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安全教育范文

科技安全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安全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安全教育

第1篇:科技安全教育范文

在医学领域内,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或医院内人员暴露、向实验室或医院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涵盖实验室生物安全和医院感染防控两层含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物安全知识函须纳入医学生的知识体系架构,但系统全面的生物安全教育在我国医学院校中尚未开展。对医学本科生开展生物

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医学院校各专业学生在学习、实习和工作中几乎都离不开实验室和医院,接触人体或者动物的各种体液和排泄物的机会远远高于其他专业人群。据报道,有13%的病人患有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因此,学生面临的生物安全风险较大叫。而贺志安、张景霞等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医学生由于没有接受过生物安全教育,对生物安全知识的知晓率极低,自我防范意识淡薄,也未建立相应的责任与风险意识。    

虽然生物安全已引起了高等医学院校相关专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但生物安全事故在我国仍屡有发生。2005年初牡丹江地区某高校动物实验室内发生大白鼠感染出血热事件,造成4名工作人员感染。2007年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曾发生一例流行性出血热的实验室感染事故,造成1人死亡。2010年12月,在东北农业大学“羊活体解剖”实验课上,因使用了未经检疫的山羊,导致在场的28名师生全部被布鲁菌感染。时至2017年,医院感染事件依然层出不穷,浙江省中医院一位技术人员在某次技术操作中因严重违反“一人一管一抛弃”的操作规程,导致5名患者感染艾滋病;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则因该院血液透析室违反操作规程,导致9名患者感染乙肝病毒。以上事件再次敲响了生物安全的警钟,也充分说明生物安全教育的缺失是极大的安全隐患。    

生物安全是每位初涉医学领域的人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对医学本科生而言,无论是进行病原生物学课程的实验操作,还是日后从事相关的研究或临床工作,生物安全知识都必不可少。只有了解相关知识,才能从主观上引起重视,从而自觉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实验室和医院获得性感染。因此,在医学本科生中开展生物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生物安全防护必须从源头抓起,正如日常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要从幼儿园儿童抓起一样,生物安全教育必须从本科生学习基础课程时就开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基础牢、素质高的医学专门人才。

2医学院校开展生物安全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2篇:科技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网络安全 教学 改革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000-00

1 概述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是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其本身就可以构成一门学科,涉及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密码学、数学、法律、管理等多门学科领域,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内容不断的更新,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已成为这门课程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2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课程知识近年来发展迅速,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从目前教学现状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2.1生源素质问题

目前高职的学生高考分数都不是很高,基础和素质相对不是很高,对该课程的学习有点畏惧。

2.2教材问题

目前大部分教材选取的内容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不协调,导致了课堂教学知识与实际相脱节,学生不能了解或掌握最新的网络技术,教材的内容大部分以理论为主,实训内容相对较少。

2.3教学方法问题

目前的教学方法基本沿用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训为辅的传统模式。学生学起来觉得枯燥无味,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实训设施设备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院实训室为本课程所提供的实验设备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设备陈旧、性能不足,这使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无法通过实验验证,不利于学生掌握。

3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改革与探索

3.1教学内容的改革

本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紧紧围绕着高职用应型人才培养的主线,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含取,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如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最新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与实际接轨。加大了课程实训的比例,做到理论课与实训课达到1:1比例。

3.2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3.2.1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理论教学手段上,打破以纯理论讲授教学的方式,采用了视频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一些难理解的理论知识,进行实时演示,边讲边操作,做到声像并行、视听并行,使学生感知直接、理解起来更容易,不仅充分表达了教学内容,而且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了更多的课外信息,有豁然开朗的感受。

3.2.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模拟攻击实训、启发式教学等。比如,在学习网络防火墙时,事先布置学生到网上查找3种以上的防火墙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参考价格等数据,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加深理解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并加以拓宽,比较并总结各种防火墙的优点和缺点,做到还没有毕业,就对市场上大部分防火墙的产品与性能有了深刻的了解。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理论偏多、讲授困难的情况,尽可能地收集相关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另外,还坚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如在讲帐户策略时,学生对复杂密码和简单密码的设置区别不是很清楚,为此我就要同学们下载了一款破解密码的程序,分别对自己用复杂密码和简单密码的设置进行破解,从破解用的时间和难易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写出实验心得,取得较好效果。在讲木马攻击时进行模拟攻击实训,让学生下载灰鸽子程序,在学生的机器上配置好木马程序,然后种植到我的教师机上来,我一点击该程序,立马就中了他的木马,效果良好。

3.2.3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实训课中,强调增加技能性和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步步为营。大量使用操作简单但又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如利用office本身具有对文件进行加密的功能,对自己创建的新文件进行加密,然后又下载一款针对文件解密的软件,对该文件再进行解密。当实验成功后学生兴趣盎然,主动提出了如果我有很多文件,需要对它们一一的加密吗?不需要,我们只需要把这些文件放到一个文件夹里,对这个文件夹进行加密就可以了!这就引申出了如何对文件夹进行加密、如何对压缩文件进行加密的学习要求,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由以前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3.2.4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考核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学习态度,特别是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在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中,一般都采用期末闭卷笔试,总评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容易导致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做实验不重视、在临近考试时死记硬背搞突击。对以上缺点,本课程进行了以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1)平时上课考勤和作业练习,老师最终根据学生出勤率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给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按20%记入总评成绩;(2)上机实验,老师都要检查打分,实验平均成绩按40%记入总评成绩;(3)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笔试,题型灵活多样,成绩按40%计入总评成绩。通过以上多种考核评价方式,许多学生改变了平时学习不积极、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不良学习习惯,同时也使学生改变了只重视理论学习。不重视实践能力的现象,全面检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了高分低能。

第3篇:科技安全教育范文

周六早晨,我观看了《中小学生春季安全教育第一课》节目,这档节目主要讲了中小学生安全法则,以及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怎样自我保护。下面我就谈谈感想。

如果在家中遇到了地震,一定不要慌,要找个比较坚固的地方钻进去藏好,或者躲到卫生间等面积小的地方,用双手保护头部,闭上眼睛,以防止眼部受到伤害。如果在教室遭遇了地震,先钻到桌子底下,抓住桌脚减震。等地震减轻后,再按照老师的指示,排好队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受伤了可以用衣服简单的包扎一下。不要大喊大叫,用石头等物敲击地面或水管,找食物和谁补充能量,等待救援。

如果遇到火灾也不要惊慌,先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然后再从安全出口逃离,一定不要坐电梯,以防被大火困住,可以用鲜艳的衣物在窗边挥舞,向窗外大喊,以此释放求救信号。如果大火已经蔓延到了门口,门被烧得很热,就用被子把自己裹起来,然后用凉水泼门,防止大火蔓延。

第4篇:科技安全教育范文

软件使用技巧:1、安全教育平台手机版需要注册使用,如果之前在网页版注册过账号,可以直接使用之前的账号登录。

2、安全教育平台手机版可以添加多个学生,打开软件,点击我的――账号管理,之后添加另一个学生即可,最多可以添加三位学生。

3、安全教育平台手机版可以手动更新,打开软件,点击我的,选择版本更新,之后进行升级即可。

4、安全教育平台手机版可以更换头像,打开软件,点击我的,点击用户名,点击头像,可以“现场拍照”。

第5篇:科技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网络安全技术;教学改革;微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9-0105-01

随着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网络不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网络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胁,社会对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根据社会需求,培养网络安全技术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本课程应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技术,着重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

1课程特点

网络安全技术涉及硬件平台、软件系统、基础协议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复杂多变。在高职教学中主要有如下一些突出特点。

1)知识面广。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内容包含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网络安全技术、软件配置及使用、服务器配置与应用和网络安全维护等知识,如: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加密技术,数字签名和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端口扫描和嗅探技术,黑客攻击和防范技术等,该课程涉及知识点多而杂。

2)先修课程多。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它需要的先修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系统、网络设备配置等。学生需要掌握以上课程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本门课程。

3)网络攻击手段变化快。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广泛应用,由于各种原因,网络攻击手段越来越复杂,与防范技术不断较量。因此,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地更新。

4)突出实用性。学习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能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因此学生必须能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程需要学生学会的内容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设置、使用sniffer等抓包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X-Scan等软件扫描系统漏洞、提升Guest用户权限、WinRoute过滤规则、用PGP加密软件发送邮件、使用sessionwall等入侵检测软件对网络进行实时监视、用ISA防火墙软件设置网络过滤规则、远程桌面连接、灰鸽子的内网上线配置、Snake跳板、EasyRecovery的数据恢复等,通过以上实训,学生能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防护。

2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侧重相关知识的实际综合运用,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

1)教学内容改革

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内容多而杂、且更新速度快,在64学时内不可能将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全部学完,这就需要教师精心挑选典型的内容,重点突出当前最紧急最重要的网络攻防内容。本课程按照网络安全防护过程划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事前预防:本部分主要是对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的介绍,包括网络安全概述、操作系统安全常识、病毒知识介绍。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网络安全面临了哪些威胁;理解网络出现安全威胁的原因;掌握操作系统有哪些安全漏洞;掌握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如何实现;掌握网络病毒及其防治。

事中检测与治理: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关于网络运行过程中的相关安全技术,包括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黑客攻击与入侵检测、虚拟专用网、网络通信安全和Web的安全。这部分内容是网络安全课程的重难点及疑点,学生学起来比较费劲,教师应在这部分内容做精心的准备。

事后恢复:最后一部分主要内容是关于在网络安全事故发生后如何恢复的技术,包括数据备份技术和安全恢复技术。

2)教学方案的改革

网络安全课程的实验环境要求复杂,需要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硬件设备;还需要扫描、抓包、网络监控、加密等软件工具。目前各大高职院校都存在设备不足且落后的局面,因此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已经拥有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并针对各自的情况制定严密的教学方案。

微课教学法。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由于《网络安全技术》这门课程难点疑点较多,且动手操作点较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到非常吃力。教师录制的微课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课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观看,还能动手反复操作,做到轻车熟路。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简单介绍完理论知识后,马上动手演示网络安全攻防过程,学生跟着教师动手操作实验,即边学边做。因此把上课地点安排在多媒体实训机房。多媒体实训机房包含的设备有:投影仪、麦克风、手写白板;60台安装了若干网络安全防护软件的计算机;10组交换机、10组路由器、10组防火墙、10组入侵检测系统等。

案例教学法。本课程内容复杂但也非常精彩和引人入胜,可以用非常有趣的例子作为项目引导学生。如:熊猫烧香病毒、特洛伊木马的电影、QQ被盗、密码破解、网络抓包监控等有趣案例来吸引学生主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形成性考核包括了学生的期末笔试部分、出勤、平时表现等组成,这种无法体现职业岗位需求。本文提出采用以证代考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参与工业与信息化部全国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考试项目(NTC)。NTC考试侧重于实用性,考试内容涵盖实际工作内容,考试内容充分体现技术应用的特点,能真正反映应试者的真实工作技能。以NTC考试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使学生能与将来的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第6篇:科技安全教育范文

①开始形成: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亚、非、拉等地区成为西欧资产阶级疯狂掠夺金银财货和获取廉价原料的狩猎场(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②初步形成:18世纪60年生的工业革命,进一步刺激了对这些地区的原料需求和商品销售。火车和轮船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和普及,加快了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

标志:伦敦逐渐成为世界金融贸易的中心。

影响: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不断扩大,先进科学技术广泛传播。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被迫打开门户,卷入世界市场体系之中;一些国家则改革政治与经济结构,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①完全确立: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阶段)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已经形成。

特点:①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加强,全球贸易体系初步形成。

②世界范围内的地区分工初步显现——经济全球化启动:(具体表现为)其中,欧美工业国是主要的工业品生产地与资本输出国,亚、非、拉农业国沦为它们的经济附庸、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

与此同时,世界已无“世外桃源”。19世纪末掀起的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狂潮让几乎所有国家和民族都被迫卷入国际政治漩涡。

②加快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全球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

表现:1948年,由23个国家签订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多边贸易协定。

⑤深入发展:到80年代,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表现: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经济在此基础上,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5年宣告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空前加强,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大力增长。

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之日起(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已经形成),经济全球化就已启动。到20世纪初,一个全球贸易体系初步形成。然而不久,这一进程被两次世界大战打断。

二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

到80年代,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表现1:跨国公司既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又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特点:它以整个世界为生产、经营的领域,推行全球发展战略,

作用:加强了各国经济联系,并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往往伴随着私人资本竞争的无序性,对东道国的民族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助长了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平稳。

表现2: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二战结束后,为了解决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问题,1947年10月,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以多边协定的方式,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但是,关贸总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后,各国开始筹划建立世界性贸易组织。1994年,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国际会议正式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WTO)。

从1995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作。它是独立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经过多年谈判,中国于2001年12月加入该组织。

性质: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诞生的国际贸易管理和仲裁机制。

作用:它共有五项功能:1促进多边贸易协议的实施与运作;2为新议题提供谈判场所;3推动争端的解决;4执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5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进一步融合全球经济政策的决策。

特点:它实行非歧视原则、互惠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二、发展不平衡与全球性问题

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又引发了大量全球性问题:

问题1、经济全球化凸显了世界经济体系所固有的不平衡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矛盾与日俱增。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加大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异。“南北关系”日趋紧张。

应对:1964年,发展中国家组成“七十七国集团”,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口号。

问题2、经济全球化使能源消耗增速,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进,能源危机与能源冲突迭现,人类环境也因此变化,出现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水土流失、陆地荒漠化、水资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现象。

应对:针对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已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推行节能政策,加强循环经济: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简称“联合国环境署”)的推动下,陆续通过《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全球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重要文件和公约,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问题3:经济全球化加大了人员与物质的高度流动性,公共卫生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焦点。各种流行性疾病传播速度加快,危险程度增加,造成的国际威胁也更大,如艾滋病、禽流感等。

应对:为了应对这种威胁,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各国加强科技合作,增进信息交流,努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第7篇:科技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工程;安全;教学

一、高校建筑工程专业安全技术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建筑工程教育以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为主干课程,突出建筑基础、设计理论、建造技术,而对于建筑工程安全技术知识方面的内容较忽略。高等院校在建筑安全教育工作中,应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但许多院校,没有把建筑安全教育列入教学课程,或者不够系统化。有的院校仅将建筑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城市与建筑防灾这门课程,且学时少。正是这样的做法,使得培养的学生存在以下问题:在对建筑安全的认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先天不足;在专业知识形成过程中,缺少安全意识的培养,知识结构缺陷明显。已开设安全技术课程的院校,又存在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而且教材不系统、不规范,跟不上专业教学发展的需要,以致培养的安全专业人才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不能适应或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胜任工作。在目前版本不多的建筑安全类教材中,多数理论性较强,涉及的内容过多较杂,结合实践不够,学生兴趣不高。

二、建筑学专业建筑安全教育教学改革

要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正在将过去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现象改变为以学生自主运用信息等手段、主动学习为主。探索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将传统单一授课方式向多元现代化授课方式转化,采用常规方法、多媒体方法以及网络教学方法等综合手段授课,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调研和课题作业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特点。对于建筑工程安全技术教学,具体的做法如下:

1.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安全意识。在原有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建筑安全教学课时,加强实践教学。课程结构方面,在安全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增加建筑安全设计内容,使学生了解建筑防火、防雷、防洪、抗震、安全疏散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建筑安全系统设计的原理、相关规范及其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了解工程师对建筑安全所负有的法律和道义上的责任。在专业课程中,也穿插相关安全知识的讲授,以进一步深化建筑安全和建筑规范方面的知识,多方面强化学生的工程安全意识。

2.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建筑安全技术课程内容多、实践性强,既要讲授理论,又要联系实际。充分采用多媒体手段,结合案例教学,加强交流与互动,这样学生才不至于觉得枯燥、乏味。教学过程中,可邀请工程企业经验丰富的安全工程师给学生讲课和指导,或开展专题讲座。专家们结合实例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印象深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分组案例分析、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分析材料,阐述观点,并回答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实行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丰富了第二课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对安全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强化了学生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实践能力。

3.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1)强化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非常必要且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感性上对灾难危害性的认识,也是增强潜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给出的案例中,可增加相关的设计资料及施工过程,如各种图纸等,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建筑安全灾难,更理性地认识安全技术。在平时学生自己的课程设计作业中也容易联想到曾经看到的反面案例。(2)结合实例强调重要性。建筑学安全类知识实践性较强,一些在课堂上反复讲解才能使学生明白的问题,到了施工现场,学生目睹实物理解就简单多了。因此,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培养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可通过现场参观教学,让同学们觉得书本上的知识就在身边,触手可及,激发起他们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平时注意观察的习惯。同时,学生对事故的危害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认识到工程安全技术的重要性。(3)模拟虚拟事故现场教学。建筑工程安全内容多,学生在学习时分不清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所学内容不能尽快掌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工程安全情景展示法、安全事故模拟、演习、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乐在其中,主动思考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源、影响因素及预防救治措施,学生们兴趣高,教学效果良好。(4)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充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文字、图片、动画及现场录像结合起来,可以对感官提供多种刺激,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生动、灵活。(5)考核方式改革。工程安全技术课程实践性较强,针对课程特点,采取卷面考试和分组实践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避免了学生的机械记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科技安全教育范文

1.安全教育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有关联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的一种义务。与专项安全教育不同,学科的安全教育是渗透性的教育,是教师把安全教育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它是经过教学内容的过渡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因此,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渗透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有关联,这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例如初中化学有关“水的净化”的教学可以进行“野外饮水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教师不能为了需要而随意在任何课堂硬生生地插入一个安全教育,这样会破坏课堂教学,安全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安全教育内容必须具有实用性

教师实施的安全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个体自我保护技能的形成,所以教育内容必须具有实用性。实用性是指对于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设计安全教育内容时,应该多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分析当地多发事故的成因,总结出有关易发事故的教育内容,使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另外多结合近期国内外的热点事件,如问题食品、矿难、火灾、污染事件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这些重大事件展示在学生面前,这种教学手段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更利于教师实施安全教育。

3.安全教育内容必须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安全教育的对象是中学生,教师设计的安全教育内容必须与中学生现在和将来的安全有关,而且要让他们容易接受,这就要求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的统一,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这种统一是容易达到的。多媒体教学容量大,内容和形式可以多变,特别是动画和视频,能满足学生的感观需要,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科安全教育内容的设计方法

安全教育内容设计工作主要包括确立安全教育主题、素材的搜集和整理、课件的制作等,设计思路有以下几种。

1.由教学内容确立安全教育主题

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每个单元都有与安全教育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是初中所有学科里最容易结合安全教育的科目。由教学内容确立安全教育主题是最常采用的设计思路,最简便的方法是:在备课前先搜集罗列出适合使用的、尽可能多的安全教育主题,再与各个教学内容一一对照,使主题与教学内容对号入座。在备课时则根据安全教育主题搜集案例或其他素材,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搜集案例和素材的工作并不是难事。下一步工作则是整理素材和设计制作课件。例如“酒精”这一教学内容的安全教育主题可以设计为“不要酒驾”,再根据这个主题在互联网上搜集有关因酒驾发生交通事故的视频和相关素材,把这些内容穿插在教学课件中。

2.由安全教育主题选择教学内容

在特定情况下,因学校安全工作或是形势的需要(如近期出现了严重安全事故等)确立一个安全教育主题,教师根据这一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安全教育内容设计。如某学校因学生在夜间使用蚊香而发生失火事件,在这种情况下,确立的安全教育主题可以是“安全用火”或是“火灾自救的方法”, 选择相关联的教学内容为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的“燃烧和灭火”。如果有多个教学内容可以选择,应按照“就近”的原则,所谓“就近”就是教学时间最接近、安全教育内容与教学内容最接近,前者可优先考虑。如某地有几个未成年人因钻进密闭的垃圾箱烤火取暖而窒息死亡,有关联的教学内容有“氧气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的性质”等,教学时间最接近的内容优先选择。

3.由案例确立安全教育主题再选择教学内容

每年国内外都有一些重大事件发生,这些事件会成为社会新闻热点,其中有部分属于安全事故,化学教师应该多关注这些事件,从中选出一些典型事件作为安全教育的案例。教师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确立一个安全教育主题,再依据主题选择教学内容。例如从广西龙江河镉污染这一案例可以确立的安全教育主题有“如何防止重金属污染”、“ 实验室如何防止水体污染”、“注意野外饮水安全”等。与第一个主题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有“盐”或“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与第二个主题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有“绪言” 或“水的净化”; 与第三个主题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有 “水的净化”或“溶液”。可见同一案例可以确立不同的主题,同一主题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主题或选择教学内容。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永恒的主题,安全教育内容的好坏关系到安全教育的成败,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科的安全教育将在学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运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9篇:科技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互动式教学

作者简介:李祥春(1979-),男,内蒙古阿荣旗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讲师;陈金伟(1988-),男,黑龙江绥化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8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55-02

随着社会对安全需求的加大,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应用与普及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安全工程的高等教育在此方面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科教学在高等院校的中心地位是不能动摇的,它起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是其整体水平的重要体现。建立健全安全工程学科体系,实现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知识结构的改革,对提高我国企业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1]然而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国高等院校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促进科学构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一、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数量迅速增加,到2011年为止,其数量已经增加到133 所(表1),但仍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表1可以看出:在这133所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高校中,大多数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是近年新开办的,2004-2011年申办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有65所,比2004年以前的总和都多,数量增加迅速;另外,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增为一级学科。[3]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分析如下:

第一,由于开办此专业时间和学校综合实力不同,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第二,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整体良好。2010年平均就业率92.6%,高于全国本科平均就业率88.0%,2012年度就业率最高的50大本科专业中安全工程专业排名第34位。

第三,各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普遍带有行业性的特点。有侧重矿业安全研究的,也有以空间飞行器控制与安全为特色的,还有以石油化工安全为主线的,“大安全”近年来也发展迅猛。

第四,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具有技术性不强的特点。虽然安全工程专业是工程类专业,但是由于自身特点等因素,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很多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致使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枯燥,很多学生大学读完后不具备较深的技术技能。

二、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系统严重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很多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十分单一,本科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发展不均衡,过分注重深厚理论基础和坚实的专业知识,走重理论轻实践的路线,没能真正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实践技能。理论是实践的先行军,实践是理论的验证,因而学生必须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学以致用。[4]

2.实习实验环节未得到充分保障

实习和实验环节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从自身安全和生产效益出发,对大学生实习产生抵触情绪,逐渐导致了大学生实习困难。直接造成现在大多数高校在实习地点选择上采用“游击战”。[5]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实验教学环节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日常教学实验仪器台数不足,多数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有的实验教学以模型参观为主。[6]

3.教学培养环节存在许多问题

目前,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环节存在许多问题:课程体系落后,教学中没能跟随吸取学科前沿的成果。教学方法落后,课堂讲授仍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学生虽然学习了许多支离破碎的知识,但难以融会贯通。考核评价方式僵化单一,不少学校始终简单以笔试成绩为考核依据,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挖掘。[7]

4.培养成果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企业需要的是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迅速适应的毕业生,而我国目前培养的安全工程毕业生与社会的要求相比有很大差距,高校现有安全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实验条件尽管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但是经多年扩招后,现有的实验条件、师资力量等资源明显不足,这在新设置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表现得更加显著。所以,各高校应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培养体系。

三、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1.明确教学培养目标,实现针对性管理

有关调查的结果表明,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设定上,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类型上,以“两个并重型”为宜,即:通用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并重型和具有行业特点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并重型。[8]在本科四年有限的时间里,通过系统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外语语言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掌握安全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熟悉某一行业的安全工程管理和技术。

2.鼓励参与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外国大学本科生教育中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值得借鉴,如讨论、实验、角色扮演、案例研究等。在此,提出如下方法:[9]

(1)小组讨论互动式教学。在课程学习中安排大量的课堂小组讨论及课后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活动,各小组向教师和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该课程的学习成果,各小组将讨论结果及学习成果向全班分享。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适当发一些奖状和奖品给表现优异的学生。[10]

(2)体验及分享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基于体验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根据以往或正在经历的经验,与认知内容产生共鸣、产生融合。此外,在一些课程中邀请专业人士及刚毕业的学生到课堂上介绍各种职场经验,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9]

3.增加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得以实现学以致用

(1)鼓励学生实验。教学实验室是大学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实践课堂。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行制订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10]根据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和能力发挥等方面的差异,以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一套多层次、多模块、开放性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

(2)增加实习机会。学校需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增加经费投入,充分利用校外技术骨干的指导作用,使实习实践真正成为以探索为主、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实习过程中主要让学生听取工程师做各种生产工艺和安全技术的报告,请生产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为学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同时进行交流座谈和答疑,最后进行实地参观。

(3)推进实践教学资源开放。加大实验室开放共享力度,推进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进实验室、进大学科技园区、进实习基地、进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各实验教学中心也要面向全校公布可供选做的实验项目,向参加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以及学科竞赛的学生开放。

4.利用和借鉴网络技术,实现安全工程资源整合与共享

安全工程教学应顺应多媒体网络教学大趋势,结合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推广多媒体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11]在同一个建制下,使不同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之间以及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在现有一般教室的基础上,最好再增加专用的安全专业多媒体教室、学生自主学习机房,利用互联网或校内局域网,实现师生之间无障碍的语言交流和学习互动。学校将为实验项目和实验室开放管理建立统一的管理信息平台,资助实验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建设。校园网的建设和远距离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形成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种种限制,同时也有利于在高校间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四、结语

各高校应提高对安全工程专业的重视程度,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教学设备,扩大师资队伍。在本科教育阶段,以培养高级安全技术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鼓励参与互动式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加强和优化创新及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双向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和借鉴网络技术,实现安全工程资源整合与共享。合理的安全工程专业知识培养结构,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安全科学技术人才,从而加速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识到,现代安全工程专业化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必然会存在和产生许多问题,但要坚信安全工程专业的前景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吕品.关于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改革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1).

[2]辛程鹏,王昌琪,范育青.新晋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175-176.

[3]王凯,李珊,潘侠,等.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8(5):163-167.

[4]徐锋,张国华,朱丽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5]张洪杰,向晓东,陈旺生.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6):172-175.

[6]宋富美,易敏.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8(2):103-110.

[7]洪煜,钟秉林,赵应生,等.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与改革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41-46.

[8]韦爱勇.对高起点安全工程学科建设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4,(3):25-28.

[9]苏文平.参与式教学法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创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