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陆漂移范文

大陆漂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陆漂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大陆漂移范文

我今天无意中做了个实验,这个实验让我肯定了魏格纳说的大陆漂移事实,和它的原因。

我在朋友家的床上,用梅花型打孔机,把废纸的一些地方打下梅花(很多)。再把他们拼成大陆似的,在用打孔机在旁边随意敲打,结果他们分成一块一块的,就在这时,我想起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的假说》,我在心里把“假说”换成了“肯定”。

因为我用打孔机在两旁随意敲打等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觉不到的地震,纸为大陆,而因旁边的地震使其它地方的大陆分散、漂移(纸的分散、漂移),所以假如中国有地震,那么其它地方的大陆会渐渐漂移,因此判定大陆肯定漂移过。原先在一起,后来因地震分成现在这样的大陆块;如果原先就像现在一样的大陆块,那么现在就已经分成零零散散、七零八碎。

经过这个无意的取乐,得到了猜测,从猜测中得到了想法,从想法中我肯定了大陆原先是一大块,后来大陆经过地震而漂移。

山西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高思淼

第2篇:大陆漂移范文

英特尔近日公布财报,一季度营收128亿美元,同比增长25%,打破分析师预期,净利为32亿美元,同比增长29%。

从营收构成来看,PC客户部门营收增长17%,达86.2亿美元;数据中心营收增长32%,达24.6亿美元;其它英特尔架构集团(即移动和嵌入式业务,包括手机、平板和各种设备)营收增长70%;低能耗凌动微处理器营收增长4%,达3.7亿美元。英特尔架构集团之所以营收大增,主要是收购英飞凌的业务带来。

在过去一年里,由于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上落后,英特尔股价下跌了17%。但在当日公布财报后,截止北京时间5点34分止,英特尔盘后交易已经上涨5.09%。

英特尔CEO欧德宁表示:“一季度的营收是英特尔历史上最佳纪录,在所有地区,每个主要产品单元的营收年增长都超过两位数。

高通 Q2净利润9.99亿美元 同比增29%

近日,高通公布了截至2011年3月27日的公司201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称,该季度高通实现营收38.8亿美元,同比增长46%;实现净利润9.9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9%和28%。

高通董事长兼CEO保罗•雅各布博士表示:“由于智能手机在各地区和各层次的持续增长,我们提高了本财年营收和盈利预期。在我们的合作伙伴部署技术和解决方案,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领先的无线产品和服务时,我们将继续执行优先战略。”

苹果 Q2净利润59.9亿美元 同比增95%

苹果近日公布了截至2011年3月26日的公司201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称,该季度苹果实现营收246.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营收135亿美元,同比增长83%;实现净利润59.9亿美元,同比增长95% 。

第3篇:大陆漂移范文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地面形态的变化第7课)

教学目标

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对地表变化的现象分析,认识地球地表运动变化的事实。并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提出的事实依据。

3、引领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对地球地表变化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假设的科学素养。

4、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准备

有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地图轮廓的纸片;收集有关地表变化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归纳小结。

师:在前几次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地表运动所产生的一些自然现象。你能列举自然界中的哪些现象与地表的运动有关吗?

学生列举现象:地震、火山喷发、高山盆地的出现等。

师:这些现象都是地表运动引起的。那么它们能够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信息呢?请大家阅读54页的一段材料。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这些地方以前是什么样的地貌?

(2)这些地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你认为我们的地表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阅读并讨论,针对第三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假设,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二、通过资料的提供,说明科学家是怎样通过地表变化的一些现象,分析得出“大陆漂移假说”的。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有很多同学都提出了他们的不同的观点,并且阐述了自己精彩的理由。其实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也象大家刚才一样,通过认真地思考,收集证据后,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请大家阅读55页的材料。并讨论以下问题:

(1)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的依据是什么?

(2)你刚才的观点和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认为谁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比较认识到科学家提出假说的思维过程。

第4篇:大陆漂移范文

我们都知道丹麦的斐塞司博士因为发明“阳光疗法”获得了1903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斐塞司博士是在观察猫晒太阳以后突发灵感发现的这个秘密。

斐塞司博士有一个习惯,喜欢在冬天和春天的午后坐在门前晒会儿太阳。一天他发现家中的母猫挺有意思,跟着他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儿。可随着太阳一步一步向西边走去,渐渐被拉长的树影挡住了母猫身上的阳光。没多大一会儿,晒不着阳光的母猫醒了,它站了起来,又踱到另一块有阳光的地方,重新卧了下来,接着悠闲、安详地打盹。

斐塞司博士发现,每隔一段时间,猫就会随着阳光角度的转移而不停地变换着睡觉的场地和姿势。

这一切,在我们一般人看来是那样的习以为常,可是却唤起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心。“猫喜欢呆在阳光下,那么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那对人呢?对人是不是同样有益?”这个想法在斐塞司博士的脑子里闪了一下。可贵的是,他没有停下自己的追问,继续深入地思索着阳光对于人类的作用。不久,斐塞司博士发明的日光疗法便在世界上诞生了。斐塞司博士也因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无独有偶,伟大的地球板块漂移说的创立者魏格纳,他这个伟大理论的发现,也是因为一次对一张地图的偶然注目。

故事发生在1910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的研究工作中断后,因为在战场上身负重伤而住院。养病期间,他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突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地形之间具有交错的关系,南美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之间,相互对应,简直就可以拼合在一起。这个发现让他兴奋不已,他继续沿着自己的思路思考,他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

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于1912年提出大陆漂移理论,并于1915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理论认为,在2亿5千万年前,目前分成各个洲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那时还没有大洋,以后,完整的泛大陆开始四分五裂,逐渐形成了现在的7大洲。

还有那个我们都知道的牛顿的故事,牛顿因为在果园里看到一只掉下来的苹果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第5篇:大陆漂移范文

板块构造假说已经提出五六十年,并被地球科学界基本不加怀疑地接受。但是,板块构造假说并不是一个有关地球演化历史全周期的理论,它所描述的板块,只是魏格纳大陆漂移后形成的格局,只有近2亿年的历史。在太古代地球演化的早期,地球处于液态演化阶段,没有岩石圈。当时的地球表面只有可以随意流淌的熔岩,没有大陆,没有海洋,没有生命。地球演化过程不仅涉及板块形成、漂移和俯冲,还涉及地壳形成、海洋诞生、火山与溢流事件、生物演化与灭绝、雪球事件与冰河期及全球变暖等诸多重大地质事件。地球为什么时而冷若冰霜,时而热如炼狱?它们之间究竟有没有内在联系? 地球形成固态地壳好比火锅被盖上了锅盖

对于地球系统的演化而言,由于地球系统属于内能外泄型的巨型宏观开放系统(以地球形成初期原有的热能和半衰期可达数十亿年的放射性元素衰变热为主,伴随有太阳能的输入和地球辐射热的输出),任何地质作用过程都是地球内能耗散的过程。

地球从形成初期的熔融液态演化到具有岩石圈的固态地球,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地球的液态表面因冷却发生相变,形成了固态地壳。这一过程好比逐渐变冷的火锅被盖上了锅盖。锅盖效应,导致地球像高压锅反复喷气一样产生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在地球诞生、成长和消亡的全生命周期中,地壳的形成、裂解、聚合,曾多次像锅盖一样封闭地球。这种岩石圈封闭地球的作用必然引起地球内部升温,从而产生高温、高压的积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间歇期,以地球内部放射性衰变为主的热积累,必然造成岩石圈的逐渐膨胀,从而引起地壳应力增加,直至地壳破裂,造成地球内部的熔岩灾难性地爆发,并以猛烈的形式向太空释放热量,成为地球变冷的本质原因之一。 只要地球不断膨胀就逃脱不了以龟裂形式胀裂

龟裂现象随处可见。池塘干裂、陶瓷冷缩等等,都会因为表面层产生拉应力而形成龟裂。龟裂也会在不同尺度上发生。如6亿年前的细胞分裂、孩童玩耍的泥团,甚至地球表面的洋中脊裂谷系。

龟裂是一个力学系统以能量最小、路径最短原理形成多边形裂纹的临界自组织现象。球壳破裂行为的研究,可能对于解释板块构造和大陆裂解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人们重构冈瓦那大陆在2亿年前裂解初期的块体边界分布时,发现由2万多公里长的裂缝所组成的多边形块体令人称奇的规则。不仅如此,当分析劳伦古陆从劳亚古大陆分裂的情况时,人们也发现了类似的“几何多边形”现象。

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可以模拟球壳在内部温度上升过程中膨胀并产生表面龟裂的现象。根据模拟结果可以推测,地壳在温度膨胀作用下的力学状态,完全能够满足产生地壳龟裂的力学要求。只要有关地球内部放射性衰变产热的假说成立,地球在内部温度作用下膨胀的事实就不可否认。那么,只要地球不断膨胀,就终将逃脱不了以龟裂形式胀裂的命运。这一发现的重要科学价值在于,它为地球演化历史中可能出现全球尺度或超大陆尺度的地壳裂解找到了一种理论解释,从而可能为全球尺度的冰期、地球变暖乃至生物大灭绝等灾害事件,提供了一种新的驱动机制解。 地球破裂造成的热平衡波动致冰河期形成

根据地球大龟裂假说,可以发现地球大破裂具有两种制冷效应。第一种是大龟裂诱发大规模火山喷发或玄武岩溢流,从而造成大量释放热量。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地球内部逐渐积累的热量不能补充因地壳快速破裂而损失的热能,地壳变冷势在必然。第二种制冷机制涉及大龟裂造成地壳底部大规模降压,这种大规模降压可能产生大规模降压熔融。而熔融是一个吸热过程,降压熔融过程中的吸热,必然导致周围地壳降温。降温的高低,则与地壳破裂的程度有关。

因此,根据地球大龟裂假说,冰河期的形成可能与地球自身破裂所造成的热平衡的波动有关,是地球大龟裂的必然结果。资料表明,新元古代冰期就是发生在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之时或之后。有学者认为超大陆裂解是形成这次冰期的直接原因之一。 生物大灭绝事件可能与地球大龟裂有关

对于地质历史上出现的多次大规模灭绝事件的原因,学界一直众说纷纭。其中一次最著名的灭绝事件导致了恐龙的消亡。较为主流的观点认为,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导致了这场浩劫。但是波士顿大学的马修・杰克森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他们认为当时大量的岩浆通过裂隙喷出地表,从而抹去了地球上无数的生命。如印度的德干玄武岩区形成的时间,恰好与恐龙灭绝的时间相符。地球大龟裂造成地球演化过程中的热-冷转换,必然间歇性地打断生物演化的进程,造成可能的全球性生命浩劫。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地质历史上出现的许多大灭绝,似乎都和规模巨大的岩浆喷发活动同时出现。大约2.5亿年前,地球上95%海洋生命、70%陆地生命惨遭厄运,科学界称之为“二叠纪末大灭绝”。有关这次灭绝的原因,我国学者金玉等早在2000年就在《科学》杂志撰文,认为大规模岩浆喷涌活动是这次大灭绝的元凶。他们发现,大灭绝在不到50万年的时间里发生,并与西伯利亚玄武岩溢流事件的时间吻合。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也再次证实了这个答案。他们认为,造成二叠纪末大灭绝的原因,就是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导致海量的碳燃烧,由此产生的有毒烟雾云对全球陆地和海洋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

如果地球大龟裂假说所推论的温度周期模型正确,那么,不仅可以容易地推定生物灭绝事件与地球大龟裂造成的岩浆活动有关,而且可以推定,在生物的演化进程与温度周期之间,也应该存在密切的联系,这为从地球热周期活动出发研究生物进化与灭绝的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 大陆漂移与停滞应该与温度周期相关

地质学家张祖还先生早就计算过,如果没有其他放热机制干预,只要经过几亿年的积累,地球内部的放射性衰变热就可使整个地壳达到熔化程度。因此,即使通过地球破裂可以释放热量,但在地球出现极端高温时,部分薄壳发生熔融是可能的。

第6篇:大陆漂移范文

要揭开特提斯的面纱,就要研究海陆变迁。

维也纳学派利用海洋沉积物及所存化石恢复古海洋的面貌,追索全球海陆的变迁。休斯总其大成,提出了特提斯海的命题,开启了地学研究的新篇章。

大陆和大洋有不同的地质结构。大陆地壳厚,一般有30多千米,各地组成并不均匀,平均成分大致与花岗闪长岩相似。洋壳极薄,厚度在2千米~11千米,主要由镁铁质火成岩,即玄武岩和辉长岩组成,上面有很薄的深海沉积物覆盖。大陆边缘的海基本上具有大陆地壳构成的大陆棚,如黄海、东海等,直到过了日本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到达太平洋深海盆地,那里的地壳才真正是大洋地壳。

特提斯海地壳的主体应该是具有洋壳的深海盆地,它的边缘海及和它相通的浅海大多是陆壳基础上的海盆。但是,在海陆变迁中,洋壳很难保存下来。现在,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由海洋玄武岩及与其相伴生的镁铁质岩石,以及深海沉积物如放射虫硅质岩构成的蛇绿岩是消亡了的海洋地壳的残余。如果某处存在蛇绿岩,便可推测该外曾是古代深海洋。

特提斯海最初主要指距今2亿年~1.5亿年的侏罗纪的赤道海洋。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对深海沉积物的分析对比,休斯又把特提斯海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好几千万年,认为三叠纪时就有了这样的海洋。1901年,他在名著《地球的面貌》中,又把特提斯海和冈瓦纳古陆联系起来。他写道:“冈瓦纳大陆的北界是中生代宽阔的海相沉积带,从整体上看,它必须被当作曾一度横贯当时存在的亚洲大陆的残余海来考虑。诺叶迈尔称之为‘中央地中海’,我们将在下文用特提斯海来叙述它。”这里,他点了冈瓦纳的名,又点了古亚洲的名。

冈瓦纳古陆是科学家对南半球原始古大陆的称谓,范围包括现代的南美洲、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印度、阿拉伯等地区。冈瓦纳古陆在距今3.6亿年~2.5亿年的石炭纪至二叠纪时,由陆块相聚而组成,后来又逐渐解体。所以,即使休斯明白无误地指出特提斯海是“中生代”,即三叠纪以来的地貌,但因为和冈瓦纳挂了钩,似乎暗示它有更早的历史。在这方面,后来以斯蒂勒为代表的一派地学家走得很远。这是后话。 也许有好几个特提斯海

20世纪前半期,地质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地槽学说。有一派学者把特提斯看作复合地槽,认为它是从晚元古代(距今10亿年~5.7亿年)就已经存在的赤道地区深海槽,即地槽。地槽的地壳活动性很强,先是不断地强烈凹陷,成为古海洋中的槽地,储存了极厚的沉积物,后来又受到挤压,使里面的沉积物发生褶皱、断裂,最后地槽隆起成为山脉。古老的特提斯海,通过分阶段的凹陷和造山运动,逐步“固结”,丧失活动性,最终由地中海地槽变成了地中海山脉。

这一派研究者把特提斯海划分为阿森特特提斯(距今10亿年~5.7亿年)、加里东特提斯(距今5.7亿年~4亿年)、华力西特提斯(距今4亿年~2.5亿年)和尚未“固结”的新特提斯。特提斯海逐渐萎缩,但它在全球的位置基本没有什么变动。有的人把这种地球演化的观点称为固定论。

另外一派学者虽然也把特提斯看作地槽,但认为它是两个超级大陆之间的单一地槽。一个超级大陆就是上面提到的冈瓦纳古陆,另一个由北美洲和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块组成,位于北半球,称为劳亚古陆。他们推断的特提斯海形成的时间比休斯早,但比斯蒂勒晚得多,认为由晚古生代开始,即距今2.5亿年以前,但不早于距今4亿年。后来,由冈瓦纳古陆分离出来的陆块向北运动,和劳亚古陆拼接,特提斯海消亡。这些学者相信大陆块体可以做长距离的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彼此有分有合,陆块分离形成海,陆块拼接则古海变山。所以,他们被称为活动论者。

在活动论者中,对研究特提斯海贡献最大的是阿尔冈。阿尔冈生活在瑞士,师从维也纳学派。瑞士是中立国家,因而他躲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成了维也纳学派的真传弟子。阿尔冈1924年发表的名作《亚洲大地构造》,对亚洲的地质构造演化做了深刻的分析,提出现代印度北缘曾存在过广阔的陆棚,它和冈瓦纳古陆北缘的其他陆棚,以及印度至澳大利亚之间的洋盆一起构成了特提斯海的南翼。后来,冈瓦纳和劳亚碰撞相接,特提斯消亡,印度北缘的陆棚俯冲插到之下。这种作用不但使地壳厚达70千米(双倍地壳),并由于均衡作用使隆起成为举世无双的高原,而且在亚洲广大地区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地质构造变动。他十分聪慧地把特提斯海的演化和青藏高原的隆升、亚洲地区的地壳变化联系在一起,将特提斯海研究的方向由欧洲引向亚洲,对后来的研究工作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同时,阿尔冈也没有忘记欧洲。他更正了休斯把现代地中海看作特提斯的最后残余海的认识,指出了地中海是距今2900万年以来,由于地块旋转、彼此分离而新生的洋盆。

在阿尔冈的观点中,明显可以看出大陆漂移学说对他的影响。在当时,地学界的学术思想争执十分激烈。两种地球观的矛盾差不多到了互为仇人的地步。大陆漂移说一度被看成一种“异端”思想,它的主将魏格纳曾受到严厉的诘难。为了论证自己的学说观点,他42岁就献身于格陵兰的考察。直到20世纪中叶,大陆漂移说才逐步得到论证,并发展成为板块构造学说。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正如地质对象本身的沧海桑田一样,都是十分壮观的“悲喜剧”。

魏格纳根据不多的地质证据,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来人们根据他提出的论断,推断出特提斯海的面貌。但是,寻觅特提斯海的工作,时而让人喜悦,时而又令人困惑……

海洋也会冲入陆地

20世纪后半期可以说是海洋学发展最光辉的年代。海洋考察船、深海钻探船的航迹遍布全球海洋,新的发现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对海底磁异常的系统研究,发现了由于地磁场周期性倒转和地磁反向所形成的正、负相间的平行条带,以大洋中脊为轴线对称平行分布。这些异常条带的顺序和地磁年表基本一致,完全可以进行全球对比。这有力地论证了海底扩张学说。现在,大多数科学家都赞同海洋比大陆年轻得多的看法。在地壳之下的地幔中,存在热对流,在洋中脊之下,高温上升流使地幔物质不断侵入,形成新的洋壳,先前的洋壳被不断向外推移。当洋壳被推移到接近大陆时,因为受到阻挡而向下俯冲,再次下沉融于地幔,使地面上出现海沟和火山—岩浆(弧)带。

海底扩张理论使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说获得了新生。由魏格纳根据不多的地质证据建立的大陆漂移假说,以及后来由陆上古地磁研究得出的大西洋两岸的大陆不断分离的结论,得到了来自海洋的证据的支持。如此一来,因为海洋学,特别是古海洋学的兴起,地学家不再由“陆地沉入海中”去认识全球,而是由“海洋冲入陆地”去综观全球了。他们把地球上部看作几个巨大的岩石圈板块。它们之间或相互离散,产生海洋;或相互会聚,产生山脉和高原;当海陆相接,产生海沟和火山—岩浆带;它们之间也可以相互平移,则发生更为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大地震。这就是被誉为地球科学革命的活动论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也给特提斯研究带来了新的理论背景和转机。首先,通过对印度洋海底磁异常的研究,得出印度半岛原来位于南半球的结论。它和冈瓦纳古陆的其他部分分离后,直到大约5000万年以前才和相互碰撞,使印度和之间的特提斯海消亡。后来,又进一步会聚挤压,形成了今日的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很多地质学家很快就把雅鲁藏布江一带的蛇绿岩看作特提斯海洋地壳的残片,相应地也找到了特提斯海两侧配套的海相沉积物,以及因特提斯海洋地壳向之下俯冲所产生的岩浆活动的证据。这些研究不但和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合拍,而且也和休斯、阿尔冈的设想一致。

特提斯海的面纱似乎已被揭开,但是,故事远不止那样简单,科学研究的探索之路还长着呢。

因为板块构造学说允许把岩石圈板块的运动简化为球面几何学问题,布拉特率先以沿岸海底150米的等深线为大陆轮廓(包括了大陆棚),用计算机拼接大西洋四周的大陆,得出了彼此重叠或间隙都很小的一个完美的超级大陆。然而,在这个超级大陆的东边,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出现了一个向东开口的喇叭形缺口。这个超级大陆和楔状古海湾意味着什么呢?

追溯地质史,当时不少地质学家得出结论,认为这个超级大陆就相当于魏格纳复原的大陆漂移前的“联合古陆”,楔状海湾应该是特提斯海。这正是距今2.5亿年到3亿多年前的地球面貌。

显然,这种复原和休斯的原意有很大的出入。如果古老的特提斯海消亡以后就形成了当今的阿尔卑斯和喜马拉雅山系,那么,在那里应该找得到代表那个时代的海洋残余物质,如古老的蛇绿岩,以及配套的深海到浅海沉积物等。但是,经过地质学家多次跋涉考察,在阿尔卑斯就是找不到早于2.5亿年前的、古老的特提斯海的踪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研究特提斯的科学家刚感到成功的喜悦,立刻又落入了困惑的深渊。

特提斯海似乎更加神秘了!

特提斯海有两个,一个新,一个旧

不仅如此,这一论断在亚洲地质研究中也遇到了麻烦。西亚和中亚的许多地块,都具有冈瓦纳古陆的特征。例如,中伊朗地块和阿拉伯地块关系密切,在古地理复原中都被安排在特提斯海以南,属于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但是,代表特提斯海洋地壳的蛇绿岩带等,在西亚和中亚地区一下子绕到了波斯湾北岸,把中伊朗地块等和包括阿拉伯地块在内的冈瓦纳古陆隔开了。换句话说,休斯等先驱者命名的经典特提斯海在这里不再位于冈瓦纳的北侧,而插到冈瓦纳内部了。

问题确实是复杂了。似乎到了这样的关键时刻:要么解决这些困惑,使特提斯的寻觅工作前进一大步,要么前功尽弃,重新开头。解决困惑的出路就在于在已知的特提斯海以北找到尚未被发现的、古老的蛇绿岩带。

科学家终于得到了美好的回报。地质学家斯托克林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伊朗找到了突破口。他发现在中亚至少发育有两套蛇绿岩和深海沉积,并以此为界,自北而南把整个地区划分为三个部分。北区为古亚洲的南部边缘,经历了古亚洲的地质发展历史,中区和南区有相似之处,广泛出露了具有冈瓦纳古陆特征的古老岩系。但是,到了中生代,它们分道扬镳,中区地壳活动剧烈,南区仍保持相对稳定。中区成为从冈瓦纳古陆分离出来的陆块,南区成为冈瓦纳当时的北部边缘地区。南区和中区之间的蛇绿岩和深海沉积带时代较新,相当于阿尔卑斯和雅鲁藏布江的蛇绿岩带,代表了中生代的海洋环境,即休斯最早指出的特提斯海。然而,北区和中区之间,在伊朗西北部等地还发现了另外一套由时代较老的蛇绿岩和深海沉积物组成的带,代表了晚古生代的海洋环境,这是古老的特提斯海的踪迹。这样,中亚有了两套时代和地域都不相同的特提斯海的残片。斯托克林把中生代的海洋改称为新特提斯,将晚古生代的海洋命名为古特提斯。

随后,在西亚及相邻的南欧地区也有了新的进展。这个地区的北部是阳光明媚、景色宜人的黑海滨岸地区,远古神话中的基梅里人生活在这里的山水之间。休斯和随后的斯蒂勒等地质学家很早就注意到那里的中生代造山带,并又一次把神话故事和地质科学杂糅在一起,把这些造山带命名为基梅里造山带。

土耳其年轻的地质学家辛格受到斯托克林工作的启发和鼓舞,在考察基梅里造山带时从中发现了一系列代表古特提斯海的蛇绿岩和深海沉积物,情况和中亚惊人的相似:古特提斯海在北面、新特提斯海在南面,两者之间是从冈瓦纳古陆分离出来的大陆块。它和中伊朗相连,组成了长条状的微大陆。辛格推而广之,把这个中间微大陆命名为基梅里大陆。他又因势利导,总结了特提斯海的演化历史:

第一阶段,古生代,冈瓦纳古陆的北侧发育出了古特提斯海,它就是联合古陆向东开口的赤道海湾。

第二阶段,冈瓦纳北缘分裂出基梅里大陆。在它北移并做逆时针旋转时,一方面本身分解为数个碎块,陆续和劳亚古陆碰撞,使古特提斯海消亡,形成基梅里造山带;另一方面,在它的南侧和冈瓦纳古陆主体之间产生新的海洋,即新特提斯。

第7篇:大陆漂移范文

关键词: 初中科学教学 科学素养 教学理念 执教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教师应思考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浙教版初中科学新课程,理念先进,是一门综合的自然科学学科。初中科学教师,应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具体谈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科学课堂。

一、完善和提高初中科学教师的科学知识结构和科学素养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初中科学教师知识结构较单一。初中科学学科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而一些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以一门见长。特别是初中科学知识中的地理知识,据笔者了解,较多教师是比较欠缺的。

案例1:

新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第六节《地球表面的板块》,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有很多的科学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地理学科知识的欠缺。

《地球表面的板块》是应该深挖的一节课,但一些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没有进行很好的处理,因而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从魏格纳发现大陆可拼接性,引出大陆漂移说;因为大陆漂移说没有很好解决大陆漂移动力问题,所以没有被当时的科学界接受。后来由于二战时期,科学家对海底地貌的研究,发现大洋中脊岩石年龄最年轻,越往大陆边缘,年龄增大,但不超出2亿年。科学家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很好地解释了大陆漂移动力来源问题,也较好地解释了大洋的形成。但海底扩张说也存在缺点,不能解释一些地壳变动现象,比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后来,在多门学科技术支持下,科学家建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较好地解释了地壳运动和地质现象,是较完美的学说。

教科书中的知识比较简单,一些教师单纯深挖教材知识,学生科学素养没有得到提高。

笔者上课时,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以科学史发现为主线,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以魏格纳发现大陆可拼接性为引题,调动学生积极寻找大陆漂移证据,很好地落实了科学知识和科学史人文情感的教育。以大陆漂移不能解释动力来源为起点,引导学生研究洋底地貌,以一张大洋洋底岩石年龄结构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建立初步的海底扩张学说。又以其不能较好地解释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引入,指导学生学习板块构造学说。

笔者为了完成此节课的教学,花了很多心思了解学科知识,整整打印了三十几张A4纸,以此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案例2:

九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第一课时,酸的定义是: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对于此定义的教学,一些教师会举例说明。比如有教师举NaHCO■,认为碳酸氢钠会电离出氢离子,其实不然,它是电离出碳酸氢根(HCO■■)在这里应该举硫酸氢钠NaHSO■。

初中科学教师应提高自身科学素养,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二、转变教师课堂教学理念

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现象是,学生的厌学情绪非常严重。教师普遍抱怨、埋怨学生,很少找自身的原因。

笔者认为,要改变农村课堂教学的现状,教师应转变课堂教学理念。从课堂教学入手,抓住课堂这个关键,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应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使得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变得乐学,要学。教师应有这样的基本认识,离开了学生的学,任何形式的课堂教学都是无效的;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才会有效、高效,才会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据笔者了解,农村初中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基本上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发展为核心,采用以导学式训练、互助式学习、模块式教学、跟踪式评价为主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以生本教育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很好地实现了高效课堂,教师对此课堂教学模式应加以重视。

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

三、提高教师课堂执教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种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具有明确目的性的活动,课堂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较全面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开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活动。高效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本身能力有较高要求。

1.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案例:空气

八年级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第一节为《空气》。本节从了解空气的成分、空气的用途入手,因此,第一节《空气》可以说是整章的基础。本节课结合相关的知识内容安排了较多数量的实验,如空气的成分、各成分的性质均以实验引入。上好本节课,关键在于教师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只有教师预设到位,才会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本节课设计过程中,以生为本,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学习空气的相关知识。

片段1:

师: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师: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你怎么就那么肯定它的存在呢?

生1:有风。

生2:国旗会飘。

生3:……

师:那空气里究竟都有什么物质?你的猜测是什么?

生: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尘埃等。

师:以你目前所学,哪些事实依据、现象或实验过程能支持你的猜测?要求:尽可能多地记录验证方案,同桌相互讨论方案的可行性,选择发言人。

本节课的亮点是这张表格的设计,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从生活知识出发,归纳、小结,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该片段的设计是高效的。

片段2:

活动1: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到石灰水中,用嘴巴向石灰水吹起。

问题: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变浑浊的速度怎样?

结论:空气中还有二氧化碳,含量较少。

此处是教师精心设计,用对比手法,很形象地表现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

活动2:把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放入一瓶空气中,木条是否能继续燃烧?

把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放入一瓶氧气中,木条是否燃烧得旺?

现象:木条继续燃烧,燃烧程度没变化,最后熄灭。

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

此处教师设计对比试验,较好地展示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得出空气中有氧气。

2.提高教师课堂演示试验设计能力

《月相》是一节很不好上的课,该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空间想象能力、空间运动和光学知识。如何做好演示试验,是本节课取得高效的关键。在模拟月球绕地球运动过程中,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改变是关键。如何选取月球模型,且体现“昼半球、夜半球”思想,很有技巧性。若选取乒乓球,在学生演示时,由于乒乓球本身偏小,就很难观察得出月相图。只有选取体积较大的泡沫球,试验效果才会显著,课堂教学效果才会理想。

在上弦月、下弦月讲解中,由于学生对空间位置认识不到位,很难理解为什么上弦月是右半边亮,而下弦月是左半边亮。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演示试验,请两位同学上来做。拿一个地球仪模型,让这两位学生背面而站,用背夹住地球仪,两同学位置可以模拟上弦月、下弦月位置,教师手拿月球(一面涂黑,一面留白),问其中一位同学:亮部是哪边?问另外一个同学:亮部是哪边?这样会得出左右相反,学生就能较好理解上下弦月亮部是不同方向。

3.提高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能力

例子1: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层层深入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运动中的小车继续前进?物体做各种运动的原因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你认为正确吗?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在学生观察“斜面小车实验”后可继续提同:从刚才实验现象中你可得到什么结论?小车为什么在毛巾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短?而在光滑的玻璃上滑行的距离为什么会变得长?假设小车在比玻璃更光滑的物体表面上运动,即看成“没有阻力”小车将会如何运动?在上述情况下小车运动速度是否改变?小车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小车处于这种状态需要力吗?这样通过一系列提问,学生最终得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的。这类有设计性的提问对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大有帮助,它能使学生在掌握研究方法的同时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由此可见,教师通过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从而逐引导学生探求新知,使学生学习更高效。

例子2:《地球表面的板块》海底扩张学说中主要内容,由几个关键性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较好地解决了课堂教学的问题,实现了高效课堂。

由此洋底地貌,标上年龄特点。问题一:洋底岩石年龄有什么特征?问题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问题三:据此你有什么观点?

4.学会设计和编写导学案

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个重要的支撑点是导学案。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帮手,它是教师教案与学生学案的二合一,是教师高效课堂的重要载体。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应与教材紧密结合,应是学生自学的导航、课堂学生、师生交流的文本材料、学习效果的检测和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一个完整的导学案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法指导、情景导入、自学与交流、文本拓展、课堂小结、当堂反馈等。

案例:光学复习导学案设计

片段:

一、光的直线传播

现象:?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且V空气?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V液体?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V固体。

二、光的反射

1.作出法线、反射光线;标出入射线、反射线。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布在法线?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角等于?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角。

实例分析:跳水运动员在跳台上可以看到游泳池中的自己的像,这相当于成像,成的像有何特点??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当运动员下落的过程中,像的大小?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离水面的距离将?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增大、减小或不变)。

3.平面镜成像特点:?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2]史薇.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管理策略刍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3).

[3]马雪.新课程改革中的有效课堂管理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6).

[4]史育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7.

第8篇:大陆漂移范文

生长在海岸边,那海水无比的咸,空气无比的闷,与陆生植物截然不同,红树早已适应。因此,对红树植物的研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兴趣,其中,红树植物的起源、分布与变迁等方面的问题备受人们关注。

穿越千万年的古老红树

红树是一类古老的植物,曾经和恐龙做过亲密邻居,在晚白垩世地层中水椰的孢粉化石中,就曾经捕捉到它们的痕迹。红树植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包含70多个物种,分属于不同的纲、目、科、属,系统位置差异甚大。显然,红树不可能是以某科或某属入海后再繁衍分化发展起来的,它们应该由不同的植物类群进化而来。随着生物学和生态学性状的逐渐趋同,各种各样的红树也随之生活在同一海岸潮间带环境。

穿越千万年,红树究竟起源于哪里呢?学者对此提出了两种假说,“中心起源说”和“隔离说”。中心起源说认为,所有红树植物起源于印度-西太平洋地区,然后扩散到世界各地。因为这里的红树植物物种最多,遗传多样性最高,这样的地区最有可能是红树植物的起源中心。从这里起源的红树家族,向东通过了太平洋,并在巴拿马地峡闭合(上新世晚期)之前扩散到了大西洋―东太平洋地区。

隔离说认为,红树植物起源于晚白垩纪的特提斯海(即古地中海)地区。原本处于内陆的植物随着大陆的分离暴露于海洋环境,一部分陆地植物逐渐适应了海水的浸泡而进化成为红树类植物。伴随着大陆的继续漂移,红树植物随之迁移并向物种多样化方向分化发展,由于陆地障碍或宽阔的海洋阻断,各大陆的红树植物交流减弱,因此出现了不少当地特有物种。该学说得到了很多早期红树植物化石记录以及附生于红树林中的腹足类动物化石记录等证据的支持。但也有少数研究结果与该假说中的红树植物散布路线不一致,例如遗传学上的证据表明西大西洋的黑红树是由东大西洋扩散而来。也有学者针对红树植物中在全球分布最广的白骨壤属的起源提出一个独特的西冈瓦纳大陆起源假说,认为该属在西冈瓦纳大陆起源后,在南部的大陆板块漂移过程中发生了辐射。

海岸线边的默默守候

红树植物主要分布在两个大的区域,即印度-西太平洋地区和大西洋-东太平洋地区。在两个地区所有的红树植物中,除卤蕨外,几乎没有物种的重叠。这两个区域又分为六个亚区,即东非及马达加斯加、印度-马来西亚及亚洲、澳大利亚及西太平洋三个亚区和美洲西岸及东太平洋、美洲东岸及加勒比地区、西非三个亚区。在六个亚区中,印度-马来西亚亚区物种数目最多,有49个,西非亚区物种数目最少,仅有7个。

在河口地带,红树植物的分布呈现出了规律性。河口地带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水盐度依次递增。有的耐盐性低的红树植物,例如海桑,仅能分布在河口的上游地区,此处盐度通常小于10‰,而耐盐性强的杯萼海桑,则可以生长在盐度大于30‰的下游地带。红树植物在潮间带的分布位置也有一定的规律。潮间带可以分为三个地带:低潮带(每月被海水淹没的次数>45次)、潮间带(20~45次)和带(

并不是所有的海岸线滩涂都可以生长红树,其生长和发育还受制于温度、海岸地貌、海水盐度和土壤等条件,这些因子也同时影响着红树林的分布。温度是制约红树林分布的最重要条件之一。红树林最适生长温度是最低月温不低于20℃,由于植物间耐寒性的不同,这一气温可低至约10℃。耐寒性最强的红树植物是秋茄,在我国浙江都可以看见它的分布。由于海洋暖流的作用,红树林的分布还可以超出热带海域,如在北美可达百慕达群岛,亚洲可达日本九州,超过北纬32°;在南半球甚至可达南纬42°的新西兰南部。随着纬度的升高、温度的降低,红树林的高度逐渐降低,物种丰富程度也随之减小。

与陆地植物不同的是,绝大部分红树靠洋流来传播种子。不同红树物种的种子在海水中可保持活性的时间各异,也决定了该物种的散布能力以及分布范围。另外一些红树物种具有一种独特的传宗接代的方式――胎萌。种子在母体上直接成长为幼苗,在合适的时机脱离母体扎根于海滩,未能扎根在淤泥中的胚轴则可随着海流在大海上漂流数月,到很远的海岸上扎根生长。

红树植物经历了长时间的适应过程,对生存环境产生了高度的适应性,而全球红树植物分布的大格局是怎么形成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去追溯红树植物的变迁史了。

沧海桑田的变迁

既然红树植物可能起源于晚白垩纪,因此,晚白垩纪以后的大陆漂移、地理环境及气候变化等对红树植物的变迁就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地质学研究表明,二叠纪(约2.5亿年前)时地球上只存在一个联合古陆,一个泛大洋和一个特提斯海。约1.35亿年前,地壳破裂,冈瓦纳古陆开始解体和离散,各大陆逐渐漂移,彼此远离。到白垩纪晚期红树植物开始出现的时候,各大陆还尚未远离,大陆之间红树植物的相互分散传播是应该能够进行的,因此,种类分布应当比较均一。随后,红树林依附于各自的生长地彼此远离,跟随各大陆分散开来,这就表现为从一个或一系列起源中心扩散至其他地带。随着大陆漂移,一些原本处于适宜环境的红树植物可能被带到了不适于红树生长的地带,这便给此处的红树林带来灭顶之灾。还有一些现象颇有意思,某些大陆之间相隔甚远,但两地的某些红树物种间同源性却相当高。相关学者由此推测,在远古时代,两大陆之间可能存在一些大陆桥或现今已经沉没的古岛,它们充当了红树植物扩散途经的落脚点。

在地球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冰期,分别发生于前寒武纪晚期、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前两次冰期时代红树尚未起源,因此能够对红树植物的变迁产生影响的是距今最近的第四纪冰期,它始于200万年前,距今1.8万年前左右达到最盛期,在1万年前消退。专家估计,第四纪冰期来临时,地球的年平均气温曾经比现在低10~15℃,全球有1/3 以上的大陆为冰雪覆盖,全球海平面较现在平均下降120米左右,这无疑会导致红树植物的分布大大收缩,但并未造成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大部分物种可以退却到少数“避难所”中得以生存。

一开始人们认为,到全新世之后,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异常平稳的时期,但近些年来具有较高精确度测年的古气候记录表明,全新世的气候并不稳定,存在着百年至千年尺度的变化,表现为小型的冰期与间冰期,较强烈的温度起伏仍然存在。这期间有过非常温暖的时期,例如,在对长江三角洲及太湖流域第四纪地层孢粉分析时发现,在相当于中全新世的地层中,也有红树植物的花粉,说明在气候温暖时期,中国红树林分布曾达长江三角洲(包括太湖地区)和杭州湾( 包括杭州西湖一带),最北界为江苏南部的地域。

当今红树林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恐怕来自于人类。在过去的50年里,世界上50%的红树林由于人类的活动如围海养殖、围海造田和污染等而消失。东南亚可谓热带红树林的重灾区,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超过70%的红树林是因为人为破坏而消失。据统计,我国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万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总面积的1‰,生存状况如此令人担忧,因此,对红树植物的保护已迫在眉睫。■

作者简介

第9篇:大陆漂移范文

我们参观了恐龙展,物种起源展和海洋生物展。最令我感兴趣的就属恐龙展了。

当我们进入恐龙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红铜色圆球,圆球上凹凸不平,仔细辨认,才发现那原来是远古时代的地球,上面一大片连在一起的凸起是大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哥白尼的“大陆漂移说”。远古时代的大陆经过了数亿年地壳变动,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从地球旁边穿过,放眼望去,正前方是一幅巨大的恐龙骨架,四周是绘有恐龙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巨大的恐龙骨架周围和下面都是大小各不相同的恐龙骨架化石。那个巨大的恐龙,脖子长长的,在大厅里盘了起来,最前端有一个小脑袋探了出来,这就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马门溪龙。在马门溪龙的脚下趴着的有原角龙、驰龙等,紧挨着它们的有一只禽龙,它的两只前爪伸出,翘着那锋利的大拇指,好象在说:“你们如果有谁敢来侵犯我的话,这对大拇指会毫不留情地扎穿你们的脖子。”

从恐龙发展史的介绍上,我知道了恐龙从三叠纪晚期出现,到侏罗纪时期的繁荣昌盛,再到白垩纪晚期的灭绝。它们的灭绝,有的说是因为行星撞击地球,有的说是火山爆发恐龙的食物没有了,有的说是大陆漂移。恐龙真是一个奇妙的物种。

这个展厅也很奇妙,走着走着,旁边就会突然出现一个门,门里总能有一些奇妙的东西。穿过一个小门,里面露出一个洞口,我们还没进去,就听见一阵阵低沉的叫嚣声,进去一看,原来里边是一个恐龙公园,有一些仿真的机器恐龙。我最先看到的,是一只暴龙,嘴里叼着一只小恐龙,头左右晃着,嘴一张一合,仿佛在耀武扬威。在这块恐龙“战场”的旁边,有一只三角龙,不停地转着脖子,晃着头上三个利剑一般的长角,很平静的观看着这场争斗,虽然仿真的恐龙做得很粗糙,但是仍然很有意思。

恐龙公园里还有一个小平台,上面有两个恐龙头,上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小游乐项目,名字叫“以恐龙的眼睛看世界”,我凑上去,眼睛贴在恐龙头后面的观察孔,哇噻,太有意思了,两只眼睛看到的是两边不同的景色。在这个小平台上还有一个制作恐龙纪念币的地方,我也做了一个三角龙的纪念币。我先把一枚没有图案的椭圆形硬币掷进机器,然后转动机器旁边的手柄,转了几下,只听“当”一声脆响,三角龙的纪念币就出来了,图案真的很逼真,我很喜欢。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