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学 互联网时代 人本管理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006
互联网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企业传统管理带来了巨大冲击,迫切需要企业进行管理思想的彻底变革。但中国企业管理思想的确立,必须要充分考虑中国本土的文化特征。人学理论指导下的人本管理思想,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管理机制、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是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保持可持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一、人学理论与人本管理
(一)人学理论的内涵
人学理论是关于人的哲学理论,其最基本的立足点就是将自由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自由解放。马克思在继承前人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把抽象的人放在一定的历史、社会实践中去研究,逐步形成了关于人的本质及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认为是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劳动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最根本标志。“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2.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关于人的本质的探索,是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曾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什么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既是人的自我创造的手段,又是人的生命活动本身。它是属于人的本质的东西,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因此,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关于人的价值问题。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人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人只有为他人、为社会奉献,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
4.关于人的地位问题。马克思认为,人是全部人类活动、人类关系的本质和基础。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产生并且发展的前提,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学思想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他们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5.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要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而不是手段,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建立在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二)人本管理的内涵
人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理念从物本管理发展为“以人为中心”的一个新阶段,是互联网时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在管理活动中的积极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其核心之处在于重视人的存在、尊重人、发展人,使人在企业中能动而充分地发挥作用,并实现其自身价值。因此,人本管理即是“首先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着调动企业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的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潜能的激发。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人的主导地位,不仅要考虑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而且也要考虑人的价值实现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以新的理念和思路为指导,要善于用人、善于待人,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其潜能。
2.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指人的需要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及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企业员工获得全面、自由发展,是其在企业活动中释放潜能的前提。因此,企业要将员工的全面、自由发展定为企业发展目标,通过制度激励、人文关怀、业务培训等,促进员工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3.人的道德培养。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企业员工做人、做事和管理之道,引导员工自觉认同组织目标,维护组织和谐,“并通过人与人之间‘心’与‘身’的互动和‘人情’感通机制,以自己的德行关爱、统驭他人,从而获得他人的拥戴和‘隐性资源’”。也即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兼顾培养人、发展人的目标实现,既要关心员工的“身体”,又要关心其“心灵”,更要关心其个人价值实现,在和睦中实现共赢。
(三)人学理论与人本管理的关系
关键词 全息系统 生理系统 心理系统 文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TN2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学术界从散见在马恩浩瀚的著作中找到有关论述,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但是,对此,创始人并未作过专章论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学者把它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未来社会最高原则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种是当前社会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前者乃历史哲学的研究对象,后者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从全息理论的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在方法论上有所创新,使教育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我们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全息系统。如果我们按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场手工业和大工业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所作的原则规定来仔细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就能发现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含着“全息”思想。所谓全息理论就是任何信息(事物的特性、属性、关系等)都为任何事物潜在地拥有,任何事物都潜在地拥有任何信息。在系统结构上,认为世界是由一系列大小不同、等级各异、复杂程度有别、彼此交错重叠并可相互转化的系统构成。每个系统又由结构较大、水平较高、机理较复杂的子系统组成。子系统中包含着各种内容相关的层次。其中母系统包含着子系统,子系统通过各种相关关系展现母系统。全息统一观是宇宙的动态观、发展观、整体观、全息观的统一,它以极为宏观的视野,以动态发展、整体全息的观点,试图揭示显序与隐序形式的宇宙形成、发展、存在的规律。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手工工场和大工业的生产过程发现,工人被精细的分工牢固的束缚在某一道工序上,作为机器的附属品一道进入生产流水线。“由于劳动被分成几部分,人自己也随着被分成几部分。为训练某种单一的活动,其他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能力都成了牺牲品。”人丧失了自主性,“每一个人都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方面”。造成了工人的知识、能力、精神道德的片面发展。马克思创始人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基础上,预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将创造出一种新人。这种新人也就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通晓生产系统的人”。其中包含多方面的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等内容,再次,马克思肯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全息系统的内容。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所作的原则规定也能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息思想。马克思指出:“大工业的性质,要求劳动有变更,职能有更动,工人有全面的流动性”。马克思阐述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能力,这些知识、能力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组成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全息系统,伴随着部门流动而作相应的调整,达到自适应。在此,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全息系统的内部结构、性质未作分析,但是,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所作的原则规定为我们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指明了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内容不断地被丰富、发展。就教育而言,一般包括生理、心理和文化三个方面。由此可以将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全息系统,这个全息系统主要有生理系统、心理系统、文化系统三个大的子系统组成,下面又有许多不同层次的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是:
(1)生理系统。人的全面发展的生理系统主要是指人的体质体力的发展和机能的成熟。
(2)心理系统。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系统主要是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健康发展以及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点的、稳定的心理倾向与心理特征,如需要、兴趣、动机、态度、观点、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的健康发展。
(3)文化系统。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系统主要是指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审美等方面的发展。
这三个子系统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全息系统的空间网格结构。在这里,每一个微观系统都可以看作是能够映射整体特征的全息元,反应在信息联系上,作为子系统的全息元能够映射出不同等级的母系统。比如,文化子系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母系统的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文化方面的全方位的信息。全息元有大有小,有等级。全息元的大小,就是全息元所包含的人的全面发展信息在量上的多少。全息元越小,所包含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信息也就越少。其规模越大,复杂程度越高,所包含的信息量也就越多。全息元也有信息结构的差异,每一个微观系统的全息元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独特结构与主导要素。在这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息系统的空间网格结构中,不同等级的全息元全息相关,不断地进行着信息交换。每个全息元首先是一个信宿,一个全息的接收和贮存单位,接收并贮存着来自其他部分,即其他全息元的信息;但同时,它也是一个信源,一个全息的发送单位,向其他全息元发送着各种信息。这就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全息系统内部全息元之间的“全息相关性”。
全息理论认为,个体演化过程是类的演化过程的重演。个体也是类的缩影。个体思维的发展,再现人类思维的过程。作为单独个体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要求就是遵循人类社会共同体最基本的价值准则,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更多的表现出差异性、特殊性、丰富性与多样性。生命个体的有限性,决定了所谓全面发展对个体来说只能是基本方面、多个方面,而不可能是所有方面。
(作者:海南医学院社科部助教,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参考文献:
[1]王存臻.宇宙全息统一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2]洪强强.教育学视界中的全面发展观.教育评论.2004(05)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质量观;认识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39-01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育质量观问题是需要首先搞清楚的问题,只有对幼儿教育质量观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效把握幼儿园教育的内涵,能够正确对幼儿进行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
一、正确的幼儿教育质量观是建立在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
在幼儿教育中,科学的幼儿教育质量观应该建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无论是什么样幼儿教育,无论是什么地区的幼儿教育,无论幼儿教育处于怎样的文化经济环境中,开展幼儿教育都要能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能够以幼儿发展为本建立正确科学的幼儿教育质量观。这样质量观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涵:
1、幼儿教育要能促进所有孩子的发展。幼儿教育不是为某些孩子开展的教育,要能够面向每一个学生,能够为每一个学生服务。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要进行教育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的创新选择,幼儿教育有兼顾幼儿全体需要,更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能够提供有针对新个体教育服务,要能因人施教开展教育工作,这是科学的幼儿教育质量观所需要具备的基本内涵。
2、幼儿教育要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教育要能够围绕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进行设置,能够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为基础开展教育,要能够全面了解孩子的各方面的需要,能够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制定教育活动。能够开展情趣化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孩子探究未知欲望,发展孩子的良好品质,引导孩子的良好习惯培育和健康心理,只有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质量观才是符合幼儿需要的现代化的科学幼儿教育质量观。幼儿教育要能够促进幼儿发展,幼儿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奠基,在对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应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使之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创新学习具有预期性和参与性两个显著特征。那么,在对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性学习。首先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与幼儿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中,人的各项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应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尊重幼儿,使幼儿愿意参与到老师所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不能树立个人权威的教育思想,让所有幼儿都听从老师的话,应让幼儿感受到师幼之间的民主平等,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发展。
二、正确的幼儿教育质量是以过程质量为核心建立起来的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缺乏对幼儿教育过程教育质量的评价,往往以幼儿园的硬件基础如何,幼儿园教师的的文凭如何,幼儿园所开展的年终活动质量如何等等,对幼儿教育教育质量进行评定,这种评定是不全面,不合理的。其实幼儿教育质量观要能够真正以过程质量为核心进构建,这种教育质量观才是合理而科学的。在幼儿教育中,要重视过程质量,重视生成教育质量的主要环节,能够积极构建起以“幼儿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教育体系,家长学校共同参与对幼儿的教育工作。能够关注教育过程,对教育过程进行积极研究,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情况进行动态化衡量,通过过程考核教育质量情况,这样的才能真正促进幼儿教育的有效发展。以过程质量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质量观才是科学合理的质量观。
三、正确的幼儿教育质量观是动态发展的多元化的发展质量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需要规格、类型、层次需要的标准是日渐多元化,对人才个性需求更为多样化,对学生需要的标准也在动态发展中有所变化,因此,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观也应该是动态的、多元化的。
幼儿园教育质量观应该是具有动态的发展的多元化的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幼儿教育质量的衡量都不能用统一的不变的标准。幼儿教育质量观要能够与时代主题相适应,能够在不断变化中凸显出时代的需要。其实,幼儿教育质量和水平都是相对的,只有在特定时期,特殊地方,在特殊环境中,最适合社会需要的幼儿教育质量观才是科学的最好的幼儿教育质量观。
四、动态多元背景下幼儿教育质量观所存在的认识偏差.
1、忽视幼儿教育质量不高的客观问题。我们知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幼儿园教育质量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的。但是对于同一地区,同一类型,同一档次的幼儿园教育,他们的教育质量应该处在相对统一的水平上,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则是幼儿教育质量不高的表现。但有些人借口幼儿教育的多元化动态化需要,忽视这种质量上的客观差异,是对幼儿教育质量观的认识上的偏差。
2、忽视幼儿教育质量标准。在幼儿教育中,有一种对教育质量标准考核的评价目标。这个目标是对教育质量考核的基本标准。然而,在幼儿教育中,如果过分强调幼儿教育质量的多元化需要,而忽视最基本对于幼儿教育目标,则会导致幼儿教育质量的滑坡,幼儿教育会处在盲目状态中,必将造成幼儿教育的失败。因此,忽视幼儿教育质量标准,盲目追求所谓的多元化的幼儿教育,这种认识是不可取的。幼儿教育一定要坚持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以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为基础开展教育工作,才能实现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
总之,要实现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健康、和谐、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建立科学正确的幼儿教育质量观,能够以此为指导制定幼儿教育方针路线,设置幼儿教育活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这样,幼儿教育才能获得有效的发展,幼儿教育工作才能在科学质量观引导下,促进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一、“人的全面发展”之本意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科学概念,有其特定的科学内涵。目前,理论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说法:其一,“能力全面发展说”。该说法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概念提出的特殊背景,认为马克思是把人作为生产力要素,而不是着意于一个社会人所具有的全部特征来考虑的,所以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其二,“德智体全面发展说”。该说法认为,创始人在考察人的全面发展时,除了深刻地、详细地从人的劳动能力来考察人的发展外,他们同时还把人作为一定社会关系中完整的社会人来考察人的发展。这样,人的全面发展就不仅包括人的体力、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还包括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才能和志趣等方面的充分自由发展。其三,“多层次发展说”。这种观点持有者内部又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如有论者认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全面的”发展,即一般性能力的发展或叫“均匀发展”,要通晓整个生产系统和建立极大丰富的社会关系;第二层次是“自由发展”,即使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个人可以从主体设定和主体选择来体现内在差异性,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的发展;第三层次是“充分发展”,即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主体的人经过自由选择而确定了发展方向之后,主体就在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完善,最终使自己获得设定活动方面的最充分发展。至此,人最终达成了自己最高级的需要,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以上几种观点虽然各自阐明了不同的全面发展观,但是无一例外地表达出:“自由发展”乃是“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
在创始人的著作中,几乎在一切场合都对“全面发展”赋予了自由、充分等特征,例如:“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等等。由于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一个现成的关于“全面发展”含义的周全细致而条理分明的界说,研究者都“只能从马克思的有关言论中去体会他对‘全面’发展的理解,从中提取出一些基本规定来。”因此,这里所获得的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解,也决不是绝对的、统一的,普遍适用于判断全面或片面、是或不是的标准答案。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和谐发展”“充分发展”和“自由发展”。所谓“和谐发展”,即身心各自获得均衡发展以及身心两方面能相互适应的发展。所谓“充分发展”,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水平给我们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这里所说的“现有水平”,不仅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个体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所谓“自由发展”,就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的自由时间里按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从事活动,使自己得到的发展。换句话说,“全面发展”也就囊括了“自由发展”。
结合作者后文关于全面发展的两处描述:“‘全面发展’并不是指人的各个方面在同一时间并且均等地得到发展”,“‘全面发展’意味着教育者必须促使受教育者达到这八种智能的最低值,”可以推断出作者关于“全面发展”的主要观点和基本主张,类似于上文“多层次发展说”中的第一层次即“一般性能力的发展”,可见作者简化了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并且这样的理解极易导致一种“平庸发展”的倾向。从另一角度来分析,如果把“全面发展”做“平面解析”,那么全面发展分为横向的“全面”和纵向的“发展”两个维度。所谓“全面”,是讲“哪些方面”获得发展,强调“发展什么”。而所谓“发展”,则是讲发展的程度,强调“怎样发展”。或者说,“全面”是“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而“发展”是“全面发展”的目标。在理解“全面发展”概念和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时,又常常会走人这样的误区:注重了“全面”忽视了“发展”,关注了“全面发展”的内容而忽视了“全面发展”是个教育目标,以致造成一种误解,似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不重视学生的发展,而只强调学生是“知识的容器”,使他们被囿于“圆形监狱”里无法“自由发展”。
二、何为“人的本质”
众所周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建立在“人的本质观”基础上的。马克思在1845年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这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概括。事实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受黑格尔唯心论的影响,把理性、自我意识和自由看作人的本质。第二阶段接受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认为“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第三阶段才达到科学的认识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时起,马克思与历史上的思想家,特别是黑格尔、费尔巴哈等抽象的人的本质观划清了界线。马克思指出,必须从客观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来对“人”作出判断,他是什么样的人,与他的物质生活条件直接相关,与他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直接相关。而那种抽象的人的本质观,则不但不能解释“人为何片面发展”的问题,更不能找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道路。
何文指出:“我们在阐述人的发展理论时普遍流行的一种提法是‘人的全面发展,如‘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却忽略了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这里明显有两处不当。其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要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这只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状态(或者表现)的描述,而不能由此推断出所谓“流行说法”所持的人的本质观就是“全面(发展)的人”。作者这样的逻辑推理是行不通的。其次,早在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就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说,人的本质的根本属性就是“现实性”和“社会性”,而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所谓“神性”、抽象的“理性”、“自由”、“自然性”等等,都不能揭示人的本
质的根本属性。由此看来,“自由的人”并不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
三、对“自由”的解读
在对我国教育目的表述的讨论与研究中,论者认为要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前加上“某某”时,已经把着重点放在了“某某”上。上世纪50年代提出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前加上“因材施教”时,有学者批评其实质是“全面回复唯心主义‘个性论’的偏向”,而这里提到加上“自由发展”,也大有回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倾向。为什么这么说呢?要从关于自由的解读说起。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问题。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2、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
3、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育系统工作的党员,学习完这篇重要的讲话后,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我觉得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这正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教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2、要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动力是改革创新。树立和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大胆革除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积极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将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更好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它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第一是指发展是主题,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要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二是指自然—人—社会这个复合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是指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要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首先要改变生产力发展的状态,以新的先进的生产力取代工业文明生产力,这就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是对工业文明生产力的继承和扬弃,是生态文明观指导下发展起来的生产力。生态文明观认为,生产力是使自然—人—社会复合体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能力,这就是生态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是21世纪绿色财富的源泉和绿色文明的希望,代表着21世纪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可见,只有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发展生态生产力,对于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着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以大生态系统的规律指导生产力的发展。大生态系统规律包括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和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大自然是最有智慧的。地球经过45亿年优胜劣汰、协调演变、和谐共荣而积累起来的自然智慧,为复合体的和谐协调,共生共荣,持续、全面发展提供可遵循的规律。比如,循环经济是生态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模式,而循环经济正是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原理和生态链规律,是人类向自然界学习的一大成果。
当前要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实践,深入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把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变成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循环经济的发展从企业推向产业,从产业推向区域,从城市推向农村。这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还要学习和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和谐相统一的规律,实施绿色和谐管理,实现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中的生态和谐、人态和谐、心态和谐,促进自然、社会、人格三位一体的绿色和谐,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其次,善于保护和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生态与环境优势,并善于把它们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文化产业等等,一方面提高国内外市场的占有份额,另一方面解决制约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瓶颈问题。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潜在优势,特别是生物质能源,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应当认真规划,制定有效政策,加快市场培育,组织各方面力量联合攻关,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生物质能源产业,抢占这一世界性的制高点。
第三,学习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的智慧,发展高新科技。现代生物技术将是21世纪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领头羊,这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内容,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应当抢占这一高科技阵地。
第四,培育绿色市场,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绿色经济,增强国内外竞争力。
(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和质量
通常人们以数量指标来衡量某些或某地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之所以把人、财、物等资源的增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发展的尺度,是因为数量指标是硬件,容易测定,也因为数量的扩张和规模的膨胀给人的感受更直觉、更可观也更急功近利。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教育资源的丰富,也可以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数量的增长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它不能直接导致质量的提高,数量增长反映的只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表层,属于“外延式发展”。而质量的提高才是反映学校教育发展的深层,属于“内涵式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须转移工作重心、健全工作机制,要把工作的重心全面转移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来,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2]。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无数量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数量,数量增长是基础,质量提高是目的,没有数量增长就没有质量的提高,但有了数量的增长不一定能提高质量,没有质量保证的数量增长是没有意义的,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3]。
(二)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影响体育教育发展的元素很多,但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反映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指标。例如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看,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而内涵式发展则是指学生的身心、个性、能力等内在品格和机能上的质的变化。从学校体育工作过程看,学校在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场地器材建设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表现为数量,而体育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则表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内容看,体育教学内容或课时的多少、组织群体活动或竞赛的次数多少、参加体育社团或运动队训练的人数多少等都表现为数量,而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的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等则表现为影响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体育教育结果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毕业率、运动成绩高低以及奖牌榜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数量,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综合素养的提高、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则直接反映出影响学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和效果。所谓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抓住体育的本质属性,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切入点,拓展体育教育范畴和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过程。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改革思路和对策
(一)正确把握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自始至终追求的目标,促进人的发展既是学校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归宿。“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因此,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确把握体育教育目标,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育人的基本功能,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但就目前我国高校现状来看,在部分高校中存在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偏离国家教育方针,脱离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极端现象。首先,高校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明确,教育目标偏低且单一,使多数学生失去了体育教育特有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动机。其次,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复,教学缺乏文化育人和个性培养。第三,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多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成为短期解决问题的形象工程或手段,缺乏科学的、长期的规划和发展对策,致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因此,要正确把握高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在教育教学目标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育人和思想、个性、智慧的培育,根据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把握高校体育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定位、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发展目标,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二)以育人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要把高校体育回归到教育层面,以育人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模式,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高校体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挖掘潜能,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品德,磨练意志,启迪智慧,提高能力。
(三)加强改革创新,确保体育课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既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也是内涵式发展的目标[4]。创新是质量提升,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源泉,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质量提升为核心,要大力推动学术创新[5]。因此,高校体育应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确保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四)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育人学校不仅是传播文化的场所,也是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园地。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等。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大学生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竞争为特殊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制度财富的总和,是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创新的源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高校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6]。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在文化育人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教学中重技能传授、轻文化内涵教育现象比较普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整体文化素养有待提升等。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积极拓展教育教学范畴和文化内涵,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育人,促进内涵式发展。
(五)以特色促内涵式发展强化特色是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应百花齐放、各具特色。要依据自身的文化积淀、校本课程、学科特色以及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形成本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建立独具风格的学校体育特色,并在不断凝练和彰显特色中提升本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竞争力。首先,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育人环境、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师和学生发展方向等方面创出自己教学特色。其次,学校特色项目的选择要以办学经验、教师优势、学生特长和教育教学资源情况,以彰显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民俗特色、校本特色、师生特色为基础。第三,学校特色的创建应确保制度的支撑和校园文化的积淀。第四,特色的创建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关系之一:高考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有人讲,有高考制度的存在,以课程改革为总抓手的素质教育就永无存在的市场,也永无发展的市场。这种二元论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思想的混乱,致使一些教育工作者在高考与素质教育之间陷入两难境地,感到无所适从。刘海峰教授讲,既然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大家都无法找到一种更好地选拔大学新生的办法,说明高考是适应中国国情的考试制度。有人认为,高考是压制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罪魁,是中国特有的教育现代病,建议马上废除高考。可以想象,如果那样的话,教育会更加不公平,老百姓会更加不满意,社会也会更加不和谐。可见,既然高考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无论现在和将来,都不可替代,我们就不能把它绝对妖魔化,而应该想办法改进它、完善它、规范它,逐步和素质教育相互适应、相互唱和、相互促进。
首先,我们要充分发挥高考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高考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状况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具有导向、激励、诊断、证明等功能,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具有重大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讲,高考能够促进高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当前,我们必须有效地汲取高考中这些积极的因素,努力培植素质教育的生长点。纵观三十年高考制度的变革,各学科试卷素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求异思维、发散性思维、思想政治、爱国主义、社会热点的关注等考查力度越来越强。这些内容都应该纳入到我们教育教学中,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有效落实。站在高考的土地上,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其次,我们要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大幅提高高考升学率。当前,推进素质教育,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开好必修课;二是开好选修课;三是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要通过必修课教学,引导学生夯实基础,推动学生全面共同发展;通过选修课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方法,推动学生个性不同发展;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推动学生主动自觉发展。我们相信,只要学生有扎实的学业基础、科学的学习方法、较强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决胜高考绝非难事。
第三,要借鉴高考制度变革的经验,改进日常考试的方式方法。当前,考试必须克服三种倾向:一是标准单一,内容片面;二是车轮战法,题海战术;三是一锤定音,分数至上。要求考试内容全面化,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目的的发展性。要强化对学生评定的质性化、个性化、情境化、过程化。要减少考试频率,拓展考试内容,同时采用口试、笔试、操作、实践等方式。要杜绝简单重复的应试训练,力争使每次考试都成为学生自行学结、自设学习目标、自定学习进程,进而获得自我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
正确地认识和处理高考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我们理性、科学、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
关系之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转变教学方式。所谓教学方式,从本质上讲,就是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方式。当前对于教与学的关系,存在两种极端化处理倾向:一种是过分强调教师教,满堂灌,结果往往很多学生学得很被动;一种是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敢讲,结果学生往往学得很辛苦。应该看到,上述两种情况并非一无是处,也各有其适用范围,不能一概否定。当教学内容较难或大班额教学时,第一种情况比较适用;当教学内容较少、较易,班额小时,第二种情况适用。一般情况下,究竟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现成的结论,完全取决于学生是否学得充实,是否学得快乐,是否学得主动,是否学得高效。因此,我们提出一个基本的结论,那就是只有学生学得精彩,才是教学真正的精彩,才是最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为了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确保让学生学得精彩,我们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路线图:
树立一个观念:真正的质量在于教学没有讲过的题,学生也能做上。
坚持一个方向:以学论教。
追求一个境界:只有学生学得精彩,才是教学真正的精彩。
优化一个环境:把课堂建设成思维场、情感场、生活场、目标场。
推行一个模式:先学后教,先练后讲。
遵守一个原则:找准最佳讲授区、最佳讲授期和最佳讲授级。
培育一个载体:学案。
实施一个评价:课堂教学水平分类认定制度。
课堂教学改革路线图是教师处理教与学关系的重要平台,决定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度。贯彻课堂教学改革路线图考验着教师的教育智慧,体现了教师的教育艺术。课堂教学改革路线图学科化、班级化是当前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
关系之三: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课程改革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两者的差别在于:教学大纲表述是微观的、确定的;课程标准表述是宏观的、开放的。当前,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达七种之多,而且彼此差异还很大,这说明不同编者对课程标准认识也不同,课程标准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一些教师面对不同版本的教材,感到很茫然,不知应该怎么办,有些人甚至同时参照几个版本的教材来备课,在对比中找共性,这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办法。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在减负,难道教师就不存在减负的问题吗?还有一些教师像课改之前一样,抓住一个版本的教材,从前到后,平推直叙,忠实贯彻,唯恐漏下一点点,结果教学课时不够,学生学得不得要领。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解读课程标准与整合教学内容的关系。具体步骤之一就是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解读课程标准,理清每个模块的内涵和外延,理清每个章节的内涵和外延,理清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只要真正有效地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永远处于主动地位;具体步骤之二就是要认真地阅读某一版本的教材,仔细地揣摩编者贯彻课程标准的意图,辩证地理解编者设计每个知识点的成败得失,有效地汲取教材丰富的文化涵养,正确地把握课程标准到教材的承接办法;具体步骤之三就是有效地整合教材,对教材中多余的内容进行删减,对教材中不足的内容进行补充,对教材中重点的内容进行盘活,对教材中难点的内容进行分解,使之更加适合学生的现实接受能力,更加适合教师的教学风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教教材的老路走出来,真正成为用教材的高手。
课程标准是组织教学的根本依据,解读课程标准是整合教学内容的基本前提。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是课程改革永恒不变的一个主线,是教师最大的基本功,事关课程改革的进程,事关课程改革的成败!
关系之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这里的发展主要是指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全面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决定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应对未来世界的多样化,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全面发展,成为一名通才;应对未来世界的多变性,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个性发展,学有所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要开好必修课,让学生掌握未来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们必须要上好选修课,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高中阶段,学生的发展各有侧重,高一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高三要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重点,高二要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渐进地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转变,高中阶段最终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也是学校的最高办学目标。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是课程改革永恒不变的目标,是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检验课程改革效果的试金石!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的发展问题是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和其他类型的教育一样,其核心职能也应该是促进人的发展。我国教育一直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为基本方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应该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但是我国当前的职教研究对高职教育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以至于在职教实践中对这些问题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笔者将这些认识简单地归纳为两类:
一是从必要性的角度,认为高职教育不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从可能性的角度,认为高职教育难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与专门化培养的关系
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根源于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含义指的是以脑力和体力为要素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这一理论经过教育实践的检验与升华,其涵义逐渐丰富并更具现实意义。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三个基点来认识人的全面发展:一是发展的全面性。二是发展的自由性。三是发展的充分性。[1]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都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以期获得预期的效果。同其他的教育形式一样,高职教育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具体的发展形式。从本质上看,高职教育中的学生与普通教育中的学生在发展的总体趋势上是一致的,发展的根本特征是共同的。
当然,高职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教育也有其特殊性。高职教育是指向于一定职业与工作岗位的专门化培养,因此在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途径与具体内容上,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所不同。高职教育始终是着眼于学生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为构成要素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的,高职教育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应该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展开。如果不能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特殊性,那么高职教育就会失去自己在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也就谈不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了。
基于以上分析,高职教育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专门化培养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高职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教育指的是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实现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全面发展既要体现在学生各个素质指标的提高上,更要着眼于学生整体个性的完善与和谐。正如埃德加•富儿在《学会生存》中对教育目标的表述:“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与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2]
三、高职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
(一)高职课程体系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一直进行着激烈的争夺,高职课程应该以普适性还是以专门性为基调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3]笔者认为,在理论上论证普适性的学科课程与专门性的实践课程孰轻孰重固然重要,但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对现有的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渐进式的变革。而在这个课程改革中,应该注重职教课程对学生发展更全面深入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课程的效能问题。那种认为学科课程就是着眼于全面发展而实践课程就是着眼于专业发展的看法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在高职教育中构建一个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课程体系将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二)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职业教育不容忽视的内容,也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把人的各项素质统合到一个轨道上来,那就是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道德是全面发展的素质中奠基性的内容,“德育为首”的教育原则在职业教育中同样适用。但是值得担忧的是,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其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发挥。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体现出职教的特色从而提高其效应。为此,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应该进行必要的变革,这是一个宏大的话题,本文仅就与全面发展相关的问题谈两点看法。首先,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与高职教育的专业或工种设置相对应。职业道德教育既要体现社会对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也要与学生未来具体的职业定向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其次,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职业观的教育要引导学生的职业观从“生存型”与“兴趣型”向“责任型”发展。职业道德教育要提倡这样一种境界:每个人的职业会有所差异,但每种职业的从业者作为有理性的生命个体,其价值、理想、尊严与精神则是平等的,因此每个人都有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可能与必要。(三)教学与实训
教学与实训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中心环节。高职教育中的教学一方面要强调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发展上保持一个基本水准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有更大的柔性去适应未来工作需求的变化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珍视学生的个性与需要。心理结构的客观差异导致了个体在专业领域或技能领域的分野,进而使人走向不同的职业分野。这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必需与必然。如果教育只肯定一两种心理类型的学生,那么其他心理类型的学生就会被教育抛弃,成为“学业失败者”。职业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平等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自我实现.。[4]以上两个方面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是相辅相成的。基本素养的培养为个性的发展提供前提与基础,而个性的充分发展则进一步促进整体素养的提高。为此,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变革。比如结合职业方向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自我式教学、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式教学等等。总之,高职教育的教学既要体现生存、实用、职业的特点,又不能忽视对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充分发展的促进。
作为能够把理论与实践、能力与技能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环节,实训是高职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途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生产实践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学生参与校内和校外基地的实训对其锻炼是全方位的:既拓展和深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又提高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与能力,并在实践中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四)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品位与档次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展是一个外因不断内化的过程,环境所提供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内化过程中的作用常常超出我们的估计。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除了与普通学校有共同之处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在校园文化中培育浓郁的职教特色。高职院校应该综合调动校园文化中的一切因素营造出对职业的重视与对劳动者的尊重的心理氛围。二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高职院校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人人皆能成材”的主题,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培育他们的成就动机,引导他们自尊、自立、自强,鼓励每一个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当前重点发展的领域。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不应该是马克思提及的“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部门的局部个人”[4],而应该“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完整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5]。只有真正关心人、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高职教育,才是健康发展的高职教育,也才有可能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4.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
[3]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J].教育研究,2007,(1):51—55.
[4]叶肇芳.论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职教论坛,2000,(5):14—17.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6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