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交通运输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是党在各行各业当中所开展的重要主题教育,是推动各行各业更加自觉的、更加热忱的为实现新时代的美好蓝图而不懈奋斗的重要途径。而在今天的交通运输管理行业工作当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样在反复强调。但事实上,这样的主题教育能否映刻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中,能否落实到工作时处才是最为重要的。
本次调研主要运用了调查法和访谈法,针对于交通运输管理行业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的认识和践行水平进行了调研。
一、当前现状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于运管稽查工作之中,则需要工作人员在岗位上尽职尽责、能够发现不足并查漏补缺、能够不断提升自我砥砺前行。而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入手,针对于交通运输管理行业展开调研。
(一)从履职角度看
在被调查的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眼中,“初心”就是岗位对自己的要求,而“牢记使命”就是要明确自己的岗位工作,并在日常的工作中恪尽职守。都认为自己能够切实的履行本职工作,能够根据当前的工作要求完成好自己的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念在日常工作当中也可以良好的贯彻。
的确如此,交通运输管理行业在执法人员的履职角度能够明确岗位职责,并运用丰富的举措来保障各岗位执法人员充分履职,并能调动执法人员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一层面来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履职角度是能够较好被践行的。
可是在调查当中,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制度约束、有考核机制、有领导监察,这样便足够保障我们完成自己的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倡导,实际上的作用不是很大。”事实上,这样的表达绝不是个别之声,这也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
(二)从自查角度看
植根现实,能够发现问题,这是担当使命的第一步。如果闭目塞听,安于现状,停滞不前,则谈不上“初心”的践行,更没有能力去“担当使命”。
在今天的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当中,运管稽查人员虽然已经设置了多样性的考核制度,可是对于运管人员而言,大多数是一种被动的监察,而执法人员们并没有进行主动型的、自我针对性的反思和自查自省,而在实际考核当中所反映的状况也同样浮于表面,大多数是“出勤情况、投诉反馈”等表面问题。
在调查与访谈当中我们发现,许多工作人员在提到“运管监察的初心”这一概念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这样的初心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过往的执法人员,而并不仅仅是满足于当前的工作职责即可。
的确,当前存在的许多问题是“岗位上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可是却的确存在执法人员有所不满,具体措施有待提高”的情况。可这样的问题或者是没有被认识到,或是在认识到之后因为此现象本身“并不违反规定”被搁置了。
二、存在问题
(一)浮于表面 不知如何落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需要每一位运管稽查人员在岗位之上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不断提升自我。可是在调研过程当中,我们却发现许多运管人员不知“所谓初心为何物”,也因此不知如何落实这样的理念,认为“不忘初心”与日常的工作是两码事,围绕其开展的学习只是一项政治思想活动,而不能将其纳入到工作之中,这也使得其脱离了本质意义。
(二)有所疏忽 不能认清问题
牢记工作的初心,担当工作的使命,则需要以初心和使命为标准进行对照。许多人员未能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无法认清问题,更不能认识到当前的工作与初心的差距,也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担当使命所要求的工作能力仍有一段距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体现于我们的运管工作,则要求运管人员基于实际工作查漏补缺,找出不足,针对提升。
(三)安于现状 不懂如何改进
我们常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是在今天的稽查工作之中,却安于现状、止步不前。许多被调查人员表示:“自己在岗位上能够尽职尽责好本职工作,同时自己的精力付出颇多,也无暇去学习暂时不需要的新的理念和技术。”殊不知,运管工作随着现代化技术设备的不断演进,随着现代道路管理需求的不断革新,对于运管人员的能力要求和理念要求也有了新的要求,如果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和工作需求,那么使命担当便无从谈起。
三、解决建议
(一)开展相关学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相关学习应当在各岗位各部门当中全面展开,各部门应当坚持推进相关学习,真正让每一位执法人员清晰的认识到“不忘初心”的真谛,以及“牢记使命”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思想认识角度切实的认识到时代、社会对于运管工作人员的重要嘱托,也才能够以无限的热忱投入到工作当中。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相关学习应当落到实处、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在学习过程当中,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通过座谈会、知识传授结合先进事迹的讲述、个人经验与思考的分享结合,真正的让每一位执法人员参与到实际的学习和认识当中。
不仅如此,相关的学习也应当有计划性、连贯性,阶段性的学习突破其效果并不明显,只有运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全面学习,例如每日课程分享、微信QQ群的宣传和学习共享、个人心得体会的阶段分享,并将相关学习内容系统化、层次化,重视学习成果,重视实践落实,真正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正的牢记于心、内化于思、贯彻于行。
(二)对标个人职责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相关学习即应当在心中有深刻体会,同时也应当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有所彰显。在上面的调查了解当中发现:许多执法人员对于自己的缺陷不足并不清晰,对于下一阶段的提升方法也并不明确,对于未来的发展和提升方向也并没有认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内容以及司乘人员面临的困境来思考。例如在工作之中是否存在着由于程序的复杂而导致司乘人员长时间等待的情况?例如运管收费大厅当中是否存在着程序复杂、流程繁琐的情况?服务人员是否能够去听取司机的反馈提升本职工作的服务水平?事实上,这些内容都是每一位岗位人员应当思考的,并非主管责任人一个人的事情。
我们应当认识到,不忘初心的最初之心,便是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之心,便是每一个人完善本职工作执行。每个岗位提升一小步,我们的工作便能提升一大步,只有这样才是牢记使命、担当使命、完成使命的必由之路。
(三)坚持自查自省
人们常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行也”,这就是要求每一位运管稽查人员在岗位之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出其中的原因,并实现优化和提升。我们知道,担当使命之路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而在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当中,就是发现矛盾、解决矛盾、转化矛盾的过程,让当前的问题成为促使运管工作前行的垫脚石。
当然,认清自己的工作之中存在的问题也应当以多种途径来实现,例如阶段性的工作总结与自查自省,对标工作责任、岗位职责,反思阶段工作中的不足;例如展开多样化的评价对比,展开同事之间的互评,以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陷,实现相互之间的弥补缺漏,相携共建;例如构建起更加多元化的、可实施性的司乘人员评价体系,通过调查问卷、走访车主等方式,收集梳理意见建议,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方案进行限期整改,并公布监督电话,畅通投诉渠道,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以此为指导进行整改。
牢记使命,更应勇于担当,勇于担当,更应勇于面对。认识当前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改进,才能让初心得以实现。
(四)构建发展规划
勇于担当使命,还要善于担当使命,这是运管稽查人应有的风采,也是“不忘初心”的必然。而作为推动工作前行的中流砥柱,每一位运管稽查人员更应当构建起明确的发展规划,不断提升自我,在岗位上再添新功。
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强化相关的教育培训,提高思想认识,真正的实现规范执法,严明执法纪律,提高人员素质,在每一段时间都开展相应的业务培训,贯彻相关的要求,讨论典型的案例,强化法治意识和观念,让业务水平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工作人员也应当对于自己的工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规划,认识到自己的本职在未来有怎样的发展方向?
例如数字化、现代化、智能化的程序应用,有关人员是否能够妥当熟练的操作?例如现代司乘人员对于运管稽查人员的执法水平要求更高,执法人员是否能够做到用于规范、态度严正、执法标准,既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以良好的作风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信赖?各岗位人员均应当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实现自我提升。
__年,市交通运输局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局党组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目标任务,结合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特点,继续以“重调研、定规划”的指导思想,稳步推进__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一期)项目建设,加快交通科技推广应用,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较好地推动了市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的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行业信息化现状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行业对加快信息化发展,以信息化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理念已取得共识。市交通运输局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强信息化项目的开发和应用,积极推进系统整合,采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我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进一步加快,为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虽然我市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公众出行的要求和信息化发展需要相比还存在差距。一是信息资源缺乏有效共享,二是综合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应急指挥和决策支持有待加强,四是保障体系建设滞后。
二、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__年,市交通运输局的信息化建设在统一网络、整合资源、构建平台、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政务信息数据库强力推进,应用系统的开发与推广成效明显,管理效能普遍提升。
(一)我市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一期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__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一期工程项目是市交通运输局__年重点建设项目,也是今年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__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一期工程项目的信息化单项投资__万元。目前,项目已完成招投标程序,全面进入建设阶段,项目预计__年初竣工。
(二)市民卡工程(交通一卡通系统)前期工作开局良好
为了有效开展市“交通一卡通”项目的建设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和实施。我市交通运输局邀请市相关单位组成“__市交通一卡通系统”联合开展调研工作,已完成了高质量、可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为“__市交通一卡通”项目的建设夯实基础。
(三)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申报筹备工作有条不紊
__年__月,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第二批试点申请城市之后,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全力做好南宁市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申请。目前,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已基本通过交通运输部审核。项目初步设计方案预计于年底上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审核。
(四)政府信息公开与联络沟通能力有效提升
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增进南宁市交通运输局与各级部门和公众的联络与沟通,一是继续加强与市城乡数字化建设办公室的沟通,积极配合上级和业务指导部门开/!/展各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二是积极做好政务信息网的政务公开与信息服务,按时完成网站的信息录入和更新等日常工作。三是认真做好政务共享信息的采集、编辑和工作。截至__年,在三个平台上传稿件:局政务门户网站432篇、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__篇、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158篇,圆满完成了自治区政府与市政府下达的共享政务信息任务。
(五)行业监管系统逐步深入
在行业监控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我市交通运输局重点着手交通运输视频远程监控平台与市运营车辆安全监控与调度系统的建设、及智能交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以上系统均已启动运行,成效明显。
1.视频远程监控平台的建设是南宁市交通运输局今年的亮点工程之一。除了继续完善为民办事实项目:“在公交车上安装车载监控系统”接入平台的同时,更是充分利用客运站场站内的监控视频资源,设计整合已构建完成的五大客运站与检测站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数据,为整个南宁市城市客运视频远程监控大平台的建设夯实基础。
2.客运车辆安全监控与调度系统总平台构建完成。此平台可实现公交车、出租车辆、危险品车辆、客运车辆、旅游客运车辆及货运车辆安全的监控与调度,可实现从源头上和动态中对南宁市入网机动车辆进行全天候、连续、实时的定位及联动应急处置。截止20__年10月,南宁市已有2770台公交车、5680台出租车、120__多台货车,4000多台客车,1000多台危险品货车安装了GPS终端。目前,整个交通营运车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基础框架已构建完毕,运行效果显著。
(六)交通运输科研力度进一步加大
市交通运输局结合行业特点,积极尝试和推广应用智能交通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交通运输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对网络、网络互联、互联网络环境下 的信息、查询、监控及调度等信息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全市交通运输信息化的管理和信息资源的开发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今年,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先后完成《__城市客运发展年度报告》、《市城市客运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等课题报告的编制与调研工作,圆满完成广西交通科技重点课题《__市交通一卡通系统的应用研究》的申报与技术答辩工作。
(七)信息化人才保障进一步加强
今年,__市交通运输局在加强信息化人才保障工作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是通过公开考试新招聘了六名本科以上学历的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有效地补充了南宁市交通运输局信息化建设力量;二是对现有交通运输行业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组建一支技术水平高,业务素质好,能承担本行业信息化科研和建设的专业技术队伍。
三、主要信息化项目建设与应用情况
__年,我市交通运输局主要的信息化项目建设是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一期工程项目。
(一)项目规模
根据市发改委批复,市交通运输局安排建设资金1639.54万元,其中土建和装修300万元,信息化单项__万元,其他费用__万元,预备费40万元。
(二)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1个__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指挥控制中心平台,处置6个业务系统;改造南宁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网络平台;升级改造南宁市电子政务内网接入网络平台、南宁市交通运输局业务内网平台及新建南宁市交通运输局业务外网平台;建设南宁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南宁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办公楼出入口管理系统;建设南宁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安防监控系统;建设南宁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周界防范系统;对南宁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综合布线、机房、空调系统进行改造。建设满足4个网段需求的办公楼综合布线系统;在新附属用房新建数据中心主机房、网络交换机房、电力机房共3间机房;为新建指挥控制中心、附属用房配置空调系统;建设南宁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数据分中心,包括南宁市公路管理处数据分中心、南宁市交通运输管理处数据分中心、南宁市港航管理处数据分中心共3个数据分中心。
(三)项目建设情况:
目前,项目已完成招投标程序,全面进入建设阶段,项目预计__年初竣工。
四、信息安全建设情况
__年,我市交通运输局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进一步得到健全,日常信息安全管理情况和信息安全防护管理情况良好,并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定期进行信息安全应急演练,不定期派专人参加了市政府组织的网络系统安全知识培训。至今,南宁市交通运输局未发生一起信息安全事故,信息安全状况良好。
(一)组织保障方面
在组织保障方面,市交通运输局指定了分管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并且明确了信息安全管理机构与信息安全专职工作机构。由__市交通运输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单位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和信息安全专职工作,共任命了3名专职信息安全员,并与重要岗位人员签订了信息安全和保密协议。
(二)资金保障方面
针对__年我市交通运输局自查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信息技术飞快发展的特点,市交通运输局今年进一步加大网络与信息安全设备及软件投入及更新力度。__年,市交通运输局在网络平台改造方面投入了__万元,在数据安全方面投入了__万元,全面提升网络边界防护、安全审计、入侵防范、数据灾备等能力。
(三)人员保障方面
在人员保障方面,市交通运输局继续增加专职信息安全员数量,着重信息安全员素质与能力的培养。__年,市交通运输局不定期地指派专职技术人员参与市政府组织的网络系统安全知识培训,以及行业信息安全技术认证的培训,定期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与信息安全技术培训。目前,市交通运输局有高级网络工程师一名,网络安全工程师一名。
(四)制度保障方面
目前,市交通运输局针对信息安全工作,制定了岗位信息安全责任制度、人员离岗离职安全管理规定及外部人员访问审批制度、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设备维修维护和报废管理制度、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的维修、更换与报废保密管理制度以及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确保各项信息安全正常进行。
(五)等级保护方面
为了做好等级保护工作,确保市交通运输局__年重点项目“__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一期工程”的顺利实施,市交通运输局根据相关政策法规要求编制了“__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一期工程项目信息安全等级设计方案”,并邀请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市城乡数字化建设办公室、南宁市保密局、南宁市密码管理局及广西网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有限公司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对“__公路运输枢纽组织管理中心信息系统一期工程”数据信息,以及存储、传输、处理这些数据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
(六)技术保障方面
市交通运输局目前的网络分为内外网,内网主要上联市政务内网(20网段),外网主要上联市政务外网(172网段),内外网均划分了不同的VLAN。针对 内网,市交通运输局各接入端及网络平台均与互联网逻辑隔离,内网的重要网络设备及安全设备采用市城乡数字办配置设备防护策略,没有开放多余端口及多余服务。针对外网,应用系统及门户网站(市交通运输局的门户网站为政务信息网的二级网站)所在网络具有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边界完整性检查、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等安全措施。系统与互联网逻辑隔离,服务器区与用户区之间通过安全策略实现网络内部不同重要区域之间的逻辑隔离。系统内重要数据在数据库中采用加密存储,对系统内的重要数据进行了灾难备份。
(七)应急保障方面
在应急保障方面,市交通运输局制定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和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及事故管理制度、技术预案,并对预案进行了评估,本年度对预案开展应急演练2次。单位内的信息系统均对数据采用了灾难备份机制;应急支援队伍由南宁市交通运输局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网络内配备了设备备机备件,单位网络内重要资产采用双机热备机制。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公路水路交通安全应急、出行服务、市场监管、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任务。为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科学发展,必须提高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而提高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是培养自主学习型人才、创新学习型人才和终身学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建设业务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交通运输人才队伍的有力保障。
目前,交通运输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视和投入力度还不够,从业者个人对自身信息素养培养的意识也较为薄弱。本文结合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需求特点,通过对信息素养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加强从业人员信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提升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为开展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培养提供参考。
图1:信息素养的构成
2.信息素养概述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一般可以理解为,在信息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即指信息时代个人的生存技能和科学文化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信息心理等几个方面。美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在2003年发表的布拉格宣言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重要性和需求性的认识,并为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查寻、组织和使用信息的能力[1]。要成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2]。伴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和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信息素养已成为每一个人参与现代化社会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充分、高效参与现代信息社会活动的人的信息素养应该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一是形成基本的知识体系,即具有最基本的信息和专业知识;二是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即能够意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基础;三是具有全面的信息获取能力,即能够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检索方案;四是具有信息的评价和使用能力,即能够分析和组织所获得的信息,并将其与现有的基本知识体系相结合,用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图1所示。
所谓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就是注重培养个人基本信息知识体系和能力拓展,注重培养和引导个人敏锐的信息意识,注重培养个人利用各种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尤其是注重培养个人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交通运输行业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及必要性
“十一五”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信息化不仅覆盖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全局,同时也将成为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关键载体[3]。但信息化发展环境建设相对滞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从业人员信息意识不强,信息素养水平不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还不能适应现代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意识普遍缺乏,当前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如何获取有效的信息对于从业人员还较为陌生,更加缺乏主动性;二是信息能力整体较为薄弱,即目前从业人员的信息能力主要局限于办公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日常操作,无法满足行业信息化建设对从业人员的信息获取、评价、使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三是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根据有关调研报告统计分析,近4000万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中,50%以上受教育程度只有初中水平,10%以上是小学文化程度以下,大学本科及研究生的比例不足10%。
因此,为适应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高水平建设的需求,大力培养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建设一支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的覆盖广、业务精、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将对促进新时期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快速、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1为加速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十二五”期间,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和节能减排,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和流程,实现运输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空间占用和污染排放;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保障交通运输系统畅通高效运行,必须加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和应急决策分析,优化配置应急保障资源,提高应急指挥能力,提高应急信息服务能力;必须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相关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从而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提升物流公共信息服务能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交通运输行业迫切需要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信息素养培养,需要大量具有高水平信息素养的专业人员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来提高全行业的运营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
3.2为提升行业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提供必要支持
“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对分析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策部门必须借助信息监测、采集、统计、预测预警、挖掘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及时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做出快速判断和科学决策,从而改变以往决策中以经验分析为主的情况,使决策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增强指导性,减少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着力培养交通运输行业决策部门主要领导和公职人员的信息素养,提升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评估、使用和创新的能力,是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综合智力水平和决策水平的必要支持。
4.培养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
当前,交通运输行业正面临转型的重要时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交通运输行业对从业人员信息素养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提升从业人员信息素养,使其具有准确地确定信息、批判地评价信息、创造地使用信息的能力,对于夯实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1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信息意识培养
提升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信息素养首先要加强对信息意识的培养,包括对基本信息理论知识及信息获取方法的学习和认识。培养从业人员对基础理论和专业信息的敏感性和主动性,从而能够准确迅速地发现信息,并善于发现信息与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联系,从信息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大引导和宣传从业人员对个人信息素养培养重要性,提高交通运输行业内各企事业单位对其从业人员信息素养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和投入力度。
4.2构建从业人员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信息素养的教育培训,与传统的专业技能教育培训不同,主要目的是培养从业人员构建适应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开发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评价、分析能力。在加强阅读、分析、写作等传统文化素养培养的同时,要针对教育培训对象的不同业务、领域和层次的具体情况,制定多模式、多层次的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应当设计和开设具有行业针对性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体系,主要培训课程应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应用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以及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多方面的内容,尤其要注重从业人员利用专业类信息检索工具和信息资源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积极构建各种教育培训模式,使得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自觉地开发自身潜在的信息需求,并努力去发现信息、收集信息、利用信息、创造信息,从而提升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
4.3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的信息化环境建设
要加强从业人员信息素养建设,必须加强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环境建设,大力推进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建设一个覆盖全系统的网络信息素养培养平台,为从业人员提供接触和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学习的机会,提高培训学习效能,满足从业人员信息素养培养自主、灵活的要求。从业人员通过使用各种信息手段和工具在网络信息培训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不仅能对交通运输行业专业领域进行知识更新,还在实践练习中对从业人员的信息能力进行了综合锻炼和提升。因此提高从业人员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就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从业人员远程教育,建设行业各级各类的网络培训平台,为从业人员信息素养培养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环境,为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4.4建立科学的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素养评价、激励机制
评价是常用的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方法,建立信息素养培养评价激励机制,有利于摸清目前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便于为下一步提高信息素养的培养效果积累经验,更有利于引导和鼓励从业人员积极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建立健全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评估制度和相应的激励奖惩制度,将有效引导和鼓励从业人员积极进行信息素养自我培养和提升,进而达到助推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健康良性发展、自我主动发展的目的。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临当前知识更新快捷、信息增长迅速、科技突飞猛进的信息化社会时代,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要全面、科学、高效地提高信息素养,必须在不断的坚持和学习中进行探索,更新知识结构,扩展知识面,具备信息收集、整理、利用、评价的能力,具备与社会信息化进程相适应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既重视广博与精深的结合,又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协同,使各种知识纵横交错、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取与运用各种信息,提高综合信息素养。
当然,信息素养不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它与人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等诸多因素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在强调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不应忽视其相关因素,而应不断提升其各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队伍,推进实现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宏伟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刁生富.论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1)
【关键词】“营改增”; 物流企业; 税负
“营改增”作为近年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受到各方关注。其中物流行业由於被视为可以在本次税改过程中受益而备受关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不久前深入上海市纳入试点的物流企业进行详细调研,最终得到这样的结论:部分物流企业税负不减反增。这不免让人产生疑问,以减负为初衷的“营改增”为何却增加了企业的税负负担?
一、税负增加原因分析
1、税负成本分析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研显示,上海市从事仓储、货代等“物流辅助服务”类的物流企业,“营改增”后的增值税税率为6%,相比于税改之前5%的营业税来说,这些企业的税收负担基本持平或增加不多,多数企业可通过内部降本增效等措施自行消化。但是,装卸搬运服务和货物运输服务类的物流企业从3%的营业税税率调整为11%的增值税税率,上调幅度较大。特别是货物运输服务,该服务是物流企业最基本的服务,且实际可抵扣项目较少,导致试点后企业实际税负大幅增加。例如上海德邦物流有限公司的1月份实际税负比营业税税负上升约3.4个百分点,增幅高出1倍还多;上海佳吉快运有限公司1至2月由营业税实际负担率1.63%上升到增值税实际负担率4.71%,上升了189%;上海中远物流公司1月份实际负担率增加了215%。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货物运输业务11%的增值税税率偏高;二是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少。“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企业可抵扣的项目主要为购置运输工具和燃油及修理费所含的进项税。由于运输工具购置成本高、使用年限长(尤其是船舶,使用年限可达20年以上),多数相对成熟的大中型企业,未来几年或更长时间不可能有大额资产购置,因此,实际可抵扣的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很少。另外,在货物运输业务中,燃油、修理费等可抵扣进项税的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足40%,即使全部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实际负担率也会显著增加。另外,人力成本、路桥费、房屋租金、保险费等主要成本均不在抵扣范围之内。
2、税目分析
我国现行营业税制度将物流业务划分为交通运输业与服务业两类税目,运输、装卸、搬运税率为3%,仓储、配送、等税率为5%。物流业务各环节税目不统一、税率不相同、发票不一致,是多年来困扰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瓶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试点方案》),仍旧对物流业设置了“交通运输服务”和“物流辅助服务”(仓储、货代)两类应税服务项目,交通运输服务按照11%的税率,物流辅助服务按照6%的税率征收增值税。
在实际经营中,各项物流业务上下关联,很难区分运输服务与物流辅助服务,人为进行划分不仅不适应现代物流一体化运作的需要,也增加了税收征管工作的难度。 因此整合各类物流资源、实行供应链管理、一体化运作、开展一票到底业务、一站式服务,是物流企业基本的运作模式,也是客户普遍的服务需求。
3、快递企业适用税率的不明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贺登才认为,在现行营业税体制下,由于对政策理解和掌握尺度不尽一致,各地基层税务机关在快递业营业税税目的认定上存在差异,分别有交通运输业、货代业、邮电通信业等3种不同的身份认定。征管标准不统一,是长期困扰快递企业的政策问题。由于在营业税体制下,税收差异不大,矛盾并未凸显,但是,“营改增”后这种矛盾被放大。
除了以上问题,还有其他的一些细节问题。例如物流企业集团及其分、子公司无法合并缴纳增值税,这将无法平衡集团内税收负担,不利于物流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还有增值税发票征管问题,因为物流企业与传统生产制造企业的业务模式和客户类型差异较大,有些物流企业开票金额小、频率高、数量大,物流企业在发票的购买、开具、比对等方面工作量太大,既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也给税务机关增值税发票征管工作带来不便。
二、“营改增”中出现的问题相关政策建议
为了解决“营改增”试点过程中因新老税制转换而产生税负增加的问题,2月初,上海市出台《关于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的通知》,提出对这类企业实施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通过调研也对“营改增”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提出以下相关政策建议。
1、统一快递业行业归属及适用税率。 “营改增”试点后,试点地区税务机关实际操作中是依据原营业税纳税税目来确定试点纳税人。多数快递企业这次被认定为试点纳税人,按照交通运输业纳税人对待,适用11%的增值税税率;有的快递企业不在试点范围之内,依旧按照邮电通信业缴纳营业税。这样,一方面造成同业间适用税目不一致,税负差异较大,导致同类企业税负不公。另一方面快递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高,可以抵扣的项目更少。
2、允许试点物流企业集团及其分、子公司合并缴纳增值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七条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纳税人,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可以视为一个纳税人合并纳税。” 由于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的需要,物流企业普遍采用总部统一采购运输工具、分公司实际运营的方式,造成分公司可抵扣进项税额很少,而总部形成大量进项税留底的情况。如果允许集团化的物流企业合并缴纳增值税,将平衡集团内税收负担,支持物流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
3、设计使用物流业专用增值税发票。物流企业与传统生产制造企业的业务模式和客户类型差异较大,有些物流企业(如货物运输服务、报关服务、仓储服务和装卸搬运服务等)开票金额小、频率高、数量大。如,中外运长航集团下属华东公司,每月开具发票约2.5万份,取得的发票则超过10万份。物流企业在发票的购买、开具、比对等方面工作量太大,不仅企业增加了人力成本,也给税务机关增值税发票征管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通过调研还提出将货物运输服务纳入物流辅助服务、对存量资产(非不动产)采取过渡性抵扣政策、明确试点物流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慎重对待试点扩围等措施,为物流业的整体发展营造环境,便于各个不同服务环节的物流企业开展公平的竞争,减轻物流企业的发展负担,体现对物流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要求,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钟斐,樊剑英,上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货物运输业税改前后税负及发票使用分析;
[2] 李振兵,物流费推高通膨胀[N].重庆晚报,2011-5-16;
[3]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 2011年11月16日
截止2011年8月,全区有货物运输经营业户约20万户,其中有50辆车以上的企业330户。有营运货车约18万辆,其中厢式车7万多辆,集装箱运输车辆较少。全区有货运站(场)经营业主116户。其中:一级站3个,二级站5个,三级站14个。规模比较大的公用型货运站有南宁公路货运西站(超大),南宁货运北站(运德),柳州国联张公岭集装箱中转站,桂林货运北站(桂林小麻雀公司)等。除了南宁、柳州、桂林,其他城市缺乏比较大型的公用型货运站场。道路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约50万人,其中货物运输驾驶员46万人。
自2000年实行道路运输企业经营资质等级评定工作以来,到2010年止,全区货运等级三级以上企业18户。一级货运等级企业3户:广西超大运输集团、广西玉柴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新发汽车运输集团公司;二级货运等级企业3户:桂林骏达运输公司,广西柳州市第二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南宁运德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三级货运等级企业12户。
诸多因素制约货运物流发展
目前看来,广西货运业的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发展瓶颈。
首先来自资金方面的缺口。近年来,广西自治区准备打造一个水上的“西江经济带”,从广西的百色到广州的西江干线。自治区层面对交通的要求主要是公路投资,2011年广西自治区总投资达到10200亿元,交通运输方面总投资700亿元。
其次,物流园区建设同样存在困惑。物流园区建设到底由哪个部门进行审批与管理比较模糊,没有可依据的法律法规。比如凭祥物流园区,前期的投资建设,哪个部门来审批比较模糊,当时商务部投资500万,交通部门投资2400万,资金到广西商务厅后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投资。物流涉及的面广,就存在多个部门管理、多头审批的问题。申请投资资金方面,不仅可以从交通口拿到投资,在商务部、发改委甚至是纪委都可以申请到资金,管理较为混乱。
多部门管理、审批造成的另一个后果就是重复建设的问题。南宁市交通部门规划了一批货运枢纽(包括站场、物流园区),同时南宁市其他部门又规划了一批物流园区、保税区。在货运需求没有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货运枢纽的大规模建设互相冲突,资源浪费。
第三,货运站场投资额大,回收期长,利润小,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比如货运西站投资培育10年刚刚走上正轨,随着城市规划的变化,就面临着搬迁的问题,对企业经营打击是比较大的。
第四,运输企业进入门槛低,导致运力过剩,市场竞争过于激烈,造成运价过低,对于正规企业不公平,造成了一种“守法经营肯定要亏,违法经营才能有利润”的扭曲的市场形态。而且随着油价攀升,运输企业运输成本不断增加,盈利空间缩小,同时税收负担重,对运输企业的发展不利。货运行业管理部门也对当地大的运输企业没有给予有效的政策支持,没有什么优惠政策,规模大的运输企业没有竞争力。
第五,道路运输企业整体水平较落后。很多道路运输企业决策层重客运轻货运,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看不到发展货运潜在的商机和投资收益,对于现代物流理念淡薄。
企业提供的物流能力有限,没有核心竞争力。总体来说,企业在物流策划、物流管理、实际运作等方面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运作经验,设备设施落后,不能满足物流市场中、高端客户的需求。
物流人才匮乏。企业缺乏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物流运营管理人才。其中最缺乏的是物流运营管理人才,他们的主要职责是针对不同的客户对象,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具体的项目策划和实际运作管理。
企业之间缺乏合作的意识和诚意。物流业强调的是企业之间协同作业,通过整合市场资源,提高竞争力。但在实际操作中,虽然企业也开始重视合作,但从整体来说,还是竞争有余而合作不足。
对症下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根据广西道路货运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首先,明确交通运输部门在物流工作中的责任和地位。物流的发展需要政府多个部门的支持,交通运输部门在物流工作中负担着重要的责任,围绕着交通运输这个中心任务,将交通运输作为主要抓手和切入点。尤其是运管部门的工作职能转变。费改税后,运管部门从收费部门变为经济运行服务部门,应引导规范货物运输这个行业。从强化运输服务能力的提升、运力的宏观调控、诚信体系的建设、行业发展的规划研究等方面来强化对市场的监管。监管的对象和范围以运输企业和与运输相关的市场环境为主,促进运输规模集约、市场规范及诚信机制的建立。
明确货运站场、物流园区的属性问题。货运站场、物流园区是公益性的还是经营性的,这对货运站场的建设发展、有关土地、税费等政策的制定有关键的引导作用。理顺货运站场、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问题,目前主要问题是到底由哪个部门进行审批与管理,应该有相关的指导政策或可依据的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将货运站场、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问题同样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比如按人口数量规划货运场站的规模和数量,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土地资源。
其次,把贯彻落实国务院《规划》作为当前的重点任务。根据国家发改委《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促进物流发展内部工作机制》,部道路运输司主要负责加强运输组织和市场监管、扶持物流企业发展、加强运输与物流服务的融合、推进运输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等,具体承担的重点工作主要包括: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厢式货车及重点物资的散装运输等现代运输方式,发展大吨位货车和甩挂运输组织方式,规范运输、货运等行业管理,促进物流服务规范化、社会化等。
第三,完善物流管理的政策法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履行好管理职责,加强调研,积极完善在货运、货运配载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推广应用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大力发展甩挂运输与网络化运输,积极发展集装箱、厢式货车运输、散装运输等现代运输组织方式。
加快物流园区(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公路运输枢纽建设与物流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理顺投融资体制和运营机制,科学规划、加快建设、规范经营,为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提高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推进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全区联网工作,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建设。
第四,培育货运物流龙头企业。进一步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作用,加快传统道路运输业的改造和升级。鼓励运输企业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模式,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增值服务,加快推进专业化、一体化运输,加快形成一批网络覆盖广、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通过这些龙头企业将社会运力组织起来,提高道路货运组织化程度和服务质量,降低运输成本。
按照县编委要求,县编办、县政府督查室,于8月10日至8月
16日对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评估。此次督查共涉
及24个工作部门8个中心共48个单位。督查组深入各有关单位,采取听取单位主管领导汇报、实地查看、拍照存档等形式,逐条督查评估机构改革落实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特点及成效
1、领导重视,迅速行动。县政府机构改革后,县领导、单位领导都高度重视,主动配合,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县政府副县长张志红、县长助理刘忠民亲自召集县交通运输局、县城管局等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城市客运职责调整和手续交接工作。县发改委、县工信局领导积极沟通,将发改委负责“经济运行工作的5人”划转到工信局,并积极开展工作。县农牧局、县住房和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工信局等单位已启用了新章、挂了新牌子、变更了新账户。县人社局、县文广新局、县粮油贸易中心、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等单位及时刻制新公章、制作新牌子(其中县粮油贸易中心已挂新牌子)。县计生委、县粮油贸易中心等单位严格按照“三定”方案制作悬挂内设股室牌子。
2、转变职能,促进工作。各单位以改革为契机,积极推出各种新办法、新举措,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打造干部队伍,
提升服务能力,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县审计局强化工作薄弱环节,加大了对财政投资项目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县财政局简化工作程序,制作工作流程示意图,提高办事效率。县公安局加强城区防控力量,有力地打击了不法活动,极大地改善了治安状况。县城管局购置新车辆,每天在城区主要路段洒水降尘,在炎炎夏日为群众带来了可贵的清凉。县广播电视发展服务中心实行了挂牌上岗,加强了新闻舆论监督,开展了有线电视数字化
整体平移工作,重新开播了内黄县广播电台,增设了以文娱、娱乐为主的有线综艺频道和以农业、法制宣传为主的第三频道,实现了工作、效益、社会多赢的良好局面。县安监局一手抓执法,一手抓服务,以整改为目的,以惩罚为手段,实行“首查不罚”制度。县林业局、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电视技术讲座并安排专人定期下乡为农户搞好技术服务。
二、存在问题
1、个别单位职责调整还未到位。如县发改委的“工业经济运行”职责还未调整到县工信局;
原农开办的“农业综合开发”职责未调整到县财政局;
县食品药品监督局的“综合协调食品安全、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职责未调整到县卫生局,县卫生局应调出的职责也未调出;
原广电局、文物旅游局的行政职责和县文管所未调整到县文广新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也未合并;
原畜牧局行政职责未调整到县农牧局;
原粮食局行政职责未调整到县发改委;
原县政府教育督查室行政职责已划入县教体局,但人员还需进一步理顺;
原新农办需进一步理顺关系。
2、个别单位牌子未挂、公章未刻、账户未变。如县蔬菜服务中心、县教育发展促进中心、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县广播电视发展服务中心、县棉花粮油生产服务中心、县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等单位未挂牌子、未刻公章、未变更账户。县政府办公室、县人社局等单位未挂内设股室牌子。
3、大部分单位存在乱挂牌、股室牌子名称不规范、股级干部超配、行政单位事业身份人员任股级干部现象。此次已将相关单位的所有挂牌拍照存档。
4、存在部门干预挂牌子现象。大多数单位都挂有:计生办、综治办、群众工作室、工会等牌子。县公安局挂有原系统内未改革到位的牌子。个别单位有临时性工作办公室牌子。如:“三项重点”工作办公室。
三、意见建议
1、涉及职责调整的单位由有关县领导、部门领导召开会议,进
行沟通协调,及时安排落实职责划转事项,办理交接事项。
2、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对未整改到位的单位进行跟踪督导。
通过对方方面面反馈上来的意见、建议及查摆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提炼,经过进一步整理归纳出影响和制约我县交通事业科学发展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7项突出问题:
1、要统揽全局,根据*实际情况,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向上跑项目,争取资金;
2、加大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管力度,确保工程质量,使交通各项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放心工程;
3、解决“两费”人员安置,工资待遇和职工养老保险问题;
4、交通运输企业职工工资低,给企业提供好的增收信息;
5、局领导平时多到基层走访,加大指导督促力度,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6、交通行业项目、资金多,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制度管理,用好钱,管好人;
7、加强党员特别是离退休党员管理,多组织开展党员活动,发展党员优先考虑基层单位。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局党委《*县交通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全县交通实际,对梳理出的影响和制约交通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类,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立即着手解决,对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积极创造条件,明确时限,分步实施,有效解决,确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三、整改措施、目标、时限和责任领导
针对整理归纳出影响和制约我县交通事业科学发展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7项突出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项认真进行分析,科学分类,立即着手整改,认真解决。
1、关于要统揽全局,根据*实际情况,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向上跑项目,争取资金问题
整改措施:引进项目时要跑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项目,抢抓有利时机跑省进京,积极争取国、省补贴资金,多方筹措配套资金。
整改目标:至2011年末,全县公路建设“三年决战”期间新建高等级公路87.7公里,二级公路284.3公路,三级公路134.5公路,农村公路通畅工程363.7公里,全县12个乡镇200个行政村在配套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将全部通上水泥路。
整改时限:2011年11月底之前
责任领导:*县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
*县交通局副局长
*县交通局副局长兼公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
2、关于加大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管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全交通各项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放心工程问题
整改措施:县交通局将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领导力度,进一步明确乡镇的主体责任,公路建设指挥部将加大公路建设质量监管力度,保证“三个一”质量保障体系(即乡镇、村、指挥部各出一名代表监督质量),建立健全公路工程质量规章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把住“四关”(即材料入场关、人机到位关、材料试化验关和分步分项工程报验关),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质量监管责任。
整改目标: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和农村公路项目全部达到合格以上标准。
整改时限:按照每一项工程进展时间把好各个阶段质量关。
责任领导:*县交通局副局长兼公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
3、关于解决“两费”人员安置、工资待遇和职工养老保险问题
整改措施:待省政府安置方案出台后,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立即启动*县“两费”人员安置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做好“两费”人员安置分流工作,在分流安置前解决通行费人员养老保险问题,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确保“两费”人员待安置期间工资。
整改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妥善解决“两费”人员安置分流、待安置期间工资和养老保险。
整改时限:2011年12月底之前
责任领导:*县交通局副局长
4、关于交通运输企业职工工资低,给企业提供好的增收信息问题
整改措施:加大对交通运输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交通运输企业积极探索增收途径,逐步增强企业实力。
整改目标:利用2—3年时间,力争使企业职工收入逐年有较大的增长。
整改时限:2012年12月底之前
责任领导:*县交通局副局长兼运管站站长
5、关于局领导平时多到基层走访,加大指导督促力度,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
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落实《交通党委领导班子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度》和《交通党委领导班子联系点制度》,班子成员每人每月至少深入基层单位和联系点1次,调查研究,帮助解决突出问题。
整改目标: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深入基层单位和联系点18次以上,形成调研报告2篇,为基层单位解决难点热点问题1件以上。
整改时限:2009年8月底之前
责任领导:县交通局领导班子全体
6、关于交通行业项目、资金多,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制度管理,用好钱,管好人
整改措施: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严格履行公路工程招投标程序,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监管力度,认真执行建设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审计监督。
整改目标:无违纪违规案件发生。
整改时限:2009年8月底之前
责任领导:*县交通局纪检书记
7、关于加强党员特别是离退休党员管理,多组织开展党员活动,发展党员优先考虑基层单位问题
整改措施:研究制订退休党员管理办法,发展党员重点向基层单位一线人员倾斜。
整改目标:每年组织党员开展集体活动1—2次,制订退休党员管理办法,定期送学上门,基层单位发展党员占总数80%以上。
整改时限:2009年8月底之前
责任领导:*县交通党委副书记
*县交通党委组织委员
通过整改,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解决好阻碍交通事业发展的问题,解决好政风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营造“干事、创业、为民”的良好氛围,力争到2011年底,有效地解决影响和制约全县交通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最终实现四大目标体系:
公路建设目标:围绕公路建设“三年决战”,全力实施国道升级、城镇五路、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和方虎公路、鸡讷公路*段三期工程、鸡讷公路五条支线、情人桥改造项目等多项交通网络利民工程,为“突破*”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又好更快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环境。
公路养护管理目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健全管养体系,提高养管水平,进一步延长公路使用年限,以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积极推进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探索公路养护市场化运营模式。
运输市场管理目标:以稳定、规范、有序为基础,加强运输市场行业监管,提高运输市场为民服务、为经营者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探索客运经营、物流发展的新模式,不断发展壮大运输市场。
节能减排目标:以节约土地、能源等为核心内容,以形成集约型增长方式为内在要求,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外在特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交通行业,实现交通发展对资源的少用、用好及循环使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盲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坚持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并重,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破坏、最积极地恢复生态环境,实现交通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完善制度目标:对过去出台的文件和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对其中已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予以废止或修改完善,并建立或拟建一系列新制度。健全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内部制约作用,以进一步规范管理程序,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各项工作公开透明运行,接受社会监督,堵塞管理漏洞。
一是修改(共6项):一是交通行政执法监督实施办法;二是政务公开工作制度;三是财务管理制度;四是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五是股级干部任用规定;六是保密工作制度。
二是新建(共6项):一是县级公路日常养护工作方案;二是行政许可配套制度;三是失职及违诺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五是退休党员管理办法;六是交通党委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联系群众制度。
五、加强整改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
这次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工作任务重、要求严、标准高,事关活动成果的实现和巩固,事关整改质量的高低,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抓出成效。
(一)齐心协力抓全局。局党委成立《方案》实施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方案》实施重大问题,监督检大事项进展和落实情况。各单位(股室)要将《方案》中的各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时制定、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实施意见,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要立即着手解决,对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要创造条件,明确时限,分步实施,积极解决,确保《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
为了使调研的结果尽可能地符合真实情况,调研区域主要设定为黑龙江省、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江苏省、湖北省、贵州省等省及其下属地市,选取样本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等有代表性的省份。调研对象囊括上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综合运输管理部门、各地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大中型运输企业、重点道路货运站场和集装箱货运站、有关协会、学会、专家及相关政策制订者和执行者。
本次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现场考察、信函调查等方式,调研小组对样本区域道路货运业发展现状、问题及经验,现行道路货运管理办法、政策构成及政策需求,道路货运站场的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建议)、政策需求,道路货运站场类型、规模、投资构成、经营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需求,道路货运站场的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需求,规范道路货运站场经营管理的相关设想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货运站场存在问题多
通过对调查区域的实地调研不难发现,我国道路货运站场经营管理中有许多不足亟待解决。
站场定位不明
道路货运站场在性质上是属于社会公益性设施、经营性设施还是道路基础设施的定位不够明确。但站场性质定位是根本性的,它将直接影响货运站场的资金来源渠道、分配方式、使用方式及经营管理方式等。道路运输站场(主要是货运站)与运输管理部门、运输企业的关系以及在运输市场中的地位不合理,有碍于形成有机的运输站场体系,有碍于形成社会的多渠道投资主体。
因为货运站的产权和经营主体不明晰,使得国家投资和股权及其收益的管理不够严格,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不够明确。也因为管理人员与经营者不明确其功能、面积、定位、运营主体等重要问题,因此在实际执行中遇到了种种分歧,产生不便。例如广州市运管人员就询问了集装箱堆场是否属于道路货运站场这样的问题。
在货运场站的规划与建设中同样存在诸多的问题。道路货运站场规划在地方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法律地位不够明确,站场建设与道路建设、道路运输的其他环节、城市公交、其他运输方式、城市布局规划的协调渠道与手段不够通畅和有效;政府在规划中的职责既有布局,又参与项目立项与实施,政企分工不明确。
规划主体层次过低,没有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从而造成货运站场规划与产业规划不衔接,投资容易失败。一些货运站场的建设标准过低,一些地方根据1995年制定的零担货运站级别来建设现代的物流园区,若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建设,绝大多数的货运站场用地将大幅度缩减,明显不适应现代物流园区的综合发展方向。
由于以上原因,许多货运站的选址规划与海陆空运输方式、城市配送衔接不到位,公安和城管部门不让货车进城,直接造成非法面包车拉货猖獗,即城市的最后一公里不畅,推高了物流成本。
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资金问题是制约道路货运站场发展的瓶颈,充足的资金才能为企业发展谋求更多的市场机会。调查中发现,道路货运站场除了极少数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或补助建设的以外,多数主要还是依赖于民间资本,例如大连市有7个零担货运站,其中80%的在建项目均为民营,资金量稍显不足。
现有政府投资部分的筹资渠道较窄,目前主要是国家和地方的车购费、客货运输附加费及交通企业自有资金等,这使得道路站点建设缺乏资金投入;政府资金扶持方式主要是拨款,推行无息或低息贷款方式和资本金方式,由此造成许多省份对于道路货运站场长期投入不足,甚至毫无补助。部分省份现有的道路货运站场建设改造主要依赖于交通运输部和省厅的拨款,资金有限,如广东的货运站场建设资金目前缺口达到30亿元,而且下拨资金迟缓,企业似乎看不到政府的支持。
土地使用障碍重重
原有的货运站场和物流园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被商业地产等包围,被迫拆迁,然而由于城市经营者的逐利和城市形象等问题,迁建的土地申请却常常被地方政府拒绝,土地政策难以落实到位。
货运站场土地租期较短,政府在物流用地方面缺乏指导,经营者只好各显神通,各自拿地,土地使用得不到保障。如广州市1991年成立的一家大型货运市场,到了1998年就被迫拆迁,2005年拆掉了广州有名的同德货运市场,2007年又拆除了新百佳。土地的问题极大地困扰着企业经营,因为经营时间得不到保障,由此造成投资谨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水平低下。
管理政策体制不健全
调查显示,只有广州、深圳、大连等少数地市制定了自己的货运站管理制度,其余的仅以国家的规范来进行管理,事实上已经完全放开,缺乏治理货运站的有力依据。
就目前而言,道路货运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过低,从源头上导致了货运市场竞争无序、货运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为管理工作带来重重困难。同时,行业准入制度本身存在问题,如进入行业应有的资质、经营范围等问题都不明确。
运管部门管理不到位,对于非法营运打击不够,未经许可的货运站仍然有机会生存。一些地方货运站场建成后许多货车仍然不进站经营,市场仍然保持分散经营、恶性竞争的状态,极大冲击了正规市场的运营秩序。
政府对信息化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以中外运广东省分公司为例,企业在GPS应用中因为与配套系统产生冲突,不得不多次放弃原有系统,现有GPS系统已经是企业使用的第四套了,信息化标准的缺失实际形成了很大的浪费。
货运站的投资选择标准以及资金的安全回收方面有所不足。在现有货运站的选择标准下,一些站被政府选上并进行了补助,可是结果却并不理想。还有一些地方的站场缺乏对投资的监控和后评价,在国家各级政府投入资金以后,在资金使用效果的监管和安全退出问题方面就显得有心无力了,如广西目前仍有4个亿的政府投资没有回收。
一些地方政府直接进行货运站场的日常经营,这种政企不分的局面干扰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应该尽快明确站场的产权和经营主体,加强国家投资和股权及其收益的管理。
人力资源问题无疑是阻碍道路货运业发展的一块短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相关规定一片空白,造成针对货运站场的执法随意性较大,企业无所适从。行业内不仅职业经理人严重不足,技能型人才也有很大的缺口。
道路货运站场实际运营水平低下。现有货运站场和物流园区多为民营,经营主体五花八门,以个体为主,缺乏现代经营理念,第三方物流较为薄弱,服务方式和手段传统、单一,货运站场主要还是采用大排档的形式建设,与物流园区的定位不符,致使站场经营效益低下,缺乏对入驻业户的严格管理以及风险管理机制。
经营者市场观念薄弱。多数传统的道路货运站场无论是设备投资还是服务项目设计,其水平都不高,也没有形成货运站的经营网络,其经营不适应运输市场需求变化,站场经济效益普遍较差,基本处于微利和保本状态,特别是国有货运站场亏损面大,货主和车主不能得到满意的服务,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货运站场运营管理中存在的许多薄弱环节导致车辆空驶率增加,实载率低,能源浪费惊人;同时严重影响道路基础设施及运输车辆能力的充分发挥和运输效率的提高,制约了道路运输作为多种运输方式联系的纽带所应发挥的作用。
信息化水平低且缺乏标准,运输组织化程度低,很难形成站场─道路─车辆─站场这样一个有机联系的道路运输服务系统。
综上可知,目前我国道路货运站场的管理是很空泛的,管理力度远远不能起到引导发展的作用,管理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名存实亡,管理行为效果差。道路货运站场对管理部门有很大的意见和期待,希望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来规范货运市场和货运站场的发展。
如何引导货运站场健康发展
根据9个省份的座谈、现场察看及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各级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道路运输企业及货运站场经营者主要关注道路运输站场性质、功能定位、投资政策、市场准入等问题,先要解决道路货运市场培育、发展完善和监管、道路货运站场建设等问题,在此前提下才能做好引导道路货运站场运营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发展。
明确站场性质、功能与定位
大多数调研省份建议尽快在国家层面明确道路货运场站的类型划分及各类道路货运站场的性质和功能,尽快明确道路货运站场与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区别与联系;建议通过明确货运站与物流园区的区别与联系,划分清楚货运站场的公益性或经营性属性,加快制定道路货运站场建设投资、土地、税费相关政策,统筹规划国家道路运输枢纽城市的零担货运站、集装箱中转站,以及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内相关道路货运基础设施的布局。
改善站场投资环境
除甩挂运输试点项目的道路货运站场建设有明确的中央政府补贴外,其他道路货运站场政府投资政策不明确,规划、土地、融资、税收等方面的相关政策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导致道路货运站场投资环境欠佳,各地方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对道路货运站场建设投资态度差异明显(从政府全额投资到完全无政府投资等形式均存在)。建议从国家层面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部门与发改、建设、国土、税务部门协作,加大道路货运站建设用地、投融资及税收优惠政策并保障其落实,同时明确本部门对道路货运站场建设的投资方向和补贴力度,统一资金使用模式和投资标准,从国家层面消除不同部门对道路货运站场与道路运输类物流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差异。
多部门协作把好准入关
绝大多数道路运输企业、货运站场经营者认为我国道路货运市场过度开放、市场运行效率差,呼吁通过强化市场准入引导道路货运业及道路货运站场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建议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从落实许可制度、提高准入门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行业发展规划、市场退出机制等方面强化市场监管力度;特别建议对于道路货运站场经营行为的市场准入应改变“后置式”许可制度为“前置式”许可制度,争取货运站场经营者在获取规划国土部门的用地许可、营业执照之前能实施道路货运站场经营许可制度,以保障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能真正把好市场准入关。
对跨省道路货运企业入驻货运站场经营时的许可或者备案问题,部分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建议,应由交通运输部牵头推动省际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例会制度,以进一步加强对道路货运市场及道路运输站场的监管。
同时,部分省市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建议结合《公路保护条例》的源头治超相关条文,应建立健全行业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站场作为车辆源头管理、治理超载超限的重要依托场所的作用,明确道路运输站场对经营者、承运人、驾驶人员及车辆的管理职责,建立货运源头监督管理机制。
推动标准体系建设与考核
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和道路货运企业代表认为,原《汽车货运站(场)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402-1999)已不适应运输服务和物流业发展需要,建议尽快修改货运站场建设标准,应对道路货运站场的规模、功能、设备设施(如仓库、绿地)等建设标准进行修改、完善,以便于根据修订过的货运站站级标准进行评级,对符合标准的货运站给予相应的补助金额;同时,建议制定货运子系统间的配合标准,包括信息平台的建设标准、各类信息系统的接口标准、货运站与货物、包装、运输车辆、装卸机械等各种设施设备的配合标准,形成全国货运站场建设体系。
同时,大多数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和道路货运企业建议制定和实施全国性的道路货运站场服务标准、管理规范、道路货运站场及经营业户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等,并下发指导性文件,并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向社会公布,建立起正确的市场导向,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提高道路货物运输的服务质量,这样做有利于道路货运和物流的发展;并建议通过规章制度对货运站场驻站经营业户的不良经营行为(如货物损坏不赔偿、不执行合同、不诚信经营等)予以严格管理,应将道路货运企业、道路货运站场的信誉考核与级别评定相结合。
推进信息平台建设与监管
大多数道路货运企业和道路货运站场经营者认为,中央及省级政府与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应鼓励、支持全国性或区域性道路货运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实施信息系统对接工程,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建议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的模式设立信息平台,政府主导可以统一标准,为全省、省际、全国联网做好铺垫,企业经营可以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从而推进货运信息化的程度,通过建立全国道路货运站场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吸引货主和运输企业进场交易,从而促进货运站场规范经营和健康发展。
部分道路货运企业和道路货运站场经营者建议,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和“虚拟网络货运站”应加强对道路货运公共信息平台的监管与监督检查,特别要对运输车辆、从业人员信息真伪进行身份识别,通过审核信息保证实名操作和信息真实,将相关违规信息、不诚信记录可以及时反馈到运政系统中。
推动规范化经营
【关键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发展问题 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已成为现代各行各业发展的要素及灵魂;信息资源于物流行业而言,更是成为了企业竞争的情报及财富。物流信息化战略已成为了现代物流的发展标志与必然要求[1]。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对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2006年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物流信息化进程。信息化发展的载体即为信息平台的构建,而在物流领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指出:“要加快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出要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即构建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同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24661.3―2009《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服务及服务等级划分规范 第三部分:现代物流服务平台》,2010年2月1日正式实施。借此东风,加之各级政府推波助澜,全国迅速掀起了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热潮[2]。
一、武汉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及建设意义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指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提供物流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服务的信息平台。具有整合供应链各环节物流信息、物流监管、物流技术和设备等资源,面向社会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管理服务、技术服务和交易服务的基本特征。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为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的九大重点工程之一,是有效解决我国信息化程度偏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沟通不畅等导致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低下,全社会物流成本偏高等关键问题的重要手段,其意义是:
1.有助于推动政府功能的转型。由管理向服务与管理并存的方向转型,使政府能够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服务;
2.有助于交通管理的业务升级换代。业务重点由单纯的运输管理向集约化的物流管理方向转型,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必然是以交通运输管理为核心,与银行、保险公司、仓储系统、贸易公司等紧密结合,从而为社会提供集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仓储管理、采购、为一体的集约化物流服务。通过这样的转型,交通运输系统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
3.有助于推动区域成为经济与物流中心。高水平、集约化的物流系统对于推动出口、引进外资和企业的国际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点已经为武汉保税物流园区的实践所证明。实际上,物流水平,特别是物流信息水平的低下,已经严重制约了武汉国际采购业务的发展。
(二)武汉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国家政策引导及政府相关文件的支持下,武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快速发展。相关资料显示,武汉大中型物流企业,约有74%的企业已经建设了信息管理系统,67%的企业已有自己的网站[3],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武汉已建成大型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7家(如表1),从现有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来看,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种典型方式:一种是在政府的依托下进行,另一种是将平全交付于市场化运作。政府依托下建设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获得省级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以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拉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其典型的代表为湖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纯粹的市场化运作的平台建设中则存在多种思路及方式,如以货源和车源信息服务为核心的平台建设、物流黄页建设等[4]。其典型的代表为银河物流信息网等。
“中部通,则全国通;中部活,则满盘皆活”[5]。武汉市作为中部崛起的领军者,除了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物流基础外,物流信息化建设也率先走到全国前列,为打造我国商贸物流中心奠定良好基础。据荆楚网――湖北日报2010年7月8日报道,武汉已于2010年7月7日正式成立武汉市物流发展处(中心),标志着武汉市交通运输体制改革和物流业发展组织保障机制创新迈上新台阶。
一方面,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如火如荼,另一方面,“空车找货”的现象在武汉却比比皆是。
调研中,多位货车司机告诉我们,他们经常为车和货物无法有效对接匹配发愁,“不是车找货,就是货找车。”而用来车、货信息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泛滥成灾”,等你完成注册、下载软件、信息后,结果都是闹得欢,成交少。最近,武汉市交委、物流局提供的一份《关于武汉市物流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调研报告》中指出,不少已建成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呈现出“上马快、下马更快”现象,更有的成为长期无信息更新的“僵尸”网站。从我们登录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网站调研来看,该情况属实。可见,物流信息的网络平台不少,但是能真正解决供需交易的网站几乎没有,大量的网站都是重复建设的无交易的“媒体”网站[2]。
通过研究,武汉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平台主体业务不是交易。尽管各平台都设有交易功能,但是,由于无法快速有效地实现信息撮合、供需对接,需求者越来越少,部分平台甚至陷入“无交易信息更新”的尴尬地步,交易功能设而无用,渐渐形同虚置,平台最终成为了物流信息的媒体宣传网站;
2.缺乏物流信息服务标准。缺乏物流信息服务标准是无法快速有效地实现信息撮合、供需对接的直接原因。平台上,未经过滤处理的大量物流信息“自由”,导致只能实现物流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共享,而难以按信息进行资源的匹配,形成有效的物联网;
3.平台交易成本高。由于上述原因,为了完成一次交易,供需双方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甄别信息的真伪、核实信息的匹配程度,这样一来,严重影响了物流效率,提高了物流服务的交易成本,这也是交易功能设而无用的主要原因;
4.平台监管机制不严格。即使交易信息对接成功,也易因平台监管不严而失信于顾客,诚信问题成了阻碍对接成功最大的障碍。尽管各平台都采取了监管措施以服务于顾客,但问题仍然存在,如:传输速度慢、收费太高、操作复杂等,更重要的是处理诚信问题的惩罚力度不够,导致交易缺乏诚信而使平台失信于人;
5.平台维护成本越来越高。部分平台为了在众多平台中获得竞争优势,简单效仿国内外物流网站的差异化策略,争相推出各种增值服务,对物流软件的要求和服务器的维护成本显著上升;而这些服务的推出,目前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变成了高投入、低产出的负向增值服务。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加之平台盈利能力较弱,平台维护成本增高,压力越来越大。
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问题的研讨,结合我国发达地区的经验及武汉商贸物流发展的特点,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及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1.调整物流信息平台业务结构。将物流信息交易提升至首要地位,充分发挥平台的信息传播、沟通及信息对接功能,以满足物流市场需求,促进平台发展,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提高物流效率,促进武汉市物流业发展;
2.建立物流信息服务标准体系。引入信息处理技术,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平台内所有信息进行梳理、过滤、整合,以确保物流信息能按照需求者要求进行精准、迅速的匹配与对接,从而提高信息时效性,吸引更多信息提供者及需求者的加入,进而降低平台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建立严格规范的信息监管体制。加强平台信用监督体系建设,实现对信息的监控及考察;加大处理诚信问题的惩处力度,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及可信度,从而加快信息传输速度,降低信息交易成本,提高平台运作效率;
4.合理引进平台管理系统,降低平台维护成本。各物流信息平台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平台运作相匹配的平台维护系统,避免造成过多的资源浪费,降低运营成本;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宗旨,将平台主要竞争力转移到提高物流信息的精确性及信息对接功能上,同时开发合理的增值服务吸引顾客,增强盈利能力,从而降低平台维护成本;
5.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物流人才。充分利用湖北省、武汉市教育资源,组织协助本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物流企业有目标地培养专业人才,打造多层次的物流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模式。积极引进高水平的国内外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专业人才;
6.政府提供政策、财政支持。政府可出台相关文件,制定有利于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法律法规,用以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推动武汉市物流信息化发展;或通过直接出资建设一些物流信息平台和示范工程,以此带动各平台的发展;
7.采用交易所方式对平台进行实体化运营。这将有利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运营主体迅速运用市场手段,整合物流市场中各类资源要素,使平台更加有效地实现物流交易和电子交易这一主要功能。
三、结束语
通过调研发现,尽管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势头强劲,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也初具规模,但总体水平仍有待提高。大力发展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及发展,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屈军锁.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06).
[2]易兵.云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研究(一)[J].管理学家,2014,(06).
[3]安永梅,张莉,贾鑫.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商贸,2011,(18).
[4]王孝坤,杨东援,张锦,杨扬,王权.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定位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04).
[5]张予川,刘彩波,刘刚.武汉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