调动和维持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制度化,应该建立能够调动农户、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力和财力的,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项目在内的完善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应该同时建立农产品价格支持基金和农业保险基金,并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构成统一的农业风险基金,作为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经济基础。这样结合的好处在于,该基金可以同时具备多种功能:重灾年补偿农户损失并抑制农产品价格暴涨;丰年以保护价收购过剩的农产品;平年还可以用于积累,进行自我发展。从
组织机构角度看,为了降低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成本,可行的方法是借助现有的农村基层政权、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以及农村信用社、农村供销社等组织系统,结合正在逐步建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各自为政的多个不同系统重组。形成一套可以使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共享的统一的多功能组织机构系统。这种机构重组,由于实现了资源共享,既可以解决现有各个机构体系普遍感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紧张的问题,更好地完成各种职能,又可以从总体上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和效果,节约国家有关行政开支,也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
提升我国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主要是两点:
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应是“跟踪前沿,重点突破,引进创新”,这一战略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实施这一发展战略应注意以下要点:
第一,密切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前沿,基础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由国家投资,努力培育高技术发展的根基。但高技术发展重点始终应该是产业应用技术,特别是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对改造传统产业有重要价值的高新技术。
第二,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既要把握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又要注重国际分工和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使高新技术产业真正成为促进我国产业技术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强劲原动力。
第三,引进高新技术必须注意消化吸收,将引进技术变成我国产业追赶世界技术水平的契机,尤其是要避免再走重复引进和“引进――引进――再引进”恶性循环的老路。
第四,高科技企业家是将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缺乏具有现代企业驾驭能力的企业家队伍,培养和造就大批一流素质和管理能力的企业家队伍是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最紧迫任务。
第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的特点,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提供的市场融资机制,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经验,鼓励和支持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和运作,使之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的“催化剂。”
二是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的方向,但传统产业的整治则是当前我国工业发展中关系全局的大事。
第一,利用高新技术改造纺织工业。借科技体制和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东风,建立健全纺织企业的研究和开发中心,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纺织工业科研开发机制。进一步加大更新纺织设备的力度。应用市场竞争机制促使重大纺织技术进步,重视纺织装备的技术攻关,加速成熟技术项目的推广应用。加强纺织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在职职工的专业技术教育。努力提高纺织工业科技活动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其能够适应纺织行业大规模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为纺织行业竞争力的保持和提高提供人才保证。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摘 要: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贯通拥有深厚牢固的理论基础。中高职衔接首先是终身教育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体现,它遵循了学生的学习准备性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着中高职教育衔接不断发展完善。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衔接;理论基础;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35
*基金项目:2013年武汉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统筹中高职相衔接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3144)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4-12-25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在这样一个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特点的体系里,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要科学定位,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1 中高职衔接是终身教育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
终身教育思想(Lifelong Education)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想之一,它以法国1971年《职业继续教育法》、《技术教育方向法》为基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许多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采纳,成为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终身教育的影响下,职业教育也顺应时代要求,横向上,它打破了各类教育相分离的状态,沟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纵向上,贯通了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培训,衔接了职业教育的不同阶段。走入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领域更体现出非凡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职业教育的终身化发展趋势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提供了所必需的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支持,使得行业企业保有更强大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还能为个人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和职场晋升能力。特别是“智能化”和“信息化”成为了这一时代三大产业最显著的特征之时,终身化的职业教育是应对挑战、创造机遇的手段之一。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两大部分,只有两者相互联系和衔接才能架起终身化的职业教育这座桥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方位的衔接机制就是必不可少的桥墩。只有中职和高职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招生制度、评价机制等各方面取得了实质上的衔接,中职生和高职生才能更便利的继续升学深造,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职业生涯上有更好地发展。
2 中高职衔接遵循了学生学习准备性原则,符合认知规律
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是复杂多样的,是有层次性的,总是由简单的低级学习向复杂的高级学习发展,构成了一个依次递进的层次与水平。这一认知规律同样适用于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现代认知心理学,符合学生职业知识技能学习的科学规律。中职教育是高职教育必需的学习准备, 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延续和提升。中职学校的学生经过学习所奠定的知识与技能基础有利于其在高职教育阶段适度提升,实现知识迁移,中职到高职的衔接是顺势而为、自然合理。否则,高职教育的基础不牢,中职教育也成了“断头”教育,缺乏吸引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有长远发展。
学习准备性原则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具有适合性,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在新的学习中可能成功,保证学习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上“经济和合理”。对于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生源主体来源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有来自于中职学校的生源,两者对于进入高职阶段的学习准备各有优势和劣势。来自中职学校的生源,在技能准备上已有一定基础,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为他们进入高职后掌握更复杂的职业技能打下了重要基础,但他们文化知识和理论相对薄弱,影响着他们更高层次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掌握和发展。普通高中的生源相反,他们文化理论知识相对扎实,但由于并没有接触技能训练,在动手操作上会有一定的适应难度。我国目前除了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补充高中生进入高职学习前的职业技能准备外,中高职衔接就是为了中职和高职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上有更良好的沟通,使得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时间和经历消耗更加“经济合理”,“投入产出比”更高。
3 教育的经济效益追求是中高职衔接的经济学依据
在教育学领域,教育的效益是一种对个人知识技能、人口素质、社会经济、民族文化的综合体现。若究其经济效益,从教育投资来源和所获收益之间的关系来看,可分为个人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个人经济效益可归为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人的直接效益,个人进行教育投资后,通过受教育,知识、技能及各方面能力的得以提高,获得了就业择业的资本及劳动力市场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并从社会总产品中取得不同的个人劳动报酬。社会经济效益被经济学家归为一种间接效益,如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提出了“无形收入”。国家和社会投入教育资源后,培养大批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从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对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带来收益。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生产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不论是个人经济效益还是社会经济效益在职业教育领域都体现得非常明显。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大批人才将直接参与社会生产,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程度,劳动技能熟练程度,以及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经济增长的效率。
然而,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中、高职教育学科门类设置不统一,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材选用重复雷同,不能体现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的科学层次和有效衔接;各个院校师资、教学设备等教育资源投入大,但优势特点不突出。对于教育的供应方,这无疑会造成教育投入的巨大浪费,降低了教育资源利用率。从教育接受方考虑,高职的生源仍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不能满足中职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需求,教育层次的偏低,现有知识技能得不到更新和提高,必然会影响中职毕业生的在未来高新技术岗位的胜任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其次,专业设置不合理与课程设置的重复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金钱,还很可能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加强两个教育层次的密切联系,合理资源配置,融通教学安排,使得教育供应方和接受方都能达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4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推动力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认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道路上,我国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人的发展,把二者统一起来,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方面,劳动者的文化水平、科技知识和精神面貌等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职业教育体系直接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结构调整、技术革新、人才结构的新要求必然会推动职业教育进行新一轮的探索和改革。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人力资源、能源等各种成本不断上升,迫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高技能人才的缺口不断扩大,这对我国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美国、德国、日本等许多世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都有过这样的经验,美国的社区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日本的短期大学为人才提供和技术服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人才支撑还不足以应对快速发展升级的市场,以中职为重心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单一技能要求、低层次岗位目标的初中级技术或技能型人才已不能满足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对人才规格提升的要求。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会直接影响就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的变化又引导人才培养的需求与目标,根植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反映更为灵敏。在经济学中,可以用配第—克拉克定理对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变化的规律进行解释,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三次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表1所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12年的10.1%,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从1978年的23.9%显著上升到2012年的44.6%,体现了改革开放给产业调整带来的影响和成效。
再看就业结构,同样出现了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如表2,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12年的33.6%,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从17.3%和12.2%升至30.3%和36.1%,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然而应该看到,作为正在进行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并不十分协调,对于仅占GDP10.1%的第一产业吸纳了高达33.6%的就业人口,与第二、三产业不相上下。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进程与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我国目前人口受教育程度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知识、素质和技能的要求,从而导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平衡,反过来阻碍经济的发展。这一要求推动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重心必须适度上移,中高职教育必须衔接贯通起来,使中初级熟练劳动者培养成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高技术产业的不断涌现和迅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
参考文献
1 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人力资源是煤矿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受到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人力资源管理还是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够正确认识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没有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想在竞争当中求得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通过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最优化,效率最大化,从而实现煤矿企业效益最大化。
1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1.1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四大行业煤炭需求下滑影响,煤炭成本呈增长态势,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只有把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应对危机的重要抓手,控制总量,提升素质,加大内部调剂力度,提高人力资源效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2随着大型国有煤炭企业战略发展实施进程,一大批现代化煤矿将陆续投产,传统煤炭、化工等产业升级改造也相继完成,高端煤化工新材料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其他重要产业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这都将对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人力资源结构、素质与之相吻合、相匹配。
1.3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基础产业中,煤炭、化工及相关产业都属于高危行业,人员多、劳动组织不合理本身就是安全隐患,很多事故就是因为人员密集,劳动组织混乱,超定员用人,各环节、各工序作业相互影响造成的。只有持续不断地通过大力实施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工程,才能达到数量合理,人机相宜,岗能匹配,才能实现企业本质安全。
2煤炭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思想上没有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足够的重视,没有在人力资源方面投入更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储备方面长期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相关的人力资源的思想观念也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这无疑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众多的不利影响。
2.2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不重视相关的合理配置,许多煤炭企业不能在人力资源方面进行合理的配置,采掘一线的员工与进行生产、生活的后勤员工比例不是很协调,从而造成地面岗位人力资源过剩,而井下辅助生产工人数量过多,采掘一线工人明显不足的局面。
2.3与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有着极大的差距,特别是在进行材料消耗、安全管理以及质量标准化的考核对于一线工人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相关的处罚力度也相对较大。如果一味的将现场管理的责任推给现场的一线工人,或者进行较为严格的处罚,极易将一线工人置于企业管理的对立面。这样发展下去,企业就会失去相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4多数煤炭企业对人满为患的状况进行过改革,但是改革的效果并不够明显,而且一些正式的职工,不论自身的能力是高还是低,都想走入管理的岗位,造成了管理的水平差距很大,一些人虽然是处于领导的岗位,但是管理的水平很低。
2.5煤炭企业对人才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加上我国对人力资源的作用和影响力缺乏深入的研究,在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采用的都是粗放式的管理方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2.6多数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是把人当作一种成本,只是使用,并进行控制,不注重投入,也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所带来的效益,但是一些企业设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只是一种形式,所使用的人事制度等等都是使用的传统的方式,而且没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各项措施都不能很好地落实下去,没有形成鼓励创新的企业环境,这极大的抑制了员工创新能力的发挥。
3调整人力资源结构的重点方法和途径
3.1大型煤炭企业要加强劳动定员管理,通过企业定员核定控制员工总量。各单位定员及用工总量经集团核准后,原则上一律不得突破;对超定员的单位,要限期调整到定员以内。未经批准,严禁私自招用或使用任何人员。对新建单位要按照建设工期要求,依据初设方案、工艺工序,本着人员从紧原则及时进行人员初步核定,并结合项目建设时间节点,分期分批配置人员。
3.2建立健全定编定员管理体系。各成员企业生产、安全、技术、人劳等相关部门要共同参与,根据本企业的生产布局优化、单产单进水平提高、机械装备和工艺工序的先进程度,在深入调研、科学测定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加强定员管理,确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员需求。
3.3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各单位要实时劳动力供求信息。凡新建项目或其他缺员单位经批准需要招聘人员的,应优先从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调剂,充分实现集团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各成员企业要结合集团员工专业广、人员多、调剂余地大的优势,对定员后需补充人员一律实行先内部调剂,确实调剂不成又急需的个别紧缺专业人员,可拟定招聘计划报集团批准后再组织招聘。
3.4及时做好离岗和转岗的衔接工作。对各单位分流出来的富余人员,要根据从事的专业、个人特长等情况,实行分类培训,达到岗能匹配后分配到新上项目和岗位。四是要以矿、厂为中心,持续开展劳动关系梳理工作。对长期离岗人员,分清情况,分类依法处理。
3.5要制定统一规则,各单位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根据职责职能范围和工作性质,通过合并机构、归并职能、优化流程等方式,构建程序简化、职责明晰、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体系,形成“小机关、大基层”的管理格局,优化管理程序,实现管理高效化。
3.6在加快推进辅助岗位集约化、自动化基础上,推广动态看管、兼职作业、监控值守等经验,减少用人。要按照适度从紧和满负荷原则加强劳动定员管理,逐步分流后勤辅助岗位人员。同时制定向一线员工倾斜的工资分配政策,适度拉开辅助与一线员工工资差别,多措并举,促进机关辅助人员向一线流动。
3.7加强对标管理,提升人均指标。对标管理是通过以结果为导向,找差距、树目标、强化危机感,激发员工创新精神和工作斗志,快速提升业绩,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先进管理方法。要不断提升对标管理的效用,对业绩一般单位要根据对标结果查找差距,弥补不足,迎头赶上;业绩优秀单位要积极开展行业对标、竞争对标,敢于追赶和超越行业先进、世界先进,全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3.8加强员工培训转型,支持结构调整。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必然要求员工素质和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员工素质的提高又必然促进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因此,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必须要着力加强员工培训工作。
总之,煤炭企业要发展,要不断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和素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人才管理机制,通过以事业留人、以环境留人、以制度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只要企业能真正从思想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管理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真正转化为人力资本,就能使煤炭企业在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贺琴.浅析当前国企人力资源结构现状与发展的矛盾[J].价值工程,2010(06).
[2]宋吉坚.浅谈改制企业人力资源分析评价与结构调整[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9).
论文关键词:校园空间;环境行为理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相互渗透论
0引言
进入21世纪后,环境行为学的影响日益扩大,已逐渐应用到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实践中。作为环境行为学基础理论的环境行为理论成为许多建筑及规划设计的指导理论,在柳州高级中学的校园设计中,环境行为理论得到大量应用,设计人员综合考虑校园内各类空间环境的要素,从师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及行为模式出发,结合学校的文脉与文化性,注重“和谐自然”的意境,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创造出具有独特气质的校园空间。
1环境行为理论的基本理念
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与周围各种尺度的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着眼于物质环境系统与人的系统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对环境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方面研究,其基本目的是探求决定物质环境性质的要素,并弄清其对生活品质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环境政策、规划设计教育等手段,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品质的改善中。环境行为学作为跨学科的研究理论,追求的是环境与行为的辩证统一。
环境行为理论是环境行为学的基础理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环境决定论,2)相互作用论,3)相互渗透论。环境决定论是指环境决定人的行为,外在的因素决定反应的形式,即建筑应与周围环境相统一,做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相互作用论是指环境和人被独立地客观地定义,相互之间互相作用,其行为的结果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不仅能消极的适应环境,也能利用环境提供的要素,改变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相互渗透论是指人们通过修正和调整物质环境,改变与我们交往的人们,从而改变社会环境。与相互作用论不同的是相互渗透论不是用二元论的观点考察人与环境,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统一。
2环境行为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1环境决定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1.1‘和谐自然”的总体规划新柳高的基地位于柳江边上,离蜡烛山不远,有山有水的地理环境及柳州高中的历史文化沉淀,使得新校区具有“集自然山水之秀,汇人文气质之灵”的独特气质。在新校园规划中,采用“化零为整”的手段,利用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及对景的手法,不拘小节,达成一种建筑与山水无限融合的理想夙愿。通过分析基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的主轴线与柳江平行,次轴线则将蜡烛山、基地与柳江联系起来。见图1.
利用圆弧的向心性,在外围用圆弧走廊将各个分散的教学楼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各功能建筑沿轴线有序展开,即规整又不失活泼。同时教学楼之间的连廊形成一个个相框,移步换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深得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及对景的手法的精髓。见图2.
2.1.2简约的建筑设计手法 在建筑形式的处理上,源自于广西的秀美山水赋予的灵感,建筑风格不再是旧有的简单呆板,力求新颖活泼,建筑设计与新区的环境相适应,表现一种腾飞、向上的气氛,同时增加新校园的识别性,在南北入口处,有五层高度上的扇形雨棚。中轴线由一系列的立柱开始,分隔了运动场对入口广场的干扰,并象征学生由此进入神圣的知识殿堂,通过中轴线宽敞的连廊,与辅助的西侧的连廊结合,可以到达主体建筑内部的各个区域,同时可以成为入口街道的标识。主体建筑涂料与混凝土、金属与玻璃的组合,柔和而又具有现代感。采用小尺度划分,以产生亲切感,简约的比例,塑造轻盈的外观效果,既减少了对学生的压迫感,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2.2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2.1合理分区。整体设计基于人员活动流线和有机整体原理的空间序列组织方法,这是通过分析学校人员活动规律及建筑基地环境得出的结论,是相互作用论最直接的体现。
建筑理论家汤布利(1、w0mbly)对有机建筑给出以下定义:“假如一座建筑是有机的,它所有的部分应是和谐的,是一种连贯的表现,包括与环境之间的统一,它的居住者、建筑材料、结构方法、建筑地段、建筑用途、文化背景以及它所赖以生成的理念,每一个要素都是另外要素的产生的结果,一种有机的结构定义预言了生活,与使用者一起成长,呈现出它自身的基本现实或内在本质”。在该校园空间的建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有机整体的概念。而其内在的本质是基于人的活动流线与活动区域,能最大限度保证使用者的方便性与舒适性。根据功能分区,将体育活动以及绿化区临近新区主干道布置,有效阻隔了城市的噪声。教学区、体育区与位于基地北部的生活区呈三角型布置,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互不干扰,从任何一区到其它两区均为最短距离。在中心校区的布局中,将全部教学楼以及办公楼、图书馆等,以一条贯穿的半室内步行街道相连,来自外部的自然光线和不同标高处的“桥廊”,暗示出城市街道般的空间特征,使空间的使用与发展导向一个良性的走向,使校园空间成为有机整体。见图3.
2.2.2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竖向设计中的应用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竖向设计中主要体现为在进行竖向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并且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新校园的设计中,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降低土方造价,将低洼地带体育场标高降低2m~3m,利用地形边缘的高差作为看台,节约建设成本,并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学生可以在体育场周围的草坡上休憩、玩耍或观赏比赛。在校园西侧,原有地形低洼,建筑避开这里布置,形成的空地作为自然景观,原有的水面保留并加以改造,多层次的绿化、景观形成的诗意校园空间可成为学生课余交流、放松的良好场所,并将成为个性发展的舞台。见图4.
2.3相互渗透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3.1相互渗透理论在创造校园动态
空间序列中的应用动态的空间序列是指人们穿过一组空间的整体感受和心理体验,要获得良好的整体感受,在空间序列设计时要注重空间的大小、高低、狭长或开阔的对比,以及空间中实体建筑界面的变化的联系。在柳高校园的空间序列设计中,特别注重具有“穿越”意义的序列空间的创建。其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穿越”这一空间构造的意义,让人怀着“前方似乎有不少有趣的东西可以一看”的一种期待,同时又不能让人看到全部,而将一些感动留到后面,这就是所谓的“穿越”。为了使柳高空旷的基地成为受人欢迎的环境,设计时以一系列四通八达的,开闭有致的交通空间,将大量的单个建筑联接成集合形式的校园平面。在中央部位创建一个中心校园区,周围用路径环绕,体育馆、报告厅等则像卫星一样在其外围布置,通过贯通连廊,环形连廊,相互连接,形成多层次的空间体系。
2.3.2相互渗透理论在营造“以人为本”交往空间中的应用 “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还在于校园规划能具备激发好奇,促进交流的特质,这样的校园氛围才是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校园中师生的交往活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及社会性活动,三种类型的活动是以交织融合的模式发生的。以环境行为理论为依据营造课堂教学之外的,适宜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广义课堂”成为新时期设计所关注的问题。相互渗透论是进行交往空间设计的关键。
教室以外的交流大多是以三五成群的模式,这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小群生态。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把教室走道尺寸放大,扩大了走道的功能,使之不再是单一的通道,而是具有一定的交流空间的复合空间模式。同时在进行绿化设计时,采用花墙竹墙,群体树本等,围合出大量半围合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通过各种小广场的设置,方便学生进行一些集合活动。并且在连廊中增加了可以休息的长凳,使之成为休息交流的空间。在中心校园内部,设计重视环境地景的对应与融合,加强视觉轴线的塑造,创造借景(远山)、亲水空间塑造及平原地景意象的延续。多层次的建筑布局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与学习群组,而各种形态各异的外部公共空间,围合半围合空间,以视觉的和物质的方式相互联结成网,成为具有自由流通的,不断变化的,动态统一的交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