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工科院校;学科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3-0161-02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工科大学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被认为是不需要文科,因此多数工科大学在学科结构上往往是单一的工学体系,至多是综合性的工学体系。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综合化的发展,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大量而紧迫需要,单科型和多科型大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为社会所认识。它们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着人们对大学的认识。综合化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成为各个高校自觉谋求的基本发展方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凸现出了文科在工科大学转型中的特殊地位,一些高校纷纷掀起了一股建设文科的热潮。
如今,工科大学的文科已成为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出的2007—2009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级学科权威排名中,一些理工科院校的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诸多学科均位列前十[1]。一些知名的传统理工院校,如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已经拥有了一批国内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成为新型的综合性大学。
近年来,这种工科院校发展文科的热情之高,是中国工科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科学探讨其背后的推动因素和潜在力量,对于正确把握工科院校文科的基本发展方向,找准学科生长点,对于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理渗透、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趋势,要求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
众所周知,50年代院校调整时形成的单科型或多科型理工科大学是全面模仿前苏联的产物,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模式为培养国家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跨门类科学技术的整合化,科学技术在深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形成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复合性科学学科群;二是科学技术的一体化,科学技术在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与应用技术之间高度综合、内在交织与渗透;三是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社会科学高度技术化,显示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融合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首先,这种合流表现在研究方法的趋同,如数学方法、模拟方法、计量方法、计算技术等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其次,表现在科学内容的相通上,二者不仅使用着控制、反馈、信息这类相同的概念,而且已经或将要产生一大堆边缘交叉科学或综合科学,产生“自然的社会科学”或“社会的自然科学”;再次,在工程技术层次,这种合流体现在“自然的社会工程”或“社会的自然工程”的大批涌现。由此而来的运用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研究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问题。同样,许多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依靠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
这些都对当代的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综合化的发展。一方面是指综合性大学要有更大的学科包容面,要在保持和发扬基础理论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开设和加强应用性和工程性的学科与专业,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充当理论转化为技术的中介,另一方面则尤其要求理工科大学要尽快实现综合化转型,在保证工程技术和应用性优势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甚至建设一个强大的文科。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不少的综合性理工大学都在积极强化理科基础并大力发展文科,就是一些部门所办的行业性工科大学,也在积极调整和改革单一的工学学科体系。“以工为主,文理渗透,理、工、文相结合”的学科体系,是相当一部分理工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础目标。
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需要理工科大学建设文科
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人才是理工科大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当代社会中,工程本身往往是经济与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许多工程问题并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而且要涉及到社会的文化、伦理、心理、环境等问题。三峡工程之所以为全世界所关注,最重要的恐怕不是人们担心中国人没有实力建设这个工程,而是担心我们能否处理好与工程建设紧密相连的移民、环保、文物保护、旅游资源甚至于气象和战争问题。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扫除无知的愚昧和黑暗,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福祉;也可能刺破和谐,成为人类毁灭自身的工具。
在现代社会中,工程师社会责任尤其重大。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指出,21世纪的工程师至少能够回答与工程有关的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会不会做”的问题;第二个是“值不值得做”的问题;第三个是“可不可以做”的问题[2]。工程师必须有能力对现代技术以及自己的决策对当代世界产生的影响做出估计和判断。面对一项技术任务甚至科技难题,是否具有胜任的技术能力;是否具有在人财物和时间要求的现实约束下,完成任务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才能;是否具有在政策、法规、社会公德、文化习俗允许的前提下,遵守法律而又合情合理的社会学和法律才能;是否具有自觉考虑生态可行性的伦理学和生态环境要求的才能,是当今大学培养人才目标的基本要求。做到这一点,需要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精神教育,而适当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则是达到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
三、世界著名理工科大学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要建设文科
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理工科大学普遍建有人文社会学学科(见下表)。这些理工科大学形成这样的学科布局不是偶然现象,这是处于世界前列的理工科大学适应学科整体化发展的趋势和人才培养的复合性要求而做出的积极应对和选择。这些学校建设文科绝不是把文科作为一种学科布局上的点缀,而真正是为了促进学科的交叉发展和课程结构的综合化,以改善师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基础教育和科研的质量,为培养人才和解决复杂的社会工程实践问题提供切实的保障。如MIT有45%的课程是文科,但它的文科是以其所拥有的世界一流的理工科为基础的。例如其在管理领域取得的优势,就是与工业生产、工程科学联系密切的生产运行管理、运输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房地产管理等新兴学科。就连只有900名本科生、1 100名研究生的加州理工学院也建有人文与社会科学系,且政治学和经济学研究是其佼佼者,目前已培养出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我国工科大学的排头兵——清华大学,在是否发展文科、怎样发展文科问题上,曾经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讨论,即“竹竿与水桶之争”。一方观点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如同用竹竿从高树上打枣,取决于最长的竹竿,即清华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只能靠理工科。另一方观点则认为,建设一流大学就如同一只水桶,其水容量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过弱的文科必将制约学校学科的整体水平和人才的质量。经过深入讨论和交流,学校最终统一在“水桶”和“竹竿”都要,而且文科也应出“竹竿”的认识上。近年来,清华大学的文科建设取得了长足性的发展,在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审中,清华大学艺术学、工商管理学排名第一,管理科学与工程排名第二,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排名第三,迅速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
四、繁荣校园文化需要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
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的根基血脉,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融合文化构成了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校园文化是由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行为和校园文化精神所组成的一种特区文化,在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交能力,在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家、前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先生认为,一所大学要有三种气氛,这就是政治气氛、学术气氛和文化气氛。相比较而言,理工科大学最缺乏的就是文化气氛了。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均等均需要有对深厚历史的自觉积淀,需要对价值观、审美观的准确把握,具体一点说就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运用。当前不少理工科大学举办的文化活动往往缺乏应有的层次和品味,这既与工科学生缺乏较高的文化修养教育有关,也与学校缺乏一定数量的文科学生和教师有关。工科院校通过创办文科,开展人文通识教育,举办人文系列活动,是繁荣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学位中心2007—2009全国学科排名[EB/OL].搜狐教育.
可是,一些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视学生人文教育于不顾,认为学生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是“专门人才”,能就业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在这些人看来,“把学生送上岗位就成”,“有经济效益就行”,以致在办学的指导思想上除了硬性要求的“两课”不得不保留之外,其他的人文课程都予以砍掉,即便是一本可怜的《大学语文》也在排除之列。更有甚者,有人还把这种做法当作“创新经验”予以推广。这种背离了教育的根本宗旨的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所培养的“产品”必将给社会带来隐患。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对于一个高职生来说,人文和科学两素质犹如鸟之双翼,缺一就飞不起来。如果一个高职生缺乏人文素养必然是不完善的“单面人”,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人的立命、立业必将受限,更谈不上立民、立国。实际上,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一个热爱生命、追求事业上进的高职生,必将在求学期间以成倍的努力发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脚踏实地地训练专业技能。再者,高职生的知识能力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滋养下,才能绽开美丽的花朵:且不说建筑规划、园林设计、法律实务等专业的学生,即便是一名机器操作工人,也要以审美的眼光观照生产对象,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加优质的产品。那种轻视人文素质培养的教育行为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2.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还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国富民强的同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使金钱至上、物欲膨胀、弄虚作假等非人文的“异化”现象不断出现。为规避市场经济对高职生产生类似的影响,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其次,为适应市场经济,也应该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知道,市场经济遵循的原则是“利益”和“竞争”;利益之争的良性运作是遵守契约,遵守契约就要诚实守信;竞争还要自信、自强、自立,否则必将在竞争中失败。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商品生产追求创新,创新就要坚韧不拔、科学求是、敢为人先;商品交换要求平等,平等就要自尊,也要尊重他人。现代市场经济是协作经济,团队、互利、合作等精神将发挥着新的作用。现代市场经济又是信息经济,这将对员工的人格、忠诚度、可靠性等人文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看来,一个高职生即便是凭借仅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跨入了就业的门槛,但由于以上的人文精神的缺失,必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终有一天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淘汰出局。
3.培养人文素质的人文教育还是世界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二战之后,世界范围内的职业教育的发展轨迹经历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素质本位”等四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及以后,人们发现,能力培养已无法使网络化时代的学生终身受用,于是“人格本位”的职业教育受到美、日等工业国家的青睐。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职业素质教育的理念在一些发达国家受到重视并付诸实施。而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大都还停留在第一、第二阶段,远远落后于世界高职教育的发展进程。为缩小高职教育与世界发展的差距,我们必须采取“跨越式”的发展速度;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教学及其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注重整合多种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于吸纳优秀的文化精神。面对诸多问题,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文化精神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时下流行这样一种教育思潮:似乎只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问题就能解决,于是就有人否认外来文化或五四以来形成的新文化,甚至在教学实践中取消了相关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用国学重塑人的品格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不能认为其它文化没有益处。
中华传统文化对今天的现代人来讲,最有人文精神吸纳价值的恐怕还是“儒”“道”对人、对生命、对人生、对自然的高度关注,以及在处理人与他人、人与国家等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按照字义解释,儒家之“儒”就是“人之所需”,道家之“道”就是“道法自然”(《老子》)。由此可见,这种传统的主流文化对人及其生命和自然是何等的敬重!孔子说:“仁者爱人”(《论语》);“爱人”就是人不仅要自爱,而且还要爱别人。自爱就是“独善其身”;爱别人的最高境界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一个人如果做到了“仁者爱人”就是“君子”,否则就是“小人”。这里体现出来的实际上是一种“普世”思想,对制衡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物欲和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无疑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但它本质上不属于对民主与自由的尊重,用来构建现代人的精神支柱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西方的人文精神根植于古希腊文化对人的尊重。古希腊“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其哲学命题强调的是人的价值:有了人,所有的一切才有意义;没有人,一切存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继承发扬了这种朴素的人文精神,并赋予了新内涵。在他们看来,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语),生来就有自己的尊严和自由意志,就有追求幸福、知识、智慧和才干的权力。这种人文主义精神激发了近代西方人的个人创造力,催生了他们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吸纳其合理的因素对改进中国传统文化,构建现代人文精神应该说有独到的价值。不过,它所崇尚的“个人至上”也有不良的消极作用。
中国现代文化源于“西学东渐”和背景下的“革命思潮”,而且直接产生于五四。在那时,革命先贤目睹了自己的曾经显赫一世的泱泱大国在西方列强威逼下无能为力的局面,意识到中国文化思想的弊端,决心改造民族精神。他们请进了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和马克思,并把他们的“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既有别于中国传统又有别于西方的新文化。近百年的实践表明:这种全新的文化体现的不屈不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无私奉献、自强不息、英雄无畏、团结友爱等具有现代色彩的人文精神应该说有着永恒的生命力!中国人由此争得的人民自主、民族尊严、国家独立的现实已足以说明这种精神的珍贵!即便如此,在“以人为本”的现代语境中,其内涵依然需要不断地丰富。
由此看来,所述文化都有它的长处,也都它的不足;扬其长、避其短则是人文教育工作者应持有的态度。在面对多元文化“对话”的进程中,我们应注重吸收整合多种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以促使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形成。
三、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措施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大多是两年或三年,虽然时间短任务重,但还不至于没有时间安排一定的人文课程。所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即便是纯粹的理工类专业,也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安排一定的文、史、哲“经典讲读”课程,哪怕是选修的也好;要求学子们亲近孔子、老子的同时,也要走近西方的哲人和思想家,当然更要关注中国近现代人文科学的成果,以开拓学生的人文视野,培养他们相应的人文底蕴。其次,要充实“两课”的教学内容。和其它高等教育一样,高职教育的“两课”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政治术语和道德说教的层面,有必要融入相关的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思想。事实上,马克思、等伟人的思想都有着深厚的人文基础,有待我们开发和利用。至于品德教学,更有其广阔的开发空间。仅以艺术审美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就有说不尽的话题。其三,专业知识教学和技术能力训练要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实际上,许多科学家、各条战线上的技术革新者和操作能手,都有着广阔的心胸和豪迈的气质,有的还有很强的艺术鉴赏能力;在他们的一些科技成果里,常常蕴含着浓烈的人文气息。应该大力提倡或强调理工科教师使用这样有利的教学资源。总之,对学生实施文人素质教育要有创新意识。
一、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设疑启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英语就内容而言,既容纳了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内容,同时又涉及社会、道德和情感等人文科学的范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教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观察语言材料的异同,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原始思维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还应通过对教材的多角度审视,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3.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像一个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辩,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的积极性,又训练了学生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二、培养自主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挖掘潜能。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学方法新颖而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运用恰当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创设情景,激发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按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教师应利用英语教材声情并茂的特点,借助图片、实物、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加大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尝试、创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注重发散思维,发展创造思维 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起主导作用。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灵活性能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想,提出新的方法。独特性能使人的思维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词汇、句型和语篇进行发散思维。
四、活化教材内容,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能力。教材中的对话和阅读文章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范例。能否引导学生把正确规范的课本语言在积累内存的基础上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1.连词成句,活化语言 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引导学生按一定意义把单词连成句子,把课文材料转变为自己的语言。在学了(first,then,later,afterwards,finally)这组表示一个过程的连词后,让学生用这些词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过程。学生通过重新组织语言,不但熟练地运用了这些词,而且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2.复述课文,活化语言 从外语学习的心理来讲,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是:感知语言材料,培养观察能力,增强记忆能力,运用语言材料,提高运用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学中根据课文思路,设计有条理的板书,引导学生重新组织语言,复述课文,使学生的知识源于课文,从而又通过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而高于课本,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学为己用。
3.利用情景,活化训练方法 提倡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来学习语言,逐步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高质量的训练是实现这一能力的关键,活化训练方法是优化训练效果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明确训练目标之后,还要注意几个环节,首先要灵活把握训练的时间和强度,即合理分配训练时间,恰当掌握训练火候。对于简单的内容不要过多演练,防止学生出现厌烦情绪,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不要“蜻蜓点水”,防止走形式,走过场。
一
语文学科发展规划是在对学科价值和学科使命的不断追问中诞生的,规划中的许多重要内容其实来自早些时候学校开展的学科教研中心创建活动。
2009年秋天,在学校的转型发展务虚研讨会上,创建学科教研中心被首次提出并成为学校各学科未来几年的建设任务。在后来跟进的创建学科教研中心诸项考核指标中,学科宣言成为考核的一个重点。语文教研组曾数次开会研讨自己的学科宣言,时任教研组长浦其伦不停地个别征求老师意见。当时,我们有一个基本共识:这个学科宣言既要有普遍的学科意义,又要凸显学校学科特色。这样,语文教师就必须回答几个问题:母语教育是干什么的?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联系与区别在哪里?锡山高中的语文教学有何自己的特色或追求?只有这几个问题想清楚了,我们才有可能找出自己真正认可的学科宣言并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中恪守它。
讨论是艰涩的,因为大家都认为这个命题太大。母语教育这个话题是一所学校的语文教师说得透的吗?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区别与联系本身是一个重要科研命题;在现实教学情境下,锡山高中的语文教学与其他学校会有本质不同吗?许多人觉得我们一开始就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是这样吗?我们集体回头再思考后还是觉得,要找到自己的学科宣言,这些问题绕不过去。这时,有人提出,问题可能出在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上:母语教育这个命题不是我们一所学校的语文老师所能说透的,但不等于我们不能追问母语教育的本质性问题;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区别和联系用不着条分缕析,我们需要回答的依然是原则性的异同;在现实教育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可能与其他学校没有根本性的不同,但这并不排斥我们会有区别于他人的实践建设和理想追求。
争辩和研讨的结果肯定了我们最初的方向性判断,学科使命与学科价值成为我们重点思考的内容。教育即人,母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构成部件,同样承载了成全人的基本任务功能。然而,我们更关注母语教育的另一个原则性任务:母语教育的民族。从这一点上来说,汉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又有着根本性的不同。比如,我们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各学科都要培养,它们之间的差异只是学科间思维方向、思维性质的差异,并不是根本性的区分;如果我们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在教育上的原则区分,那么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就无法为学习者提供族群的文化认同。如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汉语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对人类文明的普遍认同能力外,还要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精神皈依。尽管一切地域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但民族文化的最大价值在于保证了人类文明形态的丰富性,语文学科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当然,一个人的精神归属不是中小学教育的必然收获,但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承担起这样的学科使命,才能区别于其他学科,凸显其学科价值。此外,锡山高中的语文教学与其他学校比较,到底有哪些是自己的特点?这一问题并没有太多的争论,因为结论很简单:没特点。这也是最初受人诟病的原因。但是,我们已经有了有别于他人的努力方向。
我们在形而上的思辨中似乎找到了学科宣言的内核,然而如何表述?我们是表达结论、路径,还是表达追求?要不要把学校因素也表达进去?想法不一,学科宣言自然表述不同。几经反复后,语文教研组的学科宣言拟为:提高阅读品位,培养终身阅读者。
这个表述既是路径,又是向往,涵盖了我们对母语教育的基本思考,同时也是对语文教学学校特色的一个基本回应。在这一宣言中,锡山高中语文组以阅读为核心要件,把学校的语文学科特色建设、语文教学的原则性追求和实现路径表述出来,表达了一种学科自认和学科教学理想。不论这种学科宣言在学科教育理论上能否完全站得住脚,但它至少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一所学校从事语文教学的人群开始自觉整体思考学科使命和学科责任,他们要通过阅读打通一条学科特色和学科价值之路。
二
“提升阅读品位,培养终身阅读者”的最终提出是在2010年春开学后。那时,学校正轰轰烈烈地创建学科教研中心,全校各学科的教研组长会被不停地叫到专门或不专门的全校性大会上作创建活动汇报。就是在这些汇报中,许多后来成为语文学科规划重要内容的东西逐渐形成。
没有人问过,我们的学科宣言是否间接促成了2010年暑期后学校“百万百卷读书行动”的开展。但事实是,学校的“百万百卷读书行动”直接呼应了语文学科组的学科思考,全校师生开始了超越学科性质的阅读。这是一种文化风景,更是一场真正的教育行动。唐江澎校长在与语文组老师的交流中,不止一次地表示,阅读是一个人不断被放大、清晰的过程,中国教育的所有问题都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其核心是我们缺少普遍的人道主义的启蒙,阅读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组的学科宣言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可以体现学科使命与学科价值追求。
然而,“提升阅读品位,培养终身阅读者”并没有最终成为语文组的学科宣言。2012年的春天,语文学科教研中心在学科规划中把自己的学科宣言最终确定为:培养终身阅读者,培养负责任表达者。
这一改变基于我们对学科教学的进一步认识,也缘于我校成为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后的学科建设思考。2011年8月,我校成为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基地建设面临学科建设的方向性问题。学校请专家论证,内部展开广泛的研讨,最终语文基地建设的理念确定为“用改变的环境改变师生”,直指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的根本任务――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环境”是指改变教师教学环境和学生学习环境,通过环境变化逼迫师生教与学的变化。我们重点在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改变阅读环境,二是增加体验性学习环境。改变阅读环境对接了最初的语文学科宣言中“培养终身阅读者”的理念,我们建设了图书馆浅阅读区(学生无需任何借阅手续可随时进入阅读)、新华书店阅读区(新华书店进驻学校,其中另辟一个区域供学生免费阅读)、班级书屋(学校在三个年级和国际部建设有70间班级书房,每间书房配置自然和人文科学领域书籍300余本),学生可随时就近根据需要自由阅读。增加体验性学习环境,建设了实验剧场、演讲厅和辩论厅。课程理论和语文学科教学实践经验一再表明,有意义的学习主要来自有体验的学习,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无法从丰富的渠道保障学生的学习是有体验的。现在,我们就想用一些带有强烈体验性学习色彩的环境鼓励教师从事体验性教学,鼓励学生体验地学习,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方式和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课程基地建设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体验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表达。配合语文整体教学,学生阅读后也存在一个表达问题,而语文课程中的写作同样是一个表达问题。无论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我们都面临表达能力、表达规范、表达伦理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奠定了一生葆有阅读热情与兴趣的基础,奠定了一生拥有良好表达素养的基础,语文教育不就是成功的吗?此时,我们猛然发现,原先的语文学科宣言漏掉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即语文教学中的表达。这样的反省与追问在语文学科组内部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2012年春天,语文学科教研中心正式把自己的学科宣言修订为“培养终身阅读者,培养负责任表达者”。
三
2012年下半年,语文学科在制定学科规划的过程中,对学科宣言的内涵又作了具体深入的思考,让学科使命和学科价值得以进一步彰显。我们认为,这个学科宣言既基于教育本质,又基于学科性质,同时还基于学校培育终身学习者的办学理念,是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学科教育思考。锡山高中语文学科中心的全体成员自此有了统一的学科行动纲领,今后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会有更好的自觉行为。
语文学科宣言及其内涵具体内容如下:
宣言内容:培养终身阅读者,培养负责任表达者。
宣言内涵:
培养终身阅读者:语文课程要培养有终身阅读习惯的阅读者,这是一个教育常识。在一个没有阅读的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不可能的;在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培养人格健全、精神优秀的学生,是不可能的;在一个没有阅读的语文课程里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精神成长,只能是妄想。
提升一个民族的精神品级,要从改变这个民族的阅读习惯开始;优化一所学校的教育生态,要从浓厚这所学校的阅读氛围开始;突破语文课程的困境,要从为学生提供大量亲近文本的阅读机会开始。语文的知识与能力在阅读中获得,方法与习惯在阅读中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阅读中养成,阅读是人的智慧之源、精神之根。博尔赫斯曾说,天堂就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们的共识是,让学生去阅读,就是语文课天堂般的模样。
培养负责任表达者:说与写是信息表达的基本手段,也是参与公众交流的基本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读写能力”曾有过一个定义:“能够辨识、理解、解释、创造、交流、计算和使用与不同情形有关的印刷和手写材料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学习和获得“使得个人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发展自己的知识和潜力,充分参与到一个更广泛的社会当中”。
[关键词]大学;大学生;学习资源服务
[作者简介]郑芳莉,襄樊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高级政工师,湖北襄樊441000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1―0213-03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大学的中心工作。每所大学给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掌控资源,搭建现代知识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服务。
所谓大学学习资源,一般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所获得的学习来源和学习条件。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把学习资源分成各种不同的种类。从大学对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根据对学习资源形式的不同管理,可分为显性学习资源和隐性学习资源。显性学习资源是指已被利用的文字、符号、文档等形式保存下来的学习资源。如图书、文献、教材、教参等各种资料。这部分资源可以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自学等形式从课堂、图书资料、视频音频、数据库等从中获得。隐性的学习资源是指那些或暂时不能以编码形式存在的信息,它一般存在于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学生与社会互动过程之中,具有不容易捕捉和模仿、容易被忽略的特点。例如存储在教师头脑中讲授课程的各种经验,教师以身作则的人格力量资源、社会文化精髓、良好道德影响、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创新的人格或意识等等。(2)根据对学习资源类别的不同管理,可以分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和非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web信息、电子演示文稿、电子化文档资料、数字图书馆中的电子图书和期刊、电子化的视频和音频信息、电子公告板信息等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终端获取来阅读和使用的学习资源。非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传统的静态的图书资料、期刊、教材、讲义、学生笔记、教师教案、教师课堂讲授、有关专家讲座等。(3)根据学习资源来源的不同管理,可分为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理论资源在大学里是一个浩瀚的海洋,这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总和。从历史到未来、从人文到科技、从学科文化到民族精神,学生能从多种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理论知识。实践资源在大学里也是十分丰富的。教育本身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教育是以活动的形态存在,其动态性、实践性是极强的。大学为学生精心设计了多种实践情景,例如实践课、观摩课、见习实习课、学术交流、问题讨论、社团活动、各类志愿者活动、校际交流乃至国际交流等,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只要耕耘,就能收获。
大学要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服务是指从时间到空间,从课堂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大学都要搭建适应大学生学习的各类知识平台,创建便利快捷的学习环境,提供完好的学习资源服务。
学会学习,是大学生的基本任务。新的学习理论认为,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掌控越来越成为学会学习、终生学习的重要途径,这成为适应时展的一种新的智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纷纷转变办学理念、端正服务思想,加强学校基本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是令人鼓舞的。但由于多种原因存在,很多大学在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服务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服务的理念还没有得到大学的广泛而又充分的认识。在大学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上,还没有把为学生搭建宽广知识平台放在重要位置上;在服务理念上其资源服务的主要对象还是以教(教师、教学)为主,还没有做到以学(学生、学习)为主,教学结合;在服务形式上,大学还没有形成具有人性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平台;在服务的内容上,还没有提供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丰盛的营养资源;在服务的效果上,学生们还没有感到各种学习的便利性,各种学习需求的满足性。大学学习存在的这种情况,是我们大学工作的一个缺陷。
其次,对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社会实践等学习资源的整理、总结、开发、利用,缺乏正确认识和切实可行的措施。现代社会的技术应用性的实效和利润,使得我们的教育体制、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的方针,都被严重的“四专化”了――专门化、专业化、专家化和专一化。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于是学校注重专业发展,教师注重专业教学,学生注重专业学习,成为天经地义的事了,但大家都明白这决不是大学学习的全部。人类已经进入学习型社会,人们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技术学习,而是要面向文化资源,面向社会生活实践,面向一切未来探索领域的知识学习,大学生尤其要这样。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学里,除了专业知识资源的学习外,学校有责任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把优秀文化思想、人文精粹、精神文明成果、社会实践等资源推向学生,促进其全面素质的发展。以色列可以放弃中东最紧缺的土地和水,但决不放弃耶路撒冷;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几百年始终保持综合性大学的品质,这其中原因就是十分重视人文资源、民族精神资源的汇聚、整理和使用。在我们大学里还没有设立专门为学生研究、整理、总结、开发人文资源的工作班子,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度,还没有形成上下一致的共识,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大的缺憾。
最后,对如何应对数字化浪潮,使师生尽快适应信息化、全球化的新环境,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互联网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两大支柱,现代信息技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改变着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尤其是e―leaming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兴起,带来了大学学习方式的变革。这种运用网络技术来设计、传送、选择、管理及拓展学习的方式,其实质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广泛资源选择的高效率的学习。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我国高校数字化建设相对滞后,资源管理发展战略模糊;各类资源的开发、优化、整合、利用的制度化及数字化水平还很低;师生现代信息技术水平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学生获取资源的手段单一,渠道不畅;相当一部分课程还是维持在老师讲、黑板上写的状态,等等。因此,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大学数字化水平,是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必须着重研究和思考的一个
重大课题。
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信息资源的概念和内涵已经渗透进生活的各个角落,而且支持推动了社会发展变革,教育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信息的挑战和整合。因此,我们的每一所大学都应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把培养人才作为大学的第一使命,把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把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源服务作为主题工作。这首先要提高认识。“我们还要以宽广的视野,充分认识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当今世界,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格局中的关键性、战略型资源,教育水平的高低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以大学的一切工作要注重视野上的开放性,要从世界的眼光、未来的眼光充分认识学校学习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的问题。学习资源的管理,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大学对学生的培养,其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充分利用大学独特的人文氛围、人文积淀、学术环境、学科文化、历史传统等知识环境,形成学习资源研究、开发、利用的共同愿景,使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服务得到学校成员的普遍认可和高度重视。
要制定学校学习资源发展战略,转变服务观念,整合优质资源,尤其是人文资源,推进学习资源管理的制度化、数字化,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较好的整合各类资源成为我国新时期大学工作的重要能力和特点。一所大学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其需求也是多方面的。作为大学管理者有责任平衡各方面对有限资源的竞争需求,要代表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反映学生的要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资源服务发展计划,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为学生服务。
要有计划地对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整合,要打破现有的分割体制和机制,以增强学习资源的通用性、互换性、兼容性和共享性为目的,发挥各学科优势,以图书馆、资料库、资源中心等为依托,加大对知识资源平台建设的力度,这是个战略型的选择。要建立学习资源中心,把全校的学习资源、信息网络枢纽、学术文化交流等综合起来,统筹各种载体类型的学习资源建设,要抓住数字化这个机遇,引进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理念。
在学校资源建设中必须打破原有的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服务教师为主的理念和体系,要尽快转向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学教并重”的全新服务体制,端正服务取向。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学习资源建设中的作用。任何一所大学的教育过程都有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资源,这其中资源是联系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要媒介。学生的学习成长只有在学习资源转换的支持下才能顺利,而教师在其中充当教导、指引、示范、帮助等重要作用。教师对学习资源的掌控水平、利用率高低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等都将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学校要从学校教育的整体出发,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学习过程为手段,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上更为广泛和丰富的资源进行学习。
要做好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服务的工作,还必须把学习资源制度化管理作为大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要有统一的规划方案、统一的开发平台、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评估条件,使得学校的资源建设工作有一个良好发展的长效机制。
学习资源建设在当前要特别重视人文资源的建设。人文资源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创造的辉煌文明的载体,也是人类继续发展进步可汲取的营养资源。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包括科技与经济的发展,都越来越依赖于高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在一所大学里,学科专业建设是创建优质大学的基本条件,但历史、哲学、文学、道德等人文科学的发展,却是任何专业发展的基础,因为那是社会思想和素养的源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撑,也是大学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和各类社团组织活动的积极作用,善于收集、整理各种人文资料,建立人文资源研发组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这一基础性工作。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讨。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与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讨,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体会:《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作用,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与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与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
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与‘参与’”。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研究活动、研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研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与周围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与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与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点是:(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研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研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研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现状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研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研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3]胡智丹.关于有效控制校园文化整合方向的几点思考[J].江南学院学报,2001,(9).
[关键词] 电影美学;理论元素;实践元素;中国元素
电影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它诞生伊始,由于受当时物质媒介发展水平的限制,由视听记录功能不完备、黑白无声片开始,这门年轻的艺术便着力在拍摄的大量影片中体现出艺术家各自不同的美学观点。至20世纪20年代初,德、法等国先锋派运动兴起,电影艺术始有自觉的美学探索。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影艺术有了重大发展。1928年有声片的出现和1936年彩色片的出现,物质媒介的视听记录功能趋于完备,通过对艺术实践的概括、总结,建立了具有系统的美学思想的电影。人们对电影美学的探究臻于成熟,物质媒介视听记录功能日益精密,从总结“二战”后以及电影史上不同流派的电影创作,运用当代人文科学研究的成果,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电影美学流派,并且建立了不同哲学基础的电影美学体系。
一、电影美学的理论产生
有人说过:“电影美学是对电影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思考方式。学习电影美学的目的是掌握这种思考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影艺术创作和 欣赏的自觉性。”①所以说,电影美学作为一种电影理论形态存在着。其中要求我们针对这种理论进行学习与研究,进而将其不断完善与发展。
电影理论发展至今已将近百年,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相应的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表现手法。那么我们说电影理论到底想要研究些什么?研究的核心又是什么呢?考察任何一种电影理论,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各种观点或命题,其次是概念,最后才是框架,尽管这三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的,并且不是相互孤立的。我们也许可以说,任何一种电影理论的建立,它的基础就是概念,即从概念出发,通过观点,走向体系。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电影理论研究的 核心问题都是概念、观点和框架。也就是说,不研究概念,探讨观点,考虑框架,就不是在进行电影理论研究。电影理论需要对概念进行探讨。其中有一些是基础性的概念。文化、审美、感受、美学、审美形态、艺术、纪录、叙事、历史、语言、电影、文字、数字等,是至关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概念。
概念是电影理论大厦的砖瓦和基石(或者说建筑材料),是构成任何一种理论的最为基础的结构单元。德鲁兹把哲学、科学和艺术看做人类思考的三大形态,并认为哲学创造了概念,科学创造了函数,艺术创造了感觉,是很有道理的,甚至应当说是相当正确的。②概念理所当然是电影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最重要的方面。在概念问题上要注意的是,概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专用概念,一种是通用概念。
任何一个研究领域的确定,都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体行为。研究领域的确定是一种具有历史性的社会群体的社会,简言之,是某种社会共同体行为。而且,即使是一个比较狭窄的研究领域,理论研究的方向和角度也是几乎无限多的。在这里必然存在一个选择的问题。你究竟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和角度,你依据什么来做出这种选择?除了个人的爱好以外,就只能是这种研究的实际意义。
尼克•布朗曾指出过:“在现有的电影理论内容中,即艺术问题、特性问题,正在发生着一种从艺术向语言的转移。从卡努多(1909)和瓦奇尔•林赛(1915)起,电影与语言(一般作为象形文字)的类比就在电影理论的探索中开始了,虽然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占据起支配作用的框架是美学而不是语言学。电影与艺术的类比和电影与语言的类比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在米特里总结的传统中占有根深蒂固的地位,但是麦茨把它颠倒了过来。语言不再是隐喻,语言被引为一种方法论框架。诚然,语言学的理论使用后又让位于之精神分析关于‘机器’的概念。”③电影美学作为一种电影理论形态的特殊重要性就在于,它体现了电影与美学以某种方式的结合,或者更准确地说,把美学作为方法论及学术视角来对电影进行研究的电影理论形态。
二、电影美学的发展派流
在发展的过程中,电影美学主要有两大派流:
一是蒙太奇(或称技术主义)传统;一是纪实性(或称写实主义)传统,二者的歧义源于电影同现实的关系。电影美学是电影审美意识的抽象和升华,它以研究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电影艺术的创作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具体内容包括:电影艺术的审美本质的审美特征;电影艺术的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及其形象描绘过程;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电影艺术观念、流派、风格的兴替嬗变过程;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鉴赏电影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和方法等。
三、电影美学中的实践元素
正如本雅明所说,现代社会的艺术生产者必须首先面对市场要求从事艺术生产。它意味着,从事艺术生产的人必须先了解市场需求,了解大众流行的趋势,并为自己的艺术产品寻找卖点。这就是说电影不仅意味着审美生产,也意味着审美消费,换句话说,就是不仅要将作品作为艺术生产出来,也要作为产品消费出去。
在各地电影的创作作品中,有些人注重视觉的美学、有些人过分地注重形式上的变化,追求一种纯艺术式的电影美学,还有就是考虑的实践效应的问题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可以从三方面来说。
(一)视觉凸现
视觉凸现是指影像对公众的强烈冲击,它不同于视觉的再现与表现,意味着影像既不旨在再现现实,也不力求成为主体情感的象征,而只追求视觉展现本身,从而对公众视觉造成强烈的冲击。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奇观本身”,而不是叙事因素和主体情感,让眼光快速闪过一个破碎的形象世界,享受视觉盛宴,满足欲望并再造欲望。例如观众在观看《英雄》时,已经不再注重再现因素和表现因素,而只是在影像的凸现中进入强度的狂欢状态。看电影不是看情节,情节是为精彩的打斗和奇幻的特技作铺垫的或者说叙事成为推动奇观的动力。就让充满欲望的眼光在屏幕上快速闪过,领略精彩镜头的无限风光。《英雄》的镜头依次闪过秦王宫殿的宏阔场面,秦军列阵行进的肃杀阵容,无名进王宫时的卑微身影,大殿的空荡与黑沉,如骤雨飞降摧枯拉朽的箭阵,辽阔苍凉的戈壁大漠与渺小的个人,秀奇的山水与飞动的身姿,书馆内曲折而幽暗的楼道……视觉凸现满足了消费时代观众“本我”及其视觉快乐原则。
(二)奇观拼贴奇观电影淡化了叙事电影的因果逻辑,而是由从各个方面分离出来的影像群汇成一条共同的河流,这样的统一不可能被重建。重新将他们拼贴成为新的整体的、关于现实的片段的景色,只能展现为一个纯粹静观的、孤立的伪世界。拼贴消解了深度模式,导向了平面感,真理被搁置不顾,它只在一个浅层次上玩弄能指、对立和文本的概念,从本质走向现象,从深层走向表层,从真实走向非真实,从所指走向能指。历史意识消失产生断裂感,告别了诸如传统、历史、连续性,在非历史的当下时间体验中去感受断裂感。诸如《英雄》中选景的考虑决不限于真实的历史上赵国疆域(山西河北一带),而是以奇观的视觉效果本身来考虑,因此诸如四川九寨沟、内蒙胡杨林,甚至广西桂林等,均被作为外景拍摄地。这种选景的考虑足以说明在奇观电影中,场景的视觉效果比故事历史空间真实性更加重要。奇观就是一切,用奇观制造“震惊”,以刺激更好的消费,这就是奇观电影的意义。尼采说“美学不是别的,而是应用生理学”,这似乎和奇观电影所产生的“震惊”的电影美学有着内在逻辑的相似。
(三)消费趣味如前所论述,奇观电影是大众文化时代的宠儿,既然是应对消费性社会的影片,首先必须取悦大众。所以奇观电影的故事往往通俗与浅显,是为了在横向上尽可能地拓宽观众面,博取更大的商业价值。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了审美生产和消费的进程。毕竟在这个充满风险的现代社会里,投资一件艺术品也就意味着承担相当的风险,有谁愿意花费大把的钞票赔本赚吆喝呢?
四、中国电影美学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发展问题。有人形容目前电影生产的现状是“悬在空中”的――既没有上天堂像在做梦,也没在大地上贴近生活。可以看出中国的电影还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快速发展下去,那我们不妨从理论到实践结合的研究上开始寻求发展。中国的著名大导演谢晋,可以说他是树立了一种电影美学,一种带有深厚中国元素的电影美学。谢导展现出的是海派艺术家独有的气质,他懂得一些规则,却又善于为己所用。“他成功地嫁接了好莱坞艺术手法和中国的意识形态”。例如谢导的作品《天云山传奇》。“这部电影的先进性、新锐性是无可替代的,它涉及诸多人性的东西,但是从人的角度切入。”“从《天云山传奇》到《芙蓉镇》,他完成了四部作品,仅凭这几部作品他就足够被称为大师。”至于谢导晚年的一些作品,周黎明表示尽管看似平平,但不能用现代的审美标准来衡量早前的作品,毕竟“他在作品里发挥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所有优势”。他的作品在美学方面是中国导演里做得最典型的,他的电影从艺术手法上,很贴近好莱坞电影,他也恰当地嫁接了好莱坞的叙事技巧和中国的意识形态,“称他为划时代的人物,让他代表一个时代,这些提法只有他才当得起。”
电影美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研究据说始于20世纪50年代,人们一直在不断地追求与实践,中国的电影美学似乎也在经历一段要与世界发展同步的跨越。中国的电影市场借助“入世”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不能妄自菲薄,看外国影片也应如此。近13亿的人口,有很大的市场,中国有8亿农民,一部电影光打开农村市场就不得了。我们可以在电影美学的发展史中再融入一些中国的元素,把实践与理论再次完美地结合一下,可以是一些很好的民族电影,反映民族生活的影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注释:
① 《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② [日]筱原资明:《德鲁兹:游牧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第142-143页。
③ [美]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178页。
[参考文献]
[1] 李立.影视艺术批评与鉴赏[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 刘新生.二十世纪中国电影艺术流变[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 [法]米特里.电影美学和心理学[M].
关键词:大学校园;建筑;城市规划;校园文化;跨学科研究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讨。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与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讨,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体会:《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作用,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与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与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与‘参与’”。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研究活动、研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研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与周围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与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与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点是:(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研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研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研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现状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研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研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3]胡智丹.关于有效控制校园文化整合方向的几点思考[J].江南学院学报,2001,(9).
:城市社会学。人类法。自然法。定量分析。定性研究。
。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必须以城市社会问题的出现为动力。在发达国家的后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进入了城市化社会。自然,它不得不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呼吁城市社会学为其提供人居愿景、知识、智慧和方法,以突破困难,消除危机。因此,城市社会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城市社会学顺应当前形势发展的前提是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如何构建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是城市社会学城市发展的根本问题。
。今天,城市社会学有许多流派,但其困境也日益加剧。这些困境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主客体难以明确;二是主体范围不明确;第三,理论建设缺乏基础。(1) 要解决上述困境,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必须从重新认识社会学入手。
的社会学一直被定位为世界级的科学。然而,将社会学视为管理世界的一种方法可能更为恰当。众所周知,社会学是由孔德创立的。孔德将社会学从哲学中解放出来并使其独立的根本考虑是使其摆脱对人、人性和价值的参照,突出其简单的物理本质。孔德将社会定位为继数学、天文、物理、化学和生理学之后的最后一门经验科学,具有统领所有学科的功能,因此,它是一门“根据唯一目的合理协调人类各种行动”的世俗科学。(1)
的后起之秀涂尔干进一步改变了孔德的社会学,因为孔德不仅强调社会学的物理本质并将其定位为经验科学,而且还强调了其完整性。然而,实证主义与整体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不和谐:因为实证主义的对象总是具体的,所以实证主义必须追求定量分析。相反,整体总是面对抽象,抽象总是脱离或超越实证主义,突破定量分析的框架,追求定性研究。也许正是基于这种内在矛盾,涂尔干抛弃了孔德的整体主义概念,将社会学定位为一门特定的面向世界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发挥作用的社会现象对个人的强制作用。研究特定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是实证定量分析,即“社会现象应该作为客观对象进行研究,摆脱先验观念和陈规定型观念,遵循科学理念,从外部观察,就像物理学研究物质世界的规律一样”。(2)
·涂尔干的超精神、非人格和排除一切主观因素的纯客观主义思想构成了社会学的基本法则,但这一物理主义法则本身反映了对人类社会的偏见。这种偏见是马克思首先发现的。他提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意义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而是超感性主义的社会关系:"在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某些必然的关系,即与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结构,即在其上建立起法律和政治上层建筑以及某种形式的社会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3)马克斯·韦伯遵循马克思的道路,发现社会不仅仅是物质的,因为社会现象总是接受人类意识的影响。人类意识对社会变化具有主动性。它不仅塑造个人行为,而且塑造社会的性质、面貌和趋势。社会学研究是通过
·涂尔干(Aristole 涂尔干)从自然科学切入,将社会学定义为物理自然科学,以具体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是其基本方法就这样,马克斯·韦伯从人类精神社会学的现象学中定义了社会学,发现了意识对社会现象的塑造作用提出了理想类型作为认知工具,定性研究是其基本方法。客观地说,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不应被忽视,因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需要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事实上,两者不能完全分开,也不应对立。一些从事定量研究的学者认为,定性研究缺乏科学性。事实上,根据一定的特征和规律对社会现象进行分类是定量研究的前提。。。定量分析通常是在定性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社会现象的变化过程以及不同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同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也有各自的局限性。如果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严格结合区分,只提倡或基本强调其中一种方法,有时可能会出现偏差。(4)如何将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整体的研究方法?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这一理论开阔了视野,提供了一种可探索的理念:社会不是封闭的存在,它总是呈现出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生成。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它更像是一门学科,允许每个人充分发挥他们的“社会学想象力”,并在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下产生分歧。因此,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不是一条线积累起来的,而是一些包容甚至冲突的观点。”(5)由此,
·
可以看出,社会学本质上是一种研究社会的方法论。从方法论观,从涂尔干到马克斯·韦伯再到米尔斯,它刚刚完成了一部正反合“方法论建构”课程:涂尔干从自然科学开始,将社会学定义为实证定量研究,这是主要主题。马克斯·韦伯从现象学角度考察了意识对社会的能动性强调质的研究,这是对立面。伊斯托尔提出了社会学想象力,将定量分析和质的研究结合起来,追求个性和创造性。这个话题只是从更高的认知层面回到孔德的整体主义。抛开对科学主义的崇拜以及由此产生的现代认知偏见不谈,
可能更符合社会学的职责,即从方法论的角度定位社会学。同时,从方法论的角度审视城市社会学也可以解决它所面临的上述困境,因为城市社会学的困境从根本上来自社会学。如果将社会学视为一门面向世界的客观科学,就其研究对象和学科范围而言,很难获得明确的区分和定位,其理论建构自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放弃科学主义情结及其认知偏见,回到社会学的方法论角色,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困境可能会消除,因为城市社会学只是在学习以社会学提供的方式解决问题。
,而且他们的课题研究对象还没有达成共识。(1)
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困境源于研究者主观和片面地将其定位为“局部”社会学领域而形成的认知遮蔽。首先,人类生态学派从生态共同体的角度来定义城市,认为城市是人类自发的生物生存竞争和环境适应的产物,即具有相同经济地位和社会价值诉求的人,他们从农村分化出来,聚集在不同的地区,他们的适应性生存不断扩大,形成了城市社会。但是一个基本的常识是:本能的生存不是这个城市独有的。它贯穿于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其次,齐美尔、沃斯等人从文化的角度对城市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城市不同于农村的根本标志是其文化形式。以城市生活方式为核心内涵的文化形态构成了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然而,城市文化学派的这一观点引起了批评和反对:“一个地方之所以被视为城市,不应该从居住空间的角度来理解,而应该更多地从经济的角度来理解。”(2)另一部分城市社会学家从资源的分配制度来定义城市,城市社会学被认为是研究资源城市分布中城市管理者的行为和结果。这是帕尔、雷克斯和桑德斯等英国和新城市社会学家的努力。这一努力受到新学校的质疑,因为城市管理者没有独立性。更重要的是,新城市社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平等、城市住房和种族关系,实际上是整个社会不平等的体现。这应该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卡斯特从消费角度对城市进行了界定,认为只有属于城市的系统过程才是消费。因此,“集体消费”构成了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3) 卡斯特的主张也不令人信服,因为当通讯、媒体、网络和交通现代化时,人口不再处于静止状态并参与流动过程,消费摆脱了地域限制,成为一种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消费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社会过程实际上是存在的。
城市社会学澄清其研究对象的困难在于,城市社会学家更多地局限于涂尔干建立的社会学模型,认为社会学只是研究特定社会现象的科学。一旦遵循了这一认知模式进一步认识城市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是必然的,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部分的部分。只有摒弃这种认知模式,将社会学理解为一种开放的、全面的、生成性的社会方法论,审视城市社会学,其研究对象才应该是整个城市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
的城市不是一种地方意识,而是一种整体生成的社会形态。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了解社会,社会是人们接近(或进入)意愿性结群并寻求共生的生活平台。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如果从动态的角度来看,社会是一个生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为了生存而接近意愿性结群,寻求共生。社会学研究视野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演变揭示了一个真理:研究社会必须避免社会分化,必须以动态生成的整个社会本身为研究对象。
社会,作为每个人寻求共生的生活平台,相对来说是不变的,但作为每个人寻求共生的生活过程,它正在发生变化。社会是一个群体的生活平台和生活过程,在变化中变化,在变化中变化。无论从静态角度还是从动态角度来看,社会都是整体的、生成的和可持续的。作为一个动态生成的整体,社会就像一把扇子。它的生成开放性,就像一个开放的扇子,总是呈现出扇子的本质,即社会的“领域”:作为一个动态生成的整体,社会向不同的相互关联的领域开放,这些领域构成了社会的丰富性、层次性和复杂性,形成了社会分类学。从分类学的角度看,社会主要由文化、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组成。更具体地说,文化包括历史、传统、习俗、信仰和其他因素。政治涉及政权、制度、法律、公民等。经济包括生产和消费、市场和资源、所有制和分配。科学技术包括科学技术、理论和应用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此外,社会有三个基本方面:环境、伦理和人性。环境是社会的基础,伦理是社会的基石,人性是社会的土壤和动力。为了尽可能避免偏见和粗鲁,社会学研究必须有这样的视野和认知。
的社会分类学方法实质上是建立其分类标准的方法。对于同一分类对象,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形成不同层次的类型。以领域为分类依据,社会由文化、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要素构成。如果以“区位”为分类基础,社会是由农村和城市组成的。但是,农村和城市在场域构成层面上具有社会构成的所有要素,即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社会,它们仍然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整体,仍然向文化、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主要领域开放,仍然以环境为基础,以伦理为基石,以人性为土壤和动力机制。
城市社会学的第二个困境是学科范围不明确,因为城市社会学家将城市视为“特殊社会过程”。一旦城市被定位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过程,那么“任何建立城市社会学的尝试都将延伸到研究整个社会的社会学”(1)。早期的人类生态学学派和后来的新城市社会学学派并没有摆脱这种厄运:根本论“人类生态学不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一种观点、视角和方法。从本质上讲,它是社会生活科学研究的知识载体。与社会心理学一样,它也是所有社会科学的学科基础。”(沃斯)(2)同样,“新城市社会学的视角很难为分析提供一个边界,它很快将从城市转向国家数量(甘斯)(1)
城市社会学学科范围的困境实质上源于城市社会学的领域观与社会学的整体观的对立。这种认知模式的前提是“城市是特殊社会过程”的想象概念。打破这种主观想象的概念模型,恢复城市本身。城市社会与社会(即国家社会)的差异不是局部与整体的差异,而是区位的差异。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范围是从区位出发,以城市社会为对象,将构成城市社会的各种要素进行整合。具体而言,城市社会是社会的区位形态。此外,构成城市社会的领域要素也是社会的领域要素,即文化、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环境、伦理和人性,是城市社会产生和存在的主要条件。不同之处在于,构成城市社会和农村生活的这些主要条件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存在差异,因此,城市文化、城市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科技、城市教育、城市环境、城市伦理等构成了城市社会的主要部分。
。
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社会存在的方式和社会的基本结构:在前城市化阶段,城市只是镶嵌在自然世界和乡村世界中的一颗闪烁的星星。城市是自然之子,农村是城市之母。现代人发起的城市化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的存在,但首先它改变了自然和乡村:城市化进程创造了一个城市世界,将城市与自然世界和乡村世界分开,使乡村和自然成为自己的城市已成为世界中心、社会中心、人类生存中心。更重要的是,这种剥离过程使城市成为一切的源泉。正如宾格勒所说,“人类所有的伟大文化都是由城市生产的……世界的历史就是城市的历史。所有的民族、国家、政治和宗教、所有的艺术和所有的科学都是基于人类生存的这一基本现象:城市。”,即使城市社会学成为理解它的重要途径,也必将成为引导城市自我修正、健康发展的智慧源泉。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目标和任务是城市社会作为社会的定位形式,从乡村社会发展而来。在人类进化史上,最初的社会形态是农牧业形态。农牧文明兴起的形态表现是从自然增长型经济向机械制造型经济的转变。农牧文明崛起的动力体现是科学技术。早期城市社会学家滕尼斯将社会抽象为两种对立的形式,即农村城市化的“礼俗社会”和城市化的“法理社会”。前一种社会形态内在地包含着共同的利益和人生目标,有着共同的善恶观,具有强烈的认同感,重视情感,强调传统,重视血亲、邻居、朋友及其在社会关系中的主导作用。人们共同努力,追求团结互助。然而,与此不同的是,合法化的城市社会是“一个支离破碎、肆无忌惮的个人主义和自私,甚至相互对立”(3),因为在法律和理性主导的城市生活中,传统、习俗和情感的功能被削弱,人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人们彼此不关心,对彼此漠不关心。在滕尼斯看来,礼俗社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而“法理社会”是一个机械的组合。这是因为城市社会本质上是一个人工环境。这是一个复杂的混合商品世界,包含许多不同的元素。这个复杂的混合商品世界基本上是通过道路、港口、码头、仓库、工厂、沟渠、下水道、住房、学校、教育机构、文化娱乐机构、办公楼、商店等一系列物质结构,由污水处理系统、公园和停车场组成,(4)反映了资本的无限积累和掠夺性,(5)也形成了人们不断改善生活条件、降低生活成本的斗争。(1) 滕尼斯对城市社会的初步思考所形成的图景构成了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背景。无论是人类生态学派、文化学派、资源分配体系学派、消费学派,还是具有辉煌景象理论的芝加哥学派,都没有摆脱滕尼斯的影响。
市无疑是一个人工社会。城市社会的发展自然充满了血腥、暴力、竞斗,甚至血腥的不平等和不人道,但这只是人们对城市的扭曲和对城市本质的向往。这不仅是对人的提升,也是对上帝的回归。“今天的城市时代是一个产生了大量技术进步的时代。这些技术进步不受社会的引导,也不涉及除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以外的其他目的。事实上,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力学和电子学无数发明组成的快速膨胀的宇宙中,我Fen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极快的速度,Fen离人类中心越来越远,离人类所有理性和独立的生存目的越来越远“我们正处在一个生产和城市扩张的自动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时代,这取代了人类应该拥有的目标,而不是服务于人类。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渴望更多。在他们看来,只有生产中的数量才是迫切的目标,而他们重数量轻质量。。。因此,人类现在面临的威胁远比古人更大、更可怕。现在,为了拯救人类自己,人类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各种控制、引导、组织和治理手段上,因此,各种非理性和残酷的力量都受制于人类自身生物学的作用和文化的目的。" (3)城市社会学的责任不应停留在现象层面进行实证和定量分析,以满足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技术指导,而应引导人们回归城市本身,追求善与美、神与爱的完美表达起初我是神的化身,但最终城市本身成为改造人类的主要场所,人性得以充分发挥。一系列的神进入城市。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间隔,男人和女人走出城市。他们可以超越他们神的限制,这在人类最初形成城市时是出乎意料的。(4)
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将权力转化为形式,将权力转化为文化,将权力蜕变为活灵灵的艺术形象,将生物再生产转化为社会创新。(5)夏洛克·
·
在过去500年中经历了许多变化。毫无疑问,未来会有更大的变化。然而,迫切需要的创新不是扩大和改进物质设备,更不用说增加自动电子设备,将剩余的文化机构疏散到城市没有特定形式的郊区遗迹。相反,只有将艺术和思想应用于城市的主要人类利益,并对包含所有生命的宇宙和生态过程做出新的贡献,才能显著改善城市。我们必须恢复城市养育生命、独立活动和保护环境的母性功能d共生联盟,这已经被遗忘或抑制了很长时间。因为城市应该是爱的器官,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应该是关爱和培养人。(6)
城市社会学的方向是恢复城市的神性和美丽。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方向是对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全面的诊断,并提供认识,实现全球动态到局部动态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局部动态到全球动态的回归,以恢复城市的神性和美丽的理念、智慧和方法。因此,城市社会学研究应承担两项基本任务。
的首要任务是,城市社会学应以务实的理性态度,深刻反思人性丧失情况下的城市状况,揭示城市野生发展的动因、社会特征和非理性方式。
的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其主体是人。如果人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自然,城市就会健康发展。相反,城市会形成一种冲动,失去它的本性,疯狂发展。作为城市的主体,人们的自我迷失源于被财富和权力绑架的欲望,财富和权力通过经济和科技被无限放大,形成了城市发展的狂野冲动。
城市发展的狂野冲动以掠夺性为特征。首先,从两个方面指出对自然的掠夺:一是掠夺自然资源,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二是掠夺环境,造成环境的破坏和死亡。其次,从三个方面导致对农村的掠夺:一是掠夺性地吸收农村资源,二是掠夺性地吸收农村财富,三是掠夺性地吸收农村劳动力。总之,
说,城市的疯狂发展是以自然和农村地区的空心化为代价的,但同时也以破坏环境和丧失其栖息地功能为代价。
。基于上述双重要求,城市社会学研究应该停止人类生态学派和新城市社会学学派,改变于城市社会学的某种社会学认知模式和概念理念,并以此为出发点,真正消除自满的社会学偏见。首先,社会学起源于哲学,但远离哲学。它认为社会学必须放弃哲学作为前提,因为社会学家将社会学定义为一门经验科学,它只研究特定的社会事实,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不仅存在于人、人与群体之间,而且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人与地理结构决定了人与地球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其次,虽然韦伯打开了社会学的意义空间,米尔斯打开了社会学的想象空间,但绝大多数社会学家仍然持有一种偏见,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是物质性的,然后将其视为纯粹客观的物理世界,主观地把社会学想象成一门探索客观真理的科学。它与价值、意义、伦理和人性无关。因此,它拒绝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进行定性研究。最后,社会学研究往往自发地沉迷于局部动态领域,忽视动态生成的完整性。社会学研究往往忽略了实现全局动态到局部动态的整合方法以及局部动态到全局动态的回归。
只有充分认识到社会学的偏颇传统,才能避免城市社会学研究进入社会学的模式。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社会,但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的动机和目的始终是人。这是因为人们是城市社会的创造者:人们创造城市不仅是因为人们的需要,也是因为环境的限制或激励。正因为如此,人们创造了一个城市社会,必须遵循人文规律。因为后者,人们创造了一个城市社会,必须接受自然律。
所谓的人本主义法则是人们在人质觉醒的基础上寻求群体生存所必须遵循的法则。这条法律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人性。休谟曾指出,“所有的科学或多或少都与人性有关。任何一门学科无论离人性有多远,都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回归人性,甚至数学、自然哲学和自然宗教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人文科学,因为这些科学属于人类认知的范畴,是根据人的能力和功能来判断的。“(1)人性是人类一切精神探索的源泉,是建立一切科学的坚实基石。作为一个具有人文学科、人文逻辑起点和终极目标的城市社会学,其研究也必须以人性为指导。例如,统计至上主义“应该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可以作为探索和揭示中国近代社会演变规律的真正入口。对GDP增长率的片面追求、巨大成就和繁荣情结的主观想象实际上是由统计数据造成和支持的。客观地说,统计确实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工具。然而,“我们愿意借此机会为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人总结一条普遍的经济原则:只有对社会过程有了实质性的理解,统计方法才能产生富有成效的研究。”(2)如果我们忽视人性的扭曲,而不真正理解人性的重建,我们是否对社会变革的过程有实质性的了解?如果对人性的扭曲及其扭曲机制没有真正的理解,我们真的会理解统计至上主义吗?更具体地说,我们是否真正了解GDP的高增长率是由数字成就、数字官员和数据创造的?我们真的能理解,各种片面的发展模式在本质上违背了自然规律,扭曲了人性吗?如果我们可以忽视或违背这些基本常识,那么这种社会学研究的意义何在?因此,对人性的充分理解构成了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认知土壤。充分认识和把握人性必然成为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基础--无论是宏观研究还是微观研究——认知指南。
所谓的人性,是指人作为个体生命,以自己的力量毫不犹豫地勇往直前的人生方向。(3) 人们为生活而生活,为生活而生活,他们无尽的本性向存在的领域敞开,形成了人类的利益与爱的逻辑,即从生活中寻求利益与获得,这可以概括出地表述的人性矩阵,即自我与他人、自我与利他主义、自我与爱的对立统一(4)。包含在这个人性矩阵中的人类存在的普遍法则就是人性法则。
的自利自爱是人性的真实体现,它构成了人努力成为人的权利。然而,人总是别人:人的差异性决定了人总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生活在人群中。如果人们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追求利益和爱,那么他们的生存责任就必须形成。因此,利益、权利和责任这三者整合的机制和原则构成了人类差异性存在和群体生存的必要标准。
的城市社会是人创造的,人创造的城市社会始终站在地球上,存在于自然界,这是城市社会存在的原始事实。这一原始存在事实构成了各种城市社会现象的背景。无论从哪个角度或层次来研究宏观的城市社会现象或具体的城市社会事实,都不可能忽视这一背景。因此,以人为主体、动力机制和目的的城市社会运动也需要遵循其自然规律。城市社会学关注城市社会生境的恢复与重建,必须正视并遵循其自然规律。例如,如果作为社会学发展前沿的环境社会学没有认真探索自然律,如果你不了解环境自组织原理和自编程机制,只专注于使用统计数据模型研究具体的环境治理,你可能不相信你所做的事情最终有多大价值。因为从根本上说,环境就是存在的世界我们意识到,当我们所处的生存世界不能很好地保证我们的安全生存和可持续生存时,它将由我们来实现。因此,我们所处的生存世界构成了我们所认识到的环境。虽然我们意识到的存在世界在我们的感官认知中是无限的,但它本身就是一个有限的存在世界。作为一个现存世界,环境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对环境的需求也必须是有限的:环境治理问题的出现和社会化意味着环境遭到破坏。环境破坏的实际体现是人类改造环境和干预自然世界的活动超出了环境本身所能承受的限度。因此,环境治理的根本问题不是环境本身,而是人和人的行为。即使人和人的行为在指向自然世界和环境时必须受到限制,它也要求人们彻底改变认识,遵循自然规律。
·注释
1张品:《城市社会学》的兴起与困境——兼论城市在当代社会理论研究中的地位,《理论月刊》,2014年,第5期。
2(2)(5)邱泽:《社会学是什么地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0,54-55,6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大学,1972年,第82页。
4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第11页。
,5德雷克·德里高利,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谢礼贤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0-77页。
6黄凤祝:《城市与社会》,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页。
7Castells,有城市社会吗?在c.g.皮克万斯(ed),UrbanSociology:Critical Essays,1976年,第38页。
,
,8德雷克德里高利,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谢礼贤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0页。
9蔡禾: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10蔡禾: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0页204.