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旅游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旅游文化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改革
一、旅游文化课程的现状
目前职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设置较为模式化,旅游文化课程的课程内容一般以旅游客体文化知识为要点,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历史、宗教、园林、建设、服饰、饮食、民俗、文学、艺术等,通过教学来增长学生的旅游专业知识,课程内容通常比较全面,同时,知识更新较慢,理论性强;二是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化,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往往以课堂讲授为主,单纯的知识灌输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在笔者看来,要改变旅游文化课程的目前的现状,就必须从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通过课程内容的区域化、时尚化改革和课程教学方法案例式、体验式的方法尝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该课程在旅游专业中的作用。
二、通过课程内容的区域化、时尚化来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课程内容的区域化,是指在课程内容中加以改革,把课程内容进行特殊的单元化,区域性划分,根据学生就业分布来划分,如学生输送到苏南地区从事导游工作,则课程内容要重点突出苏南地区的旅游文化知识,其他地方则为辅,从而实现三个优势:一是学生的区域专业能力得到增强,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量将更加适用于本地区工作的开展,更具有竞争力;二是教学过程将会更加顺畅,根据目标定内容,能使学生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增加他们的亲切感和认同感;三是能集中更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借助相关的外部感性材料,如影像材料、民俗表演等,从而使课程内容将更加全面。
文化是具有时代性特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旅游文化同样也是如此。要摆脱课程讲授陷入讲史的误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不断更新课程的文化知识和内涵。在这里,我们要充分考虑两个对象,一是课程的授课对象,他们是高职学生,属于青年人群;二是今后学生作为导游服务的游客,在游客当中,也有一大部分是青年人群,对于青年人群而言,时尚的文化、先进的文化更能够吸引他们。目前,对于旅游文化而言,有很多新兴的产物,如驴友文化、地图文化,这些比较容易让青年人接受,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实用性,把这些内容融入到课程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旅游文化的熏陶,理解旅游文化的内涵。
三、通过案例式、体验式教学方式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式教学方式是把课程内容以项目方式进行整合,将原有的较为松散的各类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行集中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通过具体的客体来实现,如一处景点、一个历史人物或者一起事件,教师在讲解课程的过程中把相关知识点都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记忆。例如,教师讲授旅游景点时,可以把该景点形成或盛行时的民俗、诗歌、服饰、饮食等客体知识融合在一起,知识结构更趋整体性,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以具体的事件为例子,借助情境式教学,使学生全面感受到课程中所涵盖的知识要点;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更多直观的感受,加深他们的印象。此外,在课程的考核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项目案例来出题,引导学生自己策划相关知识的组合与相融,制定旅游文化展示的方案,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旅游文化课程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旅游文化课程的体验式教学是把学生分作主体和客体,分别进行教学内容的教授,并进行角色互换。具体的方式是将授课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组先自主学习1-2个单元的旅游文化课程,然后进行交互式的内部交流,这时,主体一方的学生成为导游或者讲解教师,客体一方的学生学习,教授的方式可以通过演讲、PPT演说、甚至是演出剧本的形式,主体方把知识传达结束之后,由客体方来进行点评,指出哪些部分是不理解的,哪些部分比较有兴趣等等,通过学生之间的研讨,从而加深印象。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用在课堂外的实地体验,比如带学生到相关知识的景点,现场模拟导游带领游客旅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扮演游客的学生多提问、多思考,能指出扮演导游角色的学生在讲解中不到位的地方,从而使彼此都能充分掌握课程的知识要点。
参考文献:
[1] 尹华光.旅游文化[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何丽芳.人才素质培养与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改革优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0)
[3] 詹艳.高职高专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4)
[4]李海平,熊友平.谈高职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6(8)
【关键词】 文化底蕴 旅游综合改革 和谐融合
旅游业是一个文化性极强的经济产业,具有经济与文化的两重性。张家界市开展国家旅游综合改革,树立起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理念,把旅游办成一个不仅能发挥其经济功能,而且能充分发挥其文化教育和文化交流功能的产业,深入发掘旅游资源及其产品的文化内涵,摸清并体现其中所包含的科学性、历史性、文学艺术性,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品味,突出将历史文化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逐步探索出一条旅游综合改革的新路径。
1 文化的本质内涵是旅游发展的核心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端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原始的需要,留下了无数改造大自然的遗迹。张家界历史悠久,有许多古代人文遗迹。最早的人类活动可追溯到10万年以前,相传神农氏便隐居于此。据古籍和地方志记载,天门山景区有古代人物赤松子炼丹、鬼谷子研习《易经》的“赤松峰”和“鬼谷洞”的遗存,天门山旁的崇山和丁家溶有欢兜墓和周赧王墓的遗迹,张家界森林公园水绕四门有汉留侯张良墓的遗址等。据史书记载,张家界市道教胜地五雷山“始于唐、盛于明”,元末翰林国史编修张兑辞官归隐于此,在五雷山扩修殿宇,弘扬道教文化,并亲题“楚南名山推第一”,从此五雷山名声大振,所建殿宇“旁魄百里,列县俱瞻”。
2 文化的和谐融合是旅游发展的精髓
张家界旅游演艺产业萌芽于上世纪90年代,2006年开始兴起,到2007年基本形成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全市现有演艺剧场11个,座位近12000个,演艺节目8台。演艺产品总体呈现出立足本土、雅俗共赏、室内外相结合和名家担纲这四大鲜明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节目有3台,分别是:目前世界第一台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山水实景音乐歌舞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以气势磅礴的山水舞台、唯美绚丽的灯光特效、美轮美奂的音乐舞蹈,配合取材于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感人剧情,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民歌在舞台上绽放了新的光彩,让文化与旅游的和谐融合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取材于大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侗族及其它少数民族歌舞音乐、民间故事和宗教祭祀等,展现张家界深邃多元民族文化和浪漫、神秘、激情之美的《张家界·魅力湘西》;集诗、歌、乐、舞为一体,运用黑夜、月光、烟雨等自然舞美展现土家族深厚文化底蕴,富有历史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武陵魂·梯玛神歌》。据统计,2012年以这三台节目为主的张家界旅游演艺业总产值超过4.5亿元,接待观众超过200万人。
3 文化的绝美意境是旅游发展的要义
《易经》认为是天与人是相通的,山水等自然现象昭示着人事、感受到人和自然精神的感应,继而发现自然山水自身美的价值,进而描绘、赞叹山水,创作了山水诗、山水画、山水楹联、题词、石刻、游记、碑林、神话传说等山水文化艺术瑰宝。张家界的诗歌、散文创作历史久远,散见于史籍及张家界诸山石刻中的古代诗词多达500余首。其中赞咏张家界山水的诗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峰诗、洞诗、青山白云、朝晖幕霞之诗历代吟咏不绝、异彩纷呈。清代熊国夏作《天门山赋》,刘耀黎有三十四韵的《天门山十六峰》,元代翰林张兑曾有“天门洞天云气通,江东峨眉皆下风”。历代文化名人歌咏张家界山水的诗词曲赋,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深化了山色水景的绝美意境,使张家界的自然山水充满了传统的东方文化内涵。
4 文化的传承整合是旅游发展的要义
张家界是土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和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民歌优美动听,民族舞蹈多姿多彩,民俗风情富有特色。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许多在其他地方早已失传的技艺,得以原汁原味地保留传承。至今,张家界民间仍有“赶尸、苗女放蛊、辰州符”三大未解之谜。张家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达15大类730多项。桑植民歌、土家摆手舞、茅古斯舞、土家织锦技艺入选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仗鼓舞、土家梯玛神歌、张家界阳戏和有“地方民族戏剧活化石”之称的傩戏,也在非遗名录中榜上有名。被称为“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的茅古斯舞,古朴奇特,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受到国内外观众的青睐。神奇的张家界硬气功曾出国表演,观众叹为观止。全市现已有土家风情园、老院子、军声画院、大庸府城、纪念馆等土家文化和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张家界经常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庆活动和文化盛会。如一年一届的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春节文化活动周、元宵灯会、划龙舟比赛,两年一届的国际乡村音乐周,以及不定期举行的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山歌节、桑植民歌节等,这些国际性的盛会落户张家界,成为了张家界旅游营销的一块品牌。
【关键词】高职 旅游专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68-03
2011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了教育机构和文化部门应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该法颁布之前的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对此类工作提出意见,并指出教育机构和文化部门要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选取合适内容,根据教育对象和教育条件编写相关教材,开展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从2007年起,截至2016年公布了5批共424项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含22个扩展项目),已评出了5批共421名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含16名国家级传承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大力开展起来。但目前不少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开发认识不够,打着经济效益优先的旗号和现代化加工名义,出现不少歪曲民俗旅游的现象,使当地的民俗旅游在开发中变形,民俗旅游庸俗化,很多旅游活动在商业化开发中变味,地陪导游迎合旅游者的好奇心理,对旅游目的地的民俗风情进行错误的传播,使得当地的旅游文化在被误传歪曲,在传播中产生传承变质。广西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多,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区,在高职旅游专业开设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传承广西本土文化的渠道之一。该课程应从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搭建课程教学内容、确立课程的定位等着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园多元文化建设相结合,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广西首次在高职旅游专业中开设,该课程的开设对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学校多元化文化建设具有很大作用,也会激发学生参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等相关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本土文化的认同。
(一)教育传承与文化传播的需要
激发大学生对本土非遗文化的兴趣,促使本文非遗文化的正确传播,这是目前高校非遗文化教育的任务之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设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确地融入这个现代化的社会,让校园教育在非遗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让大学生也积极参加到保护遗产的行列之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可以让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教师和学生都将受益匪浅。
(二)校园多元文化建设的需要
现在大学校园里,学校重视校园多元化文化的建设,各种系部活动、协会活动和技能比赛等名目繁多,但学生感兴趣的少,参与人数少,整体效果不好。在网络化的冲击下,出现大量低头族,网络游戏在高校中普遍流行,学生上课缺席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高校本身肩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播的重任,学校设置非遗课程,开展相对应的非遗活动,在学校成立非遗产文化长廊等,不但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得到正确全面的传播,而且可以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建设,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三)旅游行业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需要
1.培养导游本土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导游担负着本土文化的传播工作,在从业人员里对文化综合素质要求是最高的,地陪导游如果文化素质低,对本地的文化了解肤浅,那么他们对品位高、等级高的人文旅游资源,解说就会黯然失色。目前在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里,导游实务、导游带团和讲解技巧、模拟导游实训等课程在培养导游带团的规范性和基本讲解上是必需的。但在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本土文化熏陶还做得远远不够。民俗旅游现在已经是旅游的重要类型,导游除做好本职规范性工作外,对当地文化的熟练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地陪导游对本土非遗文化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引领游客进行正确的学习。
2.导游特色才艺培养的需要。导游才艺尤其是带团才艺是一个优秀导游必备的技能,要想带好团,除了讲解水平、服务态度好,在游客面前展示自己的一些带团才艺也是一个好办法。在教育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游局等举办的各种导游职业技能比赛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解,导游才艺展示都是其中主要的环节。很多参赛的导游对于导游才艺比较畏惧,但实际上,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本地特色才艺项目,比如当地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武术等,是非常出彩的,而这些可以通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学习来掌握,难度也相对较小。
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设计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设为旅游专业学科基础文化课和学校的文化公选课。教材的内容设置以广西的区级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内容主要考虑能否与旅游专业其他文化课程相结合,能否与学生兴趣、社团活动相结合,能否服务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能否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才艺、文化综合素质。课程以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各类民间民俗、人类文化为基本理论部分,选取广西非遗项目的民族语言、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戏曲、民间手工技艺等有代表性的项目,跨学科搭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学时各占一半。
2.课程目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目标包含三部分,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野外调查的基本技能;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解技巧;提高学生专业的导游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特色的导游才艺,促进关系本土文化传承与交流。
(二)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的内容体系包括三大模块,即知识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社会实践模块。模块一是知识理论,包含两大项目,第一项目是遗产的基本定义、形成历史、遗产保护的理论、遗产分类;第二项目是广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这是本模块的这个、重点内容,包括有10大情境,对应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的内容;模块二是专业技能,包含导游带团的本土人文讲技巧、导游带团才艺和导游大赛才艺三大项目。模块三是社会实践部分,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野外模拟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野外调查。
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改革措施
(一)构建团队式教学模式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授课内容涉及的学科较多,因此,应成立多专业跨学科的教学团队,成员由旅游、音乐、舞蹈、体育、艺术等专业的教师共同授课,不同教学内容上课地点都不一样,每个学科的教师负责其中的专业模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和民俗部分由旅游专业教师讲授,民间文学由汉语言文学教师负责,传统音乐、舞蹈等可由音乐教师负责,手工技艺部分由艺术设计的教师负责,体育、游戏与竞技部分由体育教师负责,还将邀请民间传承人和国内相关知名专家进课堂担任客座教授。
(二)建立专业的广西民俗博物馆
建立专业的广西民俗博物馆,该博物馆的民俗文物由每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野外考察中师生共同收集,打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会相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和模拟导游校内实训讲解基地。如果学校支持,申报设计主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该长廊可以作为校内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节庆的载体,为创建学校3A旅游景区提升文化内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
(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坊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模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各种平台,比如工艺研发、设计、制作工作室,工艺流程展示室,作品展示厅,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教育长廊等,利用这些基地平台,学校可以参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品设计,和学校营销协会合作,参与产品的生产、销售。在这些平台,可以进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旅游专业的毕业生要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作品;与艺术专业的师生合作,设计有广西本土元素的旅游工艺品,将其中优秀的作品挑选出来,参加设计类的比赛,比如南宁礼物设计大赛等。
(四)建设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平台,建设多元化校园文化
以旅游专业学生为主体力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借助课余文化活动的大舞台,由学校团委、各系办主办,旅游协会承办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节,让受学生喜欢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如各种民族体育、武术、音乐、舞蹈等在全校推广。这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节是定期与不定期举行的,如三月三,花炮节等民族节庆必须定期,像大学生校园科技艺术节、寝室文化节、广西礼物设计大赛、手工艺文化节、民族服装大赛、导游技能大赛、学校的桃花节、芒果节等可以不定期举办,这些活动都要融入广西本土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培育成有特色的高校旅游节庆,形成多元化的校园文化。
(五)构建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企业与“非遗”传承人依托非遗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保护与传承。聘任民间传承人和国内知名学者进入校园开展相关实训工作与专题讲座活动。专业教师走出校门,向传承人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把企业、传承人的工作间变成学校的校外基地,把校园的非遗课堂建设为非遗知识传承基地。学校要与广西区文化厅、广西非遗研究机构等的相关单位合作,参与广西非遗项目的调查、申报、分类、编目等科研工作,加快师资力量的培养。
(六)实施多样的考核方式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采用的考核方式有期末考核(占总比的30%)和课堂考核(占总比的70%);课堂考核方式多样,有课堂互动、模拟专项文化讲解、专项文化创意设计,野外非遗项目调查。在课堂考核环节,学生将占主要地位,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成员4-6个,每个小组的模拟讲解或创意设计结束后,其他的小组进行打分和评论,其他的打分小组平均分就是该讲解小组的这个考好环节的分数,教师在该环节起主持的作用。无论期末考核还是课堂考核,都要突出对广西本土文化的培育,把广西非遗产知识的传承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相揉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目标。
四、结束语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高职旅游专业的文化基础课和大学的文化选修课,是培养大学生对当地的民族文学、音乐、舞蹈、戏剧、体育、传统技艺、民俗等的兴趣,能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促进校园多元化文化的建设,有助于传承和发展广西本土文化,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将广西非物质文化的教育落实,拓宽广西本土文化的传承渠道,极大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对广西旅游行业和广西高职旅游教育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红.西部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的意义和策略[J].柳州师专学报,2011(5)
[2]宋德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天津人民出版社,教学研究,2011(2)
[3]杜红艳.“非遗”牵手高校的理性思考[J].陕西教育,2012(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广西高校本土文化教育模式研究”(2010C0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7.005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
1.1对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有启示作用
我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消费的重点逐渐转移至精神方面,面对日益增加的旅游需求市场,如何为市场提供更加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旅游供给服务是目前旅游产业的根本。可以发现,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游客走到哪里旅游产品都大同小异。这种局面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都是以山水旅游为主,这种观光型的旅游产品文化层面涉及比较少,很难与游客形成深层次的互动。想要给游客一个深刻的印象,就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提供体验和满足的旅游需求,可以适当发展休闲度假游、文化体验游、风味美食游等等,为游客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
1.2对提高我国旅游质量有促进作用
只有提高了旅游的质量与效率,才能够提高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我国旅游产业产品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加上利用“互联网+”,获取旅游信息资源的途径变得越来越便捷,很多观光型旅游产品不能再凭借山水风光采取落后的模式。现在不仅仅是我国国内的旅游产品在不断的进行升级转型,由于出境签证的优惠与便捷国民出境游越来越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的旅游产业无法实现有效的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的服务品质,这有可能推动我国国民出境游。
1.3对改善我国市场消费环境有积极作用
旅游市场秩序对我国整个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有着积极意义。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都存在各种低价无序竞争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北京、云南等很多地区都非常普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提出了智慧旅游,这个标志着我国的旅游已经进入到智能化时代,游客从获取旅游资讯、选择旅游产品到评价旅游体现都可实现智能化。游客如果在旅游的过程中受到不公平对待等都可以利用网络曝光,这对于当地的旅游市场必定会带来一定的冲击。这一点也提示我国众多的旅游景区需要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提升自身的口碑。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略分析
2.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转型升级提供基础支撑
我国旅游产业需要在认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春风”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基础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在提高自身旅游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旅游产品质量。通过改造住宿设施提高接待过夜游客的能力。通过对住宿设施进行改造,在外观上保留当地特色,内部按照现代酒店的标准进行建设,同时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设计与规划,体现出当地的风情,同时确保具有现代酒店的舒适性。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为旅游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2.2提高从业人员意识,为转型升级提供人力保障
旅游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也是转型升级中的一个重点。很多旅游从业人员并没有一定的资质,能够做到的就是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很多旅游服务并没有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当地可以积极开展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聘请当地的行业专家、学校专业教师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服务流程与标准,在培训的过程充分考虑到从业人员的素质,可灵活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在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将理论结合实际,更多的以实际为主。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进行礼仪培训。这是因为在旅游过程中人文风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3建立当地旅游特色,为转型升级提供文化魅力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其中的文化旅游产业更加具有开发潜力。在文化旅游产业中其包含的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点。通过利用文化旅游产品实现有效供给的增加,实现融合发展。从目前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存在着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这就要求采用改革的方法对结构进行调整,补齐其中的短板,扩大消费,实现文化旅游的升级。
可以利用国家级平台打造文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利用一带一路这个国家层面的战略,成为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切入点。通过抓住一带一路这个机遇,实现提供给文化旅游新供给,推进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更多优势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经济实力。
3以云南省为例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略
例如,云南省丽江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下,为了实现丽江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底蕴,将传统工艺品设计融入旅游商品,推进文化与旅游产品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同时,丽江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创意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产品更新、质量提升,让文化创意一改以往披肩、牦牛肉、银手镯等丽江旅游纪念品老三样的模式,促进了丽江旅游产品由量到质的飞跃。近年来丽江市不断加强文化创意与丽江雪桃、蓝莓、油橄榄等高原特色农业融合发展,全面挖掘农业潜能,把科技、文化、产业、市场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探索创意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云南省在2015年4月15日开始施行的《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一共7个方面22条,涉及旅游购物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管理、景区景点管理、监管机制、旅游协会改革、政府履职。这个措施的颁布为云南省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利环境。在此基础上,云南大理州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40条措施,分级管理、聚焦重点,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大理州为顺应大众旅游时代,切实加大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一核四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在完善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基础上,围绕“商、养、学、闲、情、奇”新六要素,积极探索商务旅游、养生旅游、研学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探奇旅游等旅游新产品,推动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发展转变,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数据显示,2017年春节黄金周期间,西双版纳州景?^游客数量有所减少,但野象谷、曼听公园、傣族园、原始森林公园等传统老牌景区接待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野象谷增幅最高,达14.92%。西双版纳重点从老牌旅游景区作为切入点,实现积极的升级改造,包括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开发新的体验项目,探索跨界融合等。将原本单一观光型景区转变为旅游综合体,从单一观光型景区向高品质、高体验度、高休闲性城市属性旅游综合体方向转型发展,逐步降低门票收入占比,为景区去门票化做准备。以大益庄园为例分析西双版纳的转型升级,该庄园以茶文化为核心,将原来的国家4A级景区“云茶庄园”打造成为集普洱茶科学研究、估计文物保存、民族茶文化展示、茶马古道遗迹游览、纯手工采制茶体验、生态茶餐膳食和茶文化主题酒店服务为一体的庄园式度假胜地。比起原本单一的休闲方式经过转型升级之后变得更加丰富。为了尽快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西双版纳下一步将对旅游景区进行智慧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增强景区发展内生动力和再生吸引力,继续发挥老牌景区龙头带动作用;深度挖掘景区文化特质,设计开发一批民族节庆、民族餐饮、民族歌舞、民族工艺品、农林特产品、生物产业等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文化旅游新业态,??强可游可乐可购性和可进入性。
云南省文山州充分抓住高铁时代到带来的机遇,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采取一系列措施,主动对接散客化趋势。通过积极开发旅游新产品、培育旅游新业态,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文山州利用3个高铁站带来的旅游资源积极抓住散客市场,同时文山州还实施了旅游从业人员万人培训计划。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大理;旅游产业;旅游改革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074-03
一、 大理州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大理是云南省乃至我国旅游业发展较早的城市之一,旅游业已发展成其支柱产业,是云南乃至全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本文从大理州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贡献、旅游企业和产品体系现状、与省内主要旅游目的地的比较及在全省的地位研究3个维度对大理州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在云南省的地位进行研究。
(一)大理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贡献
本文用旅游总人次、海外游客、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和旅游增加值5个指标对大理旅游业发展的经济贡献及在全州的地位进行研究。
从“十一五”末的2005年到2009年,大理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由665.91万人次[2]增加到1 141.22万人次[3];海外游客从17万人次增加到35.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49.5亿元增加到92.26亿元;旅游外汇收入从4 328万美元增加到9 983.9万美元(见表1)。预计“十一五”期间,大理州共接待国内旅游者5 007.97万人次,年均增长9.3%;接待海外旅游者152.82万人次,年均增长14%;旅游创汇42 758万美元,年均增长16.9%;旅游总收入363.7亿元,年均增长11.4%。①
2009年,大理州第三产业总产值为157.3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量的38.6%,呈现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后者占GDP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5.57%和35.64%[4];旅游业的增加值为19.08亿元左右,占GDP总量的4.69%,旅游业已经成为大理州的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
(二)大理旅游企业和产品体系现状研究
本文从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四类旅游核心企业――包括旅游住宿设施、旅行社、旅游景区点和旅游车船公司[5],以及旅游产品体系五个方面对大理州旅游企业和产品体系现状进行分析。
“十五”末的2005年底,大理州共有11个A级景区,其中4A 级3个;到2010年3月,全州共有16个A级景区,其中4A级4个。2005年,共有旅游星级饭店97家,其中四星2 家;2010年发展到101家,其中四星3 家,五星2家。旅行社由27家发展到29家。旅游车公司由9家发展到10家,大型游船从5艘扩展到6艘。
旅游产品体系方面,大理通过古城、三塔、蝴蝶泉、南诏风情岛、天龙八部影视城等著名景区景点的建设,以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为特色的观光旅游产品日趋完善和成熟;随着旅游度假区、经济开发区、温泉疗养区等项目建设,形成了一批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如洱源地热国和西湖、苍海高尔夫、双廊、沙溪寺登街等,以会展、商务、生态和康体等专项旅游产品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正在形成。
此外,大理在旅游节庆活动开发及品牌培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先后成功推出了“三月街民族节”、“大理国际茶花、兰花博览会”、“大理名人高尔夫联谊赛”等一系列有影响的节庆活动。
(三)大理旅游业与省内主要旅游目的地的比较及在全省的地位研究
本文以2009年的数据为依据,从旅游景区级别、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次、人均旅游消费四个方面与云南省内其他主要的旅游目的地进行对比,研究大理旅游在全省的地位。
从旅游景区级别来看,截至2009年4月,云南省共有A级旅游景区134家,其中大理共拥有13家,总数位居首位;但大理4A级和5A级高级别的旅游景区较少,共有3家(4A级3家),少于昆明(共7家,5A级1家,4A级6家)、丽江(共4家,5A级1家,4A级3家)和版纳(共7家,4A级7家)[6]。此外,丽江、迪庆的列级旅游资源中均有世界级旅游资源,而大理州列级旅游资源全部为国家级和省级,缺乏世界级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吸引力有限。
2009年,大理的旅游总收入为99.26亿元,占全省810.73亿元[7]的12.24%,仅低于省会城市昆明的226.34亿元[8](见表2),位居第二,高于省内其他主要旅游目的地丽江、迪庆、保山和版纳;旅游总人次同样也低于昆明,排名第二;在人均旅游消费方面,大理虽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20.15元,却低于两个邻近的竞争目的地:丽江和迪庆,表明大理旅游虽然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但人均旅游消费低显示出大理仍然缺乏综合性休闲娱乐度假型旅游产品。
二、大理旅游业发展机遇和问题研究
试从旅游目的地SWOT分析的两个方面――旅游业发展遇到的机遇和面临的问题,对大理旅游业“十二五”规划及长远发展进行战略研究。
(一)大理旅游业发展机遇
大理旅游业发展机遇主要包括大理苍洱片区旅游产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开展和云南“桥头堡”建设两个方面。(1)云南省作为旅游产业综合改革试点省份,选择大理苍洱片区作为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综合试点地区之一[9]。改革试点的开展,对推动大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完善旅游资源和行业管理体制改革、获得政策支持以及提升旅游竞争力等方面有重大意义。(2)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对云南旅游产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样,对大理国际知名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实现旅游产品国际化、旅游营销国际化、旅游服务国际化、旅游合作国际化有重大意义。
(二)大理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理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确立了旅游产业支柱地位、具备良好的设施和能力、具有较强的旅游品牌效应等。但从旅游消费额、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考察,大理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1.旅游消费额低与旅游产品供给单一
从消费层面看,主要表现为游客人均逗留时间较短和人均消费额偏低。根据大理州旅游局的调查,国内过夜旅游者平均停留天数为1.60天,过夜游客每天人均花费总额为563.85元,一日游游客花费为381.63元。在总花费构成中,刚性消费比重偏高,占人均花费总额的58.8%,购物、娱乐等弹性消费严重不足。从供给层面看,主要表现为旅游产品供给单一,主要为观光旅游产品和商务会展旅游活动,休闲度假康体产品缺乏。
2.旅游企业整体综合实力不足
大理旅游企业 “散、小、弱、差” 的现象十分突出,市场开拓能力弱,业务范围狭窄,管理水平低下;观光接待型酒店多,休闲度假型、商务型酒店少,接待功能单一,没有国内外知名酒店品牌进入大理;发展方式粗放,还处在以景区门票收入、以数量型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
3.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凸现
不断变化的市场与相对滞后的体制之间的矛盾,导致旅游企业恶性竞争;加快发展的需求与融资渠道狭窄之间的矛盾,产生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队伍建设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服务人员紧缺。
三、大理旅游业“十二五”以及2020年战略发展构想
本文依据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产业空间布局、旅游产品体系、旅游产业政策与推广机制[10],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大理旅游业“十二五”及至2020年战略发展构想。
(一)优化大理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大理要建设以苍山洱海为中心的“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具体布局包括一心、一圈、一试点、五大旅游功能区、十大产品体系建设。
“一心”是指大理市,依托大理市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大理市为中心的“旅游城镇体系与滇西游客集散中心”;“一圈”是指建设以洱海为重点的“环湖休闲度假旅游圈”;“一试点”是指“苍洱片区旅游产业综合改革试点”。
“五大旅游功能区”具体包括:(1)苍洱-古城休闲度假旅游区。范围包括整个大理市旅游区,包含双廊景区、喜州古镇、苍山国家地质公园、洱海、大理古城、海东景区等景区景点。(2)鸡足山-云南驿文化生态旅游区。范围包括宾川和祥云,景区景点主要有鸡足山景区、水目山景区、云南驿景区等。(3)魏宝山-巍山古城文化旅游区。范围包括弥渡、巍山县、南涧三个县,包含弥城景区、密祉景区、巍山古城景区、巍宝山景区、无量山景区、小湾景区等景区景点。(4)石门关-宝台山文化生态旅游区。范围包括云龙县、漾濞县、永平县三县旅游区,包含诺邓景区、天池景区、石门关景区、西坡花园景区、曲硐景区、宝台山景区等景区景点。(5)生态温泉-古城古道文化休闲旅游区。范围包括鹤庆县、剑川县和洱源县,包含新华村银都旅游商品区、黄龙湿地、云鹤镇景区、剑川古城、寺登街茶马古道、石宝山景区、大理地热国、茈碧湖湿地公园、西湖湿地公园等景区景点。
“十大产品体系”是指高山湖泊观光旅游产品、历史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度假区旅游产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温泉文化旅游产品、户外度假旅游产品、古镇文化旅游产品和置业度假旅游产品。
(二)完善和提升“十大旅游产品体系”
从观光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和专项旅游产品三个方面构建大理适合多样化市场需求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
1.完善观光旅游产品体系
观光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包括:(1)高山湖泊观光旅游产品:建设以苍山、鸡足山、巍宝山、石宝山、水目山为主的名山胜景旅游产品;以洱海、茈碧湖湿地、西湖、剑湖、黄龙湖湿地等为代表的高原湖泊湿地旅游产品。(2)历史文化体验旅游产品:挖掘鸡足山佛教文化、魏宝山道教文化等宗教旅游产品;完善崇圣寺、石钟山、博南古道、沙溪寺登街、茶马古道等为代表的历史遗迹旅游产品,进一步提高大理旅游的文化内涵。
2.提升休闲旅游产品体系
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包括:(1)度假区旅游产品:在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内加强中高档旅游度假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休闲娱乐旅游产品的档次和水平,将其建设为云南省的重点度假旅游产品。(2)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是利用民俗集镇、节日庆典、音乐舞蹈、民族建筑、服饰艺术等为主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包括以喜洲镇、周城镇、诺邓白族村等为代表的民居建筑旅游产品;以三月街、火把节、绕三灵等为代表的民族节庆旅游产品;以及以大理石制品、剑川木雕、鹤庆银饰、民族扎染等为代表的民族工艺旅游产品。(3)温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以茈壁湖温泉疗养基地、大理地热国、天生桥温泉区为代表的温泉文化旅游产品。(4)户外运动旅游产品:大理是开展户外运动旅游的天堂,可以开发高尔夫、民族体育、花甸坝滑草等体育竞技产品;漂流、登山、攀岩、户外自助游等挑战极限旅游产品;也可以在洱海、茈壁湖、西湖等湖泊上开发划船等水上运动旅游产品。(5)古镇文化旅游产品:完善和提升包括大理古城、喜州古镇、剑川古城、巍山古城、凤羽古镇等历史文化名城在内的古镇文化旅游产品。(6)置业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第一居所、第二居所、产权酒店、分时度假等不同形式的置业度假旅游产品。
3.做精专项旅游产品
包括会展旅游产品和节庆旅游产品为主的专项旅游产品。按照国际标准加强会展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开拓面向国内外的会展旅游产品;除了继续举办“三月街民族节”、“大理国际茶花、兰花博览会”、“大理名人高尔夫联谊赛”等节庆活动外,还要继续挖掘大理地方民族文化资源,重点开发社会参与度高、声势大的民族节庆旅游产品尤其是国际性节庆旅游产品。
(三)加强产业政策与目的地营销的支持力度
1.推动苍洱旅游产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探索。充分利用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机遇,对阻碍旅游产业发展的现行旅游体制机制进行改革,探索旅游用地、旅游投融资等政策,如设立旅游委员会、整合大理旅游集团、优先旅游用地审批、入境会展旅游的免签证制度或专项免签证制度、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改革试点。
2.探索旅游用地体制、机制和政策。国土资源部与云南省政府签订了探索建立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促进云南省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合作协议[11]。国土资源部将对云南省旅游产业的业务指导与政策支持。大理苍洱片区作为云南省旅游综合试点之一应积极探索建立差别化的土地供应管理政策,切实保障作为大理州支柱产业的旅游产业的建设用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完善大理旅游营销推广机制。第一,完善大理旅游电子信息网络建设。建设具有多国语言,面向全世界的大理旅游信息系统,及时大理旅游信息和时政新闻,进行大理旅游目的地品牌的营销推广网络。第二,建议成立“大理会展及都市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中心”,整合旅游、外事、宣传等部门的对外宣传力量,对大理旅游进行整体策划和品牌推广,实现整合营销。第三,建立“大理旅游目的地营销基金”,州政府、各县市政府、旅游企业、旅游文化企业以及各利益相关部门每年为营销基金注入资金,主要用于国内外旅游宣传、参与旅游交易会等相关费用,为大理旅游目的地宣传营销费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EB/OL]. 省略/zwgk/2009-12/03/content_1479523.htm.
[2] 大理州统计局.大理白族自治州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ynf.省略/DL_Model/newsview.aspx?id=456383.
[3] 大理州统计局.大理白族自治州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ynf.省略/DL_Model/newsview.aspx?id=1209224.
[4] 大理州改革与发展委员会.大理白族自治州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EB/OL]. dl.xxgk.yn.省略/DL_Model/newsview.aspx?id=1210323.
[5] 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课题组. 中国旅游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N].中国旅游报,2004-06-28(3).
[6] 云南省旅游局.2009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EB/OL].ynf.省略/canton_model18/newsview.aspx?id=895511.
[7] 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ynf.省略/tjjxxgk
_model/newsview.aspx?id=1264827.
[8] 昆明市旅游局. 2009年我市旅游指标完成情况[EB/OL]. tour.km.省略/structure/lytj/lytjnr_158230_1.htm.
[9] 云南省旅游局,云南省改革和发展委员会. 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纲要[EB/OL].yunnan.省略/html/2009-05/04/content_350542.htm.
义乌现有5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7家,三星级酒店4家。旅行社17家,外地旅行社分社3家,旅行社门市部14家。随着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深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义乌对旅游国际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义乌目前国际性旅游人才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国际性旅游人才专业化程度不高、旅游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不畅、旅游人才队伍稳定性差。义乌国际性旅游专业人才的缺乏、国际化旅游专业队伍建设的滞后,制约了义乌旅游业的发展。从数量看,义乌涉外旅游企业多,国际性旅游人才缺乏且流动性大,义乌旅游行业缺少旅游营销人才、外语导游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景区管理人才和高级酒店管理人才。义乌旅游市场外向度高,出境和入境旅游人数多,除了缺少英语、日语等语种旅游人才外,还缺少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旅游人才。从质量上看,缺少多层次、高学历、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缺少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国际规则、跨文化管理和沟通能力的中高级旅游从业人员。以义乌会展行业为例,会展所需人才结构是旋涡型的,而旋涡型结构的核心就是会展运作人才。其中包括会展、语言、公关、会展营运服务等人才,是专业性最强、需求数量最大的部分。而目前义乌展览公司中绝大多数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够,造成展会水平普遍不高,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
义乌国际性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
(一)借助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将国际性旅游人才纳入义乌整体人才规划
2011年3月,义乌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浙江省第一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也是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在《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中提出,要把义乌建设成为宜居、宜商、宜游的国际商贸名城。因此,义乌旅游人才规划应该以服务“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和“义乌宜商、宜居、宜游”城市建设为主线,充分调动和发挥用人主体积极性,努力形成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全面开放的人才工作格局,强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注重培养一批既有现代经营理念,又有国际视野的旅游中高级管理人才。以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为目标、全面推进旅游队伍素质教育为主线,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专业性强、政策水平高、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旅游行政管理者队伍。引进和培养旅游企业CEO、旅游市场营销、旅游项目策划、中高级酒店管理人才、中高级旅游景区管理人才、旅游咨询等专业技术人才。
(二)借助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多层次培养国际性旅游人才
1.培养旅游景区管理人才吸引国内外优秀旅游人才到义乌工作,吸引景区策划规划、景区管理、景区营销等旅游人才,吸引更多高校和旅游管理部门优秀人才到景点景区挂职锻炼。加强旅游景区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组织旅游中高级管理人才到国内外学习、参观和考察。选送4A级以上旅游高级管理人才到国内外著名旅游景区进修深造。选派专门人员到国外旅游业发达城市和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同时引进国外高素质管理人才,提升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2.培养旅游星级饭店管理人才与国际著名酒店管理学院或国际认证等机构合作,加大现代酒店管理理念和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国际性酒店管理人才,应对国际酒店管理一体化挑战。3.培养旅行社经营管理和导游人才培养精通旅行社营销策划、经营管理、通晓多种语言和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职业经理人才队伍。开展导游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提升导游的综合素质。建立以院校培养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的导游人员培养体系,有效整合和深度挖掘导游资源,接待重要贵宾和从事导游工作。4.培养旅游会展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展旅游人才到义乌,选送一批优秀会展旅游人才到著名高校会展旅游专业进修深造,以及到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培训考察,充分发挥高校、社会和行业的资源优势,加强会展旅游人才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一批义乌会展旅游产业发展的中高级人才。5.培养乡村旅游创业人才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创业能力培训,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乡村旅游创业人才培训。围绕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以乡村旅游管理人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乡村旅游能工巧匠传承人、乡村旅游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服务乡村旅游事业发展、数量充足的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
(三)借助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整合地方教育资源
加大高学历、高学位、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在浙中高校设立本科及硕士教育层次旅游及相关专业,形成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的多元化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发挥地方高校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国内外旅游企业、机构、团体、行业协会和院校间的交流、学习和合作。建设本地人才国际化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以行业协会为主导、高等院校为依托、从业人员为主要对象,采取课堂授课、实务操作和介入性培训等形式,开办各类培训班,使职业培训时效化和制度化。根据人才类别设计开发国际化培训项目,鼓励地方旅游院校、科研院所、旅游企业等参与旅游培训,强化需求导向,加强培训课程设计和培训师资安排的个性化与针对性。大力推行现代远程教育和在线培训。推动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继续实行并不断完善旅游企业订单培养、定制培训、学生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推动旅游院校开展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模式,深化教学与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旅游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四)借助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提升旅游人才晋升空间
推动旅游职业资格制度,建立旅游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促进旅游人才职称体系的完善和优化。推动完善旅游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和审批制度。推行旅游企业岗位培训与持证上岗制度、薪酬制度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服务薪酬机制。支持和资助本地高层次人才参加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活动,推荐和鼓励本地高层次人才加入相关组织和协会,不断提升义乌本地人才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实施本地优秀人才培养工程,采取专家讲座、参观考察学习、院校进修等形式,加大对义乌本地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开展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分级分类培训。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和目标,选送优秀义乌本地人才到境内外培训基地参与各类项目培训,不断提升本地人才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素质。规范和完善优秀人才荣誉表彰制度,表彰和奖励为义乌旅游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覆盖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旅游人才的荣誉表彰项目。完善旅游人才技能大赛制度,推荐旅游优秀人才参加各种高端人才和杰出人才选拔活动,开展“商城十佳导游”“酒店管理之星”“优秀会展人才”等评选活动,提升旅游人才的成就感和行业认同感。
(五)借助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完善旅游人才居住环境
给予特殊的旅游人才政策,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人才良好的宜居环境,提供旅游人才创业的平台。在工商注册、社会保障、本地购房、银行贷款等方面提供户籍居民同等待遇。对引进的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帮助他们解决来义乌后子女在本市中小学、幼儿园就学等实际困难。设立人才购房专项资助资金,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开展高层次人才联谊活动、组建人才沙龙、丰富人才文体生活,为旅游人才提供高品质的精神文化服务。以国际化标准建设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培养国际化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江西红色旅游;新媒体应用
一.新媒体营销的概念及意义
“以新媒体、新营销、新旅游”为主题的2012中国旅游新媒体营销大会在温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新媒体是新技术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被称为“第五媒体”。旅游新媒体营销的发展将使得旅游形象的传播理念发生改变和更新。
二.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与概况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省区交界地带,区位偏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和自然遗产,形成独具特色的江西旅游资源特征。但是,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发展,传统的旅游产业正在发生变化,江西红色旅游也随之发现系列问题,活动形式单一,主题项目单调,缺乏娱乐性和互动性;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宣传力度不高、整体形象散乱等。
三. 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的改革方式
(一)红色旅游资源整合规划改革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总共有242处著名景点,景点繁杂,线路过多加上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的落后,导致资源不能整合归纳。笔者以为,借助政府的科学规划和综合性协调,提炼经典线路,跨区合作构建湘鄂赣、赣浙沪、“中央苏区”三大红色旅游协作区的总体布局,打造几条经典线路带动周边景区发展才是江西红色旅游的突破之处。
(二)红色旅游景区的品牌特色突显改革
旅游品牌的定位是所有工作的基石,而品牌定位的出发点之一就是要找到事物的本质,红色旅游虽属于传统旅游项目,但在快节奏发展的旅游环境下,除了弘扬文化,也需要起到调节生活、舒缓压力的作用。江西省红色旅游是全国第一个提 “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品牌发展概念的领头者,但在旅游品牌的传播问题上,精准性和实效性成效不足。当今的旅游景区品牌传播要把握两个核心:内部核心和外部核心;内部核心是指景区拥有的旅游资源,外部核心是指景区的旅游精神和情感诉求,两者必须实现融合性传播。在这两个核心的基础上,可有以下几点改革方式:第一、整体景区的品牌形象改革,让人们对整个旅游品牌有统一的深化认知。第二、各景点的文化情感诉求传播,寻找标杆旅游资源,并对其进行包装,以红色旅游文化的景点资源形成对红色旅游品牌理念的承载。第三、景区针对细分人群的传播诉求改革,细化出公家、个人、学生、党员、老年人群或家庭群等,实施针对性的传播,提炼不同卖点。
(三)红色旅游信息平台的建立
建立江西红色旅游信息化平台对于红色旅游中包含的旅游咨询、旅游服务、旅游宣传、旅游网络营销、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旅游企业宣传等方面的问题可迎刃而解。有载体、有平台、有渠道,则能将信息平台打造的更具实用性,互动性及沟通协调性。
(四)红色旅游活动的布局
红色旅游的项目属于传统旅游项目中饱含历史文化内涵较多的活动项目,因此形成文化产业内涵,让“江西红色旅游”以更开放、更友好地形象迎接各地游客,则需加强红色旅游活动的布局。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活动,高峰论坛的红色旅游举措,用“江西红色旅游的品牌”传递红色文化历史,趣味红色文化的故事,生动红色革命的典故,才能真正传递“江西佬表”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热忱,带动江西旅游经济的发展。
(五)红色旅游资源的新媒体应用
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精英媒体、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江西红色旅游的媒体形态还一直是以传统媒介的形态为主,不管是应用还是传播都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互动性,构建新的江西红色旅游整体形象,应用在新的媒体传播渠道上,是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任务。新媒体这个时代背景,旅游品牌的塑造和营销传播需要新的策略和方法。第一、新媒体发展下,红色旅游品牌形象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平台加大信息的“分享”量,利用这类平台搭建品牌形象的传播渠道可达到单一传播到循环传播的效应。第二、新媒体发展下,红色旅游品牌形象传播用植入式隐性传播策略,利用“微电影”、“微视频”等模式,传播红色旅游地区的景色、人物、民俗、风情等,例如“天仙妹妹”、“天梯爱情”等微视频事件都反映出新媒体的应用前景。第三、在媒体平台众多的时代,利用游戏心态传播文化理念已不是新鲜事,红色旅游品牌形象传播用游戏式的植入传播方式不但能让人理解历史也能吸引受众的关注。把历史事件、人物、及景点以新的形式结合到传播平台,可以更好地给受众以直接感受和体验,从而心生向往。
四. 结语
江西红色旅游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影响力、辐射力与日俱增,“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品牌成为全省对外开放最响亮的一张名片。乘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更大力的推广红色文化,使江西红色旅游产业更健康、稳定、协调方向发展是江西旅游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1]庄东泉.深度开发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刍议[J ]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关键词]文化;旅游;互动;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9-0090-04
文化和旅游具有本质的内在关联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旅游是文化实现产业化,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云南能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所利用的资源丰富多彩,相对于其他省份,其资源突出表现为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紧密结合、三位一体的独特性,共同支撑了云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
一、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现状
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起步较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都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对互动发展形成共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将云南省建设为旅游大省、民族文化大省。在20多年的旅游产业发展中,旅游与文化的互动发展实现了文旅两个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文化与旅游结合产生的巨大综合效益在全省已经形成共识。
(二)互动发展已进入高级融合阶段
一般来说,文化与旅游互动有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一般阶段、高级阶段。当前云南旅游业已经走出了初级阶段,在与文化的互动上开始进入有意识的融合发展阶段。云南省旅游产业“二次创业”明确提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打造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又有时代精神的旅游精品的战略思路,同时在推动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转变的进程中,着力强调文化与旅游的紧密结合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使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互动发展促进产业规模扩大和体系健全
云南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在六大产业要素发展中,均与当地的特色文化紧密结合。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为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旅游纪念工艺品产业、演艺产业和休闲娱乐业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外来游客向云南各地传播了新的消费理念,进而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市场需求和动力,推动和加快旅游工艺品、民族民间工艺品、民族演艺、餐饮、休闲娱乐、特色节庆等产业门类的发展,极大地延长了文化与旅游的产业链。
(四)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形成了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名牌
云南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根植于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中,开发出系列化的旅游和文化相结合的精品。如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云南印象》《丽水金沙》《蝴蝶之梦》《印象丽江》等原生态表演剧目,以巨大的文化包容性向游客展示了云南的独特魅力,丰富了旅游内容和内涵。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腾冲和顺古镇等,被评为最美或最受旅游者喜爱的城镇和景区。这些旅游精品名牌为云南文旅产业深入互动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
(五)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当前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发育程度低、经营主体竞争力弱等问题,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和相关问题的解决。借助旅游产业的市场平台和载体,增进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和中介组织、文化经纪制度的发展,促进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增强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文化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现象。
(六)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促进了群众脱贫致富
山高路险、对外封闭是导致云南大多数边疆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正是这些原因促成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旅游业的发展使这些地区的独特文化资源得以开发和运用,同时也使不少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依靠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如新华村年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民族工艺品市场。
二、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主要任务
根据云南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现状和总体思路,制定出云南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改进管理体制和机制
目前云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情况,要想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必须在省和各个州市级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方面有所突破。两个产业要想实现真正的互动发展,有大的作为,需要其管理和运行体制的有效对接。可以考虑尽快在省级层面建立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指导机制,整合两个领导小组,共同建立文化旅游办公室,从管理体制和机制上进行创新,不仅节约行政运行成本,同时还降低了协调沟通难度。
(二)形成文化―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合理格局
在云南省较为成熟的六大旅游区域规划的基础上,立足国内外旅游区域大格局,对两个产业互动发展进行区域布局,找准互动发展结合点,确立一批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作为全省文化―旅游产业互动的试点范围,再由点向面推开、由基础向纵深拓展,努力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享资源、共享市场、互为支持、互为促进、共同提升、共求发展的新格局。
(三)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
提高现有著名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组织国内外文化专家,对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香格里拉等著名旅游景区进行以增加文化内涵为目的专业策划,以提升旅游景点的文化附加价值。开发历史文化纪念品,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与文博单位合作,研制开发云南省历史文化纪念品以及文物仿制品。抓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重点抓好昆明、大理、丽江、巍山、建水、景洪、瑞丽、香格里拉、楚雄、沧源、西盟、腾冲、会泽等一批民族风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
(四)整合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
云南省目前在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批著名品牌,旅游品牌如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腾冲火山热海、红河元阳梯田、十大魅力名镇之首的和顺侨乡等,文化品牌如石林《阿诗玛》、大理《五朵金花》《云南映象》、三江并流、茶马古道、大理南诏文化等一批著名的文化品牌,其中一些品牌兼具旅游和文化特征。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需要找到最佳结合点,由“自发式”转为积极主动地去整合这些资源和品牌,最终达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三、推进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
动发展的对策措施
针对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的建议。要想实现两个产业的深层次互动发展,我们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需要在各方面积极努力。
(一)加强领导。形成协调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合力
1 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整合全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探寻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项目开发的结合点、切入点。突出云南多民族文化的特色,努力提升云南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大力开发具有云南鲜明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使全省各地文化旅游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性发展。
2 加强组织协调管理。整合各方力量,打破部门分割、条块管理的格局,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做大做强文化和旅游产业。建立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动机制,重点在两个产业的发展规划、产业投资项目、扶持政策、宣传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协调,使之相互促进、彼此协调、综合配套。
3 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对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一并考虑、一同规划,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双赢,改变目前各地在文化和旅游产品开发上各搞一套,缺乏统一规划和监控的现状。建议各地各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做好两个产业互动发展的规划和各项实施方案。
(二)加大扶持,创造文化和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坚实基础
1 建立多元化资金支持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文化旅游领域的投入,多渠道筹措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建立财政投入、民间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国外资本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积极筹措和安排一批文化和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另一方面,鼓励和促进上市公司参股、控股、兼并、收购文化和旅游企业。同时,鼓励支持风险投资进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域,采取发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债券、募集设立文化旅游专项基金等融资方式,增加各类资本进入云南省的文化和旅游产业。
2 整合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充分发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文化旅游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打破地区、部门、行业、所有制界限,对文化旅游资源重新进行整合,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充分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重点扶持一批示范性、导向性的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对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开发与运营,给予资金补助和信贷贴息等支持。
3 加强文化和旅游无形资产管理。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盘活云南省的文化和旅游无形资产,并以此来吸引和整合其它资本的投入。
(三)打造精品,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 加快文化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加快云南民族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充分利用各种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镇)、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科技馆,培育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基地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镇),鼓励和支持创办文化旅游娱乐公司、文化旅游演出公司,推出一批以民族风俗、民族歌舞、地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着力建设一批文化旅游产品基地,加快培育一批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名牌文化旅游产品。
2 做大做强做精一批文化旅游企业。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加大对现有文化旅游企业进行改造和整合的力度,支持文化旅游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投资和经营。鼓励有实力的文化旅游企业,运用联合、重组、兼并、上市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重点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同时鼓励支持中小文化旅游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各类“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文化旅游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3 大力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在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层面确立“大产品”观念,通过积极挖掘和开发既有民族文化内涵,又有观赏实用价值,便于携带、纪念性强的文化旅游商品。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调研,制定文化旅游商品生产和开发规划。重点扶持一批集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有一定经营规模和市场开拓能力的文化旅游商品重点企业。
4 鼓励优势企业进行文化旅游经营。鼓励省外、境外优势企业通过投资、兼并、参股、收购、迁移总部等方式来滇进行文化旅游经营。加快有优势发展潜力的文化旅游项目论证和招商,积极吸引国外和省外资金参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绿色通道,实施“一条龙”、“一个窗口”全程化服务。
(四)深化改革。增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后劲
1 加快国有文化旅游企业改革步伐。加大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股份制为主要方式的改革力度,推动国有文化旅游企业的改革。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的改制和公司化改造进程,促进文化企业的产权交易和业务、资本重组,尽快形成一批符合资本市场要求、具有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积极推进旅游景区景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改革,采取拍卖、招标或者协议的方式,依法有偿出让给国内外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按照统一规划进行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大企业以集中规划、成片开发的形式取得旅游景区景点经营权。
2 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大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文化旅游领域,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产业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破所有制界限,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封锁,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集体文化旅游企业一视同仁。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文化旅游产业领域。同时,抓紧制定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明确国家鼓励、限制和禁止投资的项目。
3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中介组织。鼓励成立跨文化、旅游行业的管理协会以及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行业协会、专业服务机构等文化旅游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自律、监督和服务作用。文化旅游中介组织要按照公开、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规范服务行为,并将服务规程、收费项目和标准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五)扩大促销,拓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市场
1 创新宣传促销机制。实行整体宣传促销战略,树立统一的云南文化旅游宣传促销形象。发挥云南省旅游业具备完整营销网络和营销策略的优势,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合、企业为主、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加大文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加强与国际文化旅游组织、旅游客源地的旅游部门、主要旅行商、新闻媒体和中介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和发展文化旅游营销联盟。
2 创新宣传促销方式。对重点海外客源市场集中力量,加大促销力度。与文化旅游宣传促销有关的部门要结合各自业务,利用多种渠道,大力宣传云南。新闻媒体要策划制作文化旅游宣传节目和栏目,扩大公益性文化旅游宣传。邀请和欢迎世界各国特别是云南省主要海外客源地国家或地区的主要新闻媒体、重要旅行商、文化团体来滇考察、采访和报道。加强对电子商务、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在文化旅游营销中的运用。
3 创新节会赛事组办方式。充分发挥节会赛事活动的宣传促销作用,继续办好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会赛事活动,组织好各类文化活动周和“黄金周”假日旅游,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旅游“热点”和“亮点”,吸引和招揽海内外游客。加大节会赛事的市场化运作力度,鼓励社会各界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会议、博览交易、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科技交流等会展活动。
(六)科技先行,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1 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旅游产业,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生产和文化旅游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音像业和网络文化业等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文化产品,全面提高云南文化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水平,不断增强云南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桂林;旅游;文化产業;发展
2009年12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建设单位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意味着桂林作为中国旅游产業深化改革的前沿阵地,不仅要构建示范旅游服务体系、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提升旅游竞争力,还要延伸旅游产業链。根据这一意见,长期以来,桂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業,依托桂林独有的名山、名水、名城和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了一系列旅游文化产業精品项目,不但在市民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给人民带来了文化愉悦的感受,而且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旅游文化产業的内涵及在经济中的作用
(一)旅游文化产業的内涵
旅游文化产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旅游文化产業有不同的理解。在本文中笔者认为旅游文化产業是文化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它与其他产業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经济的全面增长,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業。
(二)旅游文化产業在经济中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業,实施重大文化产業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業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業群建设,培育文化产業骨干企業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随旅游文化产業作为文化产業发展中规模最大的产業之一,它的产業地位逐步增强,并具独特的魅力,通过各个方面展现着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首先,旅游文化产業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外来资金注入的形式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游客到桂林来旅游消费,所产生的旅行、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经济活动最终都会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桂林当地经济的发展。其次,旅游業吸纳社会就業的能力很强。它是一种劳动密集型行業,就業容量大,对各种层次的劳动力都有很大的需求,可以提供多层次的就業岗位,而且就業门槛相对较低,是新的就業途径。最后,旅游業的综合性很强,以人的流动和消费为基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相关行業的发展。因此,桂林要发展经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就不能忽视旅游文化产業在经济中的地位,它不但体现自身产業链的延展性,拉动经济的增长;也为现代服务業、信息技术、制造業等其他产業提供动力支持,创造新的需求。
二、桂林旅游文化产業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桂林旅游文化事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然的山水资源和历史文化的沉淀等都为桂林旅游文化产業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预示着桂林旅游文化消费能力提升的空间很大,旅游文化市场将会成为最具魅力的市场之一。
(一)桂林旅游文化产業发展的优势
1、文化产業格局初步形成,为旅游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根据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桂林市文化,产業总产出为33.27亿元,增加值为10.51亿元,分别占当年全社会总产出的3.43%、地区生产总值的2.29%,文化产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于全国0.14个百分点。经过不懈的努力,桂林的文化产業建立起基本完备的产業格局,到现在为止,已经形成了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旅游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等产業门类。还有一些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产業热点,比如会展广告業、动漫游戏产業等。除此之外,桂林的文化创新资源非常丰富,为现代经济价值的开发提供了巨大潜力,通过市场运作机制的激活可以转化为丰富的产業优势,使文化市场成为最具魅力的市场之一。这一切都为旅游文化产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2、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
桂林是一座山水名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别具一格,挺拔俊俏的山、精彩奇特的岩洞和秀丽清翠的漓江,它们与周围的岩石区域相互掩映,山水相问,独享山水美景,静逸雅致;山水乡问,独享乡间野趣,悠然自得,俨如一副浓淡相宜的写意中国画。山与水的结合成为了桂林旅游文化产業的一大特色。桂林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历史文化古迹很丰富。从距今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宝积岩洞穴遗址到秦始皇年代的灵渠再到明代桂林的靖江王府,还有许多的山水诗词、散文以及神话传说等,应有尽有。千百年来,这些文化相互激荡,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桂林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与甲天下的山水相媲美,成为桂林旅游文化产業的又一大特色。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为提高桂林在国内外旅游業的影响力、竞争力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3、特色品牌效应成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