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文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考古发掘的材料看,距今6000多年以前的社会是基本平等的。但从距今6000年前后开始,不平等现象陆续出现,这就是社会复杂化。社会复杂化表现为贫富开始分化,一个氏族部落中某些成员的权力开始凸显。为了占有资源,不同部落之间开始发生冲突和斗争等。从许多遗址呈现的面貌看,其社会发展阶段显然已进入社会复杂化高级阶段,也就是古国阶段。
社会复杂化后,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向王国社会转化的呢?对于王国社会,我们已知的最早标本是距今5500年到4300年的浙江良渚遗址,其重要标志就是强制性权力高度集中和膨胀。从良渚文化开始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个阶段都叫作王国阶段。当然,王国阶段还可以划分为几个小阶段。如果说良渚文化是王国阶段的第一个小阶段,夏、商两代则是第二个小阶段,进入西周便开始了第三个小阶段。此后,秦国崛起,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统一,标志着从王国到帝国的转变。
进入帝国阶段后,国土范围大大扩大,民族文化融合的程度大大提升,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自耕农耕作制代替了井田制,举荐和任免制代替了官僚世袭制,法律也不断规范化。这些都是帝国的特征。
我们到了那里,看到小河沟里的养鱼池都结满了冰。本想下去到冰上玩耍,我决定先试试冰的厚度。因为河边没有很粗的树枝,所以我搬起一块大石头,用尽全身力气扔向冰面。只听啪嗒一声,这个伪装厚实的冰面现出了它的原型:冰面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窟窿,下面隐约可见小鱼的身影 。幸亏我没轻易下去,否则……
我们又继续前行,那些鱼塘都显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我把这些“蒙面人”一个个打出了原形!
再往前走有一条小溪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看了看周围没有木板什么的可以利用 。因为水很浅,我就搬来一块又一块的大石头,三下五除二就搭起了一座石头桥,我和妈妈顺利通过了小溪,还帮要过路的人搭了一座桥。
谈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就不能回避一个问题——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肇始,中华文明被认为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古代文献中对黄帝、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述均为后代文献的追述,其中还有不少神话的色彩。正因如此,在学术界,很多人对中国是否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持怀疑的态度,部分国外学者甚至至今仍然怀疑中国史学界已基本形成共识,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夏朝是否为真正存在过的王朝,他们认为古代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应从已经被商代甲骨文所证明的商王朝开始算起,如果夏王朝不是实际存在的王朝,那么中华文明的历史不仅没有五千年,就连四千年都没有,只有三千多年了。要想消除社会上及学术界存在的上述怀疑,传世的古代文献资料是无能为力的,只有依靠考古发掘来获得新的资料,让最新的考古学研究成果作为判断中华文明是否有五千年历史的根据。
自1920年代中国考古学诞生以来,大量考古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郭沫若等老一辈历史学家通过出土的商代甲骨文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铭文研究商周时期的社会,可以说是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端。1980年代前半,以夏鼐先生《中国文明的起源》、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各地文明起源“满天星斗”说为代表,可以作为中国学者研究中华文明新阶段的开始。对当时以追溯文明要素(青铜器、文字和城市)的起源为主要内容的文明起源研究发挥了引导作用。1990年代,中华文明形成的研究,以对礼制产生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则可以作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代表。
《史记·夏本纪》中较为简略地记载了夏代的历史。这些文献是否可信,学术界是存在不同认识的。经过九十年来的中国考古发现和研究,我们对夏王朝的历史有了一个逐渐清晰的轮廓性了解。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夏王朝的文字,以至于对于夏王朝的历史还不能像商王朝那样确切地论证,但大量考古资料表明,夏王朝是实际存在的,而且在物质、精神和制度层面都已经是经过了初步发展的文明,并非文明社会的初始阶段。
至于夏王朝建立之前的历史,也就是《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时代,主要要靠考古发现提供资料。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各地大量重要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梳理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发展脉络、论证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特别是各地发现的距今五千到四千年间的社会明显分化、权力出现并日益强化的一系列考古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史记》等古代文献中有关五帝时代的记载,并非凭空杜撰,空穴来风,其中的确传递着一些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
但是,中华文明是否具有五千年历史?这个问题仍然是一个有待中国学术界认真研究和论证的问题。要论证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必须回答以下问题: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为什么会经历这样的发展历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促使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作为中华文明主要物质内涵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创造与精神文化的发展的具体状况如何?
对于这些关系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迄今为止,由于缺乏较为系统的综合研究,远未得出较为系统的认识。中国学者对上述有关自己文明的一些基本问题拿不出较为系统的见解,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汗颜的事情。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迄今历史学或考古学者的研究多是单枪匹马地进行,缺乏同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协作,特别是缺乏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积极参与。因此,在一些关系到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问题(如在夏王朝诞生前夜是否发生过大规模的气候变化,是否发生过大的洪水、中国古代冶金术的起源和工艺技术发展过程)上,学者们的研究大都脱不出推测的范围。此外,由于对文明的理解不同,对开展文明起源研究的方法不同,多数研究集中于对社会分层的分析,对作为文明形成的重要基础和重要内涵的经济、技术和组织及其与文明形成关系的研究重视不够,也是制约研究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是为了改变迄今为止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存在的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2000年底“夏商周断代工程”告一段落之后,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项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参与研究人文科学重大问题的国家工程开始启动。
迄今为止,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了十年,分为预研究(2002~2003年)、第一阶段(2004~2005年)、第二阶段(2006~2008年)和第三阶段(2009~2015)等几个阶段。
预研究阶段从古史传说和有关夏商时期的文献研究、上古时期的礼制研究、考古遗存的年代测定、考古学文化谱系、聚落形态所反映的社会结构、古环境研究、早期金属冶铸技术、文字与刻符、上古天象与历法、中外古代文明起源的比较等研究视角设置了九个课题,初步摸索出了一套多学科结合研究文明起源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各个课题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或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线索。为正式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夏,科技部正式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内容为“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的中原地区文明形态研究”。即文献记载的从五帝时代,经历夏代到商代初年,是中国古代王权和国家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具体内容的是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中原地区,相关考古学文化分期谱系的精确测年、自然环境研究、聚落形态所反映的社会结构研究、经济技术发展状况研究、文明形态研究。
之所以考虑将中原地区作为探源工程第一阶段的研究区域,一是这一区域有预研究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该地区考古工作起步最早,七十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考古资料,有关文明起源的研究基础也比较好;加之该地区是夏、商王朝的诞生地,流传下来较多的古史传说和历史文献。
探源工程第二阶段(2006~2008年)把研究的时间范围扩展到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空间范围从黄河中游扩展至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内容涉及该时间段中各个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年代、环境、经济技术和社会结构。
2009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阶段——“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针对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和文物保护存在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三个研究方向共18个课题研究。其中“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方向7个课题,即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期间,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的考古学文化年代谱系的完善和文明化进程中重大事件的年代学研究、自然环境变化与文明演进关系研究、技术和生业的发展及其与文明演进的关系研究、都邑性聚落和各个区域中心性聚落的综合研究、精神文化的发展状况研究和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的整体性研究;此外,还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与支撑研究”方向7个课题、“文物保护与展示关键技术研究”方向4个课题,有的已经启动,有的拟在2013年以后启动。
探源工程如何开展研究
1 运用聚落考古的方法,以最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和权力强化程度的各地都邑性遗址作为工作重点,注重对其布局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处于都邑核心地位的大型建筑基址、高等级墓葬和祭祀等特殊功能的遗迹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考古发掘。与此同时,在中心性聚落周围开展区域聚落分布调查,研究都邑和这些中小型聚落的关系,探讨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结合各地表明社会上层集团等级身份的特殊物品——礼器,来分析当时社会的分化、特别是权力的出现、构成、性质和强化程度,进而判断当时是否已经出现了王权和国家。
2 注意对当时的社会进行立体的复原。
以对社会上层的研究为重点的同时,兼顾对社会中下层的生活、社会组织、社会地位与作用的考察;
在以都邑性遗址为工作重点的同时,选择各地区的中心性聚落为研究重点,并点面结合,通过对各地这些中心性遗址周围聚落群分布状况的系统调查,研究这些中心性城邑与周围中小型乡镇村落的关系,从一个侧面探讨当时的社会组织与结构。
3 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研究中华文明的物质内涵和文明社会得以建立的物质基础;分析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环境背景、社会背景、经济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人群之间的互动关系、贵重资源的流动等。
4 研究的重点并不是局限于对文明要素的追溯,而是将这些“要素”视为文明社会的物化表现形式,重点研究各种“文明要素”在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变化。
5 把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看作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从总体上把握,即注意将发展的连续性和发展阶段性研究相结合兼顾,既注重发展过程,又注重阶段性变化。
6 不仅要探讨“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还要回答中华文明为何会是如此起源和发展的?换言之,既要探讨“过程”,又要探讨“原因”“动力”和“背景”。对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做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2、江南园林的代表——水绘园。到了南通肯定要去江南园林的代表水绘园了。水绘园始建于明朝,是典型的苏州园林建筑。水绘园依水而建,园内植物茂盛,花卉繁多。曾经也是名人雅士的汇聚之所。
3、南通博物馆。想了解一个地方,就应该去当地的博物馆看一看,通过博物馆的陈列,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南通博物馆始建于1905年。是晚清状元,张謇创办,是中国最早的历史博物馆。展馆内主要展品以美术,历史,书画等物品为主。近5万件的展品记录了南通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现在的南通博物馆,已经成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激励后世子孙,发扬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4、慈禧太后为其提名——定慧禅寺。一个千年古城的历史发展,除了他自身的文化以外,和他的宗教文化也是分不开的,在南通市有一座定慧禅寺,据说是隋唐开皇十一年建造的。是一座非常奇特的山门北向的千年古刹。是保留较完整的,隋代特色建筑。慈禧太后也曾来到此地,为这千年古刹提名。
快乐礼仪
今天下午的主题班会课上,我们观看了关于文明礼仪的电视剧《快乐礼仪》,主要讲了:主人公文明懂得许多现代礼仪,另外一位主人公礼仪懂得许多古代礼仪,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故事。在故事中讲了很多家庭礼仪、学校礼仪、课堂礼仪等等。
中国是传统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很多优秀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文明礼仪逐渐被更加先进的现代文明礼仪所取代,我们现在的文明礼仪是非常规范的,对于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要求,我们的小学生就要遵守《小学生守则》,守则要求我们,热爱祖国、尊敬老师、爱护公物、团结同学等等。但是,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不文明的现象,比如:乱扔垃圾、破坏公物、不尊敬老师等等。相信以前不遵守文明礼仪的同学,看了今天下午的《快乐礼仪》一定会认识自己的错误,认真改正,那么我们的校园将会变成文明的校园。
从世界科学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众多古代文明很难水到渠成地发展为近代科学,他们或者湮灭,或者徘徊于停滞状态,或者在衰落后转移到其他文明。例如,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十分发达,但它在近代科学的门槛前却一直徘徊不前,直到西方科学传入之前,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学。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印度以至美洲和非洲的古代文明都像中国一样发展了非常成熟的经验性技术,但均未能由自身产生近代科学,这些类似的现象中必有共同的原因。只有西欧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后,由于特定的历史机遇,近代科学才幸运地得以产生。可以看出由古代文明孵化出近代科学的成功概率是如此之低,从古代文明(包括古代宗教神学、自然哲学、社会制度、成熟的经验性技术等)中产生近代早期实证科学的过程中,各民族都不约而同地遇到巨大障碍,这种障碍似乎是文明发展史自身所内在的,是一种难以逾越的关节点,我们不妨把各民族文明史的这种共有的断层现象称为“科学峡谷”。
值得说明的是古希腊也存在“科学峡谷”现象,古希腊文化虽然曾经很繁荣,出现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亚里士多德那样的科学开拓者,但是古希腊最终未能出现实证科学,反而一步一步地走向衰落。虽然古希腊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到了西欧,但是古希腊文化和西欧的近代科学之间不仅有地域的差别,而且在时间上间隔了一千多年,因此可以说古希腊像其他古代文明一样在其发展史上也出现了衰落现象,并且也有共同的导致文明衰落的原因。虽然西欧吸收了古希腊文化的优秀成果,但主要是西欧自己特定的历史条件导致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那么在西欧科技史上是否存在“科学峡谷”现象呢?答案是肯定的,西欧曾经笼罩在中世纪的黑暗中,科学徘徊在停滞或处于倒退状态,这种长期停滞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峡谷”。不过当特定的历史条件具备的时候,科学思想的发展就会越过科学峡谷,从而形成近代早期的实证科学。
二 对“科学峡谷”现象的解释
如果想用科学的动力机制合理解释“科学峡谷”的成因,那么就要分析早期实证科学产生的社会基础:(1)科学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2)古代生产与技术之间的关系;(3)科学与社会思想解释系统之间的关系。
原因之一:近代早期科学难以应用于生产
与社会系统被划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意识两个方面相对应,科学也具有两种基本功能,其一是科学的认识功能,科学理论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等问题的回答,对作为生存环境的自然界进行解释和认识的渴望是人的生存本能。其二是生产功能,人们不断地创新生产技术,以便更有效地改造自然,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获得生存。
根据科学是否具有生产力功能可以将科学史大致上划分为两个阶段:无生产力功能阶段和有生产力功能阶段。在无生产力功能阶段,科学没有生产力功能却有认识功能,科学和技术相互分立,二者各有自己独立的发展史。这一阶段包括从自然哲学的思辨到务实证科学的早期形成,在西方科学史上指大约17世纪以前的科学历程。近代早期实证科学属于这个阶段,仅有认识功能而无生产力功能。汤浅光朝认为,“16世纪的技术仍然缺乏精密科学的基础,必须了解到它们与今天的技术之间还有着深刻的差异,那时的经济史和技术史与当时的科学史基本上没有什么很深的关联。”[1]
在科学的无生产力功能阶段,不仅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等的自然学无法应用于日常操作,而且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的天文学、力学,拉瓦锡的化学理论,道尔顿的原子理论都无法应用于生活、生产之中。贝尔纳认为近代早期科学没有生产力功能,他说:“直到18世纪末,科学获益于工业,远多于它所能给予工业的,在化学和生物两方面,至少要再过一百年,然后科学家才能给出任何可以取代或改进传统的方法,而生物学方面甚至还要更长些。”“磨机的改良还要掌握在磨工的手里,炮的改良掌握在铸工的手里,为期都相当久。”[2]在当时看来,科学的用途莫过于解释自然现象,满足人们的认识需求,而不考虑生产的效用。
另一个阶段是科学的“有生产力功能”阶段,在西方是指17世纪以后近代科学得到成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科学既具有认识功能又具有生产功能,科学与技术由分立走向了融合,相互促进。当然,在某一阶段有无生产力功能是就总体相对而言,具体到某一学科理论对生产力的贡献,情况则有所不同。
在科学的有生产力功能阶段,某些科学理论与生产应用相结合,转化为生产技术。前者指导后者如何操作,这样科学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可以看出科学具有长远的、根本性的意义,是技术创新的源泉。[3]例如,统一自然力的能量理论为制造机器所利用,电磁学则为人们提供了电动机和电话等电器,于是能量理论和电磁理论就成为一种生产力。
把科学史区分为有认识功能但无生产力功能的阶段和既有认识功能又有生产力功能的阶段,目的是想说明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前一阶段,科学发展只受认识需求的拉动,而处于某一社会文化中的人的认识极易受到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如经院哲学的自然学根据宗教需要解释物理学。而后一阶段,科学发展不仅受到认识功能的拉动,而且生产力功能也稳定有力地拉动科学加速发展,工业革命以后的科学发展受到生产的推动就说明这一点。
原因之二:经验性技术与古代生产的互洽拒斥实证科学的形成
在科学只具有认识功能的阶段,技术一般来源于生活和生产,而不是从科学理论导出,因此那时的技术是经验性的。古代社会的生产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人们凭力气和双手劳动。由于简单的工作本身不需要非常复杂的工具,不需要在经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很远。从经验到技术几乎可以不经过任何中介,人们仅需将经验经过各种形式的类比,就可获得非常实用的技术。例如,鲁班见到带齿的小草在挂破人的皮肤时非常厉害,于是就类比到铁制的锯子可以有效地锯断树木。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都是经验性技术。为了实用的目的,古人仅凭直觉和灵感,经过多次尝试和试验,面不是进行理论研究,就发明了这些技术。至于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制长生不老的仙丹有关,在炼丹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化学药品反应的经验。不是依靠理论的演绎,而是对化学药品的爆炸性的注意导致了火药的发明。正像亚里士多德所说:“从经验所得到的许多要点使人产生对一类事物的普遍判断,而技术就由此兴起。”
经验性技术不仅来自于经验性实践,而且它还基本上满足了工业革命以前的生产需要。古代的生产都是手工劳动,经验性技术可以灵活适应各种各样的特殊环境,仅凭经验性技术就能完成全部劳动过程。一个人可以不懂科学理论,而只凭经验和模仿就能够成为一名好农民、好猎人或好木匠等。经验性技术是以学徒形式世世代代相传下去,在劳动中人们是以直觉和常识去判断类似的事情怎么做,而不是学习某种理论来指导。
在古代和近代早期经验性技术与生活、生产之间可以相互适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科学则被排除出这个联合体之外,几乎成为与生产、生活无关的东西。在古代社会,经验性技术与生产之间愈是相互适应、相互满足,科学就愈被漠视,科学与技术的分立状态就表现得愈明显。例如,中国的李时珍根据中草药的长期试用性医疗实践总结出系统的《本草纲目》,这种中草药知识自成一体,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医疗需要,人们认为不必再进行探求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在西方,人们没有中草药知识,然而疾病必须治疗,人们就开始寻找某种化学药品对人体治疗的有效性,因此西方人对中草药知识的欠缺反而成为他们研究医疗化学的动力。
经验性技术和农业、手工业形成了具有稳定结构的生产系统,这种稳定性拒斥科学作为一种新要素的加入;另一方面,早期实证科学本身并没有生产力功能,新要素的加入并不能使生产系统的品质提高而促使系统演进,因此科学与“技术—生产”系统只能倾向于分离。
原因之三:思想解释系统的稳态拒斥实证科学的形成
每个民族都需要一个思想解释系统以对自然界和人的存在作一个自圆其说的假定性的说明。个人有自我意识,社会也必须进行自我意识。人类只有搞清楚自己所生存的世界,才能确立自己行动的目的和价值,才能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利用和改造自然。人们渴望得到关于世界的合理解释,从而形成一种自觉的生活模式。在目前人们看来,各种解释系统只是具有相对性的假设,但人们在当时看来却是符合日常经验的,是合理的。宗教神学、自然哲学和近代科学在不同的时代都被认为是正确的解释系统。每一个文明都有自己的解释系统,例如在古希腊社会中,自然哲学成为主要的解释系统,而在中国主要解释系统是伦理学、天道观。这些思想解释系统形成的原因是由那一区域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特定的因素来说明,但是那些解释系统已经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内核,形成了定势,并以一种惯性保持下去。宗教神学、自然哲学、伦理学或者科学思想等解释系统的稳定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否则就会出现思想空穴,并且这种空穴会迅速为其他理论所填充。如果思想空穴被影响力很大的具有反叛性的理论所填充,社会就会出现振荡,因此,社会统治阶层尽力控制思想解释系统以利于自己的统治。基督教神学把人定位于上帝的奴仆,中国封建社会把人定位于天命和伦理纲常。东方和西方都对自然进行了解释,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哲学。这些思想解释系统扩张为文化传统的形式,使人们安于现状。
古人往往对先人为主的思想解释系统感到满足,不会自觉地提出新的理论。古人相信,当时社会所认同的理论解释都已经相当清楚明白了(有时是神学的解释),似乎再没有什么可以探求的了。犹如几乎所有的哲学大家都相信自己的理论是最正确的,但后来都被证明它们不过是思想进程中的一个环节。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图像会有不同的知觉,知觉一旦形成则难以相互转变。这说明人们对某种解释感到满足时,很难转换到新的解释模式。
人们对自己民族的社会思想解释系统的满足会导致难以提出一种与原解释系统相矛盾的实证科学的解释,古代稳定的思想文化形态作为保守力量与近代科学思想作为革命力量基本上是相悖的。前者作为稳态系统愈是稳定,对后者的拒斥力愈大。人们对解释系统感到满足后,力求改进具有生产力功能的实用技术,而不会意识到进行科学研究可以用于经济的目的。这种满足会阻止近代科学的形成,于是出现了科学的惰性(长期保持科学的无意识状态)。丹皮尔说:“印度对医学以外的其他科学贡献贫乏,或许部分的是由于印度宗教的缘故。”[4]
没有科学基础的实用技术难以超出经验所能及的范围,古代社会的经验性技术在达到一定的丰富程度之后将会出现巅峰,巅峰则意味着停滞。如中国在战国时期就出现铁制农具,但直到明清仍无多大改进。中国的经验性技术在唐宋基本上达到了巅峰,以后一直徘徊不前。可以说科学理论的含量是技术进步的标尺,只有科学理论才使经验性技术突破了经验的范围。科技含量是生产力的标尺,而生产力则是文明的标尺。如果一个民族的科学发展长期处于停滞之中,则意味着这个民族的危机。一旦该民族遇到毁灭性灾难,就可能导致它的衰落、湮灭,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就是例证。无怪乎世界上的几个文明古国在近现代大都落后于欧美后起工业国家。
科学发展的进程不仅由科学本身所决定,而且更主要的由社会因素所决定。目前科学哲学的研究转向社会学便说明这一点。科学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社会需要科学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决定了科学史的进展。古代和近代早期的科学缺失了最主要的动力——生产力功能,科学仅仅受到认识需求的驱使。某种社会思想解释系统有时得到社会的维护,有时遭到社会的反对。因此科学认识功能易受社会因素的左右,它对科学的动力作用也变得很不确定,于是“科学峡谷”的形成在情理之中。
三 西欧发生科学革命的独特条件
诸多古代文明或者处于停滞状态或者衰落了,西欧为何能够跨越“科学峡谷“呢?在近代科学形成的世纪里,西欧拥有独特的历史机遇以克服科学发展的障碍。
(一)近代科学之所以在西欧产生,重要原因是西欧借鉴和吸收了很多其他文明的文化精华。
西欧文明在时间上居于四大文明古国和古希腊、古罗马等许多文明之后,它可以继承这些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在地理条件上,它可以与亚非欧各民族便利地相互往来,进行科学文化交流。“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往往与不同民族在文化上的大汇合、大交流分不开。”[5]“13世纪传入欧洲的科学思想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大部分相互关联着的体系,它在力量和范围上都远远地超出了早期用西方拉丁文所知道的东西。事实上,直到7世纪,它的一般原理一直统治着欧洲科学。”[6]欧洲人用了一个世纪来消化吸收这些知识体系,又用了一个世纪,使在这一新基础上的科学达到了顶峰。西欧从古希腊那里继承了自然哲学中形成的理性传统,成为近代科学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中古社会既没有科学建制也没有科学教育,科学往往只是有闲阶层的活动,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倘若不继承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就,科学活动的星星之火难成燎原之势。
(二)思想解释系统的稳态被打破。
资产阶级的兴起和封建宗教保守势力的抑制之间的尖锐矛盾,在思想上表现为实证科学对宗教神学的英勇突击。贝尔纳说:“直到封建秩序的束缚被资产阶级的兴起所突破,科学才能进展。”[7]自12世纪以后数百年里,工商业的发展为新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温床,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兴起必然反对与之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急需建立新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科学的兴起准备了必要的文化条件,而观察和实验则是证伪经院哲学的自然学中的错误命题的最有效的工具,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科学作为一种思想解释系统取代经院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斗争意义。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打破了经验性技术与古代手工劳动互相适应的生产系统。
工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急剧扩大,新的工业部门陆续出现,工业生产是以开发新资源为特点。商业则开辟新市场和原料产地,随之航海业兴起,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日增。原有生产模式不能够满足人口的增长和新市场的开辟所带来的消费需求的增长,必须采取新的生产方式,如分工作业的工场手工业。一般而言,工商业区域比同时代的农业区域具有更发达的科学,说明工商业比农业更有利于科学的发展。工商业的发展拓展了人们活动的广阔天地,如纺织业、采矿业、远洋航海等,这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经验基础。罗素说:“新事实的洪流汹涌而来,人们起初只能让这洪流挟持着往前涌进。那些老思想体系显然错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托勒密的天文学以及盖伦的医学,再勉强扩展也不能包容已有的种种发现。”[8]新经验需要新理论来解释,而科学理论是力图统一所有经验事实的假说。
新事实、新生产方式需要以实证科学作为解释性的知识背景,工商业阶层主导的社会生活也需要重建新的思想解释系统。近代科学具有革命性的认识功能,它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新信仰和新价值观。虽然早期实证科学对实际生产并无多大益处,但是它具有与工商业生产相匹配的认识功能,另外它还能够满足个人的好奇心,因此那时人们尊重科学。贝尔纳在《历史中的科学》一书中写道,“所谓自然哲学(指近代科学)是受重视的,甚至是高贵的职业,而它的获奖者在维护之中,就正是为国争光。”[9]
总之,近代早期的实证科学在欧洲形成,由于其没有生产力功能,不能归因于实际的直接的经济需求,而应主要地归因于科学的社会认识功能——作为与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新技术相匹配的知识背景,作为政治文化思想解释系统的革命工具。在欧洲,古希腊理性传统得以传承,古代社会思想解释系统的稳态得以打破,工商业的发展扩大了作为科学基础的经验范围等因素都使科学的认识功能得到了极好的发挥,推动着近代科学跨越科学峡谷。当近代科学发展到能够衍生应用技术时,生产力功能便开始发挥作用,推动科学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汤浅光朝.科学文化史年表[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45.
[2][9]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81、283.
[3][6] Stokes.Donald E.Pasteur's Quadrant[M].Published by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97.2、25.
[4] W.C.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9.
[5] 萧子健主编.简明科学技术史[M].西安: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7.71.
[7]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序)[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Ⅷ.
題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填空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
1.
的兴衰、交融和变迁,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画卷。
2.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
的发祥地。
3.
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的形成
奠定了重要基础。
4.
利用尼罗河河水灌溉沿岸和三角洲平原的农田,把尼罗河变成了“粮仓”。
5.
于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6.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7.
是迄今为止已经知道的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8人们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9.
不仅使人们对不同文化特色有了深入了解,减更有助于不同文化取长补短,共存共荣。
10.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种
,更是一种智慧。
二、选择题。
(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印度文明发祥于(
)。
A.
两河流域
B.
黄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长江流域
2.古埃及文明发源于(
)。
A.非洲东北部
B.恒河流域
C.亚洲北部
D.拉丁美洲
3.汉字字体先后出现的顺序是(
)。
A.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草书
B.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
C.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
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
4.鸮尊是(
)的历史文物。
A.埃及
B.印度
C.中国
D.巴比伦
5.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东北平原
C亚马孙平原
D成都平原
6.中国西南地区模仿花鸟鱼虫等姿态的舞蹈是(
)。
A
.草裙舞
B
.孔雀舞
C.
探戈
D.恰恰
7.在欧美国家,人们迎送宾客和朋友时流行(
)。
A.拥抱礼
B.
贴面礼
C.握手礼
D.双手合十
8.在东南亚很多地区,气候炎热,人们居住的房屋是(
)。
A.“牛粪屋”
B.
干栏式房屋
C.竹楼
D.蒙古包
9.下面不是俄罗斯美食的是(
)。
A.“罗宋汤”
B.大列巴
C.格瓦斯
D.热干面
10.四合院是(
)古建筑。
A.印度
B.
法国
C.中国北京
D.俄罗斯
三、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0分)
1.小口尖底瓶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
)
2.古印度人在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驯养动物,种植谷物和棉花。(
)
3.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
4.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珍藏在法国巴黎卢浮宫。(
)
5.古代文明相互之间是孤立存在的。(
)
6.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
7.北极地区终年白雪覆盖,气温非常低,所以没有动物存在。(
)
8.礼仪是约定俗成的,我们用它来表示相互尊重。(
)
9.建筑文化与各地自然环境、国家、民族以及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
)
10.在全球化时代,交往频繁,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
四、简答题。
(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写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2.四大文明古国是哪些国家?
3.早期文明除了灿烂文化外还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4.说说用餐基本礼仪有哪些要注意的?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区域文明
2.中华文明3.原始农业4.古埃及人5.殷墟
6.金字塔7.汉谟拉比法典8.礼仪9.文化交流10.美德
二、选择题
1.
C
2.
A
3.
B
4.C
5.C
6.B
7.A
8.B
9.D
10.C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
1.七大洲:亚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
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
3.
早期文明区域除了灿烂的文化外,还有医学、数学、建筑学、文学、艺术等等,它们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西藏文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雅隆-吐蕃文明兴起和古老的象雄-本教文明衰落的过程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和“水气通道”这一两位一体的地理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而在以往出版的有关象雄-本教文明和雅隆-吐蕃文明的论著中,在论述象雄文明的衰亡和雅隆文明的兴盛的原因时,对地理因素都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一、西藏文明的渊源--象雄-本教文明
象雄文明的载体--象雄的地理环境。透过所谓“象雄之谜”,我们可以勾勒出象雄文明的大致轮廓。一般认为,象雄文明的地理范围掩有几乎整个青藏高原和西亚、南亚的一部分地区,而以今西藏阿里地区为中心。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北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接西藏那曲和日喀则地区,南与尼泊尔、印度接壤,西邻克什米尔地区,属西藏高原西部高海拔地区,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地区所在地狮泉河镇,海拔约4400米。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约占西藏总面积的1/3,总人口约5.8万人,平均0.16人/公里,藏族占总人口的95%以上。阿里地区现辖日土、噶尔、扎达、普兰、革吉、改则、措勤7县。
与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进程相比,地理环境的变迁是非常缓慢的。当代阿里的地理环境折射出古代象雄的地理环境的某些特点。阿里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境内平行展布着喜马拉雅、冈底斯、喀喇昆仑三条北西-南东走向的巨大山脉,形成西藏高原由西北向东南渐次递降的最高一级“台阶”。全区平均海拔高度在4500米以上。冈底斯山脉成为南北两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部包括日土、噶尔、革吉、改则、措勤等县,主要地貌是一系列巨大的山系、高原面和宽谷湖盆的组合体,是藏北高原的一部分,属高原寒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在摄氏10度以下,年降水(雪)量75-180毫米,植被极为稀少,为藏西北荒漠及藏北高原草原区。北部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为纯牧业区,基本无农业分布。南部包括札达、普兰两县,地貌类型属喜马拉雅北坡与冈底斯山系之间的小型河谷平原和盆地,多数河谷和盆地海拔在4000米以下,河流切割较深,地形复杂。南部属高原亚寒带季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在摄氏10度以上,年降水量400-500毫米,植被较稀疏。能种植小麦、青稞、豌豆等喜凉作物,部分地区能种植温带果木蔬菜并有小片森林分布,为半农半牧区,也是阿里的主要农业分布区。
阿里是西藏高原河流较多的地区,而且是我国和亚洲一些著名河流的发源地。南部河流主要有狮泉河、噶尔藏布、象泉河、孔雀河等,属外流水系;北部河流为内流水系。境内有湖泊100多个,多属构造湖,60%为盐湖。(1)
藏汉文古籍对象雄的地理环境都有记载。藏文史籍对象雄的地理环境的记载。藏文史籍《五部遗教》将象雄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象雄,包括:1、窝角,2、芒玛,3、聂玛,4、杂摩,在吐蕃与突厥边界上;下象雄,包括:1、古格,2、角拉,3、吉藏,4、亚藏,在吐蕃与苏毗边界上。象雄东部以玛旁雍措湖与藏地为界。(2)据藏文史籍《玛法木错湖历史》记载,古代象雄曾分为十八部,与象雄王室同时,在象雄众多的部落还出现过十八个有名的国王。在最后一个象雄王李米加(Ligmirkya)被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吞并之前,象雄一直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传说其都城是“穹隆银城”。据《王统世系明鉴》记载,上部阿里三围,形如池沼,为野兽之洲;下部朵康六岗,形如田畴,为禽鸟之洲;中部卫藏四茹,形如沟渠,为猛兽之洲。
汉文史籍对象雄的记载。《册府元龟》载:“大羊同国,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东西千于里,胜兵八九万。”(3)《通典》记载:“其人辫发毡裘,畜牧为业,地多风雪,冰厚丈余。所出物产颇同番(吐蕃)。俗无文字,但刻木结绳而已。刑法严峻。其酋豪死,抉去其脑,实以珠玉;剖其五脏,易以黄金,假造金鼻银齿,以人为殉,卜以吉辰,藏诸岩穴,他人莫知其所。多杀牛字(母)牛羊马以充祭祀,葬毕服除。”象雄国王姓姜葛,由四大臣分掌国事。(4)《释迦方志》:“国北大雪山有苏伐剌拿瞿口旦罗国,言金氏也。出上黄金。东西地长,即东女国,非印度摄,又即名大羊同国,东接土蕃,西接三波河,北接于阗。”(5)
意大利著名藏学家图齐根据自己的研究认为:“在吐蕃帝国建立之前,象雄是一个大国(或宁可称为部落联盟),但当吐蕃帝国开始向外扩张时,他便注定地屈服了。象雄与印度喜马拉雅接界,很可能控制了拉达克,向西伸延到巴尔提斯坦及和阗,并且把势力扩展到羌塘高原。总之,包括了西藏的西部、北部和东部。当他受到吐蕃新兴力量的统治时,他们的南部笼统地被印度称为苏伐尔呼米、萨日热甲,而主要是称为秦那(Cina)。”并说:“西藏西部和西南部的上象雄、下象雄,即是其本部,而在西藏以北和东北部,是一个新征服的地区。”(6)
象雄王国在它最强盛的时期,其实力不仅几乎控制了整个西藏以及青海的大部、四川的一部分,而且还控制着克什米尔、旁遮普、巴尔提斯坦等地的部分地区。象雄国(或部落联盟)十八王时期所控制的范围,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青海省东部、四川省西部,南接尼泊尔和印度。古代的象雄是“蕃”地的政治和宗教中心。一般认为,象雄分为内、中、外三部:内象雄包括现在的阿里、拉达克等地;中象雄在卫藏一带;外象雄在多康等地。
总之,从上述藏汉文史籍记载可以看出,象雄地理环境的特点为:位于青藏高原西部,处于西亚、南亚和中原的交汇地带;地域辽阔,以狮泉河、象泉河和孔雀河三大河谷地带为聚落的中心,聚落平均海拔为3000-4000米;气候寒冷、干旱,属高原寒带干旱-半干旱气候,以畜牧业为主。
象雄文明的内涵。据考古研究成果,阿里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在阿里高原的日土、革吉等县境内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标志着远古人类早在距今1-2万年以前已经在阿里生活和劳动。(7)这表明,以阿里地区为中心的象雄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西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象雄文明具有丰富的内涵。据本教经籍《强玛》载,吐蕃赞普聂墀在位时,从象雄传入了十二“因派箴言”:1、神圣的箴言,保护的学问;2、恰的箴言,兴旺的学问;3、献祭,驱除魔鬼的学问;4、视觉世界的辛,召唤死者灵魂的学问;5、迁居的需要,洁净的学问;6、态度的箴言,消除的学问;7、医疗诊断,造福的学问;8、占星术的计算方法,命运的学问;9、九种仪式,咒文的学问;10、获得了高飞学问的鹿;12、九滴的占卜,预见的学问;12、神奇的箴言,云游的学问。(8)上述记载难免带有宗教色彩,但是从中可以看出象雄文明内涵丰富,并且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象雄文明主要由本教、象雄语言、象雄医学和历算等方面构成。
象雄是藏族的原始宗教本教的发源地。本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它是在藏族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吸收萨满教和西亚原始宗教的一些成分形成的。8世纪以后,本教受到佛教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经典和神祗的系统宗教。本教的发展分为3个时期:笃本;伽本;觉本。笃本和伽本被称为黑本,是原始本教;觉本被称为白本,是系统化了的本教为本教的主流。本教主要崇拜天、地、水、火、雪山、湖泊等自然景观。重贵右巫是本教的重要特征。本教的经典有五宝库:基础宝库;高上宝库;纯洁宝库;总宝库;行宝库。本教《大藏经》则是本教经典的集大成者。其代表经典为《十万龙经》,分为黑、白、花三部分。因此,雍仲本教的传播过程,也就是象雄文明的传播过程。据本教史书记载,象雄本教传入吐蕃,是在聂墀赞普时期,止贡赞普曾消灭本教,布德贡甲又复兴本教。
象雄医学是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敦煌出土的《藏医针灸法残卷》的最后一段写道:“以上械治文书连王库中也没有,是集一切疗法之大成,加之吸收了象雄深奥的疗法写成。”(9)据本教文献记载,辛饶米沃的八个儿子中,栖布赤西被认为是医学的始祖。藏医学的产生受到象雄医学的影响。在藏医药中,“橄榄”和“苦参”等药名至今仍然保留着象雄的语汇。并且,藏医针灸的灸法和主治内容,同汉地中医的针灸有所不同,而其中的许多原理和操作手段同象雄的医学却有着直接的关系。(10)
象雄的占、卦、禳等理论,在米旁朗杰嘉措的《象雄吉头》(Zhangzhungjuthig,见《米旁全集》德格版)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象雄艺术较为发达,自成一体。岩画,在日土、革吉、改则都有发现,岩画点的海拔高度达4300-4800米,均位于现今的荒漠地带。岩画的技法传统,可分为3种形式:雕刻绘制在崖面、崖荫;雕刻在天然石块较平整光洁的一面;用红色矿物质颜料绘涂于崖面、崖荫。(11)
象雄文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1、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的渊源,构成西藏古代文明发展的第一阶段;2、本教文明是象雄文明的核心,象雄文明的特色是本教文明;3、象雄文明本质上是牧业文明。
象雄文明形成的原因。地处高峻的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之间、地理环境干旱、封闭的象雄,为什么会成为西藏文明的渊源?
第一、独特的地理位置。象雄处于中亚、南亚、中原的交叉地带,成为这三大地理区域联系的枢纽,受到这三大区域的强烈影响;第二、西亚、南亚和中原文明的交汇点。象雄处于西亚文明、南亚文明和中原文明交流的中心区域,在象雄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吸收和借鉴了这三大文明当中的一些成分,尤其是丝绸之路畅通时,象雄成为联系这三大文明的纽带之一,三大文明是象雄文明的源头活水,成为象雄文明兴衰存亡的重要因素;第三、民族迁徙的走廊。在古代,象雄成为中亚和南亚等地区民族迁徙的必经之地,“西戎”或“西羌”受中原王朝开疆拓土活动的影响也向西迁徙,到达象雄,民族迁徙和民族融合,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为象雄文明的兴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总之,象雄文明的形成取决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它是在具备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前提下,经过藏族先民的实践和创造,在民族迁徙的进程中,在吸收和借鉴西亚、南亚和中原三大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象雄文明对雅隆文明的影响。象雄文明与雅隆文明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它对后起的雅隆-吐蕃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辉煌灿烂的吐蕃文明即是在象雄文明与雅隆文明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象雄同雅隆很早就有往来,早在聂赤赞普登上王位之前,雍仲本教就已经为雅隆部落所接受。据说,辅佐聂赤赞普登位的十二贤人就是象雄来的雍仲本教传教徒。崛起于山南琼结的雅隆部落在其势力扩展到后藏时,已与象雄接壤。由于雅隆文化晚于象雄文化,其发展水平显然低于象雄文化,因而在青藏高原的中部和就形成以本教文化为核心的象雄文明由西向东辐射的态势,象雄语汇、医学、历算等相继传入卫藏,据本教经典《强玛》记载,聂墀赞普在位时,传入了十二“因派箴言”。(12)而对雅隆文明影响最大的,即是象雄文明的核心--本教,在公元7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之前,本教在近600年中一直是藏民族的精神支柱,主宰着藏民族的心灵。在聂墀赞普和止贡赞普时期,本教文化两次从象雄传入雅隆,对吐蕃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构成吐蕃文明核心的藏传佛教,即是在与本教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
象雄的灭亡和象雄文明的衰落。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大事纪年》记载,公元719年,吐蕃灭大、小羊同,将其并入吐蕃版图。汉文史籍对此也有记载:“至贞观末,为吐蕃所灭,分其部众。”(13)吐蕃王朝崩溃之后,象雄之名亦随之消失,西藏西部代之而起的,是“阿里三围”和古格王国。9世纪,吐蕃王室后裔贝科赞之子吉德尼玛衮在王朝崩溃后逃往阿里,受到布让土王扎西赞的拥戴,以其女卓萨廓琼相嫁,并推举他为王。吉德尼玛衮有3子,晚年将他们分封3处,“长子贝吉衮占据芒域,次子扎西衮占据布让,幼子德尊衮占据象雄。”(14)占据芒域的一支后为拉达克王国,位于现克什米尔南部;布让一支后为古格王国吞并,位于现普兰县境;象雄一支即古格王国。随着象雄的灭亡,在西藏西部高原上活跃了近千年的象雄文明也走向衰落,并融入雅隆文明,西藏文明从此进入了雅隆-吐蕃文明时代。
二、雅隆-吐蕃文明兴盛与象雄-本教文明衰落的原因
雅隆-吐蕃文明兴盛与象雄-本教文明的衰落,是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人文环境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
象雄文明衰落的原因。1、象雄王国是氏族制时代的部落联盟,并未形成政治上的真正的统一;2、象雄王国以游牧经济为基础,难以抵御重大的自然灾害,不能持久地凝聚和维护部落联盟,没有能力建立统一的王权国家;3、中亚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东征胜利,琐罗亚斯特教受到沉重打击而衰落,本教的源头波斯文化对象雄的影响减弱,4、丝绸之路的萧条,使象雄丧失了文明交汇点的优势,象雄文明的源头活水几乎枯竭。5、本教的衰落,动摇了象雄王国统治的精神支柱,削弱了象雄王国的实力,为强大的苏毗、吐蕃征服和吞并造成了良机。
雅隆文明的载体--雅隆的地理环境。雅隆文明的兴起,得益于该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雅隆地区主要包括现在的山南地区,山南是指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总面积为8万多平方公里。山南的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雅鲁藏布江自曲水至加查一线支流密布,相间的连绵山地和宽阔河谷构成山南的北部;以南是湖盆地形,相对平缓,喜马拉雅山雄踞于山南的南部。
山南主要是指雅隆河谷地,雅隆河发源于乃东县南部的雅拉香波神山,总长80多公里,流域面积920平方公里,流经乃东和琼结县境。雅隆合与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即是藏族的发祥地泽当。由于地处青藏高原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的过度地带,山南为典型的高原河谷平原地区。处于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山脉之间,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横贯其中部,江面开阔,支流众多,河谷广布,河谷两侧山地的高处是牧场,山腰是森林,谷底和河口是肥沃的农田,这里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加上印度洋暖湿气流的润泽,为该地区农、林、牧、渔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最适宜于青稞、荞麦、小麦等高原农作物的生长,自古有“西藏粮仓”的美誉。该地区的立体自然环境,造成立体的经济形态,有利于雅隆地区经济的发展。
雅隆河谷所在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支流拉萨河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湿润,灌溉方便。《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称该地为“天之中央,大地之核心,世界之心脏,雪山围绕一切河流之源头。”
雅隆文明兴起和象雄文明衰落的原因。随着雅隆部落的逐渐壮大,到了止贡赞普时期,即以灭象雄本教势力为借口,从拉本和古辛等本教经师手中夺回了权力。止贡赞普说:“在雅隆这块土地上,我的王权同雍仲本教不共戴天。”(15)这说明,象雄的壮大,已对雅隆部落构成了直接威胁。
由象雄文明发展到雅隆文明,是这两大文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的结果,其中,喜马拉雅山和雅鲁藏布江这两大地理因素,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影响不容忽视。雅隆王朝战胜象雄王国,主要有3个因素:人文环境;人的因素;地理环境。
(一)人文环境--农牧结合的文明战胜牧业文明。雅隆文明的摇篮泽当,是传说中的猕猴食不种之谷变人的地方,反映出当时的采集农业生活。而传说中迎请聂赤赞普的十二位本教徒,是“有贤德的牧民”。(16)这表明,雅隆文明的特点是半农半牧,农牧结合;而象雄文明则主要是牧业文明。藏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证明,在青藏高原,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是最佳的经济方式,单纯的牧业生产方式,不仅其社会经济基础十分脆弱,而且难以造就基础深厚、影响深远的文明。
雅隆部落的生产方式经历了一个由单纯的牧业发展到农牧业结合的过程。吐蕃最初称“蕃卡六牦牛部”,聂赤赞普从忧虑牦牛之患到约束牧养牦牛,说明雅隆部落先是野畜牦牛,后驯化为家养,开始由牧业向半农半牧转化。在吐蕃第九、十代赞普时,据说“吐蕃七贤臣”中的茹拉杰及其子拉布果噶为大臣时,为雅隆部落驯养了牛养,并知道了夏天储草供牲畜冬天食用的道理,还发明了采集草籽和耕作农业,懂得开垦土地辟为农田,引水灌溉,制作犁和牛轭。并且能够烧木为炭,冶炼矿石,提取金、银、铜、铁等金属,以及在河上架桥等。(17)这表明,在雅隆河谷,农业已取得了主导地位。
在达日年赛赞普时期,雅隆部落的农牧业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商业贸易日趋频繁。出现了度量衡。为城镇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由于雅隆河谷经济的大发展,雅隆部落的实力大大增强,从而为其走出河谷、向外扩张创造了条件。随后,雅隆部落将“诸小邦中的三分之二均置于其统治之下,本巴王、阿柴王(即吐谷浑王)、昌格王、森巴王(即苏毗王)、象雄王等均被征服,娘、贝、嫩等氏族亦被纳为属民。”(18)
上述表明,雅隆河谷的发展历程,是农牧业生产不断进步的历程,也是雅隆部落不断向外扩张的历程。雅隆文明兴盛与象雄文明的衰落,实际上是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战胜牧业生产方式。从宗教原因来说,象雄王国以本教为统治的精神支柱,而吐蕃王国则以西藏化的佛教(即融入了本教成分的佛教)为其统治的精神支柱,吐蕃王国由以本教立国,转而放弃本教,接受佛教,这表明本教与佛教斗争和融合的结果,是佛教最终战胜本教。雅隆-吐蕃文明的兴起和象雄-本教文明的衰落,标志着西藏古代文明重心的南移,从此,卫藏就成为西藏文明的中心。
(二)人的因素--松赞干布的雄才大略。如果没有外力的影响,单靠雅隆部落自身的力量,要冲破以本教文明为基础的象雄王国的统治格局是非常困难的。雅隆部落的首领松赞干布先与象雄王朝的公主李图曼联姻,正说明他开始掌政时默认这种现实。这时,来自北方、东北方、西方、西北方的压力,使古老的象雄王国这个庞大的部落联盟穷于应付。松赞干布看准了这个机会,决定实现他的统一意图,安定后方,打破本教的统治局面,动摇象雄王国的精神支柱,于是娶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为妃,建立大昭寺以兴佛教,摆脱象雄王国的羁绊。然而,雅隆王朝西部和北部,还存在着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以及突厥人的威胁。因此,松赞干布又与唐朝联姻,与文成公主结婚,利用唐王朝的力量来壮大雅隆王朝的实力,以取代象雄王国的统治。同时,以佛教代替本教,并将本教诸神请进佛教寺庙,使之成为佛教的护法神。这就巩固了吐蕃王国的精神支柱。(19)松赞干布创制藏文,引进佛教,发展经济,与唐朝交好,征服小邦,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不仅建立了杰出的文治武功,而且通过与象雄、尼泊尔、唐朝等地区和国家联姻的方式,娶了5位公主,吸收和借鉴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和技术,为吐蕃的强盛注入了活力,使其整体实力大大地超过了象雄。这样,雅隆-吐蕃文明的兴盛与象雄-本教文明的衰落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三)自然因素--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气通道的影响。据地理学和大气物理学的考察和研究成果证明,由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而形成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具有“高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的特点。大峡谷的形成,为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上打开了一条通道。雅鲁藏布江水气通道,是印度洋暖湿气流溯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而上,北抵青藏高原腹地的必经之路。经此通道向青藏高原输送的水气量,居高原外围各处向高原输送的水气量之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气通道”对地理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表现在:1、大峡谷水气通道的存在,造就了我国大陆上的降水之最;2、水气通道提早了大峡谷地区雨季的到来;3、水气通道哺育了季风型温性冰川;4、水气通道的存在减小了大峡谷高山区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5、水气通道促进了南北生物的交流;6、水气通道庇护了一些古老生物物种。
水气通道对西藏的影响。由印度洋来的暖湿气流,经西南季风吹向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沿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向北输送,经过大峡谷拐弯顶端后,大部分水气再沿易贡藏布溯江而上,直抵念青唐古拉山南麓。水气通道的影响最北可越过念青唐拉山到达那曲地区的嘉黎附近,当地年降水量近700毫米,高于同纬度青藏高原上各地年降水量的近1倍。水气通道使印度洋暖湿气流不断向东北输送大量水气,当副热带西风槽前的西南气流控制青藏高原东南部及其南侧地区时,不仅给该地区带来大量降水,而且还会在高原东侧地区产生大面积暴雨。暖湿气流通过大峡谷输送到高原内地,滋润着藏东南,带来藏东南特殊的气候环境。
喜马拉雅山系通常可分为东、中、西三段:东喜马拉雅山脉是整个山系最湿润的部分,具有独特而完整的湿润类型的垂直带谱;中喜马拉雅山脉湿润程度不如东部,而且南北翼差异十分明显;西喜马拉雅山脉气候干燥。西藏高原地势的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由于高原冬半年受高空西风带制约,夏半年受湿润气流的影响,形成东南湿润、西北干旱的明显差异。加上西北毗连着极端干旱的亚洲中部荒漠,可降水汽甚微,这种地域分异就更为突出。阿里以山地荒漠和荒漠草原为主,向西与克什米尔的山地亚热带森林草原及灌丛草原相连。温度、水分条件地域组合呈现从东南暖热湿润向西北寒冷干旱递变的趋势,表现出山地森林--高山草甸--山地/高山草原--山地/高山荒漠的带状更迭,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分异特点。(20)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沿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北上的水气通道,其影响最北可达那曲地区的嘉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区所受暖湿气流的影响最为突出,而山南雅隆河谷受益最大,造成了适宜于农牧业的气候;地处西藏西部的象雄,几乎没有受到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因而气候寒冷、干旱,不利于农业的发展。这种地理条件的差异,导致了象雄文明基础脆弱,雅隆文明基础牢固,从这个意义上说,雅隆-吐蕃文明的兴盛与象雄-本教文明的衰落,是由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的。
总之,雅隆-吐蕃文明的兴盛与象雄-本教文明的衰落,是由人文环境、人的因素和自然环境三者的合力造成的。从西藏古代文明的这两大系统兴衰因素的比较可以看出:象雄文明的兴起,外因的作用大于内因,象雄内部的地理、人文、人这三个因素都不优越;雅隆文明的兴起,则是内因的作用大于外因,雅隆内部的地理、人文和人这三个因素都优于象雄。其中,地理因素,尤其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和“水气通道”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前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只注意到了人文环境和人的因素,而忽略的地理环境这一重要因素,更没有认识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气通道对西藏古代文明的影响。在生产力不发达、人类征服自然能力弱小的古代西藏,地理环境对西藏社会和西藏文明发展的制约作用尤为明显。因此,阐明地理环境的作用,揭示雅鲁藏布大峡谷对西藏古代文明的影响,对解开“象雄文明衰落之谜”、认识吐蕃文明兴盛和吐蕃帝国崛起于西藏中部(卫藏)的原因是大有裨益的。
注释:
(1)郑度等:《中国的青藏高原》,第200页,科学出版社,1985年;索朗旺堆主编:《阿里地区文物志》,第4页,西藏人民出版社。
(2)图齐:《西藏画卷》[Tibetan Painted Scrolls],第737页,1949年;《五部遗教》第32叶,德格木刻版。
(3)《册府元龟》卷958《外臣部》。
(4)《通典·边防六·大羊同》。
(5)(唐)道宣:《释迦方志》遗迹篇第四。
(6)图齐:《尼泊尔两次科学考察报告》,罗马,1956年版。
(7)索朗旺堆主编:《阿里地区文物志》,第4页,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
(8)噶尔梅著,王尧等译:《本教史》,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一,第290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
(9)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第215页,民族出版社,1980年。
(10)常霞青:《麝香之路上的西藏宗教文化》,第61-62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阿里地区文物志》,第9页。
(12)噶尔梅著,王尧等译:《本教史》,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一),第290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
(13)《唐会要》卷99“大羊同国”。
(14)萨迦·索南坚赞著,陈庆英、仁庆扎西译:《王统世系明鉴》,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
(15)扎西坚赞:《本教史·嘉言库》藏文木刻版,第125页。
(16)释迦仁钦著,汤池安译:《雅隆尊者教法史》,第28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
(17)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巴卧祖拉陈瓦:《贤者喜宴》。
(18)黄颢译:《贤者喜宴》,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
(19)《麝香之路上的西藏宗教文化》,第218-220页。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1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
1.中世纪封建制度和教会神权统治下的文化落后
中世纪的文化落后,不单受制于政治腐败、战争频繁,阶级斗争阻碍着生产的发展,生产落后、经济贫困、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不利于文化发展。统治阶级为维持政权,扼杀世俗教育,禁止、仇视世俗文化教育活动,反对文学和艺术,宣扬神权中心与来世主义。中世纪的美学不以文艺为主要审美对象,但宗教性的文艺尚存。
2.意大利发展新文化的需求
文艺复兴运动早在13、14世纪就在意大利酝酿,不仅是这场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主要的活动场所和领导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改变,相适应的科学技术需要提高,相适应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开始形成。受外来科学文化的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加速了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资产阶级在意大利最早登上历时舞台。
新的经济基础需要新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为其服务,所以新兴的意大利资产阶级有发展新文化的需求,以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制度和教会神权残酷统治和压迫。另外它是古罗马文化的直接继承者,也是古希腊的一部分,接受古典文化遗产,将古典学术再生是其发展新文化最快的捷径。
二、中国古代文明的推动影响
中国古代文明的传入,不仅带来航海术上的变革,新航线的成功开辟为其建立了新的交通网络,从经济方面讲,就此为欧洲人开辟了新市场和新殖民地,为生产提供了原料和资本,从而在物质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从精神文化方面讲,打破了闭关自守的状态、开阔了其眼界、破除了他们的封建迷信思想,提高了对新世界的好奇心同时也增加了抢占更多殖民地、获取更多利益的野心。
1.火药
火药,13、14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新兴资产阶级利用这种新型武器击败了主要靠骑射的传统封建骑士军队。火药变革了欧洲火器的发展、改变了作战方法,而且对欧洲近代社会的变革和科学的兴起,乃至人类的文明进步,都起着无法比拟的重大历史作用。
2.罗盘
罗盘,由阿拉伯商人传入阿拉伯国家,而后传入欧洲,为欧洲的历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变化。哥伦布运用罗盘测定航行路线,因此成功改写了航海历史。罗盘传入欧洲,对于西欧开辟新航线、发展对外贸易、建立殖民地以及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壮大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罗盘的传入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
3.印刷术、造纸
造纸术由中国造纸工人亲自传授,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到埃及至西班牙这条路径传到欧洲,15世纪造纸术传遍整个欧洲,引起了教育和文化宣传上的革命。在此之前西方书籍都是通过手抄方式书写在皮革上,这种方式严重阻碍文化的广泛传播,因此文化只能垄断在少数统治阶级阶层(僧侣)。中国古代文明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改写了文化传播方式,广大人民群众才开始广泛的获得受教育机会和文化知识。
三、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美学思想
中世纪的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是将普洛丁所建立的新柏拉图主义附会到基督教的神学上。经院派学者是唯一的受教育人群,谈到美大都认为美只存在于形式上,很少结合现实讨论美。在文艺复兴的萌芽阶段,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首先是反对中世纪基督教会对文艺的攻击和摧残,为文艺进行辩护。由于其反对对象是中世纪神学和美学的禁欲主义观点,他们努力恢复人体美的崇高地位、弘扬古希腊罗马的人性传统,并未完全脱离封建思想和神学的束缚,因而其斗争仍带有宗教色彩。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地位得到的巩固,重视发展自然科学,中世纪美学家所推崇的上帝是最高美的神学唯心主义观点开始被唯物主义的理性和经验替代。逐渐认识到美的规律可以用科学和技术来加以解释和总结,意大利文艺理论家们才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来总结美的规律,逐步脱离宗教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