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碳发展的核心范文

低碳发展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发展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低碳发展的核心

第1篇:低碳发展的核心范文

随着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新疆旅游业获得了发展的历史机遇。吐鲁番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吐鲁番文化古迹众多,历史文化丰厚,为开展旅游业提供了现实条件。坚持以旅游业为核心,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已成为吐鲁番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吐鲁番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客观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探索吐鲁番旅游经济的发展之路。

一、吐鲁番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

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与历史名城,吐鲁番享誉国内外,其古文化遗址与独特的景观,吸引着无数的人。自吐鲁番发展旅游业以来,当地旅游收入不断增长。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吐鲁番全年旅游消费达到了51亿元,景全门票收入突破了1亿元。旅游收入增加,为吐鲁番兴建旅游基础设施提供了资金支持,并进一步提高了其旅游服务质量。然而理性来看,吐鲁番在发展旅游业进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物资源的脆弱性与不可再生性

吐鲁番文物主要集中在聚居区边缘地带,有些处于完露状态,受气候、地形与资金等影响,对这些文物开展保护的难度系数较高,如高昌故城,其处于室外原野之中,受风蚀雨淋等影响,故城一些地方已出现了较多破损,虽然经过了修缮处理,然而修缮与加固,弱化了历史文物的价值。加上当地农民与游客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对这些文物资源带来了一定损坏。

(二)淡旺季鲜明带来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吐鲁番在发展旅游业中可以深刻感触到旅游淡季与旺季的区别。在每年的7月--9月期间,属于该地区旅游旺季,约占全年游客的80%,然而到了其他季节,则游客十分稀少,宾馆入住率低,餐饮行业营业额显著下降,甚至在一些景点,也少有人去参观。这种鲜明的淡旺季差异,不利于吐鲁番旅游业健康发展。然而对于吐鲁番而言,季节与气候差异并不显著,如吐鲁番冬季寒冷期很短,在春秋时节,也属于旅游的黄金时期。受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制约,才出现了这种淡旺季鲜明现象。

(三)旅游纪念品开发薄弱,宣传力度不足

吐鲁番作为世界闻名的瓜果之乡,带一些特产回去是每个旅游者心中的念想。然而,吐鲁番在这些特色产品中,多没有重视包装问题。旅游纪念品开发薄弱,导致旅游商品长期处于低档次层面,无法形成经济优势。在旅游宣传上,没有突出区域特色,缺乏深度推广,且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效果不佳等。此外,缺乏专业、高素质旅游人才,也是制约吐鲁番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因素。

二、吐鲁番推动旅游业持续发展机制的构建分析

(一)强化历史文物与生态环境保护

吐鲁番的历史遗迹是其发展旅游业最为重要的资源,加强历史文物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吐鲁番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无论是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都可能会对历史文物构成损坏,考虑到历史文物的不可再生特性,需要切实加强历史文物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可以通过编制旅游发展政策,对于破坏历史文物与生态环境等问题给予惩处,发动群众与旅游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旅游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宣传,从意识形态上引导人们保护历史文物与生态环境。

(二)缩短淡旺季周期,提高旅游效益

为缩短淡旺季周期,吐鲁番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吸引游客在淡季旅游。如聘请旅游策划专家,开发高水平的冬季旅游项目,将吐鲁番冰雪风情与传统民族特色结合起来。依据节假日休假等情况,开发短期化旅游资源,如特别推出一日游与两日游等产品。重视旅游服务,特别是为游客提供完善舒适的住宿、交通与餐饮等服务。推出淡季旅游优惠项目,如可以向淡季团体旅游提供消费折扣或赠送特色纪念品。

(三)重视纪念品开发,打造旅游品牌

特色产品的价值,需要通过一定的营销活动来实现,高度重视纪念品开发,让纪念品销售成为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一系列整合措施,引导企业专注特色旅游产品开发,重视产品内在价值与附带价值的包装,深入探索与挖掘具备区域特色的产品。强化旅游宣传,打造旅游品牌,以更大范围地吸引游客,这也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任务。

(四)关注旅游人才培养

随着吐鲁番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缺乏高素质旅游人才,成为了制约吐鲁番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吐鲁番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发展专业人才,也可引入旅游行业中的高精尖人才,推动旅游基层人员培训,推动在岗培训,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以提高吐鲁番旅游形象,为当地旅游业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三、结语

第2篇:低碳发展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产业链;创新链;低碳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3)03-0032-04

随着全球能源与气候问题的日益加剧,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日益加深,低碳经济愈发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这种以绿色增长为导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增长模式,正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相关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国际产业结构的变革,以低碳为核心的产业和技术发展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推动力量和新的增长点。[1]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技术、制度和组织创新是低碳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由于我国低碳产业起步较晚,各方面的创新基础都较为薄弱。创新能力的欠缺,尤其是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的结合不足,正成为制约我国低碳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产业链与创新链相互融合的视角,探寻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路径,对推动我国低碳产业快速有序、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产业链与创新链割裂是制约我国

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科学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力薄弱,知识的经济化过程成功率太低,高新技术产业程度不够是我国科技事业和经济发展中一个不争的事实。[2]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低碳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同样不可避免的遇到此类问题。由于低

碳产业是知识密集性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科学技术转化能力的不强,对其发展的制约影响要远大于传统产业。此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之间的矛盾,也成为制约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分析我国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转化能力较弱的内在根源,即是因为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相互割裂。我国低碳产业的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程度不高,传导机制不畅,甚至在部分行业存在着各行其是、互不相交的状况,已成为我国低碳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低碳产业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相互割裂,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不足,整体性的产业创新系统尚未建立

在当今世界,随着技术创新的日益复杂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单靠企业自身的封闭式创新已经无能为力,开放式的系统创新正成为提升产业创新质量,增强产业创新能力的主流方式。官产学研相结合,本身是整合资源,协同创新的有力路径。但由于我国低碳产业起步较晚,相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础薄弱,作为产业创新主要平台的产业创新系统尚未建立健全。[3]同时,由于受到目标各异、机制欠缺、利益不均等各种原因的困扰,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化“两张皮”的状况还很严重。这就造成了我国低碳产业的协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使得我国低碳方面潜在的科学技术潜力并没有真正转换为

产业实力和竞争力。

(二)产业核心技术掌握不够,龙头式的创新链整合企业尚显欠缺

低碳技术是低碳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的低碳产业虽然发展迅速,前景看好,但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层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技术基数较低,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受制于人”,已经成为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我国大多数低碳产业的核心企业,还是以模仿的平台衍生技术创新为主,即在引进国外关键技术平台的基础上进行衍生技术创新,在前沿技术和平台技术方面的创新准备工作严重不足。[4]这就造成了我国低碳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不够,从而难以突破跨国公司构建的技术锁定与战略隔绝机制,更无法有效整合产业链的相关创新资源,并在技术创新链上进行突破性的创新活动。

(三)创新资金投入渠道不多,全面化的产业投融资机制尚不健全

低碳产业的发展,必须是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同时进行。没有多元化的大量资金支持,低碳产业的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支持低碳技术创新的投资手段还相对单一,主要以政府对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活动的直接投入为主,全面化、多渠道、宽领域的投融资机制还未建立。在技术成果产业化后,随着政府投入的逐渐减少,社会化的投融资机制又未形成,必然导致低碳技术产业化出现资金缺口,并因缺少外部资本的有效投入而无法扩大产业规模,从而无法实现技术创新持续稳定的产业化,最终影响其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

二、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视角下

的低碳产业发展路径

发展低碳产业的核心在于低碳技术创新。我国低碳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大部分企业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的现象,从而产生经济总量大而经济效益低的“高技术不高”的悖论[5],归根结底是由于产业链与创新链割裂所致。因此,只有将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起来,切实培养“双链”融合条件下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才能够使得低碳产业的技术创新具有目的性、市场性和系统性;才能够优化并促进低碳经济下产业技术链上的主导低碳产业技术的发展,协调资源、资金和人员的合理分配,降低产业技术链上企业的组织和经营成本[6],最终提升我国低碳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一)加快产业创新系统建设,积极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

低碳产业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7]在产业创新活动中,只有实现创新要素的系统整合,才能够增强协同创新的能力,提高创新效率。因此,建立高效而又完备的低碳产业创新系统,对于低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低碳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要充分协调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以市场为创新导向,企业为创新核心,政府、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相互作用与配合的创新网络。同时,要通过创新活动,将相关创新主体连接起来,以推动创新成果的现实应用与产业化,并促进创新系统的目标优化和协同发展。加快低碳产业创新系统建设,促进低碳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相互融合,尤其要注重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搭建。要鼓励以产业为主导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与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联盟,在充分发挥高校与科研院所强大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突破性创新的同时,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二)培育核心龙头企业,实施创新链整合战略

核心企业不仅是整个产业链的生产组织者和资源整合者,在创新链的创新组织和资源整合方面,同样要起到主导和协调的关键作用。针对我国低碳产业目前核心技术掌握不够、创新链与产业链割裂、自主创新资源分散、集成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必须加快对掌握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和品牌制造商的培育。要依托核心龙头企业在生产规模、创新能力和投入资金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低碳产业链整合战略,在提高核心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的同时,建立起以龙头大企业为创新中心的较为完善的创新资源整合和创新链构建机制,最大程度地积聚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各类创新资源的作用。要通过低碳产业链的上下游互动,带动创新链不同环节之间的知识和信息流动,打造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民族企业,提高整个低碳产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逐步形成自主创新型的我国低碳产业发展模式。

(三)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成果转化能力,促进我国低碳企业的良性发展,仅靠政府的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同时进行,借助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东风,构建适合低碳经济内在要求和基本特征的低碳产业化投融资体系。要根据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构建多元化的低碳产业投融资渠道,促使资金向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低碳企业集中,使得创新性高、竞争性强的企业的多元化有效融资需求通过市场机制得到高效满足。同时可借鉴高科技企业,特别是软件和网络企业的投融资方式,将风险投资引入低碳产业的投融资体系中,并通过促进创业投资发展、推动企业改制上市、促进股权私募、组织发行高新技术企业集合信托和企业债券等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形成促进不同阶段低碳企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三、对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低碳经济的内涵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8]因此,技术创新在我国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首先要重视企业的创新主导角色作用,将市场需求作为低碳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源,以实现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其次必须把加快自主创新放在重要位置,积极鼓励各创新主体对低碳原始创新技术进行开发,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增强我国低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要切实加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协同和系统创新机制,构建市场机制运行下的低碳产业创新系统。

(二)深化校企合作能力,是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基地,也是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产学研相结合,实现无缝对接,可以使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这对于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9]构建产学研创新平台,深化学校和企业在低碳技术创新中的合作,对于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方面,要加强相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建设,积极引导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大力对接、有机融合,形成资源共享、技术共进、利益共赢、风险共担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对低碳技术创新的联系纽带作用,以市场为载体,通过技术转移、专利购买、股权换技术等方式,提高技术扩散能力,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三)注重市场调节能力,是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市场需求是产业创新的根本动力,任何新产业的诞生或旧产业的变革都是需求的产物。[10]一个产业,只有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经得起市场的检验,该产业才能够发展壮大。低碳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创新发展同样离不开市场需求的内在驱动。只有低碳产品和服务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被市场所接受,我国的低碳产业才能够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我国低碳产业的创新活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市场的调节作用:一方面,要通过技术创新,使得低碳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更加低廉,质量更加出众,使用更加方便,以形成低碳产品对高碳产品、国产低碳产品对进口低碳产品的全方面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提倡“低碳生活”的价值观,形成购买低碳产品、使用低碳产品的消费理念,用市场需求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产业的发展。

(四)提高政府引导能力,是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低碳经济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决定了在低碳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予以相应的引导和支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有力支持,是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首先,政府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以规范低碳产业的发展。要制定国家低碳产业的总体发展规划,为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宏观方面的指导。同时,还要制定和完善有关低碳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低碳产业竞争环境;其次,政府要制定面向低碳产业的财政和税收政策,积极引导企业低碳转型: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和扶持低碳项目的开发,并用税收减免等鼓励措施促进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活动;另一方面,要通过限制性的财税政策对“高碳”企业进行约束,促进其低碳转型;再次,政府要积极搭建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创新机制建设。政府要通过其引导作用,为企业同高校和科研机构“牵线搭桥”,建立起低碳技术创新系统,全方位地推动低碳产业的协同创新和系统创新。最后,通过政府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提高民众的低碳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构建以低碳为导向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以此形成低碳型的消费需求,推动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低碳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中.低碳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7):141—145.

[2]蔡翔.创新、创新族群、创新链及其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6):35—39.

[3]梁中.低碳产业创新系统运行的动态仿真分析——以安徽高技术产业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2(9):40—44.

[4]朱瑞博.“十二五”时期上海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战略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7):94—103.

[5]贾良根.中国“高技术不高”悖论的成因与政策建议[J].当代经济研究,2009(5):78—82.

[6]王晰巍,林明兴,刘恋.低碳经济下产业技术链演进中知识创新螺旋及路径研究[J].情报科学,2011(7):1010—1015.

[7]陈文婕,颜克高.新兴低碳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2):200—203.

[8]李金辉,刘军.低碳产业与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2011(3):37—40.

第3篇:低碳发展的核心范文

核心能力的概念源于20世纪90年代,20年来受到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密切关注,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1990年,著名管理学家C.K.Pra-halad和G..Hamel在《HarvardBusinessReview》上发表了“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一文,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4]。C.K.Prahalad为了形象化实现对核心竞争力的描述,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树形”理论:企业或公司是一棵大树,树干或主枝是公司的核心产品,树的分枝是业务单元,果实、花朵和树叶是公司的最终产品,而提供大树生存养分的树根就是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一般具有如下特征:价值性,即核心竞争力能够提升顾客所关心的价值;异质性,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延展性,即核心竞争力可以为企业的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缄默性,即核心竞争力承继了隐性知识的特征,无法用语言进行精确的描述。每个行业的核心能力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而每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根据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于煤炭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的现实性实践,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煤炭企业核心能力体系的解析需要着重考虑如下方面的问题:首先,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煤炭企业生产设备的低碳化改造与生产工艺的低碳化改进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性策略。煤炭企业不仅自身生产煤炭产品,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大量消耗煤炭产品,煤炭企业的碳排放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生产设备性能的改进或生产工艺流程的重组都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并逐渐转化为煤炭企业的竞争优势。煤炭企业提供的产品可以有多种形式,而煤炭企业需要寻找一种低碳性能最佳或最好的产品,逐渐实现传统产品的低碳化转变。安全生产是煤炭生产的灵魂,低碳化与安全生产的融合是煤炭企业的必由之路。其次,煤炭产品的生产包括多种环节,如采掘、分选、运输和储存等,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尽力追求低碳化运作,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才能有效地提高低碳化运营的效率。低碳化生产的实现不仅需要生产设备的改进与生产工艺的重组,更应该把低碳生产的理念融入精益生产过程之中。低碳化生产是煤炭企业生产演化的必然趋势,低碳化生产水平较低的企业将会受到更多的约束和限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可能抑制企业核心优势的成长。

再次,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低碳产业链的构建将成为煤炭企业市场营销的主要策略。煤炭企业的产业链是指包括煤炭企业与下游企业在内的一系列企业,而下游企业主要包括煤化工、发电、冶炼等企业。碳排放主要在产业链内实现的,因为在产业链中,煤炭产品完成了从生产到分解的全过程。煤炭营销将逐渐受到低碳的约束,只有实现低碳化的营销策略才有助于煤炭产品市场的拓展,而产业链将是煤炭市场营销所无可回避的问题,将成为市场营销的内在性导向。当然,低碳产业链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包括产业链设计、开发、培育与升级多个方面。最后,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各种管理流程与管理机制将向低碳化倾斜,逐步实现低碳化的流程改造与机制优化。低碳化思想与理念将逐渐与传统的管理方法实现无缝对接,赋予传统管理方法以更新的内容,从而着力打造低碳经济时代的核心管理能力。在煤矿企业内部,低碳化的核心管理能力包括战略规划、文化培育、人才培育与信息系统应用等多个方面。低碳化管理所强调的不仅是管理的效率问题,同时也强调温室气体的低排放问题,二者缺一不可。低碳化核心管理能力的培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依赖于各种核心低碳技术的突破。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构建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煤炭企业核心能力体系。

二、模型检验

本研究已构建起低碳经济环境下煤炭企业核心能力体系,包含4要素16指标,然而,理论体系与现实功效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理论上存在的指标在现实实践中并非全部发生作用。因此,需要对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才能为指标的现实功效给出合理的判断,从而发现指标所代表的低碳行为的有效性程度。本研究拟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核心能力体系模型进行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是结构方程模型的一种,用以判断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本次数据调查以我国境内的煤炭企业为样本,分布于晋、陕、鲁、苏、蒙、辽、黑、豫、黔九个省市自治区,数据收集方法是李克特7点量表。数据调查自2013年6月1日起,至2013年8月1日止,历时61天,获取有效样本83份,满足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数据要求。基于样本数据,本研究采用了SPSS11.5软件和LISREL8.7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因子负荷参数列表(表2)。

三、结论

第4篇:低碳发展的核心范文

低碳经济是顺势而为的战略新兴产业,是“调结构”之利器。控制碳排放、寻求经济发展与气候保护间的平衡,已是关乎全人类的生存命运。而发展低碳经济也已经成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与战略。在经历了30年粗放式、高能耗、高排放的快速经济发展之后,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日益严重,资源能源对外依赖度日益上升的严峻形势下。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已成为调整我国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低碳也成为国内资本市场“面广量多”的板块,围绕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两大核心主旨,覆盖10余个新兴行业近200家上市公司。

理性看待“政策一市场一技术”发展机制的先天不足与改变机遇。我国已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扶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行业发展,预计在2010规划之年,低碳经济有望纳入“十二五”规划。低碳板块的发展,关键还需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培育市场长效机制。但受短期经济利益诱惑,企业产能扩张欲望强烈,导致部分行业与市场非理性繁荣。国内企业亟需加强自主核心的低碳技术,以把握占据两端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并进军国际大市场的机遇。

2010年低碳板块将更加精彩纷呈。我们认为,低碳行业有6大焦点值得关注。光伏产业的国内外两个市场将共同强劲增长,企业盈利有望见底回升。国内风电或将在2009年见顶后平稳增长,已规划的1500万千瓦海上风电将成未来开发热点。我国逾5000万千瓦的在建、规划核电站将于今年起陆续建成,少数垄断企业业绩逐步兑现释放。动力电池方面,短期新能源汽车政策执行情况决定镍氢电池产销规模,未来技术的突破将决定锂电池应用进度。今年居民电价改革将率先惠及智能电表,而智能电网的启动建设,将促进其核心技术―储能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合同能源管理与地源热泵两项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因稀缺的上市公司标的而蕴藏着很大的投资机会。

细分行业,去粗存精。我们重点看好动力电池、核电、智能电网及光伏板块。从投资规模分布看,中长期大机会集中于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及建筑节能3大领域。我们通过比较减排成本一潜力曲线、市场规模一行业竞争和景气阶段一行业成长潜力等方法评估板块投资机会,2010年重点看好动力电池、核电、智能电网及光伏板块。我们认为,低碳企业的核心投资价值要素,主要体现在掌控矿资源或关键原材料、生产供应重要零配件或设备、拥有核心技术或工程创新能力、整合产业链一体化,以及享有良好的市场品牌与客户资源等5个方面。

第5篇:低碳发展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低碳;城市空间;环境

Abstract: the world is decreasing energy for better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gradually to the low carbon cities direction transformation. Low carbon cities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 pollution, low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it can not only save energy can also reduce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Low carbon cities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wa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ow carbon cities transformation is one of many way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a topic, exploring how to through optimizing space 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ow carbon city development.

Keywords: low carbon; The city space;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全球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提升,全球气温也随之不断攀升,全球环境日益恶化,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危机。与此同时,我国的城镇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已经成为了支撑国家经济的顶梁柱。城镇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脚步,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城市开始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合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步骤之一。

二、现存城市空间结构及所存在的问题

现存的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为同心环模式、扇形模式和核心模式,在此笔者就这三种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

1、同心环模式城市结构和存在问题

同心环模式最早是在1923年创立,创立者为伯吉斯。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为人文生态学,这一模式是以同心环的形态开发城市可利用土地。它将城市划分为几个区域,以圆心出发从内到外分别为:中心商业区、过渡性地带、工人阶级住宅区、中产阶级住宅区和通勤人士住宅区。这一结构模式充分利用了人文生态的自然特征,具有一定的优势。同心环模式将商业区集中在一起,并设立于最佳的区域位置,大大的节约了经济运行的成本,商业核心地位也得到加强。它还将工业区设置在最,减少了城市内部的大气污染。

如果从低碳的角度考虑,则这一模式并不能满足低碳化的发展需求。同心环模式将商业地带高度集中,并全部集中在城市中心位置,这给居住的人士购物造成了困扰,他们必须到中心商业区才能买到日常生活用品。居民的出行距离增加,不仅加大了城市中心区的商业负荷,还因此加重了交通负荷,导致机动车、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增加了城市的碳排放量。

2、扇形模式城市结构和存在问题

扇形结构模式是在1939年由霍伊特提出,它是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交通路线因素,进一步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以及完善土地资源的利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商业办公活动在不断的增加,对于交通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扇形模式就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将大量轻工业和零售批发商设置在交通要道的周边,突出交通要道的作用。

低碳城市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尽量的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出行,减少尾气的排放。扇形模式强调交通要道的重要性,将大量商铺设立于交通要道的周围,无形中增加了市民机动车的出行几率,这与低碳城市要求相悖。同时交通道路的扩张加大了资源的浪费,也为城市以后节能环保的发展埋下隐患。

三、核心模式城市空间优化策略

从上诉论述可以看出,核心模式是最利于低碳化城市建立的模式,如何优化这一模式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快低碳化进程,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呢?在此笔者提出自己浅薄的看法。

1、从分散发展向集中发展迈进

中国城市的核心模式发展多数以修建高速道路为依托,交通要道附近密布着大量交通导向型产业,城市在不断的扩张大量耕地被占用,加上中心位置的房价越炒越高,出现了城市中心区域空心化现象,这样的低密度铺张不符合低碳化的要求。在发展过程中为达到低碳化要求,需要朝高密度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尽可能的将土地完全利用,一方面可以精简城市规模,降低交通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耕地,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发展过程中需合理建设城市高层,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并综合考虑日照、通风等多方面因素有效的防止“热岛效应”的产生。城市高层可以使人口集中、产业集聚、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尽可能的朝集中化方向发展,城市可向建设高密度环境和立体综合交通方向发展,以扩大自然空间的面积。

2、从明显功能分区向多功能分区迈进

如今的城市存在的明显的功能分区,居民区与工业区被严格的分割,传统单位大院模式已经被住职分离模式取代,无可否认原本的传统单位大院模式更符合城市低碳化发展要求。工作地与住宿地结合,可以方便出行缓解交通压力,降低尾气的排放,并能增加职工间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感情。为降低居住区域的碳排放量,可以通过建设低碳社区来实现这种低碳社区与传统的单位大院有一定的相似性,需要具备包括工作、住宿、购物等多种功能。同时加强对步行系统的建设和安排,进一步减少机动车出行。

3、从传统交通模式想向绿色交通模式迈进

绿色交通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快速化和公交化这两方面,通过对城市现有的交通系统进行改进,提高绿色交通的运作效率。大力发展城市的轨道交通,有效的降低汽车的出行,减少能耗和尾气排放。轨道交通还可以方便居民的出行,避免出现拥堵现象帮助居民减少出行时间,提高人力资源。这要求轨道交通的发展不可无限制扩张,需要通过公交体系和管理模式的完善,达到普及绿色出行的目的。

我国可以效仿一些绿色出行发展的比较成功的国家,如新加坡等。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建设休闲通道,鼓励市民自行车出行等。通过自行车网络的建设,使一部分地区成为绿色出行地域。建立完善的自行车租赁系统,开辟自行车通道;通过机动车单双号限制等管理措施,限制机动车的出行;加快能源的改进,促进环保型车辆的开发和使用,并建立完善的督促系统,这些都有利于绿色交通模式的形成,实现城市低碳化目标。

四、结论

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方向,核心模式为低碳城市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模式下结合各方面因素,不断优化城市结构达到低碳化城市的实现是切实可行的。加强城市的集中化、建设多功能社区、建设绿色交通体系可以帮助城市更好的实现低碳化进程,使城市朝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晶;低碳目标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的协调——以杭州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07

[2]张衔春、王旭、吴成鹏;浅议低碳城市建构下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J];华中建筑;2011-11

[3]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02

第6篇:低碳发展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森林公园;发展;建设

1 森林公园内涵特征

森林公园建设发展核心基础为低碳建设以及人性化管理,应制定科学发展对策、明确核心途径,方能促进森林公园发挥资源优势,提升参观游览指数与科教宣传功能,逐步实现消费增长,赢得人们关注度,创建综合效益。森林公园在我国的发展建设以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张家界为核心标志。20世纪90年代初期,行业通常将森林公园定义为将森林资源作为核心主体,体现了地形、风貌、地质特征以及优质的生态环境,令自然以及人文景观良好的集成,借助科学有效的建造保护、合理适宜的开发建造,形成了原野娱乐的良好氛围,并可令人们从事科普考察、知识教育,满足休闲度假的需要。伴随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深入,森林建设快速发展,森林公园的投资建设比例以及产出规模最为庞大,在森林旅游事业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其主体特征在于将森林作为一项重要景观资源,满足人们的丰富需求。

2 森林公园建设发展状况及问题

当前,森林公园建设管控遵循法律制度条文在公园类别划分过程中,没能考量城乡区域存在的发展差别,具体的个性特征以及客源质量问题。相关设计规范就交通便利的近郊园区,明确了依据需求可进行游乐区的规划与设计,并提出同城市相距50km范围的近郊公园,为扩充景观建设,需要承建活动项目阶段中,可进行区域的独立分配。然而该类规定同当前居民日益丰富的高质量生活追求、低碳自然的向往方式存在一定差距,体现了没有全面重视森林公园建设的弊端问题。再者,对于森林公园的各类珍贵资源保护建设、服务管理工作、道路、公共设施建设、游客行为准则等较多内容并没有一致明确,因此无法实现持续、健康、文明的低碳化发展。森林公园建设牵涉到多方利益,通常森林生态以及产业功能激发由林业机构以及旅游单位负责掌控,政府同时具备监管、所有与经营管理权限。当出现新问题时,各方通常在管理权限范畴划分上存在权责不清晰、互相冲突以及漏洞问题,导致城市森林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社会进步等效益权衡不良丧失。

3 森林公园科学发展策略

3.1 明确发展标准,提升联管效能

为促进森林公园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应明确具体规范,在已有法规制度基础上,引入低碳经济发展理论,明确低能耗、节约型、环保型、低排放的基础发展准则。应依据碳足迹的有效计算方式,优选各类指标,进行实际信息数据的全面调查研究、精确的分析演算,通过定量合理的定性,进而真正创建森林公园低碳发展的核心标准系统。例如,资源质量管理标准,可借助对森林资源按期抽样检查,明确单位时间中其呈现的增长量以及固碳量是否符合标准,取代单独实施森林面积以及总体覆盖率的分析计算。同时,还应创建林业管理以及旅游单位的服务管理工作标准,明确员工待遇、业绩评估考核、日常办公服务、财务管理、功能发挥、碳投入产出系统结构,衡量员工管理、应用物资的总体效益。另外,还应创建森林公园管理经营服务设施、场地经营、消费管理、游览行为准则等,进而真正为打造低碳化的森林公园标准系统,巩固坚实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令低碳经济体现了全局性特色,因此各环节均应全面重视,打造利益共同体,营建联合防御工作模式,增强连管效能,摒弃传统权力制衡以及各利益的片面封闭模式。森林公园应明确项目管理的发展前景趋势,基于人才需求为核心,创建多样丰富的人才流动管理制度,突破各企业、相关政府、机构组织以及大众的界限。可令居民服务于政府调研团队,或令环保人员效力于企业宣传以及管理监督机构。游客也可组建志愿者团队,成为园区活动机构。该类机制的良好构建则需政府单位以及各企业部门通过良好的人才选拔、绩效考核以及分配管理更新改革,吸引社会各方力量的全面参与,良好的协调话语权,强化科研合作、国际交流,实现优质人才的合理循环流动,组织员工再教育、进修,交换实习,进而为森林公园的优质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3.2 强化森林资源开发保护

森林公园发展建设进程中,应注重森林资源的有效培育与科学保护。应树立防患于未然意识,注重灾害预警管理、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应利用丰富的培训管理、宣传控制提升员工以及游客对森林资源的优质保护意识,强化防灾硬件设施的完善建设。同时,应注重适度的开发建设。另外,可组织引导居民对各类森林枝叶肥料全面回收、统一处理,对于条件许可的可将其投入至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开发事业中,发挥综合应用效益。

参考文献

第7篇:低碳发展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 新兴产业 发展策略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凭空进行,它要借助于产业与产业结构升级。当前,镇江市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等五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有力地支持了技术升级、产业转型,今后,如何在低碳经济的模式下拓宽和深化新兴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是当前工业化、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镇江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今年以来,按照我市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五大新兴产业的统计范围,新认定的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总量快速增长,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领先增长,区域发展百舸争流。

(一)发展格局良好

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格局.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薄膜太阳能、晶硅太阳能、风电、核电、生物质能、动力电池等六大板块,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0家;新材料业。主要包括高性能合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功能性纤维材料三大特色板块,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01家;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制造、软件、物联网和LED四大板块,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57家;航空航天产业。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新材料、客舱设备及内饰件、航空机电等,拥有规模以上涉航企业14家;海洋工程产业。主要产品包括海洋平台工程船、海洋工程配电系统、海洋系泊链、中低速船用柴油机等,拥有船舶及配套企业95家。

(二)增长态势较快

2012年1~9月份,新兴产业预计完成投资480亿元,增长55.7%,高于全市工业投资35.7个百分点。新兴产业销售预计完成1650亿元,增长34.1%,高于工业销售17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销售37.3%。(预计2012年全年可实现销售2200亿元,增长32.4%。)服务业发展增势良好。1~9月份,预计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1.5%;服务业税收1~9月预计累计完成100亿元以上,增长20%,高于全市税收总量增速5个百分点。15家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进展顺利,服务业集约发展、特色发展态势进一步显现。科技创新能力继续提升,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1~9月预计单位GDP能耗下降4.7%。

(三)政策环境日趋完善

根据国家和江苏省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镇江市《镇江市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于2010年7月23日正式施行,《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明确了发展目标:“加快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建设,推进新兴产业集聚、集约、集成发展。2015年,五大新兴产业销售力争翻两番以上;新兴产业销售占规模工业销售比重达到40%左右,力争形成3个销售千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也陆续出台,包括:《关于加快全市新兴产业的扶持激励政策实施细则》、《关于认定新兴产业科技研发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通知》等。确定了“5+X”新兴产业发展体系,并着力打造了几大特色产业园区,如扬中光伏产业园、京口海洋工程产业基地、丹阳新材料产业基地等。七个辖市区也针对各自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明确了重点新兴产业,特色板块初步形成,区域发展百舸争流。

(四)优势领域日益突出

目前镇江已建成扬中电力电器等5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和京口航空航天高性铝材等6个市级特色产业基地,这11个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和示范区,各新兴产业领域重点板块竞争优势进一步突显。如新能源产业领域的薄膜太阳能、晶硅太阳能进一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发展体系;新材料产业领域已形成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和新型碳材料三大特色板块;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而航空制造、海洋工程产业也在迅速起步,并且具备了爆发式增长的人才、技术、投入等方面的基础。与此同时,一批产品特色明显、企业知名度较高、竞争力较强、行业影响力较大的骨干企业竞争能力有所提高,对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支撑作用。新能源领域的环太硅科技、大成硅科技、哈电集团,新材料领域的宏达新材料、山特维克材料有限公司,电子信息领域的南自通华、巨宝科技,航空制造领域的鼎胜铝业、巍华合金,海洋工程领域的中船设备、港盛重工等一批骨干企业或是产销大幅增长,或是在手重点项目迅速推进,对全市新兴产业发展支撑作用明显。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镇江市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追求绿色GDP、清洁能源开发、能源高效利用,它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新兴战略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一个深度结合,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从而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最终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当前,要实现镇江市低碳经济和新兴战略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以下困难和挑战:

(一)产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镇江市产业现状,截至2011年末,三次产业占比为4.4%、55%、40.6%呈现“二、三、一”结构,且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比例失调。上世纪90年代,镇江市经济发展依靠金东纸业、索普化工、京阳水泥等为代表的一批支柱企业,但是造纸、化工、水泥均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产业结构急需升级。2009年镇江市实施“千百亿工程”后,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造纸及特种金属等已跃升为本地主导产业;目前镇江拥有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世界500强中有50余家落户镇江。但是产业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比例失调,传统产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点在工业产业中表现较为明显,“十一五”末,全市传统产业共实现销售2762亿元、利税202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总量的69.4%和57.3%;吸纳就业人员32.7万人,约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80%;服务业方面,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占比偏小,且服务业中传统商业和交通运输业依然占据了很大比重。

(二)能源结构以原煤为核心

镇江市的工业企业以高能耗的重工业企业为主,且三次产业呈现高碳经济特征。镇江市地处沪宁工业带、长江和运河十字交汇点,具备发展基础工业所必要的港口、交通、能源、水利、用地及城市依托等优势条件,镇江市能源消费仍然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原煤使用占总能源消耗的比重远远超过长三角一带的其他城市,根据《镇江市统计年鉴2012》,2011年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50万吨标准煤的行业有5个,依次分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五大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达975.43万吨标准煤,占全部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87.69%,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每增加一万元产值需要消耗5.11吨标准煤,属于高能耗、低产值行业。因此镇江市减排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低碳经济和新兴产业显得尤为迫切。

(三)产业层次偏低

在价值链中,从研发设计、制造到营销三个环节,价值呈现微笑曲线分布,镇江企业产品以中低档为主,生产单机、零配件产品多,终端产品少,附加值相对较低。有的上下游产品延伸不多,适应市场能力弱,缺少发展后劲。不少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整体附加值偏低,碳排放量较多。同时高端新兴产业规模依然偏小,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偏低,而对于利润丰厚的前端研发和后端品牌销售阶段生产经营存在不足,总体上仍处于产业链低端。

(四)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集聚水平亟待提升

大中型工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数量规模、上市公司数量规模是一个地区工业实力的标志和象征。在国家统计局首次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江苏有73家企业入围,而镇江市仅有1家,可见镇江规模企业偏少,销售总量、规模企业数量有待进一步增加。当前,镇江市已着力打造了7个新兴产业特色园区,但集聚区离“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产业内部“过得硬、打得响”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还不多,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和集聚度还处于较低层次。

(五)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企业研发投入较少,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缺乏支撑。2011年,镇江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2%,仅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高层次、复合型技术带头人、技能型人才紧缺和研发经费投入的不足,导致新兴产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自主创新能力上仍较薄弱,同时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尚待完善,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间的产学研联合互动不强,许多产业只是低水平、简单的重复、集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研发链。其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多。我市新兴产业技术标准数量、自主品牌和专利的拥有数偏少,特别是发明专利数偏少,多数专利仍为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三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实力有待提升。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所在,直接决定着实现低碳发展目标能否成功,但目前由于我国整体科技水平的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中国70%的低碳核心技术需要“进口”,低碳技术的软肋制约着经济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

(六)人才瓶颈制约矛盾突出

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端人才的竞争。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大跨越,人才作为智力支撑、技术支持是关键。目前,镇江新兴产业发展正面临中高端管理型、技术型人才和生产一线产业工人共同短缺的现实难题,企业家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尚不能适应高科技、高技术、低碳经济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新兴产业中的人才以及高端领军人才明显不足,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我市人才的集聚效应偏低。人才难觅、人才难留,“引得进”和“留得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两难”瓶颈。如何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创造最佳用人环境,努力放大对人才的“磁吸效应”,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路径选择

(一)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低碳经济和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将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生产方式;“升级”的核心是三次产业比重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演进,是产业内部由加工、再加工向技术集约化、生产高效化演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是产业结构合乎规律的演进过程,也是产业技术提高和经济效益提升的过程,应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选择依据看,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同时要促进传统产业低碳改造,积极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碳汇林建设,努力促进二、三产业比例结构的调整。

(二)优化能源结构

为确保低碳经济发展,应积极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优质能源,加大天然气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调入电力、天然气来逐步减少原煤的调入。将工业发展重点放在低耗能和高增加值的行业与产品上,禁止新上高耗能产品项目,限制现有高耗能产品与企业的发展,减少对煤炭的依赖程度。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提高终端用能效率为重点,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加大太阳能、天然气、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进而减少原煤的终端消耗量,优化能源结构。

第8篇:低碳发展的核心范文

1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营销模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以前,企业的生产主要以企业自身利益及发展为目标进行生产,很少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生产和销售。市场针对企业生产什么就销售什么,属于传统的“卖方市场”,这种销售模式称为传统营销模式。传统营销模式主要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以及消费者消费能力不足所决定的。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现代营销模式逐步取代了传统营销模式,现代营销模式不仅要重视“怎样生产”,而且同样要重视“怎样销售”,销售管理从传统的“卖方市场”向现代的“买方市场”嬗变,形成了“顾客需求导向化、目标市场细分化”的营销哲学。现代营销模式从原来的“以企业利益”为核心逐步转换到“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深入分析行业内竞争对手的产品及市场状况,合理定位企业的目标市场、目标客户,采用科学的营销策略,不仅实现企业的利润,而且满足了顾客的需求[2]。

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之一,它不仅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代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基本潮流和趋势。低碳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在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路上探寻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在低碳经济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低碳消费,据调查,70%以上的美国人、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商品时考虑环境问题,40%的欧洲人愿意购买绿色食品;66%的英国人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绿色产品[3];日本人更是把普通的饮用水和空气都以“绿色”为选择标准。在当前低碳经济模式下,企业如何全面而深入地审视自身发展的环境变化,制定目标明确、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和水平,获取市场份额,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于是,低碳营销模式应运而生,低碳营销模式不同于现代营销模式和传统营销模式,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提倡节能减排,注重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一种科学的、战略发展的营销模式[4]。综上所述,企业营销模式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生产产品为导向,以企业利益为核心的传统营销模式;第二阶段是以产品和消费者为导向,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的现代营销模式;第三阶段是以产品、消费者和自然环境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低碳营销模式(如图1所示)。由图可以看出,低碳营销模式兼顾了产品和消费者以及自然环境三个方面,符合科学发展观,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统一,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消费者需求与环境利益相统一,因此,未来它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成为营销模式的主流[5]。

2低碳经济背景下促进企业营销的核心要素分析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模式,它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其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6]。因此,分析低碳经济背景下促进企业营销的主要因素,有利于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取得竞争优势,有利于低碳营销模式的构建。

2.1政府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由于市场具有自身局限性,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推动企业低碳营销发展。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低碳经济,使广大消费者认可低碳产品,接受进而宣传低碳产品,以促进全社会实现低碳消费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政府应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来倡导低碳消费,对高碳产品及奢侈消费实行高税收及多收费政策,对于低碳营销的低碳产品、绿色产品实行低税收及相应的补贴政策,从而促进低碳消费和绿色消费。另一方面,政府可采用法律手段,给企业低碳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实际情况,应促进企业低碳模式的发展,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不断完善,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2企业主体的低碳经营理念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企业是主体,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依靠企业。作为企业,一方面要有社会责任,不能仅仅追求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从而使企业成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企业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快产品转型升级,使其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转型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当前,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财税方面的政府扶持政策,开发利用新技术、新能源,抓住机遇,大力投资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目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而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却在60%以上[7],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必然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3社会群体的低碳消费方式企业要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营销必须重视社会大众的力量。一方面要发挥环保组织的作用。作为环保组织,他们一般比较关注民生,并且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人们群众的大力支持,而人们群众也不会不管对人类发展有利的低碳经济。环保组织通过推广和应用低碳理念,从而使低碳经济议题具体化、可操作化。当前我国正积极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必须培育并用好各种社会力量,使其成为国家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不仅重视技术、制度、国际合作等方面,也要从消费角度进行考虑。作为低碳产品消费者的人民大众,如果能按照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改变原有的一些不良生活、消费方式,大力倡导低碳消费,是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因此,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低碳营销的有效实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三方联动推进,我国应在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低碳营销的成功经验与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三面出击,从而促进企业低碳经济的发展。

3企业低碳营销管理模式的构建路径为了建立低碳营销战略,企业必须树立低碳营销观念,也就是把消费者、企业和环境三者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并结合企业的资源优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低碳发展模式,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我国企业实施低碳营销的现状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主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分别是政府、企业、消费者及环保组织。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国企业要实施低碳营销,必须将这几种力量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动机制(如图2),从而促进我国企业低碳营销的发展。图2低碳营销几种力量关系图从关系图可以看出,企业低碳营销需要政府的推动、环保组织的引导、消费者的拉动,因此,企业进行低碳营销管理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3.1借助政府力量打造企业低碳营销体系由于低碳营销是一种新事物,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需要一个过程。大多消费者都比较喜欢快餐消费与一次性消费等高碳消费,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观念,所以,企业的低碳营销还需要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权威性,对那些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的重大问题,依靠政府力量,通过调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手段来实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可通过政府对企业生产的低碳产品的重要性进行宣传,提高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认识。许多的公益广告都在推出低碳消费、低碳生活,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有利的发展机遇。在政府通过各种调控手段来改善我国企业低碳营销的生存及发展环境之际,企业应该借助政府机构的相关活动使企业的低碳营销达到一个新台阶。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在低碳方面的舆论导向,开展相匹配的宣传工作,比如设立低碳专项基金,开展以低碳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此外,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生存发展的低碳营销体系,树立起企业的低碳营销观念,并制定完善的低碳营销战略。在政府机构倡导低碳消费时将企业自身的低碳观传递给消费者,通过借助各种宣传活动,将低碳产品以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形象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以此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不仅树立企业低碳形象,还将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国家除了运用行政措施对低碳经济进行干预外,通常还采用财税政策进行支持。企业应抓住契机,获得政府对企业在生产中使用低碳技术的专项资金、政府对节能减排的相应补贴、政府对消费者消费低碳产品的补贴,以及企业进行低碳生产的税收优惠等等,从而促进企业的低碳发展。

第9篇:低碳发展的核心范文

一、我国低碳技术现状综述

技术的价值需要通过产业的发展体现,技术质量是产业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作为现代技术的一种类型,低碳技术的创新也遵循一般技术生命周期规律,要经历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项目示范到市场推广等几个阶段。在我国现有的低碳技术中,有的处于产品推广阶段,已初具产业规模;有的尚处于技术研发阶段,需要资金和政策支持;有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正进入示范阶段,可以建立专利池予以保护;有的已经具备一定技术基础但还不掌握核心技术,处在国际低碳技术转移的中低端。总体上看,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力量不足是大部分低碳技术的共同特点和发展瓶颈。

(一)处于研发示范阶段的低碳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CCS)技术现状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CCS)是一项集成了捕集、运输和地质埋存三个环节的系统低碳技术,整体并不成熟。其中捕集和运输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有数座采用氨洗法从烟气中脱除大量的设备;纯氧燃烧在钢铁企业已有250MW级示范,相关的纯氧燃煤方法也正处于示范阶段(IPCC,2005;Henderson et al.,2009);运输技术在北美已经使用了30多年,每年有超过30Mt通过美国和加拿大境内的6200公里的高压管道网络进行运输;封存方面,将注入地下盐水层是首先方式,但是由于盐水层的勘探和封存潜力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的封存项目大部分是将注入油气层,以提高原油采收率(EOR),项目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4]。

虽然CCS单元技术是现成的,但CCS全流程技术集成和规模化的问题却必须通过建设和运行不同配置的商业规模CCS装置来解决。由于集成技术和系统项目示范经验的缺乏,大多数项目还处于规划研究阶段,按照澳大利亚全球GCCSI研究所的统计,目前世界上有270个CCS项目,其中有70个达到每年封存超过100万t的商业级规模[5],但是真正在运行的商业化项目不超过10个,并且主要集中在油气生产领域。

我国对CCS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国内正在实施或即将开工的CCS示范工程项目有十个(表1),部分环节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技术力量,CCS技术集成创新研发力量正在逐渐形成。有分析认为[6],国内CCS研发存量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是逐年递增的,并且增速越来越快,这种进步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第一,国内外的资金支持;第二,国内研发创新的作用,并且国内研发创新的作用略大于国外FDI的作用。

我国早期的CCS工程以国外合作示范项目为主,在FDI的支持下主要针对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进行示范性研究。如山东的烟台IGCC项目示范工程自从1995年启动以来,欧盟和日本陆续向中国投资了8400万美元,美国和世界环境基金会投资1500万-1800万美元;中国与欧盟签署的合作项目COACH,从2006年开始在中国计划实施CCS工程,获得了包括壳牌、BP、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12家欧盟大型企业16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7];日本—中国合作强化采油CCS项目,获得了日本经济贸易工业部(Ministry of Economy,Trade,and Industry,METI)200亿-300亿日元的资金支持。上述这些与国外合作的CCS项目从国外吸收了大量的国外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的CCS技术研究和示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本土研发力量的形成,对CCS的研究与示范逐渐从单元技术扩展到全流程技术集成。与欧盟合作的COACH项目中,中国方面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热物理研究所、热电力研究所、地理地质研究所和华能集团等单位参与了该项目的策划和执行过程;NZEC项目、日本—中国EOR项目和SPF项目等,中方参与了研发和项目的运作。国内第一个IGCC示范工程项目“绿色煤电计划”于2005年12月正式启动,它是由中国华能集团等9家大型国内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目的是研发和示范整体煤气化、氢生产和氢能发电以及的捕集和封存系统。2008年和2009年,中国华能集团在北京和上海的两个热电厂安装了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并且投产,捕集的二氧化碳主要用于食品(可乐)灌装。2010年10月神华集团“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CS)工业化示范项目”在鄂尔多斯开工建设。这是全国第一个,也是亚洲最大规模把二氧化碳封存在盐水层的全流程CCS项目[8]。目前,这种技术只有少数国家有小规模的工业利用。这说明我国的CCS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如果神华集团的CCS工程顺利建成投产,那么就意味着中国将在这个领域内,跨越大半个世纪的技术积淀走到美国的前面。

(二)产业规模大,缺乏核心技术支撑——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风机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制造大国。目前六个国家①包揽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风机制造,我国是其中之一。2010年我国风电机组34485台,装机容量44733.29MW,风电装机容量全球第一[9],仅华锐风电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2010年的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就位列全球第二[10]。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国内风电装备制造能力,整机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00万千瓦,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达到年产800万千瓦,是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机塔架出口商,2009年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11]。尽管如此,中国在世界风电技术领域还未能占据领先位置。从20世纪70年代晚期开始,风电就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产业,我国并网风电起步晚了近10年,丹麦、德国、西班牙和美国等国家的风机制造商,由于其进入行业较早而具有“先发优势”,且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因此一直走在全球风电技术发展的前列。OECD欧洲国家和美国掌握着风机制造的核心技术,美国的GE等公司在新的风能技术专利上占有绝对优势,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风机由丹麦公司生产[12]。

尽管我国具 有较强的风机制造能力,产业规模大,但是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能力较弱,关键技术与主要设备仍然依靠进口。主要风机专利仍掌握在外国企业及其在华子公司手中,即,中国企业生产了大量的风电设备,但真正的技术拥有方却是外国公司(主要是OECD欧洲国家)。如,GE(申请专利为155项),Vestas(51),Wobben(40)等。

与风电技术类似,根据WTO(2009)报告,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静态变频器出口商、最大的离网光伏系统太阳能电池出口商和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聚光器出口商。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2GW,占据了世界光伏电池的主要市场。但是,由于我国太阳能利用基础材料、关键生产设备和测试仪器长期依赖进口,生产的光伏产品95%用于出口(IEA 2010),这种“两头在外”特征充分说明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和持续的市场支撑力,产业发展后劲不足。2003年至2006年间,我国太阳能发明专利数量增长了3倍,但我国太阳能利用技术专利仅占世界太阳能专利的8%,而且专利主要集中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企业并没有成为发明专利的真正创新主体,在世界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中处于加工组装环节,缺乏自主创新,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在培育国内光伏产品市场方面,由于源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导致的生产成本高扬,光电转换效率低下,国内对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应用也主要集中在农村电气化和离网型太阳能光伏产品,我国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目前还远未形成。太阳能非晶硅技术方面,我国在基础研究上和国外是同步的,但是配套技术的缺乏,使我国光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受限。

(三)有望掌握核心技术,占据国际市场——绿色照明技术(LED)

我国LED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LED产业的产量为全球第一,产值位居全球第二。有关专家预计,2011年中国LED产业产值将达到1800亿元[14]。但是产值高不代表利润大。LED产业链主要包括芯片研发生产、外延片生产、LED封装及LED应用等,前两者属于上游产业,利润约占整个LED产业的70%;后两者分别属于中游产业和下游产业,利润很低,国内LED产业集中于封装、散热器等下游应用环节,对上游的外延片、芯片两大关键领域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台湾已经成为世界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和地区,大部分专利技术掌握在少数大公司手中,对核心技术、技术研发/示范有很强的保护措施[13]。目前,国外LED芯片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100%。2010年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和广东省信息产业厅联合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日本和欧洲的LED企业,拥有80%以上的LED芯片核心技术专利,而国内企业拥有的同类专利不足10%。正是由于上游产业的被垄断,外延片、芯片、封装等技术环节受到专利保护,国内LED产品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难以开拓国内市场,对政策扶持的依赖大,而产品市场需求不旺又使企业难以获得大量资金用于芯片研发和创新,循环往复,始终处于产业链低端。

然而,尽管欧美企业掌握了LED的一些关键技术,但是,这些核心技术目前并不成熟,如果我国政府能够对LED核心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给予积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我国完全有可能占据这一产业的科技制高点,从而摆脱“组装车间”的地位。从这个角度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引领世界LED技术发展上面临着同样的机会。目前,一些研究机构正在积极研发相关技术,如清华同方已经形成了LED外延片、芯片制造及封装、终端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到商业及城市景观照明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化生产,并拥有LED外延及芯片制造专利近百项。根据正在编制的“十二五”半导体照明产业规划,政府计划到2015年实现LED产值翻两番的目标,在“十二五”期间,政府将对LED产业的支持力度将继续加大,除了财政补贴外,从研发到财税的一揽子政策上都会有所涉及[15]。由于我国已经在LED封装和散热器技术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一旦掌握上游核心技术,就有可能建立系统的技术专利池,避免跨国巨头如美国Semi LEDs Corporation、荷兰Lemnis公司等庞大的专利封锁网,通过技术领先占据国际LED市场价值链的高端位置。

二、我国低碳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

整体上看,我国低碳技术的发展具有起步晚、发展快、涉及面广、关键技术少、低碳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不足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技术,低碳技术的研发投资规模大、技术生命周期长,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不确定性。IEA确定了62种关键低碳技术,在研究力量和资金的限制下,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对62种低碳技术进行完全的自主研发;同时,考虑到国家的产业和经济安全,也不能够全盘依赖技术转让,因此,低碳技术的发展面临着自主创新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两条路径。我国的低碳技术发展在自主创新和技术转让方面,面临着一定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超前压缩了技术创新空间

从技术/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看,应该遵循由科学创新、技术攻关逐渐过渡到产品市场推广的道路,技术革新催生出新的产业,产业的发展推动科学进步,各阶段依次渐进的过程促使了科技、产业和市场的良性循环(图1)。随着产业链布局的全球化倾向以及国际分工的细化,一项技术从诞生到出现新的替代技术,很难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完成其全部生命周期过程,往往是一部分科技强国主导技术创新,获取高额利润;一部分国家在缺乏核心技术或者技术尚不成熟时,参与国际新兴产业链,造成产业与技术错位发展,不得不长期处于加工制造环节。

图1 技术/产业生命周期图

资料来源:王守觉院士在2011年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学术年会暨新兴产业前沿与发展学术会议上的报告,2011年4月,苏州。

在这种大背景下,在有些领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滞后于产业的发展。在加快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背景下,面对产业发展对核心技术和 装备的迫切需求,从国外引入技术和设备就成为企业家的必然选择。虽然先进技术的引入推动了我国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压缩了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空间,从长远来看,这种局面不利于我国在国际低碳产业链中占据领先位置,如果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撑,新兴产业仍然会成为新的低端产业。

(二)我国技术基础薄弱,缺乏配套技术和装备,不利于低碳技术系统性发展

在世界57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2007年我国科学基础设施竞争力为世界第15位,居世界中上游行列;技术基础设施竞争力位居27位,处于世界中间水平[16]。但是,由于我国基础科学发展失衡,在材料、控制、系统集成等基础技术方面差距显著,导致在某些领域中即便出现了高端技术创新,但是由于缺乏共生技术支持,仍然不能形成系统技术,高科技成果转化困难。如,由于我国太阳能利用基础理论特别是光伏物理学科发展薄弱,使大部分光伏材料长期依赖进口,没有自主技术。从产业发展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风机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制造大国,在国际低碳产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缺乏核心技术支持;目前我国部分低碳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如,系列化光伏并网发电逆变器及控制系统、智能电网规划与可靠性技术、分布式储能技术等。但是,由于国内低碳技术的研发成果比较零碎,缺乏系统化和工程化,这些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水平较低。在核心技术或相关配套技术不到位的情况下,低碳产业的发展必然受制于他国,不仅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也削弱了我国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动力。

(三)成本和信息障碍

低碳技术的研发和示范需要高额的投资;同时,由于技术尚不成熟,生产成本较高,即便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实现商业化应用。根据IEA预测,要实现蓝图情景下的减排目标,到2050年我国在风电技术上的投资总额高达1.1万亿美元(表2)。2008年,欧洲陆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投资费用(包括风机、并网、基座、基础设施等)在145万-260万美元/兆瓦之间。在北美,投资费用的范围在140万-190万美元/兆瓦之间;中国在100万美元/兆瓦左右(全球风能理事会,2009)。根据吴昌华(2010)的研究,风电、太阳能、CCS和LED技术的商业推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成本障碍[17]。在低碳技术应用方面,以CCS技术为例,目前国内CO[,2]捕集成本最低的IGCC电厂即使能够通过强化采油(EOR)和清洁发展机制(CDM)取得收益,也不能获得净利润,常规煤粉电厂(PC)和NGCC更是入不敷出。

在技术引进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往往受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转让费用较高,即便引进也失去了商业化的意义,更何况,掌握着最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企业并没有转让新技术的动力。即使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和国内技术本地化问题得到解决,发展中国家企业获得专利许可,也不一定就能开始使用这些技术,缺乏技术开发阶段的实际经验也可能成为技术推广的障碍。隐性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如商业秘密)往往没有申请专利,但却可能是技术有效实施必不可少的(Ockwell et al.,2009)。

三、低碳技术发展模式建议

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实现社会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自主创新与技术转让的完美结合能够在保持低碳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促进国内科技创新,使自主技术逐渐取代进口技术,继而占据国际领先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才有可能从加工制造环节上升到国际低碳产业的价值链高端位置,实现产业与技术的良性循环。这就要求在设计低碳技术发展模式时,综合考虑我国自主创新和技术转让面临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出有利于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调整扶持政策,扩大技术创新空间

在国内加快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背景下,对低碳产业进行财政补贴是主要的政策扶持手段。从目前的政策对象看,大多以项目为单位进行补贴,如为快速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财政部对13个城市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18]。又如,我国推出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中,向购买节能产品的消费者提供每台300-850元人民币的补贴[19]。还有以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补贴的,如,国家将对1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投入46亿元的财政补贴;对纳入建筑节能试点的城市,每平方米将享受20元的政府补贴[20]。在这种情况下,财政补贴的直接受益者是地区和产业,固然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对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没有形成直接激励。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需要假以时日,一些地区为了快速发展低碳产业,将资金主要用于从国外引入设备和技术,对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因此,建议政府对低碳经济的扶持政策重心从产业向技术转移,侧重对具有原创性的技术创新或者技术改良进行补贴,弥补我国科技研发总经费不足,激发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防止低碳产业发展陷入“技术空心化”的局面,只有强化企业的技术实力,才能使我国的低碳产业逐渐走出低端的“国际加工”环节。

(二)加强配套和共生技术的发展,提高低碳技术的系统性

配套技术和产业化共生技术平台对一项新技术从实验室成功过渡到市场至关重要。我国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难以真正市场化的障碍之一,就是缺乏多学科、跨领域的系统性支持,如电网建设滞后导致风电并网困难、材料科学的薄弱制约了光伏产业的发展。建议针对我国的关键低碳技术和产业制定详尽的发展路线图,对该项技术以及产业在其生命周期重要阶段所需的材料技术、配套技术和其他设备进行综合分析和前瞻性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研发或国际技术合作,避免在技术形成或者成果转化过程中因为一个局部环节的不足限制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高度注意专利池的构建,从对配套技术的专利保护入手,将产业发展所需的相关专利纳入专利池,围绕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技术保护环,为我国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争取最大的空间。

(三)多角度辨识低碳技术,科学设计发展路径,解决技术、成本和信息问题

建议多角度区分低碳技术类型,根据不同类型特征和发展需求,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解决技术、成本和信息等问题。如从国内外技术差距入手,将低碳技术分为追赶型和引领型技术。对于中国尚无完整研发支撑体系或自主研发在时间上已经无法满足产业需求的技术,而国外在这方面已经较为成熟,国内外技术成熟度差距较大的低碳技术,主 要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辅以本土化应用研究;对那些和国外先进技术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技术,或者国外将来可能实行技术封锁的技术,集中力量进行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工作,加强相关技术的专利池建设,以利于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占据国际有利位置;对那些我国已经比较成熟,具有特色的低碳产业,如生物质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等,未来主要侧重于技术的商业化推广;在中国与合作方都有巨大潜在市场时,科研投资过大的战略储备技术或中国有一定研究基础的技术,可将联合开发作为主要途径。

从成本和信息问题入手,可以将低碳技术分为独立技术与合作技术。对那些研发成本较低和技术转化时存在较少隐形知识和商业秘密的低碳技术,以我国独立研发为主;对那些成本高昂,或者我国在引进时存在信息障碍的技术,可以通过联合研发、鼓励这些先进技术在我国建立示范工程项目的方式,解决成本问题,突破信息障碍。目前低碳技术大部分都处于不成熟阶段,即便引进相关的技术和设备,也难以在短期内商业化,因此,争取更多的高新低碳技术的示范工程在我国执行,比引进一项技术或一台设备更具有经济和技术效益。而且,通过这种方式,我国能够可以获得项目的早期市场经验,有利于在技术扩散过程中快速消化、吸收和本土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