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范文

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第1篇: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能力本位 教育理念 英语专业 语法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95-02

一、高校英语语法专业语法教学的现状分析

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的英语语法教学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这种英语语法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就在于“以教师为中心”,在英语语法课堂上,英语语法教师手持一支笔,拿着一本书,在黑板上写板书和相应的录音机设备就是全部的教学过程,在这样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过程全是凭借教师的一张嘴来完成的,教学知识的传递也是单向的,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学生难以将自己的不足和不解及时的反映给英语语法教师,也难以直接获取自己所急需的知识。

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就导致学生进行英语语法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严重的打击,学生也就慢慢的转换成为了英语语法课堂上的被动接受者,最终导致学生进行英语语法学习的兴趣大大下降,严重的影响到了英语语法教学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采用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部分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人才,难以满足新时代日趋竞争激烈的社会对学生提出的诉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势必会受到来自互联网的冲击,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也应当正视自身的不足,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基本应用能力为目标,不断更新英语语法教学模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满足社会对于英语语法人才的需要。

二、提高英语语法语法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新型的教学模式

开展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改革,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创新性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在网络背景下,英语语法教学模式充分的结合了互联网互动性强的特点,在课堂上有效的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英语语法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在教学过程之中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提升了学生汇总问题、总结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互动性不强,机械性记忆的劣势,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英语语法学习过程之中来。针对这样的情况,处于网络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就需要英语语法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加深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解,不断更新优化英语语法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

2.教师学生角色的转换

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改革还体现在课堂上师生角色之间的互换和学生英语语法学习主动性的改变上:通过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改革,可以有力的改善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明确了学生在英语语法学习过程之中的核心地位。具体的来说,网络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要求英语语法教师发挥的主要作用是“导向作用”而不是“教授作用”,要求英语语法教师在课堂上甘做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指引者,在教学过程之中服务于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过程。在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过程之中,教师应当充分总结出每一个学生进行英语语法学习的基本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英语语法教师的指引下,积极主动的获取新知识,形成新的英语语法学习技巧,并帮助学生形成自觉地英语语法学习态度。与此同时,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英语语法教学,还可以赋予英语语法教师更多的教学创造力,在英语语法教学的过程之中,英语语法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在制作的PPT课件之中加上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由于互联网知识具有着兼容性强,知识内容丰富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语法教师进行英语语法创作的空间就很大,就可以充分的结合教材之中的教学重点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

三、正确的语法教学理念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国际教育科学改革开始在教育领域范围内兴起,国际教育科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建构主义学习观,该观念认为,学生进行认知学习的过程之中,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认知能力和学习的方式方法和学习的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建构主义学习观最强调的就是学习主体的重要性,强调学习主体才是认知的构建者。

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解读,不难看出,在英语语法学习的过程之中,学生才应该是接受英语语法知识和进行对英语语法知识思考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自主思考所建构的英语语法知识体系才是学生自己掌握的英语语法知识体系。如果只是英语语法教师一味的向学生灌输抽象的理论知识,不是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手段(例如,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探讨的方式、互相帮助的学习方式)所进行的主动的知识的获取方案,学生所获取的知识的牢固性就会比较弱。针对这样的情况,不难看出,学生进行英语语法学习的关键要素就是在学习过程之中,充分享受到英语语法学习的情景和交流,才能够构建筑属于自身的英语语法学习体系。

为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效果,英语语法教师应当充分的意识到自身的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语法学习,在英语语法教学的过程之中,利用自己的英语语法教学经验和对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心理的理解,在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过程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之中充分的强调对于学生英语语法学习主动性、英语语法学习情境性的要求,并在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强调学生应当形成属于自身的英语语法学习理念,注重对于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理念的培养,而不是采用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之中机械记忆和背诵的方式。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在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改革过程中,英语语法教师应当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的激发学生进行英语语法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英语语法学习目的,不断探索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

四、实现语法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实现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改革的现实条件就是通过实现语法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提升学生进行语法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效率:

首先,实现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改革的趣味性,可以通过构建结合互联网技术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来形成。具体的来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正在日趋完善,基于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逐步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所谓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英语语法资料的高速传输和共享,高效的实现英语语法教学的教学目的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多样的表现形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满足学生的需要;

其次,英语语法学科在教学过程之中,是一门实践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其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也相对比较广阔,在学生进行英语语法学习的过程之中,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的理解到英语语法语言背后的语言文化背景,是一门集中了哲理和人生经验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在学习英语语法知识的过程之中,就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英语语法知识的阅读和积累。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英语语法教学的过程之中,结合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的特点,充分的发挥出英语语法学科的优势所在,使得整个英语语法学习的过程不再枯燥乏味,充分的发挥出学生进行英语语法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2007年,教育部就针对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语法教学需要,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就成为了英语语法教学的主流发展趋势。

五、构建科学的语法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

在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语法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来进行对学生语法学习过程的评价:

首先,英语语法教师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考核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英语语法教师群体,其培养学生的目的绝不仅仅局限于帮助学生获得一个良好的成绩,帮助学生掌握足够的英语语法基本能力,使得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之中可以灵活的应用这些能力也是英语语法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构建科学的语法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过程之中,英语语法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的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并帮助学生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的来说,在构建科学的语法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的过程之中,英语语法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设置一个相应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之中,锻炼自身的创新性思维。与此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资源的丰富性,还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创意性和语言流畅性,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英语语法教师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构建科学的语法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具体的来说,在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的束缚下,很多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学生的个性难以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得到发挥,学生进行创新性思想的欲望也难以得到满足。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束缚,学生可以充分的按照多媒体课件上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之中存在的“一刀切”的问题。与此同时,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变的更加方便,这就可以帮助学生在英语语法学习的过程之中,可以及时的了解到自身学习不足存在的地方并及时的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整,真正的实现个性化学习的要求。除此之外,在互联网之中存在着海量的英语语法学习资源数据,这也给学生进行英语语法学习提供了更大的方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改革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六、结论

综上所述,进行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改革,就是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的一次伟大变革。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这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模式可以转换英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真正成为英语课堂上学习的主体部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英语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度,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在下进行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英语语法教学模式充分融合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并以学生的语法基础应用能力为提升核心的创新性改革行为值得在各个学校推行,为英语教学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高巍.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考核模式研究――谈高校英语课程考核[J].辽宁高校学报. 2011(07)

[2] 梁桂春.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内容体系构建[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3).

第2篇: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范文

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应用型高校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方面。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各类人才的培养规律,创新应

>> 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 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的德育问题浅析 浅议基于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建设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中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探析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研究与实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材建设的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困境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①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促发展,工学结合重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陈海明,陈芳,张颖,等.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考试周刊,2008,(9):180-181.

第3篇: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范文

论文关键词: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措施理念

传统的师范教育必须改革,这在当前师范大学内部已经达成共识。任何模式的改革都是依照一定的改革理念来进行,那么,教师教育改革的理念是什么?教师教育究竟应当如何改革?从我们目前师范大学所进行的改革措施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一、当前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几种主要方式

(一)将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分离,强调教师教育的主体性、独立性

过去我们的师范教育模式中,教师教育基本是依附在学科专业之下进行的。四年制师范教育采取的是3.5+0.5或者3+1的混合模式。这种模式下,教师教育专业知识不能得到系统的学习,教师教育的特色并不明显,教师技能也不能得到有效强化,因此部分师范大学实行教师教育改革,采取4+X的模式,将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分离,建立教师教育学院或者实行2年制教育硕士等方式延长教师教育培养时间,其好处是强化了教师教育的独立性,提高了教师的职业技能,它对基础教育需求水平较高地区非常有益。然而这种借鉴美国的分离培养模式即使在当前的美国教师教育中也存在种种问题,它容易造成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割裂、未来教师知识基础的支离破碎和实际专业能力落后等弊病。

(二)面向基础教育,强化教师技能的实践取向

教学实践是传统师范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实践的不足使得学生适应性不强,在实际工作中角色转变的过程太长,使得师范大学在教育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不够突出。当前,教师教育改革普遍注意到教学实践对于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大多数学校加强了实践的比重,采取顶岗实习、请中小学骨干教师到大学讲课、在中小学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等办法。

(三)加强与基拙教育的连接,实现课程体系上的贯通

在中学新课程体系的建设上,目前师范大学进行了广泛的参与,加强了对中学课程的研究。在课程体系衔接上,一些学校在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中,设立了中学课程教学论等与中学课程直接相关的课程。

(四)发挥教育学科的优势,加强教育学科与教师教育的整合

教育学科在师范大学有先天优势,教师教育无论是作为学科还是专业,要构建里面的内容,必然是以教育学为主。过去师范大学习惯将教育学科与师范生的培养相分离,把教育学科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教学和学科研究,没有有效地与师范生的培养结合起来。目前的教师教育改革大多注重将教育学与教师的培养充分结合起来,强化教育学科的理论支撑。

(五)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建立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

“教师教育开始呈现一体化的新趋向……高师院校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将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连接显然有利于教师教育与中小学实际情况互动,使教师教育更能切合中小学的实际需要。

(六)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融合更加先进的理念,将通识教育、创新教育等融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

借鉴综合性大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一些师范大学设置了不分专业或者是学科大类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一、二年级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如建立综合人才培养试验班等方式,培养基础宽厚、适应性强的学生。

二、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措施分析

以上改革措施都处在探索阶段,并无规范一致的共识。从实际情况看,现阶段的教师培养方式处于多重模式并存状态,并且,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传统师范教育模式仍然是主要的培养模式

模式是改革理念的外在体现。目前虽然还没有学校对教师教育改革的理念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但是从他们的改革方式中,我们多少能窥见其背后隐藏的理念。上述改革措施虽然多样,但其改革理念其实非常明确,对这种改革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通识教育为主要途径,加强对人的培养

对于人的培养是指培养对人类文明有基本把握、有独立思辨能力和具备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的人。目前,一些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改革实际上就是着重于对人的培养,这是大学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理论上讲,通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基本把握,对事物能够做出自己的基本判断,有独立的思辨能力和探究意识。

必须指出大学最基本的功能首先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职业人,绝不能将培养人的功能作为培养职业人之外的点缀。有必要反思大学这些年一直推行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际上它找到了教育在培养人方面的症结所在,但是,大多数学校将其作为一种选修课程,无异于是培养职业人之外的一种点缀,不能起到实质性培养人的作用。当然,这里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社会普遍弥漫的功利主义思想造成的。

(二)加强对专业教育的改革,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长期以来,师范教育对学生学术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认为培养的是中小学教师,能胜任中小学教学就行,对学科前沿不需要太多的了解,这其实也是我们争论已久的师范性与学术性之关系的问题。坚持师范性是否意味着要降低学术性的要求?这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师范性要容纳学术性,特别是在中小学提倡素质教育、提倡研究式教育的今天,更应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更深的把握,通过对学科前沿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探究的兴趣和对专业的热爱。一个对专业掌握不深人的人,绝对不会有对知识探究的兴趣,没有探究的兴趣很难产生对专业的热爱,也就很难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加强专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极端迫切的问题,上述将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分离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师范生的专业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三)强化教师教育的专业性

相对其他情况而言,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可能是当前师范大学面临最大的困惑和难题。除了对人类文明基本的把握、对专业知识深人的掌握外,还要具备怎样的知识和技能才算是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因为作为一个教师,要具备的前提知识太多,教师教育本来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储备反而容易忽视。教师教育专业技能的忽视已经带来了师范大学毕业生面对新的基础教育形势的种种不适应,这使得当前师范大学尝试探索各种增强教师教育专业技能的措施,涉及到从教师教育的理论课整合到实践技能的加强等各个方面。上述师范大学改革措施相当大的部分就是围绕加强教师教育专业技能开展的。

三、教师教育改革的理念辨析

在过去长期定向分配时代,师范大学很难感受到来自综合性大学毕业生从事中学教学的比较压力,在当前就业日趋多元并且教师总体待遇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师范大学将越来越感受到这种竞争的压力。理论上,师范毕业生从事基础教育的优势被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取代的危机是存在的,这里面实际蕴藏着对传统师范教育有效性的疑问,它质疑师范大学存在的合法性,所以研究教师教育在职业或者专业上的不可替代性在当前尤其迫切。

可以说,在所有的职业中,教师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职业。当一个人具备了专业知识,他就具备了成为教师的基础,但是不是说一个人具备了专业知识,他就能将自己的知识有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传授或能力的培养技能是否需要深人学习?教师教育是一项专业后的教育,是从师的必要条件,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目前来讲,似乎是无疑而问,但是多年来,我们是否整合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师教育体系,仍然值得怀疑,这从目前专业后的教师教育时间应该设置为0.5年、1年还是2年的不确定性可以看出来,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教师教育改革的理念应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1.专业教育上,要有更为宽阔的视野,要放在国内、国际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考虑,融合吸收综合性大学专业教育改革的经验。

第4篇: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师;阻力;成因;对策

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它有着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价值追求,不仅会带来学校组织制度的变革,也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知识储备和教学行为实施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变。面对这些变革要求,教师并不必然进行相应的“自我变革”,甚至,他们会选择阻抗改革的行为。这其中既包括显性的反抗,又包括表面的顺从、隐性的抵制。教师阻力的存在,一方面会影响改革的进程和成效,另一方面正如莫瑞尔(Maurer)所观察到的,“阻力”也是改革成功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往往是那些有反抗情绪的人会告诉我们一些重要的东西,我们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他们为那些被认为是好的东西据理力争,他们或许看到了我们不曾梦想过的解决方法,他们或许看到了我们不曾看到的(改革)实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本文将结合通识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变革需求,探求通识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阻力的成因,提出可能的消解策略,以期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改革。

一教师阻力的成因分析

(一)缺乏认同

马克斯•韦伯(MaxWeber)认为,“人是悬挂在由其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人对事情意义、价值的认识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在通识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处于什么样的“意义之网”中,影响了教师对改革的态度、情感和行为选择。一方面,从通识教育政策制定过程来看,教师是“失语”的。通识教育改革政策的出台是“政府与文化精英主导的共识诉求过程”,采取的是由政府推动的“自上而下”的方式,“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路径使各级政府行政官员特别是教育行政官员处于改革的核心、主导和主动的地位,具有很大的责任和权力,而将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及更广泛的社会利益群体从总体上处于边缘、依附和被动的位置。”作为通识教育改革主体的教师,本该拥有主体的话语权却更多地成为政策被动的接受者,主体地位的缺失影响了对改革的认同。另一方面,通识教育改革作为新的事物“进入”大学教育,教师面临着多维度的认识“困惑”。为什么要进行通识教育改革?通识教育改革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改革能持续多久,会不会也如高校的其他不少改革一样,轰轰烈烈开始,隐匿无声地消失?改革有多少确定性,又会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改变?改革需要我做出怎样的改变,这些改变又会得到怎样的合理回报?在对通识教育改革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等问题进行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也在不断构建自己关于改革的信念体系,这个环节对于教师改革主体作用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但在高校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变革者忽略了对变革主体思想认识的“改造”,缺少了对教师们改革行为赋予意义的关键环节,高校教师们在被要求参与教育改革的同时并没有获得足够的观念合理性的支撑。由于在改革过程中,高校忽略了通识教育改革政策的宣讲、沟通和交流,关于通识教育改革的制度性设计和保障不完备,教师关于通识教育改革的认识是不确定的、模糊的,这样很难形成主动参与改革的积极心态,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改革的进展。

(二)利益瓶颈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追求利益是人们活动的根本动因。忽略通识教育改革中的教师利益问题,会陷入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陷阱。通识教育改革作为组织变革,它给原有组织结构及其利益结构带来的变化直接影响作为改革主体教师的行为选择。“由于任何改革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原有权力行使空间与资源配置格局的重组,并最终导致对原定利益占有份额的调整,因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最终决定他们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或支持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对理念的守持,而是对利益的权衡。”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专业”为核心的。在我国专业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实体意味。这种意味来源于“专业”背后三大类实体存在:由同一专业学生所组成的班集体、教师组织(与专业同名的教研室),与教师组织相连的经费、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实习场所等。在学科、专业分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专业不仅为本专业内的师生提供基本行为规范,也通过专业权力、专业界限和专业利益把专业内的教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教学活动,这是专业利益得以保证的重要环节。除此之外,高校虽未形成“PublishorPerish”的职业退出机制,但申请课题、撰写专业学术论文等学术业绩决定教师的职称晋升,需要教师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用来做学术研究,这是获取自身利益另一重要环节。可见,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活动是教师获取专业利益的基本途径,这种专业利益对教师来讲是肯定的、既有的。从事通识教育教学,对教师来说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工作量的增加,需要付出本来可以用于专业教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而从事通识教育带来的利益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在个体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选择通识教育意味着一定的机会成本,从事通识教育对专业利益的获得是一种“损耗”且利益模糊的情况下,教师不愿教的情况就不足为怪了。

(三)变革的能力

作为教育过度专业化和功利化的补救措施,通识教育有其特定的内涵。李曼丽教授从性质、目的和内容等方面对通识教育内涵进行了界定,“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从这个界定可以看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目的、内容上存在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对实施变革主体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通识教育的教师必须认同通识教育基本理念、具备一定的通识知识底蕴。然而,高校教师本身多由专业教育培养而成,无论从通识教育精神还是从通识底蕴来讲,都显得“先天不足”,要承担起通识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使命有些“力不从心”。

(四)经验的制约

从教师个体层面看,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推进依赖于教师日常教育实践的改变。在通识教育场域中需要进行自我变革的教师主体,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带有长期以来累积起来的经验的印记。从经验生成角度来看,“在教育生涯中,教师经历了某些事件,体验了某种情感,总结出了某类知识、技能和心得,经过自身教育实践的反复淘选,选取其中的某些部分,构成了教师自身的核心经验体系。”一方面,经验在教师实践中发挥着规范性、策略性的指导作用,为教师参与教育情境提供了历史性的依据;另一方面,如杜威所言“一种特定的经验虽然可能在一个特殊领域内增加一个人的机械的技能,然而,又会使他陷入陈规旧套”,经验又具有保守性和排外性,成为了影响变革的保守力量。教师经验的典型表现形式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定的认知和行动图式。高校教师已经形成的“知识中心”图式和“专业教育”图式影响着教师的行为,前者以知识的授受为主要目的,后者集中体现了专业知识在大学的支配性特征。而通识教育秉持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理念,其超越专业、超越功利的价值导向,注重知识获得、能力培养和精神培育并重的内容要求,这些都要求教师跳出“知识中心”和“专业教育”图式的樊篱,批判性地继承既往经验。

二消减教师阻力的策略

(一)促进教师的主体性参与,提高对改革的认同度

通识教育改革要关注教师赋予改革主观意义这个重要环节。教师是通识教育改革的主体,唯有教师认同改革的合理、合法性,才有可能从行动上支持改革。提高教师对通识改革意义的认同,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其一,创设条件,让教师更多地参与到通识教育改革决策过程中。要改变教师仅作为通识教育执行者的传统角色定位,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改革决策主体的积极作用。教师参与通识教育改革决策,可以发挥教师的专长,为改革提供更多的建议;同时,教师参与改革决策,他们作为改革主体的心理需要得到了尊重和满足,会有效消除对决策的抵制心理,更容易形成对改革决策的认同感,相应地在实践中也会更彻底地贯彻执行决策方案。其二,深化教师对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认识和理解。针对不少教师在通识教育中认识的模糊性、不确定性,从通识教育改革理念推广和制度建设两个基本方面着手,促进广大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理念、价值追求有更深入的认识,对通识教育目的的实现方式、方法有更细致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增强其改革认同感和效能感,使其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改革中来。

(二)关注教师的利益诉求,构建通识教育改革利益协调机制

首先,要正视并尊重教师的利益需求。利益追求源于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具有基本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受诸如文化传统等种种因素影响,人们或者对利益问题避而不谈,或者对利益问题遮遮掩掩,更有甚者将关注利益问题和道德境界高低挂钩。在通识教育改革中,必须正视教师行为选择背后的利益需求,尊重教师作为个体正当、合理追求利益的权利。其次,不断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由于主体地位、信息不对称、途径不畅等原因,通识教育改革中教师的利益表达也受到制约。针对改革中教师的利益需求,要通过完善制度路径、组织机构、舆论媒介等方式,积极为教师搭建利益表达平台。最后,为通识教育改革提供政策性扶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无论是从业已形成的教育传统和观念来说,还是从既有教育利益格局来说,通识教育进入大学教育系统困难重重,这种对原有组织结构的突破需要外部强有力的支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在通识教育改革经费投入、通识教师进修学习、职称评定和薪酬体系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上的倾斜,激励更多的教师更有效地参与到通识教育改革过程中去。

(三)提升教师通识教育的能力

相对于以往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改革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否具备完成改革任务的能力,是通识教育改革能否顺利推行的重要因素。“对多元价值的尊重、甄别与选择,对多种知识的通融以及开放灵活的思维精神与方式”为要旨的通识精神是通识教育的核心。教师想要通过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融通的知识,培养学生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首先必须要具备这样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还要有将这些知识和能力传输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通识教育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开展校内培训活动、提供教师进修学习机会等方式帮助教师提高自身通识知识底蕴;一方面,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对通识教育的研究和学习,对通识教育的价值追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教学方法变革等方面,要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和研究,不断提升从事通识教育的能力。

(四)在“反思”中提升教师的经验

通识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不一定能完全适应通识教育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经验的惯性会使得通识教育过程受到教师以往经验不自觉的影响。因此,必须把反思纳入到教师通识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改造教师的经验。只有通过反思,不断领会通识教育改革的价值追求、核心要求,教师才可能在经验方面发生改变;通过反思,可以有效减少教育经验的固化和僵化,为教师主体性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教肓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李贤,谢少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障碍及其超越[J].教育发展研究,2010(6).

[3]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

[4]石中英,张夏青.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吴康宁.中国的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

[7]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

[8]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9]王帅,方红.教师个体经验价值辩证与实践突破[J].全球教育展望,2011(4).

[10]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第5篇: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范文

(一)没有充分发挥出传统优势师范专科学校从中等师范教育的基础上转变而来,中师以往的办学传统、教育模式基本上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尤其是在培养小学教师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优势[2]。但是,有些师范专科学校则未能充分发挥出传统优势,在培养对象变化前提下没有能够认真吸取中师的教育经验,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探索新时代的小学教师教育培养特点。此外,部分师范专科学校存在着忽视基本技能训练的情况,例如,重新设计的教学计划剔除了音乐、美术、三笔字等基本训练,削弱了教学的师范性。

(二)教学理念未能实现与时俱进基础教育改革对于基础教学而言无疑是颠覆性的,对未来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对于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专科学校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当前师范专科学校培养的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否与新课改要求相匹配已经成为了衡量师范专科学校师资培养成败的重要标准。当前的新课程标准重视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某些师范专科学校在把握新课程改革精神方面存在着偏差,既没有体现出教学理念的先进性,也没有改变陈旧的教学范式,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3]。

(三)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视有待提升对于师范类学校而言,教育实践活动是增强教师实践意识、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教育理论、文化知识、个人能力综合性展示的重要方式,更是了解小学教育、强化专业能力、提升教学能力的关键所在。只有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贯彻教育见习、实际参观、教学实习、教育调研等元素,才能够真正实现小学教师基本素质的养成。但是根据本文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少师范专科学校存在着不够重视教育实践活动的问题。例如:无法保证教育实践的内容,存在形式化、过场化的问题;无法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场地;无法保证教育实践活动时间;无法保证教育实践活动指导等等[4]。

二、师范专科学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革新

(一)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师范专科学校需要明确,“综合性”不是自己的优势,“师范性”才是自己的特长,学校的目标与价值均体现在培养高水平、高素质教师上面。师范专科学校应该认真研究并充分发挥自己在培养教师方面的经验、规律和资源优势,依照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积极探索适合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本文认为,适应素质教育、符合新课改精神、引领基础教育、重视能力培养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不仅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大势,而且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展望未来,以此为定位的师范专科学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一定会获得更多的办学优势,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积极弘扬办学传统中等师范学校重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教学、重视基本技能(如音乐、美术、三笔字等)的培养,这些都是符合小学教学特点的优秀传统,有必要加以继承和弘扬。建议强化新形势和新课程改革迫切需求的能力训练,如教学实验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多媒体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育评价能力等。同时,教育实践活动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并进行有序安排,高度重视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性、层次性、系统性,促成实现形式的多元化,如采用教育实习、模拟实习、教育调研、教育观摩、教育见习、观摩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建议有能力的学校能够为师范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基础,并在学习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将“厚基础、强技能、会研究、广适应”作为教育实践的培养目标,并积极给予必要的指导。

(三)建设新课程体系当前,我国新课程已全面推行,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和课程改革的关键,新的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课程的现代化需要教师教育理念的现代化、知识结构的现代化及教学方式的现代化。新建师范专科学校为小学培养教师,理应引领和推动而不是被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建设新课程体系从一开始就注意引导学生探求创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创新学习的手段和技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要多用案例教学来培养学生解决教育问题的实际能力。为了使未来的小学教师了解新课程、理解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方法,就必须要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要组织教师深入研究基础教育。主动与小学加强合作,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活动。只有参与到课改的实践中去,新理念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只有在新理念指导下,才能培养出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教师[3]。

(四)合理设置专业与课程以综合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小学教师为目标,“宽口径、大学科、厚基础、强能力”已成为专业方向和课程方案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除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教育指导性文件之外,还可以设主修和辅修课程,鼓励学生进行跨系选修,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选用教材一定要考虑时代性与前瞻性,贴近国际教育改革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沿,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要紧密结合当今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力求构建科学的教材体系,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结语

第6篇: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面向基层 以用为本 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学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医药卫生人员,医药卫生人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旺盛,各级医疗机构出现人才紧缺、服务质量下降等情况。特别是基层卫生人才严重短缺,难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为了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国家大量发展医学教育事业,高等医学院校也走了一条增设专业、扩大招生规模的数量型发展道路。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建立在“突出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能满足各级医疗机构的人员需求”发展理念上。

医学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医疗卫生人才的发展形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面向基层、以用为本”,创新医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面向基层、以用为本是我国高职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职医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高等医学教育一系列改革计划的实施,对医学教育专业口径过窄、素质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等状况进行了有效的改革,注重医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促进了医学生在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使医学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高职医学教育发展面临良好机遇:一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机遇。二是生命科学的发展必将带来的机遇。三是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四是党和国家关注民生,重视卫生教育事业发展。

高职医学教育改革进入自我调整提高阶段。高职医学教育将就发展定位、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并就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高校功能等方面进行提升。国家对高职医学发展制定的发展道路是: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部分通过合并或联合办学改制为本科院校,一部分仍保留现有格局,但应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医学教育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医学院校教学、科研和医疗卫生服务的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医学教育要在提升服务社会功能等方面发挥作用。 转贴于

2 面向基层、以用为本大力推进高职医学教育改革

坚定不移贯彻国家医学教育改革方针、政策。国家医学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入贯彻党的教育和卫生工作方针,根据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顺应医学科学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

国家医学教育改革的方针是:优化结构,深化改革,稳步发展,提高质量。

高职医学教育要根据国家政策和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根据国家医学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未来10年,医学普通本科主要设置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和护理学专业,高职医学教育和中等教育主要设置医学相关类专业,医学中等职业教育将不再设置临床等专业。

第7篇: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范文

日本推行通识教育的历程回顾

日本在二战后借鉴美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思路,推行通识教育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日本的通识教育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曲折中不断前行,通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摸索,许多大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通识性课程、专业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为核心的通识教育模式,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1.“一般教育”的推广和摸索阶段(1947-1970)

二战后,日本大学教育改革参照美国大学建构模式,由战前的二元等级金字塔式体制结构,转变为一体化的大学制度,直接促成了“新制大学”的诞生。1946年3月,美国教育使节团针对日本的新教育体制建设的基本方针提交了《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该报告书中的教育思想成为日本实施通识教育的理念基础。1947年日本制定了《大学基准》,对新制大学实施“一般教育”提出许多具体的规定,开始了对通识教育的探索。这次教育改革将大学本科教育课程分为一般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两大部分,将四年大学教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开设不同课程的本科课程模式,改变了战前日本大学本科教育仅仅强调专业教育的做法,从形式上将一般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期间,由于二十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引发了对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通识教育被边缘化,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弹性化发展阶段(1970-1990)

文部省对通识教育敷衍的态度,使得本来在教育行政中被忽视的通识教育在实际执行中又大打折扣。在经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后,日本开始重视通识教育的价值。根据关正夫的“教育发展论”,70年代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属于“结合阶段”。进入70年代后,日本曾三次修改《大学设置基准》中有关教育课程的内容,大学课程改革允许教养课程开设综合科目,各科的学分由各大学自行规定,给大学更多的自;促进教育课程综合化,大学之间实行学分互换制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弹性化,教学计划灵活化。1984年,日本政府成立“临时教育审议会”,其提出的通识教育改革方案最终失败;此后日本文部省另设“大学审议会”,推行高等教育大纲化与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3.大学课程设置自由化阶段(1991-1999)

从1991年开始,日本政府通过放宽《大学设置基准》等措施,在制度上彻底取消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分,废除了依课程类别所规定的最低学分制,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换之以教育课程指导方针的规定,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学课程改革,此后,日本大学、特别是国立大学的本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1年3月开始进行的课程改革,准许大学课程设置自由化,将课程设置的权利下放到大学,带来了大学课程的多样化、个性化。以1991年的大学设置基准的修改为契机,日本开始了自战后新制大学成立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改革。36所国立大学中,基本废除了教养部,也不再使用一般教育的称呼。但是这一阶段,私立大学改革的速度仍然缓慢,出现了将大学课程改革简单化、表面化的倾向。与此同时,日本社会自90年代开始迅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少子化现象严重,日本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给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一轮挑战。

4.新世纪通识教育改革新阶段(2000-)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建设面临着更大的危机,培养人格完善、高度涵养的公民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之一。近十年来,日本经济发展缓慢,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2011年的海啸,对日本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国民信心低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下跌,对于日本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2000年大学审议会在《全球化时代要求下的高等教育》中对通识教育的定义和内涵做了全新的定义,从多元文化角度强调教养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要具备与不同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的基本素养。日本高等教育也开始注重国际化趋势,注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促进国际化。2002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新的通识教育改革的审议方案,促进大学和教员积极开展通识教育,确立通识教育的实施责任体制,以此推动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目前已取得一定效果。

日本推行通识教育演变与发展的本土化经验

日本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历程,是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的重要侧面,对日本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日本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过程,也是西方通识教育理念日本本土化的过程,经过几十年发展和完善,逐步实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日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架构中的逐渐融合。

1.明确通识教育目标体系

从1947年新制大学开始,日本高校在推进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强调通识教育理念、目标的重要性,将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水平、综合性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从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的不同分布,鼓励各大学为了实现自身的理念和目标不断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不拘泥于授课科目的框架,从社会对人才的现实短期需求和人才健康人格的长远需求入手,努力建立体系化教育课程。在日本的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通识教育课程基本上已经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过程当中,至少在形式上取得了与专业教育课程平等的地位。在构建通识教育体系过程中,注重以通识课程教育为基础、以专业课程教育为主导进行课程整合,从根本上把通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专业教育及学校生活的各个环节,蕴含于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

2.强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从日本通识教育的改革历程中不难看出,日本高校在推进通识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调整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注重理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从课程设置权限上不断下放,赋予高校各系部和普通教师较大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权能,注重社会需求,鼓励教师开设一些与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相适应的具有跨学科特性的课程。在具体课程设置上注重将实践性环节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从日本广岛大学经验来看,建立编制、统筹、实施、评估和不断完善本科教育课程的校级机构是保障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3.不断创新通识教育内涵

日本通识教育改革的过程也正是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若干阶段的直接反应,同时也是日本传统社会与西方文化不断交融与渗透、修正与改造的过程。从二战后的“一般教育”的引进到教养教育的推行与放开,不仅反映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也反映了通识教育自身发展的进步。在高等教育成为全民教育的新阶段,培养具备基本专业技能的人才已经不是难事,如何通过创新通识教育内涵,为现代民主法治社会培养明达、有责任感的公民,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将基础的专业知识讲授、最新最快的科技咨询传递与健康人文素养的熏陶相结合,已成为现代高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第8篇: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研制

文[l]提出了"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以下简称《设想》)之后,引起数学教育界各方人士的关注,对此问题的研究也日渐成为热点。经各方努力,《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已于2000年3月份问世,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也已启动。从l999年7月开始的这段时间,笔者曾多次参加过关于标准研制的有关会议,接触到从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到一线中小学数学教师对此工作的种种观点,深感研制的过程确如文[1]所希望的"应成为数学教育思想大讨论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为世纪之交的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灌注了活力,经历其中,深受启发,以下就几个方面问题作一探讨。

1关于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

在讨论中,不少观点的争论实际上都可上溯到这个层面上来,它涉及到为什么要制定标准?以什么制定标准?所制定标准需要体现的核心思想或观念是什么?这些问题实际上关系到标准研制的基础,也是需要在研制过程中不断深入研讨以形成共识的。

1.1应首先以时代性要求作为标准研制的依据

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当然应该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出发,反映出数学课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变化和应达到的目标,诚为G.豪森在《数学课程发展》一书中所指出的:应该将数学课程发展放在历史的,以及更普遍的社今的、教育的背景中去加以考察。"从这一角度出发,至少如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考虑的:

(1)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如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对教育及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变化(如技术性特征的凸现、应用环境的拓展、以数学理性精神及数学语言、思想、方法为核心的数学文化与人的生存更紧密的联系等);

(3)数学教育观的新发展(如数学教育功能、价值的变化;对数学教育过程、本质的新认识等);

(4)数学教育改革的国际、国内时代背景(如怎样适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总要求以及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等)。

应该说,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已敏锐地关注着上述时展要求所赋予的数学教育新的时代特征。如在ICME-8上,我国学者提出了"中国数学教育的范式革命",引起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关注。之后,文[2]进一步从数学教育价值观、认识论观、数学观3个维度组成的框架来描述这种观念的变革。文[3]从"数学素质教育的建设是一项深刻的教育思想改革"的角度对上述观点予以支持。20世纪末连续两年·。在上海举行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不仅对20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的成就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国际比较,还对改革的目标和未来10年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作了展望,作为参与者,深感数学教育的新观念、新思维已成为问题研讨的基础;而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师数学教育年会上,主题报告《数学教育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鲜明反映出在知识经济理念之下对数学及数学教育的新认识。这里还要提及的是以青年学者为主体的"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课题组"围绕"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达6年的实验研究,专家鉴定意见指出:该课题"在数学教育观和数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原则、理论依据方面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新思路"。其主旨报告从重新认识数学、重新认识学生、重新估价我国数学教育现状、把握国际数学教育新方向等方面论述了其研究在未来义务教育中"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思想和实践体系"。

上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活动集中地反映出这样一种共识,即:应该以一种基于时展要求之下的全新的理念来推进数学教育改革,而这也就成了标准研制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

1.2关于《设想》所提出的改革的基本理念

它主要涉及到如下层面:(l)数学观,从数学是模式与秩序的科学,是普遍适用的。技术,是一种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等方面去反映对数学发展的新认识。(2)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观,从中体现出数学教育与国民素质、人的理性思维、自我情感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关系,体现出平等教育、终身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3)围绕"学习的建构",从数学学习的本质、方式、教师作用等方面形成一种新的学习认识论观念。(4)基于以上观念变化,提出新的教育评价观,即建立一种注重过程的、动态的、多样化的数学教学评价机制。

应该说,上述理念基本反映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共识,反映了未来发展的时代要求,为前期研制奠定了必要的思想认识基础。随着研制进程的推进和讨论的深入,研制者对上述理念也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我们不难从文[5]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发现一些变化。

1.3关于标准研制的核心思想

文[6]认为"一个好的数学课程标准还应其有明确的指导思担",它应该有一个核心的思想予以表述,它"事实上构成了新的改革运动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次之改革运动成败的关键因素"。笔者赞同这样的成点,只是认为这种核心理念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本身也是研制的一个成果),它需要对诸多层面的理念予以梳理、贯通、整合及提炼,需要以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基础,它也不仅仅是一种理性思考的产物,更应该能通过课程载体落在实处。

综合研制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种种观点,比较趋于共识的是:新课程标准应注重在素质教育的目标下实现"人的发展",有鉴于此,就必须实现如下转变,即: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从强调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从数学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数学活动中的建构性学习;从仅于数学内部学数学转变到更多地联系数学外部(社会、生活、其它学科等)学数学;从追求特定时限学习目标的实现转变到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养成。

2课程标准研制需要注意的几个策略

由于"标准"的研制在我国尚属首次,加之涉及面广,需解决的问题多,且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研制实验过程,可以说是一项数学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为有效地实施这项工程,应该注意方法、策略问题。笔者曾在1999年10月份召开的北京会议上就此问题发表过意见,现在本文着重就几个问题再谈点个人意见。

2.1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建国以来,我国数学教育经过若干历史发展阶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厚重的历史底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数学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也应该看到,基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数学教育也出现了许多值得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的问题。而如果从前述时展的要求看,数学教育在某些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更应该加快改革进程。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分析,决定了"标准"研制的基本态度应是扬弃加变革,即采取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对数学教育的过去和现状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正视问题,更要以改革的姿态,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应该说,研制者所采取的态度是严肃而科学的,除了注意历史总结,现状剖析和未来需求设计这三者的贯通外,其着力点放在了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上,这也表现了"标准"是一个适应未来的向前看的标准目前有人对标准研制是否充分肯定了我国数学教育的成绩以及目前改革步伐是否迈得过大所表现的忧虑是没有必要的。

另一个需要处理好的是坚持自我特色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数学教育研究历来具有国际协作的传统,而数字化社会的到来,使"地球村"更加成为现实,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使得各国的数学教育更加走向开放和交流。值此世纪之交,各国数学教育研究异常活跃,反思过去、调整现在、思考未来已成为共同的主题。数学教育在这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也呈现出更多带普遍规律性的特征,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国际研究的大好时机。中国作为世界上学习数学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研究应该更多地融入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潮流,一方面吸取别国之长;另一方面也为国际教育界提供自己的经验。正是从局这双向目的出发,在标准研制中,加强国际比较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研制组除了进行"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的专题研究外,还广泛收集了各国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国别研究和其它方面的专题研究。事实证明,这种比较研究对于认清自己国的长处和不足,把握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是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深入下去。

在研讨中,还涉及到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问题。比如,关于计算机(器)的普遍使用能否实现,某些现代内容(如概率统计)的增加是否会造成地区间新的水平差异,在义务教育阶段,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否能落到实处,师资水平能否保证标准的实现,等等。笔者认为,在标准研制中,注意我国国情和现实可能性固然重要,但这种现实可能性一定是放在21世纪发展的背景下加以考虑的,一定是以时代需要为前提的。所谓目标既定,行动使然,课程标准应该在这个意义上体现它的先导性。

2.2吸纳各方力量参与,增强研制工作的开放性

应该说研制工作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一点。除就《设想》在全国普遍征求意见外,还先后召开了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华北地区的座谈会,并通过多种形式,分别听取了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高师研究者、教研员、一线中小学教师及其他各方人士的意见,并调动国内、境外有关学者的力量,进行了5个方面专题的调研,研制工作及有关会议也考虑到了地区性和各个层面的代表性。考虑到标准研制及具体实施、实验还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更需要各方参与、通力合作才能收到实效,因此在研制的开放性上还需加强。应鼓励针对研制及实验有关各层面课题的立项研究,更提倡多方联合对重点问题进行攻关研究。

2.3提倡学术论争,增强研制过程的活力

围绕着标准研制,一段时间以来,在各种期刊上出现了不少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多有观点碰撞。事实上,数学教育研究的多元化格局已是当前发展的趋势,更何况我们是在做过去从未做过的事,如果众口一词,循之一径那才是不正常的事。学术论争必然带来学术繁荣。笔者参加的几次会议,尽管时时感到"火药味",但同时更感到言者的坦诚和成就这一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因标准研制所引发的学术论争是一件大好事,它必然为这一工作灌注强劲的动力。

3关于课程标准的设计

3.l标准水平的定位

此问题曾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引发出应是高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争论),这里要解决好4个方面的问题:(1)要以反映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即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为定位的依据;(2)从上述依据出发,标准应首先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标准,但正如它是致力于"人的发展"的标准,所以这一标准又不应理解为基于当前现状的低标准,而是着眼于21世纪发展要求的高标准;(3)标准在确立规范性要求的同时,应体现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能为标准的实施(教材编制、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手段及地区实际情况差异)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4)3学段(9年级)之间的水平划分也应体现科学性和学段水平之间的递进发展关系,即通过阶段性与发展性的有机结合,来刻画标准的完整水平定位,而这些又是需要一定的研究来予以确定的。

3.2标准的内容与结构

《设想》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反映出如下特点:(1)以基本理念阐释标准制定的时代背景与指导思想;(2)将目标体系分为发展性领域与知识性领域,"虚"实结合、内容与活动结合、知识与素养(能力、态度等)结合、认知与情感结合,通过两个领域的交融、互动,来实现课程的总目标;(3)进一步对实施课程目标从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提出了思路,按此思路可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形成指导性意见。这样。目标体系、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就形成了一个相互贯通,有机结合的体系,应该说这是值得肯定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这之中,目标体系的设计特别是知识领域内容的设计是重点,也曾引发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关于平面几何的改革,关于小学是否引入方程,关于计算机(器)的进入?关于四则运算的要求以及一些具体内容的增、舍等等。此外,关于如何看待数学能力;如何贯穿数学思想方法;如何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关于"证明"限制的程度怎样才合适;在3部分内容(数与式、空间与图形、概率统计)之外如何反映数学的联系(内部及外部联系);发展性目标对知识性目标的导向如何落在实处;如何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与呈现之间的关系等也是引起关注的问题。

第9篇: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范文

(一)素质教育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

教育改革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我们知道,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的最终成果,其在教育改善中的地位是无法比拟的,教育改革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让学生得到更全面顺利的发展,教育部门力求为社会输送更多社会人才的教育改革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应与社会实际相适应,若出现背离,教育就无法满足学生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这样的情形下,教育制度等各方面就必须实行改革。我们可以说,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思想及教育理念等都只是为实现这一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所采取的必要手段,因此,要实行教育改革措施,首先要明确学生发展才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这一事实,避免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争执。从这几年的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人认为教育改革就是调整和改变教育体制、方式、思想以及教育理念等,做好了这些也就算实现了教育改革目标,所谓的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也就基本落实,这是片面的,很多地方教育部门正是在这样无法明确教育目标的错误改革指导方式下,在素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徘徊不前甚至是倒退。其次,要充分认识学生与素质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在改革实践中,要将以学生发展的教育改革目标全面体现出来,将其作为鉴定和评价教育改革是否正确和有效的重要标准,很明显,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改革就是成功的,而让学生处于发展困境甚至是倒退的改革就是失败的。因此,必须明确学生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确立教育目标,才能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

(二)素质教育改革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首次提出。杜威极力不提倡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反对那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倡导解放学生的思维,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做中学”。尽管杜威的倡导的这一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但其教学理论对当今教育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模式都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此外,学生因素是制定教育改革政策及方针的重要考虑因素。教育改革要完成的好,就必须以学生为导向来研究和采取决策。无数的教育改革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改革,其改革政策与方向才是科学的。教育改革要以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底线,一切有损于学生自身利益的教育改革都不值得推广,改革不能以牺牲学生利益为代价进行。这主要是由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改革核心思想所决定的,以学生为牺牲品的教育改革,没有存在和推行下去的必要。

(三)素质教育改革措施立足于学生,并通过学生来体现

正确的素质教育改革必须遵循学生发展基本规律,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满足学生更高的发展需求。这主要是由教育改革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这一目标所决定的。同时,素质教育改革的措施也要通过学生来体现,事实上也只有学生才知道自己缺少哪方面的知识、哪种教学方式更适合自己学习、对什么课程比较感兴趣等,总的来说,教育改革措施如何选择,成功与否要通过学生来体现,只有学生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可以获得什么。倘若教育改革的措施解决不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不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的话,就算教育改革的政策制定的再完美,素质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本质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这样的素质教育改革措施也无法获得学生的高额满意度,总体来说,即使开展了也必将以失败告终。因此教育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发展及其利益,通过其在学生身上的体现,来科学评价改革措施的优良性,钻研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正确的改革举措,从而推进素质教育改革顺利进行。

(四)素质教育改革离不开学生的广泛参与

素质教育改革存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素,必须要两者有效结合及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改革目的。首先,学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素质教育改革当作是一个整体,教育改革与学生是都是这一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改革要有效开展的话,离开其中哪个部分,其结局都是无效的。其次,教育改革所采用的措施必须作用于学生,能够推动学生未来发展,这样的素质教育改革才称得上是有效的。再者,学生的广泛参与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没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改革,注定是失败的。目前我国有不少地方的教育改革忽略了作为其主体的学生因素,教育部门对学生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了解不透彻。在很多学校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根本都不会有参与的机会,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调查就凭主观去制定改革措施,忽略学生的意见,很多改革措施的执行得不到学生的及时反馈等,教育改革中应该有学生参与的地方都没有让其参与。这就导致教育改革和学生相对分离,教育改革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改革纯粹是为了改革自身,与学生脱离干系。无数实践表明,没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改革是不可行的,这样的改革举措也必将以失败告终。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