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范文

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

第1篇: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范文

近几年,偷税漏税、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现象屡屡发生,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会计人员的公信力、诚信度成为会计行业教育的重点。会计职业道德是为会计职业活动所制定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体现的是会计职业特征,用以调节、规范会计职业关系,具体包括: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强化服务等方面。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提升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在会计的教育学习中,应加强对职业道德的教育,改进教育方法,增强职业道德教育。

1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的缺乏

在目前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材较少,存在过多的案例内容。学习者对于会计行业的案例了解较多,但对于系统的职业道德知识却缺少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缺乏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材而造成的。对于会计专业的学习,学生注重的是各种会计证的考取,教师的教育业偏向于考试。这就造成学校较多的注重对有关会计专业知识、公共德育的教育,对于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缺乏,这方面的教材也就偏少。多数情况下,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也将存在某种程度的违法行为,这些都是职业道德知识缺乏,法律知识欠缺的表现。

1.2 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式落后

在当前的会计专业的学生教育中,对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不全面,所采用的教学内容多数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职业道德模式和思想道德教育,将应试教育作为重点,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从而降低了学生的职业修养。在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简单、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大部分职业道德教育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为理论依据,以考试为导向,对于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道德问题涉及较少。在教学模式方面,缺少专业的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以传统的知识灌输为教学方式,局限于对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的理解不全面,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思考不充分。

1.3 缺乏对学生实践的培养

现在的中职教育中,普遍的缺少实践环节。在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中,实践环节的缺少导致课堂教授的知识不形象生动,对于学生而言,所学的会计职业道德知识与实际生活偏离较大,不能使学生直接、深刻的理解、思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职业道德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几节课堂、几本教材的学习就能养成的,对其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学中,学生缺乏会计实践,对会计行业的现状不了解,对于违背职业道德的危害的认知不足,不能身临其境的感受会计行业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及财产安全等。

2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的改善

2.1 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对于会计工作者而言,诚信是最基本和重要的品质,在专业教育中要将职业道德教育放到重要位置,增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识。在教学中,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将案例与职业道德相联系,对于专业知识的讲解,结合会计行业的实际情况,对于行业的发展状况,人员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同时,榜样在道德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便是学生的榜样,因此,教师应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会计职业道德交流活动,通过交流学习提升对会计行业的认识。还可组织教师、学生听会计专业人员的典型诚信案例讲解,增强师生对会计职业道德重要性德认识。

2.2 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结构

由于当前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单一、内容简单,职业道德的课程主要是《会计法规》及一些会计考试所规定的法规课程,且这些课程的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教学的目的也是以考试为主,教师学生只注重对知识的介绍、背诵等。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就需要对课程的改革,需要在教学中确立职业道德课程的地位,以提高教师、学生对其的重视。应将部分职业道德课程设为必修课程,加大讲解的内容,还应增加有关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材,以职业道德的提升为教学目标,合理的开展课程,调节课程结构。

2.3 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学生具有专业的判断能力和业务能力。对于初入会计行业的人员而言,往往会因为业务能力不强、判断能力不足而在工作中出现一些违法违规的事情。因此,中职学校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要结合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参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提升其职业判断能力。例如,学校可安排学生去银行进行实习,熟悉结算方法,了解有银行业务的办理程序,对银行的出纳等工作职责进行学习。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税务局学习,让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有关纳税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偷税”“避税”的危害。在学校内,可组织开展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竞赛等,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第2篇: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道德;差异性分析;养成路径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注重大学生职业道德意志的培养

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的重要内容,指的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时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与障碍,并就此做出选择的顽强毅力与坚持精神,道德意志是构成个人道德品质的关键要素[1]。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是衡量其道德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尺,尤其在职业道德实践过程中,只有那些具备坚强职业道德意志的个体,才能在职业实践中不断突破各种困难,自觉抵制源自外部环境和内心的各种负面思想的冲击和困扰,在认真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同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维护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因此,在对这一群体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需要注重大学生职业道德意志的培养和锻炼,通过深化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使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

(二)深化大学生职业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道德主体在一定道德意识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涉及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价值等多个层面的意义。道德实践活动又进一步分为个人道德活动与社会道德活动两个类别。前者的目的在于实现完美的理想人格,后者试图实现最美好的理想社会。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实践作为衡量其职业道德水平高低、职业道德品质好坏的客观标准,理应受到广泛而深入的关注。在教育过程之中,要通过这一群体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意志等方面体现出来[2]。为此,需要不断强化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与道德习惯训练和培养工作,将其看作是职业道德的关键环节,在将职业道德内化为自我诉求的过程中,进一步外化为自律行为,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能力。

(三)强化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

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第一要素,职业道德认知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道德认知是以职业道德情感的产生为前提的,任何个体要想进行职业道德意志锻炼,都需要以此为动力,确定其职业道德行为的价值取向[3]。实践表明,那些在职业生涯中做出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个体,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职业道德基本常识的缺乏,继而失去了职业道德的选择能力。从这个角度讲,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需要抓住这一理论知识学习的黄金时期,强化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与理解,为其走向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四)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情感教育

职业道德情感指的是人的职业道德诉求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它被融入在职业道德观念与职业道德行为之中,对职业能力的发挥具有深刻影响。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为了能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的道德评价与选择,通常要借助情感的交流和共鸣,突破职业道德理想与职业道德现实之间的阻碍[4]。由此可知,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要以积极的内心情感为基础,实现从单纯的社会道德标准向个体道德观念的转变,这一过程复杂且充满矛盾。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一)对职业道德的信心缺位

在对笔者所在高校200名在校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后发现,有超过90%的大学生认为良好的职业道德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推动作用。但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对职业道德的信心缺位。比如,一些被调查者认为,如果同伴、同学、同事放弃了对职业道德的坚守,自己有可能会随之放弃,否则会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遭到其他人的排斥和冷落。也有一些大学生受社会风气影响,认为即便自己长期坚持职业道德,时刻按照正确的职业道德要求处理各种事务,也不见得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会因此而“吃亏”[5]。实际上,出现这一结果是有其现实依据的,再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也无法完全纠正错误的职业行为,一些大学生因此对实践职业道德行为的社会环境持不信任态度,情绪也处于悲观状态,这直接降低了大学生践行职业道德行为的成效。

(二)职业道德认知水平与践行能力失调

调查结果表明,有超过60%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他们十分赞赏和支持那些具有高尚职业道德与高尚人格的“社会人”,对那些失去职业道德操守、不讲诚信的行为十分厌恶和排斥。虽然在当今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既违反职业道德又能从中获得利益的案例,但是即便如此,仍有超过50%的大学生坚持认为应该坚持职业道德,只有不到1%的大学生认为在“必要的”情况下会做出内心和行为相违背的事情。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在学校正面教育中提升对职业道德的正确认识。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在一些社会腐败现象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标准和实践行为之间出现了偏差,甚至主观上提高了对不道德社会现实的容忍度,这一现象的出现应该引起高等教育实行者的高度重视。

(三)职业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失范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得知,当代大学生对职业的忠诚度相对较低,有56.8%的受访者会按照工资待遇、企业知名度、企业性质等“硬件条件”选择企业或者选择是否留在某家企业,而对自己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是否对口、所做的工作是否能够真正体现自身价值则并不关心。这种对自己整体情况理解模糊、对可能从事职业的性质模棱两可的状况能够说明他们对岗位的认知并不深刻,凸显了职业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失范。当然,也有一定比例(45.2%)的大学生表示会在工作中提高职业能力,提升职业道德水平,通过努力和尽职尽责做出一番成绩。比如,在访谈中发现,一些大学生表示一定不会泄露公司秘密,对来自工作中的任何破坏行为都能及时加以制止,维护公司利益,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等。

三、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差异性分析

(一)学科差异分析

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有的取得了良好效果,有的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一些高校为此组建了多种形式的社团组织和校外实践活动,一些大学生也能在毕业之前获得实习的机会,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一些高校按照学科专业的特点,有选择地将职业道德知识融入具体的实践活动之中[6]。这样一来,一些社会科学类专业有意强化了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但是其他一些学科由于更加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缺乏有关职业道德理论的指导,其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相对较弱。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能够说明,大学生所学的学科类型与其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有一定关联。

(二)性别差异分析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教育教学实践表明,男女学生因性别差异,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即行为养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7]。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千百年来“刻板印象”一直在社会上盛行——女性要相夫教子,男性要按照社会上的流行说法“做大事”而“不拘小节”,对职业道德的践行更为宽松和随意——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而已。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我国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就业压力、生活压力和情感压力对男性的考验不断增强,企业和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也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8]。从这个角度讲,高校应该更加注重男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养。

(三)地区差异分析

我国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长期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状态之中,中西部则相对缓慢,即便经济结构都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但是(人均)经济总量却一直处在后位。这样一来,国家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以及科教兴国战略虽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了认知,但是城镇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差异和教育公平的缺位,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9]。

四、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路径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当代大学生存在职业道德认知水平与践行能力失调、职业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失范,以及对职业道德的信心缺位等问题,因性别、地区、学科等差异,职业道德教育过程和教育成果也并不一致。为了扭转这一状况,需要创新教育和养成路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强化主体性职业意识

经验表明,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基础,能够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服务社会、造福民众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在大学生群体中间强化协作精神和协作意识,以此体现对现代化大生产和分工协作的回应,协助大学生能够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展现优势。此外,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性职业意识还应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提升其意志力和对职业的忍耐性,只有这样,才能打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

(二)规范和细化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认识水平已经处在高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显得捉襟见肘,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情感,却缺乏必要的职业品德意志,这对其将要从事的具体职业来说是会产生副作用的。因此,有必要规范和细化针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评价体系,通过指导老师的实地考察和对实习单位的了解,能够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表现作出及时的评价,并按照指定的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可以考虑对职业道德表现良好的学生予以肯定和奖励,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要通过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纠正其职业道德行为,以便在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中,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成长。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

课堂教学作为培养与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场所,理应得到高等教育实行者的重视。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加深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并进一步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运用。比如,要强化教师的备课质量,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全面融入教学活动之中,在与学生专业实际结合的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课堂的价值追求,更加明确职业道德对职业发展的现实意义;通过多种形式把职业道德认知上升为职业道德行为,引导学生主动遵守各项职业纪律,使其能够养成职业道德行为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冯淑慧.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1,(5):10—11.

[2]杨桂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4,(3):96—98.

[3]何煦.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危机与本真回归[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20—21.

[4]魏昆仑,郝海燕.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实践性渗透[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1):31—33.

[5]武晓华.当前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9):90—92.

[6]曹洪军.加强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江苏高教,2009,(5):101—103.

[7]张宏.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四个要素”[J].思想教育研究,2010,(9):34—36.

[8]冯淑慧.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10):89—92.

第3篇: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范文

【摘 要】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来,职业教育的德育教育缺少有效的运行机制,特别是如何培养中职生道德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棘手问题。职业学校要紧紧围绕职业道德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来完成对中职生的职业道德培养。

关键词 职业教育;中职生;职业道德

在现有的德育课程中,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无疑是较为难上的一课,因为它缺少足够的教学资源和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德育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职业道德培养的特点和目标等方面来分析和探讨职业道德教育的可行性模式和方法,并建立起一种分析的框架,使我们能够对这一问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一、中职生职业道德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职业道德培养一直是德育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职业道德培养一直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各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来讲授职业道德问题。如今学生真正需要面对这种问题时经常是在这样两种场合下:1.就业求职时的面试问题;2.统一考试中的考题。至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是否可能遇到的这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应当归因于职业道德在中国职业发展中所处的初级阶段的地位,同时教师也没有能够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教师对职业道德问题的忽视甚至是轻视的态度。

中国的职业道德发展同中国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是职业发展的一种必然反映,因此其具体内容必然受到职业现状的影呴和限制。应当说,职业角色的转换、职业环境的改善、职业范围的扩展以及职业技能的提高都处于一种待完善的状态之中,作为职业所依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规范也都是在近10年间建立起来的。现在已有教学计划中开设的一些涉及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在进行相关道德问题教育时也体现出如下一些方面的不足:教学方法的滞后、教学内容过于呆板、缺少实践效果的检验。此外,长期以来处于熟人社会环境之下的人际关系也造成了中国特定环境下的道德困境,这从实际层面加深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难度。

二、职业道德培养的特点和目标

“道德问题是不容易教导出来的。”这是许多学校的教师面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第一反应。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职业道德教育这样一个命题呢?是否会因其难以通过教学来完成就对职业道德教育一掠而过甚至是放弃教育的目标呢?在确定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之前,我们应当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1.哪些是职业道德教育的范畴?2.职业道德教育的学习目的是什么?3.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4.我们掌握哪些教学资源?5.什么是有效的学习?6.我们要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依照不同侧面对职业道德问题范畴的归纳,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应当包含这样几个层面:(1)职业道德的正式规范和原则;(2)当事人的最大利益;(3)开放状态下的道德判断力;(4)社会公平与正义。这四个方面中,职业道德的正式规范和原则、当事人的最大利益和社会公平与正义是一种实质性的标准,而开放状态下的道德判断力实际上是一种道德判断的原则。对于职业道德的理解,应当从哲学、伦理学等多角度来分析和理解职业道德和责任的相关问题。在这种多角度分析的状态下,职业道德问题也会折射出不同的特点:

1.开放性———表现为个性化追求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客观标准,但在具体适用和行为自律约束中却有不同的体现。这与人的职业素养、个人的价值取向、职业经历、乃至对社会生活的具体感受都息息相关,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可供遵循。因此,针对个人经验而言,职业道德问题是个性化的、是可变的和多样性的。在我们对中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也应当明了这种特点而不能忽视各种职业道德需要所具有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这种多样性在诊所课程职业道德教育的课堂上也大量存在,比较突出的例子是一个核心标准冲突的问题,即职业道德所应当坚守的核心标准是什么,是人的社会公平与正义理念还是当事人利益中心主义的道德观念,学生们经常会争执不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冲突,还是职业道德问题本身就存在这种矛盾的必然?这种问题可能并不会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更多的是依赖学生自己对于具体道德价值的判断。这种多样性和开放性决定了职业道德教育不可能完全通过导向性的模式进行,而必须尊重学生对于各种价值取向的偏好和选择。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给予中职生更多的做出选择和判断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尽可能地体会面对各种职业道德问题时应当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2.实践性——表现为经验的职业道德

对于具体的职业道德问题而言,运用准则和规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正困难的是当你面对一个真实的道德冲突,如何进行选择和判断。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形成为文字的经验并非真正的经验,也是不可信的经验;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才是可信的,真实的经验。正是在这样一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通过职业道德教学去发现一些平时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例如如何客观而全面地去认识道德的问题,如何看待不同年龄结构和知识背景的人对职业道德判断标准的差异性等等。

由此,我们或许能够对上述的几个问题给予简要的回答:中职生职业道德培养是一种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不仅要求在规范和准则上作为培养目标,还更要看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当向中职生提供各种信息和实践的空间,并让他们学会自己做出选择和判断,这些信息可以来自真实案例、模拟材料、规范和准则、调查报告等间接的材料,更加重要的是能够提供进行实践从而获取真实经验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刘晓音,王琳.新时期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27)

[2]李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面临的问题和强化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1(09)

[3]李国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职业技术.2011(05)

[4]高敏敏.浅谈高职生的主体性教育[J].职业.2011(12)

【作者简介】

第4篇: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等院校 会计专业 职业道德培养

[作者简介]齐励(1983- ),女,福建福州人,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管理工程系,讲师、注册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会计教育。(江西 南昌 330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075-02

财政部于2010年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该文件中多次强调了要培养职业道德良好的会计人才。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潜在会计人员(主要包括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二是对会计人员上岗前的职业道德教育;三是对在岗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其中,高校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有效教育是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基础性环节。

一、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意义

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现象严重,从毒奶粉到毒胶囊,从假学历到假慈善,各行各业都在遭受信任危机,会计行业也难以避免。因此,全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是我国的当务之急,会计行业的诚信建设也刻不容缓。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从源头开始。如果会计从业人员在学生时期就形成对道德与诚信的尊崇,那么,他们自然会在职业判断时做出符合自己道德意识观念的行为。因此,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会计信息质量。总之,良好的高校会计教育不仅要给学生完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高校目前会计专业职业道德培养现状剖析

当前,尽管许多高校都陆续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但会计人员整体职业道德似乎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相关调查显示,在即将毕业的会计专业学生中约有68%的人在调查问卷中表示,“如果将来公司负责人要求做假账,他们可能会参与作假”。这个数字令专业教师感到十分痛心,事实表明,目前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做到位,具体问题表现如下:

1.在培养目标上,重考试培训,轻道德养成。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自2005年3月1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开始实行。这些年来,依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需要,多数高校会计专业逐渐开设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如会计法规、经济法等课程。有些高校甚至专门开设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以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资格考试。这种为了“考证”而专门开设的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片面追求考试的通过率,忽略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实质性培养。这种教育缺乏实质性效果,无助于这些潜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

2.在培养形式上,重课堂教学,轻实践体会。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涉及的职业道德问题较为复杂,不仅与会计实务紧密相连,还可能涉及人际关系、职位晋升等各类问题。因此,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仅靠理论方面的学习是难以获得的,更需要实践教学活动的帮助。然而,现在高校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往往还是停留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上。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教学形式单一、枯燥,在这样的培养形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此外,部分会计专业教师从高校一毕业后就直接进入高校任教,虽然有着精深的学术知识,却缺少相关社会实践经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在培养内容上,重条款讲解,轻案例教学。会计专业的许多课程都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如会计、审计、财务分析等专业课程。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大量的案例教学内容,这样才能给学生直观的、而非单纯抽象的知识,从而增强学生专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更是如此。它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对法律条款的套用,还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在面临复杂人际关系和种种利益矛盾时,在各种会计处理方法间进行正确抉择。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仅靠教师单纯的条款讲解可以给予的,必须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模拟复杂实际情况进行反复训练,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改进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思路

1.常态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实质性的培养仅仅依靠设置一两门相关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育做到常态化,只有这样,我们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够实现良好的效果。笔者建议,除了专门设置“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相关课程外,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大学阶段。例如,对刚进入学校的新生,可以在他们的基础课程中设置一些哲学课程,由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

2.积极开展相关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学生亲身感受和理解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途径。首先,专业教师可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实习,让学生结合实际工作更好地理解会计工作及涉及的职业道德问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学校可不定期地邀请企业高级会计师、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等行业资深人士来学校,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帮助会计专业学生树立职业道德信仰,帮助学生更深刻认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再次,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旁听经济案件的审理,通过对案件的深入分析来加强对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

3.强化案例教学。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加强案例教学的比重,从而使学生能够具体地认识和理解职业道德。除了利用违反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反面案例进行警戒,教师更要精选一些思想和道德内涵丰富,原则性强的实例进行诚信教育。这些正面的实例为学生提供了效仿的典范、榜样的力量,学生可以从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案例,还可以让他们模拟不同的实务情况,扮演相关的角色。在模拟真实工作案例的场景中,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在不违背职业道德规范和会计、审计准则的前提下做出正确有效的抉择。这种案例教学不仅使课堂更加生动,还可以使学生在模拟实践中逐步培养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4.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的校园氛围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良好环境。通过赞扬诚信行为,谴责会计造假,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在诚信氛围中受到教育和同化。例如,可以适当地采用“无人监考”的考试形式,让学生在缺乏监督完全依靠自律的情况下考试,给予他们在面临诱惑时维持诚信的锻炼机会。此外,主题班会也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形式,比如,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在班会上举办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辩论赛,帮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从内心深处接受会计职业道德,形成高尚的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板报、校报、校园广播等也都是有效的宣传工具,通过定期刊登或报导与诚信相关内容,宣传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诚信的校园文化。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是多方作用的结果,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与奋斗。优秀职业道德的养成,不是靠死记硬背获得的,是长期教育、潜移默化的成果。只有同时具备高超职业技能和高尚职业道德的人,才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也只有德才兼备的会计人员,才能在未来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J].会计研究,2010(10).

[2]李慧.基于威尔逊道德教育理论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1(9).

[3]王立彦.会计师职业道德与责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第5篇: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范文

关键词:职业道德;培养;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66-01

技工学校学生是国家人才建设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现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技工学校在加强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

一学校德育体系的建立

首先,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学生教育服务部门第一责任人担任成员,党群工作部、学生处、院团委、德育处负责抓具体工作,分工协作,如:院团委负责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感染和熏陶;德育处则以政治理论课为主导,研究学生的心理动向、健康状况,开展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等;学生处以班主任工作为主,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学生会工作、各部门的协调工作等。教学和管理体系的建立,为职业道德培养构建了基本的框架。

其次,做好德育规划。技工学校学生有明确的职业方向,要根据学校的整体要求,结合企业管理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二职业认识

技工学校学生带着希望、也带着疑问和彷徨,他们从走进学院的那天起,即关注着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学习的专业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门专业?该职业在社会中的发展状况?他们都迫切想了解。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职业认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学生只有对自己的职业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面对新环境树立学习的信心,建立起积极认真的态度。如请前几届的毕业生回校讲讲自己的成长过程,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实习工厂,参观附近企业的生产车间,了解工业上的产品成果等。因地制宜,创造条件,把职业介绍课开展得生动有趣,为下一步职业道德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在日常管理中进行职业道德培养

学校在日常管理中可结合企业规范,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进校的那天起,要求学生必须佩带“学生卡”、穿“工装”,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工厂里佩证上岗、着装整齐的习惯,培养企业主人翁意识。班主任一开始就抓好学生宿舍的管理,定时定期进行宿舍清洁卫生检查,把这里作为一个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起点。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进行量化考核,建立长期稳定的奖惩制度。日常管理从生活、从细节开始,长期坚持,有利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部分。

四在学习生活及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技工学校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各方面素质差别较大,在学的基础上,学校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把职业道德的内容贯穿在各种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中。

1.进行教育改革。改变过去教师只管上课或实习的状况,每位教师要利用上课前5分钟对学生进行做人做事的要求,每次实训前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是否符合规范,场地卫生是否干净等。让教学实达到“传道授业”效果。

2.与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许多乡村来的学生比较内向怯懦,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可以通过多渠道的交流,找到共同进步的突破口。交流是多形式多方面的,班级里可以做一个“班级邮箱”,班主任和德育处可以利用“班级邮箱”与同学们进行书面的交流,可以用QQ邮箱等,不但可以给学生与老师、与领导、与学生之间提供一个书面交流的机会,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通过交流,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者同样可以向同学们传递信任、理解、关怀和期望等诚恳朴实的职业道德品质。

3.组织学生技能比武,组织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如:学习高技能人才楷模知识竞赛,党史、团史、校史知识竞赛。每学期组织班级男女篮球比赛、排球比赛,歌咏会、演讲赛、诗词朗诵、个人才艺展示、社团活动等的开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集中于全面成才的追求与奋斗之中,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提高个人技术,增长才智。培养企业需要的团队精神、集体协作和互相配合的品质。

五在职业实践中体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区别于一般道德的这种特殊性,是它具体的体现在职业活动中,如果不与每个职业成员的切身生活体验、实际觉悟水平联系起来,就很难使这些道理打动人们的心灵深处,培养出职业道德情感,磨练职业道德意志。技工学校学生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锻炼:

1.实习训练。

技工学校实际操作约占学习时间的1/2,有的专业还达到2/3,在实习教学中,职业道德的培养变得具体和直接。例如,学习机械加工、数控技术、电工、焊工及维修类的学生就要加深领会和实践“爱厂如家,尽职尽责 ”;“遵守厂纪厂规,安全生产,团结协作,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产业工人职业道德。

在汽车修理行业,有的修理工利用某些顾客不懂汽车知识的弱点,要求顾客更换零配件,甚至以次充好,给消费者留下安全隐患。在某些企业,有的人利用工作职务的便利,泄漏与企业生死攸关的秘密,换取个人利益,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些不但是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也触犯了国家法律。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无论学什么专业,技术工人的职业道德都要求我们“学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是我们将来作为技术工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

在生产实习中同学们将深切地感受到职业规范、职业道德与自己是如此的息息相关。

2.走出学校,体验各行业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修养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实践,贵在自觉。对职业道德有了充分的认识,并产生了一定的内心情感体验,还需在社会生活中进行艰苦的职业道德意志磨练。

第6篇: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范文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财会教学;应用;意义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工作者在市场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专业能力就成为了我国会计教学中的难题和重点。职业道德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财会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更有利于提高我国整体财会队伍的水平和能力。因此,在财会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从业意识,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我国会计工作的整体实力,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职业道德教育在财会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众所周知,财会工作是一项复杂、难度较高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审核力和耐心。在这种情况下,各大院校进行财会教学培养财会人才时,就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勤奋好学、不畏艰辛、谨慎细致等工作理念的传达,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学生在从事会计工作中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减少学生在工作中的失误,最大程度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财会教学的过程中,加大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还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从多个方面提高财会教学的质量。

2.有利于提高财会工作的准确度

财会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对投资人、债权者甚至政府的经济决策都起着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加大财会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力度,可以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认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财会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身在工作中的严谨度和诚信力,进一步促进财会工作的精准发展,为我国政府、社会和各大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依据。在此过程中,进行财会教学的单位或机构,要充分了解当前社会所需的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标准,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促进财会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职业道德教育在财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充分发挥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无论是以往的应试教育,还是现在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财会教学中也是这样。要在财会教学中加大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就必须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以身作则,从自身的行为举止、仪态礼仪和思想道德方面来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从老师的身上学到正确的思想和道德。另一方面,教师要站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角度为学生剖析当前的财会工作现状,在财会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普及相关的职业道德理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诚实守信、遵循规章和不做假账在财会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财会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将职业道德融入财会教学中的每个环节

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因此,在财会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使学生对职业道德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在此过程中,学校或者老师可以组织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和理解。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财会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普及传播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树立和培养。

3.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如果在财会教学的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一味的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观念的传统灌输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创设有关职业道德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问题或者案例的思考,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增强对职业道德的理解,获得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每一位学生的问题理解和案例分析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职业道德的教育,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促进自身的职业道德发展。

三、结语

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也是教育机构或者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职业院校或者教育机构的财会教学质量和水平决定了此学校培养的会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在财会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我们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最大化的实现我国会计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梁秀丽.浅谈职业道德教育在财会教学中的实践[J].劳动保障世界,2015,(29):62.

[2]曹依江.财会专业教学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4):120.

第7篇: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范文

【关键词】电信企业 职业道德 教育建设

电信企业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是其文化和精神发展的首要内容,尤其是对于具有特殊性质的服务行业,职业道德的加强是必须实施的,而且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服务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无形中促进职业道德成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依据,所以职业道德的建设对电信企业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电信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现状

随着电信企业的发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电信企业在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其职业道德的建设水平较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尤其是近几年的建设过程中,着实出现了制约性问题。

首先电信企业在进行职业道德建设时,存在急于求成的态度,不注重细节的建设,例如电信企业中在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时,只是抽取空闲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并没有运用到员工的实际工作中,造成实际与理论存在严重性的脱轨,而且对职业道德教育建设知识的讲解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在职业道德建设缺乏约束性的同时,导致理论知识体系的不连续性。

其次是职业道德教育建设力度的欠缺,电信企业中的工作体系和类型是有差别的,部分员工服务于台前,还存在部分员工服务于幕后,但是无论工作性质如何,职业道德的建设是面向全体电信员工的,电信企业中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建设时,更偏重于台前服务人员,存在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偏差性理解,导致电信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参差不齐。

最后是电信企业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考核与评价体系,电信企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中,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提升电信企业整体职业道德教育的有利保证,但是现代电信企业中极其缺乏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导致工作人员在职业道德教育建设方面没有约束感,促使职业道德建设的效果不明显。

二、电信企业中如何提高职业道德建设

电信企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不仅是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更是树立电信企业形象的体现,促进电信企业协调统一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基于电信企业中职业道德教育建设的实际,提出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

(一)加强电信企业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

伴随目前市场体制的变革和经济市场的发展,部分企业扭曲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所以加强电信企业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建设与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联的规章制度,利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提高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自觉意识,促进电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平衡发展职业道德与企业经济,例如电信企业实施的职业道德课程教育,即是加强电信企业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最佳表现。

(二)综合性发展职业道德建设

电信企业中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综合提高员工素质和端正态度的思想建设,例如电信企业在进行职业道德建设时,首先针对电信企业中资历比较深的管理层,发挥管理人员的示范作用,之后将职业道德思想建设实施到各个部门,同时以竞争的形式鼓励各个部门积极学习职业道德教育,电信企业中职业道德的环境氛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企业内集体氛围的形成促进企业职业道德的综合性建设与发展。

(三)电信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深化

电信企业中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将职业道德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同时提高电信企业的公司形象,例如电信企业中专门设立的“服务窗口”,以此作为电信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示范团队并作为电信企业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标准,同时针对企业中职业道德非常优秀的部门给与实际性的奖励,以促进电信企业整体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和提升。

三、提高职业道德建设在电信企业中的意义

电信企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人们更加注重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 在严格的职业道德管理下,促进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的提升,所以积极地建设电信企业中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保障电信企业在社会上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电信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四、结束语

目前电信企业处于行业转型的趋势下,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电信企业在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促进职业道德教育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电信企业职业道德国际化方向的发展,同时提高电信企业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范丽.关于电信企业营销模式及创新策略的初步探讨[J].科学之友,2010(16).

第8篇: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范文

关键词:民族职业学校学生 职业道德 社会实践 培养

职业道德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是民族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教育的具体内容。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呢?我认为,职业道德教育除了课堂上的纯理论灌输以外,更应重视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并作为一种主体途径贯穿于始终。下面谈谈学校课题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研究以来的主要做法:

一、认真上好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

认真上好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的理论依据与必要前提。民族职业学校要将职业道德教育列入重点教学内容,使学生系统地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理解从职业的道德准则,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挑选了那些政治素质好、职业道德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职业教育课教师,并确定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重点。我们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适应各种职业活动的道德要求内容与体现具体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内容。这样就便于学生联系自己专业的特点来加深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上,我们一改纯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而是联系社会实际,结合学生存在的一些情况,采取“实例介绍”、“专题讨论”、“集中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针对问题讲,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大大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学生喜闻乐见,而且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另外,我们还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于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教学之中,形成了一种全员负责、多渠道渗透的职业道德教育氛围。这样政治课上的理论教育就不会显得苍白,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就能自然形成。因此,认真上好职业道德课是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的理论依据和必要前提。

二、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主体途径和重要方法。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出现了招生难、办学难等一系列问题。社会需要专业人才,如果不培养一大批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出路又在哪里呢?对此,我们有目的 地带领一部分学生深入工厂、车间进行实习锻炼,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生产现状,分析企业及用人单位广阔的前景,并每年在全校各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主题班会、学生就业前家长会、岗前教育会等专题教育,使学生改变了模糊的认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学校还开展了对外加工业务,如机械加工专业为社会加工机械零件。这既是专业实用技能的大表演,又是职业道德的再学习,通过客户的严格要求可以培养学生谨慎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道德意识,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更注意职业道德的养成,真正体味到了“天生我才必有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还把学先进和增强职业道德结合起来。

首先通过优秀毕业生事迹现身说法,以此激励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这些身边的人和事都激励和鼓舞着学生。

其次,我们还把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的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有位同学拾得身份证、户口低保证及有三万余元住院费的收据的小包,交还了失主。我们便利用他的现身说法,开展宣传、表彰,并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针对各自的专业特点和内心实际写心得体会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职业情操,使学生从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目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我们坚持从实践中狠抓职业道德教育,既贴近学生,又灵活多变,打破了单纯 凭课堂灌输的理论模式,深得学生喜爱,因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独特作用和意义

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能使校园稳定、秩序井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还能提高学生明辨是非、洞察真伪、分清美丑的能力,使学生能遵纪守法,讲求社会公德,形成良好的校园风貌。

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还能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有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如学校李季同学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服装专业技能大赛获得第三名,这些事迹都和他们脚踏实地地学习和工作是分不开的。根据专业特点,焊接和机加工学生在上实训课时,必须穿工作服、绝缘鞋,无论是否本人操作同组同学必须同时在操作者周围观看,不得离开机床或焊机,以练习学生的站功和蹲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第9篇: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范文

1对学校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调查

为了解学校在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其实际效果,笔者进行了两项调查。

1.1调查学校是否开设了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

通过对所在城市开设会计专业的4所职业院校的调查,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法律道德或法制教育课程的有4所,且都安排在第

一、二学期;开设技能实训类课程的有4所;开设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课程的有2所(都安排在第五学期),每学期安排过一次有关会计职业道德专题讲座的有1所,没有一所学校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

1.2调查本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职业道德相关课程后的实际效果

调查分两组进行,第一组的对象为一二年级未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153位学生,第二组的对象为三年级参加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107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是否参加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成为学生接触会计职业道德的标尺,但这仅仅是形式上而已,大部分学生是出于考试需要,并未在思想层面认知;学校开设的法律道德等课程未能达到向学生传导会计职业道德信息的效果;学生对会计工作情境缺乏认识,认为“会计诚信”离自己很远;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越来越被社会“同化”。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待加强。

2原因分析

2.1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尚未真正融入专业教学体系

学校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安排中,过去主要强调会计理论知识,侧重学历教育,后来通过示范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引导,开始注重对师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训课程所占比例得以提高,出于验收和就业需要,“考证”成为学校教育的又一侧重点。但对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还仅停留在枯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层次上,造成学生片面追求实用和自我专业价值,使今后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培养失去了先天基础。

2.2缺乏浓厚的会计文化氛围

学校的专业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实质,通常的做法是挂几幅会计名人像、贴几句会计法规、布置一间展室,学生在入校时参观过一次后就大门紧锁。而日常教学工作围绕考试考证转,学生管理工作围绕校纪校规转,课外活动围绕文娱体育转,没有将教育教学及学生活动与会计职业道德培养有机结合,达不到文化熏陶、潜移默化的效果,无法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识。

2.3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专业脱节,教学形式陈旧

学校开展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思想道德及法制教育为主,一方面理论性强、不易理解,另一方面,课程内容没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化层次,与会计专业也缺乏紧密联系,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大部分的职业道德教育在“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教师反复说教的情境下开展,形式僵化,学生被动接受,其结果自然是“左耳进右耳出”;多媒体教学化身为放法制录像;难得有一次案例教学,又由于案例简单、缺乏新意、答案一目了然而变得无思考价值,学生自己都觉得参与讨论“太过幼稚”,也就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

2.4社会现象冲击学校道德教育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社会风气却变差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学校德育造成了强大的冲击,真善美的学校教育和假恶丑的社会现象形成了两种对立,这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青年学生来说,很容易导致他们道德情感的迷失。

3加强学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3.1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计划

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职业道德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将“法律道德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渐进教育理念运用到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中,设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系列课程。通过“职业生涯与规划、法律道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经济法、会计法、就业指导”等课程的开设,循序推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3.2加强学校专业文化建设

要努力开拓新形势下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校园专业文化建设。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文体活动各个方面,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3.3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

在开展专业理论教学时,教师除了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外,还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融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例如,出于粉饰会计报表的目的,将本应费用化的利息支出进行资本化,就会虚增当期利润。教师应指出,这是会计制度所不容许的,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抵制这种违法行为,使知识的外延得以延伸,陶冶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操。积极开展校内实训教学,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实训中要注意变换学生的岗位角色,使学生熟悉实际工作中的业务处理流程,了解各岗位的职责要求。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知识。

同时,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并将实践中遇到的有关职业道德问题加以整理,作为案例教学的内容,补充教材的理论知识,化解学生在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认知矛盾,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