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的劣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很多针对人文科学留学生的就业指导文章中,第一条就是——“修一门有助于就业的第二专业,比如商科或者计算机科学”。
学习人文学科,确实更不容易找到饭碗。打开与经济、商业相关的美国网站,指导毕业生找工作的文章看上去比中国网站的还多。拿美国就业最差的历史专业来说,在搜索框打入“历史专业毕业生如何找工作”,出来的结果相关性非常高,而且足以让任何看到这些信息的人远离这个专业。不仅是历史学,很多针对人文学科学生的就业指导文章中,第一条就是——“修一门有助于就业的第二专业,比如商科或者计算机科学”。
多少文科学生看到这里会有骂人的冲动?不过还是有不少人带着理想选专业,对于这些文科生,美国《福布斯》杂志的建议是,越早准备越好。
在《福布斯》网站上介绍的几个成功案例中,一位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文科毕业生Jenna,为了能进入广告业,足足坚持了16个月,最终被一家网络公司录取。这期间,Jenna和她的父母想尽了一切办法,“我妈妈连观看我妹妹的篮球比赛时,都会和周围人谈论我在找工作的事儿。”
不论你留学哪里,文科生就业就是难
出国学文科,因为对语言的要求更高,所以不仅申到好学校难,想留下找份好工作更难。不过,文科生就业的窘境不仅仅是针对外国学生,而是普遍现象。看看美国应届毕业生的抓狂和失落,也许就不会再埋怨自己接到了拒信。
Jackie马上就要从大学毕业了,这个社会学学士曾计划一毕业就在巴尔的摩市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靠自己的工资还助学贷款,租一套公寓,再买一个新手机。不过她现在还只是一个没有固定新手的实习生,并且和父母住在一起。
“要是有人在我大一选专业的时候告诉我毕业时是这个境况,打死我也不信。”但现在,Jackie不信不行了,她发出了20封求职信,希望能在政府当差;却只接到一个录取,该职位后来还被取消了。“我从去年春天就在找工作,以为可以顺利就业,现在却陷入了僵局。”
尽管经济复苏让美国的就业市场显得景气了点,但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仍然是艰难时期。尤其联邦政府削减了支出,不仅导致政府岗位缩水,一些私人雇主也减少了福利。待遇不高的公务员职位也紧俏起来。
一些学生为了不待业,甚至开始接受无薪岗位。当然,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并不少见。
Samantha也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心理学专业,她也曾计划尽快进入职场,好还清助学贷款。不过一次次的面试失败,让她不再抱有最初的期待,只希望能找到一份带薪实习。然后她想再做一份兼职,攒了钱明年读硕士。
“我发现没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很难有什么大发展。”Samantha和同学们都发现自己高不成低不就,处境非常尴尬。“现在只要能有一份工作我就谢天谢地了。但我还是希望能够和我的专业相关。”
美国并不是所有行业都如此低迷,比如健康科学和商业,这些行业不仅就业强势,而且提高了应届生的起薪。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调查发现,2013年,美国的平均起薪将达到4万5千美元,比去年平均水平高5%。
随着金融业的复苏,金融专业毕业生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光是在美国的里士满一个城市,金融部门的雇员就比2009年时增加了12%,那里的第一资本金融公司提供了近1万1千个岗位。
高学历回国不敌“土鳖”
不管是什么专业,综合看来,美国的失业率在今年5月还是小有攀升。但这些新闻都不足以和中国699万应聘大军拼头条。而这699万高校毕业生中,有一部分就是拿了外国学历的海归。今年,他们一部分压力来自自己搭了大把时间、金钱换来的“高学历”。
“你太优秀了,我们无法提供相符的岗位。而且,即使留下了,你也做不长。”求职时听到这句话,有可能是客气的谎言,也有可能是发自真心,无论怎样,这都意味着游戏结束。所以,从剑桥大学读研回国的小林,找工作时只肯说自己是南京大学的本科生,对留学经历避而不谈。
还有的时候,“海归”意味着不合群,即便找到了工作,在与同事的相处和竞争中也备受煎熬。同样从英国回来的Yan,在回国一年半以后,才跟公司签了正式合同。从国内名校毕业后,Yan申请到了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国际新闻学硕士,纪录片方向。在英国拍了一年的片子,Yan毕业后回到家乡珠海,一心想找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展拳脚。
“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一个海归的就业市场,还比不上珠海本地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坚持理想的Yan花了大半年才找到了一份无薪实习,在这之前,投了若干简历的她已经准备凭借自己英语和日语优势,找个薪水高一点的餐厅端盘子了。
更考验意志的是,这份实习似乎无休无止,迟迟没有人通知她转正。期间还有另一个海归实习生,做了一段时间后果断退出了。“我在部门里的学历最高,这反而成了一个劣势,成为被孤立的理由。”周围的同事们学历相当,经历类似,不少还是校友,更合得来。而Yan则被认定是“曲高和寡”或是“劲敌”,只有在需要语言上的帮助时,才会被想到。
为什么不主动示好呢?喜欢逛街、喜欢星座,Yan和同龄的女同事们本应有许多共同语言。“试过啊,但是很容易被误解成是在‘晒’啊。”比如酷爱星座的Yan不喜欢看翻译过来的星象预测,都是直接登陆英文网站,分享的信息自然会不同。主动提供语言帮助,也有了炫耀之嫌。
渐渐地,除了努力工作、争取转正之外,Yan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做英文家教。“挣钱呗,真没想到要靠副业养活自己。”终于在坚持了10个月之后,东家递来了合同,至于工资嘛,“副业还是不能丢。”
扭转就业颓势要靠高校
一边是中国应聘者像“隐婚”一样隐瞒学历,另一边BBC则多次肯定了英国高学历人才的就业机会。英国一家调查公司伦敦收入资料局(IDS)预测,今年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将比去年多8% ;尤其是零售业,招聘岗位可能多出30%;不过各行业的起薪并不会增加。
更让应聘者雀跃的是,不少工作机会来自大公司的高技术含量岗位,但这些岗位对于学生们的社会经验要求也更高。听起来太讽刺了。对应届生要求工作经验,向来是让人咬牙的事儿。
还好,一些大学提前为学生们做了准备,比如苏格兰大学就和中小企业联盟建立了合作。这个合作不是提供实习机会,而是工作岗位。
苏格兰的经济主力是中小企业,他们提供了就业市场一半的机会,招聘时却因为名不见经传而招不够人才。另一方面,应届毕业生们却因为缺乏实践经验而找不到工作,或在争夺相对少数的大公司的名额时落败。
苏格兰大学的这个合作项目,就是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让学生对中小企业有更多的了解,也让这些企业能够在和大公司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太平洋的另一端,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也在骄傲地为应届生就业代言。众所周知,美国的本科没有法学专业,所以从法学院毕业的至少是硕士,不折不扣的高学历。这个学院去年的就业率还只有50%,今年则达到了99%,打败了哈佛、耶鲁、斯坦福、哥伦比亚这些法学名校。
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的院长助理Kevin将这归功于“早作打算,在入学的第一年就准备就业。”这和之前提到的《福布斯》杂志的就业建议是一个声音。
Kevin介绍道,“很多人刚进法学院的时候,根本不了解法学各个分支间的不同。我们会坐下来,帮助他们认识、分析各个领域需要的技能,以及它们的就业方向。”
也许正因如此,《大西洋月刊》在评价弗吉尼亚法学院的就业情况时,专门在工作机会之前加上了“有意义”三个字。《普林斯顿评论》则将弗吉尼亚法学院的排名升至第一,因为该院的学生获得了“更高质量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前景”。不过弗吉尼亚法学院表示,无论排名高低,“我们都不在乎。”
图表1美国《福布斯》杂志2012年11月评选的美国十大最差专业
第1名:人类学与考古学
应届毕业生失业率:10.5%
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失业率:6.2%
第2名:摄像与摄影艺术
应届毕业生失业率:12.9%
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失业率:6.7%
第3名:美术
应届毕业生失业率:12.6%
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失业率:7.3%
第4名:哲学与宗教研究
应届毕业生失业率:10.8%
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失业率:6.8%
第5名:人文科学
应届毕业生失业率:9.2%
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失业率:6.2%
第6名:音乐
应届毕业生失业率:9.2%
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失业率:4.5%
第7名:健身与公园娱乐休闲研究
应届毕业生失业率:8.3%
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失业率:4.5%
第8名:商业艺术与平面设计
应届毕业生失业率:11.8%
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失业率:7.5%
第9名:历史学
应届毕业生失业率:10.2%
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失业率:5.8%
第10名:英语语言与文学
应届毕业生失业率:9.2%
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失业率:6.2%
(应届毕业生年龄范围是22~26岁,有经验的员工年龄范围是30~54岁。2013年5月,美国失业率升至7.6%)
图表2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2012年 的调查
英国就业率最高专业 Top 10
排名 专业名称 就业率(包括继续深造)
1 牙科和兽医学 99.4%。
2 教育 94.8%
3 医学相关专业 94%
4 法律 91.9%
5 农学及相关专业 91.3%
6 生物科学 90.9%
7 语言(第二外语) 90.3%
8 历史与哲学研究 90.1%
9 数学科学专业 89.9%
10 物理科学专业 89.9%
关键词: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 青年教师 培养措施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特征,又是确保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青年教师是高校的生力军,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得到快速发展的地方高校,在办学规模扩张的同时其师资队伍通过补充和引进,接纳了数量庞大的青年教师,构成了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中低职称教师底部沉重的师资队伍结构。[1]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医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其教师,尤其占较大比重的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地方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成为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地方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育人意识薄弱。
地方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大多直接从毕业院校来到工作岗位,尚未形成明确的角色意识和规范行为,对教师岗位的热爱度和忠实度尚不足,对教师职业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高标准要求难以适应。高校现行的对教师的各种考核机制使得他们更“重业务轻育人”,其关注点多集中在自身学历提高、及科研项目的申报上,而对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科专业,实现“医者仁心”等方面较少涉及。
(二)青年教师队伍不稳定。
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经济收入较低的青年教师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经济发达地区能为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从业者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较为优厚的经济报酬,因此优秀青年教师常通过考研或其他方式流向条件好、待遇优厚的发达地区。尤其对于地方高校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普遍。但过于频繁的人才流动不仅会打乱学校的管理秩序,破坏刚刚建立起来的合理的师资队伍,而且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加大地方高校与发达地区教育质量的差距。[2]
(三)教学能力有所欠缺。
地方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大部分毕业于医科院校,他们对医学基础课程及临床专业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但大多不十分深刻和系统,并缺乏系统而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培训。而一些高校由于近几年不断扩招,师生比例不足,新教师在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后就走上了讲台,承担大量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他们无力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专业知识更新,在授课时唯恐讲错,不敢脱离教材,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交流少,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教学质量也就难以提高。[3-4]还有部分非医科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虽然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掌握较好,但缺乏医学方面相关知识,在授课过程中难以联系医学实际适当举例说明,使得学生对该门课程在医学临床中的作用认识不明确,容易缺乏相应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科研能力薄弱。
不可否认,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学科性质和水平对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有较大影响。地方医学院校从科研课题的级别、数量及受资助的力度各方面来说都处于劣势。加上青年教师得到各种进修和培训的机会较少,对学科前沿和进展的把握度不足,申报课题的难度则显得更大。即使申请到了项目,由于受科研条件和个人科研基础等限制,完成课题也同样很难,这进一步影响了青年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五)经济及社会地位较低。
青年教师在工资、住房、福利待遇方面都明显低于资历老的教师,而政府和学校的资助大多针对专家、学者,加之科研经费匮乏、家庭生活压力,青年教师的经济负担更加沉重。在学缘结构和亲缘关系复杂的地方高校,学术关系网络是青年教师的发展平台,较于资历老的教师,青年教师融入学科学术圈和学术团队需要更大的努力,即使融入了,其影响力也是微乎其微,社会地位难以提高。[5]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低下的双重压力下,部分青年教师不得不转向校外寻求资源和发展空间,难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科研中。
二、地方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基本措施
(一)提高人文素质,培育良好师德师风。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种性质,医学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应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机结合的知识技能体系。教师是教学的主体,青年教师的人文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教育的情况。医学院校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医学工作者必须接受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因此,学校应重视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更应积极拓宽人文知识面,用科学、人道的态度对待人、生命、自然和环境,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品质,既能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教会学生正确处世,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6]。
(二)加强校本培养,鼓励学历提高。
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条件等的限制,短期内地方高校在青年教师培养的时间、空间、经费保障上都难以做出较大改变。因此,地方医学院校必须立足于校本培养,并在优先满足教学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鼓励青年教师的学历提高。校本培养即是以学校现有资源为主,主要通过发挥本校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作用,以“传、帮、带、督、导”等活动指导青年教师的成长,丰富青年教师的教育学科知识、帮助青年教师站稳讲台、传承良好的教风学风,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7]目前,英、美、澳、印等国已逐步形成了职前培养、导师制、校本培养和在职培养等模式,培养方式、内容多样化与现代化,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8]校本培养包括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校史校情教育、青年教师导师制等内容。由于地方医学院校教师来源广,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的培训,还要注重医学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应加强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从而巩固和发展青年教师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9]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必须与实际的工作经历相结合,才能够具有生命力,从而促进青年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也有助于青年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完成学历提高的过程。
(三)结合学科建设,培育青年教师学术团队。
学科是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支柱,学科建设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它不仅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更决定着学校的发展特点和优势。学术队伍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各种原因,高校教师队伍中梯队断层现象较普遍存在。应通过学科建设,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将优秀青年教师推向科、教、研的第一线,促进青年学术骨干迅速成长,建立合理学术梯队。根据学科需要,帮助青年教师设立自身培养目标、建立适合大多数青年教师特点的国内外进修学习培训体系,通过各种措施激励青年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与此同时,学术团队应结合实际,制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青年教师团队培养计划,改变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单打独斗的局面,让青年教师在学术团队中成长发展[7]。这也可以进一步改变青年教师经济及社会地位较低的局面,形成良性循环,使得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科的教学科研建设中,并形成稳定而合理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高等院校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任务。目前在地方医学院校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10],我们必须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建立了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的青年教师队伍,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医学人才,并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丽君,周清明.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65-69.
[2]王志祥,马金利.西部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探讨.中国成人教育,2009,(4):42-43.
[3]张雷,许礼发.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高教高职研究,2007,50:122-123.
[4]张荣怀,郭海涛,王晓明,张阳阳,吴利平,高建苑,张丙芳.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探讨.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12(1):105-107.
[5]宋秀林,郭丽君.基于场域理论的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弱势地位的生成分析.煤炭高等教育,2011,29,(3):21-23.
[6]王玉鹏,赵苗森,吴永.浅淡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体会.中国科技信息,2008,(22):303-304.
[7]郭明维,何新征,杨倩.西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1.3:31-35.
[8]刘肖芹.国外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管窥――以美、英、澳、印为例.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59-63.
[9]吴云.论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270-27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权利;权利保护
中图分类号:D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4-0054-0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以文化权利为其法律基石,相关国际公约亦奠基于文化权利基础之上。从基本人权保护对象的视角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自身的属性。目前,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保护问题仍困扰着学界与立法机关。笔者基于文化权利的基本人权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权利保护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以期有助于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一、作为基本人权的文化权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理论基础
文化权利是属于特定文化的人对这些文化所享有的权利,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被国际社会和国际人权文书所确认,是各族群和社区对其文化的参与、文化身份的保有和文化尊严的尊重方面的权利。“文化权利与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相并列,是一个民族在保有和发展方面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性的权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基于发展人权和文化权利实现的高度,在参酌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1966年的《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基础上,于2003年10月制定和通过的一项重要的国际文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5条第1款规定:本公约缔约各方承认每个人有权利:(1)参与文化生活;(2)享受科学进步和对其实施所带来的惠益;(3)对其自身创作的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享受被保护的权利。该条款是文化权利的重要国际法渊源。
1950年,T.H.马歇尔把21世纪描述为文化权利的世纪。文化权利被学者称为人权发展史上的第二代人权。与其他基本类型的人权相比,文化权利概念内涵丰富且处于动态的发展中。在相关人权国际文件中,精准的文化概念和文化权利的内涵还难以寻觅,但基于相关国际人权文书对文化权利有关列举性规定之内容,笔者赞同吴汉东教授把文化权利厘定为公众参与文化活动并从中享有相关利益之权利[3](P325)。
国际社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为一项关于人权的科学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人权事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来推进。松浦晃一郎(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科学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和平、发展与人权的基础性工作。20世纪以来形成的人权以及文化权利理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础。
(一)参加文化生活的权利
1 文化尊严和文化自由权
尊重人的人权和基本自由,即要求尊重他人文化之尊严和文化选择之自由。文化自由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或群体有自由参与或不参与文化生活之选择;二是个人或群体享有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所不可或缺的自由,个人或群体在参与文化生活过程中不受国家或政府不合法或不合理的干预之自由。文化自由不仅指通常意义上的科研自由,还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结社自由、选择个人身份的权利、接受信息权、使用选择的语言的权利和自决权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西方国家的强势文化,在存在状态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弱势。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与原住民或发展中国家的族群相联系,而发达国家的文化主要是工业或商业文化,相比较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劣势地位。应鼓励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机构和相关组织积极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和保护工作中去。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文化自由权应在一国或一个地区社会内部得到实现,相关民族、族群和社区享有文化尊严权。
2 文化认同权
文化认同权是各个国际人权公约关于文化权利首要界定的权利内容,意指每一个文化群体都有权保留并且发展自己特有的文化,不论在更广义的语境中自己的文化与其他文化是如何整合或如何相关联的。为表述思想、创造创作和传播作品,人人都可以通过利用包括自己的母语在内的其选择的语言进行上述活动的权利;接受尊重其文化特质的优良教育和培训是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人人都有资格参与其选择的文化活动及从事自身所特具的文化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某一族群和社区的人们对其自身特征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是维持该群体及其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桥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助于维护一个民族、族群和社区的文化权利,可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性和文化一体化过程中的竞争力量,从而更好地巩固处于弱势地位的该少数人群体的文化认同权。
(二)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实施所带来的利益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原则,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数字化技术是支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包含人文精神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本文所说的网络是指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实现便捷通讯和资源共享为目的,发展人的本质的虚拟世界。它主要是指互联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认清网络本质和影响为前提,利用网络促使网民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虚拟实践活动。in原则是指人们在既定目标和特定条件下,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和标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原则,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网上和谐发展的可能性
由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构成的互联网诱发的数字化及其运用已渗透到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等领域,涌现出数字经济、数字农业、数字军事、数字教育等。数字化是网络的一个主要特征。网络可以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是地地道道的多媒体。虽然目前仍存在如电视、广播等远距离教学的模拟教学手段,但这些都将迅速被数字化电视、广播等所取代。
数字化技术是支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由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传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检索浏览前端平台组成的用于人们教学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数字化将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核心。离开了数字化,现代与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将成为无本之木。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网络教学或其他教学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当然,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不纯粹是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简单应用,它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传输快速的通讯网络和效果良好、操作方便的前端平台是数字化教育技术发展的核心,而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确立,则是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可靠保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网络技术使得其外延有了无限扩展的可能,如果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角度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高科技飞速发展与人文科学被冷落,正是我们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二律背反。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处理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第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多元化并由此带来人文精神的散乱化。客观事物形态多样化带来人们主观思维模式的多样化,这是现实世界网络信息多元化的必然结果。网络世界是一个广裹的虚拟世界,是一个无视国界、无视种族、无视地域、无视权威、无视等级的世界。网络文化新观念诱导着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审视社会,审视周围一切环境,而行为方式也表现为千变万化。网络新观念的特点是:非线性的网络思维、信息传递的多感觉通道、时空无限放大或缩小、中心消解的边缘化、信息无终极的流动、将抽象变为现实的虚拟手段等。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多了一些散乱,少了一些凝聚,行为就缺少人文精神。
第二,知识资本、数字化技术产业化显得红红火火,人文精神却变得异常冷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特定网民的品格和精神,唤醒他们的心灵良知来支撑自己的一切行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它的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功能加大加强,但人文精神欠缺所造成的社会不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数字化技术竞争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越快,往往越是不能很有效地培育人的真善美,反而把人性中好的因素压抑了或是扼杀了。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人类造福的优势的前提下,必须注意抑制数字化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的负面效应,认真处理好信息技术发展与人文思想教育的矛盾,克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大于内容的劣势,积极培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努力创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模式,把人文精神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1.网络的双刃剑作用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数字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网络信息污染等危害人类的不利因素。网络信息中的黄色信息和黑色信息对沉溺其中的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至于那些利用网络从事数字破坏、盗窃、诈骗和洗钱的行为,则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观之,数字化技术必须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在提高产品的数字化技术含量的同时必须与高度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即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人才,不仅仅具有高度的科学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高度的人文素质,是一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整合类型。
2.网络人文精神所具有的独特时代意蕴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人文精神,是人文文化的核心。人文文化一般而言是在一定时代一个民族认识人、对待人的思想观念、文化艺术、伦理道德,以及关于人的学说,这使人文精神带有时代的印记、民族的特色。但在网络时代,人文精神具有了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意蕴、普遍的价值。网络技术第一次使人文精神的传播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人文精神的交流,奠定了广泛的基础。网络的即时性和共享性,为人文科学的研究,为共享人类思想文化成果提供了普遍现实的条件。但是,我们站在网络时代,发掘网络人文精神的时代意蕴,并不否认网络给人文精神带来的消极影响。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看到网络给人文精神弘扬造成消极影响的同时,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精神的境界。网络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科学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广阔舞台。我们要在“网络世界”的新舞台上,清扫各种思想垃圾,清除各种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以技术与知识的创新促进网络人文精神,以网络道德与网络法的建设保障网络人文精神,从一个境界走向一个更高的境界。IZl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虚拟空间,没有人文精神支持的网络虚拟空间恐怕要变成虚无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要沉重地思考这些问题,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协调发展科学技术精神与人文精神方面迈出一步,哪怕是一小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价值。[3]
我们要立足于数字化技术时代,倡导人文精神。如果只在网络上生活,人就会被工具化、数字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上网者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但如果只讲人文精神,就会忽视隐含在网络里的科学精神,忽视教育手段的进步。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人文精神融人到网络里面去。f41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把发展信息技术及其集中表现的数字化,作为加快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大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与其他国家相区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的新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实现数字化,其中的关键是要把数字化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一个经济目标,也是一个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人文精神及其指导下的各项制度。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以及生活更加殷实,无不包含着人文精神,即使是经济更加发展,科技更加进步等,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所以关键是要把人文精神与数字化结合起来。!习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人文精神在数字化中的作用,在现代化中实现人文精神与数字化的结合,也就是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上要把时代性和传统性结合起来;在空间上要把引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先进的东西与本土化结合起来;在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上要把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合起来。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的主要途径
第一,对学生网民实现人文关怀。在现实物理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是直观的,它的有效性几乎全依赖于热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情结。到了陌生的网络虚拟空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保持有效性的关键在于能否使受教育者在冷冰冰的网络空间感受到彼端传来的温暖和人文的关怀。在许多网络交流比较发达的高校中,流传一种网友现象,其重要程度超过了10年以前人们津津乐道的笔友。在网友圈中形成的相互关怀要比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关系还要凝重得多。许多网络爱好者认为纯粹的网友之间交流并没有特殊之处,其交往形式和程度几乎雷同物理空间的知己好友。不少网友认为在网络空间得到的关怀和帮助并不亚于在现实空间得到的一切,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差异。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他们认为在网友圈中更容易得到关怀和帮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敏锐地抓住这些细枝末节,构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I61
网络生活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在网络时代到来的时候,遨游在“虚拟化”的网络空间中又生活在真实的物理空间的上网学生,既需要网络技术给他们带来物的福扯,同时也需要获得一种人文的关怀,让他们寻找到一个精神上的家园。在网络时代,对上网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方式多种多样,其内容主要着眼于提高上网学生的网络素质,使上网学生在思想、技术、道德、法制和心理上有承受、控制网络的能力,能适应虚拟社会并能安全地回到真实社会中来。要教育他们用一种非常健康的心态来进行网络活动,教育他们既能上网也能下网。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的浩大和精妙,看到网络领域人类太多的空白和无知,要教育网民学会谦虚,学会自律。
第二,构建具有人文精神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人文精神应作为检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否有效的准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目的就是运用信息多媒体传播人文知识,通过学习者的解读、领悟、思考,培养学习者的人文精神。比如电脑网络传播出来的精美画面、音乐、文字、语言、图表等都是代表着一定思想意识观念的物质载体,能使学习者的情感熏陶和体验锻炼得到有效升华,唤醒他们的善意心理良知,变为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一、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调查表明,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是个体因素、工作职业特征因素、组织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1.个体因素。个体因素在职业倦怠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个体对工作的主观感受远大于客观工作条件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其中包括人格特征因素和个体的应对方式。Zellar指出,倔强、低自尊、外控性、神经质、A型性格、感觉型以及采用逃避型应激策略的人表现出较高的工作倦怠。
2.工作职业特征因素。有研究表明,工作负荷、角色冲突和工作的控制感可以作为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预测因素。护士工作的超负荷、僵化的班次安排、身负多重角色、较多的意外情况和紧急应激状况、低控制及高要求的行业特点等使护士身心疲惫。
3.环境因素。环境指的是具体的自然条件、空间、地域与设施,也包括抽象的精神、氛围和行为取向。护理专业的社会地位低、深造机会渺茫、晋升机会少、医院的管理氛围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是造成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
4.组织因素。组织对倦怠有深远和持续的影响,包括组织的奖惩体系、组织支持、组织授权、组织变革等。国外认为管理者越支持护理工作,组织授予护士的权利越大,个体的自主决策性越强,倦怠水平就越低。
二、护士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护士职业倦怠预防优先于干预,咨询优先于治疗。从健康促进的角度出发,护士职业倦怠应对策略有需求评估,确定防治重点,培训教育,发展个人技能,改善环境,营造支持性氛围,加强政策支持,制定促进健康的卫生策略。
1.需求评估,确定重点。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如个性特征、工作环境、组织结构、相关政策制度等,寻找影响护士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确定健康促进重点和干预目标。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训练前评估阶段,使用各种量表对工作倦怠感程度、应对压力的方式进行评估;计划实施阶段,确定培训的目标人群,指定应对工作倦怠感的训练计划;近期评估阶段,对目标人群参加培训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估;远期评估阶段,对培训后各阶段的长期效果进行评估。以“评估-分析-干预措施-再评估”模式为基础形成一个有机的良性循环。
2.培训教育,发展个人技能。一是增设在校教育。为让护士生工作后能从容面对压力,预防职业倦怠工作要从学生做起。工作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否能引起倦怠,主要取决于个体的认知评价。改变认知、情感调适、行为方式矫正可有效干预个体职业倦怠。学校课程适当增加人文科学的内容,如心理、伦理、美学等,在课程中渗透有关职业倦怠应对的内容。着重培养护生健康的人格及正确的工作态度,在学习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避免倔强、任性,凡事以理服人。二是良好的在职教育。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医院相继开设了预防职业倦怠的课程培训,通过教育干预提高护士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学习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在实践中的成功体验;精神卫生知识的学习,以提升排解不良情绪的能力;压力管理技巧的学习,以利于缓减个体压力;人际沟通技巧的学习,以便于处理好各种矛盾。三是重视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生涯规划是影响护理人员工作专业化、事业化、留职、离职率及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医院应推进护士自我职业能力发展计划,帮助护士了解自身优势和劣势,建立分级使用制度,通畅升迁渠道,创造更多进修学习的机会,改变护士职业一元化发展的现状。
3.改善环境,营造支持性氛围。一方面,应建立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护士的职业压力呈负相关。家庭和社会支持对缓解压力的不良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各界应倡导尊重护士、爱护护士的观念;护理人员之间成立支持团体疏导工作压力;建立职业咨询通道,鼓励护士与人力资源经理、心理咨询师、医院管理者和工作伙伴坦诚交流,提高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归属感;呼吁来自家庭的支持。另一方面,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职业倦怠可以说是一种“职业病”,它的发生发展更大程度上是由组织特点决定的。从组织的角度开展对护理工作倦怠感的研究是近年应对策略研究的发展趋势。医院应采取人性化管理,改善工作环境,改进工作制度,合理安排上班人数,增加护理人员编制,避免超负荷工作现象;明确任务分工,阐明角色和责任;对护理队伍适时、适度进行岗位轮换;进行工作任务再设计,丰富工作内容,实施目标管理,减少过程控制,扩大护士的自主性等,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
4.加强政策支持,制定促进健康的卫生策略。健康促进中政策支持是一个重要条件。国内外成功经验已证实,强有力的、有针对性的政策与有关规章制度将有效地促进行为的改变并能有效地维持这种改变。目前护士的职业倦怠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来保护护士的权益,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医院方面也在逐步提高护士的福利待遇,如增加夜班费津贴、特殊岗位津贴等,评功评奖时采取向临床一线倾斜政策,并将护理和医疗的评奖标准分开,采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定家庭支持政策等诸多方面发展护理专业。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践性课程;学习活动范式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672-1128(2012)017-0006-04
一、中小学教师实践性澡程学习活动范式的假设
课程是学习者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提高自己的媒介。此种认识和提高绝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众多的学习活动中完成的。活动既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又是人的发展的根本条件。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是人的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他们获取知识、经验、技能并转化为能力的特殊行为过程。任何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有意义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的开展。随着人文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关注到课程学习的主体——学习者学习活动的重要性。曾任美国中学校长联合会主席的凯夫先生以信息加工模式为理论基础,将学习活动定义为: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心理行为范式。它作为相对稳定的指标,反映学习者如何知觉,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作出相应反应。学习活动范式不同于学习活动方法,它是指学习者在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任务过程时表现出来的基本的行为、态度、意识、习惯、品质和认知的取向,是学习者在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学习活动范式较之于学习活动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学习活动范式与学习活动方法的关系好比是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活动范式存在差异性,但无优劣之分。任何学习活动范式都存在着优势、长处及有利于学习的一面,又存在劣势、不足及不利于学习的一面。要根据学习活动的目标和主题引导学习者以灵活多样的范式学习,以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
尽管当下的课程理论较少论及课程中的学习方式(只在学习者的学科外课程——研究性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论述中有所涉及),但当我们将以教师的实践反思活动为主要过程特征的教师实践性课程,提到课程理论范围内来研究时,我们发现教师实践性课程的建构和实施更应从学习者和课程设计的角度强调学习活动范式。
1.学习活动范式要关注教师是学习者
教师具有自己的学习活动范式。通过实践与反思提高专业能力是教师在职学习的基本途径和基本原理。教师也是学习者,他们相比于学生或其他行业的人,可能要更多地向实践学习,向经验学习。即便是没有系统的教师教育组织。他们也会自发的在日常的工作环境中表现出自己的学习取向。“当教师在教室里坐在一起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时候,当他们把学生的学业状况和教学联系起来的时候,当他们从同事和其他外部优秀经验中获得认识、进一步改进自己教学实践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是处在一个绝对必要的知识创新过程中。”
教师的学习活动范式与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和策略相一致。琳达,达林一哈蒙德(美国斯坦福大学)概括了那些成功地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的职业发展策略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将教师培训或在职培训的旧范式变成了一种新的范式。
第一,它们往往是从经验出发的,让教师直接参与对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启迪作用的教学、测评和观察任务:第二,它们一般是以参与者的问题、询问和实践为基础的,同时也以整个行业范围的研究为基础:第三,它们是合作性的,教育者之间共享知识;第四,它们来自教师的工作实践,并和教师保持联系,包括和学生的合作以及对学科和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五,他们往往是持久和深入的,围绕着实际问题进行建模、辅导和问题解决的活动:第六,它们总是和学校其他方面的改革相联系。
2.学习活动范式要关注课程设计
教师实践性课程必须为教师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以引导和适应教师的学习范式。教师实践课程基本上属于经验课程的范畴,类似学生的活动课程,立足活动。但是学生的活动课程,更多的是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为学生设置的学科以外的、提供他们所没有的直接经验的学习。而教师本身是教学实践中人。他们不缺教学实践。他们需要加速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师实践课程中的活动应该以此为设计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实践并不能简单取代教师实践性课程的学习活动,只有具有导向性的,能激发教师进行实践反思的课程活动才是我们构建教师实践性课程的真谛。如以课程为基础的专业研究、以同伴指导为基础的专业引领等活动,都是已经证明比较适合教师的学习活动范式。
研修活动是为教师实践反思课程的诸环节设计的研修实施方案。它是教师实践性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体现教师实践性课程主题内容的重要因素,是综合了课程目标和需求。将课程资源和实施条件有机整合而设计的课程过程或环节。教师实践性课程由一系列相对独立而紧密联系的活动构成,这些活动直接体现了课程设计的目标和主题,直接指导了研修者进行有意义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它相当于普通课程的教学单元或教学环节。
二、中小学教师实践性课程的基础学习活动范式
行动学习是教师实践性课程的最基本学习活动范式。教师实践性课程来源于校本研修和校本培训。在总结过去校本研修和教师培训的经验及不足。对教师行动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加以改造以后,课题组提出“行动学习”作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的新范式。
关键词:大连;海洋文化产业;SWOT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133-03
一、大连及海洋文化概况
(一)大连的概况
大连,位于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海域辽阔,管辖海域总面积达2.3万多平方千米,超过陆地面积近1倍。海岸线绵长,长约1 900千米,约占辽宁省海岸线总长度的73%,有大小岛屿260个。大海孕育了大连的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资源。大海赋予大连以生命和灵魂,而文化则给大连这座城市注入了无形的活力。在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大连综合竞争力名列全国城市第九位,名列内地城市第六位。
(二)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
海洋文化简单来说就是与海有关的文化。海洋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有关海洋文化的定义多达几十种,但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当代海洋文化学科建设的积极倡导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曲金良在其《海洋文化概论》中表述:“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和海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民间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1]
现在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新兴海洋产业成为海洋开发的主流,传统海洋产业在转型中扩展,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的互动加速。国内对于海洋文化产业的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海洋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中的一个特殊领域。结合海洋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定义,我们认为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为满足社会公众的精神、物质追求,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2]。大连已经形成多种海洋文化产业部门,从原来的传统海洋旅游文化产业逐步向新兴海洋文化产业转变。
二、大连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大连位于黄渤海之间,三面环海,海域辽阔,有大小岛屿226个,全区海岸线长1 906公里。是全国14个沿海开发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是中国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在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大连综合竞争力名列全国城市第九位。优越的区位为大连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提供了基础。
2.人才资源优势明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资源的作用日益凸显。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大连是全国高等院校聚集度较高的城市之一,并有比较健全的海洋科研体系,拥有中国著名的海洋院校――大连海洋大学,它是中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培养了一大批海洋专业人才。人才资源优势为大连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持。
3.腹地产业与资源优势明显。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背靠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广阔腹地,面向胶东半岛及渤海沿岸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群。同时,大连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交通便利,使得大连与毗邻的国家在资源、技术、资金、劳动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互补性腹地产业与资源优势为大连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提供了发展的可能和空间。
(二)发展劣势
1.生态脆弱、污染严重。海洋的生态系统相对陆地更为脆弱,系统中的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环环相扣。一个环节的破坏,就可能导致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进而影响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大连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重取轻养,破坏了海洋的平衡,导致部分海域生态脆弱、污染严重。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2.保守的思想制约了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大连的地区文化具有开放性,对于新文化的引进与接纳十分有利,这是它优秀的一面,但同时,大连的地区文化还有保守的一面,具体体现在求稳、求安逸、不思进取等方面。而且大连的文化精神中缺乏本土精神,缺乏开拓与创新的精神[3]。这种保守的思想甚至一直影响到现在的大连人。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大连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3.海洋文化产业企业总体竞争力差。人们谈到海洋,最为关注的往往是海洋经济、海洋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而海洋文化往往被忽视或尚未被重视,海洋文化产业更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大连海洋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海洋文化产业领域主要以小型企业居多,极少有专门从事海洋文化产业的经营,大部分企业都是专营其他产业,兼营海洋文化产业。就造成了海洋文化产业资源分散、人才匮乏、资金不足、专业性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从长远角度来看,影响了海洋文化产业在大连的全面发展。
(三)发展机遇
1.国家战略和政策带来了新的机遇。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制定了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的战略和发展政策。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连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机遇期已经到来。大连市颁布了《大连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连市“十一五”时期,要逐步把大连建设成为拥有先进的文化设施、一流的文化精品、拔尖的文化人才、发达的文化产业和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国际色彩浓厚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和现代文化名城。这些都为大连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大连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给大连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连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龙头,这为大连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更广阔的空间。从2002―2010年,大连抢抓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了发展实力,大连经济增速稳定在15%~17.5%之间,经济总量增长3.3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倍。2009年,大连经济总量达4 417.7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七;经济增速达15%,稳居第一。2010年大连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5 000亿元,这些都为大连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四)发展威胁
1.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现在,中国沿海各省市都是海洋文化产业的重点开发和较发达地区,仅在大连所处的辽东半岛地区附近,就有天津、秦皇岛、青岛等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较好的沿海城市。同时,再加上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传统的经济强势板块,对海洋文化产业的重视和大力发展 [4]。近些年海南省也着力培养海洋文化产业的新增长点。这些都势必导致大连与沿海各省市相似的海洋文化产业的空间、资源和人才的竞争日益加剧。这些都对大连海洋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威胁。
2.社会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消费服务行业,同时又是生产服务业,这些都决定了它容易受到外界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和左右。例如自然灾害、经济危机、外汇汇率的变化、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变化等都会对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冲击和影响。甚至连季节的改变也会对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五)SWOT分析结论:
SWOT分析表明,大连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大连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见下页图2)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条件下,优势、劣势、机遇、威胁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5]。应该在充分利用优势,挖掘自身潜力的基础上,弥补劣势和不足,抓住机遇,使大连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三、大连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建议
1.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事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所以思想的转变是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改变认为文化产业不能成为产业的旧观念,要把文化产业当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去规划,去发展。另外,在中国海洋文化产业还属于新兴产业,政府应当制定鼓励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加强财政支持,创造相对宽松的金融服务服务环境,放宽海洋文化市场准入条件,扶植和推动海洋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
2.努力提高海洋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如今,文化产业已是文化与高科技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文化与科技、经济相互渗透的趋势。鉴于此,我们应大力提高海洋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以增强其市场的竞争力。尽快实现海洋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由文化产品的低技术含量、低文化附加值与低服务水平,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与高服务水平发展。当前大连应重点以开辟高新技术与海洋文化创意相结合,渗透和改造传统的海洋文化产业,重组和调整海洋文化产业,创新和开发海洋文化新产品与服务,大力发展具有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使海洋文化产业成为大连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3.重视人才,提高人民的海洋意识,营造良好的海洋文化氛围。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通过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创造文化附加值来实现的,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创造性人才,而且需要大批懂得海洋文化又有经营管理头脑的复合型人才。首先高校要紧密联系社会,主动为地方发展服务,在人才培养上抢占先机 [6]。其次要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并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合理流动。最后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及时引导海洋文化产业的消费热点,在全社会营造成一种良好的海洋文化的氛围和风气。
4.培育特色的海洋文化产业品牌。对于大连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必须要突出重点,打造一批有大连特色的海洋文化产业品牌。要建设好以贝壳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为主的海洋博物馆等一批重点海洋文化中心设施;以大连极地馆、圣亚海洋世界为重点的海洋生物馆;开辟一条集休闲、购物、展示功能于一体的海洋文化走廊;打造一条观海景、品海韵的海洋观光带;兴建一个以海防军事教育、游乐休闲为主题的海洋文化基地;加快建设一批象征大连地域文化、体现大连“海洋精神”的灯箱、壁画、城雕等 [7],使海洋文化资源与人文精神的特色充分融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5.合理保护和开发海洋文化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海洋文化资源是指人类为开发海洋、改造利用海洋、维系社会规范和塑造人类自身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随着大连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指导,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系统,并利用宣传、教育手段来公民的环保意识,将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有利于树立新的海洋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使海洋的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从而推动海洋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大连作为中国北方最具活力和开放度的沿海城市,要实现“海上大连”的建设目标,参与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就要全面推进海洋的开发,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发展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品牌,努力提高海洋文化的层次,带动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开城.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研究述论[J].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2010,(16):3-4.
[3]崔广彬,马荣霞.大连文化名城建设的定位与发展对策[J].大连干部学刊,2009,(1):25-27.
[4]韩明杰,牟艳芳.基于海洋文化产业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9-14.
[5]王跃伟,栾维新,陈航.区域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海洋信息,2008,(3):14-18.
【关键词】职业教育园区 公共选修课 校际运作方式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1.017
职业教育园区是拥有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教学管理规范、生活服务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城,其具有三大功能,即教学功能、技能实训功能和资源共享功能。职业教育园区通过整合城区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职业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职业学校的办学档次,正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公共选修课是当前高校实施学分制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教育园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率先体现高等教育课程的形式特征,承担着学生素质教育和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任务,具有学分制改革实验园地和促进教育教学一体化的重要功能。
职业教育园区各高校的公共选修课资源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实行校际优秀公共选修课教学资源共享,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解决学校通识教育师资少的困难,还可推动职业院校优秀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本文以柳州职业教育园区校际公共选修课教育资源共享为例,对职业教育园区各高校公共选修课校际运作方式进行探讨,以期为职业教育园区公共选修课教学资源实现校际资源最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一、柳州职业教育园区公共选修课校际运作的基础
柳州职业教育园区是一个面向全国,重点服务泛珠三角经济区,匹配柳州经济发展的区域性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及蓝领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整个园区计划用5年的时间有计划、分步骤将15所左右中高级职院校迁入园区,规划占地面积约1万亩,总投资超过50亿元人民币,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5万人左右。
园区的设计理念是将资源共享贯彻其中,园区内学校之间不设围墙,只以水系、绿地、道路相隔,以建筑风格和颜色区别,园内所有学校形成了一个特色共同体和资源共享体。
园区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所有进园的学校都推行“一卡通”。学生持有“一卡通”,除可以随意在职业教育园区的各图书馆、医院、超市、食堂、体育场所等公共设施进行跨校消费外,“一卡通”的“跨校互通”教学管理系统将会完成持卡人在教学活动中的信息收集和管理,并辅助完成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安排、学生选课、成绩管理等,为实施公共选修课校际资源共享、学生跨校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提供了客观基础。
园区内各高校在学科上各有所侧重,具有鲜明的互补性。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及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以理工科见长,而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在通识教育课程方面实力雄厚。另外,通过网络在园区内发放的1万份“职业教育园区跨校选课问卷调查”显示,近92.2%的学生基于提高自身素质的考虑,有强烈的跨校选课需求,这为实施公共选修课校际运作提供了主观上的可能。
二、职业教育园区公共选修课校际运作方式研究
职业教育园区公共选修课校际运作是区域性大学之间旨在通过共同制定政策、资源衔接共享、教师跨校教学、搭建共享平台、沟通监督管理来挖掘公共选修课师资潜力,节约公共选修课教学成本,吸引更多学生选课。这种伙伴式的运作关系使得园区内各个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各有特色,避免重复,优化了课程结构。这种校际运作方式不仅保存了各所学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的生命力,而且也为其他学校提供了更多的公共选修课教学资源,能够弥补侧重不同学科的学校在提供不同类型公共选修课课程教学及教育服务上的不足,促使公共选修课教育教学竞争力和优势都大大加强。明确地说,这种运作方式包括组织实施与管理,运作项目则主要包括资源共享以及学分互认。以下分别从运作方式及项目上,加以叙述。
(一)运作方式
职业教育园区校际公共选修课实现校际间的运作,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在保持各个高职院校独立的身份和特色的前提下,实施一种校际间公共选修课教学得以顺利运作的保障制度,创新一种适用于职业教育园区各高校公共选修课资源共享及教师跨校教学的可操作性强的运作方式。
1.组织实施机制。在资源利用方式上,采取互补机制。一方面是指在公共选修课的师资、设施、教材上实行内部有偿和协商的互补,以达到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共享与配置;另一方面是指在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信息资源、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互补与共享。
在运作实施过程中,采取联动机制。通过一方率先试行,然后逐步总结经验,将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广到各成员高校,以达到在相似的重大改革举措方面实现联合互动。
2.管理机制。(1)整章建制。制定一个职业教育园区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的具体实施方案。为保障校际公共选修课的有序开设,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对校际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原则、工作程序和内容等作出规定管理,各校通过充分协商,共同制定《职教园区校际公选课课程教学暂行规定》、《职教园区校际公选课课程选课指南》、《职教园区校际公选课共同互选教学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等。(2)科学管理。搭建一个包括课程公布、选课程序和成绩记载、学分认定等的资源共享平台。搭建校际共享的公共选修课资源共享平台,资源主要包括公共选修课课程信息资源及教师资源两方面。各校既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平台上实现课程设置、学生选课、开课管理、成绩评定等日常管理工作,又可以增进各高校间的相互合作,教师、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相互交流。(3)评估机制。引入各校教务职能部门管理联动的监督评估机制。各校制定相对统一的教学管理办法,规范教学过程,进行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评价,维持一定的教学质量标准,以确保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此外,采取以评估监督促公共选修课程建设的方式,校际公共选修课教师将由编制所在学校根据各自的评估方法和标准进行评估,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是通过学生意见调查进行评估,而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主要是期末学生测评教师。如果双方中有一方收到关于教学质量的投诉,双方都有权否定不胜任的教师,并采取行动。
(二)运作项目
1.资源共享。职业教育园区校际公共选修课资源共享主要包括人力和物力两要素。人力(教师)资源共享主要指校际公共选修课师资的共同开课。职业教育园区的各高校可以利用地域就近的优势条件,开展校际教师的课程合作项目,充分挖掘公共选修课优秀师资,并通过合理配置提高教师水平,同时也为学生提供高素质和多元的师资。物力(课程)资源共享主要是指通过充分的调研的和共享的原则制定跨校区的“精品公共选修课课程资源库”,提高各校优秀公共选修课课程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及利用率,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优质的条件。
第一,优秀师资共享。校际公共选修课人力(教师)资源有几下明显特点:明确聘任的主讲教师必须是副高职称以上,或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或教学突出的优秀骨干教师,还要特别优先考虑研究生及以上学位的高学历教师任教。校际公共选修课教师的任免要遵循常规程序,要有编制所在学校教务处长和所在系的系主任的推荐证明以及详细的简历,并通过定期召开“校际公共选修课教学工作协作会议”由各校共同筛选后确定,一经确定的教师加入“校际公共选修课教师资源库”。教师的报酬由其编制所在学校支付,另外各校为达成共识,须每年对教师的公共选修课报酬进行评估,并努力保持薪金的合理水平以吸引更优秀的教师。就公共选修课教学而言,具有授课方式灵活但授课时间较为紧张的特点,课程时间安排表要以各所学校的需要为出发点,考虑各方利益,并且要求教师最大效率地利用教学设施和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现学校、学生和教师的三赢。
第二,特色课程共享。校际公共选修课物力(课程)资源程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明确规定开设的课程必须是各校的优秀课程,或特色课程,或精品课程,上述课程作为优秀的公共选修课教育资源,推进着优质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二是所开设课题能体现各校专业特色,对其他学校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校际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体系要凸显出上述独特的地方,应遵循“博、精、均”的原则。
“博”,即课程容覆盖面广博,体现通识教育理念。校际公共选修课课程搭建了校际间共享平台,囊括了所有学校的优秀教育资源,且对不同学校均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样在课程设置上就有更广阔的视野。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定位也更易向纵深方向与横向拓展,比如,在纵向层面,可以分为人文科学常识类、社会科学常识类和自然科学常识类三个类别和若干大小不一的层次;在横向层面上,结合学生的素质养成和职业成长,则可以分为多个系列:一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公共选修课程,如经典文化与道德系列;二是和专业相关的横向拓展的公共选修课程,如新财经与政治系列;三是与专业相关的纵向延伸的公共选修课程,如个人素养与技能提高系列;四是加深文化基础、为就业做好准备的公共选修课程,如职业与成功人生系列。
“精”,即打造校际精品课程。由各学校择优推举名师申报一定门数的,体现各校专业特色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建设。采用专题讲座、经典阅读、互动探讨等形式,例如借鉴如今流行的“百家讲坛”形式来开设,旨在传递各校特色专业素养,阐释某种价值理念,启发学生思考。
“均”,即做好课程规划,注重学科均衡。园区内各学校首先要召开“校际公共选修课教学工作协作会议”进行系统的课程规划,建立校际公共选修课“优秀课程库”,课程库中的课程选择要体现各学校特色专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要求理工类学生至少修读一到两门校际人文类课程,文科学生至少修读一到两门校际自然科学的课程。这样,对学校而言,资源实现了校际均衡与互补,对学生而言,知识结构实现了各学科间的均衡。
2.学分互认。学分互认是指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学分可以在合作各协议高校之间实现相互认可与换算。职业教育园区校际公共选修课学分互认就是各校间的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学习本校的公共选修课程来获得相应学分,也可以通过学习协议中的其他学校提供的相关课程来获得所需学分,只要所修课程成绩合格,学生所取得的学分(或课程等)可在职业教育园区各校间被认可。
在2007年3月,教育部就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高校教学将进行重大变革,不同高校之间可跨校选修,实现学分互认。不久,2010年柳州职业教育园区各高校达成口头协议“关于职教园区各高校学分互换一揽子协定”,协定要求建立开放、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各校之间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
推行校际间公共选修课学分互认制是利用职业教育园区内“相邻”各高校的空间区位优势,开展跨校区、跨专业的公共选修课教学合作,是进行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开放性”教学管理体制的一场改革。根据职业教育园区内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建立本校的强势、特色专业,并以公共选修课为切入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实现区域内的强势互补、强强联合、“1+1≥2”的资源整合优势。作为一项创新的教学方式改革,要完成职业教育园区校际间公共选修课学分互认、互换,具体途径有:(1)建立专门的“校际公共选修课教学资源协作机构”,该机构专门负责校际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及学分指标体系的制定、验证和实施。(2)深入研究和借鉴国内外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共享和学分设置的成功经验,构建职业教育园区校际间科学化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3)制定公共选修课课程共享、学分互认操作规范,先在各高校中分步骤、分批次试行,经验证修改后形成具体操作方案。
职业教育园区将高起点、高水平建设一批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产学研相结合、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中外合作办学相配套的职教院校和培训机构,形成校企合作、工学并重,结构合理、形式多样、自主发展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推动柳州大教育格局形成。
【参考文献】
[1]龚理专,黄芳铭,贺轶玲.校际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资源共享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0(1)
[2]彭妙,刘要悟.美国高校战略联盟运作方式[J].煤炭高等教育,2010(2)
[3]丁东澜,周建国.校际选课资源共享――杭州文教区高校校际选课纪实[J].中国大学教学,2003(5)
[4]贾萍,方惠圻,王琳.中外高校学分互认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
[5]顾玲玲.高校学分互换规范问题探究――以上海市的几所高校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2011年一般项目A类(桂教高教[2011]24号 2011JGA283)
关键词:可雇佣性 工商管理类专业 教学改革.
全国有百分之九十的高校都开有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就业面广,社会需求量大,只要具备可雇佣技能,就能找到就业岗位,因此,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可雇佣性这一属性对高校和毕业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知识与技能,具有高度责任感、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经营咨询机构、政府机关等组织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2.培养规格
本专业注重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的培养,既要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及工程素养,又要兼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以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学习现代企业管理专业知识,同时加强外语与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学习。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本专业相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2]
3.人才培养要求
3.1较为全面的企业管理者素质。企业管理人才在企业生存与发展命运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要符合各行业的要求,在复杂的形势中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具备企业管理基本知识和能力素质。不仅拥有基层管理人员的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以及领导和组织能力、宽以待人、创新精神、管理的智慧等。
3.2较强的管理问题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性操作能力。现在的管理遇到大量的新生事物,这是最基本适应基层岗位的能力。
3.3系统全面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知识和能力与紧密连接,坚实的基础知识体系可以转换为能力。
二、从可雇佣性角度看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可雇佣性的内涵
可雇佣性(Employability)一般是指个人具备的获得岗位、维持就业和重新就业,并在岗位上取得优异绩效的技能和素质。内容上,包括个人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工作的意愿和态度等;过程上,包含个人获取、维持、再获取工作机会的一系列能力;决定因素上,不仅取决于个体自身所具备的知识、技能或态度,更多地取决于个人是否具备能够满足企业或雇主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其它特性[1]。
2.教学改革的意义
2.1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如果从可雇佣性的角度,从全新的角度传授知识,以便让知识生动形象结合实际,这样的学习,学生会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对待其学习过程,会转变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2具有就业竞争力和个人长远发展能力增强了可雇佣性技能。根据调查获得就业技能的具体指标,认真分析,贯穿整个课堂教育过程。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2],学生在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获得就业能力提升,保证就业竞争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2.3正确的成才导向得以形成。课堂教学改革、实习、社团活动等促进个人就业能力发展,可以建立可雇佣性技能发展的记录性文件,这样适合自己的道路被客观清晰的放在了学生面前,避免走弯路,也为以后学生的培养提供参考资料。[3]
三、基于可雇佣性技能提高的教学改革思路
1.架构可雇佣性技能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要注意三点:极其重视参与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极其重视团队与合作的学习;极其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要进行重大变革。
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普遍存在教育过程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和方式手段更新缓慢等诸多问题。高等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可雇佣性为主线,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为根本目标。要把学生比作工厂的产品,工厂的产品一定要满足市场上顾客的需求,也就是说按照现代现代营销观念来培养学生,把提高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满足就业单位的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第一,要到社会中调研,到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中调研,而不是到其它高等院校调研,才能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大量广泛的社会调研才是制定培养方案的基础,否则修订的培养方案只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第二,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要贯穿素质教育和可雇佣技能教育,研究和规划可雇佣性技能教育,不同的阶段做出不同的安排,根据专业特点探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的特点,不同课程要求和人才培养要求整合课程,改革课程体系。第三,可雇佣性的培养体系要多元化。在就业教育模式中,运用综合开发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专业教师理论知识的教导,学校就业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也加以配合,从多个方面共同培养可雇佣性能力。
2.构建职业生涯教育指导体系
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指导体系应包括:
2.1刚入学的导引性教育。让学生一开始就了解本专业在不同学期学习的专业课程,本专业在社会的需求,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单位等,这样他们就熟悉工商管理专业的地位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样从刚入校就对专业的就业面有一个了解,不至于人云亦云陷入迷茫之中,迷失方向,也才有可能自信的开始大学生活,主动去培养相应的可雇佣性技能。
2.2定期职业生涯教育。随着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开发途径需要有所了解,这时不失时机的进行培训和教育。职业规划测评活动、相关的课程与讲座、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和导师们辅导等教育活动都可以帮助学生对专业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促进学生对职业生涯问题的思考,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具体目标和职业发展的具体方向。
2.3从业前教育。帮助学生明白就业形势;有一个正确的就业心理,具备一定的找工作方法。学生可以自信的正确的对待艰难的就业历程。
3.进行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的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教学内容要融入可雇佣性技能训练。教师在知识的选择和传授过程中要考虑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的提高,每一课程的教学内容都要进行层次划分和归类,哪些内容是纯知识性的,哪些内容是培养技能的,据此再设计有助于可雇佣性能力提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这样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可雇佣性能力开发结合了起来[3],比如联系当前社会工商管理的实际问题,联系其它学科灵活应用等。第二,可雇用性能力开发为基础,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改革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一定要有效提高可雇用性能力训练,比如更多改变教师主导的地位,强调学生的重要性,多一些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可以参考国外的教学模式,学生多一些创造性的作业。第三,其它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与学校的合作课堂教学。比如,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在高年级阶段,很多学生对其专业课不太愿意听讲,因为内容一看书就懂,老师怎么讲,都是太理论化。可以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可行性意见,按照课程特点和课程内容,有些内容可以自学,然后自己去实践,有些内容由企业一线管理人员进行讲授,留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他们去完成,也可以派教师到岗位搜寻素材,积累课堂资料。第四,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专门的培养学生可雇佣性能力模块,从提高可雇佣性能力的通用能力、专业知识能力来学习,更加清楚明确该专业的市场需求,通过独立的可雇佣性能力模块系统深入地对学生进行可雇佣性教育,也可以更好的将可雇佣性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4]
4.以实践实习为载体突出可雇佣性技能训练
实践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拥有用人单位所认可的可雇佣性技能。现在很多高校的实践与实习表面上很重视,但是具体做起来经常是参观、调查、听讲座和写报告,没有硬性的措施很难落到实处。具体而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实习的特别工作体验,如通过临时工作兼职工作和假期工作以获得工作体验的机会[5];可以结合所学理论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从事实际工作的场所,并配备教师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四是以工商管理类专业性学生社团为载体,进行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比如成立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市场营销团队、创业就业团队等,以专业性团队为载体,配备相应的活动内容,专业性的团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和可雇佣性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益处,学生从中提高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5]
四、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可雇佣性技能要进行科学分类
一般来说,可以把可雇佣性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和高层次技能三大类。其中基本技能主要指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相对理工科学生来说理论一看就懂比较容易,但真正理解需要结合实际,这就要去学生只能更多接触实际,否则很多在校时间被浪费掉了,其培养需贯穿于大学四年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大学生需具备的基础能力。核心技能指人际关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它使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时有竞争力,也使学生工作后快速进步与提升、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是高层次技能得以提升的基础。高层次技能主要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我想这个技能主要放在大三寒假以及毕业实习阶段,在实践感悟中结合所学的专业理论,会有更好的效果。
2.学生管理部门要为每个学生建立可雇佣性技能发展档案
可雇佣性技能发展档案,包括理论学习、实习情况、课外实践情况、社团参与情况、获奖情况等等。学习通过档案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对自己有个更清楚的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回避劣势,也可以进行有目的的锻炼某个方面的能力,充分为学习和就业做好准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目标,学生根据规划目标进行各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自身的可雇佣性能力,也可以开会讨论有关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可雇佣性能力提高的方案,总结经验。同时,学校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可雇佣性技能发展档案,对毕业生进行更好的可雇佣性指导,学生毕业后继续跟踪调查形成可雇佣性技能评价体系,据此档案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形成良性的循环,以后也不至于为学生培养距离社会需求太遥远而犯难。
3.以职业生涯干预强化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意识
通过职业生涯干预让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及早了解自己的专业,理解可雇佣性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是学生用来提升自己的主要标准,也是高校进行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的关键点。工商管理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阶段性比较明显,大学一年级为探索期,学生在进行繁忙的基础课的学习的同时,要树立职业生涯意识,明确自己的专业,明确这些基础课对于将来自己专业有更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学二年级是逐步确立就业方向的时期,有了基础课的学习和对大学与专业的认识,对就业方向开始有了比较认识,因为工商管理专业就业面太广泛,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开始学习相关知识和培养相关技能;大学三年级要学量的专业课,学生跃跃欲试,想去实践,这个时期是参与实践,获得可雇佣性技能的黄金时期,学生要掌握求职技巧,了解就业形势等;大学四年级为实战期,第一学期就开始找工作,学期末就开始毕业实习,在实习中获得技能,感悟就业单位的要求,寻找合适的工作,这个学期导师的指导作用有时候也很重要,不可忽视实习指导老师对职业生涯的指导。
4.实践实习落到实处
具体来说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实习的机会,获得特别的工作体验,一些学生可以通过业余时间兼职工作和各种假期期工作以获得实际工作体验的机会,这要依靠学校的协助,当然对于立志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学生,这种形式可能不太合适;二是配备导师参与可雇佣性技能的培养,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参与老师的一些科研课题,获得研究创新能力;三是结合所学理论内容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之地,并配备企业的师傅进行个别辅导,比如市场营销、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实践获得,让所学理论在实践中加以消化和吸收,也提高了课堂学习的兴趣;四是以工商管理类专业性学生社团为载体,进行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比如成立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市场营销团队、创业就业团队等,以专业性团队为载体,配备相应的活动内容,专业性的团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和可雇佣性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益处,学生从中提高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徐苗苗.企业基层管理者可雇佣性研究[M].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6)
[2].李跃军,张咏华.基于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的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09(10)
[3].李跃军,叶才华.试析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4].李锋.基于教学过程的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
[5].胡保玲,孙立娜.应届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技能实证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