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职业道德;培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认识到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高职学生毕业后要完全胜任工作和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就要不仅具有基本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学生的职业化水平才能得到充分提高,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笔者基于对法律思维方式以及法律与道德的密切关系的认识,试图探讨法律思维方式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方面的作用。
法律思维方式之辨
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逻辑(包括法律的规范、原则和精神)观察、分析和解决涉法性问题的思维方式。作为法律实践活动方式的观念形态,法律思维方式是伴随法律职业化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独特性思维定势和思维模式的固化和凝结。不同于经济思维方式偏重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政治思维方式偏重于不同利弊的权衡和道德思维方式偏重于善与恶的评价,法律思维方式则偏重于合法性的分析。作为法律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合法性强调要以法律为准绳来思考与处理涉法性问题,面对任何涉法性社会矛盾和纠纷,基本任务在于做出合法与非法的判断,并依照法律,以权利与义务分析为线索,最终做出权利安排和义务界定。合法性是对法律思维方式特征的最高抽象,把握了合法性,也就从根本上把法律思维方式与其他非法律思维方式区分开来。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一判断日益成为社会的共识。法治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复杂的条件,如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完善、法律体系的健全、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等,也离不开全民法治观念的确立。“只有当人们能够自觉地而不是被动地、经常地而不是偶尔地按照法治的理念来思考问题时,才会有与法治理念相一致的普遍行为方式”,鉴于此,“法治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方式成为人们处理涉法性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是法治得以真正实现的必要条件。
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思维方式基础,也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基本资质的内在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律思维方式仅为法律职业共同体所独占。从思维主体的角度来说,法律思维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狭义、中义和广义三个层次。狭义的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官的思维方式;中义的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广义的法律思维方式则是社会大众的思维方式。作为广义法律思维方式的思维主体,社会大众是遵从法律行为规范的一般社会成员,他们的法律思维方式是未经专门职业训练而逐渐养成的一种法律价值观和法律判断力,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法律文化的重要内容。可见,法律思维方式既是专业的,又是大众的。法治的实现需要经专门职业化训练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也离不开未经专门职业化训练而具有一定法律思维能力的普通社会大众。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等职业教育当前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应自觉培养高职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这既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职业道德与法律之互助共生
在现代社会,法律和道德共同构成两大基本的行为规范,两者共同为社会的有序运行保驾护航。在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法律,既是人们思考和认识法律问题的前提,又是人们思考和认识的对象。没有法律,也就无所谓法律思维方式。什么是法律?按照法学理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系统,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经济关系最终决定、按照善恶标准来评价并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维持的规范、原则和意识的总称。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内容丰富,具体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良心、职业纪律、职业荣誉、职业作风等基本构成要素。职业化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任何职业活动都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关系,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其发展也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这样,职业道德规范也就应运而生。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发展的产物,它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自觉承担相应的职业责任,履行职业义务,遵守职业纪律,展现职业作风。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道德素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录用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按职业道德标准行事,是各行业从业者应具备的一种最重要的职业素养。 作为职业生活的两种基本行为控制方式,法律和职业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助共生。一方面,遵纪守法常常构成社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道德是法律的灵魂,法律规范中的一些条文也是道德规范所要求的内容,从业者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促进法治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法律是职业道德的重要载体,职业道德所提倡的内容会在一些法律规范中出现,同时,法律制裁的威力也有助于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当某一行为冲破了职业道德的底线,做出了严重危害他人、用人单位和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时,为了维护用人单位及社会的正常秩序,就要动用法律手段对这一行为进行强制制裁和惩罚。
法律思维方式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保障
尽管人们对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理解可能各有不同,但在基本范围内也存在着深刻的共识,敬业、诚信、公道、纪律等方面成为各行业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必须在敬业、诚信、公道、纪律等方面加大教育力度,积极探索提升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努力促使学生形成契合职业化要求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行为。
按照一般德育理论,道德的培养是一个知、情、信、意、行相互作用的过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这样,帮助高职学生深刻理解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含义,是培养其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由于职业道德与法律互助共生,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强制制裁和惩罚。因此,努力挖掘敬业、诚信、公道、纪律等的法律意义,必将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提供法律思维方式的保障。
敬业是一切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基础,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敬业就是要尊重、尊崇自己的职业岗位,以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尽职尽责,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义务感。职业与责任如影随形,一个敬业的从业者,必须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其中包括道义责任,也包括法律责任。具体来说,一方面,从业者要做好分内的事情,如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等;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则应承担相应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履行职责,是敬业的具体体现,也是职业责任的本质要求。如果遇事临阵退逃,不仅谈不上敬业,还可能违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甚至触犯国家的法律法规。
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是职场从业者的道德底线。诚信的本质内涵是尊重实情、有约必履、有诺必践、言行一致、赢得信任。在职业生活中,诚信要求从业者尊重事实、真诚不欺、讲求信用。其实,诚信也是我国现行法律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其适用范围广,对其他法律原则具有指导和统领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为“帝王规则”。显然,在诚信成为法律规范的时候,违反它所承受的将是一种法律上的责任或者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这种法律后果可以是财产性的,也可以是人身性的;可以是民事的、行政的,甚至可以是刑罚。
关键词:烹饪;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餐饮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业内出现了很多违背烹饪职业道德的事件,个别厨师做出了不守行规、不讲诚信、缺少厨德的事情,严重危害了厨师的形象。烹饪学校作为培养未来厨师的主要阵地,加强烹饪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一、烹饪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其主要内容有:
1.遵纪守法,勤钻业务技能。遵纪守法是每一个公民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底线。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纪守法是一种被人们公认的美德,而遵纪是守法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法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法律法规日趋完善,在餐饮行业有诸多完备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营养管理条例》等。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作为以食品安全加工、制作营养美味菜点为己任的餐饮行业的全体从业人员,更应该学法、懂法、守法。遵纪守法是对公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公民的道德底线和立身处世之本。同时,这也符合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中提出的“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要求。
2.诚实守信,办事公正。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也是厨师职业道德守则里面重要内容,更是厨师职业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必备因素之一。诚实守信对于厨师而言,是“立业之道”,具体表现在职业活动上应该是上班踏踏实做事,不偷工减料,不缩减加工程序,不弄虚作假,不以次充好,重合同守信用。
3.奉献社会是厨师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每项职业的从业人员对各自职业应尽的职责,也是他们对社会所应尽的义务。同时,奉献社会并不意味着否定个人的正当利益。个人通过职业活动奉献社会,同时通过职业活动获得正当的收入,社会由此得到财富,真正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依性。而只有那些树立了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在职业劳动中自觉、主动地奉献社会的劳动者,才能真正体会到奉献社会的乐趣,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烹饪类学校开设厨师职业道德课的必要性
由于餐饮业缺乏透明机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种种不规范的现象丛生,主要表现为:
1.菜系及厨师帮派局限,影响菜点的创新与发展。中国饮食文化经过千百年来的深厚积淀,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地方菜系。但是,当时代节奏快步向前,社会到了实现资源共享的时候,中餐的发展却依然固守传统。每个菜系都形成了一批厨师保卫者,每个菜系的厨师都在师承中受到了传统制作的影响,菜系之间产生了隔阂,无法融会,交流甚少,于是当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的时候,菜点就无法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因此,帮派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的确阻碍餐饮业的进一步发展。
2.片面追求色香味形,不顾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追求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过犹不及,片面的追求直接导致了不少厨师铤而走险。例如,在鲍翅汤里加入禁止使用的色素,只为达到汤汁的颜人;为了追求牛肉的嫩度,不惜使用工业用碱粉;为了迎合人们的眼球,让鸭蛋黄的颜色看起来红彤彤,不惜使用化学品苏丹红;还有非法加工野生动植物,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等等。野生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但野生植物资源的稀缺性、个人的猎奇心理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因素常常让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厨师心动。他们不顾国家法律法规,偷偷烹制野味,图谋个人私利。这些不和谐现象的产生与厨师的职业道德缺失有直接联系。所以,必须加强未来厨师职业道德的研究与教育。
三、如何提高烹饪类学生职业道德水平
1.应该提高烹饪类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当前,餐饮业的现状是大多数厨师都是初中文化水平,教学技术基本是以师带徒的形式,只有少数厨师具有大专文化水平。由于文化水平的制约,很容易导致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规范行为的发生,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和投诉事件层出不穷。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烹饪所涉及的学科多达十几个。例如,外语、化学、物理、语文、数学、美术、机械,等等。这就要求烹饪类学生知识面要相对宽广,这样才能具备行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
当然,中国和加拿大在司法职业道德方面处在不同的阶段,两国所侧重强调的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即使是在正在努力建立自己的职业道德(实体)准则体系的中国,建立、有效的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又称法官惩戒机制)至少也是一个与建立实体准则体系同等重要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将对职业道德实施机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科学的实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一、实施机制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一)含义
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是指法官的职业道德规范得以贯彻、实施的机构、程序和其他工作制度的总称。实际上,作为一般,任何实体性规范发挥其作用的先决条件就是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实施机制。例如,民事诉讼法是实施民法的主要机制;刑事诉讼法是实施刑法的主要机制;行政程序法(包括一般行政程序规范、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是实施行政实体法的主要机制。对于司法职业道德来说,建立一套督促法官遵守职业道德的机制,设立处理法官违反职业道德的机构,设置相应的人员,建立相应的程序,都是职业道德实施机制的重要部分。例如,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要求法官严守司法廉洁,这还需要有一些机构、人员和制度确保这一准则的落实,包括宣传、、监督等。如果出现法官违反廉洁规范的情况,还需要相应的机构、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度加以处理。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实施机制的构成部分。
(二)基本特征
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与司法职业道德规范的关系,与民事诉讼制度与民法或刑事诉讼制度与刑法的关系确有一些相似之处,但职业道德的实施机制又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自治性。职业道德规范是自律性规范,从而保障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的各项制度也具有完全的自治性。例如,法官惩戒机构一般由法官职业团体(如法官协会)或者法院建立,惩戒机构的组成人员一般由法官组成(也有吸收公众参加的情况),惩戒程序也多由最高司法机关自行制定。当然,根据一国的立法传统,也可以把这种机制以形式确定下来,成为带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规范,但其本质特征仍然无不表现出其自治性。
第二,准司法性。对于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的处理,是在一种行政式的准司法模式或机制之下进行的。它与司法(诉讼)程序的不同之处在于,提起指控或投诉的人并不像在民事或刑事诉讼中那样作为一方当事人或检控方在程序中出现,也不必作为被投诉法官的对立的一方监督程序的进行,还不必承担类似于检察机关承担的“举证责任”。但是投诉人有权利知晓处理结果。惩戒机构依职权对被诉法官的行为进行调查,而不是像在诉讼中那样依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而进行庭审。它与司法(诉讼)程序的相同之处在于,被诉的法官享有与诉讼中的被告方类似的权利,如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惩戒机构的处理决定,必须是在听取了被投诉的法官的意见之后作出。
(三)重要性
虽然我国当前对于法官职业道德制度建设重点还放在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与体系方面,但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和对法院地位认识的提高,职业道德实施机制日益显现出其重要。
第一,关系到对实体规范的实现。实际上,没有实施机制的实体规范是没有生命的。没有科学、完善的职业道德实施机制,职业道德规范便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一个国家可以写出完美的职业道德规范,但如果它的实施机制残缺不全,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这种职业道德规范也难以实施。
第二,关系到能否准确有效地打击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机制的建立在于保障职业道德标准的实现,其外在表现之一就是使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得到应有的惩戒。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也在于有一套有效的程序制度。
第三,关系到能否保持司法独立性。法官是司法独立原则的直接实践者,而法官惩戒程序所指向的对象就是法官。因此,这一机制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法官或法院独立性的实现。这一点是各国研究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的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奉司法独立为法治之本的国家,任何行为和制度都必须先经得起司法独立这一关的检验。
第四,关系到法官的权利的保护。如果惩戒程序的设计不注重对法官权利特别是程序权利的保护,法官将失去正常履行司法职责的保障。
二、国外机制简介及背景
在研究中国的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国外的情况。应当说,不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普通法系国家,都十分重视职业道德实施机制。在德国,联邦法院专门设立“联邦惩戒法庭”(又译职业法院),审理涉及法官和其他高级公务员违反纪律的案件。德国还制定了《联邦纪律法》,规定对公务员(包括法官)采取纪律措施的程序。在加拿大,议会制定《法官法》时一并建立了“加拿大司法委员会”,处理法官违反职业道德的投诉和政府提请惩戒法官的建议,并为其规定了详细的工作程序。在美国,司法职业道德规范一般由各州的司法职业道德委员会实施。为统一司法惩戒程序,美国律师协会和州司法学会制定了《司法惩戒示范规则》,对司法行为委员会的组成、职权、人员配备,法官惩戒的理由、惩戒种类、证明问题、调查程序、审理程序、决定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联邦和各州的司法职业道德机构可以选择采纳这一示范规则。
对于各国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的具体内容,这里不再详述,以下简要介绍这些国家制度存在的一些共同特点:
第一,利益均衡的制度基础。这些国家在建立司法惩戒制度时,十分注意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的平衡,从而避免因为保护一种利益而伤及另一种利益。例如,美国在制定《司法惩戒示范规则》时,十分谨慎地考虑了几种相关的利益:一是在处理对法官不端行为的投诉过程中,应确保法官获得公平对待的权利;二是司法委员会认为没有正当理由相信法官实施了不端行为时,法官应当获得“投诉保密”的权利;三是应当注意到公众对于严肃认真处理对法官的投诉和以高尚行为标准要求(约束)法官是十分关注的;四是法官和公众都希望能及时、准确地处理对法官的投诉。
第二,自治性。这一特点在普通法国家表现尤其突出。有的国家从全国司法系统中选任或指定一些资深法官组成司法委员会或司法行为委员会,专门处理法官违纪案件;有的司法委员会由法官、律师、普通民众共同组成,以保证组织的代表广泛性;有的国家则由最高法院行使这一职能。强调司法惩戒的自治性的基础是把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法官职业(行业)的主要管理方式,同时把民众判断标准纳入法官行为约束之中。
关键词: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培养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应遵循和践行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品德的总和。与其他职业相比,具有示范性强、自觉性高、影响广等特点,这也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的特殊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因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显著提高,相反,一系列道德问题逐渐显现。青年教师处于年龄的黄金阶段,身体强健,思想活跃,知识面广,创造能力强,是教育界的中坚力量,在整个教师队伍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新时期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就成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建设的重要方面。
一、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和信息日益多元化,教师队伍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其中,师德教育引导的滞后性,导致部分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如下:
(一)部分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意识薄弱。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指教师对教育劳动中客观存在的道德规范的反映与认识,包括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和职业道德实践动力的内化等。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形成道德观念,并通过自身道德行为的具体实践培养道德判断能力,直至把这些感性认识内化成自己的道德意识,并在日常的教育当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当下,一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职业道德意识淡薄。他们不热爱工作,对工作有倦怠感,课堂上不关心学生的主体地位,照本宣科,敷衍了事,课后不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一心只想赚钱谋利。大学生正处在社会道德形成的关键期,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青年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关系到能否区分真正道德上的善恶美丑,能否对道德行为作出正确评价,否则,就难以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认知,进而改变学生错误的道德观念[1]。因此,强化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就需要进一步内化职业道德认识,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
(二)部分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薄弱。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从业者应该对这一职业的责任意识、责任情感和责任信念有清晰的认识,并逐渐使教师责任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对教师而言,责任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有了责任心才能把自己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联系起来,有了责任心才能拥有不断进步的动力,才能拥有勤奋工作的热情,才能有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然而,青年教师责任意识薄弱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青年教师下了课就迅速离开教室,根本没有责任意识,不去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寻求更适合学生的授课内容、授课方法;有些青年教师在课余时间办补习班,正常的课堂却草草了事,讲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稍难的知识放到自己办的补习班上讲,这就造成班里学生必须报名参加补习班,不报补习班学习就跟不上的怪现象;还有的青年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做生意,一心盘算着怎么赢利,上课则有口无心、照本宣科,甚至直接念讲稿。
(三)部分青年教师合作意识淡薄。青年教师大部分为80后,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他们比较缺乏合作意识。但是,教育教学活动不是一个人的事业,它需要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才能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树立“谦虚谨慎、团结合作”的育人意识,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尊重,有意识地维护教师群体的威信,特别是在学生中的威信。当前有一些青年教师合作意识淡薄,工作中只考虑个人得失,不关心集体,不主动维护班级和学校荣誉。殊不知,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要在具体的活动中寻找合作对象,努力培养分工合作的习惯,提高自己的协作能力,促进整个教师团队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部分青年教师奉献意识淡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并在一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身体力行,为教育事业奉献出毕生精力。教师的奉献精神可以理解为一种信念、态度、决心和行动,为了学生的利益,把所有的精力奉献给学生。奉献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当代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然而,当前部分青年教师的奉献精神薄弱,他们只把教育教学活动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时时刻刻想到的是个人的蝇头小利。教育本来就是一条清苦的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在平凡的工作中升华灵魂,实现自我价值。
二、青年教师道德人格水平下滑的原因
(一)受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绝大部分青年教师为80后,他们成长在国家实施改革开放的特殊时期,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打开了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门,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得以改善,另一方面,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给我们的思想文化带来新的挑战。尽管我们党和政府以鲜明的态度和有效的策略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但在局部范围内,这种思想仍然对我们教师的道德状况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如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和行为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较为突出,严重的破坏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2]。
(二)个人物欲主义的膨胀。“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个人利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极端个人物欲的膨胀。部分青年教师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在他们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关系,于是,为了追逐个人利益做出不道德或者不理智的举动。诚然,部分青年教师个人物欲的膨胀与教师工资长期较低有关,但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方法不当也是部分青年教师错误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一些学校的管理者长期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依据,对教师进行金钱奖励,这种奖励手段“实际上是在引导教师将自己的工作价值取向向着纯商品化的价值取向转化”[4]。正如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富翁被困洪水之中,眼看就要被洪水卷走,一渔夫前去营救。在富翁的加价声中,渔夫的船速不快反慢,富翁最终葬送在湍急的洪水中。
(三)教师队伍思想道德建设放松。道德建设力度不够,这是造成我国部分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因素之一。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队伍得以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会对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四)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的教育管理制度在某些方面稍显滞后,这也是当下部分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强制力无从体现,直接导致了对教师的行为缺乏约束力,加上依靠社会舆论的导向问题和传统道德思想的逐渐消失,所以部分青年教师出现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的实现不仅需要道德规范的力量,更需要职业规章制度强有力的保障。
三、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塑造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自身品德修养的内在要求,是教师健全人格的体现,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支撑之一。因此,作为青年教师,要特别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要特别重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要具备学高身正的职业道德和教书育人的强烈的社会使命感[5]。
(一)加强制度保障和监督。教师职业道德的塑造必须要有各方面制度的保障和监督。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度完善,培养和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纪可纲。1.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塑造的激励制度。目前,教师激励制度存在手段单一的弊端,主要采用物质激励,忽视了精神激励。教师不仅仅对物质有所求,还有更多精神层面的需求希望得到满足。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政府、学校要积极地完善各种激励制度,通过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同时培养教师的自我激励意识,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2.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既复杂又漫长的工程,只重视学生考试分数和学校升学率最终会导致教育功利化倾向日益严重。国家应改革目前单一、机械的教育评价制度,这样才能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道德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6]。另外,学生评教评学活动也是教育评价机制中重要的一部分,这就需要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健全学生评教评学的制度,通过学生意见间接提高教师道德修养。3.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随着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师有没有职业道德,教师师德的高低已经不单是一个德行问题,其中还包含着相当的法制成分。我们在教师道德建设中制定相关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学校可以成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小组,负责教师职业道德的检查评估和组织落实工作,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监督信箱,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监督,督促教师完善道德修养,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教师进行相应的惩处。
(二)注重信息媒体对教师职业道德塑造的导向作用。随着信息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热点话题日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大众对各类社会事件愈发敏感。尤其在教育界,每个令人寒心的道德失范事件的曝光都会引起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质疑。“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引导舆论,至关重要”[7]。大众传媒对教师道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教师道德建设的成败,管理部门应加强规范社会舆论和对信息媒介的正确导向,加强宣传主旋律,注意正面信息的引导,这对建设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有着方向性的作用。因此,教育部门应当建立有针对性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媒体的导向作用,创新活动载体,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师道德人格塑造活动,树立师德典范,营造重先学优的氛围。
(三)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师德传统。我国是文化积淀深厚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几千年的文化教育传承中凝结出了璀璨生辉的师德传统,在这些优秀品质的引领下,民族文化薪火相传、欣欣向荣。孔子所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是强调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强调了“德”的重要性。类似案例不胜枚举,利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这些丰厚的思想理论资源,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统道德教育,也是培养青年教师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8]。
(四)关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青年教师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不健康的心理有可能成为滋生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土壤。一名教师的心理如果出现问题,就会扭曲正确的道德精神价值,对学生造成重大的不良影响[9],作为教师,应当性格和善、积极向上、平等公义,对学生时时刻刻产生良好影响,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起到榜样作用。反之,一些教师的消沉自卑、喜怒无常、郁闷焦躁等负性心理特征则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为此,教学管理部门应当留意教师的心理变化,及时排除心理上暂时出现问题的教师心中的疑虑,出现心理问题的工作者也应当及时进行自我反思觉悟,或者积极请求外界的帮助。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教育的力量源于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学生人格塑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知识的传授。
参考文献:
[1]王帅.“80后”中小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杜光强.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路径厘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3,(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涂兵,余志伦.教理不当是教师不良物欲的重要成因[J].教师教育研究,2014,(5).
[5]曾艳.论教师的道德人格及其塑造[J].怀化学院学报,2003,(6).
[6]孙杰远.当代教师道德养成特征与发展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5).
[7]邢贲思.科学发展观读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8]何承荣.经济全球化对教师道德人格的冲击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3,(3).
一、档案利用工作中的信息伦理问题分析
1、档案信息真实性
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就是档案中内容与相关的社会活动的吻合度,要保证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必须要对其内容进行鉴定,鉴定内容不仅包括内容的真实性,也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档案,其本质特征就是记录性与原始性,一旦原始性遭受到破坏, 那么档案也会失去了其应有的社会意义与社会作用,从这一层面而言,档案的真实性也是档案最为重要的原则,在档案利用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意识到不同类型档案的价值,认真遵循档案真实性与原始性的的原则,保证档案的性质可以得到全面的体现。
2、档案信息安全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各个方面中,网络环境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虚拟性,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尚未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在网络环境之中,人们普遍存在着责任感缺失的情况,很多机构难以辨识行为主体的身份,这就导致档案信息伦理问题随之产生。网络系统本身就有着一定的漏洞, 现阶段的防护措施是难以从根本上保障信息安全的,其中,对信息安全最为严重的影响便是黑客的攻击,黑一旦掌握了编程语言,就可以利用档案的漏洞来获取信息的访问权限,进入数据库中窃取到重要的信息,这就给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3、档案信息隐私权
档案信息的隐私权即档案管理机构中档案所有人不愿意让他人知晓的信息,档案工作人员在查询档案时,必须要进行登记,并需要肩负对档案内容保密的义务,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档案所有人的隐私信息常常会受到侵犯。在信息时代,档案部门大多建立好了自己的网站,并利用网络来管理档案信息,但是,网络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就会对档案所有人的隐私造成一些不良影响,考虑到这一因素,在档案的利用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尊重档案所有人的隐私权。
二、解决档案利用工作中信息伦理问题的对策
上文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综合的阐述。分析出目前档案信息伦理问题中主要存在的弊端,要想全面的解决。必须从根本上治理。并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档案信息伦理管理问题的有法所依。在加强档案管理问题中的伦理问题是现代建设管理中的当务之急。为此下文对具体的解决对策详细阐述。
1、 强化公民信息伦理教育
培育档案工作者和档案信息利用者的自律精神,提高其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能力通过信息伦理教育, 可以培育档案工作者和档案信息利用者的自律精神, 从而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协调与调解功能。同时,还应加强档案信息道德主体的自身修养,提高其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能力,明确其有所为有所不能为的行为准则。 档案工作者和档案信息利用者应该在了解其信息行为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评估,并适时调控自己的行为。作为档案工作者和档案信息利用者, 如果能够在档案利用工作中自觉贯彻“自律”精神,按照伦理道德规范办事,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充实并丰富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内容,保证档案信息利用的公平与公正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档案信息伦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充实并完善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内容,即: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严守机密;律己厚人,公正服务。也就是说,档案工作者应当尽可能地提供档案信息为所有合法的档案利用者服务,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耐心地向不懂网络技术的档案利用者介绍网上利用档案所需的具体步骤,并谨慎地行使自己的管理权,在档案利用工作中自觉地约束自己,严防以权谋私,热情耐心地对待每位档案利用者,绝不允许“近水楼台先得月”。
3、采取切实措施
档案工作者与档案利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档案利用工作中,为了保证档案信息利用的公平与公正,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消除档案工作者与档案利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首先,要加强有关档案价值、作用及利用效果的宣传,使人们知道档案是什么, 档案与经济建设、 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档案有哪些方面的作用,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给公民带来哪些好处, 从而唤起人们对档案的重视,激发人们利用档案的愿望与热情,引导更多的人利用档案。 其次,要加强有关档案利用工作的宣传,宣传怎样利用档案,如何使用检索工具,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档案,从而引导人们用好档案。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德育模式,是建立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索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德育新模式、提高高职德育实效的核心内容。文章从高职德育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与指导思想。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除了因其专业技能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外,更为重要而往往被我们忽略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德育新模式,是建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索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德育新模式,提高高职德育实效的核心内容。
1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创新模式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德育创新模式主要包括高职院校德育的动力机制创新、启动机制创新、教育机制创新、渗透机制创新和德育制约机制创新。
德育的动力机制创新是指高职院校德育就其本质来说是一项育人的活动,这一特点和规律要求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应具有较强的内在动力不断进行自我激励,用高尚的品德、宏伟的抱负鞭策自己。德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何做到二者的统一是需要认真探索和研究的,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的统一,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原则。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机制创新,要求在内容上将政治导向、理想信念、道德示范、法纪约束以及文化陶冶等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把德育引导工作贯穿到思想教育、课程教学、行政管理和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高职院校德育渗透机制创新,即要求把德育渗透到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中去。德育制约机制创新主要功能是通过反向控制和行为约束,增强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规范学校德育管理行为。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要强化法律、政策、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功能,善于把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渗透在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中,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育人环境。
要以就业为导向来确立高职德育目标,跳出传统的校园灌输式、象牙塔式、闭门造车式的德育模式,从而把德育视野扩展到岗位、企业、社区,直至整个社会,特别要以社会一线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规范学生,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素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脚踏实地,诚实守信,遵守纪律,富有合作精神等等。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爱岗敬业的企业人、一个吃苦耐劳的劳动者、一个有责任心的社会人,为学生职业生涯提供坚实的平台,也为学生的未来人生营造独立的空间。我们的德育应该注重理想教育、价值观教育、择业观教育,加快学生社会化的程度,要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德育特色,还要以就业为导向选择、设计高职德育的内容,以就业为导向拓展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以就业为导向来创新德育评价,形成具有鲜明就业导向特色的高职德育模式。
2 树立高职德育人本观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只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单纯地理解或定位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或削弱了德育。以就业为导向,造就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高职德育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基础,把德育融人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就业能力分为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一般就业能力是指各个职业所需的特殊技能和环境所需的各种特殊技能。高职教育殊就业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专业知识教学而实现。一般就业能力的培养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适应环境、人际交往、自我调适和决策能力等等方面,蕴含着德育教育的丰富内容,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学校应紧紧围绕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展思想教育,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自觉将个人理想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人、引导人的优势,也要发挥其关心人的强势。因此,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的高职德育就是德育人本观的最好体现。
3 树立高职德育实践观
首先,这是由德育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要使道德教育取得实效,必须顺利实现两个转化,即把教师所传授的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又将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若要顺利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必须促进学生的道德体验。实践是道德体验的场所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同时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其次,是由高职教育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职业性、社会性,它要求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时间与实践教学时间的比例达到1:1。实践教学既包括校内的实验、课程实习、模拟实训、毕业设计等,也包括到企业见习、实训和顶岗实习。这既是形成职业技能的主要教学过程,也是进行德育实践,形成道德品质与行为的德育过程。由此可见,正是由于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才能充分保证学生的实践体验,并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积极地自我发展。通过实践体验来内化教育内容、调节自我意志、完善自我认识、形成道德品质,最终达到知、情、意、行的有效统一。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也应是一种开放的德育,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纵向来看,高职德育培养的目标不只是好学生,更应该是好员工、好公民,我们应以开放的眼光向前看;“德育要求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进步、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学生德育内容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得到调整、充实和提高,特别是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不同的专业其德育内容也有不同的要求。从横向来看,高职德育绝对不能“闭门造车”,学生从家庭到学校、到工厂(实习基地)、到社会有广阔的活动天地,这就决定了学生德育素质的形成,除校内影响外,还直接受家庭、工厂、社会的影响;而学生德育素质的好坏,也会反过来不同程度地影响家庭、工厂、社会的德育建设。
4 把择业观念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特色内容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求以企业需求来选择和组织教育教学的内容。德育内容包罗万象且不断发生变化,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及企业的要求对德育内容进行选择、充实、调整和创新。高职德育以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为重点,在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协作精神、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目前,要重点抓好“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围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创业创新能力,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就业指导的功能、内容和目标决定了它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思想教育是就业指导的一条主线或一个重要环节,二者的紧密结合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契机、重要途径和重要切入点。要求所有德育内容必须能融入和贯穿于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之中,确保德育内容的实效性和穿透力,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例如:让学生入学伊始就能清醒地认识到,在就业问题上要做好思想准备;进行素质拓展、能力训练(应重点培养择业素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素质),侧重点应放在敬业精神的培养以及组织管理、创新、实践和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上。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求实的职业理想观,引导学生以发展的观点审视自己,客观地看待社会发展条件与实现个人职业理想的关系,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可通过实习和见习增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要求以及所学专业应用范围的全面了解,明确未来工作学习努力的方向。此外,学生还要了解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择业方法和技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我们应树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意识与观念,强化学生的公平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规则意识,使学生牢记在任何行业、职业岗位上,都要始终如一地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规则去做人做事。
【摘要】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内部进行独立的评价,是通过审查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它可以强化企业的自我监督能力,对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工作变化也越来越大。
【关键词】企业 内部审计 思考
内部审计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是为了适应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而发展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内部审计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就企业内部审计的意义、现状和措施作一些思考。
1.企业内部审计的意义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管过程进行评价从而保证企业目标任务的完成。企业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制度架构。从狭义上讲,它是指公司的决策者、执行者和监督者之间的制度安排。从广义上讲,它是指公司的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和监督者的权利、义务、责任及与外部关系的法规体系。因此,公司治理的本质是规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经营者要向所有者承担明确的经济责任,这就要求建立明确的经济关系和具体的经济责任评价、考核、监督制度。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管理职能,决定了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代内部审计产生于80年代初,多年来审计对于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内部审计的发展相对缓慢,存在很多问题,严重不利于企业内部经济的监督和管理。
2.1企业本身对内部审计的不重视。大多数企业领导缺乏对内部审计的基本了解,认为内部审计与经济利润的取得没有直接关系,甚至有些领导认为因为内部审计的存在,削弱了自己的自利,所以精简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甚至取消内部审计部门。这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甚至作用就被削弱,其运行也受到严重阻碍,监督作用也难以完全发挥出来。
2.2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整体偏低。主要表现是审计人员基本专业素质较低,理论水平和业务实际操作能力不足。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都是会计人员出身,不少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缺乏足够的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另外后续教育不足,对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欠缺,以至于无法掌握现代审计的手段,例如电算化审计等;最后,个别审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的遵守也有所欠缺,审计行为不合理,不利于内部审计人员的形象。
2.3企业机构设置不合理。很多企业内部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而是将其作为会计机构的附属机构,作为隶属部门的内部审计,在进行经济业务监督审核的时候,会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内部审计的作用就更无从谈起。另外很多内部审计人员是由财务部门或从其他部门直接调派,和原来的部门会有一定的联系,在独立性上会有很大影响。
2.4缺乏具体统一的法律,内部准则进行指导。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并不久,到目前为止也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指导,从而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像是违纪等问题的定性定量,都难以准确的计量,进一步造成内部审计缺乏约束力。
3.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
3.1独立设置内部审计的权威机构。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特征。内部审计虽然与外部审计存在服务对象的不同,但工作性质相同,在独立性上同样必须坚持统一原则。有些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的本质特征缺乏正确理解,把机构设置在财务管理范围内。有的交由主管财务领导分管;有的直接置于财务部门之内,两个名称,一套人马,形成“财审合一”局面。这种处境,不仅无法监督财务部门,而且也很难开展工作,更谈不上做出客观、公正、有价值的审计结论。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国家审计署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强调了内部审计独立性要体现在机构设置、控制过程和审计结论三个方面上,以确保客观性和公正性。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通常把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由董事会或监事会直接领导。我国一些企业已经着手或积极准备,按照这个思路,建立一个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内部审计机构。这不仅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维护了产权所有者权益,也将更有效地促进内部审计工作开展。
3.2切实改进内部审计的工作方法。内部审计充当的是企业运行中的“监控器”,围绕经营目标,事前介入,跟踪评估,及时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相关信息。而不少内部审计人员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工作不力、方法不当,习惯于按部就班。对企业经营活动,事前不见,事中不靠边,事后瞪起眼,充当事后诸葛亮,提供一些时过境迁,只能警示后人的“马后炮”审计报告。从表面上看,功夫没少下,好材料也没少写,但由于失去时效性,指导价值不大。这是内部审计作用发挥欠佳,不被领导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久而久之,这种审计有无皆可。
3.3加强后续审计,强化审计决定执行情况的跟踪落实。审计决定执行情况是审计执行力的表现,审计决定不执行,审计建议不采用,审计效果就无从谈起。审计决定下达后,不及时跟踪落实审计决定的执行结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取得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执行情况的书面资料,会严重削弱审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4逐步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内部审计工作涉及的范围广、知识面宽、政策性强,内部审计人员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加强对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显得至关重要。此外,内部审计机构在人员构成上也应该多元化,应配备精通企I各项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将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中,建立起一支知识结构完善、专业技能扎实、职业道德高尚的企业内部审计队伍,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审计人员的要求。
4.结束语
内部审计是否能发挥其职能,主要在于审计的内容和质量、领导的重视程度和被审单位的接受程度以及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正确认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完善其内部审计管理,促进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索耶 现代内部审计实务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7.8;
[2]李林霞 试析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沈阳大学学报 2004.1;
【关键词】诚信 原因 内涵 决策 和谐
一、国内外会计诚信问题的现状
远古至今,人们都把诚信做为社会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其基本意义是指讲信用,言行一致;会计诚信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根据实事求是、务实的原则来做好本职工作,其表达了会计这个行业对社会的一种承诺,其基本要求是会计人员要按企业的客观经营状况和会计制度、财经法规等要求,客观公正地把现实经济状况如实的展现给大众,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亏状况,向社会提供最真实、可靠、完整的会计数据信息,从而让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更好地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要很好的做到会计诚信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树立好应有的会计信誉,不提供失真的会计数据信息,也不借工作之便谋取不义之财。
(一)中国会计诚信的现状
由于市场经济规则和法律规章不够完善,也不够健全,从而导致发生了很多会计诚信危机的问题。由于国内外大量的“问题”公司被曝光,这一现象对全世界的资本市场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会计行业的公信力也由于这些现象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同时也对会计的整个管理要求提出了极其严峻的考验。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恰好是相反的,中国会计诚信的危机也随之变得更为严重。其主要表现在:
现行会计法规尚不完善,有些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擅自调整,以获取私利。这主要表现为利用会计相关政策以及关联交易价格等规章制度,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会计人员还会私自处理不同时期的会计财务信息,导致了偷税漏税行为的现象较为严重。
(二)国外会计诚信的现状
就以美国作为例子,自从出现了安然公司会计造假案之后,接着又出现了世通公司等重大会计造假的事件,可以说是美国有史之最,这一现象也深深地震撼了世人的心灵。这对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都造成极为严重的不好的影响。
二、会计的概念、职能及作用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就是以会计凭证作为最主要的依据,以货币作为最主要的计量单位,将提高本企业的最大经济利益为最主要的奋斗的目标,应用最专业的方法对各种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地、系统地核算和监督,为企业的资金及成本的管理提供有利的数据信息及解决的途径,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会计在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所具备的一项功能,他是由会计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会计具备两个基本的职能,一是会计的核算职能;二是会计的监督职能。
(三)会计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也验证了会计这个行业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大方向来说,它为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完整而准确的信息;从小方向来说它加强了经济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和完善。
三、会计失信的原因
(一)经济利益的驱使
企业向来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奋斗目标,使得其单位领导者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企业通过虚假的财务信息,得到银行和其他经融信贷机构的信任,从而得到所需资金。
(二)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偏低
由于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偏低进而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从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而言:我国会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不能做到实事求是,遵守职业道德,为经济利益所诱惑,也在道德观念上出现了偏差、甚至沦丧,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第二,从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来看: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甚至有的会计人员从未经过专业的培训。
(三)会计政策的宽松为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留下了余地
会计信息总是被其使用者在所规定的范围之内选择最有利于他们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例如《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发出存货成本的核算就提供了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加权平均等九种方法可供选择。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在通货膨胀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之下,我们可以采取使用后进先出的方法核算出发出的存货成本,这样就会使得当期产品的销售成本略有偏高,但是其期末存货成本则会略微偏低,进而使得本期的经济利润也会随之偏低;而在同样的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使用先进先出法进行核算的话,对利润的影响就将会相反的效果。
四、构建会计诚信体系的重要性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如果会计工作人员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不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按客观发生的经济事项和实际的数据做账,其将会对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它要求参与市场的各个经济主体都要遵循诚信的原则,从而顺利的建立和维持和谐稳定的经济关系。如果市场的关键主体都采取使用不诚信的手段,使得大量的会计资料也变得虚假,这不仅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税收收入,还会造成各项经济指标的严重失真,最终导致国家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和国家未来的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一致,同时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也将受到不可以测的严重影响。
(2)导致国有资产和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企业掩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最主要原因原都是将国家或集体的资产占为个人所有。从而导致资产的大量流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导致了有形资产的大量流失;二是导致社会的大量无形资产的外流和损失。
(二)会计诚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1)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法治和最具规范的经济,就需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以及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计诚信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果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提供虚假的不真实的会计数据信息,这将会影响那些经济决策者做出错误的经济决策,从而对市场经济的有效建设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过程中,会计诚信是最为关键和必不可少的一环。
(2)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措施。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的有效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加强会计诚信方面的有效建设。会计的职业道德其实就是指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必须做到诚实和守信用这一关键的职业道德,其中诚实守信也是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内在素质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求,他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要具备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同时也要求他们不随便弄虚作假,不随便泄露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五、治理整顿会计失信的对策
(一)治理会计失信促进诚信建设需加大教育宣传的力度
诚信是整个社会的一种工作准则,它包含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既有自然人个人的经济行为,又有法人组织的经济行为,也是形成每个会计人员相互依存的关键纽带,从加强会计诚信的宣传教育对象上来讲,最主要是教育人群,它就是指单位的领导及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单位领导以及会计工作人员的会计诚信方面进行教育,而且其教育应该把职业道德、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以及技能训练等最具专业方面的知识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使会计工作人员及单位领导熟悉掌握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专业知识,使他们能够达到依法办事的理想状态。
(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监督职能是治理会计失信的重要措施
哲学曾经有说过,内因是事务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它决定着事务发展的动态,而外因同样也会对事物的发展起着比较关键的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外因可能还能占据统领地位代替内因影响事物的发展方向,虽然会计诚信的缺失,最主要的原因是会计人员的素质略微偏低,同时还缺少职业道德理念,甚至为利益所诱惑等内部因素所导致的,但是法律法规等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了会计诚信的最终缺失,其对会计诚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健.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6).
[2]苏丹.会计诚信探析[J]商业经济, 2009,(5).
[3]阎达五等.也谈美国会计造假事件[J].会计研究,2002,(9).
[4]严荣.会计诚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5]薛秀芳.浅谈重塑会计诚信[J].时代经贸:中下旬.2009,(6).
[6]高云凤.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科技资讯,2008,(1).
[7]迟清波.论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21).
[8]卢敏.强化会计诚信建设任重道远[J].审计与理财,2007,(6).
[9]刘丽莉.建立会计信誉的策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9).
[10]刘少军.会计诚信浅析[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12).
[11]张元龙.浅析诚信会计的建设[J].山西财税,2008,(10).
[12]卢丽娟.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9).
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是20世纪医学最伟大的进步之一。做出这个结论并不意味着医学模式转变的伟大工程已经结束。事实上,医学模式转变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尚有许多工作要做。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促进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当代医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
当前,医学模式转变中的道德问题的研究是一项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十分重大、颇具紧迫性的工作。医学模式转变是医学基本观念的变革。医学基本观念的变革必然涉及医学道德问题,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医学模式转变是医学模式转变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但是,医学模式转变所具有的深刻道德内涵,道德建设对于医学模式转变的作用,至今未能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理论问题未解决,实际工作必然被动,通过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工作便无从谈起。
医学模式转变这一医学基本观念的伟大进步与道德评价的缺如、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个问题应当引起理论界的特别注意和认真思考。客观地说,医学模式转变的道德价值并非没有人觉察[1]。但检索一下20年来医学模式研究的文献,就不能不承认,这方面的研究是不尽如人意的。总体上看,在医学模式的研究中,伦理学的探讨十分薄弱,对医学模式转变的道德评价是肤浅的,缺少深入的和深刻的伦理学研究。这种状况,甚至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在医学模式转变的研究中,伦理学“不在场”、“在场未发言”,至少是“词不达意”。
这与其说是医学模式研究的一种缺憾,不如说是医学伦理学研究乃至医学哲学研究的一种悲哀。质言之,这是当代医学哲学研究中存在的“方法论”与伦理学割裂、医疗实践中存在的医术与医德割裂即“精”与“诚”割裂的一个表现,它反映了不利于医学哲学研究发展的一种片面性和定势。忽略医学模式转变的伦理学研究是基于这样一条逻辑思路:医学思维方式与医学伦理学是截然不同的;医学模式转变是关于医学基本观念、医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属于医学伦理学研究的范畴。在这个意义上说,医学模式转变中的道德问题的研究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医学模式研究和医学伦理学本身。当然,这篇文章的分析是以这个具体问题为主题的。
二、伦理学———医学模式转变研究的重要内容
以往人们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评价,大多是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思考,将医学模式的转变概括为全面的医学观念对片面的医学观念的取代,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必须指出,这种评价并不全面。因为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识疾病,诊断、治疗疾病,较之生物医学模式的优越,不仅表现在思维方式上,还表现在医学道德上。换言之,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是医学思维方式进步的标志,而且是医学道德进步的表现。不过,医学模式与医学道德之间的关系是医学模式转变中更深层次上的东西。
大概正是由于它固着在深层、又不似思维方式那样“实用”,才被人们忽略。这里涉及到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评价。近代生物医学模式对古代整体医学模式的取代,是医学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医学在近、现代的发展,是以放弃一些本不该放弃的东西为代价的。尽管古代整体医学模式带有笼统、模糊、猜测的性质,但其注重从整体的角度认识健康和疾病,重视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在内的诸多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的基本观念,是必须给予肯定的。令人惋惜的是,古代医学重视整体的基本观念,并没有在近代医学中继承下来。
近、现代医学在不断精确、深化,否定古代医学的笼统、模糊、猜测的性质的同时,把古代医学模式的正确的重视整体的基本观念忽略了。用历史的眼光看,近代医学不可能沿着古代医学整体模式的思路,在生物、心理、社会等几个角度齐头并进地发展。在与人的健康、疾病现象密切相关的因素中,近代医学选中了最为直接的生物因素,这是医学不得不走的一条“片面发展”的道路。实事求是地说,生物医学在几百年的片面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用发展的观点看,这是符合医学发展规律的。近、现代医学只能首先选择解决生物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问题,因为不搞清楚生物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直接作用的问题,心理、社会因素的间接致病作用便无从揭示。但是,过分重视生物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忽略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毕竟是近、现代医学发展的事实。
这个事实说明,近、现代医学在进步的同时,也存在某些倒退。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忽略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片面的;从病因学、诊断学、治疗学的角度看,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角度,就是伦理学的角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不仅是医学思维方式的进步,而且是医学道德的进步。显而易见,忽略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本质上是不道德的。
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最为本质的特征,忽视这一特征,仅仅从生物学角度认识人,诊断、治疗人的疾病,至多是把人等同于猴子。从这个意义上分析,生物医学模式在取代古代整体医学模式的过程中,不仅抛弃了古代医学模式的正确的基本观念,而且不经意地放弃了古代医学模式中的尊重人、强调人的本质特征的道德内涵。勿庸质疑,亘古以来,医学始终是道德科学,医疗活动始终是道德之举,医学有着显著的道德本质。但是,在医学发展的不同时期,医学的道德本质的贯彻是有差异的。就古代医学与近代医学的差异而言,医学的道德本质是内在于古代整体医学模式之中的,或者说,古代整体医学模式本身就体现着医学道德。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中国药王孙思邈的“论大医精诚”,都有着鲜明的将医术与医德熔于一体的特点。近代医学则不然,尽管讲究道德同样是近代医学的传统,在近代医学史上,许多医学家崇高的道德境界可歌可泣。但与古代相比较,由于近代医学模式中缺乏心理、社会因子,使医学道德不能通过医学模式贯彻,使医学道德外在于医学模式。理性地说,在仅仅从生物的角度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医学模式里,医学对人的尊重,是缺乏载体的。
将人的社会属性、亦即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置于医学基本观念之外,不考虑人的社会性质、心理特征,何谈对人的尊重[2]。如何将医学发展视为一个过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具有向古代整体医学模式复归的含义。当然,当代医学模式与古代医学模式不是一个层次上的,这种复归是就基本精神而言的,被生物医学模式否定了的古代医学模式的整体观念重新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肯定。这种否定之否定关系,也包含着道德方面的含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比古代医学模式清晰的多从而深刻的多的水平上强调人的整体统一性,使医生重新认识到人不仅具有生物属性,而且具有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生物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里,“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识病人的疾病和患病的人,才是从真正的人的意义上认识人的疾病和患病的人。这样,医学对人的尊重就体现在医学模式即医学基本观念之中了。
在生物医学模式居于主导地位的几百年间,医学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惯性和惰性,要在实践中确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要克服这种惯性和惰性造成的定势,其中包括克服忽略人的心理、社会属性,将人仅仅理解为生物体的片面性。这实质上,是道德建设。医学模式转变说明医学道德进步是医学发展之必然,说明当代医学的发展为医学道德进步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坚实的、强有力的保障,医学道德进步已经以医学模式转变的方式反映到医学基本观念之中。但是,又何以说当代医学道德的状况制约着医学模式转变呢,这就涉及到了医学道德对医学模式的作用。医学模式与医学道德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医学道德在接受医学模式转变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作用于医学模式转变。
三、用道德的力量促进医学模式转变
1996年,我提出了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的问题[3,4]。3年来,尽管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人们围绕促进医学模式转变在理论上、实践上做了不少工作,但我认为,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这是人们不愿看到、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这不能不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的问题。
3年前,我把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的原因归结为医疗实践、医学理论研究和医学教育3个方面,并且提出在医学实践中贯彻、落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无论在医疗实践上、在医学基本理论上,还是在医学教育上都尚有许多工作要做。今天看来,这些观点并未过时,仍须坚持。但是否还存在其它方面的原因呢,比如,在贯彻、落实新医学模式上,已经搞清楚并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在实践上是否已经做的很好了呢,未必。原因何在,非不能也,乃不为也,何以不为呢,由此道德方面的原因就显露出来了。集医学思维方式进步与医学道德进步于一体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和实施是以道德进步为依托的。
医学模式与医学道德进步是相互作用的。医学模式转变有着深刻的道德内涵,可以促进医学道德建设,只是医学模式转变与道德进步之间关系的一个方面。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道德进步之间的关系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就是道德进步对医学模式转变的促进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在推动医学道德进步的同时,还要求道德进步来保障。这是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道德进步之间关系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是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在医学模式转变上,相对于思维方式方面的工作,道德建设方面的工作更加繁重。医学模式的转变需要道德建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